哪部电视剧邓丽君是与邓丽君的歌曲名同名的?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邓丽君歌曲作品介绍,邓丽君怎么去世的?
责任编辑:
   【门户站综合讯】邓丽君歌曲作品介绍,邓丽君怎么去世的?,邓丽君(日-日)生于中华民国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国宝级歌星、著名的爱国歌手,被誉为永远的军中情人,是在国际上享有高度声望的华语传奇巨星,亦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启蒙先驱,有“十亿个掌声”的美名,她的歌曲在华人社会影响深远,风靡全华人世界。
  她,水瓶座,5岁学芭蕾,10岁黄梅调冠军,国语冠军,14岁出唱片,16岁演电影,17岁香港最年轻歌后,19岁有粉丝团,初恋,21岁声动日本,23岁香港个唱,24岁第1个金唱片得主,26岁假护照,27岁靡靡之音袭大陆,30岁港台十大杰出青年,33岁世界10大歌手,42岁泰国清迈气喘病故。她是#邓丽君#
  去台湾见到邓丽君的纪念馆,看完之后真的是想掉眼泪,这么大的一个明星其纪念馆居然在修理车间的旁边,其大哥正在筹集给她建纪念馆的资金,我买了她15周年的纪念CD和生平纪念册,其价格在四百多元,找她大哥签名并照相。邓丽君,你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怀念,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经典。
  有谁会记得今天是一位天后的生日,她的歌声传遍全球,甜美的歌声影响了几代人,她的音乐永远不会过时!日,邓丽君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20世纪后半叶,邓丽君成为华人最具影响力的歌手。她的艺术成就不可估量,可惜我没有机会再睹她的芳容,现场听到她婉转的声音,真是此生遗憾啊!
  邓丽君,一个从来不需要提起,永远也不会被忘记的名字,她是华语歌坛的一个里程碑!邓丽君的歌声,邓丽君的美,邓丽君的精髓是超越了时间空间和文化的隔膜的人性之美,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她对于中国老百姓的精神启发,深刻永远。
  邓丽君(日-日),一代歌后。祖籍为河北邯郸大名县邓台村,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邓丽君的声音甜美圆润、温婉动人,其形象温文尔雅、亲切可人,是80年代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的巨星。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台湾歌手,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名的华语和日语女歌手。她与生俱来的完美音色演绎出无数传唱至今、余韵绕梁的歌曲,聆听她天籁般的歌声是种美妙的享受。在《新中国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评选当中,邓丽君被选为港台最有影响力的艺人。据统计邓丽君的唱片销售量已超过4800万张。
  中文名: 邓丽君
  外文名: Teresa Teng
  别名: 邓丽筠,丽君,小邓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出生日期: 日
  逝世日期: 日
  职业: 歌手,慈善家
  毕业院校: 台湾金陵女中
  代表作品: 甜蜜蜜 小城故事 夜来香 但愿人长久 月亮代表我的心 我只在乎你
  人物简介
  邓丽君(日-日),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邓丽君(17张)原籍河北省大名县邓台村,是出生于台湾的外省第二代。邓丽君的父亲邓枢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母亲是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人。49年随国民党部队撤退台湾,邓丽君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兄长。 至于“邓丽君”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由于父亲邓枢听从袍泽建议,以“美丽的竹子”之意,为这个小女儿取名为“邓丽筠”,但因为后来大多数人都将“筠”(音芸)字误念成“君”,所以顺口就以“邓丽君”为艺名,她的英文名字则是“Teresa Teng(特丽莎?邓)”。
  邓丽君是在全球华人社会,亚洲影响力巨大的歌手,并赢得了“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的美誉,她更是首位登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cn/中心的华人女歌手,曾经在美加等国家巡演。1986年获选美国《时代杂志》世界七大女歌星,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之一,是唯一一个同时获两项殊荣的亚洲歌手。连续三年蝉联日本有线大赏以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创下双奖三连冠记录无人打破;她曾于,1991三次参加日本红白歌会。
  2008年,邓丽君小姐的金曲《但愿人长久》伴随“神舟七号”飞上太空。在逝世14年后的2009年,以850多万票的高票力压群芳,胜过老舍,金庸,王菲,周杰伦,等人,获得中国建国60周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榜首。
  经典名曲
  在邓丽君三十多年的歌唱生涯中,共演唱了1000多首中文,英文,日文等歌曲。 邓丽君
  同时也为世间留下了诸多不朽名作。
  其中有众人熟知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小城故事》《但愿人长久》《又见炊烟》《我只在乎你》《漫步人生路》《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美酒加咖啡》《你怎么说》《何日君再来》《独上西楼》《回娘家》《千言万语》《夜来香》《在水一方》《空港》《偿还》《小村之恋》《北国之春》《爱人》《襟裳岬》 《忘记他》《再见我的爱人》《南海姑娘》《原乡人》《梅花》《恰似你的温柔》《奈何》《我怎能离开你》《我和你》《香港之夜》《海韵》《有谁知我此时情》《一个小心愿》《烧肉粽》《望春风》《水涟漪》《云河》《船歌》《阿里山的姑娘》《酒醉的探戈》《爱像一首歌》《娘心》《原乡情浓》等等。
  1995年 2月与家人团聚并接受媒体访问;出席3月23日香港亚视台庆,为最后一次在香港露面;   5月8日在泰国清迈因气喘病发猝逝(后据大陆医生推测为“胃食道逆流”),享年四十二岁;5月11日遗体运抵台湾;5月28日在全球华人之目送下长眠台北县金宝山“筠园”;大陆摇滚圈发行告别的摇滚――纪念邓丽君专辑;歌星王菲发行《菲靡靡之音》向其致敬。
  邓丽君最后的秘密情人
  她长相甜美,歌也很甜,遇见保罗之前,她是一代歌后邓丽君;遇见保罗之后,她就成了一个可敬可爱的女子……
  1990年,旅居法国的邓丽君,在感情空白七年之后,漂泊的心灵再度找到港口,那就是她最后的情人――比她小15岁的法国摄影师保罗。
  那时,邓丽君平均一年有超过5个月的时间住在法国。她的家在第八区,是巴黎最昂贵的地段,也是明星富豪经常出入的地区。她的公寓在香榭丽剧院对面,五楼,面积约110平方米,有四房一厅。
  保罗不知道,眼前这个女子曾是中国一代人的偶像,差点嫁给大富豪新马糖王郭孔丞,只因郭家长辈一句要求她在婚后退出歌坛的话而放弃了这段感情;她也和成龙谱写过爱曲,却因一些细节上的小事而分道扬镳――她不肯迁就成龙生活上的粗枝大叶和感情上的不浪漫,于是,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保罗不懂她的过去,只知道面前这个女子有些累了,希望能够享受人生,属于他们的人生。她爱干净,有些小小的怪癖,比如戴着手套打麻将,一天洗三回澡,除了海鲜,只吃素。
  二十三四岁的保罗任性、孩子气,但邓丽君十分照顾他,意见不合时也让他三分。两人在法国银行开了联名账户,甚至有传言,为了保罗的摄影爱好,邓丽君不惜耗费200多万元替他添购高级摄影器材。到餐厅吃饭时,邓丽君会悄悄地从桌子底下将钱递给保罗,让他去付账。保罗也疼爱女友,五年里一直守候在邓丽君的身旁,形影不离,24小时相对,直到她辞世。因为很爱很爱她,他也养成了一天洗三次澡的习惯;陪她去海边散步,给她拍美丽的照片;与她在饭店等餐时情不自禁地接吻。
  邓丽君曾经告诉好友,之所以选择与保罗交往,是因为保罗以前从来不知道她是大明星,让她没有心理压力。
  保罗第一次在台湾公开场合现身是在1992年农历年期间,陪邓丽君返台过年。他身高约一米八,金发披肩、扎辫子、戴耳环,当邓丽君出现在“中华电视台”时,保罗手上拎着邓丽君的随身物品和大衣,颇有护花使者的味道。
  此时的邓丽君,生活返璞归真,出门经常搭地铁、坐公车,手上戴的手镯是在泰国旅游时杀价买来的,一只不过150秦铢,还是玻璃做的。
  1993年邓丽君回台,在台中清泉岗举办《永远的情人》义演晚会。保罗依然陪伴身边,看起来很年轻的他,总是像位随行秘书般,亦步亦趋地跟在邓丽君身旁,面对媒体追踪总是躲躲闪闪,只要镜头对着他,他都会条件反射似地举起手挡住脸;问他是不是邓丽君的男友,他则自称是工作人员“老王”,戏称“只有十二岁”。
  在邓丽君交给主办单位“华视”的团员名单中,这名长发帅哥用的是“发型设计师”名义登记,由“华视”提供食宿和机票。面对外界好奇的眼光,邓丽君以一贯不证实也不否认的态度说,“我在各地都有男朋友”。
  可能是经济、年纪的问题,也或许如好友何俐俐所形容,保罗只是一个伴,这段“姐弟恋”虽然长达五年,但邓丽君始终低调处理,直到过世前,对男友保罗的存在从未松口,更不曾谈过婚姻大事。
  在邓丽君过世后,保罗只惊鸿一瞥地在灵堂前出现,随即因为媒体包围匆匆离去。后来有关他的负面报道不少,甚至邓丽君的哥哥对保罗没有好好照顾妹妹也有微词。
  保罗一度十分自责,懊恼在她发病时,自己外出,没有在她身边。为此,他伤心至极,独守在他们一起生活过的赤柱旧居,三年不肯离去。这期间,他无法平复自己的伤痛,更无法去听她的任何歌曲,因为他会掉下泪来。前去采访的记者被他拒之门外,他甚至失控,用石头去赶记者走,包括她的家人,他也不愿见。他只想和记忆中的她在一起,任何人都不能打搅。他们没有一纸婚书相约,她也没有给他留下半分遗产,但谁又能说这不是真心付出的爱情呢?
  很多人都是千帆过尽,才明白该怎样去爱一个人。这时候的爱没有任何表演给外人看的形式,没有是否能够匹配的观念,什么都没有了,留下的只有对一个人的渴望,和长相厮守中的每个温暖细节。可在年轻的时候,因为不懂得爱,让很多对的爱情都错过了。
  邓丽君生于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在家中排行老四,其父亲是随国民政府迁台的河北军人,而其母是山东人。取名“邓丽君”乃因为邓父的同僚提议仿效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元朝才女孟丽筠,而“筠”(拼音:yún,注音:ㄩㄣ@)与“君”在国语字音虽不相近,但是有边读边时,易误念为君,所以之后易名“邓丽君”。
  邓丽君的家境并不富裕,邓的父亲于女儿出生后退役,举家迁到台东县池上乡,在五弟邓长禧1954年出生后搬到屏东市眷村,1959年再移居台北县芦洲乡(今新北市芦洲区)眷村,并于芦洲国小念书。小学时代的邓丽君,不时利用课余时间随驻扎于学校附近的空军93康乐队到处劳军表演,也曾参加侨大先修班的校内晚会演出,其歌唱天分亦崭露头角。
  1963年8月,10岁的邓丽君参加中华广播电台(现中华广播股份有限公司)的黄梅调歌唱比赛,凭一曲“访英台”夺得冠军。1965年邓丽君入读台北三重二重埔的金陵女中,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正声广播公司举办的歌唱训练班。在1966年以“采红菱”一曲夺得金马唱片公司举办的歌唱大赛冠军,其后获得台北东方歌厅的老板赏识,邀请邓丽君在课余时间演唱,1967年正式加盟宇宙唱片,14岁时灌录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15岁时获邀在台视著名歌唱节目《群星会》中表演,这是她首次在电视萤光幕演出[1]。
  邓丽君在1969年首次担演电影《谢谢总经理》的女主角,电影由宇宙唱片公司为庆祝邓丽君唱片销售佳绩而出资拍摄。同年,邓丽君为中视制播的台湾首部电视连续剧《晶晶》(日首播)主唱同名主题曲并发行唱片,该曲的全亚洲销量高达五万张,在唱片还属于奢侈品(销量几千张就可盈利,几万张就属于大卖)的年代创下了不俗的成绩。1973年,邓丽君获台北美国学校取录为插班生,主修英文,完成她求学的梦想[2]。
  职业生涯
  香港发展时期
  邓丽君于日首次赴香港登台,在工展会义卖白花油,并以超人气获选香港工展会慈善皇后。日随凯声综合艺术团再次来港登台,其清新可爱的形象及不俗唱功,在香港各大歌厅广受瞩目。
  1975年7月,邓丽君签约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并在港发行《岛国之情歌第一集》大受欢迎,随即于9月获得香港十大歌星奖,并于10月在香港TVB电视台拍摄首个个人电视音乐特辑。1976年,邓丽君在香港利舞台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两日三场门票旋即销售一空,此后邓丽君在1976年、1977年、1978年、1980年、1981年除了中途赴美进修,连续五年都在香港利舞台开个人演唱会,皆场场爆满,人气历久不衰。
  日,推出个人首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大受欢迎。其后于1983年推出的第二张粤语大碟《漫步人生路》更成为街知巷闻的名曲。日至1月11日的英属香港伊利莎伯体育馆演唱会,以及日在红|体育馆的十五周年演唱会的空前成功,使得邓丽君在香港发展在198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但1984年后,邓丽君歌唱事业重心移往日本乐坛,甚少在香港公开演出。
  日本发展时期
  早期发展
  1970年代初期,日本宝丽金唱片公司在英属香港幸运地发现在香港东方歌剧院登台的邓丽君,并力邀其签约,于日起赴日本发展。
  早期在日本发展的邓丽君被包装为年轻活泼的偶像派歌手,但是矫揉造作的歌唱风格并不适合她,首张日语单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无论今宵或明宵)成绩并不理想。其后邓丽君改走清纯高贵的玉女形象,演唱风格亦有所调整,第二张单曲《空港》(日发行)不到一个月即进入日本流行榜前15名,总销量突破70万张。并凭借此曲荣获全日本唱片大赏最佳新人赏。直至1977年,邓丽君在日本共推出8张大碟及12张个人单曲唱片,每张唱片都进入流行榜前30名[3]。
  据邓长安(邓丽君长兄)忆述,邓丽君初到日本发展时。前半年,必须研习许多训练课程,如:仪态、化妆、歌唱技巧、语言......等,然后才能轮流上各电视台的节目。有一次接到要上一个节目。母女二人在早上五点起床,于早上六点准时到达录影棚。当时现场没半个工作人员,到七点三十分后才陆续有工作人员到场,九点才开始录影。母女在棚内角落休息。快到中午时,公司派给邓丽君的翻译才到场,告知她们再等一下才会录影。于是二人默默的等待着,当时已经下午五点多,翻译才找到母女,告知可准备录影。她穿着护士服已经一整天,结果只拍了邓丽君所饰演的护士,带领一名病患进入诊疗室给医师。前后只有十秒钟的镜头,她们就等了十二个小时。[4]
  假护照事件
  邓丽君在日本的发展因“假护照事件”而受挫。1979年2月邓丽君因持印尼护照入境日本,遭媒体披露,日本有关单位因此下令调查邓丽君,将她拘留。因为中华民国与日本无邦交,台湾人入境日本要申请日本政府核发的“渡航证明书”,回台湾又有警总把关,无论进出拿中华民国护照都很麻烦,邓丽君或许为了便宜行事,便持一张印尼护照,自英属香港搭乘中华航空CI116班机由东京羽田机场入境日本。虽然一时混过日本的入境审查,但旋即遭媒体披露其不法情事,立刻遭到严谨的日本官方调查。2月22日,日本入国管理局东京事务所公布调查结果,证明邓丽君所持印尼护照并非假护照,也没有为集团出售假护照,只是发给手续不合法。2月24日,日本法务省裁决将邓丽君驱逐出境,且一年内不准许她入境日本。邓丽君违法情事虽不大,但因日本舆论向来对于公众人物的操守要求颇高,同时也对犯法行为特别敏感,她的演艺事业因为此一丑闻受到重挫。据称邓丽君在遭拘留时痛哭流涕,相当害怕。被释放后也曾召开记者会公开道歉。
  被日本驱逐一年的邓丽君要返台也不行,因为她也曾持同一本印尼护照自中华民国出境,同样触犯中华民国法律,可能遭受牢狱之灾。因此邓丽君只好持盖有美国入境签证的中华民国护照转赴美国“深造”,一方面要履行之前的表演合约,一方面也是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邓丽君落入了有家归不得的状态。
  奠定歌后地位
  邓丽君在日本歌坛沈寂数年后,于1984年重新登上日本的舞台。同年2月推出单曲“つぐない”,并于4月进入流行榜前10名,8月跃升至第一名,唱片销售量超过150万张。并凭借此曲勇夺关西地区举办之第十七回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及关东地区举办之日本有线大赏双料冠军。该曲也同样荣获1984年度日本演歌大赏之最受欢迎赏。1985年2月发行单曲“爱人”。该曲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在该年度5月20日至8月19日期间于有线点播榜连续14周获得冠军,刷新历史记录。亦于广播流行榜达成蝉连10周冠军之记录。至该年度12月底为止,“爱人”在日本之有线点唱总数创下历史纪录的919370次,并于该年度12月再次荣获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及日本有线大赏之双料冠军。日更首次参加了第36回NHK红白歌合战,献唱歌曲“爱人”。邓丽君在当时装扮成日本人家喻户晓的杨贵妃进行表演,歌艺惊艳全日本。1986年2月发行单曲“r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该唱片总销量冲破200万张,并于该年度12月三度蝉连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及日本有线大赏双料冠军,达成日本歌坛三连霸之历史纪录。12月底邓丽君凭借此曲荣获全日本唱片大赏“金赏”,并再次入选红白歌合战(1986年)。“我只在乎你”是“r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的中文版本。该曲在大中华区同样大受欢迎,可以说是在亚洲最为有名的歌曲之一,传唱度至今不衰。1987年6月发行单曲“eれの予感”。并于该年12月荣获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1988年7月凭借此曲荣获1988年度上半年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冠军。12月荣获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优秀歌星赏”及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至此,邓丽君在日本歌坛的成就达到巅峰,之后便开始减少歌唱活动,进入半隐退的状态。1991年12月第三度接受邀请,出席第42回日本红白歌合战,以身着旗袍的绝美姿态献唱歌曲“r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荣誉与影响
  获奖情况
  港台奖项:
  1980 台湾 金钟奖 - 最佳女歌星
  1978 香港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 - 小村之恋,参见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得奖名单。
  1995 香港 金针奖
  邓丽君在香港亦多次获得金唱片及白金唱片奖项,详情可移步www.ifpihk.org查看
  金唱片:
  1977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二集
  1978 邓丽君 精选
  1978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三集
  1979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五集
  1979 邓丽君 一封情书
  1982 邓丽君 爱像一首歌
  1982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七集
  1982 邓丽君 水上人
  1983 邓丽君 淡淡幽情
  1988 邓丽君 我只在乎你
  白金唱片
  1979 邓丽君 邓丽君金唱片 (丽风发行)
  1979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二集
  1979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四集
  1980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六集
  1980 邓丽君 甜蜜蜜
  1981 邓丽君 在水一方
  1981 邓丽君 原乡情浓
  1981 邓丽君 势不两立
  1981 邓丽君 一封情书
  1981 邓丽君 邓丽君精选第一集
  1982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五集
  1983 邓丽君 邓丽君演唱会
  1984 邓丽君 漫步人生路
  1984 邓丽君 邓丽君十五周年
  1984 邓丽君 淡淡幽情
  1984 邓丽君 邓丽君精选第三辑
  1988 邓丽君 偿还
  日本奖项: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 - “つぐない”1984:“爱人” 1985;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1986.
  日本有线大赏 - “つぐない”1984:“爱人” 1985;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1986.
  第16回日本レコ`ド大赏 新人奖 - “空港” 1974.
  第28回日本レコ`ド大赏 金奖 -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1986.
  The Outstanding Star Award for“别れの予感”(Wakare no Yokan) in 1987.
  The Cable Radio Music Award for“别れの予感”(Wakare no Yokan) in 1987 and 1988.
  The Cable Radio Special Merit Award (有线功荷) in 1995 for three consecutive Grand Prix wins.
  全球影响力
  香港和澳门
  在日本筹办邓丽君逝世八周年纪念演唱会前夕,身为她歌迷、也是知名写词人的何启弘就感叹:“台湾人真的对不起这位国宝!邓丽君现在好像变成日本人的国宝。”日本整理邓丽君资料之完整,让他这位头号歌迷总得去日本买她的纪念专辑及书籍,不论录音品质及封面设计,都精美得不得了。像是成龙与邓丽君的跨时空对唱,日本早抢先一步有演歌天王五木宽与她隔空对唱,封面还有两款设计。年轻世代的涩谷系歌手也齐聚灌录一张向她致敬的专辑,甚至在她过世1周年时,日本出版了一本堪称最详尽的纪念特刊,让何启弘爱不释手。“我认为邓丽君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把华语歌曲发扬光大,散播到台湾以外的地方,并翻译成其他语言继续传唱。像是《夜来香》、《何日君再来》,就是因邓丽君才翻成了日文歌曲。另外有许多歌曲的原唱者不是她,却因她的翻唱流传到中国大陆与南洋等地,让歌迷误以为她是原唱者,像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原唱陈芬兰)、《云河》(原唱黄莺莺)、《雪中莲》(原唱张P敏)、《酒醉的探戈》(原唱杨小萍)。”
  梅艳芳的徒弟许志安在做客,香港无线台总经理陈志云主持的《志云饭局》节目时透露,恩师之所以唱低音,是由于唱了太多邓丽君的歌曲,导致声带长茧的缘故。他透露,梅艳芳曾是酒廊驻唱歌星。在1982年梅艳芳参加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之前,她在酒廊过了一段驻唱的苦日子。当时,邓丽君很红,观众都爱听她的歌曲,所以,梅艳芳每晚都得唱很多邓丽君的歌曲,唱到声带长茧,变低了八度,最后只能改唱徐小凤的歌曲。
  1996年,导演陈可辛的《甜蜜蜜》在《金枝玉叶》之后再创票房佳绩,与《甜蜜蜜》同时开拍纯为市场运作的《金枝玉叶2》倒是反应平淡。陈可辛提到在我们的剧本写到一半的时候,邓丽君去世了,我们突然就想到邓丽君其实满契合这部电影的主题,《甜蜜蜜》讲的是中国人的"飘",这和我的身世有关---在香港出生长大,后来去了泰国,也去过中国,又去美国念书,又回到香港,整个人的状态都是在"飘"著的,永远搞不清自己是哪里的人。这种状态恰好,邓丽君表现得出来,她是第一个"两岸三地"的人,是我们中国人的John Lennon(约翰?蓝侬)。于是岸西提议用邓丽君的歌,《甜蜜蜜》第一个被提出来,大家一拍即合。美国的《时代周刊》杂志在1997年将陈可辛的《甜蜜蜜》与《泰坦尼克号》等片共同列入当年世界十大电影,陈可辛也从此跻身香港乃至国际一流导演之列。
  中国大陆
  她的歌曲在中国大陆曾一度被称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止。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随着录音机进入百姓家中,邓丽君的歌曲经由不断地转录,很快地被传唱。邓丽君优美抒情的歌风,迅速温暖了刚经历文革的中国大陆人民。
  1980年代她成为流行音乐的标志,她的风格也让她在中国大陆拥有了广泛的歌迷,连当时文化部部长刘忠德都是她的歌迷[5]。她柔和的歌声穿透了两岸。邓丽君在中国大陆赢得了“小邓”的美誉,和当时的中国大陆实际领导人邓小平(老邓)并称,一起成为老百姓熟悉的名字,并流传着“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只爱小邓,不爱老邓”等语。[6]
  邓丽君对刚起步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980年代初期的数位中国大陆女歌手,也都以模仿邓丽君的风格而起家,如:李谷一、朱明瑛、程琳等都有“中国的邓丽君”之称。1988年中国大陆的中央电视台向邓丽君发出了参加第四届海峡之声音乐会的邀请,此前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组也多次运作邀请她参加,但都没有成行。大陆前文化部部长刘忠德卸职以后,也曾有过这样的感慨:没有能让邓丽君来大陆开演唱会是一个遗憾[7]。
  从80年代至今中国大陆仍一直有许多歌手以邓丽君为偶像,翻唱其名曲,不计其数;亦有专门歌手模仿邓丽君,妆扮成邓丽君,专门表演其歌曲,形成“邓氏唱腔”流派,被称为“小邓丽君”。寻找或模仿邓丽君的比赛风潮仍持续发烧,“小邓丽君”们不断地涌现,纪念邓丽君的活动也从未中断过。
  大陆央视《中国流行音乐20年•那些年,这些人》节目编导老门感慨地说:“不管有些人承认也好,反对也罢,邓丽君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都是划时代的,邓丽君的歌最初传入大陆时,正是刚刚打倒‘四人帮’、百废待兴那阵子,中国的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世上还有如此婉约的表达,还有这样的生活方式,人们除了革命、喊口号,还可以这样抒发个人情感。以前大陆曾流行这样一种观点,说邓丽君的歌曲属于小调,难度不高,在编辑这期节目后我深刻体会到,这样的认识绝对是对邓丽君的误读。人们可以模仿邓丽君,却领会不出她歌声中的精髓和内涵,可以说,作为华人流行歌坛里程碑似的人物,邓丽君是永远无法被复制的。在编辑这部片子中关于邓丽君的情节时,好几次我都流下了眼泪。[8]”
  中国大陆乐评人金兆钧表示,没有哪一个歌手能够影响这么多代的这么多华人,尤其在内地。更少有一个歌手能够影响内地这么多的音乐人。邓丽君的歌曲首先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严格地讲,邓丽君应该是自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以来一个集大成者。她的演唱固然继承了浅吟低唱、风花雪月的“小资”情调,却消除了早期歌手的“嗲”而更为流畅自然,且极大地提高了技术上的表现力,这也就无怪乎内地80年代以来的第一代女歌手几乎无不受到她的影响,以致产生了一批“小邓丽君”。邓丽君的音乐代表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亚洲流行音乐的较高水平。她的告别音乐会的编曲当年更是内地作曲家模仿学习的重要样本。由于她的作品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三分之一来自日本同期流行音乐,三分之一来自台湾同期创作,所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也融合了多种民族民间乐风和西方流行音乐的表现手段。对于内地流行音乐的早期开发,邓丽君的音乐无疑也起到了发凡启蒙的作用。 我们纪念了邓丽君,还应当纪念她的敬业精神,纪念她们那一代音乐人对于音乐的执著,对于情感的执著,对于音乐使命的执著。在一切“娱乐化”的今天,也许邓丽君款款的歌声还胜似今天某些东抄西趸来的“摇滚”。离开了人心,音乐并不会在。
  著名日本歌手德永英明,于2010年4月特别发行《vocalist 4》翻唱专辑,缅怀邓丽君逝世十五周年。此张转辑获得连续四周冠军,及单月冠军,打破日本唱片史上翻唱专辑的纪录。
  邓丽君在日本演艺界备受尊崇,不少歌手都把能与邓丽君合唱视为心愿一桩,只可惜除了在现场的合唱之外,邓丽君的日文专辑中并没有合唱歌曲―但的确也有一些后期合成的合唱,比如与五木宏的合唱《そして…めぐり逢い》,以及《r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就是后期合成的合唱。2010年1月发行的《デュエット&ベスト 新生》就是一张后期合成的合唱和重新编曲的邓丽君日文歌曲精选集,在这张《デュエット&ベスト 新生》中与邓丽君跨越时空合唱的歌手有夏川里美(夏川 りみ)、秋元顺子、村上哲也(村上 てつや)、BEGIN及ピ`タ`等。
  世界各地
  邓丽君的音乐在海外华人中拥有极其崇高的地位,自1980年代至今她的唱片乃至歌曲仍旧活跃于北美、欧洲及澳洲等地的华人社区中。甚至于1990年代,虽然没有新的作品,但她始终是华人音乐的最顶级歌手,当时在海外的华人社区亦曾流传:“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小姐的歌声”。
  个人评价
  邓丽君的启蒙老师左宏元:“她的歌声像花卷,淡淡的,咬一口,便知内有层次,听起来温柔,却很有力量。”
  歌手周华健在节目受访时表示,她的声音很多人模仿,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百分之百像的或超越她的,她是永远的天后,华语歌坛中能够离开中国市场的第一人。
  歌手张信哲说,“邓丽君是我们这一代共同的偶像,她生前发行的唱片,很多我都有购买。”对于这次名人馆的展出,他说最感兴趣的,就是邓丽君生前的遗物、相关收藏品,他刚出道时曾与邓丽君一起劳军,张信哲说,邓丽君是全民偶像,不管是谁都为她疯狂。张信哲回忆,约在10多年前,自己才出道不久,就有幸和邓丽君一同参加成功岭的劳军晚会。当时邓丽君,是整场晚会的压轴主秀,那时每位艺人演唱完,就会回到座车休息,不过,当听到邓丽君要开口演唱时,大家就不由自主地跑到接近晚会舞台的地方,想要仔细聆听。
  出身马来西亚、后定居台湾的歌手梁静茹说:“小时候因为爸妈关系,全家都迷邓丽君,歌唱比赛都选她的歌曲。没有邓丽君,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我了。”
  曾任教育部长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的学者曾志朗表示非常喜欢邓丽君的歌,听到她的歌声会让人联想到和平、纯真、人间有爱,他最爱哼唱的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因为那是一首会平静人心的歌。当年邓丽君的歌响彻台湾大街小巷,对台湾来说是一个时代人物,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回忆早年还在美国洛杉矶教书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旁边有一家长青书店,他经常在那家书店看见邓丽君买书,她当时打扮得非常朴素轻松,绑马尾、牛仔裤,不敢相信那是邓丽君。
  立法院长王金平表示,由于邓丽君的天赋和努力,加上她傲人的情操,当年在台湾物资缺乏的时候,用她的歌声和用她各方面的表现来振奋人心,跟国人一起打拼,邓丽君在各方面的贡献,包括经济、文化等,对国家的影响极大。
  DJ Byran:“任何对这位一代歌姬的溢美之辞都是多余的!”,百年来再也找不到第2个比邓丽君更重要的华语歌手。台湾从70年代的封闭逐渐步入80年代的开放,一时多少纯情民歌蔓延?心目中的百年金曲──《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的歌有多少人在翻唱,有机会去听她声音时,你会发现不管录音技术如何,她还是可以做到换气间掌握得很好。”他玩笑地表示,全台湾的人都能琅琅上口的歌曲只有两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爱拼才会赢》。“《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对国家来说不啻是某种程度的大使形象,连外国歌手也会翻唱,例如希腊国宝级女歌手娜娜就曾经演绎过;邓丽君生前在日本也是走红,她对我们而言可说是个品牌大使。”
  著名音乐人黄评价说:“邓丽君的歌可以慰藉人的心灵,有时在海外,工作疲倦的时候,非常渴望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她的歌声有一种能够抚平我们情绪的东西,一种难以形容的中国味……”
  培养许多香港乐坛巨星的著名音乐老师戴思聪:“邓丽君最值得传承的地方,就是她那没有人能取代的歌唱色彩的精髓,她演唱时带有一点气声,听起来很通透,对情歌的诠释是很传神的,从小孩到几十岁的女人都能接受这种唱法。她最突出的气质是甜美,甜美是有内容的,怎么甜美呢?发声的技巧,还有她加了很多装饰音,所以唱那种带有一点小调的民歌,又有一种调皮的感觉。她是国宝级的人才,我对她的评价就是这样。”
  经济学者张五常在〈邓丽君现象的延伸〉一文中表示,一九八四年初我有机会在香港看到她表演一场,认为横看直看都是一百分,是炎黄子孙中数世纪一见的演唱天才了。长得好看,唱得悦耳,举手投足潇洒利落,反应快,多种语言流水行云,听众用什么语言提问她就用什么语言回应。北京当年不容许她到中国演唱是人类的损失。
  中国大陆
  华语乐坛天后歌手王菲表示,我们开始接触流行音乐,就是因为听到邓丽君,而且听了她很长的时间。可以说,她对我们来讲已经是记忆中的一部分了,等于说我们成长阶段的一个部分,不止是一个歌星,或者偶像那么简单。我当时是非常喜欢听她的歌,她对于我来讲,可以说是流行音乐的启蒙老师吧。所以,对我今后、现在都有很深的影响。一听到她的声音,我就知道这个人非常非常的善良。
  歌手刘欢评价:“说实话,美轮美奂,真的是这样,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是觉得,就是她那个形态的歌曲还真的没有人再超过她了,因为她已经把那种方式做得太完整了太完美了”
  天津音乐学院杨雁行教授认为邓丽君能够创作出《淡淡幽情》这张传统与流行两者融合无间的作品,是由于她在通俗乐坛努力多年、深谙中国词曲和古典文化的缘故。邓丽君的歌声,让世界各地的华人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温柔情怀,让世人明白,再现传统艺术的精华,不一定非要限制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之中。
  歌手张靓颖:“邓丽君比偶像还偶像。在我心目中,不仅仅是偶像那么简单,是她陪伴了我的童年,我从小就听她的卡带,所以她所有的歌,我几乎都会唱,不仅仅是我,我父母,还有亲戚朋友, 一起聚会都会唱她的歌。但我知道,即便再给我十年二十年,我也不奢望成为像她这样的歌手。她的时代只可能诞生一个邓丽君,而我所在的时代不再会诞生下一个了。”
  男高音的莫华伦:“邓丽君的歌声的确是太美了,我非常敬佩她,她演唱流行歌曲的唱法,她的演绎,她所用的感情,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能超过她,虽然这么说会得罪很多人。她的演唱发自内心,很单纯很甜美。”
  学者于丹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听到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是一种文化启蒙、情感记忆。邓丽君的歌声柔软、充满人性和诚恳,能穿越隔阂、文化、政治、时空。“当一个人离去以后,她的歌声还能够让那么多人怦然心动,找到化解恩怨的理由、相逢一笑。对于中国文化的意蕴来讲,她已经不是一个歌手。”。
  民歌歌手陈思思:“邓丽君,一个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名字,一位绝代的歌姬,一波经典不褪的风潮,一个幽然的谢幕让世人惋叹的背影。”
  中国大陆央视《一百年的歌声》专题节目中,黎锦晖的外孙陆震东(黎锦光的二侄孙)转述他问黎锦光(《夜来香》的作者)的话曾说:“我说你说看看,你的《夜来香》,有五六十个人翻唱,原唱当然是李香兰了,我说究竟谁唱得最好,他说是邓丽君唱得最好。”
  田径代表选手刘翔指出,台湾给他的印象就是阿里山、邓丽君,但他对台湾确实不是特别了解。当记者追问刘翔为什么是喜欢邓丽君,而非周杰伦时,他回应:“知道周杰伦是因为他那种口齿不清、说不明白的歌吧!邓丽君是因为我不开车,都是爸爸接送,只要我上他车,我爸就会放她的歌。”
  商人陈光标表示,小时候大陆只能听邓丽君美丽的声音,大陆每个人都喜欢听邓丽君的歌,包括他的妈妈和爷爷、奶奶,以及他的孩子,都喜欢邓丽君的歌,歌曲传递人间的真情与大爱,才说没几句话,陈光标已经哽咽。陈光标说,不管是在车子上或家里面,多年来只要听歌,都是听邓丽君的歌,他认为,世界自己最崇敬的两位艺术家,一位是贝多芬,一位就是邓丽君。邓丽君用自己的歌声歌唱生活,歌唱山水,歌唱人间真情,表现了一种真善美的统一。在墓前,陈光标动情地题写挽联:音容笑貌千古流芳,天籁之音两岸传唱。
  作曲家谷建芬表示,她的声音干净,演唱质朴,掌握了多种音乐形态,有着极高的天分和灵气。语言天分和文化修养让她更能淋漓尽致地演绎不同音乐语言的内涵。我在惊叹她演唱实力的同时也深深为她的歌声打动,一种久违了的创作情感油然而生。我常想邓丽君能让我们享受到原本属于天生的歌声,就是在提醒我们音乐人要学习她对音乐的单纯追求和心无杂念的境界。让我们音乐人都能返璞归真,将真心真情归还音乐,实现音乐本身感动常在。
  主播白岩松表示,邓丽君在泰国离世,好多中国人会心头一紧,因为她的歌声陪着我们从精神的荒芜中慢慢走出。我也一样,邓丽君的歌声一响起,我就能记起旧的大墙刚刚倒下的岁月里,偷听邓丽君的有趣故事。似乎每天都会有男男女女将她的歌声再度领回家中,去重温多年前的一段旋律,重温自己成长中的一段记忆。我也是如此,在告别邓丽君十几年之后,又买了一套她的全集,偶尔听听,回忆的底片便会泛黄。
  一位日本的乐评家评价说:“邓丽君去世后,一直很难找到像她这样的亚洲巨星。因为邓丽君为了打入市场,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粤语、日语、英语,以获得当地观众的认同,但现在已经不再有这样努力的歌手了。”
  在日本一个“君迷论坛”上,人们将目前在日本发展的数名中国女歌手与邓丽君进行比较。有资深日本“君迷”一针见血地指出:“邓丽君小姐的声音有湿度,濡湿感沁人心脾,不同于众歌手相对简单的干燥尖锐或者明亮直白的嗓音。”
  著名演歌歌手细川贵志:“对邓丽君的美声印象深刻,我曾在日本的《Music Fair》和《NHK歌谣演唱会》两度和她同台,她诠释演歌的方式独特,一般歌手会把重点放在转音技巧,她唱起演歌如河流缓缓流动般轻柔美妙,她演唱的转音宛如流水般清柔且甜美,在日本歌手中很少见”
  政治倾向
  1989年北京发生六四天安门事件,为了支援大陆的学生,人在香港的邓丽君不顾周围人的反对,作为歌手参加了抗议集会。日,在香港跑马地有30万人的《民主歌声献中华》的活动中,她头颈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手书“反对军管”,演唱了《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歌曲。据说当时负责转播的无线电视为免惹怒北京,多次刻意在镜头上迁就,避免她的牌子在镜头前出现。[来源请求]由于天安门事件,邓丽君说过:“我回大陆演唱的那一天,就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那一天。坚持在大陆实现民主之前,将永不踏入大陆土地……”[9]失去了作为歌手的梦想和期望的邓丽君,离开香港去了法国,开始了巴黎的生活。当时中国的很多民主运动人士也到了巴黎,对邓丽君来说巴黎是一个令人喜欢的城市。
  由于邓丽君的父亲曾在中华民国国军服务,邓丽君生前参加多场劳军演出,演唱过《梅花》、《中华民国颂》、《君在前哨》等代表中华民国的歌曲,获得了“爱国歌手”、“军中情人”等等的称号。直到1991年,年届38岁并渐渐淡出歌坛的邓丽君仍然前往前线劳军演出。
  以下为邓丽君在金门前线马山观测所时,向大陆的喊话:[10]
  “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我是邓丽君。我现在来到金门广播站向大陆沿海的同胞们广播,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我很高兴地能够站在自由祖国的第一前线――金门,我感觉到非常地快乐、非常的幸福。我希望大陆的同胞也可以跟我们享受到一样的民主跟自由,唯有在自由民主附设的生活环境下,才能拥有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也唯有全体青年都能够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国家的未来才能充满光明和希望。我希望很快地能够再回到金门,跟金门的弟兄们见面;当然,还有跟沿海的大陆同胞们通话。在这里祝大家身体健康,民主万岁!谢谢!”
  据邓丽君胞弟邓长禧生前回忆说,邓丽君曾于1992年计划去中国大陆观光旅行,一偿夙愿,不过由于在驾车前往香港领事馆办理签证的途中与同行的男友保罗发生激烈争执,最终不了了之。
  逝世和纪念
  六四事件之后,邓丽君离开香港,旅居法国,结识了为摄影师的法国籍男友史蒂芬?保罗(Quilery Paul Puel Stephane,日生)。这段时期邓丽君的气喘日益严重,为了调养身体,1995年她随同法国男友前往以空气清新著称的泰国清迈暂居,并着手写作复出歌坛的歌曲。然而邓丽君却意外在清迈梅坪酒店中逝世,当时男友刚外出卖水果,并不在其身边,她孤单一人,求救无门,当饭店人员发现并紧急送至医院时已经回天乏术。消息传出震惊港台与日本,纷纷以头条标题报道邓丽君的猝死。在众多海内外粉丝的目送下长眠于台北县金山乡的金宝山,并将其墓园命名为《筠园》。
  关于邓丽君的死亡有不少传言,包括她死于爱滋病、被暗杀等等。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只能当成是没有根据的揣测。目前最合理的死因就是气喘病,不过当时医院想对邓丽君进行病理解剖,但遭到保罗强烈阻止。在蓝姆医院保存至今的当年邓丽君死亡档案中,有一份当时苏密医生写下的死亡医嘱:“Don't touch the body no operation just keep her in the cool storage for tonight(不要碰遗体,不要任何处理,今晚就把她放在冷藏室)”这份文件的签署日期是:日,签署人:史蒂芬?保罗(Stephen Paolo)。据说邓丽君的家人对于她的法国男友没有负起照顾她的责任,以致她孤单离世感到相当不满。[11]
  保罗后来回到香港邓丽君的赤柱别墅住了1年,期间曾接受TVB《城市追击》的采访,名为《邓丽君最后的秘密生活》(9集),片中公开大量私人酒店录像带,也自曝与邓丽君相识相恋的种种。他说他们之间是真正的爱情故事。他爱邓丽君那颗善良的心,她的温柔和爱心。他说邓丽君喜欢并想要一个小朋友,所以她先提出订婚,并已在清迈一家寺院完成,计划在1995年8月正式结婚。保罗指他会在没人留意的时候去拜祭邓丽君,并指自己对她的感情毋需别人的见证。直至1998年,邓的家人开始理解并劝说保罗,他才返回法国。
  邓丽君的逝世,各界均深感震惊意外与惋惜。为表彰邓丽君的爱国情怀和演艺成就,中华民国政府曾颁发褒扬令,明令褒扬。灵柩上获覆盖青天白日党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国旗覆旗官为总统府秘书长吴伯雄等四人,党旗覆旗官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许水德等四人。总统李登辉特颁“艺苑扬芬”挽额。国民党并追赠该党最高荣誉奖章“华夏一等奖章”给邓丽君。治丧委员会由当时的台湾省长宋楚瑜担任主委,时任行政院长的连战、以及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国防部长蒋仲苓、台北市长陈水扁等国家政要也亲临致哀。宋楚瑜并且为其墓园“筠园”题名。台湾演艺界人士辞世后享有之哀荣,邓丽君可说是绝无仅有。台湾各电视台也第一次直播艺人葬礼。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新闻中报道了这位台湾歌星的逝世,并附以其生平简介,这是邓丽君第一次上央视的新闻。
  日,邓丽君金曲《但愿人长久》随神舟七号太空飞船升空。
  日邓丽君纪念文物馆于高雄市鼓山区河西一路田町仓库3D栋开幕,展出邓丽君在香港使用过的公主床,及法国开过的奔驰车。文物馆分前、后栋,占地240坪。前栋设有简报室,播放邓丽君出生、成长,及歌唱事业发展过程,让大家认识温婉的“小邓”。后栋则展出邓家的客厅、餐厅、演出服装、表演用的饰品,及邓丽君喜爱的收藏。
  日,来自台湾知名的歌手周杰伦、梁静茹、王心凌、蔡幸娟、许景淳、袁咏琳与中国大陆的张靓颖、羽泉、耿丽萍、盛燕、王铮亮、向小乔在四川省体育馆带来了一场“但愿人长久――邓丽君金曲群星演唱会”演出,现场盛况空前。而这场演场会所有歌手均义务献唱,所有的门票收入将捐赠罕见疾病儿童、四川地震重建、及青海地震重建基金,不仅让邓丽君小姐的歌曲传扬,也贯彻她慈爱的精神,热心公益的胸怀,让这场演唱会更具社会意义。
  日,在香港屯门“善缘”举行邓丽君逝世十五周年纪念会暨2010年心缘行动,竖立邓丽君一比一的等身铜像,众人一齐向邓丽君铜像三鞠躬,表达对偶像的尊敬。主办单位邀请一众表演嘉宾演唱《但愿人长久》、《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和你》、《我只在乎你》等邓丽君的经典名曲,迈克尔-杰克逊好友Howard McCrary 以中文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自弹自唱。
  日,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名人馆以享誉海内外的台湾歌手邓丽君作为代表人物,是世界首度以科技及艺术演绎邓丽君传奇的主题馆,除了展示邓丽君独一无二的私家珍藏文物外,也将揭露所有极具特色的展示内容,包括:“永生玫瑰花艺创作”、“凌空体感互动艺术创作”、“200嫉死鼍ザ健币约叭睢暗死鼍帐豕小钡取C斯菡獯握钩瞿谌荩际峭饨缥丛模ㄖ泄氲死鼍鱿疃男藕死鼍斡肴毡敬笊偷姆暗龋死鼍ツ昊竦弥泄晕幕罹哂跋炝φ叩谝幻梢钥闯鏊诹桨度氐挠跋炝ΓM缘死鼍魈獾拿斯荩芄晃毡尽⒍涎恰⒅泄⑾愀鄣挠慰屠床喂刍ú
  日,集30首邓丽君经典金曲、300名台前幕后精英、3000万百老汇式巨制等元素于一身的中国原创音乐剧《爱上邓丽君》3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演,开启全球巡演之路,以纪念一代歌后逝世15周年。这部以“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为主题的音乐剧,讲述重回凡间的邓丽君,引领醉心音乐却因遭受母亲离世的打击、对爱情和理想失去信心的青年人周梦君重获真爱的故事。由有“小邓丽君”之称的李烁、“全世界寻找邓丽君传人”比赛亚军王静等人担当该剧主角。《爱上邓丽君》创作阵容强大,包括曾创作《白蛇传》和《西施》的制作人李盾;知名导演李安的“御用编剧”、以《卧虎藏龙》和《色戒》等为代表作的王蕙玲;以及多位来自美国百老汇的艺术家。该剧导演及编舞卓依‧马可尼里(Joey McKneely)曾参与制作著名音乐剧《西区故事》,这是他首次涉足中国音乐剧的创作,融入诸多百老汇成熟的歌舞元素。他说,作为一部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希望海外观众像中国人喜欢《猫》、《妈妈咪呀》一样“爱上邓丽君”。
  日,由香港电台主办的“第33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设有缅怀逝世15年的邓丽君环节,由DJ车淑梅旁白,播放邓丽君生前的片段及金曲。台湾“超级星光大道”星光传奇赛冠军阎奕格以个人风格重新演绎《我只在乎你》及《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金曲,并由徐伟贤伴奏。冒寒风演出的阎奕格坦言既兴奋又紧张,全因邓丽君是自己的榜样,对方也是一个经典,所以会用自己的唱法去演绎歌曲。
  小行星42295以她的名字作为纪念(42295 Teresateng)[12]
  《明报周刊》2199期,专题报道跨世纪最佳概念专辑 《淡淡幽情》绝响如何诞生。经典,源自坚持。要不是谢宏中忽发奇想,恪守信念锲而不舍,终于遇上郑东汉慧眼识英雄,华语音乐史上,不会出现一张跨世纪的最佳概念专辑、以古词入歌的《淡淡幽情》!听谢宏中与郑东汉道出整个诞生过程,令传奇再添一笔──《淡淡幽情》续篇拍板未几,邓丽君却猝逝异乡,顿成绝响,郑东汉语带依依:“能有这般的演绎,只得一个邓丽君!”邓丽君曾说:“作为一名歌者,我能不能也为传统文化尽一点微薄的力量,在艺术的回廊里,留下几步脚印……”。
  2011年月6月25日,邓丽君铜像在捷运芦洲站揭幕,地方人士希望小邓铜像能成为芦洲新地标,并结合周边特色,趁著开放陆客自由行的契机,吸引游客。芦洲爱乡文化协会理事长杨莲福指出,陆客自由行即将开放,其中凭吊邓丽君的点滴,相信是陆客来台重要元素之一,除了金山安乐园以外,芦洲是邓丽君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地方,未来将推动芦洲国小乡土教学展示中心及邓丽君文物纪念室的成立。芦洲国小校长柯份指出,海外邓迷每年来台追思时,都一定会到芦洲国小,遥想邓丽君念书成长的模样,因此,学校决定趁改建时,拨出一楼的空间做为邓丽君文物馆,收藏相关文物,假日开放民众参观。文化局长林登赞表示,邓丽君是万人迷,他自己也是歌迷,乡亲有志一同在芦洲形塑邓丽君故事。
  日由《旺报》主办,HitFM联播网、新浪微博以及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电信、KKBOX等两岸媒体协办,并获得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全力支持的两岸盛事“爱上加爱~百年好合两岸百年金曲网络票选活动”,由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以90498票勇夺第一,成为百年来最受两岸华人喜爱的情歌。
  相关影视
  2008年,朝日电视台报道邓丽君逝世消息,拍摄特别单元剧《台湾歌姬?邓丽君》,全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在该年6月2日,以故乡台湾为首,香港、新加坡等邓丽君活跃的东南亚各个地区与国家,澳大利亚、日本,全欧洲、中东和近东的一部分,加上美国、加拿大,在各自的黄金时段同时播放。这是日本电视史上的首次尝试。
  2011年,筹备3年多,耗资1.5亿新台币的《爱上邓丽君》音乐剧举行世界巡回演出,演出邓丽君的则是中国的王静,她是从百人中雀屏中选的,此音乐剧在2010年在香港、中国大陆、韩国等10多个城市演出,2011年则在邓丽君的故乡台湾演出七场,日后还会到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演出。[13]
  生平简历
  日出生于中华民国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1958年 至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
  1963年 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
  1964年 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
  1966年 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1967年 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9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1969年 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导演:谢君仪)
  演唱中视开播首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及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
  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
  1970年 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荣誉
  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
  在港拍电影《歌迷小姐》
  1972年 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并再度当选“白花油慈善皇后”荣誉
  1973年 与日本“宝丽多”机构(即宝丽金的日本分公司,现环球唱片)签约赴日发展
  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
  1974年 以《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日本“最佳新人歌星赏”
  1977年 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一位金唱片得主
  1978年 个人大碟《邓丽君Greatest 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
  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
  1979年 “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3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2张大碟获金唱片奖
  赴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4月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
  1980年 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
  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
  邓丽君身在美国,然而其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据悉,连邓小平也甚为欣赏邓丽君独特的演绎方式。
  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
  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7场个人演唱会
  10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
  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
  1981年 中华民国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与李季准主持金钟奖典礼
  在香港利舞台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记录
  6月于台湾义演,台视播出长达120分钟的《君在前哨》特别节目。
  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她所灌5张个人大碟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历届金唱片记录
  1982年 于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
  1983年 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
  当选“十大杰出女青年”
  推出广东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闻
  1984年 在东南亚各地举办15周年巡回演唱会
  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内接近一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记录。邓丽君也因此获得众多奖项,其中包括“年度有线大赏”、“最受欢迎歌曲赏”,也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赏”之“最优秀歌唱赏”。
  在台北“中华体育馆”举办“十亿个掌声”大型演唱会
  1985年 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14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记录
  《爱人》一曲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
  首次参与电视剧演出,《爱人》一曲更成为该剧主题曲。(“爱人”一词在日文中为[第三者]之意。)
  8月返台与张菲主持“反盗录、反仿冒”义演晚会
  12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
  1986年 主持台视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
  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
  再度顺利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
  1987年 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
  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
  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
  1988年 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世专程返台吊唁
  1989年 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邓丽君应邀出席,并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
  1990年 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
  1991年 赴港为“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作慈善表演嘉宾
  三度入选日本“第42回红白歌合战”,也是唯一一次与欧阳菲菲同时入选。
  1992年 推出《难忘的Teresa Teng》专集
  1993年 三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 Show“龙门阵”嘉宾
  返台在台中国军清泉岗空军基地举办“永远的情人”大型劳军演唱会
  1994年 参加华视庆祝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所举办的“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之公开演出。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
  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台北县金山乡的金宝山“筠园”。同年获香港电台追颁金针奖,以表扬其对乐坛的贡献。
  日邓丽君纪念文物馆于高雄市鼓山区河西一路田町仓库3D栋开幕
  日台北捷运芦洲线芦洲站前的邓丽君铜像揭幕
  专辑列表
  台湾宇宙唱片()
  邓丽君之歌第一集《凤阳花鼓》(日)
  邓丽君之歌第二集《心疼的小宝宝》(1967年11月)
  邓丽君之歌第三集《嘿嘿阿哥哥》(1967年12月)
  邓丽君之歌第四集《比翼鸟》(1968年1月)
  邓丽君之歌第五集《畅饮一杯》(1968年2月)
  邓丽君之歌第六集《一见你就笑》(1968年5月)
  邓丽君之歌第七集(1968年6月)
  邓丽君之歌第八集(1968年)
  邓丽君之歌第九集(1968年10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集《圣诞快乐‧敬贺新禧》(1968年11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一集《再会吧!十七岁》(1968年12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二集(1969年5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四集《谢谢总经理》(1969年9月)
  邓丽君之歌第四集《晶晶》(1969年12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五集《花的梦/谈情时候》(1970年2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六集《恋爱的路多么甜》(1970年5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七集《玫瑰姑娘》(1970年8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八集《迷人的小姐》(1970年12月)
  邓丽君金唱片《劝世歌》(1970年12月)
  邓丽君之歌第十九集《X+Y就是爱》(1971年1月)
  邓丽君之歌第二十集《何必留下回忆/何处是我归程》(1971年4月)
  台湾海山唱片(1971)
  《我的爱情像星星、谁来同情我》(1971年)
  《邓丽君轰动闽南语歌曲》(1971年)
  《快乐的恰恰姑娘 》(1971年)
  香港乐风唱片()
  爱情1,2,3、台北姑娘(1971年)
  邓丽君之歌(1971年)
  最新流行福建歌曲特辑《难忘的初恋情人、卖肉粽》(1971年)
  南游纪念金唱片《海棠姑娘、向日葵》(1972年)
  邓丽君之歌《当我已经知道爱、娜奴娃情歌》(1972年)
  风从那里来(1972年)
  电影《天下一大笑》全部原声带插曲:天下一大笑、情人恰恰(合辑)(1972年)
  电影《彩云飞》原声带插曲:千言万语、我怎能离开你(合辑) (1972年)
  少年爱姑娘(1973年)
  电影《当我已经知道爱》全部原声带插曲(合辑)(1973年)
  第一次见到你、情花(1973年)
  悲哀的梦(1973年)
  邓丽君20―千言万语(1973年)
  把爱埋藏在心窝(1973年)
  青山绿水我和你(1974年)
  电影《海韵》原声带插曲(1974年)
  电影《浪子与女学生》主题曲(合辑)(1974年)
  没有爱怎么活、永相爱(1975年)
  心中喜欢就说爱、我就是爱你(1976年)
  留不住你的心、如果你喜欢这首歌(1976年)
  1976南游特辑《风的传说》(1976年)
  邓丽君金唱片(1977年)
  台湾丽风唱片
  电影《风从那里来》原声带插曲:风从那里来、月下送君(合辑)(1972年)
  电影《爱魂》原声带插曲:你可知道我爱谁、情人的阳光(1972年)
  电影《天下一大笑》全部原声带插曲:天下一大笑、情人恰恰(合辑)(1972年)
  最难忘怀念的电影《彩云■》(合辑)(1972年)
  电影《彩云■》原声带插曲:千言万语、我怎能离开你(合辑)(1972年)
  少年爱姑娘、谁是心上人(1973年)
  电影《长桥长桥》全部原声带插曲:有了春天不知道、爱你永远不恨你、小花夕阳下(合辑)(1973年)
  悲哀的梦(1973年)
  电影《海鸥■处》原声带插曲:把爱埋藏在心窝、你爱那一朵(合辑)(1973年)
  青山绿水我和你(1974年)
  电影《海韵》原声带插曲:海韵、记得你记得我(合辑)(1974年)
  电影《水涟漪》插曲:水涟漪、有谁知道我(合辑)(1974年)
  电影《近水楼台》全部原声带插曲:近水楼台、小诗(合辑)(1974年)
  没有爱怎么活、永相爱(1975年)
  心中喜欢就说爱、我就是爱你(1976年)
  电影《狼来的时候》原声带插曲:留不住你的心、如果你喜欢这首歌(1976年)
  1976南游特辑:风的传说(1976年)
  邓丽君畅销歌曲第一集(1977年)
  日本Polydor唱片()
  大碟:
  空港/雪化(日)
  夜の\客/女の生きがい(日)
  アカシアの(日)
  郅问澜(日)
  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日)
  ファ`スト‧コンサ`ト(日)
  あなたと生きる(日)
  岢!|京夜景(日)
  心にのこる夜のh(日)
  Aなる岢(日)
  演歌のメッセ`ジ(日)
  你(あなた)/まごころ(日)
  ジェルソミ`ナの步いた道(日)
  单曲:
  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雨にぬれた花(日)
  空港/はぐれ小F(日)
  雪化/hくから郅颏长幛(日)
  女の生きがい/夜F(日)
  夜の\客/暗くなるまで(日)
  アカシアの/Mち潮(日)
  夜のフェリ`ボ`ト/赤阪たそがれ(日)
  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あなたにりたい(日)
  あなたと生きる/海岸のホテル(日)
  |京夜景/手(日)
  你(あなた)/まごころ(日)
  ジェルソミ`ナの步いた道/西海岸から(日)
  春を待つ花/香港の夜(日)
  逢うrはいつも他人/|京夜景(日)
  你在我心中(日)
  夜硐/何日君再(日)
  香港宝丽金唱片()
  岛国之情歌《再见!我的爱人》情人的关怀(1975年)
  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泪的小雨》(1976年)
  爱之世界(1976年)
  Greatest Hits(1977年)
  岛国之情歌第三集《丝丝小雨》(1977年)
  岛国之情歌第四集《香港之恋》(1977年)
  Greatest Hits Vol. 2(1978年)
  岛国之情歌第五集《爱情更美丽》(1978年)
  一封情书(1978年)
  岛国之情歌第六集《小城故事》(1979年)
  甜蜜蜜(1979年)
  在水一方(1980年)
  一个小心愿(1980年)
  原乡人(1980年)
  原乡情浓(1980年)
  势不两立(1980年)
  福建名曲专辑(1981年)
  岛国之情歌第七集《假如我是真的》(1981年)
  爱像一首歌(1981年)
  水上人(1981年)
  邓丽君演唱会(1982年)
  初次尝到寂寞(1982年)
  Greatest Hits Vol. 3(1982年)
  淡淡幽情(1983年)
  漫步人生路(1983年)
  旅人(1983年)
  邓丽君演唱会Encore(1983年)
  邓丽君十五周年(1983年)
  岛国情歌第八集《爱的使者》(1984年)
  つぐない(1984年)
  偿还(1985年)
  Concert Live(1986年)
  r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1986年)
  我只在乎你(1987年)
  难忘的Teresa Teng(1992年)
  台湾歌林唱片()
  云深情也深(1977年)
  小村之恋(1977年)
  又见炊烟/侬情万缕(1978年)
  无情荒地有情天(1978年)
  小城故事(1979年)
  难忘的一天(1979年)
  艳红小曲(1980年)
  忘不了(1980年)
  原乡情浓(1980年)
  假如我是真的(1981年)
  难忘的眼睛(1981年)
  水上人(1981年)
  演唱会实况录音(1982年)
  别把眉儿皱(1982年)
  淡淡幽情(1983年)
  漫步人生路(1983年)
  日本Taurus唱片()
  大碟:
  旅人(日)
  つぐない(日)
  偿还(日)
  廴(日)
  Concert Live(日)
  r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日)
  酒醉的探戈(日)
  eれの予感(日)
  浪漫主x(日)
  '91悲しみとxらせて~ニュ`・オリジナル・ソングス~(日)
  单曲:
  ふたたびの/旅人(日)
  つぐない/笑って乾杯(日)
  空港/雪化(日)
  廴/雨に濡れて(日)
  夜のフェリ`ボ`ト/女の生きがい(日)
  爱人/偿还(日)
  r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S昏(日)
  スキャンダル/(日)
  我只在乎你/心路过黄昏(日)
  eれの予感/酒醉的探戈(日)
  偃摔郡沥紊裨/硝子の摩天(日)
  香港~Hong Kong~/星のしずくに濡れて(日)
  悲しい自由/香港~Hong Kong~(日)
  妞l件/Yes,郅摔膜膜蓼(日)
  悲しみとxらせて/寝物Zをかせて(日)
  郅侮差し~アモ`レ・ミオ~/袅沥(日)
  夕M/秋(日)
  何日君再来(日/国语)(日)
  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郅郅丹欷(日)
  夜来香(日/国语)(日)
  悲しい自由/香港~Hong Kong~ [Remake Single](日)
  そして…めぐり逢い [c五木ひろし合唱](日)
  r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c五木ひろし合唱](日)
  袅沥/我只在乎你(日)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此信息及配图来源于网络,本站对此信息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此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本站联系!
姓名昵称:
杨幂脚踩座椅。  昨日,一张杨幂与刘恺威在机场候机的照片被曝…
娱乐八卦点击
美国慰军组织是一个非营利组织,150万成员全部是志愿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丽君歌曲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