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成亲王》的启示

热门推荐:
博宝艺术网推荐
博宝油画火热销售中..[转载]遥远的炊烟
这部小说在《民族文学》发表已经10年,当年以最高票获得重庆文学奖。读过它的读者多是记忆犹新,且不时在有关媒体或者聚会时候谈及。于是转发就有必要了。&
&&&&&&&&&&&&&&&&&&&&&&&&&&&&&&&&&&&&
遥远的炊烟
&&&&&&&&&&&&&&&&&&&&&&&&&&&&&&&&&&&&&&&&&&&&&&&&&&&&&&&&&&&&&&&&&&&&&&&&&&&&&&&&&&&&&&&&&&&&&&&&&&&&&&&&&&&&&&&&&&&&&&&&&&&&&&&&&&&&&&&&&&&&&&&&&&&&&&
&傍了省边境由南来的横断山脉长岭脚下,
有一些为人类所疏忽历史所遗忘残余种族聚集
的山寨。他们用另一种言语,用另一种习惯,
用另一种梦,生活到这个世界一隅,已经有了
&&&&&&&&&&&&&&&&&&&&&&&&&&&&&&&&&&&&&&&&&&&&&&&&&&&&&
&&&&&&&&&&&&&&&&&&&&&&&&&&&&&&&&&&&&&&&&&&&&
朝日牵手半山云雾
酝酿遥远村寨炊烟
雾气缓缓移动着。一丛丛灌木置身于朝雾中,若隐若现。
“哗儿”。雾气中传来水倒进木桶的声响。
“哗儿……”隔一小会儿,这声音便响起一次。
雾气渐浓,厚柔如絮,一切都为它所笼罩。
朝日在武陵仙山主峰凹陷处闪了一下又不见了。一会儿,再露出半个脸子,先是乳色亦无辉光。云雾冉冉升起龙游水似地一起一伏,力图称霸天空。朝日笑了一笑,脸便圆了。往上跳一跳,超越于雾气之上,如心子般鲜红,容光焕发,勃勃生机,万种生灵为此欣然。晨雾莫可奈何,如线如幔,平平拉开且渐渐退下去。
于是,大地上耸起了连绵起伏的群山。群山皱褶处渝东南偏隅里武陵寨地方依稀显现出杏树、梨树、枞木、杉木、青杠、斑竹林、灌木丛,包谷秆垛子、小米草垛子同吊脚楼。
水倒进木桶的声音仍然持续着,“哗儿……”
一条石板路,斜斜爬上去的地方,顺溜溜朝前站着十几个女子。有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捏着葫芦瓢的;有葫芦瓢在桶里,桶由单手提着的。蹲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少女。她左小臂靠了木棍穿就的水桶横梁,右手捏着葫芦瓢,仰头看一石缝泌水。
石缝不过成人高矮,由两块大龙骨岩石生成,石缝凹进去,上小下大,若一个A字。水泌出来,流进石缝底部一个尺来直径的石凼里。瓢就从那里舀。寨子里人叫这眼泉为等水泉。
泉水不断线,可惜细如线。
“哗儿”。少女倒了一瓢水进桶里,又转过手去想继续等着舀。“砰”,她后面的少女用提着的空桶碰了一下她的桶。她回头看见自己已经有了半桶水,于是对身后的姑娘歉然一笑,站起来,提起水桶,沿着石板路往回走去。
这是背阴的山道,阳光还没有照到这里,雾霭飘渺,她于飘渺中如小小仙女。
倘若我们正随少女行走,下行一段路,拐一弯,突然就会听见一股流水的冲击声,就会领略那飞花溅玉的好景致。
三丈高的一眼石窟,水桶粗一股泉水,如一尾玉龙,威武地射下来,跃进一口宽潭,溅起人多高的雪花,发出“哗唰唰”的声响,如带泪的欢笑。如焦急的呼喊。
这口潭有个神圣的名字——土神潭。
泉水涌出的地方,石头为金黄铁锈色。潭宽而不深,多齐腰胸,只有最深处能没人颈项。无淤泥,水清洌,纵是水花纹腾也能一眼收底。潭水散漫出去,在坎下合为一渠,顺了山地边缘,为青草所昵爱,悠然流进一眼天坑,不知汇入哪条大江大河。
渠水流过的地方,庄稼丰茂,草木葳蕤。
作怪的是:泉从山体内出,水却温吞,春冬皆如此,且散发出一种说不出什么味道儿的味道儿。
未必是哪个在里面用鼎罐烧热了倒出来,还放了一点儿香料?她每次站在潭边,总神神地这么想。心下不解,便对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平添了一份虔诚。
“啾儿,啾儿……”
一只画眉子飞临潭边来吸水。她赶忙拍手脆声吆喝:“喝了倒!喝了倒!”。
画眉子居然没倒,且欢叫着飞往远处去了。
半桶水里,静静浮着半片草叶儿,混混浊浊,宽宽潭中,浪花相追逐,清清亮亮。
少女的脸儿平平谈谈的没有任何欢乐同忧郁。几丝雾岚游过去。缠绕着她,久久不愿离去。
她提起木桶,一只手在两脚间提了裤脚,小心地走过搭在潭岸边的石步。
在潭边的土神庙前,她搁了桶,跪下,两手合十拜了一揖。一会儿默默起来,提上桶,走了。
过了一会儿,寨子高处的一幢吊脚楼杉皮屋顶上,袅起一片淡蓝色的炊烟。
&武陵仙山是渝东南黔江境内的一支大山脉,方圆数百里,它原始孤冷,古朴苍然,但其主峰傲岸不二,雄踞于群峰之上。俯视中国山形图,囊括渝鄂湘黔四省边区二十余市县的武陵山系像一匹展翅欲飞的巨鹰,而黔江的武陵仙山恰是居于腹心的鹰喙。设若按照沈从文先生所说的,沿长岭山脚顺东走便可以到达这个地方。不过,这个地方山大林深,寨落稀疏,时开新纪,仍然云锁雾罩,封闭拘囿。没有公路,甚至一条直接通往外界小镇的细路也还不曾出现。共和国开国后,曾有吃国家饭的工作队历尽艰辛,深入武陵仙山,登记造册,意欲收一些“皇粮国税”,终因路途遥远而作罢。
山民们难得碰面,常以歌声相勾连。
云接云来山连山呢,
梭罗树子遮了天。
哪个妹子听歌去。
姑爷找你把亲攀啰喂。
无论是男是女,听了音去的自然不会示弱,便把嗓子清一清,回道:
&那边唱歌是何人呢?
隔山隔岭听不明。
是我舅子再唱首,
&&&&阳雀过路好传名啰喂。
古老的武陵寨子遥落于武陵仙山中部的白云岭下。小盆地三二百亩,种庄稼。向东一面坡为寨子。房舍依山递筑。百十来户人家,家家皆有道路相通,却无一定规格。
因生活的需要,就着倾斜的地势,各家都作吊脚楼。楼底柱脚多悬空,惟有两根作砥柱。底层养猪,养羊或栏牛。二楼镶钉着厚实的枞木楼板。屋侧设有“耍子”(即阳台或阳台式走廊),安一只凳,可看日出日落。顶楼也是枞木楼板,搭木梯上去,杉木壁上钉桂羊皮、獐皮、麂皮、豹子皮,也风萝卜干,风红苕洋芋片,挂小米砣子和包谷个子。当然也不少养几群颇为活跃肥硕的耗子。房顶全为杉木皮覆盖,一层衔一层,蛇鳞状,棕黑色,原始古朴。
外地客人来到这渝东南地面,总爱问“啥叫走马转阁楼哦?”其实不用问,一看就知晓。寨子里,几乎都是。简明一点说,便是“耍子吊脚楼”横连上几间落地柱头的房屋,构成一个撮箕口格局而已。只是在分部称呼上有小小的变化。横排的几间称正房,多为三五间。正中间的一间为堂屋,供着“香火”,天地君亲师牌位,用于祭祀,红白喜事场面。堂屋左右房间为歇房,长辈及当家人住。靠最边的一间是灶房,多为大小两眼灶,大锅煮猪食或客多时用,小锅炒菜作饭,板壁开小门,外面檐下立柴禾,又避雨雪又方便。另一头转角间作烤火房,冬天用。照例是龙骨石板镶就一口火塘,架一只铁三脚,搁一个鼎罐。也有不用铁三脚,而以硬杂木勾杈悬于火塘之上挂鼎罐的。鼎罐由生铁浇铸而成,可烧茶解渴,炖猪头过年三十夜,或闷小米饭待客。分列于正房两边的“耍子吊脚楼”称南北厢房,分别为两大间,供晚辈人居住。
寨子对面横一面坡,寨里人称土神坡,坡上茂盛着家茶树同灌木丛。接白云岭处坡势较缓,依次展现寨子的“名胜”——土神庙,土神潭同隔得稍远些的摆手堂。从土神潭斜上,转个弯就可看见等水泉。坡顶有一壁陡立的白岩。白岩一带青草多,可供放牛放羊。岩上立一泡桐,莽高,开白花,住八哥儿。白岩底下阳光明媚,清风幽静,年青人喜欢去。从白岩向右顺长走,据说可到黔江城,向左不远,是青石崖,壁陡,千儿八百丈高低。崖下是麒麟谷,谷底古木森森,幽暗阴浸,终年雾气缭绕,藏虎、豹、狼、狐大野兽。没有人敢去,夜来谁家细娃儿闹夜,大人便做出架式:“把你丢进麒麟谷去。”哭声于是止住。
坝上土地各家自有一块,耕作原始,产量不高,粮食不够糊嘴,便撵野猪,獐子、麂子、刺猪,野兔作口食上的补贴。带了獐皮,麂皮和麝香翻过岭去,下武陵仙山八十里,在石会镇属地梅子寨的小小店面中卖了,换回灯草、布匹、盐巴,各种农具、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香烛。
照例是祭祀神灵和先祖
&他们有了不起的创造啊
寨子里人爱唱山歌。
唱歌人中年事最高的是杏枝婆。
她的家在寨子最高处,房后排一片斑竹林,房前坎上立一棵老杏树,老杏树呈人字形分丫,有三栋木房高下,枝干遒劲,绿叶葳蕤,将一面硕大的伞盖罩掩着武陵寨。
她膝下只有一个孙女儿,叫春子。
杏枝婆在气力上已经显得不接济,不仅因为老了,且因今年春上突然发了山疔疮。
“不晓得是啷个搞的哟,三十年没发了呀”。她立在地坝上,右手杵着木拐杖同坎下菜园里的冉二嫂说话,左手伸去背上拭摸冒脓的山疔疮。
“不要紧得的,杏枝婆。”捏了一把青菜的冉二嫂说,“正多年辰你才发一次,烧一炷香就好了,我们几遭孽哟,每个月都发,痛痒得不得了,一摸一手脓”。
“多点两支香烛,也能好”。杏枝婆很诚恳地说。就去檐下板凳上坐了。
这个时候,在地支记时上是酉时光景。太阳刚刚衔山,云霞大片红。这样的初秋时节,气候原本是灼热而燥人。然而武陵寨子是得地独厚。周围山岭原始古木参天遮蔽,夕阳的光辉在层层林叶的筛滤下,不独热力减退,连那色泽也变得翠绿的斑驳。
天时尚早,气候宜人,针线活儿便充实了姑娘的闲暇余空。春子拈了绣花的白布手巾从灶房里出来,坐到檐下靠壁的草凳上去。
当她微微抬头的时候,你才发现,她正是清晨先在石凼里舀水的少女。
她才吃十四岁的饭,因了山林纯质空气的陶染,椭圆的脸儿,呈现着李子花瓣儿颜色,嫩嫩的,还不曾放射出媚人的青春光彩。眉眼自是秀气水灵。单眼皮下淡蓝色的湖泊润泽着黑宝石般的眸子,其间荡漾着画眉子欲飞时的幻想。穿一件阴丹布侧边扣衣衫,高直领,顶下巴,合体且素净。
逢了节日,这里的姑娘多套蓝布罗裙。春子却别出心裁,以紫葡萄熬水,煮白布而作成紫色八幅罗裙,镶上宽青边和五色梅花条。寨子里一转,姑娘们羡慕得要死。
“呀呀,好乖哟!春子,你是啷个作成的哟!”
“春子,就你的脑壳精灵”。
于是乎,姑娘们都喜欢上她那儿去。“春子又在做么子新鲜物儿啰?”坎下竹林脚人没拢声音先到了。春子还来不及回答,她却把一只袜底伸到眼皮下,“嘻嘻,快给盯一眼,这边边上的云钩啷么个纳法”?
春子正给讲着,萍妹跑来了,“珍姐,莫给她说,先给我讲,这升字啷个摆布才乖呢”?
“哟哟,春子,我把你教的压五色梅花条的做法搞忘了也”。
“好哇,春子,光给他们说呀……”
一群女孩子如猴儿般偎拢去。
春子硬是一个人尖尖儿呢,东回答,西比示,个个都满意。
“快看啰,春子绣的么子哟?”象 突然发现天上多了个太阳似地惊喳喳叫,大家便抢了看。
“绣的茶花朵呢”。
“中间绣的人人子儿呢”。
“给谁绣的呀?嗄子吧”?
“快拿来拿来,莫说笑话。”
“嘎子嘎子嘎子……”
姑娘们一片格格的欢快笑声散开去。
春子追着姑娘们拍打。姑娘们躲闪着互相拍手唱起歌来,好得意样子:
三月采茶是清明,
妹在房前绣手巾。
两边绣的茶花朵,
中间绣的采茶人。
杏枝婆看着姑娘们打闹说趣儿,不觉莞尔,起身回歇房去了。
转眼到了冬至。
每年这天夜晚,寨子里人照例是祭祀神灵同祖先,唱《创世古歌》,跳摆手舞。
傍黑时节,祖孙俩在后檐下舂小谷,舂出小米过年时作糍粑。奶奶用一只小木瓢翻搅碓窝里的小谷,春子便做舂碓的重活路。
石头作成的碓脑壳实在沉重,葛藤绞成的绳子紧紧缚住了它。春子挽了绳头在手里,手上使劲一位,脚下重重一踏再一松,“吱嘎—嗵!吱嘎—嗵!吱嘎……”
渐渐,春子显得十分吃力了,碓头落进碓窝里,仿佛为谁所缚住,迟迟不起来,她的腿子已经酸叽叽的,踩在踏板上轻飘而木然。但她仍然坚持着。双手绷紧葛绳,力全在右脚上,慢慢踩下去突然一放,“吱嗄——嗵!”,“吱嗄……”
“让我来吧,春子。”
“不,奶奶,我行。”
怎么能让奶奶做呢,奶奶为山疔疮所折磨,气力已经为土地老爷收回去多半了,翻动碓窝里小谷的手也是抖抖的,虽然自己也被疔疮弄得十分苦恼。而力气却是日日上涨的。
“春子,歇下吧。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杏枝婆把手上的小谷灰拍了拍说。
春子笑了笑,心里说:“奶奶,你莫不是想去唱歌子了吧?怎么不明说。明天舂我巴能不得,我正想去跳摆手舞哩”。
恰巧,珍妹来邀春子。
“吔!春子,碓窝都舂穿了。这么会舂碓,帮我舂万把升啥。土地神那里我帮你烧一炷香。”
“哎呀,铁嘴雀儿,你没看见我们正收拾东西蛮”。
摆手堂建筑在离土神潭两三百步的一方土坪上,土坪有八间屋方圆,靠里是三方土墙。正面墙中央多筑了几板墙而高上去,若冠状。墙顶皆盖杉皮,多破损。透视着风风雨雨的剥蚀,堂子正中置有一张长方形桌案。案上设有香炉烛台,十二支大香,十二只红烛皆兴奋地燃烧,牛头、猪头和全羊皆为八部大王而贡奉。
胡子、娘们,细娃,青皮小伙儿同少女子皆汇到那里去。
堂子里明明朗朗,各家各户带去的火把,都点燃插在堂子周围。
摆手舞为鼓点所伴奏而演进,它是毕兹卡(毕兹卡:汉语言对土家族自称的译音)祖先之文化遗传财富。今晚掌握鼓点节奏的,是土老司冉贵。他五十来岁,黑脸,包九尺人字路青丝头帕,鼓点技艺满精。
是时,他脸上一派庄严(主持摆手舞“大权”十多年所造就的),高高地举起鼓锤,仰视着那一面羊皮铜鼓。
头帕如层檐似地叠出一盘的掌堂师杏枝婆走进堂子中央。她后面跟进几位在寨里年事最高,打扮相似的胡子同婆婆,他们在杏枝婆的导引下,缓缓却稳重地跟着步子,走出一圈椭圆形的弧。
默然中的椭圆一完成,冉贵手中的鼓锤在空中迅速一闪。
“嚓嗡……”
淡下去,淡下去……
想来应是惊雷似地轰鸣,出得来却淡淡微微。仿佛在九天高处一个物体将一只木桶轻轻摩擦。但那音响虽然低微而渐渐远去却如一片神秘的意象映入武陵寨人的脑海,在神的启示下,他们用感觉触摸到了那声音的运行轨道。随那轨道,杏枝婆仰起头,久久地。她下巴翘成一个尖角。双掌斜斜伸向天空。左脚一踮移出一步,几位老人便也随了他的模式,在行进中,一会儿双手伸向天空,一会儿平摊在胸前。
鼓声不时运行一次,仍是淡淡微微。
“嚓嗡……”
高扯闪低雨点的鼓声。伸向苍天的双手,是对神灵的祈求还是叛逆?抑或对命运的抗争还是听任?
青年壮年们踏进去了。鼓声响亮起来,且节奏鲜明。“咚啪,咚啪,咚啪啪啪……”
青壮年们运行了一圈:仰头、伸手、健步、鼓声渐渐弱下去。一会儿,一个雄壮敞亮的男高音唱起来。
“嚯——啰——啊——”
唱歌人是春子的奶奶杏枝婆,全寨数她最有资格领唱《创世古歌》。这不独她年长辈尊歌子记得全,且因她是全寨重大事项的权威。
起初,她的歌声低沉缓慢,但却有一位强悍女人的内在张力。她的病痛此时仿佛烟消云散。她从洪蒙世界的《张古老制天》、《李古老制地》开头,唱到《八兄弟捉雷公》、《洪水滔天》、《人类毁灭》、《兄妹成亲》、《人种延续》……渐渐,声调里充满了欢乐,她的两只手掌随了歌子节奏前后摆动,上下翻覆——
&&&&&&&&&&&&&&&&&&&&&&&&&&&&&&&&&&&&
这里铜鼓咚咚,
&&&&&&&&&&&&&&&&&&&&&&&&&&&&&&&&&&&&&那里青烟绕绕。
&&&&&&&&&&&&&&&&&&&&&&&&&&&&&&&&&&&&
毕兹卡的子孙,
象笋子一样发起来了,
象蜂群一样热热闹闹。
&&&&进了场子的壮年男女踏了二拍子鼓点节奏“乓嚓嚓嚓”地甩起摆手舞,且大声复唱着杏枝婆的歌&&
象笋子一样发起来了,
象蜂群一样热热闹闹。
突然,杏枝婆的喉咙沙了,象两块朽木在摩擦,头颅高仰,下巴劲翘,目光射进星空。双掌平摊,亮在头顶,倔强巍然,仿佛在领受着上苍的什么指示,抑或抗拒着天降的大难。有顷,歌声叙述了这样的故事:玉皇大帝突然恶作剧地想把毕兹卡晒死,把各民族的人晒死,便放出了十二个太阳。毕兹卡的一个英雄射下了十个太阳,留一个走白天,留一个走晚上。
场中的男人们已裸了上身,胸膛拍得“噼啪啪”响,女子们且手舞脚蹈一起欢呼:“哟嚯哟嚯射得好呢,嚯哟嚯哟英雄呢……”
是哪朝哪代,杏枝婆们的祖宗被迫迁徙到这远寨边林?是“汉不入峒、蛮不出境”,是汉族“赶蛮拓业”的时节,还是“改土归流”的日月?是因了山洪野火瘟疫抑或兵荒马乱致使?史书上记载不很详尽。
杏枝婆和场内场外的男女老少都唱着祖先们前仆后继,生死度外,闯过艰难险阻,来到这白云居住的地方,看到猴子,山猪,画眉;尝到紫葡萄、八月瓜,酸枣;喝到了泉水,于是&&
劈开荆丛我们作房,
踢开岩石我们种粮。
&&&&&&&&&&&&&&&&&&&&&&&&&&&&&&&&&&&&&
驱逐瘴气同狼虎,
男耕女织呀喜忙忙。
杏枝婆一声“喔&&
嗨?”虽是沙声却高亢辽远,牵引着毕兹卡的后代群体应和。其声之振雄,如大山崩裂,松涛扑面&&
&&&&&&&&&&&&&&&&&&&&&&&&&&&&&&&&&&&&&迈开脚步迈开脚步,
&&&&&&&&&&&&&&&&&&&&&&&&&&&&&&&&&&&&
挥起手臂挥起手臂。
我们创造土地和房屋,
我们创造月亮同太阳。
铜鼓声骤然响亮,十几只边鼓又热闹进去,其势如青石板上万马奋蹄。“得得得得,砰砰砰砰砰”,节奏欢快又野道。场子外人“喔嚯”一声全跑进去手拉着手,脚碰着脚,拉开圈子,且歌且舞。他们陶醉在传说的歌舞中,颂赞祖先的英雄业绩,回忆先人们的创业生活。
一会儿,鼓声较为舒缓,且显出不同层次同段落。摆手舞按着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翩翩演进,单摆、双摆,回旋摆不同舞式各呈风采。砍草,烧火、下种、薅草、割谷、备耕、敬神祠同祖宗,舞姿俯仰有韵,屈伸有致,翩跹进退,聚散分明,手式一招一收,腰肢一挪一扭,男则粗犷豪放,女则婉嫚柔顺。
一年歌罢,一年舞罢。接下来便是新年开岁。这时节的舞蹈是整个摆手舞过程的狂欢高潮。青壮年男女的情绪已近于疯狂。整副身心为情绪抒发的快乐而充斥。眸子昏昏浊浊,互相分不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跺脚拍手狂舞劲唱,跺了自己的脚也跺着别人的脚,拍着自己的胸膛也拍着别人的胸膛……
雄鸡唱二。鼓点密集如冰雹打擂台。
舞场中的春子终于熬煎不住了,腿子颤圆了,嗓子尖尖冒烟,嘴唇皱起一层焦壳,背上疔疮恶痒恶痛。
她退出圈子两步,发现有的人背上浸了大团大团的湿。在自己背上摸一把,迭到月亮下一看,“啊”一摊红黄羼杂的脓水,她悸得几乎晕眩过去,拿眼看,冉贵同奶奶。他们的背上皆已湿透,脚打闪闪,嘴敞大气。可是他们为狂热的潮汐卷进浪出,仍在唱着、跳着舞着……
&&要是有几桶清凉凉的水解渴多好!要是有真办法治好大家的山疔疮多好!
容不得她犹豫同思考。歌声,鼓声和情绪都在牵扯与催促。她一偏身子,又汇入那狂欢的热流中……
怪病折磨全寨人
&&&&&&&&&&&&&&&&&&&&&&&&&&&&&&&&&&&&&&&
年年代代解不开
杏枝婆这个人,何以在武陵寨威信高?
这是她外表的慈爱和内在的刚毅结合而成的。她是一个女人,现时又上了年纪,脸上深深的皱纹已削占了脂肪,仿佛一支风干的丝瓜,可是嘴唇的轮廓仍然鲜明,眸子的神采依旧闪亮。如果你不去观察她的云丝,不注意侧边扣女式装束,或者你专注于她手中随时握着的那一管竹烟竿,再伴上她的精气神,你一定会认定她是一位矍铄的老头子。
她为人义道,在为寨里人谋事上超过了神灵摊派给她的那一份职务,自然得人信服而其位仅居于土地神之下。
“嘎子,顺大伯家没得盐巴了。你去帮他换个十哒斤米”。
“四嫂,你屋二狗子的衣服穿起吊吊儿了,你就不打张?……么子?没得东西换?啷个不早说。把我楼上那几张麂皮拿去”。
“唉?岩老五又遭疔疮整倒床了。嘎子,他屋没得二别个,明天把斗笠带起。下岭去换几支香烛来”。
嘎子呢?嘎子是她未来的“孙女婿”,自然卑躬于老奶奶,所以好使唤。
杏枝婆如此关心着寨子里的居民,居民们于生活的平安与吉祥方面便奉她为观音菩萨。
哪家生了姓儿,当家人必分咐小下的“快去请你杏枝婆来取个名儿,讨个吉利”。
谁谁的山疔疮难以收拾了,也必是去找她,“杏枝婆,这个月是用香烛敬好呢,还是用水酒敬好呢?”
唉,这个地方出了这么个怪病,全寨人都为这怪病所困住,年年代代解不开。
无论大人和童稚,人人生山疔疮,那疮生得奇,不独给人带去苦痛,且于性命的短促上常常不留给人星点余地。它多是发于脊背,逐渐蔓延至腿部,胸肚和不好言传的地方,如月季绽笑有期律一样,疔疮也每月发一次,一个一个红肿而坟起,严重时顶部便发了亮。不慎碰触了它,红黄汇羼的汁液便顺着身子流,揩都揩不尽。恶臭熏熏,叭耳狗跟着撵。
倘是有的年辰犯了讳,据说寨子里就会遭殃。春子母亲横死的那一年,寨子里就被疔疮恶死两个。唉,可怜的春子母……
然而武陵寨人并不为疔疮皱额头。习惯了。
由于山疔疮的年年代代不绝而阵发。寨子里人的体质便年年代代下降。当他们聚集一起忆念自己长辈的时候,没有谁能说出自己的祖先曾经有活了一个花甲的。当然,现时出了一个特殊,杏枝婆居然活过六十又五。还在活。
&&& 真是了得!
为对付疔疮,前辈们曾用桐壳灰兑水搽,皂桷子煨汤,桐油包雷公虫敷。到底不济事,后来(记不得是何年代了),终于找到了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子&&&
祭祀土地神。
土神庙在土神潭的旁边,由三块石板作成。土神爷就请在里面。神像慈眉善眼,头上方巾扎一髻,分不出是男是女。他(她)的日子似乎安闲而快乐。虽然自身只为犁木琢成,无论寒暑亦笑容可掬。论岁寿少说三五百载,模样看上去却比杏枝婆年轻得多。大约神灵都是长生不老的,如此才凭添一种无可比拟的神圣,使子民们顶礼膜拜。
平时,人们多以水酒祭祀土地神,腊月底过大年,正月的上元日,二月二土地神的生日,三月清明节,七月半鬼王节,还有谁谁的疔疮疼到要交庚的时节,祭祀规模则有了不同,起码是三支大烛、五支根香、三斤水酒,五斤以上的羊头或猪头,外加三个“包封”(即用红纸封着献给神灵的纸钱)。
特殊时候还有加倍的,比如杏枝婆滚下潭里又爬上岸后的那一次……
“春子,你说怪不怪,这次我才敬了一杯多点水酒,疮就好些了”。
转角那间火房里,杏枝婆正在打草鞋。她把一束茼麻皮与巴茅草混合捏在手里时候对她的孙女子说。
春子在作晚饭。鼎罐下面的火还没有燃起来,她握了吹火筒,伏了身子使劲儿吹气。奶奶的话她是听见了的,可她一鼓作气直到把火吹燃了才抬起头来。
火笑得很旺,就红亮了她的脸子,她笑着说:“劳慰土地婆婆”。
“是该劳慰。我在心里默,从来都要三杯以上才灵验,这次只有一杯多点儿,心里一直跳,看来还是要心诚,本来我碗里是装的三杯,不曾想一块石头挡了脚,酒便洒出去了”。
“只怕下个月还发”。
“我不会再发的。三十年前那一回好了以后就没发过。这一次应该是别人发的。可能是土地公公指派错了,才弄到我身上。我要拿香烛去敬。我和别人不同的”。
“是的,奶奶,你和别人不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门关键字:
共搜到“2007年毕业论文”相关论文 236 条
很久没有更新了~~~
全部考完了,统统考完了,南京话说叫:彻底没得神烦了~不过只是考试结束了,剩下半年做个实习,半年做个论文和一个studienarbeit,总算有望明年毕业了。 此时,也不知道该写些啥了,最后一门电力系统,给全系传的呼啦啦的,本来会以为用这门大杀课来结束我的考试生涯,昏天黑地的准备了1个多月,中文德文参考讲义,各种练习全看了,结果考试却没那么难,感觉实在很失落,也没啥悬念,就...... 各位08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新的学期我们有缘相聚在一起,我真诚的希望让我们彼此理解,相互交流、学习,充满热爱的完成我们这一学期的教学任务, 同学们在参加网上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在两个教学平台都要通过留言来报到,并仔细阅读并下载教师上传的关于这一门课程的知识,并在日志评论中留下你的足迹,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把这个教学平台办得更好,使两个教学平台成为我们师生学习、交流、交友...... 研究生教育:骗子和傻子
文/广州老农
今天看到有人在谈论大学生活时流传的顺口溜,让我想起读研究生时很流行的一句话,叫“毕业的是骗子,没毕业的是傻子”。现在再看这话,感触颇深。而由此观察现行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似乎到处充斥着这样的骗子和傻子。
当今研究生教育的状况,很难用一句贴切的话来形容,不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句“挂羊头卖狗肉”来。人文科学的研究生我见识过,论文我也拜读过不少,其中不乏治学严谨...... 护士谁也不会愿意放弃这种高薪的工作机会。 陈增川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里,男护士未来几年的前途并不如媒体宣传的那样美好。他建议,提高男护士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将有利于保证这一新兴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潘洪贵) 一是,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动部《关于护士工...... 好累好累啊!!!!!!!!!!!!!!!!!昨晚又通宵了!!先宣泄下!!一个月,都在忙:高数,画法几何!!还有可恶的实习报告,测绘图!!哦,还有院宣传的海报,害得我多少个周末回不了家!!多少个夜晚,在夜深人静的的灯下,我在埋头画图,写字!!有时做着做着就难受啊!!有时真的感觉累了,就想放下快速的步伐,但我知道,为了自己的人生,有时就是要有所付出的.尽管有时,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学建筑的痛苦,但是我...... 湘西民族文学?口头文学????湘西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包括神话、歌谣、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其形式和内 容均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神话有开天辟地神话、图腾神话、人类繁衍神话、动植物神话、自 然神话、文化起源神话等,如土家族的《陈古烂年老话》、《虎儿娃》、《洛雨射日》、《五谷娘娘》、《八宝铜铃》,苗族 的《开天辟地》、《盘瓠》、《兄妹成亲》、《仙乐唢呐》等。 ????民间故事包括生活故事...... 广义遗传算法与高斯牛顿法结合的新方法
全部作者 :
第一作者单位 :
论文摘要 :
鉴于遗传算法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本文提出了将广义遗传算法与高斯牛顿法结合的新方法。基于基本遗传和加速遗传算法基础上考虑隔代遗传的广义遗传算法,再结合局部搜索能力极强的高斯牛顿法,高斯牛顿法极快的收敛速度将为遗传算法的运算带来更高的收敛效率和收敛精度。
遗传...... 广义遗传算法与高斯牛顿法结合的反演方法
全部作者 :
第一作者单位 :
论文摘要 :
鉴于遗传算法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本文提出了将广义遗传算法与高斯牛顿法结合的新方法。基于基本遗传和加速遗传算法基础上考虑隔代遗传的广义遗传算法,再结合局部搜索能力极强的高斯牛顿法,高斯牛顿法极快的收敛速度将为遗传算法的运算带来更高的收敛效率和收敛精度。
遗...... ?一、颠倒黑白的错误导向?日《中国农机化报》发表了大篇幅文章"黑风暴启示录",在编者按中写到"中华民族创造过古老灿烂的农业文明,我国的旱作农业历史已有几千年之久,其完善的翻耕模式已是我们每个老农祖代相传的'传家宝'。到了现代,自然与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传统耕作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已充分显现,它的路似乎已走到了尽头"。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话:"李博士说,我国旱作农业历史有几千...... 内容提要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和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态度的活动,逆反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宣传效果。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它的外在效应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它产生的内在机制在于宣传对象原有态度体系与宣传内容的关系,但宣传者的素质和能力、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可诱发逆反心理。 最近一个时期来,“逆反心理”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无论是报章...... 一个下层男性青年巧遇一年轻美貌仙女,二人产生爱情并结为夫妇,但仙女的行为触犯了仙界禁律,受到仙界执法者的干预,导致这场人仙婚姻的解体。
这是中国一大类古代民间神话传说的一个标准版本,包括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几个最为著名的民间神话传说,如《天仙配》、《牛郎织女》、《白蛇传》、《宝莲灯》等无不是以此结构为滥觞。不仅如此,大概许多人在各地旅游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导游讲起当地有关某一景点的传说时,很多的...... 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开始首播,1个多
月以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可以说,电视剧几乎与中国电视一同诞生
。当时的电视剧主要是尝试用一种戏剧化的形态来阐释国家政策和理念,是利用电子媒介进
行宣传的试验性手段,如同当时处在非普及状态的电视一样,电视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
化、大众消费。直到70年代末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亲王楷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