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大小的草鱼四千头自动投饵机量每天该多少?

一亩池塘能养多少条脆肉晥_百度知道
一亩池塘能养多少条脆肉晥
提问者采纳
采用全封闭式网箱。开始时、鱼丝后也不易断碎、江河的背风向阳处,怎样才能养出脆肉鲩呢,水温22℃~25℃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3%,可将鱼种用4%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10分钟,从而能满足消费者的特殊口感要求、无伤无病,不易煮碎,然后投喂少量浸泡后的蚕豆(可将蚕豆用1%的食盐水浸泡12~24小时)。放养前,并用5%的生石灰水溶液浸泡30分钟,水温28℃~30℃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5%~6%、水源充足,肉味反而会更加鲜美而独特,水温25℃~28℃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4%~5%、鱼种放养选择体质健壮;平方米。  三。那么,网箱放养量为15~20千克&#47,外加少量青草.13~0、定量投喂,可停食2~3天、水深4~7米,每天上午8时左右,水温22℃~25℃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3%~4%、底质平坦且无水生植物着生,面积平方米,每亩池塘可搭配放养体长0.15米的鲢。池塘要求、鳙鱼种50~60尾、水质良好无污染、脆化季节从春季水温15℃以上草鱼开始摄食一直到冬季停食前都可以进行脆化养殖处理。  四,水温19℃~22℃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2%~3%,如果采取轮捕轮放或分期分批养殖的养殖模式,以防饲料流失。一般情况下、平均尾重0.5%~2%.15米的鲢?  一,放养前按常规要求进行彻底清塘,网目大小为0。水温16℃~19℃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1;亩,等到草鱼能正常摄食后才能定时。水体要求,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草鱼的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进行调整,其肉质紧硬而爽脆:池底淤泥较少。  二,每平方米网箱可搭配放养体长0,池塘放养量为150~250千克&#47、下午5时左右各投喂1次,其规格为5米×4米×2:无污染、水深2米左右,网箱的底部垫一块30目的纱绢布作为投饵食台,但不能添加其他任何饲料、养殖管理饲料以高蛋白的蚕豆为主,即使切成鱼片、溶氧丰富。新网箱应该提前7~10天下水,每轮(批)脆化养殖的时间不得少于60~70天、鳙鱼种1~2尾,如无条件。网箱可设置在湖泊、水库,草鱼最好进行免疫注射.5千克的草鱼做鱼种。日常管理工作同草鱼常规养殖相同。为了调节水质,使箱片软化以防擦伤鱼体;已用过的网箱应将其清洗干净.05米.5米,提高了草鱼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进排水方便、养殖条件草鱼脆化养殖可以选择在池塘中或网箱中进行。脆化后的草鱼称“脆肉鲩”(两广地区将草鱼称为鲩鱼),主要是通过改变草鱼的食物结构使其肉质变脆 草鱼脆化养殖.13~0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鲫鱼网
当前位置:&一亩池塘采取鲢鱼,鳙鱼,草鱼,鲤鱼和鲫鱼的混养方式可以放多少鱼苗,投放比例是几比几?
一亩池塘采取鲢鱼,鳙鱼,草鱼,鲤鱼和鲫鱼的混养方式可以放多少鱼苗,投放比例是几比几?
点击数:154 &&发布时间:
其他类似问题在野生水域中(有鲤鱼、、鲢鱼、草鱼)如何只钓鲤鱼或鲫鱼271请问一亩水可以养多少尾草鱼鲤鱼鲫鱼鲢鱼谢谢95草鱼。鲫鱼。花鲢鱼混合养殖技术40养殖花鲢鱼生长周期是多长时间?5怎样识别草鱼、鲤鱼、鲫鱼、雄鱼、鲢鱼,它们的外形特征各有什么...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草鱼高产养殖技术[百度文库]225鲫鱼:放养密度: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尾,可养成规格为50-60克的鱼种。在池塘进行鲫鱼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可养成规格为350-400克的成鱼。品种搭配:鲢鳙数量应占所养鲫鱼数量的10%左右,鲢鳙投放过早会影响鲫鱼驯化,最佳投放时间应该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鲤鱼、草鱼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不仅会影响鲫鱼驯化,而且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所以在鲫鱼主养池中禁止搭配鲤鱼、草鱼。驯化: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如诱食肽),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搭配口径、抢食速度与鲫鱼相当的鲂鱼,可以提高驯化成功率,缩短驯化时间。鲫鱼放养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时易于驯化。饲料使用:体重50-100克时采用鲫鱼鱼种料,体重100-200克时采用鲫鱼小鱼料,体重200克以上时采用鲫鱼成鱼料,这样既可以保持鲫鱼有正常体型,又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保证成鱼商品规格。草鱼:过去常规养殖草鱼都是以混养为主,3年才能养成,成本高,资金占用时间长。笔者总结推广了无公害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1、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每10亩池塘配套功率为3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2、池塘清整:冬季排干池水,冻晒20天以上。鱼种放养前15天,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3、鱼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规格为15-20尾/公斤的鲫鱼种300尾,规格为5-6尾/公斤的鲢鱼种50尾、鳙鱼种10尾。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4、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饲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3-6月以投喂蛋白质含量为28%的颗粒饲料为主,日投饲率为3%,适量投喂青饲料;7-9月,控制颗粒饲料投喂量,日投饲率为1.5%左右,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28%,加大青饲料投喂量,控制鱼病发生;10-11月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的颗粒饲料。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药物,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5、水质管理: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1次。6、病害防治: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7、适时捕捞: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一般于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白鲢:很好养的,一般施肥保持水体中有充足的可以让其食用的藻类就行了。可以适当的喂些豆渣,不要太多,容易使水质败坏。鲤鱼:亲鲤选择与饲养  (1)选择标准: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kg,雄鱼2冬龄1kg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2)性别鉴定:非生殖季节: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较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园宽,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辐射折;雄鱼体狭长,头较大,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大而尖长,肛门略向内凹,无平行皱折。生殖季节:雌鱼腹柔软呈园囊形,肛门和生殖孔较大,略红而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腹鳍具有明显的副性征“追星”,肛门和生殖孔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3)饲养管理: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kg.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放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强化亲鲤培育,可投喂豆饼、蚕蛹、鱼粉等高蛋白饲料。近年来,有些厂家开发有亲鱼饲料,该料富含ve及其它维生素,可促进发育和提高抗应激能力,效果良好。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常加注新鲜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性腺发育。 2、催产和孵化  (1)催产时机: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6℃以上便可催产。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并稳定时即可催产。 (2)催产方式:人工催产:多见于鱼种场a、催产剂的注射:每kg雌鱼用人工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hcg)600-1000iu或促黄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0-50微克,或者将其减量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一般在晴天下午6时按预定剂量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随即移入产卵池中,并加注新鲜水半小时,水温18℃6-15小时后即可发情产卵(水温越高,效应时间越短,反之相反)。b、产卵和受精:催产后的亲鱼可在池中自行产卵。若行人工采卵,可在鱼发情高潮前捞起,用毛巾擦去鱼体水分,将卵挤入干瓷盆中,并迅速挤入精液,用羽毛搅拌,让其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均匀涂抹在鱼巢上,放到孵化池孵化。或者用滑石粉溶液脱粘后行流水孵化。水温16-22℃时3-5天即可出苗。  (3)管理:a、自然孵化:每亩池塘放30-50万粒受精卵,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放入方可保证鱼苗规格整齐。特别应注意防止水霉病,可用0.3‰甲醛或石绿事先浸洗粘有卵的鱼巢。b、脱粘孵化:关键是调整水流流速,以鱼卵不下沉而悬浮于水中为度。同时要防沙窗堵塞。在有鱼苗孵出时就略微降低流速,防止水流过急对鱼苗的体力消耗。提高孵化率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影响孵化率的原因主要产卵期天气突变,水质不好,溶氧低,鱼卵被霉菌寄生等,应设法防止其危害。  苗种培育   (一)夏花培育  1、池塘准备:选择1-2亩,水深0.8-1.2米,少淤泥,东西向鱼池,按常规方法清整、消毒。  2、施肥(又称肥水下塘):鱼苗下塘前7-10天,可将已发酵的粪肥施入,如猪牛粪便150-300kg/亩(5挑左右),也可施5-10kg/亩的无机肥料(化肥、磷肥等),同时进行生石灰消毒(用量150kg/亩),一周后鱼苗下池正好是轮虫高峰期,鱼苗适口饵料充足,生长健壮。  3、放苗:放鱼苗前先用密眼网拉空网除野杂,还可放廉价的花白鲢苗种50-80尾进行试水,证明一切安全后即可放鱼,10-25万尾/亩。  4、清水下塘:不施基肥,直接将鱼苗放入,此法因水中适口饵料轮虫较少,不够吃,因此鱼苗体弱,成活率也低。  5、管理:(1)适时补料:鱼苗入池后,在前几天生长特别快,往往会出现天然饵料不足,因此要注意补料。常用黄豆加熟鸡蛋黄打浆泼洒投喂。每天每亩用2-4kg黄豆加3-5个熟蛋黄磨成浆立即泼洒投喂,重点喂池边附近几米的水面。也可每三天泼一次过滤后的新鲜猪血。豆浆既可直接被苗种吃掉一些,也可以培肥水质,丰富天然饵料。目前,市场上也有鱼苗料流通,形似微囊或粉料,可从6-8分开始投喂,既可补食,又可诱使鱼苗抢食,从而促进消化道发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壮苗。(2)追肥和管水: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也可每天从较肥的成鱼池中抽部分水加到鱼苗池既能为鱼苗增加天然饵料,又能防止加机井水过多而导致气泡病的发生。每周应换水1/3-1/2。(3)仔细观察: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其活动、吃食、生长、水质变化,有无敌害、病害等情况。同时应对鱼苗适时分池,防止过密导致规格参差不齐。必要时还需拉网锻炼鱼苗增强耐力。  (二)规格鱼种培育:经夏花培育,鱼苗体长与体重均增长许多倍,适应能力也增强许多,食性变化已具有了品种的特征,开始喜好精料,故应尽早平稳过渡到吃配合饲料。饲养方法有:1、单养法:选2-4亩,水深1-1.5亩,经消毒的地塘,放夏花鱼种尾/亩,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  2、混养法:将鲤鱼夏花与其它鱼种混养,可以鲤鱼为主或为辅。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时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  3、饲养管理:(1)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2)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加是寸片到25-30时间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3)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4)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三、成鱼养殖  鲤鱼分布广,养殖方式也较多,如池塘、网箱、流水、围栏、稻田、山坝塘等养殖形式,我县主要以年初放养寸片,年中卖鱼种,下半年养成鱼的方式最为普遍。它具有投入小、产量高,利润高的特点。  (一)池塘养殖模式。鱼池大小不限,水深1.2-2.5米,2-4月,将3-5公分,规格大小一致的鲤鱼种以每亩尾的密度放入池中,在搭配一定比例的草鱼、鲫鱼、花白鲢。这种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投2-4次/日,投饵率3-8%,其管理要点除传统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髓外,还有新“十字”方针: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虽然新“十字”方针前六字与老“八字”经验相似,但新时期应包含新内容,或是强化或是补充,此处重点强调精细管理,就是要求饲养管理人员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一分钱的投入,也要计算其产出怎样,只有如此,才会有高效益的保证。养到五月份以后开始分批出售大规格鱼种,逐步减少池中鲤鱼的尾数,至八月份,使池中鲤鱼的尾数减到每亩约尾后,就可一直养到出塘上市,一般亩产可达公斤。  (二)山坝塘养殖模式。山坝塘一般放养的比例草鱼、鲤鱼占60%(二者比例可自由选择)、花白鲢30%、鲫鱼10%。鲤鱼规格为0.1-0.4公斤,亩放养量在100-250公斤。投喂配合饲料,一次放足,用诱捕网捕大留小。 四、鱼病防治  (一)痘疮病。症状: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患部表皮存有乳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当增生物长大后即自行脱落,不久又长出新增生物,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至鱼死亡。病源:由疱疹病毒引起。流行病学: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秋委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防治:①鱼池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②采用氰霉素水溶液浸洗,连用3天。  (二)疖疮病。症状: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脓疮周围发炎、充血、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渔民又叫扫帚鳍),严重者肠道出血发炎。病源:疖型气单孢菌。流行病学:多见于以花白鲢为主的混养鱼池。无典型发病季节。常年均可发生。防治:①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②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③用环丙沙星80mg/kg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1pp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三)烂鳃病(俗称乌头瘟)。症状: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又称开天窗),鳃丝腐烂。病源:鱼害粘球菌。流行病学: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最易暴发,冬季此病少见,常与赤皮、肠类病并发。防治:①平时发病前水体用漂白粉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②用红霉素100mg/kg饲料或恩诺沙星80mg/kg饲料拌料内服;③用土霉素0.1ppm泼洒消毒池水。 (四)竖鳞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2-3天后终于死亡。病原水型点状极毛杆菌。流行病学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疾病有两个流行期:一为鲤鱼产卵期,二为鲤鱼越冬期;但一般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主要流行季节。死亡率达45%,最高的可达85%。防治:①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拉网等操作时一定要仔细,防止鱼受伤。②鱼体、水质、池塘消毒。③用50-80mg/kg饲料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铒投喂。  (五)肠炎病。症状:俗称烂肠瘟。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亦蛀蚀破烂。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呈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流行病学草、青、鲤鱼中非常普遍,死亡率很高,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此病在一年中可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和8~9月多发。此病往往和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并发。防治:①磺胺胍治疗:每10公斤吃食鱼第一天用药1克,第2~6天的用药量减半。②治疗肠炎与烂鳃病并发时,全池遍洒2-3ppm五倍子,同时连续6天投喂呋喃唑酮药饵,药量为每天10公斤鱼用药100毫克;病情严重时,呋喃唑酮的首次用量加倍。③按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六)肤霉病。症状: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到病鱼有什么异常,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细胞间隙,向外长成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称“长毛或白毛病”。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产生与其它物体磨擦现象,以后鱼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缓慢,食欲下降,终归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受害的鱼卵上,可见至菌丝侵附在卵膜内,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被寄生的鱼卵,因其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病原:水霉和绵霉属真菌。流行病学: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出现,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此类霉菌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至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鱼卵孵化季节,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开始,此时的水温最适宜于水霉菌的生长繁殖。在亲鱼产卵后,水霉菌先在未受精的鱼卵上生长、繁殖,在适宜条件下,连续用无性繁殖形成动孢子囊的方式。放出大量动孢子感染受精的鱼卵,因此在受精的鱼卵上常可镜检到萌发的菌丝体。此种已感染的鱼卵,在开始感染的初期,其胚胎发育尚能正常进行,但在后期,当菌丝进入内部,或卵膜外部全被包围,加之受到临近死卵严重感染水霉的影响,使鱼卵胚胎发育中途死亡。特别在阴雨天,水温低(15~20℃)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因感染水霉而死亡。防治:①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发生。③勿收集鱼体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进池前,用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④发病时,可采用0.15~0.2ppm的亚甲基蓝全池遍洒。⑤对鱼卵水霉病的预防:首先应设法提高受精率,控制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产卵;其次,对鱼巢上的卵进行淋水孵化,可以减少或中断水霉动孢子对鱼卵的感染机会,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  (七)鲤蠢病。症状: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可见肠道被堵塞,并能引起肠粘膜发炎和贫血,偶尔能见到死亡。病原:鲤蠢绦虫。流行病学:主要危害鲤鱼、鲫鱼成鱼,以4~8月多见。防治:敌百虫拌料内服。  (八)鲤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细线虫病)。症状:鳞松散,鳞片周围肌肉充血、发炎、溃烂。易引起水霉病并发。虫体寄生的鳞片下呈现出红紫色不规则的花纹,掀起鳞片便可见红色的虫体。病原:鲤嗜子宫线虫。流行病学:多危害鲤鱼成鱼,冬季虫体就寄生在鳞片下,只是虫体较小而不表出疾病,到春季水温变暖时,虫体生长加速而致鱼发病。防治:①生石灰严格消毒,杀死幼虫。②用碘洒或1%高锰酸钾擦洗患处,或用2%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花鲢鱼: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鱼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鲤鱼。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5、并塘和越冬:秋末冬初,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鱼已不摄食,这时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主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并塘时拉网和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蓄养池水深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少污泥,并塘后应在结冰时防止缺氧,严防水鸟的危害。
一亩池塘采取鲢鱼,鳙鱼,草鱼,鲤鱼和鲫鱼的混养方式可以放多少鱼苗,投放比例是几比几?信息转载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苏ICP备号-4我家的草鱼为什么不爱长大呢??_百度知道
我家的草鱼为什么不爱长大呢??
养了一年多的鱼不见长, 买来时是半斤重!~!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草鱼的相关知识
其他6条回答
3斤重有吗?
夏天多割点草 喂
你可能不常换水,要多打氧
不能再张了
煮了吃了算了,然后买新的再继续养,还养不大又吃嘛
这个要看你养鱼的鱼池大小鱼的活动范围大、让鱼有足够地方运动还要有适当的饲料才可以长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
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灾后生产实用技术
发布时间: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网络
  一、主要养殖品种养殖实用技术
  (一)草鱼
  草鱼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水体下层,性情活泼,抢食能力强。主要摄食水草、旱草,食量大,菜叶、瓜蔓、豆饼、麸皮等也是它喜爱的食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1龄鱼为0.75-1.0kg,2龄鱼为5-3kg,3龄鱼可达5kg以上。主要繁殖季节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
  1、亲鱼培育技术
  草鱼属草食性鱼类,以黑麦草、苏丹草、象草等人工种植的各类青饲料、野生禾本科草类、菜叶甚至以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为主的饲料喂养都能获得成功。
  以草鱼为主的池塘,每亩放养总量为150-200kg(雌雄比为1:1或1:1.25)。其中混养鲢或鳙亲鱼3-4尾或同数后备鲢鳙亲鱼,凶猛鱼类2尾左右。
  亲鱼的饲养管理分产后培育(夏季)、秋季培育、冬季培育和春季培育四个阶段。
  亲鱼产后体质明显下降,在催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所以饲养管理重点一是要保持清洁良好的水质,防治感染鱼病,二是投喂青饲料和营养丰富的精料。
  经过1个多月的培育,产后亲鱼体质得到基本恢复。进入盛夏,水温不断上升,鱼体新陈代谢加快,摄食量大增,应尽可能满足其对青饲料的需求,此时也是各类青饲料旺长时期,易于实施。每天投喂青饲料量约为青鱼体重的30%-40%。具体投喂时,还需参考天气情况和鱼的吃食状态,灵活增减。
  经过不断饲养,亲鱼代谢产物相应增加,水质易肥。在高温条件下,池水易于缺氧,天气剧变又易于泛塘,故夏季应经常给池水增氧,即每半个月给池水冲入新水1次,保持最高水位。天气晴好,每天中午、下午开增氧机2小时左右,或利用潜水泵抽取本池水,冲动上下层。
  进入秋季(9-10月),青饲料锐减,应补充精料,每天投饵量为体重的3-5%,促进鱼体脂肪积累,准备越冬。
  冬季水温低,亲鱼吃食、活动微弱,只需在晴朗天气,不定期在向阳避风深水区投喂占亲鱼体重1%的精料,供鱼吃食,保持体重。值得注意的是,秋冬之交首次大寒潮南下时,注意防止泛塘,特别对于较深池塘尤其需要注意。
  开春以后,水温随气温不断回升,早春可利用数量有限的黑麦草和一定量的精料,力争早投喂、早开食、早生长。如果青料较多,尽可能保证黑麦草和菜叶的供应,不投精料;即使投喂精料,也应将大麦和小麦发芽后再喂养,以利性腺发育。为此,还应每10天对亲鱼池冲水1次,临产前1周,每天冲水2小时左右,以保持良好水质,促进亲鱼活动,防止浮头。
  针对灾后重建的需要,现阶段要重点保证亲鱼体质的恢复。亲鱼受到冰冻灾害天气的影响,体内继续的营养已大量消耗,体质较弱。温度上升后,应及早投喂营养丰富的青饲料,尽量满足其对青饲料的需求,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适时进入顺产期。
  2、苗种培育技术
  (1)池塘条件:草鱼苗种培育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深2米-2.5米,池形东西走向,环境安静,四周无高大树木及建筑物,便于鱼池采光、通风。池岸整齐,堤坝牢固,池底平坦,保持淤泥10cm-20cm深,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池塘保水保肥性好,便于拉网操作。池塘水源稳定可靠,进排水方便。电力、排灌机械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2)放苗前准备:清塘:应干水清塘,亩用生石灰150kg或漂白粉4-5kg,调节池水pH值,杀灭病原生物。施基肥:视池塘底质情况,用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料,一次施足基肥,可亩用鸡粪200-300kg或猪粪400-500kg,马粪750kg-1000kg,全池撒均匀,少量堆放在池塘浅水处。
  (3)放养模式:亩放草鱼苗2尾,鲢鱼苗尾,鲤鱼苗尾,鲂鱼苗尾。放养规格为2.5-3cm乌仔或夏花,入塘规格大时可适当降低放养量。
  (4)池水深度、透明度与水质调节:鱼苗入塘时池水深度0.7-0.8米左右,培育7-1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米。培育20-3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2米。培育40-4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5米。培育2个月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8米。进入秋冬季池水深度控制在1.8-2米左右。放苗时,池水透明度30cm以下,之后适当追肥,控制池水肥度。夏季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30cm左右,秋季保持在35cm左右。
  (5)鱼种培育阶段的营养搭配:根据草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的要求不同这一特点,应掌握以下原则:体长5cm前,饲料中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体长6-7cm时,饲料中蛋白可降至35%-30%;体长10cm后,饲料蛋白可降至28%-25%。以上是草鱼种最佳生长速度的蛋白质含量,若从生产成本和最佳经济效益看,饲料蛋白质含量可适当降低。饲料应适量添加矿物盐(无机盐类)、维生素等添加剂。
  (6)投饵技术与投饵量:体长5-8cm,是草鱼食性转化阶段。除投喂芜萍、小浮萍外,并投喂相应粒径的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10%-15%。体长8cm-12cm,是食性转化后阶段,投饵应青料与精料并举,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7%-10%。规格在体长12cm-14cm阶段,主要投喂粒径2.5mm配合饲料,间投水、旱草,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3%-6%。在确定投饵量时,应准确估测草鱼苗种的成活率。
  3、商品鱼养殖技术
  草鱼作为套养品种,可在任何池塘中养殖,但必须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严格控制套养比例。一般淤泥较厚、水源无保证或靠近村边的老池塘,其套养量应掌握在每亩不超过120尾为宜,饵料应以投喂各种青饲料为主。为解决草鱼与其他品种争食的矛盾,每天应在喂养其他鱼类之前,尽量先让草鱼吃饱。
  池塘:主养草鱼的池塘淤泥不超过20cm,水源充足、水质好,池塘水深保持2米以上,10亩左右的池塘应配备2.20千瓦增氧机1台。
  鱼种:草鱼种必须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规格在100g/尾,其他搭配品种规格特别是鲤鱼种规格不得大于草鱼。
  品种搭配及放养密度:主养草鱼的池塘,草鱼投放量应掌握在总投放量的60%左右,条件较好的池塘,每亩可放草鱼500-550尾,搭配鲢鱼300尾,鳙鱼70尾,鲤鱼80尾(或鲫鱼150-200尾),还可适当搭配团头鲂。
  饲料:以投喂青草或各种水草为主,除经常投喂稗草、芦草、苦草、菹草外,还可以投喂人工种植的苜蓿、苏丹草、黑麦草等优质高产青饲料。另外各种杂草及蔬菜、豆类、瓜类、玉米的茎叶等都是草鱼很好的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鱼类吃食情况、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为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应严格杜绝草鱼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时左右,应按塘鱼重量的1.50%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以补充营养,驯化集中摄食。草鱼膨化颗粒饵料与青饲料配合使用效果很好,这种饵料既能满足草鱼生长的需要,又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对净化水质,防止鱼病很有好处。
  水质调节:主养草鱼的水质十分重要,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要求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cm,以增加水体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增殖率,满足鲢鱼、鳙鱼对饵料的需要,也刺激草鱼的快速生长。配备增氧机增氧,以保持水质新鲜,溶氧正常。同时每隔半月亩泼洒生石灰10-20kg,以澄清水质。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cm。
  预防鱼病: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主要病害。近几年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病毒性出血病,在实际生产中,这几种病都是并发性疾病,因此,在预防上要相应地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彻底清塘:主养草鱼的池塘必须在放养前彻底清塘,消灭病原和敌害生物。最好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亩用量75kg。
  食场消毒:6-9月份,每半个月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方法是在鱼吃食后用500g漂白粉溶水后泼洒在食场周围,也可采用挂袋或挂篓的方法。
  限制食欲:草鱼贪吃,只要环境适宜,食欲基本无节制,在高温季节特别要限制草鱼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饱即可,更不能让草鱼吃夜草,每天坚持将剩余的残料捞出。
  池水消毒:5-9月份,每半月池水消毒1次,常用药物及其用量:漂白粉1mg/kg,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0.70mg/kg,敌百虫0.50mg/kg,生石灰20mg/kg,以上各类药物交替使用,效果较好。药饵投喂可每半月1次,每次3天,每100kg饲料中加土霉素100g,或选用磺胺类、呋喃类等药物做成药饵,酌性投喂。
  4、病害防治技术
  草鱼易得疾病有出血病、赤皮病、白皮病、水霉病、白点病、细菌性烂鳃病等。
  (1)出血病:
  为病毒性鱼病。鱼体表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出象,口腔、下腭、头顶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充血。
  防治:用灭活疫苗对鱼种注射,可起预防作用。每50kg鱼用水花生4-5kg、大蒜头和盐各0.25kg一起打成浆,用水糠1.5kg拌和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投喂5天;同时每亩水深0.33米用硫酸铜110g适量加水后全池泼洒,连续泼洒5天。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香树叶0.25-0.5kg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与饲料混合投喂,连续5天。以0.7Ppm深度的硫酸铜,或醋酸铜,或氯化铜施液,连施二天。
  (2)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
    症状: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鳞片脱落,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部分鳍条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鳍末稍腐烂,鳃盖和鱼的上下颌常出现红色斑块。病鱼往往单独游动水面,行动缓慢。
  防治: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中,应防止鱼病受伤。放养前用5-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半小时。在投喂饲料中加入磺胺噻唑,用量按10kg鱼重用药1g计算,连续投喂6天。体外消毒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3)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症状:开始时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上出现白色小点,很快扩大,使背鳍以后的皮肤呈白色,鳞征即脱落,尾鳍溃烂水霉菌随即发生,易引起死亡。常常出现于夏花和鱼种阶段。
  防治:操作时应防止鱼体受伤。发病严重时可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每立方米用药1g。
  (4)水霉病
  霉菌从鱼体伤口皮肤侵入,寄生于表皮组织,并繁殖蔓延,体表呈棉絮状的菌落,呈灰白色或淡青色。易引起死亡。
  防治:鱼池在放养前应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以减少病原体。操作时应小心,减少鱼体损伤。
  (5)白点病,又称小瓜子虫病。
  为多子小瓜虫大量寄生引起,鱼体表面鳃盖等出现白色小点状的囊泡。严重时鱼本表面如白色薄膜覆盖,体表粘液增多,鱼体瘦弱,游泳迟钝,浮于水面。
  防治:鱼池应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减少病原体。病鱼可用五万分之一硫酸铜和硫酸镁,另加1%的食盐混合溶液浸洗20-30分钟,可杀死全部小瓜子虫。
  (6)锚头鳋病,又称铁锚头虫病、针虫病。
  症状:病鱼体表可见锚头鳋,虫体四周组织红肿发炎,甚至溃烂,近伤口的鳞片被虫体分泌物溶解、腐败成缺口。
  防治: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锚头鳋幼虫及虫卵。严禁病鱼入池,引起感染。用五万分之一(水温15-20℃时)或十万分之一(水温21-30℃时)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1.5-2小时。
  (7)细菌性烂鳃病
  症状:鳃骨内壁青皮充血,有时溃烂;鳃丝腐烂,颜色发白,鳃丝尖端软骨外露,严重时鳃瓣边缘烂成一团,并蔓延至整个鳃瓣。症鱼常单独游动,行动迟缓,体色发黑。
  防治:鱼种放养时,用十万分之一漂白粉溶液浸洗30分钟。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8)肠炎症
  症状: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血液或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肠道部分或全部发炎,呈紫红色。
    防治:每50kg饲料加痢特灵10-15g,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投喂5-6天。
  5、日常管理
  草鱼的健康养殖要做好一下几点日常管理:饲料要新鲜,不投发霉、变质、腐败的饲料。及时清除池边残草、废弃物、死鱼等。多投喂含Vc丰富的青嫩草,配合饲料中Vc含量不低于600mg/kg。青饲料投在饲料框内,投饵台周围经常用漂白粉等药物消毒,饲料台、框可定期挂药袋消毒。鱼病易发季节,每隔20天左右投喂药物饵料3-5天(治疗时5天-7天),池水每月用1g/m3漂白粉或0.2g/m3二氧化氯消毒一次。坚持生态预防与药物防治相结合,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原则。注重利用有益生物制剂改善池水水质和池塘环境。&&
  越冬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准备越冬鱼池:应选择背风向阳,面积2-8亩、水深2米以上的鱼池作越冬池。越冬池放鱼前最好放干水暴晒一周,清除过厚淤泥,淤泥保持在10-15cm厚,每亩用生石灰100kg进行干法清塘,彻底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类。越冬并塘应在水温10℃左右的晴天进行。每亩水面可放养规格10-12cm的鱼种2-3万尾。鱼种在越冬前应先拉网锻炼1-2次,拉网前应停食3-5天,再并塘。成鱼及亲鱼的放养密度最好不超过2kg/m3水体。定期检查鱼池及水质情况;定期灌注新水;水温在20℃以上时加强秋季培育,当水温低于15℃,不必再投饲料;冰封池塘要及时扫雪和打冰眼。在亲鱼的越冬管理上应注意:主养草亲鱼的池塘,每亩放养8-10kg的草亲鱼15尾,搭配鲢或鳙亲鱼3尾、团头鲂亲鱼12kg左右。其雌雄比例一般为1:1.5,最低不少于1:1。亲鱼池要有专人负责、精心管理。做到经常巡塘,定时加注新水增加溶氧,防止渗漏,保持一定水位,以提高水体温度。当连续天晴、水温在6℃以上时,要投喂适量的精料和青料,供鱼类直接摄食,以增强体质减少掉膘。
  6、技术来源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联系人:肖汉兵研究员
  联系电话:6
  相关网站:
  (二)青鱼
  青鱼栖息于底层,通常不游到水的表层。性情温和,抢食能力差。青鱼食性比较单纯,以螺蚬等水生软体动物为食,也吃人工饵料。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28℃。2龄鱼体重为1.5-2.8kg。
  1、亲鱼培育技术
  青鱼的天然饵料为螺类。亲鱼培育以螺蛳为主,辅以饼类和蚕蛹或者鱼专用高质配合饲料都能培育成功。
  以青鱼为主的放养方式与主养草鱼的放养密度和搭配种类基本相似,饲养管理的方法也基本相同。每年每尾青鱼亲鱼以投喂螺蛳为主,平均需螺蛳约250kg。由于池塘中螺蛳十分有限,在青鱼苗需要量不大的情况下,一般将青鱼亲鱼作为搭配品种混养在其他亲鱼池中。根据青鱼性成熟较晚,在其他亲鱼催产中,陆续将青鱼集中一池,待催产季节后期再进行催产繁殖。
  与草鱼相同,针对灾后重建的需要,现阶段要重点保证亲鱼体质的恢复。亲鱼受到冰冻灾害天气的影响,体内继续的营养已大量消耗,体质较弱。温度上升后,应及早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尽量保证螺蛳的投喂量,并兼投喂饼类和蚕蛹等饵料,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适时进入顺产期。
  2、苗种培育技术
  青鱼鱼种的放养要在2月底前后放养结束。
  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水深保持在1.5-2.5米之间,面积5-10亩,池埂坚实,不漏水渗水,阳光充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塘要求鱼种放养前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经冰冻曝晒后,加水30cm,然后每亩用生石灰150kg溶化后全池泼洒,隔2-3日经过滤注水后,再用茶籽饼每亩50kg浸泡一昼夜后泼洒。
  鱼种放养:每亩放养尾重0.5-1kg的二龄青鱼种200尾-250尾,搭配尾重0.3kg的鲢鱼种100尾、鳙鱼种50尾和尾重0.05kg的乌鳢鱼种20尾。鱼种入池前用硫酸铜(用量8g/m3)和漂白粉(用量1 g/m3)合剂浸浴20分钟-30分钟,或用3%-5%的食盐水消毒15分钟。
  饲料投喂:选用粗蛋白质含量为30%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颗径为4毫米,长度为颗径的1.5倍-2倍。可用木、竹板搭建一向池中心延伸3米-4米的投饵台,以驯化方式使青鱼集群上浮抢食,逐渐归集到投饵台边,用投饵机定点投喂。日投饵量可按鱼体重的(3月)1.5%、(4月)2.0%、(5月)3.0%、(6月)4.5%、(7月)5.5%、(8月)6.5%、(9月)5.0%、(10月)3.0%、(11月)2.0%投喂,并视水温、水质、鱼病、鱼的吃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每天投喂3次-4次。
  3、商品鱼养殖技术
  养殖青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水深保持在1.5米-2.5米之间,面积5亩-10亩,池埂坚实,不漏水渗水,阳光充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鱼种放养前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经冰冻曝晒数日,加水30cm,然后每亩用生石灰150kg溶化后全池泼洒,隔2-3日经过滤注水后,再用茶籽饼每亩50kg浸泡一昼夜后泼洒。同时要求具备动力电源,每3-5亩水面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投饵机1台。
  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过滤注水,防止野杂鱼混入池内。鱼种宜在2月底前后放养结束,因此时水温较低,鱼的鳞片较紧,拉网、搬运等操作鱼种不易受伤。每亩放养尾重1kg的二龄青鱼种200-250尾,搭配尾重0.3kg的鲢鱼种100尾、鳙鱼种50尾和尾重0.05kg的乌鳢鱼种20尾。鱼种入池前用硫酸铜(用量8g/m2)和漂白粉(用量1g/m2)合剂浸浴20-30分钟,或用3-5%的食盐水消毒15分钟。
  在饲喂青鱼上,选用粗蛋白质含量为30%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颗径为4毫米,长度为颗径的1.5-2倍。可用木、竹板搭建一向池中心延伸3-4米的投饵台,以驯化方式使青鱼集群上浮抢食,逐渐归结到投饵台用投饵机定点投喂。日投饵率可按3月1.5%、4月2.0%、5月3.0%、6月4.5%、7月5.5%、8月6.5%、9月5.0%、10月3.0%、11月2.0%执行,并视水温、水质、鱼病、鱼的吃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每天投喂3次-4次。
  4、病害防治技术
  青鱼容易患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等。春季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把疾病控制在初始阶段。寄生虫性疾病常用药物有晶体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食盐等;细菌性疾病可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此外,地锦草、枫叶、大蒜、五倍子等中草药也是较好的防病治病的药物。同时,春季也要注意防止鸟类、鼠类、水蛇等自然敌害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5、日常管理
  巡塘:每天必须早晚巡塘,检查水质,观察鱼情。6月至9月,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阴雨天半夜开机,浮头较重时必须开机到天明。
  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6月每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用量每亩15-20kg)。
  6、技术来源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联系人:肖汉兵研究员
  联系电话:6
  相关网站:
  (三)鲢鱼
  鲢生活于水的中上层,性情活泼,喜跳跃。主要浮游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以各种硅藻、甲藻、金藻、黄藻等为主要食料,其次为浮游动物、细菌、腐屑以及悬浮的人工饵料粉末。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1龄鱼可达到0.5-1kg。
  1、亲鱼培育技术
  鲢以浮游生物为天然饵料,以池塘施肥为主,辅以适量精料即可培育成功。
  主养鲢亲鱼的池塘,每亩放养尾重5-8kg的种鱼10-15尾,配养同规格的鳙亲鱼3-5尾、尾重10kg左右的草亲鱼3-5尾。鲢的饲养管理与草鱼基本相同。在此过程中,通过人工施肥培植浮游生物时,合理施肥十分重要。
  产后1个月,为保持清洁水质,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增投粉状精料并以干撒或调湿后透雨池坡水下,相对集中于一线,以利亲鱼均衡摄食。投饵量为亲鱼总体重的3%左右。
  夏季高温,施肥以量少、次多、经常为原则。每次每亩施牛粪、猪粪或绿肥100kg左右,或尿素2kg左右,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kg左右。水温25℃,粪肥有效期7-10天,化肥5-7天,以保持水质茶褐色或绿褐色,透明度35cm左右。
  秋季水温下降,出现昼夜温差,水体上下经常性自然交换较好,鲢亲鱼吃食量大,生长好,可以适当增加施肥和投饵量。
  在秋末下好基肥(每亩施粪肥200kg),培好水质的基础上,冬季的饲养管理较为简单,只在天气晴好、朝阳深水区不定期投喂少量精料供食,以保持体质。
  春季重点保持良好生态,每月冲水2次,为了保持水质中等肥度,可利用本塘水冲本塘。早春水温偏低,藻类生长缓慢,水质不易培肥,不应盲目增施肥料,应适当投喂精料,以补充天然饵料不足;一旦水质转肥,随着水温不断上升,又要防止亲鱼浮头和泛塘,尤其事春夏之交更是这样。
  针对灾后重建的需要,现阶段要重点保证亲鱼体质的恢复。亲鱼受到冰冻灾害天气的影响,体内继续的营养已大量消耗,体质较弱。当水温达到6-8℃时,亲鱼池要抓紧施肥,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生长,满足亲鱼的营养需求,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适时进入顺产期。
  2、苗种培育技术
  苗种培育要注意:定期注水,改善环境;掌握动态,调节投饵;观察水色,调节水质;防治病害,防止泛塘。
  以鲢鱼为主养的池塘,鲢鱼夏花应占60-70%,搭配鳙鱼夏花8-10%和草鱼(或青鱼)20-30%。采取施肥为主的方法进行饲养,根据肥料转化、利用的时间进行追肥,每次没亩施有机肥量为基肥的1/3-1/2,或尿素2-3kg(碳酸氢铵加倍),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6kg,或微生物菌肥1-2kg,保持池水呈绿褐色或茶褐色,透明度30cm左右。
  3、商品鱼养殖技术
  鲢鳙鱼是轮捕轮放的主要品种,放养前,要进行水质培育:透明度20-25cm;施基肥,亩施发酵后的人粪尿或鸡粪200-500kg,或厩肥500-1000kg;施追肥,看水施肥,当透明度大于25cm时,亩施有机肥10-50kg,或无机肥尿素(氮肥)2.5kg,磷肥1kg,有机肥与无机肥可交替使用;每10天调节水质1次,注排水量20-30cm。
  放养时,应选择体长、体重相差不多,体质健壮、肌肉丰满,外表颜色鲜艳有光泽,鳞片完好无损,游泳活泼,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的鱼种饲养成商品鱼。
  以鲢鱼为主养的成鱼养殖,一般放养规格为250-400g的鲢鱼50尾/亩,50-100g的鲢鱼300尾/亩,以及鲢鱼夏花100尾;搭配少量鳙鱼、草鱼、青鱼、团头??、鲤、鲫等。鲢鱼轮捕1-2次,草鱼和鲢鱼夏花留种用。鲢鱼的放养量和预计产量均占60-70%,增长倍数为5左右。
  4、病害防治技术
  鲢鱼易患出血病、赤皮病、白皮病、水霉病、白点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等。
  细菌性败血症
  症状:体表组织、肌肉组织、内脏组织器官呈广泛的弥漫性充血、出血,肌肉疏松很容易撕裂而暴露鱼骨。
  防治:彻底清塘消毒。放鱼前7-10天带水10cm,按亩施生石灰100kg或含氯30%以上的漂白粉10kg。
  鱼种选择与消毒。选择健壮活泼、无病无伤的鱼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鲤鲫鱼种,10-2O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鲢鱼种lO-l5分钟。
  杀灭寄生虫。每月1次,将灭虫类鱼药全面泼洒或挂篓,按每亩?米水面泼洒CuSO4?FeSO4合剂(5∶2)460g,或90%敌百虫40O-500gg,加食盐250g。
  该鱼病发生后,按尽快调控好水质,泼洒或挂篓杀菌消毒类鱼药,如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含ClO2的百毒清等,用量按厂家说明,并停食1天。
  隔离发病水体,妥善处理死鱼,不乱丢弃,渔具专用并消毒,以免相互传染。
  5、日常管理
  建立池塘养殖档案。坚持巡塘制度,检查池塘有无破损,水质有无变化,鱼有无浮头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检查有无死鱼,发现死鱼,立即捞出,并检查死因,采取防治措施。定期调节水质,保证鱼类健康生长。合理利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每天开。
  6、技术来源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联系人:肖汉兵研究员
  联系电话:6
  相关网站:
  (四)鳙鱼
  鳙又名花鲢、大头鱼。生活于水的中上层,性情温驯。主要滤食浮游动物,其次是浮游植物、细菌、腐屑,也滤食人工饵料。2龄时,体重为0.5-1.0g,3龄鱼体重可达1-2kg。
  1、亲鱼培育技术
  鳙与鲢相同,都是以浮游生物为饵料,因此同样应该以池塘施肥为主,辅以适量精料来培育亲鱼。
  主养鳙亲鱼的池塘,每亩放养尾重15-20kg的种鱼10-15尾,配养尾重10kg左右的草亲鱼3-5尾。鳙亲鱼的饲养管理、施肥方法等与鲢相似。为降低天气寒冷和雨雪冰冻天气的不利影响,应注意在秋末下好基肥(每亩施粪肥200kg),培育良好水质;冬季只在天气晴好、朝阳深水区不定期投喂少量精料供食,以保持体质。开春以后,为了尽快恢复亲鱼体质,要重点保持良好水质,每月用本塘水冲水2次,促进藻类快速生长。
  与鲢相同,针对灾后重建的需要,现阶段要重点保证亲鱼体质的恢复。亲鱼受到冰冻灾害天气的影响,体内继续的营养已大量消耗,体质较弱。当水温达到6-8℃时,亲鱼池要抓紧施肥,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生长,满足亲鱼的营养需求,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适时进入顺产期。
  2、苗种培育技术
  池塘准备、施肥、鱼种的选择等与鲢相同。
  以鳙为主的鱼种池,一般放养鳙鱼60%,混养草鱼种20%,鲤鱼种20%,不放鲢鱼种。
  饲养技术同样以培养池水中浮游生物为主要手段。也可投喂一些散料,以促进其快速生长。与鲢不同的是,由于鲢鳙鱼食性的差异,在具体操作上鲢要适当少喂,而鳙要适当多喂。
  3、商品鱼养殖技术
  放养时,应选择体长、体重相差不多,体质健壮、肌肉丰满,外表颜色鲜艳有光泽,鳞片完好无损,游泳活泼,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的鱼种饲养成商品鱼。
  以鳙为主养的成鱼养殖,一般放养规格为250-500g的鳙鱼200尾/亩,50-100g的鲢鱼100尾/亩,搭配50-100g/尾的鲢鱼200尾,250-750g/尾的草鱼20尾以及少量青鱼、团头??、鲤、鲫等。鳙鱼轮捕1-2次,部分留种,草鱼可全部留作鱼种使用。鲢鱼的放养量和预计产量均占70-80%,增长倍数为5左右。
  4、病害防治技术
    鳙的易患病症与鲢相似,防治方法也与其相同。
  5、日常管理
  鳙鱼的日常管理与鲢鱼基本相同,首先坚持四定投饵。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防止时饥时饱,投喂不足。过于饥饿会出现“饥不择食”,残渣剩饵、池边草渣也被鱼类吞食;过于饱胀影响鱼类消化吸收功能,都会引起鱼病。不投喂变质饲料,因霉变饲料发生理化变化,黄蓝霉案含量高鱼食后毒素积累.使鱼体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抗病力下降。其次搞好水质管理。初春气温回升,水位由陡到深,要求每半个月加水一次;5月份以后每星期加水一次。水质要求新鲜无污染,溶氧量足。养殖过程中水体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30cm左右,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后是防止鱼病,要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春季每半个月亩用生石灰40斤化水泼洒调节水质,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或用1ppm漂白粉消毒水质杀菌。如果出现寄生虫,可用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化水泼洒。
  6、技术来源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联系人:肖汉兵研究员
  联系电话:6
  相关网站:
  (五)鲤鱼
  鲤鱼栖息在水的底层,觅食能力强。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鲤适应能力强,在水温15-30℃的范围内均能很好的生长。
  1、亲鱼培育技术
  亲鱼培育池的面积以2-3亩为宜,水深1.5-2米。要求池底平坦,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底质有一定肥度。雌雄亲鱼分池饲养。每亩放养鲤鱼亲鱼150-200kg,另外,为调节水质,搭养50-100g鲢250尾左右,鳙20尾左右。
  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投饵、施肥,以投饵为主。常用的饲料有豆饼、菜饼、配合饲料、米糠、菜叶和螺蛳等。鲤鱼是杂食性鱼类,不要长期喂单一的饲料,投饵量约为体重3%-5%。
  培育方法同样分产后培育(夏季)、秋季培育、冬季培育和春季培育四个阶段。由于鲤鱼性腺是在IV期越冬,故培育重点在夏秋两季。夏季首先是产后亲鱼恢复体质,随后一直到秋季时育肥。此阶段需要积累脂肪和准备越冬,需要大量营养,投饵量为体重的3-4%。同事注意定期加入新水和增氧,促进性腺发育。
  越冬期间,每亩亲鱼池需施入(堆肥)猪粪500kg,并在天气晴朗时不定期投喂少量精料,以维持体质和性腺成熟转化。
  开春以后,晴天及时排水降低鱼池水位,加速提高渔池水温。排水量可为降低鱼池水位的30cm左右。阴雨天或冷空气来时,要提前加满池水,以减缓池水散热。
  2、苗种培育技术
  池塘选择面积1-2亩,水深1-1.5m,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塘保水保肥性强。鱼苗放养前清塘,同时施肥培育生物饵料。
  鱼苗放养前用20mg/L的聚维酮碘消毒,亩放养3-4cm鲤鱼尾,混养5cm鲢鱼200-300尾。
  鱼苗下池第二天,用配合饲料驯食。日投喂3次,早、中、晚各一次,日投饵量尾鱼体重的6-8%。
  3、商品鱼养殖技术
  鲤鱼分布广,养殖方式也较多,如池塘、网箱、流水、围栏、稻田、山坪塘等养殖形式,此处介绍池塘养殖。
  (1)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模式
  鱼池大小不限,不过大池塘饵料系数会偏高,水深1.2-1.5米,也可将不同大小的鲤鱼种分期分批放入,便于轮捕轮放。
  这种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投4-6次/日,投饵率3-8%,其管理要点除传统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髓外,还有新“十字”方针: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虽然新“十字”方针前六字与老“八字”经验相似,但新时期应包含新内容,或是强化或是补充,此处重点强调精细管理,就是要求饲养管理人员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一分钱的投入,也要计算其产出怎样,只有如此,才会有高效益的保证。
  (2)以鲤鱼作配养的放养模式
  草鱼或团头鲂为主的模式:草鱼或团头鲂60%、鲤鱼15%、鲢鳙鱼、鲫鱼共25%,适宜于水源好,草料较多的地区。
  鲢鳙鱼为主的模式,鲢鳙鱼50%、鲤15%、草、鲂、鲫30%,适合较肥的水体。
  斑点又尾?t为主的模式叉尾?t60%、鲤鱼10%、鲢鳙鱼、鲂30%。
  鲫鱼为主的模式:鲫鱼60%,鲤鱼10%,草鱼10%,鲢鳙鱼20%
  4、病害防治技术
  (1)痘疮病
  症状: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患部表皮存有乳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当增生物长大后即自行脱落,不久又长出新增生物,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至鱼死亡。病源:由疱疹病毒引起。流行病学: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秋季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
  防治:鱼池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
  (2)疖疮病
  症状: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脓疮周围发炎、充血、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渔民又叫扫帚鳍),严重者肠道出血发炎。病源:疖型气单孢菌。流行病学:多见于以鲢鳙鱼为主的混养鱼池。无典型发病季节。常年均可发生。
  防治:①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②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③用环丙沙星80mg/kg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1pp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3)烂鳃病(俗称乌头瘟)
  症状: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又称开天窗),鳃丝腐烂。病源:鱼害粘球菌。流行病学: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最易暴发,冬季此病少见,常与赤皮、肠类病并发。
  防治:①平时发病前水体用漂白粉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②用红霉素100mg/kg饲料或恩诺沙星80mg/kg饲料拌料内服;③用土霉素0.1ppm泼洒消毒池水。
  (4)竖鳞病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2-3天后终于死亡。病原水型点状极毛杆菌。流行病学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疾病有两个流行期:一为鲤鱼产卵期,二为鲤鱼越冬期;但一般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主要流行季节。死亡率达45%,最高的可达85%。
  防治:① 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拉网等操作时一定要仔细,防止鱼受伤。② 鱼体、水质、池塘消毒。③ 用50-80mg/kg饲料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饵投喂。
  (5)肠炎病
  症状:俗称烂肠瘟。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亦蛀蚀破烂。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呈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流行病学草、青、鲤鱼中非常普遍,死亡率很高,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此病在一年中可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和8-9月多发。此病往往和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并发。
  防治:①磺胺胍治疗:每10kg吃食鱼第一天用药1g,第2-6天的用药量减半。②按每10kg鱼用大蒜50g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6)肤霉病
  症状: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到病鱼有什么异常,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细胞间隙,向外长成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称"长毛或白毛病"。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产生与其它物体磨擦现象,以后鱼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缓慢,食欲下降,终归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受害的鱼卵上,可见至菌丝侵附在卵膜内,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被寄生的鱼卵,因其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病原:水霉和绵霉属真菌。流行病学: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出现,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此类霉菌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至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鱼卵孵化季节,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开始,此时的水温最适宜于水霉菌的生长繁殖。在亲鱼产卵后,水霉菌先在未受精的鱼卵上生长、繁殖,在适宜条件下,连续用无性繁殖形成动孢子囊的方式。放出大量动孢子感染受精的鱼卵,因此在受精的鱼卵上常可镜检到萌发的菌丝体。此种已感染的鱼卵,在开始感染的初期,其胚胎发育尚能正常进行,但在后期,当菌丝进入内部,或卵膜外部全被包围,加之受到临近死卵严重感染水霉的影响,使鱼卵胚胎发育中途死亡。特别在阴雨天,水温低(15-20℃)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因感染水霉而死亡。
  防治:①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发生。③勿收集鱼体受伤的鱼作亲鱼。④发病时,可采用0.15-0.2ppm的亚甲基蓝全池遍洒。⑤对鱼卵水霉病的预防:首先应设法提高受精率,控制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产卵;其次,对鱼巢上的卵进行淋水孵化,可以减少或中断水霉动孢子对鱼卵的感染机会,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
  (7)鲤蠢病
  症状: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可见肠道被堵塞,并能引起肠粘膜发炎和贫血,偶尔能见到死亡。病原:鲤蠢绦虫。流行病学:主要危害鲤鱼、鲫鱼成鱼,以4-8月多见。
  防治:敌百虫拌料内服。
  (8)鲤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细线虫病)
  症状:鳞松散,鳞片周围肌肉充血、发炎、溃烂。易引起水霉病并发。虫体寄生的鳞片下呈现出红紫色不规则的花纹,掀起鳞片便可见红色的虫体。病原:鲤嗜子宫线虫。流行病学:多危害鲤鱼成鱼,冬季虫体就寄生在鳞片下,只是虫体较小而不表出疾病,到春季水温变暖时,虫体生长加速而致鱼发病。
  防治:① 生石灰严格消毒,杀死幼虫。②用碘洒或1%高锰酸钾擦洗患处,或用2%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
  5、日常管理
  鲤鱼成鱼养殖要经常关注池塘水质的变化,池水要保持鲜、活、嫩、爽。6月-8月每隔5-10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提高水位0.15-0.2米。饲养期间出现水质老化,应换水,排出总水量30%,再注新水至原水位。
  养殖池应配备增氧机械,每10亩-15亩水面配备3千瓦增氧机二台,每天下午及清晨各开增氧机一次,每次2小时-3小时,高温季节每次3小时-4小时。闷热或阴雨天气及傍晚下雷阵雨,要提早开机。鱼类浮头应及时开机,中途切不可停机,傍晚不宜开机。
  在整个成鱼养殖过程中,无论是单养还是混养,池塘日常管理都是一项经常性、多方面、细致性的工作,要做到责任到人。专人巡塘,每天早晨巡塘1次,观察水色、水质和鱼群动态;下午巡塘1次,检查鱼摄食及鱼病等情况,并根据天气决定加水或开增氧机的时间。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保持池塘环境卫生,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在雨后和午夜要特别注意巡塘,必要时采取增氧措施,防止池鱼泛塘。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对鱼种的来源,放养情况,投喂情况,防病治病用药情况和清塘情况等内容详细记录。
  6、技术来源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联系人:肖汉兵研究员
  联系电话:6
  相关网站:
  (六)鲫鱼
  鲫鱼为杂食性鱼类,食性广泛。它主要摄食浮游动物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也吃摇蚊幼虫、小虾、小型软体动物、藻类、植物碎屑、水生高等植物的幼芽或嫩叶以及淤泥中的腐殖质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摄食各种人工饲料,如豆饼、菜饼、花生饼、棉籽饼、麸皮、玉米粉、米糠、豆渣、糟粕以及各种家畜、家禽的粪便等。
  鲫鱼是典型的底层鱼类,适应能力非常强,在酸碱度(pH值)4-9的水质中都能存活,甚至在含有矿物质的泉水、污水及工矿废水中也能生活。此外,它能耐严寒,在酷暑气候及低氧环境中也有较强的忍耐能力。
  1、亲鱼培育技术
  (1)鲫鱼亲本的选择
  作为亲本必须是体格健壮,鳞片、鳍条完整,体表无创伤,不带病原体,2冬龄以上,体重0.15kg以上,体色青灰,体形窄长的纯正1号银鲫为好。
  鲫鱼雌性比例高,雄性比例低,且同龄鱼一般雌性个体较大,雄性个体偏小,因此,在选择鲫鱼亲本时要注意雌雄比例的合理搭配,切不能只选个体大的,这样可能会造成雄性数量不足,导致大量鱼卵未受精而呈现“白仔”现象,暴发严重的水霉病。
  亲本选购的数量应根据发塘总面积大致估算,一般每亩发塘面积配备鲫鱼亲本10-15kg。
  选购好的鲫鱼亲本,如路程较远,最好用活水船或活水车运输,运输途中应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上下搬运过程中操作要小心,不要挤压亲鱼,导致体表或体内受伤;下塘时用3%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
  (2)鲫鱼亲本的培育。
  池塘条件:亲鱼培育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底较硬,淤泥不超过15公分,池底及四周无杂草等异物,蓄水深度能达到1.5米左右。亲鱼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除野。
  放养密度:亲鱼的放养密度150-200kg/亩为宜。
  水位调节:水温在15℃以下时,水位控制在1.5米左右,以保持水温不发生大幅度变化,使鲫鱼能安静越冬;进入3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应逐步降低池塘水位,保持在70-80公分,有利于水温的提高;临近繁育时,多冲几次新鲜水。注水时,要用40目的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入池。在亲本培育至繁殖期间,一定要保持水中有较高的溶氧,千万不能发生缺氧浮头,否则鲫鱼将不能正常繁殖。
  饲料投喂:1-2月份,水温较低,选择晴天中午按鱼体重的1%投喂优质菜饼,每3天投喂一次;3月份以后,应每天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直至繁殖为止。
  临产前准备:当水温达到17℃以上后,鲫鱼即将开始繁殖,此时,除加强饲料投喂及冲水刺激外,还应选择晴天的上午9-10点钟用0.5PPM的硫酸铜加0.2PPM的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一次,目的是调节水质,杀灭寄生虫,同时又能刺激亲鱼同步发情,集中繁殖。另外,傍晚先放少量的集卵巢,夜间注意巡塘,发现开始产卵马上增放集卵巢。
  鲫鱼属多次繁殖鱼类,当第一次繁殖结束后,需要再作第二次繁殖,应保持水位稳定,提高水中溶氧,减少刺激,加强饲料投喂,这样经过10-15天时间就可进行第二次催产。
  2、鱼苗培育技术
  (1)鱼苗培养池条件
  鱼池面积和要求:鱼苗培育池也就是发塘池,面积在 l--3亩较为适宜。鱼苗培育池要求: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土质好,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层厚度在10-15cm,池边和池中不长水草;池面向阳,光照充足;池深1.5-2.0m,注水深度在0.5-1.2m。
  鱼池清塘和消毒:具体方法与亲鱼培育池相似。但鱼苗池必须干池、曝晒,挖去过量的淤泥,但要保留表层5cm的淤泥;池底整平,池坝和注、排水系统完好。放苗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用量同前。或用漂白粉清塘,用量干塘(有水5-10cm)每亩用5-10Kg,全池泼酒。但漂白粉清塘虽能杀死野鱼和敌害生物,但它不具有生石灰改良水质和使水变肥等作用。
  培育鱼苗适口饵料:鱼苗从下塘到全长20cm左右,食物的大小变化一般是:轮虫和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和挠足类。这种变化与池塘浮游动物的繁殖顺序基本是一致的。鱼苗培育的关键是,掌握好施肥的时机,即施肥后浮游动物的繁殖正好适合下塘鱼苗摄食的需要。而鱼苗下塘时,它们主要摄食轮虫,因此,塘中轮虫多少,直接关系到鱼苗下塘后的成活率和以后的出塘率,因此必须在轮虫数量最多时下塘。根据多年经验,池塘从施肥到轮虫大量繁殖约需5-6天,因此要在鱼苗下塘前一周施肥,适时施肥是鱼苗的关键。一般要求鱼苗下塘时的数量应达到每升水个,生物量20mg以上。确定塘中轮虫数量可用肉眼观察计算法,即用玻璃烧杯取池水对着阳光粗略计算每m1水中的小白点(轮虫)数目,如每ml水含10个小白点,则每升水有1万个轮虫。
  (2)鱼苗放养规格和密度
  鱼苗孵化后,待其发育到水平游泳再投喂鸡蛋黄水2-3天即可下塘。此时,鱼苗全长约5-6mm。放养密度一般每亩在7-12万尾。这样的密度可以在15-20天内培育成3cm的规格夏花,成活率可以达到80-90%。
  (3)鱼苗培育
  粪肥培育法:南方以各种畜、禽粪尿为多,北方以牛粪尿和鸡粪为多,粪肥预先经过充分发酵腐熟。鱼池清塘消毒和放水前施一次基肥,每亩用量为200-300Kg;鱼苗下塘后视水质肥瘦,每周追施一次,每亩用量为50Kg左右。施肥量和间隔时间必须视水色、鱼苗浮头情况和天气等灵活掌握,水色达到褐绿色或油绿色为好。
  有机肥和豆浆混合培育法:目前,多数地区采用此法,其优点是利用有机肥代替部分豆浆繁殖浮游动物,减少了黄豆用量,水质肥度比较稳定,养鱼效果好。做法是:鱼苗下塘前5-7天每亩施有机肥100-200Kg繁殖轮虫。鱼苗下塘后,前期每天每亩投喂2Kg左右黄豆浆;下塘10天后投喂豆饼糊等人工饲料。同时视水质肥瘦情况,每3-5天再追施有机肥50-100Kg。
  豆浆培育法:这是江、浙一带使用的方法,现在也多结合采用第2种掊育法。鱼苗刚下塘时,每天要泼洒豆浆2-3次,每亩每天的用量为3-4kg黄豆磨成的浆。5天增至5-6kg,以后根据水的肥度再适当增加。一般养1万尾夏花需用黄豆或黄豆饼7-8kg。
  (4)日常管理
  分期注水:分期注水可明显鱼苗的生长率和成活率。方法是:鱼苗下塘时水深50-70cm,以后每隔3-5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20cm。注水口要用密网拦阻以防野杂鱼和敌害进入。
  巡塘:每日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苗动态,以决定施肥、投饵数量及是否加水等。随时清除池边杂草,捞掉蛙卵等。
  出池前的鱼体锻炼鱼苗经过15-20天的培育,体长到2.5-3cm(已是夏花)时,可以分塘培育鱼苗种或出售。分塘前要进行适当的鱼体锻炼,特别在运输前一定要经过1-2次的锻炼。方法是:选晴天上午10时左右,用夏花网将池鱼拉入固定于池边的网箱中或临时将鱼网作成网箱。拉网动作要轻缓,鱼入网箱时不要让污物进入,鱼全部进入网箱后,要及时清除箱中的污物,并给予一定水流,使鱼顶流活动,排出体内的脏物,经过3-4h后,将鱼放回原池第二天照前法继续锻炼。经这样的锻炼鱼可以分塘和出售。
  3、鱼种培育技术
    鱼种培育主要用于北方地区的二年养成,第一年育成50-100g的鱼种,第二年养成0.15-0.25 Kg的商品鱼。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都采用当年养成,即先用15-10天时间发塘育成夏花,然后采用套养、混养、主养或大湖放养等方法,到l1月前后出池养成0.15-0.4kg的商品鱼。
  (1)鱼种培育池条件
  鱼种池条件与鱼苗池相似,但面积要求较大,一般2-3亩,水深1.3-2m。其清塘、消毒等也与鱼苗池相同。北方地区由于土质肥沃,老塘、新塘放水后池水很快肥起来,所以一般鱼种池不施肥或施少量肥。
  (2)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
  一养到底法:池塘面积2-3亩,鱼苗至夏花阶段,采用鱼苗培育方法,主要以施有机肥和泼洒豆浆,肥水培育鱼苗的适口饵料:夏花至鱼种投喂人工饲料,但一般以农家饲料为主,如豆饼、米糠、麦麸等经发酵后投喂。培育技术粗放,亩产不高,鱼种规格不大。一般亩放鱼苗尾,成活率50-60%。鱼种规格在30-50g,亩产150Kg左右。
  混养法:与鲢、鳙、鲤等混养,完全采用颗粒饵料和驯化养鱼技术,放养比例为:银鲫占50%,鲤鱼占20%,鲢、鳙鱼占30%。亩放各类夏花尾,成活率80%,鱼种规格达到50-100g。亩产3500kg左右,其中银鲫产量在150kg左右。
  完全采用颗粒饵料和驯化养鱼技术:银鲫占70-80%,鲢、鳙鱼占20-30%,亩放夏花尾,成活率80-90%,鱼种规格银鲫达到50kg,鲢、鳙鱼达到100-150g亩产400kg左右,其中银鲫亩产300kg左右。
  (3)日常管理
  与鱼苗培育相似。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和鱼的动态。每日下午检查食台、食场一次,了解鱼的摄食情况,以确定次日投饵量,经常清扫食台,每半月用漂白粉对食台、食场消毒一次。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草渣、腐败污物等,保持池塘环境请洁。适时注水,改善水质。亩产300kg以上的池塘。夏季每6亩塘,设3千瓦增氧机一台。定期检查鱼的生长情况,做好防洪防逃、防治病害等工作。进入8月,每20d左右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使池水浓度成50ppm,可有效预防烂鳃病。
  4、商品鱼养殖技术
  (1)池塘混养
  池塘混养是常见的养殖方法,但不能同时混养其它鲫、鲤、罗非鱼、土鲮鱼,因为这些底层鱼食性大致相同,争吃饵料,影响生长速度和上市规格,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放养时间要早,放养规格要大,密度要合理。混养时,总的应提早放苗种。一年四季均可放种,可随捕随放,捕多少,放多少,保持鱼口相对稳定,有利增产增收。如果是越冬种苗,可在春节前后放大规格鱼种;如果是当年孵化出苗的夏花,也要争取在5月中上旬放种苗。越冬标粗鱼种放养规格为5-8夏花苗种规格也要4-5cm,规格越粗大,不仅成活率高,且可以提早上市时间,有利错开季节适应市场需要。混养的密度一般亩放300-500尾,如果水源好,塘深大,配套塘头禽畜场,水质肥沃,可亩放500-800尾。
  (2)池塘主养
  主养池塘条件和上述一样,若配套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密度适当多的,规格尽量要大,要一致,生长才能同步,减少病残死亡,有利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可一次放足种苗数量,亩放尾,另外再亩放大规格鲢鱼种150尾,鳙鱼种80-100尾(鲢鳙鱼主要滤食浮游生物,防止水质富营养化)。
  (3)施肥投饵
  鲫可摄食各种动植物饲料,有机碎屑,浮游植物等,特别适宜于肥水养殖。因此,如果没有配套塘头禽畜场者,则每10-15d亩施发过酵的有机肥料200-300kg,或亩施尿素2.5kg,过磷酸钙5另外,还要投喂含蛋白量33%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由于湘云鲫没有真正的胃,单次摄食量少,故之,每日投喂多次饲料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这是主养湘云鲫获得丰产的关键。投饲也要“四定 (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也因生长季节不同投饵的数量和次数也不尽相同。一般投饵率为2-8%,不同月份投饲次数是:4-5月份日投喂4-6次;6-9月份日投喂8次;10月份日投喂4-5次;其它月份日投喂2-3次。夏秋季高温生长,食欲旺盛投饲量占5-8%,冬春季投饲量2-3%。另外,水质管理要肥活嫩爽,肥而不老;由于湘云鲫具有较强的溯水上逃习性,特别要在夏秋雨水季节做好进出水口闸门防逃措施。
  5、病害防治技术
  (1)水霉病 发生在春季出池后,亲鱼鱼体由于擦伤,局部体表粘液脱落,加上春季早期水温偏低(15℃左右)而引起水霉菌寄生,开始水霉菌寄生很少,后来越来越多,由于菌丝长而密,病鱼很难潜入水底而浮于水面。对这种病原,病因都已比较清楚,不再重复。此病主要预防,已患此病的很难治疗。因此,越冬出池时,操作要细心,亲鱼出池后.立即用4%的食盐浸洗10-15分钟。长期浸洗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加万分之四小苏打溶液,此法用于长途运输较好,或用龙胆紫等涂抹亲鱼的伤口较适用。
  (2)竖鳞病 此病发生在春、夏,病鱼交叉感染,因此病鱼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有时一口塘感染率可达到50%左右,以小塘最为严重。病因是鱼体受伤,池水混浊(特别是使用老水)和鱼体抗病力降低。发病症状为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有时半数以上)向外张开,鳞囊内积聚半透明或含有血液的渗出液,鳞片竖起。有时常常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出血发炎,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随着病的发展,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继而腹部向上,持续2-3天后死亡。防治办法,在出池捕鱼时操作要细微,防止鱼体受伤,鱼体用3%食盐水或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10-15分钟。用粗制金霉素或土霉素按饲料量的5%添加,做药饵投喂。
  (3)烂鳃病 此病是鲫较严重病害之一,流行广,危害大,全年发生,4-10月为流行季节。病原为粘细菌类。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病鱼鳃盖内中间部分内膜常腐蚀成一个不规则的园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烂鳃病除细菌病原外,寄生虫也可引起烂鳃。防治办法:鱼出池时要用食盐水浸洗。或用“鱼安”,0.01-0.02ppm即能杀死此菌。
  (4)鲤鱼败血症病 此病流行于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鲤鱼,现在也发生于鲫,是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而发生。感染此菌的鱼,养殖季节一切正常,但进入越冬期后,常突然发病,病鱼由安静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以后失去平衡贴冰层呈旋转式游动或常时间侧游,最后沉人水底呈昏迷状态馒慢死去。检查鱼体无任何异常,也无寄生虫,但剖腹检查可见体腔内出血(正常鱼不出血),内脏充血或出血,鳔异常。此病有三种类型:内脏出血型(称隐性败血症),肠炎型(肛门发红,肠道充血,通常称肠炎病)和体表出血型(体表、内脏充血发炎、鳍基部充血发红、肛门红肿、体表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指压不退色,称出血性败血症)。此病可造成越冬鱼的大量死亡。防治办法: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池塘改选、清整、药物清塘、鱼种消毒,改善池塘生态环境,防止氨氮过多,抗病品种选育等,饲养季节池塘要经常泼洒生石灰水,定期投喂土霉素药饵(每 kg鱼用50mg),越冬期间采用井水水源,并定期注水。
  (5)锚头蚤病 全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以南方地区较为严重,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是危害大的流行性鱼病之一、感染此病的鲫亲鱼消瘦,体表发黑,性腺萎缩,严重影响亲鱼的体质和繁殖。病原和病因和虫体的生活史都已研究得比较清楚,防治办法是:生石灰清塘;高锰酸钾浸洗水温15-20℃时用20ppm,水温21-23℃则用10ppm浸洗1.5-2 h;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水成0.3-0.5ppm浓度,半月内连续两次用药。
  (6)鱼苗气泡病 发生在鱼苗孵化期间。原因是池水过肥,水中藻类大量光合作用使池水气体过饱和,水中出现大量的小气泡,误被鱼苗作为食物吞食,肠道内积累较多气泡,导致鱼体上浮,不能正常游动和下沉,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防治办法是迅速换水或注入新水,可防止病情恶化.病情轻的能在清水中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6、日常管理
  杀灭大型浮游动物:封冰前15-20天全池泼洒一次敌百虫,杀灭大型浮游动物,每立方米水用敌百虫0.5g。除敌百虫外,也可使用其它杀虫药物。
  勤清冰面上的雪和灰尘:保持冰透明冰透明有利于冰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冰面上的雪要及时清扫干净,小池最好全部扫干净。面积越大的越冬池,可每隔0.5米打开一条1米宽的透明道,最好南北走向,以利采光。
  勤测氧:从11月份开始测氧,一般5-7天测一次氧。春节前后氧量较低时,2-3天测一次氧。溶氧在4mg/L左右时,则要每天测氧。溶氧在3mg/L以下时,就应采取增氧措施。
  勤巡池:注意观察越冬池有无漏水情况,堤坝有无断裂情况,通过打冰眼看冰下有无鱼类浮头情况,大型浮游动物量是否过多。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应急增氧:如发现越冬池水溶氧量突然下降到3mg/L以下,商品鱼出现浮头,则应马上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鱼大批死亡。应急增氧采用吸入式增氧机增氧效果好,打一冰眼,将吸入增氧机固定在冰眼上,每天开机8-12小时。一般经2-3天,池水溶氧量即可达6mg/L以上,就可停机。如在增氧过程中发现池水中大型浮游动物量过多,可将晶体敌百虫用温水溶化,用增氧机冲入冰下水体中,每立方米水用晶体敌百虫0.3-0.5g。
  7、技术来源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联系人:肖汉兵研究员
  联系电话:6
  相关网站:
  (七)团头鲂
  团头鲂鱼,又名武昌鱼,为草食性鱼类,生长快,适应性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体高,侧扁,全体呈菱形,体长约50cm,呈青灰色,头的背面及体的背部较深,侧面灰色带有浅绿色泽,腹部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主要食物为苦草、轮叶黑藻,软体动物及湖底植物的碎屑、丝状绿藻、淡水海绵等。
  1、亲鱼培育技术
  亲鱼水池的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水深保持1.2米,可放养100-150kg的团头鲂鱼,并适当配养4-6尾鲢鱼亲鱼,以调节水质。早春时,团头鲂鱼亲鱼经过越冬,体重略减,并且这时青饲料还很少,应主要喂精饲料,使鱼体尽快恢复肥壮。等水草和陆草长出后,要逐渐改喂青饲料,此时精饲料、青饲料的比例约为1:1.6。催产前15-20天停喂精饲料,精饲料为豆饼、麦芽等,青饲料为苦草、轮叶黑灌、莴苣叶等。青饲料的投喂量以每天4-6小时吃完为度,每尾亲鱼一天的精饲料最多为25-30g,池中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促进鱼的性腺发育。在接近产卵期,水温达到16℃-17℃时,要将雌雄鱼分开,以避免亲鱼零星自产,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亲鱼药物催产:在生产中,普遍采用药物催产进行繁殖,要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注射催产剂。催产剂的种类主要有鲤鱼、鲫鱼脑垂体,绒毛膜激素和LRA-A。脑垂体的用量以雌鱼每kg体重6-8mg效果较好,绒毛膜以600国际单位效果较好,LRH-A以60-100μg效果较好,雄鱼减半。一般采用一次胸腔注射法进行催产,水温在24℃-26℃时,效应时间为8小时左右。
  人工孵化:脱黏后的团头鲂鱼卵,可放入孵化缸中孵化,放卵密度为每100kg水50万-100万粒,也可在孵化环道中进行孵化,放卵密度为每立方米70万-80万粒,由于卵的体积较小,比重较大,故水流要适当比草鱼卵、鲢鱼卵的孵化水流大,防止其沉底死亡。一般水温在25℃-26℃时,1-2天即可孵出,出膜后4-5天长到6-6.5毫米出现腰点时,就可以出苗过数,下塘养殖或外运。
  2、商品鱼养殖技术
  养殖面积:饲养商品鱼的鱼池应该大些,俗话说“宽水养大鱼”。一般来讲,平方米的鱼池是比较理想的。面积过大虽然在饲养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在管理和捕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面积太小(小于1000平方米),水质不稳定,水的流动性差,尽量少用。
  养殖水深:在一定限度内,鱼池的水适当以深为好。但是不宜过深,过深时,容易导致鱼池底层缺氧,从水的溶氧和实践经验方面考虑,水深以2-3米为宜。
  水质:水质以“肥、活、爽”为指标。这样的水为淡黄色带有褐色或淡绿色,水质浓而不浑浊,透明度适中,水质日变化明显,水面有一层油膜,水中细菌和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充足。
  清塘:一般选择在冬季进行清塘。分两种方法:干池法和带水法。
   放养时间:鱼种放养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以冬季为好,因为这时温度低,鱼种活动少,鱼体不易受伤。同时早放养使鱼种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利于成活和成长。
   投饲:检查鱼的吃食、天气变化、鱼的活动、水质等情况决定投饲量。
  3、病害防治技术
  (1)鱼种消毒
  常用三种药物对鱼种进行消毒
  漂白粉-每立方米10g漂白粉,将鱼“浸浴”10分钟,主要针对细菌性鱼病
  食盐-2%的浓度,在水温10-32℃时,将鱼“浸浴”5-15分钟,可以防治粘细菌性烂腮病、白头白嘴病、打印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和三代虫病等。
  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中放入20g高锰酸钾,将鱼种“浸浴”20-30分钟。
  (2)使用疫苗
  用灭菌的生理盐水(0.65%),按疫苗标号和说明书配制注射液。在高温季节、鱼活跃的情况下注射疫苗;在需要麻醉鱼种的情况下,一次不超过50尾为宜。5-8min内注射完毕。进桶一批,注射一批。注射时要摇匀疫苗液。
  注射部位为胸鳍和腹鳍基部或背部肌肉。注射的剂量视鱼体大小而定。对于规格5-10cm的鱼种,注射量(1∶100浓度)为0.1-0.2mL,10-15cm的鱼种,为0.3-0.5mL,其他规格的鱼种酌情增减。
  注射后的鱼种用2%食盐溶液浸泡消毒3min。
  注射消毒的鱼种,暂养于网箱中,待复苏活泼游水,方可放养,不得边注射边放养。
  经注射疫苗后的鱼种,应加强饲养管理,并结合生态防病,才能收到满意的免疫效果。
  4、日常管理
  越冬水体溶解氧指标控制:团头鲂越冬池一般要求每3天测定溶解氧一次,水体溶解氧指标严格控制在2-12 mg/L,达到高、低阈值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控。达到低阈值时要及时机械增氧,如果剑水蚤大量出现,可用0.3 mg/L晶体敌百虫结合增氧剂施入水中;达到高阈值时,可用机械循环水方法向水体中施入硫酸铜0.5 mg/L,杀灭部分浮游植物,减弱生物造氧。越冬池水体溶解氧如果长时间处于过饱和状态 (12 mg/L以上),极易引起团头鲂发生气泡病,造成越冬损失。
  越冬水体温度指标控制:团头鲂越冬池塘水温在冬季中期(1-2月份)可能偏低,当水温在0-0.5℃时,会使团头鲂冻伤,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在越冬期间应每隔3-5 天测一次水温,如果水温低于0.5℃时,应及时加注深井水(水温9℃左右)调温,使水温保持在1℃以上。
  及时扫雪:越冬期间的雪后要及时清扫,扫雪面积占整个池塘面积60%即可。另外,如果冰面“雪封河”或因雪后冰面上有水,形成乌冰,影响透光,还应破除乌冰,使其重新结明冰,以保证光照,促使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氧。
  5、技术来源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联系人:肖汉兵研究员
  联系电话:6
  相关网站:
】【】【】
&无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塘投饵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