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谁清楚远征军国民党第36师刘干臣业这个人?百度里有说是该师的一个炮兵营长

  严阵以待1939年11月底,王缵绪率部到达第二十九集团军驻守地湖北省境内,其部属分别驻扎在宜城、襄阳、樊城、桐柏、大洪山一带。当时的局势是,武汉已经失守,国民政府迁都至重庆,而日军调集精锐军队约10万人,向湖北宜城、襄阳、樊城、桐柏、大洪山一线发动攻势,企图攻入四川。
  为防日军进攻四川,国民政府制定了“保卫国府中枢门户和待机反攻武汉的两大任务,长久保持桐柏、大洪山一线,以攻为守,打击日军”的作战方针。在具体兵力部署中,由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担任湖北宜城地区的襄阳、樊城、桐柏、大洪山南麓、京(山)钟(祥)公路、襄河两岸守备的重要作战任务,置重点兵力于汉(阳)宜(城)公路方面,随时向武汉外围及平汉路出击,并要求“竭力增强襄河东岸部队,以纵深配备,坚决阻止敌之北上;掩护我左翼兵团之右翼防务的重要的军事任务”。
  王缵绪到达前线后,观察各处地形,命令搭建营房、修筑工事。他曾经告诫川军将士说:莫要开口说四川,我们是中国人,努力抗战不单为四川,中华民族独立的金字塔,靠我们用骨肉去砌成。
  1939年初冬,王缵绪发动了第二十九集团军对日军作战的“冬季”攻势,并结合地形部署了作战计划:二十九集团军以第四十四军第一五〇师为攻击部队,第一四九师为掩护部队,第六十七军为总预备部队。完成战略部署后,王缵绪指挥部队自襄河东岸南下,以夜间突袭的方式打击钟祥、洋梓日军重要据点,迅速占领了钟祥以北的汪家河、王家钟及王家店的日军阵地,取得了毙伤日军近万人的战果。
  至此已形成敌我双方对峙状态,一直延续到次年战斗仍未结束。拼死争夺
  1940年初,日军调集军队联合兵力猛烈反攻,对第二十九集团军形成包围合击之势。日军用火炮、飞机同时向我军阵地猛烈地轰击扫射,日军十三师团,在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发动起猛烈攻击,妄图重新占领王家店。王缵绪身先士卒,率领第二十九集团军英勇决战,以血肉之躯与敌人的坦克相搏斗。全体官兵全然不顾头上的飞机低空扫射,奋力回击。战斗中,有的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攀上日军坦克,把手榴弹向坦克里扔。
  日军进攻受阻后,就兵分两路,企图分别向大洪山东西两面进行夹攻。王缵绪率领二十九集团军与日军连续激战了十余昼夜,双方均伤亡惨重。王缵绪突发奇兵,指挥第一六二师向南面的猴儿寨出击,进行了反包抄,截击日军腰背,从而成功地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1940年2月,为了严防守备桐柏、大洪山一线,王缵绪以第四十四军守备跑马寨、牯牛岭、青峰山、王家岭、三阳店之线,军部位于袁家台;第六十七军在张家集、长岗店地区整顿待命,军部位于竹林港;以期全面阻击日军北进。
  3月初,王缵绪率领第二十九集团军推进鄂中京钟公路大洪山,执行该区重要的攻防作战。这时,日军又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他们北犯襄阳、双沟,西犯随县、枣阳,严重地威胁到第二十九集团军总部驻地(张家集一带)。王缵绪率主力部队采取硬碰硬的打法,向日军实施反出击,在王家店、彭家岭、张家集一带,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至7日晨,日军终于不支,退守下大洪山西北要隘。随后,王缵绪又亲自率军向日军阵地猛烈攻击,断敌归路,一举毙伤日军5000余人,缴获大批日军战马。随后,日军不断增援,死力反扑,王缵绪率部与敌激战8日之久,敌人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防线。
  不久,日军兵分三路再次向第二十九集团军驻守阵地进犯。一路从汉口沿汉枣公路西直犯随县、枣阳和双沟,另一路从钟祥沿襄河东岸北进,直犯张家集、襄阳和双沟;其一路日军从钟祥由北南下,先向我第二十九集团军防守的三乐河、长寿店、跑马寨猛攻;另一路日军骑兵千余人马和便衣队七八百人从长寿店北上袭击;第三路日军由牌坊河、张家集向东突击;企图对我军进行合围。王缵绪发现情况后,命令前方将士暂退,将一路日军诱到峡谷中,集中主力进攻,杀得日军遗尸数千。另两路敌人见状,立即仓皇溃逃。
  王缵绪因指挥作战有功,被国民政府晋升为陆军上将。
  日军久攻不下,遂改变战术,在第二十九集团军南面以精锐骑兵自钟祥沿襄河北窜,攻入枣阳,北路则自信阳西进,攻陷桐柏、唐河,拟与南路会师枣阳,形成对桐柏、大洪山一带地区的我军实施包抄。王缵绪当即指挥第二十九集团军发起反攻,激战三天三夜,克复枣阳,迫使日军退却至随县。这时,由于我军没有重武器,无法攻坚,于是暂缓了攻击。此役相继在大洪山一带激战经旬,共大小作战20余次。
  5月中旬,日军第四十师团再次以8000多兵力由随县经三阳店南下。王缵绪将所属军队在客店坡、板凳岭、杨林河等处布阵。此时,日军从信阳、随县、钟祥三地同时发动对枣阳及襄河东西两岸的强势攻战,击破我第五战区中央兵团的军事戒备区。而王缵绪率领的第二十九集团军奋力抵抗日军,顽强固守阵地。此次战事极为惨烈,张自忠在战场上以身殉职。在这危急时刻,李宗仁电嘱王缵绪:集中主力,从大洪山北上尾击日军。王缵绪即令其长子、第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濬率第六十七军的第一六一师,出板桥向日军发起攻击。王泽濬率部经过一悉搏击之后,终于收复宜城南瓜店,并回收了阵亡将士的遗体。
  6月6日,日军再次南下。王泽濬率第四十四军官兵,勇猛尾击日军三个师后,便遭到日军强烈的反击。此时,王泽濬不得不向父亲王缵绪坚守的大洪山一带撤退。这时,日军第八师团长谷川指挥两个师团猛烈围攻大洪山,王缵绪率部在大洪山西麓、南麓一线与日军艰难地激战20余日,王缵绪本人也在战斗中负伤,全军8万多官兵仅剩5万人。但击伤日军第40师团长天谷直次郎,击毙日军高级军官10余人,使日军付出了重大代价。此后,王缵绪采取了游击战术,利用有利地形,在山区之中与日军周旋,死死地拖住日军不放。尔后,王缵绪还数十次指挥部属对日军进行主动出击,偷袭日军,把日军牢牢地阻止在大洪山一线。
  1941年秋,日军企图夺取大洪山南麓的青峰山。王缵绪指挥部队与敌死战,青峰山阵地几经易手,最终将日军击退。
  王缵绪率第二十九集团军在大洪山与日军浴血奋战了一年零四个月,成功阻止了日军向四川推进的企图。王缵绪也因此一战而扬名天下,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大洪山老王推磨”。
=================================================
胡宗南系统67军
何文鼎军长
曾任陕军第一师骑兵团见习官。1924年春由保荐报考,同年5月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东征,毕业后返回北方,分配到部任连长。北伐期间随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作战,后归指挥。1929年在阎冯倒蒋期间,潜往武汉向顾祝同汇报.受到顾与何应钦、蒋介石青睐,蒋曾说其是“忠党爱国的好学生”。继而投效何应钦部任营长、团长,胡宗南部第一军和第四十九师少将副师长,参加对中共苏区第五次“围剿”。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任西安警备司令。1938年任陕西抗日义勇军司令。在芮城、灵宝一线抵御日军进犯。1939年6月授陆军少将,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部新兵补训处处长。后改编为新编第二十六师.任师长.驻防宁夏固原地区,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
1940年傅作义发动五原战役,率第七十七团千余将士于五原县西山嘴与日军厮杀,寸土未丢。为五原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3年升任第八战区第六十七军军长,同年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骑兵第七师和炮兵第三团拨归第六十七军指挥,
1944年夏,内蒙东胜地方蒙旗德王依附日寇,叛国投敌。何文鼎奉命讨伐,调集全军的轻重机枪,配备小炮营,形成包围圈,经激战,平息了叛乱。&&&8月何又到重庆见蒋介石。蒋对何“勖勉备至,面授机宜”,送给何文鼎手枪4箱,冲锋枪2箱等武器。&&&&民国34年(日,日寇投降。六十七军接收包头和达拉特旗。10月六十七军奉命开往北平,行军中宿营卓资山火车站。傍晚,八路军把六十七军外围的几个团包围,主力直捣何的军部,何文鼎率3个营和警卫人员,左冲右突,黎明逃出,仅余19人。何文鼎收集残部,退守包头。这时,八路军将包头何部包围,蒋介石派一○七师驰援包头。八路军撤退。国民党奖给何文鼎青天白日勋章。但不久第六十七军因损失过重被撤销,何的军长之职也随之被免除。
1945年末,第十七军军长高桂滋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将何调回陕西,接任第十七军军长。不久整编为第二十九军刘戡部第十七师师长。1947年3月,蒋介石下令进攻延安, 何文鼎的整编第十七师作为进攻主力之一,4月入甘泉,担任护路任务。同年10月,胡宗南在陕北连连受挫后调整部署,命令整编第十七师移驻延安,由何担任延安警备司令。次年春,西北野战军在宜瓦战役后直出关中,发起西府陇东战役, 胡宗南为了集中兵力。4月20日夜命何撤离延安,沿途遭解放军许光达部伏击、 追击,一路如惊弓之鸟。4月底,退到蒲城清查伤亡,死、伤、逃亡官兵近4000人,尤其是中途丢失了一个重炮团,令蒋介石大为恼怒。5月上旬,何被蒋介石、胡宗南召到长安县太乙宫,给了个“撤职查办”的处分。后出任秦岭中部守备区中将司令官。驻周至县城。守备军全系新兵,战斗力不佳,经常遭到县区游击队袭击。 1949年5月中旬,解放军直捣关中,何的渭河防线被摧毁,何被第三次撤职,率残部南撤四川广元。10月,又被任命为陆军第七兵团(重建)中将副司令官。驻防四川温江地区。11月,蒋介石在成都召见何,将秦岭至四川温江的国民党军队指挥权及名存实亡的西安绥署交给何。同年12月25日与兵团司令裴昌会率部在四川德阳通电起义,并电促徐经济(黄埔一期)率新五军投诚。
1950年10月因侵占延安犯下罪行为由,被送北京战犯营监禁,1961年12月特赦释放。1964年分配到西安市剪刀厂工作,历时四年。日在西安逝世,一说于西安某工厂煤气中毒身亡。198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确认其为起义人员,撤销1961年特赦令。1989年12月其在国外子女与家属回国.为其立碑,侯镜如、郑洞国为其题写碑文,以示纪念。著有《在秦岭山区堵截八路军三五九旅亲历记》、《整编第十七师封锁延安的经过》、《从延安撤逃蒲城》等。
&&何文鼎将军,字靖周(或做又周,维周、继周),日生于陕西省盩厔县(今周至县)西乡青花堡(今广济乡,小麦屯)。父母务农,勤俭持家,忠厚善良。将军排行最小,上有2姐,3兄。家庭幸福,邻里称羡。&&&&幼年在家乡读私塾时,目睹列强侵华及民国初年各地军阀割据情势。虽然中国推翻专制,农民生活贫苦,国威尤其不振。因此毅然投入陕军陆军混成旅军士养成所受训。结业后任陕西第一骑兵团见习官。后受国父孙中山理念的感召,于1924年春受于右任鼓励及推荐,南下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第3队的一名学生。入校后,加入中国国民党。&&&&II.参加北伐()&&&&在军校毕业后,又被分配回到北方,先在陕军高桂滋部当连长,而后参加北伐时一度与17路总指挥马鸿逵部协同作战。1929年在冯玉祥、阎锡山倒蒋时期,乃毅然脱离部队回到中央军,投效何应钦部队任营长、团长。1930年1月,又在高桂滋部第19师,3旅 第6团任团长。1930年2月,何文鼎从南京以中央身份前往山东诸城调解山东范熙部队与陕北高桂滋的冲突。「中原大战」期间在马鸿逵部任联络参谋。&&&&III.国共冲突初期()&&&&1931年末,何将军在第2师(师长汤恩伯)独立旅(旅长郑洞国)第1团任团长,随军到河南参加围剿红军。得到顾祝同及蒋中正赏识。&&&&1932年5月,何将军在第80师(师长李思愬)第238旅(旅长陈明仁)第475团任团长,旋升旅长。1933年8月底,第80师主力在江西吉安乌江圩遭到红军夹击溃败。何将军及参谋主任金丹成被俘。何将军被俘后混在士兵当中没有暴露身份,得以顺利返回部队,复任旅长一职。&&&&第80师于1933年11月奉命开往福建参加镇压「闽变」,在赶赴沙县增援阻击红军的蒋方闽军卢兴邦第52师时遭红军伏击,损失惨重。1934年1月,第80师恢复了旅的建制,何将军兼任第239旅旅长,驻军福建龙岩一带。日升任该师副师长。&&&&IV.抗日战争初期 ()&&&&1934年初,沙县被红军攻破,52师副师长卢兴荣突围到尤溪重组部队,接任师长。1935年间,南京方面陆续派黄鹤、黄逸群等黄埔学生进入该部任职,日何将军被调任该师副师长。&&&&凇沪战场:经过整训,第52师于1936年末开赴浙江,驻军龙泉,担负起浙赣铁路护路任务。抗战爆发后,第52师投入凇沪战场。日本帝国主义「三月亡华」狂言和妄想,彻底粉踤。然我军亦损失惨重,撤退到安徽宁国后奉命撤销番号。何将军率编余军官赴武汉向军政部报到后,被派任为西安警备司令,北上赴任。&&&&西山嘴与日军对峙: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便对我国开始大规模的侵略进攻,不到壹年时间已然打到了西北大后方的大门陕西潼关附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何将军忧国爱民,热血沸腾,他毅然辞去西安警备司令之职,请缨赴最前线杀敌。&&&&1938年初,他联合其它爱国将领组织一支由民间武装组成的「陕西抗日义勇军」,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长蒋中正任命为司令。在晋南芮城、灵宝一线扺御日军进犯,使得倭寇末能越过陕西潼关一步,因而使得西北大后方安然无恙,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日何将军任第9补充兵训练处副处长,训练那些末曾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陕西抗日义勇军。结训后成为陆军新编26师的骨干。同年6月,何文鼎奉陕西省主席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之命接管陆军新编第26师,仍任师长。1939年6月授陆军少将,任第34集团军总部新兵补训处处长。在陕西盩厔、扈县一带为陆军新编26师招募新兵。在甘肃秦安整训。结训后成为一支足额完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钢铁般的新编26师。何将军任师长。驻防宁夏固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不久,何将军率部北上绥远,进驻后套重地西山嘴,与日伪军对峙。1940年率部于五原县、西山嘴挫败日军西进。1940年8月,何文鼎将军到重庆述职,受到蒋介石军事委员长召见。回绥途中,到宁夏银川成功劝说马鸿逵同心抗日,使其打消疑虑,主动到重庆进谒蒋中正先生。&&&&1941年3月间,何将军率军移驻五原新公中待命,随后奉命开入号称八百里瀚海的伊克昭盟,进驻桃力民一带,归伊盟守备军司令陈长捷指挥。何将军到桃力民后,布署兵力分驻黄河两岸,并从杭锦旗划拨了水草田地百余亩,用于兴建营房和种植菜蔬。藉以自食其力。&&&&V.抗日战争后期()&&&&安边事件:1941年9月,驻陕西安边之察哈尔挺进军第2支队司令张廷芝、陕西保安第13团团长张廷祥兄弟,设计杀害了驻军新编第11旅旅长刘宝堂,新11旅官兵反击,杀死张廷祥,驱逐张廷芝,史称“安边事件”。事件引起了国内各方的关注,国民政府为了稳定后方,于10月令新26师南下安边与新11旅换防。但是中共陕甘宁边区认为何将军的中央军南下,必将封锁安边、盐池的交通,压迫绥德等地,断绝经济来源,遂决定一方面调王震之359旅兼程北上,集结六千余军队在三边地区,扬言要先“消灭”新11旅,再迎击新26师,坚决保卫边区;另一方面由周恩来等向国民政府交涉。经过国共双方数月的交涉努力,最后国民政府以大局为重,于1942年初决定取消新26师换防命令,何文鼎仍率部返桃力民一带驻防。&&&&伊盟事变:在安边事件解决之后的第2年,何将军又被卷入了“伊盟事变”的旋涡之中。起因是国军驻伊盟部队的粮食供应一直存在困难,守备军司令陈长捷试图通过开荒屯垦解决问题,虽然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同意,却遭到了以伊盟盟长兼绥境蒙政委员会委员长沙克都尔扎布(沙王)为首的蒙古王公的反对。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扎萨克、乌审等旗保安队杀害国府官员,进行武装暴动。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指示沙王于7日内解决问题,但期限已过,暴动仍然继续。傅氏便电请国民政府撤销沙王一切职务,并命令陈长捷出兵镇压。何将军也于日,奉命率新26师78团、骑7师21团由桃力民前往乌审召平乱,沿途击溃暴动保安队的进攻,于5月5日占领乌审王府。两日后,乌审旗护理扎萨克兼保安司令奇玉山在陶利庙投降。事变引起各方重视,军委会也派管理部长姚琮前来调解,最后决定停止屯垦,赦免有关人员罪名,拨款重修王府。原驻伊盟的新26师、骑7师组建为暂编第9军,由何将军升任军长。同年9月,暂9军改番号为第67军,调往后套地区驻防。VI.抗日胜利后,国共冲突()&&&&奉命东进北平受降受阻:抗战胜利后,何将军率第67军(只辖新26师,骑7师已裁撤)东进受降。1945年10月间,第67军奉命开北平,但行军至官村附近时,接到傅作义收缩到卓资山附近组织防御的命令。原来解放军已经开始对傅作义部发起了进攻。10月25日夜,67军遭到八路军晋绥独立第1旅等部队的围攻,防御阵地被突破,顿时有溃败之虞,何将军仓促中只掌握住了军部特务营,命令营长集中全部机枪,集中火力,杀出重围。旋即集结余部,退至包头。这是绥包战役的开端。&&&&绥包战役:11月初,解放军以6个旅包围包头,开始清扫周边据点。包头守军虽有1万余人,但分属不同部队,建制杂乱群龙无首。傅氏派董其武到包头任城防总指挥统一负责,何将军为副总指挥,率守军沉着应战,包头城市多次易手并负伤指挥最终击退解放军的进攻,坚守包头达一个月之久。双方损失惨重,解放军不能得逞,最后撤围而去。&&&&青天白日勋章(注一):日,国民政府以何文鼎抗日期间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功绩卓著,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一枚,使其成为第145名获勋者。奖励坚守包头之功。&&&&国共停战:1946年1月,国共停战协议生效,接着第12战区所属部队进行整编。不久后,第67军番号撤销,所部缩编为独立第2旅,由副军长兼新26师师长张士智任旅长,开往后方整编。何将军于1946年5月完成交接工作后,调任整编第17师师长(副师长梁文铁、参谋长宋志坚),于7月27日到甘肃平凉师部就职。整17师的前身第17军,就是何将军曾长期任职的高桂滋部,此时已经改编为一支中央军,辖陈子干第12旅,驻兰州;何奇第48旅,驻彬县;任子勋第84旅,驻平凉东四十里铺。&&&&秦岭山区堵截八路军三五九旅:此时八路军王震南下支队正经秦岭北返陕甘宁边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急调部队堵截。何将军到任仅两天,就接到率第84旅于7月30日前到达宝鸡的命令,当即率部出发。8月1日又奉令转向西安,率所部驻防周至、户县一带,在终南山、袁家庄、华阳镇等地碾转围堵,与南下支队第7团几次接火,迫使该团分散转移。继而会同第12旅,由凤县、天水地区向南下支队主力进行追击。在南下支队突围返回延安后,何将军率师部进驻华岳庙,第84旅开赴豫北晋南的卢氏、运城一带。&&&&陕甘宁攻防:整17师主力奉令于1947年2月向洛川一线集结,第12旅移驻洛川,第48旅移驻铜川(该旅参加对陕甘宁边区以南“囊形地带”的扫荡,于西华池遭解放军围攻,兵力损失泰半,旅长何奇战死,后由康庄接任)。&&&&进攻延安:日,正指挥84旅两个团在卢氏清剿中共地方武装的何将军收到立即返回陕西的命令,3月11日上午在洛川中学参加了胡宗南主持的军事会议。会上西安绥署副参谋长薛敏泉布置了进攻延安的作战计划,何文鼎负责率第12旅由洛川沿咸榆公路向北攻击,属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指挥。下午,何文鼎和几位军、师长参加了胡宗南召集的座谈会,次日又在洛川东街小学参加刘戡召集的整29军团长以上军官会议,并在会上讲了构筑工事的注意事项。日黄昏,何将军以第12旅在前,师部4个直属营在后,向北攻击前进,第48旅随后开来跟进,沿途平静,仅于14日在茶坊与解放军稍有接触。19日国军占领延安后,整17师担任起咸榆公路护路任务,何文鼎率师部驻甘泉县城。&&&&攻克延安后,为了维持陕北的局面,由进攻改为防守,希望“固守延安、诱敌攻坚、内外夹击”。日,何文鼎收到了接任延安警备司令,率整17师进驻延安,并担任咸榆公路延安-洛川段安全的任务。两日后何将军率整17师与原守军王应尊整27师完成交接,布置守军沿东、南、北三个川道设立三个守备区,各以一团驻防,并大规模的修筑工事,将延安周围高地都修筑成两三丈高的峭壁,建立上下两层的石质碉堡群。但随着胡宗南部在清涧等战役的接连失利,附近部队相继撤退,咸榆公路被切断后,延安成了一座孤城,部队补给全凭空运支持。&&&&延安撤退:1948年2月胡宗南部在宜川、瓦子街战役大败,关中的机械化主力几乎全部损失,形式更加紧迫。何将军在战役期间曾派48旅前进至甘泉策应,但未发生作用,又于3月2日撤回延安。胡宗南为了缓解严峻的局面,除命裴昌会兵团从河南返回增援外,又令整17师放弃延安,撤回关中耀县待命。4月20日,撤退命令由西安绥署参谋处副处长裴某和空军第3基地副司令易国瑞亲自送到延安。当时解放军正在关中西部集结,何将军为避免撤退中被截击,建议上级部队应由延安北开,绕三边、宁夏返回关中,但未得到胡宗南批准,遂仍按命令指定由咸榆公路南撤。4月21日拂晓,何将军下令销毁无法携带的物资,按48旅、师部直属队、12旅、行政机关的顺序向南撤退。23日汇合了洛川守军,休整两天后继续南撤。27日晨遭解放军突袭,苦挨至黄昏解放军方始撤退离去。次日晨何将军令12、48旅和洛川守军交错掩护撤退,经过洛河因洪水泛滥,大批重装备遗弃在河北岸。至5月1日,全师陆续到达蒲城国军防区。 &&&&秦岭中部警备:日,国府同日晋升113名陆军中将,何将军亦在其中。10月,又被任命为秦岭中部警备司令。1949年5月,胡宗南率部放弃西安,退入秦岭。8月反击宝鸡失败后,秦岭中部警备司令部撤销,何将军改任第7兵团副司令官(司令官裴昌会)。12月初,解放军突破秦岭、大巴山,何将军随裴昌会率第7兵团南撤。旋受蒋中正、胡宗南命令,该兵团的新近任务是固守成都。但蒋、胡二人已不在该城。而此时何将军家小,亦同时被送往台湾。于是有人劝说何将军不如也去那里,何况当时的成都,危在旦夕。但何将军本着「服从命令为军人之天职」的原则,坚留岗位,不为所动!他决心竭力防守成都到最后一刻。不幸,终于12月25日,在四川成都附近之孝泉镇被俘。&&&&VII.被俘及劳改() &&&&基于何将军曾经占领过延安的原因,他在1950年10月被隔离审查,遣送陕西原籍关押。日,被“正式批捕”,由国军高级将领变成了首要“战犯”,和杜聿明、廖耀湘等被俘的将领一同关进了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在该所被迫接受思想劳动改造,长达11年之久。&&&&关押期间:1988年8月何将军2子回乡探亲及1989年12月子女回乡立碑。根据同时关押的几位黄埔将领及部下痛苦和感伤的回忆- 在关押期间探望何将军的有中共高级将领,他们中有的是黄埔同学,有的是国共战争期间的对手,也有是抗日战争中的袍泽。他们对何将军抱有军人的同情与希望。而何将军在会面时却沉默以对,一言不发。这种会面对关押人员将都是生死一线的机会,而他选择了军人的操守和黄埔的名节。否则,同样与其它释放将领一样,可享“国家供养“安渡晚年。也可与分散多年的亲人相见。&&&&回忆的人却说何将军糊涂,可是了解他的人知道何将军深受中国固有文化的影响,他坚守黄埔革命军,国民革命军的人格典范。据旧部回忆,950年贺龙在成都会见何将军,他们是战场上的对手(最为残酷的包头战役)。贺龙一见面就问何将军其二公子如何? 是否在学水利(这些消息都出自战争期间何文鼎遗失的家书日记)。由此可见何将军的遭遇,他并没有因为有人关照而免受迫害。&&&&VIII.“特赦”、文化大革命()&&&&日,何将军作为第三批特赦战犯首犯之一,同廖耀湘一道被释放。在特赦战犯中很多人被安排为全国、省、市政协委员。政治上参与议政,生活上国家供养。而年近六十的何将军则被分配回到了老家西安,在民辨剪刀厂当工人。所谓“特赦”也者,对何将军而言,堪称有名无实,不禁令人叹息。在这期间又经历了1961年到1964年的大饥荒,曾有数次几被饿死。幸有乡亲旧部入夜时偷偷徒步几十公里从周至县老家送些粗面、辣椒粉给他赖以果腹。1964年-1968年是中国大陆极左派当权时期,残酷的政治迫害每天都在进行。1966年-1968年文化大革命到了最疯狂时期,何将军被迫害的程度,可说是渡日如年,一言难尽。&&&&何将军是一位传统的正直而善良的爱国军人,一生献身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他经历了北伐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十年国共内战、二十五年军旅生涯。服从命令、忠于职守、多次负伤出生入死。作为一个尽职军人的何将军没有战死沙场,而却于日,年近六十七还在西安剪刀厂工作的何将军被折磨致死。有道是:军人无辜,内战才是祸首。&&&&IX.平反 &&&&1985年4月,中共最高人民法院撤销了何将军的战犯身份。四年后的1989年12月,何将军的子女家属从海外回国探亲,为何公修墓立碑。老同学如黄埔同学会会长侯境如、副会长郑洞国题写碑文(注二)。至此,何将军将军总算获得了平反,讨回了公道,入土为安,备极哀荣。&&&&2006年7月,陕西省周至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为何文鼎将军之墓立保护碑。对这位一生为了袓国的统一、国家的独立及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做过重大贡献的原中国国民党将领给予了公正的历史评价。&&&&X.何文鼎的人品&&&&何将军幼年读私塾时深受儒家思想的蕙淘。当时在何将军属下任职的绳景信的描述何将军:“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瞳瞳有神,穿布军服,平易近人”。喜欢下象棋,在他的部队中,任何人都可与他对奕。“善用炮,屡次胜我”,甚至“有时悔棋,(因为)不愿丢炮”。每天的伙食则是“麋米稀饭、锅盔、豆芽、咸菜、辣椒面”。作为一个长官,没有小灶,与将士们一起吃同样伙食。真的做到了同甘苦、共患戁。与士兵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何将军在战场上更能以身作则,率先士卒,勇往直前。&&&&何将军生性寡言,不善交际,不批评论断。在陕西黄埔一期同学中有“何瓜子”的别号。热爱秦腔,从戏剧中学习到中华民族的忠孝节义,做人处世的美德。&&&&何将军忠心耿耿,热爱中国国民党,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家乡的乡亲,也热爱他生长的这块黄土地。所以他就选择了做一名军人为他的五个“热爱”奉献了一生。 &&&&何将军身为军人,南征北战,与家人聚少离多。据其长女回忆,抗战八年只见过乃父一面。每次与家人相聚,莫不鼓励子女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身为军人,不鼓励自己的儿子们成为将门虎子。而鼓励他们学农,增产粮食,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或学习水利,防犯千年来河水汜滥带来的灾殃。何将军用心良苦,概可想见。&&&&何将军一生面对各种艰难陌生的环境,危险四伏的局面,皆能勇敢面对,毫无怨言。是黄埔一期的光荣。参加北伐战争,在军阀混战期间,跟隧蒋中正统领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在与冯玉祥、阎锡山大战中何将军均以国家民族为重,建立功绩,是蒋校长的好学生,好子弟。&&&&八年抗日战争(凇沪战争、西山嘴战争),扺制日军西进在与日军交战时,没有失掉分寸国土。十年内战,直接参与南下事件,伊盟事变的动荡、绥包战役。国共冲穾时,秦岭防守,坚守包头,占领和撤离延安。1949年后经历监禁,及“文化革命”的冲击。&&&&军人就是奉献付出,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第一。何将军身为军人,他做到了为国而不顾家。每次出战均留给妻子诀别书。一生尽到保护国家,民族的职份。何文鼎的一生不仅是写出了一部中华民族的近代史。从一个农村孩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强大,美好,幸福的愿望,付出了他所有的一切。他实在是一位当代的仁人志士和爱国家爱民族的英雄。凡是中国人都爱他,也将永远的怀念他!&&&&注一:青天白日勋章为国军最高荣誉勋章。民间亦有“免死金牌”之称。颁授初期获勋者皆为捍御外侮者,而抗战胜利后皆为反共先锋。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者共有二百零九员,其中四位为外籍。&&&&注二:何将军生前同学兼好友在碑文上曾提字如下:&&&&“昔日并肩为国挥戈 今朝笑看神州巨变”-郑洞国&&&&郑洞国-黄埔一期中将,曾任“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做过贡献永垂不朽”-侯境如&&&&侯境如-黄埔一期中将,曾任黄埔同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校正:高文俊,北美黄埔同学会会长。
朱钜林师长() 湖南汉寿人。1927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骑兵队骑兵第二连,1929年5月毕业后分配在南京中央军校任骑兵教官。
1937年任骑兵第六军(军长门炳岳)第七师第十九团营长,旋升团附,一年后任第十九团团长。1940年12月,因师长阵亡,继任骑兵第七师师长,少将军衔。1943年底,第七师裁撤,改任第六军副军长。1945年,任绥远省保安司令、绥东警备司令兼绥西护路司令。1946年秋,任集宁城防司令。1948年2月,第一0五军和2个骑兵旅编成第十一兵团,孙兰峰为司令,朱钜林任第十一兵团中将副司令,驻张家口。日,第十一兵团遭到解放军的围歼,孙兰峰、朱钜林率少数骑兵逃脱。1949年7月,第一一一军及骑兵师编成第九兵团,以孙兰峰为司令,朱钜林为副司令,驻绥远。日,朱钜林在绥远随董其武、孙兰峰参加和平起义,部队接受和平改编。同年12月,朱钜林回到家乡。1950年,朱钜林出走香港,后到台湾。日,朱钜林病逝,终年84岁。
===========================================================
最后的67军 
登步岛登陆战斗
  登步岛登陆战斗是1949年11月我军解放舟山群岛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渡海登陆战斗。虽然其规模不大,但我军先后以2个团的兵力,与在飞机、军舰强大火力支援下的国民党军6个团,激战2昼夜,以伤亡100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毙伤俘敌近4000人的战果,并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安然撤出战斗,虽未达到占岛的预定目的,亦堪称为渡海作战中的一个奇迹。由于该次登陆战斗的特殊性,给我军后来的登陆作战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登步岛全岛面积约13平方公里,呈长方形,东西走向,西部较宽,东西长约6.5公里,最宽处约3.5公里,最窄处700米,山峦重迭,西南有大山、流水岩、野猪塘山;东有庙山、火烧湾山、仰天头山、半边山;北有涨网弯山;中部之炮台山最高,主峰海拔182.6米,全岛除鸡冠到大岙有一狭长平地外,余均为山岳地带。
  1949年10月中旬,我军先后解放大榭岛、金塘岛、梅山岛、六横岛、虾峙岛和桃花岛等,对舟山本岛构成严重威胁。此时,国民党统治集团为加强舟山防守兵力,蒋介石、陈诚、桂永清等国民党首脑人物于10月中旬赶赴舟山,策划防务措施,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统一指挥舟山军政,急调十二兵团六十七军和十九军增援舟山,使其防守兵力达到9万余人。登步岛守军为敌八十七军二二一师的2个团(六六一、六六二团缺第二营)。他们从南沿到纵深,到处加修工事,还设置了水际照明弹、爆破筒、竹墙、鹿岩、铁丝网、地雷等障碍,企图死守登步岛。
  为不失时机,尽快攻克登步岛,构成对舟山本岛战役包围的态势,第七兵团及二十二军命令六十一师迅速攻占登步岛,以后又指示攻击时间应不迟于11月初。
  接到指示后,六十一师反复研究了舟山群岛11月上旬的潮水、风向等情况,并决定以一八二团全部,一八三团一营为第一梯队;一八三团三营和二营的1个连为预备队,担负攻岛歼敌任务;以刚调来的军山炮团的12门山炮,部署在桃花岛北侧的韭菜山、茅山进行支援;以一八一团留守桃花岛,于11月3日发起登布岛战斗。要求部队登陆后,一八二团除以1个连向岛东北部发展外,主力迅速沿炮台山、张网湾山,攻击鸡冠礁;一八三团一营沿流水岩山、大山,协同一八二团攻占鸡冠礁,占领码头,断敌退路,阻击敌之增援部队,用依岛攻岛的战法夺取登步岛。
  11月3日晚22时,第一梯队3个营在军山炮火支援下,冒着大雨起航,向登步岛进发。经过艰苦拼搏,有7个半连和2个机炮连登陆。并迅猛进攻,一八三团一营攻占了流水岩山,天亮时1个排攻上了大山;一八二团三营七连和二营四连攻占了炮台山;三营主力于拂晓前攻占了张网湾山。至4日拂晓,控制了登步岛四分之三的地区,俘虏守敌500人,将残敌压缩在岛北部的鸡冠礁一带。
  11月4日7时,舟山国民党守军以3个团在飞机、军舰火力掩护下,相继登岛进行反击。我登岛部队分别在流水岩、大岙、竹山和野猪塘山等地,依托阵地与敌展开激战。21时,第61师指挥部率第1梯队余部、预备队和师直属连队,登岛投入战斗。
  5日清晨,敌第67师199团亦登岛增援,敌飞机、军舰以更猛烈的火力进行轰击。我登岛部队以顽强英勇的抗击,击退了数倍于己的敌军的数次攻击,但形势已十分严峻。中午,师指挥部鉴于已无援兵可达的情况下,一面上报撤出战斗的决心,一面令桃花岛守军组织船只接运。当日夜至6日1时,登岛部队采取交替掩护的方式,安全撤回桃花岛。4日7时,国民党军4个团兵力乘坐军舰,在空军的掩护下相继登岛增援,此时我登陆部队依托炮台山、流水岩一线,抗击敌军5次集团冲击,给敌以大量杀伤。敌军为夺回阵地,在飞机舰炮、地面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向该阵地发起10多次反扑,但我军指战员顽强地坚守阵地,与敌展开殊死搏斗。
  4日晚,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各1个营,以及第一梯队首次登陆未成的1个半连和师直3个半连,登上了登步岛与先前上陆的第一梯队一起,歼灭守敌一部,重新夺回了丢失的一些阵地,战斗呈现胶着状态。
  5日中午,第66师指挥部鉴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太大,国民党军处于绝对优势,而我军短时间内已经难以再组织部队登岛参战,现有力量歼灭敌人已无望的情况下,为保存力量,以利再战,一面请示撤出战斗,一面组织桃花岛守军派出船只接运。当日夜,我第66师登岛部队采取交替掩护的方式,主动撤回桃花岛。通过两昼夜的激战,伤亡1000余人,歼灭敌人4000余人。
  登步岛战斗,我军虽未能实现歼敌占岛的计划,但给敌人的打击是沉重的。我军以5个营的兵力,与飞机、军舰火力支援下的敌6个多团的兵力激战2个多昼夜,连续打退敌人20多次进攻,坚守了主要阵地,以千余人的伤亡,取得毙、伤、俘敌4000余人的胜利。其中敌二○○团、二二四团、六六一团3个团长均被击伤。在极其困难复杂的情况下,我军顺利地撤出了战斗,粉碎了敌人妄图制造第二个金门的美梦。
  但登步岛之战应该说既有教训,也有经验。其可贵之处在于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一是渡海登陆作战必须具备绝对优势兵力,不可孤军渡海作战。至10月19日,61师已经连续解放4个岛屿,既要守岛,又要继续攻击敌占岛屿,在兵力上已形不成优势。而敌军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我军船只易被敌军轰炸,补给线易被切断足,以此之师攻击关系舟山本岛安危的要冲登步岛,自是必遇强敌增援反击,而不易达成攻占任务。其二,战前必须切实认真谋划、充分准备。在战前要对敌我双方情况、天候、地理、水文、潮汐等进行周密分析和计划,这对夺取作战胜利是十分重要的。但前线指挥机关对三野的"必须集中足够兵力,要有保障第一梯队同时起渡和第二梯队连续航渡的足够船只,要确实掌握敌情、水情、风向、气候的变化,要严格检查参战部队的作战部署和准备工作。"这一重要指示,未作认真研究,缺乏落实措施。历史证明:渡海作战,海空军的掩护和支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解放海南岛的胜利,那是另外一种特殊条件下的成功战例。"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这是重要的军事原则。
回顾登步岛之战
北有登步,南有金门
发生在解放战争后期的登步岛和金门岛之战,曾被国民党大肆宣扬,以“北有登步,南有金门”并提,认为是这两次“大捷”,保证了台湾不致落入“共军”之手。
关于“南有金门”,近年来,海峡两岸出版了许多关于金门战斗的专著,报刊上也报道了不少有关这次战斗的“内幕”和“揭密”。 把双方的材料对照,关于金门之战的情况,应该说已经清楚了。然而,关于“北有登步”的情况,却鲜为人知。国民党方面,虽极力捧为“大捷”,但仅笔者所见不多的材料看,于事实出入较大,“水分”较多,而大陆方面,似乎很少有关于这次战斗的研究和报道。这主要是对这次战斗缺乏准确的定位。在有关的战史记载中,写到登步岛时都比较简单,一般都说成是“失利”或“受挫”。语焉不祥,加之其中还有诸多顾忌,因此难以详细地去探讨。
登步岛是舟山本岛东南的一座小岛,面积仅14平方公里。它南邻桃花岛,北望全国最大的渔港沈家门(现为舟山市普陀区)。在整个舟山战役中,登步岛战斗打得最激烈、最残酷、我军伤亡最大、歼敌数量也最多,但由于我军最后未能占领该岛而主动撤出战斗,不仅国民党当局把它当作重大“胜利”加以吹嘘,在我们内部,对登步岛战斗的意义和影响,也有不同的看法,一般看作是我军的重大失利,以至对这样一次战斗,很少宣传,很少研究。除了当地人民为之树立了高大的丰碑(沈家门一处、登步岛一处),外界知之甚少。把“北有登步,南有金门”并提,是因为它们间确有极其相似之处:
——战斗几乎在同时打响。金门战斗于日发起,27日结束,登步战斗是11月3日发起6日结束,发起时间前后间隔仅八天;
——两处均为仅仅依靠木帆船,对具有海空绝对优势的敌人进行渡海登陆作战;
——两处战斗均是战役(战略方面)指挥员,麻痹轻敌,不顾主客观条件和一线指挥员的意见,强行仓促发起的;
——两处均是对敌情判断失误,造成敌我力量悬殊,对气象海情规律的无知,后援不济,导致战斗未能取得歼敌占岛的预期效果。
但两处战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金门之战,我登岛部队全军覆没,造成“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最大者”(毛泽东语);登步之战,我军虽也遭受重大伤亡,但在大量杀伤敌人之后,却建制完好地撤出战斗(还带回数百名俘虏),退回攻击出发地——桃花岛。
战斗在深夜打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一个月后。11月3日,在舟山前线桃花岛蛏子港边的一个山嘴上,站立着一个人。下起了雨的深秋显得更黑了。海风吹来,寒意袭人,不禁使他打了个寒噤。在他脚下的海滩上,人影晃动。这是攻击登步岛的部队正在登船准备起渡。他看了看表,原定的攻击出发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可隐蔽于磨盘沙、小黄沙和其他隐蔽点的船至今未到。这虽有些在他意料之中,但仍然引起他十分的焦急和不安。这个人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第61师师长胡炜。他虽然刚入而立之年,却已有十余年军旅生涯。他未满二十,就担任了团一级的指挥员,既当过团长,又当过政委,有“军政全优”的美称。现在,他看着泛着白光的海峡和黑黝黝隐约可见的登步岛。心里却在回想着渡江作战以来的一连串情况。
4月21日夜胡炜随一梯队团渡过长江,接着连续l3天的奔袭,占领了杭州。当该师全面展开警备杭州的任务时,突然接到命令,立即撤出杭州继续向南挺进。在解放绍兴、嵊县、新昌之后,又根据最高统帅部的要求,挥戈向东径取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部队急行军130里,于5月25日解放溪口。接着,部队在宁波附近的雅应镇一带休整。6月10日,接七兵团令要61师回归21军建制。该师于18日西返天台,正欲南下,忽又接兵团命令,要该师再归22军指挥,61师即与22军联系请示下一步任务,一直未获答复。直至30日,才接到22军作战命令,参加宁(海)象(山)战役。61师仓促展开,北方来的战士,在酷暑中和不熟悉的河网海汊地区追堵围截,艰苦作战10多天,消灭敌军千余人。61师对这样的战果十分不满足。他们认为此前有12天的时间,不明前进方向和任务。如果早做准备,可能就不会让主要敌人逃掉。宁象战役结束后,61师在宁海、象山地区剿匪、建政、休整近一个月。8月30日,兵团命令6l师归22军指挥,担负从南侧攻击舟山群岛之敌。要求部队火速赶回象山港南北侧,于一个月内投入战斗。多年后,胡炜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真不理解上级是怎么考虑的,象山半岛作战后,61师在宁、象休整一个多月,要部队参加渡海作战为什么不早点预告任务,使部队有较多的时间准备?任务下达后,要求部队一个月后即投入战斗,一无渡海工具,二无渡海作战经验,能完成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吗?为什么总干这样火烧屁股的事呢?”从以上61师来回奔波,其中先后两度共40多天时间任务方向不明,显示了战役指挥者的犹豫,也给一线的部队造成很大的困难,埋伏了渡海作战准备不足的祸机。另一方面看,自1949年元月,蒋介石把李宗仁推到一线后,即把军事指挥中心挪到溪口,继续指挥顽抗。我军渡江后,蒋介石除命顾祝同在上海组织顽抗,以攫走上海的重要物资并企图乞求美英干涉外,其他沿海地区采取退守海岛以其海空优势与我顽抗战斗。杭州解放后,蒋氏父子逃离溪口经象山半岛登舰赴舟山视察部署,并将部队向海岛收缩。宁象战役中,尽管我军行动迅速,但歼敌不多,也是由于敌已有准备地向舟山撤退的缘故。解放杭州后,61师一直追歼的敌87军220、221、222师,虽在沿途及宁象战役中,均有斩获,但其主力未能抓住,后来果然在舟山遇上了。总的看来,我以无备去打敌之有备,犯了兵家之大忌,也违背了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军事原则。胡炜是个组织纪律性极强的人,虽然心里有那么一些牢骚,但行动上,却毫不折扣地去执行任务。
渡海作战,对这支历经艰险从红军走过来的部队,是个新问题。北方来的旱鸭子,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游弋其间的敌机和敌舰,不免有些发怵。师领导一方面加强思想动员工作,同时在部队挑选了一批战斗骨干,组成了水手队,拜船老大为师,在象山港咸祥一带的海面上,苦练摇橹、掌舵、驶帆的技术。同时在地方同志的配合下成立了“船管会”,一支支民运工作队,深入海港渔村,动员征集船只和船工。部队在这紧张的备战中,迎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奋斗了几十年的理想,现在变成了现实。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官兵,也更坚定了他们解放海岛肃清残敌的决心。
l0月3日,共和国诞生的第三天,北路的部队,一举解放金塘岛。负责南线的6l师积极行动配合北线作战,并于8日和9日占领了六横岛和虾崎岛。l0月l8日,61师四个营的突击部队,趁着雾海暗夜,斩波劈浪,向桃花岛守敌发动猛烈攻击。部队登陆后,奋勇争先,大胆穿插,至凌晨4时,全歼守敌l300余人。桃花岛宣告解放。用没有动力的小木船,与拥有军舰、飞机的敌人在海上作战并取得这样的胜利,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战后,第七兵团发来电报,指出:桃花岛战斗,是“抓紧战机、大胆突击,以迅速果断的动作,实行穿插,获得胜利的典范”。
上级的表扬,给广大指战员极大的鼓舞。作为指挥员的胡炜,并没有感到十分的高兴。他清楚地看到,随着战线的向前推移,海上供应线拉长,粮食和作战物资均感不足。一个师,从桃花岛、虾崎岛、六横岛,经过穿山半岛,的的答答一直拉到宁海。该师既要巩固已占岛屿,又要攻击前进,兵力分散,很难形成集中优势兵力。特别感到棘手的是船只问题。尽管群众积极献船支前,但仍难满足作战、后勤的需要。现有的船只,在敌机、敌舰的猖狂袭扰下,几乎每天都有损失;桃花岛战斗中损失了40余条船,又被调走30条船和水手参加金塘岛战斗,就更使这一矛盾突出。同时他也有一种预感,愈接近舟山本岛,敌人的反抗会愈加强,敌人的海空优势也愈明显。因此,短期内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确有困难,把握很小。师领导研究后,将情况如实上报,并委婉地提出给部队一段休整的时间,再发动攻击的建议,但均未得到22军的答复。l0月底,22军派作战参谋邢帮定赶到桃花岛检查备战工作,传达22军的《关于攻击舟山群岛的作战方案》,实际上是来督战。胡炜见了面一看,原来是老熟人。当年胡炜当团政治处主任时,邢是团长的警卫员。老熟人见面,可以无话不说。他悄悄地告诉胡炜:军首长对你们(要求推迟进攻)的电报很有“感觉”。师领导据此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归属兄弟军指挥时,不能让人家感到6l师叫苦不好指挥。决定按军要求在l1月初发起攻击。决心一下,全师紧张地进行准备,看地形、敌前练兵、抢修船只、运输物资,桃花岛上备战工作热火朝天。
攻击按预定日期进行。此刻,胡炜站在这起渡场,尽管看不清什么,但只要听到夹杂在海涛声中压低嗓门的口令声,就可以判定是某营在登船了。他十分熟悉和信任这支部队,尽管有许多的不利条件,但他仍不怀疑部队能够完成预定的战斗任务。
为了防止敌机破坏,船只分散隐蔽在各港叉,加上风向潮水的影响,预定20时起航,但船未到齐。直到22时,才把船只集中完毕。根据海岛作战的经验,为了限制敌海空优势的发挥,战斗必须在天黑发起、在天亮前结束。现在,离天亮的时间只剩六个小时了。这不能不在这位指挥员的心里抹上一层乌云。
攻击的船队,静静地出发了。站在岸上的人,都屏住气。
“哐!”掩护登陆的炮火袭击开始了。刹那间,对岸响起了爆豆般的枪炮声,照明弹、曳光弹交织成一片火网。几发红色信号弹,报知登陆成功,正向纵深发展。
登陆部队,在船尚未停稳时,便纷纷跳下海,“逢陆必登,勇往直前”,“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退后半步生!”战士们正在把誓言变成行动。“占领炮台山!”
“占领野猪塘山!”
“占领流水岩山!”
“俘虏600人,正在后送…”
按预定作战计划,在控制上述制高点后,各路部队就要把攻击的箭头指向鸡冠礁港口。如果能在天亮前控制港口,就阻断了敌人后撤或增援的可能。
殊死的搏斗
部队虽已打到了鸡冠礁村,一艘因退潮陷在泥涂里的敌舰艇已在我火力控制下挂起了白旗。可惜的是,我兵力太薄弱,加上一线指挥员的犹豫,未能控制码头。此时,天色已明,开始涨潮。不仅陷入泥涂的敌舰得以逃脱,且大量的敌援军在敌机的掩护下,蜂涌而至。一场空前激烈和残酷的争夺战展开了。
原来,当第一梯队的部队起航后,风向潮流突然变化,后面的船只开不出去。原定一次投入五个营的兵力,实际登陆的只有七个半连。兵力少而分散。所以打到港口,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反之,由于登步岛是舟山本岛南面的最后一个屏障。如果登步岛落入我手,沈家门就会直接暴露在我军面前。因此,敌不仅在这弹丸小岛上驻守了22l师师部、661团全部和662团两个营,构筑了大量的工事和障碍。并在沈家门、朱家尖集结了具有海空机动能力的强大预备队。
4日6时30分,敌75师224团与67师200团,在飞机的掩护下,由沈家门乘军舰驰援登步岛。敌援军在鸡冠礁登陆后,即在空中、海上火力支援下,向流水岩等我军阵地发动猛烈进攻。攻击我炮台山阵地的敌人,先以海、空炮火向我阵地持续轰击一小时之久,继而又以多批多架次B 47、P5l飞机从高空和低空对阵地轮番轰炸扫射。顿时,阵地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弹坑遍地,碎石纷飞。不少战士被炸伤亡或被震昏。接着,敌人开始了集团冲锋,成营成连的敌人潮水般地向立足未稳的l82团3营扑来。该营7、8连的勇士们,从敌人的轰炸中挺过来,带着满身的血、泥,在临时工事被毁无所依托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从清晨直到下午,抗击了敌人十数次连续集团进攻。由于力量过于悬殊,7连在遭受重大伤亡后,炮台山制高点被敌人夺回,态势对我十分不利。
4日晚9时,6l师师长胡炜亲率183团3营和2营的一个连,182团1营和第5、6连,师侦察连、警卫连和92炮连,相继投入登步岛——这实际上是该师能用的全部力量。还有一个较完整的18l团用来保卫桃花岛巩固后方,并将作为攻击舟山本岛的主力,是万万不能动的。(战后,有人指责胡炜没有集中兵力,把181团也拿上去。实际上,如把181团也投入登步岛,那么桃花岛就成了空岛,敌人如把桃花岛一占,那么想回也回不来了。)
增援部队登陆后,立即投入激烈的战斗。仍向原定的目标鸡冠礁攻击前进,力图控制港口,扭转不利形势。但由于兵力过于悬殊,未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5日天亮后,敌一方面用飞机、军舰封锁桃花岛与登步岛之间的海峡,阻止我的增援和后勤支援,同时继续向登步岛增派了67师之201团、l99团和军警卫营,并向我军阵地连续猛攻。我军在竹山、野猪塘山、流水岩等阵地坚决抗击敌人。我岛上部队,在无水喝、无饭吃、无工事依托、无援军的情况下,不断打退敌人的轮番攻击,每一座山头都反复争夺,子弹打完了,就拚刺刀、抢托、洋锹、石头,仅在我183团1营的阵地前,敌人就遗尸800多具,可我军也遭受严重伤亡。l83团副团长孟广义、一营长姜先仁、三营长宋德豪相继负伤,二营长王世庭耳朵被震聋。全团除9连连长夏绍卿、政指朱兆富还安全外,战斗连干部大都伤亡过半。该团组织股长赵明,来到三营阵地,看到被震坏了耳朵的副营长张怀芝正在砸手表,准备和敌人决一死战。教导员汪永华“边打边组织”,把各连尚有战斗力的47人集合在一起。他们看到团部来人,就托赵股长向团首长报告:他们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勇敢的抉择
5日中午,赵明奉团长杜绍三之命,来到师指挥所向师长汇报战况,发现那儿异常地静。师长胡炜正仰面坐着闭目思考,表情十分严峻,两个夹香烟的手指被薰得焦黄。赵明明白,师长正面临着重大的决择: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我方不仅无兵可增,且无法补充消耗。岛上已查明有敌七个团的番号,摆出了要全歼我登岛部队的架式(当时他们还不知道金门战斗已经失利,而敌人肯定由于金门的得手而受到鼓舞)。以我现有力量不仅无法歼灭当前之敌和控制全岛,且登岛部队的命运也十分险恶。
的确,胡炜的内心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煎熬。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胡炜和他所指挥的部队,也曾遇到过多次陷于绝境的情况。但在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还可以走的运动战思想指导下,凭着机动灵活的战术和指战员的勇敢和高度自觉性,往往能从敌人的夹缝中钻出去,甚至反败为胜。可海岛不同于陆地,无法发挥我军擅长迂回机动的特长,双方的战术意图较难隐蔽,现在客观上是对我极不利,全歼敌人是无指望了。那就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力量,而避免被敌所歼。如撤退意图被敌发觉,后果不堪设想;两岛间横隔3000余米潮大流急敌人严密封锁的海峡;后方前来接应的船只十分有限,航行没有可靠的保证。如在渡运过程中遭敌攻击,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岛上部队经过连日血战十分疲乏,几近粮尽弹绝;敌兵力数倍于我,有海空优势,敌67军军长刘廉一、87军军长朱致一均登岛督战,气焰十分嚣张。在这种情况下,作出撤退的决定,不仅需要极大的胆略,而且撤退在组织和战术上要有极周密的部署。
胡炜深深地感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在多年的战争中,也曾遇到过各种艰难险恶,但像这样难下决心,还是第一次。部队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作战,远离上级,他的决策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的责任太大了。撤退要冒极大的风险:撤退失败,将会成为千古罪人;撤退成功也仅是个“败将”。按照原方案打下去,他相信这支从大别山走下来、千锤百炼的红军部队会与阵地共存亡打到最后一个人。但这不是对部队、对人民、对革命事业负责的态度。最后,他完全摆脱了个人得失的考虑,果断地下了撤退的决心。
他的措施是:
一、召集部分团以上干部,统一思想,对撤退作周密部署。
二、电告留守桃花岛的师副政委李清泉,要求迅速收集船只接应。
三、部署各种佯动迷惑敌人、隐蔽我方的意图和掩护撤退的作战方案,交得力干部执行。
四、严密策划部队集结、起渡的顺序,制定多种应变方案。
绝不能留下一个战友
撤退的决心,于5日12时左右形成,并立即传达组织,于傍晚开始行动。
根据敌人不善夜战的特点,几天来形成了白天敌攻我守,夜间我攻夺回失地的规律。由183团团长杜绍三和182团参谋长刘正昌各率一个营(经三天苦战,实际人数有限)对敌实行佯攻,掩护部队由海上撤退。当时估计渡海用的船只很少,整个撤退时间至少需五六个小时。在此期间,绝不能让敌觉察我方的意图;万一敌人察觉,这两个营就必须把敌人坚决顶住。
9连连长、战斗英雄夏少卿,带领由7、8、9和机炮连收集起来的人员组成的7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5至7人组成由排长或老班长带队,各小分队配轻机枪一挺,多带炸药包和手榴弹,入夜后,摸到敌火力点下面,然后突然开火,步枪、机枪、手榴弹、炸药包、冲锋号响成一片,团迫击炮也向敌开火。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只是龟缩在掩体里乱放枪炮。隔了半小时,小分队又干一次。到第三次后,听不到迫击炮的声音。夏少卿知道,团部已经撤走,岛上只剩下3营了。他给分队作了动员,要求第四次要打得更猛烈。这就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的真实意图。直到午夜,营部通信员来通知他们撤。他们到了渡口,见营部和7、9连的船已开走,他带9连2、3排登上船,但9连的7班还没有来,大家都在船上静静地等着。敌人的炮弹在船周围溅起股股水柱,但大家只有一个心愿,要死大家死在一起,绝不能留下一个战友。十多分钟后,9连7班来了,船才缓缓向桃花岛驶去。
在最后撤离的人中,还有l82团参谋长刘正昌,这位多年与胡炜一块儿出生入死的战斗英雄,被胡炜选中作为“殿后”,给他的任务很简单:你一定要掩护到走完最后一个人;如果敌人发现我们的意图,一定会拼命攻上来。那你们就要坚决顶住,最后能不能回来……。刘正昌知道师长为什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他知道这很可能是最后的诀别。他理解师长肩上的担子,比自己慷慨赴死还要重得多。他不想用缠绵的告别来增加师长的负担,只是简单的回答:“我是共产党员,师长你放心好啦!”二话没说就去执行任务。
刘正昌指挥部队轮番掩护,一批批战士有序地撤回渡口,最后他手中只有一个班了。他和战士们一样,把手榴弹、炸药包放在身边,严密监视着敌人。战士们催他先走,他不同意,而是让大家先走,自己带一个战斗小组,又把阵地搜索一遍,确信没有漏人,才乘最后一条小船返回。
部队在撤退中,还看到了动人的一幕:师长胡炜、副参谋长王超,在渡口指挥,按伤员、烈士遗体、机关、部队的顺序登船。指挥所和师首长与掩护分队最后撤离。他们沉着冷静、撤退在后,从容不迫的态度,鼓舞着全体指战员。在他们登船时,又把仅有的救生衣留下来给后面的同志。
正是这种干部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保证不丢下一个战友,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证全局的革命精神,使部队的全体官兵(包括不少不久前刚解放的战士),万众一心,遵守纪律,服从指挥,严守秘密,集结、登船秩序井然。撤退过程中,我无一伤亡。
登步岛战斗,我以5个营的兵力,连续恶战50多个小时,抗击了有海空支援的近7个团30余次进攻,毙伤俘敌3394人,敌200团、224团、661团三个团长均被我击伤,还带回俘虏数百名。我军伤亡千人,但没有丢弃一个伤员。唯一一个在战斗中失去联系的战士傅祥明,在发现部队已经撤退后,宁死也不愿当俘虏,抱了一根竹竿跳进大海,飘到一个礁石上,靠吃小蟹和小葱度过10个昼夜,最后被救归队。
6日凌晨1时30分,部队全部撤回桃花岛。天亮后,敌人才爬上野猪塘山。他们看到的是滚滚涌动的海水和向我进攻时留在阵地上的遍地尸体。怪不得敌指挥官惊叹:共军真是难以捉摸啊!
历史的评价
登步岛战斗后,各方对这次战斗,有不同的评价。
台湾国民党当局把它当作“辉煌胜利”大肆宣传,说北有登步、南有金门,阻止了我解放台湾的计划。笔者于登步岛解放后,曾在岛上看到国民党立的“阵亡将士纪念碑”,碑上除了胡吹一通“胜利”,说什么“击毙匪61师师长滕海清,活捉副师长胡炜”等等(滕当时已是21军军长)。同时也承认“是役,我将士阵亡3000余人”;战斗的激烈“惊天地、泣鬼神”。当时在国民党东南行政长官公署担任高级职务、后任国民党评议会主席的袁守谦,也认为6l师“是共军战斗力最强、最剽悍的一个师”。
在我们内部,对登步岛战斗,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登步岛战斗是舟山战役中的一次重大失利。有人认为:登步岛战斗,在登陆、歼敌方面,以少胜多,应予肯定,但未实现作战的企图,就整个战斗而言是失败。也有人事后把责任推到一线指挥员的身上,说该师“没有集中兵力”,“师领导骄傲轻敌”,“组织指挥不细”等等。《第三野战军战史》在叙述金门战斗时,小标题用的是“金门战斗”,而叙述登步岛战斗时,小标题却用了“进攻登步岛受挫”,其倾向是很明显的。
战争史上的奇迹
前进和撤退,是战争中互相依存并可相互转化的一对矛盾。一个战术行动的成功与失败,绝不能孤立地看是进还是退。进不一定就是胜利;退不一定就是失败。如解放战争中胡宗南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和我军的主动撤出延安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这个观点看,登步岛的主动撤退是一着胜棋。
世界上有过许多登陆和撤离的战斗,有过不少背水一战夺取登陆作战胜利的战例:我国古代的淝水之战、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二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等。在战史上,也有在战局不利而从水上撤离,但这似乎更为困难,1940年在欧洲大陆的英军在德军的重压面临被歼的处境下,有组织地从敦刻尔克撤回英伦三岛,被誉为奇迹。可以上例子,都发生在陆地上。而对战史的研究表明,对海岛登陆作战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而全军覆没;在很小的海岛上登了陆,战而不利,又能无一伤亡地成功撤出的例子,只有发生在舟山战役中的登步岛战斗中。创造这人间奇迹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登步岛战斗,创造了这人间奇迹,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孤例,这应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登步岛的战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体现,应该成为军事科学的一笔财富。
登步岛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1949年前后,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东南沿海诸岛屿时,有两次影响较大、伤亡较多的失利作战。一是使我军8个团9000余人全军覆没的金门登陆战,此战现在已广为人知;另一个就是紧随其后的登步岛登陆作战。在这次战斗中,第三野战军第21军61师登陆部队与岛上数量占优势之敌人浴血奋战两昼夜,毙伤俘敌3396人,我军也付出了伤亡约1500人的沉重代价,最后因寡不敌众而撤出该岛,未能完成战役目标。此战至今还鲜为人知。    仓促上阵    1949年夏,渡江战役结束后,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继续向浙东和浙南挺进,一路所向披靡。  6月中旬到11月初,第7兵团又以22军全部、21军61师共4个师约4万人,向有4个军13个师约6万人防守的舟山群岛发起逐岛攻击作战。解放军节节胜利,势如破竹。8月19日起,解放军接连夺取大榭、梅山、金塘、六横、虾峙、桃花、大小双山和悬鹁鸪等岛屿,逐步形成了对国民党军在浙江沿海主要巢穴舟山本岛的战役包围。  为尽早解放舟山本岛,三野第7兵团决定以第21军61师于11月3日攻打登步岛。  登步岛位于舟山本岛东南约3.5海里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约15平方公里的小岛,但却是舟山国民党军老巢的重要屏障。守军为国民党第87军221师,岛上有该师师部和所属661团全部和662团两个营,他们在该岛修筑了大量工事,决心固守。  自解放军连续攻占大榭、金塘、六横等岛屿后,蒋介石于10月11日带着蒋经国以及桂永清等陆海空将领飞赴定海,策划防务措施。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将海军主力第一、第二舰队调往舟山本岛和长涂岛,加紧扩建岱山机场。以保障重型轰炸机起降;将登步岛作为防守重点,并准备反攻金塘、六横等岛;同时急调驻汕头的胡琏兵团(第12兵团)第67军增援舟山,使舟山群岛的守军由6万人增加到9万人。超过了解放军第7兵团攻岛部队4万人的1倍。  受命攻打登步岛的解放军第21军61师,因指战员多是内地人,不适应海岛的地理环境,自10月上旬进行逐岛攻击作战以来,战斗减员较多,全师能够投入战斗的只有5000来人,加之还要防守已经夺取的几个岛屿,不可能全部投入登步岛登陆战;而航渡所需的船只也严重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确有很大困难。为此,师长胡炜将情况如实作了上报。委婉地提议加紧备战,推迟进攻登步岛。  就在登步岛战役的前夕,南线第10兵团一部10月下旬在金门岛登陆战中遭到严重挫折,8个团9000余人全军覆没。为使浙东前线部队引以为戒,毛泽东主席于10月29日通报全军,指出:“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为轻敌与急躁所致。”第三野战军司令部也专门就登步岛作战问题指示第7兵团:夺取登步岛必须集中足够兵力,要有保障第一梯队同时起渡、第二梯队连续航渡的足够船只,要确实掌握敌情、水情、风向、气候的变化,要严格检查参战部队的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防止官僚主义和指挥上的粗枝大叶。可惜的是,战役指挥员未能很好地落实这一重要指示。  攻击登步岛的作战部署是,61师182团登陆后,除一个连向火烧湾方向发展外,主力迅速沿炮台山、张网湾山一线攻击,而后攻占鸡冠礁,断敌退路,阻敌增援;61师183团1营迅速夺取流水岩山、大山,协同182团攻占鸡冠礁,并控制渡口附近要点,阻敌增援并围歼岛上残敌。    迭遭意外    11月3日下午4时30分,解放军61师开始实施炮火准备。隐蔽在桃花岛上的火炮卸去了伪装,昂起了巨大的炮管,一发发炮弹向着登步岛呼啸而去,准确地落在对岸贺家岙、蛏子港、王家岙、后门等滩头阵地上。  持续数小时的猛烈炮击,使国民党军部署在登步岛南海岸的第一线敌军阵地受到严重损失。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解放军的渡海战斗刚刚发起,便接连出现意外。先是部队未能按预定时间登陆。原定登陆时间是晚上8时,因起渡时调动船只延误了两个小时。到晚上10时,182团3营、2营一个半连和183团1营方由桃花岛登船起渡,此时风雨交加,海浪滔天,航行十分困难。经过约半小时的奋力搏斗,他们终于抵达登步岛南海岸,并击退了国民党军在滩头阵地上的阻击,登上了登步岛。  如果说第一个意外造成的不利局面可以通过渡海部队的努力得以弥补的话,那么,第二个意外对于登陆作战则是十分不利了。这个意外情况是,晚上10时30分,当第二梯队准备起渡时。海上突起逆风,船只根本无法开出,整装待发的第二梯队指战员只能在岩边望洋兴叹。因此这天晚上只有第一梯队的7个半连1000余人登陆,他们面对的是以逸待劳的国民党军一个团和两个营。  月黑风高。大雨如注。初冬的雨夜,岛上格外寒冷,登陆勇士忍受着疲劳和奇寒的侵袭,爬高山,攀峻岭,向敌纵深发起进攻。183团1营首先攻占王家岙、贺家岙一线阵地,继又夺取流水岩山,拂晓时又以一个排攻占了大山一带的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连。在另一个攻击方向,182团2营7连攻占了炮台山,3营主力攻占了张网湾山。至此,攻岛部队经过连续突击,歼灭国民党军6个连,俘敌五六百人,并且打乱打散了敌之主力,控制了登步岛约3/4的地域,余敌大部退守于鸡冠礁村及沿海一隅。精神几近崩溃。  此时,由于登陆部队已基本改变了刚登陆时的不利局面,整个形势十分有利,如能一鼓作气地猛攻到底,就有可能攻占鸡冠礁。控制渡口,阻敌增援,进而歼灭岛上之敌。但由于登陆部队人数较少,夺取阵地后又需分兵守卫,突击力量一时减弱:加之通信联络不畅,两个进攻方向的战况不能及时掌握,导致指挥上的失误,未能指挥部队迅速完成预定战斗计划,从而失去了有利的战机。  解放军登陆登步岛的消息很快传到台湾,立即引起巨大的震动。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陈诚星夜驰电舟山防卫司令官石觉。严令务必死守登步岛,以确保舟山安全。石觉急令第67军75师之224团火速渡海增援,接着又令刚由汕头抵达定海的67军67师师长何世统率所部前往增援。  4日凌晨,雨停了,天气慢慢转晴。国民党舟山防卫司令部利用增援部队正向码头集结待渡之际,由空军指挥官赖逊岩驾驶AT-6飞机飞临登步岛侦察。此时能见度已经转好,赖逊岩盘旋于登步岛上空,但见流水岩山、炮台山等制高点的国民党军队均已败退,只有鸡冠礁、陆家岙一线的国民党军仍在苦撑待援,而登陆的解放军部队几乎遍布全岛。看到这里,赖逊岩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登步岛真是危如累卵,破在旦夕!要不是陈诚刚刚下达务必死守的命令,舟山防卫司令部的头目们恐怕早就下令撤退逃跑了。
9时许,国民党军援兵224团等部在飞机、军舰掩护下首先抵达登步岛。由于解放军无强大的远射程火炮压制,又未占领渡口,故使国民党军轻而易举地从鸡冠礁码头源源登陆。  战局由此急转直下。    殊死搏斗
在国民党地面部队大规模登陆增援的同时,其空军出动C-47、B-51飞机多批多架,对解放军登陆部队及船只实施空中打击。他们依仗空中优势,轮番低空轰炸扫射。同时。国民党军军舰及B-25轰炸机,对解放军后方桃花岛进行狂轰滥炸以阻止增援。  登步岛上,硝烟弥漫,弹坑累累,陷于一片火海之中。解放军连夜赶修的简易工事全被摧毁,不少战士被炸伤、震昏,有的牺牲。接着,成营成连的国民党军潮水般地向解放军阵地扑来。  据守大山、流水岩山一线的解放军183团1营,在182团4连协同配合下,顽强地抗击着反扑的敌人。  国民党军在全力向大山、流水岩山一线反扑的同时,又以近两个团的兵力,于9时左右向位于炮台山、张网湾山地区的182团3营发起攻击。中午,敌人的增援部队越来越多,敌机的轰炸扫射越来越疯狂。解放军部队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独力苦撑,伤亡越来越大。为保存有生力量,该营在张网湾山被敌人攻占后,主动放弃炮台山阵地,退至竹山及野猪塘山东北一线阵地继续坚守。下午2时以后,国民党军队又向立足未稳的182团3营发起猛烈进攻,3营指战员与人数占优势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迫使敌人退回了炮台山阵地。  黄昏时分,一向怯于夜战的敌军开始收缩兵力。震天动地的枪声渐渐稀疏下来。这一天,登陆部队顽强地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挫败了舟山防卫司令官石觉想在黄昏以前“全部肃清”解放军登陆部队的企图。    主动撤退    4日晚上9时许,62师师长胡炜亲率182团1营及2营两个连、183团3营和2营一个连、师侦察连、警卫连、92步兵炮连。终于冲破敌机敌舰的拦击封锁,由桃花岛渡海抵达登步岛,与正在与敌激战的部队会合。  这时,岛上的解放军虽然已增至2000余人。然而与敌人相比,在数量上仍处于绝对劣势。  根据当前敌情,师指挥所决定第182、183团集中全力。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进攻鸡冠礁,攻占码头,阻敌增援,尔后歼灭岛上之敌。  在解放军展开反击的同时,白天进攻流水岩山连遭沉重打击的敌军,于夜间以约两个营的兵力,迂回到流水岩山侧后,企图在天明后与正面部队配合,夺取流水岩山。183团在攻击前进中,正巧与该敌遭遇,随即短兵相接展开激战。敌大部被歼。但当该团跟踪逃敌向大山攻击时,天已大亮,且大山敌人较多,攻击未能奏效。另一路182团1营于5日4时攻占了张网湾山和陆家岙,并能以火力阻止敌援兵上岸,但炮台山敌人较多,2营未能攻占,致使1营在天亮后遭到大股敌人的包围,被迫撤出张网湾山。  11月5日晨,眼看就要改变的战况再次恶化。随着敌67师199团、201团全部到达登步岛,岛上国民党军已接近6个团,后续部队还在陆续上岸。67军军长刘廉一、87军军长朱致一等头目也纷纷赶到登步岛。  这时,国民党军飞机、军舰的火力更加猛烈。8时以后,他们以优势兵力继续对流水岩山、竹山、野猪塘山一线阵地发起连续进攻。整个阵地硝烟弥漫,杀声遍野,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中午,61师领导分析了战场形势,认为敌我力量悬殊,且师后方桃花岛已无兵可增,兄弟部队因船只所限和距离较远一时无法来援。以现有力量歼灭敌人已无可能。考虑到这种不利局面,61师师长胡炜果断地做出了主动撤出战斗的决定。他们一面将决定报告上级,一面要桃花岛师后方指挥所组织所有船只,天一黑即开始撤运部队。  61师领导利用敌军怯于夜战的特点,确定5日夜间以佯攻掩护撤退。令182团、183团各组织1个营的兵力担负掩护任务,每营组织若干小分队,轮番交替地对敌实施佯攻;担任佯攻的小分队各配1名司号员,大造攻击声势,迷惑敌人;撤出前,先把全部伤员和烈士遗体运送到渡口,按先伤员、烈士遗体、俘虏,后机关、部队,最后掩护部队,以交替掩护的方式撤出、登船。  暮色降临,目睹了一天厮杀的太阳悄悄地躲进了海里,天空恰似一张巨大的黑幕笼罩下来,海天之间一片漆黑,煞是狰狞可怕。一向怕打夜战的国民党军纷纷缩进了工事,等待天明再战。趁此机会,解放军向流水岩一线发起了佯攻,冲锋号声、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不绝于耳。国民党军官兵们以为解放军会像前两夜那样又要发动新的进攻,躲在工事里实施防御,始终未敢出动反击。  当夜,师后方桃花岛的船只一艘又一艘地穿梭在两岛之间的海峡上接运指战员,至6日凌晨1时,61师登陆部队包括伤员、烈士遗体和俘虏全部安全撤回到桃花岛上。  天色大亮以后。敌军又开始像前两日一样进行反扑。先是派出飞机在解放军撤退前的阵地上投下大量重磅炸弹,地面部队又用大炮轰、机枪扫,磨蹭了好一阵子,方才壮着胆子冲到对面阵地。然而。看到的只是前两天进攻时留在阵地前的大片尸体。
当时的台湾报刊称,进攻登步岛之解放军“不怕死”,“不惜抱炸药破毁我工事,与工事同归于尽”,“组织严密”,“处于绝境之情况下,鲜有大批投诚分子”,是“战力最强最剽悍的匪军”。    战后余波    这次登步岛之战,解放军登陆部队在克服了出师不利的困难、一度胜利有望的情况下痛失战机,与优势之敌苦战两昼夜。虽然予敌重大杀伤,但自己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最后在处境险恶、歼敌无望的情况下撤离登步岛,保存了有生力量。粉碎了蒋介石、陈诚制造又一个金门的美梦。战斗中,部队虽然打得英勇顽强,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完成预定占岛歼敌的战斗任务,不能不说是一次影响较大的失利作战。  战后,国民党军方开动宣传机器大肆渲染“登步岛大捷”。声称“全歼”了解放军登岛部队,还将国民党第67军的一个师改名为“登步师”。蒋经国兴高采烈地称登步之役为“继金门大捷后又一胜利,不仅有利定海防务,且对全军士气将更为振作”。蒋介石也致信第87军军长朱致一,说此役是“我第八十七军在革命史上之光荣,不仅巩固定海全盘之战局,并使我中华民国之国基亦得由此转危为安”。虽然这不过是他们惯用的自欺欺人的把戏,但对于已成惊弓之鸟的国民党军来说,这无疑是打了一支振作精神的强心针。  对金门战役和登步岛之战的经验教训,三野、军委和毛泽东主席都高度重视。粟裕日致电第七、九、十兵团,要求各兵团对舟山等岛的攻击,必须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发起。11月22日,粟裕又致电军委和毛泽东,“建议军委推迟攻击舟山的时间,加紧发展海空军。在打法上,以海空力量给舟山之敌海空军以歼灭性打击,然后以陆军优势兵力攻取舟山。”毛泽东则于日、日两次致电粟裕,要粟裕到北京与聂荣臻、李涛、刘亚楼会商攻击办法。  1950年4月下旬,我军已夺得浙苏沪上空部分制空权。台湾“国防部”报告承认:“我在舟山方面之制空兵力,显已陷于劣势。如我之制空权一旦丧失,则我之制海权亦必相继不保。”  日,解放军占领了有国民党军海陆空立体防御。被称为“固若金汤”的海南岛,使国民党军完全丧失了固守江浙沿海诸岛屿的信心。为保存兵力,国民党军遂于日至16日,将守岛部队秘密地撤退到台湾。5月19日,舟山群岛全部解放
郭文灿师长()少将。号光明,祁阳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中央宪兵学校、中央警官学校高级班、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2期毕业。
何世统师长 (),国军少将,贵州省贵阳人。日本陆军士官学位毕业,后入陆军大学受训。1941年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官处课长。1942年任湖南省政府特务轩团团长。1944年任湖南耒阳警备司令。1945年任第四军第九十师副师长。1948年任第六十七军第二一九师少将师长。
1949年随蒋去台湾后,曾任“国防部”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司令。后又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第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
第67军的番号先后被东北军、川军使用过。由于这两个派系的67军在抗日战场上损失过重,所以都先后被裁编了。到了内战后期,国防部在损失大量前线野战部队的情况下,开始大批量的编练新军,而新军的部队番号就从以前被使用过的杂牌军中挑选。于是这些曾经被晋军、川军等等所使用过的番号就又都浮出了水面,这67军就是其中之一。要说67军的部队,那都新编练的,除了一些高级指挥官外,那就只有士官是从能征善战的土木系部队中抽调的,士兵就全都是新兵了。不过当时谁都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支新军,却成了保卫舟山的中坚力量,并在登步岛立了一功,成了继12兵团在金门之后的又一次大捷。
刘廉一,字德焱,湖南长沙人,生于日。刘廉一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和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六期,是土木系中一名比较出色勤务人员。具体来说就是,这位步科出生的将军在军校毕业之后当过军政部的侍从参谋、科长、处长,还当过一段时间的靶场练习团团长。为了培养刘的资历,陈诚还安排他当了半年的第8师师长,可在这半年里,第8师是最太平的时间。估计全师官兵都要感谢刘师长的到任使让他们远离了战火硝烟的战场。
于是刘廉一在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日战争乃至“戡乱战争”的历此战役中,啥都没干,尽坐办公室处理文书工作了,也由此看出,陈诚是决定把刘廉一当做一名专业的参谋人员来培养,这自然就会让他远离战场。而在抗战胜利之后,刘廉一也是不出意外的继续坐办公室,并先后当过中国驻联合国的陆军副代表和国防部部长办公室的主任。到了1949年,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将军们在战场上的被俘率实在太高了,当然还有那么一点阵亡的。于是在后方坐办公室的将军们就自然而然的被推上战场,成了野战部队的指挥官。刘廉一就在这个时候,成了在江西上饶新建的第67军中将军长了。
陈诚对67军还是比较关照的,尤其是当12兵团的两个主力军在淮海战场覆灭后,67军的地位就逐渐的重要了起来。一开始67军就辖两个师,第218师和第219师,后来又给增编了一个286师。虽然都是新兵,但是这个军全副美械,甚至还以团为单位配备了美国教官。要评价67军的训练度,刘廉一一定十分自豪。但要评价这个军的战斗力,估计刘廉一只能当一回哑巴了。因为当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时候,位居二线的刘廉一一点都没料到一线部队垮的实在太快了,有的甚至一下子就跑到了二线部队的后头了。这刘廉一还没回过神来呢,解放军就快逼近他的防区了。仓皇间,刘廉一只得带着67军后撤,等到和解放军追击部队脱离之后才发现,堂堂一个军就只剩下半个了……
对于这个结果,刘廉一很不服气。他的67军还没打呢,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垮了一半。这时候的刘廉一估计要大骂对手了,有本事咱们摆开阵势来场对攻啊。和那些在战场被俘的将军们所不同的是,刘廉一还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因为他的这个愿望在登步岛得以实现了。应该说陈诚还是挺照顾67军和刘廉一的。在67军撤垮之后,刘廉一的部队被整个缩编为67师,又调了两个新成立的师(56师和75师)编入序列,把67军凑成了一个完整的甲种军。接着,刘廉一奉命带着新编成的67军开赴舟山接受舟山防卫司令官石觉的指挥。
登步岛是个只有13平方公里的小岛,大这个岛是解放军进攻舟山的踏板,当时守岛的只有87军的一个加强团。当解放军21军以两个团在11月3日发起进攻之后,石觉立即命令担负机动预备队的67军军长刘廉一率部增援。对于已经获知金门大捷的刘廉一以及67军官兵来说,对于守住登步还是有些信心的。最先登陆的75师一个团在登岛不久就发起反击,后续部队也随即投入到攻势作战中。同在大陆被打的丢盔弃甲的友军所不同的是,67军的部队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就连刘廉一在见到前线作战部队颇有气势的反攻之后,也性起的亲自带着一个加强营登岛指挥作战。这刘廉一一登岛,使得前线作战官兵的士气更加为之一振,于是团、营长们也都纷纷亲自投入作战,在同解放军经过了三昼夜的往返对攻之后,67军和87军的增援部队一起将解放军打退了。
刘廉一证明了自己,同时也实现了三个月之前要和解放军摆开架势对干的愿望,并且他还取胜了,这自然使他乐开了花,不过他到没想过,国民党是以三个师的兵力打解放军的两个团……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刘廉一的这次成功,使他成了日后被内定为增援朝鲜战场的“派遣军”司令官。但援韩军最终没能派上战场,刘廉一的任职也就无形取消了。可能是登步岛的胜利使刘廉一产生了骄傲心理。在四年后的一江山战役中,刘廉一指挥的作战部队几乎被解放军全歼,就连守军副司令王生明也被打死。此后刘廉一曾一度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三参谋次长室(作战室)次长,但在1965年就过早的退出了现役。日,刘廉一在美国因病去世。
==================================================================
19547167257818419553219581119631119661197011197512197611581632198971
67军(原辖56师,67师,75师)原川军番号,1948年10月徐蚌会战直前在南京成立,后与江西编成第10军并编,属胡琏之十二兵团,不久恢复67军番号,救援登步岛有功。整编初期75师改隶第5军,另外拨入粤军第4军、粤军64军缩编的第4师。67师选为美制师的实验师。第4军,粤军,北伐抗战的铁军,在长江作战覆没,在广东重建,海南岛撤退时又因船运不及,和粤军64军一起只运出2000人。来台后缩编为独立4师,后拨67军建制。
第67军,1954年7月改称第2军(军长何世统),辖第57师、第81师、第84师。
何世统 (),国军少将,贵州省贵阳人。日本陆军士官学位毕业,后入陆军大学受训。1941年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官处课长。1942年任湖南省政府特务轩团团长。1944年任湖南耒阳警备司令。1945年任第四军第九十师副师长。1948年任第六十七军第二一九师少将师长。
1949年随蒋去台湾后,曾任“国防部”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司令。后又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华心权 (1919~),国民党军将领。又名静娃、家骏。陕西省商州市人。毕业于中 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第十一期,后曾入革命实践研究院及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大学特别 班、三军大学战争学院学习。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东北保安长官部特务队队长、永 吉保安第四团团长、暂编第五十二师团长、第三十二师第九十四团团长。1948年11月淮 海战役时,任第一三九师副师长。1949年1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后潜逃去南京,任 第二○○师副师长。1950年任国民党军金门防卫司令部教导总队总队长。1952年任第二 ○○师师长。1955年3月任第八十四师师长兼马祖守备区指挥官。1957年任第二军军长。 后曾历任第二军团中将副司令、“国防部”战地政务委员会副主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副总 司令、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官。1970年后任“国防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萧而光(曾任金门防御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官、国防部联训部督考室中将主任、三军大学战争学院中将院长),
其中,第81师,1966年9月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2师,脱离陆军建制。
第57师(师长颜珍珠),1962年4月改制,1969年8月撤团改营。
第84师(师长廖发祥),1958年5月改制,1969年8月撤团改旅。
颜珍珠(),湖南省茶陵县平水二仙人,先后毕业于中央军官学校第十五期步科和陆军大学参谋班西南班第六期。
颜珍珠(),湖南省茶陵县平水二仙人,先后毕业于中央军官学校第十五期步科和陆军大学参谋班西南班第六期。民国29~38年(),主要任职有:第七十八军参谋、连长、昆明陆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参谋、七十四军参谋、团作战部主任、营长、团参谋主任等。解放前夕去台湾,一直在军队任职,先后任团长、师长、陆军作战发展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二军少将副军长、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参谋长和第二军中将军长等职。20世纪80年代末,离职赴美国,致力于中国画创作,成为有名的画家。
其兄弟[1]共四人,兄长颜子珍(?—1955),曾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后因土地革命受到错误的批斗,于1955年病逝衡阳。
台军的第三次整编方案不少,但严格来说主要是针对原有部队的番号更换而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迷惑对手——解放军。可笑的是,在1976年开始实施的番号变更不久,一份载有详细部队番号的变更表被“不慎”遗失了。这件事一度震动了台军高层,被迫再次更换番号。而这次所谓的整编,实际上仅仅是一场部队之间的番号变化而已。
现将1976年各部队的两次番号变更罗列如下(注:第一次番号变更时间为1976年1月,第二次为1976年8月,前番号旁的人名为该部老番号最后一任主官,后番号旁的人名为新番号第一任主官):
第2军(军长李致远)——第5军——第32军(军长萧而光)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干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