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pm2.5防雾霾口罩2.5最高指教达到了多少

D【解析】试题分析: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若直径在1~100nm之间也能形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错误;B、“PM 2.5”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很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错误;C、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交通安全,错误;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 2.5”污染,正确。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环境问题。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淀粉溶液遇碘化钾→蓝色 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将6.4 g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在加热情况下充分反应,铜没有剩余。试计算:(要求有计算过程)(1)生成的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2)若用4 mol·L-1的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 ,恰好生成Na2SO3 ,计算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金属锈蚀    
B.海水晒盐
C.食物腐败  
D.燃放鞭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贵州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双桥法分析下列反应,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2)2H2
O2 ==2H2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贵州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A.MnO4-Mn2+   B.HClCl2
C.FeFe3+   D.KClO3O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得b1克固体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2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3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4克固体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绿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问题1】绿矾晶体(FeSO4·7H2O)由于保存不妥或长久放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为探究绿矾样品的变质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取少量绿矾样品,用蒸馏水在烧杯中配成溶液。(1)方案1: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
试剂(写化学式),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血红色;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已被氧化。(2)方案2: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完全被氧化。(3)使用FeSO4时,如要防止Fe3+的干扰,可以加入适量铁粉进行除杂,写出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要从FeSO4溶液中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     、冷却结晶、 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此空填序号)A.蒸发皿   B.石棉网     C.烧杯      D.玻璃棒 【问题2】灼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工业上常通过高温分解FeSO4的方法制备Fe2O3,为检验FeSO4高温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SO2和SO3,进行如下实验:将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I中氯化钡溶液中可观察到现象          
        。若氯化钡溶液足量,将最后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重为2.33克,则灼烧绿矾的过程中转移了_________mol的电子。(2)装置II中试剂为品红溶液,其作用是  
(3)装置III中试剂为NaOH溶液,其作用是               
       。 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2014年11月PM2.5浓度降两成 这个冬天浙江雾霾去哪儿了
政府治理初显成效 本地污染排放减少 长三角联防联控 外来污染输入减少
制图李本献(根据省环保局提供数据计算所得)
  当2015新年钟声敲响时,还有多少浙江人的新年愿望是&雾霾天少一些&?
  无论杭州,还是湖州、宁波,2014年11月以来的这个秋冬季里,雾霾天少了,空气比去年好一些,口罩不再是出门必需品。
  仅仅一年前,雾霾肆虐浙江全境,工厂、工地为雾霾减产、停工,从县到市再到省级部门接连出台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1. 11月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两成
  2014年11月,浙江11个设区市PM2.5的平均浓度为58毫克/立方米,跟2013年浙江雾霾爆发时相比,同期下降了17毫克/立方米,降幅达22.7%,少了两成不止,这也就意味着雾霾大大减少。
  2. 1至11月PM2.5平均浓度下降2毫克/立方米
  从月数据看,11个设区市的PM2.5平均浓度为52毫克/立方米,较2013年同期下降2毫克/立方米。
  要知道,在2014年初时,浙江还处于雾霾爆发期,空气污染远高于2013年初时的水平。这意味着,只有后期雾霾明显少了,才能把平均浓度拉低。
  3.重度和严重污染次数减少
  2013年11月和12月,杭州多次出现空气质量指数(AQI)200以上的重度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
  但这个秋冬情况大为好转,即使出现雾霾天,也是AQI在200以下的中度污染。偶尔AQI会高过200,也会因天气变化来了阵风或下了场雨,空气迅速清新。(都市快报)
  原因分析:
  1.本地污染物排放减少
  仅隔一年,浙江的雾霾天格局发生这么大变化是什么原因?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金均说,造成雾霾天形成的因素包括污染源排放和天气两方面。
  金均的团队于2013年承担了我省首个雾霾天气专项科研课题,初步梳理了我省雾霾天历史走向、现状。
  他认为,2014年浙江雾霾减少的首要因素是政府花大力度治理,本地污染物排放减少。
  2013年秋冬雾霾引发政府重视后,浙江针对污染源情况,推出一系列政策治理大气污染,包括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把&治雾霾&列入2014年浙江省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二,与长三角地区建立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在这一年,浙江各地开始淘汰黄标车,机动车油品大规模推行国四标准,改造浙江能源结构,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等,杭州还为控制机动车总量出台限购政策。
  2.天气影响不大
  金均说,目前浙江雾霾问题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一旦出现静稳天气,即无风天,垂直对流情况不好,污染物在低空堆积,雾霾就容易形成。
  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说,雾霾除了跟风有关,还与湿度和温层有关。湿度越高,垂直温层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也越会造成雾霾。
  杭州一般从11月正式进入雾霾高发的秋冬季,2013年11月与2014年11月比,气候条件又有哪些变化?
  毛燕军分析,2014年11月无论风速还是湿度,都比2013年时更有利于雾霾天的形成。而在不考虑垂直温层情况下,杭州2014年11月的地面天气情况都更适合雾霾形成。
  事实上,2014年杭州11月的PM2.5均值为80毫克/立方米,比2013年减少10%。
  这也就意味着,杭州乃至浙江2014年脱困雾霾,归功天气的可能性很低。
  3.外来污染物输入减少
  金均认为,浙江在2013年爆发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天,除了连续遭遇静稳天气和本地污染物过度排放外,还受北方大气污染物输入影响。&这从几乎没有污染源的舟山屡次出现重度污染就可看出。&
  而浙北杭嘉湖绍的大气污染情况远远严重于浙南、浙西,也与此关系较大。
  2013年秋冬季,雾霾重创华北、长三角后,各地都开展了大气污染自治和区域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除了浙江,各地雾霾问题好转,看近一年上海、南京等其他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空气也比2013年时好转许多。
  2014年11月,舟山的PM2.5均值为27毫克/立方米,比2013年同期减少了40%。无污染源的舟山空气质量好转,明显得益于外来污染物输入的减少。
  2013年秋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湖州,地理位置恰好位于浙江省最北部,紧邻工业发达、重工业集中的江苏。其2014年11月PM2.5均值为74毫克/立方米,比2013年同期减少了20.4%,空气比杭州、绍兴要好。这也明显与外来污染物减少有密切关联。
雾霾|杭州天气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2015年北京“最严重雾霾”的严重性
当前位置: >
2015年北京“最严重雾霾”的严重性
  北京今年&最严重雾霾&有多严重?
  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持续100多个小时
  环保部表示,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自11月27日凌晨开始,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并持续近110个小时,为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11月30日下午,北京市PM2.5出现极端峰值浓度,南部地区部分站点超过900微克/立方米。
  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监测显示,1日20时,北京35个环境监测点中,除了两个没有数据显示,其余全部为六级严重污染水平。
  此外,北京的此次污染演变过程复杂,总体呈加重趋势,同时也存在大幅度波动。
  这几天的重污染天中,出现了两次明显短期快速跃升时段,分别为11月26日18时至11月27日18时,以及11月30日6时至18时,这两次跃升过程中,空气质量都从2级良跃升为6级严重污染。
  据了解,11月30日,北京市PM2.5浓度在6时还仅为57微克/立方米,到了18时,一跃升到了526微克/立方米,短短12小时内增长了近10倍,也正是在那个下午,出现了900微克/立方米这样的局部极端高浓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对PM2.5浓度的快速增长有同样的观察。&早上还是优良的水平,几个小时内就突然上升到了好几百(微克/立方米)。昨天早上,北部还是比较好,到了下午一下子又变得很高了。&他昨日说。
  王自发说,新的变化需要深入分析,如这次PM2.5浓度非常剧烈的快速增长是此前未见的,其肯定是污染物外地传输与本地累积的结果,但是怎么结合的,这些科学机制还需要深入分析。
  此次最严重雾霾为何出现在华北?
  华北大范围遭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令污染物持续累积
  据新华社报道,连续的雾霾天气,已令京津冀多个城市拉响警报。11月29日,北京发出年内首个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次日6时30分,河北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两小时后,天津则将霾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预警。
  11月30日,中央气象台将大雾和霾黄色预警提升为橙色预警,并表示,12月1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霾天气持续,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当天上述地区或出现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
  另据环保部统计,截至12月1日,河北的邢台、唐山、廊坊发布了红色预警;山东有8个地市、河南有6个地市尚处于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中。
  环保部12月1日分析认为,特殊的气候背景和极端的气象条件,是此轮华北雾霾的重要诱因。2015年是有历史统计以来的&最强厄尔尼诺年&,11月华北地区多次强降雪,化雪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中层大气同期显著回暖,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热下冷&致流动性降低,华北地区大范围处于&高湿度& &低风速&&强逆温&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助推了污染持续积累。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北京这次也遇到了非常不利的气象条件。&浓度刚刚下降,马上又因为比较强的南风被推了回来,还同时带来了稳定的大气。&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说,原来北京上空可能有1000米乃至2000米的扩散空间,现在被压缩成了300米左右,所有的污染物都被压在这几百米的逆温层中。
  此外,柴发合解释,因为刚刚下过雪,整个北京的湿度特别高,湿度高有助于包括硫酸盐在内的一些污染物爆发性增长。
  总的来说,柴发合表示,相比2013年1月和2014年2月的北京重污染过程,此次重霾过程遇到的气象条件更加恶劣。
  11月30日,北京遭遇2015年冬最严重雾霾,一名男子将塑料袋套在头上留影。
  哪些污染排放导致此次重霾?
  原煤燃烧和工业排放是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污染源
  专家们正在全力分析此次重霾PM2.5的成分。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说,环保部组织了在京的所有科研单位对此次重霾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据环保部方面表示,对整个华北区域而言,原煤燃烧和工业排放是此次重污染过程中最主要的来源。就北京而言,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以本地排放贡献为主,其中机动车排放贡献占比较大。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此次重污染期间,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燃烧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增加明显,原煤散烧对近地面污染贡献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对PM2.5浓度贡献最大。
  &进入冬季,由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燃煤,以及城乡接合部、农村的散烧监管不到位,加之供热锅炉等排放量的增大,这些都是重污染天气的成因。&柴发合解释说。
  从观测数据看,与燃煤排放直接相关的有机物、硫酸盐、黑炭等物质,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也证明了煤炭污染是导致本次华北地区大范围空气重污染的首要来源。
  据新华社报道,特别是近期北方地区的降雪降温过程,导致区域燃煤采暖消耗量大幅增加。河北省相关部门统计,当地原煤散烧和直燃直排对大气污染影响明显,河北生活用散煤排放量占全省燃煤排放总量的50%以上。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机动车污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柴发合介绍,特别是北京等城市地区,机动车密度大,活动强度高,而冬天低温下启动机动车,燃烧不是很充分,因此汽车启动时排放比较大,再加上交通不畅,燃油效率降低,使得汽车污染的增加比较厉害。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表示,近两年空气重污染频次在减少,空气质量总体在改善,但是随着减排的深入,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污染物来源也发生变化,导致重污染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对既有的减排措施进行评估,这是至关重要的。
  为什么不强制中小学停课?
  &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属于&建议性应急措施&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都启动了各自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但环保专家表示,目前应急措施基本是在污染业已形成的条件下启动,有助于减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污染排放,但对已形成的污染作用不大。
  有市民提到,为何如此重污染天气不强制中小学停课?据了解,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属于&建议性应急措施&的一项。
  12月1日,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停止户外活动,并根据所在地区情况自行调整课程安排。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等部分学校启动&停课不停学&应急预案。
  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认为,将建议性措施变成强制性措施有其积极一面,但需要充分考虑其带来的其他影响。&目前雾霾仍频频发生,强制措施势必影响家庭、学业的正常节奏。&杨朝飞说,可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集纳各界声音,为政策变动提供最广泛的共识。综合新华社
  为何不启动红色预警?
  北京市环保局应急处处长王斌:因不具备升级至红色预警条件
  北京市环保局应急处处长王斌表示,北京之所以没发布红色预警,是因为不具备升级至红色预警的条件。
  11月27日,市环保监测中心对空气质量趋势进行了研判,预计29日扩散条件会出现好转,达不到重污染程度。因此,根据相应条件启动了重污染黄色预警。
  28日,监测中心再次研判,确认29日午后到晚间空气质量好转,但全天整体空气质量为中度到重度污染,11月30日和12月1日两天将持续重污染。因此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及时升级了预警措施。由于12月2日空气质量将彻底好转,因此已经不具备升级至红色预警的条件。
  也就是说,由于此前研判29日的空气质量达不到重度污染,所以不满足红色预警连续3天以上重度污染的标准。
  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空气重污染的定义为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0以上,&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方能触发。
  王斌还表示,事实上,橙色预警已包括大量强制性减排措施,只要认真落实,减排力度一样很大。同时相对红色预警(启动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等),橙色预警对市民的日常生活影响更小,&我们希望市民能够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减少污染排放,监督环境违法行为,这样预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王斌说。
  不过,也有环保专家指出,此前研判的过程中,环保部门可能低估了29日空气污染程度,以至于没有及时启动相应的预警级别。他表示,目前环保部门较精准的空气质量预报为3至4天左右,5至7天为趋势预报,长期的趋势预报只能作为参考。
  另外,红色预警的启动能多大程度缓解污染?环保专家表示,应急措施的启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但能一定程度削减污染峰值。
  散霾除了靠风还有良策吗?
  严格落实减排措施,并形成区域治理体系很有必要
  中央气象台预计,华北、黄淮地区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随着1日夜间冷空气的到来,2日上述地区的雾霾将自北向南减弱消散。
  &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应急措施只是一时的治标。&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认为,需要&365天如一日&的精神,承担起治理雾霾的责任。一味依赖治标的应急措施,从长远看其实对治霾不利。&要把治霾当作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杨朝飞说。
  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所长杜少中告诉记者,严格落实减排措施,并形成有效的区域治理体系很有必要,&这就好像室内禁烟,只要有一两个人破例,大家都要跟着遭殃&。
下页更精彩:1
相关文章推荐
你可能兴趣的文章热门专题推荐内容热点内容推荐安卓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雾霾达到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