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名粥作这首诗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有什么特色

古诗中,分析评价语言特点的术语有:
一、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⑤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对诗歌的体载特征也应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常见题型解析: 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试中,常见的类型有: (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 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 (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1.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三)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当然,分析技巧时我们要综合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 样的道理. 【题型示例】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答: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四)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题目解读】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等等. 【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活,概括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情感赏析 【答题要点】 诗歌情感的赏析,在古诗欣赏题中也常常涉及.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探求在诗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从而进行归类.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热情奔放、抑郁忧思、昂扬激越、静穆闲适,如果再具体一些,我们将初中所学的诗歌进行归类,大致又有以下常见的一些:离别之情、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爱国、思乡、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请阅读以下诗歌,试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中哪两句写出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2、请说说诗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答2:本诗抒发了诗人静穆闲适的的情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2015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分析语言特色题
发布时间: 09:48 来源:武汉巨人学校 作者:巨人小郭
导读:高考诗歌鉴赏题是很多同学比较头疼的,小编整理了一系列针对诗歌鉴赏不同出题模式应对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看看分析语言特色题应该如何应答。2015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分析语言特色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 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4、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答题示例2007年浙江卷第16题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乌衣巷 (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 (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练习:(08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08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巨人学习小助手温馨提示:巨人教育现针对高三生开设了高考提分班,帮助大家2015年高考取得好成绩!全面衔接提升学习方案。点击或者免费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400-888-4545,与我们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我们会给你专业的解答和建议!即日起,幼(幼升小衔接)、小(小学)、初(初中)、高(高中)秋季课程报名已经开始了,凡前往武汉巨人学校各分校报名地点,报名可享受优惠活动,早报早安排开课,机会多多,不容错过!家长们可点击或者免费拨打咨询热线:400-888-4545,了解详细内容。【网上班次查询】请先登录武汉巨人官网首页:选择交通更方便的校区进行查询及咨询。【咨询电话】请立即点击或者拨打报名热线:400-888-4545查询离您最近的服务中心!
关键词:2015高考,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下一篇:没有了
咨询电话:400-888-4545
升学关键词
最新考试竞赛升学资讯
同学朋友实时交流
热门活动一网打尽
在线免费学习网校课程
忘记密码?
升学咨询热线:400-888-4545【图文】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
上传于||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实​用​课​件
大小:583.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怨诗孟郊 这首诗歌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写了落泪,但却不是独自下泪了;也写了验证相思深情的意思,但却不是唤丈夫归来“看取”或“验取”泪痕了.诗是代言体,诗中女子的话比武诗、李诗说得更痴心,更傻气.她要求与丈夫(她认定他也在苦苦相思)来一个两地比试,以测定谁的相思更深.相思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没大小,没体积,没有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还真不容易呢.可女子想出的比试的法儿是十分奇妙,十分匪夷所思的.她天真地说: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各自滴在莲花(“芙蓉”)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莲花,将为谁的泪水浸死.在她心目中看来,谁的泪更多,谁的泪更苦涩,莲花就将“为谁”而“死”.那末,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这是无比傻气的话,又是无比天真可爱的话.池中有泪,花亦为之死,其情之深真可“泣鬼神”了.这一构思使相思之情具象化.那出污泥不染的莲花,将成为它可靠的见证.这就是形象思维.希望能够帮到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