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可以什么出猴年5次日食月食和月食发生的时间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已处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已处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日期: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这个名字是由伽利略取的。
环形山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4、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影子投向地球,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日食有三种: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画出日食时三者的位置关系:
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月食只在满月的时候发生。
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
画出月食时三...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的相关内容日期:当宝宝来到我们中间 从原本自由自在,一人饱全家饱的日子,走到婚姻的世界中,经过“相爱容易相处难”的磨练,总算找到一套和平的相处方式,可是当“第三者”——宝宝加入你们的世界之后...日期:中间 一天一个小男孩儿和他的爸爸去田里割麦子,割了一会小男孩儿就停了下来。于是他的爸爸就问他:“你怎么不割了。”小男孩儿说:“太累了,我腰痛。”他爸爸一听说:“70岁才长腰,你小小的年纪哪来的腰。”、小男孩儿指着腰不解的问:“那这是什么地方?”爸爸看了看说日期:登月球 小明问他爸爸:爸爸,人类为啥要千方百计登上月球?父亲不以为然的说:因为月球上面有个美女叫嫦娥..... 日期:[童话故事] 拯救地球 如果地球得了重病,他一定会疼得到处发生地震。地震过后,天空还会不停地下大雨,那是他在流泪。这时候,太阳公公就会对他说:“嗨,地球老弟,我认为你应该去看看?!?地球觉得有道理。于是,他乘人们在黑夜熟睡的时候,悄悄地跑到“银河医院”看病去日期:[自然类] 太阳地球和月亮 太阳大,地球小, 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 月亮绕着地球跑。 日期:[数学儿歌]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除法运算显神通。不够商1我来补。有了空位我就坐。别人要想把我除,常胜将军总是我。 日期:地球妈妈的梦 地球妈妈原来长得十分美丽。后来人类的科技发达了,建设了许许多多工厂。从烟囱中冒出的一缕缕灰色的青烟,犹如磨菇云,又浓又密;从一个个水道中排放出一股股犹如黑墨水般的污水,又臭又脏,有的还有刺激性的气味。地球妈...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6高考地理-1专题01地球运动
<font COLOR="#FF版3-2-1备战2016高考精品系列
专题1 地球运动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
地球运动部分是各地高考的必考内容。从近年高考命题规律看,本部分内容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晨昏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侧重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日照图几乎是必考内容。本部分内容从考查的形式上,有两个规律: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联系实际,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或提供隐性信息,以此为材料的试题似将大量出现在试卷中,综合考查考生对地球日照图、经纬网、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间计算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2016高考备考中注意以下几点:
1.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各种图形对基本原理、规律进行阐释。
2.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特别是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地方时、区时和时区的计算以及季节的判断。
3.注重原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计算等问题。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公转形成黄道平面,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平面,两者的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加之地球自转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图示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示意图)。3、把握地球运动的三个关系
(1)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
(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线,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3)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4、认准三条线
(1)晨昏线
&#9312;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假若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作用,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圆,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0,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
&#9313;在太阳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一般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晨昏线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某一位置观察,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是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存在着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晨昏线在极圈和极点之间运动,从而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2)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见图)。
(3)0时经线:0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不断变化的,0时线的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时经线可以重合,即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5、掌握三种计算
(1)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9312;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差150,地方时就相差1
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只要知道另一经线的地方时和它们之间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来。
&#9313;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地球自转,从中时区(零时区)向东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减少1个小时,在时区计算上,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晚;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变更;我国普遍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中时区(0时区)的区时,即00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国际标准时。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是: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2)昼夜长短与日出和日落的计算: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了昼长和夜长,弧长150为1小时;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如果知道该纬线的昼长,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的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由此可见如果根据某一正午太阳高度求该地的地理纬度,一般是两个值,因为正午太阳高度是以直射点对称分布的。
6、运用四个点
(1)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是该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9312;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9313;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9314;根据晨昏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9315;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互余);&#9316;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可以利用该点判断直射点的经度和求任何经线的时间。
(3)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也就是晨昏线和极昼(极夜)区的切点,这些点位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处于直射点所在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分线上,是晨线向昏线的转折点,直射点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相差900,根据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可以判断直射点的纬度;当切点位于昼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和切点的经度相同,当切点位于夜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与切点经度相差1800。
(4)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运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的规律计算出昼长或夜长),还可以推算出该纬线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7、光照图判读的技能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地球的自转为顺时针。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线过极点(或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则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然后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区差,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纬度间隔)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8.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之分、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
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所决定的。
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要公转也会产生昼夜更替,只不过昼夜更替时间较长,为一年。
昼夜长短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
(2)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时间计算
理论含义:过晨线为日出,过昏线为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
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示意图
计算方法:(1)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2)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360)&24。
规律:同纬线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时间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如北纬(如4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S)的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3)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昼夜长短的变化,可借助下图进行直观形象的记忆。9、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
南北极点位于地球自转轴上,其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因此,当其处于极昼时期时,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都不变。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h=90°-|90°-直射点纬度|,h=直射点纬度,可知:极点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恰好等于直射点纬度。在图甲中,反映的是某一极点地区在其极昼期中某日的太阳高度变化,当时太阳直射在h°N或h°S,可以确定出南北极点太阳高度的大小范围为[0°,23°26&]。
(2)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
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在其夏半年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即24小时内太阳高度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在图乙中,反映的是某地刚刚出现极昼,则该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和为90°,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极夜时,为0°;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图丙所示的地点也出现了极昼,根据其24小时内太阳高度始终大于0°,所以该点位于极圈到极点之间,根据直射点纬度、该地的地理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也可以得出该地的纬度。
(3)赤道上的太阳高度变化
赤道上各点在全年的任何一天,各地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昼夜等长,图丁就反映赤道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运用公式:h=90°一直射点纬度,可知其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和为90°,大小范围在[66°34&,
90°]。(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乙)。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10.太阳运行轨迹图判读
下图是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根据此图可得到如下信息:(1)全年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北方的天空,故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2)&#9312;为6月22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东北升、西北落;&#9313;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正东升、正西落;&#9314;为12月22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东南升、西南落;(3)设&#9313;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α,则该地的纬度为南纬(90°-α)。
11、地球光照图的判读
(1)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如下图。
&#9312;极地俯视图&#9313;侧视图&#9314;展开图(圆柱投影图)&#9315;立体图(2)光照图的判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9312;判断所属半球:侧视图一般上北下南,极地投影图一般看自转方向或根据经度数值的变化来判断。
&#9313;判断日期: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及极昼极夜情况来确定。
&#9314;判断区时或地方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为18时。以上时刻可以作为已知条件来判断其他地点的时刻。
&#9315;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
【2015年高考题】
(2015&)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把此完成下列问题。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时时间的(&&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答案】8.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我国和葡萄牙的海洋渔业发展合作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商业区位条件分析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区时计算,首先根据经度确定摩洛哥采用零时区时间,就可以知道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然后计算四个时段对应的北京时间即可完成。
(201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3.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
C.195°&&&&&&&&&
【答案】3.C考点: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特点。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将天气系统、农业活动、地球运动等主干知识放到同一题组,凸显了近年来高考地理注重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干中所提供信息(“露气寒冷,将凝结”、“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等),结合所学知识对地理事物(寒露)成因、地理现象(农业活动)分布等做出准确推断,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二)(2015&)下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26、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27、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的天数是(&
A、3天&&&&
B、8天&&&&&
C、12天&&&&&&
【答案】26、B& 27、C
试题分析:
26、月球绕地公转周期约为28天,公转方向与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相同,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即为图中逆时针方向。从该日起4天后,月地连线和日地连线大体垂直,此时月相应为上弦月。B正确。
27、在望月即阴历15时,日月地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月球位于地球的本影中时,出现月食现象。结合月球公转周期可知约12天后出现月食。C正确。
考点:月球公转运动。
(十三)(2015&)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28、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9、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30、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答案】28、C&
29、B& 30、B考点:昼夜长短、直射点位置、距离。
(2015&)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2.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
n55°≈1.43, tan65°≈2.14)(&&
B.1.2m&&&&&
C.1.8m&&&&
【答案】12. B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区域地理事件为背景,以区域水资源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区域地图的方式展示地理信息,重点考查降水类型、区域环境问题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主干知识,将自然特征、人类活动等放到具体区域加以考查,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区域地理位置)、知识迁移能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环境问题等)和地理计算能力(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等)的考查。
(2015&)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下列问题。32.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33. 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答案】32.B&&
33.A&考点: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名师点睛】该题以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为材料,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1问,关键找到突破口,根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该时期内,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该时期包括冬至日,因而可以推测出图中M日最接近是夏至日;第2问,可以使用排除法,结合选择项来分析,a点太阳辐射大于b点,图中只有两点纬度差异,其他海陆位置、天气状况都不确定,所以可以很快推出A答案正确。
(2015&)11、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A、47°&&&&&&&&&
B、43°&&&&&&&&&
C、23.5°&&&&&&
【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
白天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晚太阳高度小于0°,在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读图可以判断该地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所以该地无直射现象。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二至日太阳高度角的差值是47°,可以计算出太阳高度。
(2015&)图6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5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1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 )
A.甲&&&&&&&&&
B.乙&&&&&&&
C.丙&&&&&&&
【答案】11.D&&
12.C考点: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等高线判读。
【名师点睛】区时的计算方法:&#9312;先确定当地的时区和区时。&#9313;找出另一城市所在的时区。&#9314;计算出两个城市之间的时区差,即为区时差。&#9315;根据东早西晚的原理,计算出另一城市的区时,当要计算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边时,在已知时区的基础上加时区差,反之则减时区差。日出方位判断: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东北方向日出;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东南方向日出;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东方向日出。
(2015&)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放假期间(&& )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答案】8.A
试题分析:
8.立冬为11月7日,小雪为11月23日,所以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而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黄山昼短夜长,6点以后日出;南极大陆的极昼范围扩大。故选A。
考点:地球运动。
【名师点睛】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所以在太阳直射不同位置,所观测到的日出方位不同,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之外,其它地区均日出东南;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其它地区均日出东北;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都日出正东。
(2015&)北京时间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4.春节假期期间(&& )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答案】3.A&&&
4.D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晴】本题组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南极科考”和“春节微信抢红包”设置背景条件,分析因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第一小题主要考查区时计算,易错点是长城站时区判断不准确;第二小题涉及现象较多,学生在分析时应该静心逐项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以此确定日出方位,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15&)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7、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8、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
B、62﹪&&&
C、70﹪&&&&
【答案】7、A&&
8、B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区域日照百分率计算,读图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中,天气状况、纬度、海拔高度都有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天气,是天空中的云量的多少。根据图中月份和各月的日照时数,容易判断7月份出现低谷。结合季风气候区的特点,不难判断是云量。根据材料中概念,图中表示数值是实际日照时数,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3月份的春分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即每天日照12小时,可以计算出理论日照时数,进而求出百分数。
(201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答案】2、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基本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
材料中只告诉了到达时间,是帆船航行,说明要借助风力和洋流的力量。要根据图示航线的位置,判断所在风带,所经海区的洋流状况。所以要熟悉气压带、风带知识,洋流分布规律及特征。运用所学的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析。自转的意义包括地方时、昼夜交替现象、地转偏向力。公转的意义包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2015&)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6,回答10-11题。图6
10.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6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
B.乙&&&&&&&&&&&
丙&&&&&&&&&&&
11.在图6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A.甲&&&&&&&&&&&&
B.乙&&&&&&&&&&&
C.丙&&&&&&&&&&&&
【答案】10. A&&
11. D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太阳位置的日变化。
【名师点睛】依据光照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所在平面,当北半球昼长夜短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北半球昼短夜长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当全球昼夜平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014年高考题 】
(2014·新课标I卷)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答案】1、A&&
2、C&& 3、D考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新能源开发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014·上海卷)(六)读基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
经线的交点。
14. 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3月21日&&&&&&&&&&&&&&&&&&
B. 6月22日
9月23日&&&&&&&&&&&&&&&&&&
D. 12月22日
15. 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23°26&S&&&&&&
B. 120E 、23°26&N
60°W、23°26&S&&&&&&
D. 60°W、23°26&N
【答案】14、D&
15、C考点:光照图、地球运动的意义
(2014·海南卷)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8739;φ-δ&#8739;,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图5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地经度为
A、30°E&&&&&
B、30°W&&&&&
C、60°E&&&&
13、该地纬度可能为
A、10°N&&&&&
B、10°S&&&&&
C、50°N&&&&
【答案】12、A&&
试题分析:
12、根据题干:北京时间为18时,北京时间采用120°E经线时间,而该图表示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时间为12时,利用时差算出经度差,进而算出该地的经度为30°E,A项正确。
13、因为题干并没有交代图示为具体哪一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因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可。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纬度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经计算,该地的纬度介于21.5°和68.5°之间,只有C和D项符合。再依据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确定该地为北半球,只有C项符合。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某地经纬度的推算。
(2014·新课标II卷)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3.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4.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答案】3、D&
4、A& 5、C
考点:世界区域地理、地球运动的意义。
(2014·广东卷)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解析】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某地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是120°E向东到160°E,跨度为40°,占全球360°的1/9。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4·浙江卷)11.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悉尼,5月&&&&&&&
B.美国华盛顿,1月
C.南非好望角,9月&&&&&&&&
D.印度孟买,4月
【答案】11、A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4·安徽卷)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9-30题。29.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 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 8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30.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9312;1月份冰层厚度大& &#9313;3月份累计昼长长&
&#9314;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9315;9月份平均气温高
A.&#9312;&#9313;&&&&&&
B.&#9314;&#9315;&&&&&&&
C.&#9312;&#9314;&&&&&&&
D.&#9313;&#9315;&&
【答案】29.C&&
考点:该题考查南北极地地理概况。
(2014·大纲卷)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7.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答案】7.B 8.D
试题分析: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0S)处于极夜时,太阳直射北半球(210N及其以北),也就是6月前后。甲、乙两地同时看到日出,说明同时位于晨线上。根据日出时当地时间推算,甲地日出在6时以前,应是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乙地日出比6时晚,应该是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应呈东南-西北向,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8.据上题分析,这段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应是冬春季节;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比较湿润,该时段气温低,不易发森林火灾;好望角附近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温和多雨的冬季;此时墨西哥湾为夏季,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类似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图5 客机飞行路线示意图
10、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11、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4&&&&&&&&&
B、1/3&&&&&&&
、1/2&&&&&
【答案】10、C&&
11、D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球面距离。
(2014·福建卷)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日正式建成开站。图6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 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E)烈日当空&&&&&&
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12.次日泰山站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答案】11、B& 12、C考点:地理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意义。
(2014·江苏卷地理)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答案】3.D&&
试题分析:
3.春分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6月初应该位于春分以后,夏至以前,而且比较接近夏至点,故答案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时发生在冬至点前后,因为地球在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所以甲乙两位置地球公转速度不同,日地距离也不相同,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长,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所以甲乙两位置时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不相同,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都直射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4·山东卷)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答案】8、B&&
9、C&& 10、D10、甲、乙两地经度相同,若两地同时日出,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两天,这两天全球昼夜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综上所述,只有D项符合。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风向的判断;天气系统和二分二至相关知识。
(2014·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答案】1、A&&
2、D考点:区时计算,常见天气系统。
【2013年高考题 】
(2013)(一)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
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A.0.52天文单位&&&&&
B.1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
D.2.52天文单位
2.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9312;宇宙空间强辐射 &#9313;火星引力强大 &#9314;火星大气层稠密& &#9315;环境长期失重
A.&#9312;&#9314;&&&&&&&&&
B.&#9313;&#9315;&&&&&&&&&
C.&#9313;&#9314;&&&&&&&&
D.&#9312;&#9315;
【答案】1.A&&
1.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0.52个天文单位。
2.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宇宙空间强辐射,环境长期失重,火星大气层密度低于地球大气层,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3)(二)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3.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风暴。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北方向时,该海域盛行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4.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这说明“青岛号”
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 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D. 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答案】3.D&&&
4.A【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天气系统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3)11.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维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答案】11.A
【解析】根据题目叙述: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其中一个点位于晨昏线纬度的最高点,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与晨昏线重合,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故间距相等,由于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设该点为A(如图),则位于A点左侧的两点BC同时处在晨线上,故理解为同时日出,右侧两点DE同处在昏线上,故理解为同时日落。由于ABCDE五点均在晨昏线上,晨昏线即地球上的大圆,在该圆上的任意两点间距离最短。题中指不相邻两点,故可理解为弧AC同时日出,弧AD同时日落,故A项符合题意。由于同一时刻太阳直射点一定经过12时所在经线,由于是五个点,所以除A点外不可能再有点经过直射经线,由于五个点均在晨昏线上,所以其不相邻两点最短连线也不可能经过太阳直射点,故B项不符题意;由于是五个点,且其中一个点P为12时的地方时,即晨线与昏线交界点上,因此不可能有点在赤道上,晨昏线上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应是一段圆弧,如BD、CE,均不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如果如弧BE,则两者之间纬度间隔可以相对固定,但弧BE并非一段纬线,故C项不符题意。因为只有五个点,故其中不可能有一个点在A点正相对的0时经线上(如图中点P),那是否有不相邻两个点的最短连线恰好在180°经线上或180°经线附近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上呢,因晨昏线上两点间的连线是一段圆弧,加上国际日期变更线有弯曲,故不可能存在日期分界线的可能,故BCD项均不合题意,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涉及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考查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难度较大。
(2013)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答案】1.B&&
1.根据题目叙述: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图中P点正值日出,所以P点位于晨线,则推断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图中南极圈未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未到23°26&S,直射点纬度接近15°S;又因为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地方时为6:00的经线的经度约为135°E,则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的经度约为135°W。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5°S,在地球日期位于9月23日至3月21日之间,但不是12月22日前后。A选项江淮平原地区冬小麦播种是在秋季,符合条件;B选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是在6月中旬-7月中旬,不符合条件;C选项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不符合条件;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的时刻为北半球夏季,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季节判断。
(2013)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
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16.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答案】15.D&&&
17.C&【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区域定位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3&)图9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底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28-29题
2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
晴朗&&&&&&&&&&&&&
B.6月5日&&
C.3月22日&
多云&&&&&&&&&&&&&
D.6月20日& 多云
29.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答案】28.D&&&
29.A【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相关及区域定位。
(2013)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第10题。10、6 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10.D
10.太阳视运动一般考查日出和日落的太阳方位。6月8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本题需要考虑太阳位于正西方的地方时。中纬度地区15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所以太阳光来自于西南方向。所以选D项。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太阳的视运动。
(2013)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9312;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9313;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9314;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9315;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9312;&#9314;
B. &#9312;&#9315;
C. &#9313;&#9314;
D. &#9313;&#9315;
【答案】11.D&&
12.A【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3)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
9时&&&&&&&&
12时&&&&&&&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5.B&&&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等值线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3)<font COLOR="#.北京时间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解析】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全球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是180°经线,二是0:00所在经线。通过计算180°经线的时间计算全球新旧日期之比。根据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19:18,180°经线的时间为12月21日23:18分,则地球上最早的地区日期为12月21日,所以全球没有日期为日的地区。(东经120度的时间为21日19:18。而向东倒24时(0时)过了180度经线,所以全球无22日。)所以选A项。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和日期变更范围变化。
(2013)图4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8-9题。
8.据图4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9.图4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答案】8.A&&&
9.B【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同步名校模拟高考】
【2015年模拟题 】
(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下图中白点是在美国同一地点全年不同月份部分日期早上8:30拍摄的太阳曝光照片。甲、乙、丙是在两分与两至日内从日出到上午8:30对太阳连续曝光拍摄而成的光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拍摄镜头朝向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光弧拍摄日日落时直立旗杆影子指向东南方
B.甲光弧拍摄日美国朝南开窗的房间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达全年最大值
C.乙光弧拍摄日北京应在北京时间6:00日出
D.丙光弧拍摄日武汉的白昼达一年中最长
【答案】6、C&&
7、A考点:日出日落方向,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江西省红色六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1.下图中,a.b为晨昏线与极圈以外的m纬线(北极星仰角为60°)的交点,且a为晨点,b为昏点。a.b两点间的距离由最小变为最大期间,下列说话错误的是(&&&
)A.m纬线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少&&&&
B.m纬线上的昼长逐渐减少
C.此期间长江中下游将会进入伏旱期&&&&
D.此期间我国正常年份东南沿海寒潮危害较多
【答案】D考点:昼夜长短变化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5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联考)甲乙两城镇位于成都附近,
8月7日有一辆旅游大巴从乙城镇附近上高速开往甲城镇方向。读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9.
北京时间12:10,旅游大巴上的游客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判断此时旅游车大致行驶的路段为
A.1路段&&&&&&&&
B.2路段&&&&&&&&&
C.3路段&&&&&&&&
10.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对于乙城镇的高度可能为
58米&&&&&&&&&
B.420米&&&&&&&
C.289米&&&&&&&
11.这天,若山区某人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他最可能位于上图中R、L、K、P位置的哪一处
A.R&&&&&&&&&
B.L&&&&&&&&&&
C.K&&&&&&&&&
【答案】9.A&
10.B&& 11.D考点:考查等高线的判读、陡崖的计算、日出日落方位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和应用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湖南省常德市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据英国《每日邮报》日报道,“格利泽581d”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质量约为地球的8倍,是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一个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它距离地球22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算得上是“邻居”,下图为“格利泽581d”行星与其中心天体运动关系的假想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以下关于“超级地球”的推测,最可能正确的是
A.位于河外星系&&&&&&&&&&&&&
& B.为距其绕转恒星最近的行星
C.平均密度约为地球的1.5倍&&&&
& D.存在液态水
2.据假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星上各地全年昼夜等长&&&&&&
B.该行星上看中心天体东升西落
C.此日后P地昼渐长夜渐短&&&&&&&&&
D.地方时换算满足“东加西减”法则
【答案】1、D&&
2、C考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地理特征。
(湖北省黄陂一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训练题)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10.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5时&&&&&&&&&&
B.7时&&&&&&
C.17时&&&&&&&&
11.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
B.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C.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D.一路椰荫鱼艇静,天涯海角好家乡
【答案】9.B&
10.D&& 11.A考点: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下图为部分经纬线图,30°N纬线与120°E经线相交于&#9312;地,&#9312;、&#9313;、&#9314;、&#9315;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且&#9312;与&#9313;、&#9313;与&#9314;之间纬度差均为15°,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312;地与&#9315;地相距大约2万千米& B.&#9313;地比&#9314;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C.&#9314;地与&#9315;地相比白昼时间较短& D.&#9315;地日落时&#9312;地正值日出时刻
11.关于图中各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9312;附近在外力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广布
B.&#9313;附近自然植被是以温带草原带为主
C.&#9314;附近冬末春初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D.&#9315;附近气候特点呈明显的旱雨两季
【答案】10.B&&&
11.C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区域定位。
(湖南省湘潭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A.&#9312;&&&&&&
B.&#9313;&&&&&&
C.&#9314;&&&&&&
11.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进行野外地理考察,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答案】10、D& 11、B考点:等值线图,水库作用,影响聚落区位选择的因素。
(陕西省渭南市201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下图中M地在某纬线上,N,P两地在某经线上并与M地所在纬线对称分布,NP两地相距30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若N地5时15分日出,M的纬度为20&
,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6月&&&&&&&
3月&&&&&&&
12月&&&&&&
2. 若N地18时20分太阳已落,P地仍斜阳普照,这一季节:
A.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
B.巴西高原草木葱笼&&&&
C.青尼罗河处于丰水期&&&&&&&&
D.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答案】1.A&&&
2.B&&考点: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陕西省渭南市201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下图是北京时间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字母G表示高压中心,D表示低压中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此时
A.甲地盛行东南风,乙地风力较甲地强&&&&&&&&&&&
B.丙地气温日较差大
C.图中四个锋面中,&#9312;和&#9314;为暖锋&&&&&&&&&&&&&&&
D.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
6.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A.甲地日出最早&&&&&&&&&&
B.乙地较丙地昼长夜短
C.丙地正午太&&&&
阳高度最小&& D.日落时分,太阳均位于西北方向
【答案】5.B&
试题分析:
根据等压线特征可以判断出甲地盛行西北风A错误;丙地为一高压中心,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气温日较差大B正确;图中四个锋面&#9312;和&#9314;为冷锋C错误;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有一条冷锋面,所以台湾岛东部沿海为阴雨天气为主D错误;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低昼越长,日出越早A正确;乙比丙纬度偏高,所以乙地比丙地日出晚昼较短B错;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反之,越小,甲、乙、丙三地中乙地距离直射点最远,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D错误。
考点: 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下图表示我国四个城市下半年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的变化,完成7题。&&&&&&&&&&&&&&&&&&&&&&&&&&&&&&&&&
&&&&&&&&&&&&&&&&&&&&&&&&&&&&&&&&&&&&&&&&&&&&&&
7.四地的纬度由低到高分别是
A.&#9312;&#9313;&#9314;&#9315;&&&
B.&#9313;&#9314;&#9312;&#9315;&&&
C.&#9314;&#9313;&#9315;&#9312;&&&
D.&#9315;&#9314;&#9313;&#9312;
【答案】B考点:读图能力,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与纬度的关系。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某旅游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
海拔较高,适宜远眺&&&&&&&&&
B.B点& 距离较近,身临其境
视线通透,俯视全村&&&&&&&&&
D.D点& 地形平坦 ,视野开阔
11.图中地势相差最大可能是(&&&
A.499米     B.549 米    C.449米    D.599米
【答案】10、C&&
11、B考点:等高线图的应用 ,高差计算。
(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联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图示区域进行科学考察,读下图回答10~11题。10.据图可知(&&&
A、甲图河流可能自d流向c&&&
&&B、甲图c处河流东岸附近河水较西岸附近深
C、甲图a、b之间通视度可能较好
D、乙图地质构造为背斜成谷
11.乙图中村落选址考虑的最主要条件是(  )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相对开阔,交通方便&&
&D、背靠山地缓坡,滑坡很少
【答案】10.D&&&
11.C&&考点:考查等值线的应用及聚落选址的区位因素。
33.(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日,一摄影爱好者前往某地参加油菜花节,北京时间7:04到达该地时正值日出(太阳高度为0°)。正午时分,摄影爱好者发现太阳高度约为60°。据此判断该油菜花节的举办地可能是
A.江苏兴化&&&
B.重庆潼南&&&
C.青海门源&&&
D.江西婺源
试题分析:3月21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日出为当地地方时6:00,此时北京时间为7:04,即120°E地方时为7:04,则该地经度约为105°E;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较为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计算出该地纬度约为30°N。因此该地可能位于重庆潼南。
考点:地方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河南省洛阳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葡萄挂果、哈密瓜飘香的夏至日,某科考工作者于北京时间8&#8758;30分,在塔里木盆地拍摄到图4景观照片,读图完成7~8题。
7.拍摄此景观照片时,其面向的方向可能是
A.西北方&&&&&
B.东北方&&&&&&&
C.正南方&&&&&
8.从照片上的景观信息可知,此前该地的盛行风向和比较丰富的资源是&&&
A.西北风和砂金矿&&
B.西北风和地下水&&&
C.东南风和地下水&& D.东南风和生物资源
【答案】7.B&&&
8.C考点:该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
(湖北省黄陂一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训练题)日,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市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下图为我国南海诸岛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三沙市成立期间
三沙市正处于旱季&&&&&&&
悉尼(34°,151°E)低温少雨&&&
内蒙古草原牧草枯黄&&&&&
D. 旧金山(37°N,122°W)水循环活跃
2. 若要更详细了解永兴岛的道路和建筑状况,那么须将区域地图
A.比例尺放大&&&&&
B.比例尺缩小&&&
C.仅水平比例尺放大&& D.仅垂直比例尺放大
【答案】1.B&&&&
2.A&&考点:考查区域气候特征及地图的基本知识。
【2014年模拟题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届高三二诊模拟)日凌晨4
点35分,“嫦娥三号”稳稳落在虹湾着陆区,月球车进入月表漫步和探测阶段,这标志着“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读图回答1-2题。
1.在月球上工作时,月球车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
&#9312;月壤松软,月面凹凸不平,月球车行走容易打滑翻车
&#9313;月面昼夜温差巨大,易损坏仪器
&#9314;白转周期短,太阳能供电不足
&#9315;受宇宙辐射影响大,白天太阳紫外线强烈
A.&#9312;&#9313;&#9314;&&&
B.&#9312;&#9313;&#9315;&&&
C.&#9313;&#9314;&#9315;&&&
D.&#9312;&#9314;&#9315;
2.在月球上,宇航员最不可能观测到的现象有
&#9312;一闪即逝的流星&
&#9313;黑子或耀斑活动&&&
&#9314;绚丽多彩的极光
&#9315;轮廓模糊的星云&&&
&#9316;拖着长尾的彗星& &#9317;明亮耀眼的恒星
A.&#9312;&#9314;&&&
B.&#9313;&#9315;&&&
C.&#9314;&#9315;&&&
D.&#9316;&#9317;
【答案】1、B& 2、A考点:月面环境,天体的类型及特征,太阳活动类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读四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9312;&#9313;&#9314;&#9315;&&&&
B.&#9315;&#9314;&#9313;&#9312;&&&&
C.&#9312;&#9313;&#9315;&#9314;&&&&
D.&#9314;&#9315;&#9312;&#9313;
2.对于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A.&#9312;地自然植被可能为苔原&&&&&&&&&
B.&#9315;地可能位于赤道
C.&#9314;地可能受到东北信风控制&&&&&&&
D.&#9313;地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答案】1、A& 2、D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气压带和风带、自然带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届高三二诊模拟)下图中Q、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读图完成11-12题。11.当P点地方时为5:45时,Q点的地方时为
A.17:45&&&&
B.18:l5&&&
C.18:45&&&&
12.一年中,Q、P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A.0°~23°26’&&&
B.23°26’~66°34’&&&
C.66°34’~90°&&&
D.0°~90°
【答案】11、B& 12、C考点: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下图为“&#9312;&#9313;&#9314;&#9315;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和圣夜长短差值图”。读图完成1~2题。1.四地中,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
A.&#9312;&&B.&#9313;&&C.&#9314;&&D.&#9315;
2.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9312;&#9313;&#9314;&#9315;&&B.&#9315;&#9314;&#9312;&#9313;&&C.&#9315;&#9312;&#9314;&#9313;&&D.&#9315;&#9314;&#9313;&#9312;
【答案】1、C& 2、D
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图中&#9312;地昼夜长短变化差值为0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差值23.5度,应是赤道,位于低纬度,A错。&#9313;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小于47度,说明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低纬度地区,B错。&#9314;地昼长差值小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等于47度,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C对。&#9315;地有极昼现象,位于高纬度地区,D错。
2、结合前面分析,纬度最高的是&#9315;地,然后&#9314;、&#9313;降低,纬度最低的是&#9312;地,所以D对。A、B、C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分布范围。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挪威南部山谷小镇留坎(Rjukan
)受地形影响,一年有近 6
个月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约合人民币478万元在海拔约450米高的山上架设3面巨镜,利用反光原理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得镜子能够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动而调节方向,从而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让民众能够享受到自然阳光。据此完成
10-11 题。10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11.如图 5 所示,为保证阳光每天都能照射到小镇的广场,从每年的冬至日到春分日期间,计算机调节镜面与水平面夹角a应
&A .变大 B
.变小& C.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10.D&&
11.B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辐射能;镜面反射图形判读。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广州(113°16&E,23°08&N)到青岛(120°20&E,36°04&N)的地面劣弧距离是1665千米,日太阳一年中第一次直射广州。据此回答第11题。
11.太阳直射广州时,青岛的太阳高度和方位分别是&&
A.77°04&、南偏西&&&&&&&&&&&&&&
B.77°04&、南偏东
C.75°、南偏西&&&&&&&&&&&&&&&&&&
D.75°、南偏东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太阳直射广州时,直射点纬度是23°08&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可以计算出,青岛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7°04&。此时青岛不是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正午太阳高度,所以约是75°。直射时,广州地方时是正午12点,根据时间计算出,青岛地方时为12时28分16秒,已经过了正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所以C对。A、B、D错。
考点: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时间计算,太阳视运动方向。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O&,60&E)总是先看到日出,&#9651;T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出的时间差。下图示意&#9651;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3题。1.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是
2.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N,90&E&&&
B. 30&S,45&E&&&
C.20&N,75&E&&&
D. 20&S,30&E
3.与乙地相比,a日甲地
A.早3小时看到日落&&&&&&&&&&
B.晚3个小时看到日落
C.早1小时看到日落&&&&&&&&&&
D.晚1个小时看到日落
【答案】1、B&&&&&
3、C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广东省2014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北京时间日4时35分,“玉兔号”巡视器(下图)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并将于随后3个月内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科学探测。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玉兔号”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据此回答1—2题。1.“玉兔号”巡视器探测期间,汕头市
A.正午日影越来越长&& B.白昼先变长再变短
C.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D.可能会出现成潮
2.根据材料,玉兔号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中,可能会有
A.狂风暴雨&&&&&
B.黄沙漫天&&&&
C.冷热剧变&&&&&
D.乌云遮日
【答案】1、D&&
2、C考点: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及影响,天体的宇宙环境。
(吉林省白山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环境与建筑文化息息相关。图1为我国西南菜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该院落主体呈白色,房屋坐向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据此回答3—4题。3.该建筑设计有“大风不进屋”、“风吹自把门前扫”之特点。由此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对于该院落中照壁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
&&A.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
B.遮挡早晨阳光的照射
C.减弱正午的紫外线强度&&&&&&&&&&&&
D.阻挡来自北方的沙尘暴
【答案】3、D& 4、A
3、根据指向标可知大门朝北,坐西朝东,大风不进屋,风吹自把门前扫可知该地主导风向可能为西南风,D对。
4、传统民居讲求采光效果。照壁在东边呈白色,可以反射西晒的阳光,进而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A对B错。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大,照壁难以遮挡阳光,C错;西南地区的北部不是沙尘的源地,D错。
考点:风向判断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图为同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据此完成1~2题。1.T1时刻,北京时间为
&&& A.12月22日11&#8758;
00&&&&&&&&&
B.12月23日13&#8758;00
C.6月22日11&#8758;00&&&&&&&&&&
D.6月23日13&#8758;00
2.T1至T2期间
&&& A.北京昼长缩短
B.纽约日出东北 C.地球公转变慢 D.悉尼正午影长增长
【答案】1.A 2.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某学生收集了当地(甲)与姐姐留学所在地(乙)的全年每一天的昼长资料,并绘成图(下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 已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差20°,则甲、乙两地有可能分别是
A. 埃及开罗、法国巴黎&&B. 南非班德、印度孟买
C. 泰国曼谷、中国北京&&D.
中国上海、俄罗斯莫斯科
11. 若同收看到伦敦电视直播节目,甲地区时21时、乙地区时22时,由此可得知甲地
A. 与乙地经度相差30°&&&
比乙地日出时间早
C. 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答案】10.C&&
11.D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地方时;读图能力等。
(湖北省襄阳市2014届高三12月调研统一测试)2013年6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完美落幕。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空间站内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天宫一号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天宫一号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体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
B.我们看到的天空不是蓝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
C.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没有对流现象,蜡烛燃烧速度比地面慢得多
D.透过舷窗看见星光闪烁,太空中的星星格外闪亮
2.飞船绕地球运行周期是90分钟,图示时刻地球上180°经线正对近地点,飞船绕地球一周后,地球上正对远地点的经线度数是
A.157.5° W&&&
B.157.5° E&&&
C.22.5° W&&&
D.22.5° E
【答案】1、D& 2、C
考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运动。
【跟踪热点创新思维】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北京时间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某记者欲从日本(采用135°E时间)乘飞机(飞行时间2小时)赶往北京全程报道该记者见面会,仅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其乘坐的飞机宜在当地什么时间起飞?(&&
A.3月15日7点&&&&&&&&&&&&&&&&&&
B.3月15日9点20分&&
C.3月15日10点&&&&&&&&&&&&&&&&&
D.3月14日16点30分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 )
A.美国田纳西河正值流量较小的季节& B.澳大利亚东部海域多发热带气旋
C.索马里东部渔民捕鱼忙&&&&&&&&&&&
D.安第斯山脉的高山牧场草木枯黄
【答案】1.A&&&
2.B考点:区时计算。
合肥(32°N,117°E)工作的李先生,在国庆假期后,第一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3.李先生最有可能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是
甲&&&&&&&&
乙&&&&&&&&&
丙&&&&&&&&
4.李先生所走进的大门较早结束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约为
10:00&&&&
12:00&&&&&&
14:00&&&&&&
【答案】3.D& 4.C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我国东北某城市(46°N,127.5°E)公司高层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读下图,回答11-12题。5.在6月份,该城市晴天较多,图中四处停车位中,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是(&&
A.a&&&&&&&&&&&
B.b&&&&&&&&&&&&
C.c&&&&&&&&&&&
6.6月某日天气晴好,公司员工北京时间8时上班、17时下班,员工上班时停到d车位时刚好不被太阳晒,下班回家时,该员工的爱车被阳光暴晒的时间约为(&&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答案】5.D&&&&
试题分析:
5.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阳光照射办公室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的角度大,蔽荫条件好的车位,说明其被太阳暴晒的时间短,在日出后、日落前太阳光照不是很强,对车影响不大,中午前后不被太阳晒到最好,所以位于办公楼北侧d车位蔽荫条件最好。
6.结合材料,北京时间8点时,办公楼所在的127.5°E经线的地方时是8:30,这里办公楼刚好挡住了d车位的阳光,由于d车位为办公楼北侧的中间位置,根据阳光上午、下午关于正午(当地时间12时)阳光对称规律,所以胡先生必须在当地时间15:30开始被阳光暴晒,而此时北京时间是15点,员工17时下班,所以爱车被阳光暴晒的时长最可能是2小时C。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下图为日摄影师在西湖拍摄到的日出景象。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金色的阳光勾勒出阁的形状,投向湖面,呈现出非常优美的景观。读图完成1-2题。7.拍摄该日出照片时,摄影师位于城隍阁的什么方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8.下列日期中,在同一地点也可能拍到上图所示日出景观的是(&&
A.5月6日&&&&
B.8月5日&&&&&
C.11月7日&&&&&
D.12月22日
【答案】7、C& 8、C考点: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日出方位。
我国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方法观察当地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OP为标杆,A、B、E、F四点为日出、日落方位。OC、OD分别为先后观测的两天同时刻杆影,观测日期相隔一个月。在测到OC、OD时,
北京时间是11时30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9.观测OC、OD当天所属月份分别是(&&&&
A. 6月、7月&& B.
12月、1月&& C.
4月、5月& D.
11月、12月&&
10.该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 高原地形,
草原辽阔&&&&&&&&
B. 树木常绿,物种丰富
C. 季风气侯,
冬寒夏热&&&&&&&&
D. 河流水丰, 四季无冰
11.在观测的这段时期(&&&&
珠穆朗玛峰雪线逐渐上移&&&&&
B. 影响欧洲西部的盛行西风不断增强
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沿海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阴雨天&&&
D. 潘帕斯草原上肉牛膘肥体壮, 进入屠宰加工旺季
【答案】9、D&
10、C& 11、B考点:日出、落方位,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12.设地球为正球体。下图中a、b、c为地球表面的三段圆弧。a和c是大圆的劣弧且相互垂直于M。b上各点昼长相同,c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当b长度达一年中最大时,则A.M地方时为0点&&&&&&
B.M正午太阳高度为0°
C.M纬度达一年中最低&&&
D.α达一年中最大
【答案】C&
&考点: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局部光照图的判读。
日19时54分左右(北京时间),东方的天空,神秘的“红月亮”终于如期而至了!据广东天文学会昨日介绍,这次发生的月全食(红月亮)持续时间只有12.3分钟。这是13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短的月全食。错过这次,下次可要等到2018年。据此回答13-14题。13、下列关于“红月亮”出现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形成,将红色光线反射到月球上
B、是大气的散射作用影响,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较小,可以折射到月亮上面
C、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太阳辐射中的蓝、紫光被散射,红色光线直接照射到地面
D、由于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红色光是长波辐射,被拦截在近地面大气层中
14.这次“红月亮”出现的时刻,有关下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旧金山正值红日初升&&&&&&&&&&&&&&&&&&&&
B、华盛顿正值繁星满天&
C、伦敦广场上的旗杆影子朝向约是正北方向&&
D、这一天,悉尼昼长时间大于夜长
【答案】13、B&&&
14、C考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效应,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日影方向。当地时间
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完成下题。15.“阳光动力2号”飞行期间
A.阿布扎比昼长越来越长&&&&&&&&
B.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夏威夷与纽约日出方位相同&&&&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16.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A.天气状况&&
B.停靠城市闻路程长短&&
C.通信技术&& D.飞行员食物补给
【答案】15、C&&
试题分析:
15、“阳光动力2号”飞行期间是3月9日到7月末或8月初;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向北回归线-再移向赤道方向;北半球各地昼长先增大后减小,A错;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B错;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主要在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正确;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最慢,D错。选C正确。
16、“阳光动力2号”是太阳能飞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太阳辐射受天气变化影响具有不稳定性,飞行中与停靠城市闻路程长短、通信技术及飞行员食物补给无关。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国务院决定年全面开展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普查内容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天津、新疆等地为首批普查试点区。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7.2013年2月中旬,普查专家飞往乌鲁木齐(44°N,88°E)做前期调研,于北京时间12:50抵达。专家抵达乌鲁木齐时当地太阳高度情况大致为
A.&#9312;&&&
B.&#9313;&&&
C.&#9314;&&& D.&#9315;
18.本次普查
A.主要运用GPS技术对地物进行动态监测&&&&
B.数据可用于资源配置、环境治理研究
C.天津应重点普查水土流失和水稻种植状况&&
D.新疆应重点普查水能资源和能源短缺状况
【答案】17.A&&&&
&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及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不是矿产资源与人口容量,D错。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9.北京市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大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20.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大减小到最小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B.北京市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C.北京市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减小
D.北京市日出方位不变
【答案】19、D&&&
20、C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猴年5次日食月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