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准安市封坛原浆价格3斤装(顶火)多少钱1坛

  第四种,成为别人的附属品  做前面的三种,需要“勇气”与“智慧”,还需要相当的资金实力与运营团队。实力更小的酒坊,坊主只懂酿酒而不懂经营。它们就只能沦为大厂,或上述几类厂的附庸。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掉入产业链的最底层”。  这些小酒坊,会酿酒,酒质也很好,但没有终端也没有分销渠道,更没有品牌(商标证书一般都有几个,但那不叫品牌)。这酿好的酒卖给谁?  市面上90%酒产量已是新工艺酒了,这新工艺酒里,不是得加几个帕的传统原酒吗?新工艺的酒精是买来的,这几个帕的原酒当然也能买卖。这些真正的传统小酒坊所烧的原浆,就卖进做勾兑酒的大酒厂,用作调味酒。调味的意思是,好酒里可能含10帕的原酒,低档酒也许只含2帕的原酒。  酒坊卖原浆给大厂用作调味酒,这是专业遇见内行,是批发交易。因而压价是必然的,直接压到成本线以下。做为大厂的附庸,酒坊的利润很低、很低。酿酒叫水里捞金,这金很难捞。酿酒人,年复一年地劳作,能发大财的有几个?技术牛,不如会吹牛。搞生产的,不如搞营销的。各行各业,企业各岗位,概莫能外。企业老总们,几乎都是销售出身,有几个老板能兼CTO的?
  槽你妈的,你爹我光喝他妈的假洒了,怪不得我送走了多少至交好友,我心里 难受 啊!  
  于是把这镇里的酒坊分为三类:第一类,上市酒企。第二类,在市场露面的酒企。第3类、无名英雄的小酒企。
  盘点一下历届评酒会的结果。  1952年第1届评酒会,评出8种名酒,其中白酒4种,黄酒1种,葡萄酒3种。  1963年第2届评酒会,评出18种名酒,其中白酒8种,黄酒2种,葡萄酒6种,露酒1种,啤酒1种。  1979年第3届评酒会,评出18种名酒,其中白酒8种,黄酒2种,葡萄酒4种,露酒3种,啤酒1种。  1984年第4刷评酒会,评出28种名酒,其中白酒13种,黄酒2种,葡萄酒5种,配制酒3种,啤酒3种。  1989年第5届评酒会,只评白酒,评出17种名酒。其它酒未评。
  统计历届评酒会上榜分布:  第一梯队:川酒6家上榜一省独大。  第二梯队:江苏2家,贵州2家,河南2家。  第三梯队:晋酒1家,安徽1家,陕西1家,湖北1家,湖南1家。  这九省之外,共它省没抢着国家级名酒的名号。  楼主从第四类无名酒坊每年买几回原酒,存起来。这酒取名“谷神酒”。传统的酒味有粮食的味道,敬待酒友们品鉴。 以酒观史,静待高朋。
  看帖子的都发表一下看法  
  第15章 白酒简史  在中华文化中,只要有文字记载的地方,必有酒的记载,可远溯至甲骨文时期。而酒的出现,要早于文字的出现。1983年10月在陕西眉县杨家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组5只陶质酒杯,经鉴定,酒杯距今年。  关于白酒的起源,学术界早有定论,先有果酒,后有粮食酒。人类早在渔猎采摘游牧的远古时代,就发现了酒。果子祼露在空气中,表面聚集了酵母菌,果子在不通风的环境只存放一段时间后,果肉变出酒,散发出极其美味的酒香味。  在学术界还有个著名的观点,认为酿酒早于种植谷物。先有酒,后有饭。最初种植谷物的是为了制酒!为了喝酒才种植谷物(稻、黍)等。然后才过渡到农耕时代。  《尚书.酒诰》定酒德之规,周朝曾出禁酒令,谓“三人以上群饮”是要治罪的。  《书经.说命篇》中有“若作酒醴,而惟曲蘖”。那时已知道制曲酿酒。
  最远古的酒,是果酒。就是天然的果子自然发酵的酒。有些人可能注意到,熟过头的香蕉,闷热腐掉的苹果,都会散发出酒味,虽腐败却极香极香美。  在元代蒸馏酒发明之前,酒都是用米酿制,用大米或糯米煮熟后加曲发酵。所得的酒很甜,酒度数最多只有十几度。所以三国时的张飞偷酒喝,能喝完整坛子酒。《水浒》里智取生辰纲那一段,加了蒙汗药的酒是以解渴的饮料身份出现的,人人都大碗地喝。宋时的武松,在井阳岗能连干十八大碗酒。  这类酿酒技术叫做发酵酒,以区别于后代的蒸馏酒。发酵酒工艺一直流传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着。在湖广一带流行的醪糟(甜米酒)是女子坐月子必用的补品,用米酒煮老母鸡,有驱风催乳之效。在浙江绍兴,当地的黄酒就没有走上蒸馏酒的路线,仍然保留着远古的传统。  发酵酒的共同特点是,以大米做为原料,用糯米制酒则更佳。酒精含量低,一般就几度,或十几度,绝对不会超过20度,发酵酒必须经过长期存放才好喝,而且适合长期存放,例如有20年的女儿红,30年的花雕之说。
  蒸馏酒工艺发明于元代,《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有“烧酒”的记载。蒸馏酒工艺,利用酒精汽化温度点比水低的原理,加热让酒精汽化蒸发出来,再冷却液化为酒,。因而酒液得到提纯,度数很高, 甚至能得到68度的原酒。蒸馏的设备大锅叫做“甑”。蒸馏工艺发明后,世上才有真正的中国白酒。中国白酒,自打一开始就是以高度酒的面目出现。。  但是白酒,绝对不是黄酒的升级版,白酒与黄酒的工艺完全不同。白酒所用原料是高粱,而非大米。二者所用的酒曲原料、酒曲制法,也完全不同。
  民国时代的白酒状况,现在通过1935年出版的《高粱酒》一书来了解。据书中计载,1934年,全国二十个省饮料酒总产量25.36万千升,(含啤酒),其中高梁酒产量为7.62万千升。  1934年,当时中国5亿人口,只有可怜7.6万千升的白酒,人均白酒仅0.152升,一年才三两啊,真可怜。旧中国的贫穷缺粮凄惨竟至如斯。可以想见在民国时期,普通人若能喝上一顿酒,绝对是其人生里了不得的大事。到1987年总人口10.8亿人,坐拥431万千升白酒产量。人均白酒4升,增长了26倍。我等酒民,所喝的每一口酒,都得感谢这是太祖之功。  书中有段“商场市肆所呼之‘原乾’、‘原酒’、‘白干’、‘干酒’、‘炮子酒’皆谓酒蒸馏后之未掺入生水者也,普通为三花至四花随各地之习惯而定。所谓某酒有几个花,乃某酒可加十分之几生水而为花酒也。所谓花酒乃原酒加水,使其酒泡达小米粒大小,接连若串珠,停一二分钟不灭,为其准则之酒。”  我解释下这段话。  “能让酒泡串起成珠而不灭”,这样的酒度最低在52度,这是现代通行的度量标准,是指20度时的体积比。三花酒,就是加入十分之三的水之后,降到52度。四花酒,就是加入十分之四的水,降到52度。显然四花酒的酒度要高于三花酒。在当时,花越多,说明酒越纯。花少,说明提纯工艺差,若者就是掺了水,意味着品质低。三花酒的酒度有60度,可见在民国时代,高度酒是白酒的绝对主流。  从这1934年的文章里,提到白酒的两个重要概念:降度,酒花。  既然有三花的酒、四花的酒,那么,有没有5花6花甚至30花或40花的酒?答案当然是没有。为什么?因为降度有下限,这个下限就是50度。若保守一些,则认为下限是52度。
  为什么有下限?  50度是指体积分量之比。刚好是酒精与水的体积各占一半。在50度之上,酒精体积大于水的体积,酒精是溶剂。水是溶质。低于50度时,水的体积大于酒精体积,此时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这溶质与溶剂改变之后,得换个叫法才科学。   在50度之上,叫酒精溶液。  在50度之下,叫水溶液。  注意,它们不仅仅是叫法的不同,它们确实就是完全不同两类物质,他们在物理、化学上的特性有着极大的差别。  用谷物酿制出的酒,闻着香,这香味物质来自里面的有机酸类、有机酯类。这些香味物质,约占整个酒的1%,量虽少,却决定着酒的风味。这些放香的酯类,能溶解于酒精溶液内,但不能溶于水溶液。  也就是说,它们能溶于50度以上的酒,但不能溶于50度以下的酒。不能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降度时会析出来,成为沉淀!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降度试验,找个透明的杯子,装半杯60度的粮食酒,向杯中慢慢加水,边加边摇晃,当杯中酒度就降到50度以下后,杯中原先清澈透明的酒液,会变成浑浊不堪的不透明的乳白色。那乳白色,就是从酒中析出的酯类物质沉淀,小颗粒悬浮均布于酒中。  有人从超市买来大坛的便宜的高粱酒,来做这个实验,可是无论怎么加水,始终透明清澈。哎,此酒是名高粱,而非高粱。成份有几帕高粱,没说是纯高梁。论酒度则敢比真高粱。
  看看  
  那酒花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看花知酒度呢?  原来,不同浓度的酒,其表面张力不同,越高度的酒,表面张力越大,越容易形成较大的泡泡。随着表面张力的降低,形成的泡泡就越来越小,到了50度以下时,与水差不多,形不成泡泡了。这酒花从大到小,依次叫,大青花,二花,云花。大青花大如黄豆,云花则如小米粒般。酒花如云花时的酒夜,差不多就在52度。  所以啊,酒不能低于50,或者说不能低于52,只要低于52,基本可以断定是酒精加水勾成的酒,绝不是粮食酒。
  2014年有条轰动全国的新闻,就是发掘被淹没了三百多年的古泗州城。古泗州城临淮河、汴河,傍运河,是长江至黄河漕运的枢钮,有水陆都会之称,其繁华程度直追扬州。在康熙年间黄河改道夺汴入淮,大洪水带着大量泥沙淹埋了泗州城。这次发掘挖出来大量的文物,其中挖出来的一口大锅特别引人注目。我找到这新闻的原文,连图一起截上来。      
  看帖顶贴是一种美德  
  这大锅,直径3米,一人深。当时有媒体发文说,当地水患多,灾民多,这可能是施粥的锅。媒体可真会闹笑话。用脑子想一想,这么大的锅,架灶也许不难,但煮熟的粥,在平底的锅内,如何全部取出来?得用什么样的饭勺?附着在锅里的残粥如何清洗干净?隔夜饭必馊,第二天还要不要继续煮粥?清洗残粥的人若是站在外面,伸手肯定够不着锅底,难道人得跳进锅里去清洗,再架个梯子从锅里爬出吗?这显然不合理嘛。  不如就用普通的大号铁锅,灾民多,就添灶,多支起几口锅。添灶很简单,三十六计里孙武戏弄庞涓用的减灶法,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即可成灶。若是不挖坑,垒起三堆石块也可成灶。用砖砌成永久性的灶,也难不住最初级的泥瓦匠吧?这才是可行性强的施粥方案。  也有人说用大量水+长扫把清洗内部,再用软管,用虹吸原理抽出来排掉水。这正是现代酒坊采用清洗甑锅排水的方法,固态的酒醅用木锨挖出后,剩下的残渣,加水清扫,最后用管子虹吸抽干水。但是清初时有没有软管呢?这一点就无从考证啦。  所以,这口大铁锅显然不是为了施粥,而是酒坊用的,明显就是一口蒸酒用的甑锅。所缺的上盖,应是被洪水冲去洪泽湖了吧。这说明在泗州城内当时就有成熟的酒坊,说明在淮河、洪泽湖、运河交界的这一带,三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成熟的酿酒烧酒行业。    发一张现代的蒸酒甑锅的图,对比之下,基本断定挖出的文物大锅就是蒸酒之甑锅吧。
  呜哇  
  楼主分享的不错  
  第16章 忘却的初心  人们为什么喝酒?白酒行业的从业者往往忘了这一根本的命题。  健忘是一种通病。曾经打了整个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后来考证出,冲突的起因是军人丢失了一只军马桶,从而进入另一方领地寻找。当代亦不乏健忘之事,例如行路不慎踩着别人脚,最后演变成全武行。忘了最初仅仅欠一个微笑的歉意,最后演变成推残对方肉体的愤怒。  有一个经典的品牌案例,某牛奶品牌,每次开会都必定讨论四个话题。  1、 人们为什么喝牛奶。  2、 人们为什么不喝牛奶。  3、 原先不喝牛奶的人为什么开始喝牛奶。  4、 原先喝牛奶的人,为什么不再喝牛奶。  若把牛奶二字换为白酒二字,这四个问题依然成立。该是所有酒企,所有酒民值得深思的问题。细思这四问,得到的真相让人很难过。
  据2014的调查统计,喝酒的原因,40%应酬,22%助兴,习惯13%,消愁5%,保健养生御寒等20%。也就是说,只有25%的需求是个人需求。75%的需求是群体的需求。  因个人的喜好而饮酒,在乎的是酒的本身,讲酒质,讲口味。只要“喝得起”,价格高些低些并不重要。  因群体而饮酒,酒质退居次要位置,重要的是这酒所承载的其它内涵。讲面子,讲虚荣心,就由酒的价格来实现。请客时,面对三百元、一千元一瓶的酒,你却请人喝个50元的,不仅仅显得“不尊重客人”,还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是“失礼”的行为。酒店里高价的酒,总比低价酒卖的好。  还记得上个世纪的80年代90年代的进口香烟吗?当时满中国流行。因为价高,万宝路,555,接近10元一包,国产烟里高档烟“大前门”才五毛二。后来,国产烟的价格突飞猛涨,不断刷新天价烟的上限,不懂得与时俱进涨价的进口烟,价格就被比下去了,愈发显得寒碜,于是渐渐被市场淘汰。
  为什么要炫富,为什么要虚荣,为什么用高价格证明实力,为什么急于获得世人的认同甚至是仰视?这是文化的劣根吗?还是小民们进步的象征?我想,这根源在于几千年来儒家的等级制度,儒家的“礼”与等级制呼应,对待什么等级的人要用什么级别的“礼”。这“对等”的“礼仪”才是请客喝高价酒的根本原因。  儒术之毒已深,已成为人性里抹不掉的烙印。小民们在潜意识里,自居于低等位置,总在幻想着晋升等级,走向上层,因而幻想着名牌名车名烟名酒铺成通往“上层”的道路。历史上若不曾独尊儒术,而是崇道,那么在鸡犬声里,饮酒只为自乐。则永无等级高下观念,名烟名酒炫给谁看呢?
  用高价格,去迎合“被尊重”,“身份认同”等心理需求。你高我更高。高价的,却比低价的卖的多,这消费的已不是酒,而是畸形的心理。   太祖打倒孔家店,批孔批判儒学,这是多么睿智的决策。太祖洞若观火,直指文化的劣根。若无等级贵贱,若无官民财富悬殊,谁去喝天价酒呢?回想起九十年代,国酒**,只卖三十几元,普通的优级大曲粮食酒也能卖十块八块,价格相差虽有,但没那么悬殊。现在重新尊回儒术,新的贵贱等级已然确立。千元的天价酒,傲视十元的光瓶酒,正是儒学催生的怪象。  话已扯远,文化这个大坑可不敢再挖下去,自认没本事填平它,到此为止。  假如这酒,不是新工艺的,而是传统工艺的。喝着不伤身,喝着舒服,喝着享受。那么将有更多的人“习惯”性地喝它。这时,喝酒才回归其最初的含义——享受这杯中的美味,庆祝取得的成就。这时白酒的消费市场才算是真正地打开。让白酒成为美食的一部分,这酒的销量,必将再登新高。
  第17章 1个酒度4分钱  酿酒行业有一句生动的总结:“高梁香,大米净,大麦冲,玉米甜”  酿酒用粮排名第一的,是高粱。八大名酒十大名酒,高粱是绝对的主力原料。  第二等级的原料是大米和糯米。米酒其味纯净,淡雅,热带与夏季,喝米酒比喝高粱酒舒服。注意,米酒也是白酒。以绍兴为代表的黄酒,其原料主要是糯米。  第三等级的酿酒粮食是大麦、乔麦、青稞、小麦这些。乔麦酒很香,但很小众。豌豆一般只用在酒曲里,少量加些,增加香气,但不能放多,否则酒很苦。小麦与大麦是制作大曲的主料。  第四等的酿酒原料是薯干,别名叫地瓜干,或山芋干。但是薯类极易生长霉菌,有霉变的薯干酒味苦,喝了上头。若薯干品质好,其酒质倒也不差。  最差的酿酒原料是玉米。玉米是生产酒精的主要原料。食用酒精一般都是96%的纯度。玉米酒精还是石油的替代品,未来某一天石油开采光了,就得指望玉米酒精啦。  当然还有拿蜜糖(甘蔗)酿酒的,酒的风味很差,已经被淘汰。  有些东北菜的餐厅为招睐食客,推出“农家小烧纯正粮食酒”,酒喝着挺甜。其实就是玉米酒,其实很低档、很廉价。  新工艺白酒,就是用这玉米酒精薯类酒精,加水加香精,或再加少量的高粱酒来调味而得。
  为了说明新工艺酒的成本,我们来做个数学题,(四则运算,小学知识)  题目:为了得到500ml46%V/V度的酒,需要96%V/V的酒精多少克?第2问,这酒精价值多少?
  很新颖的题材,麻竹学习  
  打卡的孩纸来了。。。。。  打卡的孩纸来了。。。。。  打卡的孩纸来了。。。。。  打卡的孩纸来了。。。。。  打卡的孩纸来了。。。。。  打卡的孩纸来了。。。。。  打卡的孩纸来了。。。。。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解题开始。  首先查酒精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对照表得知:    酒精的质量分量绝对值=体积*密度*质量分量百分数  500ml 46%的酒,所含的酒精质量=500*0.165=181.53克  181克酒精,对应的96%酒精溶液的质量=质量/质量分数=181.53/0.克  181克酒精,对应的96%酒精溶液体积=质量/密度=193.45/0.ml  我们倒过来表述一下,239.58ml96%的酒精,相当于500ml46%的酒里所含的酒精。500/239.58=2.087,也就是说,1个96%的酒精变成46%的酒,能变出2.087倍。
  我们再来算第二问,这193.45g的酒精溶液价值是多少。    这是阿里的截屏,公司名已抹去,食用酒精吨价在之间,取中值6800吨价。  1吨优质96%v/v食用酒精的价格是6800元  1千克优质96%v/v食用酒精的价格是=.8元  193.45克优质96%v/v食用酒精的价格=6.8*0.元  答:500ml46%度的酒里,酒精的价值是1.32元。
  引入一个专有名词:一个酒度。  刚算出来的结果1.32元除以这瓶酒的浓度46%,1.32/46=0.029元。约等于3分钱。  这是酒厂里通行的叫法,一个酒度多少钱。就是指,在一瓶500ml酒里,每1度酒要多少钱。   1个酒度是3分钱,当然酒精还有运输等成本,算下来可能是3分5,或4分钱。  1个酒度4分钱,那53度酒,就是有53个酒度,  53度的酒:53*0.04=2.12元  60度的酒:60*0.04=2.40元  33度的酒:33*0.04=1.32元  这就是新工艺白酒,瓶中酒的价值!酒之外,是水。酒厂不生产水,而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在这些的新工艺白酒里,还要添加些原酒进来,但加的很少,仅占总量的百分之几,价值一般不超过几块钱。原酒必须加点进来,不然这酒根本不能喝,没酒味啊,跟医院消毒酒精类似的味,怎么入口呢?这添加的传统酒,一般称之为调味酒。那些沦为大厂附庸的酿酒酒坊,所产的优质酒,正是低价卖给大厂用作调味酒。  楼主平时与朋友们小聚时,所喝的正是这种小厂的原酒。有一次朋友带了位酒厂工作的亲戚来。确实是专家呀,一杯端过,立即动容,满脸的心疼表情,连声说,浪费浪费,哪有你们这样糟蹋好酒的,这一瓶酒能调几十瓶酒呢。专家的话,信。回了一句:别找借口逃酒啊,酒好就喝干,喝肚子里不心疼,洒了才心疼。  某些酒厂还会添加些香精进酒中,以强化酒的风味。有些酒友喝酱香的原因是,认为酱香的味道只能用天然的方式生成,进而推论说酱香都是传统工艺没有假的。这些酒友实在低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楼主找到一张酱香的配方,截屏在此。    总结:  新工艺白酒=食用酒精+水+香精+[少量原酒]。
  http://www.//c_.htm  再转一则旧闻,请自行复制链接看。内容是某知名品牌上市公司酒企的年报乌龙事件,该酒企主打“年份原浆”,但是其年报披露向其关联交易商每年采购六千多吨的食用酒精。1987过去了二十多年,用食用酒精生产酒已是普遍现象,能勇于公开承认的酒企,倒也让人尊敬它说了实话。  买酒精当然是用来勾兑酒,处于第一梯队的十大名酒之一,坦言在产勾兑酒,第二第三梯队的小品牌酒,还有谁家不是新工艺酒?  找到的一份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国内每年的酒精产量值。2014年酒精产量高达984万千升,这是指等价于96%浓度的酒精。这么多的酒精,大半被用于生产酒(啤酒,红酒,白酒都有)。它们最终的去处,当然是做进酒里,喝进肚子里。  
  酒文化。
  来对比另一个数据,白酒的产量。2014年实际生产了1257万千升的白酒这是指折算为65%酒度后的总量。楼主感觉酒精过剩了,来算一下。  65%与96%浓度,查表计算,得到换算系数0.68。(本段的白酒与酒精浓度,均是指65%,与96%的体积浓度)。  1257的白酒需要855万的酒精。当然这是假设全部白酒都来自于食用酒精调制。食用酒精的实际产量的984万,多出来984-855=129万千升酒精,多出来的酒精去哪了?    这白酒产量里,应当有10%左右的产量或超过10%的产量的酒度来自于传统的高粱发酵工艺吧?也就是说,白酒产量里,最多有90%的产量来自食用酒精勾调。上段中的855万千升用量就得下调到769万千升。食用酒精多出来984-769=215万千升。
  过剩,是否每年都过剩?数据现成的,来算一算。按90%产量来自酒精勾兑。    楼主的预感果然是对的,其它年份的酒精产量与白酒产量,每年都“多出来”一部分。当然化工与制药会消耗一部分酒精。  多出来的酒精去哪儿了?  除了白酒,还有许多种“含酒精饮料”,红酒啤酒,彩色鸡尾酒,对吧?新工艺酒的成熟技术,在其它酒种的应用是怎样的呢?读者们自行想象吧。 当然,楼主的试算只是试算,不见得准确。
  食用酒精从哪来?  食用酒精是在化工精馏塔内加温加压提取出来的,是很纯的乙醇,浓度在96%。这种乙醇不含什么酯类放香物质,能与水无限混溶。加水降度到50度,甚至20度都可以,不会发生降度变浊现象。不变浊的原因,是因为其中不含酸类酯类。  这种乙醇发明之初是用于替代石油燃料。晚会,提及此事。在江苏山东一带的加油站里,充斥着乙醇汽油。这种油动力弱,还会腐蚀密封橡胶。楼主就不向下深扒了。   酒不是酒精,虽然酒里含乙醇,但酒里还含有丙醇,丁醇,戊醇,己醇等,还含有乙酸丁酸己酸等,己酸乙酯等酯类。  酒来自谷物,如高粱,大米小麦等,这些粮食中所含的淀粉被微生物分解成数百种酸类酯类醇类,以及他们的水合物。  酒属于粮食的范畴。  酒精属于化工原料范畴。  虽然酒精的名字叫做食用酒精,或者叫食品级酒精。怎么能把它归入食品呢?
  (未完待续)  下一章,将从商业角度,探讨酒水的流通。楼主很快就回来。
  楼主的文章收藏了
  ?  第18章 白酒价格公式  天价酒毕竟是上层贵族享用的,与大多数平民无关。讨论它也无意义。咱们来谈谈大众消费得起的中端酒,也就是几十元到百来元元价格段,在商场里有个盒子的瓶装酒。  实例一,**仙酒,新品牌。某代理商主攻餐饮渠道。餐饮零售价85元,代理商供货价50元,酒店服务员每个瓶盖可找代理商兑换5元。代理商的业务员提成7%,代理商的成本20元。这代理商的团队总共有三十多人,其中十几个业务员,这酒进驻了几百家饭店,赞助出上百个餐馆店招、画册、海报。但是酒的动销率一直很低,一年半后,代理商的500万资金耗尽,被迫关闭。  厂家出厂价17元/瓶。酒是酒精勾兑酒,瓶中酒本身的成本约3元,行内人士估计彩盒、瓶身+防伪盖+标签+外箱,成本约6~7元,厂家毛利在5元以上。  实例二,  ***酒坊,擦边球品牌。市代理商花了近百万元进场条码费,进入一家有八十多个网点的大型连锁超市。酒的零售价80元,供货价56元。最好的单店月销量能接近10瓶。代理商找了家酒水配送商给各超市补货,跟配送商的结算价49元。  这进场费,厂家给报销了一小半,但不是给现金,给的是酒。  代理商跟厂家结算价是25,运费自理。入仓成本要28元,算下来每瓶毛利21,但是每个月的成本中要计入超市的货架费和融资的利息。算下来,也是无利可图。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赚回进场费。  厂家那头出厂价25,包装很高档,瓶子盒子防伪标等要8元,瓶中酒要3元,厂家报销各类广告费、进场费、店招、画册等控制在发货额的30%以内算它7元,增值税+其它税费约5元,成本共23元,毛利只有2元。但有时税可以合理地省一些,已占领的区域广告报销额会少一些,实际毛利能有3-5元。  看起来高大上的酒企,其实毛利率并不高,超市里虚高的价格,实际被中间环节损耗掉了。也不能说商场“黑”或代理商“黑”。楼主见过一份物流行业的报告,说中国的物流费用,占社会整体费用的12%,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多次搬运,每一次都有费用。这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问题。渠道商的经营风险比厂家更大。
  白酒的酒水,其实很便宜,一个酒度4分钱,新工艺白酒,就只有几块钱的成本。这上百元的售价是怎么得来的呢?楼主从行内人士处找到一些价格公式。公式分两类,一类叫顺加,一类叫逆加。  顺加,就是从成本和利润推导出售价。  逆加,就是从售价反推出成本和利润。  顺加者,多半发生于知名品牌向已占领市场推新品时定价。逆加的,大数是市场的实际占领者,先知道目标价,然后在定制酒时,控制成本以获得利润。  不管是顺加还是逆加,酒厂,最终会确定一个红线价,也就是最低出厂价。   酒企的价格体系,还有另一种划分方法,叫裸价制与控价制,其核心区别在于,由酒企还是代理商哪一方承担营销成本。例如,30元的红线价,终端供货价100,零售价180。  在裸价制度下,代理商进价就是30,但营销费用,厂家一个子也不出。  在控价制度下,代理商进价就是100,但营销费用,全部由厂家承担。然后厂家按销量给固定比例的返利给代理商,作为物流人员办公等支出。
  朋友你好,想和你聊天!  
  我喜欢啊,请继续 支持你  
  转一张酒企内部培训的PPT截屏。是关于定价策略的。红线价,就是酒厂的最低出厂价的意思。无论何种市场策略,厂家不会低于红线价销售。在红线价格之上,再加上各层渠道的利润、市场推广营销费用。然后才得出最终的售价。    这教材里有句话,最终定价在100-500元的酒,酒水成本在5-15元。  这倍率有20~30倍。你能说,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吗?我看它浪费实在太惊人。说好的市场经济带来的高效呢?我看是指赚钱变高效了吧。酒企的拥有者——资本家——在赚取巨额利润,但营销浪费掉的资源,却由消费者们买单。
  说完新工艺白酒成本,再来说说统统工艺白酒的成本价格。先算算酒本身的生产成本。  首先是酒曲成本。  俗话说“曲大则酒苦”,曲的用量有着严格的上限与下限。曲多了酒味苦杂,曲少了,则发酵不完全,香气极淡。不同工艺下曲的用量各有规定。浓香型老五甑工艺里,每轮加新曲的用量,约为所加的新粮食重量的十分之一。以重量计,曲的价格,比粮食高一倍左右。  粮食用量:一个窖池,每一轮投粮量约为1500斤~1800斤。粮食储运过程会有损耗。  辅料用量:主要是高粱壳,还有糠壳,用于使酒醅疏松,蒸汽能均匀透过,用量约为新粮食用量的8~12%,辅料很便宜。  此外还有窖皮泥,培养发酵菌等物料投入。  酒的产出:一个窖池,每轮产出酒,大约能产出500-600斤  因此业内一般说“三斤粮食出一斤酒”,基本与生产实际吻合。  粮食,大曲,辅料,水,酿酒的材料成本方面,大约每斤酒要摊到10~15元。  水电煤,场地成本、设备折旧,工具消耗品等方面,算下来也要5~8元吧。  人工,资金成本、正常的损耗,挥发损失,等项目大约也在5-10元。  汇总下来,酒的生产成本大约是每斤20~30元。当然这是正常生产出酒的成本,若窖池密封不好,漏气,挥发损失大,成本就更高些。  当然,这是整池子算下来的纯酒的成本。酒蒸出来后,在窖存期,酒要呼吸,还会挥发损耗掉一部分,成本又要上升。若把酒装进瓶子,加上瓶子,人工,搬运,这些环节也要几块钱成本,总成本上升到35元左右。  另外,蒸好的酒,还需要经过一至三年的陈化老化,酒质才能进一步提升。这样资金还得沉淀一至三年,每年的资金成本算作20~25%是合理的。民间借贷哪有低于两分利的,假设一年半的窖存,加价30~40%,总价上升到45元~50元。  所以,仅从生产环节看,传统工艺酒的好酒是极其廉价的。但是它比新工艺酒成本高得多。传统工艺下的一个酒度,大约要5、6毛钱,是新工艺酒1个酒度4分钱的十倍以上。  按照流通环节20-30倍的加价倍率,传统的原浆酒,在市场最终的零售价,应该是多少钱?是不是必然要进入天价酒的阵营?
  第19章 钱去在哪儿了   酒的零售价是酒水自身成本的20-30倍,包装材料,只有区区几元,只占零售价的百分之几,零头罢了。为什么不低价让利给消费者呢?是因为酒企太“贪心”吗?这中间几十倍的费用,钱去哪儿了?  真相很残酷。酒企并不是不想低价让利,而是让利的酒,全部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掉了。没有市场营销费用,这酒在市场中根本没有生存的本钱。  天涯里曾有许多涯友发帖晒生活成本。北上广深的家庭,月入万元肯定是穷人族。我留意许多家庭的最基本月开支要1.4W元。仅仅是最基本开支!  人在社会生存有成本,商品在社会里存在也有成本。白酒流通中的各项成本,我总结一下,共有6大项。
  好贴,绝对要支持下!!~~  
  第一项成本,发现。  一个酒,要在商业环境中“存在”,注意,是“存在”,还没有谈及有多少销售额、占多少市场份额。存在本身就有成本。当你发现这酒时,它在被发现的位置上已经存在许久,在等着被你发现。  我们在哪儿发现它?通常,是在户外广告发现它,饭店的店招,商场的外墙,公交车身,出租车的车尾,路边的旗帜,餐桌上的水牌。这些广告首先需要消耗制作物料,其次得购买位置才能摆放出来。两样都要钱。如果酒企不花钱投放出这些广告,我们永远不会发现这个酒,不知道它的存在。  楼主在白酒内训资料中,找到一测成功的经典案例,介绍如何花最少的营销费用,最大化地占领一个区域。是2012年以前的文章。    这案例之所以被选入,核心在于“花钱少”。楼主说明一句,这案例中的7.6W全部是广告物料,贴在饭店的外墙上,广告位置不用另外掏钱买。这仅是一个县城,一个省约有八十多个县区呢。在一个省全面推广得多少投入?据业内人士说,省会级的城市,新品牌至少得2000W投入,才有可能做进去。  给一个参考数据,省会城市里,一辆公交大巴的车身广告,每月要1~2W元,6台车,一年,就得100万。投放两条线路,共12台车,一年200万。其它类型的户外广告价格,也比县城高。
  第二个成本项,可购买。或者叫“铺货”。  当你在商场/烟酒行/便利店/小士多店/饭店,等等场合买到这酒时,这酒,它已经恭候你多时了。他首先在等着你,这是你能买着它的前提。  为了这个前提,这酒得铺货。它得出现在你可能的购物路径上。而铺货,既需要业务员一一去谈判,还需要付出签约、送货、理货、陈列、货架费、促销等等直接成本,还有企业运营,资金占用利息等间接成本。楼主在酒企内训资料中惊讶地发现一个数据:铺货成本。专家们在统计分析大量数据后指出,酒水铺出去每一天的成本,是供货价的0.7%!  若摆个30天,就是21%,专家的话,我要不要相信呢?  第三个成本项,物流  出厂前的物流成本也不少,瓶子来自异地的玻璃厂,包材来自异地的印刷厂,从罐装车间到成品仓库也要搬。   出厂后,酒至少得运输两次。  第一次:厂家——物流公司——货运站场——代理商仓库。  第二次:代理商仓库——配送商/或自己配送——终端收货点——终端货架。  如果是终端是电商性质的,那还得再加一次快递过程。我对电商的态度是,电商并不能为消费者省钱。关于电商的话题,我下一节会展开来说。  每一次移动和交接,还要开单,点数,搬运,验货,结算,免不了人力活动在里面。这些活动都有成本。此外,还有仓储存放的场地等成本,这些成本项与运输费一起,统算入物流成本。
  第四个成本项,渠道成本与利润,这是成本中的大头。  各级渠道商的运营成本与利润。任何生意,若没有15%毛利率,不会有人干。通常渠道商的利润率在20~30%之间,终端的毛利率最高,一般能达到50%。有一种批发业态的毛利率最低。批发商从代理商进货,向小超市小士多店供货,小型单位家庭也经常在批发行整件采购。批发商的加价率相对低些,大约只有10~15%。  酒水通过代理商来操作。通常是区域代理,范围为一个地级市,或一个较富裕的县。  代理商的业务员把货铺进销售终端,如烟酒行,批发行,商场,餐饮等。  渠道层次:  厂家的销售公司——区域代理——终端——顾客。  有些城市还存在着配送商这种业态,上承大的区域代理,下对零售终端,起着物流配送的作用。这渠道层次就又多了一层。  第五项成本,促销,礼品,回扣等。  有些酒在盒子里放些小礼物,有的酒甚至直接放几块钱现钞。迎合公款消费者,这些利益就进了个人腰包。在餐饮类终端,点菜的服务员(一般叫部长),有机会影响顾客点哪个酒,酒企就设计出有奖瓶盖,部长们拿一个瓶盖换回5元10元甚至20元。但这一招属于玩坏的招术,属于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招术。因为每家酒企都给瓶盖钱,不再是独特的吸引力,已起不到促销效果。反而成了餐饮用酒必须支付的一项费用,不给瓶盖钱部长们就不推这酒。因此推高了售价。结果就是,同一种酒,在餐饮的价,就是比超市高一截。
  第六项成本,税收。  酒要交几种税。  1、白酒整个流通环节,都要交17%的增值税。可用进项抵扣。这一点与其它商品无异。  2、消费税,也叫奢侈品税,税率20%,粮食酒薯类酒税率相同。在生产环节征收,不可抵扣。  3、从量税,每斤酒5毛钱。不可抵扣。  4、其它税费,所有公司都有的其它税、费种类。  酒企,通常会成立一个销售公司,酒厂把酒平价卖给销售公司,按售价交一笔消费税。这销售公司,再把包装盒之类成本算上再对外卖。这销售公司,就只需要交增值税。当然销售公司的对出售的价格,不能过高,出厂价与销售公司售出价之比,若低于70%,税局就会来查水表。通常酒企与税局商定一个计税基准价,以此来计收消费税。  第3项的5毛钱的从量税,这个政策,全体酒民酒企都在骂它。按官方说法,出台政策目的是“酒厂众多、良莠不齐。要扶优限劣、扶大限小,遏制小酒厂对大型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规范白酒行业的生产秩序,优化白酒行业的发展环境。” 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小酒企活的更好了,而大酒厂们集体提价来化解税收压力,5毛钱在高价里被稀释成九牛一毛。高价酒的格局,就是成形于此时。
  那些专心做低价优质酒的厂家,这5毛钱则是灭顶这灾。本就定位于低端,涨价涨不起,利润全没了,怎么活下去。于是只能砍掉低价酒,转型做高价酒。这低价酒的市场空间就让了出来。  这加税政策,只对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对于本就游走于税收边缘的小微工厂,则不受影响。不管加不加税,反正他不交税。于是低端市场被这些小厂占了去。 出台政策原本是要打压不规范的小酒厂,实际却是打扫干净低端市场,拱手让给了这些不规范的小企业。  找到一篇媒体文章,对从量税的负面作用解释得较清楚。  .cn/article/214/21452.html  所以啊,用加税来治理一个行业,最终一定是对消费者不利。  通过合理的避税,各种税收加起来,约占白酒出厂价的15%。  不收奢侈品税时,酒是低价的大众消费品,收了奢侈品税之后,酒涨价,真的成了侈奢品。国家多收了税,大酒企得到更多利益。  回到这节标题,钱去哪儿了?劳动创造价值,政策转移财富,内耗则消灭财富。与这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有几百万吧,白酒,造就了少数富人,也养活了行业内几百万相关人员。
  在仿《万历十五年》吗  开头就挺吸引人的,好好看看
  营销,就是琢磨人性  无如如何,营销,都是“术”层面的内容。以获利为目的,例如把梳子卖给和尚,推销出天价产品,用煸动性的广告词诱顾客购买。这些细究,都应归入“骗术”。真正脱离了术,而上升到“道”层面的,则是效率的提升,例如商业模式的升级,例如,新技术的成功应用。  中国近些年来有着非凡成就,正是因为高效,成本降低。把一个一个又一个行业做成白菜价,让行业原来的垄断者出局,让其它行业与普通大众们享受成果。例如,手机,汽车,量具,机床等行业价格一直在降,而功能越来越强。这才是“道”。  而营销的核心,就是琢磨人,用种种手段,去诱使,或迫使他人做出购买决定。以前的酒企在研究最终消费者,还算是在“正经做营销”。现在的厂家则在琢磨经销商,不考虑如何让消费者满意,只是想办设法把货卖给渠道商。  在白酒行业,有个术语叫“占库”,酒厂的货,进入代理商的仓库,占了代理商的库容,成为应收款。然后给代理商下达回款任务,逼迫代理商掏钱。或者出些利诱政策,超额完成任务给多少返点奖励。代理商苦不堪言,消化掉库存才能见着利润。  渠道商,经历了三个时期,最初的建设渠道期,中期的渠道争抢期,最后是渠道掠夺期。  通常,一个销售终端,有固定的配送商为其供货,供货商会编制路线,定期为网点补货。夺取一个配货商,就意味着产品能顺利地进驻几十个网点。  寻找配送商——签下配送商——协助配送商铺货进终端——防止配送商恶意欠款甚至跑路——追回款。这是酒企营业代表每天要做的事。
  2014有一家牛气哄哄的营销巨头新进入白酒营销领域,并且很有互联网思维。他们猛推一款手机APP应用,目标直指小型商超零售店主,想包揽区域代理、配送商、营业代表们全部的作用。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从自己的几大仓储中心直接发货到零售店,在APP里比价、订货和结算。  他们的模式简化为,厂家——APP后台仓库——零售商——顾客。算是同时革了区域代理和区域配送商的命。渠道缩短了一个环节,而事实上,有些大的区域代理商,本身就是配送商。在这个意义上说,渠道并未缩短,并不是革命性地提升效率,只是在高效地抢夺终端。  但这比起传统模式的三次物流,减化为两次物流,省去一次物流。看起来确实是商业模式的进步。想法看起来很美好。  楼主认为它其实在走歪路,因为他没有关心消费者身心健康、真正的心灵需求。仅仅是在争抢渠道,用尽一切手段抢占消费者能触及的购物空间。这抢来的终端,对知名品牌有用,对于新兴品牌,还得辅以广告,才会有销量。
  第20章 酒香真怕巷子深  深巷的好酒,会不会因主动传播让你发现?  我们能在市面上见到的酒,都是营销的结果。历史上的某个地方,曾经存在过许多许多好酒,但是,他们大多倒闭退市。多不胜数。有无数位豪情老板,爱酒,真诚,看不惯这勾兑充斥的酒行业。带着500万甚至更多的资本进入酒行业。  按照正常的逻辑,好酒,原酒,越陈越香,只要坚持做好的酒,纵然卖的慢。这存下来的酒也会升值啊。于是坚决不去在营销上投入。而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相信口碑会赢得回头客。  而结果呢,在营销上大力投入的酒,倒是不乏成功的例子。专心做品质的酒企,无一例外地倒闭出局。
  藏在深巷的好酒能否通过口碑自我传播?借用物理学上“增殖反应”的概念。来推导一下。  先回顾“增值反应”的定义:一个慢中子,会令铀235原子发生裂变(一分为二),并且产生更多的慢中子,而这些新产生的慢中子又会进一步引起其他铀235原子裂变,使裂变过程持续下去。  类比到酒:一个酒友喝过某酒,会带动2个或更多的酒友来喝这酒。最终使得传播过程持续下去。  如果1人带动2人的说法成立,确实会产生持续传播下去。把传播的层数编上数字,叫第1代, 第2代,第n代,则下一代是上一代的2倍。得到2个公式:  公式1:第N代人数=2的(n-1) 次方  公式2:所有1~N代的总人数是,Σ2(n-1)次方  第1代1人,  第2代2人  第3代4人  第10代1024人,  第16代65536人,  第1代+第2代+……+第n代=多少人?  这个结果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我认为传播过程不可能是增值过程。绝对是个衰减过程。  再乐观一些,不增不减,1人带动1人,第N代人数=1,N代总人数=N,这公式是否成立?这种慢速的持续传播是否可能?  这个不增不减公式你信吗?反正我还是不信。  这个传播过程,会有,但一定是个衰减的过程。,大部分人没有发展出子代,只有个别个体的传播率大于等1。例如,第一代100,第二代3,第3代0。问题是,这第一代的人从何而来?如果第1代人数没增加,这金子根本没机会发出光。  白酒,是非常特殊的商品,首先,你不会主动买陌生的酒。其次,当你在某个酒场喝过别人带的陌生好酒,你过后不一定记住酒的名字。就算你记得酒的名字,也不过是“下次若遇到这酒我愿意喝”。真的去买来试喝?不可能,为什么,你没到喝酒时间想不起要买酒。真要买酒时,可能嫌它太便宜,或嫌它太贵,或嫌它包装不够档次,或嫌购买不方便。实际情况是,你到了饭店后,才开始在菜谱上找有什么酒。  人性总是健忘,对任何事物都会淡忘。一条天天在走的步行街道,如果有一家店铺换了店主人重新装修,绝大多数人不会记得它曾经的店名、曾经卖什么。  一些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知名品牌,每年都要投一笔基础广告费,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刷存在感,告诉他的顾客,我一直存在呢。名酒尚且要不断地投广告以加强印象。一个不投广告的新酒,第一代种子一定会把它忘记,根本不会有第2代第3代传播。
  酒要卖,得有3个条件,第1条,经常见酒企的广告。没广告,陌生的,根本没人敢尝试陌生。第2条,有人带着喝过。只有体验过了,才可能下次自己也买来喝。第3条。得有精美包装呢,包装不上档次,请人喝没面子,自己喝也怕被“以次充好”。同样的价格,谁都希望买包装漂亮印刷精美的。  正是我们自己的贪婪本性,诱使厂家投我们所好,过度包装、过度宣传。  白酒市场,完全是一个营销至上的市场,只要营销到位,什么酒都能大卖。而不做营销,好酒根本没机会卖。我们自己的人性劣根,正是这过度营销的根本原因之一。  只有极少数玩家级的酒友,在不喝酒的时候,去寻找深巷里的好酒,提前买回来,加入自家酒库中。家中未建酒库者,怕是永远不会这么做。  所以,一个酒无论它多么好,若无营销投入,根本就不会传播,不会有销量。顶多在同学亲戚这私人小圈子里被把玩着,被传播到圈外?很难,很难。  再往深处反思,市场经济哪里是在优化资源配置,分明是在快速地消耗资源。
  第21章 电商平台,新的奴役之路  酒友们很难买到纯粮食原浆酒。就算是买新工艺酒,所花的代价,也是酒水真实价值的20-30倍。这哪里是个健康的产业。分明是病态的行业,隐藏着巨大毒瘤消耗掉着正能量。前几章我们分析了渠道与价格,但这些都是表象,症因在哪?  西方经济学家鼓吹的市场万能论。竞争的结果是成本最低者驱逐走成本高者,逐利的资本,不断地是用更低成本替代次低的成本。一方面,生产成本上,科技创新成了香精的创新。在流通领域,谁的资金实力强,谁就可以占领渠道,左右着顾客的购买决定,实质性的占领市场份额。同时用高价格,吹大行业的泡泡,让消费者付出更多,于是份额向大品牌集中,资本实力强的寡头们收割走最大的利益。  谈什么经济活力?我个人认为这种轻品质+高能耗的渠道模式是经济桎(du)梏(liu)。
  市场经济,靠“营销手段”获得《消费者订单》。  计划经济,靠预测《消费者订单》确定产量。古老的供销社与国营零售店,仅仅让零售价比出厂价高了40%左右。记得前三十年的白酒什么价?散酒8毛钱一斤,瓶装酒2元以下,当时粮食什么价?大米0.144元,小米0.132元,以今天大米的2-4元一斤来等价换算,散酒应当卖11~22元,瓶装酒应卖28~55元。是不是应该认为,计划经济,其实更加高效?  经济学理论里、股市里有一个公理,正毒害着无数人。这公理是,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是优秀的好企业。盈利能力来衡量一个企业、一个人是否优秀。于是就有了,能把品牌忽悠成名牌的,能忽悠人多掏钱的,就是优秀企业,就是英雄,就是成功人士。  飘香在深巷的好酒,注定无人知晓,注定失败,注定与你无缘。  那些擅长做营销,会鼓噪的劣酒,反而有机会大卖。有机会被你发现并喝上。  可怜酒友,如何发现那条藏酒的深巷?  电商平台,被许多人误以为是革命性的渠道,甚至有著名的大侠级的评论员撰文说,电商让厂家与顾客直接交易,革了渠道商的命,让人民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多么幼稚的言论。
  在楼主看来,电商平台,是比传统渠道更沉重的枷锁,它绝对不会带领我们通向美好家园,而是通往更深的奴役之路。  《道德经》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系辞》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这二句都指向同一个根本性话题:社会运行的规则,你看不见它,但天天用它,受其约束。在电商平台上,平台才是规则的制定者,并不是政府与法律 ,在电商化的社会中,平台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平台是资本家开的,以赢利为首要目的,其未公开的流量分配机制,一定在为“平台赢利”这一终极目标服务。那么,它分配流量的主要依据必然包含这样的几条:  1、平台内广告消费额高(商家送钱给平台)  2、成交额高。(商家为平台资金池的贡献度高)  3、客单价高。(让每个单一顾客个体对平台资金池的贡献度高)  4、顾客体验好。(带新顾客给平台,重复买,有助于平台留住顾客,)  这后面的三条,可以通过作弊来实现,花钱就能办到。  平台从来不是为了提升社会的总体效率而存在。而是为“平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存在。最后充斥平台的,必然是资本雄厚者。最后赢家,是平台与平台上的资本家们,我等消费者,不过是平台上的鱼肉。平台不想让我们看什么我们就永远看不到它。
  在低效的实体店领域,没钱营销的酿酒人,也许还能发展出个位数的经销商,服务着小众的顾客。偶然过往的游人,还有机会发现这边缘化的美酒。而在电商时代。实体全死掉时,你想发现它?先得征询平台的态度,平台想让你看见什么酒。你就只能看见谁。  当下的平台,与商铺的高昂租金相比,似乎显得有些革命性。但商铺的业主是零散的,他们只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绝对没能力决定商家卖什么,不卖什么。但是平台能。平台决定着整个商业运营的规则。  一旦平台象空气一样,让我们离不开它时,我们都是平台的奴隶。  国家在平台角色上明显缺位,各地的地方政府,理应建设平台或类平台的电商交易机制,以安全、公平、服务、效率为宗旨,而不是为了赢利。政府,理应紧握平台规则的制定权。
  第22章 呼唤供销社  每次驾车在长三角,珠三角的高速公路上,看着滚滚车流,我想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活力,更是资源的浪费。奔驰的车辆在每一秒都要消耗资源。这物流往来,有些是必要的,但一定有些是不合理的虚耗。搞经济,一定要产业带吗?  比如酒行业,现状是名酒满天下,全国都在卖这几个名酒。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案?  其实酒友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是安全的粮食酒,好喝就行,味道比名酒低一些没关系,价格实惠品质安全最重要。  我假想一个图景,假设我们回到1987以前。假如国营供销社体系还存在于城市里,每个城市还拥有几家国营酒厂。这些酒不出名,甚至没有名,就是光瓶酒,甚至是散酒。但是能保证酒是真的粮食酒,酒直接进入供销体系,简单的成本加30%利润,酒的价格,只要几十元最高也就50元。国营的本地酒厂用本地的职工,没人掺假。这是不是全城酒民之福呢?对应的,天价酒就得萎缩,大酒企背后的资本家们利润也得缩水。  产业集中,品牌集中,并没有带来白酒行业的高效与低价。若换为分散化的布置,用国营信用来卖无品牌酒,是不是更佳的方案呢?
  我想起机械加工领域的两种生产组织方式,一种叫流水线,一种叫加工中心。类比一下。产业带模式,对应流水线模式。典型流程是A地原料,B地的包装材料,C地组装,D市销售。  加工中心模式,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加工中心,拥有基本的配套产业,如酒厂,酱油厂,皮鞋厂。供应着本地人的生活消费需求。在资原消耗上,加工中心模式肯定要少于流水线模式。  加工中心,共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厨房。做个简单的试验:把盐,油,水,酱油放在稍远些需要走几步路的地方,你会发现,做一餐饭用的时间,被不可思议地大大延长了。
  ma  
  供销社模式,它绝对不仅仅是商品流通这么简单。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它代表着另一种社会体制,另一种价值观。  供销社核心是供应商品。注意,是供应商品,而不是销售品牌商品。它强力地占有市场份客同,为背后的巨大产能提供广阔销路。它让消费者以略高于生产成本的代价,买到放心的商品。供销社绝不是在塑造品牌,供销社本身就是品牌。国企产能——供销社——顾客这一体系,是去品牌化的。所以,供销社必然是资本家、品牌商的眼中盯,肉中刺,一定要去之而后快。  去品牌化,顾客信赖的是供销社的“国营”属性二字。顾客信任的是供销社背后产能的“国营”属性。供销社本身就是品牌。供销社能卖散酒,卖散酱油,卖散装粉条。这里不会有无良商人的色素粉条,毛发酱油,香精假酒。若换成私营的商店卖散装食品,谁能保证那商人的良心明天后天继续有良呢?鼓吹市场万能鼓吹私营高效的人,不过是害怕供销社的夼大,害怕失去了谋利的环境。
  去品牌化,是消费者得益。产品一样,只是少贴个牌,价格下来一大截。  而品牌化,是资本家得益。产品一样,只是多贴个牌,价格翻了几倍,消费者要承担营销的巨大成本,以及品牌控制人拿走的品牌附加值。  名牌文化,奢侈品文化,本就是无良商业无化,用虚荣心诱或你,让社会集体意识去暗示你,用群体抛弃的恐惧感吓唬你。最终让人辨不清追名牌的利与弊,年积月累,不分是非,已成为习惯。去羡慕奢侈品。去选择品牌商品。这文化,已上升为一种习惯,一种秩序。想一想,建立这一切的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从谁的身体伸出来的吧。它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假如供销社重新普及进每个社区,能把现在商业成本消灭掉大半,能把绝大多数日用品零售价降低一半以上,同时供销社还有利润。这利润可是全民的,而不是某个私人资本所有。既然城市土地是国家的,在卖地的时候,就该强留出一块供销社用地,既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一个基本原则。与其通过高价卖地环节,不如直接划块地进驻供销社,低价供货,为所有居民降低生活成本。这受益的是全体人民,消灭的是零售商和商业地产商人的利益。  当下的社会,与此更好相反,谁受益,谁受损,少数人与多数人,是不是一目了然。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下,融资实力强的资本通赢。谁的营销狠,谁就占领市场。管它花了多少营销成本,最终的售价里,由顾客买单!轨管这营销耗费多少社会成本。  一个错误的观点:竞争能降低成本让消费者受益!品牌间的竞争让资金实力弱小者被淘汰,赢的一定是剩下来的,谁会剩下来?钱多的呗。  供销社按实际的需求调拔商品,组织生产。而不再是市场经济下,私企靠有限数据盲目预测销量和生产。不再有盲目的库存。这能减少社会的浪费。  去品牌化,不再有品牌溢价。资本家的那一套市场营销就玩不动了。那句“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怎么在楼主看来,就是要求中国去掉这种高效率、低消耗的物资分配体系。  向白酒以外的行业看过去,服饰鞋包,食品饮料,都存在品牌集中,产业带集中等现象。例如,狮岭的箱包,晋江的鞋。其实产业的利润都被顶层的品牌商拿走,行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与消费者都是受剥削者。这经济结构布局并非最合理。若能改一改,内耗降一降,把流通的成本减下来,则是万民之福。
  供销社要发挥战略作用。必须要有背后的国营的产能做依托。在个人消费品与家庭消费品领域,还有国字号的产能吗?   让楼主遗憾的是,在2014年最近的一次与供销社战略有关的媒体报道中,高层显然把供销社定位为农业的附属品。而不是发展为国字号的城市商品供应的战略设施。国家战略如此,无话可说。这篇报道我截取一段。    看来白酒是指望不上国字号的流通体系了。  既然不可能简单回归到1987以前。那我们盘点一下未来的新技术,有什么革命性的效率上的改变,能让白酒的流通,从资本通赢,转向以酒友为本。
  第23章 探讨新的流通模式  2015流行电商定制酒。在电商平台接单,货品从酒企的电商分销商、代理商的电商部门,快递给酒友。  这些酒,大多是换瓶不换酒。换个包装,叫电商特供酒,仅是为了区别于线上的酒,目的是维护线下渠道商的利益。酒友并没有从中得益。楼主说说这里的利益点。  传统线下渠道商从厂家拿到的返利,一般拿不到现钱,厂家喜欢给等价值的酒。这酒得卖出去才能兑现。这返点得的酒就有着强烈的甩货变现的冲动。这是其一。  其二呢,渠道商为了能拿到返利,或更多的返利,得达到一定的销量,厂家会给渠道商定下销量任务。完成任务后,才给返利。这也迫使代理商甩货冲量,这是其二。  于是渠道商就在电商平台低价甩货,抢的是别省代理商份额。因为线下的零售价,与终端的供货价有着较高的溢价。被电商的低价一搅和,实体零售价格就显得虚高了,于是零售商纷纷投诉告状。  于是厂家就开发出线下线下两种包装,各有各的价格体系。甚至成立线上营销部门,有的厂家还严禁把线下的包装拿到线上去销售。  电商定制酒,以厂家主导,其目的是为了渠道商不流失利润,堵住消费者低价买酒的机会,这定制酒并没有酒友的参与。并不能解决酒友以实惠价格喝上传统工艺酒的需求。
  好帖,学习
  要想喝到原浆,必须由酒友来定制。再来看看当下大热的工业化4.0思维。由需求驱动生产的模式,是否可行。  如果互联网工具能穿透中间层,让顾客参与到工厂生产中,由顾客需求来驱动生产,由大数据体系自动发现并匹配生产要素与顾客的真实需求。我们将在手机APP里选择酒的工艺、品质。我们成为虚拟的生产者的一员,产品由社会化的配送体系送来,全程只需要一次物流。在消费与生产之间的中间层,是大数据体系,而不再是层层代理商销售商。这是不是美好的未来啊。  让人期待的大数据体系,似乎只有资本在推动。国家再一次缺位。谁来匹配分散的用户的需求,统一进同一张工厂生产计划里?工厂现场的物料与批次、品质如何监督以及对接进系统?所定义的品质,是不是最终得到的品质?这样的IT系统,得有团队开发与运营。这又是资本通赢的领域。想一想打车软件吧,概念成熟后,几十家软件公司涌入。然后烧钱,烧更多的钱,然后不断有人出局,最后剩下的是谁?是资本实力最强者!
  工业化4.0的核心要素,是底层架构,是行业标准的数据接口,是公共的知识数据库,是消费者的行为数据,信用数据。这些数据属性都是“公共的”。若任由资本来控制公供数据。未来的世界,就运营在资本家控制的代码之内。这必将是被奴役的世界。想一想黑客帝国的场景吧,整个社会运营赖以存在的方方面面,都要依靠资本家们的天量程序代码。今天的我们距离这智能世界尚且遥远,就已经被奴役,未来的沉沦怕是深不见底。我举几个今天的程序软件例子。  例子1,号CIPS终于上线,此前的世界,只有西方一家把持,衍生出来的金融与贸易规则,谁受益谁受损,他们从全球掠夺了多少财富与资源?  例子2,windows,安卓,IOS。大家都懂的,我就不多说了,安全,后门,版权费,标准制定权,芯片选择,产业导向。  例子3,打车软件,已经有很多人抱怨,不用软件就打不到车。再极端些,出行习惯得改变了吧?  在资本控制的工业4.0时代、5.0……**.0时代,原浆酒会是怎样的天价?  再看看,传统酒坊里的生产要素,仿佛是远古之物,泥池,木锨,陶坛,哪有可能接入物联网,如何接入大数据呢。
  离开了太祖的国营供销体系,喝原浆酒这件事,就只能是幸运儿偶然的特权。有酒友说,可以找到农家自酿酒,某宝上很多。楼主承认某宝上有真原浆,但宝上假冒的也不少吧。你能承担多少次试错呢?而且第一次买的真,不代表以后的每一次都真,对吧?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人,人心会不会变化呢?况且,规模过小的农家酒坊,设备人力不全,工艺必然要裁减一些环节,酒质不见得很好。  喝原浆酒这种事,未来将是非商业化的,极小众的事。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正代表着碎片化的小众圈子。当然土豪例外,土豪可以买万元级别的大牌原浆封坛。  非商业化的意思是,这将是私人小圈子里知交好友的私人项目,圈外人,并不会知道这圈子存在,自然就不会加入到圈子内。而圈子能形成,也有许多先决条件。首先,得有一群人互相认识,其次,得有核心人物,而且具备相当的公信力与号召力。第三,核心人物得有酒的鉴赏能力以及相关酒的资源。  问酒友一声,你有没有只爱喝原浆酒的小圈子?
  楼主悄悄地发现在城市里,慢慢流行起私人会所,一群人集资成为股东,在会所内消费着股东们的资源,如烟茶酒,土产美食。会所一般也对外营业,赚的钱补贴着会所的运营开支。这种会所,一般都有酒库,备着大量名酒好茶,以及想方设法搞来的原浆。  这种会所模式的核心是,股东同时也是消费者,消费产生利润成为股东的账面赢利。所以会所不再追求利润,而只需要最低的运营成本即可,如房租和服务员薪水等开支。这种小圈子,与产能对接,虽然量小,却是真正的需求对接。传统的营销,要预留出渠道商的利润在市场等着被发现。而这种小圈子模式,则已挤去商业泡沫,自发地对接产能。这算不算是一种“最低成本最短路径的经济内循环”呢?  而基于互联网的小圈子,因为没有会所可供当面把盏言欢,很难发展成会所那种熟悉与信任的关系。但它也有好处,省了会所的房租与服务员成本。所以楼主估计,在同学亲戚等强关系的熟人圈子里,能发展出会所模式。  会所这种思路,极有可能是未来酒友们获得原浆酒的模式之一。  我的想法对不对呢?欢迎酒友们交流讨论。楼主的微信号是:jinfengsishui
(金风泗水的拼音)
  第24章 一些酿酒专业术语   感谢一路跟帖到此的天源酒友们。爱酒的酒友不少,但真正懂酒者不多,酒友们最关心如何获得可靠的粮食酒。本章起介绍楼主如何寻找酒坊,如何寻获传统工艺酒。  前文谈论评酒会的那一章,曾经介绍过镇里的酒企共分三类,1上市公司酒企,2,在市场的酒企,3沦为别人附庸的无名英雄酒企。楼主小圈子里所喝的原酒,就是来自这第三类无名英雄的小酒企。这些酒坊是真正的“酿酒”者。而不是“灌酒”者。  其实楼主并不会酿酒,更没有从事过与酿酒有关的工作,若硬要扯上点关系,就只有一点,出生在酒乡,小学与中学时代,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酒糟的味道,对过往的运送酒糟车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秋冬天冷,晚自习后回到家吃宵夜时(厨房在院子东侧是独立的两间小屋),小酒提子从酒坛里拎出些酒,喝上两杯,觉得酒又香且甜还暖和。还带过邻居小伙伴一起尝酒,就一把馓子(一种油炸的金色细长的面食),和小伙伴一起喝得满面红光。
  楼主对酿酒的真正理解,是在近些年。因常去窖池边上代表小圈子买酒。在现场见过几回工艺顺序。与酿酒师傅交流次数也多了起来,才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买回些专业书,恶补了与配方、生化反应有关的原理知识。但工科生的阅读习惯是只做粗读。读书不求甚解,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只是了解个框架,然后象对待工具书那样,扔进书柜。收获也有,就是碰到计算类的问题时,知道去哪儿找公式与数据。  楼主在今年烧春酒的时节,在酒坊包下几个窖池。楼主作为酒友代表,现场监督蒸酒。在蒸酒现场拍了些照片,一会儿发上来。我会解释照片中的工艺。为了方便表述,在上传照片之前,我先解释几个基本概念和几个酿酒专业术语。
  24.1. 窖池与窖泥  不论大酒厂还是小酒坊,都有一处或几处窖池。“一处”的意思,是一片,或一排。池子不能没有,在限粮这一政策下,新的酒生产许可证基本冻结,老证还得定期检查,没有窖池就不可能通过审查,因而池子必须得有。  但实际上,这些窖池通常另有其主。要么是租给别人收取池子租金,要么是租地给别人自建池子收取地租。酒厂更乐意于后者租地模式,因为不用投资建窖池,若干年后,租户合同期满,这窖池就归自己。  酒厂不愿经营窖池。都是因为钱,细数下来,原因有这三点。  第1操心。在于酿酒生产不连续,闲季没活可干,养工人不划算。因此都是用临时工。但忙季招人很难,酿酒是纯体力活,年轻人不愿干,而熟手老工人越来越少。招人、管人是件操心的事。  第2无利。资金周转太慢,花钱买来粮食投下去,要等待很久才能变成酒,这酒还得再存放一段时间才好喝才能卖,大笔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而资金是有利息的,还不如直接买调味酒划算,虽然价格略高些,但周转灵活,总体仍然划算。   第3风险。自己酿酒要冒风险。万一管理不善,操作不当,也许有几个池子没出酒,或者酸败了。投资就打水漂了。  所以直接买食用酒精、买调味酒来生产配制酒,既安全,又划算,还不用养工人。先接单后生产,所用的酒精和调味酒按需采购,然后开动灌装生产线,连续不停地灌勾兑酒,这周转多快呀,还没风险。原料可以随时购进,可全年连续不停地生产。也许一瓶只赚2块钱,但一天能灌上万瓶。
  这窖池看着简单,其实窍门多着呢。  会建窖池的师傅是稀缺资源,建窖池的师傅一般就只做这泥水活,他们并不参与酿酒。建窖池讲究经验传承。师傅带徒弟,一般是家族内的小团队在做这门手艺,现代机械用不上,绝对是体力活。年轻人不爱吃这苦,因而也是后继乏人。  窖池都是在泥土地向下挖,池子是长方形,长2米多左右,深2米左右,口大底小,是个不规则的梯形。池口为了防倒塌,一般用砖头水泥砌成。粮食就在这池子里发酵,最终生成酒。    挖出池子后,并不是直接用,还要在池子四壁和底部铺一层窖泥。这窖泥是池子的灵魂,是有生命的。  窖泥是黄色田泥。池子挖好后,往四壁钉上几排竹签作支架,然后一层层填入黄泥,再抹平它。也有不用支架的,直接把黄泥一层层垒到池顶。黄泥的粘性极强,小时候乡下的田间小路就是黄泥路,每到雨天,走在路上,鞋底必定粘着一大团泥。  这种黄泥做的窖泥,今后长期浸泡在含酒的糟醅里,坚硬如铁。  建新池子时,必须先从老窖池里挖出一些老泥出来,砸碎,与新泥混合拌匀,然后才能砌进新窖池。加老泥的目的是“接种”,把老窖泥中的微生物带到新环境里繁殖,以老带新。但至少十年内,新池子的酒质是没法和老池子相提并论。我们一般说老池子,至少得是十五年以上窖龄。  好池子,首先得是老池子。因而好池子总是显得很旧,很残破。
  24.2. 春酒与秋酒  夏季不蒸酒,是整个行业的规律,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冬季也较少蒸酒,只有春秋二季在繁忙蒸酒。  夏季不蒸酒的原因是,窖池一开一闭,会带入很多杂菌,杂菌会带来异味。同时夏季入池的酒醅温度高,而发酵本身是淀粉分解产热的过程,在高温下酸度值升高的快,这池子醅就“酸败”掉,所得酒质很劣很差(掺点醋进来,酒当然就不好喝啦)。  高温的另一个恶果是低产,高温挥发多,分解的多。更麻烦的是,有可能“倒窖”,意思是这池子的糟没用了,得全扔掉。那下一轮生产怎么办?投的新粮上哪找糟来混合?下一轮生产没法安排了。这池子就毁了。  所以六、七、八这三个月一概停产。  酿酒能酿成醋?古时医书上常见“苦酒”二字,实际就是指食醋。例如伤寒论里的半夏苦酒方、治糖尿病的乌梅丸方。药方里的“苦酒”,就是指醋。张仲景时代,用大米、糯米酿酒,醋的原料也是米。现代的烧酒原粮是高粱,高粱酒若酸度高则酒劣,倒是不会变成醋。  夏季停产时,并不是把窖池空在那,春天的酒醅还在池子里,留其在池子里度过整个夏季,一直在发酵。一直留到秋天,再从窖池挖出酒醅蒸酒。通常在秋分后开始蒸秋季的第一轮酒,这种酒,行内叫它“压池子酒”。  压池子酒,属于秋酒,压池子酒出酒率低。但因为发酵时间长、发酵充分,酒质却是极好的。
  有秋酒,对应的,就有春酒。  在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不良杂菌的在低温时的活性下降,良菌在低温下发酵也变缓,低温,活力变弱。因而发酵期就需加长,故而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也停止蒸酒。待到过了春分节气,才挖窖蒸酒。春分这一轮所得的酒,就被叫做为春酒,史称“大酒”。这种春酒是一年中最好的酒。  那么,有人会问,一个池子,一年内一共生产多少几次酒?  还有人问,池子停下来不用会怎么样?  各种酿酒工艺的发酵时间各有要求,清香类的酒,发酵7天就够了,淀粉就变成了酒精。浓香类的酒, 原窖法一般发窖30天。老五甑法的最短周期是45天。其实酒在发酵的前期就产生了,发酵的后半期,主要是为了生香。为了生成更多的呈香呈味物质。  在楼主常去买酒的酒坊,一年一共蒸5次酒。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我画个示意图放上来。
    这个图画完,还是觉得不够直观,没标时间刻度,24节气应是最好的时间刻度,再画一张有时间刻度的图吧。    画这时间刻度时,又感受了一回24节气对称性,感叹老祖宗的历法太完美。  关于时间刻度与历法,歪歪楼,多说几句。  公历与阴历的日期分别对应着日月的升落。这二种历法,都是糢糊的“一段时间”,都忽略了一些关键时间点。真正精确标注时间点的历法当属24节气。  地球绕日公转一圈需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把这个公转的一周共360度的时间,均分为24份,每份15度,这24份时间长度,其间隔边界时间点,就叫24节气。每两个节气间隔约等于15.2天。注意,节气是时间点,而不是指某一天,你留意下日历上所印的节气,总是注明在几分几秒某某节气。  节与气的也是有区别的,就不展开说了。
  顺便科普一下,一年的开始,既不是始于农历春节,也不是公历元旦,而是节气里的立春。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法里,在立春这一刻切换年干。在立春时刻点之前的用前一年干支,过了时刻点的,则用后一年的干支。  命理界之外的人一般不注意这一细节。例如2015年的立春在2月4号中午12点,这天早上出生者属马,下午出生者属羊。  2015春晚在2月17日,董卿说羊年到了其实这话晚了13天,因为2月4号后已经是羊年。但在2014春晚,1月30号,董卿说马年的新年钟声敲响到了,这话又说错了,得到2月4号立春的那个时间点后,才算是到了马年。  言归正传,回到蒸酒时间图上来。  标上时间刻度后,看得清楚了吧。一年蒸酒5次。应当说5轮更准确些。因为一个酒坊有几十个池子,不可能全挤在同一天内蒸酒,图上所标的蒸酒旗帜时间,实际是那一轮蒸酒的起始日,实际的每一轮蒸酒工作持续半个多月。
  关于大酒与小酒  窖池老板,习惯上把秋分后这轮蒸得的酒,叫做“小酒”。在窖池老板家吃午饭,看着老板小心翼翼地提着一酒提子酒过来,老板说这是他藏了4年的小酒。探讨为什么叫小酒,老板也不知所以然。只是这行业的传统叫法。我分析,前人这种叫法肯定是有原因的,盖因这种秋酒出酒率低,粮食投下去不划算,所以就会减少投粮量,原本正常投1800斤粮的,减到900斤,所以出酒就更少,所以叫它小酒。但因为小酒的发酵期最长,酒的味道却是最香的。  春分时蒸的那一轮春酒,老板管它叫大酒,冬天杂菌少,出酒率高,老板会足量投粮。而且这一轮发酵期也长于其它几轮,春分所产的酒,量大品优。是酒老板最喜欢的生产时段。  总结:小酒是指第一轮秋酒。大酒是指第一轮春酒。
  再回答后一个问题。窖池不用时,留它空着吗?  窖池平时被严密封着,到蒸酒之日,才开封挖糟。早上开挖,到了下午几轮酒全部蒸完后,粮糟马上又入窖,下午收工时,已然封窖。池子空在那只有数小时。  池子不会长期空着,也不能长期空着。否则,窖泥内的微生物会饿死。有些资金不足的酒坊,没粮食投放,就会把取过酒原本该丢弃的酒糟填进池子,以维持微生物环境 。这属于临时救急的办法,不能长期用。不然最多半年,这池子就毁了。
  ~~~~~~~~~~~~~~~~~~~~~~~~~~~~~~~~~~~~~~~~~~~~~~~~~~~~~~~~~~~~~~~~~~~~~~~~~~~~~~~~~~~~~~~~~~~~~~~~~~~~~~~~~~~~~~~~~
  24.3. 酒头、酒中、酒尾  在老五甑工艺下,一池子能出600斤酒左右,共分5甑(锅)来蒸酒。每一甑酒醅,通常能蒸出120~150斤酒,每甑最先蒸出的酒的度数高达70度以上。酒头里含有的香味特质最多,其味最浓,是整甑酒的精华部分。是最优质的调味酒,向普通酒里加入少许酒头,凡物即成上品。  酒头之后继续接得的酒中,叫做酒中,有着这个窖池基本的风格。  蒸酒到最后,度数逐渐降低,有经验的师傅,会看准时机立即停止蒸酒,术语叫“掐酒”。掐酒前的最后5~10斤酒,通常被叫做酒尾,或者叫尾酒,酒尾的度数较低。  必须是各段酒都有,才是完整的一锅原酒。至于酒尾,也很有用,酒头里含有较多的醇溶性香味物质,酒尾里含有较多的水溶性香味物质。二者各有所长,互补所短。  许多酒坊分段接酒,酒头接得后,换个容器续接酒中,最后再换个容器接尾酒。这种尾酒被用来返回窖池,参与下一轮发酵。分段接到的酒头,按高价值的调味酒管理,酒中则按普通的基酒来管理。那些缺少了酒头的基酒,实在不能算是好酒。
  如果你去窖池论斤买十斤二十斤的,买到的估计就只是普通的基酒。  名优酒的知名大厂,专门做高端酒的那些车间的工艺规范里,基本上都会有这样一条:本轮所产酒的最后5%尾酒,淋进窖池参与下一轮发酵。  在接酒时怎么样区分酒头、酒中和酒尾呢?有经验的师傅靠看酒花。直观快速,比仪器方便。  酒花,就是酒靠重力落入杯中时,溅起的小泡泡。因为酒的浓度变化时。液面的表面张力也发生变化,不同的张力,能支撑不同大小的泡泡。酒头的浓度最高,溅起的泡泡整齐、大如黄豆,转瞬即灭。行内术语叫做大青花。酒尾部分的酒花很小如小米般,且大小不一,还多层重叠,破灭得慢,这种花叫云花。  去整池子买酒时,就把酒头、酒中、酒尾,全部收集进一个大缸里,混合在一起,这酒味才完整。
  24.4. 几个酿酒专用术语  许多人简单地认为,酿酒就是粮食和酒曲在窖池内发酵,然后粮食变成酒,蒸取酒后,剩下的渣渣就丢掉。这理解并不对。  事实上,在窖池里发酵的,并非只有粮食和曲。新粮和曲只占小部分,那些“渣渣”反而占了大部分。   每次蒸完酒后剩下来的“渣渣”,只丢掉一小部分(约1/5),其它大部分留下来,继续入池发酵。  俗话说“千年池子万年糟”。好糟才有好酒,没有糟就没有酒。
  明白了这层道理,你才会理解这几个名词:香醅、酒醅、酒糟、粮糟、回沙,糁(音san散),续餷混蒸,清蒸清餷。  醅:在窖池里的发酵混合物,准备挖出上锅蒸酒的原料。  糟:醅进蒸锅加热,把酒蒸出来后,剩下来的渣渣。  粮糟:新粮食碎末与糟拌匀的混合物。  丢糟:糟里只含极低的粮食淀粉成份,要丢弃(拉走喂猪)。  回糟:已蒸取过酒的糟,但是糟里还有较多淀粉,还要回窖池继续发酵,但不向其中掺加新粮食。  糁,本意是指破粹的粮食,在酿酒业,其实也就是糟的意思。  沙:意思与“糁”相同,方言发音变化后的通假字,例如茅台的“回沙”,就是回糟的意思,都是指蒸馏取酒后剩下的渣渣,不加新粮,再送回窖池发酵。  续餷混蒸:上面说的这些词汇与对应的工艺,叫做续餷混蒸工艺。渣子还要继续用,粮食与醅混合后一起上锅蒸。
  还有种清蒸清餷工艺,新粮食+曲粉混合后发酵再取酒。投新粮时并不需要母糟来混合。简述其工艺:  第1步,蒸熟的新粮食与曲粉的混合物,入窖池发酵,第一次发酵期满,取出蒸取酒后,不加粮也不加曲,直接回窖池再发酵第二轮。出窖第二次蒸取酒后,不加粮不加曲,再原样入窖发酵第三轮。第三次出窖,第三次蒸取酒后,剩下的渣渣(糟)全部丢掉。  清蒸清餷工艺小结:新粮+新曲,发酵三轮,摘酒三轮,中途既不加新粮食,也不加入新曲粉,摘酒三轮后,剩下的渣渣全不留都丢弃。  有没有新粮食只蒸一次酒就全部丢掉的工艺?楼主在所看过的资料里,暂时还没有发现。  老五甑工艺:属于“续餷混蒸”工艺,是苏北皖北一带的名优酒普遍采用的工艺。下一章详细说。
  24.5. 老五甑工艺  我试图偷下懒 ,想去度娘里抄一段老五甑工艺的说明,但很失望。找到几段,外行人写的,他自己都没搞明白。还查到几段专业介绍,则过于深奥繁琐。还是自己动手写一段吧。  老五甑,简单了说,就是一个窖池的醅分成5层也就是5份来蒸酒,从池面向池底数,依次是第一层面糟,第二层回糟,第三层小餷,第四层二餷、第五层也就是池底这层叫大餷。(查过资料,这个餷字应当是米+查,字库找不出这个字,在线字典生僻字里找不到此字)这个词打上来就变成了问号,截个屏上来吧。      在蒸酒现场拍到一张老五甑工艺流程图纸,酒池老板说,这是二十多年前挂的。在整个苏北,大家都用这张图,都按这个老五甑工艺在做酒。这个图有些复杂,我接着解释。
  新粮食入窖池前,首先要粉碎,加水润料,蒸煮糊化,冷却后加曲粉拌匀,然后入窖池发酵。这个蒸煮新粮,并不是单独蒸粮,而是与糟混合在一起蒸。  从池子里挖出香醅时,面上的那两甑分别叫面糟和回糟,先挖出放在一旁。其底下的那部分糟,总量有2甑,挖出来,与新粮(高粱粉)1甑,混合在一起,成为含新粮的粮糟(数量共3甑)。  底部的这三甑酒醅分三甑上锅蒸酒时,混在酒醅里的新粮食,在蒸酒的同时,粮食就一起被蒸熟了。因而生产极为高效。  池面那二层不加新粮。最顶上的一层取酒后就丢弃,这层叫丢糟。第二层糟也不加新粮,叫回糟,蒸取酒后,留下,成为下一轮的面层(丢糟)。  我画张示意图来表述一下。  
  来算一下,新粮食要变成丢掉的糟,最快要经过几轮,加入的粮食在池底部的那三层里。  第一轮发酵:第三层小餷部分的醅经过一轮发酵期满,上甑取酒后,入池发酵,成为下一轮的第四层回餷,  第二轮发酵:第四层回餷,发酵期满,上甑取酒,再入池发酵。成为第5层面糟。  第三轮发酵:面糟发酵期满,上甑取酒后,丢弃。  结论:所投放的新粮食,要经过至少3轮发酵,取过三次酒,才被丢弃。
  寻找真正的酒坊,整窖池地买酒,建立自己的窖荐,喝实打实的陈年原浆。不再为商品酒支付高溢价。欢迎酒友们加入。下一章起,介绍买酒的一些心得。
  第25章 全程实拍酒坊蒸酒过程(上)  25.1. 深巷的酒坊  酒坊在洋河镇的小巷深处,先发一张洋河镇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物,酒家路入口处的牌坊。    酒香也怕巷子深。红色砖墙中间的这条小巷,就是进入酒坊的来路,这酒坊藏在小巷深处。留意屋顶在冒烟的那条通道,这是酒坊独特的建筑结构。这些红砖青瓦的房子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片子中的这种建筑是苏北平原特有的标准的尖顶单层的平房,这是一个普通的院子。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坛子封坛原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