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桌上放一只筷子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征
摘要:哭嫁,是广泛流行于湘西土家族的一种婚礼习俗,所谓哭嫁,亦称“哭出嫁”、“哭上轿”。土家族姑娘出嫁时,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人生中的最大仪式。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渊远流长,它是土家族婚礼习俗中由新娘及其女亲友们唱出的抒情性歌谣,它叙事抒情,曲调低沉、悲戚、哀婉流畅,令人同情,催人泪下,是一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笔者试图就“哭嫁歌”的历史传承,艺术特征,风格特点,以及对当今声乐创作的启示等诸多方面,作一番浅析,从中感受这一艺术奇葩的魅力与现实意义。关键词:湘西 土家族 哭嫁歌 艺术特征一、“哭嫁歌”的历史由来“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无确切史料查证,据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记载:“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且哭且罗离别辞,父母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日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在一首描述哭嫁和陪十姊妹的《长阳竹枝词》中也描写到:“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从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哭嫁歌”在明清时代便已经流行,有的称“十姊妹歌”,是因为在新娘哭嫁时,总有女方亲戚的姊妹们来陪哭陪唱,连同新娘一起,通常都是十人。哭嫁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土家族有抢婚的习俗,古代的抢婚基本上是一种强迫,往往是强势人家抢弱势人家的姑娘,因此,被抢的女子通常哭号呼救,这可能是哭嫁产生的最初原因。“哭嫁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许多民族中都存在过,只不过湘西土家族中“哭嫁歌”的社会影响力最大,最主要的原因与当地民俗心理有关。湘西土家族人普遍认为:若新娘出嫁时不哭,则是对娘家的不眷恋,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淡忘,对兄弟姊妹之情的冷漠,这些都是不孝不义的,都是不好不乖的。所以,姑娘在出嫁时一定要哭,要边唱边哭,全身心地哭唱。如果你哭得不悲切,唱得不动情,代表着不孝顺,不乖巧,并且很不吉利。因此,多少年来,土家族姑娘往往十二、三岁就开始学哭嫁。而会不会哭嫁,是衡量姑娘聪明与否的标准之一。如今,“哭嫁”已成为湘西土家族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仪式。二、“哭嫁歌”的艺术特征土家族“哭嫁歌”结构完整,演唱灵活,内容丰富,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音乐特征。首先是歌词的质朴美。“哭嫁歌”既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创作,最初是用土家方言演唱的,地方音调比较浓,加上汉语与土家语在哭唱中的结合,使哭嫁歌句式自由,长短不一,语言明快,注重文采,调门多样而反复频繁。由于哭嫁是由新娘、亲属和陪嫁女自愿、自发地进行的,所以在“哭嫁歌”的语言形式上,往往是由新娘主哭,接着,亲人们顶腔接声劝哭,你一声,我一声,音乐语言既押韵又不强求,天然本色,口语化。“哭嫁歌”的歌词有固定的结构,包括:每句歌词的句首必称呼对方,然后再发展句子内容,但一定是以待嫁或送嫁者的真情感怀,最后以感叹的语句结束。“哭嫁歌”的歌词内容及结构是与婚礼仪式同步进行的。一般来说,“哭开声”为序歌,提纲挚领点明哭嫁主题,为整个哭嫁作开始的铺垫;第二步是“骂媒人”,似哭非哭,似骂非骂,很是诙谐有趣;第三步是“哭爹娘”、“哭哥嫂”、“哭亲友”等。这些内容里包含大量相互对歌的形式;第四步是“哭姊妹”等,又称“陪十姊妹”,十八姑娘相互对歌极其和谐而富有感染力;最后是“哭穿露水衣”、“哭撒筷子”、“哭上轿”等,一直到新娘出门,哭嫁才告结束。这些都是按程序进行的,哭嫁结束,婚礼也就结束了。从总体上看:“哭嫁歌”的歌词结构犹如一部长篇叙事诗,不但结构完整,而且演唱灵活,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其次,“哭嫁歌”曲调的婉约美。“哭嫁歌”的曲调多取自于土家族的山歌和地方小调,气氛悲切,哀怨忧伤,往往由几个短小和谐的音节组成一个较长而连贯的音节,用变化重复的方式加以发展和延伸,构成一部曲式。一首哭嫁歌总是由一个或两个乐句开始,加上数个变化、重复的乐句,不断循环反复填词“歌唱”而成。其曲式结构相对平稳,句式相近,有规律可循。“哭嫁歌”的调式一般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含有西洋小调式的表现特性,色彩暗淡,利于歌者抒发悲戚的情感,且注重突出调式音列的色彩音,尤其是主音、属音和中音之间上、下小三度和纯五度的运用,贯穿于歌曲的始终,形成土家族“哭嫁歌”最显著的调式特点。“哭嫁歌”节拍比较规整、严密,多用2/4和3/4拍子,有时也采用3/4和2/4的变换拍子,节奏有规律,较为疏松、二分、四分、八分时值运用较多,全音符和十六音符时值较少出现,一般多出现前紧后松的结构。“哭嫁歌”的旋律变化由歌词推动,一个乐句即一句歌词,乐句的长短与旋律起伏,均随着歌词发展,每一个乐句和歌词的开始部分主要表达“呼喊亲人”,发展部分主要是诉说唱者的心情,而结束部分必为哭叹句。在同一结构下,音乐随歌词重复而变化,故每段音乐可有多个乐句,但主题基本不变。用五度和三度音程来支撑主线,也是哭嫁歌的一大特色。纯五度和小三度音程的运用,不仅能体现“哭嫁歌”中陈述和拖腔的特点,同时也保住了哭嫁歌必须具有的小调式的表现特征。“哭嫁歌”虽有旋律,但由于其“哭腔”的特征,很多时候音乐与语言混在一起,旋律并不太清晰,尤其是当唱者愈来愈激动时,旋律的起伏更加接近日常声调的高低,这成为“哭嫁歌”一大鲜明特征。连续的同音重复在“哭嫁歌”中也比较多见,在陈述性的“歌唱”中,这种同音重复型的旋律,虽然旋律性不强,但它乐意丰富,与现实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而又自然巧妙,好似新娘在向亲友们倾诉。 再次,“哭嫁歌”表现形式的多样美。“哭嫁歌”形式多样,有一人单哭、单诉、单唱;有两人对哭、对诉、对唱;还有新娘哭一句或唱一句,然后由母亲、姑婆、姨母、姐妹、长嫂等人来接唱和伴唱的。“唱”者一般为女声、无伴奏。哭嫁过程中会交替出现独唱、齐唱、合唱以及轮唱等多种形式。其间唱中有哭,哭中有唱,边哭边唱,非常动人。哭嫁歌”还有多声部(群体)和二声部(对哭)二种。一般情况下,新娘均有亲朋好友陪哭,所以很少出现单声部。其歌唱姿势大多为坐唱,“唱”时,手帕除了揩擦眼泪外,有时还用手挥动,借以抒情。众“陪唱”者围坐于堂前或床前,低头或相视而“唱”,唱时经常出现互拍背部和腿部这种动作,不仅是感情上的需要,以便相互传情,更是起到暗示演唱的起止和调控节奏、速度、力度的作用。此外,在进行“姊妹团圆”仪式时,众妇女齐声哭唱,但各自发挥,并无统一歌词。“哭嫁歌”与其它民歌的区别,就是在对唱时,除了少部分时候是一人先唱,唱毕再另外一人接唱之外,大部分的对唱都是轮唱方式。“哭嫁歌”的哭唱者一般都运用真嗓哭唱,悲切的哭声始终贯穿在每个乐句中,低沉泣诉,声音柔和中带着张力,唱至激动处,吐字不清,浊音很多,在唱哭叹句时,抖音特别多。唱“哭嫁歌”时,所有歌唱者必须掌握“哭腔”技能,唱时声泪俱下,以至“哭腔”成为“哭腔歌”的典型音乐特征,“哭嫁歌”因而自成一声乐体系。不管是叫“哭嫁歌”,还是叫“十姊妹歌”,都具有格调流畅,哭词长短成句且押韵的特点,并经过无数人代代相传,成为湘西土家族婚俗活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三、“哭嫁歌”对当今声乐创作的启示诸多事物的发展,都是一脉相承的,而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更是如此,被人们发展演变了千百年的土家族“哭嫁歌”在今天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场所中仍处处可见它的痕迹,其中元素,在今天人们操办的各种红白喜事的时候,仍时时感受到它的韵味,虽不是全部照搬,但也是选择性继承,虽不是全部律同,但都不乏渲染气氛,促进情感交流之功效。 “哭嫁歌”那种主音、属音和中音之间上、下小三度和纯五度的巧妙运用,在今天的各种民族民间的文艺活动中,仍然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歌曲《山寨素描》旋律优美,生动流畅,将山寨泼墨山水式的美景刻画得生动传神。该曲的动人之处便是巧妙地运用了哭嫁歌的旋律曲调,让听者有种久违的亲切感。歌词中许多衬词,旋律大起大伏,突出少数民族歌曲的特点,让歌曲富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赢得观众的喜爱。作曲家谭盾的《地图》同样巧取了土家族哭嫁歌的音乐元素,他找到了一种最原始的音乐语言,能使聆听者感到心灵的震颤。在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营造出一个没有界限的感情世界。博得了世界认同。土家族“哭嫁歌”作为湘西文化传承的重要承载者,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传承和发展对研究湘西土家族的历史和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诚然,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物质文化的高度发达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致使很多古老文化失去了其赖以生存和传播的土壤,土家族“哭嫁歌”同样面临失传的尴尬,因此,后来者挖掘整理与传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责无旁贷。参考文献1.徐杰舜,陈顺宣.中国的民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彭荣德.土家女儿做新娘[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4.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责任编辑:李薇薇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下一篇:关注我们&&
会员某某&&
当前位置:
土家族的葬礼风俗
&&&&来源:哀思无限花圈网&&&&
&&&& 14:45:50
浏览 992次
&&&&字体: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微信扫码微祭奠
400-897-9466客服7X24小时全年无休
把思念带在身边湘西土家族常识_百度知道
湘西土家族常识
想了解下土家族的特色 还有性格 和习俗 如果是当地土家族最好~
还有落后,特色就是网吧多,有一种人不犯我,习俗就是贪污多.我不犯人的凶焊我们湘西人主要性格是土匪性格欢喜打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服饰】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
土家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湘西的主要传统节日、信仰禁忌和他们的名族舞蹈
三月三农历初三是湘西苗族传统的歌舞节。这一天,苗家男男女女会自动聚集到约定的山坡上,对歌、跳舞,尽情欢乐。说起三月三,当地的朋友会给您讲述一个有趣的传说:古时候,在湘黔边境的大山里,生活着两寨苗族人。湖南这边的叫芭茅寨,贵州那边的叫木叶寨。平常,两寨人通路通婚、和睦相处,日子过得顺顺当当。
一次,两寨后生为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媳妇争得刀枪相拼,结下仇怨。第二年,芭茅寨的人气愤难平,集结全寨的男女老少抬着竹子扎的鬼神、拿着刀棍火枪去攻打木叶寨,并首先占领了木叶寨前的一座山坡作为营盘。木叶寨的人针锋相对,也集结了百十号人守卫在寨旁的山坡上。两个寨子的寨主原本是亲家,见对方兵强马壮,又都有些五亲六眷,便都不想开战。相持了几天,敌意渐消。两寨人重归于好,在山上又唱又跳、杀猪宰羊地热闹了一天一夜。
两寨人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地、畅快地欢聚过,便都记住了这个狂欢而友好的日子――农历三月初三,并相约第二年的这天,两寨人邀请相邻苗寨的乡亲们一起到木叶寨前的山坡上欢聚一堂。年年如此,相继成俗,便有了“三月三歌舞节”。三月三活动以往多在古丈、泸溪、吉首相邻的山坡上举行,没有固定的地点,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清明歌节每年清明,是湘西苗族人民传统的歌节。
这天,吉首、凤凰、花垣、古丈等地的苗族人民都要身着盛装、头插杨柳,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吉首市丹青乡的清明山下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声不绝如缕。原来,清明插柳、唱歌,是湘西苗族人民为祭祀、缅怀祖先及祖先的救命恩人而举行的一种传统活动。相传,苗族祖先早年居住在江西省。由于不堪忍受官府的欺压,有两个后生挺身而出,带头造反。失败后逃至辰州府境内,被一名叫韩喜忠的青年救助,把他俩藏在丹青的清明山上。后被官兵知晓,并包围了清明山。危急关头,韩喜忠引开官兵让两位苗族后生得以逃生,自己却被官兵杀害于柳树之下。从此,苗族的两位先人便在丹青乡安家落户、生息繁衍。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人民传统的祭祀祖先的祭祖节,青年男女的联欢节。
每逢这天,湘黔两省毗邻地区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赶到传统的“跳花坪”上来,围着鲜花盛开的花台打花鼓、唱苗歌、玩狮子、吹芦笙、唢呐和木叶,载歌载舞,一天一夜……这种白天跳花、晚上跳月的风俗,苗族叫做“旦太旦腊”,译成汉语便叫“跳日跳月”。“四月八”节歌这样唱道:跳花坪上跳花忙,苗家儿女乐洋洋。万把芦笙伴苗歌,千声唢呐绕山梁。忽地一阵雷和雨,官家打手似虎狼。古老的歌谣,向人们述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某年“四月八”,姑娘和后生们在跳花坪唱得正浓,舞得正酣,突然,闯来一群挎刀的官家打手,砍倒了上前阻拦的后生,抢走了如花似玉的姑娘……年复一年,苗家的血泪洒满了跳花坪。
后来,金凤寨一名叫亚宜的后生邀了一帮有血性年轻人在凤凰山上歃血为盟,发誓要与官家血战到底,为遭难的兄弟姐妹报仇。那年农历四月初八,乡亲们像往年一样,汇聚到跳花坪上打花鼓、唱山歌、跳苗舞……太阳当顶的时候,官家打手们又来“选美进贡”了。蓦地,一声牛角号响,亚宜带领后生们挥刀舞棍,把打手们杀得七死八伤,丢进了龙塘河……住在凤凰县城里的官家知道后,派了上万兵马前来围剿。亚宜同乡亲们在凤凰山下同官兵杀了三天三夜,终因寡不敌众,撤退到贵州,在贵州苗族同胞的支持下继续同官兵奋战……次年,正当湘黔两省边区的苗族人民欢度四月八跳花节时,传来了亚宜战死在贵阳城下的噩耗。乡亲们悲愤交加,就在跳花坪上挥泪举杯,祭祀英雄。
苗族“六月六”起源于远古。据《巫教唱傩愿根源》称,混沌洪荒时候的寅卯年间“六月六日下大雪,六月六日下大霜”,造成洪水漫天,人间只剩傩公傩母二人。兄妹互相婚配,生下六男六女,繁衍后代。在古代的这一天家家户户进行祭祖活动。民间传说的另一种说法是,六月六是龙晒皮、虎晒毛的大好日子,家家户户都要把所有的棉织衣物、被子等全部拿出来晒,据说这一天晒的衣物,一年四季不会发霉,冬天也更加暖和,相习成俗。本地农谚说“六月六日晴,遍地都是金。六月六日雨,四十八天旱起”,这与远古六月六洪水漫天有关。赶秋赶秋是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立秋”这天,苗族人民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参加或观看各种文娱活动。关于赶秋节,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一箭射中了那只山鹰,同时坠下来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家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心要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可以同时坐八个人的风车形秋千,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荡秋千取乐。打秋千是苗族姑娘最喜爱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在秋千场上,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并与她结成了夫妻。从那之后,人们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渐形成了“赶秋”盛会。跳香会跳香会是湘西吉首市、古丈县、泸溪县和沅陵县苗族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在各村寨轮流举行明香大会,俗称“跳香”。
节日活动以跳舞为主。传统舞蹈“跳香舞”是一种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祭祀舞蹈。跳舞时,领舞者右手拿绺巾,左手持牛角师刀,身穿红袍,头戴师额或五佛冠。四位身穿白色上衣,蓝色短脚裤子,脚着布草鞋,手拿竹棍的小伙子跟着领舞者起舞。舞步变化多样,主要有“关公推车”、“美女梳头”、“雪花盖顶”、“怀中抱月”等。伴奏常用大鼓和大锣,长声锣鼓,连续反复。苗族群众除了跳舞以外,还进行一些其他的游艺活动。樱桃会,樱桃会是湖南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苗家山上多有樱桃树,每当春季樱桃成熟之时,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约聚会在樱桃林中盘歌对唱,进行社交活动。
这种活动,苗语叫“柳比娃”,用汉语直译的意思是“摘樱桃”。关于樱桃会的由来,传说很久以前,湖南吉首芮布山一带,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红樱,长得英俊漂亮。住在花垣县芷耳坡有一位姑娘叫桃花,她家境贫寒,却生得秀丽俊俏。一天,他俩在山上摘樱桃时偶然相遇,并一见钟情。但由于门不当户不对,遭到父母干涉。他俩立誓不嫁不娶,相约每年樱桃成熟的季节在芷耳坡相见。他俩真挚的爱情深深感动了周围的苗族青年,大家便于这一季节举行歌会,追求自主婚姻,歌颂美满爱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樱桃节。节日期间,苗族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聚集樱桃林中对歌,谈情说爱,尽情地欢乐民族婚俗土家族婚俗最引人注目的是“哭嫁”哭嫁,顾名思义,即土家姑娘在婚嫁之前必与母姨、姑嫂、姐妹一起抱头痛哭。且要边哭边唱,以此表达亲人间的骨肉深情、离别痛楚,表达婚后身居他乡的顾虑与惧怕,表达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和愤慨。结婚的日子商定后,一般在婚前十天、半月即开始哭嫁,短的三五天,长的要哭一个多月。每天夜幕降临,平日相好的姐妹以及新娘的女性亲戚,便于新娘的闺房中或堂屋的火塘边围坐在新娘四周,以手帕掩面,陪着新娘失声痛哭,倾诉衷肠。个个情真意切,声泪俱下,感人肺腑。哭嫁的形式有一人单哭、二人对哭、众人合哭。哭嫁使用的语言现在大多为汉语,少数土家语保留得较完整的村寨,仍用土家语哭嫁,其声调、韵味便格外奇妙。哭嫁的内容十分广泛,都离不开一个哭字。如:“哭爹娘”、“哭祖宗”、“哭十姐妹”、“女哭娘”、“娘哭女”、“姐哭妹”、“妹哭姐”、“妹哭嫂”、“嫂哭妹”、“哭媒人”、“哭花”、“哭席”、“哭苦情”、“哭出门”、“哭上轿”等等。摘录一段“哭爹娘”:
“下贱的日子快到了,后园的野猫在叫了,享福的日子快到了,受罪的日子快到了,我的爹,我的娘啊!你们的女儿哩,是羽毛没有长成的小鸟儿,笼在你们的衣袖里,叫我离娘哪里飞?你们的女儿哩,是眼睛没开的小蛇儿,盘在你们的骼膝上,叫我离娘哪里走?”
据说,土家族姑娘长到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哭嫁。因为,出嫁时,新娘的《哭嫁歌》唱的多少、好坏,是乡亲们评价她聪愚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她日后在婆家分量轻重的关键一举。哭到接亲的那一天,男方接亲的队伍打着溜子、吹着唢呐、抬着花轿来了,女方赶紧抬一张大方桌挡在大门口,请事先安排好的“内管先生”与接亲的“礼官”对歌、盘歌。“礼官”胜出后,交出“三茶六礼”,方能进屋。俗称“拦门礼”。堂屋里,接亲的人还没歇气,突然涌出一群盛装的姑娘,用黑锅烟抹得接亲的后生们一脸花。后生们哪里示弱,反过来用这种奇特的“打发”追得姑娘们四处逃窜。新娘子好不容易止住哭泣,头搭“蒙帕”坐上花轿。听着喜庆的乐声,她轻轻地闭上眼睛,她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她知道,土家接亲闹新房是三天三夜不分大小的。苗家婚恋,奇特而谐趣,充满浪漫情调苗族青年男女大多是利用喜庆节假之日或赶场的机会相识、择偶,即俗称的“会姑娘”、“赶边边场”。苗族后生如果看上了某位姑娘,便会通过讨要糖果、野葱或手帕、腰带等物的形式向这位姑娘表示爱意。而姑娘是不会轻易把自己的东西送人的,须通过多次的相会、交谈、对歌加深相互的了解和感情,得到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之时,方赠物定情。此后,经过“求婚”、“吃放口酒”、“过礼”、“讨红庚”等婚俗程序,终迎来了嫁娶的大喜日子。娶亲的前一天,男方必须派一支由接亲娘及挑抬嫁妆的汉子组成的接亲队伍,带着灯盏、火把、挑着酒肉大米赶到女方家,给女方送“迎亲酒”。当晚,女方家便把亲朋好友及族人请至家中与男方客人一起喝酒、唱歌,通宵达旦,待吉时一到,新娘及女方家的送亲队伍便于“发亲”的鞭炮声中离开娘家,随男方接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地嫁到男方家。新娘第一次进入男方家,必须从一只新竹筛上踩过,以筛净一路的风尘和邪气。这时,男方家的火塘里烧着旺火,熊熊火焰昭示着新婚夫妇的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兴旺。按照汉族婚俗,接下来,新郎新娘就该拜堂了,可是苗家不是这样。新娘进屋后,与新郎并肩坐在堂屋正中的凳椅上,不能移动,否则,便意味着新娘在男方家的日子过不安稳。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的安排下,喝“同心酒”、吃“同心肉”。主婚人的一曲“合事歌”,是对新人最真挚、最美好的祝福,祝福新郎新娘白头偕老、永远幸福。新郎的兄弟们来了,新娘的姐妹们来了,来向新郎新娘讨喜酒喝。他们说着祝福的话,唱着吉祥的歌,喝着喜庆的酒,用目光寻觅自己意中的人儿,憧憬着把新郎新娘的今天定格成自己的明天。一家有喜,全寨同庆新婚之夜,是苗寨的不眠之夜。全寨的乡亲都要来新郎家庆贺、欢聚。乡亲们以女方送亲陪嫁的人为主客,热情地向他们敬酒、同他们对歌。高潮之中,寨子里的姑娘后生便会用锅烟粉出其不意地把客人抹得满脸花黑,客人亦可“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一时间,于惊呼欢笑声中,人人都成了黑花脸。这便是苗家婚俗中的一大奇景――“打发”。据说,脸上的黑被抹得越多,将越兴旺吉祥。这天晚上,新郎新娘是不能同房的。新郎要招待客人和亲朋友好,新娘要陪伴送亲来的姐妹。
您问: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告诉您,少则三四天,多则五六天-----三天之后,新郎陪新娘去娘家“回门”,待重回新郎家之时,一对新人的蜜月才着实开始。信仰禁忌信
仰 湘西土家族、苗族都是信仰多神的少数民族。他们除了崇拜祖先,还把一切不为自身理解的大自然中的物与现象视为神灵,认为“万物有神灵”,如树有树神,水有水神,火有火神等等。土家族是十分敬奉自己的祖先的,他们认为祖先的恩泽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祖先是护佑他们世世代代兴旺发达的最好、最权威的神。土家族每家每户都必在堂屋正壁上装一神龛,作为祖先的神位。
逢年过节以及正月、七月的初一至十五,都要在神龛前焚香斟酒,盛情敬祖。甚至在平常吃饭、喝酒时,也不忘敬奉祖先。如:开饭前先装一碗饭,夹好菜并插一双筷子于饭中,以示请祖先先吃;喝酒前用筷子头从酒杯中蘸酒洒地,以奠祖先。土家族除了敬奉共同的祖先,如八部大神、彭公爵主等,不同姓氏的土家人还敬奉本姓传说中的英雄,并修建宗祠加以供奉。如向姓土家人的向老官人、王姓土家人的热其巴、田姓土家人的田好汉等。土家族在敬奉祖先的同时,还十分敬重灶神、猎神、土地神、四官神、土老司等神、巫。在土家人的心目中,灶神质朴耿直、惩恶扬善,是诸神之首、一家之长。所以土家人把灶神看得同祖先一般重,把它的牌位“九天司命太乙府君”同祖先的牌位一起供奉在神龛上;土地神是保护土家人平安康泰的神。每个土家山寨都有一座土地庙(堂),常年香火不断。特别是土地神生日(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土家人都要来土地庙焚香、烧纸、敬奉供品,为土地神做生日;土家人常以渔猎为生,因此,对猎神梅山十分敬重。每当进山狩猎,都要“开山”请梅山神护佑。狩猎归来,必须抬着猎物到梅山神前“散毛”,以酬谢梅山神;四官神是专为土家人司掌六畜的神灵。它的神位一般供奉在堂屋大门的后面。夜深人静时,主人家关好大门,立于四官神位前念念有词:“四官大神,赫赫有灵。诚心奉请,降我门庭。保佑我家,六畜兴旺,水草长青,五谷丰登……养牛爬岩吃青草,养鸡肥得像莆凳,养猪肥得像冬瓜,养牛比老虎狠十分……”除此而外,土家人还很敬重他们称之为“梯玛”的土老司。在他们看来,土老司虽为巫非神,但他是诸神的化身,是沟通土家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因此,每有重大祭祀活动,或是平日求雨、求子、求福、解结、消灾、治病等等,土老司便成为他们必不可缺的神的使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人民的生存环境较为偏远闭塞,经济落后。故此,他们的思维也十分守旧,信鬼信神,相沿成俗。每逢生活、生产不顺,便祭神鬼、求巫师。在他们的心目中,除了敬奉祖先,还有三十六神、七十二鬼是不能得罪的。苗民敬奉的祖先首为蚩尤,苗语称“阿普苟尤”。他们认为,蚩尤是苗族的始祖,他“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万民钦命”,是苗族崇拜的英雄,是苗族的荥耀与自豪。因此,每逢年、节,苗家都要“祭家先蝴(苗语:龙琶夯告)、“打猪祭祖”,以敬奉始祖蚩尤。
“奶滚妈苟”(汉语:犬父鬼母)是苗民崇拜的另一对祖先,即盘瓠和辛女。他们认为,盘瓠和辛女是繁衍苗族的祖先。《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得十分清楚: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冠,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慕天下,有得犬戎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户,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日粲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乃吴将军头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人南山,止石室中……经三年,生子十二人,六男六女……其后兹蔓,号日蛮夷。”所以,盘瓠与辛女的形象在湘西苗族地区比比皆是,如泸溪县的“粲瓠石窟”、辛女岩,凤凰县的“狗脑坡”,吉首市的“辛女溪”、“辛女桥”等。在这些地方的龙王庙内,有“本祭盘犬王之位”的主祭牌位,有“辛女大殿”、“娘娘庙”等。年年岁岁,香火旺盛。苗族信仰多神多鬼,他们认为鬼有善恶,善鬼护佑子孙、造福人类;恶鬼降灾落难、祸害生灵。于是,苗族请苗老司做鬼的法事多达七十余堂。主要内容就是祭拜善鬼、驱除恶鬼。与此同时,苗民亦十分敬重神灵,所奉诸神大约有三十多位。如:树神、猎神、龙神、雷神、天王神、罗孑L山神、口舌神、飞山神、土地神、揭网神、簸箕茶神、楼公楼婆神等等。树神。苗民世代生活在深山老林,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树木,故他们特别敬奉树神。他们对树神的敬重,首先表现在自然崇拜方面。他们称樟树为“官树”
(苗语:图巴贵),称枫树为“妈妈树”(苗语:图迷),称黄杨树为“老婆树”(苗语:图欧),称椿树为“公公树”(苗语:图叶)等等。他们在本民族的民间故事中,把树人格化,视它们同人类一样,是有生命、有灵性、有知觉的物体。他们认为,树生长的年龄长了,便会成精成怪,而这些成精成怪的古树,是可以保佑苗家平安康泰的。
因此,几乎每一个苗寨,都把枝叶茂盛的古树敬为风水树,每逢有灾有难、有病有痛,便带着香、纸、酒、肉到风水树前祈祷祭拜,还用一绺红布扎在风水树上。苗家对树神的敬重,更重要的是一种图腾崇拜。自古以来,苗族便把枫树作为自己图腾崇拜的对象。《山海经》载:“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日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由此可见,苗族对枫树的崇拜,即是对蚩尤的崇拜。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苗族古歌》中,苗民把枫树称为“妈妈树”,更加典型地说明了苗族对枫树的图腾崇拜。接龙(苗语:然戎)。苗民自古为农耕生活,靠天吃饭,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在他们的心目中,龙神是司掌风雨的。所以,苗民特别敬重龙神。每当苗家新居落成,都要请苗老司前来主持开坛祭祀,举行隆重的“接龙”仪式,并在堂屋正中挖一深穴,安放一碗放有朱砂、银粉的“龙水”,上盖石板,即为“安龙”。以示把龙神接到了家中。时遇年景不佳,整个苗寨便要举行集体的接龙祭祀活动,其规模较之单户接龙,当然要盛大得多。祭雷神(苗语:希送)。雷神亦是苗民十分敬重的神灵。苗民身患重病或是苗乡久旱无雨、久雨不晴,苗民必请苗老司作法祭拜雷神。大祭杀牛,小祭宰猪,且严忌盐和鸡。敬天王神。相传天王原为湘西乾城雅溪人,后被皇帝敕封为天王,并建有天王庙。其庙在苗乡相当于朝廷审理案情的大理寺。苗民之间发生争端,是非莫辨或冤屈难申,便相邀去天王庙饮血盟誓,抽签断案,争端是非便迎刃而解。在苗民的心中,其他诸神各显神通,各司其职,都是他们的保护神。
忌 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湘西土家族、苗族亦有许多独特的禁忌,这些禁忌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保留下来的。
土家族禁忌,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生产方面。如:忌客人与主人家的媳妇和女儿坐一条板凳或开玩笑;忌坐主人家堂屋的门槛,主人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欺辱;如果你不小心用脚踩了灶前或火坑中的三脚架,主人也会很不开心,认为这是对土家族祖宗的不尊重;土家敬奉灶神,故禁忌把物放在灶台上;忌在家中吹口哨、打吆喝;忌穿蓑衣烤火或进厨房,认为这样会引火烧身,招来火灾;忌在家中打锣敲鼓或将撮箕倒扑于堂屋中间,这些都是家有丧事的表现;吃饭时,不准端着碗站在主人背后吃,不准边吃饭边敲碗,否则便是对主人不尊重,会让主人“背时”;土家认为,小孩若吃了鸡爪,会写不好字;若吃了猪鼻,长大了会打响鼾;若吃了猪尾巴,会一生一世落人之后;若吃了猪脚叉,长大了会找不到爱人;他们还不准小孩用手去指未成熟的瓜果,认为指后会使幼小的瓜果打蔫;如果主人家有孕妇,则切记不要在他家敲打东西、钉钉子、动土或移动较大的家具摆设,认为这样会动胎气;如果客人是孕妇或寡妇,则最好不要去参加土家人的婚礼,他们认为,这样会影响新夫妇幸福美满。逢年过节等喜庆之日以及一些特殊的日子,土家也有不少禁忌。如:年三十这天,不准杀生,认为“麻雀也该有个三十夜”;妇女不得洗衣浆被做针线,以免家庭不和;不准到水井去挑水,否则龙王生气,来年会发水灾;吃年饭时禁忌用汤泡饭,不然的话,来年大水会冲毁稻田。大年初一这天,不能泼水,不能扫地,免得把财喜扫了出去。
年、节、婚嫁等喜庆之日,更是禁忌打架吵嘴哭脸,不得说“死”、“丧”、“病”、“伤残”、“分离”、“背时”、“坐牢”、“砍头”等不吉利的话。此外,清明、立夏、四月八等日,忌用耕牛,否则,牛会生病。土家人还视一、四、七、十月的忌日,三、六、九、腊月的牛日为“红煞日”,每逢这些日子,便都忌出远门。苗族的禁忌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忌在家里和夜里打口哨。苗族认为打口哨可招来凉风,而各种神怪则往往是乘着凉风而行的。因此,在家里打口哨会引鬼进屋,遭到不幸。在夜里打口哨,会引鬼缠身,降下灾难。忌踩三脚架。苗族的火坑里放有铸铁三脚架一个,专用于架锅子鼎罐煮饭、炒菜,任何人都不能用脚踩踏。因为传说三脚架是三个护火的祖先变成的,踩了三脚架就是对祖先的不恭。忌坐“杭果”。苗族火坑右边(背向北,面向为南,余类推)的中柱脚设有祖先神位,苗语称为“杭果”。青年和妇女严禁在这一方烤火,孩童更不能在这里打打闹闹。忌震龙岩。
苗族堂屋中央都有一块石板,石板下有一小坑,坑内放有清水一碗,是“龙”的栖身之处,如果震动了这块石板,据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就会遭灾。父母在,晚辈不能包裹白色头帕。忌过小年。由立春的那一天算起,逢到子日便是小年。如正月初四日恰恰逢到子日,那么从初三晚上半夜子时就要起忌。到时,一家大小,你看我,我看你,静悄悄地不说一句话。这一天,全家都休息,关门闭户不上坡,不干农活。一直要到初四的夜晚后子时,才解忌。清早起来后,到吃早饭以前这段时间,忌说龙、蛇、豹和鬼。民族语言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清代“改土归流”以前,湘西土家族人大多不通汉语,土家语是当时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土司政权时期,土司、土官以操土家语为主,少数懂点汉语。“改土归流”后,汉族人大量进入土家族聚居地区,土家语言不断接受汉语言的影响。加之土家族原本没有文字,在普遍创办汉文学校,土家人入学人数逐渐增多后,汉语汉文在湘西土家族地区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土家语的语音、词汇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的加速,人们操用土家语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单用型、兼用型和转用型。单用型即本民族内部或与外人接触,完全用土家语作交际工具。如龙山县的坡脚、他砂、靛房等,永顺县的对山、和平、列夕等,保靖县的拔茅、马王、比耳等,古丈县的断龙、茄通,约有50多个乡镇的土家族聚居村寨中的部分居民,属这一类型。按1990年人口普查数,这一类约占湘西土家族人口总数的20%,即16万余人。兼用型即土家语和汉语兼用,以汉语为主。这一类也是在上述50多个乡镇中,占25%,即20多万人。转用型是指由使用土家语转而基本使用汉语。凡交通较为便利,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乡镇的土家族人,多数都转用了汉语汉文。这些地区,仍保存大量的土家族的底层语言。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其基本特征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复合元音较多,辅音韵尾较少;词汇以复音词占优势;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一谓语”、“主语一宾语一谓语”;名词和领格代词定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被修饰语之后;指示代词位于所修饰的名词之前。湘西土家语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之分。
北部方言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各地均能通话。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泸溪县境,语音、词汇均与北部方言有较大的差别,故南北两个方言不能通话。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族和汉族交往日益密切,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家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使土家语本身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汉语借词分两种:一是全借,即本民族原来没有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凡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科学技术方面的名词术语,多全借用汉词,如“社会主义”、“共产党”、“飞机”、“电视”等;二是半借,即有的本民族原来有,因用得少,遗忘一些,只保留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就借用汉语,如thau纠tsi2l kha巧phu酆(桃子花)中的thau。’tsi。’(桃子)是借汉语,而kha弱phu’。(花)是本民族原有的。土家语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共6个成分。基本语序有“主语+谓语”、“主语+宾语+谓语”两种。定语、状语、补语在句子中的语序视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土家语句子有单句,也有复句,复句大多不用连词,语序、句法颇有特点。将土家语语句与标准汉语句对比,颇值得玩味。苗族的《天龙相公》、《吴八月》等。风情风俗传说的内容格外丰富多彩,它包括居住、饮食、服饰、婚丧、娱乐、时令、信仰、禁忌等方面。《土家吊脚楼》、《果木树吃年饭》、《奇特的过年仪式》、《摆手节》、《哭嫁的根巴》、《西郎卡普》、《苗家造房祭鲁班娘子》、《花带》、《银项圈》、《椎牛》、《赶秋》等,皆生动别致,饶有风趣。民间歌谣主要分为土家歌、苗歌、汉歌,形式上以七言四句为主,也有七言五句、七言两句、七言联句,还有三个头(三脚架歌)和长短句自由体。民间歌谣按内容分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民间叙事歌诸类。唱法分冷歌和热歌(即独唱和对唱),以热歌为主。题材有挖土锣鼓、渔歌、樵歌、夯歌、船工号子、哭嫁歌、娶亲歌、望月歌、哭丧歌、寡妇歌、长工歌、鸟名歌、兽名歌等。
唱腔分高腔和平腔(即坡头腔和沿河腔),皆各有特色,别有韵味。民间谚语源自生活,口头相传。湘西人称之为“聪明人的话”、“语言中的盐”。湘西谚语分时政类、事理类、修养类、生活类、自然类、生产类、文化教育类、乡土类,或描绘秀丽山川,或讲述地方特产,或描述民俗乡风,或总结生产经验,皆形象生动,朴实而又富有哲理。民间笑话,也叫“民间趣事”,一般带有讽刺意蕴,故事简短,语言精练而谐趣。湘西流传较广的有土家语笑话、苗语笑话和汉语笑话。经典笑话段子有《抬猪》、《高坡鬼》、《臭狗屁》等。民间文学整理这些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学代代口耳相传。至宋代,始有文字整理记载。随父到辰州任职做官的朱辅经多年考察搜集,编著了《溪蛮丛笑》,书中介绍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民国年问,国立中央社会研究院学者凌纯生、芮逸夫到湘西苗区调查,于1940年出版《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与此同时,多年从事湘西苗族调研工作的湘西籍苗族学者石启贵先后编写《湘西土著民族考察报告书》和《湘西兄弟民族介绍》,对湘西地区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寓言作了更为翔实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湘西民间文学事业突飞猛进,先后搜集整理出版了《常青树的故事》、《反江山的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婆婆树》(土家族故事)、《锦鸡》(土家族民间长诗)、《哭嫁歌》、《摆手歌》(土家族)、《湘西民间故事选》、《湘西民间文学资料》、《苗族婚姻礼词》、《湘西剿匪故事》、《张家界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集,20世纪80年代,湘西州组织4000余人搜集整理民间文学资料2000多万字,编辑出版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成33套,共900多万字。土家族山歌手田茂忠编唱13万首,发表1000余首新山歌,远近闻名。民间文艺理论研究也蓬勃发展,如苗族的盘瓠研究、屈原族属研究、土家族的《摆手歌》、《梯玛歌》研究等均取得一定成果。书面文学湘西文人书面古体诗歌文学始于明代,清“改土归流”后逐渐兴起。明代苗族教育家吴鹤、苗族文人吴因周、石鼎以诗文著称;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彭勇功、彭施锋以“彭家父子兵”而负盛名。近代南社诗人田星六与田名瑜的诗作及人品被著名诗人柳亚子赞誉“磊落有双田”。苗族诗人石板塘从苗歌中吸取丰富营养,其诗歌创作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劝夫妻和睦歌》、《苗族名人歌》深受好评;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红军师长、诗人贺锦斋是革命军人中诗歌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数十首诗篇充满了恨敌人、爱人民、爱祖国的革命激情,被誉为“上马将军下马诗人”。新中国成立后,湘西少数民族诗人的诗作层出不穷:苗族诗人石太瑞(原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创作近千首短诗和3部长诗,结集出版了《木叶之歌》等多部诗集;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原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先后出版《边疆颂》等六部诗集;美术大师黄永玉以诗画配的形式独领风骚,先后出版诗集十余部;苗族诗人龙再宇出版古典诗词《洞河诗草》等多部,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土家族诗人颜家文出版诗集多部,屡获大奖。此外,岳立功、胡文江、仲彦、刘大兴、侯自佳等湘西诗人都创作了不少佳作。湘西境内最早并见诸于文字的散文作品当为后晋天福五年(940)刻于“溪州铜柱”上的《复溪州铜柱记》,作者为天策府学士李弘皋,全文共2641字。明清时期,湘西境内的散文写作多为碑文、序跋、杂记、应试论文等。20世纪30年代,湘西凤凰籍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蜜桔》、《沈从文甲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西散记》、《湘西》等散文集先后问世。湘西古丈籍作家肖离先后出版有散文集《故园篇》、《昨日篇》。描写湘西故土风土人情、风光风俗的《见茶豆,起乡思》、《山城杂记》、《古丈茶》、《崛起吧,湘西》等都脍炙人口。黄永玉的散文文风独特,从《太阳下的风景》到《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路唱回故乡》、《比我老的老头》等散文集,一如他的画与诗,洋溢着非凡的才气。此后,湘西的散文创作逐渐普及,日益繁荣。20世纪80年代后,更是异峰突起。宋家景的《阿巴的歌》,韩棕树的《金鹿玉泉的故事》,石太瑞的《樱桃寨》,向秀清的《春满苗山》,张二牧的《不二门》,颜家文的《梦中的水碾》,蔡测海的《刻在记忆的石壁上》,郭曼文的《抢狮》,彭学明的《吊脚楼里的人物》,向启军的《远徙的魂》,彭世贵的《最古老的舞蹈》等作品均在文坛掀起了涟漪。湘西的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
把湘西推向世界的第一位小说家便是沈从文。沈从文的小说大多描写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柏子》、《贵生》、《丈夫》、《萧萧》,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等。出版有《边城》、《沈从文小说选》、《沈从文文集》等各类作品600多万字。其代表作《边城》,以湘、渝边境的古镇茶洞为生活背景,表瑚了存在于当时中国湘西边陲之地的“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94(3年,凤凰籍军旅作家的小说集《淡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新中国成立后,湘西州少数民族小说家异军突起,成为文学湘军的一支生力军。吉首籍著名作家孙健忠(原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自50年代以来,先后发表《醉乡》、《甜甜的刺莓》等长、中、短篇小说近200篇(部)、约300余万字。其作品多以湘西的生活为题材,描写了湘西人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爱恨情仇。向秀清的《一张预分单》,张二牧的《城里来的小媳妇》,周文光《我的朋友水生》,胡柯的《外村人》等也在文坛引起反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湘西州的小说创作佳作连篇,逐步走向繁荣。周文光的《清溪河的娃娃任》兹涮海的《沅口h的伐木亩岛
旱雪恼的《相妹仨》等作品均先后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彭学明、田耳等一大批青年作家相继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了大量小说作品并结集出版,构筑起湘西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与此同时,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他体裁的文学创作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影视文学、文学评论等亦取得了令人瞩目、振奋人心的成就。民族舞蹈湘西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这里,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能歌善舞,其民族舞蹈特色浓郁、丰富多彩、历史久远。宋《楚辞集注》载:“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后晋《旧唐书-刘禹锡传》载:“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清乾隆《永顺府志?风俗》亦有同类记载:“每正月初三至十七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聚集,跳舞长歌……”民国时期,民族舞蹈屡遭当地政府查禁。民国19年(1930)《湖南政治年鉴》中明文记载:“乾城查禁淫曲邪剧,以原风俗。”然民族歌舞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亦如严冬后的春花,蓬勃发展。
抗日战争伊始,乾城县石启贵等人组织了“湘西苗族艺术团”,跋山涉水远赴数百里之外的沅陵行署演出苗族歌舞,时间长达数十天,其影响之深远,史无前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湘西民族舞蹈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民族歌舞团、文工团等组织相继成立并逐步健全。土家族、苗族等民族舞蹈不仅登上了大雅之堂,许多优秀节目还多次参加全国会演和出国演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湘西民族舞蹈以土家族舞蹈与苗族舞蹈为主。土家族舞蹈主要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跳马舞、梅常舞、团鸡舞、八幅罗裙舞、西兰卡普舞等;苗族舞蹈主要有鼓舞(又称跳鼓)、接龙舞、跳香舞、芦笙舞、盾牌舞及巫傩仪式中的开路郎君舞、开山舞、绺巾舞、司刀舞等。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举行祭礼活动时的大型传统舞蹈,亦是土家族的标志性舞蹈。因其基本动作为摆手,习称摆手舞。摆手舞一般由土家“梯玛”或摆手堂的堂师主持。其舞姿朴实粗犷,节奏鲜明,故土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跳摆手舞。舞蹈内容多为生活、生产及狩猎、征战中的动作。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高尚品德和渴望幸福、憧憬未来的美好心愿。在湘西较大的土家族村寨,一般都建有摆手堂,堂上敬有土家先祖和机智、英雄人物如“八部大王”等塑像,堂前有宽敞的坪坝。每年正月新春,八方乡亲身着盛装欢聚摆手堂祭祀祖先,载歌载舞。
短则一天一夜,长则七天七晚。摆手活动按舞蹈形式有“单摆”、
“双摆”、“回旋摆”之分;按规模大小,则分“大摆手”、“小摆手”。“大摆手”可聚集数寨或数十寨的数万人狂欢一堂。“小摆手”一般一村一寨一堂。接龙舞接龙舞是苗族人民一种传统的集体舞蹈。它表达了苗族人民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接龙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个神奇的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上的某一朝代,苗族出了个名叫“代雄”的英雄,他多次带领乡亲们反抗官府的欺压盘剥,打退官兵的围剿进攻,令朝廷为之震撼。一天清晨,代雄用金竹和牛筋做的弓、虎骨削制的箭对着北方连射三箭。这三箭不偏不倚射在当朝皇帝的龙椅上,只是皇帝当时尚未上朝,才幸免一难。后皇帝及满朝文武急令方士掐算,得知湘西武陵苗山有祥龙盘卧,地气旺盛,生长异人,须断其龙脉方保平安……苗乡的龙脉被斩断后,苗家的日子越来越苦。一位风水先生点化他们去洞庭湖接龙回家,有吴姓苗家率先接龙,遂成大户。其他苗家纷纷效仿,于是形成了“接龙”的风俗。接龙舞一般都在苗家重大的节日或祭祀活动中表演。通常伴有锣声鼓点,由一位苗老司带领数十位身着盛装的苗家男女,手持撑开的雨伞旋转着,如龙一般在宽敞的坪坝上穿梭游弋。以示把祥龙接回了苗山,把吉祥幸福接进了苗家。鼓舞苗家鼓舞又称“跳鼓”。
传说苗家刚刚迁至湘西的时候,住在荒山野岭、草莽洞穴之中,常常遭受豺狼虎豹、蛇蟒毒蝎的伤害,生活十分艰难。为此,人们结芦为屋、群聚为寨、垦荒造田、狩猎而生。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群青面獠牙、血盆大口的山妖窜进苗乡,九十九个苗寨被它们毁了三十三个,九千九百口苗民被它们吃了三千三百口。这时,一位名叫若雄的苗家后生挺身而出,带领乡亲们在寨前寨后布陷阱、张麻网、放铁套,紧握梭镖、杉刀、鸟铳同山妖浴血搏斗了三天三夜,打死打伤了多数山妖,并在陷阱里生擒了最凶残的山妖王。乡亲们咬牙切齿地杀死了山妖王,尚不解恨,又把它的皮剥下来蒙在一截空心的树干上敲打,一边敲一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模仿与山妖拼杀的动作。随着山妖皮的干燥,那敲打声越来越雄浑响亮,吓得那些野兽和山妖再也不敢来苗寨残害生灵。乡亲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也就越打越起劲越舞越有趣,除了模仿表演战斗的动作,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情节也纳入了“跳鼓”的内容,慢慢地,“跳鼓”便成为苗家的一种风俗流传下来。时至今日,“跳鼓”已作为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民族体育活动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它集体育、文娱、舞蹈为一体,以其雄浑的旋律、激越的鼓点、粗犷优美的舞姿及多变的套路独树一帜,成为我国民族体育大花园中一枝绚丽多彩的奇葩。苗族著名女跳鼓手石顺明曾多次应邀到北京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称赞,并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竞赛中荣获金牌,被誉为第一代“苗家鼓王”。
苗家“跳鼓”形式多样,有单人跳鼓、双人跳鼓、多人跳鼓、团圆鼓舞以及活泼风趣的猴儿鼓等。无论哪种形式,都须有一人或数人立于鼓旁敲击鼓边,名日“敲边鼓”,其节奏必须同表演者的鼓点相和谐。“跳鼓”的内容主要以战斗、生产、生活中的情节动作为素材,其套路多变,时有即兴发挥。经过多年的加工整理,大致可分为“迎宾鼓舞”、“生活鼓舞”、“丰收鼓舞”三个部分。“迎宾鼓舞”――鼓手们用“梭步开花”、“转身摆莲”、
“过肩甩手”等动作,用优美的舞姿、鲜花般的微笑、喜炮似的鼓点表达出苗家人热情好客的心声――欢迎您,来自远方的朋友、兄弟!
“生活鼓舞”――这套动作完全取材于苗族人民的战斗、劳动和日常生活,刺步、搏斗、梳头、洗菜、煮饭、推磨、纺线、织布、播种、插秧、薅草、割禾、打谷、挑运等二十多个复杂的场景井井有条地浓缩在表演之中,充分表现了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品质及自然纯朴、想象丰富的艺术天才。
“丰收鼓舞”――辛勤的劳动,迎来了金秋的丰收,苗家山乡一派喜庆。在跳鼓表演中,鼓手们创造性地从体操、舞蹈等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用“绕胸花”、“大劈叉”、“跳腿击鼓”、“鹞子翻身”等十多个高难动作编织了丰收鼓舞。热烈而激荡的鼓点,欢快而粗犷的舞姿,尽情展示着苗乡振奋人心的丰收景象和丰收喜悦。
“团圆鼓舞”――起舞前,选一人在坪中央打鼓(鼓平放于地上)众人环圈顺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鼓的节奏摆肩腰跳舞,每跳完一段舞,鼓点停止,起唱山歌,不管多少人参加舞蹈,每个都轮唱一段。众人随歌的节奏继续舞蹈,鼓停舞不停。现在因参加人数太多,只从其中抽出几个代表性的人来唱,每唱完一段山歌,群喊“呵嗬”,气氛异常热烈,然后又继续打鼓跳舞。主要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套。男的多跳大摆,女的跳小摆和细摆。
“团圆鼓舞”的特点是:节奏鲜明,动作以腰和肩的摆动为主,快速时加以手的摆动。表演时,人越多越好。舞蹈服装为苗族古盛装,下穿百褶裙,锦镶花边,脚着古式花鞋,服饰鲜艳夺目。舞者全系女子。八宝铜铃舞
该舞系土家族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场面热烈。舞者一般为“梯玛”,即土老司。他们身上穿着大红法袍,腰系“八幅罗裙”,头上戴一顶彩色的“五佛冠”,手持八宝铜铃,在锣鼓声中,摇摆抖动着身躯,摇响铜铃,边舞边唱。歌唱的内容大多与祭祀的相关鬼神或祖先为主。舞蹈动作主要有“撬天”、“打露水”、“搭肩”、“跳火炕”、“交叉撇步”、“屈膝转身”等。舞蹈可独舞,也可多人同舞。舞蹈过程中,可边舞边唱,亦可只舞不唱或只唱不舞。
骂 娘 滩在一个小滩上,因为河面太宽,小漕河水过浅,小船缆绳不够长不能拉纤,必需尽手足之力用篙撑上,我的小船一连上了五次皆被急流冲下,船头全是水。到后想把船从对河另一处大漕走去,漂流过河时,从白浪中钻出钻进,篷上也沾了水。在大漕中又上了两次,还花钱加了个临时水手,方把这只小船弄上滩。上过滩后问水手是什么滩,方知道这滩名“骂娘滩”(说野话的滩)。即或是父子弄船,一面弄船也一面得互骂各种野话,方可以把船弄七滩口。一整天小船尽是上滩,一面欣赏那些从船舷驰过急于奔马的白浪,一而便用船上的小斧头,敲剥那个风流水手见赠的核桃吃。我估想这些硬壳果,说不定每一颗还皆是那吊脚楼妇人亲手从树上摘下,用鞋底揉去一层苦皮,再一一加以选择,放到棕衣口袋里来的。望着那些棕色碎壳,那妇人说的“你有良心就赶快来”一句话,也就尽在我耳边响着。那水手虽然这时节或许正在急水滩头爬伏到石头上拉船,或正脱了裤子涉水过溪,一定却记忆着吊脚楼妇人的一切,心中感觉十分温暖。每个日子的过去,便使他与那妇人接近一点点。十天完了,过年了,那吊脚楼上,一定门楣上全贴了红喜钱,被捉的雄鸡呵呵呵的叫着,雄鸡宰杀后,把它向门角落抛去,只听到翅膀扑地的声音。锅中蒸了一笼糯米饭,长年覆着搁在门口的老粑槽,那时节业已翻动,粑槌也洗得干干净净,只等候把蒸熟的米饭倒下,两人就开始在一个石臼里捣将起来。一切事皆两个人共力合作,一切工作中皆掺和有笑谑与善意的诅骂。于是当真过年了。又是叮咛与眼泪,在一份长长的日子里有所期待,留在船上另一个放声的辱骂催促着,方下了船,又是胡桃与栗子,干鲤鱼与……
――摘自沈从文《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六月六赶歌会“大山砍柴柴钩柴,苗家与歌会分不开。一年几度赶歌会,蜜蜂采花路路来。”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泸溪县流行的一首苗歌。这里的苗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歌。上坡劳动有“山歌”,请客吃饭有“酒歌”,送客出门有“别歌”,男女相会有“情歌”,婚姻大事有“喜歌”……在节日或者农闲时,则定期举行歌会。每到歌会这天,就成了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歌场所在地四邻八乡的苗族、土家族和汉族人民,都穿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聚集歌场。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歌手如云,歌声飞扬。有时要热闹好几天。农历六月六,是泸溪县苗族人民的大型歌会。歌会在地处泸溪、吉首、古丈、沅陵四县交界的良家潭乡小集镇上举行。清晨,赶歌会的群众已成群结队,在山头、溪边、公路两旁攒动,许多身穿对襟开衫、头缠花黑条巾,手拿带钓小花布伞的年青小伙子,在一群群盛装俏丽的苗家姑娘中穿来游去据说在歌会是,如果男方看中女方,就用小花伞去钩对方手、腰 ,小小的花布伞成了沟通情愫的工具了,如果姑娘看中小伙,就频频传送秋波,使眼色。上午十一时,歌会开始了,集镇广场和周围山坡上坐满了人。首先是良家潭乡长唱了一首“开台歌”,接着由两位五十开外的老歌手上台唱“提头歌”:“党的政策暖心窝,日子如蜜乐呵呵,嘴巴似闸关不住,肚里尽是颂党歌”。------真是九曲回肠,余音不绝。紧接又有几对歌手上台对歌,会场上洋溢民族团结的欢乐气氛。但是最吸引人的还是山坡上、清溪旁,树林里举行的小型歌会。这种小歌会大多是一男一女为中心组成,他们一唱一答,周围坐了一圈听众,随着歌词的变化,或哄堂大笑,或静默不言,听得津津有味。有的歌手还带着歌师在旁边出点子,提歌词以求压倒对方。这种小歌会以对歌盘歌为主。对歌形式不拘,可以歌唱劳动、生活,歌唱今天、明天,大多则是男女歌唱爱情............湘西十八湾初次听到十八湾,是去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张春贤同志告诉我的。他说,十八湾是湘西和湖南的代表,是湘西和湖南人的精神,古朴的民风、美丽的风景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志,是天下少有的!那是你的家,你一定要回去看看!十八湾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社堂坡的苗族村落。一山山的绿色,娴波浩淼地连着牵着,绵绵不绝,把我的心染得醉醉的,饭香,泥香,花香,鸟语和乡音都随风飘来,一同落在我回乡的行囊。十八湾永远都是质朴、和谐的。十八湾至今还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白天出门,他们用小木棍或者小布条把门锁拌住就行;夜晚降临,他们也无需把门关死,就可以放心睡觉,放心亲热。开经销店的,不用整天守着便可以放心地去地里做活,几岁的孩子来买东西,都会自觉地在钱盒里放钱,找钱,不会多拿主人一分钱一份货。谁家做了豆腐,只要往村口一摆,用黄豆换豆腐的人,会自觉地一斤黄豆换4块豆腐,不会少一两,也不会多拿一块。谁家的鸡鸭在外面窝野蛋了,窝了~山也不会有人去捡,如果知道是你家鸡鸭窝的,他或她就会提醒你叫你快去拎,再不捡就会变成鸡儿鸭儿了。他们对国家和政府的要求,没有半点迟疑和折扣,他们说国家和政府喊我们做付‘么都是为我们好,只有坏人才想偏脑壳害我们。比如计划生育,任何少数民族地区,都是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一生再生,这里,却早在毛泽东时代就家家户户只生一个小孩,人口出现负增长。他们的真诚淳朴和善良情怀,让人由衷赞叹!虽然是深山老林的一个小山村,猪啊牛啊羊啊鸡啊狗啊的满处跑,可干净得让人不可思议!每条村路,每块石板,每个家庭,都见不到垃圾,畜粪,全村260多家,家家窗明几净,户户整整洁洁,来过十八湾的人,都非常敬佩而神往地对我说:你们十八湾是我见到的中国农村最干净整齐的农村!我听了,特别骄傲和自豪,因为这是我的湘西,是我的十八湾,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勤劳自强,他们会实在地告诉你,我们习惯了,如果讲丑话,做丑事,一寨人都会看不起。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来参观、学习和旅游,我们本来就是这么过的,没想过要做样子给别人看……这,就是我的湘西。这,就是我的十八湾。这就是湘西十八湾纯真的颜色。这就是湘西十八湾本色的土地与情感。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说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湘西土家族自治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