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南海战了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 ›
南海战争什么时候开打?中越南海之战为何迟迟未开打
查看: 1792|
摘要:   一、南海局势难以平静,中越两国针锋相对。  近日,越南在中国南海问题上频出事端,又是勘探,又是冲撞中国渔船,又是军演。越南国内,先是高官呛声,越南总理阮晋勇、越南前国家主席黎德英、国防部正副部长先 ...
  一、南海局势难以平静,中越两国针锋相对。  近日,越南在中国南海问题上频出事端,又是勘探,又是冲撞中国渔船,又是军演。越南国内,先是高官呛声,越南总理阮晋勇、越南前国家主席黎德英、国防部正副部长先后发出措辞强硬的表态,要求中国停止“侵略”,誓死保卫越南主权。后是学生示威,首都河内连续第三个星期天举行反华示威。6月19日,大约100名示威者拉着横幅和标语游行到河内市中心的中国大使馆附近,歌唱爱国歌曲和大叫打倒中国的口号,要求中国远离有争议的南海水域。  针对越南的一系列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要讲了三点意见,一是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二是批驳了越南方面的谣言;三是强调和平解决:中方一贯主张并始终致力于通过与有关国家的双边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南海争议和分歧,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在中国国内,网上有大批爱国者,批评外交部讲话太弱,也指责中国军方竟然没有发出强硬的声音。这些民族主义者纷纷喊打喊杀,要中国军方狠狠地出手。  爱国者指出,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和越南交手,赢得了1974年的西沙保卫战,在邓小平时代,中国和越南交手,赢得了自卫反击战,并在上世纪80年代赢得了南沙保卫战。  爱国者认为,必须靠战争来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和越南在南海必有一战。  中越南海之战能不能打?怎样打?打过之后结果会如何?  二、越南人的仇北意识,决定了两国之间必有一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越南是个什么样的民族,越南人怎样看中国?其实我们知道的并不多。  中国的有关宣传品称,越南是个共产党国家。是中国的好朋友、好伙伴。但多数越南民众并不这样认为。  历史上,越南曾受中国的直接统治达千年之久,直到公元十世纪越南才脱离中国而独立建国,而仍与中国维持一定的藩属关系。直到19世纪末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才正式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历史上,越南爆发了许多次反抗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起义和战役。翻开越南的历史教科书,相当多的篇幅是有关民族英雄抗击“北方(即中国封建王朝)侵略”和“残暴统治”的内容。  越南公布的证据之一,  一部19世纪古书上的地图插图,证明西沙在阮氏王朝版图。  在越南最近出现的反华示威中,有人打出“中国邻居:躯体大,心眼坏”等标语。虽然这样的标语出现在“特殊时刻的特殊事件”中,但反映了很多越南百姓对中国的复杂看法。越南人羡慕中国的发展,但中越“山连山水连水”,又让越南人提防中国的情绪盖过了对中国的好感。  在越南历史博物馆里,很多展品都与抗击中国封建王朝有关,而历史上中国对越南的正面影响只字未提。在越南军事博物馆里,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是最突出的内容,但有关中国援越抗法、抗美的介绍却很少。在越南的国防教材里,1954年抗法战争的奠边府大捷基本不提中国的援助,在越南战争中对来自中国的帮助也是一笔带过。  三、南海之于越南属嘴边的肥肉利益丰厚。南海之于中国,除了主权之外,缺乏现实的经济利益。  越南为什么那么看中西沙和南沙的几个岛礁?岛礁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附近的油气天。  这里贮存有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南海油气资源尤为丰富,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1986年开始,越南在南沙打出了第一口出油探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近年来,越南还将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不断签订勘探、开采石油与天然气合同。  据悉,越南去年产油约1750万吨,基本上来自南海,其产值竟占越南全国GDP的30%。以前,稻米是越南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而现在这一位置已经被南海油气开发取代。越南因此而成了油气出口国。  这么大的肥肉,越南会放弃吗?不会。所以才会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这里的“主权”和利益。  当然,越南说南海的西沙和南沙“自古以来就是越南的领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总要拿出点证据来。  所以越南就有了1930年代在南沙的建筑,1945年在西沙的灯塔,古书上的地图,越南皇帝相关批示等文件。这些证据尽管被中国专家认为似是而非,但还是能在国际场合混淆视听,引来不少同情和支持者。  相反,中国在南海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方面不能不说遗憾。
上一篇:下一篇:
另类军事热点
另类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1112131415
本网搜集,,,,,盘点信息,欢迎入住另类图片网
Copyright @ 2013 cx930.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号-2打起来了。中美南海六次大战
导读:连续几个月,美国在中国周边特别是南海显示出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态度,而且升级很快,先是派个没有什么攻击能力的海军P8A反潜机来侦察一下,后来陆续派了驱逐舰和航母战斗群来示威,还用老掉牙的B52轰炸机掠过南沙岛礁上空显示存在,乍一看南海,危机重重。
  3月16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在澳大利亚不点名指责中国以“强权即公理”的态度应对南海问题,据英国广播公司17日报道,斯威夫特此前一天在堪培拉参加海洋安全会议谈到南海局势时称,“有些国家”在争议领土进行军事化和侵略性建设,“填海造地,建设港口和跑
连续几个月,美国在中国周边特别是南海显示出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态度,而且升级很快,先是派个没有什么攻击能力的海军P8A反潜机来侦察一下,后来陆续派了驱逐舰和航母战斗群来示威,还用老掉牙的B52轰炸机掠过南沙岛礁上空显示存在,乍一看南海,危机重重。3月16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在澳大利亚不点名指责中国以“强权即公理”的态度应对南海问题,据英国广播公司17日报道,斯威夫特此前一天在堪培拉参加海洋安全会议谈到南海局势时称,“有些国家”在争议领土进行军事化和侵略性建设,“填海造地,建设港口和跑道,还部署地对空导弹”。他说,在该地区,“强权即公理”有复苏的趋势,二战已过去70年,“以‘实力就是正义’为原则的国家行动重新抬头,海洋自由正面临危险”。斯威夫特称,虽然二战后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建立在以法律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上,但“有些国家”不是这样,“抛弃了国际秩序”。他认为,如果美国不在南海推动自由航行,将失去在国际海域自由航行的能力,这更可能冲击全球经济和国际法。虽然斯威夫特并未点名,但许多外媒报道此事时冠以“针对中国”的标题。将中国在南沙建设岛礁说成“强权即公理”这真是有点滑稽,美国人的嘴巴真是横竖都能使。美国在世界上历来奉行“丛林法则”,搞的一直都是“弱肉强食”,这不是“强权即公理”又是什么?假设美国只有冈比亚那样的实力,美国敢打伊拉克和阿富汗吗?反过来,一个堂堂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对中国也只能客客气气的说是“有些国家”不敢明讲就是中国,中国要是个冈比亚那样的小国,美国恐怕早就“见着怂人压不住火”大军压境开片了。其实中国人民看的很清楚,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有实力才能讲道理,而没实力讲什么道理也没用,只能挨打。所以,一定要说“强权即公理”只不过是“强大才有道理”的换种说法而已。中国在南沙种岛,没有世界第一的基建实力和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实力,也不可能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造出如此规模的大岛来,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建设起如此宏伟的工程,也只有中国人才干的了。同时,中国如果没有强大的远程空海军航空兵的海上反舰能力,没有强大的弹道导弹打航母能力,中国也不会在南沙搞这么大的建设。简单说,中国有强大的实力建设,就有强大的实力保卫。美国在南海的实力早就不比当年,当年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找个借口就敢对北越开战,现在对中国敢吗?这几次不过是派了两艘锈迹斑斑的驱逐舰来了晃两下又走了,来一架老掉牙的B52飞来转转又飞走了,斯坦尼斯航母进南海更像是“走过路过千万不能错过”,顺路摆了个POSE或者Frontin'。有人经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回头看看当年的“北部湾事件”,再看看如今的南海,美国的实力早就是明日黄花,江河日下。“北部湾事件”成为越南战争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美国并未直接介入战争,只是派遣军事顾问和提供军事装备,帮助南越和老挝抵抗北越的“共产主义颠覆”;但“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全面军事介入越战,并对北越实施“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使双方陷入长达10年的全面战争中。战争让北越军民伤亡超过170万人,另有33万人失踪;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南越政府军死伤近70万人,另外还留下了数不清的寡妇、孤儿和残疾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血腥的战争竟然源于一场虚构的骗局。北部湾事件已经成为历史,最近国内有人突然想起来这件事,感觉美国会不会再来一次北部湾事件。这些人忘了,现在的中国不是当年的北越,也忘了现在的美国也不再是当年的美国。美国军力正在流落为军事锈带美国东北部,底特律,匹兹堡,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重工业和制造业大工业城市被称为“锈带”,美国的军力现在也是锈迹斑斑。首先,美国能对一个世界强国发动一场高烈度的高技术战争的本钱已经不再存在。虽然目前美国的战争资源的存量还比较大,但是大部分作战飞机和舰船都是冷战高峰时期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花了大钱制造的,到现在机龄和舰龄已经有30年左右。有资料显示,美国冷战结束后先后打了几场战争,加上高频率的训练和演习,大部分作战飞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磨损问题,美国战斗机的10万小时A级事故(机毁人亡)从10年前的2.3架上升到现在的3.7架。有资料显示,美国空军的出勤率大大下降,许多战斗机的零配件磨损严重,只好停飞部分战斗机,拆下零配件给还能飞的战斗机,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剜肉补疮”法。另外,美国新采购的战斗机只有170多架F22,而F22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神秘的原因不再生产,仅仅因为飞机的生命维持系统的氧气有毒就坠毁了2架,反正是死活不再生产了,估计还是技术上有颠覆性质的毛病。而F22原本是准备一对一的替换美军的主力战斗机F15的,F15目前还有707架,经常出现机体疲劳产生的裂纹,日本的F15J就飞着飞着飞掉了尾翼导致坠毁。美国准备大量替换现役F16战斗机的F35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世界军备界的笑话和乐子,技术问题层出不穷,补救设计措施更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机身越来越笨拙被称为“肥电”,2015年7月,F35与老式的F16连续进行了几场模拟空战,结果是F35全面落败,驾驶F35的试飞员大骂F35,这个内部切磋的总结最后流传到社会上,引起美国社会大哗。我们退一万步,就算F35性能还算可以,大量的生产也要到2020年后,而现在的F35还在边改边造,能改成什么样还不知道。美国打了10年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这样低烈度的战争居然花费了5万亿美元,这还是除去每年正常军费的额外的战争拨款。美国实际上是用采购和研发新装备的钱打了仗,这才是目前海空装备出现“空窗期”的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美国再也没有拿出能甩中国和俄罗斯几条街的超现代化的尖端技术,以形成军事上的代差,这对一向以技术性军队自称的美国军队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美国的战略反导因为技术原因停滞不前,被中国科技界称为“蜂巢式”反导的MKV下马,一小时全球打击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屡战屡北,不是飞一半就烧毁,就是起飞4秒就爆炸在发射架上,反倒是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6战6胜,等等,这都与投资不足有关,下一步美国军队研发新技术的资金仍然面临不断削减军费的威胁。其实,美国人还是少了点聪明,面对如此严重的政治、经济、军事问题完全可以玩的欲盖弥彰,但是希拉里推行的“巧实力”暴露了美国真正处在虚弱期。巧实力其实是“嘴实力”“巧实力”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的,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外交目标。2007年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和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发表题为《巧实力战略》的研究报告,提出运用“巧实力”进行对外战略转型,帮助美国摆脱当前困境,重振全球领导地位。然而,究其实质,“巧实力”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它既包括了硬实力与软实力,又没有对使用软硬两种实力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任何决策者实际上都可以声称其对实力的运用是“巧实力”。比如,10%的软实力与90%的硬实力的混合,以及90%的软实力与10%的硬实力的混合,都可以被其使用者描述为“巧实力”。所以,巧实力这一概念的弱点在于“巧”字具有强烈的主观评价色彩,与“软”“硬”之类的客观划分有区别。每个人都可以将其所执行的政策称之为“巧实力”,而将对手的政策贬低为缺乏“巧实力”。巧实力说到底就是“嘴实力”,说到底就是实力下降后的巧妙周旋的实力,讲究的是一个骗字。问题是现在谁都不是傻子,美国的实力下降有量化统计,这是骗不了人,我们前面只举了美国在军备上的窘境,这样的窘境是打不了一场高烈度的高技术战争的。不对称战略PK空海一体战中国面对冷战结束25年后仍然有较大存量军事资产的美国,发展了不对称军事战略,我们知道,与大量的美国战机和军舰硬拼只能两败俱伤,即便我们也发展同样数量的战机和军舰,时间对我们有苛求。但是,我们用少量的资金用现有的技术集中力量发展了弹道导弹打航母和反卫星技术,用优质军事资产精准打击美国军事力量的死穴,迫使美国接受新的游戏规则,在局部战场将美国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劣势,同时也为我们以后争取数量优势争取了时间。要说谁运用“巧实力”运用的巧,美国更像是嘴实力,中国才是巧实力。目前美国正在不断的试图改变这种窘境,一开始搞“空海一体战”,就是用航母上的F-35战斗机和X-47B这样的长程无人机避开中国东风21D的火力圈,在火力圈外重新确立对中国的威胁,但是美国人不知道为什么不动动脑子?难道中国只有东风21D这样一种中程弹道导弹吗?当中国射程更大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出现后,东风26形成的5000公里半径的火力圈美国用航母上的战斗机和无人机无论如何都无法克服了。“空海一体战”破产后,美国又发明了什么“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这样说起来拗口的战略,大致概念就是确保全球航行自由之类,战略目标也从深入敌国纵深打击变的更隐蔽,这对于对象国也变的更危险,因为这会使对抗双方摩擦的几率变大,这个战略很像是现在美国在南海的作为。
点击加载更多战书已下!中美南海5月决战内幕很惊人
战书已下!中美南海5月决战内幕很惊人
最近,围绕南海仲裁案这一焦点,中美之间进行了一场看似平静、间接、松散,实则激烈、直接、紧凑的明争暗斗。这场争斗,规模不小——全球相关国家或多或少被卷入,且隐隐呈现双方列阵站队之势;时间跨度不短——已经过长期酝酿、铺垫,开始进入“决战”阶段;性质重大——事关中西方历史性和解及未来国际新秩序。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文明之战”、“规则之战”——也许,我们将其视为中美之间全球主导权交接之前的一场“预演”,更为恰当。也正因其“演习”性质,所以,其后续规模可操控、性质可转化、结局可修正。中国054级驱逐舰一,南海仲裁案之本质及溯源在此前的系列评论中,本律师已对南海仲裁案的本质及其历史,多有陈述。现回顾温习下:中国054级驱逐舰1,有关该案本质之论点:1)南海仲裁案,表面看是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岛屿领海之争,实则是中美对世界秩序、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之争——中国是继续屈服于美英帝国体系及整个西方的现行规则(包括各类国际机构及其议事规则)之下,还是“另起炉灶”。2)所以,南海只是一个载体、一个介入点。南海仲裁案的本质意义,远远溢出南海范畴本身。如果中国参与、认可美国主导之下的南海仲裁,那么,以此作为“判例”,以后中外各种争端(无论其是否涉及核心利益),都可能会被纳入这一运作模式,从而剥夺、侵害中国权益,并从根本上使得中国的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伟业,在国际博弈层面的历史性意义,归结为零。中国052c级驱逐舰(那种认为中国应主动从“程序”上“参与”南海仲裁,这既能争取美帝西方的认同,又可保持不“接受”仲裁的“实体”裁决之结果,从而取得主动,既避免中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又能确保中国实际利益不受损害的论调,是典型的就事论事、就法论法、鼠目寸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值一哂)2,南海仲裁案之简单追溯美国航母舰队——2013年3月,该仲裁庭正式成立——“日籍庭长”指定仲裁员(波兰法官代表中国及德国法官担任仲裁员)。为何要让日本人德国人作为“审判者”呢?就是正如本律师一贯指出的:中国、日本和德国,是颠覆现行美英帝国主导的国际体制的三大主要力量,而美国不遗余力始终如一地离间中国与日本和德国的关系。(另注:该庭长后莫名改由加纳籍法官担任)——2013年7月,撺掇菲律宾正式提交仲裁申请;——2014年12月,中国发布有关南海问题“立场文件”(该“文件”由中国“通过外交途径送达常设仲裁法院书记官处”,在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刊登,并被仲裁庭以“中国通信”名义,视为中方对菲律宾诉讼请求超出仲裁庭管辖权的“有效抗辩”。);——2015年7月,该法庭“结束管辖权审理”,从“程序”上认定该法庭对南海争议“有管辖权”;越南——2015年9月,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秘书长斯布勒斯,9月8日接受凤凰视频独家专访,强调虽然中国秉承“不参与,不接受”的立场,但法院仍然会“考虑和尊重中方的利益”。。。以此为即将进入实质性仲裁预作铺垫,并引诱中国。——日,仲裁庭终于做出具有“实体”意义上的裁决——但这份裁决,因其只是再一次裁定“仲裁庭有权管辖”,而依然只有“程序”上的意义,其“实体”裁定内容,再一次被推迟——“结果可望在2016年出炉”。军舰舰首二,美国下达“战书”——“约战”于“五月”从上面的追踪溯源可以看出:对此仲裁案,美国准备充分,“提前量”很长,利用程序问题(仲裁庭组成、人员构成及变化、管辖权等等),隔三岔五曝光此一案件,来酝酿、炒作,一步步增强此一案件在中美博弈中的“权重”。即使在去年10月底做出裁决后,仲裁庭依然将最终仲裁“结果”藏而不露,且将揭晓这一“结果”的日期,模糊设置——又是“结果可望在2016年出炉”,又是“菲律宾外交部稍早前则预测最终仲裁结果在明年第一季或是上半年即可出炉”。。。美国不确定公布裁决结果的日期,正是为了视中美博弈情势而定,最大限度掌控主动权,最大限度榨取博弈利益。但不能永远“模糊”。终于,今年2月19日——新闻:“南海仲裁5月出炉美吁遵守结果”——“设在荷兰海牙的常设国际仲裁法院将在今年5月之前,宣布菲律宾提出对中国大陆的南海岛礁争议裁决,美国及欧盟官员昨在华府参加一场研讨会时都呼吁,有关国家必须尊重仲裁结果。舰炮开火美国国防部负责南亚、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部长希尔莱特昨表示,美国、欧盟、澳洲、日本和韩国等必须炮口一致,共同呼吁遵守裁决结果,并声明,一旦中国大陆在仲裁案中失利并不遵守裁决时,可能要付出代价。。。”5月,就这样被美国暂定为围绕本次仲裁之中美“决战”期。当然,依然有模糊空间——只是从“年”(2016年)确定到了“月”(5月)。如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何中国在5月份之前的当前一段时期(尤其是在4月底),如此频繁动用国际资源,为南海发声了。中国开放日民众上舰参观三,为此“决战”,中美双方系列战术战略动作一)美国为达目的,美国采取了三类做法:1,在外围的配合、策应及牵制之行动。包括:1)4月22日,“澳交通部长:多项证据证实莫桑比克飞机残片确属MH370”。。。跟踪本律师评论的网友知道:在重要时间节点,美国就会适时抛出“发现”、“估计”、“检测”残骸等等新闻,以刺激、要挟中国。而这一次,终于不得不予以“证实”!这张“牌”,被美帝几乎打到了桌面上。(当然它还没有完全“撒手”)中国海军舰艇2)4月22日,“美国会首将‘不正式承认中国对台湾主权’列入法案”。。。同样,在台湾问题上,其他的小打小闹已无济于事,美国也开始有意无意地触及“主权”这一“天花板”。从以上两例,我们也可看出:美国对本次南海仲裁之“决战”,是何等重视。这是南海仲裁案的本质所决定的。2,直接在南海炫耀武力。包括:美菲防长登上美航母1)在临期突然取消对华访问后,卡特于4月15日登上航母,巡航南海;2)4月23日,“美军6架战机飞越中国黄岩岛上空”。。。从上述两例可见:在南海方向的威慑方面,美国也几乎走到了极致,穷尽了手段。在此,依然要强调本律师一贯观点:美国刻意制造南海紧张,只是“佯攻”。这里不存在爆发大规模中美战争的任何可能。美国此时强化南海军事威慑,在战略上仅仅起配合、辅助和策应作用。它意在向中国施压:如果不接受南海仲裁的政治解决方案,那么,美国西方可能动用军事手段。(当然,它这是彻头彻尾的讹诈,因为它已根本不具有军事解决的能力,也几乎没有了这个意愿)除了上述外围威胁及直接讹诈之外,美国本次行动的重点和主线,则是——南海岛屿3,纠集国际力量,试图“围殴”中国。这方面的动作,有的公开、直接,有的则稍显隐蔽、分散。包括:1)2月19日,“南海仲裁5月出炉美吁遵守结果”——“。。。美国国防部负责南亚、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部长希尔莱特昨表示,美国、欧盟、澳洲、日本和韩国等必须炮口一致,共同呼吁遵守裁决结果”对中国的“战书”既已下达,美国以“炮口一致”,故意使它发出的这个“集结号”充满火药味,以示严肃,希望强化“整队”效果,约束盟友。中国海军舰艇(2)4月20日,“外交国务大臣称支持南海仲裁案”——“4月18日,外交国务大臣斯瓦尔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讲话称,南海紧张是由中国的强硬行动所造成,海牙仲裁庭就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对中菲双方均有约束力,英国将与美国一道支持仲裁判决。。。”“决战”来临,英国依然打头阵。约翰第一个与山姆肩并肩站在一起(这就是英美一家,本律师称之为“美英帝国体系”之缘由)。当然,英国也是唯一一个明确表态的支持者。其他国家——尤其是关键性的日德两国,保持沉默。(在此,大家回顾下:去年10月底那次带有“实体”性质的仲裁结果出来后,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曾有如此提问——“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南海争端应提交国际仲裁解决。你是否注意到默克尔这一表态?中方是否认为将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是合理的?”但默克尔的这个“表示”,没有任何公开新闻,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上述问题时,也完全没有提及德国或默克尔。中国以此方式,巧妙、含蓄但又清楚无误地向美国、德国及其他相关各方(尤其是日本)表明:1)中国很明了美国执意胁迫日本德国趟南海“浑水”,以离间中德、中日的“伎俩”;2)中国会将被动介入的德国&以及某时的日本&)“摘”出来)。在英国“示范”之后,日本德国没有及时“跟进”,“国际社会”也几乎“鸦雀无声”,对此,山姆的内心当然是“拔凉拔凉”的。为争取日德,它做了以下事:G7峰会针对日本:(1)4月11日,出席G7外长会的克里,前往广岛核爆纪念地慰灵碑前献花。这是战后首次;(2)3月23日,“美副国务卿:白宫正探讨奥巴马访问广岛事宜”;4月22日,“日媒:奥巴马将访问广岛发表演讲废核武”。。。反复炒作奥巴马“可能”访问广岛。以此诱惑日本。日本的回应十分有趣——(1)4月20日,“日媒:日本外相将于4月29日访华”。这条新闻的微妙在于:A,亚信外长会于27-28日在京召开,岸田29日接踵而至,“靠拢”亚信的意图明显——在美国“严令禁止”日韩参与亚信这一排除美国的平台的实际活动之背景下,日本此举无异“逆龙鳞”;奥巴马晚宴上跳舞B,而中国也特意选择在27日亚信外长会召开之日发布这一消息,密切配合;C,岸田此访竟然从4月29日持续至5月1日,罕见超长。这就是中日故意做给美国看:这可不是象征性的!要“密谈”的内容很多!山姆你想知道吗?保——密!(哪怕岸田天天在旅馆睡大觉也无妨。);D,在京期间,岸田还嚷嚷“中日才是夫妻”!故意拿山姆开涮,以伤害山姆的“心灵”,呵呵。(2)4月23日,“日本政府否认安排奥巴马访问广岛:行程由美方决定”!呵呵呵,此前日本一直在为奥巴马访问广岛长崎而不遗余力(比如2014年奥巴马对日“国事访问”时),但现在,当美国再将其作为一个筹码、一种“奖赏”或“激励机制”抛向日本,眼看目的就要实现时,日本却回以“呸”!爱来不来!一下将奥巴马晒在那里。日本的阳奉阴违和“强硬”,迅即引来美国的“反馈”:——5月2日,“美国白宫称奥巴马是否访问广岛尚未确定”;——5月3日,“奥巴马:日本不应因遭原子弹轰炸而得到道歉”。。。美国开始在奥巴马访问广岛问题上“后撤”。即使岸田在访问中国前后,与新加坡、泰国等外长就南海“法治”、“有必要统一应对”达成共识,但是很显然,日本的举动,不仅远远没有达到美国的要求,反而透出是在与中国达成默契之后,“消费”美国的浓郁意味。中国海军舰队当然,奥巴马在访问广岛问题上的退缩,与中国的态度也大有关系。请看4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问: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5月访问日本期间赴广岛参访。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不掌握奥巴马总统赴日出席G7峰会有关日程,请你向美方询问。这个问答的安排,堪称精妙!奥巴马访问日本,是美日之间的事情;是否访问广岛,尚未确定。中国有必要就此“问答”吗?有!日本一直以“废核武”之名义,试图迫使包括奥巴马在内的“世界领导人”访问广岛长崎,而中国予以阻止。请看新闻——2015年5月,“中国裁军大使傅聪11日在一场闭门会议上要求对访问广岛、长崎的内容予以删除。傅聪主张,日本被投原子弹是有原因的,暗示投掷原子弹是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等国家的后果”。。。中国海军舰艇中国为何要这样做?当然是在道义上尽自己之“本心”,并“解救”美国之道义窘境。现在,假如奥巴马出于南海“决战”(及中美金融对决)考虑,为拉拢日本而前往广岛长崎的话。那么,“请你向美方询问”!——山姆,我帮你只能帮到这!你真想去吗?这可是你自找的啊?后果自负啊!勿谓本兔言之不预也!呵呵。奥巴马去不去广岛?这本不是个问题。但在其出于全球战略考虑及利益驱动的炒作下,它真成了山姆自身的难题。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海真的开战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