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那在邙山陵墓群下领着五百铁骑跃马冲向敌人如林

我喜爱的历史人物——兰陵王
兰陵王,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传说他俊美非常,又勇冠三军,唯恐上战场时敌人轻视,故每次出阵都戴一个极凶恶的面具,所向无敌。世传《兰陵王入阵曲》,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称。其面具据考证为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词牌里也有《兰陵王》一曲。关于兰陵王的传说与故事非常多,或香艳,或武勇,不一而足。今天我来说说历史上的兰陵王---高长恭。
  南北朝的北魏末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都为权臣所夺。东魏执政的是高欢。高欢传位给长子高澄,高澄后遇刺而死,弟弟高洋继位,夺了东魏的天下,开创了北齐。高长恭是高澄的第四个儿子。他生于何时,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但高家是个短命的家族,据记载除了高欢,所有男子没有能活过四十岁的,而且高长恭还死在他几个哥哥的前面,以此推算,他死时在三十岁左右,也就是说,他父亲死的时候,未来的兰陵王还是个小孩子。高长恭长大后,被封为兰陵王---这个称号后来比他的本名还要响亮的多。
  北齐始祖高欢,号称神武,用兵如神,与西魏宇文泰长期鏖战,大占上风。到了第三位皇帝高湛时,已是主昏国乱,国势大衰。以前每年到了冬天,黄河封冻,是西魏人(后来的北周)把冰凿开,以免东魏(也就是北齐)人踏冰进犯。现在已经轮到每年北齐人去凿冰了。
 公元564年正月,北周联合突厥,进攻北齐。兵锋直达晋阳(当时北齐都城在邺郡,但传统上精兵强将都在晋阳,皇帝每年总有一半时间在这里)城下。当时天降大雪,北齐军以段韶为主帅,依托坚城对周军进行了凶猛的反击,获得大胜。突厥军被齐军的气势吓倒,没敢参加战斗。最终在城外大掠而去,退军途中困于大雪,损失惨重。这一战应该是兰陵王的初阵。史载:“周军与突厥寇晋阳,(兰陵王)尽力击之”。这时的兰陵王还不是军中的主将。但在战斗中崭露头角是肯定的,因为他很快就独领一军,成了北齐的方面大将了。
  同年十二月,周军再次起兵二十万,大举攻齐。这次的战役焦点在洛阳---周军以全军围攻洛阳将近两个月而不克。北齐以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为帅领兵救洛阳。总兵力大约八万。齐军从晋阳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两军在洛阳的邙山遭遇并就此开始战斗。当时齐军抢占了山坡的高处,段韶在左,斛律光在右,兰陵王领中军。战役开始,周军以步军为前锋,向前猛攻,齐军步步收缩,向山上退去。等周军的战线逐渐拉长,势头开始衰退的时候,齐军阵后的精锐从两翼开始了猛烈的反攻,周军顿时支持不住,溃败下来。这时兰陵王独领五百精骑杀入敌阵,穿透重重敌军,直抵洛阳城下。洛阳城中守军不知来者为谁,不敢开城,兰陵王脱下头盔(即兜鍪),仰面示之。城中认出是兰陵王,欢呼声震天,遂开城与城外的援军共击周军。在内外夹击下,周军十几万大军全部崩溃,不可收拾。洛阳邙山之战,以北齐的大胜而告终。兰陵王一战成名,威名远扬。“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之曲》。”
  其实,传说中兰陵王入阵之时,总带一个面具,我看未必是真。因为那时的大将披甲上阵,头盔能将大半个脸全部遮去,似乎没什么必要再带个面具了。举个例子:唐朝薛仁贵征西,以三箭定天山,威名震于天山脚下。后来铁勒诸部复叛,薛仁贵再次来讨,敌军说:“我们听说薛将军早就死了!”薛仁贵免胄示之面,敌军上前一看,果是薛仁贵,一时惊散。要看清面目,不摘下头盔是不行的。不过,传说如此更富有传奇色彩,试想:当兰陵王在洛阳城下脱下那凶恶以极的面具的一刹那,姿容绝世,前面是高峻的城墙,身后是无边的大军,疾风吹来,那一头长发随风飞舞,美艳勇武集于一身,是多么令人神往呀。
  公元571年,北齐和北周反复拉锯于河南沿黄河一带,周军夺取了北齐好几座城池。兰陵王和段韶共同领兵赴援。段韶于军中得病,兰陵王总督大军,所向克捷,取得了柏谷、定阳等地围攻战的胜利。在回军的途中,段韶病死。兰陵王一生的武功也就到此为止了。
&&  兰陵王为将,爱护士卒,“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但他后来做官却以贪财闻名。岂不奇怪?有个部将就来问他:“是不是想以此避免皇帝的猜疑?”果然言中!在兰陵王邙山大捷后的一天,皇帝问他:“你当时只领五百人就敢如此深入敌阵,岂不危险?”兰陵王道“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我要保卫家园!皇帝立刻变了脸色!兰陵王是皇帝的堂兄,以天下得失为“家事”,是不是有夺位之心?兰陵王估计也看出皇帝的疑忌来了。但这一招秦朝的王翦、汉朝的萧何用来都可以,他高长恭用却不行,因为他姓高!正如部将分析的:“皇帝要是想杀你,你贪财正是一个借口!”兰陵王闻言不觉流下了眼泪。他听从部将的建议,从此称病,有病也不医,大概病死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过了一年,江南陈朝北征,兰陵王唯恐朝廷又派自己为将,感叹道:“我去年脸肿,今年怎么不发病?”多么悲哀!他绝不是害怕上战场,而是害怕凯旋归来呀!  
兰陵王这样的人生在如此乱世,究竟是他的幸运或是不幸?天下多故,干戈四起,正是武士纵马驰骋,留名千秋之时。鹞子经天飞,群雀两相波,可当小雀占据了王座的时候,那雄鹰又该如何自处呢?也许象兰陵王这样的武士,只该属于战场吧。战士从沙场归来,欲求一容身之处尚不可得!
饶是如此退避,皇帝仍然不放过他。公元573年五月,齐后主派人送毒药给兰陵王。兰陵王的妻子还要去见皇帝诉冤,兰陵王长叹道:“天颜何由可见!”遂仰药而薨。就在前一年,斛律光,那举弓能射落大雕、扬鞭能拓地千里的大将,父子兄弟全家都被诛灭了。
  4年后,北齐亡国,高氏全族被北周杀光。兰陵王没有活到那时候,大概也能算是一种幸运吧。
兰陵王死前,将家里别人欠钱的借据全部烧掉,同时化成灰烬的也许还有他全部的希望和热情以及他灿烂却短暂的一生。
  秦朝丞相李斯临刑前,想的是做一个匹夫,和儿子牵着黄狗自在逍遥地走出上蔡东门;东晋名士陆机被杀前,想的是年轻时在松江华亭临风举杯,听天上飞鹤清远的叫声。而兰陵王在走向他生命终点的最后时刻,不知在想些什么?是不是那在邙山下领着五百铁骑跃马冲向敌人如林般枪尖时的刹那?
  北宋最有才华的文人苏轼在晚年写诗道:人生忧患识字始。对于兰陵王高长恭---这天生的武士来说,也许他父亲将他抱上马背,驰骋在疾风鼓荡的晋阳城郊的时刻,就是他人生忧患的开始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历史上最美丽的王子--兰陵王(2)
世传《兰陵王入阵曲》,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称。其面具据考证为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而他的光辉不光是在武艺上,兰陵王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爱兵如子,《北齐书》上记载:“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享之”,同时史书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高长恭入朝,仆人们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高长恭回来后,谁也没有责罚;史书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兰陵王初到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高长恭贪赃枉法,高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高长恭听说此事后道:“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便找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同时,在南北朝那个所有人都放纵情欲的年代,兰陵王却很专情,她一生只有郑妃一个妃子,后来虽然史书上说,皇帝赐给他二十个妾,他为了不抗旨不遵,只收了一个,但是至于她到底是否纳了妾,这还是有争议的。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很多人也不禁好奇他的结局,然而如果我告诉你他的结局,你一定会惊讶,他和岳飞的结局有几分相似,都是冤死的。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史书上为“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史书上为“家事亲切,不觉逐然”)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 地位 ,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史书上为“吾忠心以上,何辜于天”)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显示自己贪财,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其实,现在有人说要怪他自己说错话,但是其实这和明显皇上是故意的,问他那句话的是高纬,其实算是兰陵王的侄子,而高纬说的是邙山大捷,而邙山大捷的事是在高湛在位时期也就是高纬的父亲还在位的时候发生的,结果他这明显是翻旧账,而且,那个时代,为了权财叔叔杀侄子,儿子杀父亲,都是正常的,结果兰陵王这个皇叔看到他侄子,也就是皇上如此关心的话,他能不激动吗?因为兰陵王本身没有心机,自然不知这里面有诈,他很单纯,这也就是他喜欢和武将结交的缘故,但是他并不粗鲁,反倒给人有些文人墨客的感觉,这从故事里,你们应该能体会到,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在他临死之前,他依旧干了一件让所有人敬佩的事情,他焚烧了所有人欠他的债卷,点燃的债卷扬起飞尘,飞舞在他俊美绝伦的脸前,横绝了千年的时空,如同它们为他跳的最后一支舞。其实,当时北齐有三个厉害的武将,段孝先、斛律明月和兰陵王,兰陵王逝世前,段孝先病逝,而后来斛律明月也是被冤死,可以说,当时的整个北齐全靠兰陵王一个人支撑,很多人叫他北齐最后的支柱,而在兰陵王逝世的四年后,高纬自毁长城的结果就出现了,北周攻下北齐都城邺城,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图)影视剧&兰陵王&剧照秦朝丞相李斯临刑前,想的是做一个匹夫,和儿子牵着黄狗自在逍遥地走出上蔡东门;东晋名士陆机被杀前,想的是年轻时在松江华亭临风举杯,听天上飞鹤清远的叫声。而兰陵王在走向他生命终点的最后时刻,不知在想些什么?是不是那在邙山下领着五百铁骑跃马冲向敌人如林般枪尖时的刹那?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什么值得买?
腾讯体育1月30日讯&有一名球员是篮球天才,却是个问题少年,高中肄业,打架斗殴...
黄芝香原系普宁潮剧一团的当家旦角,十二岁便开始了她的潮剧表演艺术生涯,在卅余年的...
猴浪漫享受一个美好的情人节两颗相爱的的心紧紧的相爱在一起爱就在肇庆碧桂园凤凰城酒...
鲜花,为你此刻的荣耀绽放,掌声,为你此时的成功响起,过去的一年你终于画上了圆满的...
建议在WIFI模式下观看视频案情介绍在1月15日3时许,长沙某高校大一女生符某放寒假回家...
其实,这个问题.必须承认很难回答……因为这是一个涉及设计+历史+文化+猜想的问题,没...
科学家发现双RNA测序技术近日,在发表于自然 Nature 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
如果觉得这篇好,就请分享朋友圈!&&&&&&&&...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蓝色字体"&每天学点销售学"再点击"关注",这样...
过年了!简直不能更开心!因为终于放!假!了!可以出去玩耍啦啦啦~~但另一个大难题却...
选择的终结是放弃的起点.选择注定了放弃的历炼,放弃预知了选择的归宿.&  晨曦...
春节将至,老同学见面朋友结婚走亲访友等各种聚会自然少不了美酒佳酿的身影,但是,关...
提示:视频建议在环境下观看!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本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并...
在研究生复试面试考场中,就如同日常人与人的交往一样,第一印象总是让人难以忘记.初...
我要的,&有个人和我一起吃饭,只要开开心心的,路边摊一样可以吃的很满足.我要...历史上最美丽的王子--兰陵王 - 今日头条()
历史上最美丽的王子--兰陵王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图)影视剧&兰陵王&剧照--高长恭 由冯绍峰饰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齐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爷。他本该被人们记住,但是却并没有,2012年台湾曾拍摄出了一个电视剧《兰陵王》,这才使得他这样一个美丽的人儿,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中。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兰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他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说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相貌,还有他的武艺,在一点上,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他因为长得太过柔美,不足以震慑敌人,因而每次出站都要戴上一副狰狞的面具,不过至于兰陵王到底戴不戴面具,专家学者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就是说他并不戴面具,因为《北齐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长恭免胄示之面”,而这里的胄值得是头盔,而当时的头盔是可以遮住脸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民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是因为受《兰陵王入阵曲》舞者脸上所佩戴面具的影响。(图)影视剧&武媚娘传奇&剧照--兰陵王入阵曲 舞蹈而提到《兰陵王入阵曲》,就不得不提到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邙山大捷,公元564年十二月,周军起兵二十万,大举攻齐。这次的战役焦点在洛阳---周军以全军围攻洛阳将近两个月而不克。北齐以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为帅领兵救洛阳。总兵力大约八万。齐军从晋阳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两军在洛阳的邙山遭遇并就此开始战斗。当时齐军抢占了山坡的高处,段韶在左,斛律光在右,兰陵王领中军。战役开始,周军以步军为前锋,向前猛攻,齐军步步收缩,向山上退去。等周军的战线逐渐拉长,势头开始衰退的时候,齐军阵后的精锐从两翼开始了猛烈的反攻,周军顿时支持不住,溃败下来。这时兰陵王独领五百精骑杀入敌阵,穿透重重敌军,直抵洛阳城下。洛阳城中守军不知来者为谁,不敢开城,兰陵王脱下头盔(即兜鍪),仰面示之。城中认出是兰陵王,欢呼声震天,遂开城与城外的援军共击周军。在内外夹击下,周军十几万大军全部崩溃,不可收拾。洛阳邙山之战,以北齐的大胜而告终。兰陵王一战成名,威名远扬。《北齐书》记载:“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之曲》。”世传《兰陵王入阵曲》,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称。其面具据考证为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而他的光辉不光是在武艺上,兰陵王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爱兵如子,《北齐书》上记载:“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享之”,同时史书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高长恭入朝,仆人们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高长恭回来后,谁也没有责罚;史书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兰陵王初到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高长恭贪赃枉法,高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高长恭听说此事后道:“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便找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同时,在南北朝那个所有人都放纵情欲的年代,兰陵王却很专情,她一生只有郑妃一个妃子,后来虽然史书上说,皇帝赐给他二十个妾,他为了不抗旨不遵,只收了一个,但是至于她到底是否纳了妾,这还是有争议的。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很多人也不禁好奇他的结局,然而如果我告诉你他的结局,你一定会惊讶,他和岳飞的结局有几分相似,都是冤死的。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史书上为“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史书上为“家事亲切,不觉逐然”)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 地位 ,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史书上为“吾忠心以上,何辜于天”)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显示自己贪财,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其实,现在有人说要怪他自己说错话,但是其实这和明显皇上是故意的,问他那句话的是高纬,其实算是兰陵王的侄子,而高纬说的是邙山大捷,而邙山大捷的事是在高湛在位时期也就是高纬的父亲还在位的时候发生的,结果他这明显是翻旧账,而且,那个时代,为了权财叔叔杀侄子,儿子杀父亲,都是正常的,结果兰陵王这个皇叔看到他侄子,也就是皇上如此关心的话,他能不激动吗?因为兰陵王本身没有心机,自然不知这里面有诈,他很单纯,这也就是他喜欢和武将结交的缘故,但是他并不粗鲁,反倒给人有些文人墨客的感觉,这从故事里,你们应该能体会到,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在他临死之前,他依旧干了一件让所有人敬佩的事情,他焚烧了所有人欠他的债卷,点燃的债卷扬起飞尘,飞舞在他俊美绝伦的脸前,横绝了千年的时空,如同它们为他跳的最后一支舞。其实,当时北齐有三个厉害的武将,段孝先、斛律明月和兰陵王,兰陵王逝世前,段孝先病逝,而后来斛律明月也是被冤死,可以说,当时的整个北齐全靠兰陵王一个人支撑,很多人叫他北齐最后的支柱,而在兰陵王逝世的四年后,高纬自毁长城的结果就出现了,北周攻下北齐都城邺城,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图)影视剧&兰陵王&剧照秦朝丞相李斯临刑前,想的是做一个匹夫,和儿子牵着黄狗自在逍遥地走出上蔡东门;东晋名士陆机被杀前,想的是年轻时在松江华亭临风举杯,听天上飞鹤清远的叫声。而兰陵王在走向他生命终点的最后时刻,不知在想些什么?是不是那在邙山下领着五百铁骑跃马冲向敌人如林般枪尖时的刹那?《兰陵王》那部电视剧,虽然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光辉和情意,却始终没有让人们看到他的悲伤,他的心其实早已千疮百孔,有人说他的忠心,是愚忠,因为当时其实他早已知道皇帝猜忌与他,而且他也有那个势力和人心,可以成为皇帝,保全性命,但他宁可用给自己脸上抹黑的方式,希望借此可以消除皇上的猜忌,但是很明显,这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他姓高!北宋最有才华的文人苏轼在晚年写诗道:人生忧患识字始。对于兰陵王高长恭---这天生的武士来说,也许从他驰骋在疾风鼓荡的晋阳城郊的那一天,就是他人生忧患的开始吧。「历史大学堂」特邀作者丨 郭佳妮(「历史大学堂」官方微信公众号
“历史堂原创出品”
,品读书史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每日一讲:面具之下,他曾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王子_惠阳聚焦点-爱微帮
&& &&& 每日一讲:面具之下,他曾是中国历史上最美…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图)影视剧&兰陵王&剧照--高长恭 由冯绍峰饰 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齐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爷。他本该被人们记住,但是却并没有,2012年台湾曾拍摄出了一个电视剧《兰陵王》,这才使得他这样一个美丽的人儿,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中。 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兰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他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说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 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相貌,还有他的武艺,在一点上,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他因为长得太过柔美,不足以震慑敌人,因而每次出站都要戴上一副狰狞的面具,不过至于兰陵王到底戴不戴面具,专家学者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就是说他并不戴面具,因为《北齐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长恭免胄示之面”,而这里的胄值得是头盔,而当时的头盔是可以遮住脸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民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是因为受《兰陵王入阵曲》舞者脸上所佩戴面具的影响。(图)影视剧&武媚娘传奇&剧照--兰陵王入阵曲 舞蹈 而提到《兰陵王入阵曲》,就不得不提到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邙山大捷,公元564年十二月,周军起兵二十万,大举攻齐。这次的战役焦点在洛阳---周军以全军围攻洛阳将近两个月而不克。北齐以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为帅领兵救洛阳。总兵力大约八万。齐军从晋阳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两军在洛阳的邙山遭遇并就此开始战斗。当时齐军抢占了山坡的高处,段韶在左,斛律光在右,兰陵王领中军。战役开始,周军以步军为前锋,向前猛攻,齐军步步收缩,向山上退去。等周军的战线逐渐拉长,势头开始衰退的时候,齐军阵后的精锐从两翼开始了猛烈的反攻,周军顿时支持不住,溃败下来。这时兰陵王独领五百精骑杀入敌阵,穿透重重敌军,直抵洛阳城下。洛阳城中守军不知来者为谁,不敢开城,兰陵王脱下头盔(即兜鍪),仰面示之。城中认出是兰陵王,欢呼声震天,遂开城与城外的援军共击周军。在内外夹击下,周军十几万大军全部崩溃,不可收拾。洛阳邙山之战,以北齐的大胜而告终。兰陵王一战成名,威名远扬。《北齐书》记载:“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之曲》。” 世传《兰陵王入阵曲》,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称。其面具据考证为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 而他的光辉不光是在武艺上,兰陵王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爱兵如子,《北齐书》上记载:“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享之”,同时史书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高长恭入朝,仆人们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高长恭回来后,谁也没有责罚;史书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兰陵王初到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高长恭贪赃枉法,高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高长恭听说此事后道:“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便找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同时,在南北朝那个所有人都放纵情欲的年代,兰陵王却很专情,她一生只有郑妃一个妃子,后来虽然史书上说,皇帝赐给他二十个妾,他为了不抗旨不遵,只收了一个,但是至于她到底是否纳了妾,这还是有争议的。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很多人也不禁好奇他的结局,然而如果我告诉你他的结局,你一定会惊讶,他和岳飞的结局有几分相似,都是冤死的。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史书上为“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史书上为“家事亲切,不觉逐然”)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 地位 ,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史书上为“吾忠心以上,何辜于天”)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显示自己贪财,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 其实,现在有人说要怪他自己说错话,但是其实这和明显皇上是故意的,问他那句话的是高纬,其实算是兰陵王的侄子,而高纬说的是邙山大捷,而邙山大捷的事是在高湛在位时期也就是高纬的父亲还在位的时候发生的,结果他这明显是翻旧账,而且,那个时代,为了权财叔叔杀侄子,儿子杀父亲,都是正常的,结果兰陵王这个皇叔看到他侄子,也就是皇上如此关心的话,他能不激动吗?因为兰陵王本身没有心机,自然不知这里面有诈,他很单纯,这也就是他喜欢和武将结交的缘故,但是他并不粗鲁,反倒给人有些文人墨客的感觉,这从故事里,你们应该能体会到,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在他临死之前,他依旧干了一件让所有人敬佩的事情,他焚烧了所有人欠他的债卷,点燃的债卷扬起飞尘,飞舞在他俊美绝伦的脸前,横绝了千年的时空,如同它们为他跳的最后一支舞。 其实,当时北齐有三个厉害的武将,段孝先、斛律明月和兰陵王,兰陵王逝世前,段孝先病逝,而后来斛律明月也是被冤死,可以说,当时的整个北齐全靠兰陵王一个人支撑,很多人叫他北齐最后的支柱,而在兰陵王逝世的四年后,高纬自毁长城的结果就出现了,北周攻下北齐都城邺城,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图)影视剧&兰陵王&剧照 秦朝丞相李斯临刑前,想的是做一个匹夫,和儿子牵着黄狗自在逍遥地走出上蔡东门;东晋名士陆机被杀前,想的是年轻时在松江华亭临风举杯,听天上飞鹤清远的叫声。而兰陵王在走向他生命终点的最后时刻,不知在想些什么?是不是那在邙山下领着五百铁骑跃马冲向敌人如林般枪尖时的刹那? 《兰陵王》那部电视剧,虽然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光辉和情意,却始终没有让人们看到他的悲伤,他的心其实早已千疮百孔,有人说他的忠心,是愚忠,因为当时其实他早已知道皇帝猜忌与他,而且他也有那个势力和人心,可以成为皇帝,保全性命,但他宁可用给自己脸上抹黑的方式,希望借此可以消除皇上的猜忌,但是很明显,这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他姓高!  北宋最有才华的文人苏轼在晚年写诗道:人生忧患识字始。对于兰陵王高长恭---这天生的武士来说,也许从他驰骋在疾风鼓荡的晋阳城郊的那一天,就是他人生忧患的开始吧。作者丨 郭佳妮:历史爱好者,写手,曾在五星文学网发表过诗歌作品《兰陵千年》等。来源:网络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一起分享淡澳美好生活吧!么么哒!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邙山黄河游览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