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革命烈士中山纪念堂周围酒店有什么美食

每天上下班穿过的街道
每到周末必去的中山路
每到深夜必去船山路撸串
每每在外人面前谈起的滕王阁
你记忆里的南昌是什么样?
看着老照片
我们让南昌穿越回了过去
南昌,一下子回到了旧时的模样
南昌老照片
革命烈士纪念堂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2年。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塑像。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为一体。
饭店于1956建成营业,建国后第一任省长邵式平亲笔题写店名。50年以来一直是省政府举办重要会议、对外交往、经贸洽谈的重要接待场所,现隶属于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经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挂牌“江西省政府系统会议接待中心”。1999年至2004年连续6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明星)星级饭店”, 先后被授予“中华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江西省优秀企业”等称号,2006年被评为四星级旅游饭店。
中苏友好馆,现在的省文联
江西艺术剧院
江西艺术剧院始建于1956年,位于南昌市中心八一大道中段365号、八一广场北侧,郭沫若同志题写院名。1994年在原址重建,1995年初落成。是江西省重要政治文化活动场所。
水观音亭位于
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水观音亭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院内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湖石点缀、曲径通幽。在喧嚣繁华的闹市中,在湖光水色的怀抱里,杏花楼轻巧恬静。
八一大桥,建成于1936年,原名
大桥,系木面桥梁。1949年后,该市对中正大桥进行了改建,并将其“中正”更名为“八一”。当时“八一大桥”桥宽仅为10米,后来,桥上交通日益繁忙,“八一桥”显得越来越不堪重负,于日动工兴建新八一大桥。新八一大桥位于原桥上游50米处,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江西省南昌市最长的一条
80年代的火车站
南昌站建设于1935年,1996年第一次改造建设,2007建成出站地下广场与地面广场,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站和南昌铁路局客、货运特等站。南昌站也是中国44个重要铁路客运站之一。
步行街位于南昌市城区中心,是一条百年老街,全长1.38公里,是南昌市商业繁华的象征,从日开始正式进行改造,期间中央领导同志也曾莅临现场指导工作。
工人文化宫现在的财富广场
长途汽车站入口
南昌长途汽车站前身南昌汽车站是南昌市历史最古老的汽车站。车站1980年5月扩建运营后,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一级公路客运汽车站。车站占地面积17111平方米,拥有售票厅、候车厅、发车库、停车场等设施,为公路客运提供车站全套服务。从1993年起,车站配备了先进的微机售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窗窗售票,快捷及时。
八一桥头和胜利路交汇处
南昌八一广场原名人民广场。
明清时期,该地域是顺化门外的护城河和沼泽地,到光绪年间(),清政府在沼泽地开辟出训练新兵的大校场(今八一广场)。1911年,国民革命军于大校场整集,推翻了清政府在江西的统治,建立民国。
民国2年(1912年)10月28日孙中山先生亲临大校场检阅了李烈钧部的江西革命军。
民国17年(1928年),南昌城市改造,拆去顺化门,填塞护城河,修建绕城公路(今八一道),使之具备了广场的雏形,后续形成今日八一广场。
如今八一广场伫立着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广场集万宠于一身,文化、商贸、娱乐、休闲、餐饮、服务等在此各展魅力,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是江西省南昌市市民活动的中心。
1985年的老福山(还没有建立交桥)
50年代的沿江路远眺---抚河桥
50年代的沿江路阳明路口
50年代的沿江路里洲段
阳明路平民商店
1929年的南昌“厚墙路”
1936年的“六眼井”
抗战胜利纪念碑~早已不复存在
老南昌的水乡风韵--洪恩桥遗影
江西邮电局(今民德路)
1927年拍摄的南昌城洗马池一隅
建国后的老南昌火车站
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古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绳金塔古朴秀丽,具有中国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自唐代始建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绳金塔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
佑民寺铜佛
传说中的南昌人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
50年代的广场博物馆
50年代的百货大楼彩色照片
50年代的火车站广场
50年代的胜利路
50年代的文化宫
南昌市工人文化宫,于1954年建成于八一广场旁,拥有科技教育大楼、文艺大楼、多功能工人体育馆、综合性文化广场、豪华室内溜冰场等大型建筑群。
50年代的革命纪念堂
第四交通路
50年代的八一大桥
90年代初的广场主席台
南昌昌北牛行车站
南昌八一大道
八一大道,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民国17年),原名安石路,是在古南昌城墙的地基上修建的一条马路。1956年,61米的八一大道完成,成为当时全国仅次于北京长安街的一条大道,沿街两边有不少南昌的著名建筑。
南昌八一大道,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堪称“新中国第一宽”。这是邵式平省长力主修建的江西第一大道。但当时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修那样宽的大道,甚至一些省级领导也不同意邵省长的意见。邵省长力排众议:“现在你们觉得太宽,不错。但随着建设事业发展,交通车辆、人流必将大增。那时八一大道可能还嫌窄呢。”
斗转星移,如今50多年过去了,这条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大道,到5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适用。它为南昌乃至江西的交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南昌八一大桥桥头公园
文革时期的八一广场
80年代的八一广场
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发达
南昌也没变
她依然是记忆中那么美
依然是那样让人自豪独一无二的景色
我依然爱她
▍来源:网络,吃喝玩乐在南昌综合编辑
南昌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平台
广告合作请联系qq和微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举办“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图片展览”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日,由江西省民政厅主办、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承办的《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图片展览》在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举行。该展览通过28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分八个部分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展览充分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日,省革命烈士纪念堂举行“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省民政厅郭爱华巡视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部政委于春福出席仪式并分别致辞。仪式上,第二炮兵某部与省革命烈士纪念堂签署了“第二炮兵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协议书”。省革命烈士纪念堂作为当代广大部队官兵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国防意识、学习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近日被解放军二炮确定为首批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此次合作,进一步丰富了省革命烈士纪念堂的教育内涵,使其成为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之后的又一主题教育基地。
举办“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图片展览”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巨大进步,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民政厅主办,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承办的“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图片展览”于日至10月18日在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展出。该展览遴选了270余幅图片,充分再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满怀激情,信心百倍,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的事业推向前进的伟大实践。
公安部慰问组到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祭奠英烈活动
为缅怀公安英烈,凭吊烈士英雄事迹,寄托对公安英烈的哀思,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根据公安部“弘扬英烈精神、永葆忠诚本色”主题慰问活动的安排,日上午,受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同志和公安部党委的委托,公安部慰问组一行来到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开展祭奠江西公安英烈活动。在祭奠活动中,公安部慰问组一行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默哀致礼,深切缅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祭奠先烈英灵,追思先烈的丰功伟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纪念堂周围酒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