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朝鲜战争电影 ,结局貌似是兄弟两人其中一个死了,最后挖出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钢笔。

当前位置:&>&资讯&>&
老炮儿结局是什么六爷最后死没死 六爷原型是谁
来源:网络
导读:老炮儿之死到底有啥意义?  电影《老炮儿》的故事前半段,人物动机充分,老炮儿一心想救儿子,跟官二代小飞们按照北京茬架的规矩,双方约在颐和园后面的一个野湖中决斗。  最后等到决斗真正到来时,故事却是...
&老炮儿&之死到底有啥意义?
  电影《老炮儿》的故事前半段,人物动机充分,&老炮儿&一心想救儿子,跟&官二代&小飞们按照北京茬架的规矩,双方约在颐和园后面的一个野湖中决斗。
  最后等到决斗真正到来时,故事却是戏剧性的,&老炮儿&在关键时刻心脏病发作骤然倒在了冰面上死去,让这场一对多的&个人英雄主义壮举&变成了一场意外闹剧。很多观众连呼看得不过瘾。但仔细想想,除了让&老炮儿&意外死去外,还真的没有别的办法。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以一个老人之力对仗对方几十个&生瓜蛋子&,结局早已经注定。单枪匹马杀将过去固然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充其量就是一个匹夫之勇。对于&大院子弟&来说,父辈红军的&游击战&之精髓就是集中我军至少三倍于敌方的兵力开打,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老炮儿&张学军一定门儿清。
  之所以&单枪匹马&杀将过去,&老炮儿&一定是抱着必死之心的,但心脏病导致的意外死亡,虽然让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梦想破灭,但却让他的死变得更加高大和有意义。
  也就是说,身为父亲的&老炮儿&,他从故事的一开始就注定了他必死的结局,除此别无选择。
  &老炮儿&是一个江湖人,这一点,电影中也明确说明了。影片开头,他威胁小偷把被盗主人钱包中的身份证寄回原主,随后又替被片儿警执法时打了一个耳光的&灯罩儿&讨回公道,这都说明了&老炮儿&的特殊身份,他是一个&黑白两道&都能说得上话的人,他实际上扮演的是在犯罪和法律之间的社区仲裁者的角色,就像美国西部枪战片中的常见情节一样。
  《老炮儿》就是用美国西部片模式讲述的发生在北京胡同中的一个老头儿为了讨回生命尊严和公道的故事。而在情感内核上,它跟美国导演伊斯特伍德拍摄的《老爷车》一脉相承。
  就像《老爷车》中的那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福特汽车厂老工人沃尔特用自己的生命当赌注,用一个&计谋&引诱一帮坏孩子朝着自己开枪,从而让这些坏人受法律惩罚一样。&老炮儿&张学军也是用自己的死(心脏病发作倒在了冰面上死去),换来年轻一代的&重生&:一方面给&小飞&以警醒(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往后就是自己这样的下场);另一方面也对自己儿子晓波做了最后一次人生指引(他应该过跟自己不一样的生活,一个有追求的、平静的、有责任心的生活,比如开一家酒吧)。
  伴随着手握日本军刀,身穿军呢大衣的&老炮儿&张学军的倒下,也预示着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英雄梦的破灭,现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游戏规则已然转变,现在文明已经发展到不允许&以暴制暴&的阶段,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了用武之地。这跟《老爷车》有异曲同工之妙。历史早已证明,武力解决问题往往只能引发无穷往复的复仇,而利用现代法律来惩治坏人才是一件有效的武器。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弑父情节&,&老炮儿&张学军用自己&主动&的死,最终换来了儿子晓波的脱胎换骨和父子关系的和解,让儿子瞬间&长大成人&,并从精神内核上承接了自己的衣钵。在结尾&彩蛋&部分,焕然一新的儿子晓波,用微笑来回答一个不礼貌的问路者,以此区别&老炮儿&父亲的拧巴和斤斤计较。
  有人会说,&老炮儿&身上集中体现了那些正在丢失的美好的东西,这有道理,但故事如果仅仅局限在这个层面,格局一定太小。事实上,新旧两代人的和解和沟通,传承老一辈人的优点和规矩,才是这部影片的主题。不然,当&老炮儿&单枪匹马举刀在冰面上奔跑时,小飞的眼中何以饱含泪水。因为从这一刻起,他已经从精神上接过了&老炮儿&的衣钵。
  一个时代翻篇了,从此,江湖上只剩下了&老炮儿&的传说。
更多关于相关文章::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有一部朝鲜战争美国伤亡美国拍的朝鲜战争电影么?
为什么美国拍那么多越南战争,欧洲战线、太平洋战争,就没拍过一部朝鲜的战争。
网友回复:
哈哈,我想是这个原因
————————————————————————美国没赢
就像楼上说的,美国拍的话也拍小规模突袭,然后赢了
美国人拍的电影当然美国人看的多,不赢的结局能让观众心理舒服吗,咱就不说升华那么高境界了
其实朝鲜战争这个题材没什么值得美国去拍
因为当年美国仁川登陆后,把朝鲜军从釜山一直打回38线,又压过38线一路北上
那个速度几乎让美国人忘了进军的大忌,人们各个心情都好,就像跑长跑似的
跑到鸭绿江他们就可以回家过圣诞,回家过节了!!!
可是真是这种松散心理,使得自己倍受打击
就在美国一位可以回家过年的时候,被中国事先利用夜色悄悄度过鸭绿江的士兵打得溃不成军
当时不知有多少美国士兵死在圣诞节之前,成了远离家乡的孤魂野鬼(同样也包括中国士兵)
这样美国的军队就被中国士兵——这支在他们美国人眼里非正规军、全是落后武器、刚刚经历二战和内战洗
礼的散兵游勇打败了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沉重的失败
他们恐慌的、匆忙的、狼狈的往南逃
这可能在美国的历史上也是一大耻辱
而最后也是和平谈判了!!!
就因为这杜鲁门的第二届选举也放弃了,因为一开始他就错误地把美国卷入了战场恶战
一场都让美国总统下课而一蹶不振的战争能上荧幕吗,有些人都恨不得忘了这段历史(就像日本)
提起来得只有眼泪
历史上的今天:也许这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电影,因为死亡是它唯一结局
之前多次发过爱情电影的文章,比如:
上面这两篇都说的是同一部电影。
而今天介绍的这部电影,伟大程度决不在上面那部之下,但它很少被单纯地视为一部爱情电影,因为它讲的东西更加复杂,简直无所不包。
不过上面那部电影,和下面这部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爱情的结局都是导向死亡,但死亡的原因却大相径庭。
有点不完全准确的对比,如果说前者讲的是死亡重于泰山,后者讲的就是死亡轻于鸿毛。
是时候了,我们来了解下问世已经半个世纪的经典(爱情)电影《狂人皮埃罗》。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作用,它绝对可以帮助你开阔看待电影的视角,从此你推开了一扇通往更多电影乐趣的天堂之门。
文 | 西帕克
1965年,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推出了他出道五年来的第十部长片作品《狂人皮埃罗》,这也成为了他漫长生涯中的第一个创作高峰。
本片包含了《筋疲力尽》中的逃亡、《小兵》中的政治、《女人就是女人》中的歌舞元素,以及《蔑视》中的迷影情怀与爱情危机,可谓是戈达尔新浪潮时期的总结之作。
戈达尔在本片中串联起之前所有的作品,再将它们的内核浓缩到一部电影之中。评论家吉尔·雅各布曾如此总结过本片:「我们再一次看到走向死亡的爱情,看到温柔与窘迫,看到时而恼人的品位,看到众多引用,看到打破观众舒适观看位置的必要,看到对电影的热爱,看到不动声色提及了戈达尔自己的作品。」
而死亡与爱情的不可能,正是这一时期戈达尔电影最重要的议题。
最典型的戈达尔电影
戈达尔的最佳搭档拉乌尔·库塔尔为本片掌镜,两位主演也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戈达尔演员,即让-保罗·贝尔蒙多与安娜·卡丽娜,同时像塞缪尔·富勒、让-皮埃尔·雷欧也友情客串,组成了一套超强阵容。
《狂人皮埃罗》无疑是新浪潮时期戈达尔最后一部带有商业色彩的电影大作,代表了我们所熟悉的戈达尔风格。
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莱昂内·怀特的小说《Obsession》,这也是继库布里克的《杀手》之后,又一部改编自怀特小说的经典作品。但很显然,戈达尔仅仅拿走了小说美式公路追杀的框架,而自己创作了几乎所有的对话与故事,加入了大量戈达尔式的引用与致敬,这也是为什么怀特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片头字幕之中。
贝尔蒙多与卡丽娜饰演一对亡命情侣,由于卡丽娜欠下了黑帮巨款,不得不杀死黑帮追债人展开一段逃亡生活。二人逃到一座岛上,开始了每日阅读、散步与谈情说爱的世外桃源生活。
卡丽娜却难以忍受这种无聊,离开了贝尔蒙多。多年之后,贝尔蒙多重遇卡丽娜,并在她的怂恿下,决定再干一票,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卡丽娜的骗局。贝尔蒙多在杀死卡丽娜后,将炸药绑在自己头上,自杀身亡。
虽然有着如此残酷的故事,戈达尔却依然保持了一种随意与戏谑的拍摄手法,使影片时刻保持着一种人造感,此般间离手法,让观众总是站在一定距离之外,审视这部电影,并赋予了电影非同一般的艺术趣味,让其与当时千篇一律的电影叙事有截然不同的面貌。
开场的派对戏份,戈达尔以平移镜头不停前进,同时将三原色不停变换,仿佛是为了介绍电影色彩的构成,更是借着富勒的客串,说出了有关电影的金句「电影就像战场,爱、恨、动作、暴力、死亡,一句话总结,就是感情」。
大量带有失误性质的跳接镜头,则充满了戈达尔的标记。虽然戈达尔以跳接闻名,但在本片中他也按照巴赞的理论,使用了大量超过一分钟的长镜头拍摄。
卡丽娜与贝尔蒙多不停在半装修的房间中走动,戈达尔持续移动着镜头,靠对话展现二人间不太平等的恋爱观念。相似的镜头亦出现在《蔑视》和《已婚女人》中,暗示着二人爱情的不稳定。
作为布莱希特的信徒,戈达尔延续了让演员直接与观众进行交流的传统,这一次他甚至不再仅仅采用眼神或直接跳出角色让演员对镜头采访的方式,更是让贝尔蒙多用一句「我在和观众说话」直接道出了摄影机的存在。
戈达尔甚至把握住了这种与观众交流最微妙的内在力量,在卡丽娜向贝尔蒙保证爱情时,其对着观众愧疚一笑,在冥冥中透露了这其实是一个不得已的谎言,一个看镜头的眼神却交待出更多内容,相较伯格曼让哈里特·安德森在《莫妮卡之夏》中的眼神勾引,又到了另一个层面。
在一个场景中,两位主角想要伪造自己在车祸中丧生的假象,卡丽娜说出「一定要看起来很真实,这可不是拍电影」的台词。但戈达尔却摆出了一个绝不可能在电影中出现的车祸场景。
一段突兀出现在空地上的高架断桥上,两辆车从桥上跌下,组成超现实的车祸,让人联想起几年后的《周末》。戈达尔以这些破坏电影连贯性的方式,让观众思考其电影的内在,这并不自然,却契合于电影的基调,同时也蕴含着戈达尔的幽默与诗意。
卡丽娜和贝尔蒙多以这样的方式,在逃离腐败的物质世界,进入文学、漫画与艺术的海洋,踏上一场无拘无束的公路亡命之旅。
越战阴影下
与所有戈达尔电影一样,《狂人皮埃罗》也有着极其政治的一面,而在当时的语境下,反对越南战争不可避免地成为其新的议题。本片拍摄的那一年,也是法国电影人对美国的情感发生微妙变化的一年。
对于法国人来说,美国曾经解放过法国,是真正的自由斗士,创造过让他们热爱的艺术作品。以《电影手册》派为首的一代导演,更将美国视作艺术家与作者论的圣地,他们看着美国电影长大,靠研究美国电影发家,靠致敬美国电影丰富自己作品的内核。
但如今的美国,在政治和电影两方面都让法国新一代的电影人感到失望,全球霸权主义已显出痕迹,越来越商业化的大制片厂制度,也让新电影迟迟在美国无法生根发芽。1965年开始的越战扩大化,正是一切不满爆发的导火索。
随着越南战争的扩大化,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起了「雷声隆隆」行动,开始直接派兵参加越南战争。美国在越南的驻军达到50万人,美国在朝鲜战争之后,再次涉足亚洲战场,如此赤裸裸的侵略罪行,让法国导演们感到出离的愤怒。
事实上,法国人对于越南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被称作印度支那的越南,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这也让他们对于美国在此地的肆意妄为更感不满。
在《狂人皮埃罗》之前,戈达尔已经非常明确地在电影中表达了自己的反战思想,只不过在《小兵》和《卡宾枪手》中,戈达尔反对的是法国所主导的阿尔及尔战争,而从《狂人皮埃罗》开始,到之后的《男性·女性》和《中国姑娘》,越战则成为戈达尔最关心的政治内容。
在本片中,越战在多个场合中出现,其一是贝尔蒙多与卡丽娜的角色决定私奔时,夜色下的汽车里传来的广播,几乎成为了二人爱情迸发时的背景声音,反复说着死去的115名游击队员。但这样的数据与声音,对观众与角色来说都毫无意义,他们甚至连名字也没有。
战争被转化成了冷冰冰的广播,血腥的事实被忽略和掩埋,新闻的无力与此前反复出现的商业广告轰炸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也正是这样的声音被戈达尔刻意加入,才提醒了当时的观众,在电影的浪漫之外,现实世界的确实存在(贝尔蒙多在影厅偶遇雷欧饰演的安托万时,播放的越战新闻片,也有相类似的效果)。
其二则是贝尔蒙多与卡丽娜想要凑钱离开小岛时,对岛上的美国大兵表演越战场景,「山姆大叔的侄子同胡志明的侄女」之间的对打,带有夸张的戏虐感,明确嘲讽了好莱坞文化消费战争的残酷与可憎。
同时,戈达尔也并没有忘记阿尔及尔战争残存的丑闻,黑手党对贝尔蒙多的刑讯逼供,影射了阿尔及尔战争中法军的虐俘传闻。戈达尔借此表明了他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的反感与厌恶。
难以捉摸的女人
苏珊·桑塔格曾经总结过,六十年代的戈达尔作品主旨突出了「电影、女性和商品社会」的三元,而这三者也组成了《狂人皮埃罗》的核心。正如所有的戈达尔电影一样,本片中处处流露出导演的迷影情结,除前文已说到的富勒客串外,贝尔蒙多还提及了尼古拉斯·雷的《荒漠怪客》,这也是戈达尔继《蔑视》之后第二次涉及此片,是戈达尔名言「尼古拉斯·雷就是电影」的对照(《荒漠怪客》艳丽色彩下荒诞情节剧的内核,也极其类似于本片)。
《荒漠怪客》
卡丽娜从「劳莱和哈台中学到的一招」,指的亦是默片时代的一对喜剧明星组合,并赋予了本片中打斗以卡通感,在有的打斗段落中,甚至配上了雅克·塔蒂式的欢快音乐。
劳莱和哈台
同时,戈达尔也不忘致敬新浪潮的好战友特吕弗,电影院中的安托万与冲进大海的汽车,显然代表了特吕弗当时两部最高杰作《四百击》和《祖与占》。
虽然戈达尔热衷于充满暴力与动作的好莱坞商业电影,但他却有着自己展现与解构暴力情节的方式,在文戏多以长镜头直接拍摄的同时,暴力却被戈达尔改为侧面或抽象的短镜头描写。
他从不正面展示暴力,更多的则是通过静止的一格造型或切入毕加索的抽象画来隐射暴力所带来的后果。动作都被隐藏起来,留下的都是暴力所造成的痛苦。
戈达尔的浪漫派手法如此有效,无怪乎连《雌雄大盗》这样的新好莱坞开山之作,最初都准备找戈达尔执导。而《狂人皮埃罗》与《雌雄大盗》之间,也显然存在因果联系。戈达尔致敬美国大师,转而又影响了一批美国电影人,这正是新浪潮的奇妙之处。
本片对商品社会的态度,延续了戈达尔自《已婚女人》和《随心所欲》以来的一贯观点,即过度的商业化对现代人是一种可怕的洗脑,消费主义是当代人审美的最可怕敌人。
戈达尔借着贝尔蒙多之口,说出了「我们经历了希腊雕塑到文艺复兴,最后却迎来了臀部时代」,是一种逐渐物化的大众审美。在派对上,则更多展现了广告对语言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物无法正常交流,只能不停背诵与讨论着广告灌输给他们的观点。
商品社会貌似提供给了我们更多选择,但在事实上却在将我们同化,这正是戈达尔所担心的问题。
在桑塔格所指出的「电影、女性和商品社会」三元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女性这一元。而本片正表现了女性难以捉摸的巨大魅力。全片如同是《筋疲力尽》故事的另一种可能,如果珍·茜宝选择了与贝尔蒙多出逃,那究竟会发生什么(本片中卡丽娜也以一个雷诺阿画下的侧脸展现了其角色与茜宝的传承关系)?
显然,他们的爱情不会美满,只可能继续走入互相「蔑视」的怪圈,并最终以死亡收场,这也是一向追求电影展现艺术家内心真实的戈达尔,对自己不太如意婚姻生活的另一种影射。
在电影开拍前的日,戈达尔正式与安娜·卡丽娜离婚,虽然之后二人依然维持了半年情侣关系,但那也仅仅是二人感情的最后尾声。
本片作为二人正式分手之后所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无疑也带有戈达尔对卡丽娜感情的涟漪与总结。我们看到戈达尔以电影回顾了二人是如何相爱,如何共同进行电影一般的冒险,卡丽娜又是如何令其琢磨不透,最终让二人的关系走到了终点。
最初时,一切的逃亡都如此美好而浪漫,正如戈达尔与卡丽娜刚刚合作的那段时光,无需解释他们为什么要出发,为什么要穿越河流,究竟在往何处,只是像是两个小孩开始了自己冒险的征程(让笔者联想到蔡明亮《郊游》中那对四处闲逛的兄妹)。
他们在乡间游荡,如同是活在一部雷诺阿式的法国南部乡村电影中。靠着电影来到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但随后,二人则进入了婚姻的压抑与无助阶段,最可怕的莫过于一对相爱的情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
贝尔蒙多正如同戈达尔,他沉浸在艺术中,只希望有一片可以避世看书的天地,而卡丽娜则如同她的角色,被生活压迫在沙滩上无助重复着「我该怎么办才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戈达尔与卡丽娜短暂的婚姻中,经历了太多不幸,卡丽娜流产,失去生育能力,甚至尝试过自杀,而正处于创作高峰时期的戈达尔却无法给予她应有的支持与帮助。
一向信奉真实的戈达尔,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如实还原了自己生活与思想的状态,展现了他和卡丽娜感情变化的过程,是本片最可贵之处。
戈达尔一直在追求绝对的爱情,而这样超脱世俗的爱却永远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所写出的角色,也是如此的不合时宜,拒绝与商品化的社会相互妥协,只愿意去追求不合时宜的浪漫。也正是这不可能的爱情,注定了从《精疲力尽》到《狂人皮埃罗》一直重复的必然死亡。
一个时代的逝去
虽然在现实中,戈达尔无法选择与曾经的爱人殉情,但在电影中,他却让贝尔蒙多真真切切尝试了一次自杀,戈达尔的妹妹在看过本片之后,甚至怀疑戈达尔已有自杀企图。
确实,对于戈达尔来说,与卡丽娜的分离是其创作生涯中最可怕的灾难,他甚至在随后的《美国制造》中,让卡丽娜三次杀死了代表戈达尔本人的三个分身。
《美国制造》
但《狂人皮埃罗》中的死亡则更加让人难忘,皮埃罗在失去爱人后先是想要在一个长镜头中卧轨自杀,从列车驶来的声音,到火车最终入画,再到皮埃罗在最后一刻闪开,选择偷生,一切都压抑而真实,让整部电影从轻松愉快转入了悲伤宿命的基调。
在遭遇爱人的又一次背叛后,皮埃罗在海边遇到了由雷蒙德·德沃斯饰演的疯狂的失恋者。在妻子离开德沃斯后,他开始在闹钟听到音乐。在这个镜头中,皮埃罗听不到音乐,但观众却可以清清楚楚听到,失去爱情让人疯狂,而戈达尔则试图以此来告知观众他脑中的疯狂。
最终,皮埃罗将自己的脸涂成了大海的蓝色,用炸药这种极其戏剧化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戈达尔也在《狂人皮埃罗》之后,渐渐离观众远去。
他在随后抛弃了以库塔尔为首的幕后团队,不再启用之前的剪辑师,年轻却更显激进的让-皮埃尔·雷欧也正式取代贝尔蒙多成为戈达尔电影的第一男主角。卡丽娜在合作了《美国制造》之后,正式淡出了戈达尔的创作与生活。
与之相应,戈达尔电影的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爱情不再是第一主题,他更愿意用摄影机撰写论文,不再试图讲出一个卖座的故事。随着1968年五月风暴的到来,现实的巨大压迫让戈达尔最终告别了传统叙事,进入了一个极具争议的政治电影时期。
如今,当我们回看戈达尔的所有创作,会发现新浪潮的浪漫痕迹,在《狂人皮埃罗》达到了高峰,也结束在这部电影之中。
「温柔与残忍,真实与虚幻,恐怖与可笑,黑夜与白天,平常与特别,如此的美丽,狂人皮埃罗」,这首诗也是戈达尔对曾经自己的总结。贝尔蒙多炸死了自己,一起死去的则是一个充满浪漫的新浪潮时代。
最后想说:昨天是女神安娜·卡丽娜的生日,祝她快乐。
1.合作联系邮箱:
2.虹膜读者微信群:加微信个人服务号hongmomgs为好友,邀请入群
往期精彩内容
156本书 156部经典电影
全面专业的解读
电影书中的“CC收藏”
《BFI经典电影细读》
点击阅读原文
或长按二维码进入
七五折购买通道
小编已经把文章中涉及到电影的下载地址给您列在了下面, 小主请笑纳!
如有任何疑問欢迎加入Hi67官方群讨论:
最近发现的好电影
周末收藏最多的电影 (406) (369) (364) (344) (3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