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动电影百度云》会成为中国电影崛起的标志么

于冬谈《湄公河行动》:一开始只有我相信票房能过8亿
《湄公河行动》海报腾讯娱乐专稿(文/陈小猱)2016年国庆档,本来冷清的大盘迎来了这样一匹黑马——《湄公河行动》,这部改编自真实大案的很燃的动作片,最终以11.8亿的成绩成为年度话题。说它是黑马,是因为它从故事上来说一部主旋律题材电影,虽然《智取威虎山》和都取得过傲人成绩,但很多人依然对于主旋律题材能够取得商业成功,保有很大的怀疑。另外,改编自真实要案,也让人很多业内人士不看好它在动作场面上的表现力度。但是,《湄公河行动》最终用11.8亿的实际数字证明了,主旋律题材动作片不但可以很好看,而且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很多人开始回过头来分析,它到底是如何成功的?总总,基调都是想不到和惊喜。但是,在出品方博纳总裁看来,他从未怀疑过这部电影的票房会在8亿以下,这是他对这部电影的题材优势和过硬质量的基本信任。在这个过,虽然投资人望而却步,虽然过审过程十分曲折,但他和导演所带领的团队,依靠强大的信念和行动力,审查上赢得了公安部的信任,保留了两位主角接地气的人设,制作上推到极致,不惜临时追加5000万成本,也要真的火车站追击,真的炸掉商场。至于多出来的3亿多,在他看来,是靠整个团队的努力,从一开始选择国庆档这个自带热血属性的档期,到发行,再到上映一个月左右还在大力宣传,他一丝一毫都没有松懈过。于冬
一开始就相信这个题材8亿没问题做到11亿是发行营销的努力
腾讯娱乐:《湄公河行动》最早试映的时候我参加了,当时感觉到的气氛是大家对这个片子不太看好,您当时有没有感觉到这种气氛?
于冬:这个戏(一开始)只有我是非常坚定有8亿票房的。因为警匪片这个题材没有超过6亿的,《寒战2》7亿算是高的了。所以包括院线,包括博纳的发行团队,大家都是蛮担心的。
腾讯娱乐:当时怎么会有这么强的信心呢?于冬: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把握了当下的敏感题材。首先是真实事件。为什么选择在国庆档上映?这个档期开机的时候我就已经定了的,因为是案件发生整整5周年。咱们中国对于5周年、10周年这样的整年是比较在意的,所以5周年的时候会引发一轮新的话题。其次,这部电影比过去的警匪片格局更加宏大。过去是好人深入虎穴抓坏蛋,正义战胜邪恶,是按这些商业片套路来的。就像当年导演的《扫毒》,讲三兄弟的兄弟情,中间有背叛,最后又合力把毒枭全一网打尽,最多到这个层面。但是《湄公河行动》超越了这个层面,是把他抓回来公审,是昭告天下。这部电影的关键就在这儿,我们怎么抓活的回来?因为击毙他太容易了,所有电影几乎都是击毙。所以很多网友解读这个电影的时候,觉得“糯康要是死了,你就一枪把我毙了,然后自己看着办吧”这句台词特别燃。我们抓捕活的糯康回来审判,是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这是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所以这次行动中的执法困境是很不一样的,缉毒公安不能带钱出镜,武装直升机不能用,只能租用民用机,所有的结构都是按照香港警匪片加好莱坞特工片,做到极致化。
腾讯娱乐:因为今年的大盘跌得比较厉害,有些人也觉得票房会爆,但是不相信能过10亿,您觉得为什么能做到这个成绩?
于冬:这就是我的任务了。作为一个投资人、制片人,这部电影,我是从制作、孵化到营销、上映从头到尾盯到底的。所以我就说,越是大盘下滑、市场低迷的时候,越需要企业家精神,对自己的作品、产品负责到底的企业家精神。
腾讯娱乐:所以我们看到上映快一个月的时候营销一直没有停,也是早就下定了决心?
于冬:从来没有停过。拍的时候就定下来要今年国庆档周年纪念的时候上映,就是因为这个。有些电影,我们作为制作人要有很清晰的定位。《湄公河行动》的很多细节是在第二遍、第三遍看的时候才能看到的。我们说大国崛起,是需要证明中国警察有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护中国公民。一旦把这种情绪点燃的话,我相信会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所以电影里的很多细节都在强调这个。包括电影里的那个赌场,我们虚设了一个名字叫金三角赌场(实为金木棉),赌桌上赌的全是人民币,过去的电影里赌桌上赌的都是。这就是从很多细节上折射出中国强大了。
与公安部多次协调,坚持不做红头文件片
腾讯娱乐:审查中遇到的困难,是超出你的过往经验,还是比你想的更容易?
于冬:困难主要是来自于我们对于这个题材的运作方式。剧本我们前后反反复复修改了20多稿才通过。中间导演很多次都要放弃了,他经常说,“于老板,你不要搞我啦了,让我去拍别的,这个戏我真的做不了”。他觉得,如果按照公安部的审查意见,电影就拍不了了,你找我来干嘛,你找一个国内拍主旋律的导演不是挺好的吗?
其实我也动摇过,我觉得如果按这种方法拍出来,公安部可能会恼羞成怒。但我始终坚持一个理念,要突破,就要有承担风险和责任的胆量。我们主要是要突破两点:第一,过去的警察片都是正面形象,以好人好事为主,所以不能过多展现办案的细节。但好莱坞成功的警匪片往往是以暴抗暴,以武制武,才会有非常强烈的戏剧冲突。所以这部电影要做以暴抗暴,以武制武,还要把它做到极致,所以还得林超贤来做。飞车、爆炸、枪战,这些都是他的强项。
第二,人物形象突破,警察不是完人,也有他脆弱的一面,有家庭不幸一面,这些过去我们都是回避的,不敢拍。或者说我们过去的警察都是为人民服务,舍生忘死。但我们的两个主角,是出了名的倔驴,偶尔会不守规矩。作为一个卧底,对线人刑讯逼供,前女友还吸毒,这些都是以前不能表现的,都是飞跃式的突破。其实当时公安部审查的时候提出了要修改,但我坚持要表现出缉毒公安智勇双全的一面,要像好莱坞特工片一样表现特工的个人技术,团队合作,还有临场的气势,都要淋漓尽致,所以人物要丰满一点。张涵予离了婚了,女儿跟他妈妈过,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呢,观众会猜。彭于晏为了帮前女友复仇,将那个毒贩一枪击毙,违背了警察的身份。但是杀完之后他也后悔了,他犯了错误,但他内心没有变,最后张涵予的台词交待他依然在前线。这些都是从价值观上给了警察非常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我们喜欢看美国警察拯救人类,拯救世界,拯救太空,如果中国警察在这方面不能越过这一层的话,就浪费了这个题材。只要能够做到这些,一定会引发新类型的突破。
腾讯娱乐:博纳的确是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之前采林超贤导演他觉得审查部门的也在改变,您有这个感觉吗?
于冬:你用固有的思维模式去主旋律电影,大家都比较安全,大家都没责任,那就失去了博纳要做商业类型片突破的意义。我一开始就跟公安部阐述我们要拍成美国大片的水准,当时中影也报了一个剧本,完全是主旋律的套路。当这两个阐述方案都摆在公安部、宣传局面前,他们希望的是能够拍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而不再是靠红头文件。有这样的共识,我们才能够得到公安部领导的支持,也得到了很多当事人的支持。我们采访了很多原型。扮的实际上就是当时的禁毒局长就是进,张涵予是当时云南总队跟党办公安局长这两个人物的合体,是带队出镜执行任务的。前后动用了200多警察,很多我们都采访了,有很多细节导演都记下来了。糯康的总部和地雷阵的样子虽然是想象的,但原型给我们讲的故事里都讲到了。
他们还说有一次带队去跟糯康谈判,糯康惧怕中国警察,就从后面跑掉了,这场仗是没有打的。但他们进去之前是准备强攻的,如果当时强攻的话,伤亡会很惨重,因为地上有地雷,树上有挂雷,所有老百姓的笸箩里都有手枪,娃娃兵也都是真实的。这些细节都被导演一一记录下来,他才能设计一场真打的戏,在非常真实的环境里。
腾讯娱乐:还是挺生动的。
于冬:对。为什么说我们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从抓捕线人,买通线人,一步一步跟踪到糯康的老巢,这里面大概经历了10个月时间的抓捕,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这些细节都被我们作为素材重新整理,进行艺术加工。包括团队的合作,包括无人机,都可以表现出今天的中国警察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所以电影看完之后,大家觉得特别燃,觉得现在中国警察办案真的效率很高的。以前这些都是只在美国电影里才有的。
2亿投资博纳占大头,很多投资人都望而却步了因为一直相信今天年轻人仍然需要英雄情怀
腾讯娱乐:很好奇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前,您是否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观众本身就有这种强烈的需求?还是自己也有这个思路?
于冬:今天我们的电影都回避现实题材,拍古装,拍特效,为了技术去做技术,没有让今天的年轻人看到一些我们的英雄情怀。这个思路是从我拍《智取威虎山》,再到《湄公河行动》,再到现在正在拍的《建军大业》,是一脉相承,都是我们的英雄梦想。我们小的时候看《雪原》《甲午风云》《小兵张嘎》,就是受这种英雄情怀感染的。今天这个时代是需要英雄的。而我们的影视剧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所以《智取威虎山》一出来,就点燃了年轻人的英雄情怀看,他们买票看,这就说明他们受到了感染,接受了。
腾讯娱乐:您还是觉得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情怀,不会因为审美而改变。
于冬:网生代的年轻人他们要看什么?第一,他们要看中国的英雄故事,美国的科幻英雄已经感染不了他们了,因为中国现在也很发达了,有我们自己的时尚,有我们自己的审美。但是我们缺的是英雄梦想。所以《湄公河行动》一旦点燃了这种热情,我相信它的传播力度会巨大的。10亿票房是我心中一直是非常强烈的一个信念,我说过,如果这部电影能够做到,就是主旋律电影的一个标志。主旋律,其实就是主流价值观,就是普适价值观。
腾讯娱乐:假设这个片子最后票房没有那么高,您会不会有点灰心呢?
于冬:应该不会。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检讨是我们哪里做的不够。这种电影,说实在的,当时要两亿投资,很多人投资人都望而却步了,都觉得两亿太贵了,于老板你真敢干啊?所以这部电影我占的是最多的。现在他们纷纷表示祝贺的同时,都很后悔,当初为什么没让我投?我说我哪里好意思让你冒这个风险啊。《智取威虎山》当时也是这样的,很多投资人都觉得太贵了,成本太高。因为这个成绩对电影圈还是一个很好的鼓舞,认真做剧本,塑造人物,演员认真投入表演,而不是跑来跑去做商演。张涵予在零上40度的高温下坚持了4个多月拍摄。泰国火车站是我们花钱租来的,整个清场。包括马来西亚那场商场的大战,我们拍了半个月,把商场给砸了,砸完之后商铺一一清点,一一赔偿。
腾讯娱乐:成本真的很高。
于冬:我们把每一场戏都推到极致,让他淋漓尽致,同时我又坚持加入家国情怀。当时要拍公安部,他说这会不会太主旋律了,我说你一定要相信我,一定要拍,美国大片都是拍白宫,拍五角大楼,我们既然是国家任务,我们不能光是嘴巴讲啊,不能拍会议室里戴个警官帽讲这是什么任务,这还用说吗?天安门一出来,公安部大楼里面一拍,这不就是国家重案吗?所以就得到了公安部的支持。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准备时间不够,否则我可以在天安门广场上航拍,拍整个车队驶过天安门,再进公安部。这不比炸青马大桥要有震撼力?但是公安部要求至少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申报安排,不是不能拍,只是我们来不及了。当时我们其实是做了技术准备的,我们准备航拍的。
还有一个遗憾的地方,就是最后抓捕糯康,押下飞机的时候,应该是押解糯康一伙人都押下来,这个是真实的,有照片拍到的。现在这个震撼力不够,我认为不过瘾的。这场戏是我的疏忽,我没有盯在现场及时提醒导演。
腾讯娱乐:这么说的话,以后还是有机会实现的。
于冬:电影都有遗憾的。林超贤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对他充满了敬意。他是拼命三郎,每天给自己创造挑战,镜头之丰富、复杂,对演员要求极其严格。有些导演到最后就累了,要放弃了,但是他把上天、入海、丛林、商场、火车站,所有的动作戏都拍了一个遍。一开始准备了1.5亿是可以拍下来的,但赶上上映,第一天票房3.6亿。我就跟导演说,《速度与激情》都拍成这样了,我们把每一场戏再推向极致,再加5000万。导演非常兴奋,说“于老板,你太支持我了,我想办法”。所以我们又延后了三个月做准备工作,最后9月份才开机。所以导演是非常了不起的。
腾讯娱乐:我觉得您也很了不起,当时就能拍板加5000万,真的挺冒险的。最后想问的是在您看来,博纳的团队将主旋律成功运作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于冬:我觉得应该跟当下有直接的关联。你拍历史是拍给今天年轻人看的,目标观众一定是他们,而不是靠文件,靠包场,靠单位组织,这个首先把分清。第二个要非常明确这是在电影院放的电影,所以制作、特效、技术一样不能少。
腾讯娱乐:该花钱的要花钱。
于冬:对。真的不能偷懒。过去主旋律电影的一些套路,根是就绕着市场走的。我是实打实的博纳自己的投资,愿意跟我投,这是对我的信任。不愿意跟我投,我也理解。但是如果钱亏了,是没人给我补贴的,我是民营公司。所以我要对产品负责,要用市场化手段把投资拿回来。这个是要有一定的实力跟魄力。我们这么多年主旋律走过来,在应对今天这个市场的时候,更要敢于做驾驭这种级别的运作。
(腾讯新闻app电影频道,汇聚全球电影资讯、好片推荐,更有全国通兑电影票,好莱坞原版电影周边送不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uri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娱乐最深度
最新娱乐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推荐:
  “有些人,你不歌颂,这世界上就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一部游离在体制边缘的主旋律电影,因为水准线之上的工业化操作,在乏善可陈的国庆档,让这个“最非主流”的片种,意外地制造了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效果。
  没错,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电影《湄公河行动》成功地在朋友圈摄影大赛中冲出了重围,成为一个舆论爆点。而这部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影片背后,无论是本身的类型突破,还是横向纵向的比对,都留给我们思考空间。
  一记漂亮的弯道超车
  2011年10月5日,中国商船“华平号”和“玉兴8号”在湄公河遇袭,13名船员全部遇难。中国警方随即着手展开调查,经过近八个月的卧底、暗访、追捕,终于将罪魁祸首糯康绳之以法。
  该案在2011年轰动一时,被称为“湄公河惨案”,《湄公河行动》便由该案件改编而来。国庆档一开始,这部主旋律影片并未被抱有太多期待,10月1日,《湄公河行动》的单日票房为5960万,位居当日第三;但到了10月7日,《湄公河行动》的单日票房上涨到8000万,稳居当日冠军。
  10月7日国庆假期结束,《湄公河行动》入账票房5.31亿。截止10月8日晚21时,上映9天累计票房更突破6.16亿,超越类型相近的《战狼》(5.45亿),相信也将很快赶超《寒战2》的6.78亿票房。影院排片数方面,《湄公河行动》也继续强势地位。
  百度搜索指数同样可以反映《湄公河行动》的热度趋势。可以看到,10月4号作为一个关键节点,《湄公河行动》的关注度一路上涨,与《爵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下滑态势形成对比。
  网友口碑也不断为其助长话题热度,10月8日《湄公河行动》的豆瓣评分已达8.2分,同一时间《爵迹》和《全世界》评分仅有4.1和5.6分。
  实际上,今年整个国庆档都堪称平庸,且票房成绩10年来首次出现下跌,相比去年同期票房成绩下跌2.7亿,跌幅近14.6%,堪称神话破灭。但就是在这样的一片“颓丧”之态中,《湄公河行动》的各项数据指标都堪称惊喜。
  预示着国产片的价值回归?
  《湄公河行动》的逆势上扬很快引发热议,人们开始讨论,为何这部片子可以成为唯一的票房黑马?知乎上甚至有这样的问题:“《湄公河行动》会成为中国电影崛起的标志么?”知乎用户“胖猫咪”的回答点赞数最高,他说,《湄公河行动》“谈不上崛起,但是可以说是一种价值回归。”
  原因为何?有豆瓣影评这样评论:“本来三星,但为了怼隔壁郭敬明,更为了中国电影,任性四星”。《湄公河行动》的票房逆袭,某种程度上证明中国电影观众正在用脚投票,曾经在资本市场和票房市场都无往不利的“粉丝经济”“话题炒作”等招数已经不再好使,而越来越多的诚意制作走上逆袭之路,从去年小成本电影《夏洛特烦恼》,到今年这部《湄公河行动》,大抵可归于此类。
  而更多正面评价来自于《湄公河行动》制造了一个好莱坞式的主旋律影片的绝佳范本。摆脱套路,生猛跳跃,荷枪实弹,诚意十足。
究竟何为好莱坞式的主旋律
  实际上,《湄公河行动》因为身处体制下和敏感题材,颇有“带着镣铐跳舞”之势,此前,国内商业电影也从未开放过“境外持枪”这样的题材。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平衡,《湄公河行动》从选角、到动作场面、再到制作,均有大片格局,混合着“香港警匪片+好莱坞特工片”的标准,成为国内类型片里的绝对翘楚,最终也实现了商业上的突破。
  那么,为什么人们都说《湄公河行动》是好莱坞工业化的?
团队上:资本驱动+官方许可+香港导演
  从团队运作上来看,《湄公河行动》是体制下的商业化运作之作。据悉,2013年,博纳凭借“2亿投资,按商业大片拍摄”的方案,成功从“中影”手中抢下了《湄公河行动》的改编权。当时,尚未私有化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博耐影业集团和诺亚控股、红杉资本三家公司共同发起首支10亿规模影视专业投资基金――博纳诺亚影视基金,基金首期投资项目就包括《湄公河行动》。
  另一方面,林超贤导演的加盟,让这部电影同时拥有了制作质量保证和票房号召力。原因有三:
  首先,林超贤此前曾导演过多部警匪题材和竞技题材,从《线人》《证人》,到《激战》《破风》,可以说在类型片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在他的警匪片中,警察和罪犯的个性都倾向于复杂,这种人设设计也延续到了《湄公河行动》上。而在林超贤的运动竞技类电影中,有多次模仿好莱坞类型片的尝试。例如《激战》中他塑造了落魄拳王程辉,这一类形象是好莱坞运动题材电影中的经典人设;在《破风》中,他使用了大量航拍全景镜头和跟拍镜头,营造了激烈的紧张感。
  此外,启用香港导演,他们有着更少的束缚,在对待这一承载国民情感的案件时,并没有搬出之前主旋律影片的常用套路,而是另辟蹊径开启了全新模式。
  再次,林超贤还是位“枪械专家”,从枪支型号、组装结构、射程距离、后坐力度、硝烟效果,到握枪姿势及装备战术,可谓无一不晓。这些知识储备,也让他在《湄公河行动》中拥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剧情上:直击重点+三场大戏
  在剧情设置上,《湄公河行动》做到了在大事实不违背真实案件的前提下,按照商业类型片的叙事方式把故事进行最大程度的简化和戏剧化。据悉,导演林超贤曾多次与公安部门沟通,放弃了大陆刑侦片惯有的模式――花费大量篇幅请示、铺垫、绕圈圈,而是着重展现最具商业价值的抓捕过程和刑侦细节。
  电影开篇用极简的笔墨陈述了案件背景,随后便直奔主题,而故事核心人物高刚(张涵予饰)和方新武(彭于晏饰)及其小分队,更是尽可能剥离公安背景,非常明确地交代了这是一场“不被官方认可的特殊行动”。随后的剧情由三场大戏串起,分别是为了获取情报的“赌场营救戏”、跟糯康贩毒集团的“商场假交易戏”,以及抓糯康的“丛林大战戏”。
  而三场大戏有冲突、有节奏,基本全程无尿点。据说,为了最大程度接近真相,制作团队还把糯康的庭审过程作为资料参考,并深入“金三角”考察,甚至为了探秘当地的毒品交易,主动接近与毒品有过接触的人。这些都让影片在好莱坞化的同时,不偏离基本事实。
场面上:硬派制作+真实道具
  在《湄公河行动》中,从雨中肉搏、雨林枪战,到飙车狙击、空中追捕,全部实景拍摄,影片的动作场面“覆盖海陆空,一场比一场激烈”。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诸多大场面镜头都有理有据,鲜有硬伤bug,场景调度、节奏把握也都是不折不扣的“林氏硬戏”。此外,所有动作场面形成了层层递进,从贴身肉搏到短兵相接,再到军事特种作战,不断升级。可以说,好莱坞警匪片涉及的枪战、飞车、直升机救援、丛林作战,一个都没拉下。
  除了在场景上追求最大程度接近真相之外,道具方面也毫不含糊。据悉,在公安部的支持帮助下,影片不仅获得了来自一线的实战经验,更为该片的道具、装备提供了支持。除了真刀实枪,影片中还动用了微型无人机,以及可以边侦查边布雷的侦察武装机器人、用于弹道测试的激光仪等高科技设备。
  除了激烈的对战场面,林超贤还把有限的文戏镜头分给了在肮脏的房间里注射毒品的瘾君子,被毒枭裹挟着种植罂粟的残疾村民,在基地玩俄罗斯轮盘游戏和吸毒的亡命童子军。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枪战场面一样,有效地调动起了观众的情绪,这也是好莱坞大片中善用的手法。
人设上:丰满形象+高能人物分工
  在此前大多数国产刑侦片中,警察办案的具体手法很少通过细节展示,警务人员的职业特色和身份识别很模糊。在《湄公河行动》中,借用了好莱坞特工电影的人物塑造方式,大打人性牌。
  在《湄公河行动》中,“倔驴”高刚会偶尔不守规矩,情报员方新武会用极端手段逼供,在为女友报仇和维护司法正义之间犹豫不决,并最终射杀了仇人。而这些设计在不破坏原则的情况下,实现了人物形象单一的突破,“黑化”、仇恨、是非判断,这些纠结和冲突让人物形象丰满,而非仅仅是单调的任务机器。
  而把现实中极复杂的毒枭糯康,从外形到性格都塑造为一个看上去智商完全不够的大反派,同样是满满的“好莱坞风”。
  此外,《湄公河行动》里有高科技宅,有爆破专家,有高能翻译,还有业务精干的警犬“啸天”,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每个人都有职业性的癖好和绰号,在团队作业中则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可以说,在人物分工上,像极了好莱坞电影中的设计。
  有了这些工业标准,《湄公河行动》还只能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化电影,而这部电影的高明在于,实现了商业化和政治性之间良好的平衡。
主旋律成为吸粉利器
平衡商业运作与意识形态
  《湄公河行动》并非容易之作,除了影片本身技术难度是个不小的挑战,政治层面的分寸把握需要拿捏得当。将主旋律商业片化是这两年才开始的实践,例如《战狼》《智取威虎山》,但创作生态却呈现断层,原因在于这类影片必然是艺术创作和意识形态相互博弈的结果。
  这部《湄公河行动》也不例外,但整体强悍之处在于,在将主旋律电影好莱坞化的过程中,非常精准地把握了火候。“一方面在政治性上得以顺利过关,另一方面在商业层面也能展开手脚。”
  有评论说,“当电影把戳泪点的任务交给奋勇排雷而牺牲的警犬,把揪人心的戏份安排给毒贩群体中的娃娃兵,而两位主演只是在天台上聊聊老婆孩子的时候,主旋律的政治腔便不再显得生硬。”
传播上主打卖点
  在传播上,《湄公河行动》也有意识地主打“主旋律牌”。9月25日,《湄公河行动》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了首映礼及首映发布会,除邀请到公安部的领导、反恐专员以外,还邀请了近千名公安干警及警校学员检阅影片。
  此外,新片《湄公河行动》甫一上映,主演张涵予在微博中如是写,“如果说这是主旋律,那么,对于演员来说,没有比歌颂宣传这个主旋律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电影发布的预告片中,宣传口号是“为国除害”;正式上映后的宣传语也是“血性报国”。面对媒体,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也不断强化:“主旋律是不缺乏观众的,假期这几天,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在网上刷评论,看到那么多年轻的影迷对这部影片表示肯定,对我们的国家采取过这样的行动表示肯定,我们都非常感动。”
  可以说,影片团队在宣传上某种程度上是在强化主旋律的标签,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传播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在国庆档适配舆情,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影片的关注度。
  《湄公河行动》成功背后的3大问题
  当然,《湄公河行动》也有诸多争议,例如开头结尾的“新闻联播”、过于密集没有喘息的打戏等。但总体上,依然是一部口碑之作。可是,当我们分析完了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后,似乎还有更多问题可以讨论。
粉丝和IP效应失落,国产电影走向何方?
  《湄公河行动》的崛起,《爵迹》们的失落,背后反映的是产业环境的变化。以《爵迹》为例,拥有强大明星阵容和原著小说的粉丝基础,还是今年国庆档唯一主打特效牌的影片,本应是国庆档票房冠军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不过最终该片在市场上的反响一路高开低走,上映前三天左右便开始大幅跳水。
  可谓成也口碑,败也口碑,与《湄公河行动》的情况相反,《爵迹》差强人意的票房表现与该片较差的口碑关系不小,而口碑也通过社交网络传播迅速倒挂在票房之上。有评论说,《湄公河行动》与《爵迹》的强烈反差或许会让持续高温的电影资本市场退烧。用IP改编电影,曾让投资者尝到了“投机取巧”的甜头,但这种模式或已走到终点。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更加速了这种甄别,广电总局“不得以明星作为影视作品议价标准”的政策某种程度上更成为“粉丝效应”的休止符。
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张力
  这些年来,真实案件愈发成为影视公司争抢的IP高地。单就数量上,真实案件改编电影怕是要在短时间之内便会超过过去三十年之总和。无论是国内口碑佳作《烈日灼心》、《亲爱的》,还是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都是由真实案件改编。今年3 月,《时尚先生》宣布由记者杜强采访记录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的影视改编权被已经乐视影业买下;9月,陆川表示将和其参股的环球艺动联合金盾影视负责“白银连环杀人案”的改编和翻拍……
  在这方面,韩国改编自真实案件的社会伦理电影如《熔炉》、《辩护人》等,在世界范围都有很高赞誉。在中国日渐成熟的电影市场以及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现在应该正是此类电影的上升期。如果导演能把握好叩击人性的标尺,不消费受害者与逝者,我们有理由对这些电影抱以期待。
当好莱坞套路化时,中国电影能否逆袭?
  当人们为国庆档的票房感到哀叹的同时,其实大洋彼岸的类型化电影也遭遇了滑铁卢。以2016年美国暑期档电影《自杀小队》为例,以1.33亿美元票房开门红的《自杀小队》一路猛跌,到了第四周仅收获1.2千万美元票房。套路化的设置、漏洞百出的剧情、同质化的超级英雄电影,都让这部电影难以引发人们的兴趣了。
  在今年11月之后,还会接连上映《金刚狼》《王牌特工2:黄金圈》《神奇女侠》《正义联盟》《奇异博士》等等超级英雄片,密集攻势让粉丝们颇有窒息之感。但类型重复还不是最重要的,同质化的机械生产模式、缺乏诚意的剧情设计,已经让观众形成了审美疲劳。
  而正在上升期的国产类型片,也应该将美国暑期档的流量低谷作为警醒:学会套路是好事,但套路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了。
  《湄公河行动》,成功地让不为人所知的跨国大案被艺术化呈现,也让真实的案件跨屏与观众形成交互。不管其存在多大程度的妥协、阉割,但至少为我们趟出了一条全新道路。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湄公河行动电影百度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