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小根蒜的腌制方法蒜

春天的野菜& 见过吃过没有?!
1、荠菜荠菜又名地菜。春天在田边地头,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荠菜花。它的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可凉拌、蘸酱、做汤、炒食,荠菜水饺、荠菜馄饨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2、马兰头春天,马兰头在路边旷野破土而出,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也点缀着我们的餐桌,带来营养与健康。马兰头又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马兰,湖泽卑湿处甚多,二月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南人多把其晒干,为蔬及馒馅。”可见人们食用马兰头由来已久。马兰头既是佳蔬,又可入药。马兰性味辛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以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淋浊等症。&3、蒲公英蒲公英别名黄花苗、婆婆丁、黄花地丁等,多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河滩及旷野中,全国各地均有野生分布。蒲公英最早见于唐朝《新修本草》,称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是一味极其常用的中草药。蒲公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野菜,主要食用部分为叶、花、花茎、根。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挖其嫩幼苗,开水烫后,冷水漂洗,炒食、凉拌、做汤,风味尤佳。&4、车前草车前草别名五根草、车轮菜等,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春季或夏季采集其幼苗及嫩株,洗净后用开水烫熟,捞出切碎,加盐、味精、蒜泥、醋、香油或花椒油凉拌后食用。或者将车前苗去除杂质,洗净,用开水烫一下,挤干水分稍晾,用花椒、蒜片、葱花末炝锅后,放入该菜快速煸炒,其味亦很鲜美;或用洗净的车前苗,用开水烫后,加入到鸡蛋、排骨汤中做汤食用。或者将洗净、烫过的车前草去除水分,晾干,切碎,拌入肉馅及调味品做馅,可蒸包子,煮饺子,烙馅饼等,其馅十分鲜嫩;或者将车前草与大米同煮做菜粥食之。5、野蒜野蒜别名薤白、小根蒜、山蒜、野葱(浙江)、菜芝、小根菜,呈不规则卵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野蒜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腊肉、炒鸡蛋、小蒜白木耳粥等。野蒜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常食对降低血糖有益。&6、灰菜灰菜别名灰灰菜、灰藋、白藜等,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钾、钙、磷等微量元素,还含有稀有的促脱皮甾酮、鞣质成份,具有抗癌、清热、减肥等功效,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春天采集粗壮嫩绿的幼叶,经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烧肉、炒肉丝,也可腌渍来吃,是我国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7、马齿苋马齿苋别名马齿菜(蚂蚱菜)、马齿草、五方草、长寿菜,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象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马齿苋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水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粥等。&8、苋菜苋菜又名西甜骨,是一种开绿白色小花的野菜,俗称“人青草”,春夏之季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而食用则以春天所萌发的嫩叶为佳。苋菜生长较快,每当春雨过后,或在房前屋后,或在路旁场边,娇嫩的幼苗便星星点点贴地而生。这时摘其嫩叶入馔,清香嫩滑,食之润口,可谓春季的一味上乘珍馐。苋菜由于含铁及钙质较多,是贫血患者、婴儿手术后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特别是贫血患者,更适宜较多食用,因为苋菜中的铁、钙由于没有草酸的干忧,其利用率较高,没有副作用,有利于血液的合成与再生。苋菜被誉为“补血菜”、“长寿菜”,可明目除邪、通窍,利大小肠、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止痢、消炎退肿的功效,在野外受了重伤而流血过多,处理包扎好伤口以后,可以弄点这个吃。整草捣碎了可以治疗毒虫毒蜂咬伤。&9、苦麻子苦麻子别名苣荬菜、野苦菜、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曲麻菜、苦苦菜等,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肠炎、急性阑尾炎、尿血、便血和崩漏等等苦麻子菜(包括花)可以生吃,蘸酱吃很清口;也可熟吃;泡水当茶喝,清热解毒,去火,对高血压,牙痛等慢性病很有效果。&10、苦碟子苦碟子别名苦菜、山苦菜、节托莲、苦麻菜、黄鼠草、活血草、苦丁菜、燕儿衣、败酱草,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苦碟子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苦碟子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花期春季,生于山脚、路边、疏林内、河边。苦碟子能清热、凉血、解毒,对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支气管炎、口腔炎、胆囊炎以及急慢性盆腔炎等症都有一定的疗效,用它外敷,还可治刀伤、烧伤、蜂螯蛇蝎咬伤与疮疖肿痛等。  苦碟子可以凉拌,将苦菜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迅速捞出洗去苦味,挤干水切碎,放入盆中待用;将蒜泥、盐、味精、香油和醋放在小碗中搅匀,浇在苦菜上拌匀即可。11、水芹菜水芹菜又叫水芹﹑河芹。它的茎是中空的,叶子呈三角形,花是白色,主要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比如池沼边﹑河边和水田。水芹菜有清热解毒、润肺、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利尿、止血、降血压、抗肝炎、抗心律失常、抗菌的作用。我们常吃的菜有猪肉炒水芹、水芹羊肉饺和水芹拌花生仁。&12、刺嫩芽刺嫩芽又叫刺龙芽﹑辽东楤木,主要生长在灌木丛中和林中空地。它不像其他野菜一样属于草本植物,而是木本植物。它的树皮呈灰色,上面生满了粗大坚硬的皮刺,花是淡黄白色,果子是浆果,球形、黑色。刺嫩芽被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它的嫩芽,能够起到补气、活血、祛风、利湿、止痛、补肾益精等作用。春季采来嫩芽、嫩叶,鲜用、盐渍、罐装保鲜。将刺嫩芽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2小时,炒食、凉拌、蘸酱、裹面糊油炸均可。13、面条菜面条菜别名香炉草、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灯笼草、野菠菜、兔子头等。全草及嫩茎叶入药,有润肺止咳、凉血止血功效,可治虚劳咳嗽,鼻衄、吐血等症。面条菜的吃法,通常多见蒸着吃,即将面条菜洗净后,拌上面粉,放锅中蒸几分钟,然后拌上蒜泥、盐、糖、醋、鸡精、芝麻油调味,此菜近年来超市有卖的,饭店也有此菜肴,很受人们的喜爱。&14、苜蓿菜苜蓿菜别名金花菜、草头。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民间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苜蓿菜北方人喜欢凉拌,它以农历二、三月份,摘其叶茎的前三四节,吃为最好。清水冲洗干净后,焯熟,再入凉水浸泡十多分钟以增其鲜,而后可双手轻搓去除部分汁液。炝拌入味后既可食用。味鲜美,爽口清脾,是家庭餐桌上很好的一道小菜儿。&15、白蒿白蒿,大名叫茵陈,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还可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和伤寒。说明白蒿的药用价值是对人体肝脏很有好处,有护肝补肝的作用。把白蒿洗净晾干,当茶叶用,每次冲水喝,还可以解酒。对身患肝炎的人,多喝白蒿水,据说效果还不错。其中更为值得一提的就是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黄花蒿中制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特效。可见白蒿不仅是一种野菜,也是一味天然良药。白蒿可用开水焯过后凉拌,最好吃的做法是拌面蒸熟蘸蒜吃。16、东风菜东风菜又名山蛤芦、钻山狗、白云草、疙瘩药、草三七,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圆形,叶的边缘具锯齿或复锯齿,叶柄较短,花期秋季,生于干燥向阳山坡或旷地,分布中国北部、东部及南部各地。东风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人健康少病。东风菜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民间常用来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东风菜可以炒肉丝或者凉拌,也可以做汤。凉拌的做法是将东风菜去杂,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段,放人盘内,加入味精、酱油、姜末、蒜末、麻油等,拌匀即可食用。&17、猫爪子菜猫爪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毛。茎高60—150厘米。一般于4~5月间采集高6~12厘米的嫩芽食用,是著名的山野菜之一。猫爪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地上部分有清热解毒,健胃治酸的功能,有颇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是发展有望的药用植物。猫爪子幼苗拳卷状,绿色,形似猫爪。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一夜,用来炒食。&18、山芹山芹又名山芹菜、大叶芹、短果回芹,为伞形科大叶芹属植物。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山区针阔叶混交林、杂木林下、沟谷湿地均有分布。山芹是芹菜中的高级珍菜,其营养成份在野菜中也是较高的,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盐酸、钙铁磷等,有散寒解表、祛湿止痛的药效,还具有降血压、助消化等保健功效。山芹是一种非常名贵人们又特别爱吃的山野菜,因有特殊香气,吃法多样,如包饺子、包子,馅饼,炖菜、炒菜,炝菜,拌菜等。&19、三叉蓼三叉蓼,生产在吉林、辽东山区,当地都叫它酸浆。三叉蓼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抗癌物质,含多种维生素,可以去山上采来当成水果吃,酸酸的,带有一种野清香味。也可以用来包饺子。20、刺五加刺五加别名五加参、五加皮、刺拐棒等,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也常有栽培。其根部和根状茎可以入药。刺五加的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能祛风湿、强筋骨,可以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刺五加在春天可采摘嫩芽食用,是优质的山野菜。将马铃薯切成细条与刺五加嫩芽炒菜,味美可口。&21、景菜景菜学名景天三七,又名强心菜、土人参、活血丹、救命草等。它叶片宽厚翠绿,茎杆嫩黄,开黄花。景菜可凉拌、热炒、炖菜、烧汤、涮火锅和泡茶等鲜用,食用时口感清香嫩滑。景菜营养丰富,食疗兼用,具有降血压血脂、活血化瘀、益气强心和宁心平肝、清热凉血的功能,对烦躁失眠、惊悸癔症有较好的疗效。景菜已经可以人工种植,全国各地都可种植,且易活、易管理。景菜极耐严寒,-20℃可安全越冬,零上5℃即可生长。景菜无病害,是无公害绿色蔬菜。&景菜一次定植,可连续收获20年新鲜茎叶,就像韭菜一样随割随长。&22、鱼腥草鱼腥草又称折耳根、岑草、蕺、紫蕺、野花麦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其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通过实验将鱼腥草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癌细胞有丝分裂最高抑制率为45.7%,可防治胃癌、贲门癌、肺癌等。生吃鱼腥草不习惯的人,也可以先炒或炖汤。凉拌的方法是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成段,再用盐水泡几分钟,放味精、精盐、花椒粉、辣椒油、白糖,拌匀即可上桌。&23、莼菜莼菜别名马蹄菜、湖菜、水葵、露葵、马蹄菜、水荷叶、花案菜等,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为睡莲科植物药菜的嫩茎叶。莼菜自古被视为珍贵蔬菜,可以炒食或者做汤,口感肥美滑嫩,富含氨基酸、阿拉伯糖、甘露糖、维生素等招牌营养素,深得人们喜爱。莼菜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它是细胞生长分裂及维持神经细胞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临床上可用于防治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莼菜中含有丰富的锌,为植物中的“锌王”,是小儿最佳的益智健体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儿多动症。24、薄荷薄荷又叫薄荷菜,可作药用亦可食用。薄荷是散风解热药,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药用的有效成分,常用于防治伤风感冒、咽喉疼痛等。炎热的夏日,薄荷是防暑降温的佳品。薄荷可做薄荷粥、鲜薄荷豆腐、薄荷鸡脯肉等。&25、大巢菜大巢菜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嫩茎叶,又名野苕子、薇菜、野豌豆等,多生于田边及灌木林间,可作汤或炒食。大巢菜每百克鲜嫩茎叶含水分80&克,蛋白质3.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9&克,钙270&毫克,磷70&毫克。大巢菜具有清热利湿、和血祛瘀的功效,治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等。《本草拾遗》说它“调中,利大小肠”。《草本便方》说它“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26、薄菜薄菜为香蒲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有蒲笋、蒲草等。它的形状和特征,《咏蒲》诗描绘声绘色:“离离水上蒲,结水散为珠。间而秋菡萏,出入春凫雏。初萌实雕俎,暮蕊朵椒涂。所悲堂上曲,遂乐黄金躯。”薄菜野生于河旁、塘边及浅水滩上。薄菜被称为“抗金菜”,曾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南宋末年,梁红玉帅军抗击金兵,为缺少军粮发愁,无意中在湖边啃尝了薄菜,居然又嫩、又甜、又脆、又香,随即命部下掘取代替粮食,终于挫败了金兵。薄菜在我国的食用历史也很悠久,《诗经》中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现在人们食用蒲菜,是取蒲的嫩根茎,剥皮浸泡,次日即可食用。据营养学分析,蒲菜全草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等,具有散风湿、开心窍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乳痈等症。&27、栀子花栀子花又名黄栀花、野生栀子花。一般花瓣为四瓣,米白色。盛开于春夏之季。为茜草科草本植物,多生在野生山林中。开花时间为全天白天,夜晚合拢。晨露的早上是分泌花露最多的时候,花露可以吸食,有清肺功能。花瓣可以入菜,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果实成熟后为黄红两种,黄色煎熬出汁后,可以做药引;红色煎熬出汁后,可以当防蛀药材用。&28、猪毛菜猪毛菜别名扎蓬棵、刺蓬、猪毛缨、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蓬豆芽、轱辘娃子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生村边,路边及荒芜场所,全草入药,能清热平肝、降低血压作用,主治高血压病,眩晕失眠,肠燥便秘。猪毛菜可以凉拌,把猪毛菜的嫩茎和嫩叶洗干净,然后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来,切成小段,加入香油、味精、食用醋、盐,拌匀以后就是一道天然美味的菜肴。也可以清炒猪毛菜,洗净以后切成小段,然后在锅内放入油,油热后加入葱花爆锅,最后加入猪毛菜翻炒至猪毛菜变色,然后加入香油、味精、盐,翻炒均匀就可盛盘食用了。29、艾蒿艾蒿又名棉花草,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脱皮,还可以晒干捣烂如绒,制成艾卷、艾柱,做灸法之用。一般家里可以用来泡脚,或者点燃熏灸,对于寒证病人有一定帮助,但是也要小心上火。艾草可以用来泡水,用泡的水洗澡对皮肤有很好作用。鲜嫩艾草叶可以用来包水饺、煮面、褒鸡、煮鸡蛋。艾蒿可以炒肉吃,也可以凉拌。&30、蕨菜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蕨菜叶是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吃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干蕨菜或用盐腌过的蕨菜在吃前最好用水浸一下,使它复原。常见的吃法有滑炒脊丝蕨菜、蕨菜扣肉、凉拌蕨菜等。31、刺槐花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刺槐的花,又名洋槐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刀豆酸、黄酮类等。所含的花粉营养成分更佳。《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崩。”刺槐花可以用来做饺子馅,也可以做烙槐花饼,花洗干净,取鸡蛋、面粉、盐、水适量,搅拌均匀,用电饼铛或者其他烙锅,锅热后,适当擦点油,油热后倒入料,正面、反面轮着煎,一会就熟了。趁热吃,凉了不好吃了。&32、桔梗桔梗又叫明叶菜﹑和尚帽,朝鲜族人所说的道拉基就是它。它的枝端能够开出蓝色的小花。我们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它有祛痰镇咳、镇痛﹑解热﹑镇静、降血糖、消炎、抗溃疡、抗肿瘤和抑菌的作用。桔梗根食用可以辣拌,做成饭团,也可以制成咸菜。33、黃花菜黄花菜别名萱草、忘忧草、金针菜、健脑菜、安神菜、绿葱等等,有养血平肝,利尿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等。日本学者把黄花菜称“健脑菜”,中国《营养学报》曾评价黄花菜具有显著地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而胆固醇的增高是导致中老年疾病和机体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抗衰老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并不多,而黄花菜恰恰相反具备了这些特点。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效果。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即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黄花菜位列其首。“四物汤”营养成分完备,是补血、养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34、椿菜椿菜又名香椿芽,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椿菜中含蛋白质9.8克,钙、磷、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还含脂肪、粗纤维、铁、胡萝卜素、尼克酸以及香椿素,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食之鲜美可口,耐人品尝。香椿的吃法很多,可凉拌、可炒、可煎,还能腌着吃。椿菜还可入药,古医书记载,椿菜性寒,具有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椿菜煎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菌作用。民间有椿菜治病的验方:椿菜烫后用酱油拌食,能开胃、去气滞;与粳米、麻油制成椿菜粥,可治肠炎、痢疾、痔肿等等。&35、榆钱榆钱是榆树的果实,当春暖花开之际,榆树枝头会生长出一簇簇状如铜钱的嫩绿果实,人们把它叫榆钱。榆钱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和维生素A等成分。榆钱也是餐桌上的一道好食品,可以做成榆钱汤,把榆钱洗净,去除杂质,放入水中煮沸,届时搅进鸡蛋白,洒进少许香油和味精,盛入碗中,白绿相间,十分悦目,闻之清香,食之滑润可口。榆钱也可以做糕,把洗净的榆钱跟面粉、食糖或食盐配在一起,做成蛋糕状,放入笼屉中蒸15分钟。香糯宜人。榆钱还可以做羹,把榆钱与玉米面或小麦面和食盐放在一起加水搅成糊状,锅里水烧开后,将其徐徐倒入锅中,边倒边用筷子在锅里按一个方向搅动,等水再次煮沸即可停火食之。 (转自:儒风大家)广州军区中标产品:液体敷料(皮肤保护剂)、手术抗菌冲洗液、呋喃西林溶液公司产品中标地区:【赣州】、【鄂州】、【衡阳】、【广州军区】、【宜昌】、【铁岭】、【南京】、【永州】、【岳阳】、【韶关】、【荆门】、【随州】、【湖南怀化】、【辽河油田】等!诚 招 代 理!【公司产品全国招商中】:医用杀菌护创液体敷料(皮肤保护剂)、康乐辉呋喃西林溶液、一次性止血带、钛合金克氏针(骨针、骨牵引针、骨外固定针)、施术康手术抗菌冲洗液等;有兴趣请联系。个人或少量用的,请登录网店:电话:、QQ:、生产:山东辉瑞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销售:施乐康销售中心(深圳);
全国糖尿病病友的实战分享
业内权威医生的临床经验
定期免费发放糖友用品
施乐康医疗器械招商
微信号:slk118
的最新文章
济宁施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骨科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的综合性公司。正面向全国招代理商与经销商,热烈欢迎业界人士加盟!让我们的今天成就您的明天!.
分享文章得收益:1.2用户通过您的分享阅读文章,按照有效一次阅读0.1作为奖励
客服邮箱:
联系QQ:
京ICP备号-5
Copyright (C) 2014 - 2016 liuxingshe. All Rights Reserved众所周知|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currentPage:1,pageNewMode:true,isgooglead3:false,ishotrecompost:false,visitorId:0, first:'',tag:'众所周知',recommType:'new',recommenderRole:0,offset:15,type:0,isUserEditor:0,};党参沟纪事 (报告文学)|爷爷|奶奶_凤凰资讯
党参沟纪事 (报告文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党参沟纪事 (报告文学)李春雷《
版)今年五月,我在甘肃省定西市采风。出临洮县城,东南行。此地属黄土高原深处,沟壑纵横,梁峁起伏。过窑寨镇,土路颠簸。约十里,浑然进入一个山坳。四周坡面高高低低,皆梯田。层层田畦,叠叠青翠,向山顶蔓延,宛若巨人登天的阶梯。梯田角落处,栖息着一簇簇人家。路人告诉我,这是翻山村。在小村南头,我叩开了一户人家……杨德茂老汉正在小院角落里喂骡子。黑油油的骡子,抬起头,惊奇地看着我,宛若天外来客。清澈纯净的眼睛,像一个婴儿。他的妻子,高高的个头,健实的身板,看到我进门落座,便喜盈盈地端出一盘黄灿灿的油馍,一杯绿茵茵的茶水。这是一个精致的四合小院,高门大窗,遍贴瓷砖,水泥地面,平展洁净。屋内更是一尘不染,摆满了时尚用品,冰箱彩电,音响电脑。中堂和四壁,则张挂着几幅精致的字画。在这深山里,竟然包藏着这么一个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院落,真是让我惊奇了。但,大大出乎意料的是,五十八岁的老杨,和他的妻子,居然目不识丁,且满口土语,难以沟通。我猛然醒悟,这里毕竟是远离世界的深山一隅。虽然不识字,却识数,会写阿拉伯数字,千千万万地计算,都难不住。几十年来,蜗居在黄土深处,生存和生活,算计和计算,只是一种本能。虽然不识字,却知足而乐,脸上铺满着舒展的笑纹,一如阳光下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从何而来?长期以来,“风成说”渐成共识:黄土来自其北部和西北部的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浩瀚的干旱沙漠区。亿万年来,冬春季节,这些地区西北风盛行,狂飙骤起。粗大的石块,留守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聚成沙漠;而细微的粉沙和黏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遭遇秦岭和太行山地的阻拦,便飘落下来,积累成一片六十二万平方公里的深厚黄土。生命和生物开始繁衍,文化和文明渐渐发酵。于是,寄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群,便与这片土地染成一色,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民族最鲜明的胎记和宿命。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胎盘!翻山村的历史,只有几十年。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史籍上,“禾麦无收”“民大饥”“人相食”“积尸梗道”的记载,比比皆是。而这里,更是处于陇中最偏远的地方。民国十八年(1929年)早春,为了躲避血腥的战争和兵匪抓丁,杨德茂的爷爷伙同尹姓、魏姓几个青年,从临夏州和政县一带,逃进了这片荒无人烟的深山。走过一道道山谷,终于在谷底发现一注拇指粗的泉眼。于是,几个人掘土为穴,盖起几间草房,决定就此定居。而后,一人留下看守,别人各自回家,搬迁家眷。男人们挑着全家的行李,翻山越岭,日夜奔走,双肩磨得姹紫嫣红。女人们都是三寸金莲,更是双脚血肉模糊。野山无主,取名大峪沟。大峪沟内,只有一丛丛稀稀疏疏的荆棘,爬满了所有的山坡,是这里千年的主人。人们披荆斩棘,放火烧荒,开垦野田,播下种子。生命一如荆棘,在贫瘠的山坡上扎下了根。四面黄土高坡,就是他们生存的世界。于是,由近及远,一块块巴掌田、眉毛田、卧牛田、草帽田浮现了。于是,土豆、小麦、谷子、糜子、胡麻和荞麦们,悄悄地安家了。后来的岁月里,老家的亲属和邻居陆续迁来。渐渐地,这里形成了一个遗世独立的自然村落。小村叫什么?有人说,我们翻山而来,就叫翻山村吧。大河流过,嫁与高原,是为黄河。几十万年,黄河与黄土高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结构和体系,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绽放出一枚枚神秘的生命之花,孕育了这一方水土的生物进化,于是,东方农耕文明早期的曦光出现了,女娲、黄帝、伏羲们影影绰绰地登场了……亿万条沟壑,千百条支流,汇于一身。黄河浩浩东流,一个广袤的大平原形成了。若干的朝代,若干的文化,无数的英雄,苦难与辉煌,流成了一曲唏唏嘘嘘、纷纷繁繁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已经繁衍成一个四五百人的小村了。四面山坡上,是多年开垦的四千多亩坡耕地。此地土壤颜色灰黄,俗称白土、傻白土,有机质含量低,且土质疏松,抗蚀力低,是典型的低产田。最主要的是干旱。全村人吃水仍是依靠那一眼山泉。只是,泉眼在谷底,人们住在四周的山坡上,挑水上山,格外苦累。更苦累的是耕牛们。山坡上耕种,特别费力。由于受力不均,牛脖子被缰绳勒磨得鲜血淋淋。更有饥渴难耐、筋疲力尽的牛儿,站立不稳,头重脚轻,从山坡上滚落下来,立时毙命。比牲口更加饥渴的是庄稼们。本来都是耐旱作物,但从正月到六月,常常晴天丽日,空空无雨。满坡的小麦,稀稀黄黄,弱瘦如牛毛,不能结籽。这时候,赶紧犁掉,种上荞麦、糜子。这样的年景,只能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饥饿,干渴,疾病,苦累,杨德茂的爷爷、奶奶、大伯等长辈,大都是中年离世。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越发认识到土豆是生命和生存的最好伴侣。土豆,又名洋芋,俗名山药蛋,康熙年间从东南沿海传入,因其耐旱,高产,且亦粮亦菜,成为当地人们的主食。婴儿认识世界,第一个是母亲的乳房,第二个便是土豆。坡耕地种土豆,正常年份亩产两千多斤,拳头大小。旱年呢,只有三五百斤,大的像鹌鹑蛋,小的像羊粪球儿。最稀缺的是水,最浪费的也是水。全年的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突然电闪雷鸣,黑云压顶,天兵天将,骤然而至。雨水奔流而下,在山坡上,在耕田上,冲出一道道沟壑,像一道道血淋淋的伤口。苦苦期盼的雨水,化做满沟黄黄的泥浆,流走,流进山那边的洮河,流入更远处的黄河……看着匆匆而去的流水,村民们是多么的无奈啊。清同治、光绪年间,左宗棠任职陕甘总督十二年,多驻防兰州。戎马倥偬之际,左氏颇兼顾地方民政。光绪初年,陇中连年大旱,赤地千里,野无绿色,饿殍遍地。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发出了“辖境苦瘠甲于天下”的哀叹,希求“各省关协济”。杨德茂生于1955年。赤贫,村里又没有学校,他生来便与读书无缘。虽然不识字,却认识各种野菜:苣蔴、蕨菜、马齿苋、婆婆丁、小根蒜、猪毛菜……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背着荆条筐,攥着小铁铲,在山坡上盘桓。所有的野菜,都是他童年的伙伴。村西头是尹家,生下一儿一女。儿子脑瘫,智商停滞在婴儿阶段。女儿桂兰却是眉目清秀,人见人爱。儿子长到十岁,吃遍山间草药,仍然不见起色。尹家母亲每日长吁短叹,以泪洗面。桂兰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村人终于认识到,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梯田可以蓄水,梯田可以丰收。于是,全村的青壮劳力,便开始了愚公移山般的修造梯田工程。死土深翻,活土还原,大弯就势,小弯取直,这是工程要领。全村只有两辆架子车,大量的土,依靠背篓搬运。荆棘编成的背篓,装满了黄土,从这里到那里,从坡下到坡上。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拼命干。几年过去了,桂兰出落成一个葱俊的大姑娘,身高一米六八,是公认的“村花”。杨德茂和尹桂兰,共同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起修梯田。每个男人每天要背运十方土。女人呢,八方。背不完,不许回家。桂兰个头高,有力气,又肯干,总是第一个完成任务。后来,全村姑娘组成一个整修梯田突击队——“铁梅队”,她被选为队长。时时刻刻流大汗,日日夜夜修梯田。但她毕竟是一个姑娘啊,有着自己的心事,自己的苦恼。看着背不完的大山,背不动的夕阳,想着自己的未来。夜静时分,面对大山,尹桂兰常常痛哭,把我嫁出去吧。是的,山外提亲的媒人很多,男方条件也很好,甚至还有吃商品粮的。这些,都摇晃着她的心。但镇定后,还是不忍。父亲呢,傻哥哥呢?饥饿的高原,干渴的大山。沟底,是一条通往公社的路。从那里,又通往县城,通往兰州。但,那是一条泥泞的土路,太遥远了……1972年到1973年夏天,定西一带连续二十二个月无雨,数百万人缺粮缺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十分震惊且忧戚:“解放几十年了,老百姓还这么困难,我有责任啊。”说到这里,潸然落泪。1974年,又一份灾情报告放到面前。刚刚做过癌症手术的周恩来,在报告上连续写下九个“不够”和三个感叹号:“口粮不够,救济款不够,种子留得不够,饲料饲草不够,衣服缺得最多,副业没有,农具不够,燃料不够,饮水不够,打井配套都不够,生产基金、农贷似乎没有按重点放,医疗队不够,医药卫生更差等,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响劳动力!!!”在山区里,一个大男人,倒插门到女方家里,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但他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打光棍啊。尹家父亲的心思,就是招一个上门女婿,改换姓名,延续后嗣,为自己养老,同时照顾脑瘫的儿子。在村人的撮合下,杨德茂成为首选。他的个头不高,比桂兰还要低半头,但他老实,勤快,手巧。1978年冬天,两人结婚了。没有一杯酒,只有一碗菜:土豆和土豆粉条。像两根苦命的荆棘,缠绕在了一起。作为新婚的纪念,两人决定去一次县城。临行前,父亲给了两元钱。凌晨3点就出发了,步行八个小时,才走到临洮。那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柏油路、自行车、、商场、学校……午饭,每人用一角五分,吃了一碗臊子面,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顿美食。在商场里,桂兰惊奇地看中了一个手电筒,按一下开关,光柱雪亮,能照明,走夜路。想买下来,却需要两元五角。她吐吐舌头,赶紧缩回手。第二年,分田了。他们家分到十五亩地和一头小骡驹。这十五亩地,除了三亩梯田,全是坡耕地,分十二块,零零散散地挂在周围的山坡上。杨德茂和尹桂兰规划了一下,梯田和一半坡耕地,种土豆和小麦,这是生活的根本。另一半坡耕地,则种糜子、油麻、豌豆和饲草,这些都是生活的枝叶。小杨有的是力气,最不惜汗水。坡耕地干旱,夏日雨水存不住,冬天的冰雪倒是有办法。于是,从冬天开始,他把屋前屋后,村路两侧的积雪和冰块,都背到自家坡地里,堆成一座座冰山,等待融化为春天……这一年,老天帮忙,没有旱灾。坡耕地的小麦亩产超过三百斤,而梯田小麦,则破纪录地达到六百斤;土豆呢,坡耕地亩产四千斤,梯田竟然达到了八千斤。这是祖祖辈辈的最好收成了。此地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海拔两千二百米左右,平均年降雨量三百八十毫米左右,年蒸发量高达一千五百毫米以上,干旱少雨,生态环境酷劣,水土流失严重。1982年夏天,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专家来到定西一带考察,临别时留下一句沉重结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孩子陆续出生了,女娃名叫海霞,男娃取名海军。日子刚有起色,却阴阴晴晴,捉摸不定。海霞聪明可爱,长到四岁,却突发癫病。频频到县城治疗,总也不见好转,时时发作。桂兰哥哥的脑瘫,更是无可救药,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脾气越来越暴躁。常常把碗摔碎了,把锅砸扁了。一年冬天,竟然出走,直到四天后,才在邻县的山谷里找到,双脚冻得溃烂。父亲帮着用中药水洗脚,他却骂骂咧咧,屡屡踢翻水盆。桂兰父亲原本病弱,在极度的郁闷中,气竭而亡。而可怜的海霞,在耗尽家财之后,也不治而去。生活,一下子濒临绝境。所幸儿子是健全的。只是巨大的丧女之痛,无处排遣。这时,好心人上前耳语,邻近康乐县山村里有一穷汉,连生三个女娃,生活难以为继,希望有人抱养。于是,杨德茂和尹桂兰东挪西借,凑齐一百元钱,又送上两袋小麦,换回一个女婴。女婴叫什么呢?仍然取名海霞。海军和海霞逐渐长大了,都送到邻村上学。他们夫妻没有文化,但决计要让孩子们读书。按照婚前约定,儿子随女方姓:尹。但儿子上学时,同学们常常在背后指指戳戳。此时,饱经磨难的他们,已经看透世俗,不再顾及。桂兰毅然决定,让儿子改归父姓:杨。有一天,女儿跑回家,哭着说,别人都说她是抱养的,呜呜。尹桂兰一把抱紧女儿,他们瞎说,你是妈妈的亲女儿!真的吗?真的!真的!女儿仍是委屈地哭。桂兰拿出一块糖,塞进女儿嘴里。这是女儿第一次吃糖,这原本是女儿过年的礼物。女儿笑了,嘴里甜甜的,心里甜甜的。两腮绛紫的高原红,变成了两抹鲜红的胭脂。孩子们上学走了,夫妻去种土豆。四月初,从窖中取出种薯,放在温暖处催芽。几天后,薯芽萌动,用刀将薯块切开,每块各带一个牙眼,像闭着的婴儿的眼。草木灰搅拌,晾干后即可播种。入土一个月,发芽,叶呈卵圆形,类似荆棘。六一过后,太阳渐热,地温渐高。株苗像儿童发育一样,迅速长至少年,三四十厘米高。七月中旬,开花了,一簇簇,像喇叭筒,或紫或白,烂烂漫漫。但这些花啊,只是绽放美丽,却与果实无关。每一朵花凋谢之后,蒂结成一枚青胎,似珊瑚球,又像青樱桃,要及时掐掉。八月,雨水集中,正是土豆长身体的时候。娃子们在地下日日夜夜地歌唱着,膨胀着。只需一个多月,俱已成年。一夜秋风,满山金黄。打开黄色的土地,全部是金黄色的土豆。这些粗粗糙糙的东西,在山民们心中不啻是一块块足赤的黄金呢。于是,他们的心中便填满黄金色的满足了。土豆,像木讷的兄弟,或憨厚的父亲,饱满,有力气,无怨言,朴实无华,默默长大,养活着人类。哦,土豆,真是一个伟大的种类啊。1996年,国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每家建立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屋顶和庭院集流面,打两眼水窖,发展一处有灌溉保障的庭院经济。由国家无偿提供主要建材,农户只需自备砂料,并出工出力即可。此项巨大工程,基本解决了这类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人畜饮水问题解决了,但土地呢,庄稼呢?山乡的教育水平总是不及。1999年,海军高考落榜了。落榜第二天,他就随着父亲,默默走上了山坡。他似乎早就意识到了这一天。他的个头不高,和父亲差不多,但他有着自己的打算。仅仅一年,海军便掌握了全套农活。面对家里众多坡耕地的种植,他接管了父亲的指挥权。三年后,海霞也落榜了。她更没有气馁,决心去南方打工,闯一闯山外的世界。海军终于亮出了主见:三亩梯田全部改种党参!党参是传统中药,有养血益气、生津止渴等作用。近几年,村里一些农户开始在坡耕地上种植,自己家也试种了两亩。由于水土条件没有保证,收成并不稳定,亩产成品只有一百多斤。价格呢,每斤只有五六元。但海军有着一种别样的预感。父亲不同意。小麦是四季的吃食,必须保证。梯田全种党参,将来吃什么?这是父子的第一次争执。但儿子的决心,像大山一样坚定。2001年春天,杨家的三亩梯田,全部种上了党参。党参是什么样子呢?略呈纺锤状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嫩白,晾干后呈淡黄色,多环状皱纹。气微香,味甜,嚼之无渣。《植物名实图考》载:“党参,山西多产。蔓生,节大如手指,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出去三个月,海霞寄钱回来了。同时寄回的,还有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儿,已经完全变了:穿着花裙子,留着披肩发,脸上的高原红也消失了。女儿在一家超市当收银员,豪言要扎根城市,不回农村了。这一年秋天,杨家党参亩产达到四百多斤,是坡耕地产量的四倍。截至目前,我国耕地面积18.26亿亩,其中坡耕地3.59亿亩。据测算,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五千万亩,平均每年一百万亩,其中绝大部分为坡耕地。有关专家据2000年数据分析,水土流失一年的经济损失至少在两千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5%。山外的世界,渐渐丰饶起来。党参不仅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更是城里人美容、美食、养生的尤物。医药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优质党参的最佳生长条件:海拔一千八百至两千三百米,气候阴凉,降水量四百毫米左右,疏性土壤。而陇中地区,恰巧适合这些条件。此地出生的党参,长约一尺,独条,毛根稀少,白嫩,俗称“白条党”。这,正是党参家族的上品!党参价格一路看涨。村里的梯田全部种上了党参。2008年,国家进一步推动“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甘肃省更是一马当先,做出了五年新修五百万亩梯田规划,对每亩新修梯田补助四百至一千二百元,并由各级水利部门牵头落实。一时间,各地再次掀起修造梯田的热潮。时代变化了,推土机、挖掘机的巨手和神力,早已替代了人工。过去每人苦干一个冬天,只能修造两分梯田。现在,一台推土机,五天即可造田一亩。小村人开始了痴情的等待。这一年,杨海军再次提出了一个惊人计划:自费修梯田!杨德茂惊得目瞪口呆。国家鼓励修梯田,而且有补助,为什么不等待国家优惠政策呢?自费修造,每亩成本最少一千四百元,全家十二亩坡耕地,需要多少钱?儿子说,国家规划优先从大流域开始,循序渐进,蚕食死角。我们这里最偏僻,且地形复杂,处于规划的末端,等待国家补助,遥遥无期。钱呢?那可是一大笔资金啊。早一年修成梯田,种上党参,一年就全赚回来了。可是,眼下,从哪里筹集这么多钱呢?父子俩激烈地争论着。这时候,尹桂兰说话了。原来,每年年底,女儿都会孝敬她一笔钱。尹桂兰悄悄藏起来,分文不动,准备用在将来的某一天。如今,在梯田问题上,这个当年的女子突击队队长,鲜明地站在了儿子的身后。改变祖祖辈辈的困境,她早已迫不及待了。她决定把多年积攒的女儿的嫁妆钱和自己的养老费,全部拿出来!2009年冬天,杨家人耗资两万元,雇来一辆推土机,开始了一项家族史上最大的建设工程。两个月后,杨家十二亩坡耕地,全部改造成标准化梯田!水土保持的原理,就是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把地势变得平缓,改变微地型,消化径流,使水不下坡,水不出沟,最大限度地消弭洪水灾害。这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适宜地区将大面积坡耕地改造为梯田!据测算,每亩梯田可以拦蓄四十至七十立方米雨水。梯田,不仅保持水土,更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果然,2010年,党参时代到来了。2011年,每斤价格涨到三十元;2012年,更高达四十元。与此同时,整个大峪沟的坡耕地,通过国家补助和自家修建两种形式,几乎全部改造成了梯田。埂宽地平、满目青翠,像一条条舒缓的缎带,缠绕在梁峁之间。海霞在杭州打工,几番梦想,几番碰撞。后来,干脆回到临洮县城。这一年,她结婚了。尹桂兰不仅为女儿置办了一套丰厚的嫁妆,还把女儿几年来的孝敬金,全部还给了她。女儿跪在母亲面前,泣不成声。母女连心,只有她,明白母亲心底的苦和愿。这期间发生了一个插曲。女儿的亲生父亲,竟然找上了门,以亲戚的身份参加了婚礼。这个当年的穷困汉子,如今已经养羊致富,酒醉后,叫嚷着要认下女儿。杨德茂和尹桂兰赶紧冲上前,捂住了对方的嘴巴。原来,双方曾有一个严格约定:只要尹桂兰在世,女儿不能认亲!从此之后,尹桂兰常常郁闷,女儿知道自己的身世吗?知道后怎么办呢?《人民日报》日消息:记者从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会议上获悉,我国将加大坡耕地综合治理力度,到2020年建成一亿亩标准化、规模化高标准梯田,使项目区增产粮食一百亿公斤,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缓解江河湖库泥沙淤积,稳定解决山丘区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农历二月初十,大地刚刚解冻。整个大峪沟,开始忙碌了。第一道工序是挖苗。从去年培育的苗圃里,把党参幼苗挖出来。鲜鲜嫩嫩的小白条,像茸毛,像银鱼。扎起来,埋在阴凉的湿土里。第二道工序是整地。梯田已经苏醒,雪水、鸟粪、腐草,经过一个冬天的阳光,积攒了足够墒情。再把二铵、尿素、复合肥、农家肥敷满,用犁铧翻埋到地下。第三个工序就是摆苗了。耙平地面,开沟,把苗儿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沟沿上,株距二至三厘米,而后覆土。每天早上五点钟,杨家全体出动。本来,依照山里的风俗,嫁走的姑娘泼出的水,娘家田产自动放弃。但杨德茂夫妻做主,所有梯田一分为二,平时由他们夫妻和儿子耕种管理,收获后兄妹平分。海霞住在县城,农忙时节,回来帮工。天蒙蒙亮,尹桂兰就起床了,炒几个菜,有鱼有蛋,或炖一锅羊肉。然后,叫醒孩子们,美美地享用。美餐后,老杨牵着骡子,海军开着三马车,车上坐着母亲、妹妹、媳妇、肥料和党参苗,还有一天的吃食,下地去。直到太阳回家,才回家。这样的忙碌,要连续一个月。党参种下十五天,默默发芽,类似于土豆的叶片。枝条呢,匍匐在地,互相缠绕,极像荆棘。是的,党参与荆棘同属藤本。但品质、作用和命运,不一样啊。农历七月,党参开花了,青青白白,花苞像小铃铛,内里似乎藏匿着一个小小气囊,踩上去,像过年时的炮仗,啪啪直响。花儿凋谢之后,结籽,紫红色,像跳蚤。霜降过后,万物枯萎,割除枝条。这时候,开始挖党参。男人挖,女人捡,稠稠密密的,白白胖胖的,鲜鲜嫩嫩的,有一种醇厚的药甜味儿,氤氤氲氲,在大地上弥漫……如今,甘肃省梯田总面积接近四千万亩。梯田,不仅改善了农业条件,更改善了环境。生活在陇中的人们,有一个明显感觉,降雨量明显增多。数据显示:清朝末期,陇中地区降水量二百至三百毫米;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三百至四百毫米;而这些年,降水量达到了四百至六百毫米。什么原因?生态变了!采访的时候,我见到了尹桂兰的哥哥。他的病情早已稳定,去年办了残疾证和五保户证,国家每月补助三百五十元。我问尹桂兰,这篇文章如果透露了养女的身世,你会介意吗?她坚定地说,不会!俺已经想通了,现在谁家都是好生活。孩子认下亲生父母,更好,可以享受两份亲情。但她永远是俺的女儿!平展如毯的梯田上,党参们像一簇簇绿色火焰,在阳光下跳跃着。高原无言,吐出亿万青翠,就这样平静着,微笑着。那是中国的笑颜。哦,绵延的黄土高原,那是中国的皮肤、肌肉,也是中国的性格、命运。不是吗?千百年来,正是在与黄土的相依相持和砥砺开发中,才诞生了丰满而顽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61259
播放数:694405
播放数:451243
播放数:769501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根蒜怎么化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