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因人民币贬值和贬值 通货膨胀胀带来的资产缩水

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两者有没有矛盾?
升值和国内严重,这两个现象有没有点矛盾呢?这两者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还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的回答(33票)】:
过度的外汇储备带来的负效应:
一、 过度的外汇储备导致大量机会成本。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资产,其机会成本也是递增的,过量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庞大的机会成本,是一种资源闲置的表现。其背后反映的是本国实物资源的严重流失。
我国为了促进发展,一方面为了吸引外资而大量举借高息外债,另一方面通过种种优惠措施大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005年底FDI累计6200亿美元),代价是显然的。实际上,截至2005年底,我国的外债规模为2810.45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远远超越外债余额。超出外债偿付的需要。我国在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每年还以高成本从国外大量引进外资和借取外债, 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 同时还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 其潜在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外汇储备作为金融资产并没有转化成技术、设备、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 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不能用于扩大投资, 进而不能创造新的国民收入, 又是一种资源的闲置。
二、 过度的外汇储备面临大量风险损失。
外汇储备总是以某些主导型货币构成,这些货币本身的币值波动,引发了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由于我国的主要贸易结算币种是美元,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主要由美元构成;而近年来美元不断大幅贬值,相对欧元和日元来看,我国过高的外汇储备必然发生大量的汇兑损失。同时,我国的外债来源广泛,特别是欧洲和日本,欧元和日元币值坚挺又增加了我国的偿债负担。这显然在经济上是极不合理的。
数据表明:中国70 %的外汇储备都由美元资产组成, 而在过去的3 年里, 美元贬值15 % , 以2001 —2004 三年外汇储备的平均值4500 亿美元计算, 在美元贬值过程中,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缩水约650亿美元, 可以说是经历了巨大的损失。
三、 过度的外汇储备容易诱发通货膨胀。
由于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央行为了防止本币升值,不得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被动地买入外汇,释放本币。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了基础货币量的增加, 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 会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于外汇占款, 中央银行往往只能采取被动冲销措施, 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货币供给。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 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不断增强。近几年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 大量国际资本从合法或非法的渠道流入国內,推动了央行外汇储备的增加。因外汇增加所形成的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的投放, 从而造成国内货币扩张以致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四、 外汇储备过高, 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
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造成外汇储备连年累积, 在政治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美、日和欧盟的许多国家相继在不同场合要求人民币升值。2005 年5月份以来的中美和中欧纺织品贸易纠纷, 就是这些负面效应的反映。
五、 过度的外汇储备诱发强大的汇率投机压力。
理论上,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本币发生升值是必然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有可能促使大量短期资本流入,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首先,会对国际收支造成冲击;其次,加大中央政府操纵货币政策的难度,直接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最后,大量投机资本可能会投资于房地产等行业以待人民币升值,引发经济“泡沫”。
六、 巨额的外汇储备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
根据IMF 的有关规定, 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 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于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款, 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 还可以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0 %的中长期贷款, 利率也较优惠。相反, 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贷款, 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葛蕾丝的回答(12票)】:
就现阶段而言,中国一方面迫于国际压力保持微小的升值幅度,另一方面还是在努力让人民币保值以防贸易顺差缩水。后者的结果是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带动人民币发行越来越多,通胀压力也随之上升。为缓解通胀压力,控制流动性,央行的主要策略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前者是有限度的(一般存款准备金率不能超过30%),后者其实就是印钞票,结果不言自明。
所以虽然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人民币升值,但背后在进行的是一连串让人民币保值的货币政策,造成和恶化通货膨胀的是这些保值动作,而非升值动作。
【李智慧的回答(7票)】:
强行压低人民币汇率是造成通胀的一个原因。
【卫海的回答(7票)】:
之前我国靠低劳动成本、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吹大房产泡沫,政府投资...来拉动GDP,现在这些手段都已经用完了,只能靠不加息来维持GDP,代价是通货膨胀,这是经济上升周期的最后一步,之后就是悬崖。人民币对外升值可以降低进口物价,使得加息压力缓解,但非进口物价依然在上升,原因是不加息,结果是总物价在上升,于是就看到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chenqin的回答(7票)】:
这两个问题完全没有矛盾之处。比如说,中国卖100人民币的产品,美国要卖50美元,然而此时人民币:美元为8:1。这里出现了两个定价错误,如果汇率是正确的,那么该产品在中国显然太便宜了;而如果价格是正确的,人民币汇率显然太低了。两个市场上,必定有一个定价错误,当然,更有可能是两个市场都错了。
此时,套利行为必定会使同一种产品在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差异消失,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就会大量购进,美元被卖出,而造成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在商品市场上,同种商品又会从中国购买,卖到美国去,造成中国同种商品价格相对于美国上升。这两个市场上的同时套利,便造成了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膨胀。
【黄一琨的回答(7票)】:
贴一个应松祚的回答,供大家参考。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玄机何在?
一、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愈演愈烈
最近有朋友多次问我:人民币为何“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每次 都是匆匆回答几句,无暇细说。不是我没有把问题彻底想清楚,而是问题确实没有那么简单,简单几句话说不清楚也。10月29日至11月2日到中东名城、海湾 明珠之迪拜和阿布扎比参加国际货币会议,主题自然少不了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汇率战争和人民币升值。猛然间,我觉得应该系统阐述一下人民币“对内 贬值、对外升值”之怪象。
会议讨论中,好几位国际资深经济学者指出: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美元相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对外贬值),让美国货变得便宜,从而刺激美国产品出口。当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主要目的是 让美国经济摆脱“通货收缩或流动性陷阱”,或者“重新通货膨胀”(英文词是reflate),或者让美元“对内贬值”。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成功是另一个 大问题(笔者曾经有专文论述它为什么不能成功),内在逻辑却是一致:美元对内贬值、对外也贬值。反观人民币,为什么会出现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之“怪象” 呢?
事实摆在眼前毋庸置疑:先说日人民币名义汇率启动单边升值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为止,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幅度达到22%,与此同时,衡量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指标(CPI)却从2005年微 不足道的1.4%一路上升到2008年7月份令人忧心的8.0%以上,导致国内真实利率长期为负值,普通存款者为此付出高达7000亿元的代价(等于是可 怜的普通贫穷存款者补贴财大气粗的银行!)
譬如2007年12月,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 7.47%,但2008年一季度通胀率达到9.3%,真实利率变为-1.8%。负利率导致信贷需求旺盛,央行不得不实施信贷额度控制。与此同时,存款利率之扭曲更加严重。2008年,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72%,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33%,然而,该年上半年消费物价指数CPI是7.9%,导致活期存款 真实利率是-7.22% ,一年期存款真实利率是-4.74%。
如此低的存款利率(还要征收利息税)导致住宅市场疯狂暴涨,政府又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买房。2005年至2008年股市暴涨,部分原因亦是国内货币之负利率(对内贬值)。资产价格膨胀远超CPI增长幅 度,2005年到2008年,全国平均房价上涨幅度超过3倍。无论从哪个指标衡量,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确属无疑。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人民币暂时停止升值。2010年6 月开始,迫于外部巨大政治压力,人民币名义汇率重新启动单边升值,迄今升值幅度接近3%。通货膨胀又如何?2010年CPI连续8个月上升,真实利率连续 8个月为负。房价自2009年以来一路高歌,势不可挡,年平均上涨幅度超过50%(有些城市上涨幅度甚至超过100%)。房价不顾一切的疯狂上涨,终于迫使中央政府痛下决心重拳出击。高盛集团今年年初发布报告:假如将房价列入CPI,2009年中国的CPI涨幅早就超过10%,远远不是官方公布的那么低!
当然,更令人揪心和抓狂的是,几乎所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的产品,价格皆扶摇直上。君不见,“豆你玩”、“蒜你狠”唱得正欢,“糖高宗”又闪亮登场!今年以来,国内主要农产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之涨幅实在有些吓人(最低涨幅也超过30%)。人民银行10月15日宣布加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然而,好些有识之士却高调批评中央银行出手太晚,“通胀猛虎”早已出笼 狂奔,要驯服它岂能易如反掌?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之趋势愈演愈烈!难怪许多老百姓都看出此一“怪象”,纷纷试图解释!
二、美元和人民币:两个相反的逻辑?
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逻辑是:美元货币泛滥(货币超发)---国内通胀(至少期望如此)---美元贬值---国内通胀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人民币5年来的实际运行逻辑却是:人民币泛 滥(货币超发)---国内通胀(CPI上升和资产价格暴涨)---人民币升值---国内通胀和资产价格暴涨大幅度降低普通老百姓真实收入---人民币升值 虚弱出口竞争力、降低中国产品国际市场份额、让部分出口企业关门破产转向房地产投机、让许多低收入工人丢掉饭碗。呜呼!怎么会出现如此怪异的逻辑?!人民 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让我们腹背受敌、左右为难、横竖受害?!
三、 区分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是关键
先说一个“时髦”却似是而非的理论,该理论有两个要点:(1)中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胀预期,恰好说明人民币汇率低估;(2)必须让人民币名义汇率大幅度快速升值才能遏制国内通胀。
公正地说,所有宣称人民币汇率低估和应该升值的言论里,通 胀之说最有学术含量。试问一国汇率低估最明显的证据是什么?经过学术训练之经济学者,往往会给出明确答案:通货膨胀(相应地,汇率高估之后果就是国内通缩)。要明白此中机理,须透彻理解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须知真实汇率等于名义汇率即本国货币之外国货币比价*(外国通胀水平/本国通胀水平)。个人之见, 透彻区分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是汇率理论和政策之关键。
严格地说,真实汇率与货币无关(正如真实利率与货币无关一样。顺便提醒一下年轻学子,费雪名著《利率理论》主要讲真实利率,与货币无关也)。真实汇率取决于两国生产力和真实经济增长之水平。国际经济学领域有一个 著名的巴拉萨和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Effect),旨在解释国与国之间,实质生产力之相对变化与要素价格水平之相对变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真实汇率之变动趋势。易言之,即使完全没有货币,中国生产力和真实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美国,那么人民币相对美元之“真实汇率”必然处于上升或升值趋势(汇率背后的基础是商品服务交换和资源流动。即使是使用同一货币之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亦有真实汇率。譬如北京与河北、广东与浙江、欧元区的德国与希腊之间,等等,皆有真实汇率之含义也)。
四、生产力快速增长必然意味着真实汇率升值
根据前面的定义:真实汇率升值可以采取两种方式:(1)名义 汇率不变,让要素价格水平上升;(2)要素价格水平不变,让名义汇率升值。历久以来,经济学者围绕所谓通货膨胀与名义汇率升值之权衡取舍,曾经争得头破血流。1960--80年代,西德与美国、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货币政策之争,就是要求日本和西德货币之名义汇率升值,最有力理由就是:本币升值可以遏制国内通胀;国内通胀压力正好说明本币有升值压力。今日一些学者主张人民币快速大幅度升值之重要理据,亦是通胀与升值取舍之论(当然,有些国内学者是什么理论也没 有的)。遗憾地是,好多人没有明确区分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也没有将汇率升值和通胀权衡取舍之机制说清楚。
经济学的麻烦是:同样一个术语,不同学者使用、或在不同背 景下使用,含义往往不同,由此引起许多无谓的争论,浪费数之不尽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前面的定义,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权衡取舍之机制里的所谓“通胀”,与弗 里德曼货币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含义完全不同。弗里德曼名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讲的是货币超发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不是要素价格相对上升。前面真实汇率定义里的所谓“通胀”,绝对不是“货币超发”或“货币贬值”意义上的通胀,而是本国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外国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是相对价格 之变化(全球意义上或地区意义上的相对要素价格变化)。
国际贸易理论领域有一个登峰造极的伟大成果:那就是“赫克 歇尔—奥林—萨缪尔森要素价格均等定理”。该理论说自由的国际贸易和区域贸易,最终将导致所有要素价格完全均等。要素价格均等的机制就是相对要素价格的不断调整。生产力增长相对快或真实经济增速相对快的国家或地区,要素价格亦将快速增长。工资上升、地价上升、资源价格上升、所有其他要素价格皆上升。譬如我 国沿海地区生产力相对中西部快速增长,沿海地区之要素价格(工资、地价等等)皆比中西部上升要快,我们可以说沿海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之“真实汇率”升值。 再说一篇,此类要素价格上升是相对价格变化,不是弗里德曼货币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五、 概念混淆酿成政策大错,名义汇率升值剥夺劳动者收入增长权利
澄清了此一要点,我们就立刻明白:今天大行其道的所谓“汇率 升值与通胀权衡取舍”之说或“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以遏制通货膨胀”之说,乃是严重混淆了几个最基本的概念。(1)主张汇率升值遏制通胀之人,他们心中的通胀乃是弗里德曼货币意义上的通胀,不是真实汇率概念里的相对要素价格上涨。(2)主张汇率升值遏制通胀之人,往往没有明确区分真实汇率和名义汇率。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还是真实汇率升值,也是语焉不详。他们心中的汇率升值似乎总是名义汇率升值。
前面反复论说,生产力增长快本来就意味着真实汇率自然升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升值(真实汇率升值)乃是大势所趋,绝对正确。然而,主张名义汇率大幅度升值却是一种人为的“剥夺”手段,剥夺了中国劳动者收入 财富增长的权利、剥夺了中国劳动者工资福利上涨和稳定就业的权利,是一种极端不道德、非正义的行为!
相对要素价格随着生产力增长而上升,是真实经济增长最自然不过的趋势,是最应该鼓励的趋势,如何可以以名义汇率升值手段来遏制或阻碍呢?
中国人那么拼命地工作,夜以继日地努力降低成本、改善产品 质量,生产力之增长率(不是说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超过美国和其他高工资、高福利的发达国家,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原理,中国劳动者的工资、福利上涨速度 (即要素价格上涨幅度),理应超过发达国家劳工工资福利上升幅度(不是说绝对水平),并最终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主张“以人民币名义汇率 大幅度升值来遏制通胀”的人,实际上是要剥夺我国劳工就业、提升工资和福利的权利,试问天理何在?
六、 国内货币超发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
回到“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之怪象吧。此处所说的“对 内贬值”,正是弗里德曼货币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与要素价格相对上升风牛马不相及!“对内贬值”或通货膨胀之根源,主要有二:(1)国内基础货币超发; (2)人民币名义汇率单边升值预期刺激热钱滚滚流入,加剧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和信用创造。如此一来,“对外升值”恰恰为“对内贬值”或通货膨胀火上浇油、推 波助澜。
10月15日人民银行加息之后,许多有识之士再次批评人民 银行长期“货币超发”(如何准确定义货币超发是一大问题,此处无暇细说)。有人根据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比例,判断我国目前货币超发已经达到43万亿 元。客观地说,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和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深,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比例肯定呈上升趋势。然而,假若基础货币供应速度远超真实经济增长速 度,结果必定是通货膨胀。此一结论或许是货币理论数百年研究最值得骄傲和最确定的成果之一。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9.0%;狭义货币(M1)余额24.3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流通中货币(M0)余额4.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皆远超真实经济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2009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不是“适度宽松”,而是 “过度宽松”,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极端宽松”。2009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上年高10个百分 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万亿元,同比增长32.4%,增速比上年高23.3个百分点。
2009年全年我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4%,增幅比上年末高13.01个百分点。
基础货币和信用如此超高速膨胀,如果不出现严重通胀,那就是人类货币史上的奇迹了。笔者2009年6月就公开明确指出:“中国的通胀即将到来!”(参见笔者文章和CCTV—2 日对笔者的访谈)。
上述数据清楚表明:国内货币政策和信用政策极度宽松,是造成今日国内通胀及其预期严重恶化或人民币“对内贬值”之主要推动力量。经济体系的内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民币名义汇率单边升值或“对外升值”则为“对内贬值”火上浇油、推波助澜。其内在机制就是笔者深入论述过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此处不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笔者著作《汇率危局—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和后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七、 再论人民币和美元的相反逻辑
最后一个问题是:依照正常逻辑,国内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人民币名义汇率本来应该贬值(此乃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基本逻辑之一),为什么反而升值呢?
答案是:国内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导致本币贬值之机制至少有贸易市场、货币市场、资产市场三个渠道。
其一、国内通胀让本国产品昂贵,刺激人们增加进口,外汇需求增加,本币需求减少,本币遂有贬值之势,此乃贸易渠道。
其二、本币通胀刺激国内居民将本币替换为外币,外汇需求增加,本币需求减少,本币遂有贬值之势,此乃货币市场渠道。
其三、国内通胀,资产价格(譬如房地产)亦暴涨,国内投资者将资产投资转向国外(譬如中国人到美国去购买房地产),外汇需求增加,本币遂有贬值之势,此乃资产市场渠道。
正常情形下,只要三个渠道发挥作用,本币通胀必定伴随本币贬值(对内贬值必定伴随对外贬值)。
人民币国内通胀“对内贬值”,却同时出现“对外升值”之原 因是:(1)海外各国(尤其是美联储)之货币政策同样宽松,甚至比中国货币政策还要宽松!(2)美元和其他发达国家货币(譬如欧元和日元)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是国际流通货币,买卖美元(欧元)或转移美元资金要容易得多。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美元,很大一部分流向国际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美国国内暂时未见通胀,反而是通缩!我国国内居民海外投资渠道依然不畅,规模依然很小,人民银行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人民币资金,主要在国内循环。理论上,假若美国国 内通胀速度与美元贬值速度一样,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则无法刺激美国出口。美元的独特地位让美国至少暂时没有通胀,她将通胀转移到海外了!
(3)人民币名义汇率本来没有升值的内在动力(真实汇率升值则是大势所趋),之所以出现名义汇率单边升值,纯属美国政治压力所致。国际投机热钱追随政治压力疯狂炒作,遂导致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预期愈演愈烈。名义汇 率单边升值,反而剥夺了真实汇率正常升值之机制(即阻碍或中断了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工资和福利持续上涨之正常过程)。
结论很简单:
(1)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看似矛盾,实则一致,后者为前者推波助澜(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
(2)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名义汇率升值),二者皆不可取,二者皆应休矣!
(3)稳 定名义汇率,既是控制国内货币供应量之基本政策准则,亦是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之最重要手段。易言之,确保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才有可能消除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之怪象。(顺便指出:人民银行究竟应该采取何种货币政策准则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从来未见明确声明。然而,任何中央银行要实现货币环境稳定之目标,就需要一个明确的货币政策准则。笔者之前多次论述过,依照今日中国经济之发展阶段来判断,稳定名义汇率是最佳货币政策准则)。
(4)面对美联储极端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滚滚而来的国际热钱,还必须继续强化对热钱流入的监管,同时适当放宽我国企业和居民海外投资的限制,鼓励我国企业和居民到海外投资。
【ZHENG SHUAI的回答(5票)】:
因为外汇不能自由流通 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 对外升值 外国消费者得实惠 中国老百姓倒霉
【刘冲冲的回答(4票)】:
其实,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我们要仔细理解这句话的真义,所谓的对内贬值,就是说单位人民币本身的购买力相对于以前同样单位的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了,所谓的对外升值,就是说单位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对于外国货币比如美元的购买力上升了,那么就是说对内贬值的比较对象是本国单位人民币在不同时间点的货币价值,而对外升值的比较对象是相同时间点的不同国家货币的货币价值,两个所比较的对象都不同,所以这是不矛盾的,
【庞锅的回答(2票)】:
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货币超发,一方面是前几年为了刺激经济大量投放货币(如四万亿计划),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货币发行模式,其中主要是依据外汇的数量来确定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加上我国的强制结汇政策,造成我国的货币发行权其实是没有自主的,其他国家通过顺差、逆差就可以调节。
所谓的升值主要是对于其他货币来讲,以美元为基准,受控程度较高。通过让人民币升值,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就能收获很大的经济利益,有助于把经济危机转移到我国。对于国内来讲,是贬值毫无疑问,货币超发了,当然也就不值钱了。
【磨剑的回答(1票)】:
把人民币看做外汇市场上的商品,我国压低人民币汇率来促进出口的政策就相当于商家打折促销,赔本赚吆喝,此时需求大于供给,大家都想要买“人民币”这种商品,所以中国政府只得大开印钞机,加大”产量“,否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但是这种赔本赚吆喝的行为不可能长久,商人要破产,对于国家就会产生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升值,相对来说会减小通胀。
汇率本应该是一个市场价格,在贸易过程中会趋向于均衡状态,正如水面不管如何波动最后都会呈现水平状态。
人为控制汇率则相当于筑起了一个有缺口的水坝,要保持两边水平面的高低差,需要开动通货膨胀这个抽水机,不停地抽水才行。在这个过程中,低估汇率国的国民是受害的,相当于自己一部分财富被增发的货币转移到了国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国民被绑架给美国人纳税,在古代,这叫进贡。
【陈先宣的回答(0票)】:
知道有个词叫 出口退税,你就不觉得奇怪了。
【芒果飞飞的回答(0票)】:
央行对于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只要是贸易顺差,国际贷款,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由央行强行结汇,央行则向市场投放与强制结汇金额等量的人民币货币供应。简单说,就是央行在国内印钞票来储备外汇,因此外汇越多国内货币也就越多。加之金融危机时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的货币就严重超发了。
对外升值的原因则更多是西方国家为了打击中国出口,实行贸易保护而强压人民币升值的。
【Benjamin Sun的回答(0票)】:
对外升值,对内膨胀。坑的是爹,赚的是鬼子。。。
【李翔的回答(0票)】:
楼上有相信的回答, 我觉得可以简单的说, 我国国内的通胀并不是输入型通胀,所以货币升值对通胀的影响不大。
【余能军的回答(0票)】:
这是必然的,我们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例如我们出口价值一个亿美金的衬衫,这时候市场会增加相应金额的人民币,也就是说国内的人民币增加了,而货物减少了,可见我们出口越多受损越重,为老美干活呢。
【海米的回答(0票)】:
国际社会认为人民币被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尤其是美国。国际资本预计人民币升值,大量流入中国,为了保证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买入外汇导致货币供给过度,造成国内通货膨胀……这仅仅是一个角度,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各方面考虑的话,这个问题很大很大,我目前还讲不清楚……
【李陶冶的回答(0票)】:
严重并不矛盾,而且有一定因果关系。人民币有升值预期,手持美元及其他外币的人会怎么办?把手里的美元换成人民币,或者干脆到中国投资。美元怎么换人民币?你把美元给央行,央行印人民币给你。这类的兑换越多,央行印钱越多,于是货币超发,这些货币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就造成了通胀。
【neromous的回答(0票)】:
恩, 作为非经济专业的死工程师来说一下. 同样的,还是基于利益分析和博弈论.
我国的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一点都不矛盾. 人民币的价格对内对外其实是不一致的, 人民币对内汇率锁死, 但是对外汇率只是名义上的锁死. 因为对内人民币汇率可以用行政手段强制结汇,但是对外人民币汇率则要用经济手段来支撑(说白了就是以明显吃亏的手段维持汇率, 顺带说一句,根据我以前看过的某文献,香港和新加坡就曾经有不少利用人民币汇率内外差进行套利的人.希望有人能够确认一下这个是否正确 )
不从理论方面来推导,我们仅仅只需要考虑,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 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受益者,并且受益者是谁就可以.
很显然的, 人民币当前这种扭曲的状态,受益者就是实行强制结汇制度的中央政府.
首先货币注水相当于增加铸币税,然后汇率对外升值,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上升(显然的,掌握人民币发行权的中央政府在这两个过程里获益最大) .
至于汇率上升对企业造成的损伤, 怎么说那, 吃亏的是那些生意人罢了.(必须学会把目前金字塔顶之人和普通人的利益区别考虑, 这样才能够更客观,因为他们的利益实际上就不是一致的)
要明白我国的目前的经济制度并不是什么什么所谓经济学理论的物质体现, 而是社会阶级利益的分割,而是为了实现各个利益阶层的利益均衡.
我说这个升值和通胀不矛盾的意思就是指, 这两者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剪羊毛的工具, 缺少了其中一个, 剪羊毛的工作就没那么顺畅了. 作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延伸,其实我还有几个问题
1 .坚持当前的结汇制度是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
当前的货币注水中受益的主要阶层是哪些? 他们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态度如何, 受损的阶层是那些? 他们对自身在货币发行中利益受损程度的认知究竟如何?
【Chris Wang的回答(0票)】:
“对内掠夺,就是通货膨胀;对外掠夺,就是汇率战”,而现状就是国内外矛盾双重夹击的体现。美国对中国发动汇率战,人民币受迫升值,对内为了保增长解决诸多内部经济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则制造通胀
【刘腾飞的回答(0票)】:
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其实从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人民币其实是有贬值压力的。至少从直观的感受上是这样,6000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和1000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哪个更大?就房子,衣服等等而言,肯定是1000美元值钱啊。有时候即便是考虑到运输费用后也是如此,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去国外买东西。
【郭权的回答(2票)】:
升值的概念是什么?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钱多了,我们可以买更多的东西。实际上这句话是错的,如果你手上是2块钱能买一包康师傅方便面,但是人民币升值了这么久了,你买的还是一包方便面,甚至由于物价上涨,方便面都买不起了。这是为什么呢?人民币到底升值没升值?
我们说的人民币升值,是对外升值;通货膨胀,是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概念是什么,就是本来100美元的商品(设国内折合人民币700元),在美国货架上忽然变成了150美元,因为美元相对大幅贬值(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的合力),价格数值就升高了,这样就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所以我们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不利,甚至是很不利。 换句话说,中国目前的是对外人民币被迫升值,对内贬值则百姓遭殃。
摘自我的博文《人民币升值的利弊阐述》:
【pansz的回答(0票)】:
两者有关系,人民币对外升值跟对内贬值,两者是等价的。
我们先分析对外升值。假定 100 人民币对 12 美元。然后人民币对外升值,100 人民币对 15 美元了。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对外升值,造成原先卖 12 美元的商品现在要卖 15 美元。而 100人民币,是你制造这个产品的成本。
然后我们再来分析对内贬值的事情,原先是 100 人民币对 12 美元,然后人民币对内贬值,造成人力物力成本上升,现在制造相同的产品需要 125 人民币,那么这个产品卖到美国去要多少钱呢?对了,15 美元。结果跟前面相同。
大家看到了,无论人民币是对外升值还是对内贬值,都能够使得原先卖 12 美元的出口商品提高到 15 美元。也就是说,无论是人民币对外升值还是对内贬值,都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利润下降。
当国外势力让人民币升值不成的时候,可以通过促成国内通胀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leozhang的回答(0票)】:
有,但是现有人民币的升值程度不足以消弭现在天朝拜zf变了态的印钞票造成的通货膨胀~
【舒诗洋的回答(0票)】:
当然是有关系的,就拿热钱这一点来说,人民币升值或者是预期升值,将会导致大量热钱涌入,而央行必须印钱保证能够兑现,这样无形就使得老百姓手上的钱贬值了,即会引发通货膨胀。
【pikychen的回答(0票)】:
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出口多了就换汇,一旦换汇央行就要结汇形成外储,因此就要对内发相当外汇的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少外储,是缓解货币增长的一种方式,因此升值是有助于减少通货膨胀的。
【林复的回答(0票)】:
汇率是国际贸易问题,通货膨胀是国内体制和政策问题。有人说升值能够提振内需,其实不能促进对国内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却能促进国内对国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郑振宗的回答(0票)】:
弄清楚三个问题 即可
1、 货币定价即汇率
2、输入性通胀
3、央行的货币发行权
【许卫栋的回答(0票)】:
没有矛盾,二者没什么必然联系,通胀是货币太多了,而人民币升值还要考虑其他国家的因素和异国的汇率政策,不过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
【冀进京的回答(0票)】:
不矛盾,简单的说,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可以分三步看。
1.正因为人民币有升值预期和升值空间,所以导致货币涌入。
2.央行为了对冲涌入的外币,“被迫”要发行更多的人民币。
3.央行多发的货币导致国内通货膨胀
【马帅华的回答(0票)】:
1978年,哈耶克在写给《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读者来信中写道:“你们能否在每期报纸的头版用大写字母印上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通货膨胀是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造成的,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如果你们这样做了,那可真是一件善事。”
【顾韦明的回答(0票)】:
升值:是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是投资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有投资升值空间,是一种趋势。但过程会反复。
通胀:是货币数量之问题,是流通中货币太多, 贸易、投资中吸入的美元,央行要发行基础货币去对冲。
【负二的回答(0票)】:
RMB升值是汇率问题,通胀是货币总量问题,不搭界。
【bhpan的回答(0票)】:
我山寨的类比一下,探讨:
大城市工资高- & 人口涌入- & 供求关系改变- & 物价上涨
货币升值- & 境外投资进入- & 市场上货币量增加- & 通胀
【ICer的回答(0票)】:
有本书叫《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好像讲到了这个问题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