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粉碎成原子再组合,这个人还是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的人吗

假如把一个人粉碎成原子再组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_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7,195贴子:
假如把一个人粉碎成原子再组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收藏
看到一个好长好长的理论~
一楼给闺女
~\(≥▽≤)/~
题主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大家都熟悉门卫的三大哲学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是啊,人生在世,这三个问题真的很终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三个问题中第一问“我是谁”的一个子问题——“我”是什么?=========================下面翻译转载一篇文章,试图来回答“我”是什么这个问题。原文来自:以下开始直到全文结束都是翻译转载,我在翻译的时候有稍许修改。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也请注明翻译者:知乎@谢熊猫君当你用到“我”这个词的时候,你应该是觉得自己的意思很明确的。“我”大概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清楚、最不会搞错的事情了,从很小时候你就知道了。所以当你在讨论“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把重心放在“是谁”上面,因为“我”是个不言自明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停下来想想,“我”这个概念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身体理论我们就从最基本的谈起,我们说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就是说到一个人的肉体。身体理论认为你的肉体就是你。其实这种理论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如果你的肉体停止工作,你就死了。如果隔壁老王经历了很重大的人生变故,老王的家人可能会说:“他变了,他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当然,这里的说法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老王自然还是那个老王,虽然他变了,但是它还是老王。因为老王的肉体就是老王,不管他的行为怎么变化。人类总是觉得他们不只是肉体这么简单,但是归根结底,蚂蚁的身体就是蚂蚁,松鼠的身体就是松鼠,人就是人的肉体。以上就是身体理论,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理论。如果你减了次手指甲,你改变了你的肉体构成,你把一部分原本是你肉体的原子剪去了。那么你还是你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当然还是。如果你要做肾脏移植,于是你拿你的肾6和隔壁老王换了个肾,然后把老王的肾给自己装上了,你还是你吗?这次的改动比剪指甲大多了,但是答案还是很明显,你依然是你。如果你得了重大疾病,需要更换心、肝、脾、肺、肾、血液和皮肤,做完这整套手术后,你顺利康复并且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这个时候,你的家人会不会因为你的大部分肉体已经不是原来的而认为你已经死了?显然不会,没了这么多身体器官,你还是你。那会不会是你的基因呢?也许那才是“你”的最核心部分,所有的器官移植都不算数,只要你剩下的细胞还含有你的基因,你就还是你。但是有一个问题,双胞胎的基因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不是同一个人。你是你,你的双胞胎兄弟不是你。基因也不是答案。看来这个身体理论不太靠谱啊,我们把你身上那么些个重要器官都换了,你还是你。那么你的大脑呢?大脑理论我们假设,一个疯狂的科学家(疯科)把你和隔壁老王抓了起来。疯科先把你和老王麻晕了,然后把你和老王的脑袋切开来,把你们两人的大脑交换了一下,然后把你们两人的脑袋缝了起来。一切完毕后,你醒了过来,你看到到你现在身在老王的体内,而你原来的身体却具有了老王的人格。现在,你还是你吗?直觉上来说,你还是你,你还是拥有你原本所有的人格和记忆,你只不过是活在老王的体内罢了。然后你回家,向你的家人解释发生了什么:其它的器官移植是不会改变你的身份的,因为准确来说交换大脑并不是“大脑移植”,而是“身体移植”。你感觉还是自己,只是换了一个身体。同时,你原本的身体就不再是你了——你原来的身体变成了老王了。这么看来,你就是你的大脑了。大脑理论认为,你的大脑去了哪里,你就去了哪里,哪怕是去到了别人的身体了。数据理论但是,如果疯狂的科学家,在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后,不是把你们的大脑交换,而是把你们两个的大脑连接到了一台电脑上,然后把每个大脑中的全部信息,一个比特也不差地复制到了另一个大脑中,然后把大脑中原本的信息全部抹除了。然后你和老王醒来,两人的“大脑”并没有交换,但是“你”却到了老王体内,而“老王”到了你体内——原本老王的大脑里已经是你的思想、记忆、恐惧、希望、梦想、情绪和人格。装载着“你”的数据的老王的大脑和身体,还是会把你的家人吓一跳。但是,经过一番努力后,你的家人会接受“你”还是活着的事实,只不过你活在老王的大脑和身体中。哲学家洛克的个人身份的记忆理论认为“你”是由关于你的经历的记忆决定的。根据洛克的“你”的定义,上面提到的老王的身体和大脑就是“你”,虽然这个“你”不包含你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包括你的大脑。这就是数据理论。数据理论认为,你根本不是你的肉体决定的,你是由你大脑中的数据决定的。我们的思考越来越靠谱了,但是要获得正确答案,还是要用假想的情景来做测试。下面是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的一个测试:折磨测试情景1:疯狂的科学家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交换了你们两个大脑中的数据。等你们醒来,他对着老王的身体(也就是“你”),说:“接下来我要折磨你们的其中一个,我该折磨谁?”这时候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你原来的那个身体,因为“你”已经不在那个身体里了。如果数据理论靠谱的话,那这个结论也是靠谱的,毕竟现在“你”已经在老王的体内,所以原本那个身体就不是你最担心的了。情景2:疯狂的科学家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但是他在动你们两个的大脑之前,问了你几个问题,这时候的“你”还是在你原本的身体和大脑里面。这段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疯科:我要折磨你们其中的一个,你说我是该折磨你还是折磨老王?你:当然是老王了。疯科:好吧。但是不管我折磨谁,我都会把你们两个的大脑清空,这样当我折磨这个人的时候,你们两个都不会记得你之前是谁。这样的话,你要改主意吗?你:不,你还是折磨老王好了。疯科:哦,对了。在我折磨这个人之前,我不但会把你们的大脑清空,还会对你的大脑进行改造,把你改造成疯子,改造完后你就会相信你是老王,而且你会拥有老王的全部记忆、人格、感知和知识。我也会对老王做同样的事情,让老王相信他其实是你。如果这样的话,你要改主意吗?你:额,还是不。不管我的大脑被怎么改造,不管我认为我是谁,我都不想被折磨——疯子也是会痛的,你还是折磨老王吧。在情景1中,“你”会选择让疯科折磨你原来的身体;在情景2中,你也许会选择让疯科折磨老王的身体。如果你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其实情景1和情景2是一样的——在两个情景中,疯科开始折磨之前,老王的大脑都会拥有你全部的数据,你的大脑会拥有他全部的数据。区别只是“你”在这个过程中的那个阶段需要做决定罢了。在两个情景中,你的目的都是让“你”不要被折磨,但是在情景1中,你认为大脑数据交换后,你就在老王的身体中了,你的所有人格和记忆也在老王的身体中。而在情景2中,你根本不在意大脑的数据会发生什么,你认为不管怎样你会和你的身体和大脑同在。选择折磨谁,其实就是反映你支持哪种理论。选择折磨你原来的身体其实就是数据理论——你的数据在哪里,你就在哪里。选择折磨老王的身体,就是支持大脑理论,因为你认为不管大脑的数据发生什么,“你”还是会在你自己的体内,因为你的大脑在哪里。。甚至说,如果疯科的科学家告诉你他要把你们两个的大脑进行移植,有些人还是选择让科学家折磨老王的身体,这就是支持身体理论。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是这个情景考虑完之后我觉得问题还没完。我们再来试一下另一个情景,这是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在他的书《Reasons and Persons》中描述的传送机思想实验的现代版:传送机思想实验在遥远的28世纪,人类发明了很多现在没有办法想象的黑科技,其中之一就是传送机——能把人以光速传送。
妈的那么长  感情的起伏和不想掩饰的痛苦
太长了,不看
没有中心思想,那到底什么是“我”呢?
有人说人体新陈代谢每七年就是一个循环,也就是说七年后我们就是一个全新的人。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假如把一个人粉碎成原子再组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文/谢熊猫君)
大家都熟悉门卫的三大哲学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是啊,人生在世,这三个问题真的很终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三个问题中第一问&我是谁&的一个子问题&&&我&是什么?&=========================下面翻译转载一篇文章,试图来回答&我&是什么这个问题。原文来自:http://</2014/12/what-makes-you-you.html以下开始直到全文结束都是翻译转载,我在翻译的时候有稍许修改。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也请注明翻译者:知乎@谢熊猫君&&&&&&&&&&&&&&&&&&&&&&&&&&&&&&当你用到&我&这个词的时候,你应该是觉得自己的意思很明确的。&我&大概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清楚、最不会搞错的事情了,从很小时候你就知道了。所以当你在讨论&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把重心放在&是谁&上面,因为&我&是个不言自明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停下来想想,&我&这个概念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
身体理论我们就从最基本的谈起,我们说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就是说到一个人的肉体。身体理论认为你的肉体就是你。其实这种理论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如果你的肉体停止工作,你就死了。如果隔壁老王经历了很重大的人生变故,老王的家人可能会说:&他变了,他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当然,这里的说法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老王自然还是那个老王,虽然他变了,但是它还是老王。因为老王的肉体就是老王,不管他的行为怎么变化。人类总是觉得他们不只是肉体这么简单,但是归根结底,蚂蚁的身体就是蚂蚁,松鼠的身体就是松鼠,人就是人的肉体。
以上就是身体理论,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理论。&如果你减了次手指甲,你改变了你的肉体构成,你把一部分原本是你肉体的原子剪去了。那么你还是你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当然还是。&如果你要做肾脏移植,于是你拿你的肾6和隔壁老王换了个肾,然后把老王的肾给自己装上了,你还是你吗?这次的改动比剪指甲大多了,但是答案还是很明显,你依然是你。&如果你得了重大疾病,需要更换心、肝、脾、肺、肾、血液和皮肤,做完这整套手术后,你顺利康复并且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这个时候,你的家人会不会因为你的大部分肉体已经不是原来的而认为你已经死了?显然不会,没了这么多身体器官,你还是你。&那会不会是你的基因呢?也许那才是&你&的最核心部分,所有的器官移植都不算数,只要你剩下的细胞还含有你的基因,你就还是你。但是有一个问题,双胞胎的基因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不是同一个人。你是你,你的双胞胎兄弟不是你。基因也不是答案。&看来这个身体理论不太靠谱啊,我们把你身上那么些个重要器官都换了,你还是你。&那么你的大脑呢?
大脑理论我们假设,一个疯狂的科学家(疯科)把你和隔壁老王抓了起来。
疯科先把你和老王麻晕了,然后把你和老王的脑袋切开来,把你们两人的大脑交换了一下,然后把你们两人的脑袋缝了起来。&一切完毕后,你醒了过来,你看到到你现在身在老王的体内,而你原来的身体却具有了老王的人格。&现在,你还是你吗?直觉上来说,你还是你,你还是拥有你原本所有的人格和记忆,你只不过是活在老王的体内罢了。然后你回家,向你的家人解释发生了什么:
其它的器官移植是不会改变你的身份的,因为准确来说交换大脑并不是&大脑移植&,而是&身体移植&。你感觉还是自己,只是换了一个身体。同时,你原本的身体就不再是你了&&你原来的身体变成了老王了。&这么看来,你就是你的大脑了。大脑理论认为,你的大脑去了哪里,你就去了哪里,哪怕是去到了别人的身体了。&
数据理论但是,如果疯狂的科学家,在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后,不是把你们的大脑交换,而是把你们两个的大脑连接到了一台电脑上,然后把每个大脑中的全部信息,一个比特也不差地复制到了另一个大脑中,然后把大脑中原本的信息全部抹除了。&然后你和老王醒来,两人的&大脑&并没有交换,但是&你&却到了老王体内,而&老王&到了你体内&&原本老王的大脑里已经是你的思想、记忆、恐惧、希望、梦想、情绪和人格。装载着&你&的数据的老王的大脑和身体,还是会把你的家人吓一跳。但是,经过一番努力后,你的家人会接受&你&还是活着的事实,只不过你活在老王的大脑和身体中。&哲学家洛克的个人身份的记忆理论认为&你&是由关于你的经历的记忆决定的。根据洛克的&你&的定义,上面提到的老王的身体和大脑就是&你&,虽然这个&你&不包含你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包括你的大脑。&这就是数据理论。数据理论认为,你根本不是你的肉体决定的,你是由你大脑中的数据决定的。我们的思考越来越靠谱了,但是要获得正确答案,还是要用假想的情景来做测试。下面是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的一个测试:&
折磨测试情景1:疯狂的科学家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交换了你们两个大脑中的数据。等你们醒来,他对着老王的身体(也就是&你&),说:&接下来我要折磨你们的其中一个,我该折磨谁?&
这时候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你原来的那个身体,因为&你&已经不在那个身体里了。如果数据理论靠谱的话,那这个结论也是靠谱的,毕竟现在&你&已经在老王的体内,所以原本那个身体就不是你最担心的了。
情景2:疯狂的科学家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但是他在动你们两个的大脑之前,问了你几个问题,这时候的&你&还是在你原本的身体和大脑里面。这段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疯科:我要折磨你们其中的一个,你说我是该折磨你还是折磨老王?你:当然是老王了。
疯科:好吧。但是不管我折磨谁,我都会把你们两个的大脑清空,这样当我折磨这个人的时候,你们两个都不会记得你之前是谁。这样的话,你要改主意吗?你:不,你还是折磨老王好了。
疯科:哦,对了。在我折磨这个人之前,我不但会把你们的大脑清空,还会对你的大脑进行改造,把你改造成疯子,改造完后你就会相信你是老王,而且你会拥有老王的全部记忆、人格、感知和知识。我也会对老王做同样的事情,让老王相信他其实是你。如果这样的话,你要改主意吗?你:额,还是不。不管我的大脑被怎么改造,不管我认为我是谁,我都不想被折磨&&疯子也是会痛的,你还是折磨老王吧。&在情景1中,&你&会选择让疯科折磨你原来的身体;在情景2中,你也许会选择让疯科折磨老王的身体。&如果你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其实情景1和情景2是一样的&&在两个情景中,疯科开始折磨之前,老王的大脑都会拥有你全部的数据,你的大脑会拥有他全部的数据。区别只是&你&在这个过程中的那个阶段需要做决定罢了。&在两个情景中,你的目的都是让&你&不要被折磨,但是在情景1中,你认为大脑数据交换后,你就在老王的身体中了,你的所有人格和记忆也在老王的身体中。而在情景2中,你根本不在意大脑的数据会发生什么,你认为不管怎样你会和你的身体和大脑同在。&
选择折磨谁,其实就是反映你支持哪种理论。选择折磨你原来的身体其实就是数据理论&&你的数据在哪里,你就在哪里。选择折磨老王的身体,就是支持大脑理论,因为你认为不管大脑的数据发生什么,&你&还是会在你自己的体内,因为你的大脑在哪里。。甚至说,如果疯科的科学家告诉你他要把你们两个的大脑进行移植,有些人还是选择让科学家折磨老王的身体,这就是支持身体理论。&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是这个情景考虑完之后我觉得问题还没完。我们再来试一下另一个情景,这是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在他的书《Reasons and Persons》中描述的传送机思想实验的现代版:&
传送机思想实验在遥远的28世纪,人类发明了很多现在没有办法想象的黑科技,其中之一就是传送机&&能把人以光速传送。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你走进出发室,这是一个很小的小房间
接着你设置了你要去的地方,假设你从上海出发,要去北京。当你选择好目的地后,你按下了按钮。出发室的设备开始扫描你的全身,把你身体的分子组成,详细到每个原子和每个原子的准确位置,全部收集起来。设备在扫描你的同时,也摧毁你,一边扫描,一边把你的每个细胞都摧毁掉。
扫描完成后,你也被完全摧毁了,出发室也空了。设备接着把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北京的到达室。到达室利用这些数据,把你的身体重新构造了出来。当这一切完成后,你走出到达室,感觉和你刚刚在上海的出发室里没什么区别&&你的心情没有变、肚子还是有点饿,甚至连手指上的划伤也都还在。
从你在上海的出发室按下按钮,到你走出北京的出发室,这整个过程,大概要花五分钟,但是这一切对你来说是即时的&&你按下按钮,然后眼前一黑,然后你就到北京了。碉堡了。
在28世纪,这是很常见的技术,所有人都是这么出行的。不但方便,而且安全&&从来没有人因为使用这项技术而受伤。
但是有一天,你又要从上海去北京了,你按下了出发室中的按钮,你听到了仪器扫描的声音,但是你并没有被传送。
原本的瞬间的眼前一黑没有发生,你走出出发室,你依然在上海。于是你去找客服人员,告诉她出发室的设备坏掉了,然后问她你能不能用另外一个出发室,不然上班会迟到的。
客服看了一眼使用记录,告诉你:&扫描设备工作正常,它收集了你的全部数据,不过原本和扫买哦设备同步工作的细胞摧毁设备好像故障了。&
&不可能啊,我明明还在这里啊,我上班要迟到了,你快给我用另一个出发室吧。&你据理力争。
客服打开监控录像,上面是你在北京的监控画面,&不,扫描设备确实正常工作了。你看,这是你在北京到达室的监控画面,看来你不会迟到了,呵呵。&
你怒了:&但是那不可能是我啊,因为我还在这里啊!&
这时,听到吵闹的客服经理走了过来,然后跟你解释扫描设备确实正常工作了,而&你&确实已经到了北京,只是上海这边出发室的细胞摧毁设备坏了而已,&但是你不用担心,我们只要把你送到另一个出发室,然后单独启动里面的细胞摧毁设备把你摧毁就好了。&
虽然天天要去北京上班的你每天上班和下班都会被细胞摧毁设备各摧毁一次,但是这个时候你突然慌了:&等一下,不能这么做,我被摧毁后不就死了吗?&
客服经理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先生,你看监控录像,你在北京活蹦乱跳的呢。&
你更慌了:&但是那不是我啊,那只是我的一个复制品,我才是真的我!你们不能摧毁我&。
客服和经理无奈地对望了一下:&很抱歉先生,但是法律规定我们必须摧毁你的细胞,我们不能在不摧毁出发室的身体的情况下就在到达室构造一个身体。&
你囧囧地看着对方,然后开始逃命。这时候两个警卫抓住了你,然后把你拖向另一个出发室&&&如果你跟我一样,在看这个故事的前半段的时候,因为觉得瞬间传送这个主意很酷。但是故事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瞬间传送是一种移动的过程,还是一种死亡的过程?&如果在故事一开始就问这个问题,可能你会觉得莫名其妙&&瞬间传送明明是一种很安全的移动方式嘛,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它越来越像一种死亡的过程。也就是说你每天来回北京和上海的时候,你都是被细胞摧毁者杀死,然后设备又创造了一个你的复制品。&对于那些认识你的人来说,你经历了瞬间传送后安然无恙,就好像你的太太瞬间传送回家后也看起来安然无恙。她会像你吐槽今天上班的经历,并且讨论周末想去哪里玩。但是,有没有可能,你的太太在那天就被杀死了,而你抱在怀里的只是几分钟前被创造出来的复制品?&而这一切,依然取决于&你&是什么。认同数据理论的人会认为到达北京的你和从上海出发的你是相同的,瞬间传送并没有杀死你。但是我们都能理解故事结尾处那个还在上海的&你&的恐惧&&人们是否能在确认自己的数据已经活在了北京后,安然接受在上海被毁灭的现实。&更进一步说,如果传送器可以把你的数据送去北京进行构造,那么它能不能把数据送去东京、南京和西京再造出三个同样的&你&?这时候要承认四个&你&全都是你就很难了吧?而传送机思想实验,其实就是对数据理论的有力的反驳。&同样的,如果有一个自我(ego)理论,认为&你&就是你的自我(ego),传送器思想实验也能同样的反驳。一想到北京的那个&我&,会和我的朋友成为朋 友,会继续上网发帖,会继承我的生活,没有人会想念我或者觉得我已经死了(就好像你没有觉得你被传送回来的太太死了一样),这些都没有意义&&北京的那个&我&的死活我不关系,我关心的是我的死活。&这么看数据理论也不靠谱,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回到身体理论和大脑理论呢?先别急。
大脑分裂测试人类大脑很牛逼的一点就是左右脑是能够单独运作的,如果你把左脑或者右脑切除,那个人可能还是能够存活下来的,甚至他剩下来的一半大脑能够学会失去的那一半大脑的功能,使这个人能继续原本的生活。
假如说,你有个双胞胎弟弟叫小新。小新的大脑生病了,你决定捐出半个大脑来救他一命。于是医生把你们两个的头颅切开,把小新的大脑切除,然后把你一般的大脑给了小新。你醒来后,觉得和原来没什么两样。而小新(因为是双胞胎,所以基因本来就是一样的)醒来后获得了和你一模一样的人格和记忆。
当你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后,你慌了,&小新&知道了关于你的一切,而你这时候需要让他发誓不要告诉别人,但是你又意识到没必要这么做&&他不是你的双胞胎弟弟小新,他是&你&。他对于你的隐私同样的在意,因为那也是他的隐私。
而当你看着那个曾经是小新的人,看到他因为在小新的身体中而惊慌,同时你也感到奇怪&&为什么我留在了我自己体内而不是去到了小新的体内?左脑和右脑都是我,那为什么我现在只是在我自己体内,而不是同时透过两个人的视野看世界呢?
不管是哪一半大脑在小新体内,为什么那一半大脑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那个在小新体内的&我&是谁?为什么&他&会在小新体内而我依然在我的体内?
大脑理论已经没有办法解释了。如果大脑去了哪里人就去了哪里,那么如果一个大脑同时在两个地方呢?被传送机思想实验击败的数据理论和大脑理论根本半斤八两嘛。&本文一开始就被证明不靠谱的身体理论,这时候就来劲了&&你当然会留在你自己体内,因为你的身体就是你,你的大脑只是身体用来思考的工具而已。小新不是&你&,小新是小新,他只是拥有了你的思想和人格的小新罢了。不管怎样,小新的身体依然是小新。&但是不要这么急就投奔身体理论,我们再深入考虑一下:&我们从传送器思想实验中学到的,就是如果你的大脑数据被传送到了另一个大脑里面,哪怕这个大脑和你的大脑在分子结构上是相同的,这也只是创造了一个你的复制品而已&&一个恰巧和你一模一样的陌生人。上海的那个你是特别的,当你被用另一些原子重造了之后,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失去了,而这失去的东西才决定了什么是你。&
身体理论和大脑理论会指出北京的你和上海的你唯一的区别就是组成的原子不同,北京的你的身体只是像你的身体,但是他依然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那么是否组成身体的材料就是答案了呢?让我们用两个测试来验证一下:&
细胞替代测试假设我们把你手上的一个细胞,用另一个完全一样的复制品代替了,你还是你吗?当然还是。那么,如果我们一个接一个的把你身体1%的细胞都用完全一样的复制品代替,你还是你吗?如果这个比例变成了10%呢?30%?60%?
北京的那个&你&就是一个被100%替代的版本,但是前面我们已经决定了这个版本不是你。那么,分界线究竟在哪里?究竟替代百分之多少的你能够使得剩下的你变得不是你,而只是一个复制品呢?
这个测试很难回答吧?考虑到我们用了替代的细胞是分子结构一模一样的,那么一个在一旁观测的人根本不会觉得你发生了变化,这样看来你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死去,即使我们最终把你100%的细胞替换了也是一样。
但是,如果你100%的细胞都被复制品替代了,那这个你和在北京北传送器制造出来的&你&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
身体粉碎测试假设你使用一个原子分散设备来把你的身体粉碎成原子&&设备启动后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浮动着的原子&&然后几分钟后,这些原子又按照原来的排列方式重新组成为了你。
这个被重新组成的你还是你吗?还是你在被粉碎的时候已经死了,而被重组后的那个其实是你的复制品?如果说这个重组的你不是复制品的话,那么北京的那个你也不能算作复制品了&&唯一的区别只是原子分散设备保存了你原本的那些原子,而北京的传送机使用了另外的原子,但是在原子层面,原子是一样的,你体内的一个氢原子和北京传送机使用的氢原子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如果北京的&你&不是你,那么粉碎后重组的&你&也不能算是你。
以上的两个测试想要说明的是,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的区别不是你原本的那些细胞是不是还在。细胞替代测试说明的是用复制品细胞慢慢的提到你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身体,并不会改变你是你这个事实,而身体粉碎测试则说明你的组成材料可以经历粉碎和重组但是重组后的你并不比北京传送器构造出来的你更原版。&这下身体理论又靠不住了吧。&这两个测试同时还说明了,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的区别可能不是原子和细胞是不是原装的,而是在于连续性。细胞替代测试能够让你依然是你,因为替代的过程是逐步发生的,是一个一个细胞发生的。而如果身体粉碎测试是你的&终结&,可能因为粉碎是一瞬间发生的,而这种粉碎破坏了连续性。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瞬间传送机可能是杀人机器&&因为北京的你和上海的你没有连续性。&所以,我们讨论了这么久的大脑、身体、数据、人格、记忆,其实是跑偏了?有没有可能,当你移动你的大脑,或者粉碎再重组,或者把大脑数据传送去另一个新大脑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你?有没有可能这些要素都不是单独成立的,而是一起组成了一个连续的存在?
连续性几年前,我的祖父还在世,那时他已经90岁了,记性也不好。有一次,他指着墙上的一张自己6岁时候的照片,说:&那个是我。&&他当然没说错。但是,你要说照片里那个六岁小男孩和我面前这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是同一个人,难道不滑稽吗?这两个人没有任何的共同点。物理上来说,他们完全不一样,那个6岁小男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死了几十年了。&至于他们的性格,我只能说这个小男孩大概是不会喜欢这个老爷子的。而且他们大脑里的数据几乎没有交集,街上随便找一个90岁的老人,他都比那个6岁的小男孩的数据更接近我的祖父。&但是要记住,关键的不是相似性,而是连续性。如果相似性能够定义一个人的话,那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就是同一个人了。我90岁的祖父和那个6岁小男孩所共有的是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具备的,那就是这个90岁的老人可能不解的自己6岁时候的样子,但是他记得自己89岁的样子,而那个89岁的人,记得自己85岁时候的样子。那个50岁的自己,记得自己43岁的样子。而那个7岁的自己,记得自己6岁时候的样子。&
这是一条长长的不断重叠的由记忆、性格和物理表征组成的链条。&就好像一艘年迈的小木船,你可能已经修过它几百次,你一次又一次的替换它的木板,知道有一天你意识到这艘木船的每一片木板都被替换过了。这还是你的那艘小木船吗?如果你曾经把你小木船命名为&隔壁王嫂&,那它现在是不是要改个名?但是你知道,它还是&隔壁王嫂&对吧。&也就是说,你其实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故事,一个不断发展的主题。你就好像一个装满了东西的房间,有些东西是新的,有些是旧的,有些你知道在那里,有些你都不知道&&房间的东西一直在变,每天都不一样。&同样的,你不是一组大脑数据,你是一个内容一直在变换的数据库,不断成长和更新。你不是一组原子,你是一套告诉这些原子该怎么组织的指令。
灵魂人们总是说灵魂,我总是不了解他们在说什么。对我来说,灵魂好像一个充满诗意的婉辞,用来描述大脑中非常内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为了把人类从充满生物本能的动物中区分出来的优雅尝试;或者说是一种宣布永远的方式。&也许人们在说灵魂的时候,他们说的是那样把我90岁的祖父和那个照片中的6岁小男孩联系起来的东西。他的细胞和记忆来了又走,也许唯一不变的那一丝联系就是他的灵魂。&在从物质和精神的各个角度讨论了&我&是什么后,也许这一切的答案其实是看起来不那么靠谱的理论&&灵魂。&
结语本来文章写到这边就完了,但是想想不行,我还是不那么相信灵魂。&我现在的感觉是完全失去平衡的。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花了一星期思考自己的克隆体、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大脑、思考是不是每次睡着都是死去而醒来的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如果你想要一个很让人满意的答案,请自己阅读以下的相关来源部分。&我之前告诉别人我要写这个话题,他问我为什么。在写作这篇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了帕菲特的这句话:&早期的佛教徒认为人生的很多甚至大部分痛苦来自于对于自我的错误认识。&我觉得这话说的可能很对,而这也是思考自我的目的。&&
相关来源本文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原创内容。我在创作的时候读和听了很多关于个人身份的哲学,并把它们组成了本文。文章用到最多的两处来源是帕菲特的《Reasons and Persons》和耶鲁教授Shelly Kagan的关于死亡的公开课,内容可以在线观看:http://oyc.yale.edu/philosophy/phil-176#sessions&
David Hume: Hume on Identity Over Time and PersonsDerek Parfit: We Are Not Human BeingsPeter Van Inwagen: Materialism and the Psychological-Continuity Account of Personal IdentityBernard Williams: The Self and the FutureJohn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Chapter: Of Identity and Diversity)Douglas Hofstadter: G&del, Escher, BachPatrick Bailey: Concerning Theories of Personal Identity&【文章来自谢熊猫君的知乎问答, 谢熊猫君 北斗前总编,知乎著名大V,《知乎日报》常客。】
&(编辑:蔡梦莹;责编:杨修)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卡死了,重来
《白鹿原》启播大会
讨厌的媒婆痘!
像梦一样自由
不喊麦!聊聊
都来吧都来吧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一个人原来不容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