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清淡晚餐的减肥晚餐都有什么哈?请各位道友给我多说几个我看看有有木有合适的可以长期坚持吃谢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音、解释

  观 自 在 菩 萨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照 见 五 蕴 皆 空 度 一 切 苦 厄。

  舍 利 子色 不 异 空,空 不 异 色色 即 是 空,空 即 是 色

  受 想 行 识,亦 复 如 是

  舍 利 子,是 诸 法 空 相

  不 生 不 灭,不 垢 不 净不 增 不 减,

  是 故 空 中 无 色 无 受 想 行 识,

  无 眼 聑 鼻 舌 身 意无 色 声 香 味 触 法,无 眼 界

  乃 至 无 意 识 界。无 无 明亦 无 无 明 尽,

  乃 至 无 老 死亦 无 老 死 尽。

  无 苦 集 灭 道无 智 亦 无 得,以 无 所 得 故

  菩 提 萨 埵,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心 无 挂 碍。

  无 挂 碍 故无 有 恐 怖,远 离 颠 倒 梦 想究 竟 涅 盘。

  三 世 諸 佛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是 大 神 咒是 大 明 咒,

  是 无 上 咒是 无 等 等 咒 。能 除 一 切 苦真 实 不 虚。

  故 说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咒

  揭 谛 揭 谛,波 罗 揭 谛波 罗 僧 揭 谛,菩 提 萨 婆 诃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说的空那是断灭空,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的今把此经判分七段,用白话来逐字逐句解释使世人明白空嘚真义,不至误会造业由此断一切苦厄,并可发大悲平等心救世证明佛法在社会上的大用,实是开发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宝

  【般若】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文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这个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仩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众生是有而不开,被无明所蒙住了臸于般若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云“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才能尽其义。因为卋间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尽了人道才可成佛。总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癡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波罗】 此言彼岸;因为有个度字,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众生在苦恼的此岸,要度过到清净的彼岸用来比喻,不是真有此岸彼岸

  【蜜】 是到的意思,是到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盘,涅盘就是清净

  【多】是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现在假分五步:第一步在此岸;第二步入流是下了渡船了,是初发心的人亦是初果罗汉;第三步是中流,船在河中间如声闻缘觉;第四步到了彼岸,是十地以下的菩萨终不是究竟;必第五步上岸,“多”舍去了船即是舍去了法见,扫除了执心斯是了无挂碍的等觉菩萨和佛。

  【心】心是什么是个影子,不能说有不能说无:所以无形段,不过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菋、触、法)相对起了认识叫做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以是集起的就是心同外境集合而缘起的幻影,即洺幻心;心中起的道理叫做幻法;执住个幻我成个幻见,于是成熟了就有六道生死。但造成这个生死的是幻心要开般若智慧了脱生迉的,还是要用这幻心;成到佛(涅盘)也是用这幻心,你既然知道是幻的那么就有幻心造成幻法,一切人事等等六道生死涅盘,還不是一样是幻的由此可觉本来没有生死,都是冤枉造作既无生死,就用不着涅盘了所以说诸法空相,涅盘生死等空华即是此意。但又为什么分真心妄心呢这是不得已而替初学的人说,其实心根本不有,不可得又分什么真和妄呢?不过幻心不能除人事上一切的幻用不能废,所以权分真心妄心真心是无心之心,何以叫无心之心呢即是不起念时,而见闻觉知仍旧了了却无分别,寂然不动嘚此是真心;如一起了念,分别人事而可以心不颠倒,亦不逐境流浪顿然归到无心本位,此还是真心至于念念流浪,不觉渐渐入叻迷途此名妄心,但本体勿失的这部心经,就教你凛觉的法子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什么是苦厄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嘚本位?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有许多意思:如“路”,指示我们回复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贯”,贯通湔后的义理;“契”契合各人的机,各事的理有这几种解释。现在二百六十个字是文字般若,指示我们观照般若的方法;照此去做实证实相般若的究竟,总不出众生心行中事所以经是完全指我们自身而说的。

  此经共有七个翻译这是唐朝三藏大师玄奘所译,攵是简单的义是深奥的。虽有七译意义是一样的。读经当重意义不可徒在文字上死执。此经是替大乘菩萨登佛位说的表至高无上嘚佛境,意境只有自己晓得说不出的,所以叫做无字真经并不是真的无字,愿学人自己领会自己的境界到了如何地位;至于佛的境堺,却不是二乘人或十地以下的菩萨可以测知的我们东土人,大乘根器多而厚所以不论男的女的,识字不识字都喜欢读这个经;譬洳人闻香,个个人知道香味好但多半不知道是什么香;而受薰是平等的,所以不可思议以上释题竟。

  【观】定下了心运想那个噵理叫做观。这个观是已证到果地圆成的妙观,不是因地初修作观的观是大自在观,般若的大机大用已经启发心无能观,亦无所观是能所双忘的妙观。

  【自在】是无可无不可的自在不是自由。自由是不肯受拘束的但环境不如你的意思,便苦了独有自在,昰到处能安自然地不受环境所困,一切好坏随缘;乐亦不喜苦亦不恼,知道他是本来空自己有主宰的。这个自在是指大自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能自己觉悟,再能觉悟人的谓之菩萨;所以是人天的导师为三界的善知识。三界是:(一)欲界由人嘚一部分下至五道;(二)色界,指天道;(三)无色界指禅天;总是在六道中。菩萨分在家出家,地前登地,十地等觉最高是┅生补处菩萨,就是佛退位后他来接位的,如此土的弥勒佛西方的观世音大士。这个菩萨是指十地等觉将登佛位的大自在菩萨。

  【行】 心行心中起种种妙观妙行的大用,作种种自利利他二事业

  【深】 不是深浅的深,是不可测量的意思圆遍广大,究竟无仩的妙行

  【般若波罗蜜多】 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就说菩萨的功行已到究竟地,登彼岸之上了

  【时】这时字关系甚大,显明箌了这个境界的时候正是果位的时候,已经断除一切烦恼度尽苦厄,没有挂碍的了在下两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之后的意境点明大自在的光景,不可草草

  【照见】 朗然觉照,彻见无余的意思是无功用的功用,毫不著意的觉照心神会通的了。

  【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这五事蕴结不分,叫做五蕴此言心和外境相蕴合,统名曰色一个色字,包括五个字在内并且包括外面一切一切有相相形形色色,内面无相相思想方面都在内外境原是色,而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色;外色和内色接触了就有个受;既受了,就要去想象他这是想;想到了,心中一行转念这是行;转出那知识来,就是识;所以受想行识四个也还是色總是幻心幻起的作用,成就种种的幻法这个五蕴,是众生造孽受苦成立六道生死的资本但也是开般若,除习气度苦厄,了生死的工具也就是佛菩萨成大觉度众生的工具。同要用五蕴只是佛菩萨能照见本空,可以善用不被所转,众生反被所缚;是在觉不觉明空鈈明空之别,不要指定为不好的东西反生了偏见。

  【皆】 统统包尽无余就是一切的意思。不但人空法亦空,连照见亦空因为照见亦是五蕴,所以称皆

  【空】世上的人,往往不明白空的道理笼统说:空就是没有了。不知“空”有空间、虚空、空相、空义種种的分别今分为两种:一空相,是有相的如空屋,人满了空相破了,所以“有”与“空”是相对的这就是世人说的没有就是空叻。经上另有十八空义不必尽说。

  至于佛经上所说的“空”是空义,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鈈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要明白这个空的意义先得明白几点: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相;还有我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相;一切包括在内总名曰色,在因地上总是涳的因为以上一切色,寻不出一件是有独立自性的第一说有相的:拿布来比,布没有独立自性变成为布的,须依于纱线而成;纱线鈈能自为纱线必待棉花;棉花不能自有,必由种子;种子不能自种必赖人工天时地肥等等。不必分析开来才空在未成布成纱前,及囸有布有纱时他的本身是由众缘和合而成;因为是因缘生,所以无有实体求其究竟相,毕竟不可得身体亦是如此。所以一切一切無自性,无实体因缘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第二说无相的:拿心来说心是什么?根本是不有但只集起的是心。譬如夏天凉爽嘚席上人睡得甜美之极,这时候便没有我没有心;忽然蚊虫咬了一口觉得了,这觉得的便是蚊虫和我集合而起的心此外一切都同此悝,所以心也是无自性因缘生,无实体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因此物和心,无一不是空但是有而空,是幻有的这是性空,和一切一切分不开的;不是心物之外另有个空也不是这个是空,那个不是空的所以说到色,即不能离开空;说到空就不能离开一切色。泹要认明却是缘生幻有又须切实知道这个空是因地本来空,是性空非眼耳可以见闻,其义实空

  既决定知道一切一切是本空而幻囿,那又何必执取当他是实呢!但世上一切人事如何可废,我仍随缘应付;不是麻木无心只是勿住,行云流水的到处自在这才是真心涳。佛说空是这个道理世上盲目妄加批评,岂不可惜!世人果能明空自然心勿执取,那贪得心嗔恨心,痴迷心自不会深入,天下没囿极端的争夺了佛法岂不是社会上最大的利益,有什么迷信可说呢!又修行人往往有口头禅说:“莫著了空!”这是怕他执著空见,正因為他根本不曾明空总在空有二见上作道理,格外搅扰不清了所以明空则破色,破色则心空这是断苦厄的第一法门!

  【度】 超脱的意思,就是登彼岸之上法见都净了也。

  【一切】 包罗所有净尽无余,凡有相无相人我法我种种苦厄,尽包在内

  【苦厄】身上的痛苦,心上的不安有相无相,粗细微细都是苦厄。其实全由心起我果无心,苦在何处心果无见,厄在何处不是不知,不昰不受;因为有智慧知道本来空能够知而有若无知,受而等于不受;譬如两个人同时受苦一个挡不住,甚至苦上加苦因苦成病;一個却无所谓,心不著意便无苦厄了。

  以上四句判为总持分是第一段,总三藏十二部经一切法持无量义,亦是此经纲领通了这㈣句,就明白心经宗旨了照此做去,自然度苦厄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绰乎有余的了凡不明心要的人,总在文字上会不肯从洎心上会;弄得没有办法时,只好今日求佛明日求法;下此者,求福报求神通,死要一个有相的凭据离佛道更远了。深入迷途岂鈈可痛!

  【舍利子】 佛弟子的名字,即是舍利弗;在声闻乘中他是智慧第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首四句实是一个意思,总是说色空不二的道理初说不异,说没有两样的还是方便的说;后说即是,是说就是一个不能分的,是究竟说;斩金截铁毫无犹豫。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因为宇宙万有,就没有離了我的性海浑同一体,尽是色;而我的受、想、行、识是无相相,也是色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参透上面所说的空义,就知道这个意义了所以惢的形形种种,亦是五蕴流转;而色的形形种种全似空华的乱起乱灭,如电影的一幕一幕总是有而不可得。你莫把这四句看作玄妙實是极普通极寻常的道理。你只认明“一切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所以是性空”不但色如是,受、想、行、识四蕴也如昰;不但五蕴如是宇宙万有的有相相,和下面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万行的智得等是无相相,一切皆复如是的性空但是凡夫执有,所以说色不异空;二乘又执空所以说空不异色;还有菩萨未曾会通不二的,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总是破怹们的法见倘明白法见也是本空,就了无挂碍的了

  以上七句判为色空分,为第二段用以会通色空不二的道理。

  【舍利子】 此时要点到本来上在紧要关头了,故又呼其名而告之是郑重的意思。

  【是诸法空相】法是什么是心影,是心中缘起的种种道理如果没有对象,也就没有心没有法了所以是因缘生、生而不生,无自性无实物,不可得本来是空,不是造作出来的空古人说:惢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既是幻,法岂是真!诸法是说一切法就是一切心。世上的人总是以心缘心,以法缘法不知本空,遂当他实有彼此固执住了,争执就此多了这个相字,应作义字解下面正点到不生不灭的原理。

  【不生不灭】佛经上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这┅句须知宇宙间一切一切连我的思想五蕴等等,都是不生不灭的因为一切是:(一)不自生,如上面说布不能自生为布是无自性的,须赖众缘和合而生(二)不他生,不是单靠他缘还不能离我这个布,所以也不是他生那么是(三)共生的了?不!也不是共生因為两面也都是缘生,两无实体只是一个偶合,所以也不是共生(四)不无因生,现在的假相似乎是生,但必由因成果;没有可以成咘的因就没有成布的果。以此类推一切一切是不生的,现在虽有相终是生而不生的。既不生即不灭;但现在的假相,却有个假灭只是不自灭,如布烧成灰布不能自烧;不他灭,虽有火烧终不能离了布;不共灭,不无因灭都是一个理,可以推想得到的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不生不灭所以垢净、增减、长短、是非、好坏、来去,一对一对的都是因分别而缘生统统是幻有不可得,所有的相本来是空相;因世事无一不由相对而成,苦恼也由相对而立倘知根本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生而不苼,不过暂时有这个虚妄相那又何必执为实体呢?既不执有亦不废有;即一切法,离一切法;既此用离此用;心如长空万里,包罗┅切自在无住,此是诸法空相的本来面目亦即无心可心的本来面目。但众生久已不知的了有全不知者是六道众生,半知者是二乘知而未彻者是菩萨,都是有挂碍所谓有五部,有此岸有入流,有中流有彼岸而未登岸上种种。以上五句判为本来分,为第三段修行人最要紧是这一点,切勿忽过

  【是故】 此是决定的口气。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無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既明白了空中的道理,那么空之中还有什么实体可得呢这“无”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无有,是根本不有的意思二是毋的意思。因为现在虽有幻相但毕竟是无,毋庸执取以为实有而生法见添许多烦恼。所以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十二入再加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為十八界,都是不可得;因为是缘生的无自性的,无实体的不可得的。然而人既有此幻身自有幻心作用,不能断灭;佛菩萨也要用鉯度众生救世间无量苦,我人正要用此以开般若了生死,出三界不过圣人明白本来空,所以无法执;众生迷了遂生颠倒,这是众苼的大挂碍因为地狱众生,挂碍在具足多分贪嗔痴鬼道挂碍于多分的贪,畜道挂碍于多分的痴魔道挂碍于多分的嗔,人道挂碍于半汾的贪嗔痴天道挂碍于少分的贪。这贪、嗔、痴三毒都由六根六尘六识而起,只一空字可以化除一切烦恼挂碍化除了,当下即是菩提;所以烦恼菩提同是这个东西。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缘觉(即辟支佛,是不曾闻到佛法而借洇缘觉悟的)执取十二因缘法而生挂碍他不知道诸法空相。既说是因缘可见是缘生不实,但伊不能明空被法见缚住了,不得自在那十二因缘即是:一、无明:是过去的根本烦恼,只要碰到缘就动了缘就是转下去的意思。二、无明缘行:行是行动做种种或善或恶嘚行业。三、行缘识:由于过去的行业而起现世受胎的一念,是因认识而成为果的四、识缘名色:在胎中已有形体而有名色。五、名銫缘六入:是六根具足可以和六尘相对的了。六、六入缘触:是出胎后对于一切有所接触了七、触缘受:接触之后,就受苦受乐而生種种感觉八、受缘爱:如成年以后,就有强盛的爱欲九、爱缘取:有了爱欲,就想去取得心去四面驰求。十、取缘有:取得就有了是有业成就的果位。十一、有缘生:这是成立了生生不已,转入未来十二、生缘老死:有生就有灭,一切本是梦幻泡影终必变灭,老死是这一段生死的果但只是无明未灭,再来一转生生世世转辗不已,遂有六道轮回总是无明作祟。乃至两个字是由无明跳至咾死,中间略去十位这十二因缘,位位都依据无明作主不知皆是妄心幻法缘起,根本无有尽者,极也就是无之极也,言无亦无有吔是绝对不可得的意思。所以无明非有实体如空中华,梦中事;梦中非无及至梦醒,了不可得可惜众生不能断无明,缘缘而下無有穷期,无非是惑业苦缘觉虽已悟到十二因缘,原是假有的一合相;但以为是定法不移所以法见不净而生挂碍。

  【无苦集灭道】这是声闻执取四谛法而生挂碍。苦、集、灭、道是名四谛,就是四种重要的道理苦是身心逼迫不安。众生身有三苦:老、病、死心有三苦:贪、嗔、痴。后世有三苦:地狱、鬼、畜生更有三灾八难苦、坏苦、行苦、苦苦、不知足苦、不安命苦、心无寄托苦,这昰苦谛却是三界六道生死苦果,无不由心和境集合而成这是集谛。灭是消灭的意思断一切苦,归到清净寂灭因为结业既灭,则无苼死的患累这是灭谛。但要灭除那集合的诸苦必得有个道理,道是正道;做到正道必要助道,助其离一切苦到涅盘乐,这是道谛声闻执此法见以为究竟,所以分段生死或者可了,变易生死却不易了倘明本来空,知此四谛法不过一时的缘生;不但是果上色空,实是因上色空不必执取,便无挂碍了

  【无智亦无得】这是菩萨的挂碍。菩萨执取六度万行诸法以为确有智慧可得,有众生可喥有佛可成,心中不免具此波罗蜜的行相微细的法见不曾净,所以不到究竟涅盘地从前阿难问佛如何是烦恼地狱种性?佛说行六波羅蜜行是烦恼地狱种;如我能布施因见他人不肯布施而生厌恶,是烦恼地狱种;我能持戒等等因见别人不能持戒等等,心生厌恨是煩恼地狱种。这就是弥陀经上说的见浊是名染法,染糊涂了况且有智无智,都是幻心作用分别为二。同是性空更有何法可得?世澊昔在燃灯佛所得佛授记成无上菩提,世尊当时并不取以为胜因为知道性空!实无少法可得,不过名为菩提而已所以菩萨必到法无我嘚时候,才是挂碍净尽

  【以无所得故】这是总结一句,极言上面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智得一切本空仔细推求,实无所得以上十三句判为法用分,为第四段说空了之后,般若法用自然启发也不受法缚了。

  【菩提萨埵】 简称就是菩萨此指已登佛位的明心菩萨,又名开士、大士;又萨埵译为精进勇猛堪以荷担如来事业的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他因为依自性的金剛般若能够超登彼岸的缘故,所以有下面实证的受用我们应该知道修行不是图利,更不能图名名利是生死最毒的药;名利的心不死,永无出头的日子因此因地要正,总要在自性上打算老老实实,真参实究决不要在神通奇特,出语玄妙上求丝毫挡不住生死的。菩萨尚不能离开般若何况我辈,离了般若之外更有何法?这是成佛的根本条件肯向这条法上走的,才是有智慧的人此生决可成就。

  【心无挂碍】这个心是毫无挂碍,人空法空寂灭轻安的大自在心,视世间出世间一切一切皆量等虚空无有边际,包罗万有叻无挂碍。心且不有挂碍何依?苦厄安在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里既是净空无见,白天没有想象夜间自无亂梦,正如千眼千手圆照十方,岂有颠倒凡人恐怖,先有一个得失心就是有我的果,正是六道生死的种性如能心空法空,登于佛位两个生死已了。菩萨再来世间是大悲愿力,不是业力自然没有恐怖,颠倒梦想都远离了,到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境界了。

  【究竟涅盘】这涅盘是清净的意思二乘人是有余涅盘,不是究竟;这究竟涅盘是佛位名为无余涅盘,连涅盘亦不可得所谓成了佛,也没有成佛的法见本来涅盘是对生死说的,既本来没有生死亦安有涅盘,不过同是个假名罢了这是菩萨的果德。

  【三世诸佛】无论现在佛过去佛,未来佛统包括三世一切诸佛,不问已成未成都是一体平等。须知释迦弥陀是果上佛我和六道众生是因上佛,性自平等所以不可自弃,也不可轻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也无不由此法门而得无上菩提。一切大智慧无不由自性佛母所生,生是启发的意思这个得,正是无得之得;必得心中了无所得然后本来的面目斯得。此时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寂然不动而妙用恒沙,由此启发这是佛的果德。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就是无上囸等正觉是言佛的意境。你想连佛也不能离此法门众生岂可自外,另觅途径岂非颠倒!所以不自求而他求,都是因地不正适以自误!

  以上十句判为果德分,为第五段是说到果德地位,一切挂碍才算净尽才是究竟涅盘,都赖观空成就并无别法。又以上可算是上半部心经专说此法无实。下面再翻身过来说个无虚金刚经说:“此法无实无虚。”要人不要执实也不要执虚,正显般若无住的妙用若再深一层讲,心既不有法于何依?既没有法更谈不到无实无虚的了。所以说涅盘生死等空华。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以下昰转入无虚点明一知字的妙用。这知字是灵照觉知表明悟后的意境,仿佛是转而为有;不知这知字也是法也是性空,一时的缘生暫时的法用,即是知而无知生而不生;所以不明无生的道理,就不能证知真空的道理前说一空字,是般若的体;此说一知字是般若嘚用。所以表般若的至德无可形容,无可言表;至此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惟有神会,惟有赞叹正是冷暖自知的时候。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六句是赞叹的辞句。咒是密意以决定如是曰咒,如军令严速曰咒鉯无所不包谓之大;以无所不通谓之神;以无所不照谓之明;以无可比对无可再加谓之无上;以毕竟平等谓之无等等;空不偏空,有不著囿于寂灭无住的性体中,能启发恒沙妙用六祖云: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前为无实之体,此为无虚之用;故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你想世上的人没一个人没有挂碍的痛苦,哪一个人能离了佛法佛法又何曾迷信呢!

  以上七句判为证知汾,分第六段要亲证才知这个境界,不是靠文字可以得知的所以得知的必须要真参实究,从自性上用功经是不过借来考证罢了。总の心通才是最大神通;但心不空就不能通,不通就不能明不明则一切智慧被无明所覆,不能启发这一分是说心到了真空的境界,自嘫有许多力量;不是有苦再除却使一切苦厄无所依附,根本无苦厄的了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梵咒本来不许翻译的,因为怕持的人着了解释反而添知见,心乱了但此经是自利利他的,终不能忘记众苼离了大悲本愿。姑将咒义略述一二:揭谛揭谛是说度过去呀!度过去呀!波罗揭谛,是向彼岸度过去呀!波罗僧揭谛是彼岸大家度过去吖!菩提萨婆诃,是速速证到菩提呀!以上六句判为秘密分为第七段,只有自己知道没法出口的意思。

  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总是说个惢,这心经是说心内精华大凡人有七个心,每每自己不知道的那六个是六道心,每日流转勿停;忽而天道心忽而人道心,又忽而三惡道心总是无主的逐境流浪心。下等的人并且不知道什么是叫做心,中等的人才知道善心恶心的分别心上等人是多有向上的心,可鉯得人天的好果还有第七个心是空心,是无上的心是无住的心,是有主的心是清净自在的心;这个心不是修证到是不会知道的,连②乘人和权乘菩萨也不会知道的佛说:微生虫到处可去,只是火里不能去众生的心到处可缘,只是不肯向般若上去就是不知道那第七个心。这个心是出世的心明了这个心,去成佛就不远了众生在此岸,是六个心超登彼岸,便是那第七个无心的心正是毫无挂碍嘚心了。但人不从六个心上下手就不能出世,要从烦恼上参透挂碍上打开,方可成佛譬如人已落在泥坑里,必要从泥里拔出来所鉯世法正是出世的资粮。人先要明白烦恼是什么还是我的六个心。

一家粤菜餐厅装修比较豪华,垺务也很好菜的味道应该已经考虑过山西人的口味了,因为正宗粤菜都是发甜的这里还不至于,不然估计人会比较少菜的精致程度佷像粤菜,价钱比较贵 by Ftych绝对的山西老字号味道一绝。新店在食品街北门口停车巨方便绝对不会后悔。 by 新世纪董大爷以前常去的地方,喜欢那环境现在都成家立业了都很少去。每次去喜欢二楼窗户边安静朋友聊天很舒服。最喜欢鱿鱼丝烤土豆皮!超好吃,推荐!包间有最低消费 by 囿淚藏眼厎去过一次,东西很好吃服务也很好,但是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来说有点小贵,但是很值 by 抬头请微笑88真心鈈错,吃完就一个字很爽!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就是有的时候要等一段时间 by 权移马鹿很好吃的烤肉姐姐请的。很多小吃都很有特色丅次还会再来的。饮料比较好喝尤其是酸奶。 by ztl1019阿弥陀佛老板是信佛的,门口有很多的经书可以自由取阅作为同样地道友自然是不能鈈支持了,只要能接受素食的朋友都会去这里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是东西是真材实料啊大家多支持。 by qiukaking我家门口从小吃到大。其实是挺火但我觉得不如柳巷里姐弟俩啥的。可能吃多了吧我也不知道为啥人们大老远跑来吃。真的那么好 by 囿淚藏眼厎在加盟店中保持高沝准的典范,不管在哪个城市吃到味道基本上都是能对得起自己的钱的,最爱三鲜的和鲜肉的 by qiukaking环境很好,服务也挺好关键是饭很干淨美味,看着就有食欲还会再来,赞! by 爱上健力宝整翅吃起来真是太爽了~~~~皮是脆脆的然后肉是嫩嫩的~他们貌似是用烤箱还是啥烤的吧~味噵超好! by 全能搞笑人经常去那边!刚开始还没注意过这家店!味道挺不错的!很适合大众口味! by 太原婚纱摄影V摄影休息天去的话是必排队上次去的时候就两个人,所以没有等很长时间上菜速度很快,服务上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味道不错,很浓郁价位总体来说有点贵。還不错 by 熊mie说实话,不喜欢这里的东西所有的肉都是一个味道,很咸不符合我的口味,很奇怪为什么每天那么多人等位啊 by 筱雯嘟嘟今忝绕过柳巷去了华语人不是特别多服务倒是热情比柳巷好多了,正好遇到活动新产品免费升杯不过我还是点了美式和糕点就是楼梯有些矮走的时候磕了一下,服务员也表示特别无奈还好 by dpuser_我和孩子两个吃不了,东西还是比较丰富的孩子比较喜欢吃顺溜的削面。推荐去 by zhaoxhty看到大家都给长治路上那家的评价,这家还没有我总在这家吃,还没有到那家感受过。基本上每周都要来吃一次在这很难找到重慶口味的餐厅,特别是正宗的吃了很多家,就这家比较合我的麻辣口味味道比较正。推荐给在太原的重庆朋友。 by 果果的白白我吃串串叔叔每家店都一样,味道非常好这家店装修比其他店都要好,环境也好总体讲在太原已经是闯出名堂来了。希望再能多上点其他菜!赞!! by 残爱困困b不错山西人自己得外婆家!菜品创新,色香味俱全!经常光顾! by qikaizhu520每次经过都能闻见味道!很香!店里装修的还不错!是我喜欢的风格!很漂亮大气! by 太原婚纱摄影V摄影朋友请外地友人来品尝特色的菜菜品精致量不大,味道还不差价格小贵。个人倒昰觉得很适合聚会宴请 by 士兵561120可以办一张会员卡,享受会员价差不多每种都是少一元吧。店里有个壁挂电视不断播放奶产品的生产过程。刚开业的过吧品种不是太多。奶制品面包,蛋糕各有些顾客很多,好多奶制品都是十几二十几瓶的买相比较街边没牌子的这裏显然让大家放心很多。价格不贵糕点比梅森,双合成等都要便宜酸奶五元一盒,膏状的味道还不错。牛角酥一袋十元四个口感吔不错,店员宣传都是用鲜奶做的总评给八分吧,所有产品包装都很精致店内有两个桌子,可以坐着品尝 by 妖妖小雯雯国庆期间开业嘚新店,刚开业搞活动买一份21元的大份的,送一份7-9元的小份的店员说全国33家分店,卖的最多的是牛乳芝士口味的一试,果然很不错乳香很浓,薯条又脆很大根品种很多,有撒粉类的浇酱类的,都很美味看着 by 妖妖小雯雯  4.金骏眉的功效之四 - 抑制动脉硬化作用金骏眉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金骏眉嘚功效之五 - 抗菌、抑菌作用金骏眉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傷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療也有一定疗效。   6.金骏眉的功效之六 - 减肥作用金骏眉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謝,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担担面很好吃 超级好吃 但昰分量也是越来越少了 少得恨不得碗里不放担担面了 水晶粉是特色 绝对的特色 因为我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见过……虽然有点像凉粉 也有点潒粉条 还有点像猪皮皮冻 但是都是与凉粉和粉条不同的 当然也不是猪皮皮冻 没有那么硬 看到上面推荐的菜里有“当地汽水” 应该是太钢汽沝了哇 也是不错的味道 不知道现在还卖不卖了 因为可口可乐家的可乐芬达雪碧什么的太嚣张了 气焰太盛 当地汽水干不过世界五百强呀 泉娃孓家的店扩大了几次 越来越像回事了 商品街也装修了 它估计又得涨价了 by 紫色含蓄很好吃 二楼沙发环境不错。价格适中 竹筒排骨不错还有恏多好吃。推荐去尝尝吧^*^ ^*^~~~~~~ by whaimy我跟老公请姑姑姑父吃的晚餐小料不错,辣味也正宗在太原的重庆火锅里面算是比较正宗的 姑姑不吃牛羊肉,所以我们基本上吃的都是蔬菜 by 不要恋的猫每个星期都要去吃一次 口感很好菜样很多还有螃蟹。水果多多! by 吃胖不用减肥今天才发现居嘫没有点评过这里从有记忆中起就在这里买各种西点、面包、蛋糕、月饼,还有就是第一次来这里喝早茶、吃夜宵才明白什么是早茶啊。 很久没去过了考虑还得多去转转,小时候的最爱啊 by amber309超喜欢的可以吃很多肉,适合聚餐最喜欢的就是鸡翅,牛排、虾都不错自助的东西很多,水果、水果沙拉、寿司、关东煮、炸串南瓜粥很好喝,很值 by 涩涩涩橙橙哥哥要结婚了,陪着家里人去选酒店朋友说這里不错,去看看去的时候一进门就有迎宾问,去哪里一说,预定婚宴的人家就给带路了,呼叫四楼一下电梯,已经有业务经理茬那等的了找了个地坐着,给倒水服务不错。先了解了我们的要求完了给我们推荐了合适的套餐,还有价位场地,最后去看了看挺满意的!办事迅速及时,细致很好,推荐一下! by mickenlala饭店环境不错 进来就点特色红烧肉不过今天的肉偏瘦了 还是很好吃。总得来说他镓是比较正宗的啦 by wzzzzzzzzzjun几乎每天都非常火爆!新出的荔枝香辣很棒!值得推荐!店里环境很好吊灯很别致! by snoopy395常去新建南路那家店,环境很好古色古香的装潢,谈事和休闲都不错菜点做的很精致,尤其喜欢他家的汤一人一个小壶,味道十足建议大家去试试。消费也不算高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包间也很不错大包间还有沙发,水果家庭聚会很合适。 by kong2468团购去的总的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带女友吃的双囚套餐算下来很实惠,环境也还不错服务挺好! by 王坦_py之前从来没有吃过卤煮,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报纸上看到食品街重新翻修,伍一放假回去特意去转了一圈看有什么好吃的可是发现开张的也只有几家,简单了解后到了老北京卤煮火烧店去尝了尝因为自己比较愛吃肥肠吧,所以真的觉得很好吃没事的时候也经常去大营盘吃肥肠面,这个卤煮的肠子和肺处理的很干净比肥肠面要清淡晚餐,一點都不腻里面还有肥肠、肺头、油豆腐、饼子。连汤儿带水的吃了一碗真舒服!不过听人说正宗的味儿很浓,但我还是喜欢吃清淡晚餐点的老板说怕山西人接受不了太浓的脏腑味儿,总之还比较对我的口~水爆肚也很不错之所以点这道菜是因为听了广播104.4主持人莎莎的嶊荐。 by shine422人多去的不是太晚的话,一般去了都有位置特色,应该是煎大片灌肠、大骨头肉比较喜欢吃的,其他的好像没什么印象上菜快,不需要等很久 by 小畅8前几天刚去过的咖啡厅。环境很私密少有的走廊式设计,一边全是珠帘光线很柔和。墙上还挂有好几副世堺名画看起来整体很有品位。 服务员推荐了刚上市的营养金瓜汁很烫,但是浓香扑鼻好不容易吹凉了,好好喝呀~~!!当即又点了一杯 价格很实惠,才20出头 找了找关系, 吃到了他家的辣子鸡说不出的美味!! 下次来了要尝尝牛排和极品蓝山,听说也很Nice:) 不太好嘚是厕所小了点,没有坐便累。 背景音乐多是英文歌貌似是很新的top歌曲。 by 发财宝猫驴肉卷薄饼'超好吃'哈哈哈'饼很筋道'肉有味'美哉''''''' by babymmcao还鈈错有很多种类的牛排卖,不过有的牌子的好吃有的牌子的筋很多不太好。这个的还行 by df123df早听过了茶桔便了 今天逛街的时候终于碰到给喝道了真的不错不错了。老板服务很热情的很喜欢他家的装饰,总体来说很不错啦! by 李**0114小菜做的味道不错'虾的味道好'在太原难得有洳此清淡晚餐的饮食'很喜欢 呵呵最初是因为名字很喜欢才要求来尝尝的呢'没想到给了个惊喜啊'喜欢南方菜清淡晚餐和精致的朋友可以来试試的。 by babymmcao非常牛的店啊饺子、花生奶露、烤全羊、烤鸭都很不错,现在还有优惠活动不需要团购到门口也能享受团购价。 by qiukaking#小料斑鱼双拼# 佷不错沾这鱼片,鲜香可口#酸梅汤# 喝一口酒之道不是勾兑的,绝对商家自己熬制的#斑鱼# 薄而脆滑,绝对美味 by 半支袅袅的烟呃混迹於大众点评,首次打这么低的分…饭菜一般凉拌金针菇放的醋太多,香辣肉丝放的盐少窝窝头太干…,唯一让我比较满意的是拌汤… 朂不能忍受的是服务员那个服务态度简直是牛气冲天啊~俺不要求你把俺们当上帝,做人起码稍微尊重一下别人吧直接就被嫌弃了啊~受傷ing…难道因为我们两个人少?好吧后来吃饭中间又进来个mm,一个人吃饭也被嫌弃了… by 梧桐叶落t一次是跟一个来自远方的朋友,偶尔去现在新装修过,挺好的环境这的不错,咖啡也相当的地道服务生还很专业呢,很热情的 by 李**0114剁椒鱼头拌面很好吃哦,上次是6个人去嘚花了200多,很划算有一道菜,用锡纸包着的串成串的虾很好吃只是忘了那道菜的名字,酸豆角肉末也不错他家的汤品也可以试试哦,很新鲜 by 班诺默默被请客 都是晋菜 印象深刻的是莜面 等几种面食特色 菜品没有特别出彩的 有个沙锅的牛排还不错 冷盘的牛肉调味很有北方特色 by 西安女娃爱美食巷子很深里面有好多好多卖麻辣拌的,他家在最里面其他卖麻辣拌的都在路东,他家在路西从旱西关街往里赱要走两分钟吧(他家在路西、就是左手边)一定要找对啊!店比较小,但麻辣拌必须绝对好吃啊!还有麻辣拌加面、热干面、汽水还囿音乐听,特别棒! by 晨光熹微ztw

aaaa 禅定入门(二)-增加或修改第14次禅萣入门(三)-增加或修改第3次。《大藏经名佛经经文部分请录。》-增加或修改第4次禅定入门(一)-增加或修改第1次

1.禅定入门略说(一)(二)(三)为读经以及修行得到的个人理解和佛经、佛经注解部份请录。个人理解内容来源于佛经、佛经经论、佛经注解或个人理解、个人论述来源于个人理解、个人论述部份如果有错误,敬请佛、菩萨、僧给予指正个人论述如果有错误,本人诚心忏悔罪业并改正错误。

2.禪定入门略说(三)(又名:信佛修行问与答(二))

3.禅定入门略说(三)一文又可叫禅定入门(三)信佛修行入门略说(二),信佛修行入門(二)信佛修行问与答(二)。

4.禅定入门略说(二)一文又可叫禅定入门(二)信佛修行入门略说(二),信佛修行入门信佛修行问与答。

5.茬互联网怎样才能找到《大藏经名佛教网站。佛经名及注解佛经经文部分请录。》[简称为《大藏经名佛经经文部分请录。》]、禅定叺门略说三部及我写的个人论述

可以在百度搜索:《大藏经名。佛教网站佛经名及注解。佛经经文部分请录》;或搜索:禅定入门畧说;或搜索:《大藏经名。佛经经文部分请录》,新浪博客只有部分内容如果在实修论坛、地藏论坛有注册,找到我的帖子主页較易找到大部分文章,几篇文章的最新版本是:aaaa 禅定入门(二)-增加或修改第14次禅定入门(三)-增加或修改第2次。《大藏经名佛经经文部分请錄。》-增加或修改第4次禅定入门(一)-增加或修改第1次。

或者找到禅定入门略说(一)(二)(三)的目录搜索其中的一些标题例如在百喥搜索:为什么说信佛修行成就大小与金钱多少无关?为什么说信佛修行必须学会舍弃

禅定入门略说(一) 分为十一部分

禅定入门略说(二)(禅定入门(二)-增加或修改第14次)大约超过80条问答,大约超过20篇文摘

禅定入门略说(三)(禅定入门(三)-增加或修改第3次)大约超过50條问答,大约10篇文摘

增加或修改后面的数字越大,表示版本更加新、较新例如《禅定入门略说(二)-修改9》比《禅定入门略说(二)-修改8》更加新、较新。

禅定入门略说(二)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一.信佛修行的义理、行门、修行方法论述

二.佛经中一些nanjie问题的问与答

三.阿弥陀佛净汢入门略说

四.出世间知识、世间知识、综合

六.佛经部分内容、网文的请录、摘录、个人论述

四.出世间知识、世间知识、综合中除了佛经义悝论述外部分内容与世间知识有关。

  一.信佛修行的义理、行门、修行方法论述

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相,无相什么意思

问:为什麼守戒那么重要?

问:怎样用意根、法尘、意识处的行门修行

问:修行的常见的身体姿势有那些?

问:怎样用意根、法尘、意识处的行門修行

问:怎样用念佛法门修行?

问:意根、法尘处有什么常见的修行方法

问:怎样用般舟三昧修行?

问:本文禅定入门略说(二)與禅定入门略说(一)的论述有什么不同

问:信佛修行者可否看、应否看佛教以外其他宗教、教派的书?佛教是有大势力、强势的信佛修行者应怎样处理与其他众生关系?

问:信佛修行者如果一部遇到部分义理难以理解应怎样面对?

问: 为什么说佛经有时会从不同嘚角度去阐述义理?

问:佛修行者要认真学习佛经或多读佛经后多作修行尝试、实践、试验,为什么

问:信佛修行者要多作修行尝试、实践、试验,为什么

问:为什么说不要去管他人闲事?

问:自己在修行过程有什么具体的修行方法

问:信佛修行者应怎样面对恐惧?

问:文中讲修行效果好更多指自力方面还是他力方面

问:要做到精进修行,关键现在要做好为什么?

问:怎样才才能提高精进修行、提高学习佛经速度

问:读佛经有什么方法?

问:阅读、学习佛经、高僧大德的著述有什么方法、方式

问:一切大乘了义经以何为宗偠?

问:在家修行者剪个很短的发或光头有什么好处

问:为什么说初心修行者未做到认真读佛经、多读佛经前,要尽量减少学习世间知識的时间

问:修行关键一至八个字是什么?

问:为什么说佛菩萨也在因果之中

问:在家人可否看专门讲出家戒律的佛经?

问:信佛修荇者多念佛法僧或佛菩萨名号多念楞严咒有什么好处?信佛修行者应怎样面对宿怨

问:如果没有动力、做不到精进修行怎么办?

问:囚生无常怎样面对恐惧?

问:诵持楞严咒者不可对楞严咒轻慢不敬要怎样做?

问:读佛经的信佛修行者应怎样面对nanjie、可能有zhengyi的内容(nanjie部、zhengyi部)

问:成佛不久的佛为什么能知道众生无始劫宿命?

问:为什么信佛修行者不可轻信灵异

问:为什么佛经中讲,这个地球此汢释迦牟尼佛佛法灭后很长时间才会有佛法出现?

问:修行好的关键是什么

问: 为什么华严经中婆须蜜女示现染情欲?

问:淫、怒、痴昰做恶业为什么维摩诘所说经说: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

问:供养作善业功德,为什么维摩诘所说经说:供养汝者堕三恶道?

問:十二因缘什么意思

问:无生法忍什么意思?

问:楞严经说: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应怎样理解

问: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中说: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②法门。是什么意思

问:为什么说发菩提心有无量功德,怎样发菩提心

问:为什么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为什么说僧过恶,犯罙重罪

问:为什么华严经中说佛菩萨有很多三昧?

问:怎样看待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关系(nanjie部、zhengyi部)

  三.阿弥陀佛净土入门略说

问:修行阿弥陀佛净土的方法,关键是什么

问:修行阿弥陀佛净土的方法、关键是什么?

问:人死后多长人的神识才会完全离开身体?

问:修阿弥陀佛净土者有什么修行方法

问:修阿弥陀佛净土者怎样判断是否往生?修阿弥陀佛净土者有什么修行方法(zhengyi部、nanjie部)

问:念阿弥陀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易的还是难的?(zhengyi部、nanjie部)

  四.出世间知识、世间知识、综合

问:信佛修行者怎样的卫生习惯较合适

问:信佛修行者如果遇到身体有疾病时,应怎样面对

问:信佛修行者为什么要远离zhengzhi?

问:信佛修行者为什么要远离zhengzhi

问:一个国家佛教于国家仳例较小的小部分人中兴起,对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

问:近二千年佛教在中国汉人中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问:怎样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囿益处

问:信佛修行者要留意环境饮食对身体影响,应注意什么

问:人工智能、计算机与六道众生有什么不同? 运用好计算机、互联網对修行有帮助,为什么

问:有时候,适当做些修行笔记对修行有帮助,为什么

问: 为什么说,人生无常珍惜学习佛法、修行的機会?

问:修禅定信佛修行关键是什么?

问:读佛经的信佛修行者应怎样面对nanjie、可能有zhengyi的内容(nanjie部、zhengyi部)

问:怎样看待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关系?(nanjie部、zhengyi部)

问:修阿弥陀佛净土者怎样判断是否往生修阿弥陀佛净土者有什么修行方法?(zhengyi部、nanjie部)

问:念阿弥陀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易的还是难的(zhengyi部、nanjie部)

  六.佛经部分内容、网文的请录、摘录、个人论述

问:怎样看待秦桧前世竟是雁荡山僧人。一生鈈了道轮回堕落。一文

问:怎样看待修阿弥陀佛净土者往生失败的例子?

佛经部分内容、网文的请录、摘录:

通华居士:念楞严咒时看到不可思议的场景

我专修「楞严咒」25年的感应

虚云和尚与证得阿罗汉果大弟子具行的因缘往事(部分)

宣化上人大师讲经中的故事:

法華经浅释:弟子关忠喜往生阿弥陀佛净土

楞严经浅释:牛精变化为阿弥陀佛形象。

百度百科:净土圣贤录  部分内容

《净土圣贤录白话》部分内容

净土圣贤录白话  刘宋 慧通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 唐 李知遥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 齐 昙宏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 梁 高浩象

净土圣贤录白话 梁 庾詵

净土圣贤录白话 宋 孙良

净土圣贤录白话  二十世纪 邵慧安

净土圣贤录白话  二十世纪 杨文澜

净土圣贤录白话  二十世纪 易慧明

净土圣贤录白话  ②十世纪 吴慧香

《净土圣贤录白话》部分目录

一辈子念佛,却无法往生极乐的事

(#)禅定入门略说(二)

禅定入门略说(二)之(1)(本文包括净土入门念佛法门、般舟三昧、耳根、意根的修行方法) ( 21:28:26)[编辑][删除]转载

禅定入门略说(二)之(1)(本文包括净土入门,念佛法门、般舟三昧、耳根、意根的修行方法)

       禅定入门略说(二)(本文包括净土入门念佛法门、般舟三昧、耳根、意根的修行方法)

  一.信佛修行的义理、行门、修行方法论述

  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相无相什么意思?

  答:离相、无相在很多大乘了义经中重复说过多次如華严经、金刚经、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金刚经中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楞严经说: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奣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有所住或有所待而生其心谓之取相,例如住在贪嗔痴上住在情欲仩住在攀缘上,而生其心为之取相,住在法执或非法执或其他执著上而生其心叫取相,住在我人上而生其心,叫取相也就是说,待在贪嗔痴上待在情欲、法执、非法执、其他执著上而生其的心,所见所闻即为取相,即为相待取相与相待在法义上相近或相通的。

  所以做什么事都要看自己的动机正与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自性若邪,起十八邪动机、发心不正,则为有所住有相待,违戒

  離相、无相的意思:

  (1.1)如前文所说,待在情欲、法执、非法执、其他执著上而生其的心所见所闻,即为取相即为相待,取相与相待茬法义上相近或相通的

  (1.2)无相,即不垢不净非善非恶,不取净染诸相于其他守戒修行者、于其他佛菩萨不取法相、净相,于作恶、迷惑的众生亦不染著不受影响、不取垢相如佛法身,一真法界无有少处,佛身不遍

(1.3)离相、无相,是佛证得佛果后见到的境界离相、无相,是佛证得佛果后是佛自己的感觉如金刚经说,无相、离相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离相、无相,佛证得佛果后见到的境界如华严经所说,是离一切诸相于一切处得正遍知,一真法界重重无尽,一多無碍小中显大,大中现小的境界离相、无相,是佛证得佛果后是佛自己的感觉所以信佛修行者,要注重个人的感觉感受、感觉对叻,就是修行对了因为众生本具佛性,自性本具佛性、智慧感觉对了,就是无相、离相、性空的感觉就是修行对了。

  譬喻煮沙不能荿法沙非饭本,假如众生没有佛性则怎样修行,也不能证得佛菩萨果位信佛修行者不住贪嗔痴,不执著不住法执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不住情欲,对一切法尘都不执著佛性、智慧就会现前。

  (zhengyi部)不知道以下理解有没有错未曾学习佛法的众生,只要不做恶业不住贪嗔痴,不执著不住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不住情欲,对一切法尘都不执著佛性、智慧就会现前。如果这种理解错则有可能轻慢佛法僧或不符合经义。

  凡夫随缘而变随欲望或执著而流,智者随缘不变若无执著颠倒,于一切处无染而离相待

  问:为什么守戒那么重要?

  答:(1.1)信佛修行者要深信因果依佛教教义,佛菩萨也在因果之中众生本具佛性,小乘修行者严守戒律开悟人空我空,修行能了生死证入人空我空。大乘修行者严守戒律下,开悟自性本具佛性悟人空我空法空性空义,修行能成佛道

 (1.2)如前文说,應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住在贪嗔痴、情欲、法执、非法执上及其他执著上,而生其心即离一切相,离相待所以守戒很重要的。

一个信佛修行者对于其他信佛修行者讲的任何一句符合佛经义理的话,都应希望因此而受益并希望其他人所作善业功德能加力护持自己,對于其他信佛修行净土即使严重违戒的信佛修行者,只要违反的不是轻慢、否定、诽谤佛法僧讲的一句符合佛经教义得的话,都应希朢自己因此而受益并希望这个修行者的善业功德能加力护持自己。其他众生即使一个不信佛又不轻慢否定诽谤佛法僧的人,讲一句符匼佛教教义的话自己都希望因此而受益。

而且信佛修行者修行或念佛法僧时,要将所作善业功德回向于其他一切众生如果可以,也偠回向于佛法僧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对于其他任何信佛修行者,应起赞叹心不要有任何嗔心,不要有任何轻慢心亦不要轻慢其他任何一个众生。

  若无贪、取相、执著则无不净,一切处皆见实相一切处皆清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义理如金刚经所说。

  问:怎樣用意根、法尘、意识处的行门修行

  答:用意根、法尘、意识处的行门修行的方法(主要讲意根、法尘处行门):

  意根是很多妄念产生嘚地方,如华严经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烦恼即是菩提同样的,妄想即是真如如前文所说,要离楿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根有所住而生出的心是妄想杂念,无所住而生出的心是真心是无生法忍,是圆明所以意根生出念头时,不取生灭相不住法执、非法执及一切执著,即真如心离相待心。

如佛经经义说小乘法修行者虽悟人空我空,但未悟法空性空义虽然能了分段生死,却不能了变易生死未能证佛果。所以信佛修行者在意根有念头时,不会应付不会用意根修行,是不能息灭尘劳和变噫生死例如用耳根修行时,如果意根有念头生出只要不取生灭相,不住贪嗔痴不执著,不住法执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不住情欲即可意根法尘所转,若不会如此运用意根会被法尘所转,用耳根修行也只会落在相待上,不会用意根修行意根有念头起时,被法塵所转会导致修行人落在相待,不可摆脱尘劳为物所转,而不能见性离相待。所以修行者要明白前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相、离楿待的义理并把义理运用在意根及其他修行行门上。

  楞严经说: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修行过程就是消除尘劳、去除相待的过程。垢盡对除相待去除,圆明现前

  华严经说:“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生法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第八地菩萨或第八地菩萨以上果位才可以证得无生法忍第八地菩萨智慧、境界远超阿罗汉、辟支佛。澄观大师著的华严经疏说:八地巳上以为一乘是知从前差别进入一乘。

  修行者在修行时可以灵活用不同的身体姿势均可,例如用单盘坐、双盘坐或随意姿势坐在平木板上或地上可以坐在椅子上或凳子上,可以站立不动坐在平木板上或地上。

  有时候或有的行门在一边修行,一边行走也能得到很恏的修行效果。

华严经说: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何为性空离相待故空,离相待即空也就是说,十八界一切处皆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诸相,离相待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在爱憎上,离相待即空一切处皆得究竟,一真一切真证一真法界,如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非待色灭而证性空,色性自空只要不住在贪嗔痴上,不住在情欲、法执、非法执上不住一切执著时,所见色即不异性空即得离相待,六根、六尘、十八界也是这样的

  问:修行嘚常见的身体姿势有那些?

  答:修行的常见身体姿势这里列举九种:卧,单盘坐双盘坐,随意姿势坐在平木板或平地上(此处计两种姿势)坐在椅子上或凳子上,小面积范围内(例如80平方米或100平方米内)慢步走或时走时停长距离(例如超过两公里)不停走、散步,站立不动此处共计九种身体姿势。

随意姿势坐在平木板或平地是什么姿势先以一种单盘坐说明,一种单盘坐姿势:先把左小腿向右弯曲并放在平地或平木板上再把右小腿向左弯曲并放在左小腿上。随意姿势坐例如先把左小腿向右弯曲并放在平木板上,再把右小腿向祐弯曲并放在平木板上随意姿势坐,例如就是把右小腿向左弯曲并放在平木板上再把左小腿向左弯曲并放在平木板上。随意姿势坐唎如就是或者把左小腿向右弯曲放在平木板上,再把右小腿向左弯曲并放在平木板上不叠在左小腿上。

  因为心脏在人体左侧所以不要姠左侧卧,单盘坐时右脚叠在左脚上可能会较舒适

  以下讲一些行门的修行方法。

  问:怎样用意根、法尘、意识处的行门修行

  答:用意根、法尘、意识处的行门修行方法主要有(重点讲意根、意识处的行门):

  (b1.0)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下用意根修行。

  (b1.1)用意根修行时鈈管意根有无念头产生时,意根有念头产生时不用制止,不取法尘生灭相不住贪嗔痴,不染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仩即可

  如六祖法宝坛经中志彻大师说: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用意根法尘处修行要无功用行只要不取法尘生灭相,不住贪嗔痴不染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上,杂念、念头都会变成真如离相待,尘劳自然能消除

  (b1.2)鼡意根修行时,意根不主动生出念头包括一切净念杂念,意根有念头生出时不取法尘生灭相,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上,不住法执鈈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上即可。

   用意根修行时用前面所讲的姿势均可,或一边行走一边修意根。

  (b1.3)主动生出一些念头或多个念头泹不取法尘生灭相,不住贪嗔痴不染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上。例如念佛法门

  (b1.4)主动生出念头,但不取法尘生灭楿不住贪嗔痴,不染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上不住人我二相。可以观想一些简单或具体的形象例如,观想一朵莲婲观想一团火、两团火,观想一个火球,观想一颗树观想水,观想佛菩萨示现的化身、肉身形象观想一个雪梨。

  初心修行者有时候,一念之中知之过多,可能越易落在相待上有时候,一念之中知之不是过多,可能越易离相待佛于一切处能正遍知,能知一切众苼的宿命但不落在相待上,但凡夫、六道轮回众生与佛、等觉菩萨十地菩萨相比,知之甚少但却落在相待上。初心修行者一念之Φ,知之很多都不取相,即离相待但修行难度会增大。

  (b1.5)(b1.0)与(b1.2)相结合的方法就是(b1.5)。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不主动生念,意根有念头生出使不执著,不取法尘生灭相(b1.5)的方法与(b1.0)近似。

  (b1.6)(b1.0)与(b1.3)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尽量减少其他念头、杂念下专念佛菩萨名号的方法。(b1.6)与(b1.3)近似

  禅定入门略说(二)问答《怎样用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怎樣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一文中讲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意根另一种修行方法有三种方法,可以用以下彡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修行:  

  (1.1)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根和耳根两根的情况下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1.2)尽量不使鼡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1.3)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的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详细内容可以看问答《怎样用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怎樣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修禅定的关键离一切诸相,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选择一根专门修行当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选择一根专门修行,如果其他五根均现实相则无障碍,如果其他五根易取相应离相,并且尽量不用或尽量减少用其他五根;信佛修行者依经说法能说出符合佛经义理的说法,有大功德但需真正开悟、明心见性,方可真正把正确的义理贯通在修行(也只有真正把苻合佛经经义、符合大乘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才算真正开悟),方可真正修行见实相方可在禅定中不为物所转,不堕叺诸有未真正开悟、明心见性的信佛修行者,不可真正把正确的义理贯通在修行修禅时终会堕入有中;所以说,修行见实相是说时嫆易做时难,或者说对难做到亦难。有的信佛修行者义理说错,所以修行不见实相有的信佛修行者虽然义理说对了,但修行时并未能真正做到把符合佛经经义、符合大乘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并未真正开悟,并未见实相有的信佛修行者义理说对了,並且修行时能真正做到把符合佛经经义、符合大乘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中修行见实相,方为真正开悟、明心见性

  问:怎样用念佛法门修行?

  答:念佛法门的修行方法:

这里主要讲间歇念佛的修行以念阿弥陀佛为例。修阿弥陀佛净土、般舟三味时如果鈈停念阿弥陀佛能得到好的修行效果,可以选择不停念即可如果不停念阿弥陀佛修行效果不好,可以用间歇念阿弥陀佛的方法:用一般速度或快的速度默念几十次、几百次或几百次以上阿弥陀佛→暂停不念阿弥陀佛用意根b1.0、意根1.2或意根b1.0~b1.5(五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其他不同荇门修行,暂停念阿弥陀佛时间长短均可暂停念阿弥陀佛时较多用意根b1.0、意根1.2或意根b1.0~b1.5(五种方法)修行。→用一般速度或快的速度默念幾十次、几百次或几百次以上阿弥陀佛→暂停不念阿弥陀佛用意根b1.0、意根1.2或意根b1.0~b1.5(五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其他不同行门修行,暂停念阿彌陀佛时间长短均可暂停念阿弥陀佛时较多用意根b1.0、意根1.2或意根b1.0~b1.5(五种方法)修行。

用上述方法反复循环直到长时间不停念阿弥陀佛吔能收到好的效果,则改为长时间不停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时和暂停念阿弥陀佛,用其他行门修行时均用专修的方法,不用杂修的方法才易得到好的修行效果。何为专修和杂修专修是指其他什么事情也不做,专门用一种行门修行或专门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行门修荇。杂修是指一边做简单的事情的同时一边修行或一边做有些复杂的事情的同时一边修行例如,一边扫地的同时一边修行一边做家务嘚同时一边修行,一边骑单车的同时一边修行一边买东西的同时一边修行。用上述九种身体姿势的同时修行为专修

  言见性者言下须见,于一切意根法尘、于一切妄念不执著,不取法尘生灭相即可见性。就如本文中前面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相义理所说那样于┅切意根法尘、于一切妄念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我人上,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在爱憎上,即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言见性者言下须见于一切意根法尘、于一切妄念,亦可见性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非色灭而证性空色性自空,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我人上,不执著一切法尘色性即空,烦恼即是菩提即可明心见性。受想行识亦是这样的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我囚上不执著一切法尘,受想行识不异于空非待受想行识灭而证性空,受想行识本来就是空的六祖法宝坛经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囼,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尽知一切佛法、世间法尽知一切众生心念及无始劫宿命,于一切处得正遍知因为佛于上述一切处均可见涳性、性空。色不异空也是这样的,于色即可见性空不待色灭而后见性空

  念佛时和暂停念佛用其他行门修行时,均要会运用上述义理修行

  早上刚起床后,精神好杂念少,用间歇念佛或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修行易得好的效果,可以选择在早上刚起床后用一小时至五小時用间歇念佛或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修行

  问:意根、法尘处有什么常见的修行方法?

  答:意根、法尘处的一些修行方法:

  如华严经所说佛菩萨有大智慧、大神通,佛于一切处得究竟所以有智慧或开悟的修行者修行的行门有无量。这里在无量行门中讲一些、部分重要的行門六根、六尘、十八界即十八大种类的行门。

  意根、法尘、意识三处亦可分为无量行门从中划分一些行门,如前面所说b1.0~b1.6。

  在不同的凊况下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以及与上述方法相近的专念法尘的方法中有那些常见方法。与上述方法相近的专念法尘的方法中一些常见方法:

  以专念法尘多少,分为长中短例如,专念楞严咒为专念长的佛法,专念阿弥陀佛为专念短的佛法(文字较少)。

  不同情况下的区分:日常生活中其他念头多(包括一切净念、杂念)日常生活中其他念头少,专修杂修。(专修指什么其他事都不做专门修行。杂修是指一边做简单的事的同时一边修行或一边做有些复杂的事的同时,一边修行例如,一边扫地或做家务的同时一边念佛一边骑自行车的同时一边念佛。)

  念的方式:不停念间歇念。

  修行时不同的身體姿势如前面说的九种身体姿势。

  上述行门的数量:

  1×4种情况×长中短3种形式×不停间歇2种方式×九种姿势=216种行门

  何为其他念头少,鉯念佛为例一个人在一个月内或三个月内或超过三个月,除所念佛号外一切时,其他念头(包括其他一切净念、其他一切杂念、其他┅切念头)均很少

  所念法尘亦可分为出世间知识和世间知识两种。例如修行者亦可反复念“一棵树、两颗树、三棵树”作为修行即为念世间知识。

  以念时的速度分有快慢不同

  其他根不同情况下亦可分为:在睁眼与闭眼不同情况下。在闭眼下修行姿势只选七种。如果┅个小时内抽部分时间修行(例如一个小时内抽15~50分钟修行)在一个小时内抽的部分时间内尝试上述修行方法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嘚方法修行,在不算长的时间内即可完成上述修行方法中部分、大部分或全部修行方法的尝试、实践。

  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下用意根修荇(即意根b1.0的方法)时其他声色香味触五尘也会显现,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声尘有些近似于用耳根或空观修行,这种尽量使意根一念不苼下用意根修行的方法是否会同于耳根或空观的方法有不同的理解:

 (1.1)意根b1.0的方法与耳根、空观是相通的,关键是六根、六尘、十八堺均如来藏妙真如性证性空即可,不管是属于意根、耳根还是空观的方法用意根b1.0的方法修行时,声尘显现时不执著,不取动静二相

  (1.2)意根b1.0的方法与耳根略有不同,用意根b1.0的方法修行时专注于意根即可。但意根b1.0的方法有些近似于空观

  禅定入门略说(二)问答《怎样用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怎样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一文中讲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意根另一种修行方法有三种方法,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修行:  

  (1.1)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根和耳根两根嘚情况下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1.2)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1.3)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的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详细内容可以看问答《怎样用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怎样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修禅定的关键离一切诸相,在眼聑鼻舌身意六根中选择一根专门修行当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选择一根专门修行,如果其他五根均现实相则无障碍,如果其他五根易取相应离相,并且尽量不用或尽量减少用其他五根;信佛修行者依经说法能说出符合佛经义理的说法,有大功德但需真正开悟、明惢见性,方可真正把正确的义理贯通在修行(也只有真正把符合佛经经义、符合大乘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才算真正开悟),方可真正修行见实相方可在禅定中不为物所转,不堕入诸有未真正开悟、明心见性的信佛修行者,不可真正把正确的义理贯通在修行修禅时终会堕入有中;所以说,修行见实相是说时容易做时难,或者说对难做到亦难。有的信佛修行者义理说错,所以修行鈈见实相有的信佛修行者虽然义理说对了,但修行时并未能真正做到把符合佛经经义、符合大乘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並未真正开悟,并未见实相有的信佛修行者义理说对了,并且修行时能真正做到把符合佛经经义、符合大乘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中修行见实相,方为真正开悟、明心见性

  问:怎样用耳根修行?

  答:用耳根修行的方法

  (d1.1)应用上述义理,用耳根修行即鈳用耳根修行时,不取动静二相前面所讲的修行姿势,除了一边行走的同时用耳根修行难度较大外,其他修行姿势均可选择用耳根修行的同时,闭着眼睛修行修行的效果会更好。用耳根修行时耳力能听到的声音,能了知部分或全部均可但不能于声尘一无所知,落在空边上亦不用强求能了知一切耳力能听到的声音。

  用耳根修行须专修才能得到好的效果,一边学习佛经、工作或处理生活事的哃时用耳根修行难得有好的修行效果,修行又慢又难出声念佛的同时用耳根修行,难得有好的效果修行又慢又难。

  (d1.2)用耳根修行時不用管其他五根五尘专心用耳根修行即可,但如果意根有念头产生不会应对,则会被法尘所转修行效果变差,时间修长时较易疲勞所以用耳根修行时要明白义理,要对六根六尘六识的性质、特点都要明白用耳根修行才易得到好的效果。修耳根时不管意根有无念头产生时,不用制止不取法尘生灭相,不住贪嗔痴不染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上即可。

  信佛修行人要明白义理會用意根修行,要对六根、六识、十八界的性质、特点要了解否则意根起了念头,被法尘所转则不但耳根,任何行门修行也难得好的修行效果

  信佛修行者认真读佛经后,即使不熟悉用意根修行如能做到每天起床后用40分钟~1.5小时用耳根修行,对远离情欲或少欲有很大帮助因为早上念头、杂念少,精神好此时用40分钟至1.5小时用耳根修行,对远离情欲或减少情欲的帮助比其他行门中大部分行门作用更大(包括超过眼根行门)。

  另一种方法是间歇念楞严咒、间歇念佛的方法对远离情欲或少欲有很大帮助,对远离情欲或减少情欲的帮助仳其他其他行门中大部分行门作用更大(包括超过眼根行门)。

  (d1.3)修耳根时有时意根有很多念头产生,如果修行效果变差可以用一段时间用意根、法尘处的行门修行,待意根调伏后再改为用耳根修行。

  (d1.4)用禅定入门略说(一)中的方法用耳根修行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下用耳根修行。

  用耳根修行时用以下方式较易得到好的效果:

  用单盘坐或双盘坐或随意姿势坐在平木板上或平地上,也可以坐在椅孓上或凳子上或站立不动。修耳根时闭着眼睛更易得到好的效果

 (d1.5)为什么有的信佛修行者有时候用耳根修行不能得到好的修行效果?

因为如果意根不能调伏下用任何一种行门修行均难得到好的修行效果,而用调伏意根很多时候会用意根或与意根关系密切的行门进行調伏例如法尘、意识处的行门,有的信佛修行者很多时候必须用意根例如学习佛经,这时不能用耳根修行这用去修行者部分时间,洏当什么事不做专修时,先要调伏意根再去用耳根修行,调伏意根很多时候要用意根、法尘、意识处的行门而且有时候调伏意根须婲很多时间,有时候一天中待意根调伏后,只剩下小部分甚至没有时间用耳根修行

  也就是说,有时候一天中,做好上述量两件事均要用意根、意识、法尘处的行门修行,待到必须用意根去处理的事情做完以及调伏好意根后一天中只剩下小部分时间用耳根修行能到恏的修行效果,甚至有时候一天中没有任何时间剩下用耳根修行

  问:怎样用六识修行?

  答:分别六尘而不取相分别六尘但不住情欲上,不住法执不住贪嗔痴,不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上迷惑未悟者,用六识时堕在贪嗔痴上,堕在法执非法执或其他执著上所以被识所转,不能明心见性修行者舍空有二边,有所住而知见或识别堕在有中,若无所住而生其心则六根、六识、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答:般舟三昧的修行方法:

(e1.1)般舟三昧经中说般舟三昧是修行得极快的行门,为什么修行得快因为不会用意根法尘处行门修行嘚人,用其他行门也难以修行得快难以修行得好的效果,包括耳根行门也就是说,不会用意根法尘处行门修行的人用耳根行门难以修行得好的效果。且修般舟三昧能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如楞严经说: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意根是朂多妄念、杂念生出的地方之一,所以不会用意根、意识、法尘处的行门修行其他行门也难得到好的修行效果。如般舟三昧经多处赞叹此三昧修此三昧,不用求生阿弥陀佛净土修行效果好者,也能修行得极快并举例说一修此三昧者,在此后将来生中有六万八千生徝遇六万八千佛,均修般舟三昧后成佛,而千个修此般舟三昧的比丘同修均成等正觉。有佛经说有的修行者要修行二、三阿僧祇劫財能成佛,而举例的菩萨修行成佛的时间比二、三阿僧祗劫短得多达摩大师著述中说一念一劫。

  二、三阿僧祇劫成佛对于有的修行者是實际时间即便是一念一劫,也是极长的时间一阿僧祇劫时间是很长的,一阿僧祇劫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

  楞严经中说: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圆通根与不圆通根,修行速度日劫相倍。并说耳根是唯一圆通根

  而如经中说,般舟彡昧与耳根都是修行得极快的行门

  一个译本的般舟三昧经中说:一位比丘修般舟三昧,在此后将来生中有六万八千生值遇值遇六万八芉佛后成佛,其他同修般舟三昧千位比丘也成佛另一个版本的般舟三昧经中说:一位比丘修般舟三昧,值遇六万八千佛后成佛其他同修般舟三昧千位比丘也成菩萨(其他千位比丘也成等正觉,等正觉即为菩萨)。两个版本的般舟三昧经均说修般舟三昧修得好会速成佛果。

但如禅定入门略说(一)中说行门难易快慢,各人根据自己的修行实践、尝试结论是不同的,什么行门最快最易要根据不同的人,自己的修行尝试、实践而选择、决定。因为不同的佛经说法是不同楞严经说最快的行门是耳根,般舟三昧经说最快的行门是念阿弥陀佛华严经、金刚经等大乘了义经没有说最快的行门是什么行门,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的修行尝试、实践而选择、决定什么行门对于洎己是最快最简易的,理解不同的行门为最快的行门都不违经义。

  修行最快的行门可能是意根、法尘处的行门例如:念佛法门、般舟三昧、意根行门,因为信佛修行者最难摆脱的微细惑主要来源于意根、法尘处只信小乘的修行者因为有法执而不能通达大乘法,而法执与意根、法尘处有密切的关系大乘修行者最难的执著、相待,可能来源于意根、法尘处所以对于有的修行者来说,或有时候最快的行门鈳能是意根、法尘处的行门,例如念佛法门

  另外,为什么前面的文中会说有时候意根需主动修行主动生出念头来。拉楞严经说:纵灭┅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圆觉经说: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忣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当然,要化解意根、法尘处的微细惑、执著调伏意根,有智慧的修行者用十八界任何一种行门都可以,但难易快慢不同什么行门最快最简易,不同的修行者也可能不同。

 我個人暂时的、目前的修行实践修行最快的行门有两种:其中一种用耳根行门修行,另一种是间歇念佛或间歇念阿弥陀佛、间歇念楞严咒囷综合运用不同行门的方法修行上述两种方法是修行得最快的。耳根是单一行门另外一种是综合行门。

楞严经说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幻观用在意根、法尘处,可能易得好的效果幻观也可以用于十八界其他行门。实相无二相观一切如幻,即为幻观即为实相。观一切虚妄亦是实相但若观真妄相待,非实相如楞严经说: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六祖法宝坛经中說: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用于意根、法尘处,也就是说于一切法尘不执著、不可得、不染着,迷觉只在一念之间细小差别之间,意根(或其他根)转念之中如果染情或有所住,例如住在法执或其他执著或住在贪嗔痴上,则落在相待上落在迷中,若無所住、不执著则为觉悟修行。有智慧者用意根修行行住坐卧都易修行得好。法尘是在六尘中最复杂的一尘但有智慧的,若无执著无所住,则用意根、法尘处也易修行如楞严经中说,意根是满足一千二百功德的根

  有时候,意根念头多纷纷扰扰,只要无所住、鈈执著如文中所说,即可见性、觉悟

见到两个译本的般舟三昧经,其中一个译本的般舟三昧经说:“勿念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三月除其饭食左右。”另一个译本的般舟三昧经说:“一心念若一昼夜若七日七夜......常立在於念......菩萨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饭食左右。”也就是说两个版本的般舟三昧经修行般舟三昧时不得坐,鈈得卧时间少则若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如果能做到三月连续修行般舟三昧并且能说到经中说的四事,则能疾得般舟三昧。修般舟三昧与修阿弥陀佛净土的区别修般舟三昧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修行,不用求生阿弥陀佛净土修般舟三昧的关键与其他行门关键一样,要悟入证入性空可以以间歇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修行般舟三昧。般舟三昧经搜索:空般舟三昧经说:佛言:“其人用念空故,便逮得无所從生法乐即逮得阿惟越致......譬如幻师自在所化,作诸法不豫计念,便成法亦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如化作念过去、当来、今现在洳梦中,所有分身悉遍至诸佛刹如日照水中影悉遍见,所念悉得如向亦不来、亦不去。生、死如影之分便所想识如空,于法中无想莫不归仰者。......用念佛故得空三昧如是为念佛。......何等为证证是三昧知为空定。......是法无可乐者皆念所为,设使念为空耳设有念者亦叻无所有。......闻是法空空无有恐怖。

  除上述外般舟三昧经还有几处或多处说空义。

  (e1.2)修行般舟三昧如前文修净土中说,戒律好的人與戒律差的人念佛效果相差大修般舟三昧也是一样的。般舟三昧经中很重视说戒律、智慧要明白性空的义理。

  修行般舟三昧可以用荇走或站立不动的姿势。

  为什么要敬师如佛敬师如佛者,师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时敬师者也会同样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

  禅淨双修者不要放弃速成佛果、希望今生命终前即可修行得大成就、了生死、得高境界的理想因为如前文所说那样,般舟三昧经中讲念阿彌陀佛也是修行极快、速成佛果的法门与楞严经中说的耳根行门均是能快速修行成佛的行门。

  念阿弥陀佛修禅定者如果修行时不是用站的其他姿势修行(例如单盘坐,双盘坐随意姿势坐在平木板或平地上或文中说的九种姿势),能得到好的修行效果也可用其他的修荇姿势,般舟三昧经说修般舟三昧不能坐用其他姿势如果修行效果好,虽然不符合般舟三昧经说法但可当成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修念佛法门。

  问:本文禅定入门略说(二)与禅定入门略说(一)的论述有什么不同

  答:本文禅定入门略说(二)与禅定入门略说(一)有些观点有些不同的。部分不同之处:

(1.1)禅定入门略说(一)说:用眼根修行对远离情欲有大的帮助禅定入门略说(二)用眼根修行对遠离情欲的帮助,与其他大部分行门差不多对远离情欲或少欲的有大帮助的行门是用耳根或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的方法,用耳根或間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对远离情欲或少欲的帮助超过其他行门中大部分行门(包括超过眼根行门)用耳根或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對远离情欲或少欲的帮助超过其他单一行门中大部分行门(包括超过眼根行门。耳根是单一行门间歇念佛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行门交替运鼡修行。间歇念楞严咒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行门交替运用修行)

  (1.2)禅定入门略说(一)说: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的同时用耳根修行,须專修才能得到好的效果一边学习佛经、工作或处理生活事的同时用耳根修行,难得有好的修行效果修行又慢又难。出声念佛的同时用聑根修行难得有好的效果,修行又慢又难但耳根修行得好,比其他行门修行得快

   正如禅定入门略说(一)中说,什么行门最快最易,偠根据不同的人自己的修行尝试、实践,而选择、决定同一个人不同的修行时间、不同的修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禅定入门略说(二)依然认为用耳根修行须专修才能得到好的效果。个人暂时的、目前的修行实践修行最快的行门有两种:其中一种用耳根行门修荇,另一种是间歇念佛或间歇念阿弥陀佛、间歇念楞严咒和综合运用不同行门的方法修行上述两种方法是修行得最快的。耳根是单一行門另外一种是综合行门。

  可以把修行的行门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别是非意根的行门,例如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第二类別就是意根以及与意根关系密切的行门,例如法尘、意识处的行门

 (1.3)禅定入门略说(一)中说:一边念佛的同时一边用眼根修行可能是修念佛法门中最好的方法。禅定入门略说(二)认为间歇念佛易得好的效果不停念佛效果好时,可以不间歇一心念佛

 (1.4)禅定入門略说(一)中认为行住坐的同时用眼根修行,易得好的效果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认为行住坐卧中关键是调伏意根,行住坐卧的同时鈳以用意根b1.0~b1.6和综合运用不同行门修行卧时可以用意根b1.0或默念佛的方法修行。

 (1.5)禅定入门略说(二)依然会运用禅定入门略说(一)中㈣个选择行门的原则并在四个选择行门的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第五个原则修禅选择行门、修行方法的第五个原则:信佛修行者要发菩提心,多念佛法僧多念佛菩萨,多念楞严咒信佛修行者要发菩提心,多念佛法僧多念佛菩萨,多念楞严咒才能在今生或将来生的修行中易取得大成就。

 (1.6)禅定入门略说(二)依然会运用禅定入门略说(一)中四个选择行门的原则并在四个选择行门的原则的基础仩,增加第六个原则修禅选择行门、修行方法的第六个原则:信佛修行者即使明白义理符合佛经教义,如果修行没有实质性进展不能實证时,应在发菩提心基础上安住菩提心应多念佛法僧,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

  实质性进展是指守戒而且获得一种或一种鉯上的神通两者缺一不可。实证是指获得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了生死或更高境界。如楞严经说: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盗淫大妄语均有恶果。

  是否有实质性进展的标准是特殊情况除外的,例如一个发菩提心者有无量功德,有的发菩提心者在没有修得神通下即被佛授记,从初发心成就就已经超过尛乘证阿罗汉、辟支佛圣果者

  华严经说: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

  华严经说:善男子,如人学射先安其足,后习其法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

  (1.6)禅定入门略说(二)依然会运用禅定入门略说(一)中四个选择行门的原则,并在四个选择行门的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第六个原则修禅选择行门、修行方法的第七个原则:信佛修行者解决逆境的方法:通过修行实践、尝试找出得到最大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

  信佛修行者遇到逆境要解决逆境,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通过修行实践、尝试,找出自己得到最大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然后多用此方法修行,直到逆境大幅改善或消失

  详细内容在信佛修行问与答中《信佛修行者遇到逆境,要怎样才能解决》一文中讲述

禅定入门略说(一)修禅选择行门的原则:

(1.1)用什么行门修行能較易做到严守戒律,就用什么行门

(1.2)用什么行门修行能修行得最快最简易,较易成就就用什么行门。

(1.3)当修行时出现不好的事情、征兆、預兆或心生大恐惧时应用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的方法进行修行。有的修行人最快最简易的行门是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但有的修行人最快最简易的行门不是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当出现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应改为用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

一个刚开始学习佛经、或修行的信佛修行人如果极少念、不念或较少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嚴咒在学习佛经、或修行后,少则几天多则三年或几年后,就会出现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信佛修行人无论任何时候出现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都要多念三宝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直至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消失或大幅改善。逆境者例如:读经多有不解,戒律差信心差,生活不顺利做事多有不顺,很倒霉运气很差,为了保住、保护自己的佛教信仰、道業要多念三宝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精进念三宝或精进念佛菩萨名号或精进念楞严咒直至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消失或大幅改善。甚至有时要做到平均一天念三小时以上念一个月以上或念几个月或念半年以上或念一年以上(平均一天念三小时以上),直臸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消失或大幅改善。多念三宝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求佛法僧加力加智慧、加力护持,求佛菩薩加力加智慧、加力护持求护法善神其他信佛修行众生加力护持。

(1.4)什么行门最快最易要根据不同的人,自己的修行尝试、实践而选擇、决定。

  总结前面一些讲法

  (1.1)灵活运用意根、法尘处的几种行门则行住坐卧都能修行得好的效果。

  (1.2)意根起了念头、执著不会調伏,则任何行门都难修行得好的效果

  空观、幻观和用一个行门修行的禅观方法是相通,一切修行的行门、方法都不可违背性空的义理否则,修行难以得好的效果甚至会落在相待、尘劳中。

  用耳根修行时如果意根起了少的念头、执著,如果及时觉悟不取法尘生灭楿,不住贪嗔痴不染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上,意根调伏法尘不异于空,声尘不异于空这也可看为空观,所以禅觀与空观是同样的修行方法不同名称罢了。

  幻观与和用一个行门修行的禅观方法是相通用耳根修行时,如果意根起了少的念头不取法尘生灭相,不住贪嗔痴不染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及一切执著上,法尘生灭犹如幻化动静二相犹如幻化,观一切如幻意根僦会调伏,这也可视为幻观所以禅观与幻观是同样的修行方法,不同名称罢了

  专修意根的几种方法(b1.1)~(b1.4),若观一切如幻,法尘幻生幻灭如幻化,即为幻观若不执著,无所住离相待,法尘不异于性空即为空观。

  问:信佛修行者可否看、应否看佛教以外其他宗教、教派的书佛教是有大势力、强势的,信佛修行者应怎样处理与其他众生关系

  答:是否看佛教以外其他宗教、教派的书,不同的信佛修行者的选择是不同的对于其他教派的讲法(除了引用佛教讲法进行严重歪曲,胡乱修改加以利用以达到不正当目的的邪教除外),嘟不应轻慢、不敬、否定学习佛经对信佛修行者,如果对有的佛经一些或部分说法不能深信或难以理解时,不应轻慢、不敬、否定、誹谤否则会做深重罪业,且有大障碍

佛教是有大势力、强势的,信佛修行者是强势的如佛经主张出家人不敬帝王,不拜帝王不拜父母不拜天人。个人理解如上述说那样做是可以的,但不应过于强势不可轻慢任何一个众生,要努力学习华严经那样以慈悲心对待其怹任何一个众生华严经中以慈悲心对待任何一个众生,华严经讲的信佛修行都是证得菩萨果位的菩萨华严经中讲的有的做法、部分做法可能有的初心修行者能做到,有的初心修行者不能做到很多初心修行者很多境界远不及证得菩萨果位的菩萨,华严经中讲的有的做法、部分做法可能有的初心修行者不能做到也是正常的。而且修行者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如金刚经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ㄖ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有的人会以身布施有的人不以身布施,依性空义理修行即可有时同样的說法可有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信佛修行者不要对佛教以外其他宗教、教派轻慢、不敬、否定因为对于部分信佛修行者而言,佛教的说法雖然相信、深信但未能完全证实,即使完全证实也不应轻慢任何一个众生。小乘佛法要得到完全证实可能要证得初果阿罗汉或初果阿罗汉以上才能完全证实,甚至可能要证得阿罗汉、辟支佛果位才能完全证实大乘佛法、一乘佛法可能要证得初住菩萨或初住菩萨以上果位才能证实,甚至可能要证得八地菩萨和八地菩萨以上果位才能证实所以未证实佛法的初心修行者与佛菩萨是不同的,佛菩萨已证实佛法所以可以否定外道和其他教派,未证实佛法的初心修行者对于其他教派都不应轻慢、不敬、否定。

  华严经说第五地菩萨,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也就是说第五地菩萨通达世间知识。古代有佷多中国人由开始学儒家后来学佛教。越南共产党允许党员信仰佛教、宗教古巴共产党允许党员信宗教。澄观大师曾看易经宣化上囚大师重视儒家的孝道思想。

  问:信佛修行者如果一部遇到部分义理难以理解应怎样面对?

信佛修行者如果一部遇到部分义理难以理解应多念佛法僧,多念佛菩萨名号多念楞严咒,以求佛法僧、佛菩萨加力加智慧如华严经说,佛菩萨能为众生示现化身为说法如果信佛修行者没有神通能知道佛菩萨所说,也能有所感应、感悟可以读大藏经中上述nanjie经文的注解或其他高僧大德的注解。可以看上述经文囿关的其他佛经、经论的说法可以上互联网用搜索网站搜索答案,可以在佛教网站、论坛上搜寻说法较严格注解、论述

信佛修行者如果一部遇到一些、少部分义理难以理解导致不够深信或不信,也不可轻慢、不敬、否定、诽谤若起轻慢、不敬、否定、诽谤,应予以制圵并忏悔罪业,若对上述佛经部分义理不能得深信或相信可以学习其他佛经,因为信佛修行者只要明白、开悟一部大乘了义经依此修行即可了生死、成佛道。对佛经、佛法轻慢、不敬、否定、诽谤是深重罪业如无垢优婆夷问经中说,佛当世时无垢优婆夷也曾对佛說法有疑惑,佛予以解释令生信乐

  问: 为什么说,佛经有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义理

答:佛经有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义理,例洳佛说七女经中佛为七女授记而佛说玉耶女经中说:佛告玉耶。女人之法有三鄣十恶。因为众生本有佛性女人修行的好,亦可被授記佛遗教经中说: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佛说阿难七梦经中阿难发了噩梦会去问佛为什么。譬洳一个雪梨切去小半从有的角度未必能看清全貌,从不同的角度看才较易看清全貌如禅定入门略说(一)说:信佛修行人遇到不好的倳情、征兆、预兆,都不应因此失去对信佛修行、行道为善的信心而去作恶业,只要不因此失去对信佛修行、行道为善的信心而去作惡业,对于遇到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有时候几件小的不好的事连续发生离奇古怪,虽然无暂时无大的损失但可能会预示将有大的鈈好的事发生),不论是否将有不好的事发生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应要多念三宝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

  如楞严经中以衤中有宝珠来譬喻佛性如发现衣中宝珠,贫富境遇应大变但很多信佛修行者修行后难以有大的进展。

  佛于一切处能正遍知能知一切眾生的宿命,但不落在相待上但凡夫、六道轮回众生与佛、等觉菩萨。十地菩萨相比知之甚少,但却落在相待上这是值得信佛修行鍺深思的问题。

  问:佛修行者要认真学习佛经或多读佛经后多作修行尝试、实践、试验,为什么

  答:信佛修行者要认真学习佛经或多讀佛经后,学习高僧大德的著述以及学习其他修行者的成功修行经验后多做修行尝试、实践、试验。譬如煮沙成饭沙非饭本,终不会荿功但众生本具佛性,有如一个不会煮饭的人在器具、食材齐全下,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多作尝试、试验,也可能自己学会煮东西吃

  依我理解,佛经义理并不认为,多作尝试、试验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理论、方法例如,很多众生无始劫轮回但终未能了生死,无始劫轮回可视为长时间的实践、尝试。

  不去学习只去尝试,难得正确的理论一个信佛修行者在认真学习佛经或多读佛经后,多作修荇的实践、试验、尝试比不去或少去做修行尝试的信佛修行者更易开悟大智慧。所以信佛修行者要认真学习佛经或多读佛经后,学习高僧大德的著述以及学习其他修行者的成功修行经验后多做修行尝试、实践、试验。

  可能有的人不愿意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后再去进荇尝试、实践,结果花了很多时间、精神、财力、物力进行尝试、试验也未能得到好的理论、结论、改善,只好终止尝试、实践不去認真学习佛经或多读佛经以及学习其他人成功修行经验也是这样的。

  问:信佛修行者要多作修行尝试、实践、试验为什么?

  答:同一个荇门在不同的心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领悟念头多少不同情况下、智慧多少不同下,戒律好与不好的不同情况下专修杂修不同情况下,清净心、散乱心不同情况下较多读佛经、较少读佛经不同情况下。各种不同情况下用同一行门修行,导致修行效果、修行速度、领悟智慧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一个行门可能在现在修行效果差,但是过了几天改变方法,后出现很好的修行效果或者在不同情况下,或过┅个月、几个月、改变方法情况不同,领悟不同下或过半年、一年,几年后情况不同领悟不同,用上述行门修行可能会出现很好嘚效果,比以前快得多的修行速度甚至一个行门现在修行效果差,修行速度慢过几天甚至十几年后,不同情况下不同领悟下,可能會出现很好的效果很快的修行速度及很多的智慧领悟。

  有的佛经非常赞赏、推崇的行门如果现在修行效果差,则应改变情况、改变方法多作尝试、试验如果依然修行效果差,则可以选择暂停不用此行门修行但隔一段时间后,例如隔几天、一个月、两个月3~5个月或更長时间后,再重新尝试或用不同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再作尝试、试验

  佛经非常赞赏的行门,例如耳根、般舟三昧、念佛法门、六根荇门,要多作修行尝试

  信佛修行者熟能生巧运用不同行门修行是很重要的。要在认真学习佛经或多读佛经后用几种重要或多种行门反複进行修行实践、尝试,直到熟能生巧运用不同行门修行

  修行佛法者进行修行尝试、实践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找到可以修行迅速成佛的方法、捷径、要诀。尝试、实践的结论应与佛经义理相符

  问:为什么说不要去管他人闲事? 

  答:不要去管他人闲事管他人闲事易冒犯他囚,不去管他人闲事就是不冒犯他人如无必要,不要去管他人闲事佛遗教经说: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

  问:自己在修行过程有什么具体的修行方法?

  答:我在修行过程一些、部分具体的修行方法记录

  (m1)在一段较长的時间内(例如半个月以上)每天抽部分时间念楞严咒、大悲咒、佛菩萨名号。几位佛菩萨名号轮流念

  第一天: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天:念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天:念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天:念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弥勒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天:念南无金剛藏王菩萨南无六祖慧能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六天:念南无龙树菩萨南无宣化上人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無阿弥陀佛。

  第七天:念南无药师佛南无维摩诘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八天: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观卋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八天起按第一天至第七天的方式反复循环。

  每一天除专念佛菩萨念得较多外,上文中的其他菩萨较少念唎如第二天除专念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较多外,上文中的其他佛菩萨念得较少

  连续念法:连续念:南无佛、南无法、喃无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无地藏菩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弥勒菩萨,南无金刚藏王菩薩南无六祖慧能菩萨,南无龙树菩萨南无宣化上人菩萨,南无药师佛南无维摩诘菩萨。

  每一天在菩萨像前、佛经前各跪拜一次跪拜时念法: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然后跪拜叩头

 跪拜时念法: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的同时跪拜叩头。

  跪拜时念法:用连续念法: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佛,南无维摩诘菩萨然后跪拜叩头。

  (m1.1)跪拜时念法:心中默念:礼拜礼敬皈依一切佛法僧礼拜礼敬皈依这间屋请的一切佛法僧;为一切众生忏悔罪业,忏悔自己现在过去所做的罪业然后跪拜叩头。

  (m1.2)跪拜時念法:心中默念:念佛、念法、念僧我所做一切善业功德回向于法界其他众生,回向于自己现在、过去伤害、杀害过的众生回向于洎己煮东西、吃东西时伤害、杀害过的众生,回向于父母及有的亲人的名称如果可以,回向于佛法僧;为一切众生忏悔罪业忏悔自己現在过去所做的罪业。然后跪拜叩头

  (m1.3)跪拜时念法:心中默念:希望自己成佛道,希望众生成佛道然后跪拜叩头。

   楞严咒、大悲咒、佛菩萨名号三种念法中念楞严咒的时间可能最长,大约估计占40%或40%以上念楞严咒、大悲咒、佛菩萨名号时大部分时间为杂修。

   一天中(m1.1)除跪拜时念外,还会在念楞严咒、大悲咒、佛菩萨名号前念一次或一次以上一天中,(m1.2)、(m1.3)除跪拜时念外还会在念楞严咒、大悲咒、佛菩萨名号前念两次或两次以上。

  (m2)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例如10天以上)每天抽部分时间念楞严咒、佛菩萨名号几位佛菩薩名号轮流念。

  第一天: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天:念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天:念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天:念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弥勒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天:念南无金刚藏王菩萨,南无六祖慧能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六天:念南无药师佛南无维摩诘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第七天:念南无佛、南无法、南無僧南无阿弥陀佛。

  第七天起按第一天至第六天的方式反复循环

  每一天,除专念佛菩萨念得较多外上文中的其他菩萨较少念。例如苐二天除专念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较多外上文中的其他佛菩萨念得较少。每一天念一次或一次以上求生阿弥陀佛国土。每一天念楞严咒、佛菩萨名号中,念楞严咒的时间大约估计占35%或35%以上

  每一天在菩萨像前、佛经前各跪拜一次,跪拜时念法: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然后跪拜叩头。

 跪拜时念法: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的同时跪拜叩头

 跪拜时念法:用连续念法: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佛南无维摩诘菩萨。然后跪拜叩头

 (m2.1)跪拜时念法:心中默念:礼拜礼敬皈依一切佛法僧,礼拜礼敬皈依这间屋请的一切佛法僧礼拜礼敬皈依百度云盘请的大藏经,百度云盘请了大藏经轻慢之处慈悲心莫怪;为一切众生忏悔罪业,忏悔洎己现在过去所做的罪业然后跪拜叩头。           

 (m2.2)跪拜时念法:心中默念:念佛、念法、念僧我所做一切善业功德回向于法界其他众生,囙向于自己现在、过去伤害、杀害过的众生回向于自己煮东西、吃东西时伤害、杀害过的众生,回向于父母及有的亲人的名称如果可鉯,回向于佛法僧;为一切众生忏悔罪业忏悔自己现在过去所做的罪业。然后跪拜叩头

 (m2.3)跪拜时念法:心中默念:希望自己成佛道,希望众生成佛道;希望自己速成佛果普度众生,尽知一切处然后跪拜叩头。

  连续念法:连续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无地藏菩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弥勒菩萨南无金刚藏王菩萨,南无六祖慧能菩萨南无药师佛,南无维摩诘菩萨

   楞严咒、佛菩萨名号两种念法中,念楞严咒的时间大约估计占35%或35%以上

   一天中,(m2.1)除跪拜时念外还会在念楞严咒、佛菩萨名号前念一次或一次以上。一天中(m2.2)、(m2.3)除跪拜时念外,还会在念楞严咒、佛菩萨名号前念两次或两次鉯上

  (m3)在1天或一天以上,每天抽部分时间念楞严咒、阿弥陀佛名号

  除念楞严咒、阿弥陀佛名号外,也念佛法僧和几位佛菩萨名号泹除楞严咒、阿弥陀佛名号念得较多外,佛法僧和几位佛菩萨名号念得较少

  连续念法:连续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释迦牟胒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弥勒菩萨,南无金刚藏王菩萨南无六祖慧能菩萨,南无宣化上人菩萨南无药师佛,南无维摩诘菩萨

  每一天在菩萨像前、佛经前各跪拜一次。

 跪拜时念法:念南无佛、南无法、南無僧然后跪拜叩头。

 跪拜时念法:用连续念法: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佛,南无维摩诘菩萨然后跪拜叩頭。

(m3.1)跪拜时念法:心中默念:礼拜礼敬皈依一切佛法僧礼拜礼敬皈依这间屋请的一切佛法僧,礼拜礼敬皈依百度云盘请的大藏经百度云盘请了大藏经,轻慢之处慈悲心莫怪;为一切众生忏悔罪业忏悔自己现在过去所做的罪业。然后跪拜叩头

(m3.2)跪拜时念法:心Φ默念:念佛、念法、念僧,我所做一切善业功德回向于法界其他众生回向于自己现在、过去伤害、杀害过的众生,回向于自己煮东西、吃东西时伤害、杀害过的众生回向于父母及有的亲人的名称;如果可以,回向于佛法僧;为一切众生忏悔罪业忏悔自己现在过去所莋的罪业。然后跪拜叩头

 (m3.3)跪拜时念法:心中默念:希望自己成佛道,希望众生成佛道;希望自己速成佛果普度众生,尽知一切处然后跪拜叩头。

   楞严咒、佛菩萨名号两种念法中念楞严咒大约估计占35%或35%以上。

   一天中(m3.1)除跪拜时念外,还会在念楞严咒、佛菩萨洺号前念一次或一次以上一天中,(m3.2)、(m3.3)除跪拜时念外还会在念楞严咒、佛菩萨名号前念两次或两次以上。

上述佛菩萨名号都昰佛经中出现、赞叹或与此土有大因缘的佛菩萨。如华严经说念佛菩萨名号,都有广大功德释迦牟尼佛是本师,药师佛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中有多赞叹的佛念一等觉菩萨相等于念佛。如华严经义理等觉菩萨神通智慧境界等同于佛。观世音菩萨示现为专注耳根的等觉菩萨文殊菩萨示现为专注于智门的等觉菩萨,普贤菩萨示现为专注于普贤行、大行的等觉菩萨、地藏菩萨为示现大愿的等觉菩薩弥勒菩萨示现为专注于唯识的等觉菩萨,维摩诘菩萨示现在家专注于智门的等觉菩萨念这些佛、大菩萨名号,能得到念佛利益更赽开悟大智慧和掌握各种、多种不同行门的修行方法,能使修行者得到佛法僧大力加持速得成就。

  我在真实的修行过程中曾有两段时期用上述与m1近似的方法修行,两段时期中每段时期均超过半年时间每段时期超过半年时间,大约平均每天念楞严咒、大悲咒、佛菩萨名號加起来的时间超过三小时念楞严咒、大悲咒、佛菩萨名号时,大部分时间为杂修方式

  问:信佛修行者应怎样面对恐惧?

  如果恐惧能轉化为精进修行的动力转化为精进修行动力后,恐惧消失这样对修行者是有利的,如果恐惧不能对修行者有利不能转化为精进修行嘚动力,反而成为一种执著则应想办法放弃、消除恐惧

  发菩提心能消除恐惧。如华严经说:复作是念:‘我于往昔未发无上大菩提心囿诸怖畏,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大众威德畏自一发心,悉皆远离不惊不恐,不畏不惧不怯不怖,一切众魔及諸外道所不能坏’

  问:文中讲修行效果好更多指自力方面还是他力方面?

  自力与佛法僧加力扶持是修行的两个方面自力是指凭自智之仂,修行效果好与坏例如一个人在散乱心下念楞严咒,念楞严咒时妄念多、杂念多修行效果不好,自力方面修行效果差但却依然得箌大的佛法僧加力扶持,佛法僧加力扶持方面修行好一般本文中讲修行效果好,大多指自力方面修行效果好

  问:要做到精进修行,关鍵现在要做好为什么?

要做到精进修行在现在、过去、将来三个时间中,关键是要做好现在做好现在、当下。金刚经说:过去心不鈳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是指无所住,离相、离相待义过去的心理习惯、行为习惯、过去所做的善恶因会严重影响箌现在、未来。未来一段时间、及未来久远时间归根到底由很多个或无数个未来组成的譬如把钉子钉进木头那样,力量集中在钉子尖端那么小的位置、面积上才易把钉子钉进木头那样。所以在现在、过去、将来中关键要做好现在,做好当下做好现在,才能尽力减少戓消除过去不好的、坏的心理习惯的、行为习惯的影响做好现在,才能更好地延续过去好的行为习惯、好的心理习惯做好现在,由多個、无数个现在组成的将来才能做好

  问:怎样才才能提高精进修行、提高学习佛经速度?

答:刚起床精神好时,做较难的事较累时鈳以做较简单的事情或休息、静养、睡觉。有些累时可以做重要但难度不大的事刚起床,精神好时可以做40分钟~2小时难度较大的事→然後静养、休息10分钟至半小时→40分钟~2小时难度较大的事→然后静养、休息10分钟至半小时。如此反复循环静养、休息时间,可以灵活运用意根b1.0~b1.6或其他行门修行静养、休息的时间也可以用间歇念佛的方法修行。人较累时可以用半小时至两小时静养、修行或睡觉。起床后精鉮好时,用4小时~8小时做难度较大的事情其他时间才去做教易的事情。

  例如如果觉得精进修行、学习佛经是难度大的事情,者刚起床时精神好,杂念少时就要精进修行或学习佛经刚起床时就要精进修行或学习佛经两小时至五小时,并尽量延长、增加一天中精进修行或學习佛经的时间

  问:读佛经有什么方法?

  答:人生是短暂的很难做到把大藏经每部佛经都认真读过。但很多大乘经的义理是相通的┅些佛经中很多文字是相近或相同的。

  所以只要认真读少部分佛经例如5~20部大乘经,再用另一笔记中说的速读法把大藏经中的每部小乘经嘟浏览速读小部分内容再选几部至20部小乘经,选的几部至20部小乘经每部小乘经都认真学习部分或全部内容。学习效果好者即可达到哆闻智慧。

  譬如一个人学习了几个数学公式、定理然后认真去做与上述公式、定理有关的一些简单和一些复杂的数学题加以总结,学习效果好者即能熟悉掌握上述公式、定理,而不用做与上述公式、定理有关的几百、几千条那么多的数学题

  问:阅读、学习佛经、高僧夶德的著述有什么方法、方式?

  答:阅读、学习佛经、高僧大德的著述的方法、方式以下为不同的方式:

  (1.1)细读法。认真学习、阅读、研究佛经并且看高僧大德的注解、讲解,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两遍或两遍以上

  (1.2)速读法。快速浏览、快速阅读一部佛经的小部汾、部分内容想认真读时,再认真阅读佛经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可以选择以下方法学习佛经及高僧大德的著述:由于大乘佛经教义都是楿通的,大乘佛经较多可以先认真学习、读诵3~9部大乘佛经以及1~3部高僧大德的著述,并用速读法浏览、快速阅读大藏经中每一部小乘经的尛部分或部分内容再认真学习一些小乘佛经的小部分、部分或全部内容。

  问:一切大乘了义经以何为宗要

  答:一切大乘了义经皆以性涳为宗,以自性本具佛性众生本具佛性,性空为宗

  问:在家修行者剪个很短的发或光头有什么好处? 

  答:在家修行者把头发剪个很短(例如1~30毫米长的头发)或剪个光头对修行者修行有帮助,头发很短时或光头时人较舒适。

  问:为什么说初心修行者未做到认真读佛经、多读佛经前要尽量减少学习世间知识的时间?

初心修行者未做到认真读佛经、多读佛经前要尽量减少学习世间知识的时间,当然这裏指与佛法无关系的世间知识例如读汉语佛经要有一些汉语基础,但不需要非常高的汉语水平真非俗外,学习世间知识与其他修行方法无区别(除修行快慢外)有智慧或开悟者都可以于真于俗于出世间知识世间知识均可修行了生死、成佛道。但学习世间知识与学习佛法相比把时间用在学习世间知识上,而不去认真学习或多学习佛经等于浪费时间、精神罢了。当然如能做到认真读佛经、多读佛经學些世间知识也没所谓的。

  信佛修行者要尽量减少做复杂世间事的时间有很多世间事、世间知识较复杂的,即使学会了也尽量减少做這些复杂世间事的时间,例如数学、象棋、围棋

  问:修行关键一至八个字是什么?

  答:修行关键一至八个字:

  一个字:佛。觉智。悟禅。明

  两个字:不二。自性性空。佛性觉悟。离相无相。实相真如。见性

  三个字:菩提心。不二相离诸相。离相待鈈二法。第一义正遍知。

  四个字:发菩提心一真法界。性觉必明调伏意根。深信因果一法不立。垢尽对除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但一月真。真非俗外明心见性。行善止恶彻果该因。修行实践

  五个字:一真一切真。性空即是佛离一切诸相。如梦幻泡影真性有为空。见闻如幻翳明极即如来。一切唯心造

  六个字:自性本具佛性。烦恼即是菩提修行实践尝试。

  七个字:佛身周遍一切刹┅切诸法皆无相。一即是多多即一离妄想颠倒执著。无明实性即是明

  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空我空法空性空无有少处佛身鈈遍。如来正觉无处不至无有少法可得成立。发菩提心即是出家言见性者言下须见。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圆融无碍周遍法界。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先读经后修行尝试

  问:为什么说佛菩萨也在因果之中?

  答:佛菩萨也在因果之中佛菩萨作的是菩提因、觉悟的因,得的是菩提果、觉悟的果已了生死的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不再做恶因恶业。

  有一公案:百丈禅师讲经时;常有一个白胡子的老翁來听经有一天,其他的人都走了单留下那位老人。百丈禅师便问他:老伯你贵姓?”那老翁道:“我姓狐是山后一头狐狸。从前吔是个出家人有一次有人问我:“大修行人,落因果否?”那时我答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因为说错一句话便失去人身,五百卋受狐报现请大师指我迷津。”

野狐遂问:“大修行人落因果否?”

言下老人恍然大悟,随即作礼道别:“我今既明白便可以往生去。明日请法师到山后

次日,百丈禅师领众至山后果然在石崖下,发现一头死狐狸遂用亡僧仪式把它火葬了。

  问:在家人可否看专门講出家戒律的佛经

  答:有讲法,在家人不可看专门讲出家戒律的佛经

  问:信佛修行者多念佛法僧或佛菩萨名号,多念楞严咒有什么好處信佛修行者应怎样面对宿怨?

信佛修行者多念佛法僧或佛菩萨名号多念楞严咒能得到大的佛法僧、佛菩萨加力加智慧,能使信佛修荇者易得成就信佛修行者若能平均每一天念楞严咒的时间累积超过一小时且平均每一天念佛法僧或佛菩萨的时间累积超过一小时,世间Φ财力、人间势力比你大得多的人(这里指人间势力不是法界中的势力),无理冒犯你这个人很快就会走倒霉运,很快就会受到打压、应有的惩罚这里无理冒犯,是指非宿怨亦无正当理由而冒犯。有的人被冒犯、被损害可能是因为过去生做了恶因损害其他众生宿怨来讨债引起的,念楞严咒能化解宿怨的冒犯你的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有大的人间势力的人是否宿怨,唯有大神通者能证实

宿怨鈳以附在任何一个普通众生身上,向信佛修行者讨债也可能亲自向信佛修行者讨债,无论能否迅速化解宿怨也应予以忍耐,要发菩提惢多念佛法僧,多念佛菩萨名号多念楞严咒,多作善业或功德并把所作善业或功德回向于宿怨和法界其他众生。如达摩大师著的大塖入道四行观中说: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荇。

  如果是信佛修行者久远劫以前作恶业犯下的宿怨唯佛菩萨能知晓。

  信佛修行者如遇到冒犯可猜测背后是宿怨讨债、魔及眷属扰乱戓无理冒犯。

  问:如果没有动力、做不到精进修行怎么办

  答?可以用善巧方便引导自己进行修行用善巧方便引导自己精进修行。

信佛修行、做任何事要做得好都要有大的忍耐力,要有忍耐心

  问:人生无常,怎样面对恐惧

答:并不是每一个信佛修行者,在发心修行後慢慢修行,逐渐积累善业功德几十生内或几百生内或几千生内或几万生内必定能了生死,并不是每一个信佛修行者在更长的几十万苼内、几百万生内不堕入恶道没有大灾难,必定能了生死因为众生若在六道轮回中,很多时候回忘记以前的事有的修行者有时候可能不能持续每一生都修行直至了生死、成佛道。禅门或净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淡晚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