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上高一,现在上课睡觉不想学习,沉迷于游戏。怎样才能让孩子提起学习兴趣

“如果你只知道学霸和学渣你巳经落伍了。”近日在人人网和各大校园BBS论坛上,出现了一张最新的“学×”表,“学魔”、“学痞”、“学残”等词汇纷纷诞生,在大学和中学校园走红。

在学校对学生成绩评价往往是“好、中、差”,但在这张“学×”表中,不同表现的学生被分成了十几个等级,大多根据成绩排名、学习状态、个人风格等划分。

一类是学习强者比如“学魔”是对学习走火入魔,处于癫狂状态不做题浑身不舒服;“学痞”是上课睡觉、下课玩闹,但天资聪慧成绩仍然很好;“学残”指被学习折磨得痛苦不堪几近疯癫,但成绩仍不乐观不少大、中学生乐于对照“学×”表,自己“站队”。应运而生的这些词汇,也让不少学生感觉“有了认同和归属感”。

“这是90后一代孩子的风格。”不少专家表示诞生这么多“学×”的词汇,与孩子们的个性和成长环境等有关。“这代孩子从不缺‘标签’。”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90后”自我意识比较强烈,愿意交流内心想法也很多。“他们更放松不像‘70后’、‘80后’那代孩子那么敏感、谨慎。”不少专家认为学生乐于将自己定位于“学×”,未必是他们真的认同这一身份,更多的是自嘲和解压“自我调侃也是一种网络文化。”心理学家分析这些孩子正是通过社交网络交流等方式,舒缓和释放压力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从内心深处让自己不努力学习的状態有个合理化的解释

定位“学×”是种心理防御

“将自己定位于学渣、学痞等,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防御。”上海市悟诚教育惢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心雅说这与心理学上的酸葡萄、甜柠檬等心理一样,当个体在遭受挫折无法达到目标时,为减轻痛苦和紧张、保护自尊而采取心理防御不过,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消极情绪的作用但真正应付挫折和不良学习状态,还是应该从积極角度看待问题“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传递心理上的正能量”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自嘲多少也表现出一些无奈它应当是教育嘚一面镜子,从中反射出教育和评价的不足一位中学校长说,素质教育、多元评价叫喊了这么多年但是现在学校的评价还是以成绩优劣为主,而不是从个人潜能、品格、情商、坚韧度等多种角度去看待一个学生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那些在应试教育中被称为‘学渣’的人他们在未来注定是失败者吗?而‘学霸’又能笑到几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处,对他们多一些正面评价应试教育中的“学渣”也有可能成为未来人生的“学霸”。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