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多得每个字用数字含义每个1~9数字代表的含义那个数字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第15版:财富周刊
不可多得的鸡缸杯
2017年岁次丁酉,生肖属鸡。由于“鸡”与“吉”谐音,自古以来,鸡的形象就普遍出现在各类艺术品中。人们在进行艺术品收藏投资的时候,除了关注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之外,也希望能讨一个“口彩”,因此以“鸡”为题材的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人气。 说到“鸡”题材的收藏品,就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虽然名字听上去不太优雅,但其在收藏者眼中却是个“不可多得的宝物”。这是为何? 鸡缸杯,即饰有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子母鸡图,最早兴于宋朝,然而画于瓷上,则从明成化开始。采用的“斗彩”,就创烧于成化时期,是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协调融合。 鸡缸杯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王者。历代皇帝为之迷恋,不断仿烧,足见其艺术魅力。后世仿制品种中,又以康熙、雍正两窑的作品最为出色。 在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博物馆中,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都收藏有“成化鸡缸杯”。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据说,世界上目前在私人藏家手中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共4件。 让人醉心的鸡缸杯,究竟有何妙处? 《陶说》中记载,成窑以五彩最贵,酒杯以鸡缸为最。《明史》明确记载,成化以后官窑停烧了一段时间,所以从明朝弘治以后斗彩就基本上不见了。主要是因为其工艺复杂、产量小。可以说,成化一朝,所作瓷器精益求精,大多质佳量少,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藏品。 为什么画鸡的图案?有收藏家认为,因为成化元年是鸡年。同时,鸡有吉祥之意。鸡缸杯,基本上跟吉祥有关。据史书记载,明朝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也许正因如此,其萌发了要做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心愿。 为何无大器?成化斗彩无大器,盖罐的高度大约是8厘米至13厘米,鸡缸杯就更不用说了,大约只有3厘米高。鸡缸杯整体精巧秀隽,从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缓慢内收,不争夸张而求内敛,线型婉转流畅,工匠制作时别具匠心使其更具实用性。口沿的设计为侈口,杯身多以斗彩描绘线鸡啄早哺雏,姿态栩栩如生,辅以牡丹、兰花、柱石纹。 其实,成化瓷器的种种特别也与成化皇帝有着莫大关系。其对强刺激的色彩、庞大的体积都不感兴趣,反而对柔和的色彩、赏心悦目的小物件充满好感。史书记载,成化十七年时,皇帝对朝鲜成宗下达的命令这样说道:“各样雕刻象牙等物件,务要加意造作,细腻小巧如法,无得粗粝。” 为何价高?由于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物以稀为贵,这也正是成化斗彩鸡缸杯屡创拍卖神话的原因。 自明代以来,鸡缸杯便被视为千金难买。而现在,若是你拥有一个成化斗彩,那你也是隐藏的土豪了。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313d4eb47943a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内容介绍] _豆搜网
[内容介绍]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5
【内容介绍】
本书以汉语语言为中心,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向内分析了汉语之构成成分:文字、文辞、文句、文韵之美,向外则论述了由汉语语言为媒介 的中国文学的文篇、文体、文法、文风、文论、文变等六大题目,是一部 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著.
【本书目录】
绪言 汉语的叙说从这里开始 文字审美 五品十性论汉字 一、方正字形:直观性与艺求性 二、单音字位:独特性与易构性 三、四声字韵:丰富性与音乐性 四、内向字义:意会性与模糊性 五、多能字容:承载性与神秘性 文辞审美 谈古论今品词汇 一、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创造 二、方言土语,妙趣横生 三、成语典故.烟波浩瀚 四、网络语与流行语,一支生力军 文句审美 万马奔腾中的第一声嘶鸣 一、文句的结构分析:句型的审美表现 二、文句的类型分析:不同的追求与不同的效果 三、文句的修辞分析:运用之妙,独具匠心 文韵审美 选韵如同选美人 一、汉语音韵的三个特性 二、格律诗词的音韵规范 三、格律诗词的"五合"境界 四、散文及其他文字的音调与声韵 五、音韵应用的特殊例证 文篇审美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一、构成文篇的五项要素 二、立意是文章之魂 三、题目是文章之目 四、结构是文章之"体"
文体审美 群峰竞秀,百舸争流 一、汉语文体的四大特色 二、矣于诗、词、曲、歌的体式分析 三、矣于散文的体式研究 文法审美 语林深处啄木鸟 一、文法事大,不可或缺 二、尊重文法,不可迷信 三、在冰与火之间确定游戏规则 四、文法发展的几个关键词 文风审美 环肥燕瘦,各臻其妙 一、个人风格、流派风格 二、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外原因 三、小说语言风格简析 四、戏曲与戏曲语言风格简析 五、散文语言风格简析 文论审美 千秋"语"业,各有评说 一、古代汉语文论的六个特征 二、汉语文论的文化传统 三、古代文论的体式、范式与传承 四、古代文论传承者点评 五、百年文论,两次高峰 文变审美 生命如流,变化如歌 一、汉语文变的曲线描述 二、汉语文变的品征描述 三、汉语文变的规律性描选 后记 【作者介绍】
史仲文,男,日出生,研究员.先后在北京财贸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任教,现为北方工业大学公民素质与现代文化研究所所长,北方工业大学学报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专著《美学》曾获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寻求突破??当代伦理观念新论》曾获国家民委二等奖;主编的《中国艺术史》为国家"九五"工程重点图书.
主要专著包括:《美学》、《人际关系学》、《人类欲望论》、《中国人走出死胡同》、《中西文明的历史对话》、《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泡沫经济:透视中国的第三只眼》、《正义,你听我说》、《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民问视点:中国现在进行时》、《中国六大名著的现代阅读》、《大唐诗史》、《两宋词史》、《中国艺术史导读》等.主编的主要丛书、套书包括:《百卷本〈中国全史〉》、《百卷本(世界全史)》、《中国艺术史》等.
【专家评论】
作者从一个汉语研究者的视角去看,从一个草根学者的角度去写,对 汉语的特点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清理与爬梳.根深蒂固,立论牢稳,旁征博引,精察求真,随时随处可以体味到汉语独有的美感和张力. 朱靖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史仲文教授的新著《汉语是这样美丽的》,以汉语语言为中心,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向内分析了汉语之构成成分??文字、文辞、文句、文韵之美,向外则论述了由汉语语言为媒介的中国文学的文篇、文体、文法、 文风、文论、文变等六大题目,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 著. 聂振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汉语是这样美丽的 第一部分 序 汉语的叙说从这里开始 本书的内容,说得夸张些,可以叫做汉语美学.然而,我既不喜欢高头讲章,更不喜欢那些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无聊定义.这里做的只是对于汉语审美的解说与陈述,而且我认为,能解说、陈述明白也绝非易事.因为汉语博大,浩如沧海,而能够被解说与陈述者,充其量也只是沧海之一粟. 讨论汉语的美丽,理应先讨论一些与语言相密切关联的议题,把这些议题归纳起来,便是本书的绪言. 语言的发展史,大约经历了四个特别关键的阶段. 一是语言初始期,即口头语言诞生的阶段.人作为一个物种,原本不会说话,但忽一日――请读者原谅本人使用了一句诗化语言,有语言了,开始说话了.这样的时刻,虽然我们无法细考,但即今思来,犹不免产生怦然心动之感. 二是文字语言形成期.从口头语言到文字语言,时间好长啊,道路好难啊!因其长,因其难,我们说它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而且可以说,人类既然有能力首创和经历这样一次革命,那么,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文字诞生,意义重大,中国古语有"仓颉造字,夜有鬼哭"之说.文字一出,鬼都会哭,这或者证明了文字之难、文字之美、文字之智慧、文字之厉害,抑或预示了未来文字带来的文明之辉煌、灾祸之惨烈.且不论从正面还是负面去理解这一句话,都可以知道文字在人类文化史上处于何等的地位.中国民谚中讲"千年的字纸会说话",这绝非夸张之词,早有考古成绩为明证.古文字重见天日,一字岂止千金? 三是文字印刷期.文字的传播,不似口头的传播,它需要相应的载体与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历史发现,显然是纸张与印刷,而我们的先人在这两方面都有特别重大的贡献.他们创造了改变世界――首先改变了西方世界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并非件件与文字直接相关,但造纸术是与之血脉相通的,活字印刷也是与之血肉相连的.四大发明中,与文字有关的就占去两项.一方面,这证明了文字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证明了传播的同等重要性. 四大发明进入西方,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形成与成熟产生了莫大影响.对于这四大发明或者其中的三大发明,马克思与培根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令我们中国人困惑并颓然的是,四大发明虽然出于赤县神州,但它们的巨大文化能量与技术能量却直到嫁接给了西方近代文化之后才迅速释放出来.这个事实实在让理性的中国人感到很没有面子.对其中的原因与机制,虽然已经有了种种说法,还是很值得21世纪的中国人认真地反思与研究. 造纸术与活字印刷的发明,对中国书面语言与各种典籍文献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质变层面改变了中国书面文字尤其是经典文献的传播方式、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东汉之后,汉文化的走向发生重大改变,文人化、个性化、书法化得以张扬,应该说这与纸的发明关系莫大.宋代虽然受尽外族的蹂躏与欺辱,但它在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生活现代等方面都远远超越前朝与前人,也应该说与活字印刷的出现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应该这样评价:虽然技术不是决定一切的,但重大的技术发明确实是文明――例如语言文明――得以升华与腾飞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四是网络语言期.网络语言阶段的历史地位究竟如何,现在也许还不能被完整阐释,或者说也许还没人有这样的阐释能力,但它的影响已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说中国在印刷语言时代是"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的话,那么,中国理应,也有责任和义务,在网络语言时代,跟上历史的步伐,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际上,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处理手段与处理过程都有了网络的影子与功劳.无论是"SARS"的信息公众化及公共卫生处置机制的历史性改变,还是"超级女声"产生的爆炸性社会效应;无论是足坛丑闻的揭露及其后续效应,还是佘祥林冤案的被披露与揭露;无论是小煤矿造成的众多惨剧的曝光还是现代性学者的现代言说;无论是"苏丹红"的危害还是"孔雀绿"的潜在毒副作用……凡此种种,若无网络语言活跃其间,那结果、那效应必然与我们现在所经历、所感悟、所认识的有巨大的不同. 可以说,网络给了人类有史以来发挥其自由天性与民主权利的最为有益且有效的技术平台,也给了社会进步以史无前例的技术性推动力量,而其完全价值,又不止在技术层面而已. 一方面讲技术,一方面还要讲文化.讲文化尤其要讲开放,因为开放是文化得以更新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反观中国的历史发展,那些伟大强盛的时代,毫无二致,都与开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曾经过三次历史性大融合与大发展.第一次,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中原文化与边夷文化的大融合,或者说是东、西、南、北、中各诸侯区域文化的大融合;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第三次则是自19世纪以后的中西文化的大融合.融合即开放.没有这三次大融合,中国文化也许会像其他文明一样发生断层,或者走向衰败.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中国文化不曾断层、不曾衰败,开放显然是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 中国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若没有第一次地域文化大融合,就不会产生秦汉时代的伟大古典文明;若没有第二次民族文化大融合,也不会产生隋唐时代的辉煌文化;若没有第三次中西文化大融合,则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虽然这现代化的历程上,有过那么多的挫折与磨难,鲜血与牺牲,但征程既已开始,璀璨就在前方. 单以汉语而论,中国古文字,多为单音节词.单音节词虽不是唯一的词式,却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双音节词的大量出现是后来的事情,多音节词的出现则是更后来的事了. 以农作物为例.中国古来的原生农作物,以五谷为代表.何为五谷,也有不同说法.一说即"麻、黍、稷、麦、豆也";①一说即"稻、黍、稷、麦、菽也";②一说即"稻、稷、麦、豆、麻也".③ 三种说法,一共包括七种农作物,名称全是单音节的.一物一名,一名一字,一字一音,这正是中国古汉语的特色与传统. 后来进入中国或中原(汉语文化区)的农作物,情况就不同了.它们的名称不再是单音节而成为双音节的了. 如汉代引进的农作物:石榴、葡萄、黄瓜、苜蓿、蚕豆、意苡等; 南北朝时引进的农作物:亚麻、甘蔗等; 隋唐时引进的:莴苣、菠菜、西瓜等; 明清引进的:红薯、玉米、菠萝、番茄、苦瓜等.④ 简而言之,开放,不但使我们中国人(中原人)的食物食品大大丰富,从而可以大快朵颐,而且使汉字(词)及其表现系统有了质的拓展与丰富. 再以乐器为例,中国或中原――汉语文化圈内的古来乐器,也是以单节多词为特征的.如琴,如瑟,如筝,如箫,如鼓,如钟,如磬,如,如铙,如锣,如钹,如,如竽,如笙,如埙,等等,这些大多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乐器,但后来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被边缘化了,而那些新的担当起更大责任的乐器名称,多是双音节或多音节,且一大半也是引进的,如琵琶,如唢呐,如月琴,如扬琴,如火不思,如冬不拉,如胡琴,如八角鼓,种种.近代以来,西洋乐器进入中国,这种情况就更多了,如吉他,如钢琴,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如黑管,如长笛,如双簧管,如大管,如巴松,如小号,如圆号,如长号,如小鼓,如大鼓,如定音鼓,不一而足.它们的到来,不但使传统的中国人欣闻美声、富享美乐,也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精神. 由此可知,开放对于我们的生活是何等重要. 前些时期,报刊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产品对美国人现实生活影响的文章.文章说,一个美国人如果不使用" china"的生活用品会怎么样?结论是:虽然一样可以活着,但生活质量必定下降不少,即活是可以活,但会活得累. 那么,汉语如果除去一切外来语会怎么样呢?虽然操汉语的中国人依然会说话,而汉语也不见得一失之下即刻毙命,但其语言系统与表现力所受到的冲击与毁坏,一定是结构性,甚至是致命性的. 自跨入近代以来,外来词语、外来语式进入汉语系统的数量不仅很多,而且速度很快.我们现在的常用语中究竟有多少外来语,本人才学浅陋,不能确知.这里有两个材料,或许可以说明问题. 一个材料,见于刘孝存先生所著《中国神秘语言》,书中介绍了源于日语、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意大利语、梵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尼泊尔语以及包括中国少数民族语在内的数百个流行语.其中源于日语的最多,共列举3000多个,源于英语的居于次席,也列举了近1600个.这里冒昧掠美,与读者共赏. 暗示、版画、半旗、辩护、标语、表决、标本、乘客、乘务员、传染病、单纯、单位、独裁、反对、反感、动态、分析、观测、公仆、共产主义、共鸣、共和、集中、集团、国际、警察、净化、领土、领空、情报、权威、权益、手续、探险、演习、原则、指标、指导、主笔、主观、自由、主人公、作品、作者、座谈等.① 以上词语源于日语. 白兰地、绷带、迪斯科、敌敌畏、的士、碘、吨、凡士林、分贝、呼拉圈、吉他、爵士乐、咖啡、来复枪、浪漫主义、马达、马拉松、啤酒、乒乓球、扑克、沙发、台风、探戈、香槟、伊甸(园)、幽默等.② 以上词语源自英语. 其他如"布尔什维克"、"康拜因"源于俄语;"玻璃"、"茉莉"、"苹果"、"刹那"源于梵语;"纳粹"、"毛瑟枪"源于德语;"八哥"源于阿拉伯语;"珐琅"源于波斯语;等等.③ 另一个材料,出自《南方周末》,题为《新闻与方言》.其中讲到"日本新词"时这样写道: 甲午战争后,"日本新词"全面反哺.如"为人民服务"、"永远革命"、"大政方针"……其实全是来自日语.④ 文中还介绍了这样一段掌故:据说洋务派大臣张之洞,最是反感并且力禁使用"日本新词",看见这样的新词便要勃然大怒.一次他请幕僚路某拟一办学大纲,大纲中有"健康"一词,他又生气了,提笔批道:"健康乃日本名词,用之殊觉可恨."不料这路先生也略通新学,当即针锋相对:"'名词'亦日本名词,用之尤觉可恨." 妙! 虽然这两个材料所统计与列举的,肯定不是源于外来语的全部,但看那内容,已十足惊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诸如公仆、规范、文化、企业、人权、人文主义、市场、市长、协会、主人公、主体、自由、宗教,乃至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大政方针、唯物论、永远革命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用之如己出的词语竟然统统自日语而来.联想到现如今主流报刊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三个代表"中的"代表"、"文化搭台、企业唱戏"中的"文化"、"企业"种种,禁不住要像广东人似的"哇噻"一声.若不准外来语存在,怕我们这些现代中国人会患失语症的. 或从另一个角度看,广泛吸收外来语是如此之好,亦托开放之福,正是它给我们带来了从容的现代语感与现代语境. 本书既不是一本汉语语法书,也不是一本汉语修辞书,亦不是一本关于汉字历史的书,更不是一本解说汉语经典的书,甚至不是一本汉语文化鉴赏书,自然也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有关专业审美的书. 这不是,那不是,它究竟写的是什么呢? 本书的思路是:从汉语文字写起,继而文词、文句、文韵、文篇、文体、文法、文风、文论,直写到文变为止. 十篇中,文字是最基层的,所谓从草根做起.汉语文字便是本书的写作基石与逻辑起点.继而是文词.其实中文的文字常常也是文词,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但也有区别.如果说文字是汉语的细胞,那么,文词就是汉语的基础性建筑材料,构成这材料要素的自然是"文字",作为其使用成品的则是"文词". 文句则属于第三层面.文句介乎文词与文章之间.在特例情况下,一句话也可以成为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但通常情况下,它只是一个组合性单位,是词语的有机性结合.这组合的意义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所谓语法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它的.如果说字与词还不过是材料的话,那么文句则已升格为语言了. 然而还有文韵.汉语的韵是独特的,与西方语言相比较,它的独特性尤为突出.文韵其实与汉字的关系最为直接,但在实际运用,例如文学作品中,它与文句的关系似乎更重要一些,故而序列第四. 有了上述四个条件,可以进入文篇了.文篇即文章,但不限于通常意义上的一篇文章之文章,而是包括诗、词、歌、赋在内的,故而称"篇",但重点还是散文文章.文篇始可看做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完整作品.虽然一句话也可能成诗成文,但不过特例而已.如果说文句是语言的第一次升华,文篇则是它的第二次升华.或者说文句是口头语言得以成立的基本标志,文篇则是书面语言得以成熟的基本标志. 本书叙述的第六个层面的内容是文体.汉语中狭义的文体是对各种散文体裁的概括,这里的文体不仅限于散文而已.成熟的文体是语言发达的第三个标志,或许应该这样说,只有基本文体全都具备的民族语言,才是真正达到文学成熟的民族语言.例如汉语、日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种种.它们在散文、戏剧、小说、诗歌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经典性建树,而这些建树已然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第七个层面是文法.法,不仅包括语法之法,而且包括文法之法.世间万物,凡成熟之品,必有法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文"既是发展的,"法"也必然是发展的.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那情形有如司法与警察的关系一般. 第八个层面为文风.文风即文字风格.汉语文学的风格千姿百态,与西方文风有着本质之别,只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区别被忽略了,甚至被扭曲、被抹杀了.今日说文风,还带有恢复其本来面目之意. 第九个层面为文论.文论即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包括对文风的批评在内,但那范围来得更大些,故另立一篇,别作安排. 第十个层面为文变.无论文字、文词、文句、文韵、文篇、文法、文风、文论,统统会发生变化,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所谓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是规律级别的问题.只是规律之事巨矣,非吾所能,亦非吾所爱.这里的文变,更多的是对于文变历史的描述.以史为本,述而不作,但愿画龙似龙,画虎似虎,并不存有更多的企求. 综上所述,本书虽不同于语法书、修辞书、语言历史书、文学欣赏书,却又与这些专门性书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了解汉语及其美学价值的一个入门.倘若这个"门"还不算太坏的话,那么,进入之后,再去各自寻珍觅宝亦为不迟. 汉语不同于其他种种语言,尤其不同于欧系语言,第一位的原因出自汉字.汉字是构成汉语体系的最基础的材质.以建筑作比喻,虽然木质建筑与石质建筑的差别仿佛只在材料方面,只是一字之别,但它的影响却是最深层面的.因为材质不同,而使这些建筑在技术、工艺、造型、风格、功能等各个方面产生差异,具体地说,它使得西方建筑以几何为支点向着高空拓展,而中国建筑以线条为特色走了一条平面发展之路. 汉字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可以比做动物的基因.动物因基因不同而种类繁多,小到蚂蚁,大到鲸鱼,或者毒如蛇蝎,或者猛如狮虎.据说苍蝇的基因与大象的基因所差也不过百分之几,然而,一旦形成物种,那差异就大了,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汉字之差,仿佛如此. 汉字事大,因为它对汉语乃至中国文化的走向都产生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 汉字构成特征鲜明,推而言之,可以分为五种品性十个特征. 五种品性是:字形,字位,字音,字义和字容. 十个特征是:直观性与艺术性,独立性与易构性,丰富性与音乐性,意念性与模糊性以及承载性与神秘性. 五品十性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组合的,结合在一起更便于讨论.这里先从字形说起. 第一部分 一、方正字形:直观性与艺术性 人们喜欢说汉字属于象形文字,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字形特质乃是汉字的第一性存在.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决定意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其象形性都引出了无穷的传播结果与文化效应. 但认定汉字为象形文字,只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说法,这种概括也许不能得到专家的同意.至少在汉代大文字学家许慎那里,已经对汉字有过经典性描述,即汉字六书说.所谓"六书"说,即汉字构成的六种基本方式.这六种方式是:象形说,指事说,会意说,形声说,转注说和假借说. 对于这"六书",近人有不同见解.唐兰先生提出汉字结构的"三书"说;裘锡圭先生不完全同意唐先生的"三书"说,进而提出"新三书"说;在裘先生"新三书"说的基础上,詹鄞鑫先生又提出"新六书"说. 唐、裘两先生乃文字学大家,詹鄞鑫先生辈分虽晚些,亦成就斐然.他们的研究,在中国现代史上都应该浓重地记上一笔,而且如我一样的爱好者,都是这些研究的受益者. 我要补充和强调的是:无论六书说还是三书说,或新六书说,如果要寻找出汉字构成的第一性的特质来,那么,则非象形性莫属. 象形性为第一属性,如例字"大".解释者说: 大 用大人的形象表示大小的大.之所以用大人的形象,是由于在古文字形中,大人的形象与小孩的形象具有明显的区别:小孩的形象写作或.至于别的事物,在字形上无法区分大小,例如"象"字固然是大象的形象,但从字形上无法判断是成年的大象还是幼年的大象.① 这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象形说,或者说是象形的一种衍变,不过不是象物之形,而是相对抽象的大小之形. 第三说"会意字"―― 会意说为例.其中讲到古文字中的"育"字,解释者写道: 甲骨文从女(也有从母或每的写法)从.""字由倒"子"和象征水滴的"小"构成;合起来像母亲生小孩子,且伴有羊水之类流出.其异体写作"育",是(读如突,像倒"子")音肉声的形声字.②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象形,不过不是象物之形,而是象字之形罢了. 再如第四说"形声字"―― 形声说,其实也可以看做象形字的,或者说,透过形声,还可以看到象形的影子. 以"齿"字为例,甲骨文作"".解释者说: 甲骨文本是象形字,象口中有门齿.后加表音的"止",成为形声字.不过,由于""旁后来并不独立成字,所以它不能视为部首,但把它视为形符应该是可以的.③ 又如新六说中第六说"变体字"――变体说.变体字有些特殊,但其本原,亦与象形性相关联.以解释者的例证为例: 孑()孓()这两个字是改造 (子)字而成的.据《说文》,"孑"的本义是"无右臂","孓"的本义是"无左臂".由于缺一臂,所以"孑""孓"都有孤单的含义,成语有"茕茕孑立"、"孑然一身".④ 由是观之、思之,孑、孓,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形,缺少左臂或右臂之形.这种形与字的有机匹配,左看右看,不觉其谬,只觉其妙. 当然―― 重复地说―― 汉字的六书说,或三书说,或新六书说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但我一向认为,一个复杂的有价值的体系,可以而且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它.就汉字的字形层面考虑,象形品质乃是它的本质特点. 汉字的象形品质决定了它的直观性,观其形便易于知其意.故《左传》上有"皿虫为蛊"、"止戈为武"之说.用器皿养毒虫,结果,成为"蛊"了,有多么可怕而且可厌;制止干戈,结果是停止了"武"力,则表示了一种意义与精神.虽然有后人考证说,将武字拆解为"止戈"并不真的合乎古义,真的古义并非止戈为武,而是拿着武器大步前进,但在我看来,无论如何,见形而思义,见形而知义,确是汉字的一个确定的功能. 直观性使汉字易知易明,我们的祖先还要让汉字好看耐看,于是凝聚多少年多少人的努力、创造与智慧,中国文字不但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工具,而且成为了一门独特的极富魅力、光彩照人的艺术形式,这就是它的艺术性. 汉字在艺术层面,不以文字称,而以书法称.这既是汉字独有的光荣,也是中国文化与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荣耀. 汉字书法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成就之大,几乎不可方之于物.简而言之,可说"一长"、"四多":历史长,长到与中国古代文明共舞;书体多,流派多,理论多,书家更多,多到不可以数量记之. 以书体说,俗称真、草、隶、篆,却又未止于此.先是甲骨文字,又有大篆、小篆,继而隶书,继而行书,继而草书,继而楷书,而且并非你去而我来,而是你中常常有我,我中亦常常有你,正如友人相聚,个性不厌其显扬,故事不厌其繁多.形象言之,所谓行书如走,楷书如站,隶书如坐,草书如奔.或说行书如雅士游春,楷书如老僧禅戒,隶书如将军升帐,草书如战马狂奔. 不但书体多,而且流派多.自钟、王开始,历代名家辈出.那些经典书家,可谓人自为派,派自为体.楷书大家中,欧、柳、颜、赵,名声巨大;草书巨擘中,怀素、张旭,光彩照人;行书名家,代有人出,而以羲之为圣,其地位,是虽千百年下,也无人可以企及. 流派多,理论更多.但中国传统,不喜欢创立体系,也没有理论这个词,不但不讲理论,连理念都不讲,但见解极多,体味极深,看似就事论事,其实余韵无穷.中国文化传统,本不喜欢开门立派的,特别是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之后,"派"的概念在学术层面,纷然凋落,日见其稀.昔日百家争鸣的盛况,已成明日黄花.但在书界―― 至少在书法界,却是另一种景象.不但各种书体纷呈,各种书学书论尤其纷呈,不但百花齐放,而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日深日久,日久日无穷. 不惟书法派系多,书人与书家更多.前有书圣王羲之,后有数不清的追随者,间或也有不少批评者,反叛者,不服其字其论其人者.追随者亦非唯书圣的马首是瞻,而是唯书法艺术的辉煌是瞻.且中国艺术,最重视师承,一日为师,终身是父.但历代书人,以其主旨而言,非以师命为命,而是以书法艺术为命.所以虽书圣在前,却有无穷的继承与创造在后.有固守风范者,有亦步亦趋者,有别开生面者,也有自成一家者.唐、宋、元、明、清,代有才人出,从而成就了中国古代绚丽的书法长卷. 单以造型特色而论,书法艺术骨子里乃是一种线条艺术.虽只一线而已,却有千变万化的功能.笔画不过数端,变化竟是无穷,或直或平,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拙或巧,或奇或正,或断或连;一而化十,十而化百,无端变幻,仪态万千.或悠然,或雅然,或超然,或蔚然,或翩然,或爽然,或酣然,或灼然,或脱脱然,或荡荡然,或跫跫然,或蔼蔼然,或崭崭然,或俨俨然.以物喻之,或如桃花,桃花不足喻其艳;或如梨花,梨花不足喻其淡雅;或如荷花,荷花不足喻其洁;或如牡丹,牡丹不足喻其雍容.有如菊花,不但见其性而且见其节;犹如兰花,不仅见其幽而且见其香.以四季相喻,则一时如春风喜雨,一时如夏夜星云;一时如金秋朗朗,一时如冬雪绵绵.线条流动,有情有感,或乐之,或喜之,或哀之,或怨之,或歌之,或呼之,或嫣然如画,或怒发冲冠.可谓青眼白眼,各有颜色,嬉、笑、怒、骂,尽成文章.虽为线条艺术,却如有灵魂的一般.线条之流动,乃是生命之流动;线条之挥洒,乃如精灵之狂舞.但觉有踪有迹,又似无可追寻,一时天上,一时地下,一时云中,一时水中,虽盘旋百端而不逾矩,曲折徘徊而情有独钟,然而,又怎一个矩字了得,又怎一个情字了得?它在中国古来艺术乃至文化中,最是风光无比,自由无比,高格无比,雅驯无比.一时兴起,便似龙飞凤舞;一时清静,又如处子安然.线自何处而来,我不知其所始;线向何方而去,我不知其所终.宇宙苍茫,正是它自由飞舞的天地;历历千年,正是它光彩行程的记忆.伟哉,美哉,观止而已矣. 汉字书法艺术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她特有的才蕴影响了左右芳邻. 她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所谓"衣带当风",非线而何?所谓白描手法,又非线而何?中国传统画不以形取胜,而以意取胜;不以美骄人,而以境争先.内有其意,外有其形;心有其源,画有其境.然而,它的具体操作与表达方式则是线式的. 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心不明,眼不亮,意未到,情未尽. 中国古建筑十分重视廊的作用、墙的作用与路的作用. 廊其实也是一条线,但绝非一条呆呆板板的直线,而是一条多姿多彩富有曲线美感和韵律的"线条".所谓的"回廊",便是其中特别复杂的,且可称之为"九曲回廊".北京颐和园中的长廊,便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中国古建筑又特别重视墙的作用,而墙的类型颇多.形象表现尤其精彩纷呈,美轮美奂.墙其实也是线,不是平面的线,而是凸出的线.其妙处不但在于通―― 有墙必有门,而且在于隔―― 有墙必有断,且隔中有通,通中有隔,通通隔隔,妙在其中矣.长城万里,乃是一条亘古绝伦的巨线,不但名震古今,而且享誉世界.花墙如画,且有形态各异的窗子配置其间,正似美人身上的饰物,不但叮铮作响,尤其精美非常. 中国古建筑不但重视廊,重视墙,而且重视路,有大路朝天,也有小蹊嫣然,有岔道如画,也有曲径通幽.我们古代先人关于路的设计,往往表现出设计者的匠心所在.比如我们读《红楼梦》,品味大观园,若不能对园中的路径了然于胸,则很难让那样一座美丽的园景灵动起来. 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武与字通,自古而然.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臆断.事实上,很多书界名家,也是武术大家,很多武术名家也都酷爱书法.我的挚友冯大彪先生集书法、武术、文才于一身,一动一静,一行一止,他所表达出的文化意蕴,都是寻常人不可比拟的.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功"即功夫,特别是幼功.武术家没有幼功,纵然不能说完全不可以成才,至少是很难成才;书法亦如是也.当然30岁了也可以初习书法,60岁了也可以开始临帖,但比较而言,总是晚了.书法很强调自幼年练起,唯有幼功扎实,才更有利于后来的精深与发展. "法"即规范,又可以理解成技艺.这一点又通于戏曲,所谓"四功","五法"是也."法"不对,很可能把功夫练歪的,纵有一些小成,绝难成其大器. 又要讲气,气不见得就是气功,但要有"精气神",要求"一气贯通",否则中间气阻了,气断了,气跑了,那武术一定练不成的,写出来的字也绝不能好看. 还要讲究韵律.字无韵律,纵有好字,不能连缀成篇,所谓满纸云烟,必成梦幻,所谓格局严整、布置得宜,也是妄想.武术同此,纵有点功夫,因为缺少韵律,也不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 最后要讲美.中国武术是讲究美感的,即不但要练得对,还要练得好,不但要练得好,还要练得美,中用又中看,才算上乘功夫.书法俨然同于此道,而且那要求纵不早于武术,必定严于武术.丑的武术,虽然样子不雅,能够顶用、管用,也还罢了.丑的书法,只能说是有书无法,纵然无一字一笔错误,也没人欣赏,虽费力多多,不过败笔而已. 汉字书法又影响到民族戏曲,且一些戏是有书法内容的,正如古建筑中有楹联有匾额一般.一些大艺术家,当场写字作画,不但无画蛇添足之嫌,反而有锦上添花之妙.中国民族戏曲的表演,犹如有线的艺术――化在其间. 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甚至自由到了无所不至其极的程度,一时天上,一时地下,一时鬼域,一时神宫,且不但神怪小说如此,即使写实性小说也常常如此,如《红楼梦》的太虚幻境,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玉泉山显圣,如《水浒传》中的神女天书,如《三侠五义》中的游仙枕、探阴山,但以时间而论,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作,依时而行,依时而叙,依时而言.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猴子出世,便是金针出现,此后孙悟空"走"到哪里,那故事便"跟"到哪里,猴子成了斗战胜佛,这故事便随之戛然而止.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则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个线端而已,而是百水千河归于一系.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千头万绪,网络天成.但那线的构思与价值,依然宛在.无线何以有网,网成愈见线功. 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最繁盛的历史时期,正是笔、墨、纸、砚大放异彩的时期.中国自古以来,不但重文,而且重字.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书法艺术,就不仅仅是书法家创造的结果,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实践与创造的结晶. 第一部分 二、单音字位:独特性与易构性 汉字的独特性在于,它属于单音字,一字一音,很少有一字二音及二音以上的情况.这一点与西方语系形成鲜明对比.以英语为例,英语中也有单音节字,如"I",但那只是极少数现象,属于特例之列. 单音字看似只是一种存在形式,但对汉字语言系统的影响至深至大.最典型的表现是楹联,但楹联只是其万千表现的一端而已.始自战国时期的赋,便与这种单音字位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后来出现的律诗与绝句则是更为杰出的字位表达方式.这里限于篇幅与全书布局的考虑,姑且说说楹联. 楹联的音节基础在于单音,排列基础在于单音字位.换句话表述,非单音字位莫可成也.英语诗中也有提出特别行数与韵律要求的,如十四行诗,但像中国楹联这样排列整齐,左右对称,一字也不能多,一音也不能少的对偶性规范,是做不到的,因为它的词性基础就不属于这一类型. 楹联的构成有三大要素:一是对偶齐整,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或十一言,或多言,均可,这是外在形式要求;二是平仄相对,在一定的规则下,平仄相对,这是语言音律要求;三是词义相反,如山对水,上对下,白对黑,大对小,公子对佳人,白马对青牛,这是内在语言要求. 中国古人中,尤其明清以后,能联者甚多,楹联的学习,也被列入启蒙教育中.现代中国人虽然在提倡爱国、提倡保护民族语言方面,绝不亚于前人,但在应对措施这个层面,却有些志东意西,行动不力之处.现在的大中专学生甚至他们的师长,会做对联的大概不算很多,因为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与环境.这一点,想来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应当有所弥补. 古代启蒙教育中曾有此类专门教材,如《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等.前者通俗易懂,且易记易背;后者雅驯有致,且于史有证.随便摘取一段,便觉很有意思. 如对似,减对添,绣幕对朱帘.探珠对献玉,鹭立对鱼潜.玉屑饭,水晶盐,手剑对腰镰.燕巢依邃阁,蛛网挂虚檐.夺槊至三唐敬德,弈棋第一晋王恬.南浦客归,湛湛春波千顷净;西楼人悄,弯弯夜月一钩纤.① 楹联的形式众多.从理论层面上,从一言到无数言,皆可为对,实际创作,则以五言、七言、十一言为多.极端的长联,也有数十言乃至数百言的,其中最著名且最具文学品位的,首推云南大观楼的长联,上下联各90字.比之更长的楹联也有,但说到艺术成就与影响力,则至今为止,还没有超过它的.这对联传播极广: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天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而短的对联,可以三言,可以二言,也可以一言,甚而至于无言.中国近代史上,确实有过无言之作.无言之联也是一种极端形式,但格式依规依矩.上联为一"?",下联为一"!",或者上联为一"!",下联为一"?".这样的对联在民国时代也曾产生过特殊的作用.虽然没有文字,那内容,那情绪,那意愿,那个性,都有鲜明的表达. 上联为"?".其意若曰:很疑惑.为什么,不说,虽然不说,自有"?"在心头. 下联为"!".其意若曰:很愤怒.为什么,也不说,虽然不说,自有仇恨在其间. 上联为"!",所表达的情感是:出奇愤怒了,无可言说了,于是画一个大大的"!". 下联为"?",所表达的情感是:万千疑问在心头,无法叙说了,故而画一个大大的"?". 楹联内容广博,可说天上地下,人间万物,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无物不可言之,无情不可达之.而且它既可以作为公共信息,也可以作为完全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前者既可高悬街市,大张门庭,后者尽可安放案头,或收之于日记. 优秀的楹联,不但在形式上,在音韵上,尤其在内容上更有上乘表现,而且往往因其言之有致、言之有物而成为传世之作.虽只短短的两句,并不逊于鸿篇巨制,更无愧于任何高头讲章. 这里引佳联数副,虽内容各异,艺术价值却各有千秋. 第一副,警示联,出自平遥县衙,是讲"为官之道"的.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第二副,诙谐联,题为"财神爷诉苦",写得生动活泼,令人捧腹.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又拜,夕又拜,教我为难! 第三副,戏联,虽为戏联,不在戏中,而是借"唱戏"二字做文章.字为繁体,拆散安置,甚得汉字形神之妙趣. 上联咏"唱"字: 唱本两个曰,曰今曰古,借口为唱表今古; 下联咏"戏"字: 戏又半边虚,虚争虚战,持戈作戏演战争. 第四副、第五副为典型的技巧联.汉字是以偏旁部首归类的,于是有联家将同一部首的字或相类部首的字巧妙组合,其意境虽未必高妙,但技巧却自见焉. 其一: 水冷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 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 字头. 其二: 寂寞守寒窗,寡室宁容客寄寓; 逍遥过远道,迷途邂逅遇逢迎. 一般对联,多用古字、雅字,近代以来,也有以口语、俗字作对的,杰出者如周作人.他使用的虽然是口语、俗字,宣泄的却是悲愤之情,所得则是千古文章.内容都是痛悼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烈士的.其字面虽通俗,其情感却炽烈,正可谓百痛千悲,凝于一联.其联曰: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 上述诸例,无论哪一类,都以汉字单音节音位为基础,否则,便不成联,或不能成联. 但也有"另类"的,所谓另类即打破常规.如袁世凯死后,四川省便出现一副另类的挽联,上、下联是故意不对仗的. 上联为: 袁世凯千古; 下联是: 中华民族万岁. 于是有人问,怎么可以用五个字的上联对六个字的下联呢? 回答说:"因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族." 且不说作为单音节的语言单词还有多少好处,单凭这楹联一项,就足以令我们对自己的母语产生自豪感. 第一部分 三、四声字韵:丰富性与音乐性 汉字有四声,这也可以说是汉字的优长之处.英语没有四声,只有升调与降调,它的长处在于韵律婉转,但在单音节及其组合的表现力上不及汉语. 一音分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显然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比如一个"哦"字,虽然不过一个语助词,却可能有多样表现. 例句一:"哦"发阴平声"ō".问:"你听见了吗?"回答:"哦."所表达的意思是:知道了. 例句二:"哦"发阳平声"ó".问:"你听见了吗?"回答:"哦?"所表达的意思是: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例句三:"哦"发上声"ǒ".问:"你听见了吗?"回答:"哦."所表达的意思:你说什么呢?其隐含的情绪是:问得没礼貌或没道理,本人不高兴听. 例句四:"哦"发去声音"ò".问"你听见了吗?"回答:"哦."所表达的意思很肯定:不但听见了,而且听明白了、知道了. 因为汉语分四声,情感表达往往字简音单而寓意丰富,特别是短语表达,正是其长项所在.一个语助词"哦"字就有多种含义,如果在一些语助词前面再加上一个形容词,例如加上一个"好"字,那表达出来的就更精彩了.如: 好哇―― 表示带有感叹性的称赞. 好呀―― 表示可以. 好嘛―― 此词因音调不同一音可有二意."好"字用高音强调,是赞赏;"好"字用低音,"嘛"用重音,表示疑问:这样真的好吗? 好吗―― 表示疑问,好不好不知道. 好喽―― 表示一件事的结束,办完了. 好噢―― "噢"字上扬,旧时听戏时喊倒好时用此调,表示:演砸了,本人听出来你演砸了,你还不自觉吗? 好啊―― 表示肯定、同意. 好咧―― 表示行了,就这样吧. 好嘞―― 表示完全同意,就这样好. 好呗―― 表示勉强同意. 好吧―― 表示认可. 好哟―― 因声调不同,或表示赞同,或表示讽刺. 好哎―― 如果前面再加一个"真"字,那是真好,衷心赞赏,可如果把"哎"字的音调提高,则与"好噢"的意思相近似. 四声又分为平声与仄声,以现代汉语的规范论,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为平声音;三声(上声)、四声(去声)为仄声音.平仄艺术排列,产生悦耳之音,这就是汉语―― 汉字组合的音乐性了. 平仄的合理安排,不见得是格律诗或者词、曲的专利,举凡人名、地名、字号、店号、楼堂馆舍也都与此有关.老舍先生曾就此发表意见,他说:即使写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虑."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扬.① 当然,现实生活中没有叫"王八"的,举例而已.纵然不叫王八而叫张三牛一,也不对劲,这个就属于平仄问题了. 人名地名,忌讳一边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很好.别的不管,"包老太爷"这名字都显得威风.如果姓氏发仄音,名字也发仄音,就不好听,反之也是一样.例如,姓岳名燕剑,听着都咬牙;如张,叫张彪彪,又不免有些呆气.好的名字,平仄相间,感觉易好.如武松,一仄一平;如石秀,一平一仄.绰号也是如此,如及时雨,二平一仄;如入云龙,一仄两平.如此等等.平仄的文学、艺术价值尤高,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在"文韵"一章中另作讨论.此处只是说明,平仄的艺术安排,为汉语的音乐性提供了基础与保证. 第一部分 四、内向字义:意会性与模糊性 汉语不以逻辑严整见长,说夸张些,它不属于抽象思维.汉语的表达方式与指向,常常是内向的,内敛的.尤其表现在文学作品方面,讲究的是"味儿",是"劲儿",是"琢磨头儿",不主张直白,不强调逻辑.因此中国的古典诗歌,抒情是其长,叙事是其短.中国的散文,抒情写景是其长,长篇大论是其短,而且中国人不喜体系之类的内容.不讲体系,但有重点;不重逻辑,但层次清晰;不追求刺激,但是非分明.一些用语,单独拿来,可以这样解,也可以那样解,但放在特定的语境之中,那意思也不会弄错.朱棣作皇帝时,对解缙不满,把他关入天牢.隔了几年,他查看犯人名册,看到解缙的名字时,说了一句"缙犹在耶?"―― "解缙还在呐?"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明确,既可以理解为"他生命力真强啊",也可以理解为"没死,好啊",甚至可以理解为"既然没死,不一定关下去了,让他出来吧."但也可以理解为"怎么还没死呢?"明成祖的手下人当然不能有一种以上的理解,于是便用酒将解缙灌醉,然后让他睡在大雪天的露天地上,怕他不死,又在他身上压一条大大的沙袋,把一位绝世才子活活给弄死了. 这情形在精通汉语的中国人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其结果,是让一些以精明闻名于世的外国谈判者深感棘手.他们与具有数千年文明传统的中国人谈判,是不会见到中国谈判对手吹胡子瞪眼的,更不会看到中国对手拍桌打凳,口出狂言.这个,我们不肯为之,也不屑为之.他们所见到的,虽有义正辞严,但更多的情形,则是娓娓而谈,款款而谈,侃侃而谈.从内容上看,中国人并没有跑题,更不会离题万里,只是从容之间便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都表达了,却没有把―― 在谈判对手看来―― 应该承担的义务包含进去.于是他们要感叹说:"中国人,厉害呀!与中国人谈判,要小心呀!" 因为我们中国人习惯的方式,常常是比喻式的,甚至是意会性的,用语常常模糊,但立场又十分坚定.这个传统,其实由来久矣.三国时候,孙权劝曹操作皇帝,曹操不上他当,就说:"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火炉上烤."把一个大活人放在火炉上烤,显然不是一句好话,这个西方人一定也明白.曹操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究竟代表了他多大程度上的反对立场,凡此种种,却未必明白. 这样的文化传统,实在与汉字的意会性与模糊性有深层次的因果关联.不少汉字,也包括词组,是可以同字同词同音而反其意而用之的.这里且举几个例证. 例证一:汉语中有"戋戋"二字.它既可以表示数量很多,又可以表示数量很少."为数戋戋",就表现其数量很少;"束帛戋戋",则属于数量很多. 例证二:汉字中有一个"赊"字,据张相先生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考证,赊字有"相反之二意,一为有余义,一为不足义".万俟咏的《诉衷情?一鞭清晓喜还家》中有这样几句:"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这个赊字就作"长远"解.李商隐《赠句芒神》也用赊字,"佳期不定春期赊,春物夭阏兴咨嗟.愿得句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损年华",则作为"短意","青春赊,犹云青期短也".① 赊字之意,可短可长,不但此也,我们看张相先生的研究,知道在短长之外,变化犹多,它既可作"远义",又可作"长义",还可作"多义"、"迟义"、"缓义"、"豪义"、"高义"、"殷义",乃至"迅疾义","渺茫义","疏义",当然也可以作"近义","不足义"、"少义"、"差违义"、"空缺义"、"阒义"②. 语义相差如此之多,个中奥妙诸君细想. 例证三:"意气"二字.它既作正面解,如"意气风发",又可作负面解,如"意气用事".意气风发,好不精神;意义用事,就有了赌气的成分在内.虽然从字面上看用的都是"意气"二字,那内容却所谓"这丫头不是那鸭头". 例证四:"踌躇"一词,既有积极含义,又有消极含义.表示积极含义时,可作"踌躇满志";表示消极含义时,又可作"踌躇不前". 以上为同词同字而意义相差甚至相反的,也有异字异词,所表达的内容却是完全一样的,请看―― 例证五:胜与败在汉语中绝对属于反义词,两者水火不同炉,但有时作为特定的语句成分出现时,那含义与结果却"殊途同归".如: 我们战胜了敌人; 我们战败了敌人. 我们战胜了敌人,固然是我胜敌败;我们战败了敌人,依然是我胜敌败―― 所以,想与中华民族为敌的人,你们可要小心哟.―― 因为无论战胜战败,胜者都是我们. 如此种种,赋予了汉语强烈的情感色彩.换句话说,你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它,还要从种种相关因素去体味它.尤其一些口语性回答,更需要"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仍以"好"字为例,这一次连语气助词都不加了,只是一个好字,因为语调、音调不同,可以产生种种效果不同的结果.为了表示这"好"字的语调差异,我特地在它的后面加上了不同的标点符号. 好.―― 语态平稳,表示可以、同意. 好!―― 语态干脆,表示赞成、欣赏. 好!!―― 语态亢奋,其意约等于"真棒". 好?―― 语态迟疑,表示"好吗?"有疑问. 好??―― 语态反感,约等于"好什么?"或"好什么好?" 好?!―― 语态赌气,其意若曰:打住,让我想想. 因为汉字―― 汉语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弦外之音的.据说清朝同治皇帝死后,皇后很年轻,依礼是该为她找一位过继的儿子(她本人没有儿子),由她当皇太后.但西太后不老,而且这妇人是一定要专权的.如果为同治帝立嗣,她就成为了太皇太后,不好掌权了.于是她决定不为同治立嗣,而为自己"立嗣"―― 再找一位继子作皇帝―― 于是立了光绪帝.这样一来,她舒服了,同治皇后的地位尴尬了.怎么办呢?皇后写信问自己的父亲,她父亲很快回信,但信纸上没有一个字,一张白纸而已,同治皇后得其信,明其意,最后绝食而死. 我在许多年前,从《读者文摘》中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日本人当初与美国人打交道,常因为彼此的书信书写方式不同而郁闷,而气愤.在日本,是一定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信的最后面的,前面只是寒暄与客套.他们认为,把最重要最利益相关的事情放在信的最前面,甚至放在信的中间部位都是不礼貌的.而美国人却恰恰相反,他们习惯于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显要的位置,开门见山,不弯不绕.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安置,说明自己对这事情的关注与重视.于是,矛盾来了,日本人一读美国人的信就觉得他们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又觉得他们处世圆滑,城府太深.怎么办呢?有专家建议说,为了避免误会,最好美、日双方倒着阅读对方的来信.其意若曰:逆向阅读虽然不合乎看信的常识与习惯,却可以省却许多无谓的烦恼与麻烦. 我在引用此例的时候,常常要补充说,那故事的作者也许还不了解我们中国人呐!我们写信的特点,是一定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当中.写在前面,怕唐突了人家,万万使不得;写在后面,又怕被人家忽视,愈其使不得了.写在中间,"上有天,下有地,当间有良心",太好了,不怕您不读,让您舒舒服服地读.然而,这还是不太有文化的一种,那些文化水准更高的人,是不会把那么要紧的事直接写在信中的,他只是暗示而已,名曰"弦外之音".我没说,但等于说了,看你懂不懂了. 汉字的这种品性与征候,所带来的种种后果很值得现代人考量与思忖. 一是字形,二是字位,三是字音,四是字义,这四者的综合又产生出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或者说一种文字游戏形式――回文诗、回文词、回文曲等. 其实英文中也有"回文"现象,那,为什么还说"回文诗"一类作品是汉语中特有的类型呢?因为它有相对的普适性.它不像英语,"回文"只是灵光一现,寻找回文现象几如大海寻针,而是具备某种规律性特质,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创作品种.例如英文回文中有这样一例: Able was I were I saw Elba(在我看到厄尔巴岛之前我是很能干的.)① 安排很巧妙,但它不是诗,也不能成为诗. 汉语的情况高妙多了.以人们熟知的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为例."客上天然居",上是谓语,到达的意思,客人到达天然居.天然居是专用名词――我们姑且认为这是一个茶馆或者酒馆.那么倒过来呢?"居然"自成一词,"天上客"另作一词,词义词性皆有改变,但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完全可以成立的. 这里选回文诗、词各一首,以飨读者. 先看一首苏轼的《记梦回文二首》之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馀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② 回读则为: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唾花馀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 好不好呢?好的. 再举一首回文词.作者董以宁,其词寄调《卜算子》,作者特加注云:"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片云》."即正读为《卜算子》,倒读为《巫山一片云》.难怪选注者感叹说:"这样奇巧的回文极为罕见." 正文: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重岫. 回文: 岫重烟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风晚浦晴. 咒鸥轻点点,飘絮舞盈盈.尽收酒中薄云阴,琼飞淡月明.③ 不仅有回文诗、回文词、回文曲,还有集句诗、姓名词、藏头诗、药名诗、拆字诗、宝塔诗、联珠诗、排比诗、字谜诗,等等,都与上面讲的字形、字位、字音、字义或多或少因果相关.这里引一首所谓"风人诗".这类诗的特点,是一语双关,即明言彼物,意在此心.诗云: 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 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④ 第一部分>>五、多能字容:承载性与神秘性 传统中国文化对于汉字多少有些文字崇拜,好像文字本身即带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人们喜欢吉语,忌讳凶言.尤其逢节庆喜寿之日,如果有谁说了不吉利或犯忌的话,便成为当事人心头的大病.宣统皇帝登基的时候,因为年小,坐在御座之上接受百官的跪拜,不免没有耐心,禁不住哇哇大哭.他父亲摄政王载沣小声劝他说:"别着急,快完了,快完了!"此后不过三年时间,大清王朝便寿终正寝,于是有人说,那么吉利的日子,怎么能说"快完了"呢?结果一言成谶,真完了吧! 中国人信奉"字"的权威,有时候竟以为"字在如神在".旧时农村盖房子,新房既成或曰上梁之时,要在梁木上贴一张红纸,上书"太公在此,上梁大吉",或书"太公在此,诸神退位",那目的显然是要吓退一切凶神恶煞的鬼怪. 然而,仅凭一张字纸,就有这样的威力吗?今人于是疑,古人却深信不疑. 我们祖先的这种文字崇拜,既有习俗原因,又有儒学原因,更有宗教特别是道教与相关民间信仰的原因,还有数术的原因.各种原因杂糅在一起,仿佛一锅中药汤,越熬味道越浓,药力越大,到后来,竟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剂药在起作用了. 而传统中国人的信仰,至少相当多数人的所谓的信仰,一大半是属于实用性的,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信神信佛,多半是为了家族祈福,为亲人许愿,为儿女求签,为朋友求佑.这等信仰,如果还可以算做信仰的话,说得挖苦一点,好像在与神佛做生意.虽然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具有强烈的重农抑商的观念,但在与神灵的关系上,却不免有些商人习气. 故而,我们的传统信仰,常常是有些莫名其妙的,而这莫名其妙的信仰又莫名其妙地将相当多、相当大、相当复杂的内容加在文字乃至数字之上,让它们似灵似圣,负重前行. 先说说数字迷信.直到今天,我们的许多同胞都相信数字是有吉凶之分的.但究其实,古人的想法与今人又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以传统的观念说,三、六、九都是好日子,七也不凶,四也不错.七字若凶,就没有七星灯了,更不会有对北斗七星的崇拜;四若不吉,也不会有"四喜丸子"这样的传统名菜.但现代的观念变了,观念虽变,信仰依旧.一方面,是广东一带的居民先富裕起来,而在他们的发声中,八字的发音与发财的发字相同,于是八字大走鸿运,凡八即佳,甚至非八不可.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影响日益放大,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是不喜欢十三的,于是十三在我们这里又成了凶数,十一也可,十二也可,就是不要十三.由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且推而广之,则四也不好了,因为"四"的发音与"死"相近;"七"也不好了,七既是单数,又找不到幸福的根据;连二都不好了,"二"在某些地方话中是"缺心少肺"的意思,整个一个没头脑.于是安装电话、购买手机,决定婚姻或店铺开张日期,乃至为汽车上牌照,买住房找楼号都成了一件有关数字吉凶的大关目. 但以古人的脾气论,数字虽有吉凶,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乃是人的生辰八字,以及与五行有关的各种忌讳.据说民国时期,军统特务的总首领戴笠的生辰八字中十分缺水.一点水也没有,这人怎么生存?但我们中国人富有与上天周旋的智慧.你命中不是有缺吗?他可以给你起一个拯救性的名字,从而缺金补金缺水补水.于是取名戴笠,字号雨农.戴笠,一定有雨的了,又雨农,那水还不小哩!于是,一字一转,不但解决了命中缺水的困难,还平步青云,做了很大的官.戴笠既为特务首长,他的化名也多,而且几乎个个带水,只有一个名字起做"高崇岳",与水无关.因为这名字与水无关,他用了一次,便飞机失事,葬身于熊熊大火之中. 这等传闻,真不可信.但虽不可信,却又古来有之.史载汉高祖刘邦,路过赵王的地界,住在一个叫做"柏人"的地方.柏人者,古语作"迫于人也".他住在这里,不觉心动―― 心血来潮,第六感觉得不对了,于是不由分说马上起程.果然那时候,赵地有人仇视刘邦,正准备劫持他,刘邦因为正相信这地名的不吉,竟然奇迹般地躲过一劫. 到了东汉,汉光武帝手下大将岑彭,是一位十分优秀且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在后来东汉的功臣排行榜上,名列二十八功臣的第六位.他受命统汉兵入川,驻扎在"彭亡"这个地方.他叫岑彭,住在彭亡,很不吉利,但他并不在意.结果,他最终遇到刺客的袭击,伤重而死. 这类事例,《三国演义》等书中也多有描写.最著名的则是庞统被射杀于落凤坡.庞统大才,与孔明齐名,但他号凤雏.请君细想,您号为凤雏,进军路上却非走落凤坡不可,那结果怎不怕人?一走,中埋伏了,乱箭飞来,堕马身亡. 凡此种种,更加重了文字的神秘感.然而,不可信的.刘邦、岑彭之事,抑或有之,不过巧合罢了.想中国如此之大,世事如此之多,会有多少巧合发生,何足为怪?庞统之事,则全为文学杜撰,于史无证. 中国古来文字的神秘还不仅如此,又有数术家熟练操作的测字,硬说通过测定可以知道吉凶祸福,这个就更严重了. 据说大明王朝将亡之际,崇祯皇帝一筹莫展,跑到皇宫外测字.他布衣便装,扮作百姓模样.测字先生问他测什么字,他说一个"友"字.那先生道,寻常百姓无妨,若皇家测此字,不利,因为"友"字的草书写法,与造反的"反"字相似,百姓造反,天下难宁.崇祯闻言吃一大惊,就说我测的不是这个"友"字,而是"有无"的"有"字.那先生说,于皇家更不利了."有"字拆开,一部分可以组成大字,一部分可以组成明字,但大字少一捺,明字少一日―― 大明江山少一半了.崇祯愈听愈怕,说我也不测这个"有"了,我测子午卯酉之"酉"如何?测字先生定目观之,徐徐言道,此字事大,但天机不可泄露,我把结果写在纸上,请客官至家细看.于是提笔就写,崇祯茫茫然接过那"结果",匆匆回到宫中,但见上面写道:皇帝者,至尊也.酉字乃尊字砍头去脚,江山社稷大势已去. 说得很玄,很江湖,但不足信,不可信.相信它是真的,您就傻了,把它看做某种习俗与文学创造,庶几无害. 公平地讲,汉字的文化承载并非只是消极的,但其消极因素确实影响且深且远.我希望它们在中华文明的现代构建中只是作为某种历史因素、习俗因素、小说因素而存在.诚能如是,这些内容或可变得更有趣些,也未可知. 分析汉字,绕不开神秘性与习俗性,我们不追逐它,也不相信它.我们的目的是消解其神秘性,肯定其习俗性,继承其积极层面的文化性.不要神秘,但要趣味;不要盲目,但要激励;不要弄神弄鬼,但要有情有致.如此这般,从而使汉字这一古老文化,愈其美丽. 综上所述,汉字的五品十性,具有可视―― 字形、可听―― 字韵、可思―― 字义、可塑―― 字位以及可成可长―― 字容等特色.稍后我们还会看到,汉字的这些特质对于汉语语言的影响是属于草根性质的,几乎无所不在,且有不断放大之势. 第二部分>>文词审美――谈古论今品词汇 首先说一下,这里的文词,包括词、词组与短语,在我看来,短语也是词的一种形式. 汉语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由字、词、句三个阶次组成的.这一点与英语类型的语言有区别.英语只有字母与词两个阶次.英文的字母大体相当于汉字的笔画.整体上看,笔画不成词,字母也不成词.虽然独立的一横,可以成为汉字中的"一",H、I、G、K的"I"也可以成为英语的主语"我",但那只是特例而已. 汉语有字这个阶次,但以本初形式论,字也是词,即单音节词,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单音词还占据着主导性位置.那个时候,或许可以说字的单独阶次是不存在的.后来,情况变了,汉语表现力日益丰富,双音节词渐次成为优势词类,而字的承载内容亦日益增多,那么,把它看做另一个阶次或许更方便些.换句话说,字既是字,字也是词,而且单音汉字――词,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特别的表现.例如现在的时尚青年人喜欢的"爽"、"酷"、"炫"一类的关键词,都是单音,不但说来"爽"口,听来"酷"心,而且观之"炫"目. 早几年,我常乘地铁,曾在地铁车厢中看到一则有关女性皮肤保健的广告,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 黑、粗、黄、干,斑、点、痘、污. 虽然只是八个字,但对于我们那些爱美如命的女性同胞而言,可谓笔笔触目,字字惊心,每个字差不多就等于一颗心灵原子弹.难为策划者有这样的手笔,字字读来,不怕你不心惊肉跳. 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语言的基础成分.词之不显,语必不彰.以下讨论五个专题. 第二部分 一、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创造 汉语词汇是中华文化的有机分子.如果把两者分开来讲,则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涵育了汉语词汇,而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又转而增加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传播力. 首先说,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汉字.依历代字典收录如下: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9353字;晋朝吕枕《字林》12824字;南朝梁陈顾野王《玉篇》12158字;隋朝陆法言《切韵》(601年)16917字;北宋陈彭年等《广韵》(1011年)26194字;北宋丁度等《集韵》(1039年)53525字;北宋司马光等《类篇》31319字;明朝梅膺祚《字汇》(1615年)33179字;明末张自烈《正字通》33440字;清朝张玉书等《康熙字典》(1716年)47035字;民国欧阳溥存等《中华大字典》(1915年)48000余字.① 一方面,汉字字数达到四五万字;另一方面,现代常用字不过三五千字.别的不说,单以字的数量而论,现代中国人要努力了,因为我们在汉字的丰富性上还没有达到历史的繁荣. 汉字丰富,源于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今人读古书,尤其阅读汉六朝赋一类的古书,可以知道,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多么繁难.如此众多的中国古建筑的名称,足以令你惊;同样众多的古代宝马良驹的名称,足以令你乱;似乎更为众多的花草树木的名称,足以令你晕.这些都不言,单说颜色一项,其文字表现就足令现代人头大."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简单了,"赭、碧、绛、茜、湖、绯、缁",也不算太难,但还有绀色呢,还有色呢,还有色呢,还有色呢,还有色呢,还有色呢,还有色 呢,还有綦色呢……这些颜色,不知读者诸君,倘若不查字典,可否明白?即使查查字典,我们可以深切鲜明地感悟到那种种颜色吗? 不惟如此. 中国官职多,服饰多,饮食亦多. 古来中国又属于家国同构的社会组合形式,一些豪贵之门,称为钟鸣鼎食之家.家既大,亲友必多,亲友既多,关系又复杂,而根据礼数的规范,无论多少亲友,都必须区别远近,明辨亲疏,于是远、近不同,称谓即有别,亲疏有别,称谓又不同.但凡学过些英语的人都知道,中国亲友间的称谓比之英国亲友间的称谓,复杂岂止十倍. 汉语词汇的全部内容,可谓丰繁无其尽,怕请十位专家也难于在一本书中尽道其详.故此处,仅仅作为例证,议论四个方面的内容. 1.第一人称及其代词 这种例证性分析方式自然也适用于第二、第三人称,但相比之下,第一人称及其代词来得更为复杂与好看.未及言者,读者若有兴趣,可自行举一反三. 第一人称,用现代通俗汉字表示,即"我"字. 但在古汉语中,未止"我"也,尚有"予"、"余"、"吾"等.口语中又有"咱"、"俺"及地方语中的"阿拉"、"洒家"种种.皇帝地位特殊,故以"我"为"朕".以此类推,一些地位显赫的官僚,又称本帅、本官、本部堂,为官则可称本老爷,豪绅又称本太爷;地痞则称本大爷,以及本公子、本小姐,甚至戏谑一点,青年女仆也有自称"本丫环"的.一些江湖人士,如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则干脆自称"和尚爷爷","黑旋风祖宗",等等. 中性的称谓,则男性长者自称"老夫",女性老人自称"老身",年轻男性自称"小生";家境贫寒些的,则老年男性自称"小老儿",年长女性也有自称"老婆子"的.和尚自称"贫僧",道士自称"贫道",属于谦词.陆游为儿子遗诗,自称"乃翁",则语气亲切;作者自称"笔者",工匠则自称"匠人". 同辈之间,也用谦词,兄称"愚兄",弟称"小弟".晚辈对长辈,则用词且谦且卑,以书信为例,儿女对于父母,或称"儿",或称"不孝儿",或称"小女",或者"不孝女".虽然自称不孝,并非真的不孝,这一点,若非提示,怕是西方人想一下午也想不明白. 官员之间,下级对上级,则自称"卑职",平民则无论老小,一见官员概称"小人".仆人对主人则自称"奴婢"(女),或者"奴才"(男). 犯人另成一系,见了官长自称"罪人",女性略加区别,自称"犯妇". 一些孤傲、狂妄之人,常常自呼其名,以他称作自称.自己对他人说话,偏叫着自己的名字张扬,例如"你听说过史仲文怕过谁人?"有些文化的,则往往在本人姓氏之后,略去名字,加上某人,自称"张某人"、"王某人"、"陈某人"、"刘某人". 一些年龄长些或别有所能的,干脆以姓自称,但要加一老字.如"老赵"、"老钱"、"老孙"、"老李",或自谓"我老赵"、"我老钱"、"我老孙"、"我老李". 且中国古人不但有姓有名且有字有号,如介绍诸葛亮,则说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又如梁山好汉,虽人人无字,却个个有号,史进号九纹龙,雷横号插翅虎,李应号扑天雕,施恩号金眼彪,这个属于江湖习气.特例之类,如《打渔杀家》中两位江湖好汉上场,一个自谓"混江龙李俊",一个自谓"卷毛虎倪荣".正常人相互交流时,又习惯用本人的字作为"我"的代称,这样的习惯在如今的台湾依然通行. 2.夫妻称谓与父母代称 夫妻二字,是汉语中最正式亦历时历代变化最少的一种称谓.所谓有男女而后有夫妻,有夫妻而后有父子. 夫妻亦称伉俪,这个算是雅称.古人惯用雅称,近些时候又有复兴趋势.大陆范围内凡与登记有关的,则称之为配偶,虽不雅驯,倒也能反映事实.1949年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最流行的称谓是爱人.爱人是夫妻间彼此的说法,也是别人的指称.年久夫妻俗语则直称老伴,站在他者的角度有时也称伴侣.北京地方话,夫妻别称"两口子",或叫"两口儿",带儿化音的,年轻夫妻即"小两口儿",老夫老妻则"老两口儿".旧时市井称谓,则说着好听,写出来难看,指夫妻为"公母俩",老夫妻则"老公母俩",只是这"公"字不读"工"音,而作"姑"音.夫妻间的互指,则方式更多.除去在大陆流行多年今已少见少闻的"爱人"之外,夫人称丈夫为"先生",丈夫称妻子为"太太".台湾地区,丈夫也呼妻子为"内子",妻子相应称丈夫为"外子".香港与广东地区,丈夫往往直呼妻子为"老婆",妻子则反呼丈夫为"老公".旧时代,丈夫若有地位,则夫人称之为"老爷",对别人说话,称"我家老爷",丈夫呼妻子为"夫人".平民百姓,其互谓更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又生活化.如当家的,如老头子、老婆子,如孩子他爹、孩子他娘. 但旧时代男尊女卑,妻子的代称中虽也有尊称、敬语,比较起来,都是低下的.有研究者总结说: 古代常用的或见诸文献典籍的有:宝眷、令宝、侧室、糟糠、寒荆、荆妇、拙荆、山荆、贱内、贱累、山妻、内人、内子、房下、屋里、玉雪、娘子、良人、孟光、故剑、结发等等.① 这些妻子的代称,多数带贬意,有些则全无道理,所以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讽刺说:"什么叫屋里的呢?屋里东西多了,这算哪一件呢?" 夫妻称谓纷繁,难以尽数,子女对父母的称谓亦如此. 父母亦称爹、娘,现在多叫爸、妈.父母老了或者他们虽然未老,但儿女长大了,又叫老爸、老妈,或老爷子、老太太. 旧时的官宦人家,儿女是随称老爷、太太的.如我们看《红楼梦》,贾宝玉每每见到贾政,只称老爷,见到王夫人,只称太太.皇帝皇后地位特殊,儿子要叫父皇、母后―― 至少戏文中如此. 多带些文学色彩,则儿女也称父母为慈、严,为高堂,为屺岵,为考妣;对别人说到父母,则称为家父、家母,或家大人.称已故的父母,为先父、先母;对朋友的父母则尊称为令尊、令堂. 称谓如此复杂,积极意义不小.这尤其表现在不同文体的应用与文学创作方面.令人读之,不仅别有一种文化感受,而且亦有某种民族文化的亲和力在. 3.构词方式灵活多样 汉语词汇与英语相比,不能算多,但它的构词方法十分独特.英语多用前缀后缀方式,同一词根变化颇多,从而使许多单词越变越长.其好处是词根固定,很容易找到它们的初始形式. 汉语是单音独字的,有些词虽然不能单字独用―― 如枇杷,单用枇字,就错了,不知所云.但总体上看,单音独字尽可单独使用,因而组合方式又多样又灵活.这一点,前面也略有涉及,如回文诗、回文曲的形成即与此有某种内在关联. 但随着文明的开放与发展,单音字词不够用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不但双音词已占据优势地位,且三音或三音以上的词也有迅速增加的趋势. 汉语词组的组合方式虽然灵活,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寻.有些是受语法规则指示或限制的,有些则是约定俗成的.这里举三组例证. 第一组,其特征是:构成双音词的两个字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虽位置互换,那意思并不改变. 例一:学习―― 习学 前者为常用词,后者则在一些民族戏曲的唱词中常见,如"习学兵法"、"习学贤圣"、"习学礼仪". 例二:介绍―― 绍介 这用法在鲁迅的著作中比较常见,而且并不觉得生涩,反而有某种新鲜感. 例三:评注―― 注评 两者的意思也是相同的.因为它原本就是两件事,孰先孰后,一般情况下,没有实质变化. 第二组,双音词中的两个字虽然也可以互换位置,但位置一变,意思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变化或许是细微的,虽然细微,却与原来的意思明显有别,或说因为它改变得细,更见出那使用的准确,效果也来得更为到位、逼真. 例一:增加―― 加增 两者意思相类,但"加增"的意思更主观化,隐含有出现额外增加的含义. 例二:斗争―― 争斗 "斗争"可以是狭义的,也可以是泛义的,但"争斗"只是狭义的、具体的.譬如我们可以与某种社会不良现象或某种不良习俗斗争,却不可以与之争斗.这"争斗"二字有些"打架"的意思在内. 例三:挣扎―― 扎挣 "挣扎"的意思宽些.遇到特别困难的窘况,无论这情况是出于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都可以用"挣扎"来形容.扎挣则主要是对于内部原因的抗争,例如曹雪芹写"勇晴雯病补孔雀裘",极写晴雯的病重、忠心与坚持."扎挣"二字更添精彩. 第三组,即双音节词中的两个字是无论如何不能换位的,一换就错了,不可理解了.如欺诈、批判、关怀等. 三组构词法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第一是字位灵活互换法,增加和丰富了汉语的可塑性,特别是在格律诗、词与曲的创作上,意义更为突出.汉语格律诗是讲究平仄相间的,有时一个好句出来平仄不对,怎么办?把字的位置调一调,就好了,因为合平仄,所以听来更为悦耳动人. 如毛泽东诗词中有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是说"漫道"――不要说雄关多么艰险――"真如铁".那为什么不写成"漫道雄关真如铁"呢,那就不合平仄了.请看:
雄关漫道真如铁,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多好;而漫道雄关真如铁,则成了仄仄平平平平仄,本来很好的音韵就给破坏了. 早些年,香港有个电视连续剧《万水千山总是情》.那名字和音调都好. 第二是双音词的字位有限度地互换,增加和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 有一则几乎尽人皆知的掌故,是说曾国藩早期与太平天国作战,失败颇多.有一次败得惨了,他老先生非要投水自杀不可,结果弄得浑身泥水,好不狼狈.战败了,要写奏折上奏.先写成"屡战屡败",不像话,既没志气,更没面子,于是改成"屡败屡战".这一来不一样了,虽然每每战败,但就是不屈不挠,败了还战,看有胜利的一天没有?可说一词之颠两重天. 第三是双音词音位不可互换,这增加了汉语的规范性与创作的理智性. 就绝大多数双音节及以上词汇而言,各个组成字位是不可互换的,这里面的原因也多,主要是规范了语言,如果字字可动,那"话"就听不懂了.具体分析,构成因素也有,有些可能是没必要互换,比如鬼鬼祟祟这个词,前前后后都是仄声字,又如蝎蝎螫螫这个词,前前后后都是平声字,至少从音韵的角度考虑,没有置换的价值. 字位的可互换,增加了可塑性与表现力.不可互换,则增加了创作难度,从而因其难而使创作变得更有意思.比如格律诗最忌讳孤平,即在特定位置的两个仄音中间不能有一个平声字.有了,怎么办?看你的智慧了,智慧不是硬调换位置,硬调换,韵通了,人家听不懂了.这个就是砺智未曾过关. 4.词组连缀及其他 汉语中的一些字、词是有连缀的,这里举最常见的"子"字的连缀为例. "子"这个字,颇不简单.在古汉语中,它主要是个敬词,差不多与任何一个姓氏或名词连缀在一起,都成敬语.这个传统,直到今天仍依稀可见.如:孔子,翻译成现代白话―― 如果我们真有这翻译必要的话―― 那就是孔先生.依此类推,还有墨子、孟子、荀子、庄子、老子、孙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等. 除去特称之外,泛称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如君子,如举子,如莘莘学子,又如现代白话中"老爷子",以及河北方言中的"老奶奶子". "子"还常常连缀为近称、爱称.如:内子、外子、妻子、妹子、小伙子、胖小子、乖孩子等. 这样的用法,已与敬语没什么关系了.但那品质还是好的,即便把内子翻译成内人或内当家,把外子翻译成外当家,也不算错的. 但不知自什么时候起,"子"字的连缀发生变化,一变,成为蔑称,甚至成为恶称了.这类情况包括: 痴子、呆子、傻子、聋子、跛子、拐子、麻子、瞎子,种种称谓很不礼貌,没文化.更有甚者,那连缀的品质更其不堪了.如:狗腿子、狼子野心、鬼子,特别是日本鬼子,经历抗战的中国人一见此名,便恨从心中起,对那一段历史是永远难于忘怀的. 此外还有"兔崽子"、"龟孙子"、"王八羔子"都是骂人语,现已大多式微,在文明时空下几近绝迹. 如此等等,使我们觉得汉语的生成演化,可谓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只要你尊重它、喜欢它,它定然不会辜负你的. 第二部分>>二、方言土语,妙趣横生 前面说过,民间语言乃是一切文学语言的原创性母体.而且在这里使用民间语言这个词我都有几分踌躇,几分犹疑.因为所谓民间云云,大约应该算是一个过去时或正在过去的时态概念了. 相对于官方语言、文人语言而言,民间语言乃是最生动、最原初、最具生活气息与亲和力的一种新鲜活泼、生机勃发、魅力四射的语言.古来那些伟大的文学人物与经典作家无一不从民间语言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孔子所谓"礼失求诸野",虽未必就是指真正的民间语言,但那方向总是对的.他老人家亲自整理的诗三百篇,特别是十五国风部分则大抵出自民间无疑. 不仅《诗经》,中国历代的民歌都是中国诗、词最有力的涵育者与推动者.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多民歌已经寻其不见了,很可惜,很无奈.那些被具有大见解、大思考、大眼光的人士收集而成的民歌集子,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如广泛收集南北朝时期民歌的《乐府诗集》,收集明代民歌的《山歌》、《桂枝儿》等专类性民歌集等,从而郭茂倩、冯梦龙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别贡献的人物. 尤其是宋代以后,随着民间白话进入文坛,唯有那些真正了解民生疾苦、懂得民间语言的作家,才有可能成为执文坛牛耳的人. 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显然是明清时代的六部长篇白话小说.而这六部小说的作者个个都受到民间生活与民间语言的深刻影响.《金瓶梅》是不消多说的了,它原本就是一部带有浓烈民间语言色彩的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不消说,只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这两部书均属于个人创作,作者都是当时最具文学修养与见解的大文人、大文豪,但若非他们家道中落,有了与下层民众相接触的生活阅历,单靠他们的书斋与官学文化,纵有极高的天分,也断然写不出那么伟大的经典小说来. 六大名著中采用的民间俗语、俚语甚多,而且我一向佩服《金瓶梅》作者的那种收集,窃以为那些而今已成经典的民间话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特别是张竹坡评点《金瓶梅》时收集的64条短语,尤其精益求精,句句警心.这里且摘录一些: 婆儿烧香,当不了老子念佛; 老鼠尾巴生疮儿,有脓也不多; 马蹄刀木杓里切菜,水也不漏; 山核桃,差着一隔儿; 属扭瓜儿糖的,你扭扭儿也是钱不扭也是钱, 球子心肠,滚上滚下; 踩小板凳儿糊险道神,还差着一帽头子哩; 什么三只腿金刚两个鲸角的象; 老儿不发恨婆儿没布裙; 铜盆接了铁扫帚; 灯草拐棍,做不得主;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卖瓜子儿开厢子打喷嚏,琐碎一大堆; 王婆子卖了磨,没的推了; 豆芽菜有甚捆儿; 拔了萝卜地皮宽. 我只道这等妙语,只可一见,难以再得,但事实证明,是我知识薄,见识浅了.有一次,我和夫人说起这一段感慨时,她指点说,这没有什么,这样的话,她也会哩!好.既然您老也会,那么请教了,拜托讲几句吧.于是妻便说了如下种种.要说明的是,这些俗语、土语中的一大半是我家乡――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的特产,也有少许是她听来的,出处不详.计有: 孙子有病,爷爷扎针; 跟剁了尾巴的猴似的(尾巴的尾字读 音,如倚,以下同); 狗颠尾巴蒜,没个安稳; 打一仗,败一国(国字读上声); 满山赶鸟,家里丢了大公鸡(这一句据说是我老岳母常用语); 人挪活,树挪死(这句不新鲜); 麻子推磨――转着圈儿地坑人(这句对天花患者有不敬之嫌,好在天花已绝迹,阿弥陀佛); 毛毛虫摆菜蝶――越嫌你,越咕蠕(见笑,这后面两个字我不会写,其读音为 ); 钉盆儿的拉抽屉――找错儿. 此外,还有: 房上不长树,井里不藏人; 花说六国;(这个我小时常听.想来三国已经十分复杂,还要花说六国,其意为说话不沾边,不靠谱). 还有一句: 打跟斗,撂费车. 这一句是我奶奶年轻时常讲的.意为小孩子们玩疯了,疯折腾."费车"二字读如,后一字轻声.究竟如何写法,我又不知,再次见笑于方家了.
由这一句,我联想到京剧《打渔杀家》的"三寸毛、四门斗",想来也是俗语,虽然一般人并不知其确指,但非常生动,那意思也是能理会的. 我想,将来的某一天,有个有心人,也如齐如山先生收集北京土话一样,收集中国的各种土话而成其大典,一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第二部分>>三、成语典故,烟波浩翰 民间俗语是汉语的一大源泉,历代典籍文献中的成语典故则是汉语的另一肥沃土壤. 中国文化历史极其悠久,而我们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极为热爱和重视历史的民族,且经、史、子、集,浩如烟海,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藏,一点也不过分.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可以用毕生时间尽览中国古代著述的,它实在太过丰富了. 一面是民间俗语,一面是经典文献,好似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这两个方面的事情办得好时,汉语的发达与辉煌虽不至于立马可成,但必然指日可待. 典籍多,不能尽读,虽不能尽读,又不能不读.不读典籍,仿佛现代人没坐过飞机、火车、汽车,只骑过牛、马、驴.这里举三种书,随引随评,说些感想. 一种是明代儿童启蒙书《龙文鞭影》.先不说别的,对"龙文鞭影"一词,现代人能一见而明的不算太多.我曾请教过几位大学学历(非文学专业)的青年朋友,知者甚少,唯一一个听说过的也只知道那是一本古代的儿童读物. 《龙文鞭影》主要介绍古代的人物典故与奇闻逸事.它的语言特色在于,四字一句,每两句一押韵,读之琅琅上口,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收录各类故事约1150则,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许多掌故与传记,没有多大意义,但确有不少内容,即今读之,亦觉津津有味,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如果我们希望它发挥影响的话―― 是有价值的.而且,遍观中国大陆现行的语文教材,若以其可读性、音韵性和趣味性而言,还没有一本超过它的. 这里介绍其中的几则故事. 一则出自上卷"九佳",其文曰: 敬之说好,郭讷言佳. 所谓敬之说好,说的是唐代杨敬之的一个典故.且说唐人项斯为人雅正,而且擅长作诗.这杨敬之便赠诗给他说: 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胜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项斯诗好,他的人更好,因为他最喜欢为他人扬善.要知道能为他人扬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看来,我们中国人的一大痼疾,是喜欢议论人、传小话,且越是负面新闻越是兴趣浓厚.扬善之事,全交给了圣人.项斯固好,杨敬之同等的好,因为他也是一位喜欢且经常为人扬善的君子. 所谓"郭讷言佳"是说晋代郭讷作太子洗马时,听到伎人的歌唱,夸赞说"好".时人石季伦问他是什么曲子,他说不知道,石季伦诧异:"连曲子都不知道,怎么能说好呢?"他回答:"就像看见西施,因为不知道她的姓名就体会不到她的美吗?" 很有意思,也很有哲理. 另一则,见于该书下卷"四豪",其文曰: 伯伦鸡肋,超宗凤毛. 所谓伯伦鸡肋,是关于刘伶的一个故事.刘伶在我国名声久远,因为他是一位喝酒的天才,又是做文章的高手.他曾与人发生龃龉,那人抓住他胳臂,要和他动粗,他和颜悦色地说道:"我这鸡肋一样的身体怎么担得起你的老辣拳头呢?"那人闻言,作罢. 所谓超宗凤毛,是说南北朝时的谢凤,字超宗,本人十分好学,且文辞优美.孝武帝曾赞扬他说:"超宗殊有凤毛." 两则故事都很有趣,前一则表现了刘伶式的诙谐与幽默,因为这诙谐与幽默,便使金刚化佛,把一双青筋暴跳的粗大拳头变作了又松又软的大馒头.后一则,妙在遣词造句,字字对景,人家名字叫谢凤,便赞美其文词为"凤毛",凤毛麟角,真会夸人. 这里举证的第二部书是鼎鼎大名的《世说新语》.这书妙在其个性与文学性.语言自然是好的,精警、隽永、言简意赅,余味无穷尽.那书的风格尤其好,且内容丰美,言必有文,文必有事,事必有人,人必有感,感必有奇思妙想.这里随机摘录几段以为说明. 一段,出自"容止第十四",是讲容貌的.但不讲女性美貌,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一类,不说这个.这里是专门讲男性容貌.花费大笔墨描写男士之美,是《世说新语》的一大功劳.之前自然也有之,未若它那样的精神专注,意态风流.讲男性之美,不是死讲,而是活讲;不是呆讲,刻刻板板,一根髭须也不放过,而是若虚若实,妙在比喻.若虚若实,留给读者以很大的遐想空间;妙在比喻,又给读者以具体的形象启示.有时,故作铺垫,美容具象愈其分明,更来得笔意姿意,端的是好.比如他写何晏(字平叔)的皮肤好,却不直说: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先说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面至白是怎么一个白法呢?如极笔写具象,一准这个至字就用得空了.直写,不难,但无味,于是说,魏明帝怀疑他使用了化妆品傅了粉,便于正夏月天气最热的那个点上,请他喝热面汤―― 这招儿够狠的,于是大汗暴出―― 凭你什么粉也挂不住了.其妙在于:魏明帝这一边圈套设好,何平叔那里只是不觉,不但不觉,热得极了,便忙着用朱衣胡乱擦拭,结果呢?那脸色愈其光洁"色转皎然". 又一则,描绘嵇康的美貌的.嵇中散相貌如何?先写身高"身七尺八寸"―― 好身材;再写风度,"风姿特秀"―― 好形象.然而,太过简单了,其形其色不免模糊,于是连引了三证,作为注释. 第一证,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第二证,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第三证,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三证一步一阶,阶升而梯进,先是"见者叹曰",再是"或云"―― 也有人说,到了他好友山涛眼中,嵇康不但形象极佳,而且人品风度奇佳,就是喝得大醉,都美得与众不同. 书中"言语"一章,同样精彩.其中写到钟氏兄弟的语言才能时,奇才天纵,令人叹服.且说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小小年纪便颇有名声,十三岁时,这名声传到魏文帝曹丕耳朵里了, 于是敕见.哥哥钟毓一脸的汗,弟弟钟会却一点汗迹也无.曹丕奇怪,先问哥哥:"因何出汗?"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又问弟弟:"你为什么没汗呢?"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的回答,妙;钟会的回答,更妙了. 又一次,他们的父亲"昼寝",这一对宝贝兄弟一看来机会了,便偷饮父亲的药酒,不想父亲醒了,但假装未醒悄悄看他们两人的"行径".哥哥钟毓"拜而后饮"―― 虽然偷酒喝还讲礼仪哩!弟弟钟会"饮而不拜"―― 管他三七二十一,喝了再说."老头儿"先问钟毓,他回答:"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钟会,则回答:"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当真是妙语解颐,与当今之世流行的"脑筋急转弯"一类智力游戏相比,别是一种青春风流. 还有一则故事,出自该书的"贤媛第十九".这故事的语言是如此的有魅力,我也曾多次引用,但每每有意犹未尽之感.其文曰: 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 旧时代,父母嫁女,妈妈总有千万叮咛,但这一位妈妈,当真了得,当真了不得!劈头一语,高妙尽在―― "慎勿为好".妙就妙在它不合常理.请问,女儿要去作人家的媳妇、儿媳妇了,有不让她"为好"的妈妈吗?这叮咛不但旁人不解,连自家的女儿――当事人都不明.故反问:"不为好,难道可以作恶吗?"这一次回答,绝了――"好都不可以为,更何况作恶了!" 这一段话,从字面上看,从容不迫,似乎信口言之,可见好的词语,并不一定刻意雕琢. 只是这几句虽看似信口言来,却又内涵丰厚. "慎勿为好",可以理解为,不要巧意为好,不要故意为好,不要刻意为好.巧意为好,那就谀了;故意为好,却又假了;就算刻意为好,境界都低了.我们说可怜父母心,因为父母的疼爱儿女,并非刻意为之,绝非故意为之,更非巧意为之,那是一种天性,不思不虑,自然流出毫不做作. "慎勿为好",或许留有更多可思考的空间,老夫头脑已迟钝,想不到了,有心得者,还望不吝赐教.但无论如何,我认为这都是一个值得细细思索的题目. 除去上述两种书外,特别应关注"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乃是中国古代格言警句的荟萃之书.尤其《论语》可说篇篇尽是格言,句句皆为警句.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则出自《易经》.现在日本天皇的年号―― 平成,也出自《易经》.不惟如此,中国古来的众多人名、地名、校名、商号,在本源上常与"四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字代表的含义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