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认识上面文字,古代ps去掉印章上的文字文字。这属于什么书写

欢迎来到古旧书社区!
级别: 解元
卖家信誉:
卖家好评率:
买家信誉:
买家好评率:
书店等级:
买家星级:
&&发表于: 10-04
谁认识印章上的字是啥?
'800')this.width='8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title="Click Here To EnLarge">&&'800')this.width='8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title="Click Here To EnLarge">&&'800')this.width='8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title="Click Here To EnLarge">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级别: 会元
买家信誉:
买家好评率:
买家星级:
&&发表于: 10-04
黄帝明堂针灸真图
级别: 童生
卖家信誉:
卖家好评率:
买家信誉:
买家好评率:
书摊等级:
买家星级:
&&发表于: 10-04
大印是:黄帝明堂铖夾真(或道字)图。
级别: 大学士
买家信誉:
买家好评率:
买家星级:
&&发表于: 10-04
“贵古斋藏”、“鲁德福印”,“黄帝明堂***图”。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 &&&古旧书社区() Copyright(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10243号 &&&客服电话:010-当前位置: >>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起源 一、关于仓颉造字说 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 美洲的玛雅文,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关于它们的起源 问题,一直是人类未解之谜之一。 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有很多种,而汉字是最为古老的。比起其他几种早 已不用的古老文字,汉字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人们越是感 到汉字的生命力如此强大, 就越想了解它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探讨汉字的起源 不仅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而且也可以给人们探讨其他文字 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提供参考, 对于了解整个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也是很有意 义的。 古代中国人对汉字的起源也非常关注: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 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苍颉造文字。苍颉,黄帝之史(《周礼?外史》疏引《世本?作》)。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这种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传世的战国晚期的古 籍中却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 现存的早于战 国晚期的古籍中也从来没有关于仓颉的记载。 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 魏晋以后人则说仓颉是早于黄帝的远古帝 王。 《尚书正义》孔颖达疏说: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云:苍颉, 黄帝之史官也。??崔瑗、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 汉代人把仓颉跟史官联系起来, 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史官在平时跟文字接 触最多, 所以才有此说。 魏晋人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 过去多认为荒诞无稽。 其 实,这个说法也不是魏晋人创造的,而有很早的根据。 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 有一篇《容成氏》 》 ,第一简 有这样的文字: ??尊w(R)是(氏) 、(赫)疋(胥)是(氏) 、乔结是(氏) 、仓颉 是 (氏) 轩缓 、 (辕) (氏) (神) (农) (氏)
是 是 、 戎 是 、 (氏) 、 是 (氏)之又(有)天下也,皆不受(授)亓(其)子而受(授)O(贤) 。?? 这里出现了仓颉的名字,并把他放在轩辕前面。由此可见,在战国晚期, 就传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不过没有讲到“仓颉造字”的事情,所以我们还不知 道《容成氏》的作者是否已经把仓颉跟造字联系起来了。仓颉为远古帝王这么一 个重要的事情, 在传世的战国晚期文献中没有保留下来,以至于汉代人已经不清 楚他曾是传说中的帝王。 《庄子?l箧》有一段话,跟上引简文有密切关系: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 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依此,在容成氏时代,还没有出现文字。这也许是战国晚期比较有代表性 的看法。 《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可见战国时代 的人并没有把文字的发明看得很早 在战国晚期的文献中,也有跟仓颉造字很不相同的说法。例如《荀子》“好 : 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认为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之一,由于用 心专一而把文字传下来了。这就没有把仓颉当成造字的人。看来,在战国晚期, 仓颉其人其事的传说就不是很清楚了,或者在当时就已经不止一种传说了。 至于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史书记载就更有限了。从仅有的一些记载看, 古代中国人对于创造汉字的仓颉充满了神秘感。例如下面两种说法: 《淮南子?本经》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论衡?骨相》 :仓颉四目。 这跟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往往把文字的发明及其发明者看得非常神秘。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比较详细地阐明了仓颉造字的方法和 作用,代表的应当是当时学者的意见: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视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 而统其事。庶业其u,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 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V,万品以察。 这段话说到文字是在“饰伪萌生”的情况下产生,实际上指出了文字是应 社会需要而产生; 仓颉根据符号相互别异的原理来造字,是受到狩猎劳动实践中 观察鸟兽不同足印的启发, 不仅说明文字的发明与生产劳动有关,而且揭示了创 造文字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文字产生以后, ‘百工以V,万品以察’ , 则认识了文字的巨大社会作用。 ★归纳: 把汉字的创造归功于个人,现代学者大都认为不可信。实际情况很可能是: 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 尤其在最后阶段, 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仓颉大概就是这样的人。 二、考古发现中的单个符号 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汉字的历史无疑问地推到了商中期以前,而且还可 以往前追溯。那么汉字的源头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人们希望能从出土文物中找到答案。 近 80 年来,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里, 发现了不少刻有或绘有符号的陶器和陶片,还有少量刻有符号的龟甲、骨片和石 器等物。 根据初步观察,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遗址里都曾发现过刻划符号。时代 最早的是河南舞阳县贾湖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符号,距今约有 8000 年。观 察新石器时代各种符号的分布范围,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遍及全国,从陕西、青海 到东南沿海,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都有发现。 有人根据符号的外形,把它们分成下面甲乙两类。 甲类以几何形符号为主,可以把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地发现的仰韶文化 早期的符号当作代表。乙类以象形符号为主,如莒县陵阳河、大朱村等地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 陶尊上的符号和良渚文化的玉器上的符号。 半坡发现的刻划符号,当时不少文字学家认为就是最早的汉字,大汶口文 化陶器上的符号,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是文字。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两种符号全都不 是文字。 1969 年,李孝定发表《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 起源》 一文, 最先提出 “半坡陶文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国文字, 与甲骨文同一系统” 观点的论文。 1973 年,于省吾发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 ,肯定地指出“这种陶 器上的简单文字, 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 些简单文字。 ” 70 年代末对这些符号的性质曾经进行过激烈的讨论。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两 种符号全都不是文字。 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是游移不定的,具体对于哪些符号是文 字,哪些符号不是文字,彼此往往还有很显著的差异。 直到现在,学者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不过,以往的讨论已经把汉字 起源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 许多错误的观念得到了纠正,专家们至少在某些问题 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关于文字起源的理论也逐步完善,汉字形成的过程也大致有 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首先,大家在讨论中逐渐认识到,要判定一种符号是否为文字,必须看它 是否记录了语言。 裘锡圭先生在 1978 年首先提出在讨论有关文字形成过程的问题时要区分 “记号”与“文字”(符号有一定意义,但不是文字) , 。后来,汪宁生、姚孝遂、 高明都提出了跟裘锡圭相似的观点 。 在讨论汉字起源问题的早期阶段,大家往往通过简单的形体比附来认定符 号就是汉字。例如对于甲类符号,于省吾先生就把下列符号释作五、七、十、二 十、示、玉、矛、H、阜等。随着讨论的深入,这种简单的形体比较的做法就被否定了。大家发现,不 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文化都可能出现这些同样的符号。例如符号×,古汉字 用来表示五, 纳西族的东巴文和海南黎族的刻竹用来表示十,云南的哈尼族曾用 来表示五十元, 傈僳族曾用来表示相会的意思, 古代巴比伦曾用作所有权的标记, 古埃及的圣书字用来表示划分。 现代人则用来表示否定之类的意思,也可以表示 两数相乘。可见同样使用×这个符号,有的是当作文字来使用的,有的则根本不 是文字。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形体比较,就认定某一些符号是古汉字,那么,就 无法解释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区甚至根本没有文字的人也使用这种符号。 简单的形体比较方法显然有随意性,正像人们对于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一 样,虽然有人把它当作汉字,但是也有人却认为它们是古彝文。 要避免随意比附的做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种错误的看法,就必须坚持文 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个原则。 有专家指出:新石器时代刻划符号跟古汉字是两 种不同系统的符号(这种不同,可能是使用者族源不同,也可能族源相同但符号 表示的意思没有传承关系。 即使是文字,同一民族先后也可能使用几种完全不同 的文字) 。 甲类符号,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提供证据证明它们记录了语言。而且,对 新石器时代种族的情况了解得很少,对语言的情况几乎完全不了解。把使用者的 种族和语言情况都还不清楚的那些符号看作古汉字或其前身这件事, 本身很是不 妥。 既没有证据证明,这些符号互相之间有传承关系;也没有证据证明,其中 的某一种符号孕育了后来的甲骨文。 同样,我们也不能根据商代前期、西周时代陶器上可以出现的单个陶文,就 反推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就是文字,因为这可能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有人甚至认为:这些符号在不同地域出现,很可能表明它们是作为文字传 播到各处的。这也是没有根据的猜测。 我们很难想象,在原始人那样的生活环境之下,相隔很远的地区之间能够 互相交流,并且能够相互学习文字。可见这种看法也是似是而非的。 在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为了使文字具有可接受性,一般要求字形跟所 代表的词有某种内在联系。几何形符号跟语言中的大部分词语很难有内在联系。 所以基本上使用甲类符号而很少使用乙类符号的原始文字是不可能存在 的, 除非是在周围先进民族成熟的文字的影响下产生的原始文字。我们新石器时 代的甲类符号显然不会是这样的原始文字。 跟新石器时代甲类符号同类的符号,在汉字形成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 还在我国有些地区作为非文字的符号而继续使用着。 这是这类符号不是原始文字 的一个旁证。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前一种符号跟古汉字里形体比较简单的例子或某些经 过简化的形式偶然同形,就断定它们之间有传承关系。 乙类符号,因外形很象具体的事物,人们很容易把它跟文字联系起来。其 实这也是不正确的做法。 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比较高超的绘画技术。就在法 国和西班牙发现的原始壁画来看,至少在 2 万多年前,人类已经能够非常概括 地表现动物的形象、生动地表现狩猎活动,并且创造了几何形符号。 即便看到了原始人所画的乙类符号跟古汉字在外形上是一样的,也无法断 定这些符号就是更早的汉字。因为我们仍然找不到它们有记录语言的任何证据。 因此,现在就说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的乙类符号是文字,恐怕还为时过早。 但也有人曾对判断符号是否文字的标准提出过异议。他们认为:陶器不是 文字书写材料, 在上面写东西也不是为了传播。当时必定有通行文字书于竹木之 上,只不过早已腐朽,现在看不到了。陶器上的记号多半是一器一字,很少有词 组和句子, 这是陶器记号的特质,这跟能否记录语言或当时有没有记录语言的文 字无关。因此,以是否记录语言作为标准,而把陶器上的符号排除在文字范围以 外,是不合理的。这实在也是一个无法证明的推测。 有人看到甲类符号多出现在中国的西部,乙类符号多出现于中国的东部, 因而提出汉字起源“二元说” 。这更是主观臆测了。 ★归纳:总之,单个出现在器物上的甲类和乙类符号都还没有用作记录语 言的证据,很难把它们看成文字。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这应当是一种比较正 确的态度。 三、考古发现的成组符号 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符号里,甲类占绝大多数。有些器物上同时出现 多个符号,大多数是甲类符号的排列,还有一些或以甲类符号为主,夹杂着乙类 符号;有或以乙类符号为主,夹杂着甲类符号。 由于单个符号很难鉴别其是否记录了语言,有的学者就比较注意一些排列 成行的符号。1975 年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第一次到第三次挖掘出土的陶片上 的符号以及 1978 年发表的第四次发掘出土的陶片上的符号,数量多,有的是以 排列成行的形式出现的。 汪宁生认为吴城陶片上的符号是“能记录语言的文字” ,有别于个别出现的 陶器刻划记号。这给鉴别符号是否文字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新石器时代排列成行的符号已经发现了好几批。 大部分的例子多见于良渚 文化(约 BC3300-BC2200 年)的陶器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80 年代在余杭南湖发 现的黑陶罐, “烧成后在肩至上腹部位按顺时针方向连续刻出八个图案” 。在龙山文化遗址也曾出土过这一类符号。例如 1991 年-1992 年山东大学考 古实习队在邹平丁公龙山文化晚期灰坑中发现一块陶盘底部残片, 上面刻有排列 成五行的十一个符号 。 1993 年在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庄遗址发掘时,在河边采集到一片磨光泥质黑 陶盆口沿的残片,上有排列成行的八个符号。学者们对这些排列成行的符号都很重视。李学勤先生认为:反对新石器时 代符号是原始文字的学者 “所持主要理由之一就是符号单个孤立,无法知道是否 具备音、义等文字的基本性质” 。他认为“良渚文化陶器上多个成行符号的出现, 有可能祛除这样的疑难” 。 裘锡圭先生认为李学勤先生的意见很值得注意,同时指出,良渚文化多个 成行的符号,尤其是余杭南湖黑陶罐上八、九个符号排列成行的一例,可能确实 反映了用符号记录语句的认真尝试。 也就是说, 它们非常可能已经是原始文字了。 但是,裘先生也指出:遗憾的是由于材料太少,并由于我们对良渚文化主 人的种族和语言情况缺乏了解,正确辨释这种原始文字的可能性恐怕很小。 从学者们谨慎的表述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非常肯定这些符号 是文字,最多只是可能。 不过,仍有学者认为,排列成行的符号也完全可能不是文字。李万福和杨 海明认为,民族学材料告诉我们,许多线式符号根本算不上文字。他们列举了好 几例排列成行的符号,但都可以肯定不是文字。 其中一例摘自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这是一幅挂在阿拉斯加猎人门上的画:我坐船照这个方向到岛上去,我要在岛上睡一晚,又到另一岛上,睡两晚。 我希望杀死一头海狮才回家。 阿拉斯加人根本没有文字,但是也用排列成行的符号来表意。看来,对于 上面所提到的新石器时代的排列成行的符号,要确定它们就是文字,还需要别的 证据。 四、关于汉字起源的若干认识 1、文字和文字系统是两个层次 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在探讨汉字起源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对判定符号是否 为文字的标准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应当就是一种进步。与此同时,大家基本 上也都认识到, 文字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终点就是完整的文字体系 的形成。 完整的文字体系形成前,已经产生的文字通常只能记录语句中的部分词语, 并且往往跟图画式的表意手法夹杂使用。有人把这种不成熟的文字称为原始文 字。 2、非文字的符号可以有意义 从仅仅用符号来表示一定的意义到用符号来记录语言,这是一种质的变化。 前面说甲类和乙类符号很难看成文字,但并不否认它们有意义。 仅从这些符号出现的位置来说,就很值得注意。例如仰韶时期陶器刻划符 号的习惯非常固定,多施于钵形器外口缘黑色宽带纹上,一器一个符号,多数在 陶坯入窑前刻划,烧成后再刻者较少。 这无疑说明这些符号有一定意义。 有学者指出,新石器时代的甲类符号里至少应该包含用来区别器物的使用 者或制造者的标记和记数的符号。 刻在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乙类符号可能有两种 用途。 有的用作性质接近后世的族氏或人名的标记,有的用作器主或其所属之族 的职务或地位的标记。在同一个陶尊上出现的两个符号也许是分属这两类的。 有一定意义的符号不一定是文字,但这种符号的使用方式很可能促使人们 学会了用符号来记录语言。 当人们认真地用符号尝试记录语言时,原始文字才有 可能产生。 3、原始文字可以有多种类型、多种前途 在古代中国偌大的范围之内,原始文字很可能并不止一种。各地区不同的 人群完全有可能分别创造出多种的原始文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 一个人群在不同 的时期也可能使用不同的原始文字。 李学勤先生曾把南湖黑陶罐上的符号当作原始文字加以考释,并“倾向于 这种符号是汉字先行形态的假说” ,但是他同时又指出,这件陶罐上的符号“虽 然多个成行,仍有属于文字画的可能” 。 他说: “我们还必须承认,中国境内存在的古代文字,绝非都是汉字,或与 汉字直接有关。 ??良渚文化的刻划符号也可能是文字,但又同商周文字无关。 ” 原始文字的发展前途应当是多样的,并不见得原始文字都一定会发展成为 完整的文字体系。 有的原始文字可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就死亡了。有的原始文字很可能会在某 一范围或某一行业中使用而变得非常特别,最终的命运也是退出历史舞台。 有的原始文字虽然被使用很长时间,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文字,例如我国 云南省的纳西文字, 其使用的时间相当长,但是长期一直处于原始文字的阶段而 没有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 最后所形成的完整的文字体系,可以是从以前的某一种原始文字直接发展 而来,也可以是以某一种原始文字为主,综合其他一些原始文字而来的。对于汉 字言,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可以找到它所从来的原始汉字,另一种则很 难找到这个直接的源头,因为它很可能是“综合”而来的。 4、必要的社会条件是文字体系形成的基础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要的社会条件是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的主要因素。社会条件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社会对文字的需求程度,一 方面指社会发展的程度。 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它对文字的需求就越 高。 当一个社会发展到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和人口密集的城市,这个社会的统治者 势必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文字体系来加强统治。 原始文字的产生所要求的社会条件应当要比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形成所要求 的社会条件低。 某一个氏族甚至某一个人在一定的时候都可能尝试着用符号记录 语言。 一旦这些记录语言的符号得到一定范围使用者的认同,就应当具备了文字 的条件。 这种原始文字可以都跟后来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也 可以没有这种关系。因此,重新检验前面所举的新石器时代的各种符号,结合这 些符号出现的社会条件, 我们会发现: 在各类新石器时代的符号中, 从外形上看, 大汶口文化的乙类符号虽然还不能断定为原始文字, 但却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像古 代象形文字的一种符号。 还必须有另外两个条件:A、要有一群脱离体力劳动的人;B、使用的语言 应比较容易用符号记录。 只有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完整的文字体系才会形成。 5、原始文字产生的可能时间 从有些符号在并非出于一地的遗物上并且不止一次地出现的情况来看,这 种符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把它们看作原始文字的前身应该不会有问题。再从符 号排列的方式看, 上面所举的排列成行的新石器时代的符号,也跟后来的汉字在 排列形式上最为接近,也许就包含着当时人用这种符号来记录语言的认真尝试。 大汶口文化分布的地域接近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在它晚期,生产相当发 达,社会的贫富分化也已经相当显著,原始文字开始出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 果汉字形成的过程接着开始的话,那些乙类符号的大多数应该是会转化成文字 的。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年代约为 BC2800--BC2500。这样看来,也许我们可以推 测,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就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即距今约 4500 年。 甲骨文 一、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 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的性质认定还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有些学者认为有 为数不太多的夏代的文字但是,其性质也很难肯定。商前期的文字,发现的也很 少,还不足以形成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商代晚期的铜器铭文大都比较简单,多数 只有一至五六个字,最长的也不过四十余字。见于陶、石、玉、骨、角等物品上 的文字也很少。 因此,在能反映当时文字面貌的可靠的古汉字资料里,商代后期的殷墟甲 骨文仍然是时代最早的成系统的资料。 自 1899 年甲骨文发现以来,出土的有字甲骨拓片约有六万片左右。如以平 均每片 10 字计,总字数已达六十万左右。其他各种先秦古汉字资料,在数量上 都比不上甲骨文,由于殷墟甲骨文的时代既早,数量又多,它在汉字史上的重要 性非常突出。 1、字数众多,内容全面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 从殷墟甲骨文来看,当时的汉字无疑已经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了。甲骨文 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数是商王及其贵族进行占卜的记录, 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一般的 记事刻辞。 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在甲骨文中都有所表现。例如战争、祭祀、农业、天 气、 未来十天的吉凶, 乃至生育、 疾病、 做梦等等事情都在甲骨文中有不少记录。 殷墟甲骨文的单字数量已达四千以上。 有人推测当时人也应当有简册之类的书写材料,一般也应当是用毛笔在简 册上面写字的: 甲骨文中的册字就象把简册编连起来的样子, 商墓中曾出土毛笔, 有的甲骨文是写好后再刻的。 估计当时人平时所使用的字的总量跟甲骨文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当在 4 千 --5 千这个范围之内。商代以后,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字数大概也在这个范 围之内。 由此可见,当时人利用四五千个文字是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语言记录下 来的。 2、使用者众,字形讹变严重 在商代,有一个人数不少的贞人集团为其统治者服务。这些人往往代替商 王或大贵族主持占卜。 甲骨学者认为, 贞人不一定就是在甲骨上刻字的人。 但是, 可以推想, 这些贞人也一定精通文字, 他们所书写的文字有可能在其他材料上面, 可惜没有被保留下来。 这也说明,当时掌握文字的人一定不在少数。甲骨文的刻写,不同时期、 不同类别都显示出娴熟的技巧和多样的风格。 这反映出刻字者一定受过较严格的 训练,并经过长期的锻炼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有的甲骨上面,在熟练的字 迹旁边,还有稚嫩的习刻文字,可以想见当时老师言传身教的情形。 从文字构造来看,甲骨文中既有大量的象形字和会意字,也有大量的假借 字,还有不少的形声字。甲骨文里的象形字,有些已经很不象形了。有很多动物 字,已经跟动物的原样有了一定的距离,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是什么动物了。 例如 就是犬, 就是豕, 就是牛, 就是羊。犬和豕的区别主要在身 体和尾巴;牛 和羊则只画出头部来代表,而且,头部的形状也很简略。 其他如 就不像一把刀, 也跟神主有相当大的距离,如果不经过古文 字学家的考证,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的。现存的甲骨片上的字,大多数是刻出来 的。 前面说了,当时人平常也应当用毛笔书写文字。P字本从聿,甲骨文写 作 ,正象手持毛笔写字的样子。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面刻字比较吃力,为 提高效率,刻字的人就不得不改变毛笔字的写法。这也使得很多字更不象形了。 3、假借、形声均已出现 甲骨文中假借非常普遍,有人统计在晚期的甲骨文中竟高达 70%。例如 本是一种竹编盛物之名箕的象形字,却常被借用来表示音近的语气词其; 象 高冠美羽的凤鸟,却被借来表示风; 本是当鸟虫翅膀讲的翼的象形字,却被 借来表示翌。 这些字原来记录的都是极常用的词。在商代往往被假借去记录一些比较抽 象的词。 甲骨文里还有不少形声字。在使用意符、音符的文字里,尤其是对于记录 以单音节语素占优势的汉语来说,这是一种最适用的文字结构。 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在整个文字体系中还不占优势,但是后来形声字产生的 方式多已出现。 一种是在假借字上加意符,这主要是为了克服假借所引起的字义 混淆的问题。 另一种是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使它们跟所代表的词的联系更为明 确(晚期形声相合的可能还没有) 。 例如在 上加注日造出 字,专门表示翌;在 上加注 (凡)而 成为 。甲骨文甚至还有省声字。例如甲骨文中有一个 字,有学者指出, 这个字就是膏字,本从 (高)声,但在此字中高字已经被省去了口旁。甲骨 文里这个字还有不省的形体,写作 。 省声字是由不省声的形声字变来的,省声字的出现,意味着当时人使用形 声字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 4、行款有一定规律 商代文字的排列形式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律,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上到下的 布局了,这肯定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形成了。 有些字为了适应直行排列的需要,已经改变了字形原来应有的方向,如上 面所举的犬、 豕等字都变成脚腾空尾着地了。除了直行排列要求这些字不能在横 向占用太多的位置以外, 有人推测形成这种样子也许是受了当时一般是在简上书 写的做法的影响。 另如宿、疾、梦等字,甲骨文中分别 写成 、 、 ,其实宿本象人睡在屋里簟席上,疾表示人躺在床上痛 苦流汗,梦 表示人躺在床上手舞足蹈做梦的样子。甲骨文把它们都写得竖立起来,看不出人 躺着的样子了。 5、能准确忠实记录语言 殷墟甲骨文在记录语言方面是很忠实的。这从使用否定词的情况就可以看 出。见于殷墟卜辞的否定词,有不、弗、勿、毋等好几个。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不、 弗和毋、勿两组,这两组在意义上的区别一般人还能分辨出来,但是这两组内部 各自的区别, 恐怕连语法学家都说不清楚。 如果甲骨文记录语言不是很忠实的话, 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从以上各种情况来看,甲骨文所代表的汉字,不仅能够完整地把汉语记录 下来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 二、甲文还保留着部分原始文字痕迹 1、从整个文字体系来说,形声字的数量大概只占整个文字的 20%多。这跟 甲骨文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表意字是相关的。 虽然甲骨文中有不少字已变得不太 象形,但是表意字的构成仍然带有比较原始的图画性质。例如,表意字构成成分 经常使用一些象形符号,有的象形符号从来不能单独成字。 例如 (射)字由手形和弓箭形构成,其中箭形不能单独成字,又如 (立)字中象人所站立在地上之形,上面即正面的人形,下面表示地面。正面的 人形单独成字就是大字, 但在这个字里面却只能理解成一个人的形状,而不能当 大来理解。表示地面的一不能单独成字(汉字成熟后,已基本上使用数量不太多 的基本造字单位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的符号成字) 。 2、 甲骨文中有些表意字的字形有时随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有学者指出, 通过观察一些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原始文字,可以推测这是比较原始的现象。 甲骨文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如牢,甲骨文中写作 、 等,表示太牢 或少牢。 (登) 是一种祭名, 如所登之物为鬯, 甲骨文可作 , 卜辞里既有 鬯、 新鬯,也有 鬯、 新的记录。晚于甲骨文的汉字里,这类现象基本上就看 不到了。 3、语音不相近意义有关联的不同的词,用同样的字形作为它们的表意字, 这是原始文字中的普遍现象,甲骨文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如月、夕,在甲骨文中 写法一样。 4、甲骨文中还存在着文字记录的顺序跟语序不一致的现象,这也是原始文 字所遗留的痕迹。例如有一条卜辞说:甲申卜,御妇鼠妣己二 ,卜问用二 作为牺牲祭祀妣己以祓除妇鼠的灾殃是否可行。 显然是牝、牡二字的合文。对于二 ,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二牝二牡, 一是二牛,一牝一牡。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属文字排列不合语序的。 三、汉字体系形成的大致年代 从上述这些迹象看来,商代后期距离汉字基本形成文字体系的时代似乎也 不会很远。 现在学者对于形成的时间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有的学者主张汉字形成 于夏初。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象形文字出于商代后期( 盘庚、武丁以后)的卜人集 团。但他们都没有提出比较可靠的根据。 《尚书?多士》记载西周初年周公对商朝遗民的训话说: “惟尔知,惟殷先 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周公特别强调殷的先人有典册记载“殷革夏命”之事, 也许我国就是夏商之际才开始有比较完备的记事典册的。 汉字形成完整的文字体 系,很可能也就在夏商之际。 在约 BC21 世纪,夏朝建立,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有效地进行 统治, 必然迫切需要比较完善的文字。 因此原始汉字改进的速度一定会大大加快。 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就是原始汉字有了巨大改进的反映,汉字 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际(约在前 17 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 古文字 商代文字 汉字的形体演变,可分“古文字阶段” (起自商代后期终于秦代 -- 公元前 三世纪晚期)和“今文字阶段” (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两部分。 “古文字阶 段”内部又划分为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战国和秦文字几个阶段;今文字阶 段也称作“隶楷阶段” 。 商代文字时间:约前 14 世纪--前 11 世纪 一、商代甲骨文和金文的关系 研究商代文字,主要根据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 因为我们能确认的商代文字就是这两种类型。之所以要在甲骨文前加上殷墟二 字,是因为也发现了西周的甲骨文。商代金文也是相对于后期的金文而言的。 学者们认为,金文应该是当时的正体,而甲骨文则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的俗 体字。 当然当时应该还有写在其他常见材料上的文字,只是因为多数都腐烂了而 未被发现。 看下面的比较: 日 丁 子 父 (注:上为金文,下为甲骨文)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金文显得更为庄重,更象形。甲骨文因为 是刻写, 所以改变毛笔字的笔法。 主要的方法是: 改圆形为方形, 改填实为勾廓, 改粗笔为细笔。 甲骨文还比较剧烈地简化了很多字形。金文见不到这种简化。商代文字出现的先后秩序大致上是: 记名金文 → 早期甲骨文 → 一般金文→ 晚期甲骨文 二、商代文字的主要特点 在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俗体所起 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时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成的(如隶 书)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俗体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地促进了 正体的演变。甲骨文和后期金文的发展,就有这样的关系。商代后期,一般文字 的形体,跟图画已经有了很大距离。但是作为一种文字来看,象形程度是相当高 的。这在前面的例子当中已经可以看得出来。 有些字只要把它们所象的事物的特征表示出来,就能使人认识,因此文字的写法 很不固定。在记名金文和早期甲骨文里,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这就是一字多形、字形方向不固定:(子),(于)。、三、商代文字欣赏 商代晚期,1939 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发现。该鼎造型庄严雄伟,四面及足上 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高 133 厘米、口长 110 厘 米、宽 79 厘米,重 875 千克。鼎体范浑铸,其合金成分为:铜 84、77,锡 11、 44,铅 2、76,其他 0、9。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西周春秋文字 西周:前 11 世纪-BC771 年 春秋 BC770 年-BC476 年 研究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字主要靠金文,此外还有西周甲骨文、可能是春秋 晚期的侯马盟书和沁阳玉简、传承字书里的籀文。 一、金文 西周金文可以分为三期: 早期:武王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BC1046-BC922 中期:恭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BC922-BC878 晚期:厉王 (共和) 宣王 幽王 BC877-BC771 也可以分成两期: 前期:昭穆以前 后期:恭懿以后 早期金文变化不大,武成时代几乎完全沿袭商代金文的作风,康昭穆时字 形逐渐趋于整齐方正,但是字形结构等方面变化不大。 中期(恭懿)以后变化才剧烈起来。变化的主要趋势有: 1、线条化: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为线条所代替等现象,如天、古、 王、火的例子。 这种方法也是甲骨文改造早期金文正体字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西周中期以后 又被金文正体字所使用。 2、平直化:指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不相连的线条被连成一笔等现象, 如 隹、马、贝、自的例子。到了春秋时代,除了沿着西周晚期的特点发展以外,还出现了两个特点: 1、地域特征形成: 春秋时代各国的金文,在开始的时候大体上沿袭西周晚期金文的写法,后 来各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各地区金文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书写风格上,字形构造大体上是相似的(鸟 篆除外) ,如自、作、用、宝等字,各诸侯国的写法是一致的。2、美术化倾向明显 例如有些东方和南方国家的部分金文,字形特别狭长,笔画往往故作宛曲之态, 如“@、永、乍、月” 。这种笔画故作宛曲的样子,跟笔画因 为象形而显得曲折是两回事。这种笔画故作宛曲的样子,跟笔画因为象形而显得曲折是两回事。 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还流行过一些特殊的美术字。其中最重要的是加鸟 形等文饰的鸟篆,也称鸟书。此外还有加虫形或其他文饰的字体。这就是一般所 说的鸟虫书。 这种文字主要出现在青铜兵器上,也出现在乐器、酒器及玺印上。直至西 汉时代还能见到。常常以错金的形式出现,华丽秀美,富有装饰效果。盛行的地 区是:吴越楚蔡宋等地。 在字形上加鸟加虫是没有固定的位置的,如“用”有十多种鸟书写法。
D yǎn 附、其他材料 西周甲骨文 至今在全国只有 7 处地方发现过, 最多的一处是周原凤雏遗址 1977 年出土甲骨 1、7 万多片,其中近 300 片上共有刻辞约 900 字。03 年 12 月周公庙遗址范围 内3处地方共发现卜甲 760 余片西周卜甲,截止到 2005 年春节前,已将 760 多片卜甲拼对缀合为 500 多片,经拼对缀合后发现有刻辞者 99 片,可辨识的文 字达到 495 字。 周宣王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 “籀文” 。石鼓文是大篆留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石鼓 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 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 1965 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记录着盟誓文辞的玉石片,称为“侯 马盟书” ,又称“载书” ,共有 5000 余件,每件玉片大小不一,磨琢精致,用毛 笔书写,字迹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相似,比较清晰。玉片大小不一,字数也有 多有少,多的达 200 左右,少的只有十余字。盟书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 制度和文字, 研究晋国历史, 以及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情况有重大 意义。盟书笔锋清丽,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 二、正体和俗体的关系 早期的俗体字,经常会影响正体,并被后来的正体所吸收。 金文的字体,大概可以代表当时的正体。也有写得比较草率的金文,则反 映了俗体的一些情况。例如 60 年代武功县出土的两件簋盖,大约是西周恭懿时 器,为同人同时所作,铭文内容相同,但是一件写得规整,一件写得草率,差别 极为明显。 铭文中的宀旁,规整的一件作 ,草率的一件作 ,应是正体和俗体 的不同。 在后来的铜器上, 就是那些字体很规整的铭文, 也大都把宀旁写作 , 俗体就变成正体了。 三、西周春秋文字欣赏 利簋 武王时期有司利所作 1976 年出土于陕西临潼, 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 器。高 28 厘米,口径 22 厘米。圆形,侈口,鼓腹 ,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 方座,造型庄重稳定。饰云雷纹,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腹内底部 铸有铭文 4 行 32 字,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星当空,与《尚书?武 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中 、 国历史博物馆。 武王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闻夙又商。辛未王在阑间师,赐又事利 金,用作龉ψ鹨汀 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鼎高 108 厘米,口径 78、3 厘米,重 153、3 公斤,鼎身为立耳、 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 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 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盂鼎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 当以大盂鼎居首位。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 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 、 六国文字 春秋、战国之交,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这对汉字形体的演变产生了 巨大影响。春秋以前,文字被贵族阶层垄断,春秋战国之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 出现,文字也开始扩散到民间。进入战国时代以後,随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 面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文字的应用越来越广,使用文字的人也越来越多,因 此文字形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这主要表现 在俗体字的迅速发展上。 但是文字的变化速度是不均衡的。我们分东方六国和西 方秦国两个部分加以介绍。 一、六国文字形体特点 战国时代东方各国通行的文字,跟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的传统的正体相比, 几乎已经面目全非。 六国文字形体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俗体的流行。俗体中最常见的是简体,例 如:简体流行是文字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的反映。六国文字的笔道通常比春秋以 前的文字平直,这也是一种简化。 另一方面,在六国文字里也出现了一些加点画或偏旁的繁化现象,例如:平防萦(M)后(後)当然,比起简化来,这种现象是次要的。 由于存在大量的往往相当剧烈的简化现象,以及数量不算太少的繁化现象, 六国文字的面貌就跟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的文字很不相同了。 六国文字的某些特殊字形,其实是在较早的时代就己出现的俗体,只是在 当时不像在战国时代那样流行而已,齐文字里的“安”就是一例。 西周时代的格伯簋铭,字体很草率,铭文中的安字写作 等形,跟 一般西周金文安 字的写法不同,应该是当时的一种俗体。战国时代齐国文字 里的安字作 等形,显然就是源於这种俗体的。 又如战国时代的燕国文字常常把宀旁简化为 ,这种简化方法在春秋时 代就已经出现了。 另一个特点,就是文字异形。 在春秋时代的文字里,地方性的异体就已经出现了。到战国时代,文字剧 烈变化,而各国变化的情况又往往不一样(上面举的简化和繁化的例子,就大部 只见於一个或一部分国家) ,因此地方性异体就更大了。 不但六国文字跟秦系文字差别很大,六国文字彼此间也有显著差别(但三晋字彼 此较接近) 。 从战国中期以后的文字资料来看,有些字在不同的诸侯国有很不一样的写 法,例如(部分“者”字取自偏旁) : 又如燕国把中写作 (中山王墓所出的钺作 。中本作 ,大概先简 化为 ,又简化为 ) ;齐国把马写作 ,把大写作 ,三晋把隹写 作 ,楚国把隹写作 等,都是很特殊的。 有时候,同一个字所用的偏旁,在不同诸侯国文字里是不一致的。例如隶、 楷的N字来自秦系文字,从广ド 此字楚国作,从肉豆声;三晋或作 、 ,从肉或广,朱声。 此外还可以看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诸侯国,或用本字或用假借字,以及 不同的诸侯国使用不同假借字的现象。 例如门字,本作 ,是一个常用的表意字,但是往往被用假借字代替, 齐用闻代门,燕、中山用闵代门。三晋有时把门写作 ,不知道是门的异体还 是假借。 上举的N字,在三晋地区(包括周)的文字里也有用假借字朱的例子。 《说文?叙》说战国时代各国文字异形。从上面所说的情况来看,许慎的 话是符合实际的。 当然, 这并不是说战国时代各个国家的文字没有相互影响的一 面,更不是说每一个字在各国的文字里都不同形,而是说在战国时代,字形因地 而异的现象非常严重,远远超出了前后各个时代。 二、正体和俗体的关系 六国文字里正体和俗体的关系比较复杂。有的俗体字几乎已经完全把原来 的正体字排挤掉了, 如上面举过的齐国文字里从厂的安。这种俗体也可以认为已 经转变成了正体。 有的俗体字则仍与正体字并存。青铜礼器(如陈侯午敦)上的文字往往保存着庄 重的风格,而其他器物材料上的文字,就比较草率,从而形成正俗并存的局面。 唯十又四年 陈侯午以群 保又齐邦永世毋 忘诸侯献金作 皇妣孝大妃祭器钊敦以 登以尝在楚国文字里也有类似情况。例如:怀王时铸的鄂君启节,铭文字体跟西 周春秋金文相当接近;而时代相近的江陵望山出的竹简,字体就比较简率,这正 反映了正、俗体的区别。 各国的正体都跟西周春秋文字比较接近,因此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也比较多。 不过在我们看到的六国文字资料里, 几乎找不到一种没有受到俗体的明显影响的 资料。例如王国维称为“宗庙重器”的陈侯午敦就使用了前面举过的“献”字简 体。 (小篆仍作 ) 。 鄂君启节也使用了 (为) 、 (铸)等简体(为 、铸 ) 。 在寿县发现的战国末年楚王墓所出的铜器里,就是像D(yǎn)悍鼎(楚幽王 熊悍)等巨型宗庙重器,铭文也是随手刻的,作风跟楚简相似。大鼎的铭文也使 用了为、铸等字的简体(铸作 ,比鄂君启节更简单) ,铜字金旁的写法也跟 上举望山竹简金字相同。 这些迹象说明:在战国晚期,至少在某些国家里,俗体字已经在很大程度 上取代了传统的正体字。 三、六国文字欣赏 秦系文字 秦系文字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小篆。 在春秋时代的各主要诸侯国中, 建立在宗周故地的秦国,最忠实地继承了西周王 朝所使用的文字。进入战国时代后,秦由于原来比较落后,又地处西僻,各方面 的发展比东方诸国迟了一步,文字的剧烈变化也开始得比较晚。 在秦国文字里,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俗体才迅速发展起来。在正体和俗 体的关系上,秦国文字跟东方各国文字也有不同的特点: 1、东方各国俗体的字形跟传统的正体的差别往往很大,而且由于俗体使用 得非常广泛, 传统的正体几乎已经被冲击得溃不成军了;秦国的俗体比较侧重于 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造正体,其字形一般跟正体有明显的联系。 2、战国时代东方各国通行的文字,跟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的传统的正体相 比,几乎已经面目全非;秦国文字继承旧传统的正体却仍然保持著重要的地位。 所以讲文字的都把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跟东方各国的文字区分开来,前者 跟春秋时代的秦国文字和秦代的小篆合称为秦系文字,后者称为六国文字。 秦国文字的正体后来演变为小篆,俗体则发展成为隶书。俗体虽然不是对 正体没有影响,但是始终没有打乱正体的系统。 一、秦系文字的正体 1、秦文正体的特点 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金石文字来看,春秋早期的秦国文字跟西周晚期的 文字, 尤其是跟由虢季子白盘等代表的字形比较规整的一派很接近。在整个春秋 战国时代里,秦国文字形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的不断提高上。 秦国文字有时为求字形的规整匀称,笔画有意宛曲,如上引虎字的头部; 有时又为了同样的目的, 并为了书写的方便, 而使笔道变得平直, 如上引的犬字。 随著这两种变化,文字的象形程度就越来越低了。 2、战国时秦国文字与小篆关系 春秋时代其他诸侯国的文字,有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规整化匀称化的倾向; 有的虽然出现了这种倾向,但是采取的具体方式不同,比如美术化倾向的字体, 就是规整化的一种。 因此在春秋时代,秦国文字在作风上已经跟其他国家的文字有了相当明显的区 别。到了战国时代,东方各国文字的变化大大加剧,秦国文字跟它们的区别也就 越来越明显了。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是逐渐演变为小篆的,小篆跟统一前的秦国文字 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线。 可以把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的正体和小篆合 称为篆文。 李斯等人,做的是整理、统一文字的工作,不是创新工作。钱玄同说: “许 叔重谓李斯诸人取大篆省改为小篆,实则战国时秦文己如此,可见李斯诸人但取 固有的省改之体来统一推行,并非创自他们也。 ”这是很正确的。 经过李斯等人整理的标准字体,在当时未必会有区别於统一前的秦系文字 的专门名称。 “大篆”和“秦篆”“小篆”等名称应该是从汉代才开始使用的。 、 秦代大概只有“篆”这种字体名称。 有人认为篆为的通假。 “篆”跟“”同音,是“雕刻为文”之义( 《汉 书?董仲舒传》颜师古注)《说文》训篆为“引书” ; ,其义不明。 《吕氏春秋?慎势》“功名著乎盂,铭篆著乎壶鉴”“铭篆”犹言“铭刻” : , 。 隶书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字体,篆文可以铭刻金石,所以得到了“”这个名称。 3、六国文字的余响 小篆虽然推行到了全国,六国文字的影响并不是一下子就完全消失的,这 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就可以看出来。 在这座墓所出的一部分时代较 早的帛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楚文字的影响。 帛书《老子》甲本,字体是接近篆文的早期隶书,文中不避汉高祖刘邦、 高后吕雉讳, 大约抄写于秦末至汉初这段时间里。在这个抄本里仍可看到个别属 于楚国的字形。例如关字作 ,就与秦文不合,而与前面提到过的楚国的鄂 君启节相合。 这现象在当时的其他楚国文物中还有。 在其他东方国家的故地,估计也会存在类似情况。 六国文字对后来的汉隶也有很明显的影响(主要是笔法上的影响,不是 结构上的影响) 。 4、小篆中还有少量的异体字 秦统一文字,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形”现象,使古文字异体众多的 情况有了很大改变,但秦文字仍有异体。且不论小篆跟篆文俗体和隶书的不同, 就 拿 小 篆 本 身 来 说 , 异 体 也 还 是 存 在 的 。如《说文》以则为小篆, 为籀文,但是在秦代权量诏版的小篆里,则字 的这两种写法也仍然是并存的。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 安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绾 法度量 则 在小篆里,这种现象已显著减少,但还是存在的。和字有和、 两种写法, 徒有 、徒两种写法。 5、小篆欣赏 二、秦系文字的俗体 1、隶书的产生时代 《汉书?艺文志》和《说文?叙》都说隶书开始出现于秦代,是为了应付 当时繁忙的官狱事务而造的一种简便字体。此外,从汉代以来,还广泛流传著程 邈造隶书之说。从目前考古发现看,这些说法都是不符合事实的。 战国晚期是隶书形成的时期。虽然秦国文字比较保守,但是秦国人在日常 使用文字时,为了书写的方便也在不断破坏、改造正体的字形。由此产生的秦国 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2、秦文俗体与隶书关系 在秦孝公时代的铜器铭文里,就可以看到正俗体并存的情况。秦孝公 18 年 (前 344)所造的商鞅量上的铭文是极为规整的正体,孝公十六年所造的商鞅矛 ( duì 矛柄下端的铜帽)上的铭文则是很草率的俗体。孝公之后,文字的使 用越来越频繁,俗体也随著越来越流行了。 铜器(主要是兵器)铭文、漆器铭文,以至印文、陶文里,都可看到俗体 字。 并出现了不少跟后来的隶书相同或相似的写法。 例如: 惠文君 13 年 (前 325) 所造的相邦义(即张仪)戈,义字所从的 已经写作羊。 惠文君 4 年(前 334)或惠文王更元 4 年(前 321)所造的相邦停jiū)游 戈的游字、庄襄王 3 年(前 247)或秦始皇 3 年(前 244)所造的上郡戈的漆字, 其水旁部已经写成三短横 。 秦统一前所造的高奴铜权,奴字的女旁已经写作 ,和隶书的写法很 接近了。 在秦国文字的俗体里,用方折笔法改变篆文圆转笔道的风气颇为流行。有 些字仅仅由于这种变化,就有了浓厚的隶书意味。昭王 21 年(前 286)所造的 相邦冉戈的 (廿)字、 ( zā)字,就是例子。 75 年发现的睡虎地秦简 ( 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 ) 比上述那些资料更可 宝贵。秦简上的文字不但数量多,而且都是直接用毛笔书写的,由此可以看到当 时日常使用的文字的真正面貌。 仔细观察竹简上的文字,可以知道在这批竹简抄 写的时代,隶书已经基本形成。从笔法上看,在简文里,篆文的圆转笔道多数已经分解或改变成方折、平 直的笔画。 两者的字形结构也明显不同,这种结构上的不同,是隶书区别与篆书的重 要特征。 根据上述这些情况,可以把秦简所代表的字体看作由篆文俗体演变而成的 一种新字体。秦简出土后,很多人认为简上的文字就是秦隶,这应该是没有问题 的。 1975 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 70 号秦墓里,发现了两颗同文的玉印:这两颗印的字体显然不同。一是正规篆文,一与秦简相合。大概墓主人有 意用当时并行的两种字体各刻一印。 这也可以说明秦简的字体是已经跟篆文分家 的一种新字体。 睡虎地十一号墓竹简抄写于战国末年至秦代初年,由此可知,隶书在战国 晚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 隶书显然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俗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的,而不是秦始皇让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 3、秦隶是一种尚未成熟的隶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有很多字的写法仍然接近于篆文: 2、有些字虽已经有了跟成熟的隶书相同相似的写法,但同时仍然使用接近 篆文的写法4、秦隶欣赏 今文字 第一节 隶书 一、隶书的发展 隶书在战国中晚期已经出现,汉代进一步发展成熟。后人把秦统一前的称 为秦隶,汉以后的称为汉隶。 1、字形构造的变化 指字形结构和笔划多少方面的变化。 代和西汉早期的隶书是尚未成熟的早期隶书。西汉武帝时代可以看作隶书 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时期。 西汉早期简帛上的隶书里,明显接近篆文的字形仍然很多;而在居延、敦 煌等地发现的武帝晚期以后汉简上的隶书里,这种字形就大大减少了。 如斗字,西汉早期简帛一般作 等,居延简则作 等;自字, 西汉早期简帛一般作 ,居延简一般作 ;它字,西汉早 期简帛一般作 ,居延简一般作 。 在武帝之后到东汉晚期这段时间里,隶书字形仍有不少变化,如其字由 等形变为其,五字由 等形变为五等等,跟后来的楷书越来越相近 了。 如果从字形繁简的角度来看, 隶书的字形大部是按由繁到简的方向演变 的。 在隶书字形演变的过程中,新字形出现后,旧字形往往迟迟不退出历史舞 台。 不但早期隶书里有这种现象, 就是在成熟的隶书里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例如在东汉晚期的碑刻上,其字既作其也作 ;五字既作五也 作 ; 恭、慕等字的心旁有 等多种写法; 口旁, 早在秦代隶书里就出现了少量作口的写法,但是在西汉中晚期的汉简上仍 然习见作 的写法。 在少数东汉晚期碑刻上,还可以看到有意按照小篆字形来写隶书的复古现 象,如农作 ( r《司农刘夫人碑》),壹作 (壹《祝睦碑》)等。 伪孔安国《尚书序》里有隶古定之说:指用隶书的笔法来写“古文” 的字形。后人把用楷书的笔法来写古文字的字形称为“隶定” 。 2、书体上的变化 指书写风格笔形笔势方面的变化。 东汉晚期书法工整的碑刻上的隶字,形体一般都是扁方的,用笔也有一套 成规。向右下方的斜笔几乎都有捺脚,捺脚往往略向上挑。有些较长的横画,收 笔也略向上挑,形成上仰的捺脚式尾巴。先竖后横的弯笔,收笔时多数上挑,而 且幅度往往比较大。向左下方的斜笔(撇) ,收笔时多数也略向上挑。收笔时上 挑的横画,起笔时还往往有下垂的顿势,整道笔画略呈微波起伏之势,较长的捺 有时也有这种笔势 。书家用来形容隶书书法特点的“挑法、波势、波磔”等, 即指这些笔法而言。这种特点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一般把具备这些特点的隶书称为汉隶,汉隶形成之前的隶书称为秦隶。秦隶也称 古隶。要注意的是古隶这个词有歧义。它也可以用作跟楷书的别名――“今隶” 相对的名称。这种用法的“古隶”跟一般所说的隶书同义。 二、汉隶的别名 汉隶也称八分。这个名称大概在汉魏之际就已经出现。当时一般人日常所 用的隶书(也称作新隶体) ,其面貌跟标准的隶书已经有了显著的区别,所以有 必要为标准的隶书另起一个名字。直到唐代,一般人还是把当时通行的字体(即 楷书)称为隶书,把汉隶称为八分。 关于八分得名的缘由,古人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由于这种书体以“字 方八分”为大小的标准;有人认为是由于这种书体字形较扁,笔画向两旁伸展, 势“若‘八’字分散” ;还有人假托蔡文姬之名,说这种书体“割程隶八分取二 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 ,所以称为八分。以上各说,究竟哪一说符合或最接近 八分命名者的原意,现在已经难以确定了。还有分书、分隶的称法,是由八分派 生出来的。 此外,隶书也称佐书。 《说文?叙》说王莽时有六书(指六种字体, , ) “四 曰佐书,即秦隶书” 。 当与“令隶人佐书”之说类有关。 三、隶书对篆文的改造 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由篆文变为隶书,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这次 变革使汉字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汉字的结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有 必要比较具体地介绍一下。 从商代文字到小篆,汉字的象形程度在不断降低,但是象形的原则始终没 有真正抛弃。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文字“随体诘x”的线条分解或改变 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例如: 隶书改篆文的 为日,把象日轮的外框分解为│、―、│、―、―五笔 或│、┐、―、―四笔;改篆文的 为女( ),把象跪著的身体的弯曲线条 改为直笔,这是隶书改造篆文的最重要的方法。 2、省并 隶书往往把篆文的几笔并为一笔, 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 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省并通常同时起改曲为直的作用。例如: (大)两臂并作一,身躯左腿并作ノ。 (襄) 有时直捷了当地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简化为。雷香3、偏旁分化 在篆文里,一个字用作偏旁时的写法,通常跟独立成字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隶 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的情况很普遍。 如:人字用作左旁时作亻,犬字用作左旁时作犭,邑字用作右边的形旁 时作阝,阜字用作左旁时也作阝,水变作氵,H变作艹等。 偏旁的写法往往随所处的位置而异,如水旁的位置在上或在下时,就仍作 水而不作氵,如沓、浆。其他例子如心、火。 4、偏旁混同 隶书为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 比较常见的偏旁。 如:敦、淳、醇、鹑等字的偏旁 和郭的偏旁 ,都被改成享。 省并、偏旁分化,也会造成偏旁混同的现象。 偏旁变形造成的偏旁混同的例子: 在左的肉旁、 一部分在下的肉旁、 朕、 服等字的舟旁和青字的丹旁,都跟月旁混了起来。 省并而造成的偏旁混同的例子: 秦所从的 莫字所从的H 奉所从的 奂所从的 奏所从的 樊所从的 泰所从的 奠字所从的丌 春所从的 隶书的形成,使汉字所使用的“随体诘x”需要描画的字符,变成由一些 平直的笔画组成的比较简单的字符,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一次变革。 四、新隶体 隶书的书法有了比较明确的规范,但是这种字体书写起来却相当费事,人 们日常使用文字的时候, 并不一定按照这种字体的要求去书写。 大约在东汉中期, 从日常使用的隶书里演变出了一种跟古隶和八分都有明显区别的比较简便的俗 体。在东汉后半期,虽然士大夫们相竞用工整的八分书勒石刻碑,一般人日常所 用的隶书却大都已经是这种俗体了。 上述这种俗体隶书一般不用收笔时上挑的笔法,同时还接受了草书的一些 影响,如较多地使用尖撇等,呈现出由八分向楷书过渡的迹象。在东汉中晚期的 木简和镇墓陶瓶上都可以看到这种字体。 为了区别于正规的隶书,我们姑且把这种字体称为新隶体。 新隶体在魏晋时代仍流行。在整个魏晋时代,当时一般人所用的仍然是新 隶体或介于新隶体和早期行书之间的字体。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魏晋简、纸上一 般使用的字体,除了行书、草书,几乎都是这类字体。晋代的古书、佛经等抄本, 也大部使用新隶体。 碑刻选择字体,比古书抄本等更保守。魏和西晋的碑刻一般仍然使用汉隶。 东晋碑刻大都是新隶体。东汉碑刻上的汉隶,风格多种多样,随书手而异,应该 传达了汉隶成熟以后向新字体发展的信息。《广武将军碑》(东晋)五、汉隶欣赏 第二节 草书 一、草书的产生 战国晚期秦国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跟后来的草 书相同或相似的草率写法,如把止旁写作 之类。隶书形成之后,这些草率写 法作为隶书的俗体继续使用, 此外出现了一些新的草率写法。草书就是在这些新 旧草率写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种草书后代叫章草(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有这个 名称的) 。 在使用古隶的简牍里,可以看到整简、整牍的字都写得相当草率的例子, 但是绝大多数字的字形构造却仍然跟一般的古隶没有区别。 所以这些简牍的字体 只能看作草率的隶书,不能看作狭义的草书。 二、章草得名由来 唐张怀妒槎稀ど稀氛虏萏跻铣未值幕八担汉涸凼笔酚巫骷 就章,解散隶书粗书之,汉俗简堕,渐以行之( 《法书要录》卷七) ,把章草的出 现跟急就章联系了起来。 这是不可信的。 魏晋时的书法家喜欢用章草写 《急就篇》 , 但是己发现的敦煌简和居延简中的《急就篇》汉代抄本,却都是用隶书写的。所 以章草决不会是史游作 《急就篇》 时所创造的字体。 为编一种书而创造一种字体, 也是不可能有的事。 关于章草命名的理由,还有因东汉章帝提倡得名、因可以施於章奏而得名 等说法。这些说法都很难令人信从。 章字有条理、法则等意义,后人多以为章草由于书法比今草规矩而得名,这应该 是正确的。 三、草书形成的年代和传承 从居延简中有明确纪年的那些简来看,武帝和昭帝时代的简上只有草率的 隶书, 宣帝简中字体已有很浓厚的草书意味,成帝简中字体就已经是相当纯粹的 草书了。 由此推测, 草书的形成至迟不会晚于元成之际( BC7 ),很可能在宣元(BC33)时代 就已经形成了 草书使用范围不广。 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 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 草书形成的过程中, 官府佐、史一类人大概起了很大作用。因他们经常需要起草文书,草书对他们最 有用。 而一般人使用的隶书俗体所包含的草书成分并不明显,所以草书的形成不 如隶书自然。 草书形成后的西汉简里, 虽然夹杂草体字的隶书简很常见,纯粹的草书简却并不 多见。 敦煌、居延简上所见的草书,比西汉简的草书成熟。东汉简中草书简所占 的比重,也明显地升高了。这跟古书所反映的、草书在东汉时代比较流行的情况 相合。 草书的形成比汉隶稍晚一些。不过,作为草书形成基础的草率的隶书俗体, 有很大一部分在古隶阶段就已经存在。所以也可以说,汉隶和章草是分别由古隶 的正体和俗体发展而成的。 这跟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正体演变为小篆,俗体发展 成隶书的情况相似。 草书字形不出自成熟的隶书而出自古隶的例子是常见的,不但是偏旁的写 法,就是整字的写法也往往由古隶变来。 例如:夫的草书 当由古隶草体 变来,天的草书 当由古隶草体 变来, 可的草书 当由古隶草体 变来,鹿的草书 当由古隶 变来。 四、从章草到今草 在魏晋时代,由于受楷书和早期行书的影响,章草逐渐演变成为今草。相 传汉末张芝是今草第一人,这未必可信,启功先生曾指出,传世的西晋陆机的平 复帖,正处于章草向今草过渡时期。 对于今草的正式形成,王羲之大概起了很大作用。南齐王僧虔《论书》说: “亡曾祖领军洽与右军书云: ‘俱变古形,不尔,至今犹法锺、张(东汉草书家 张芝)。( ’”《法书要录》卷一)《书断》引欧阳询《与杨驸马书章草千文批后》 。 也说王羲之、王冶变章草为今草( 《法书要录》卷 7 ) 。他们的说法应该是有根 据的。传世的王羲之的草书,除了豹奴帖都是今草。 今草的字形多因袭章草,但是改掉了跟隶书相近的笔法,有时对笔画还略 有省并,书写起来比章草更方便,此外,今草里也有一些字已经简化得跟章草大 不相同,有些字在今草里既有来自章草的写法,也有楷书草化的写法。今草连笔 比章草多, 字与字也常相钩连。 总之, 要比章草更草, 因此也比章草更不易辨认。 使用今草的人范围很窄,主要是一些文人学士。唐以后更有所谓狂草,写出来别 人多不能识,完全成了一种供欣赏的艺术品。五、草书欣赏第三节 楷书 一、楷书的形成发展 已知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所能看到的最古的楷书是钟繇写的《宣示 表》等帖的临摹本的刻本。 宣示表等帖的字体脱胎於早期隶书,其笔法略带有隶书的波折,但是已经 出现横画收笔用顿势的典型楷书笔法, 字形扁方, 横笔细竖笔粗, 已具楷书特点。 继承钟繇楷书的,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世人并称“钟王” ,王氏父子 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 王献之?洛神赋 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 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 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 习礼 而明诗抗琼 以和 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 拳拳之款实兮惧斯灵 有些讲字体的人,由于看到魏晋时代的碑志上用的是汉隶和新隶体,一般 人所用的也大都是新隶体之类的字体, 就认为当时根本不可能有楷书和跟楷书相 近的行书存在,传世的钟、王楷书和行书基本上都靠不往,这是不妥当的。有的 人甚至说真正的王羲之的字, 其风格一定跟爨宝子碑一类字体相似,那就更可笑 了。 古人在不同的用途上往往使用不同的字体,而且文人学士,特别是开风气 之先的书法家所写的字, 跟一般人所写的字也往往有很大距离。钟王楷书跟新隶 体同时并存,是不奇怪的。在魏晋时代的楼兰遗址出土的、时代不会晚於东晋初 期的字纸上,不但可以看到作风跟锺、王楷书很相似的字,而且还可以看到早期 行书。 可见那种认为魏晋时代不可能有楷书,传世钟王字帖都靠不住的说法,是站不住 脚的。 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终于成了主要的字体。 在南北朝早期的碑刻、墓志上,占统治地位的字体已经不是新隶体,而 是楷书了。 这种楷书在结体和笔法上保留了新隶体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痕迹,而且 在使用于碑刻、墓志时,往往有仿古倾向,笔法略带隶书意味,因此其面貌比钟 王楷书要古拙一些。后人称这种楷书为魏碑体。 南朝到齐梁时代,碑志上出现了跟钟王很接近的楷书;北朝到了后期,碑 志上的楷书也出现了向钟王靠拢的现象。 唐初欧阳询,使得楷书真正成熟。 二、楷书得名 楷书的楷当楷模讲,楷书的原意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或有法度的字,本 来并非某种字体的专名。 魏晋时代人曾称工整的汉隶为八分楷法或楷法。钟繇楷 书,在当时显然是没有资格称楷书的。 从南北朝到唐代,楷书有正书、真书、隶书等名称,都是相对于行书、草 书而言的,到了唐代,楷书大概已经用来指称我们所说的楷书了。宋以后,楷书 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 三、楷书欣赏第四节 行书 一、行书的形成发展 行书之称始于西晋卫恒《四体绝书》“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 : 今盛行于世。 ” 东汉晚期已有行书了。 从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 行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行法” 。这是与篆、隶、草、楷的最大区别。 早期行书不是把有些字写成新隶体、有些字写成草书的杂凑字体,也不是 新隶体的草体。它是是在带有较多草书笔意的新隶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字体, 它跟草率的新隶体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相似特色, 而且和稍后形成的楷书也很相 近。 早期行书出现后,必然会对新隶体产生影响,一部分人所写的新隶体必然 会向行书靠拢。因此,要在早期行书跟草率的新隶体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 也是困难的。写得草率一些的,比较靠近新隶体或草书,写得规整一些,又比较 靠近新出现的楷书。 所以明人孙k在《书画跋》中说: “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锺、王小楷 乃隶之行。 ” 不仅早期行书和新隶书界限不清楚,草、楷、行这三种字体也没有绝对界 限。草、楷、行主要是风格上的差异,书写工具是一样的,而不像原来甲、金、 篆等是书写工具不同的截然划分;草、楷、行也没有一种公认的标准写法,书法 家往往兼通几种字体,所以有行草、行楷、草楷等书体。 张怀凇妒槎稀匪担 “行书者。后汉刘德升所造也。既正书之小伪。务从 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大概是因为书写简便快捷而称行书,也有认为 “真如立,行如走(苏轼) ”故而叫做行书的。 在王羲之等人手里,随着楷书的发展和今草的形成,行书也相应地演变成 为介於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字体,这才是我们熟悉的一般所说的行书。 南北朝至初唐书坛,是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艺术氛围之中的。唐朝中期颜 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 行书无法却有体。其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 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 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实用目 的。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 成熟的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它不及楷书工整,但比草书好认得多,因此有 很高的实用价值。 二、行书欣赏 (二)形体演变的主要规律: 1.简化。简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主流。简化是指文字笔画减少、形体结构由繁 趋简。通过五种方法简化: 变图形为符号: 删减多余和重复的偏旁: 用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 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 用笔画简单的字体代替笔画复杂的字体: 2.繁化。 繁化是汉字形体演变中与简化相反的一种发展趋势。汉字的繁化大致有以下 三种: 其一,为了追求文字形体的美观,在原字形上添加一些笔画。例如金文中的 羡文。清代的王筠曾提出过“饰说” 。 如古文:o、p、q。 如古代的鸟虫书。 在字形上加鸟加虫是没有固定的位置的,如“用”有十多种鸟书写法。 其二:由于书写习惯的原因导致笔画增多。 其三:为了避免混淆,添加区别性笔画而导致形体繁化。 如古文王和玉。在假借字的基础上添加形符构成后起本字,假借字和后起 本字是繁化。 3.同化。文字合流也是同化。一是中某个构件,本来形体不同,由于某种原因 后来变得相同了,也是同化。郭沫若所说的部首的混同。两个文字各自记录一 个词,后来在使用过程中由其中一个字取代了两一个字的职能,一字兼两职, 记录两个词,也称为同化。 4.分化。分化是与同化相反的一种汉字形体演变的发展趋势。即由一个文字形 体演变为两个文字形体,即从一个字中分化出另一个字来。如甲骨文中的小, 分化出少;丁字口分化出顶、钉、城来。等等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一.概述 关于我国汉字的...笔道首尾出锋,有明 显的波磔,结构严谨,行款章法...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 “一波三折” ...汉字的创制 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高考历史必修3总复习:第... 53页 免费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3页 免费
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发展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仓颉,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字里乾坤:汉字的起源与发展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字里乾坤:汉字的起源...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 37页 2下载券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5页 1下载券...汉字的起源与演变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汉字的持续演变 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第一章 文字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二)分析汉字结构的意义 二、“六书”的名称及其由来 三、“六书”的内容 (...第三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什么是文字 1....二.汉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 1.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其产生与发展的情形诚如鲁迅先生所言: “在社会里...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文字学从...而这 个系统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① 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 ② 成熟――商代甲骨文 ③ 西周――“金文”、“籀文” ④ 秦朝---秦始皇统一...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汉字的起源与发展)_文学_高等教育...三、做该研究的计划 题目的提出:朱圣浩 资料的...关于仓颉及仓颉造字,在许多辞书典章中均有论述。...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去掉印章上的文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