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和初音到底巡音和初音是什么关系系

石田三成与关原之战
很多人都认为三成之所以会败,是败在他不会做人。虽然个人能力高但是过于耿直,只知道效忠太阁而不懂得为他人留下转圜的余地,因而得罪的人太多所以没能像家康那样拉拢到一大批得力干将。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不同侧面来看待。三成并不是一个不通人情的人,他的情商绝对不低,他也不是不会做人,不懂或者不会运用权术。
对三成的批评,多是因为他在关原之战败给了家康。若是他胜了,恐怕后世对他的评价会有极大的不同。我想,问题应该都在关原之战,所以评价三成,关原之战的前因后果是关键。三成虽然只活了四十多岁,但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去谈论他这四十多年的人生,这里就集中谈一谈关原之战以及影响关原之战胜败的一些问题,由此来看一看三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也不敢说我就真的能够还原三成,只是力图接近历史本来的面貌罢了。
一、三成的人际关系
据说三成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对那些看得上眼的人十分亲切,对其他人则相当冷淡。看起来这种描述似乎显示出三成不会做人,但其实仔细想想,谁不是这样?谁能够做到对任何人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地好?三成或许相比于一般人的做法更加过火,区别对待得比较明显,但也并不能据此判断他不善于待人接物。三成仅仅是一个被秀吉从一般平民提拔起来的奉行,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没有谱代,也没有什么光辉的战绩——反倒有个“战下手”的恶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可以跟拥有一大批忠良家臣的德川家康大干一场,而且有大谷吉继和岛左近这样优秀的将才甘愿为他赴死,我想这已经足够表现出他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了。这应该是不用怀疑的。问题是他和他那些幼驯染——加藤清正、福岛正则还有小早川秀秋的关系为什么会那么差,以及跟北政所之间究竟是不是也闹翻了。
三成和清正等人的矛盾主要是在朝鲜之战中形成并爆发的,同时丰臣秀次之死应该也加剧了清正等人,尤其是秀秋的不满。先说朝鲜之战。一般认为,在朝鲜战争中,秀秋本来在蔚山之战中立下军功,但是不仅没有得到赏赐,反而还被减封。秀秋不敢直接对太阁秀吉有所不满,所以怨气只能发到三成的身上,因为当时是三成负责统计各路将领的功过。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秀秋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待遇,只是秀吉不愿意让他的声望过高以至于日后威胁到丰臣秀赖的地位。但是总要有人背锅,三成就是最佳人选。后来秀秋的领地被恢复,是家康从中斡旋。其实,倘若三成真的有心阻挠,家康当时也未必就能如愿,虽然当时家康的权势已经很大,但秀赖和淀殿又怎么会轻易让已经被打压的秀秋再次抬头?当然在此之前,秀次的死应该多少也让秀秋感到唇亡齿寒。秀次是因为玩忽职守加上有“谋反”嫌疑所以被杀,那么秀秋自然会想到,若要保命就要为了太阁拼命。可惜,太阁不买账。这对秀秋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恐怕当时他自己也是惊恐万状吧。秀次的案子是三成办理的,死罪也是基于三成的意见判定的;这一次秀次自己的事也是三成经手的,他当然对三成是既恨又惧。
秀次的事件恐怕对清正和三成的关系也造成了影响,而秀秋被减封更加会让清正恼火,要知道,秀秋算得上是清正的救命恩人。蔚山之战中清正是走投无路,狼狈万状,若不是秀秋及时解围,恐怕他就要命丧朝鲜了。而蔚山之战也是庆长之役中为数极少的日军胜利,秀秋可谓居功甚伟。这样的人没有一点赏赐,还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被减封,清正当然是会愤愤不平。不过更让他大发雷霆的自然是自己的军功也没有得到认可。一般认为这是因为三成在战后给秀吉打小报告,说清正等人在朝鲜滥杀无辜,以至逼迫朝鲜人民加入义军制造日军的麻烦。关于清正在朝鲜的行为,不同的记载有不同的说法。这个问题很敏感,我也不想多作讨论。但有几点需要说明。一是,日军在朝鲜肯定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连日本的一些史料都留有记录。二是,朝鲜方面的有些记载很可能是为了博得明朝同情而捏造的,而中国的记载又有不少直接是抄袭了朝鲜的报告,所以真实性究竟如何也不好判断。三是,朝鲜有一些民间野史小说,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日军各种残暴不仁的屠杀行为。这些情节必然有所根据,但其细节则绝大多数是凭空想象,以讹传讹的。我们现在回到清正没有得到赏赐的问题上来。事实上,几乎所有入朝参战的将领最后都没得到什么奖赏——并非是故意漏掉了清正。
究竟是不是真的应当让清正如他所想得到奖赏呢?我个人感觉,不予奖赏并不过分。最首要的一点,从战争结果来说,无论文禄之役还是庆长之役,日军都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的。打了败仗没道理开庆功宴。文禄之役在平壤之战以后,局势就显然已经对日军十分不利。虽然碧蹄馆之战明朝联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日军想要再发动大规模攻势也是难以为继的。只要看庆长之役日军打得那举步维艰的模样就知道,当时日军的士气显然是很低落的。当然,也许在清正看来,平壤之战的失败完全是因为小西行长的无能,而小西行长又是“战下手”三成的盟友,果然物以类聚。但实际上加藤清正也应当对平壤之战的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按照计划,他的第二军团和行长的第一军团本来是两支并行推进的先锋部队。但是因为他和行长之间对推进速度产生了分歧,结果他竟然不顾友军,径直杀入朝鲜纵深,一路向北突过图们江(鸭绿江),来到了明朝境内。可是他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除了为他赢得果敢善战的名声之外,他为日军带来的只有延长补给线和救援不及时的负担而已。行长在平壤之战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很多的过错,这场仗交给谁打都没什么赢面,更何况对手是一代名将李如松。明军仅以火炮之威就吓跑了日军的援军,行长能在孤军困守的情况下安然脱出,实属不易。倘若清正肯配合友军的推进速度,恐怕明朝联军找不到这样的机会包围平壤。更何况,同样面临明朝联军的包围,清正自己在蔚山城里还不是一样只能束手待毙。所以说白了,整个朝鲜之战对于日本来说就是徒劳无功还平白浪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而提供这些物力财力的人是谁?三成辛辛苦苦全日本到处跑去检地去收缴刀剑武器,结果都让这场没有意义的战争给浪费了。你想让他再论功行赏?恐怕三成不想论过定罪就好了。所以我认为这件事三成并没有过错。况且文禄之役暂停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当时还不到论功行赏的时候;而庆长之役因为秀吉之死无果而终,为了处理秀吉的后事更是没时间去讨论朝鲜战争的功劳问题。
行长和三成跟清正的另一个对立在于和谈,尤其是行长极力促成和谈的做法估计让清正等人大为光火。凭什么一个打了败仗、苟且偷生的家伙,就靠着三成的关系可以不死;而一个从小被北政所一手抚养、曾为丰臣家的稳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孙七郎就要在高野山切腹?和谈如果成功,无论对明朝、朝鲜或者日本,那都是值得欣喜的事情。仅就这一点来说,应当积极评价三成和行长在这件事中所发挥的作用。但问题在于,行长究竟答应了沈惟敬什么条件。其实,双方在很多根本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很严重,比如朝鲜领土的问题,撤军的问题,双方根本就谈不到一块去。传统的观点认为沈惟敬和行长各自欺骗了他们的领导。但是沈惟敬既然敢和杨方亨一同到秀吉面前宣旨,那肯定是心里有底的,不大可能全凭着捏造就拿身家性命开玩笑。而行长更加了解秀吉,也不大可能撒这弥天大谎。尽管明神宗接到的报告和秀吉接到的报告都称对方已经投降,但这很明显就是为了保全主君颜面而使用的辞令。神宗和秀吉又不是从来没关注过战事,他们不会不清楚当时战争打到什么程度,谁胜谁负是骗不了他们的。直到今天日本还保留着那一份明朝的圣旨,可以说秀吉对明朝的这次册封也还是看得很重。所以说,这一次册封恐怕未必就是和谈破裂的导火索,甚至可以说其实和谈根本就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不过先来了点外交礼仪罢了。和谈的失败,主要的问题恐怕不一定是在这个名分上,而是在一些具体的利益纠葛。比如是否割让朝鲜的领土,是否让朝鲜皇子入质日本之类。
但是,这件事在清正看来就是个十足的笑话。在对朝鲜和明朝的态度上,清正是个彻底的主战派。和谈破裂的标志之一就是清正再次率领军队登陆朝鲜,意图侵朝。大概清正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这件事能以谈判了结。所以他对主和派(或许也不能叫主和派,可能温和派会好一点)的行径恐怕都是嗤之以鼻的。我觉得,清正和三成对朝鲜战争的态度,在根本上并没有绝对不可弥合的分歧,他们都认为这场战争既然开打,就必须让日本获得最大的利益。只不过三成认为应当通过和谈来保证日本目前已经获得的利益,而清正则认为应当拼个你死我活笑到最后才算胜利。事实证明三成的想法不现实,而清正的想法无法实现。这场战争的确不是和谈能够摆平的,而你死我活的结果是秀吉死了。大概清正没想过战争会以这种形式草草收场吧。
所以究其根本,清正等人跟三成等人的矛盾,主要还是因为双方对战略形势及相应的政策走向有不同的决断。不必说双方在背后利益的纠葛上有什么恩怨,仅就台面上的进退来说,双方就已然水火不容。而且,到最后也没人能评个是非——秀吉死了。如果秀吉能表个态说清正做得对,三成大概也是会服气的,或者反过来说三成对,清正估计也会听话,那么双方也不至于像后来那样撕破脸。可惜的是一旦双方闹翻,再没人可以调解,反倒有个德川家康不断制造裂缝。将三成和清正的对立完全归结于三成不会做人,我觉得是没道理的。
三成和北政所的关系,牵涉到所谓近江派和尾张派的斗争。我觉得,说三成和淀殿是同属近江派的盟友,这本来就很不靠谱。淀殿从来没有公开支持过三成,关原之战虽然东西军都宣称自己是为丰臣家而战,手握大义名分,但其实丰臣家的态度是作壁上观。北政所的态度似乎是比较偏向家康,不过这也不成为清正等人亲家康的理由。我觉得毋宁说是清正等人亲近家康的做法影响了北政所的态度。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推测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就不多说了。我觉得没必要太过于高估北政所和淀殿的对立,况且即使双方对立,其影响也不会左右当时的局势。关原之战究其根本是地方大名同丰臣政权之间的一次权力争夺,不要搞得就像是两个女人的宫斗引起的一场变乱一样。
二、三成的战前准备
接下来的问题,关于关原之战战前准备,三成是否有重大过失。有观点认为关原之战完全是家康一手导演,他出兵会津就是故意给三成制造机会,挑衅三成起兵。我觉得这种想法大概有点太过于乐观。家康绝不是一个愿意随随便便冒险的人,要不是他的老成稳重,他岂有可能熬过信长和秀吉终于取得天下。家康出兵会津其实是迫不得已,不得不为。上杉景胜转封到会津,很显然是秀吉生前布下的一手防备家康的妙棋。如果家康想图谋不轨,向西出兵攻打丰臣家,那么景胜就会成为他背后的心腹大患。而此时景胜在会津厉兵秣马,直接威胁的就是家康的关东大本营,家康不可能不着急。而且当时对于家康而言也是以大义名分击败景胜的绝好机会,毕竟是景胜先行违反惣无事令。一旦错过,日后他又如何能集结动用这一批效忠于丰臣家的军队呢?至于三成是不是会在关西举兵,那根本就不是家康所能掌控的事情。甚至家康就算预料到了,在他心中关东大本营的地位也显然还是要高于他在大阪的地位,因为他的地位完全是因为他的实力,如果关东有失,他在大阪呆着也是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说家康出兵会津是一个诱饵,只能说这件事是家康不得不为。况且三成举兵之后,家康也不是一帆风顺就把西军给灭了,家康的面临的考验其实非常严峻。说实话我觉得家康之所以厉害就因为他的危机公关能力绝对是战国第一,关原之战前他的危机公关做得那叫一个神,走错一步都可能导致败亡,但家康硬是走了过来。
那么三成到底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时候举兵呢?这有两层问题。一是,他该不该举兵;二是,举兵的话,这时候是不是最佳时机。对于第一层问题,我的想法是不该。景胜在会津备战虽是事实,但这种事情也不是不可以通过斡旋谈判来解决。虽然家康出兵,但只要景胜低头,谁也不会愿意看到两大老真的开干。所以,家康和景胜之间的争斗,未必就会如关原之战那样引发一场席卷日本的战争。既然如此,就算之后景胜低头,也不会导致重新洗牌,家康无法通过这场战争来实现对日本的完全掌控。三成举兵是有些操之过急的。不过,鉴于文治派和武斗派之间的分歧已经威胁到三成的生命,他在这个时候举兵,恐怕也有力图自保的考虑。毕竟如果亲三成的景胜真的屈服,三成就更加难以在丰臣家政权中立足。然而说实话,即使三成被暂时排挤出政权核心,家康也还有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等大老来制衡,我们不要觉得好像只有三成愿意保护丰臣家政权。只要没有出现势力洗牌的契机,各方大名是绝对不会容忍家康一家独大的,就算只是出于自保的目的——而不是为了丰臣家的安全——他们也会限制家康。关原之战中几个大老和奉行都站在三成这边,为的当然是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在丰臣政权中已经位极人臣,换成家康来当老大,他们的地位还能继续得到保证么?而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就算毛利家这种骑在墙头的划水党,而且还有吉川广家为东军所作贡献,战后也还是遭到清算。
然而三成毕竟还是决定举兵了。那么这个时机是不是最好的机会呢?我觉得是。因为三成不可能等到家康打败了景胜才出兵。最好的情况应该是家康受到两面夹击——其实这个战略意图某种程度上算是达到了。虽然一般认为是德川秀忠在军事上的庸碌无能才使得他率领的大军在上田城被真田昌幸拖住,但是无论怎样,秀忠的援军没有抵达关原战场,这倒也能算是两面夹击的战略生效了。另外,家康劳师动众征伐会津,没取得任何战果就折返,这既是对士气的打击,也会加剧士兵的疲劳。况且不是所有人都像家康那样对关西毫不在意,家康麾下的大名对关西心心念念者大有人在。此时举兵也会让这些大名军心不稳。西军能够在七八月占尽上风,也全赖举兵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总体来说,若真要举兵,的确这个时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战前准备的另一方面是笼络与策反。家康在这方面的工作似乎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三成则是失败的代表。家康的工作,前面说了,确实是精彩绝伦。不过,其实三成也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其中有些工作还很关键。有很多人指责三成不懂得笼络人心,只知道搬弄“大义名分”,天真地以为用守护丰臣家这种道义理念就可以聚集人心。我觉得这种指责很没道理。三成不搬弄“大义名分”,他还有什么资本跟家康拼?家康有谱代家臣,三成没有;家康有姻亲大名,三成没有;家康有百万石的领地,三成没有。三成只能搬出秀吉的恩惠,并且保证加入西军的大名可以继续享受这些恩惠,甚至再许增加。其实三成已经做得很成功,当时丰臣家就凭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撑门面,又有什么资本跟家康斗?三成能集结一股足以跟几乎笼络了所有武斗派大名的东军相抗衡的西军,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我真不觉得换了别人就一定能比三成做得更好。虽然从结果来看,西军这边一大堆人叛变而东军那边则一个个都死战到底,好像东军就是铁板一块而西军则是一盘散沙。但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历史记录的倾向,因为战后是东军胜利了,东军将领当然会努力把自己所在的东军吹得天花乱坠。而西军是失败者,又有谁会记录下失败者的英勇呢?
当然他最大的失误是没能稳住秀秋。上面说过,秀秋跟三成肯定是极其不和睦的,而家康对秀秋似乎表现出一定的善意。不过,秀秋绝不是一个傻瓜,他跟家康的关系其实疏远得很,况且家康是出了名的笑面虎,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各种算计。加入东军,秀秋很难找到立足之地,因为他跟丰臣家的关系太密切了。东军目前跟丰臣家关系最好的就是福岛正则和加藤清正。但这两人不过是被北政所养大而已,而秀秋则曾经是丰臣家的候选继承人。另一面,正则是家康的女婿,而且跟随家康会津征伐,家康当然不会亏待他。而清正素有盛名,声望极高,而且也跟家康沾亲带故,所以地位也有保证。可是他秀秋呢?加入东军而获胜,家康就一定会放他的日子好过么?事实上家康也的确没放他好过。所以说加入东军,对秀秋来讲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好处。小早川家的领地本来就不是他的,他应该也没必要为了守护或者扩张小早川家的势力而出生入死。可是呆在西军又能怎样?三成绝不可信,西军开出的条件再怎么优渥,能否兑现都是未知之数。退一步讲,就算兑现了,到时候自己又要如何处理同淀殿和秀赖的关系?会不会再次因为自己的功劳反而遭到提防排挤?这都很难说。
这里插一句,明眼人都能看出,关原之战的双方绝大多数是为了争夺领导权和保障自身利益而参战的,也有一些出于私人恩怨。或许西军胜利了的话,从结果上可能会是保全了丰臣家的天下,但恐怕这不是西军多数将领的初衷。就三成自己而言,恐怕也多少有私心。所以加入哪一方对于多数人而言主要是利益驱动。
对于秀秋来说,两方似乎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这个时候他考虑问题的立场可能更多会侧重个人恩怨。三成的失误在于高估了自己所开出的条件,或者说是低估了秀秋对自己的恨意。况且这个时候的秀秋也将将只有二十岁,这个问题交给谁都很难抉择,我们也不能以结果论的眼光去嘲笑秀秋的判断。大概在他的潜意识中早已烙下了三成不可信的印记。偏偏却是这个人,现在代表了秀秋最挂念的丰臣家政权。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最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秀秋下定决心,但从结果来看,秀秋还是铁了心要撕三成,而把丰臣家的养育之恩和权利之争都抛诸脑后了。但这些,三成没有料到。
这里还要再说一下加藤清正的处境。我觉得,他大概是相当尴尬。我不认为他没有看出家康的野心,他应该也不是不知道一旦家康胜利丰臣家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家康再怎么会演戏,他违反太阁遗命的结姻行为是明明白白无法掩饰的。而五大老和五奉行中其他各位受到太阁托孤的重臣都和家康对立,难道这些人全都背叛了丰臣家,反倒唯独是家康忠心耿耿?战后家康野心膨胀,行为更加张狂,但清正等人似乎也没有什么愤怒的表现,而是全力斡旋于丰臣和德川两家之间,甚至劝淀殿对家康让步。我想他们应该是已经料到了家康在战后必然会如此,所以并没有觉得是被家康蒙骗而愤怒。不然,依照清正对三成的态度,他是不可能容忍家康的。而他们不得不容忍家康,就是因为家康之所以有今日,全是他们一手奉送的。其实,如果三成不举兵,清正也不至于进退维谷。但三成一旦举兵,双方一旦开战,就迫使他们必须站队。之前他们亲近家康,是想要在政治斗争中扳倒三成。这不一定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丰臣政权的稳固。但是在战争中被扳倒的就不只是三成了,连带其他大老和奉行都会被打倒。可是,这个时候的清正转投西军也是不可能的。不仅因为他和三成之间的怨隙,更是因为即使他加入西军并且西军胜了,他和三成之间的分歧也还是存在,最终可能还要来一个你死我活。丰臣家的天下如果没有石田三成,不会掀起什么大的波澜。但若没了德川家康,关东谁来治理?东北的伊达政宗,四国的长宗我部,萨摩的岛津,甚至身为大老的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上杉景胜这些人又会做出什么行动?再要连他加藤清正也要跟石田三成再开战端,丰臣家的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与其如此,不如干脆就在东军,也好在战后可以掣肘德川的势力。事实上,家康也确实是靠着长寿撑到清正去世,才最终下手除掉丰臣家。从这一点来说,除了叹息清正短命,也不能对他指责些什么。更何况,关原合战的时候他也不过是在九州打打闹闹,要说他是东军大概也只是因为他之前亲近家康而打的人又不支持家康而已。
另外要说的是福岛正则,他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就是加藤清正的跟班,但其实两人的关系真不是那么形影不离。至少正则是家康的女婿而清正只是略有点裙带关系,这就决定了两人虽然亲近家康但态度肯定还是会有不同的。据说正则是家康的铁杆盟友,在小山评定中是他率先拥护家康;在东军碰上粮草问题的时候,是他慷慨解囊拿出20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据说本来是秀吉生前特别调拨给正则的,为的是防备家康,结果没想到居然成了东军的口粮)。所以正则此时大概并没有多想日后丰臣家如果受到德川的威胁他该怎么办,又或者即使想了,他也还是愿意支持家康。秀赖去见家康的时候是清正护卫的,他负责留守大阪。而大阪之阵的时候他也没有相应丰臣家的号召。我觉得他对丰臣家的忠诚可能比不上清正,或者至少可以说他对德川家的认可程度要高于清正。
关于关原之战的战前准备还有很多传说。有说法认为三成将东军将领留在大阪的人质作为要挟,迫令对方投降。有人对此进行指责,认为三成不懂得收买人心。我觉得这完全是结果论的调调,三成并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人质就是用来威胁对方的工具,这本来就是当时的习惯,不这么做还能怎么做?难道放人质回去让他们去劝说东军大名投降么?那更加不靠谱。而且如果失败了,也只会落得个“异想天开”的评价吧。大概很多人是因为当时细川忠兴的妻子细川玉子的死所以对三成这个做法有所反感,但是细川玉子本来就是自杀的,这在当时也不少见。很多人质为了避免主家难做,都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来终结自己的使命。
三、三成的军事部署
在关原之战决战前,东西军有过好几次交锋,其中对关原决战影响较大的是安浓津之战、岐阜之战和大津之战。这几场战斗的发起和结束都大大出乎东西军的意料,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关原决战的态势。这三场战斗固然有点天意弄人的成分,但是西军判断失误也是毋庸讳言的。下面一一叙述。
安浓津之战从头到尾都有点莫名其妙。战斗的起因是富田信高和分部光嘉等人因为听说三成举兵而急匆匆地从家康的会津征伐军团脱离,赶回自己在伊势的领地。当时谁都觉得这些人肯定是投靠西军去了,这一点就连家康都觉得理所当然,而当时负责封锁伊势海域的名将九鬼嘉隆更是没有任何怀疑。结果这两人的决定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居然合兵一处,在富田信高的居城安浓津笼城了。要知道,当时他们四面都是敌人,而且是强敌,整个伊势国就只有他们在抵抗西军,而西军的大部队正源源不断向东边进发。根据一般的说法,当时聚集在安浓津城的部队只有一千七百人左右,这点兵力都不必西军主力前来,只要伊势国的各路大名联军就足可压制。不过,西军当然不可能放着这么个隐患不消除,所以当时刚刚攻破伏见城、正打算前往美浓的毛利军团立刻掉转枪头,直扑伊势。部队在八月五日就赶到了,但一直等到八月二十四才发动总攻,这其中延宕的将近二十天不知道都被用来干什么了。西军攻破伏见城也不过十来天——虽然是用计谋攻破的——而伏见城的城防不知道要比安浓津城好多少。据说后来总攻的时候,战斗十分激烈,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毛利军的吉川广家奋勇厮杀,勇冠三军。但是,城还是没攻下来。这真是奇哉怪也。虽说战国时期常有这种以极其劣势的兵力笼城而退敌成功的例子,但是如果战斗都已经打到城内肉搏了,在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士气高昂的情况下,居然就拖延了这么久都没能破城。而且战斗最后的结果居然也不是喜闻乐见的守将切腹,而是通过僧人劝降,富田信高保全了性命。我只能说,匪夷所思。三成以近三万的兵力围攻千把来人守卫的忍城,打了半天没打下来,于是被嘲笑为“战下手”。那么,毛利秀元等人也该享受这么个外号才对。
战国时期的日军在守城战上的确是很有一套,不论怎样勇猛善战的名将,多少都在攻城战上吃过亏。所以要说这安浓津之战也是这种情况,似乎也能讲通。但问题在于,毛利军的延宕使得西军丧失了美浓重镇岐阜城,造成了关原之战提前开打。而且,我们从结果已经知道毛利军中出了吉川广家这么个奇男子。一般认为,广家在安浓津之战的奋勇表现使得东军中负责跟他联络的黑田长政惊疑不定,并且获得了东军诸将的一致赞同,最后顺利成为了毛利军的前锋从而封锁了毛利军的进军路线。但是,结合安浓津之战的过程来看,我觉得未必真的如此。因为实际上,就算广家在安浓津战功突出,当时也还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才能跟东军决战,他怎么可能预先料到自己到时候肯定能成为先锋?又如何能料到自己即便作为先锋会被布置在什么位置?更何况最后实际上在南宫山布阵的毛利军其实并没有完全被广家的军阵挡住,我觉得毛利军最终没有进攻家康本阵的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广家的阻挠。也有史料表明,广家当初跟黑田长政联系的时候表示,包括毛利辉元在内的整个毛利家都已经同意作为东军的内应了。若广家所言非虚,那么这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释。安浓津城下的毛利军其实已经倒向了东军,广家也未必真的有什么奋战的功绩,只不过毛利军如此向西军报告罢了。后来毛利军跑到南宫山去布阵,也只是为了在最后能够做出一个最有利的选择。尽管最终毛利家选择了家康,但毛利军虽名为内应,实际上只是作壁上观没有参战,所以还是得要给个解释——于是安国寺惠琼就成了替罪羊。而毛利秀元在战后的待遇也很差,毛利家的领地被家康找了个借口给剥夺了,实际上就宣告广家的投资失败,所以广家一直不受毛利主家的待见。
巧得很,就在毛利军发动对安浓津城的总攻的前后数天,集结在清州城的东军在福岛正则等的率领下开始了美浓攻略。据载当时福岛正则麾下大约有一万六千人而另一位主将池田辉政则率领一万八千人,这个规模似乎有点大,因为当时家康人在江户,如果就这样东军都能拿出三四万的兵力,那西军还打个毛线。我觉得当时聚集在清州的总兵力可能的确超过三万,但在家康没来的情况下,真的会跟着福岛正则和池田辉政干的人不应当有这个规模。不过看战斗经过,我觉得东军此战投入过万人还是有的。那么美浓方面的情况怎样呢?岐阜城曾经是美浓的蝮蛇斋藤道三的居城,名叫稻叶山城,据说当时就号称“难攻不落”。后来传给孙子斋藤龙兴,被织田信长给夺去了。信长将稻叶山城增修扩建,更名为岐阜城,并在此发出了“天下布武”的号令。信长控制京畿之后在原六角家的主城观音寺城的基础上兴建了安土城,而岐阜城就给了自己的长子织田信忠。本能寺之变以后,在秀吉的支持下,信忠年幼的儿子三法师继承了这片领地。十几年后,弱冠之龄的三法师,就是如今对抗福岛正则的美浓大名——织田秀信。可以看出来,美浓这块土地是织田家三代经营下来的因缘之地,而岐阜城也绝对是一座有相当规模的城池(虽然在秀吉时代可能有过削弱)。虽然秀信的年纪不大,但是据说他治理领地很有一套,颇能继承信长的才略。并且据说当时他也动员了九千人的军队,可以看出来秀信也不是什么庸才。
不过,秀信毕竟年轻,面对素来勇猛善战的名将福岛正则,他做出了一个十分冒险的决定——出城迎击。前面说过,日军向来善于守城,苦于攻城。正则和辉政真是巴不得秀信出城,况且自己在兵力上也占有一定优势,野战是歼敌最好的机会。我们不知道当初秀信是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个不明智的选择,也许他是想要守护美浓的每一寸土地,也许他是想要通过这一战重振织田家的雄威,也许他是觉得反正后面还有西军的援军——但无疑,这个决定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他没料到,他在城外的布防在一天之内完全被东军击溃。战斗从八月二十一日打到八月二十二日,织田军惨败,退回城内。秀信于是立即向三成求援。可是,东军在八月二十三日对岐阜城发起总攻,这座曾经居住了数位战国风云人物的名城,不到一天就被攻破了。秀信最终也没有等到西军的援军。
岐阜,一天,破城。
这又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美浓居然在短短三天之内,就几乎落入东军之手,这不仅是西军始料不及的,就连家康自己都难以置信。在美浓攻略之前,他本人一直龟缩在江户,根本不敢到尾张前线。而美浓这么轻易就打下来了,大大鼓舞了东军的士气,也让家康本人信心倍增。于是他星夜兼程赶往前线,关原之战的两位主角这才终于都登上舞台。美浓的战事和家康的到来,也使得先前一些观望之中的势力开始倾向于家康,形势逐渐对西军不利。
对比一下前面这两场战斗。
毛利秀元以三万大军对富田信高一千七百人,围困孤城二十天,不克。
福岛正则以一万余人对织田秀信九千人,两天横扫美浓,一天破城。
这仗能打?
现在来检讨一下三成在这两场战斗中的责任。首先,毛利家的异动为什么没有被注意到。三成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他对任何细微的风吹草动都不会轻易放过,更何况对手是老奸巨猾的家康。毛利军的动向实在是很诡异,而且怎么就那么巧在美浓激战的时候这边也就同时发动总攻?假设毛利军能够早些结束安浓津城的战斗,西军是完全有富余的兵力前去支援秀信抵抗正则的。但就在西军最需要的时候,毛利军却开始投入一场本应轻松然而却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鏖战的战斗。那么三成为什么没有关注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说明。我个人猜测,这个时候的三成最关注的人是小早川秀秋。秀秋在伏见城之战以后开始不听调遣,本来他也是被派去攻打安浓津城的,但他擅自驻军不前。据说后来还强行侵入松尾山,将原本驻扎在此的西军赶走了。也就是说,秀秋的所作所为更加表现出叛变的意味,所以三成必须要搞清楚秀秋的想法,看到底是要继续稳住他或者进一步笼络他,还是干脆讨伐他。估计这也是三成没有及时向美浓派遣援军的原因之一。因为当时三成等人聚集在大垣城,这座城虽然规模不大,不过位置比较重要。如果秀秋真有异动,大垣城一旦有失,很可能导致西军被拦腰截断。所以在确认秀秋的动向之前,三成确实是不敢轻举妄动的。我认为,通过交涉,三成应当是和秀秋达成了协定,秀秋当时取得了三成以及西军的信任。而在解决了秀秋的问题之后,美浓已经都落入了东军的手中。虽然不能说三成有什么大的过失,但这却凸显三成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上比家康差远了。
另一个问题是三成没有衡量好轻重缓急。安浓津城固然是个隐患,但强敌福岛正则更是近在眼前,有什么必要非得派出主力大军跑去围攻,却放着眼前的敌人不管?虽然当时三成还在想通过政治手段拉拢清州城内的东军将领,但这拉拢归拉拢,必要的防备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旦开战,我们也看到了,结果是秀信溃不成军,西军陷入极大的被动。安浓津城虽然临海,是有一定可能性成为接应东军渡海作战的登陆点。不过当时海面基本被九鬼嘉隆封锁,伊势全境又都是西军大名,凭这些人的实力就算不能攻破,暂时压制是没有问题的。东军未必会冒险在此登陆。所以安浓津城就算暂且放他一放也不碍事,尽快将大部队集结到前线才是最重要的。但三成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不仅是这一次,接下来要说的大津之战也再次暴露出这个致命的问题。
大津之战又是一场匪夷所思的战斗。这次的主角是京极高次,一个在此战之前声名狼藉此战之后声名鹊起的人。原本京极高次从属于西军,并且跟着大谷吉继在北陆敦贺同前田家周旋。后来美浓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吉继在九月一日前往三成所在的大垣城,本来他要求高次出阵北陆以继续防备前田家。不料,高次在吉继离开后的第三天,也就是九月四日,居然——不,应该是悍然——叛变!他在他的居城大津开始笼城。为什么说是悍然,因为除了“强悍”我实在是想不到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高次的这个举动。大津城在琵琶湖的西南岸,京都的正东,大阪的东北。这个位置本来就不是什么特别紧要的地段,而且完全处在西军包围之中,甚至就在他笼城的同时旁边就有一支由毛利辉元的叔叔毛利元康所率领的上万人的军队驻扎着。而他有多少人呢?多不过三千。而且之后陆续还有西军从西边赶来,其中就有名将立花宗茂。结果,大津城下的西军人数据说达到了四万。然而面对这样的阵势,高次毫不退让,坚决不肯服软,表示一定要死战到底。
高次的死活没人关心,不过他的妻子却牵动了一个人,就是身在大阪的淀殿。高次这个人之所以说他此战之前声名狼藉,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他就是个吃软饭的,完全靠着自己老婆和姐妹的关系才一路青云直上。那么他的妻子是谁呢?原来竟是淀殿的亲妹妹,浅井初。另外他还有一个姐姐(也可能是妹妹)叫京极龙子,乃是秀吉生前很宠爱的侧室。高次之所以名声差还有一个原因是本能寺之变的时候他加入了明智光秀一方,完全靠着姐姐吹秀吉的枕旁风才侥幸活下来,后来更是一直得到秀吉的加封。结果这一次,本来毫无胜算的笼城,还是因为女人的插手,让他有了翻盘的可能。淀殿为了保全自己的妹妹、妹夫,特别派出使者去劝降,但是高次的态度强硬,就是不答应。因为淀殿派了使者,所以聚集在此的西军没有任何动作,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可是,高次死活不肯答应投降,淀殿也没辙。于是西军终于开始攻城,这一天已经是九月七日。战斗持续了五六天,大津城已经摇摇欲坠——这个攻城的进度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西军的将领们还是有点投鼠忌器,害怕万一混战之中没能保住高次和浅井初的性命,日后淀殿追究起来恐怕也难办,所以就还是想劝降。于是这个事情惊动了北政所,她也派人前往大津劝说高次。于是,高次终于开城投降,不过这一天已经是九月十四日,就在关原决战的前一天。
高次以区区三千人拖住了西军四万大军,其强悍程度堪比上田城的真田昌幸。高次的笼城确实非常令人震惊,但是西军的应对可以说更加让人大跌眼镜。倒不是说西军在攻打大津的时候不给力,四万人打三千人还要打那么久。而是,为什么要投入四万兵力在这种地方去对付这三千人?要真不放心,留下一万人盯着就好。而且既然淀殿和北政所都想通过斡旋来劝高次投降,留下四万人这样的大军是真的毫无必要。当时已经是九月,家康都已经从江户出发即将抵达前线。此时西军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尽快集结完毕,无论发生什么特殊情况,都应该先把军队召集起来然后妥善布阵迎击。大津虽然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但在关原决战中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高次同昌幸的情况不一样。德川秀忠在上田城虽然被昌幸整得很惨,但是对于家康来说,其实东边的威胁他是不能不留心的。真田家、上杉家、佐竹家这些大名会不会趁机进攻自己的关东老家?而尽管如此,家康还是对秀忠的迟到大发雷霆,因为他是对秀忠下达了全速前进赶赴关原的命令的。但是,高次在大津有可能威胁到西军的大本营大阪么?答案是不可能。因为大阪丰臣家根本就没有参与关原之战,自保是绰绰有余的;哪怕是伏见城遭到高次的威胁,也完全可以保全之。就是说,高次根本别想在大津搞出什么大名堂,他也根本找不到任何盟友。但是,三成却没有像家康那样命令所有部队迅速集结,而是放任他们慢条斯理地攻城,而且还浪费宝贵的时间去等待淀殿等人的斡旋。这简直愚蠢至极。
三成虽然对局势的大方向把握得不错,在战略部署上也绝不逊色,在政治动员方面做得也足够充分,但这些家康也都不差。而三成缺少临机应变的敏捷,虽然嗅探到异动却不能果敢决断,乃至任由迁延。加以他没有迅速判断问题性质的本领,见招拆招都已经疲于应对,对于同时并发的事件,不能立即找到关键症结。说白了,三成可以是一名极其优秀的陪臣,能力卓越的辅弼和支撑主君的肱骨,但他确实不适合做一名决策者。由于他不能胜任总大将的职责,所以无法号令东军,以至于东军之中不断出现叛变者。我觉得这也很难说是性格问题,只能说是阅历还不够,历练太少。毕竟三成虽然聪明,但在秀吉在世的时候他就从来没做过最高领导。也许他可以独当一面,但无法主持全局。我认为这是他失败的最大的原因。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天意了,三成的运气实在是差了点,而家康的运气又实在是太好。稀里糊涂地三天丢了美浓,小早川秀秋莫名其妙地倒戈,毛利家出乎意料地心怀鬼胎,还有京极高次难以置信地背叛,这些都很难很难找到什么确凿的证据来说明其理由,大概只能是归于天意。
四、三成的决战表现
最后要说的就是关原决战。在决战中,西军几支主要部队的表现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是,关原决战却实在是有不少戏剧性的关键转折,老天爷似乎是不待见三成,却无比青睐家康。我必须要先表示我对关原决战的一个态度,这场仗很激烈,但是一点都不精彩。东军虽然是在劣势下反败为胜,但这跟战术谋略什么的没多大关系,要说有什么原因那就是运气好。(也许是我太偏激。顺便一说,另一场让我如此评价的战斗是桶狭间之战)
还是要先说一下决战之前的布置。决战前夜,西军主力从大垣城出发向东北的关原急行军。西军是摸黑前进,只是朝着目的地的篝火进发。为什么要摸黑,这个不太好说。一般来说是为了隐蔽,但如果目的地的篝火真的能够让处在大垣城的西军看到,那东军又不是瞎子,哪能看不到呢?既然能看到,自然就会侦查西军的异动,数万人的移动怎么也不可能完全销声匿迹。事实上也的确没能销声匿迹,东军侦查到了西军的行动。也有材料显示当晚在下雨所以西军没有举火。但是除非雨势很大,否则一般的小雨是不至于扑灭火把的。而如果雨势很大,西军又有什么理由非得冒着这样恶劣的天气行军呢?所以这次行军也有一些疑问不好解释。总之西军朝着关原行军的消息立刻传到了家康那里,而家康则敏锐地察觉到,决战的时机到了。他果断派遣先锋福岛正则与敌军接触,双发在短暂交手后脱离,家康也即刻朝着关原进发。
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家康对形势变化的精准解读和对突发情况的高明处理。要知道当时虽然情况对东军而言有所改观,但在表面上,西军仍然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先派遣福岛正则试探敌军,发现敌人以行军为首要任务,并不愿意同自己纠缠,所以可以判明东军的行动不是一次进攻,而可能是为了决战进行部署,抑或是单纯的战略转移(当然他们没走二万五千里)。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要打乱西军的节奏,不能让西军顺利完成目标。而且,如果是转移,说明西军此时可能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决战准备。因此,对于东军而言,西军的这次行动是千载难逢的战机,一旦错过将无法挽回。要注意的一点是,关原决战虽然西军占据了先机,但实际上应该看作是东军发起的。因为如果东军不到关原来,西军就只是在关原摆了个阵而已,根本打不起来。东军的应战——或者说挑战——开启了这场决定日本命运的大战。
那么,西军此时究竟在想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离开大垣城?目前没有史料说明这一点。早前,大谷吉继已经在关原附近驻扎,另有小早川秀秋以及一些其他西军将领也在周边驻军。应该说,西军早就谋划在这里有一些动作。会不会是选择这里为决战之地呢?不能说完全没可能,但这也得看东军的态度。家康又不傻,西军在这里布置好之后他就会乖乖带着部队来自投罗网?刚才也说过,东军不应战,西军也就是摆个阵。所以我想,此次行军并不是为了决战。而家康也料定西军没有决战的准备,所以即使匆忙(从布阵来看,东军应该是相当匆忙),也还是要出阵。那么西军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我想,应当是寻求战机。寻求的方式,很可能是想要从关原一带突入在东军掌控下的美浓。前面说过,美浓失守导致局面开始不利于西军,因此要挽回这个局面,除了击败家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夺回岐阜。说西军没有决战准备也有一些旁证。当时对西军而言,不是决战的最好时机。大津之战当时接近尾声,只要再等一两天就能结束,西军还可以得到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如果想要决战,稍等这一天其实并不要紧。当时德川秀忠虽然也正率军赶来,但是离着美浓还远,至少比毛利元康、立花宗茂等人的军队要远。关原决战结束的时候,秀忠人还在妻笼,四天之后他才抵达关原。而三成放任毛利元康等人攻打大津而没有着急将他们集结到前线,也可见他脑子里还压根没有跟家康主力决战的想法。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失误,或者,也不是三成一个人的失误,而是西军上下的集体无意识。也许西军以为在德川秀忠赶来之前家康是不会选择开战的(事实上本多忠胜就是这么劝家康的),又或者西军以为家康不会选择野战而会据城固守(美浓和尾张都有不少城池)。总之,西军没有像东军那样做好决战准备。
有人说家康是因为自己善于野战而不善于攻城所以引诱西军出阵关原,这当然的确也是有可能。不过要说明的是,前面也提到了,战国时期的日军就是非常善于据守退敌的。所以不能说家康不善于攻城,其实绝大多数的将领都是如此,能野战就肯定要避免攻城。但是,从东军在关原的布置来看,家康应当是没能完全预判到西军会到这里来布阵。也就是说,就算家康真的想要引诱西军出城,他也没能完全让西军进入自己的包围圈。相反,从关原决战布阵的结果来看,完全是东军跑进了西军的包围圈。我不认为西军的出动完全是因为家康的谋略,这次行动应当是西军经过谋划做出的决定。而且,这次行动也不在家康的预料之中,否则他早就先对在关原的大谷吉继下手了。也就是说,在西军行动之前,家康自己也没有预计到决战将会在关原开打。
所以,关原决战对双方来说都有出乎意料的地方:家康没料到西军会出阵关原,所以他只好匆忙赶过去;而三成则没做好决战的准备,结果被家康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朝着关原行军的那个晚上,有资料显示三成先后同长束正家、小早川秀秋以及大谷吉继会面,并在吉继阵中召开过军议。我们已经很难完全知道他同这些人会面都谈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这次军议的内容。这里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他同秀秋的会面。这次会面是否存在也许仍存在一些疑问,但是据说这次会面三成许诺在丰臣秀赖成年之前,秀秋可以担任关白的职务,这令秀秋十分高兴,当即宣誓忠于西军。但实际上他最后还是投靠了东军,于是也有人据此认为秀秋就是个优柔寡断大傻瓜。也有人说一个关白的头衔就能骗到一万五千人,简直太赚。假设这是真的,也并不能指责秀秋什么。一个关白确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秀次也是关白,三成一道奏折秀吉一句话,他还不是照样人头落地。关键是如果真的把关白一职交给秀秋,那么就等于变相承认秀秋在丰臣家的地位,他就不只是一个小早川秀秋,而随时可能变回丰臣秀秋。我想秀秋对此不可能不动心。
还要说一下关于秀秋布阵的位置。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秀秋布阵的位置是十分紧要的松尾山高地,这个地方是整个战场西南方的制高点,也是联结毛利军团和三成、宇喜多秀家、大谷吉继等西军主力的险要据点,同时还负有策应大谷军进攻东军左翼的重要职责。我觉得如果秀秋不是得到了西军的极大信任,是不可能被布置到这个位置的。可见,西军对他这个从小受到丰臣家无数恩惠的少年寄予厚望,否则在军议上也应该会有人反对这个布置。其实如果将他和宇喜多秀家互换一下,即使他临阵倒戈,也还是受到西军的包围,比在松尾山好太多。不过话也说回来,假设他真的在宇喜多秀家布阵的地方倒戈,西军的阵型也确实会受到不小的冲击。毕竟他率领的是一万五千人的大军,仅次于毛利和宇喜多两个大老。不论他在哪个位置叛变,西军的败局恐怕都是难以避免的。这里再多说一下,也有观点认为秀秋驻军松尾山是他自己擅自做出的决定,没有通过西军的军议,甚至其实在此之前西军就已经怀疑秀秋是东军的内应。但若果真如此,东军没道理放秀秋在那不管,也不会选择在松尾山一带与家康决战,更不可能在松尾山山脚下布置核心人物大谷吉继的部队。因为这样的布置根本就不是在防备秀秋叛变,而是为他叛变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倘若秀秋叛变只是加入东军和西军作战,而不是在东军的军阵之中忽然倒戈,那么其效果充其量只是改变了一下参战人数比。总体来说东军虽然失去了一个西南方的制高点,但两方夹击的态势还是基本保留着的,根本没必要特地把大谷吉继的军阵摆在那当活靶子。我觉得,虽然的确有材料显示秀秋在关原决战前是和家康通过气——事实上大多数东西军的大名都跟对方多少有联系,谁还不为自己留条退路呢——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当时秀秋就已经失去了西军的信任,甚至都不能说当时秀秋已经决定要做内应了。
九月十五日凌晨,东西军各自抵达关原。由于是西军先出发,而且预先在关原部署了一定的兵力,所以关原周围的制高点都已经被西军占领。东军仓促应战,只得局促在狭长的谷地之中,无法展开。从两军的部署来看,西军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单从这一点来说,三成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有说法认为战前岛津义弘曾提出奇袭的计划,被三成拒绝之后怀恨在心,所以后来作战消极。这个说法的来源本身有问题,而且当时奇袭本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家康的本阵当时处在毛利秀元的盯防之下,警惕性本来就很高。很多材料都记载当时浓雾弥漫,黎明之前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奇袭成功的概率并不大。况且当时西军布阵完毕,如果抽调奇袭的兵力,很可能打乱部署,这也是没必要的。再加上关原决战中的岛津义弘并也不能说是消极作战,只不过后世流传下来一些说法给人一种义弘不服三成调度的感觉而已。而这其实也不能怪三成,义弘本来就是为了岛津家的利益才参战的,丰臣政权对岛津家不仅没半点恩惠,算起来反而可说是仇敌。他不服三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实际上在关原决战中,义弘所面临的对手是德川四天王中的两位:井伊直政和本多忠胜。能跟德川家的绝对主力打得平分秋色,不分胜负,绝不能说是消极作战。
关原决战在早上八点左右开打,福岛正则部先与宇喜多秀家部接触,揭开了大战的序幕。此后,东西军各部彼此接触,主力部队几乎都投入了战斗之中。本来,如果从部署的部队数量来看,西军是稍稍占优势的。但是我们知道,松尾山的小早川秀秋部与南宫山的毛利秀元部、长宗我部盛亲部及长束正家部都没有完全投入决战。尽管东军也在南宫山一带布置了防卫的兵力,但其数量至多不过万余,而且后来也都随着家康本阵移动加入了决战。也就是说,西军从头到尾凭空少了三万余人,实际上参战兵力是处于劣势的。不过西军凭着布阵所得的地利,还是跟东军战得难解难分。这时候,第一个不利于西军的转折发生了:岛左近被铁炮击伤了。当时岛左近部面对的是黑田长政部,双方你来我往,战况僵持。此时,据记载是黑田长政部署了五十人的别动队,绕到了岛左近部的侧翼发动铁炮齐射,造成岛左近负伤撤退。我个人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一方面这个说法出自黑田家自己人之手,可能有夸饰的嫌疑。另一方面,这种策略在战场上是否真的能够奏效也是值得怀疑的。岛左近也是后世称道的名将,双方战况都很吃紧的情况下,黑田部能够抽调出五十人避开岛左近部的锋锐绕到侧翼,这种事情哪有那么容易。我比较倾向于认为岛左近是被战场上的流弹所伤,只能说是运气不佳(就如之后本多忠胜所乘的三国黑被射杀一样)。
这个变故对西军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仅因为岛左近乃是西军阵中名将,也因为他的军阵是三成本阵的重要策应。由于岛左近部意外退出战线,迫使三成不得不亲自率领本部来填补阵型的缺口。这就使得在宇喜多秀家部与福岛正则部战斗到最激烈的时刻,得不到任何来自友军的协助。本来,宇喜多部处在西军全阵的核心,左右皆有策应,但是其右翼小早川秀秋部按兵不动,虽然大谷吉继部与藤堂高虎部激战略呈上风,但兵力并不充足到可以支援他。只有左翼本来兵力配备就较为充足,可以指望。但是小西行长部只是勉力支撑,仅能自保;石田三成部是他最大的指望,可惜也落空了。倘若岛左近部能够坚持拉锯战,将平手的态势再多维持几个小时而不是在战斗刚开始一两个小时就负伤后退,那么之后的战况就不至于对西军那么紧张了。所以说,这是西军的第一个厄运的挫折。
尽管如此,西军的奋战还是让家康大为担忧。在实际参战人数占优的情势下,东军若不能打开局面,一旦战斗形势朝着西军有利的方向发展,那些事先与东军通气而在观望中的部队就很可能倒向西军加入战斗。于是,家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本阵向西移动来到交锋的前线。家康此举是东军此战中唯一值得称道的战术运用,可以看出家康在面临各方威胁的情况下其果断和明智确实是人所不能及。当时家康的后方有毛利秀元部、长宗我部盛亲部及长束正家部等两万余人,如果这个军团趁机袭击,处在运动中的家康本阵很可能遭到灭顶之灾。然而家康就是敢赌!他赌的是这个军团会继续按兵不动,而且他认定若他不亲自来到交锋的阵前,东军是很难打开局面的。而西军呢?西军根本没有也没法有这样的手段。名义上的总大将呆在后方,而总大将的军团则在“吃饭”。事实上的领导者石田三成以及宇喜多秀家,在战斗一开始就已经投入战场。况且,西军本来也就没多少人是真的服膺三成的,即使他再怎么奋战,也难以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要说家康比三成厉害在哪里,还是那句话,家康比三成大十八岁。阅历和历练,以及家世带来的底蕴,这些东西都是三成无法比拟的。
西军的第二个厄运的转折,无疑就是小早川秀秋的叛变,而且秀秋这一叛变,居然连带着部署在大谷吉继麾下的朽木元纲、胁坂安治、赤座直保、小川佑忠等部集体举起叛旗。一时间,大谷吉继部身陷重围,不久苦战不支,大谷吉继殒命,西军的右翼转眼间全线崩溃。秀秋的问题前面讲了不少,这里也不再多说了。至此,西军败局已定,南宫山看戏的军团更是不会投入战斗了,宇喜多秀家部、石田三成部纷纷撤出战场。岛津义弘部奋勇拼杀,在付出了岛津丰久战死的代价后,义弘几乎是仅以身免,逃出生天。
关原决战之中的石田三成部战斗力之强是远远超过东军的预估的。在岛左近部后退的危急时刻,三成能够迅速插上,阻挡黑田长政部前进的脚步,并且遏制住了东军怒潮狂涛般的猛烈攻势,其表现可以说无可挑剔。在西军败局已定纷纷撤退的时候,石田三成部也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才撤离的,相当于是整个西军——不包括岛津义弘部——的殿军。尽管黑田长政与福岛正则等人都对三成极为不满,但也没能在战场上讨到便宜,在实际的较量中,他们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三成在战斗中,还曾有过派遣别动队试图从东军右翼打开局面的努力,可惜没有奏效。应该说,关原决战中的三成已经尝试过所有挽回败局的努力,但和十几年之后的真田幸繁一样,运气实在是差了些。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没什么可再多说的了,不过我还是很想多一句嘴。
德川家康之成功,除了他自身能力以外,运气也是他实力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这运气之中,长寿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败而不死。家康一生中打的败仗其实挺多,但就算三方原合战那样的惨败,别说是他,就连麾下的重臣居然也没有折损一个。再次就是后继有人。家康子嗣极多,根本没有秀吉晚年的烦恼。虽然这个论调很没意义,不过仔细想想,用在家康身上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其成之者,天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音未来到底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