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993年1月4日出生男0月29日男与87年8月15日女俩人在一起情感会怎么样?

东华能源:2015年报净利润4.11亿
同比增长198.97%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报告期指标2015年年报2014年年报本年比上年增减(%)2013年年报基本每股收益(元)0.59380.2200169.910.2132每股净资产(元)4.664.1611.992.63每股公积金(元)2.572.64-2.621.26每股未分配利润(元)0.93280.3765147.760.2350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6778-0.5194230.51.7314营业收入(亿元)171.96133.1429.1593.98净利润(亿元)4.111.37198.971.25净资产收益率(%)13.44006.2200-8.5100二、主营业务构成分析业务名称营业收入(万元)收入比例营业成本(万元)成本比例利润比例毛利率按行业
生产、销售99.77%99.88%98.02%5.68%仓储3850.260.22%1957.910.12%1.9%49.15%服务85.57-10.81-0.08%87.37%按产品
液化石油气销售99.36%99.46%97.66%5.68%化工品销售7095.640.41%6736.650.42%0.36%5.06%化工仓储服务3850.260.22%1957.910.12%1.9%49.15%汽车燃气设备改装85.57-10.81-0.08%87.37%按地区
其他地区51.78%49.51%88.74%9.9%江苏28.85%29.84%12.78%2.56%华东地区(不含江苏)19.37%20.65%-1.52%-0.45%三、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36235.52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57.78%,较上期变化:1390.69万股,截至日股东人数19190,同比上期变化:56.64%。
名称持有数量(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增减情况(万股)东华石油(长江)有限公司
16268.0025.94不变优尼科长江有限公司
6564.8410.47不变施建刚
3012.054.80新进财通基金-上海银行-财通基金-富春68号资产管理计划
2630.054.19不变施侃
2049.983.27不变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1602.152.55新进周一峰
1360.522.17新进()国际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资金
1001.741.60不变()股份有限公司
938.281.50240.64东海基金-()-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07.911.29-1193.83较上个报告期退出前十大股东有兴业全球基金-上海银行-兴全定增66号分级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1819.953.29退出海通资管-民生-海通海汇系列-星石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1138.462.06退出章瑗672.431.22退出四、分红送配方案情况10转10股派0.51元(含税)五、董事会经营评述一、概述   一、概述.  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进入周期性和结构性的调整期。国际油价在近七年低位附件冲高回落,演绎了“低谷过山车”行情,持续走低至30美元/桶。2015年也是()战略转型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公司一方面大力扩张传统清洁能源业务,另一方面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项目进程,实现传统清洁能源业务快速增长,新材料产业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公司效益大幅提升,新材料产业项目成功投产,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一是充分发挥公司在国际烷烃资源掌握、国际贸易、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加大采购端资源整合力度、创新贸易方式、深挖国内市场需求潜力,进一步提升了液化石油气国际、国内销售的市场份额,公司液化石油气进口和销售量连续三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夯实在东亚地区主要液化石油气贸易商地位。  二是保持液体化工仓储业务平稳运行。重点拓展优势化工产品仓储业务。三是深入发展终端零售和汽车加气业务。在保持原有领先优势的市场区域基础上,加大新建站点投入,实施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扩大终端零售和汽车加气业务。四是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张家港扬子江石化项目顺利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效益良好,并保持连续良好的运营状态;宁波福基石化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力争在2016年年中试车;曹妃甸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相关规划和设计工作稳步推进。五是积极开展研发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知名化工厂商和科研院所技术合作交流,为新材料项目技术创新和新品研发提供雄厚技术支持。  201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19,598.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5%;完成利润总额50,438.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85%;净利润40,555.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44%;基本每股收益0.59元。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液化石油气销售业务.  2015年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于低位震荡,国际、国内的LPG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态势。  公司围绕国际优质烷烃资源,通过开展进口、转口、货物互换、货船调剂等贸易方式,加快国际贸易业务发展。连续三年进口量排名蝉联全国第一,2015年总销售量约481万吨,其中转口贸易约248万吨,国内销售约233万吨(含化工品销售1.34万吨)。国内液化气市场总需求量依然保持增长,一是由于节能环保政策加强,重污染的能源消耗比例下降,液化气等清洁能源需求呈现增长;二是由于国内液化气深加工不断发展导致对液化石油气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对高纯度进口液化气的需求量加大幅度增长,对外依存度出现上升趋势;三是国内炼厂的自用量增加和国内新能源产业综合利用项目需求增长,目前大量的芳构化、异构化、MTBE及丁二烯等脱氢装置的投产和在建,异致国内炼厂液化气外供数量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的国际贸易量、国内销售量均大幅增长。一是根据2015年国际贸易市场形势变化,凭借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高度敏感的行情研判能力,加大运用包括转口和复出口等贸易方式,进一步做强国际贸易业务;二是运用船、库、贸三结合的业务模式,实现公司库容和物流平台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克服供货时间及货物比例不协调等情况,及时跟踪库存数量,通过换货、长约与现货调剂、国际贸易转出等方式实现国际、国内均衡供货。同时通过与现有船贸公司的业务合作,增长船务管理经验,以利于未来远洋物流船队运营管理和长约期货业务开展。三是战略定位新加坡公司国际贸易中心、物流管理中心、国际资金平台地位,充分发挥新加坡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通道作用。利用中东与北美地区市场价格空间和套利机制,两地货源合理调剂,实现原料来源的多元化和贸易收益。  公司LPG国内事业部及时适应国内新形势变化,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公司在华东地区库容规模和码头岸线等硬件资源,采用灵活的销售策略和经营方式提升业务规模。以江浙沪市场为基础,积极向长江上游和华南沿岸进行业务扩张,太仓和张家港库区辐射的江苏、上海和安徽局部地区增速明显;广西钦州地区作为2015年重点开拓的区域市场,开发速度和销售量均达到预期;宁波库区辐射的浙江地区稳中有升,宁波库区全年库区液化气吞吐量为228万吨,比2014年增加101万吨。全年国内销售约233万吨(含化工品销售1.34万吨),环比大幅增长。在新市场领域和客户开发方面,全年新增客户上百家,新客户订单开发是今年销售量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液化气销售收入1,708,566.68万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99.36%,同比增长28.77%。国内销售实现销售收入911,771.31万元,同比增长54.56%;国际贸易实现销售收入807,826.85万元,同比增长8.94%。  (二)液体化工仓储业务.  2015年在国际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化工产品贸易量整体下滑,进口量也随之减少,导致2015年液体化工市场总体仓储需求下降,单个品种集中度明显。同时长江沿线化工品仓储库容激增,导致化工品仓储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液体化工仓储业务有一定下降。  公司努力利用先进仓储设施,依托大型港口与库容优势,加强客户沟通、强化服务理念,重点提升二甲苯等特色品种的仓储服务,争取内贸船货接卸量。全年接卸化工船92艘次,化工品接卸量约17.8万吨,比去年同期有下降。  报告期内,化工仓储实现仓储收入3,850.26万元。  (三)汽车加气业务.  2015年,在“油改气”和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进口液化气价格低位运行为汽车加气业务提供业绩支撑。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库容、资源、技术、管理、维护服务等优势,重点巩固苏浙皖地区加气站建设和汽车改装建设。充分发挥续航里程、动力、安全性、经济性、改装服务等方面竞争优势,重点树立行业品牌信誉,巩固原有市场,深挖潜力市场,保持了汽车加气业务稳步发展。大丰东华汽车能源有限公司荣获“江苏省质量管理达标企业”殊荣,标志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和持续改进达到新的高度。  新建站点句容站、阜宁站陆续投入运行,新增改装资质站点2个,另有3个站点建设中,继续探索LPG双燃料车型在国家车辆改装政策下的发展之路。全年新增改装车辆约200辆。  报告期内,已经运营及管理的有13个站点,其中:上海4座(控股3座、参股1座);南通2座(租赁1座、合资1座);昆山1座(合资);张家港1座(租赁)、大丰1座(合资)、青阳1座、句容站1座、阜宁站1座、黄岩站1座(参股);在建3座。  (四)液化石油气钢瓶零售业务.  2015年,随着国家天然气价格改革、政府对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加强、政府对燃气市场及特种设备的监管加强等有利因素,为公司的零售业务发展和三级站资源整合带来有利条件,三级站业务持续增长。利用行业品牌声誉和资源优势,加快液化气终端业务扩张,深入重点开发市场,开拓优质业务区域,在用气量大的重点区域集中发力,积极探索盈利模式,扩大行业品牌知名度,整体提高终端业务的效益水平;在巩固消费市场基础上,终端事业部继续深耕细作,加大三级站稀缺资源的收购与兼并力度,完成对张家港乐兴液化气有限公司和泰兴双榕液化气有限公司收购。全年钢瓶零售业务销量、效益环比增长。  (五)新材料产业项目.  2015年,公司新材料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张家港扬子江石化丙烯和聚丙烯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宁波福基石化项目有序推进,力争2016年年中投料开车,曹妃甸项目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1、张家港项目成功投产.  张家港扬子江石化年产66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年产40万吨聚丙烯项目二套装置均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通过成立开车领导小组,编制总体开工计划,模拟讨论潜在的具体技术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各部门通力协作,全面做好项目检查、管线吹扫气密、系统试运、催化剂装填等工作。二套装置经过试产、调试、消缺优化,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自5月开始出产合格成品,8月底负荷稳定保持在85%以上;聚丙烯装置自6月开始出产合格成品,8月底负荷稳定保持在满负荷状态,且成功实现国内第一笔聚丙烯产品T30H出口业务。项目已于2016年2月转固,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张家港项目的成功投产,宣布公司战略转型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标志向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战略转型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推进下一步产业规模化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为保证扬子江石化后续配套项目的实施,经协商一致,公司收购了扬子江石化少数股东44%的股权,实现全资控股。日,公司分别与飞翔化工、华昌化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完成后,公司持有扬子江石化100%股权,进一步推动公司整体战略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发展。  2、宁波福基项目建设达预期.  2015年,宁波福基石化项目土建和PDH、PP主体设备安装完成,项目组织架构、员工队伍建设基本完成,各项基本管理制度已经建立并开始执行。截止报告日,已进入管道安装、单车调试阶段,力争在2016年年中竣工投产。  为确保项目按期竣工,加强对建设方、承包方、专利商等单位全面协调管理,统一指挥。  全年组织完成技术澄清会500多次,签定技术协议文件450份,完成设备采购850余台。组织各部门专业工程师编写PDH、PP装置运行操作规程、单机运行规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开车统筹方案等各项生产操作手册和质量管理文件共50余份。宁波项目的核心团队,包括管理骨干、各类工程师和主操等基本到位。PDH、PP生产岗位人员已经全部到位,人员培训工作基本完成,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管理员、起重机、电梯、高危工艺操作等特种岗位人员全部取得了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为开车生产提供了人员保障。  3、曹妃甸项目稳步推进.  2015年,曹妃甸码头库区相关申报手续、水域勘察和测量工作有序推进。截止报告日,已完成码头核准需要的能评批复,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通过专家论证,环评、安评和用海用地手续正在稳步推进中。码头库区、装置区项目施工按计划开展,截止报告日,库区土地平整、道路路基换填、厂区围墙工程、围墙道路换填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码头水域勘察和测量工作正在进行,装置区土地整理基本完成。  总体来说,2015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克服了整体宏观经济下行,石化大宗商品不景气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创造出了良好的业绩。展望未来,公司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健的关系,为东华能源早日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而努力奋斗。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页岩气开采技术突破带来的新能源革命历史机遇,以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为基础,以新材料为导向,依托公司长期积累的国际资源掌握和渠道资源,以大规模的储运基地和物流平台为保障,运用国际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大力投资发展以新能源为基础的“轻石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1)丙烷、丁烷的国际资源优势.  作为烷烃资源的综合运营商,公司积累了丰富的LPG国际贸易和进口分销业务经验,组建专业化的国际贸易运营团队;国际液化石油气贸易由于具较高资质壁垒和受限制条件,通过与中东、北美、西非、澳大利亚等地区主要生产商、贸易商长期合作建立的良好信用和交易记录基础上,公司现已成为国际丙烷俱乐部会员;公司利用掌握的国际渠道资源及资源地合作关系,为国际资源锁定提供保障;开展远洋运输船队支撑的物流运输平台建设,将进一步有利于国际贸易业务的扩张,有利于公司在国际丙、丁烷交易中具有定价话语权。形成在资源掌握及成本控制方面的领先优势。原料资源掌握和成本控制能力成为公司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完整的全产业链优势.  随着张家港项目的顺利投产,公司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格局。上游国际烷烃资源获取及渠道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中游通过组建大型液化气冷冻船对上游原料的运输起到有效支撑;下游通过聚丙烯装置与PDH项目的配套,有效扩大了全产业链的布局,未来将打造大资源、大贸易、大库容、大生产、大金融平台,对全产业链形成长期支撑。公司烷烃资源全产业链竞争模式及可控的采购成品优势,是公司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  丙烷、丙烯、聚丙烯均属于大宗商品,相互衔接、相互匹配的一体化业务体系到关重要。  公司延升产业链结构,以主流的大宗商品聚丙烯为最终产品,打造了独特的丙烷、丙烯和聚丙烯相结合的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深度延深,是对整个产业链的最大利用和效益最大体现,避免了在PDH领域同质化竞争。随着宁波福基石化项目于2016年竣工,以及曹妃甸项目有序推进,将形成张家港、宁波、曹妃甸三个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基地,公司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资源掌握、远洋物流、码头和仓储等优势,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优势。  (3)国内最大的液化气仓储能力、优越的区域码头岸线资源和“第一港”优势.  液化气专用仓储设备及仓储容量是影响液化气行业经营规模的关键因素。公司目前拥有张家港、太仓和宁波三大生产仓储基地,具备80万立方米的LPG仓储能力,年周转能力超过300万吨,具备全国最大的液化气仓储能力。良好的码头资源是保障大型液化气冷冻船接驳与物流中转的前提条件,公司宁波基地濒临国际深水航道,具备“第一港”整船装卸码头条件,是极度稀缺的港口资源。截止目前已经拥有5万吨级码头三座,2万吨级码头一座、5千吨级码头二座,16万立方冷冻罐一座。公司的“第一港”资源、大规模储运能力、大型远洋船队,将大大提高项目原料供给保障,确保新材料产业战略顺利实施,是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之一。  (4)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引进UOP丙烷脱氢制丙烯先进工艺技术,利用其投资低、生产成本低、环保节能、经济高效等优点,优化自身研发体系,通过引进、合作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与美国UOP、陶氏化学(DOWCHEMICALCOMPANY)、英力士科技有限公司(INEOSTECHNOLOGYCO.LTD)、霍尼韦尔国际(HONEYWELLINTERNATIOAL)等国际知名公司进行产品研发合作。专注于在LPG深加工产业研发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领先优势,高度重视项目的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将构建以总部研发为中心,三大生产基地为支点的研发框架和项目管理机制。  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及产业的持续发展形成技术优势。  公司以上具有的独特优势决定了企业自身具备无法复制、难以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清洁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2016年将是公司继续深化产业转型之年,将利用新形势下的国际能源格局,大力开展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建设。将通过各种资源整合,增强国内新能源业务持续增长动力,进一步夯实在LPG国际贸易领域的地位,做大做强国内贸易业务,终端、汽车加气业务稳中求进;充分利用全产业链优势,整体推进新能源各个项目,努力提高张家港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综合效益,重点关注宁波福基项目开车工作,进一步推动曹妃甸项目各项工作落实;健全制度建设,加强内控体系;规划宁波二期、曹妃甸一期等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布局;通过战略区域定位,发挥规模效应,致力于新能源基础业务,以新材料业务为成长和效益动力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力争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综合运营商。  2016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不低于10%的经营目标,上述经营目标并不代表公司对2016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努力保持液化石油气业务增速.  1、2016年公司将重点打造新加坡公司在国际贸易运营、远洋物流管理、国际资本对接的桥头堡作用,继续扩张国际贸易核心业务,强化国际贸易在全产业链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优势为实现新材料产业的稳定运营和战略发展提供持续成本竞争能力。一是加强新加坡公司与境内公司联动,打通境内外的金融渠道,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资本,利用境内外金融汇差降低财务成本,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进展;二是发挥公司在采购资信、渠道资源、远洋船队、银行信用和等方面优势;三是积极探索采购和贸易结合、船贸结合、期现货结合、纸实货结合的国际贸易业务体系,实现能源产品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四是积极探索积累远洋物流船队管理经验,逐步构建全球化的货源、物流、仓储和贸易格局。  2、加大LPG国内市场区域开发。一是在巩固江浙沪地区原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提升服务价值,加深客户合作关系,重点开发长江中游和山东区域市场;二是抓住国内丙烷脱氢替代石脑油生产烯烃路线的发展机遇,扩大在石化基础原料市场的应用领域和销售份额;三是运用灵活的销售策略和合作模式创新营销理念,不断强化市场开发意识,创新市场开发理念,做好营销分析,合理安排季节库存,开展季节性营销;五是充分利用进口液化气在燃烧品质和清洁高热效与国产气的优势开发工业用户,高端工业用户对进口液化气需求的稳步增长将形成进口液化气行业需求增长的基础。六是加大存货周转率,提升现金流。  (二)化工仓储业务稳中求突破.  由于受到()“8.12”爆炸事件影响,行业监管加强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度液体化工仓储市场机遇与困难并存。  公司将根据行业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仓储价格,提升市场竞争力;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客户忠诚度;深挖仓储特色化工产品仓储潜力,特别是开发新型化工产品的仓储业务,提高行业竞争的差异性;继续强化安全管理,充分利用仓储设备优势,提升仓储周转率;细分市场客户,不断开拓新客户资源,探索尝试增值服务。  2016年争取实现化工仓储收入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目标。  (三)稳步推进汽车加气业务发展.  1、加大2015年内投入运营的2座站点客户开发工作,主动切入市场,扩大改车数量和业务覆盖区域。  2、推进新增改装资质站点的相关工作,提高改装,维保人员技术水平,借助改装、配套维保优势争取更多客户资源。  3、巩固原有市场,深入潜在市场,发展潜在客户,进一步探索LPG双燃料车型发展之路。  (四)稳步发展钢瓶零售业务.  2016将充分利用国内“煤改气”的政策机会,提升三级站运营管理,加大三级站兼并步伐,稳定提高三级站经营业绩,1、加强“东华气”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依托建立的“东华气”行业品牌影响力,巩固原有民用消费市场,提高客户服务意识,树立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努力开发工商业客户,逐步提高各站点的销量和效益。  2、加强站点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加强对现有4座站点的财务管理、盘盈量控制、运营风控管理等,推行站点门店经营与收益挂钩,激发员工主动性,提升服务水平,争取当地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加大潜在重点市场门店布局,拓宽销售渠道,实现销售业绩提升。  3、加强市场调研和兼并步伐,实现三级站扩张。围绕公司仓储资源,稳步推进三级站并购工作,通过并购方式实现业务扩张。  (五)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  2016年,保证张家港项目安全稳定运营和宁波福基项目顺利投产将成为全年工作的重点。  重点抓好已投产和即将投产项目,稳步推进新建设项目,把资源优势、规模优势、项目优势尽快转换为市场优势,确保重点项目按期完工,确保运营项目生产持续稳定。  1、宁波福基项目:宁波福基项目(一期)丙烷脱氢和聚丙烯装置力争2016年按期投料开车。需各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第一需通过整体安排,有序协调,做好各项技术规定和制度文件的执行,尽快熟悉工艺流程操作细节,加强岗位培训和技能演练,确保一次性投料成功,并连续稳定运营;第二需加强与专利商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充分准备运营问题解决预案;第三需有力保障项目的原料需求;第四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工艺流程优化方案;第五是做好市场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建设,协调生产与销售的平衡。  2、张家港项目:保障项目稳定安全运行是2016年重点工作。要继续强化安全和环保意识,加强生产管理,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连续运营;强化成本控制力度,不断优化工艺流程,装置优化操作,科学合理地持续提升设备负荷,2016年力争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运行;扩展下游销售渠道和提升市场占有率,尤其是提高聚丙烯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副产品氢气外销量。  3、曹妃甸项目:曹妃甸项目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未来公司面临的政策风险将远低于预期,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响应国家政策可有效占领京津冀区域高点,促进区域形成清洁能源和轻化工、新材料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也为公司拓展全国市场,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新能源发展的社会责任,2016年将大力推进项目相关手续申报、审批事项。  (六)加快研发中心建设.  2016年,公司将继续加快研发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制,完善产品创新体系;进一步明确东华能源产业研发方向和研发项目,明确优化创新的措施,加强研发管理,充实研发力量,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1、加大新材料项目技术研发建设。提高丙烷脱氢和聚丙烯装置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以研发技术带动产品创新,实现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领先地位;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以聚丙烯新材料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研究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端聚丙烯产品。  2、加快建立以新材料项目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产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利用好先进研发设备,依托产业链优势,深入研究新能源产业的下游产品;建设研发团队,继续引进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和研发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实公司研发团队,提升研发能力。在研发框架上,未来将形成以总部研发中心为龙头,三大生产基地为支点的格局。  3、提高研发中心的战略布局。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发展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在重点产品牌号领域加快研发进度;切实发挥研发中心在加快技术攻关、新开品开发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作用,加快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促使研发中心在产业发展和战略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及UOP、陶氏、英力士等国际化工巨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研发创新与产业规模结合提高新材料产业竞争优势。推进全产业链的完美构建,丰富高端品质、高成长性新材料产品体系,打破高端料的进口依赖,实现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展。  (七)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在提升公司行业规模和战略转型之际,练好“内功”,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  1、完善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一是完善事业部编制的垂直化管理模式,完成从直线职能型向扁平化的网络结构转变,相关下属业务单位划归为同一事业部,实现管理资源共享;二是优化流程和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业绩考核制度,完善决策机制及风险管控体系,健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等制度;四是重点通过内部审计推动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前,加大法务及内部审计的力度,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增强公司的自我“免疫”能力。  2、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远程监控系统平台投入,完善远程监控及信息传输系统建设,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升信息共享实时性、准确性,提升流程管理效率。整合ERP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公司网站,形成高度集中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优化网上审核流程,增强经营信息透明度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为企业管理、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全流程端数据,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  3、积极推进内部治理和控制体系的完善。公司将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梳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内幕信息的管理,防范内幕交易;加强与投资者的交流和沟通,高质量地完成信息披露工作,切实维护全体股权的合法权益。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积极展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现内控体系建设全面覆盖,完善从公司治理到业务层面的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加大内控缺陷及改进建议,覆盖公司治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内控一体化框架。  (八)持续强化安全管理.  2016年安全目标为全年“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1、牢记“安全至上”原则,时刻以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贯切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中。  2、继续加大投入,严格按照标准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不断提高设备标准,确保高标准安全运营。通过安全制度建设、预防机制、全员安全、例行检查、安全设施完善等各种措施,确保项目建设期和生产运营安全。按照制度要求,紧抓库区安全生产、定期排查和维修库区、终端网点等各个生产单元的设备及安全保障措施,推广安全经验、确保公司建成运营以来“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记录。  3、完善安全制度和体系建设。参照国际先进公司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公司情况,完善OMS管理程序、安全管理制度,签订各级安全责任状,建立与安全挂钩的年度目标考核机制;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完善公司安全管理数据库,实现项目建设、安全体系、生产管理体系的配套与同步。  4、持续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坚持全员安全管理的理念,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建立全员安全管理体系。  (九)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1、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新加坡平台吸收海外金融资源,优化业务资源配置,发挥金融资源最大效率,加强构建与海外金融机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国际业务提供更加有利的结算条件。  2、推进跨境资金池业务,优化本外币资产配置,为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创造条件,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并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  3、密切关注融资市场发展动态,选择合适的融资品种,选择最优解决方案,密切关注国家外汇政策变化,优化汇率和利率管理体系,规避汇率及利率波动风险。  (十)全方位做好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  2016年,要继续按照公司总体人才发展战略,健全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在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引进方面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重点做好企业内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把忠于企业、业绩突出的青年人才任用到更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青年骨干人才的作用。培养符合公司战略,打造共同企业价值目标的管理团队,形成具有开放视野,不畏艰难,攻关拔寨的员工队伍。  积极传导“敬畏上苍、利国利民、百年老店、安居乐业”的核心文化思想,围绕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祈福社会的社会价值理念,追求企业、自然、社会与员工的和谐相处,打造百年长青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让企业文化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的使命感,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作用。打造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愿景,为百年企业奋斗终身。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93年1月4日出生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