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竹笛的基本功练习有哪些

  图书信息
  作 者:
  丛 书 名:出 版 社: ISBN:2出版时间:版 次:1页 数:62竹笛基础练习五十六首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 &
编辑推荐/竹笛基础练习五十六首
  华韵、引你步入音乐的殿堂、每一面乐谱、都是你从艺之道新的华章华韵、学琴的必由之路、每一首练习、都会丰富你艺术的典藏一曲悠扬的姑苏、一段深情的二泉、纤细的指尖、在音符上翩翩舞蹈才艺小舟、荡漾在“乐”的海洋。
  ·查看全部&&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58折抢购 &&·独唱团(韩寒主编,绝版热卖) &&
内容简介/竹笛基础练习五十六首
  竹笛是我国最古老并深受人们喜爱的吹奏乐器,已传承千年。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继承、发展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在教学领域的系统化程度方面与其他乐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教材建设上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体系。当前,竹笛学科训练教材的建设还处于发展的状态之中,特别是基础性教材方面尤为薄弱,没有足够的教材供教学和练习选择。为此,我试图从最基础的音准、节奏训练人手,由简入繁地加强在音色、技术训练、音乐表现等竹笛演奏的高难度领域进行探索,编写了《》、《竹笛基础练习五十六首》、《》、《》、《》等系列教材。
  本系列练习曲以训练技术技巧、技法为主,基本上不涉及(民族)风格问题。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13:3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广西艺术学院
&&&&&&& 摘要:
&&&&&&& 无论学习任何一种乐器,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的驾驭它,其基本功都是必须要坚持练习的内容。练习竹笛也同样必须坚持对基本功的学习和研究。竹笛基本功看似简单,其实其中内容非常丰富,如果能够坚持练习基本功,一定会对自己以后的竹笛演奏带来质的变化。
&&&&&&& 前言:
&&&&&&& 竹笛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管乐器,其本身有着颇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在当今有许多喜欢竹笛的音乐爱好者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和研究竹笛,但是有一些爱好者,对于练习竹笛有着很大的误区和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有些人在不断勤奋的练习竹笛以后,技巧仍然得不到很大的提升。
&&&&&&& 竹笛即是一件传统的民族乐器,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所以作为一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遵循由简到难和由慢到快的学习过程。总而言之,学习竹笛等同于学习其他学科,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入手,言外之意就是要从基本功开始学习。有许多竹笛爱好者起初开始学习竹笛时也能够坚持努力的练习基本功,但是由于基本功本身在练习中并没有很强的旋律性,绝大多数都是以一些简单的节奏型和音符表现,从而导致长时间练习基本功会出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的状态,以至于许多竹笛好爱者半途而废。研究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其基础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无论练习竹笛基本功有多么的艰难和枯燥都必须坚持练习。
&&&&&&& 一、练习长音的重要性与方法
&&&&&&& 竹笛的基本功,是根据我们吹奏竹笛时运用的气、唇、舌、指这几部分而规划的,大致可分为长音、颤音以及吐音。其中长音部分最为重要。竹笛是要运用大量的气息来进行演奏的,所以初学者开始一定要把气息的练习放在首要位置。那么长音就是练习气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于初学者练习长音,建议用C调曲笛开始练习(小孩子根据手型的大小可以用D调或者E调笛子练习)。长音练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音阶的练习,从低音5开始每一个音符吹奏8-10秒到高音6结束(小孩子可以时间缩短一些),这样来回反复练习。长音练习方法看似简单,然而其中的要求有很多。首先,练习长音时呼吸最为关键,练习过程中每次呼吸一定要平稳,身体放松不要耸肩,提胸。其次,注意力要集中,不要走神,要多运用自己的耳朵去辨别吹奏时每个音符的质量。再次,嘴唇要放松,注意吹奏时高音和低音嘴型的变化(注意高音口型要紧,低音口型要松)以及气息的运用。最后,切记练习长音时不要随意加用舌头演奏。要保持一个音从开始到结束的质量,不能随意加用舌头来弥补气息的不足。另外,练习长音不要急于求成,坚持以慢练为标准,即便对于长音要领已经熟练把握也要注意节奏的控制,不能随意加速练习,根据秒表的速率以及每个音符之间缓慢呼吸的节奏进行练习。
&&&&&&& 二、练习颤音的要求
&&&&&&& 如果能够长时间按照正确方式进行长音的练习,那么对于其他基本功的练习就有了十足的把握和基础。颤音与长音练习方法基本相同。对于颤音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气息的运用上要保持与长音相同;其次,吹奏高音与低音时的口型的变化运用于长音一致;最后,颤音的练习着重在于手指的练习,即吹奏每一个音符结合手指上下均匀的颤动从而奏出颤音的效果。另外,由于刚开始练习颤音,手指还不够灵活,所以颤音的练习过程同样不要过于着急,依然要遵循有慢到快的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手指一定保持放松状态,上下颤动时手指既要均匀又要富有弹性。
&&&&&&& 三、练习基本功&吐音&的方法与类别
&&&&&&& 长音,颤音之后就是吐音的练习。吐音相对于前两者有着很多差别,在气息和口型以及舌的运用上都不尽相同。吐音相对长音和颤音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想要在任何乐曲中合理的运用吐音,必须在练习吐音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吐音简单的讲就是吹奏竹笛时发出&吐&的音色效果。在练习过程中首先一定要要求自己注意节奏的把握,切记由慢到快的练习方式。练习吐音时最关键的是要注意吐音的音色与质量,吹奏时舌既要保持松弛又要有弹性,每一个音要处理清晰,颗粒饱满。另外在吹奏高音或者低音时要注意控制嘴型的变化,不要让嘴型过于松弛或者过于拉紧,最终能够让嘴型与气息相结合,呈现吐音的完美音色。吐音的练习不单单只是一种,除了有单独的吐音之外(称其为&单吐&),另外还包括&双吐&和&三吐&,其中&双吐&是要独立来进行练习的。&双吐&其本质是在&单吐&基础上加之&库&音从而形成&吐库&的音色效果。&双吐&要求与&单吐&基本相同,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吹奏&库&音时舌仍然要保持松弛的状态。而&三吐&就是单吐与双吐的结合(&吐吐库&),假如能够熟练掌握前面两种,那么&三吐&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 竹笛基本功的练习方式除了以上三种,在平时我们还可以从竹笛基础教学的书籍中找一些练习曲来进行练习。但是要注意在吹奏练习曲时,一定要按照练习曲所标注的节奏、强弱变化、换气等要求来练习,不要随意&添油加醋&,防止最后没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 结语:
&&&&&&& 练习基本功只要肯下功夫有朝一日必定会看到成效,所以说基本功的练习贵在于坚持,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看似简简单单的吹奏音阶,但是它可以终身受用。最后希望以上对竹笛基本功简短的总结,可以帮助广大竹笛爱好者为之所用,并且为自己今后吹奏竹笛乐曲打下坚实的基础,继而我们把优秀的传统民族乐器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王迪(1988.10&&):男,籍贯山西太原,天津音乐学院本科,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音乐专业,中国器乐演奏(竹笛)研究方向。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笛子的【基本功】及其练习方法_笛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5,364贴子:
笛子的【基本功】及其练习方法收藏
一楼祭度~看到有位朋友在问笛子的基本功。回复太长,干脆就另外开贴了。我是根据笛子教材和一些高手的指点总结的。笛子的基本功。如有不对,欢迎指导补充。传统观点认为笛子有四大基本功,即【气】【指】【唇】【舌】。但实际练习中,一般是三项【气】【指】【舌】。唇功为口劲、风门、口腔和吹角等等,这个是结合在气功和舌功中一起练习的。
「天猫五一狂欢周」2件75折,半价优惠券免费抢,家居满199减100,手机配件低至5.1元!天猫五一大放价,缤纷豪礼享不停!
【气】【练习方法】长音练习。单音的长音练习,深呼吸(上身放松,双肩下沉,胸腹扩张)之后,吹奏单音6~8秒(儿童4~6秒)。【练习要求】平稳、干净、嘹亮、持久。常见的误区是尽力将声音拉长,忽略了音色,这是非常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吹的过程仔细听,声音的平稳干净比持久更重要。正确的吹奏方法不仅声音好听,而且是省力的。当你发现声音颤抖,气息快要不足,别吹了,松开笛子,深呼吸之后再吹。记住,练习长音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声音吹长(你拉防空警报呢?),而是为了找到 最佳的音色 和 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
【指】【练习方法】指颤音练习。六个手指分别作弹跳打音孔练习。最好由慢而快。手指离音孔2~3厘米为宜,对速度要求高时适当减小,但不可影响音高。手指切记僵直,要微微弯曲。无名指颤动时不可以用小指带动。手掌虎口放松扩张(“虎口可容蛋”)。要下意识地放松手指。手指的多余动作要戒除(兰花指、屈指、移指等)。日常多徒手练习,压压手指,特别是无名指。(建议参考精品区“俞逊发徒手操练习”)【练习要求】均匀、利落、快速。常见的误区有两个。一是贪快而打得急促凌乱,记住,宁可均匀慢也不要快得乱。要耐心体会由慢而快的过程,不可贪功浮躁。第二是忽视了力度,颤音是快速的打音,打音就要有打的感觉,放松并不是就对手指失去控制,手指依然是有发力点的。练习颤音的目的是 将手指放松 提高手指灵活度。
【舌】【练习方法】双吐练习。每个音做双吐练习。双吐方法参考网上的视频教程。“吐苦吐苦吐苦吐苦...”把握不好的朋友,可以先分开练习,即“吐~~~~~~”,“苦~~~~~~~”,“吐~~~~~~~”,“苦~~~~~~~~”,注意舌头放松;吐苦的时值要一样。【练习要求】均匀、结实有力、干净、快速。常见的误区仍然是贪快而忽视音色。吐音时口劲不足,或舌头不利索,就容易声音凌乱、发虚、漏气。吐音的音色应与长音对比,要有力,一下是一下,清清楚楚,气息放是放,收是收,如同敲木鱼。舌头要找到“蜻蜓点水”的感觉,放松舌头是窍门,否则会有很多口水。另外,应该结合一些小调,训练舌头与手指的配合,这个真是last but not least,舌头与手指配合很重要的。
【结语】笛子有个老师教你固然很好,没有的话自学也是可以的。因为我觉得笛子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知识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手上的功夫,只能靠日积月累起来。一开始你会遇到很多问题,你去问老师,老师有时也答不上来,为什么呢?因为更多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它们会在你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得到解决。同样的,在笛子学习也很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你拼命想找到问题所在,可是答案却可能就这么简单,就是练习得少。这是我的亲身体会。一句话,只要方向正确了,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吹得很好的。
呵呵,楼主真当是认真的人啊,我也觉得基本功练虽必不可少,不过练的时候一定要有总结和思考就像楼主说的,练气不是单为了肺活量,而是在练的时候找到最佳音色养成良好吹奏习惯。有些人吹了一小段时间就觉得自己怎么吹得声音很混杂,其实这确实是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啊就像张维良大师说的,刚出生的小孩,对一件东西的力道把握不好,也缺乏力度,不可以急于让他提起什么大的东西。但是他长大了,体验得多了,自然就是拿捏有分寸我曾经自学的时候都没有怎么练过颤音,滑音,剁音什么的,觉得这种技巧知道怎么用就会了,但是后来实际用的时候才发现很难出声,就算出了声,也衔接得不自然,后来慢慢体验到,这是一个指与气、舌磨合的东西,用得久了,会自然地运用出来。那时即使吹奏首普通的曲子,自然而然地带过一两下小技巧,也会显得气质不同笛子是一样没法速成的东西,就像太极什么的,要学个样子很容易,动作做准的人就少了,得其神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这也是这些事物的迷人之处,越难以得到,越看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也证明了中国的文化的沉积之深厚,不可效仿的独特之处吧
读书的时候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懒,现在终于会激励自己了,捷径真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练吧练吧练吧吹不响,音色差,一下吹得出一下吹不出,低音吹不出,听不出感情,高低音切换不出声,偶尔吹出泛音,真的全都是练的问题
楼主多谢指点,写的真好啊,一语惊醒梦中人----对我现在的帮助很大。多谢楼主指点!
对我现在的帮助很大。多谢楼主指点!咱是业余的,当然就看这些了,很高深的听不懂,将来的发展还是要看懂笛箫谱,我觉得。
木有火……电脑送回家啦,现在只能手机上了……大家加油吧!!!
自己顶一下!!!这里高手太多,瞧不起咱们这些练基本功的,呜呜呜呜……
都是手打的哇,沉就沉吧,我自己马着看
强帖~!好帖~!楼主好人~~!!!精品!!!
谁说的啊,这个说得还不错啊,至少我就说不了这么全
加油啊,呵呵
你也是有心人...抱歉是在学习图书馆里上机,时间有限不能回复太长....谢谢你的支持、鼓励和指导,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额,这个是原创的哦...主要是参考赵老师的笛子十讲和恶魔吧主、我学校还有其他认识的一些高手的指点,反正自己知道的几乎都写上了。这个能说也没用啊,我笛子的水平还是很渣....练得太少了...呵呵
你的头像难道是热血江湖的刀客……
剑啦……以前跟同桌玩,很怀念……现在不玩啦,这游戏变质了。
楼主牛人,这些让我讲会很难佩服死你了
楼主理论知识很扎实!!!
大爱!!!!
我想说我吹到现在,
感觉吹长音的时候总会有气打在笛身上的声音
登录百度帐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浅谈竹笛基本功训练方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竹笛基本功训练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练习笛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www.wenku1.com
练习笛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日期:
业余练笛者的要求 13:54:06|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众多喜爱笛子的朋友,苦于明师难寻,找不到学笛的门径。倘若能按以下几点要领,逐步完成,则入门不难,深入也是可行。1、掌握正确的姿势与呼吸方法。可参考有关笛子书籍、教程。或观察演出中,电视中吹笛者的姿势。有些笛子书关于姿势、呼吸内容写得太繁,反而不得要领。2、掌握正确的指法,以全按作5为入门指法。3、掌握低音5——高音6的音阶。4、练习各音的长音。(以五声音阶为好)5、熟悉音阶上下行与各种音程6、用心倾听自己的笛声:A 、注意音准。B 、注意音色7、学习简谱,要开口唱谱8、能吹奏短小歌曲与乐曲,自娱自乐至此,入门已经达到,若要深入,则还需:1、掌握全按作2、1、6、3,各调的正确指法2、继续提高长音的质量(音准、音色、时值)3、熟悉各种调指法的音阶、分解和弦4、掌握笛子吹奏的基本技法(气、指、舌、唇)5、能较好地视奏各种节拍节奏的简谱6、学习音乐基本理论,有条件的学习视听练耳7、掌握初、中等程度的笛子独奏曲8、倾听自己的吹奏:A 、音准。B 、音色。C 、乐感9、吟唱乐谱,能唱得有滋有味,吹笛才会动听至此,则已达到中等水平。若还要深入,则要寻师访友,印证笛艺。刻苦练习,多动脑子,不断拓宽知识,逐渐达到出神入化之境。有志者,可根据以上几点要领,结合有关笛子书籍、教程、录音、录像逐行学习。 忠告:学笛的误区,在于依赖老师,而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当今众多的笛子专家们,他们的子女有几个学笛成功的?所以,老师的指点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自己 练习笛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4:34:27|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笛子--演奏姿势吹奏笛子有坐立两种姿势,站立吹奏时,身体要自然、放松,并稍侧向右方,面朝正前,两脚分开呈小八字形,两臂自然抬起,用右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闭第一、二、三音孔,拇指托住笛身,用左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闷第四、五、六音孔,拇指托住笛身偏外处。把笛子拿起靠在嘴唇下面,使下唇放在吹孔大约1/3处,笛身微向右下方倾斜些即可。在吹奏时唇部的肌肉力量应该集中在嘴唇的两角,而不应该集中在唇部接触乐器的地方,这样容易造成吹奏出来的音混浊不清,甚至吹不出所需要的音来。 演奏者常运用鼻孔换气的特殊方法,使吹奏气息得以延长,可不间歇地吹奏一段较长的乐句。笛子--舌头训练舌头好像一个活塞,可以起阻碍气流的作用。舌头堵住吹口就发生断音现象,舌头离开吹口,声音就继续发出。我们吹奏一般乐曲时,常用连音和断音(短音)两种方法。吐音主要就是解决断音问题的。“吐音”的发音方法,即在吹之前将舌头顶住上牙齿和牙肉的地方,在吹气时舌尖一接触吹口附近的位置马上向里缩回,使气流吹出,达到断音效果。吐音是吹奏竹笛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它好像弦乐器演奏时弓的作用一样。经常用到的有长吐舌和短吐舌两大类。1.长吐舌舌头堵住吹口时间短,离开吹口时间长的就是长吐舌。2.短吐舌短吐舌包括单吐、双吐、三吐等。它的特点是舌头堵住吹口的时间长,离开吹口的时间短,好像弦乐器的领弓、跳弓作用一样。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吹奏“吐音”的发音方法要正确。发音要结实、清楚。②练习时吐气不要中断。气要轻轻地吐,不宜过大。③舌头收缩时,距离吹口要尽量短些,使气流能通过即可。④舌头的动作要灵活,不要过分紧张,舌尖部分堵住吹口不要用力,只要接触到就行。特别在起音时,一定要注意舌的振动与吹出气流的同时性,否则,吐音就模糊不清。笛子--指法技术笛子的指法技术相当丰富,除指法转调技术外,还有单倚音、复倚音、上滑音、下滑音、上历音、下历音、颤管、打音、送音等等,这些都与掌握熟练的手指技能有关。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型是否正确、手指是否灵活是掌握上述技术的关键,在训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手指第一节中间部位肉最多,而又最富有弹性的部位称之为“指肚”。必须一开始就养成用这一个最理想的部位按孔。开孔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大约一个指头厚的高度即可)。否则在换指时会影响演奏的速度。2.怎样使自己的手指灵活?演奏时手指、手腕一定要放松。将双手放松、略似半握拳的形状(即手指微微自然弯曲些),让双手手指始终处在自然、放松的状态。按孔时也应当松弛而有弹性,不要紧张或过分用力,避免手指僵硬而影响灵活性。3.两手的大拇指和小指虽然不按孔,但必须托住笛身,积极配合。4.在十个手指头中,无名指的灵活性最差,反应比较迟钝,应加强统习,使其关节放松、灵活。马迪老师写的《 吹笛心得 》一,放松与呼吸1,身体平仰在床上,全身心放松。双手放在腹部上,自然呼吸,此时就会感觉到腹部随着呼吸而自然起伏,这就是我们吹笛子时需要的腹式呼吸。 2,身体站立持笛吹奏,一定要和平仰在床上的呼吸感觉一样。此时最容易紧张的部位在双肩,要有意识使双肩放松垂下,身体重心尽量移向身体下面的腿部。吸气时千万不可挺胸耸肩,一定要含胸[双肩放松下垂时的状态就是含胸状态]。3,正确的感觉:呼吸时全身唯有腹部随呼吸而运做。吸气时腹部自然鼓起,出气时腹部自然回收,呼吸时的力点始终在腹部。4,提醒:感觉气息不能够沉下腹部,一定是双肩没有放松下沉及胸部在挺。切记不可用力把气息往下沉,要把感觉集中在放松上半身,上身松弛必然导致气息自然下沉。二,口腔的畅通1,双唇自然闭合,在口腔里做“哈欠状,摸摸你的喉结就会发现它已下沉,此时的口腔状态就是我们吹笛子需要的打开状态。我们在打“哈欠”时,咽腔的上部位是向上提起的,咽腔下部是沉下的,由此咽部形成了一个圆,这就是我们寻求的理想气息通道。呼吸时喉结要下沉,咽腔上端的小舌头同时向上提起。其实这种状态就是打“哈欠”时的状态。2,正确的感觉:无论吸气或出气,咽腔始终是“哈欠”状,也就是说,怎么吸气就怎么出气,咽腔状态要一致不变,这就是“通”。试试在张嘴打“哈欠”时吸气,你会感觉到耳朵里会有“砰”的响声,这就是口腔彻底打开的感觉。3,提醒:吸气一定是用口腔吸气,如果鼻子仍能吸气,说明你的口腔还没有彻底撑开。试试在“哈欠”时用鼻子吸气,由于小舌头的提起封闭了鼻管的进气通道,此时鼻子根本不可能吸进气的。而我们恰恰要在“哈欠”状态时进行吸气,所以只能用口腔进行呼吸。4,补充:舌头的形态。舌头随下牙床而下沉,舌面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凹状,这就是所谓的舌管通道。舌管的作用被很多演奏家所忽视,它对气息的畅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三,风门的形成1,自然闭合嘴唇,有意识使下牙床下掉,在此状态下发“扑”字音,这就是正确风门的形态。2,正确感觉:下牙床沉下去时,喉结也会同时下沉。仿佛口腔里含了一口水。口腔内有空间感。3,提醒:嘴角不可向两边用力拉。吹奏时尽量忘掉口风的控制与存在。只想到口腔内部的撑开感觉。凡是口风紧的演奏者,一定是腹部没有控制力;反之,口风松弛的演奏者,腹部必然有所控制。切记:风门只是气息的通道而已,改变气流的因素在腹部。再简单阐述:掌握了腹部控制气息的能力,风门自然就会放松。如何练习长音长音练习是学习吹管乐的基础之基础, 也是学习进步和保持水平的的法宝, 是每天必练之基本功, 长音练习不但能加强气息, 更加可以加强口风口劲, 使你对乐曲应用自如.初学者的长音练习做到以下几点:1, 音量尽可能大, 做到用最少的气吹出最强的音, 要找到最佳的发音点.2, 音要尽量平稳, 如一条直线,不要忽大忽小, 也不要抖动.3, 最好有节拍器为自己打节拍, 一般来说, 初学者孩子要一口气吹到4秒, 成人8秒.4, 每个音要用舌头" 吐" 一下, 点出音头.初学者在吹长音练习时往往是起音用气过多和收音嘴巴放松, 为了解决这两个毛病, 可以用" 吹蜡烛" 的办法练习, 即在没有风的房间吹点燃的蜡烛, 要做到蜡烛火苗始终倒向一边并一直保持一个位置不摇动, 开始和结束也是一样的.简说吹笛子的口型相信通过前几刻的发音练习和简单音的练习,朋友们已经开始关注吹笛子的口型了。那么怎么样的口型才是正确的口型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微笑,两唇平行,嘴部中间留椭圆形小孔即可。注意以下毛病要避免:1,鼓腮2,嘟嘴3,嘴角漏气4,下嘴唇突出或上嘴唇突出(上下嘴唇基本平行,上嘴唇也可以根据生理需要突出一点点,但不要明显)如图初学者保持这个口型会使两腮和嘴角发酸,这是正常的,定要坚持简说笛子的手型笛子的手型在刚拿起笛子时就应该注意的,但当时说可能很多人会体会不到,当你有过基本的手型了,吹了一段时间笛子,现在也许更能体会到手型的重要性了。 手型的核心是一个字“松”,吹笛者要经常自己检查自己手有没有放松。一般分为两种手型:大的笛子用长笛式(左手侧握)手型,小的笛子用正握式手型。心得:【边棱效应发音法及音色的确立】笛子的发音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工作,很多朋友练笛子的时候都很用力的吹,很费劲的吹可以吹的很大声,但是得到的效果并不很好。一来也吹不持久,不一会儿人也累了;二来音准也容易跑掉。所以建立省力省气效率高的发音模式就来的很重要了。 如何发音?将口中吹出来的空气柱,准确的击向吹孔边缘,一半的气流切进笛子管壁里面,另一半就让它跑出外面。气流必须被切开,才会发出声音。这就叫做边棱效应。 如何省力?轻松自然的深呼吸就可以了。如何省气?口风细一点就可以了。但问题要如何有效率??这个就有技巧了。 这必须借助一下镜子和自己的耳朵,用镜子看着自己嘴唇与吹孔的接触点,让极细空气柱的”气击点”准确的打在吹孔边缘圆弧线的中央位置。然后闭起眼睛,一边吹一边稍稍移动”气击点”的位置,用自己的耳朵去分辨音色的变化。这时候将会发现到一个极省力且音色极为透亮的一个集中点。如果您喜欢这种音色,练习并巩固它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自此则确立日后灵巧的发音方法及优美的演奏的音色了。【灵活的盖孔模式】初学吹笛一年左右,通常又会发生一个严重障碍,就是手指不灵光。 首先我们要探讨几个重点。1. 有效率的盖孔是很适当的将手指”放”在孔上,巧妙的运用手指面积比较宽的指腹(有些名家会用面积宽的指节盖孔)刚好足够把孔给”封”住。2. 所谓按孔,不是很用力的将手指”按死”在孔上,而是手指类似在孔上作”轻轻拍打”的动作,在”打中”孔的那一瞬间,恰好把孔给盖住了。3. 手型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僵硬的持笛手型,势必影响手指运行的灵活度。但适合的手型并没有一个定型,因为竹笛有高低长短,人的手有大有小。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手型呢??唯一可以确立的关键,就是在于持笛之后,手掌与手指的肌肉只要能够相互协调且不相互牵制,就是一个良好的手型。 如果基本上掌握住了以上的要点,手指的按孔动作就可以灵巧许多。【舌头动作的探索】吐音是笛子最常用的基本技巧,关键使用在于舌头的动作。 但是人性的弱点,常使得吐音变的困难,因为人们希望他能够吐的很快,却又使错了劲。初学吐音不久只见口水乱飞,舌头和手指的动作硬是对不上来。心中只能不住的感叹:”笛子真是难学” 我们试着来找出问题所在。1. 吐音的声音来源,归于基本面还是空气柱撞击吹孔,而不是舌头用力的动。所以舌头用太大的劲,对吐音一定造成破坏。2. 舌头大力的吐,不只是破坏吐音,也破坏了速度。终归一句话”轻则灵,重则拙”因此结论是”舌头动作要轻”第二个观念的探讨是舌头所扮演的角色。 先来看看吐音的结构。吐音和长音的不同是,一个有用舌头一个没用到舌头。所以就明白的看出,舌头所扮演的角色,是让长音切成一段一段的短音。因此,舌头的任务就很简单了。1. 切断长音,使线状的音变成点状。2. 不负责强弱,音乐的强弱由呼吸动作负责,也就是空气来负责。你瞧,其实舌头只负责断音而已,所以舌头想要慢吐快吐就变的困难度降低下来了,而且因为不用很用力的吐,口水当然也不会吐的满天飞啦。 所以又找出一个结论是”舌头负责断音,而且它只干这事”【高音不需要用力吹】刚学笛子的前两年,我吹高音的时候都是硬吹上去的,声音不稳定,而且很刺耳。启蒙老师为了不让学习复杂化,也说,吹得出来就行啦。但是学的越久就发现,别人吹起来既不费力,又不刺耳,心里就想一定还有我没弄懂的道理与方法。 想要轻松吹高音,首先要排除高音发音的乐器障碍1. 笛子本身一定不能有问题。通常管壁过厚的笛子,高音很难发出,所以建议初学不要使用管壁太厚的笛子,不仅仅高音区,其它音域的共鸣效果也不佳。2. 笛膜必须确定是贴好的,没有张力不平均的现象,也不要过松,不然高音很难发得出来。其次再来排除个人的障碍,我们拿起笛子来试试看,先吹个中音,再吹个低音,别忘记运用边棱效应的发音原理,这时候只要将口风缩小,然后你会感觉嘴唇承受气压变大,高音就能轻松发出。 为何只是口风缩小就能发出高音?气体动力学有一个定律叫做”都卜勒效应”,气体分子因为通过的口径变小挤压,气体的流速便自然而然的变快,而使得音准提高八度。 腹部鼓动气体的压力一般是不变的,除非笛子本身高音不好发出,才需要多用一点腹劲,不过通常这样的笛子,我是不使用的。 所以结果很单纯,我们只是将口风变小而加快的流速,而做到了高音区的发音。【简单将低音吹得好】初学笛子的第二年,老师教了我一个练习低音的土办法。 (筒音作5.)先吹1,发现很容易吹。然后吹7.,好象音色还可以。再吹6.,笛子就有点不太震动的起来了。这时再吹回7.,再吹6.,务必要使7.和6.的共鸣都吹出来才算及格。 就这样搞了一两个月,终于有点成果,不过一直以来,吹低音还是时好时坏。 一直到学笛的第十五年,终于有一个吹笛子的至交好友给了一个最稳的方向,结果关键居然只有一个重点——就是”把口风放粗一点点”。 道理何在?还是气体动力学都卜勒效应的”流速”问题。口风放粗一点点,但是呼吸的力道依旧不变,气体流速变慢低音就出来了。很简单吧,不过是江湖一点诀,说破不值钱。【口腔打开的省力法】再来充分的运用物理的流体力学”都卜勒效应”。 内容大约是说,气体或液体流体之体积通量守恒,故”流速”与”截面半径”之平方成反比。 简单的用在吹笛子上来说,口腔打开的大小与口风的截面半径相差越大,流速将会自然而稳定的加快,如此就不需要鼓动太强大的腹劲,就能达成极佳的音响共鸣效果。因此,口腔内部空间的适度张开,是吹笛省力的秘密武器之一。 另外一个说法是,口腔打开可以使笛音共鸣度良好,音色更为厚实。不论如何,吹笛子的口风细一些,口腔打开一些些。想要像大师们一般省力气的吹笛,将不是只是梦想。 吹笛子的口型和口风 14:59:29|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笛子吹口有一点点缺陷,整支笛子就报废,这不是夸张。有些笛友曾经问过:笛子吹口靠唇的一边内斜面和另一边的不一样是不是有问题?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口风冲击的那一面(注:以下均称为反射面)起关键作用。前边已经说过,如果口风不能从垂直边棱方向来冲击,就会产生紊流,所以,好的吹口反射面,在承接口风的集中点处一定要有一定长度的平面带。这和我们想当然的均匀的弧面大大不同,也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当然平面带和两边的弧面带过渡之处要自然圆滑,尽量减少气流死区(棱角区是一切流体的流动死区)。这可以警戒不少胆大的笛友,不要随便修挖名师制作的笛子的吹口反射面。一般说来,笛音不纯不亮,首先要找自己口风技术的问题,其次是笛膜粘贴技术问题,修挖笛子吹口常常会给笛子带来致命的伤害。其次,吹口反射面不能过于内斜。很多笛友想当然,认为笛音不够响亮是因为吹口反射面阻碍了气流的灌注。其实笛音的发声源就是靠源源不断的口风与吹口反射的气流共同作用形成边棱音的,吹口反射面过于内斜,则反射气流太弱,边棱音的激振源能量不足,我们吹出的笛音也会闷暗的。当然向外转动似乎可以弥补反射气流强度,但是直接灌注的口风又少了,也不行。这两个因素是平衡作用才可以达到理想效果的。接着,轮到怎样轻松得到科学风门的问题了。任何乐器,只要是演奏者费劲了,那都是不科学的。所以,首先要强调的原则是:双唇不可能是因为很紧张而得到科学的风门。我特别赞同的是看到马迪老师在网上指导笛子爱好者们时用的一个具体指导方法,就是轻轻(一定要轻轻地)念“扑”字发出音(要发出声来)一瞬间的双唇状态,的的确确就是我们满地笛友们朝思暮想的科学口风。马老师是我最敬佩的笛子大师,尽管我只认识他一个月(过去我都是闭门造车),而且没有和他交流过;他的专业智慧和艺德使本人五体投地,尽管我几乎没有崇拜过任何人。马老师还指出:“微笑法”的平口型口风紧张而且导致笛声有“撕裂感”(我的烂词)且难于消除轻微的嗤嗤气流声。“扑字法”的凸口型口风(就是我称为科学的口风)轻松而且易于控制,发出的笛音柔和饱满,表现力丰富。那么,科学口风形成的本质行为何在?我总是喜欢讲本质,因为表象太多了,没法把握。科学的口风不是人的双唇先做出风门形状然后等待气流通过,而是轻轻合拢双唇,气流冲出双唇中心点而形成口风。风门的形状是由气流冲过双唇撑开合拢最弱处而制造形成的。所以,笛友们追求风门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我们吹笛有一定经验后,就会大致知道什么样的音高需要多强的气流,因此控制好腹部气息,支撑稳来,然后让它冲出双唇。我们并不需要去关心风门变成什么样子了,不同强度的气流冲出不同的风门,不同人的双唇此时被气流冲出的风门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再去关心曾格格MM 的风门怎么就比她老师张维良的风门漂亮许多呢?也不要去想口风和嘴唇厚薄有什么关系。都是没有关系的,天知道气流冲出风门有什么艺术欣赏价值呢?^_^^_^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要说明而且强调的:嘴唇是否一点都不紧张呢?那当然不可能,不过,当你吹笛子有一定时间以后,口劲大了,自然感觉不出来。既然非紧张不可,那么倒底应该紧张在什么部位呢?应该是在靠近嘴角两边的地方,唇中心点的确是一点点都不可以紧张的。即使两边嘴角肌肉紧张,那也绝不是很紧张,略微有些支撑的力量即可。笛友们最关心的是,一种好的口风技术如何实现控制技术中的难点:超高音的吹奏。如此轻松的风门能支撑超高音么?必须实事求是地说,在筒音作2的时候,这种轻松只能达到高音5,再高就上不去了。通常是比较好的笛子更容易上高音4、5,而用烂笛子上高音2、3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认为这也足够用了。超过高音5的超高音,只能用平口型的紧张风门了,再好的笛子也只能这样。不过,即使用平口型口风来吹那些稀有类型的超级超高音,也不要忘记尽量用“扑字法”挤开双唇来制造口风。具体技术是这样的:先用微笑法做平口型风门,然后在这个状态下双唇始终不离开牙床比较艰难地做“扑”字发音(听到气流爆破就行不要弄成听到话语声)。我有几个朋友对马迪老师的一个说法很疑惑------马迪老师说他认为他无论吹笛音中音还是高音,他的风门都几乎没有变化。我很早以前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他这是正确的。但是要注意,只有这种放松的“扑字法”风门才有这个特点。对于平口型风门来说,低音的时候,上唇稍微向前,中音时平行,高音时上唇略微向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而且马迪老师还强调越是高音越要放松嘴唇,这是什么道理?是这样的,二者没有矛盾。从边棱音激振笛筒内空气音柱的原理上来说,不同频率的音柱要求口风对吹口反射面有不同的冲击斜角度。但是因为扑字法凸口风门很放松,且上唇是靠口风撑开的,越低的气流撑开程度越小,越高的气流撑开程度越高。撑开的程度越高,口风气流方向也就微微地抬得越高,从而自动适应冲击角度要求。这也是扑字法的凸口型口风技术大大优越于平口型口风技术的地方。当高低音有大跨度的时候,平口型口风技术需要吹奏者人为刻意去调整双唇,这不仅难以快速反应,而且常常是不够准确的。所以我大胆地评论一下,陈悦姑娘吹“嫦娥奔月”的时候,有不少地方笛音的音色变得很坏,与她运用平口型口风有直接关系。为什么要打开口腔?因为这样可以控制口风气流的稳定性和减小气流能量损耗。就像唱歌要尽量打开胸腔容积一样,总是在气流产生作用的位置之前尽量利用一个气流缓冲器。否则就难以平稳地控制气流(气息)发生作用。怎样解释这个原理呢?我用一个例子吧。比如机动车的排气管,它可以消音。但是消音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用石棉消音效果比用一个筒子好许多倍,体积又可以缩小,为什么还要一个大筒子呢?因为大筒子可以缓冲爆炸燃气而且又不会太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发动机的内燃机喷气越容易发动机的功率就损失越小。如果只用石棉加狭窄的管道来排气,这样发动机功率就会立刻下降许多,给大家一个数据,这是我和朋友们测自己的汽车得到的,不具有精确性,但是差不了多少,主要是有类比意义:如果撤掉排气管中那个大空筒子只留其他小管道。发动机功率在怠速时下降8%,在中高速时下降20%,在高速时(160迈)下降约40%。原来可以跑240迈的车最多只能跑160迈左右了。我们吹笛子也是这样,如果不尽量打开口腔,那么由腹腔支撑的气流在喷出风门之前就先遭遇到一段不算短的狭窄通道,狭窄通道对气流有巨大的粘滞作用,越不光滑越不规则粘滞系数越大,而且气流流速越高阻滞作用越强。这样就损耗了许多能量。我们的腹腔和隔肌其实是没有多少力量的,再损耗一点,还能有多少?所以,对口风而言一点点损耗都是极大的浪费。因此说,打开口腔的第一作用是:尽量减少气流能量损耗。第二作用:密闭压力气体在通过非常窄小通道的入口处会形成真空区域,强行吸引其周围空气,造成密闭容器气压的无序变化。倘若我们没有打开口腔形成一个尽量大的气压缓冲器,这种气压的无序变化就会直接作用到我们的腹腔,如果缩腮还会形成两级真空区域(喉部一处风门一处)。人体机能是神经自动反射调节的,本来隔肌就没有多少力量,受到一点刺激容易引起比较大的收缩,这样气息控制就容易失去稳定平衡。以上就是打开口腔的作用。最近教一个笛子专业的美女纠正口风,发现她的唇型竟然更适合采用微笑的平口型风门,用凸口型风门居然不好。由此想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采用凸口型风门的。所以在此,我想把风门的理想状态给大家讲清楚,然后大家可以自己以此为据,想各种方法、做各种试验来寻找最适合你自己的口风技术。理想的风门不是圆,不可能是圆。我们用圆形的钢喷嘴来测试笛子吹口,它们吹出的笛声音色没有椭圆喷嘴吹出的好。道理很简单,边棱音是斜着吹孔的边棱而不是垂直往孔里吹而发出的。口风是必须有一定宽度的,否则能量不够,发出的笛音不饱满。用唇来制造风门,不管双唇紧张或者轻松,我们都不要去尝试纯正圆形的风门。这是错误的而且似乎也办不到。不过,我们不需要去担心这个,因为我们人的双唇制造风门主要的缺陷是风门太扁,而不是太圆。因此有些演奏家说理论上风门越圆越好,他指的其实不是理论而是指:在实际拿捏我们的双唇实践制造风门形状时尽管奔着追求圆的方向好了。那只不过是他们表达有误,小事,大家尽可能谅解吧。我们人的双唇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人能够轻易形成比较标准的椭圆,有些人就很难办到,但是没有关系,只要你的风门内含一个椭圆就行,发出笛声的音色也几乎不会不一样。但注意这时要找准气流冲出焦点,它可能已经不在唇中心点了。如果要问吹中音时风门有多大,那么你听好了:我没法告诉你多大,只能告诉你大致多宽------如果你有一支名家制作的好笛子,E 调中音笛,膜孔长度的2/3大致就是你吹中音时风门应该的宽度。在这个宽度上,尽量保证让双唇轻松一些、想办法让风门越圆越好(反正你不可能弄出个圆的来而且还能轻松地吹笛子)。风门宽度肯定是受限的,这个我在本主题第一帖里已经详细解释过了。那么我们能增加口风能量的方法就只剩下增加风门圆度了。凸口型风门比平口型风门吹出的笛音饱满就是这个道理啦。吹高音时风门不应该比吹中音的小,应该用气息顶上去,这样的高音透明亮丽,不变质,不虚飘;吹低音,尤其是最低的那两个音,其实风门是一条宽宽扁扁的缝,无所谓风门形状的。只要上唇突前于下唇就可以。这时候正确的感觉就是呵气进笛子而已,双唇没有任何一点紧张,不要“吹”气了。否则,低音就不浑厚,而且会有杂音、不轻松。用呵气的方法吹最低音,既浑厚又酥浓,没有任何杂音,非常轻松,很容易满足各种细微变化音色的控制要求。另外,从理论的角度来说,风门形成后(不管是气冲成还是自己硬挤成),风门“平面”与笛子吹口“平面”一定不是垂直的,而是小于90度。也就是说,上唇通常是要前于下唇一点点的。从中音到高音,这个角度可以不变,也应该不变。但是因为从中音吹到高音,吹奏者的用力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原来的角度,有时候笛子前辈们可能会教我们怎样怎样变化双唇,其实是通过这样补偿用力而纠正回原来的角度。他们一般教的是实践经验,不是本质,后来学习者千万要注意这一点。经验极其宝贵,但是不要用经验去否定本质,而应该用本质来检验和修正经验。 笛子的演奏技巧 10:53:40|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颤音(tr ):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一般。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 波音(w ):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 叠音(又):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 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 吐音(TK ):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 )、双吐(TK )、三吐(TKT 或TTK ),是一种断奏的技巧。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剁音: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历音: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进行,速度很快的时候,亦能摹仿鸟叫声。有上、下历音之分。强音(>):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舌起音: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喉音: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发音颗粒较粗糙。泛音(。):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飞指(飞):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历音:由低而高(上历音)或由高而低(下历音)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 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是时候,一定要为音乐负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这是应有的认识。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