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年没有发行16年发行的花卉邮票票了,期待3月的海棠花

  中国邮政定于2018年3月25日发行《海棠花》特种邮票一套4枚。全套邮票面值为4.80元。

  海棠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和丰富的品种,因其花色娇艳、婀娜多姿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公共绿地都广泛运用海棠进行植物造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海棠花也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有“花中神仙”、“花贵妃”、“国艳”等美誉。南宋陆游有诗:“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还在他的另一首诗中描绘到:“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的花繁叶绿。在皇家园林中,海棠花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取“玉棠富贵”之意。

  本套邮票展现了楸子、西府海棠、河南海棠、三叶海棠四个品种。其中,西府海棠因曾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喜爱而闻名。2018年是周恩来同志120周年诞辰,本套邮票的发行也体现了对这位伟人的纪念。本套邮票采用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法,以花枝局部为中心,精谨细腻地描绘出唯美的画面效果,画面中既有肆意盛开的花朵,也有含苞未放的蓓蕾,花瓣、花丝、叶片,栩栩如生。画面整体背景为淡雅米色,突出了海棠花的素雅风骨。

  该套邮票由我国著名画家龚文桢设计,由马荣、尹海蓉雕刻,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胶雕套印工艺印制。

  一睹芳容:《海棠花》特种邮票小版张

  一睹芳容:《海棠花》特种邮票版票

2018年上半年发行了17套纪特邮票,集邮本子经过投票,获得了最佳邮票883票,最差邮票799票,通过整理各枚邮票所得的票数,得出如下列表。

获得最差邮票的分别是1马克思、2助残日和3古代科学家及著作。

获得最佳邮票的分别是1海棠花、2当代美术作品选、3红楼梦。

2018年上半年没有6枚以上的大套票,17套纪特邮票总枚数仅45枚,平均枚数仅2.65套。俗话说,没声音,再好的戏都出不来。在邮票设计领域,没有多的枚数,再好的设计也不凸显。因此上半年邮票显得比较平淡。

自2013年起邮票题材交给不合适的设计师,不合适的设计手法明显减少,原创设计明显增多,邀请社会上知名美术大师的邮票越来越多,整体设计水平也大幅提升。另外在雕刻版、印刷工艺上也精益求精,整体水准较前20年有大幅提高。

2018年上半年受到诟病较多的是马克思、助残日和古代科学家及著作。这三套邮票各有各的问题。马克思采用了雕塑作为主体,使用的底色和雕塑类似,雕塑本身不讨喜,设计出来的邮票效果也就不讨人喜欢。假设用历史照片勾勒线条,用雕刻版去印刷,就不会次于以前发行的马克思邮票。有些素材不太适合纳入邮票,如剪纸、皮影、雕塑、木刻、单色照片等,堪称“票房毒药”,这些素材没有经过精心装饰直接搬用,效果会非常差,而使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和通常表现手法相比有非常大的劣势,常常被集邮爱好者唾弃,如《木兰从军》、《牛郎织女》等。所以《马克思》夺得2018年上半年最差,不奇怪。

助残日是设计难度较大,使用的设计手法是图标式,诠释了助残这个主题,从考试角度来说,是合格的,总比2016年的扶贫日跑题好得多。无奈题材不讨喜,在半年的题材里只能屈居老末。这好比各省考生用的是不一样的考卷,最后却要在全班里排名,总是有比较吃亏的考生。

《古代科学家及著作》则非常可惜。按理这个题材不应该有这么差。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单色、人物重复,书籍不适合直接搬到邮票画面表现,古代题材以工笔画手法更符合集邮爱好者口味,使用现代素描手法这是第一次尝试,人物形象也很生动。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口碑呢?“票房毒药”里有一条,就是单色照片。将古代人设计成现代照片的样式,不太符合集邮爱好者的想象。其实这套邮票只要使用雕刻版,将素描照片转换为雕刻版单色线条,就会得到升华,而很可惜2018年上半年雕刻版很少。

对《中央美术学院》不满集中在一片雾霾,惨红一片,设计主题不突出,想求全却大相径庭,不知道表现什么等。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的最高等级学府,由本校的设计团队的邮票,出来的效果甚至不如以前的其他学校系列邮票,对不起这个金字招牌。

拜年进入了审美疲劳期,而且使用少数民族做主图引不起广泛共鸣,整体没有过年气氛,所以得到最佳提名是最少的,但是它又不是那么差,所以最佳、最差得到的票数都很少。

与拜年类似的是元宵节,最佳、最差提名都少。人物造型不美,但是表现了几个温馨的元宵节场景,画面表现又是合格的。绝大多数同学在学校里的表现都是这样,既不是最好的几个受到老师表扬,也不是最差的被罚站。

2018年较差的邮票绝多数都是原创设计,这个是出乎意料的。一般而言装潢设计会得到胜之不武的评价。哪怕是一个斑驳的古画得到了非常精心的修复。这是两种不同设计手法,术业有专攻,各有各的优劣。

第13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使用了照片,红旗却是用矢量图加上去的,拿着放大镜一看就会觉得很别扭,因为这骗不了人的眼睛。至于上方人物宣誓就职被一些人戏称飘在空中,倒是这次邮票设计的亮点,在背景的绿水青山和宣誓就职。宣誓就职是人大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可以作为主图来表现了。人大邮票每次仅一枚,表现手法单一,每次能有小小的突破已属难得。

中国剪纸一开始众人均期待类似国外镂空设计,或者是雕刻版,正式发行后仅仅是普通的胶版。前面已经提到,剪纸是票房毒药之一,最终效果能达到这样,已属不易。年连续发行9年年画,非常强势,到最后有点疲劳,而不发了又有点想念。剪纸恐怕要比年画要弱很多,总共会发几组呢?

喀什风光使用了照片作为设计,那么照片的质量就决定了邮票的质量。最后出来的效果是一般般。不好也不差。装潢设计带来的就是门槛较低,这样的邮票功夫都花费在照片的选择和修整。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和近期发行的大会邮票手法类似,它虽然以会徽为主图,好歹背景有一些元素,比大白底放一个呆呆的徽志要强那么一些。对于这样的题材,这样的设计已经算用心了。

清正廉洁使用了工笔画,喜闻乐见。所以评价也由负转正。这套邮票没有太多亮点,也没有槽点。

屈原邮票比17年的张骞获得了多得多的好评。邮票比较生动的诠释了屈原的形象,背景做了很多细致处理,只有深入了解屈原才可以了解为什么这么设计,比较用心。

丝绸之路文物得到了较高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工艺取胜,最终效果非常亮眼。文物邮票近几年设计水平提升很快,无论是2012年的《国家博物馆》,还是2016年的殷墟,2017年的凤文物,都非常棒,雕刻版表现从青铜器向骨器、玉器发起挑战,青铜器邮票水准堪比老纪特的《殷商青铜器》,不是2003年的渣渣《东周青铜器》可以比的。

戊戌年没有获得前三甲,这意味着戊戌年没办法像四轮猴那样获得最佳邮票了。狗的形象细节还有提升空间。

当代美术作品选2摒弃了1组里的书法,专注表现画作,说明画的受欢迎的程度远大于书法。这实际就是邮票设计的本质,它就是以画面精彩来吸引人的。当代美术作品选这个系列远比18年新开的剪纸、古代科学家及著作要强,却近30年才得到延续。系列邮票还是以强势,神受欢迎的题材为好,那些中等题材,还是以发行大套票为好,以免出现烂尾系列。

红楼梦邮票得到的最佳并不是最多,而最差邮票票数是最少的。红楼梦人物形象很美,在神的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海棠花是上半年最受欢迎的邮票,它以工笔画为设计手法,表现了四种海棠。从邮票最终效果看,以两种花色为区分,相同花色则容易混淆。这也是不同花卉的欣赏素质不同。海棠花比牡丹菊花,那就差得远,能表现成现在的样子,设计师的妙笔贡献不少。海棠花背景黄色不讨喜,面值宋体过于突兀,简单的线条边框不美。这些都可以深入雕琢的。

2018年上半年17套邮票有10套使用了宋体作为面值字体,30*40,30*50mm票幅占了绝大多数,极度缺乏变化。

有人说要尊重设计师的个性和选择,人们的分歧和不同并无对错之分,各有各的道理,这么做也行,那么做也行,不必认真。消费者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强求设计师。因为消费者不一定就正确——相对主义嘛。如果连最终消费者也避免争论和深入的对话,没有了为达到共同目标而产生的苦恼、思索、辩论、鼓励等等,都越来越少,冷漠和不关心就油然而生。最终消费者、设计者、邮政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就必须“认真”,必须较真,绝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凑合。

现在全年函件仅剩30亿件,纪特邮票贴用更是少之又少,纪特邮票的欣赏属性大大增强,再不在各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大部分消费者说不出所以然,只会觉得这套邮票不是精品,那套邮票也不是精品,而购买欲望寥寥。

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

中国邮政定于2018年3月25日发行《海棠花》特种邮票一套4枚。全套邮票面值为4.80元。

海棠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和丰富的品种,因其花色娇艳、婀娜多姿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公共绿地都广泛运用海棠进行植物造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海棠花也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有“花中神仙”“花贵妃”“国艳”等美誉。南宋陆游有诗:“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还在他的另一首诗中描绘到:“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的花繁叶绿。在皇家园林中,海棠花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取“玉棠富贵”之意。

本套邮票展现了楸子、西府海棠、河南海棠、三叶海棠四个品种。其中,西府海棠因曾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喜爱而闻名。2018年是周恩来同志120周年诞辰,本套邮票的发行也体现了对这位伟人的纪念。本套邮票采用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法,以花枝局部为中心,精谨细腻地描绘出唯美的画面效果,画面中既有肆意盛开的花朵,也有含苞未放的蓓蕾,花瓣、花丝、叶片,栩栩如生。画面整体背景为淡雅米色,突出了海棠花的素雅风骨。

该套邮票由我国著名画家龚文桢设计,由马荣、尹海蓉雕刻,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胶雕套印工艺印制。(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6年发行的花卉邮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