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豫剧团下乡演出视频,现在哪里演出?是在新桥镇李楼?

项&城&闫&姓&六&百&年&&【闫涛整理/文】
&&&&&&&&&&&&&&&&
项 城 阎 姓 六 百 年
阎涛整理并文&&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12.sinaimg.cn/small/0027obXkgy6QNe8jFXR8b&690" NAME="image_operate_77564"
ALT="项&城&闫&姓&六&百&年&&【闫涛整理/文】"
TITLE="项&城&闫&姓&六&百&年&&【闫涛整理/文】" />
&&&&&&&&&&&&&&&&&&&&&&&&&&&&&&&&&&&&&&&&
闫姓起源:
闫姓为阎姓的别支。据《姓谱》载,分闫、阎二姓。又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后来天水郡和河南郡也是闫姓望族。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百家姓》里两姓并存,在项城是二字通用的。
闫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源出有三:
1、相传泰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闫,称闫氏。&
2、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
3、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闫姓人口:
闫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人口近四百万,占全国人口的0.27%。如今,阎氏族人分布广泛,尤以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省多此姓,其中河南、山东、河北三省闫氏约占全国汉族阎氏人口的58%。闫姓在项城市排第九大姓,仅次于张、王、李、刘、赵、田、马、高姓,人口近4万,占项城总人口的2.33%。
族谱文献:
山东楼目闫氏族谱一卷,(清)闫一侯、闫一昌同修,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栖霞镇栖霞小寨子方村。
山东昌乐闫氏家谱五卷,(清)闫世绳编,闫愉补编,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树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湖北宜昌紫阳村闫氏续修族谱四卷,(清)闫大镛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雅望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长沙高桥闫氏支谱十七卷,首三卷、末三卷,(民国)闫振冰主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赣榆亚闫氏宗谱,著者待考,三幅油布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赣榆县档案馆。
现在阎姓人口众多,分支家谱也多。项城阎姓从明初阎经迁项至今,共修撰过五次家谱,时间分别为:
第一次明崇祯七年(1634年)秋,直隶广平知府阎暖(进士)修;
第二次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春,阎培德修;
第三次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阎典唐续修,为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第四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夏,十七世孙阎松墅修,现被收藏在河南省项城市档案馆;
第五次是公元一九九八年元月由阎汝杏题序、阎钦莱后记、阎坤林、阎至强、阎钦舜、阎本亮等31人续修。
项城闫姓起源:
从泰伯开始是第一世,第二世第三世均失名,第四世仲奕,第五世闫寨,第六世闫伊人。第七世闫考,第八世闫终余,第九世闫静,第十世闫根,十一世闫突,十二世闫志,十三世闫贝、闫碗,十四世闫贝子闫不屈,十五世闫兴,十六世闫恒,十七世闫仁辅,十八世闫秘、闫严,十九世闫秘子闫璠,二十世闫朝歌······到了项城阎姓始祖阎经公时,已是第八十世矣。《项城阎氏宗谱》有云:“盖泰伯曾孙被武王封阎乡,因以为姓,瓜瓞绵延,代有显赫,项祖阎经公,明洪武间,荷戈从征,始家金陵(江苏南京),自濠梁(安徽凤阳)徙秣陵(河南项城),盖以农事创基云。”【摘自《项城县志》及《阎姓族谱·第一卷》】配杨氏,生三子,长阎敬,次阎玉,三子阎四公。去世后葬老项城北阎楼东头关帝庙东北九十余步长,长门阎敬子孙昭穆附葬。坟茔地,子午向,长廿一弓四尺,南北同宽,十七弓,计一亩五分四厘,直至第六世锦、钦、斧、镇兄弟四人迁贾岭路阎庄各自建墓。
项城阎姓辈分:
从十四世至三十四世辈分,共三十世依次为:
&项城姓阎分布:
二世祖阎敬(阎经长子)从老城阎岗徙出始迁贾岭镇路阎庄。
至十八世阎盛金迁贾岭镇阎老寨;阎盛兆迁贾岭镇韩庄;阎盛仪迁贾岭镇老雷子庄。
二世祖阎玉(阎经次子)【注:以下阎简化为闫,其实皆为阎】玉之季子闫英从老城闫岗迁丁集镇南张庄。九世闫轫自丁集镇南张庄迁驻马店平舆县和店南头李平士庄;闫(车与启的合体字)自丁集镇南张庄迁驻马店平舆县和店西张庄;闫巴土自丁集镇南张庄迁贾岭镇王楼村,后辈人十四世的闫增仁、闫增信从贾岭镇王楼村迁至驻马店平舆县大李庄。十二世闫家福自丁集镇南张庄迁至贾岭镇老雷子庄;闫家梓自丁集镇南张庄迁驻马店平舆县和店大李庄西闫庄(原甘庄);闫甲材自丁集镇南张庄迁贾岭镇大刘庄。十七世闫松明自丁集镇南张庄迁贾岭镇黄楼王庄。
五世闫世魁从老城闫岗迁贾岭镇路闫庄,九世闫国秀自贾岭镇路闫庄迁淮阳县新站乡北苇园东屯庄;十世闫学易、闫学孔自贾岭镇路闫庄迁贾岭镇涂庄;闫学孟自贾岭镇路闫庄迁高寺镇板桥西闫庄;闫学易曾孙闫华宗自贾岭镇涂庄迁高寺镇东瓦房店,其三子闫怀璋从高寺镇东瓦房店又迁老城南殷庄。
五世闫世强从老城闫岗迁淮阳县新站乡北苇园东屯庄,次子闫仪又从淮阳县新站乡北苇园东屯庄迁永丰闫庄;十一世闫济自淮阳县新站乡北苇园东屯庄迁项城老城北关,三子之长子闫文楧又从项城老城北关迁高寺镇任庄,闫文楧三子之四子闫锡鍷自高寺镇任庄迁丁集镇南张庄。十四世闫玉林自永丰闫庄迁安徽省临泉县鮦阳城火星街;十五世闫锡如及其兄(失名)自永丰闫庄迁沈丘县赵德营镇。
七世闫廷槚自老城闫岗迁贾岭镇闫老庄,三子之长子闫埰迁贾岭镇闫庞庄。
闫廷梓(字子材,号新泉,明赠奉政大夫、南京户部江西司郎中、深州知州,举人)、闫廷楠(字子香,号德泉,明邑庠生)自老城闫岗迁贾岭镇闫老寨。曾孙闫如惠自贾岭镇闫老寨迁贾岭镇闫梅庄;十三世闫据德自贾岭镇闫老寨迁贾岭镇闫艾庄;闫法自贾岭镇闫老寨迁驻马店息县琉璃庙又移庞家湾。十世闫烨、闫元方自贾岭镇闫老寨迁贾岭镇黄集后祁庄禹门庄东头。闫镕(字仁甫,庠生)迁淮阳县新站乡莲池西朴庄。廷梓后人二十世闫秉均迁贵州,二十二世闫德良迁信阳市罗山县。
廷楠后人十世闫锥自贾岭镇闫老寨迁贾岭镇闫董庄,闫锥长孙闫懋言自贾岭镇闫董庄迁丁集镇西田庄;次孙闫懋植自贾岭镇闫董庄迁丁集镇河北闫庄;三孙闫懋迪、四孙闫懋学、五孙闫懋图(字照,又字东璧)自贾岭镇闫董庄迁丁集镇西闫窑。十世闫镏自贾岭镇闫董庄迁三店乡闫楼,四孙闫际南(字运武,号西野,监生)自三店乡闫楼迁李寨镇小黄庄。十世闫万象自三店乡闫楼迁贾岭镇闫破楼。十世闫鍠自贾岭镇闫老寨迁贾岭镇路闫庄。二十世闫钦宇自贾岭镇闫破楼迁驻马店平舆县庙岔村。
九世闫壝(字祈之,庠生,闫炤三子)自老城闫岗迁三店乡大赵庄,四子闫钜由三店乡大赵庄迁三店乡大赵庄大曹庄,曾孙闫甲桢由大曹庄迁老城闫楼,十八世闫盛营自三店乡大赵庄迁贾岭镇杜庄。九世闫玺(庠生,闫炤四子)自老城闫岗迁贾岭镇闫小寨,曾孙闫矩自贾岭镇闫小寨迁贾岭镇宦庄;闫橘自贾岭镇闫小寨迁王明口镇陈州营闫庄。九世闫安自老城闫岗迁李寨镇大位庄大黄庄。
十一世闫士伟自老城闫岗迁贾岭镇黄集西新闫庄;闫士厚、闫士龙自老城闫岗迁贾岭镇王楼西北闫庄;闫士民自老城闫岗迁驻马店平舆县和店西南关庄;闫士任自老城闫岗迁贾岭镇闫梅庄。
十一世闫浚(字魏公,廪生)自老城闫岗迁王明口北闫寨村,曾长孙闫玉书(字瑞国,国学,荥泽县教谕)自王明口北闫寨村迁王明口郭楼村,后世闫炳渊自王明口郭楼迁三店乡王庄。十八世闫盛祥(字瑞甫)从王明口北闫寨村迁老城南街,又迁老城东南土屯。
十一世闫丛、闫涑、闫硏、闫(氵颖)自老城闫岗迁官会镇大王营;闫硏次子闫甲枢、三子闫甲椳自官会镇大王营迁贾岭镇闫董庄;闫(氵颖)后人十六世闫淑鲁自官会镇大王营迁至贾岭镇闫庞庄。
十一世闫汴自老城闫岗迁丁集镇王楼,曾长孙闫立基由丁集镇王楼迁丁集镇王楼范桥,闫立基四子闫(钅介)由范桥迁老城东南陈楼。
十一世闫浵自老城闫岗迁李寨镇大士庄。
十二世闫甲越(字佩韦)自老城闫岗迁三店乡龙王庙村,后人十六世的闫之秀从三店乡龙王庙村迁贾岭镇闫老寨北祁庄,次子闫松竹又从闫老寨北祁庄迁回三店乡张龙王庙村。
十二世闫甲棣自老城闫岗迁三店乡大赵庄;闫懋昭(字思明,国学)自老城闫岗迁丁集镇;闫楹(字端)、闫盘(字静斋)自老城闫岗迁贾岭镇小闫庄。十九世闫至真字贾岭镇闫小庄迁湖北省监利县。
十二世闫宗李(字白)自老城闫岗迁三店乡石庙北闫庄;二弟闫宗柏自老城闫岗迁官会镇石桥;三弟闫慎言自老城闫岗迁贾岭镇西陈庄;四弟闫大有(字庆也)自老城闫岗迁官会镇范桥。
闫宗李之子闫复元自三店乡石庙北闫庄迁贾岭镇黄集村,长子孙闫松埅(字静林,号凝道,议叙武昌军功)自贾岭镇黄集村迁秣陵镇油坊街;次子闫文蔚自贾岭镇黄集村迁官会镇郑楼。
闫宗柏长子闫静修自官会镇石桥迁至丁集镇闫庄。
闫慎言之子闫天植自贾岭镇西陈庄迁贾岭镇西闫庄,后人十八世的闫会、闫收自贾岭镇西闫庄分别迁入新桥镇和老城,三子闫光然自贾岭镇西陈庄迁至贾岭镇李店村,曾长孙闫锡贵自贾岭镇李店村迁至新桥镇王吕庄。
十三世闫熣(字灿岚,庠生)自老城闫岗始迁王明口镇种岭村。二弟闫灼(字华亭)始迁王明口镇闫湾村,葬李湾村(就是现在的闫湾村)东北一里,闫培诚之子闫锡伯(国学)由闫湾迁贾岭镇祁庄村后住路闫庄。三弟闫熖(字燃明,国学)始迁王明口镇夏庄村。四弟闫熉始迁王明口镇闫湾张吴庄村。
&二世祖闫四公(闫经季子)自老城闫岗始迁淮阳县朱集乡闫营。
七世闫虎自淮阳县朱集乡闫营迁驻马店上蔡县孟营,其孙(失名)自驻马店上蔡县孟营迁上蔡县芦村;后人十三世闫宏毅、闫宏沈自上蔡县芦村迁驻马店平舆县庙湾东南闫庄并高阳店;闫宏沈孙闫德章自驻马店平舆县庙湾东南闫庄并高阳店迁项城李寨镇勤俭庄,子闫锡发从李寨镇勤俭庄迁李寨镇宗庙西小闫庄。到了十八世由弟兄二人(均失名)从李寨镇宗庙西小闫庄迁永丰王楼并张五家,二十世闫钦福住项城市东大街。闫宏毅子闫得发自驻马店平舆县庙湾东南闫庄并高阳店迁平舆县庙湾东南袁庄,闫得发三子闫青一自平舆县庙湾东南袁庄迁平舆县庙湾东南八姓庄。
十世闫三锡自淮阳县朱集乡闫营迁项城市官会镇甘庙东闫营,曾孙闫多财由官会镇甘庙东闫营迁官会镇陈庄。
十一世闫玉春自淮阳县朱集乡闫营迁沈丘县莲池乡东南李营。
十一世闫淇自淮阳县朱集乡闫营迁淮阳县新站乡田口,堂侄闫朴诚(字宇真,号质庵)自淮阳县新站乡田口迁淮阳县朱集乡闫营北李楼。
十二世闫景龙自淮阳县朱集乡闫营迁项城市永丰乡西闫庄。
十三世闫士魁、闫士柳、闫士科自驻马店上蔡县孟营迁安徽省临泉县鮦阳城西北小闫庄。十四世闫说迁驻马店平舆县和店大位庄,其孙闫玉来、闫文行由驻马店平舆县和店大位庄迁项城市官会镇代桥后大李庄。十五世闫明道、闫化远由安徽省临泉县鮦阳城西北小闫庄迁驻马店平舆县和店集;十六世闫书奎自驻马店平舆县和店迁平舆县庙湾南念张庄闫明府由安徽省临泉县鮦阳城西北小闫庄迁驻马店平舆县和店闫庄。
十三世闫中礼自淮阳县朱集乡闫营迁淮阳县新站乡王拱楼。
十四世闫克己(字次戊,贡生)自驻马店上蔡县芦村迁贾岭镇大刘庄。
十五世闫永康由安徽省临泉县鲖城西北小闫庄迁贾岭镇闫梅庄;十八世闫盛瑞、闫盛世自贾岭镇闫梅庄迁贾岭镇王竹园宋庄。
十八世闫金生、闫生文由官会镇大王营迁莲花办事处栗营村。
其它,另有周口市八一路北段闫庄胡同原名周口市东闫庄,闫姓共八门,往上可追溯到第十八世,历代相传是从项城市迁入的,迁入年代不详。第五次撰修项城市闫姓宗谱时,应周口市印刷厂闫洪礼的要求续入,他说其曾祖父闫盛常、祖父闫普庆、父亲闫家义,本人汝字辈改“洪”字。根据派系列入宗道,“洪”代“汝”,后世“鸿”可用“汉”代替。
&项城阎姓名人(略)&&&&&&&&&&&&&&&&&&&&&&&&&&&&&&&&&&
整理并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地址: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桥镇李楼村委会
项城市新桥镇南李楼小学地图项城市新桥镇李思庄免烧砖厂--企业档案
主营概要:
你是不是在找
基本信息:
你所看到的信息主体未进行实名认证,资料及信息可能过期或有误,。
企业文化:
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综合指数:
资质齐全 37科技兴企 21产品丰富 28 97 27
你认为此页信息准确吗?
地图标注:
推荐企业:
相关企业搜索:
众加商贸网版权所有,浙ICP备号项城乡村岁月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项城的历史太久远了!原始社会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传说,颛顼帝未称帝之前曾在高阳丘居住,因此号称高阳氏。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据考证,这一带有属于龙山文化的骨头冢、高丘寺等遗址、有属于裴李岗文化的后高老家遗址。不过这些都是经过考古发掘出来的,没有文字记载。而有文字记载则应提到隋代设立的项城县,汉代设立的项县,再往前推就是西周分封的项子国。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天下诸侯反叛。西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姬发,在姜子牙等文武大臣的辅助下,率领八百诸侯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消灭了纣王主力部队,然后一举攻克商的都城朝歌,商纣王举火自-焚。从此,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姬发就是周武王,都镐京(今西安)。史学家把姬发建立的周朝称为西周。  当时商朝刚刚灭亡,其旧族部落还在,周武王为了巩固王室政权的统治,慑服商朝遗民,就把姬姓子弟、异姓功臣、先贤后裔、异姓部落联盟首领和殷商王族遗民,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代替他去统治这些地区,以达到拱卫王室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可惜雄才大略的周武王寿命不永,在位仅仅二年就去世了,享年约四十四岁。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就是周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四弟、成王的叔叔周公旦辅政。周公旦继续采取武王的分封制度,一直持续到周成王的儿子周康王姬钊时,又先后大举分封了一系列诸侯国,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又云:“周之子孙,若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显诸侯。”  周朝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大约一百二十多个,其中较大的姬姓诸侯国如鲁、燕、魏、管、蔡、曹、郕、霍、卫、滕、晋、吴、虞、虢、蓟等国,异姓诸侯国如齐、楚、秦、越、宋、陈、许、徐、申等国。这些诸侯国并不是独立的,他们必需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定期向周王室朝贡、述职,根据需要还要向周天子服役,出兵勤王征伐,就是这些诸侯国国君的任免以及后代诸侯的继承,也必须经过周天子的同意,他们都是周王朝的附庸。这些诸侯国大多是公、侯、伯等爵位,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等国家,封国地域也较为辽阔。  淮水中上游地区历来为上古民族杂居交错之地,况且又为商王朝统治的旧地,周朝又在这里分封了顿、沈、项、息、蒋、曾、唐等诸多姬姓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大多为子爵小国,封地不过百里。“项”,就是其中之一的子爵诸侯国,故史称“项子国”。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世系大多都有历史记载,而项子国的第一代国君和以后的各代国君是谁,因为其国小力弱,影响力有限,其国情几乎无文献资料流传,今天已经无从考查,仅存“项封于汝阴”几个字,现在所能知道的就是它是姬姓诸侯国。  项子国,商朝时期就有一个子爵小方国“项”,不知为何姓,其国濒临洧水,约在今天的西华县一带。洧水,即今双洎河,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这个子爵小方国“项”,有地仅方圆百余里。周灭商,弱小的项子国没有出兵救商,也没有支持武王伐纣,于是武王灭掉了这个项子国,封同姓项子国(这两个项子国并不同姓),国向东移百多里。  为何这个姬姓小国也叫项子国呢?因为“项”的本义是颈的后部,泛指脖子。中原北临黄河,南控长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项子国地处中原腹部,如同人的咽喉、颈项一般,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周天子分封项子国,目的就是要他能够紧紧掌握这个咽喉要道,为周王朝监控东方各国,防止商族后裔、蛮夷小国造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项子国封地大致包括今天的项城东部和沈丘的大部,地跨颍水,都项(即今天的槐店西南谷河与沙河交汇的地方,也就是今项城市郑郭镇后师寨与华佗冢之间,地跨谷水),土地百余里,人不足千户,车不足百乘。  项子国西有顿国,子爵,都顿(即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及李岗与冢子王庄之间),辖地大致在今商水县东部和项城市西部。春秋时期因陈国所迫,迁都于今项城市南顿,称南顿子国。第一任国君是姬弱,时人称为弱顿子,受封时间当在周武王或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姬弱和周武王是什么关系,其后共历多少代国君,因史料缺乏,无从考证,只知道在鲁定公十四年(前496)被楚国和陈国灭掉,并入楚地。其国存在了550年左右。(关于顿子国的兴亡有另文《南顿、鬼修城和顿子国》专述)  项子国东面、南面和西南面是沈子国,北面是陈侯国。  项子国,隶属于周天子。西周的时候,姬姓诸侯国之间的血缘关系还比较近,他们还能够保持友好的关系。况且当时周天子的权势很大,是天下共主,可以命令各诸侯国,各诸侯摄于周天子的威严,对周天子也比较尊敬。即使是那些异姓诸侯,稍有不慎,随时都有被周天子灭国的可能,所以他们对周天子必恭必敬,经常向周天子进贡朝奉,从不敢胡作非为。所以当时除了异族的骚扰之外,几乎没有发生过多少战争。项子国受周天子庇护,日子过得相当悠哉悠哉。  可是,到了周平王东迁以后(此后称东周),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虽然还在,但是权势已经渐渐弱了许多,各诸侯国对他的尊敬已经大大不如西周,比如位于长江中游的子爵之国楚国就敢问鼎中原。较大的诸侯国为了称霸,往往打起尊王攘夷的口号,相互攻伐。不但异姓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就是同姓诸侯国之间,随着年代的久远,血缘关系越来越远,也往往相互发动战争,胁迫别国尊其为霸,所以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一说为吴王阖闾)等“春秋五霸”,周天子也不得不依附这些强大的诸侯国而生存。一些小国惶惶不可终日,害怕有朝一日被他国灭亡。项子国虽然还继续存在着,但国小力弱,随时都有被灭国的危险,因此整日担惊害怕。  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朝已经和一个子爵小国相差无几,对各诸侯国已经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各诸侯国更不把它放在眼里,不但不向它进贡保护它,甚至敢于和它对抗,如晋国大夫韩赵魏三家不经周天子的许可,就瓜分了晋国,分别自称起诸侯来,周天子也不得不承认其诸侯地位。  这时候,无论是同姓诸侯国还是异姓诸侯国,为了扩展各自的实力和地盘,开始相互兼并起来,战争就发生得相当频繁了。原来春秋时期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如鲁、宋、陈,渐渐衰落下来,而一些原来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如韩、赵、魏渐渐强大起来,他们先后灭掉了一些小诸侯国,于是就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对峙的局面。  据《左传·僖公十七年》(鲁僖公,即鲁釐公,名姬申,鲁僖公十七年当为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载,鲁国在淮(即后来的临淮郡左右)与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等会盟,目的是防止楚国向北侵伐,鲁、齐两国军队都驻在项子国。鲁、齐既是同盟国又是此次会盟的核心,相互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会盟结束后,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各归本国,而齐桓公向南发动了击灭位于淮南的英国(偃姓,即蓼国,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一带)之战。鲁釐公为了与齐桓公抗衡,也急匆匆派军队彻底击灭了项子国。从此项子国国名被取消,仅存项地名而已。  项,作为四等子爵小国,一直默默无闻,史书不见记载,只有初封与亡国之事记了简单一笔。但《项氏族谱》倒记载了项子国的君位传承。项子国第一任国君叫季毂,也叫姬固,是武王的异母弟,也是最小的弟弟。季毂传次子衍,衍传长子悠乙,悠乙传次子穷曜,穷曜传长子叔泄,叔泄传长子骈贞,骈贞传长子仁己,仁己传次子惠夫,惠夫传长子延革,延革传长子曲蜗,曲蜗时国被鲁灭,存国仅四百余年。曲蜗及族人有的被迁到鲁国,有的逃奔于江淮之间,后代子孙为纪念故国,遂以原国名为姓,即项氏。  鲁灭项一事,《左传》记载为鲁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而《公羊传》、《谷梁传》却记载为齐桓公于三十九年(公元前647)齐灭之。齐国灭项,确有其事。周襄王五年(齐桓公姜小白三十八年,前647)春,项国君主项子因不服春秋霸主齐桓公之令,致使齐桓公大怒,因此在当年夏季出兵一举灭之。齐桓公由此树立起了自己春秋第一任霸主的威望。不过,不久齐桓公又在贤相管仲的劝告之下恢复了项国。  实际上,齐桓公并未真正灭亡项国,也未进行什么杀戮,只不过利用“灭项”之举来树立自己的霸主威信,因此,谷梁赤在《谷梁春秋传》中就谴责了齐桓公灭项一事,但他又说齐桓公还是有“存亡继绝”之功的,所以在文中多为之避讳:“灭项,孰灭之?桓公也。何以不言桓公也?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齐国灭项又复项,鲁国灭项,前后相差只有四年。左丘明认为齐国虽然灭项,可又恢复了项,有“存亡继绝”之功,所以在《左传》里没有记载,只记载鲁国灭项一事。若不是《谷梁春秋传》记载了齐国灭项这件事,人们根本就不知道项子国曾两次被灭掉。  鲁灭项以后,项子国在鲁国南,距离项国很远,中间还隔着宋国,鞭长莫及,无法管理,鲁釐公不得不放弃,灭项之后即弃项撤军。而当时楚王正雄心勃勃地向北方发展,二十年后(前623),项地被楚国吞并,成为楚国一部分。到楚穆王熊商臣执政时期(前625~前614)改称“厥貉”,楚昭王熊壬执政时期(前515~前489)改称“大冥”。  鲁釐公灭项,不但没有实现向楚国示威的作用,反而自毁长城,去掉了楚国向中原争霸的一道屏障,致使楚王乘机将楚国势力向北扩展到沙颍河中游一带地区。  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即位,秦昭王对其非常轻视,派遣大将白起攻打楚国,一举夺下巫、黔中两地,并于公元前278年攻下楚都城郢,向东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向东迁往陈,以项为别都(即陪都)。楚王曾把项地封给公子燕,以稳固统治。  芈燕(公子燕,又称项燕),是斗伯比、斗克黄的后人。周平王七年(前764),楚国国君熊仪逝世,其子熊坎(楚霄敖,前?~前758)继位,尊熊仪为“若敖”,楚国君主自此始有谥号,并诞生了若敖氏一族。熊仪生庶子取名伯比,字子文,传说其被老虎用乳喂大,因此号榖於菟。於菟,就是荆楚人对老虎的别称。伯比后来被封于斗邑(今湖北郧西),以邑取姓,称斗氏,史称斗伯比,从此楚国开始有若敖斗氏一族。  在楚国的历史上,斗氏一族曾多此担任“令尹”一职,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周定王二年(楚庄王熊侣九年,前605),楚国令尹斗越椒杀了上柱国蒍贾,组织若敖氏之军驻扎于烝野(今河南新野),准备在楚庄王率军攻击郑国后回师时予以伏击。农历七月,楚庄王率楚军与若敖氏叛军大战于皋浒(今湖北襄樊西部),经过苦战,楚庄王杀斗椒,灭了若敖氏,史称“若敖氏之乱”。  战国时期,斗伯比的后代斗克黄(字子生)之后裔芈燕受封于项(今沈丘槐店西南),附庸于楚国,楚王由此不但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还多了一个与中原诸夏争霸的重要桥头堡。芈燕遂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项氏,也叫项燕,项羽为其曾孙。但要注意,姬姓之项氏与芈姓之项氏决不能混为一谈,其来源不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改陈地为颍川郡,以陈为县。项地归属颍川郡,只有项地名仍无行政区划名。西汉高祖在项地设置项县,属汝南郡。东汉时仍为项县,属汝南郡。三国时期,仍为项县,在曹魏统辖区域之内,隶属陈国。晋代项县名称未变,西晋时先属陈国,后改属梁国。  南北朝时,项县名亦有变化。南朝刘宋时曾改项县为项城县,增一“城”字,属于豫州陈郡。而北朝北魏、北齐、北周均称项县。北魏时项县隶属陈郡,北齐时项县改属信州。南朝齐、梁都仍称项县,梁时项县属殷州。北朝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在项县侨立秣陵县,隶属北丹阳郡,因此项县县治也称秣陵。项县仍隶属陈郡。  隋朝统一中国后,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始增一“城”字,确定为项城县,至此,项城县的名称就固定下来了,再无更改。  五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金代时,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元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明代时,项城县隶属开封府陈州。不过,这以前项城县治一直在在沈丘县槐店镇西南颍水之右的谷水之旁侧(今属项城市境)。到了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黄河决口,项城县治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遂迁于南顿县殄寇镇(南宋时期金国置),南顿县省入项城县。秣陵这个名称也随着县治的搬迁而搬迁,新县治按旧县治的格局重建新治。  1953年冬,因交通原因,项城县政府迁水寨后,老县城俗称城关、老城。1982年改为县辖镇,定名为秣陵镇。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项城市。2005年,项城市撤销老城乡,合并于秣陵镇。
  提起项城,人们立刻想到的就是“莲花”牌味精,或者是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或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袁项城——袁世凯。比起豫东其他县市来说,人们似乎很难把这个小市和千年古县联系起来。  事实上,项城,就其历史而言,堪称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项城这个地名,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的项子国。  西周时,武王伐纣成功,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为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武王大举分封诸侯国,作为屏障。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旦辅政。成王的叔叔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不服,勾结纣王之子武庚禄父造反。周公旦是个大贤人,岂容刚刚建立的姬姓江山社稷被颠覆?果断带领大军平叛。胜利后,周公旦建议成王再次大封诸侯。两次大分封共分封一百二十多个诸侯国,爵分五等,即《礼记》所记载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这些诸侯国中,其中有一个“项子国”,第一任国君是姬季毂。  另据《封神演义》第一百回“周天子分封列国”所说“项封於汝阴”(颍河古称汝水或北汝河),项子国分封时间在武王灭商后,即公元前1041年。这毕竟是小说家之言,不能作为正史来看待,但也不可否认,许仲琳这样写决不是空穴来风,最多也不过把项子国分封时间提前了几年。  可不要轻看这个四等小国,其来头却大得很。据说文王百子,季毂是周武王的异母弟,成王的亲叔叔,武王伐纣时担任虎贲中郎一职,在牧野之战中立下大功。虎贲是武王极为精锐的部队,能在这样一支部队任职,说明季毂的军事素养很高。再者,姬姓诸侯国较高者为侯爵,却寥寥无几,数量稍多一点的为伯爵,大多数为子爵,星罗棋布拱卫着周王室。项国虽为四等子爵,国土方圆百十里,但在诸侯国里并不显得寒掺。  项子国,国在颍水之滨,今谷河与之交汇之处,占据今项城市东半部与沈丘县西半部。国名为何曰“项”?《说文解字》云:“项,形声字,从页从工,工亦声”。“页”指人头,“工”指“工程”、“工地”、“工作”、“劳工”。“工”与“页”合起来表示“推独轮车的人把车绳套在脖后”,本义为参与土木工程劳作者的脖子后部,即脖子上的工作部分——颈的后部,泛指脖子。项子国地处中原腹地,北临黄河,南控长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就像人的脖颈、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可以为周王室抵挡东南沿海的蛮夷小国之侵犯,周王朝对其重视可见一斑。此即项子国得名原因。  据传,季毂传次子衍,衍传长子悠乙,悠乙传次子穷曜,穷曜传长子叔泄,叔泄传长子骈贞,骈贞传长子仁己,仁己传次子惠夫,惠夫传长子延革,延革传长子曲蜗,这十代国君皆以爵称项子。大概至曲蜗时,周王朝已进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齐桓公称霸诸侯。桓公晚年,已近强弩之末之势,南方楚国开始觊觎中原,不断北进,先后灭掉江淮之间的诸侯小国。为防止楚国北上,鲁僖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鲁、齐两国皆驻扎项子国境内。会盟结束,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各归本国,而鲁国趁这个机会灭掉了项子国,曲蜗及部分国人被俘往鲁国。从此项子国国名被取消,仅存项地名而已。《左传》记载为鲁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  鲁国虽然灭掉项子国,入鲁国版土,但项距鲁远在千里,鲁不能统治项地,可谓是鞭长莫及。20年后,楚国又北上,占据了项地。不过,楚国怕坏了自己的名声,暂时没有和鲁国交恶,没有按照惯例在这里设县。灭国后的项子国后世子孙以国为姓,此为项姓的起源。项城,其名也源于项子国。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五霸争强,七国争雄。  楚襄王时期,楚灭陈,国都由郢迁到了陈,以陈为国都,项为别都,时间在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8年)。后来楚将项地封给芈燕(未称国),因此芈燕改称项燕。又一支项姓。  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秦朝,在全国设立郡县制,改陈国故地为颍川郡,以陈为县。项地归属于颍川郡,此时只有项地名而无项郡或项县之名。  一直到公元前206年,刘邦统一天下,在这一带一下子设立了两个县:项县(治所位于今沈丘县槐店镇西南)和南顿县(治所在今项城市南顿),都隶属于陈郡。东汉时期,项县属汝南郡。(《后汉书·地理志》)三国时期,项县隶属于曹魏统辖范围内的陈国。  西晋时期,项县名称没有改变,先属陈国,后改属梁国。(《晋书·地理志》)  南朝刘宋时期,为安置因战乱南迁的北方居民,实行侨置,于项县豪强中设项城令,即项城县令,项城一名首度出现。不过,这个项城令治下只有民而无土,徒有虚名,是为了安慰民心而特设的,算不得真正的行政区划。(《宋书》)南朝齐时侨置北陈郡,领阳夏、西华、苌平、项等县,与刘宋侨置大体相同。(《南齐书》)当时的项城县隶属豫州陈郡,属北朝管辖,东魏、北魏、北齐、西魏、北周根本不认南朝宋、齐的设置,仍称项县。东魏也在陈郡境内侨置了一个北扬州(北齐改为信州)北丹阳郡,治项县城,还在项县境内侨置了一个秣陵县。(《魏书·卷一百六中·志第六》)于是,项城境内始有秣陵这一名称。  隋朝统一中国后,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始增一“城”字,确定为项城县,至此,项城县的名称就固定下来了,再无变动。开皇十六年分置沈州,炀帝大业初州废,又置项城郡。(《隋书·志第二十五》)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于项城置沈州,领项城、颍东、鲖阳、南顿、溵水五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废沈州,以县属陈州。(《旧唐书·志第三十八》)贞观元年州废,省颍东入项城,以溵水(即商水)来属。《新唐书·志第二十八》  五代时期,项城县隶属陈州。宋代,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宋神宗熙宁六年,南顿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哲宗元祐元年复。(《宋史·第三十八》)金代,南顿县境内有殄寇镇(《金史·卷二十五》),即今秣陵镇。  元世祖至元二年(1342),省南顿、项城入商水(时间很短),后复置,隶属于陈州。(《元史·志第十一》)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治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省南顿入项城,项城县治所迁殄寇镇,隶属开封府陈州。此前,项县、项城县县治一直在今沈丘县槐店西南郊。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建国号大顺,下令将项城县改为项州。清初复名,隶属河南省陈州府。民国时期依旧。  1953年,因交通不便,项城县治迁往水寨镇。此前,项城县治在秣陵镇共525年。  1993年12月,项城撤县设市,称项城市,市政府驻水寨。  关于南顿,需要交代一笔,就在分封项子国的同时,周王朝分封的还有一个顿子国。顿子国初在在今商水县城东南11公里处的平店乡李岗村,今项城南顿地界为其地域的一部分。春秋时期,顿国依附于陈国(今淮阳)。楚国北上的时候,顿惧楚背陈而转向楚,时间约在前637年以前。陈怒,大兵压境,顿子失国,奔楚求援并避难。前637年秋,楚王派兵攻陈。陈败,从顿子国收兵。《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楚令尹子玉(即成得臣)率兵占领了焦、夷两地后,在顿地修筑新城后回国,护送顿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使顿子复国,新筑的顿国后来又称南顿子国。这个都邑就是今项城市南顿故城。  顿子国复国后,又不甘心完全沦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496年,顿子国君准备投降晋国,于是便背叛了楚国,同时和陈国断绝了友好关系。楚国便在陈国的帮助下发兵灭掉了顿子国。顿子国灭亡后,顿子国的贵族为了纪念国家,开始以国名为姓,顿姓由此而生。  秦代于顿子国故地置南顿郡。西汉废郡,置南顿县,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市区西南顿镇。后汉沿之。(《后汉书·地理志》)西晋惠帝于此再设南顿郡(时间当在290——306年),下辖南顿县。(《晋书·地理志》)北齐郡废,改县名为和城。(《北齐书·地理志》)隋代复设南顿县,曾与和城县并存。(《隋书·志第二十五》)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南顿省入项城。武周证圣元年(695),割项城置光武县,以县有光武庙故也。景云元年,改为南顿,复古名也。(《旧唐书·志第三十八》)  五代时期,南顿县隶属陈州。北宋和金代时期,南顿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其中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南顿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哲宗元祐元年(1086)复。(《宋史·第三十八》)金代南顿县境内有殄寇镇。(《金史·卷二十五》)  元世祖至元二年,省南顿入商水,后复置。(《元史·志第十一》)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治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省南顿入项城,项城县治所迁殄寇镇。(《明史》)秣陵地名也随之迁往殄寇镇。此后再无南顿郡、县名称。  综上所述,项城在历史上的各段时间统计如下:  自西周初项子国得以分封,至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鲁灭项,存在约400年。  自鲁灭项,至西汉高祖置项县,项地无行政区划共437年。  自西汉高祖置项县,至隋开皇二年增一“城”字,项县名称共用788年。  自隋开皇二年改称项城县,至1993年撤县设市,项城县名称1411年。  自1993年项城撤县设市,项城市名称已用21年(截止于2005年)。  另:槐店作为项县、项城县治共存在1635年;今秣陵镇作为项城县治存在525年;水寨镇作为项城县、项城市政府所在地至今已有61年。  不算项子国和只有项地名而无行政区划两段时间837年,项县、项城县、项城市一脉相承的三个名称合计共有2220年。  结论:项城,不仅是千年古县,而且是双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且无中断。
  自从西周分封项子国(约为公元前1046年。鲁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被鲁国灭亡,项子国国名即被取消,仅存项地名。共延续约400年),到西汉置项县(汉高祖初年。取消建制时间约为438年),再到隋朝改为项城县(隋文帝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项县共延续约785年,无中断),再到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一脉相承的,其都城或县治一直在沈丘县槐店镇西南颍水之右的谷水之旁侧(在今项城市境郑郭镇内)。  据《淮阳大事记》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河决阳武(秦置阳武县,西汉置原武县。明初两县均位于黄河故道。1950年二县合并为原阳县),泛陈州等11州县,由汴至陈,任其泛滥,久不塞治,延续19年。”项城县治深受其害。明宣德三年(1428)黄河再次决口,夺淮入海,泛滥于南,与沙河堤平。已受害三十多年的项城县治槐坊店(非今沈丘槐店回族镇)被彻底冲毁,典吏(低于从九品,称未入流)刘镛上奏请求迁徙县治,于是项城县治迁徙到南顿县殄寇镇(宋金时置),改殄寇镇为秣陵镇,将南顿县并入项城县。至1953年项城县治搬迁至水寨,秣陵镇作为项城县治长达525年之久。1993年12月,项城撤县设市,称项城市,市政府驻水寨。  项子国自分封至国灭,疆域无史料记载。自项子国灭至秦,境内只有“项”地名,谈不上疆域的问题。汉至两晋,项县虽有“更属”,但未易名,疆域无考。东晋至元,不仅“更属”频繁,而且政区也时有“易名”,不过时间都很短暂,其间疆域均无记载。  自项城县治搬迁后,疆域始定,据万历二十八年《项城县志》记载:“疆域四至:府(开封)东南四百里。延(横)七十里,袤(纵)九十里。东距沈丘县六十里,西距上蔡县百二十里,南距新蔡县百二十里,北距陈州百二十里(均系治所驻地间距离)。”“论曰:项旧治在槐坊店(非今槐店),以河(黄河)溢故改迁今所,项遗民虽仍居之,而地则属沈丘矣。今之疆域岂非昔之疆域乎!昔东广而西狭,今东西相方矣,如毛家营、面家集、钱柳店一带,皆远在东北,出今疆域外,而项民居其间者实多。城西不三里,杂以汝阳氓(民,古代民、氓通用)地,而以东、以南、以北未一舍,而为州卫地,州卫民者种种矣。”  明朝以来,项城疆域虽无大变化,但和邻县接壤处,仍时有较小变更。与邻县边界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历史上形成的插花地。据清末统计,插花村共有219个,零星村(即飞地)50个。城(秣陵)西南三里至十二里内三十余村属汝阳县(今商水县)管辖。县北沙河南五十余村属淮阳县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清丈土地时,互有交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仍有插花地。东北与沈丘县插花村,最远者距城九十余里,至界首西三里。北与淮阳县插花村,最远者七十五里。  自1947年至1948年底,民主政府(当为沈项临县和沈项淮县)调整区划,项城县调给汝南、临泉、沈丘、淮阳、商水、上蔡等六县467村,以上各县调给项城县207村。至此,项城县与邻县插花地彻底解决。调整情况大致如下:  县境北部,以沙河为界,西起刘营(今属花园办事处)东至后师寨、华佗冢(今均属郑郭镇),以北归沈丘、淮阳两县,以南归项城县。调给沈丘、淮阳34村(包括槐店河北寨、南关寨),接收淮阳81(实为73)村。  县境西北部,在饮马池、李楼、栗店、贺庄、张双楼、陈庄集等村以南和核桃李、西王坡、西齐坡、任冢、徐庄、吴阁(以上各村今均属南顿镇)等村以东归项城县,以北、以西归商水县。交给商水县100(实为97)村,接收淮阳县79村。  县境西部,在陈满庄、李庄、曹屯、曹庄、杨营、蒋寨(以上各村今均属范集镇)至三叉桥等村以东,桃花沟以南,归项城县,以西、以北属商水县。交给商水县12村、上蔡县35村(包括杨集及以西村庄),接收淮阳县9村、上蔡县4村。  县境西南部,在李五庄、大魏寨以东归项城县,以西属上蔡县。小孙庄、小杨庄、萧堂、大王庄(以上各村今均属李寨镇)以东属项城县,以西属汝南县(今属平舆县);大王庄、李红曾庄勤俭庄、解庄等村以北归项城县,以南属汝南县(今属平舆县)。  县境南部,在大士庄、闻庄、扈庄、周庄等村以东,张庄、欧寨、郭庄、冯庄以北,归项城县,以西、以南归汝南县(今属平舆县)。又在小王庄、路张庄、至白杨树沟以西,小泥河迄杨楼沟以北归项城县,以东、以南归临泉县。(以上村庄除大士庄今属李寨镇,其他村庄今皆属贾岭镇)交给汝南(今属平舆县)、临泉两县41村(包括新兴集寨,即火店或东和店,明称火烧店)。  县境东南部,在拖边沟下游以西、泥河以北和陈庄、苏州李、张庄、顾老庄至直谷头(即直河头)等村(以上各村今均属付集镇)以西归项城县,以东属沈丘县。交给沈丘县28村,接收临泉、沈丘二县11村。  县境东部,自华佗冢、张纸店(此二村今属郑郭镇)等村和郜沟下游直河以西,属项城县,以东归沈丘县。交给沈丘县230村,接收沈丘县18村。  自此,项城县疆域未再变动。地理坐标跨度:北纬33°03′—33°30′,东经114°40′—115°03′。东西宽35。9公里,南北长50公里,面积1078。97平方公里。东临沈丘县,南邻平舆县和安徽省临泉县,西接上蔡县、商水县,北靠淮阳县。市政府驻水寨镇。西北距周口市政府所在地31公里,西北距河南省省会郑州188公里。  项城老县城是明宣德三年(1428)搬迁的,真正开始建设是在正统三年(1438)。那么这中间十年项城县治在哪里?在今项城市李寨镇的项营村,项营原名项城营,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但有人说,项城营是因楚霸王项羽的驻地而得名,极不可能。要知道,项县是西汉初设置的,项城县是隋开皇二年(582)增加一个“城”字得名的,楚霸王那个时候不但没有项县,更没有项城县。  项城老县城,明正统三年(1438)知县胡琏始修,原为土城墙。正德六年(1511)知县张谕增筑,始甃以砖。嘉靖三十六年(1557)训导宋世相增建月城(也叫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其他城池也有在城门内侧的)门四座。万历十六年(1588)知县徐东渐建南北二门外吊桥各一座,三孔;东西二门外砖桥各一座,一孔。崇祯十六年(1643)知县张应弘周围修坚,增高旧垛二尺许。咸丰十年(1860)绅董公议,用高丘寺旧桥砖石七百余车及张君静斋劝捐,共建炮楼九座。宣统三年(1911)阖县绅董集议,用阎氏先人所修白衣阁三间,于步青倡修轩辕庙三间已圮之故砖,修筑坍塌城垣六十丈,修补数十丈。该城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拆除。  项城县老县城,聚落呈东西略长,南北稍窄,西南缺角的长方形。四周城墙外砖内土,城高二丈五尺,广一丈二尺,城墙上留有雉堞垛口。环城有海河,广一丈三尺,深一丈二尺。城周围七里有奇。建有四门,东曰来和门,南曰至善门,西曰重兴门,北曰忠顺门,各门上均建有城楼。四门外有四关。虹河流经城中,形成许多坑塘。  城内主要街道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主街道四条。东大街上有清真街(明清称回回巷,清朝后期改为仁和巷)、油坊街两条南北小街。西大街上有祖师庙街、石羊口街、关帝庙街、南小街等四条南北小街,另有东西向火神庙街一条。南大街上有黉学街一条东西小街。北大街上有城隍庙街一条东西小街。另有黄胡同(今改名文化路)、朱胡同、乔胡同、姚胡同、王胡同等更小的小巷。这些街道都形成于明代。南大街上有上虹桥,油坊街上有下虹桥,虹河水从下潺潺流过。(建国后新辟街道有长虹街、镇府街、松柏堂街、项新西路、项新东路、东海河街等街道)  项城老县城据传是按照四大天门、十三太保、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建造的。从地形上看由东向西像一条疾走的龙,故古有“龙镇”之称。东关为龙首,东关外向东北、东南延伸的两条小街为龙须,左右龙须街均有水井一眼,意为龙眼。稍微弯曲的东大街(弯曲度最大)、西大街为龙身。西关外也有左右两条小街(今仅剩一条),为龙尾街。东大街上的清真街、油坊街和西大街上的石羊口街、南小街等四条小街可看做是龙足(腿),且四条小街两两相近并不相对,很像巨龙迈步行走的样子。  城西南缺一直角,据古县志记载,建城那年,城内发生一起杀父案,为警示后人,知县令抹去一角。抹去的那一部分后来作为义地了,无钱无地之人死去可葬于此。  明清项城县衙及民国项城县署在西大街路北(老粮库所在位置,上世纪五十年代尚有少量建筑保存,现均已不存),呈长方形,自县城迁来时开始修建,后几经修葺,始具建国前的规模。西为石羊口街,东为祖师庙街,南为南小街,稍偏东路南有五六围汉槐一株(今列为县级保护文物),枝繁叶茂。项城县人民政府迁水寨前,驻黉学。  城内有钟鼓楼一座,撞钟击鼓用于报时,在西大街基督教堂(建国后改为搬运站)西面、黄胡同北口东面,楼下即街道通衢,1915年前后因扩展街道拆除。  城内有公馆、祠堂、牌坊数处。阎官宅,在上虹桥南面路西,为明代阎廷梓(今贾岭镇阎老寨人,隆庆丁卯举人,官至深州知府)、阎暖(廷梓长子,泰昌丙辰进士,官至广平知府)父子所建,今已破败不堪。  高家祠堂,在东大街仁和巷路东,为高崃云(嘉庆庚辰进士,曾任浙江丽水、永嘉知县)、高钦中(崃云长子。道光庚戌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高钊中(崃云次子,光绪丙子恩科进士,曾任翰林院授编修,提督湖北、提督云南学政,待讲转待读,加封四品,清光绪的老师)父子所建,有广梁大门、庭院、正殿和东西配房。殿内有楹联二副,上联“忠孝存心国为重”,下联“耕读传家孝当先”。今存正殿三间,西配房三间。  张五大人城宅,张镇芳大排行老五,故称张五大人,城宅位于上、下虹桥之间,虹河之阳,即现在秣陵镇东小所在位置,现存藏书楼一栋,五间两层,砖瓦木结构。  刘公馆,在西大街路北大槐树西与县衙之间,为晚清海军军官刘虎臣(上蔡人)致仕后在项城所建府第。高家与刘家俱项城显要,有“东高吟诗西刘田”之说。  夏家牌坊,为夏四老为其继母——夏六太太所建。  其他还有邓家祠堂、过街牌坊等。  西关外路北有杨烈妇祠。杨烈妇,唐代项城县令李侃的夫人。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李希烈背叛朝廷,攻陷汴州后,又准备掠夺陈州,就先分兵攻打附近各县,进攻项城县的多达几千人。李侃不吓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急得团团转,甚至准备弃城逃跑。杨夫人先训斥李侃:你是县令,守城是你的职责,就是战死也尽职尽责了,你若逃跑谁还守城?城池若守不住,城内兵器、财产、女人尽归叛军,你的罪过就大了。从而奠定了李侃的守城信心。然后又鼓励城内居民,你们性命、财产、先人尸骨都在这里,不能外逃必须严守城池,否则城破就被叛军俘获也成为叛军了。从而坚定了居民的守城信心。然后又挂出赏格,砖头瓦块击中一贼赏钱一千,射杀一贼赏钱一万。从而鼓舞了军民的士气。军民守城,杨夫人亲自烧水做饭送上城头,更加鼓舞了军民守城的决心。丈夫受了伤想休息,她又说,与其说在家里养伤被叛贼杀死,还不如战死在城墙上好呢。李侃羞愧再次出战。结果军民射杀了叛军主帅,叛贼大惊,一哄而散退了,项城县城得以保全。韩愈的女婿李翱写了一篇文章《杨烈妇传》,赞扬杨夫人是一位“忠”“勇”“智”“义”俱全的女性,被收入《新唐书·烈女传》。后人称杨夫人为杨烈妇,并建祠立碑纪念他。项城县城迁至秣陵后,人们仍然没有忘记这位杨烈妇,遂于西关外再建祠纪念她。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陈万言立碑,本地人阎廷梓撰文;万历二十几年,知县王钦诰又重修,本地人马文诠撰碑记。可惜现在祠、碑均无存,人们只能从史籍中知道这位杨烈妇。  教育机构有黉学、文庙、文昌宫、莲溪书院等。黉学,县学,位于南大街南端路东黉学街北侧,为春秋祭祀孔子和教诲生员的地方,包括儒学和文庙。文庙内建有大成殿、东西庑房、戟门、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启圣阁等建筑。儒学内建有明伦堂、乐育堂、节孝祠、忠义祠、教谕宅、训导宅等建筑。文庙居东,儒学居西,二宅相连,建筑宏伟,整齐肃穆。明正统十四年知县胡琏所建,后知县王璟、钮秀、刘勃重修,今建筑均已无存,仅存泮池和破败的状元们(即戟门)。  文昌宫,又名文昌阁,位于油坊街南段路西,黉学东南角,为明嘉靖廪生张承恩(秣陵镇侍郎张庄人,太学生,官至山东登州通判。祖父是侍郎张遇)所建,今建筑均已无存。另助建启圣祠(也叫启圣阁,在黉学内)。  莲溪书院,位于黄胡同(今文化街)东面虹河故道南侧,四周有虹河分流环绕,莲置其中,书院被绿叶红荷包围,故名。为乾隆二十五年知县梁作文始建,嘉庆二十二年知县邵杰重修,并镌碑文为记。碑文(部分节录):“县之有书院也,与乡学并重。凡乡之秀美而文者,自成人以及小子,咸得读诗书,习礼乐,互相砥砺与其中。是其作人育才,培植风化,为功其浅鲜哉!夫故不可一日而或废也。”是培养生员以外学子的地方。明清两代诸多进士、举人、秀才大都在这里学习过。道光二十六年全县士绅学董再修,增设文场,共有大门、讲堂、习所、腰屋、厢房、号房七八十间,均为外砖里坯布瓦顶。民国初年,莲溪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今仅存讲堂五间,明三暗五,中间三间出厦。  城内宗教庙堂建筑多处。三个教堂:西佛堂,位于石羊口街南段路东,是供奉佛祖的地方,解放后为西街小学,今为秣陵镇面粉楼所在处。  东佛堂,在松柏堂街(该街南起西大街,北至项新西路,1990年新辟,因东佛堂即松柏堂遗址在此,故名),也是供奉佛祖的地方,民国年间改为戒烟的“再理会”,今已无存。  基督教堂,也叫福音堂,位于西大街路南、黄胡同北街口东侧,是帝国主义文化入侵中国的产物,解放后改为搬运工会,今为商贸场所和酒馆。  城内庙宇众多。城隍庙,位于北大街与城隍庙街交叉口西北角。原有庙宇几十间,正殿供奉“城隍”,东西庑房内塑有十大阎罗神像以及阴曹地府的各种行刑场面,阴森恐怖。院内有戏楼一个,每逢大会,在此演戏。抗战时期全部扒毁。今为居民住宅。  祖师庙,位于祖师庙街最北端路东,一个大院,有庙宇数十间,院内松柏长青,明清时期庙内供奉祖师爷,至于是哪个行业的祖师爷,已不清楚了。民国时期是县警察局所在地,庙门前有一棵大槐树,上挂一口大铁钟,抗战时期,每逢日军飞机前来骚扰,县警察局的人都敲击这铁钟报警,全城居民都能听到。解放后扩街被扒掉。  大吉寺,随同项城县治搬迁时一同搬来,清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祠庙志》记载:“大吉寺,在县治(今沈丘县槐店西南)东南。创建不知何时,唐人亦有题咏。明洪武初年重建,置僧会司。宣德三年避水患迁今治,寺亦随,改于县治西南隅。”位于莲溪书院南面。有人祖殿,拜殿,千佛殿,观音阁,客厅,斋房,山门,瘟神殿,罗祖殿,十王殿,五佛殿,葛仙殿,前后山门以及周围垣墉等建筑。凡遇庆贺,官吏师生习仪于此。朔望讲约亦集于此。宣统年间各建筑尚保存完好。民国时期曾在此办过项城县农林试验场,试种果树、洋麦(从美国引进)和刺槐,后改为项城县体育场,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老建筑数十间。院内有明三边总督傅宗龙灵柩,今无存。解放后先后改为项城一中、五七学校、项城教师进修学校、老城高中,今闲置。  奶奶庙,据说为“小罗王”(王道辉)任项城县令时所建。传说从县衙向南有一道地气直通王营村,县衙公务人员议事,王营的百姓句句都能听见。经风水先生指点,在南小街路西建一奶奶庙,才能压住这股地气。解放前夕扒掉。  火神庙,从南小街向南走尽头向东拐,就是火神庙街。火神庙街向东与黄胡同(文化路)相交,西北面就是原来火神庙所在之处。原有庙宇数十间,自成院落,内供火神爷。民国时期曾在此先后设县蚕桑局、教育局、县简易乡村师范女子班。解放后为项城一中女生宿舍。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改为教师家属住宅区。  龙王庙,东关外向东北、东南延伸两条小街,每条小街上均有一眼水井,百姓称这两条小街为龙须,把这两眼井叫龙眼。因此在两街之间建了三间龙王庙,供奉龙王。逢年过节出高跷、肘歌、狮子、旱船、龙灯,都要先到东关朝拜龙王。所以老百姓把东门叫龙门,称东关为龙头。至今城内居民娶媳妇,拐弯抹角也要从东门进再回家,以图吉利。  北阁,也叫人祖阁、人祖庙,位于北关外,为一组庙院。正中坐北朝南面对北城门,是一座跨街而过的两层阁楼,阁下是北关外大道,上面的大殿供奉的是人祖伏羲的塑像,阁两旁有数十间偏殿,塑的是观音送子、财神爷等神像。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是人祖爷的生日,也是朝拜人祖爷的盛会,会期连续七天,不但北关,就是整个项城也都非常热闹。抗战时期项城城墙被扒掉,北阁也一起被扒掉。  天爷庙,原址是一个大高台子,上面有三间庙,供奉的是老天爷即玉皇大帝,建庙时间不详。抗日战争时期被扒掉,如今成了居民住宅。  蚂蚱庙,也称刘猛将军庙、蝗王庙、蝗神庙,在城隍庙街路北祖师庙于城隍庙之间,里边供奉的是驱蝗的蝗王或蝗神。旧社会遇到蝗灾往往举措无策,便借助神灵灭蝗,于是就有了蝗王、蝗神。一般认为蝗王或蝗神是南宋时期抗金英雄刘琦,被秦桧等主和派解除军职,任地方官时适逢百年不遇蝗灾,他千方百计灭蝗,取得成绩。宋理宗景定四年大旱,蝗灾横生,在此危急时刻,宋理宗借助刘锜的抗金战场勇武、地方驱蝗有功之名,敕封他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以此灭蝗。此后江南地区为他建庙,供奉他的塑像,以至遍及全国。  也有说是元末任江淮指挥使的刘承忠,当时江淮地区蝗灾严重,他率领军民把蝗灾扑灭,为江淮人民立下大功,元亡后他不愿归明而投河而死,江淮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尊他为蝗神,建庙祭祀。  刘琦和刘承忠都是勇猛的将军,因此被尊为蝗王或蝗神——刘猛将军。  还有几种说法,一是北宋末年大臣刘韦合,一是南宋中期进士刘宰,一是宋朝放牛娃刘佛寿。他们对灭蝗也都有一定贡献。  东清真寺,位于东大街仁义胡同西侧可后,是回民守礼拜的地方。  另外还有关爷庙、灶王爷庙、西清真寺等,都不存在了,遗址成了居民区。  其他:上虹桥、下虹桥。古虹河横穿县城,在南大街上建桥,名上虹桥(俗称状元桥);在南新街上建桥,名下虹桥。古时,上虹桥上建有小亭。亭柱、檐板绘有人物、花草、走兽,形象逼真。下虹桥,小巧玲珑,形似下弦月。二桥东西向照,小亭和两岸楼台倒映水中,犹如水晶宫一般,为游人观赏虹河夜景提供休息场所。可惜亭已不存,仅留旧桥及干涸的虹河遗迹罢了。  西关外有“甜水井”。秣陵镇作为项城县老县城有525年的历史,古虹河穿县城而过,天长日久留下许多盐类沉淀物,地下水变成了咸水,不能饮用,只有四关外的水是淡水才可饮用。而四关外的淡水又以西关外的水质最好,故称“甜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有专门挑甜水卖的。后来买水被视为剥削,卖水的绝迹,城内大部分居民自己人担、车拉,用之煮饭。1970年,在西关外甜水井附近建了自来水供应站,埋设地下管道通到北大街路东邮电支局南边,建了水塔,才解决了全城居民的饮用水。  城内水坑较多,较大的有书院坑、瓦子坑、张坑等。也多菜园,有李家菜园、马家菜园、丁家菜园等。解放前有句俗话:进了项城县,两眼四下看,除了苇子坑,掉下是菜园;进了项城猛一松,除了菜园净大坑。可见旧项城城内大坑、菜园所占面积之大。  七十二道沟:位于黄胡同路西火神庙后一片大坑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芦苇台,小沟纵横交错,人称七十二道沟。沟内水深数尺,盛产黄、黑鳞大鲫鱼。七十二道沟水向城外排入城海河的地方有一隧道,群众把它叫水道,把这里叫葡萄湾(即城墙缺角的地方)。
  张伯驹与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拜陈半丁为师,学习篆刻,并请陈半丁治“重瞳乡人”印,陈半丁随口问其何为“重瞳乡人”?张伯驹讲述了“重瞳”的出典,陈半丁笑而应之。不意,“重瞳乡人”之印伴随了张伯驹的一生,尤为珍爱。张伯驹云,“此印余不轻用,只于题画作书时偶用”。  张伯驹是怎样讲述“重瞳”的出典的?他只对陈半丁说曾为家乡项城撰写了一副对联:“地属魏吴分两翼,乡间舜羽号重瞳”。这里不说上联了,只说说下联的出处。  颛顼生子穷蝉,穷蝉未能得封,以后几代都是平民。穷蝉生子敬康,敬康生子句望,句望生子桥牛,桥牛生子瞽叟。瞽叟就是瞎眼老头,连个名字都没有。瞽叟被赐姓妫,原配妻子握登生子重华。重华是颛顼七世孙,黄帝的九世孙。  重华的家境甚为寒微,处于平民地位,母亲很早去世。父亲续娶,继母生个儿子名叫象。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人串通一气,欲置舜于死地。而重华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家里人要害他的时候就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他们帮助,处理好家庭关系。重华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以孝行而闻名,二十岁名气就很大了。  重华家境清贫,不得不从事各种体力劳动,曾在历山(济南千佛山)耕耘种植,在雷泽(在今山东荷泽东北)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他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到了哪里,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他。所居之地一年成聚(村落),二年成邑(城池),三年成都(四县为都),规模相当可观。  尧得知重华的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重华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为他修筑了仓房,还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来观察他的德性。重华成婚后让两位妻子回妫汭(河名,今山西)家中,去侍奉公婆,尽行妇道。帝尧很满意,又让九个儿子跟随重华,向他学习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帝尧派重华负责协调民间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人伦关系,取得成绩,连帝尧的九个儿子也受到教育,变得更加淳厚谨敬。  重华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眼热,他们又想杀掉重华,霸占这些财物。瞽叟有意让重华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重华灵机一动,把娥皇、女英为他准备遮日的两个大竹笠挟在左右肋下,象鸟翅张开冒险跳下,才得以脱险。瞽叟又让重华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重华活埋在里面。重华在井口一侧用娥皇、女英为他准备的短斧凿了一个洞穴藏在里边,然后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象以为阴谋得逞,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住进了重华的房子,弹奏重华的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只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重华回家去见父母,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念你心里正在郁闷呢!重华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如此过了十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炎帝后裔)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重华,说,重华父亲固执,母亲放肆,弟弟傲慢,他却能以孝悌使得家庭和睦,不至于出乱子。于是帝尧让重华参预政事,派重华轮流到几个官府任职。重华都尽职尽责,制定制度,使各官府的行政走上了正规。帝尧又派重华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部族酋长和使者,重华态度严谨和睦,处事得当,使者都很敬仰中朝。尧派重华到山林川泽中去,在暴风雷雨交加中,重华都没有迷路。重华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重华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指帝鸿氏不肖子浑敦、少皞氏不肖子穷奇,颛顼氏不肖子梼杌、缙云氏不肖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重华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消除了隐患。  经过多方考验,重华终于得到尧的认可,认为重华具有很强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有人举荐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帝位,尧知道丹朱不行,如果将权力传给重华,天下人会受益,却不利于丹朱;如果将权力传给丹朱,就会使丹朱得益,而不利于天下人。他说:我总不能让天下人受害而只对一个人有好处!决意要传位于重华,于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帝尧召见重华,说:“你谋划事情详尽周到,言论意见都获得了实效,试用三年了,你就登上帝位吧!”重华推辞道:“我的德行不够,总觉得还不能稳妥地担当大任。”但尧决意要将帝位传给重华,重华不得不接受了尧的禅让,登上共主之位。  重华因生于姚墟(今濮阳范县濮城),所以也姓姚。早先被封于有虞,所以号称有虞氏。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虞舜,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后迁都于陈。舜、虞舜是他的帝号,舜义为蔓草,因为他是黄帝九世孙颛顼七世孙,几辈都是平民,现在继承了先人遗志,就像蔓草一样把他和黄帝、颛顼帝连接起来了。  尧禅位于舜,舜却只摄行天子之政,有天子之权,不用天子之号。执政以后,重新修订历法,举行祭祀上帝、天地四时、山川群神的大典;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吉日召见他们,举行隆重的赏赐典礼,重新颁发信圭;到各地考察民情,并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政绩,明定赏罚,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以示警戒;用流放代替肉刑,以示宽大;设鞭刑、扑刑、赎刑,对不肯悔改的罪犯严加惩治;流放共工于幽州,流放欢兜于崇山,驱逐三苗于三危,流放治水无功的鲧于羽山,后杀掉。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  舜摄政二十八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即陈地)。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尧死后,帝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明确帝尧时已举用的禹、弃、契、皋陶、垂、益、伯夷、夔、龙等贤者的职责: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整顿,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比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帝舜之所以名重华,就是因为他重瞳,每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从O形变成∞形。  中国史书上记载真正有重瞳的只有四人:黄帝时造字圣人仓颉、禅让的圣人虞舜、西楚霸王项羽、南唐后主李煜。帝舜曾都陈,陈与项(城)地近,项(城)一直属陈;项羽也是项(城)人。四个重瞳人中项(城)占了两个,并且在历史上名声极大,甚至被誉为圣人,所以项(城)地有“重瞳之乡”之美誉。张伯驹是项城人,所以自称“重瞳乡人”,引以为自豪。  项羽虽为楚人,却也是颛顼之后裔。事情是这样的,颛顼有子名称,称有子名卷章,卷章生二子,一名重黎,一名吴回。吴回有子名陆终,陆终第六子名季连,赐为芈姓。季连有子名附沮,附沮有子****熊。穴熊后裔鬻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为文王师。鬻熊有子名丽,丽有子名狂。狂有子名绎,绎以曾祖名为氏,称熊氏,即熊绎。成王时,熊绎被封在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子爵,赐芈姓。所以楚国为芈姓熊氏。  楚国除了王室熊氏以外,子孙另分支十三氏,其中一支为斗氏。斗氏来源是这样的:周平王姬宜臼七年(前764年),楚国国君熊仪逝世,子熊坎(楚霄敖)尊其为“若敖”,敖,为谥号,自此楚国君主始有谥号,并诞生了若敖氏一族。若敖熊仪生子伯比,字子文,封于斗邑(今湖北郧西),以邑取姓,称斗氏,史称斗伯比,从此楚国开始有若敖斗氏一族。  斗氏一族曾历代担任楚国令尹(相国)一职,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斗氏一族分衍出十二氏。其中有个项氏,为令尹斗伯比后裔斗克黄之后裔。  鲁僖公十七年(前643)鲁灭项国,鞭长莫及。二十年后,项地被楚国吞并。前298年,楚顷襄王即位,秦昭王派遣大将白起攻打楚国,一举夺下巫、黔中两地,前278年秦军攻下楚都城郢,向东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以项为别都。楚王封公子(芈)燕于项地,芈燕以封地为姓氏,称项氏。芈燕即项燕,就是令尹斗伯比后裔斗克黄之后裔。项地得名在先,项氏得姓在后,两者不可颠倒。  前225年,秦王嬴政命青年将领李信率20万大军进攻楚国,楚国大将项燕杀得秦军几乎全军覆没。前224年,秦王嬴政又名老将王翦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王翦采用了坚守不出的战术,导致项燕防备松懈。之后王翦偷袭项燕军,大破楚军,攻下楚国首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项燕败退至长江以南,立昌平君为楚王。次年,秦军攻到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项燕兵败,留下遗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自刎而死。  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假借项燕的名义,兴复楚国,天下响应。项燕的儿子项梁、孙子项羽扶立楚怀王之孙熊心恢复楚国,仍称楚怀王,在江南竖起了复国大旗。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率领楚军摧毁了秦军主力,斩杀秦大将王离。王离是王翦的孙子。项燕的覆国亡家之恨,项羽以分毫不爽的方式进行了报应。项燕在九泉之下,也足以瞑目了。  楚国灭亡,项地归秦,项燕后人避难迁至下相(今江苏宿迁),司马迁记他为下相人,流传至今。项羽就是项(城)人,宣德三年前项城县治就叫项羽城,项氏根源在项城。  明白张伯驹为何自称“重瞳乡人”了吧?重瞳之乡,就是项城。
  《论语·述而》中有一段话,“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解释道:互相提问,有的问题不好回答,就不敢说话。有个小孩子出现了,学生非常疑惑。孩子说:一起进步不能放弃,只是有的人为难我们前进,宁可和他纠缠也不随波逐流。  看了这种解释,简直令人哭笑不得。为何,因为他根本不懂文言文,这样解释连望文生义都说不上,简直是信口开河,这么精华的道理被他糟蹋了,骂他胡说八道也不为过。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互乡这个地方)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难以跟他们交谈,(因此弟子们都不愿意和互乡的人说话)互乡的一个年轻人来见孔子,孔子接见了他。孔子的弟子们感到很奇怪,很惊讶。孔子说:“要鼓励他进步,不要鼓励他退步,(因此,我接见他),这有什么奇怪、惊讶的呢?有人洁身自好而追求进步,要鼓励他洁身自好,不能抱着他以往的缺点不放。”  童子,古人二十岁束发加冠,就成为丈夫了,也就是成年人了。束发加冠之前,统称为童子。所以文中的“童子”应该解释为还没有束发加冠的年轻人,不能理解为小孩子。“子曰”的“子”是对先生或老师的敬称。孔子回答弟子们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不再解释了。有一个问题不好理解,就是“难与言”三字,这文字用得非常妙,也很不好理解。有的说互乡这个地方的人怕见生人,不爱说话,很难与他们说上几句话。有的说互乡这个地方的风气不正,风俗败坏,这里的人说话不讲道理,所以,弟子们不愿与他们说话。  其实,怕见生人不爱说话,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孔子不是经常教育弟子们“循循善诱”吗?难道说弟子们不懂这一点?不爱说话不怕,只要你诱导启发得当,互乡人是能和你交谈的。所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说一个地方风气不正,风俗败坏,说这里的人说话不讲道理,这未免太武断了,难道说礼仪之邦就没有坏人吗,风俗败坏的地方就没有好人吗?孔子的弟子们怎么遇到的都是不讲道理的人,而没有遇到讲道理的人呢,难道说互乡就没有一个讲道理的人吗?孔子看到当时礼崩乐坏,心中凄惨,于是积极救世,其思想核心就是“仁”和“礼”,仁者,爱人也;礼者,恢复周礼也。孔子周游列国不就是为了宣传他的“仁”和“礼”吗?弟子们不是也在努力贯彻孔子的“仁”和“礼”吗?怎么见了互乡人就不愿搭理呢?  用一人首先要了解这个人,有的地方人豪爽,有的地方人细气,有的地方人适合做师爷,有的地方人适合做管家,有的地方人喜欢吃辣,有的地方人喜欢食甜,大多都有个共性特征,不了解这些特征,就很难达到用人的目的。  古代将领带兵打仗,要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必须了解何处的兵适于冲锋,何处的兵适于后勤,何处的兵适于陆战,何处的兵适于水战,哪个勇敢,哪个懦弱,哪个坚定,哪个易变;同时也要了解敌方兵员的各种情况,不知己不知彼,能取得胜利吗?  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宣传“仁”和“礼”的,刚到互乡,还没有了解风俗民情,怎么就知道这里风气不正,风俗败坏,这里的人说话不讲道理呢?即使这里真的风气不正、风俗败坏、不讲道理,弟子们也应该奉行老师的“有教无类”呀!否则“仁”和“礼”不就成为空话了吗?不就白为孔子的弟子了吗?所以,这一条也站不住脚。  “难于言”三字究竟怎样解释才合适呢?首先必须知道互乡究竟在地方?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互乡在项城。”准确的说,就是项子国故地,时属楚国国土。项子国封于周初,亡于周襄王九年,也就是鲁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亡于鲁国,此事《左传》有记载。项地远鲁而近楚,鲁虽灭之却鞭长莫及,二十年后(前623),项地被楚国吞并,成为楚国一个地名。孔子五十六岁开始周游列国,六十八岁回到鲁国,到达互乡六十一岁,应该在公元前489年,互乡属于楚地已经134年了。  互乡为什么就是项子国故地呢?先看看“互”这个字,它是个象形字,象缠线的线拐子,本义就是收线的器具。项子国故地地处中原,土质肥沃,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当然也适宜于桑、麻生长。桑可以养蚕缫丝,丝可以用来织绸缎,丝绸是贵族穿的,百姓穿不起。百姓穿的是麻布,就是用麻纺成线来织布(那时别说棉花,就连棉花这个词也没有),丝、麻就是那时用线织布唯有的原料。所以,项地家家户户都养蚕缫丝、种麻、织布,家家户户都有缠线的器具——互,是一个纺织之乡。纺线不全是为了织布,而互线才是织布的第一道工序,于是就用“互”代替织布,纺织之乡就是互乡。互乡这个名称应该是这样来的。这个名称来源虽然不见史籍,但这里养蚕缫丝、种麻,却是不争的事实。  好,解决了互乡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再说说项地的特征。首先,项地人说话简洁。  相声大师侯宝林和郭启儒合说的相声《地方话》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  北京话比较罗嗦。比如两人同住一院,一个住东房,一个住西房,两房隔壁。半夜里东房门忽然咣当一响,西房人惊醒了,问道:“哟嗬!黑更半夜,这是谁出来啦?一声不言语呀,怪吓人的。”东房人回答道:“啊,是我,您哪,哥哥,您还没歇着哪?我出来撒泡尿。没有外人,您歇着您的吧,甭害怕,您哪。”西房人说:“黑更半夜的穿点儿衣裳,要不然就冻着可不是闹着玩的,明儿一发烧就得感冒喽。”东房人说:“不要紧的,哥哥,我这儿披着衣裳哪,撒完尿我赶紧就回去,您歇着您的吧,有什么话咱们明儿见吧您。”  就这么一件小事,他们二人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三百多字。如果换成精炼的河南话,四个字就可以了:“谁?”“我。”“挝?”“尿!”  侯宝林大师所说的“河南话”,其实就是标准的项城话。某个地域人们说话的特点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孔子那个时代项地人说话就是这个样子。  项地人说话简洁,简洁得一个字都不愿多说,给人惜字如金的感觉,孔子的弟子们就认为“难与言”了,不愿意和他们多说话了。同时这种简洁似乎带有一种刚性,很生硬,不易使人接近,所以孔子的弟子们也认为“难与言”了。  至于那个年轻人,孔子愿意接见他,他应该是个读书人,不然他见孔子干什么?经过交谈,所以孔子就鼓励他要洁身自好,要追求进步,要改正以往的缺点。这才符合“循循善诱”,符合“有教无类”。不愿多说话,惜字如金也是缺点。  其次,项地人方言太重,有些字音很古怪,古怪得让人难以理解。  比如,项地人常常把喝水说成“喝匪”,把老鼠说成“老父”,把上树说成“上富”,把孙子说成“分子”,把说话说成“佛话”,把花穗说成“花费”,把虞舜说成“虞愤”,把门栓说成“门翻”,把门锁说成“门佛”,把下霜说成“下方””。试想,如果把这些词语连一句话,“下霜了天冷了,老鼠没东西吃了,虞舜的孙子看见了,说老鼠上树喝水吃花穗,拿门栓门锁砸老鼠”,项地人却说成“下方了天冷了,老父没东西吃了,虞愤的分子看见了,佛老父上富喝匪吃花费,拿门翻门佛砸老父”,孔子的弟子能听得懂吗,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吗?类似的字音还有很多,如果项地人说话时也都掺杂进去,孔子的弟子是不是像听天书一样,有办法交流吗,不说“难与言”才怪呢?  孔子的弟子听不懂项地话,无法与项地人无法交流,那么孔子为什么能和那个年轻人交谈呢?孔子有个叫陈亢的弟子,陈亢就是项人,至少孔子从陈亢口中听到过项地方言,肯定没少给他纠正。知道《诗经》吧?《诗经》就是孔子编辑的,有一部分诗篇叫做“风”,风就是民歌、歌谣,其中“陈风”就是陈地的民歌、歌谣,共十篇。项近陈地,陈风自然包括“项风”,比如说第四篇《东门之池》,怎能说不在项地流传呢?其中有“彼美淑姬,可与晤歌”的句子,孔子为什么字没把“淑”写成“夫”呢,他不但懂得项地方言,也懂得各地方言。不然,他怎能编辑《诗经》?孔子对弟子们说的“不保其往”,肯定也包含告诫那年轻人少说方言,不然别人听不懂,说别人听不懂的方言难道不是缺点吗。  总之,当时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因为不爱多说话惜字如金,方言又太重别人听不懂,名声就不太好了,孔子的弟子们才认为“难于言”。可是这个地方有个年轻的人来看孔子,孔子跟他谈话了。孔子的弟子们奇怪了,老师为什么能和这个地方的人谈话?老师的学问大呀,莫名其妙理所当然,其实也是佩服老师的学问。  孔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环境可以改变人。之所以互乡人不爱多说话,方言又太重,都是后天的环境影响所造成的。如果把互乡的一岁娃娃抱到秦地养大,他就会养成秦人的性格,学会说秦地方言。到吴地养大呢,又是一番景象。即使是成人,也必须入乡随俗。环境造人,孔子那时就有这么清醒的认识,高明!孔子之所以对那年轻人说了那些话,正是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精神的体现。这才是一个伟大教育家所应有的风度!  另外:孔子困于陈蔡间时,遇到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几位隐者,他们认为时代变了社会在前进,孔子的“仁”和“礼”那一套行不通了,尤其是“克己复礼”更不合时宜,是阻挡社会前进,所以都劝孔子做个避世的隐士。但这并未动摇孔子积极救世之心,改变混乱世道之心。孔子之心是好的,可是能救世吗,能改变那混乱世道吗?  还有,吴伐陈,楚国救陈,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派人聘请孔子。陈、蔡人怕孔子到楚国会危及他们,于是围困孔子。陈蔡间就是互乡,我们的老师是最伟大的,你们竟然对我们老师这样无礼,实在是“难于言”,和你们说不到一起就不说了。  后来楚昭王派兵迎请孔子到了楚国,可楚人认为孔子有称王之心,因而一直对他有所防范。后来孔子从楚国返回卫国,主张为政必须先从“正名”开始,“正名”,卫国国君的王位就难保住,难怪卫国国君不同意。这也说明孔子的主张难以实施。这是后话。
  厥貉,古地名。《春秋》载:“鲁文公十年(前617)楚子蔡侯次于厥貉。”注曰:厥貉当在今河南项城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标在市境西南部,具体地点无可考据。为什么会有这个地名呢?先看一段历史故事。  自管仲佐齐桓公九合诸侯,齐国开始称霸中原。齐桓公去世后,天下大乱,为争夺霸主之位,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成王这一时代的四方大霸先后展开了十一年角逐。晋文公四年(前632),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晋文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二代霸主。  晋文公去世,儿子晋襄公继位。楚国是楚成王在位。  商臣,芈姓,熊氏,原为楚成王太子,当他得知其父欲改立弟弟王子职为太子时,极为愤怒,便以兵甲包围王宫,扔给父亲三尺白绫,逼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楚君,为楚穆王。楚穆王也有强烈的争霸中原的雄心壮志,以血城濮战败之耻。  几年后,楚国的内政已趋稳定。而晋国晋襄公去世后,其子晋灵公继位,仅是个六岁半的娃娃,成为春秋时期年龄最小的诸侯盟主,暂由首席执政官赵盾代他号令群雄。大臣们争权夺利,相互暗杀,乱成一团糟。  消息很快传到楚国。大臣们纷纷议论:“晋国如今换了个娃娃当国君,他根本就当不了家做不了主。而晋国的各位大臣们,也只会考虑他们各自家族的利益,志向只在争权,而不在诸侯。我们乘着这个时候出兵,征讨北方,天下还有谁能当得住!”  楚穆王大悦,于是,制定出进军中原的计划来:与秦国建立同盟关系,让秦国在背后攻击晋国;楚国从南方出兵,进攻中原的郑国,控制天下要塞;拿下郑国后,东进宋国,切断晋国与齐鲁的联络;最后,三面夹击,摧毁晋国,夺取天下的霸权。  公元前618年,楚穆王以斗越椒为大将,以蔿贾为副将,率战车三百辆,向北出兵中原,攻打左摇右摆的墙头草:郑国。同时又派出一支军队,攻打郑国旁边的陈国。  郑国君主郑穆公,仗着有晋国撑腰,一直与楚国抗衡。晋国是郑国的保护国,也是所有诸侯国的盟主,当郑国或别国受到侵犯的时候,晋国应该以霸主的身份站出来主持公道。  消息传到晋国,娃娃霸主晋灵公根本不懂,一切都由赵盾说了算。而赵盾又很忙,事情又多,出不了兵,但他又不能拒绝,就只好答应下来,让郑穆公他们先顶着。  郑穆公派出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位大臣一起带兵,来到前线抗拒楚军。并交代他们说,只能守,不要战,先把时间拖住,好等晋国的救兵来帮忙。  楚国的将领是斗越椒。斗越椒曾经跟随成得臣打过城濮之战,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副将蔿贾是个智囊,二人配合得很好。虽然郑军一直坚守不战,但最终等不来晋国的救兵。在蔿贾的谋划下,斗越椒活捉了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楚军旗开得胜。  郑穆公一直也没等来晋国救兵,感觉上了当,又突然闻前线失利,三位将领一天被捉走,他害怕了,马上召集大臣会议:“三将被擒,晋又不来救,如何?”群臣说:“楚国人来势凶猛,咱们不如投降,若不投降,迟早会被他们灭国的,楚国人太厉害了,就算晋国救兵来了,估计我们也不是他们的对手!”郑穆公马上写了投降书,割地求饶,又贿赂了许多金银财宝,向楚军乞和,并发誓说,永不反叛。  楚穆王答应了,将捕获的三将放回后。从此,楚国成为郑国的保护国。  郑国投降的消息传到陈国。陈共侯正与楚军交战,抓了一名楚国副将,占了上风,但听说郑国投降了,他就不打了,把俘虏们放回,并请求投降,希望也能成为楚国保护国。楚穆王大笑道:“陈侯不错!是个识时务之人。”准许他投降。  楚穆王得胜,在收兵的时候,传令点名说:“郑兰(郑穆公)、陈朔(陈共侯)、你们俩去通知附近的蔡甲午(蔡庄侯),你们三人要记好了,下个月,十月初一这一天,都来“厥貉”这个地方开会。”自此,郑国、陈国、蔡国,这三个国家都归顺了楚国。  再说晋国这边,赵盾很着急,但又没办法,他就等楚、郑仗打完了再出兵,装个样子说是去救郑国。并约了宋、鲁、卫、许四国一起去。可是,郑、陈已经投降了。  宋、鲁两国说:“郑、陈已经背叛了我们的盟约!你们作为盟主,必须去讨伐郑、陈这两个叛徒!”赵盾没有办法,老老实实的说:“是我们没能救他,才失去了这两个国家,他们又有什么罪呢?不如退兵吧。”从此,晋国的霸业,受到了动摇。  秋末,楚穆王在前往厥貉的半路上,遇到了郑穆公和陈共侯。楚穆王板着脸问:“寡人原订的‘厥貉之会’就要到期了,你们两个为何要在此地逗遛?”郑公和陈侯一起回答:“我们怕迟到,所以预先守在这里,我们二人将奉随着您,一同前往。”楚穆王听了,大喜。  于是,郑、陈二君,一左一右,簇拥着楚穆王,来到了“厥貉之会”的会场上。最为弱小的蔡庄侯蔡甲午,也因为怕迟到,他就早早的来到了厥貉,在此恭迎楚王驾到。  楚穆王来了,蔡庄侯一看,明白了,好你个郑公、陈侯,怪不得要撇开我呢,原来你们俩是想先拍楚国的马屁呀,瞧不起我呀。我们蔡国本来就弱,这次可不能再落于人后了。  于是,蔡庄侯马上就以拜见天子的规格,拜见了楚王。  在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相互见面的礼节,是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的。诸侯与诸侯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大诸侯与小诸侯之间,好比是兄弟关系,大的对小的,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但却无权指挥。而天子与诸侯之间,则好比是父子关系,是一种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蔡庄侯以天子之礼,拜见楚王,那么,“厥貉之盟”就不再是小弟拜老大了,而是臣子拜君主了。郑公与陈侯见蔡侯如此下作,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楚国对于中原各诸侯国,有三种不同的策略:若是最弱小的国家,就马上把他灭掉。把他们的人口迁到楚国,再把自己的人口往这边移民,原先的国家,也就彻彻底底的变成了楚国可以完全统一指挥的一个县。  若是不能马上灭掉占领的国家,就先在这里立一个亲近楚国的人为君主,建立一个能听命于楚国的傀儡政权,实际上就是把他们变成一个完全受楚国操控摆布的附属国。这个附属国的国君,地位级别也就只相当于宗主国里的一位大臣了。  若是国家还有点强大,一时不能把他们变为附属国,就暂时先和他们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立一个共同的统一联盟,在这个联盟中,自己就可以成为影响他国行动的霸主。  现在,对郑、陈、蔡三国,楚穆王既不能灭了他们,也不能把他们变成可以完全操控的附属国,所以对他们只能采用第三种策略,让这些中原的国家,都宣布脱离晋国的势力圈,加入到楚国的势力圈。这就是“厥貉之会”。  厥貉之会上,蔡侯用拜见天子的礼节,拍楚穆王马屁,尊他为大王,郑公与陈侯两个就窃窃私语说:“蔡侯如此屈礼,楚国就会认为咱们轻慢了。”怎么办呢?于是,两个人商量之后,就一起讨好楚穆王说:“大王!您的车驾到了这里,宋君这小子居然敢不过来参见您!大王发话吧,咱们把军队一起开到宋国去,揍死他!”楚穆王得意的大笑道:“寡人屯兵于此,正是为了讨伐宋国!”  早有人报入宋国。宋国君主宋昭公,子姓,名杵臼,是宋襄公的孙子,宋成公的儿子,刚在位不久。突然听说楚、郑、陈、蔡四国聚集在宋国的边境上搞会盟,有窥宋之意,就慌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臣说:“臣闻‘小不事大,国所以亡。’如今楚国已经降服了陈、郑,而晋国又没有指望了,咱们不如快快归顺楚国,若等他打过来再求降,就来不及了!”  宋公认为说的很对,他就亲自驾着车,来到了厥貉,拜见了楚王。  自此,宋国也赶来参加了厥貉会盟,宣布脱离晋国,加入了楚国联盟。楚穆王大悦。  宋昭公因为是最后来的,就讨好楚穆王说,请楚穆王以及各位诸侯们一起到孟诸(今河南商丘东北)去打猎。楚穆王欣然同意,五位国君一同前往孟诸狩猎。  陈侯主动请命为前队,为楚王开路。郑公愿为左阵,宋公愿为右阵,为楚王保驾护航。蔡侯最小,就只能为后队了,为楚王断后。最大的楚穆王居中。大家一起相从穆王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豫剧一团演出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