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我和闺女两穿过浓烟逃生时要毒烟安全了

404网页出错信息提示_查字典
您访问的这个页面真没有!
可能的原因:
在地址栏中输入了错误的内容。
当您点击某个链接时,该链接已过期。
我们为您准备了以下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您也可以:
大家都在搜索:
厦门万代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www.chazidian.com))&工信光耀(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作者:李恩玲&序整洁的试验台,晶莹剔透的玻璃器具,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每个走进试验室的人都会被室内的环境所吸引,瞬间爱上这个神秘的所在。在外行人眼里,化验室或许就像魔女们的魔法屋,可以百变出各种沸腾的琼浆,也可以把一切化为乌有,而那里的女人,必定有一双芊芊玉手,有一副娇美的容颜,工作时则必定端庄得如同荷塘静莲,袅娜生姿。然而,我告诉你,这一切不过是表面而已。化验室,看似专为女人准备的,环境整洁,工作似乎也轻松,其实在这清幽轻闲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秘密。大家想过没有,分析化验工作人员是与各种毒物、病毒接触最多的人,而且是直面这些“毒”。医院里的化验员要验血、验尿、验大便,化工厂里的化验员要检验各种化学品,这些被检验的对象,都是大家平时不愿接触的东西,肮脏、有异味还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有毒,对人身会造成损害。比如在一家乙烯生产厂里,化验员通常要检验原油的各项指标,这种叫做石脑油的原料含有哪些成分,每种成分的指标是多少,都需要化验员一点点分析检验,最终确定这一批油料是否合格,能不能进厂使用。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化验员必须与石脑油“亲密接触”,石脑油这种液体挥发非常快,而且特别容易吸附在人身上,一个实验做完了,化验员身上头发上都是石脑油的味道,走到哪里把味道带到哪里。如果石脑油中的硫含量高,还会危及生命。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有人被沼气熏死的事情。污水井里冒出一股臭鸡蛋的味道,很多人也都闻到过。其实,臭鸡蛋的味道就是低浓度的硫化氢的味道,人一闻有味就赶紧躲开了。然而,高浓度的硫化氢是闻不出味道的,因为人的嗅觉神经被麻痹了,而且一口毙命。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也是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可以造成心脏、大脑和粘膜等的损害,每天化验员们就是冒着这样的危险在工作着。在化工厂里,苯是最长见的毒物,苯慢性中毒,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血病。现在很多小孩子罹患白血病,据调查多数家庭近期有过装修,室内苯超标是罪魁祸首。化验员们每天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苯,不少化验员曾出现血色素低、白血球低的症状,因此被调离含苯类物质的岗位,以免情况恶化。当然,现在化工厂里都有比较规范的防护措施,比如工作中要戴上防毒面罩,化验员们称为猪鼻子,要戴手套,穿工作服工作鞋,化验室里有通风设施,就像厨房的抽油烟机一样,把室内的气味排出去。可是整体来讲,化验室仍然是一个有毒的环境,化验员每一次工作都是在冒着损害健康的危险,所以,这个行业并非像外界所感受的那样干净光鲜。我在一家国有大型化工企业的化验室工作了十多年,从化验员做起,到负责化验室职业卫生工作,对化验员所面对的环境和危险再清楚不过,她们每天与毒物亲密接触,她们是毒物的解码人,生活中的女神,工作中的女汉子,而她们工作的范围又不仅仅局限于化验室。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也许并不惊心动魄,但肯定有着许多你不曾了解的侧面,她们的不放弃,或许正是你深感疑惑,并想极力探究的内容。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下马威十多年前,我是被中心化验室这个绚丽的名字吸引拼命要来化验室工作的。这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的化验室,各种管理都很到位,环境整洁,物品摆放定置定位,玻璃用具不留一点水渍,仪器表层没有一丝尘土。但是,初到化验室,我的鼻粘膜就开始针扎般刺痛,同事们说可能跟试验台上的酸碱类溶液挥发有关系,这种刺痛感大约持续了两个月,我的鼻子适应了新环境,再也不疼了。实习三个月后,上岗考试合格,我又跟着师傅边干边学了三个月,然后开始独立上岗。要说的是,化验工作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实践,从根本上来讲它是一项技术工作,那时,单位里每个月对化验员都有小考试,每季度有大考试,每年还有技能等级评定考试,做一名合格的化验员压力还是蛮大的。独立上岗后,我第一次值夜班,同事们都嬉笑说,要小心半夜啊!我不明白什么意思,以为是提醒我小心半夜有查岗的,就问,半夜怎么啦?咱们夜里不是可以睡觉吗?同事说,是能睡觉,可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每个新来值班的化验员都会被弄个下马威,但愿你命好!那天晚上十点钟之前,我按照工作程序干完了所有该干的活,跟化验室其他岗位的三名女同事一起洗漱就寝。大家躺在休息室里聊了一会儿天,然后相继入睡。我看看表十一点半,远处的装置发出低沉均匀的隆隆声,心想,生产正常,肯定不会有加样,可以安心睡觉了。很快我就沉入了梦想。梦里突然就觉得有人喊我,我努力睁开眼睛,发现同事正站在床边推我,说:“快起来,总值喊你,好像是采火炬气。”我迷迷糊糊听见门外总值真的喊了我一声,我赶紧穿上衣服,跑出去。当时是半夜一点半,秋凉时节,我和总值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出了厂区,往荒野里去。厂区外的荒野里有我们单位的一个火炬,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火炬燃烧,才能排到大气中,这是环保的要求。这个火炬终年燃烧着,不能灭,但是火苗一般很小,生产出现异常时,火炬才会燃烧得很大很猛。出了厂区,路上没有路灯,而且一条车辆碾压出来的小土路颠颠簸簸,路两边全是一人高的野草,茫茫野地里不时传来“咕咕“的叫声,要不是有总值跟着,我可真不敢来这种地方。离着火炬还老远,就能听到呼呼的燃烧声,火炬周围都被罩在一片红光里。到了几十米高的火炬下,总值打着防爆手电看着我,我知道现在我是主角,总值的任务到此为止。我拉紧头上的安全帽带,把车筐里的工具袋跨在肩上,走到火炬根部。火炬就像一座塔,塔身上焊有一排排铁棍,是让人攀爬用的。我像个猴子一样手脚并用往上爬。爬到三四米左右,有一个平台,我迈上去,打开采样口,把采样杆杵进去,接上采样泵和气袋,经过几次置换,把火炬气采集到气袋里,看着气袋一点点鼓起来,我心里才算踏实。采火炬气最怕的是采样泵失灵,有一次,我跟师傅白天来学习采样,就发生了这种情况,师傅教我用手动采样,手动采样必须用手抓挤一个橡胶球,靠着球的吸力把火炬里的废气吸入气袋。把一个气袋装满,一只有力的手最少也要抓挤200下,而且速度要快。我的手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抓挤几下,手就无力地抽筋。还好,这回幸亏采样泵给力,要不然我的手可就要受委屈了。把采好的气袋从空中抛到地面,总值捡起来装好,一般我们都是采集两袋气体,以免气袋漏气,造成采样量不足。那天夜里回到试验室已经过了两点半,分析火炬气是另一个同事的工作,我重新躺在床上,可是怎么也睡不着了。转天早晨,同事们都知道了我半夜采火炬气的事,大家说,我们有半年多没在夜里采过火炬气了,这是给你的下马威呀,刚值班时,我们也都遇到过,还有比你更惨的呢。一个同事说,她刚值夜班那几天夜里工作特别多,有一次,从半夜12点到早晨6点往装置区跑了三趟,据说是装置里的一个设备出了问题,要她去做环境检测,可怜她大半夜里爬了三回高塔,困得她都想哭。听了同事们的经历我心里平衡了很多,值夜班让我知道化验这活真不好干,决不能小瞧了它。后来,我又遇上过采火炬气,不过不是在夜里,而是在傍晚。大约六点多种,正是吃晚饭的时间,我从食堂打了饭,还没吃,就接到了采火炬气的任务。工作就是命令,决不能耽误,我把饭盒扔在桌子上,赶紧骑车赶往火炬。化验室有规定,晚上十点之前采样,总值一律不陪同前往,所以我只能自己去。当时是初冬季节,天都黑透了,厂外的荒野里北风一吹野草如浪浮动,我真恨不得周围能出现个活物,给我壮壮胆,不过一旦出现了,恐怕我又会吓晕过去。我浑身的汗毛都奓起来,战战兢兢地爬上空中的平台,采完火炬气,然后猛蹬着自行车回来,像逃离一座鬼城,心脏跳得擂鼓一般。不知为什么,刚独立上岗的化验员都会遇到各种不常见的问题,还会遇到不常分析的样品,白天人手多,有班长、技师处理,一切还好办,夜里就只能靠自己,所以值夜班是最锻炼化验员能力的,值过夜班的化验员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化验员。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高空采样你爬过高高的储油罐吗?你知道罐顶是什么样子吗?这些伫立在化工厂里的庞然大物就像一个个巨人,腰身呈圆形,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粗,高度也有十几米,在化工厂里,这样的储罐连成一片,远观就像一堆巨型蘑菇,蔚为壮观。罐里面储存的是石脑油、汽油、苯等液体,我干化验的时候,还没有密闭循环采样器,每天化验员们都要爬上这些罐的顶部,采集样品。上罐顶的梯子像一条蛇,蜿蜒在储罐身上,铁质的,一侧紧贴罐体,一侧有简单的栏杆,梯子是镂空的,每一梯和每一梯之间都有巨大的空隙,可以看见下面,所以迈步要极其小心,以免绊倒。越往上走,悬空感越强烈,因为透过镂空的梯阶可以看到越来越小的地面景物,这样更衬托出自己所处位置之高,有恐高症和高血压的人是禁止干这项工作的。第一次上罐,我的腿不免发软,手也有点抖。师傅在前,我在后,我们左手抓着铁栏杆,右手提着采样筐,筐里有采样瓶、采样壶和十几米长的绳索。采样瓶是玻璃的,采样壶是铜的,很沉,绳索是棉线的,很粗。这些东西决不能有铁质的和化纤类的,为的是避免产生静电,发生爆炸着火事故。第一次上罐,跟着师傅一口气爬到罐顶,我惊讶于罐顶的宽阔,用眼丈量,直径要有十多米。罐的边缘较高,中间则较低,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铝箔一样的金属板,一踩就往下陷,还发出扑哧扑哧的闷响,我们不敢轻易去踩这些地方,唯恐会漏下去,于是沿着罐顶的边缘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走到采样口跟前,抬起头来辨别风向,这一抬头,我才发现自己站得好高啊!地面上的东西都缩小了数倍,鸟儿就在我身边飞,远处的装置区不再那么高大,袅袅升高的蒸汽就在眼前飘,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清了风向,我们都站到上风口,师傅打开采样口的盖子,随着一阵呜呜声,一股气体瞬间喷出采样口。那股气体是氮气,这些储罐上层都是用氮气密封的,人吸入高浓度氮气可能导致窒息死亡,这就是我们打开采样口前必须辨明风向,站到上风口的原因。把采样壶放进去,我们慢慢往下放绳子,直到听见扑通一声响,采样壶落入液面以下,然后把打满液体的采样壶提上来,把液体倒入采样瓶,用液体置换采样瓶三次,再把采样瓶装满。我们那天采的样品是乙二醇,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没有气味。采完样品采样壶和绳子全是湿的,我们的手上虽然带着手套,可是袖子上还是蹭上一些。从罐上往下走,手里的东西更沉了,而且眼必须看准脚下,镂空的梯级容易让人眼花眼晕,所以每走一步都要格外慎重,何况手里提着十几斤的重量,决不能有闪失。起初,对于爬罐采样这项工作我是很怵头的,胆子小,总觉得上这么高不安全,但是看到我的师傅跟我一样瘦小,却登高如履平地,一干就是十年,我就在心里安慰自己,她行我也一定能行。有了第一次上罐的经历,我慢慢不再害怕,而且有点爱上了在罐顶俯瞰一切的感觉,人站得高,看得就远,站在半空,微风拂面,环顾四周,上下左右,视角变了,整座工厂都跟我贴近了很多,心胸也豁然开阔。好天气上罐采样当然惬意,可要是赶上冬天下雪,上罐就很危险了。铁梯子上覆盖了一层白雪,脚踩在上面会打滑,所以每当下雪天,化验员都会联系罐区人员把梯子上的雪先扫一扫。但是雪无法彻底扫干净,总有一些冻在表面,脚底还是会打滑,这就需要化验员自己脚下小心了。冬天,穿得本来就多,再加上提着重物,脚下又打滑,化验员们高空采样就跟演杂技差不多,这样的工作后来我也干熟练了。现在,有了循环密闭采样器,化验员基本不用上罐采样了,采样器的阀门在罐底部,打开阀门就能直接取样,而我也在采样器投用前调离了化验岗位,从事管理工作。至今我都很怀念上罐采样的日子,尤其是和同事们在相邻不远的两个罐顶相遇时,大家相互挥舞着手臂,用一声拉长的“嗨”打着招呼,那股高兴劲,是地面上相遇的两个人无法体会到的。很多年过去了,有时我还会梦见自己站在罐顶,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免费避孕药上岗前,我背诵了很多化学品的性状和机理,其中最滚瓜烂熟的是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有毒,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爆炸上限……爆炸下限……”背熟了,通过了理论考试,我就跟着师傅去学习采样。我们每个人都很害怕采环氧乙烷,从大家的装备上就能看出来。一般去现场,我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脚蹬工作鞋,口鼻用防毒面罩罩住,手上戴一副一次性塑料手套。但是采环氧乙烷时,我们会在安全帽上装上玻璃面屏,遮住整个面部,手上戴很长很厚的橡胶手套,把手和半个胳膊都包裹起来。就算是这样,我们还要格外小心,唯恐环氧乙烷溅在身上。虽然背了很多知识,但是我对环氧乙烷的惧怕还是来自现场的直观认识。这种化学品储存在高压球形储罐里,在高压状态下是液态,一接触空气就瞬间变成气态挥发掉,为了把它采回试验室分析,必须用小型的压力钢瓶来盛装。第一次跟师傅去采样,我看着师傅用活动扳手把钢瓶连接在球罐底部的采样器上,用一个巨大的F扳手去拧一个直径有脸盆那么大的阀门,那种吃力的感觉可把我吓着了。我心说,这哪是女人干的活呀!一道道阀门被拧开了,管线里传来液体丝丝的响声,我们按照操作程序先置换钢瓶内部,然后把钢瓶采满,再一道道关闭阀门,用F扳手拧阀门,用活动扳手拆卸钢瓶。拆卸钢瓶很吓人,活动扳手刚刚拧动一点,就有液体喷出来,有的在空气中气化,有的落在地上气化,地上留下许多干燥的白点。这时候,不能再拆卸,只有等着管线内的液体慢慢流净,然后师傅再动手拆下钢瓶,我把钢瓶抓在手里,隔着橡胶手套都能感觉到那股冰冷。跟着师傅学了几次,我就自己去采环氧乙烷了,第一次去采样,我怎么也打不开那道直径有脸盆大的阀门,急得都快哭了。就在我倍感无助时,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采样?”我一扭头,看见一个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的男子,年龄比我大一点,我意识到他肯定是这片的操作人员,赶紧说:“采样!可是拧不动阀门。”操作人员很热情,走上来拿过我手里的扳手,几下就把阀门拧开了,然后他并不走,在旁边跟我搭讪,等我采完样,又帮我关阀门,拿着活动扳手拆卸钢瓶。我心里别提多感动了,简直把他看成了救星。看他没戴手套,我赶紧把手套摘下来递给他,他大大咧咧地笑着说:“环氧乙烷这东西没有那么可怕,不过没生小孩的年轻人尽量别接触,它会导致不育。我这个岁数,孩子都老大了,不怕!”眼看着拆卸钢瓶时喷出来的液体把他的手都弄湿了,我惊慌地说:“赶紧回去洗手吧。”他举着手笑笑说:“没事,马上就干了。”看着他满不在乎的样子我不知说什么好。以后每次采样,我都会主动去找操作人员,有他来帮着我,我就不那么害怕了。干了几次,我也能打开那道大阀门了,自己都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在我离开化验岗位几年后,外地的一家化工企业在现场施工作业时发生了事故,因为当时操作人员没在现场,大家不知怎么处理,使事故扩大,造成了挺大的损失。以此为鉴,上级下发了强制性规定,化验员去现场采样,操作人员必须全程陪同,阀门由操作人员来开,化验员只负责开最后一道采样小阀门。回想起那时候采环氧乙烷的经历,我是提前践行了这一规定的。知道了环氧乙烷会造成不育,回到化验室我立马告诉了同事们。大家开玩笑说:“就当是免费避孕药吧。”后来,化验室分来几个年轻的大学生,我们这些老大姐从来不让他们去采环氧乙烷,在试验室分析时也很少让他们上手,有的年轻人好学,非得干,我们就说:“去干别的吧,你们干这个的日子在后头呢。”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斗法化工厂里的原料很多都是槽车拉来的,那种标着“严禁烟火”的油罐车,大家在马路上肯定都见过。给我们厂送来的原料叫石脑油,化验员要对车里的石脑油进行采样分析。每天来到厂外的槽车少则几十辆,多则上百辆,这些原料来自不同的地方,分属不同的承运商,所以原料的品质参差不齐。最让人头疼的是,有些不良司机想出各种办法,哄骗化验员,以达到样品检验合格,顺利卸车的目的,因此采集槽车中样品时,化验员时常要与司机斗法,慢慢地大家都练就了火眼金睛的“神探”本领。工作中,化验员对司机的花招一一进行分析,并且予以冠名,掩耳盗铃,偷梁换柱,浑水摸鱼等等,每一个招数都逃不过化验员的眼睛。先说说掩耳盗铃。有的司机为了保证样品分析一次过关,事先准备好一瓶合格的石脑油样品,化验员来采样时,司机拿着这瓶石脑油到采样口跟前摆摆样子,然后说样品采完了。司机以为,现场车辆多,化验员忙不过来,就不会较真,可是他们不知道,化验员必须按照采样规程操作,他们掩耳盗铃的招数只能招来一顿批评。有的司机在采样时舍不得开阀排放,因为他们心知肚明,只有排放口里的油能保证合格,罐车里的油品质量就不好说了。原因是排放口里的油是装车后人为倒灌进去的,为的是应付检验。所以,化验员要求所有车辆必须排放两桶油以上,才能开始采样,这种招数被化验员称为偷梁换柱。还有浑水摸鱼。槽车的采样口都是用铅封封住的,不能随便打开,如果打开过,铅封就会留下痕迹。在采样前我们厂保卫人员要先检查铅封是否完好,这时候,有的司机一看车辆排成了长龙,以为没人看见,偷偷把车从验铅封的队伍开出来,排到等候采样的车辆队伍中。这种浑水摸鱼的行为逃不过化验员的眼睛。化验员会记下车牌号,作为劣迹车在以后的工作中重点关注。每天车辆多,而且大多数是在夜晚到来,所以增加了“侦查”难度,不过,化验员只要按照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执行,再狡猾的招数也无用武之地。近年来,化验员的装备也在不断升级,厂里给配备了带摄像功能的防爆手电筒,每次采集石脑油样品都要全程录像。厂里担心化验员会接受司机的贿赂,特别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对化验员进行监督,其实没开展这项工作以前,化验员也没接受过司机的贿赂,更没有出现过吃拿卡要的恶劣行为。记得有一次,一位女同事值夜班时去检验石脑油样品,发现水分含量高,判定该车石脑油不合格。司机一看慌了神,从厂外的采样区,追到化验室里,找到我的同事,拿出几张粉红的钞票,被我的同事当即拒绝,并报告了领导。因为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同事非常害怕,所以几名值班的同事都出来给她助威。那个司机蔫头耷脑地走了。后来经生产科查验发现那辆油罐车里有夹层,里面装着水,这种骗局让我们深深感到某些人的不择手段。化验员一丝不苟采样,与司机“交锋斗法”,避免了石脑油以次充好,保证了进厂的原料质量。因为一旦不合格原料进厂,会直接影响生产,严重时会造成整个工厂停车。曾经有一次,厂里进了一批石脑油,造成工艺生产异常,排查了很多原因才发现是石脑油硅含量超标,但当时硅含量并不在企业规定的分析化验范围内。由于那次异常情况,化验室又增加了一项分析任务,检验石脑油硅含量。作为女性,化验员们每天跟一群男司机打交道,还要揭穿一些人的花招,是需要一份勇气的,工作时间久了,再内向的化验员都生出了一点豪迈的气质。所以在单位里,大家都说化验员是生活中的女神,工作中的女汉子。也的确如此。化验室的女人们始终是最靓丽最惹眼的一群女人,谈恋爱的年龄是单位内外的小伙子们重火力“攻击”的对象,小伙子们都以找个化验员做女朋友为荣。化验室的女人们即便是为人妻为人母后,仍然娇艳如花,保持着适龄女人特有的风韵,每天翩翩进厂,如凤蝶女神坠入凡间。换上工作服,整个人立马英姿飒爽,变身女汉子,似乎任何困难都能所向披靡。每天在女神和女汉子之间自如转换,姐妹们乐此不疲,并从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撞上麻烦化验员去采样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一次,我的同事马姐就遇上一回。那天本来是我的班,因为我家里有点事,就跟马姐换了班,她替我上。不料,那天赶上了大检查。公司下来很多人检查厂里的安全工作,其中有一项是检查我们单位应急预案演练落实情况。根据安全制度的要求,化工厂里每月都要开展应急演练,这些演练包括防火演练,中毒救援演练,突发事故演练等等,演练预案是提前编制好的,职工要按照预案进行救火救人和逃生,预案的内容细致到每个人要干什么,打哪个电话报警,报警要说清楚什么,从哪里逃生,去哪里引导救护车救火车进来等等。因为职工们只有熟悉了演练内容,真出现状况时才能镇定应对,增加救险和逃生的机会。上级安全部门会时常来抽查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既是对下级单位安全工作的检查,也是一种督促。演练中,一旦发现演练工作开展的有问题,或者职工对演练过程不熟悉,就会对下级单位进行处罚,责令限期整改,而且会在以后加大抽查力度。所以,每次上级来检查安全工作,整个单位的人都很紧张,连厂区的空气都粘稠了很多。那天上午九点,马姐接到了采样任务,去球罐区采集丁烯—1样品。当天,大家知道有检查,但不知道什么时段来检查,更不知道有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任务来了谁也不敢耽误,马姐提着钢瓶到了球罐下面。那时,采样还没有要求工艺人员陪同,化验员都是自己去采。马姐把钢瓶连接在采样口上,打开钢瓶两端的阀门进行瓶胆的置换。丁烯—1跟环氧乙烷有点儿一样,一到空气里就气化,而且当时环保要求还不严格,丁烯—1储罐没有安装密闭采样器,所有置换过程中,现场升腾起一股白色的烟雾。排放了一会儿,马姐关了钢瓶上的出口阀,让丁烯—1往钢瓶里装。正在这时,跑过来几个头戴安全帽的操作人员。几个人中有一个大胖子,猛然扑倒在地上,旁边一个人赶紧用步话机通知救援,一会儿,两个小伙子抬着担架来了,想把大胖子抬到担架上,试了几次都抬不动。然后又跑来几个人一起上手把大胖子放到担架上,两个小伙子吃力地抬着担架走,走出没几步,担架突然断了。此时,有个人跑到马姐跟前说:“谁让你来采样的?把我们的演练全搞乱了!”马姐不知哪来的情况,被骂得一头雾水。回到化验室,马姐就被领导叫走了。然后,她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那天的演练本来计划在另一片罐区进行,马姐到球罐区采样,一开阀门置换,丁烯—1白色的烟雾升腾起来,罐区控制室里的报警器就响了,马姐在现场听不到,只有控制室里的人听得见。操作人员从早晨就在紧张地等待应急演练的开始,这下子都以为是演练开始了,而且认为是临时更改了演练地点,于是赶紧通知所有人员到球罐区来演练。结果人员一时抽不过来,他们就冲了出去,偏偏一个大胖子扮演中毒人员,倒地不起,压折了担架,弄得大家手忙脚乱,演练做得很失败。马姐撞上了麻烦。现场演练组织得不好,罐区操作人员受到了批评,操作人员就强调化验员采样这个环节,说是误导了他们,才导致演练提前开始,而且有些混乱。可是,他们不想想这个责任能让化验员来承担吗?真有事故的话,事故会告诉你在哪发生、几点发生吗?可是这些话没法说,说出来就得在领导跟前打嘴架。那几天化验室的领导承受了很大压力,找上级领导一再解释当时的情况,马姐还被叫去好几趟,接受询问。我转天上班来听说了事情经过,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因为那天本该是我的班。好几天化验室里气氛沉重,大家都替马姐捏着一把汗,也替自己担着心,因为这种事谁去采样都躲不开。一个星期后,处罚决定下来了,马姐被扣了二百块钱。我拿了二百块钱去给马姐,她已经承受了精神伤害,不能再承担经济损失,可马姐坚决不要。当然,虽然操作人员推卸责任给化验员,但是他们仍然要承担主要责任,上级检查人员可不会被他们推卸责任的方式给唬了。上级责令他们对应急预案进行细化,开展全员应急演练培训,不久还要来检查,而且处罚是少不了的。这件事发生以后,大家去罐区采样谨慎了很多,每次先到控制室跟操作人员打声招呼,然后再去采样,吃一堑长一智,免得再遇上麻烦。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火烧眉毛说了那么多采样工作,有人会问,你们化验员整天就去现场采样啊?那谁来做分析呢?下面该说说分析了。分析工作当然也是化验员来做。采样和分析是化验工作的两部分,缺一不可。分析工作是在试验室里完成的,看上去似乎比采样要轻松,其实不然。试验室里到处都是化学品,尽管戴着手套,但有时还是会沾到手上。我自从干了化验,就总爱洗手,每次做完实验,更是要把手放在水龙头下冲个没完,总觉得手不干净,其实是心理问题。说一件发生在我同事身上的事。一次,我同事上夜班,恰巧赶上分析石脑油中的砷含量。砷是一种有毒物质,而做这项分析的实验过程很复杂。先要用双氧水对石脑油进行萃取,然后把萃取出来的液体放到电炉子上去烧,液体装在一个小口的锥形玻璃瓶里,烧到一定程度,瓶子里冒出巨大的白色烟雾,这种烟雾是二氧化硫。这个过程是在一个有排风设备的密闭橱柜里完成的,要保证烟雾不会弥漫到室内,影响环境。那天,我的同事把锥形瓶放到电炉子上加热,然后把通风橱的玻璃门关严,烧了一会儿,烟雾没出来,她就拉开玻璃门探头进去想看看情况,不料,锥形瓶突然倒了,液体洒在电炉子上,火苗窜起来,一下子燎到了她的头发,还被浓烟呛了一口,直咳嗽。她赶紧拉下通风橱的玻璃门,切断电炉子的电源,跑到镜子跟前一看自己的脸,她的齐眉穗儿卷成了方便面,脑门一片漆黑。“哎呀,我的头发!”她扑在镜子跟前大叫,其他同事早被她惊动了,都跑来看。有的安慰她,有的帮她擦脸,把脸弄干净了,大家都惹不住噗嗤笑了。把同事推到镜子跟前,让她自己看,她自己也笑了,原来她的眉毛整个被烧光了,形象实在怪异。接着大家帮同事重新做了试验,又替她出主意,应该跟领导把这事说一说,好歹博得领导的同情,让她休息几天压压惊。那时候,我们还都是女孩子,很年轻,感情用事,不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是违反了操作规程,要承担责任。转天早晨,同事就把自己头上的“方便面”和秃了的眉毛给领导看,领导问清楚原因后一脸严肃,说她存在操作不当的行为,不应该把头探进通风橱里,而且面部还没有任何防护。同事一听话锋不对,心里暗暗叫苦。本来她早晨八点半下夜班可以回家,结果又跟着领导和技术员去试验室进行现场演示,弄到十点多才下班。临走前领导告诉她回家写检查,明天一早来单位,要开现场会。同事委屈地小声说,明天是我歇班。领导生气地说,都出了安全事故,还歇什么班?!同事不敢再多说,蔫溜溜走了。转天早晨,同事当着化验室全体人员的面读检查,然后领导宣布了处理决定,三个月内不允许她值夜班,每天跟着组长学习各个分析项目的规范操作,并且扣罚她二百块钱。同事低着头,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想歇几天假压压惊成了痴人说梦,看着她的狼狈相,我们都很心酸。当时,我们心里都埋怨领导,觉得他不近人情,不通人性,这样对待一个女孩子,让她当众出丑有点儿太过分了。当时,我们化验室的领导是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士,他平时很少跟女人们搭讪,跟大家说话还有些脸红,工作一般都派给技术人员往下布置,因此我们都以为他为人谦和仁慈。没想到,这回他这么恶狠狠,所以,大家都略略对他有些不满。等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些经验,有了些阅历,才懂得,有时惩罚不是出于严苛,而是出于爱护。在化工厂工作多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大大小小的事故,每一起事故究其根源都是因为违章操作,轻视安全。慢慢地,我们也明白,操作的规范化不仅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理解了领导的苦心,然而当大家真正明白的时候,这位领导已经调走了。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折磨手的滴定滴定是分析化验的基本功。化验员一手摇晃锥形瓶,一手捏着滴定管的旋钮,看似轻松自如,实则是无数次练习的结果。一个人想成为一名化验员,滴定是必须要通过的第一关。记得我刚来化验室时,师傅把我拉到试验台前,指着一堆轻薄透亮的玻璃器皿说,咱就从这儿学起。我不是学化验专业的,当时,看着那些形状各异的玻璃器皿我几乎不敢伸手去摸,唯恐力气大一点会把哪个一把捏碎。烧杯、锥形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这些东西怎么用?都干什么用?我一头雾水。师傅以最简单的酸碱滴定为例给我做示范。弯弯曲曲的滴定管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然后装满溶液,放在铁架台上。用烧杯称一定量的酸性样品,用脱盐水进行稀释定容,用移液管吸取一定量的液体移入锥形瓶,滴入两滴酚酞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是在溶液PH值由酸变碱时使溶液颜色瞬间发生变化,指示滴定终点。师傅一手晃动着锥形瓶,另一只手轻轻拧开滴定管的玻璃旋钮,液体一滴滴落到锥形瓶里,她快速摇着瓶子,液体在瓶子里打着旋儿。滴到一定程度,师傅慢慢拧小了旋钮开度,控制着液滴滴落的速度。“快到终点了。”师傅说。可是我不明白怎么能看出快到终点了。此时,师傅轻轻扭动旋钮,让液体露出滴定管半滴液珠,然后把锥形瓶口往液珠上一抹,液珠沿着瓶壁流入瓶中的液体里,瞬间,白色的液体呈现出淡粉色。师傅怕我看不清,拿过一张白色滤纸,衬在瓶子背后说,看,是粉色。的确是粉色,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如果颜色太深了,就说明滴定过了量,算出来的分析结果就不准确了。”师傅强调说。师傅让我把所有玻璃器皿用脱盐水洗干净,然后动手练习。看师傅干活时简单而轻松,轮到我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我一手晃动锥形瓶,一手去拧滴定管的旋钮,两只手就有些不协调,拧了旋钮忘了晃瓶子,晃了瓶子又忘了拧旋钮。我捏着旋钮的手显得死板,摇瓶子的手显得生硬,不一会儿,捏旋钮的手指就因为用力过度指尖红紫,抓着瓶子的那只手的手腕酸疼无力。练习滴定分析的那段时间,我的手腕始终酸疼,每天回家吃饭拿筷子都费劲。练了几天慢慢熟了,才领悟到,拧旋钮的手要轻,指尖不要拼命用力,否则会很疼,还可能把细细的滴定管掰断,摇瓶子的手手腕要放松,不能绷紧,否则手腕会酸疼不止。一切都是在练熟之后悟到的,所谓熟能生巧,会而不难,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学会了基本的滴定操作后,我发现滴定分析的整个操作过程有很多需要小心谨慎的地方。比如用烧杯称量的原始样品要一滴不损失地移入大号容量瓶;用移液管往锥形瓶中转移液体时,移液管要跟锥形瓶呈30度角;滴定管里的液体不能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晃动锥形瓶不能让液体溅出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斟酌练习,保证达标,因为分析工作最后是以数据为结果的,化验员必须要在过程中努力消除一切影响数据准确的问题。为了保证化验员的技能操作水平,我们经常要接受各种操作考核,每月单位自己考,每季度上级部门考,每年公司还有各种技能比武。我们化验室有一个班组专门负责环境监测,每半年公司环境监测站都会对她们进行严格的分析考核,拿来未知样品让她们分析,如果分析结果偏差大就会被考核。我们化验室的这个班组连续多年都是全部达标,可见大家的技能水平何等过硬。掌握了滴定的基本操作后,我默默地练习滴半滴溶液,甚至四分之一滴溶液,从挑战滴定这项基本功中,我竟然找到了无限的乐趣。用手控制着旋钮让液珠一点点露出头,瓶口轻轻凑上去一抹,就像蜻蜓点水似的一个吻,然后,锥形瓶里的液体瞬间红了脸,那淡淡的粉多像少女脸上泛起的红晕啊!学习滴定之初,手是最受折磨的,当掌握了这项技能后,却发现它是那么有趣,而且在所有分析工作中它是属于so easy级别的。通过滴定分析,化验员学会了细致和专注,职业素质受到了磨练,为后面更复杂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做好了心理准备。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好看的东西都有毒初干化验,我常常被分析过程中溶液变幻的色彩迷住,白的变粉,红的变白,绿的变紫,眼看着变化在手中发生,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能力无边的女巫。每当站在试验台前摇动锥形瓶,我就会想起动画片里的东方好女巫、西方坏女巫,还有《蓝精灵》里那个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知在勾兑什么的格格巫。我自然把自己想想成善良的东方好女巫,而且希望我手里的东西也是美好并有益于人的。可是,把化验工作干明白了我发现,好看的东西都有毒,而且颜色越是艳丽毒性越大。比如在分析一种样品的铁含量时,要加入一种叫二苯胺磺酸钠的指示剂,还要加入氯化亚锡和氯化汞,然后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滴定。起初,溶液的颜色是墨绿色,在反应完成后,溶液会瞬间变成紫色,这个过程来得很快,丝丝缕缕的紫瞬间就扩大成整个的紫,将绿色完全淹没掉。这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我们要重点回收,包括刷锥形瓶的水都要回收,而且要在记录本上记下回收废液的量,因为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氯化汞是剧毒品。那时,试验室经常使用的剧毒品有好几种,领用和管理都非常严格。剧毒品的存在给化验室带来了很大压力,一有反恐防盗工作,总是先被想到。随着化验技术的更新,现在新的分析方法替代了老方法,新分析方法不再使用剧毒品,从化验室管理上让人稍微省了点儿心。然而,再环保的分析方法也是化学方法,好看必然有毒的原则始终适用。那些或单薄纯白,或浓重妖艳的液体,就像一朵朵食人花,吸引你,诱惑你,你一靠前,它就会捉住你,恨不得将你吃掉。干分析化验的人,工作服上常有破洞,那是酸碱不小心沾在身上腐蚀的结果。较轻的,衣服没有破,蓝色的衣服上留下点点黄色的斑点,那也是溶液腐蚀造成的。所以,化验室里配备了皮围裙、套袖,但是液体溅在身上还是难免,有一次一位同事的裤子破了几个洞,恰巧在屁股上,自己看不见,还堂而皇之地在楼里走来走去,被大家取笑为很拉风。平时工作中我们使用的溶液都是经过稀释和标定的,如果是浓的原液,那可就不是小洞洞的问题了,比如进行酸碱配制时,必须要求穿防酸碱服,因为浓酸碱溅在身上那可不得了。说起酸碱溶液的配制外行人可能会害怕。一瓶买来的浓硫酸或浓盐酸是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实验的,必须用脱盐水把它稀释成所需要的浓度才能使用。这个过程就是配制过程。配制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要一点点把水缓慢地倒入浓硫酸里,并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会越来越烫,所以一定要用盆装上凉水,把盛酸的容器放在里面,起到降温的作用。配制酸性溶液一定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否则,挥发的酸液吸入呼吸道对人会造成损伤。配制好的溶液盛在白色的广口瓶中,溶液洁白透亮,干净得就像一泓清澈的泉水,但是请记住:好看的东西都有毒。好看的东西都有毒,这条定律在化验室是绝对真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常感受到这一定律的存在。悦人眼目的东西往往充满诱惑力,一旦沾染便深受其害。只是生活中那些好看的东西更具伪装性,不容易让人警惕,所以常见有人被伤害,而在化验室里,化验员绝不会上当。了解了好看的东西的本性,在与他们亲密接触之先就已经撕去了它们美丽的伪装,化验员就变成了驯服这些毒物的能人。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机械化真好很多分析工作需要先对样品做预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分析。液体的预处理叫萃取,固体的预处理叫研磨。液体的萃取是在样品里加入一些特定物质,装进一个密闭容器里,经过几百次振荡,把试验要用的东西从样品中分离出来,这个过程要用振荡器来完成,研磨则是用研磨机把固体磨成细腻的粉末,再进行分析,但是如果一旦仪器出现故障,为了及时分析报出数据,萃取研磨这类工作就必须由人工来完成。那时,化验员就很辛苦了。每个化验员几乎都遇到过仪器故障的情况。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做萃取,就赶上仪器坏了。仪器振荡的力量太小,不能萃取出试验需要的物质。那个样品分析工作从开始萃取到最后试验完成要整整一天的时间,所以我们都非常紧张,手底下的动作简直就是在争分夺秒,但是在人工萃取中还是出现了问题。我们把液体装在一个大号分液漏斗里,抓住漏斗的两端,抱在怀里使劲摇晃,让里面的液体充分振荡,嘴里数到两百下停止,然后把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溶液会分出上下两层,我们把下面的一层排到一个锥形瓶里,这就是萃取出的有用液体,然后再对剩下的液体进行第二次萃取,按照要求,一个样品要做三次萃取,以保证萃取的完全性。那天,当我和同事萃取到第三次的时候,同事的手太累,没有了知觉,没能堵住分液漏斗的活塞,结果液体洒漏出来,她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掌全湿了。“哎呀,完了,完了。”说着,同事沮丧地把分液漏斗放到铁架台上。液体洒漏,试验结果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必须重新称量样品再做萃取工作,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干了,接下来还是三次萃取,再摇晃至少六百下。那天,我俩抱着分液漏斗,就像两个吃奶的孩子抱着奶瓶子,呲牙咧嘴地拼命摇啊摇,两个人的胳膊和手指最后都是酸疼僵硬的。振荡器和研磨机化验室里都没有备台,一旦坏了我们就非常怵头。我算是命好的,没赶上过研磨机故障,据赶上的同事说那可叫个惨。固体块状物只能靠手工研磨,放在一个坚实的器皿里,用木制工具一点点磨碎,再碾成粉末,手会很吃苦,同时又考验着化验员的耐心。记得有一次我从中药铺买了一包川贝,打算给孩子做川贝蒸梨,回家打开一看,发现川贝块儿太大了,想把它弄碎可费了劲,菜刀拍,刀把砸,怎么也弄不碎,干脆不吃了。后来,别人告诉我,药铺是管研磨的,但是你得跟人家说。再去买川贝,我就要求磨碎,拿着磨碎的川贝回到家,打开包装一看,大块变成了小颗粒,比起我们化验室研磨成粉末的技术那是差远了。因为经历了手工磨碎川贝的难度,我知道同事手工研磨样品的困难,川贝我可以放弃研磨,再买新的,可是样品分析不能放弃,而且必须要研磨细腻,可想而知,这是一项多么考验人的工作啊,我们这些小女人,在这样的工作中还能保持一双芊芊玉手,也是上帝的恩赐了吧。在化工企业的化验室里,众多的工作都要人工完成,化验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挺大的,所以,一旦车间购置了新仪器,大家都会很兴奋,因为新仪器的应用常常意味着把化验员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哪怕是解脱一部分也是值得的。近年来,很多试验都可以用仪器来完成,化验员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分析化验工作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化验员的工作强度,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样品预处理都要由化验员来完成,萃取研磨的过程决不能跳过。因此,大家始终把振荡器和研磨机当宝贝疙瘩一样爱护着,它们“不掉链子”,我们就能少受点累,少吃点苦。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复检,让我们受不了如果你问化验员,工作中最怕什么?大家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最怕样品检验不合格。如果你再问,不合格有什么可怕的?大家会告诉你,没完没了的复检,让人不但没有成就感,而且自身的技能可能还会遭到质疑,这个我们受不了。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化验工作中,每天要分析的原料产品多种多样,品质不一,样品不合格常有发生。一旦样品的分析指标不符合检验标准,化验员就必须要对样品进行复检。复检的第一步是对样品重新做分析,如果分析结果还是不合格,就要去重新采集样品,再次进行分析。如果是进厂的原料,在复采样品分析后仍不合格,生产部门就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拒收这批原料。但是,如果是出厂的产品不合格,就比较麻烦了。复采产品不合格,生产部门会通知装置调整工艺,而化验员必须随时待命,接到通知就要去采样再分析,直到合格为止。有一年夏天,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厂里生产的丙烯水含量经常超标。化验员们每天一趟趟去装置区的储罐底下采样,头上烈日炎炎,化验员穿着严实的工作服,沉重的工作鞋,头戴安全帽,手戴胶皮手套,脸上罩着防毒面罩,胸前别着硫化氢报警仪,就这一身装备,一出去浑身就跟水洗了一样。一趟趟采回样品,一次次再分析,可水含量总是不合格。当时,大家从人员、仪器、样品等等很多方面找原因,每个化验员都轮流去做试验,每个人都盼着自己能驯服这个样品,结果大家都颓然败下阵来。既然不是人员的操作技能有问题,就又检查仪器是否存在问题。我们使用的水分仪是自动滴定设备,全密闭的。经过检查,发现仪器的密闭性能很好,大家不放心,又换了新的密封圈和密封垫。对样品再次进行复检,可水分还是超标。最后大家想到了环境因素,是不是室内太潮湿了,影响分析结果?毕竟丙烯中的水含量非常小,是用PPM来计量的,环境湿度大,可能会造成分析结果超标。于是,我们把化验室空调开到除湿状态,关闭所有门窗,经过一个下午和一整夜除湿,第二天早晨,我们采来新的样品进行分析,水含量居然合格了。大家不放心,又做了复检,水含量仍然合格,一颗颗揪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一年冬天,装置里的废气排放不达标,我和同事爬上几米高的废气储罐,却找不到采样口。我俩在庞大的椭圆型罐身上到处找,用手一点点抠可能是采样口的地方,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工艺人员站在地面上,不愿意跟我们上来,我们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采样口,再看工艺人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北风凛冽,我俩穿着厚重的防静电棉服,像两个膨胀的皮球,没办法,又从罐上爬下来,去装置区的操作间再找工艺人员。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跟我们来到罐下,和我们一起爬上罐,他也不能确定采样口的位置,四处寻找。我俩一看这阵势,心里明白最后还是得靠自己。我们这回找的更细,用手抠得更细,最后在罐底部一个角落处,抠开一个肚脐眼大小的小孔,小孔有一点凸起,我们连上采样器和气袋,不一会儿气袋就鼓起来,这时我们都冻得鼻尖通红,带着双层手套的手都有些发僵了,脚底下像踩在冰块上一样冷。那天,装置紧张地进行着工艺调整,我和同事则跑了三趟装置区,三次爬上废气储罐采样。因为那个采样口不常用,所以不好找,我俩对采样点清楚,省得换别人去耽误时间。取回样品,其他同事赶紧分析,一直忙活到下午,样品总算合格了。近年来,环保工作倍受关注,废气不达标,就不能排放,而生产还要进行,储罐容量有限,产生的废气将无处储存。所以,分析工作一点不能耽误,工艺调整要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数据合格了,废气才可以送往火炬系统焚烧,排放。在工作中,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紧急情况,把化验员紧张得要命。每次遇到不合格样品,化验员们个个都如临大敌,问题解决后,则会长出一口气。尽管干了化验工作很多年,各种异常情况见得越来越多,但是面对不合格的情况,每个人都跟第一次遇到一样,一脸严肃,绝不敢怠慢。复检工作非常折磨人,消耗人的精力体力,考验人的耐性,而最不能容忍的是对化验员能力的质疑。有一次,我们试验室分析一批石脑油不合格,而供应方提供的分析数据合格,我们反复做了多次试验结果都一样。技术部门非常关注这件事情,派人来试验室监督化验员进行分析,并对试验室环境提出很多要求。当时我们都觉得很委屈,好像分析结果不合格是我们的责任似的。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技术部门指派第三方来进行分析仲裁,结果我们的数据与第三方化验室的数据完全吻合,这批石脑油就是不合格。后来听说,供应方分析数据与我们不同是因为他们使用的分析方法太老了。这件事让我们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从此以后,技术部门对我们的数据也相当信服了。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最怕大检修化工厂都是二十四小时连续作业,装置设备不停转,有些地方出现小故障,需要停下来,就开启备用设备,决不能耽误生产。如果迫不得已要停下来维修,必须提前做好计划,最多不过三五天完事。这样连轴转,装置运行到第四年,按照规定,整个工厂必须停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以保证生产的安全。检修时间一般要四十多天,那时候,整个工厂都不搞生产,而是投入全部人力物力对每一个部位进行彻底清理,对设备管线塔釜行更新、维修、保养等等。这项工作总是选在七、八月份高温季节进行。我们最怕四年一次的大检修,因为化验员要承担一项艰巨的任务,负责检修现场测氧测爆工作。每逢检修年,从年初各个部门就开始进行准备。化验室要对化验员进行测氧测爆仪器的操作培训,工作流程培训,安全培训等等。检修前,化验员被分配成几个组,进驻到各个装置现场。因为生产工作停止,日常分析工作也都停下来,所有的人力全都集中到测氧测爆工作中去。测氧测爆到底是一项什么工作?外行人肯定听着糊涂。听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化工厂停工检修前必须要对装置的塔、釜、罐、反应器和管线进行吹扫,把里面的化工原料或者有害气体吹扫到污水池,吹扫完毕后,工人施工前,化验员要对施工的部位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检测,一般检测的项目有苯含量,硫化氢含量,氧含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因为这些项目不达到一定标准,施工人员进去工作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或者在动火作业中会发生爆炸事故。化验员的这项检测工作就叫做测氧测爆。测氧测爆不是检测一次就万事大吉,按规定,现场检测达标后,每隔两个小时还要再检测一次,每天停工后开工前也必须要重新检测。施工前,如果吹扫后检测不合格,装置就得重复吹扫,吹扫完化验员还要再检测,这样重复吹扫检测,直到环境达标。测氧测爆工作极其艰苦,因为对于女人来讲这项工作的劳动强度太大了。装置里的塔釜罐矮的有十几米高,多数都在几十米高,最高的达近百米。梯子都是直上直下,需要四肢并用攀爬,每爬一段有一个狭窄的平台,平台上有人孔,化验员把仪器探进人孔检测,然后再往上爬。塔上的人孔必须逐个检测,全部合格才行。然而,多数情况下,很难做到一次检测合格,不合格就得继续吹扫,再上去检测。这样的高度,上下爬个来回,早就汗流浃背,水人一般。记得有一年,有一个塔多次吹扫都不合格,因为工期非常紧张,这个塔施工进行不了,会影响后面的工作,所以单位领导决定夜里继续干。深更半夜,装置继续对塔里进行吹扫,我们值班的化验员抱着仪器守在装置区原地待命。吹扫一段时间后,化验员爬上去检测,可是仍然不合格。当时很多领导都在现场“督战”。继续吹扫,继续检测,一直干了一整夜,所有人都没合眼。化验员一趟趟爬上爬下,实在太累了,后来干脆和几个操作人员守在塔身的平台上不下来。经过一夜奋战,早晨六点,检测终于合格,大批施工人员正好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现场,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像爬罐爬塔这类工作,有高血压的人是不能干的,四肢不强壮、心理素质差的人也是承受不了的。这么说,难道化验员都是铁打的吗?也并不是。个别患有高血压或者身体条件实在不能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领导也会从人性化角度考虑,不让她们爬高,而是给她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地面检测,填写票据等杂事。无论大家干什么,每个人都不和别人攀比,身体好的抢着爬高,每天汗如雨下也是笑容满面。化验室里女多男少,每逢大检修,几位男同事非常辛苦。他们抢着爬最高的塔,上最难上的管线,每天七点到厂,晚上有时还要加班,一天下来人都快累垮了。但是,检修期间活儿实在太多,男同事有心无力,分身乏术,往往他们前脚背着仪器刚出去,新的任务又来了,所以女化验员们必须要顶上。爬高爬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再高的塔也不畏惧。大检修是一场奔赴前线作战的硬仗,化验员变身英姿飒爽的“女兵”,成为检修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些浑身油污、脸带疲态的男职工们每当看到“女兵”的身影,都不知不觉重新振奋了精神。他们以欣赏的口吻送给“女兵们”一个美丽的称呼,叫“铿锵玫瑰”。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难忘那日日下午一上班,我的同事张姐接到了测氧测爆的任务。这次要爬的是全厂最高的一座塔,总高度达到80多米。春风扑面的季节,身上没有了棉衣的束缚,张姐背上检测仪器利落地出发了。到了现场,经工艺人员介绍,张姐才知道,这座塔要进行内部检修,所以必须对整座塔进行完整的检测,确定有毒有害物质不超标后,才能施工。以前,张姐没有完整地爬过这座高塔,最高也就爬到塔身的一半,现在,面对高塔的挑战,多年测样测爆、登梯爬高的工作经验让她格外镇定。她二话没说,戴上手套跟着工艺人员就爬上了塔。塔身上的直梯都是直上直下的,攀爬的人需要四肢并用向上攀登。张姐像个敏捷的类人猿,轻巧地爬上第一段直梯,在第一个空中平台站住。她将仪器的探测杆伸到人孔,打开仪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环境合格。然后,她收好仪器,跟随工艺人员继续向上面的平台攀爬。一段直梯接着一段直梯,一个平台接着一个平台,一个人孔接着一个人孔,张姐越爬越高,整个装置已经被她踩在脚下,错综复杂的管线像密密麻麻的河流在游走,地上的人们像蚁虫般渺小。换了一个角度,自己出离了所处的环境,张姐心里忽然生出一股超然物外的壮阔之情。爬过了塔的一半,人就有些累了。张姐戴着安全帽的额头出了一层细汗。站在平台上,抹一把潮湿的前额,她继续跟着工艺人员往上爬去。风总是喜欢在高处发威。春风虽暖,但也有生硬的一面,一阵子一阵子地扑向高塔。向上爬的过程中,张姐感觉塔身不住地摆动,越往高处爬摆动得越厉害,她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地抓牢直梯。爬过高塔的人都知道,细瘦的高塔都有些摆动,我们称之为保持自身平衡。大家对这种摆动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到了塔顶,一面红旗在头上高高飘扬,胜利的喜悦涌上来,张姐忘记了疲劳,兴奋地俯瞰着整座工厂。此时,她站在了工厂的制高点上,她征服了高塔,征服了工厂,她是一只展翅的鸟,脱离了地面的束缚,融于蔚蓝的天空。检测完毕,再一点点爬下高塔,风仍在吹,塔仍在晃,风吹得猛烈时,真让人担心塔会突然折断。张姐如一根坚强的稻草,努力附着在塔身上,将自己小心翼翼地又带回了地面。当双脚踏上地面,踏实感立即包围了她,她长舒一口气,跟着工艺人员向装置控制室走去。刚走到控制室门口,一个小伙子从里面跑出来,说,汶川地震了,大地震!张姐愕然怔了一下,来不及多想,进去赶紧开具检测分析单。工作完毕,回到化验室,她才从同事们嘴里得知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通过铺天盖地的新闻,她看到了那个定格在14点28分的钟表。回想当天爬塔的情景,那个时间正是她向塔顶攀登的时刻。不知是地震带来的心里撞击,还是真实的切身感受,每每回忆5.12爬塔的经过,张姐总觉得那天塔身摆动得异常厉害,她说,晃得那么厉害肯定跟汶川地震有关。对于她的说法,大家将信将疑,毕竟汶川和我们所处的这座北方城市相聚将近两千公里呢。可是,张姐每提到此,都表情坚决,不容置疑。我们明白,在她心里有一个不愿提及的话题,如果地震当时发生在我们脚下,张姐恐怕就回不来了。后来,张姐又有机会爬那座塔,我们当然忘不了问她晃得厉害吗?她说,没有5.12那天厉害。她深深地记住了那一天,并且再也抹不去。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眼前都有这样一副景象:张姐头戴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肩背工具袋,站在高塔顶端,面朝汶川方向瞭望,塔身忽左忽右地摆动着,她的手紧紧抓着身边的栏杆,一面红旗在塔尖上迎风飘扬。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依依难别离前两年,化验室的几位老大姐相继退休了。她们的离去让我们久久沉浸在伤感的情绪中。几位老大姐都是建厂初期从外地调来的。跟我们这些从学校毕业分来的学生不同,我们是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甩不开的负担,也没有抛不下的荣耀,而她们则是拖家带口来到新环境,白手起家,从头开始。那时,我们稚嫩清纯,她们风华正茂,跟随几位老大姐,我们学会了做一个合格的化验员,学会了跟同事们亲如姐妹地相处,也学会了逐渐融入企业文化。刘姐是东北人,喜欢吃酸菜白肉炖粉条。每年初冬,她都自己做酸菜,酸菜坛子是她从东北老家带来的。孟姐是湖南人,喜欢吃辣。她一年四季都自己腌制泡菜,她最爱泡的是豇豆辣椒圆白菜胡萝卜,然后用许多红椒和大酱炒,卷上大饼,其味无穷。每逢母亲节、妇女节等女性节日,化验室都要组织活动,我们最爱的活动是“厨师大比拼”。节日当天,每个人要做一道自己的拿手菜,聚餐加评比。中午一到,各种菜品就摆满了办公室的长桌,每道菜前都有一个纸签,上面写着菜品的名字。大家举着盘子勺子绕着长桌边走边尝,一圈走下来,酸甜苦辣咸五味都在嘴里聚齐了。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荡漾着四溢的香气,把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充溢得满满的,每个角落都是浓郁的香和爽朗的笑。几位老大姐都是做饭做菜的高手,野菜馅的包子,鲶鱼肉的丸子,腌芥菜丝,不管做法简单还是复杂,每一种都好吃得让人舍不得放下手里的勺子。在老大姐们的感染下,化验室一直保持着浓浓的亲人般的氛围。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成为人妻人母,也学着她们的样子,做了好吃的总想着单位的同事们。不仅如此,我们还从她们身上学到了真诚与互助。谁家有事大家都会伸把手,工作不分彼此,大家抢着干,这种不计较无私心的环境,让每个走进化验室的人都心情舒畅。记得有一次,化验室一个刚结婚不久的小伙子跟媳妇吵架,被厉害的媳妇挠破了脸。刘姐看到挂着伤的小伙子心疼得不得了,她扯开东北人豪爽的嗓门,说:“这媳妇咋这么厉害呢!休了她,姐给你找个大闺女!”小伙子不知如何回答,脸腾地红到脖颈子。我们拽拽刘姐,笑着说:“他可舍不得休人家,天天带伤他也愿意。”刘姐瞪着一双大眼睛说:“那也不能这么被她欺负啊!”小伙子不敢接话,赶紧逃之夭夭。可是刘姐并没罢休,她竟然找到小伙子媳妇单位的朋友,让朋友劝说那个厉害的媳妇,从此,我们还真没再看到小伙子脸上挂伤。化验员的工作忙得时候忙死,累的时候累死,还要时刻面对与毒物亲密接触的危险。忙的时候,大家也会发牢骚,说:“这活没法干了!”累的时候,大家也会抱怨,说:“调别的岗位去,干够了化验!”可是,说归说,怨归怨,这些年几乎没有人调离化验室。最近几年我一直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如果没有记错,仅有一个人因为职业禁忌症不能在化验室工作,被强制调离。刘姐孟姐退休时,化验室给她们买了礼品,一人一个电饭煲。大家请她们去饭店吃饭,轮番跟她们碰杯,最后两位大姐都流下了眼泪。刘姐孟姐走了,化验室的工作还在继续。因为这次的别离,我们都学会了珍惜。人这一辈子几十年转眼而过,能够工作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从二十几岁到退休,顶多三十年的光阴,美好的岁月就匆匆过去了。如今,我们已经都是四十出头的女人,过了不惑之年,看淡了许多事情,也懂得了珍惜某些东西。我们热爱这座挥洒了青春热血的工厂,尽管它现在已经略显老态,设备老化,管线腐蚀严重,常常需要动手术,但是在我们的精心照管下,它每年仍然创造着几个亿的价值,而我们也从这个数字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姐妹们在一起,我们偶尔会谈到退休。每当话题转到这上面,大家眼中都含着无限眷恋,化验室里的一个瓶子一把刷子都是我们的老友,用了多年,亲切顺手。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一旦离开不知道会不会有失落感袭来。所以,我们更愿意全情投入到现在的工作中去,每一个工作日都认真地度过,真实地度过。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结语我们是一群可爱的女人,喜欢美食网购刷朋友圈,我们是一朵朵铿锵玫瑰,把汗水和笑容一起播种在工厂广阔的天地里。化验室是我们的魔法屋,装置区是我们的舞台,我们歌着舞着,在与“毒”为邻的岁月里沉淀出迷人的奇香。在一座钢铁般硬朗的工厂里,我们是一朵轻柔的云,是一只温柔的手,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融化钢铁坚硬的胸膛,也奉献出自己的睿智和聪慧。我们是天使,是魔女,也是爱。我们以自己特有的岗位职责确保了工厂的安稳优运行。我们默默无闻,但工厂缺我们不可,我们坚韧,不服输,柔弱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毅的心。“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化验员的故事平淡无奇,能与人言的实在不多,然而,我们自己早已刻骨铭心,在一座工厂里,以靓丽的身姿划出了一道多么绚丽的彩虹。&
内容概述:化验员的名字听起来光鲜整洁,然而只有了解的人清楚,化验员是与毒物接触最亲密的人,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她们整日与“毒”为邻。作品内容由13个小故事组成,分别讲述了化验员的采样工作、分析工作和测氧测爆工作,最后讲到了企业中人对企业的深深情感。展现了一群二十一世纪的女工在工厂里默默挑起重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诸多艰辛,从不退缩,这正是铿锵玫瑰的精神所在。
全部评论()
首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组委会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8楼1423室联系电话:010-& &&邮箱:gongyewenxue@icdc-nmc.orgCopyright 2017 工信光耀(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协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北京电影学院承办单位:工信光耀(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三达经济技术合作开发中心、北京神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支持单位: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瞭望智库、人民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航空工业作家协会、中航出版传媒公司、《军工文化》杂志社 & & & 指定宣传媒体:中国工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闺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