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XA 饼切成功但是模型显示不出来

&p&说点题外话&/p&&p&1、因为本来就是基础性的问题,就自己的所学和公司最近的相关总结做了一些简单梳理,而并不是作为学术研究去写一篇大作,感谢各位的点赞与喜欢,提出观点的我们友好讨论,而不是上来就是粗暴攻击。&/p&&p&2、虽然我并不是个执着于点赞数的人,但收藏量基本是点赞数的6倍了,还是希望各位在收藏的同时点个赞,就当满足我这个“大龄青年”偶尔的虚荣心咯!&/p&&br&&p&-------------------以下是正文------------------------------------------------&/p&&br&&p&最近公司就经济学基础学习做了相关调研,&b&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在各行各业尤其投资者群体中已经越来越流行了,&/b&比方说很多投资者都试图通过学习经济学规律来更清晰的掌握股票、房产、债券的投资策略,来管窥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的运行动态,或以此更清晰的研判政策制定者的思路。&/p&&br&&p&一、&b&推书前先说几个必要性&/b&&/p&&br&&p&1. &b&非经济学专业有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b&
经济学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既不属于物理范畴也不属于生物范畴,而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它能解释为什么美国人更加富有,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生产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 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经济学就是让你掌握分配稀缺资源的能力,同时学会理财,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p&&p&2. &b&中国人更需要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b& 国外的个人投资者,往往并不需要专门补充经济学理论。一是因为他们童年是在商业化的大环境中成长的,而我们的投资者则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中成长的,对很多经济问题缺乏直观的体验。二是国外的教育体系中包括经济学的内容,亚当斯密或者凯恩斯等的基本思想是在少年教育阶段就有学习的,而我们的投资者学的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一套。这些都是差距,也是你需要学习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原因。 &/p&&p&3. &b&投资者需要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 &/b&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关于金融投资这一块的,接触到很多投资者,坊间流传着这样几种观点:观点A,经济学是专家才要学的,我们听专家的观点就行了,naive;观点B,很多经济学专家炒股都亏,学经济学没用,我可以说我们云掌财经的专家们,每个月度大会上的股票收益都是转的,不过有多有少而已;观点C,经济学太难太复杂,我又不是这个专业的,没时间没精力,首先经济学并不难,其实学好它你终生受益。&/p&&br&&p&二、&b&言归正传,经济学入门书籍推荐&/b&&/p&&br&&p&1. 我的建议是先读经济思想史,而不是直接就读金融类的教材。经济学不像自然科学,直接吸收最先进的成果即可,先读一读近两三百年来的经济史,捋清来龙去脉,既可以打一个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增加成就感,一看就懂。&/p&&p&书的话:可以看《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经济思想史》(斯坦利·L.布) &/p&&br&&p&2. 对经济史了然于胸之后,相当于在自己的大脑中搭好了书架,现在就可以往里面填书了:&/p&&br&&p&&b&入门书籍当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b&&/p&&p&很多人真正读懂西方经济学都是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因为有趣、易懂,“十大经济学原理”令人印象深刻,当年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时感觉经济学像个严谨的老学究,读曼昆的就不一样了,像个会讲故事的朋友,即使不从事金融行业,相信你也会喜欢上她的。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枕边图书。如果学金融,估计很少有不读这本书的。&/p&&br&&p&&b&经典读物——质量很高的经济学教材&/b&&/p&&p&《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说别的,单说出版次数吧,它自19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该书作者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已经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p&&p&另外,还有一本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b&本书与萨缪尔森版《经济学》不同的是,本书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经济学,且加入了一般教科书中没有的“博弈论”一章。&/b&&/p&&br&&p&&b&财富从何来?——亚当斯密《国富论》&/b&&/p&&p&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不读《国富论》,你不会了解资本主义。财富从何处来?又根据什么在人群中自发分配?经济臣人的理性之作,一读就令你恍然大悟。&/p&&br&&p&&b&有了最基本的经济学基础之后,现在可以往书架上放金融学的书籍:&/b&&/p&&p&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p&&p&2,法博齐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p&&p&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这本书非常好) &/p&&p&学习这些书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根据自身情况,慢慢进阶&/p&&br&&p&&b&理论用于实践——投资&/b&&/p&&p&1,约翰·赫尔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p&&p&2,博迪 《投资学》;&/p&&p&3, 弗兰克oKo赖利 《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 &/p&&br&&p&三、&b&有意思的的经济学读物&/b&&/p&&p&通过讲故事、模拟场景、段子等情景,讲经济学与日常所闻所见紧密地联系一起,让普通大众对经济学离开枯燥的偏见,为经济学的学习打下一个兴趣基础。&br&&/p&&br&&p&&b&《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b&&/p&&p&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偏离理性,远非你想象的那样完美!&/p&&p&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尔洛夫、《黑天鹅》作者塔勒布、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联袂推荐。&/p&&p&长踞《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亚马逊网站畅销书排行榜。&/p&&p&&b&《内裤从哪里来》&/b&&/p&&p&新西兰作家乔·本尼特在新西兰的商店买了一包5条装、价值8.59新西兰元的内裤后,长途跋涉来到中国的一片棉花地,然后把身上的衣服脱掉,只剩下一条中国制造。&/p&&p&为了解内裤如何从棉农到织布工,从橡皮筋厂到制衣商,从出口公司到分销商,漂洋过海到达欧美消费者手中,乔·本尼特两次到中国,探访了上海、泉州、义乌、温州等地的工厂,甚至新疆的棉田和泰国的橡胶树。对本尼特来说,此行的收获并不仅仅是“这包内裤的成本有多少”,还见到了一个让他吃惊不已的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因此也有了这本《内裤从哪里来?从一包内裤看中国》。新华网评价这本书说:“中国内裤让新西兰作家大开眼界。”&/p&&p&&b&《麻辣经济学》&/b&&/p&&p&为什么古代婚姻一夫一妻多妾,现代婚姻却一夫一妻?为什么美容院小姐拿分成工资,家庭保姆却拿计时工资?为什么畅销图书打折销售,火爆影片却加价放映?为什么KFC先付钱后用餐,一般饭店却先用餐后付钱?&/p&&p&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p&&p&诸多出乎意料的事件,其实皆与规则有关。现象当中存在非常规则,规则之下产生异常现象。经济学从利害角度理解人们的选择行为,利害不同,选择不同。规则影响并决定着利害,规则变化,利害变化,人们的选择行为也随之变化。&/p&&p&&b&《快乐上班的经济学》&/b&&/p&&p&《快乐上班的经济学》是一本非“他”视角、即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了解身边的“商品价格及服务”的经济学入门书籍。&/p&&p&《快乐上班的经济学》为我们揭开经济规律面纱的“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问,而且时常还能帮助我们防止一些在工作中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失败。&/p&&p&也就是说,虽然经济学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问,但许多年轻人在没有学习它的基础上就开始了工作,因而非常容易被经济活动中的惊涛骇浪所吞没。&/p&&p&&b&《牛奶可乐经济学》&/b&&/p&&p&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牛奶可乐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畅销书,也是潘大专为女性读者推荐经济学参考书。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在国外就非常畅销的书籍,在今年初被引进国内后,连续多周出现在图书销售排行榜中。该书面向女性市场,通过女性朋友关注的模特、打折、超市、酒吧等方面的案例,讲述经济学故事,值得女性朋友一读。 &/p&&p&&b&《电影院的爆米花为什么卖得贵?》&/b&&/p&&p&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呢?如果你加以思考,反复地思考,你就会知道答案。在《电影院的爆米花为什么卖得贵?》一书里,你将发现令人吃惊且复杂的真正原因。麦肯齐教授妙笔生花,让你乐在其中,获益良多。任何人,不管你是否有经济学学位,只要有一把椅子,一颗好问的心,你就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妙处。“纽约时报”2007年通俗经济学畅销书&/p&&br&&p&四、&b&杂志期刊及网站推荐&/b&&/p&&br&&p&&b&以下是我认为做的不错的期刊杂志,分享给你们:&/b&&/p&&br&&p&首先,《第一财经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入门, 轻量级, 适合非专业人士的财经普及类杂志;;&/p&&p&另外,《财经》杂志和《财新周刊》,《财新》是由胡舒立离开财经团队后创办的,这是个牛逼的财经主编,感兴趣的自行百度。(这两个杂志是比较严肃的财经刊物, 报道的也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或对象,业界评价《财新》略胜一筹);&/p&&p&还有就是《Value价值》 《Money+》 《哈佛商业评论》模仿外媒思路,可以一读;&/p&&p&喜欢证券的朋友,三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必不可少。&/p&&p&以上,传统的媒体我还是建议从事财经的朋友或准备入门的多多阅读,不同于现在的互联网快消文化,这里的每一个基本概念,每一条专家评论或者每一篇行业分析都值得你字字斟酌,更能直接为你所用。&/p&&br&&p&&b&关于财经网站的分享:&/b&&/p&&p&1. 国内财经新闻网站:&/p&&p&和讯、东方财富网、几大门户网站(腾讯 新浪 网易 凤凰)财经频道&/p&&p&以及上述的杂志都有相对应的网站&/p&&p&2. 国外财经网站:&/p&&p&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路透财经、彭博财经等,英文不好的可以阅读对应的中文网站,但质量相对原文网站差一点&/p&&p&3. 财经论坛等:&/p&&p&知乎、天涯、豆瓣等知名论坛的财经话题区,还有专业的财经论坛雪球网,大神很多,混迹久了,能学到不少干货。&/p&&p&4. 政府网站类:&/p&&p&银监会:监管信托,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p&&p&证监会:监管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p&&p&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些关键的消息&/p&&p&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p&&p&协会类: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信托业协会等;&/p&&p&财经网站很多,要将碎片新闻整理出有效信息,首先得注意量的积累。新闻不需要细嚼慢咽,只需了解重要资讯,所以首先你阅读的量得上去,否则别谈理解运用。&/p&&br&&p&&b&&u&如何快速找到这些网站?&/u&&/b&&/p&&p&互联网的时代,关于财经的新闻千千万,网站的名称模仿也多是混淆视听,搜寻起来总觉得有点浪费时间,还谈何高效?为了节约各位的时间,最近我们云掌财经网站推出了一个网址导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ao.123.com.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财经网站大全|财经微信公众号_云掌财经网站导航&/a&&/p&&p&干货满满,欢迎一键收藏:财经网站大全|财经微信公众号愿你们少点奔波,多点方向,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7d3dc379f1e9a6ce6e1_b.jpg& data-rawwidth=&1186&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7d3dc379f1e9a6ce6e1_r.jpg&&&/figure&&br&另外,关于金融行业如何入行,这里我有详细的解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都有哪些学习金融基本知识的网站或者书籍值得推荐? - 单调的回答 - 知乎&/a&
说点题外话1、因为本来就是基础性的问题,就自己的所学和公司最近的相关总结做了一些简单梳理,而并不是作为学术研究去写一篇大作,感谢各位的点赞与喜欢,提出观点的我们友好讨论,而不是上来就是粗暴攻击。2、虽然我并不是个执着于点赞数的人,但收藏量基…
4.29更。&br&没想到这篇帖子突然多了好多赞,谢谢大家。&br&再次强调几点:&br&&strong&文章尽量简化写成科普文,专业人士请绕道。&/strong&&br&觉得我写得太简单的,麻烦请不要在评论区撕逼。&br&&br&&strong&阴mao论者你们赢了。我表示打不赢你们,麻烦请不要在评论区撕逼。&/strong&&br&因为我无论举出什么样的例子,摆出什么样的事实,你们都会告诉我:统计局造假,财政局造假,你naive,ZF的数据你也信。&br&&br&最后欢迎探讨。&br&&br&2.22更。&br&说一下我写这篇科普的初衷。&br&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财富被不明不白的掠夺了,被超发的货币稀释了。不错,这种现象客观存在,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央行/政府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收入分配、资源配置、以及资金洪流下资产轮动造成的。&br&所以,我希望站在一个偏宏观,以及更客观的位置来解释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有了一些基础知识的铺垫,希望对大家理解经济周期、资产轮动,以及在未来选择合意资产有更好的帮助。&br&&br&-------------------------------------------------&br&已更完。谢邀。相同类型的问题被邀了很多次了,所以决定系统写一写。&br&收藏大于点赞数是怎么回事,收藏的童鞋们,看我码字码得这么辛苦点个赞吧。&br&&br&为了便于理解,这篇文章尽量简化写成科普文,专业人士可绕道。此外,&strong&坚称“银行的钱是政府的”、“国家可以随便印钱引发通胀”的人士请绕道,阴谋论者请绕道。&/strong&&br&&br&&p&来来来,让我们打开上帝视角,看看国家货币体系怎样运作。&/p&&p&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br&也就是说,中国人民银行,我们的央妈,是货币发行机构。&br&&br&&strong&&u&【第一部分】&/u&&/strong&央行怎样发行货币,以及怎样流入实体&br&无耐心人士可绕过详述部分直接看结论&br&------------------------------------------------------------------------&br&详述部分&br&&p&&strong&问题一:央行能够随随便便“印钱”吗?&/strong&&/p&&p&答案是否定的。央行有一张资产负债表,货币发行(即你们理解的印钱),位于央行的负债端,每一笔负债,是有明确对应的资产的。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的央行资产负债表:&/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d2d8fca85e7313af1fef_b.jpg& data-rawheight=&601& data-rawwidth=&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d2d8fca85e7313af1fef_r.jpg&&&/figure&&br&&br&&p&这张表看起来有些复杂,让我们简化一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47d65dfd5a_b.jpg& data-rawheight=&75& data-rawwidth=&3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3&&&/figure&-&br&解释货币发行,这几个科目基本够用了。&br&&strong&一般来说,央行主要通过商业银行投放货币。&/strong&&br&&strong&第一种情况:&/strong&当国内企业获得对外贸易盈余/国外企业需要到中国投资时,需要将外汇例如美元,兑换成为人民币。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企业/个人向商业银行结汇,商业银行统一向央行结汇。企业和个人向商业银行结汇过程并不涉及货币发行(钱仍然在实体),&strong&而商业银行向央行结汇则涉及到货币发行&/strong&。商业银行将外汇交给央行换取人民币,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央行外汇储备资产(资产端)增加,同时从印刷厂“借出”一批崭新的人民币,记为货币发行项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即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钱,也叫做准备金,派生过程按下另表)。这是2014年以前,外汇净流入时,我国货币主要的发行方式。&strong&简化一下:外汇流入,央行资产项下外汇储备增加,对应一笔货币发行增加。&/strong&&br&第二种情况:但是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提升,外汇开始持续流出,第一种情形不再是主要的货币投放渠道。那么就依靠第二种货币投放渠道——央行借钱给银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借给银行一笔钱并规定还款期限,这种工具可以是逆回购/MLF/SLF等等等等各种花样百出的工具。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如下:&strong&资产端对银行债权增加,负债端体现为货币发行项下——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上升,对应货币发行。&/strong&&br&&strong&这意味着什么?每一笔发行出去的人民币都是央行的负债,一定要有对应的资产,才能有应货币发行。&/strong&&br&&br&第一个问题解释完毕。这个过程,发行的货币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科目下体现为货币发行,用金融学术语是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br&&br&&strong&第二个问题,基础(高能)货币如何派生?&/strong&&br&假设银行从央行处获得一笔资金,初始状态下,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假设基础货币为B,存款准备金率为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0+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1),现金漏出率为m0&br&&br&派生过程如下:&br&派生第一次:银行向企业贷款B,企业获得贷款后,取出一部分现金(比例为m0)保证企业运作,金额为B*m0,剩下的钱继续存回银行(B*(1-m0)),银行将存款的一部分存回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B*(1-m0)*r,还剩下B*(1-m0)*(1-r)可以用于贷款。&br&然后进入第二轮派生直到第n轮。&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8acbe8f1086e65bfe1cb9a_b.jpg& data-rawheight=&113& data-rawwidth=&11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8acbe8f1086e65bfe1cb9a_r.jpg&&&/figure&&br&&br&将n轮派生产生的贷款、存款、现金和存款准备金分别加总,如右表所示。&br&其中,2、流通中现金+4、存款准备金 = B,即派生完成后,它们仍然等于基础货币。&br&将2、流通中现金+3、存款 = B/[1-(1-m0)*(1-r)],这个大致等于我们体系的M2,统计口径有细微差别。M2可以认为是我们体系最终形成的货币,它等于 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也就是说,1/[1-(1-m0)*(1-r)]——数字“1”扣除现金漏出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就是货币乘数。&br&&br&假设货币乘数是X,那么上表中:&br&1、人民币贷款总额 = BX = M2&br&2、漏出现金=BX*m0=M2*m0&br&3、存款=BX*(1-m0)=M2*(1-m0)&br&4、存款准备金=BX*(1-m0)r=M2*(1-m0)r&br&前文已经提到,第二项+第三项就是M2,广义货币供应量。&br&&br&&strong&为什么要费尽心机讲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因为这是货币创造的根源,央行正是通过调控上述派生过程中的某个参数,从而达到调控总的货币供应量的目的。&/strong&&br&&br&&br&例如,2014年以前,外汇流入-&基础货币投放大幅增加,为了使体系中货币供应量不致上升过快,央行主要采取两种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br&&strong&首先,外汇流入会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外汇储备和货币发行等额增加)。&/strong&&br&&strong&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质上是冻结一部分高能货币,从而降低货币派生能力,降低货币乘数,但体系总基础货币不变。&/strong&&br&&strong&公开市场操作,是回收一部分高能货币。如央行向商业银行发行央票,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中,超额准备金减少,获得央票作为资产。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为,【发行货币】项下银行存款准备金减少(回笼了基础货币),同时,央行【资产负债简表】中第二项——发行债券金额上升。&/strong&&br&&br&详述部分完。&br&---------------------------------------------&br&&br&&strong&第一部分差不多讲完了,最后总结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国家是怎样印钱,以及印的钱是怎样流入社会的?&/strong&&br&&strong&央行发行的货币是基础货币,每一笔发放出去的基础货币都是央行的负债,必须要对应一笔资产(主要两条途径:外汇储备和对银行债权)。&/strong&&br&央行发行的货币,先到银行手里,形成超额准备金,再通过贷款-漏出现金-存款-贷款-漏出现金-存款等环节不断派生进入到实体,从而形成总的货币供应量。&strong&也就是说,央行投放出去的货币,是通过银行进入实体的。&/strong&&br&你们看,在这个货币派生和进入实体的过程,政府&strong& 没 有 参 与 &/strong&任何一个环节。至于为什么我国贫富差距过大,以及YY中的既得利益阶层等问题,那是财富和收入分配机制的问题,跟货币发行没有关系。&strong&直白地说,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进程中,有一波人看到并抓住了这个机会,而其他的大部分人,都只是默默无闻罢了。&/strong&&br&&br&-----------------------------------------------------------&br&&br&&strong&&u&【第二部分】&/u&央行怎样设置合意的货币供应量?&/strong&&br&&br&&br&&p&-----------------------------------------&/p&&p&详述部分&/p&&p&&strong&第三个问题,印多少钱。&/strong&&/p&&br&&p&普遍认可的央行最终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其中就业和经济增长基本正相关,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国际收支方面,央行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也涉及到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博弈,按下不讲。&/p&&p&所以央行最终目标可以简化为两个问题:稳定物价,经济增长,而这两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矛盾的。在大众认识里面,通胀是很可怕的,“央行好坏坏,印那么多钱让我们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贬值”。但在经济学界普遍的认识里面,温和通胀的环境是最好的,恶性通胀和通缩都会损害经济增长。因为在温和通胀下,企业盈利稳步爬升有利于再生产,在这种环境下由于居民名义收入是稳步增加的,同时温和通胀也不至于削弱购买力和需求,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通道。&/p&&br&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为了刺激经济大量投放货币,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经济增长,而是高通胀。所以,通胀更多是一个约束性条件,约束央行和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过多投放货币的行为。&br&&br&&p&&strong&所以,我认为央行主要目标应该是:在通胀约束下,保持经济相对平稳高速增长。&/strong&也就是说,央行要运用篮子里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实体经济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在稳定通胀下保持经济相对平稳高速增长的目的。目前,由于我国尚未完成利率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因此,&strong&货币供应量即M2增速是目前我国重要的中间目标,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strong&。&/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f535af0ef10d7438015fbd6644705af_b.jpg& data-rawheight=&420& data-rawwidth=&8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f535af0ef10d7438015fbd6644705af_r.jpg&&&/figure&&br&&br&&br&继续,央行如何设定M2增速,以调控经济增长?&br&&br&&p&&strong&首先,货币供应增速应满足经济增长。&/strong&&/p&&p&&strong&要理解,货币在经济体系中,主要扮演着交易媒介的作用。&/strong&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货币交易需求不断上升,就会对货币量产生更大的要求。&strong&因此货币供应量应随着经济增长相应增长,才能不阻碍经济增长。&/strong&在古代以黄金/白银等硬通货为交易货币的时代,一般都伴随着通货紧缩,因为黄金/白银增长的速度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会对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造成掣肘。这也是废除金本位制度的根本原因。当然金本位制度废除后,出现了一大波滥发货币的行为,各国受伤惨重之后开始意识到,货币发行权是一把双刃剑。&/p&&br&&p&&strong&第二,宏观经济调控,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strong&&/p&&p&&strong&每个国家的央行货币政策都肩负着调节经济增长的任务。&/strong&就涉及到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的经典之争了。根本分歧在于,政策是否能够干预经济增长,凯恩斯强调政府干预,而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任何措施都没有什么卵用,经济该怎么走怎么走,钱放多了是会通胀。总体来看,政客更信凯恩斯,而经济学家更偏爱古典(总体总体,不要跟我argue)。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出任何政策经济学界一片骂,不仅在我们国家是,在别国更是。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政府应该无为而治,应该放更多的精力在厘清市场体制,提升市场透明度,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使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p&&br&&p&这里,引入著名的费雪方程式:&/p&&p&PQ=MV 即 价格*产出=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p&&p&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分别求偏导数再除以等式左右:&/p&&p&dP/P+dQ/Q=dM/M&/p&&p&即
通胀(物价变动幅度) + GDP实际增速
货币供应增速&/p&&p&货币供应增长扣除了实际经济增速后,就完全体现在通胀上。特别是,长期货币政策中性,即长期经济增速趋于自然增长率(内在增速),投放再多货币无法更改经济内在增长率,最终只体现为通货膨胀。&/p&&br&&p&&strong&然而,虽然长期政策中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中短期内能够作用于经济增长。&/strong&由于经济增长始终围绕着潜在增速波动(就好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一样),&strong&政府总体政策方向,更应该是降低这种增长波动率,而非认为拔高经济增长到潜在增速之上。&/strong&&/p&&br&&p&论述部分完毕。&/p&&p&----------------------------------------------------------------------&/p&&p&实证部分,央行怎样设定货币增速目标?&/p&&br&每一年M2增速目标都经过了详细论证,简单来看,&strong&M2增速是综合考虑前一年M2增速,未来潜在经济增速和合意的通货膨胀率,以及调控需求的结果&/strong&。&br&可以看到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动作还是比较明显的。&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tel%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年经济整体过热(虽然2008后来经济下滑超预期),所以M2整体是收缩的,M2增速目标定在16%,较2005年下降1%;&br&2008年底经济快速下行,2009年实行宽财政+宽货币政策,把M2增速目标上提至17%。但后来完全失控,当年全年M2增速高达27.7%,也为2011年通胀埋下祸根;&br&2011年下调M2增速,到2011年下半年由于通胀来势汹汹,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因此2011年M2实际增速大大低于目标增速。&br&2012年以后,由于意识到国内潜在增速下滑,每一年都在下调M2增速,但M2目标增速和实际增速相对于不断下行的GDP来说,还是偏高,即总体货币环境仍然宽松(刺激经济需要)。&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6d_b.jpg& data-rawheight=&451& data-rawwidth=&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6d_r.jpg&&&/figure&&br&&br&&br&&br&&br&----------------------------------------------------&br&&strong&【第三部分】一些生活现象解释/解答&/strong&&br&&br&&br&&br&&br&&br&根据前面科普的一些基础知识,回答大家的问题。&br&&strong&第四个问题,央行/政府通过印钱剥削人民财富?&/strong&&br&前文强调,央行每发行一笔基础货币(负债),都要对应资产端地增加。这个资产端要么是来自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主要是我国人民在全球贸易分工中创造的财富;要么是对机构——主要是银行——的债权。银行从央行处得到资金后,再以贷款形式投入实体(才有了后面的派生过程)。&br&什么是财富?如果A从银行处贷款30万(利息5万),买了35万的车,他就有35万的财富了吗?答案是,他的总财富仍然是0。如果B做小生意,从银行处贷款30万(利息5万),投入运营后赚了50万(不扣除本金),那么它的财富是15万=50万减35万。如果C拥有10万自有资金,投入后做小生意赚了30万(不扣除本金),那么它的财富是30万。&br&&strong&货币在发行和派生过程中是无辜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产生了许多机会,一部分人通过进入某些领域,以远高于资本要求回报的利润率迅速累积起来财富。&/strong&&br&&strong&在现代金融体系下,恶性通胀的确会剥削人民财富。&/strong&一方面,普罗大众积累财富的速度追不上通胀速度,另一方面,如果借贷者(记住,货币体系中每一轮派生都需要银行贷款环节的参与)能够在恶性通胀中获利,获利额度大于贷款本息,那么理论上来说,财富的确是从多数派转移到少数人手中。然而,这种情况一般是不成立的,恶性通胀对经济损害很大,由于每个人手中货币的购买力急剧降低,需求将急剧减少,在实体经济赚钱变成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strong&过度投放货币引发通胀,是几乎没有受益者的,不存在剥削。&/strong&即使过度举债的主体是政府,也同样会引发债务危机,它并不是获益者。&br&&br&&strong&也就是,在金融周期膨胀初期,通过举债盈利的人(还本付息之后还有大量盈余),能够迅速积累财富。当金融周期走到顶点时,绝大部分人盈利都不够还本付息,即陷入旁氏骗局。全社会总体进入旁氏周期之后,意味着明斯基时刻的到来。&/strong&&br&以下来自百度百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link%3Furl%3DfHj6VTv8FT-OaA_Mtds0pDMxWXCK_JDnKCdPdCjofYqP3sL0BcPlQt84aZNwst2ACPiGk9UcVPEJISNNRTQn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明斯基时刻_百度百科&/a&&br&他的观点主要是经济长时期稳定可能导致债务增加、杠杆比率上升,进而从内部滋生爆发金融危机和陷入漫长去杠杆化周期的风险。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随着经济向好的时间不断推移,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越大,直到超过收支不平衡点而崩溃。这种投机资产促使放贷人尽快回收借出去的款项。&br&&br&&strong&金融扩张与收缩过程,央行做的是宏观调控,但不负责财富分配。&/strong&&br&&br&&br&&br&&strong&第五个问题,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关系。&/strong&&br&&u&有人说,美国的M2和GDP基本维持了1比1的对应关系,而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M2总量为139万亿,GDP为67.6万亿,M2是GDP总量的两倍,这就是我们货币超发的证明。&/u&&br&&u&不能简单这样理解。&/u&&br&M2是广义货币(存量),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流量),货币在经济体中扮演的是交易媒介等角色。&br&M2和GDP1:1的对应关系不是金科玉律,但比值过高肯定是有问题的。&br&我们知道,M2=M0+存款。&br&进一步细分,&br&M1=M0+活期存款;&br&M2=M0+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各国具体口径略有差别)。&br&虽然定期存款可以随时转活期,但是,定期存款是不能用于资金划转、提取和支付的,所以,只有M1能够直接参与到经济和交易活动中。&br&&strong&我国M2/GDP过高核心原因是:国家金融体系运转过度依赖银行;金融深化程度不够。&/strong&&br&这两个答案实际上可以合并成一个。&br&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A公司有1万元银行存款,B公司需要借款一万元,那么A公司将钱从银行中取出,借给B公司,B公司再存回银行。那么实际上,A公司一万元存款变为一万元债权(也是资产),B公司增加一万元存款和一万元负债,净资产不变。而对于银行来说,A的存款变为B的存款,这个过程不影响M2。&br&银行的资产负债表&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34405cff6be0d24b9d73fe8b2aac42d_b.jpg& data-rawheight=&41& data-rawwidth=&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34405cff6be0d24b9d73fe8b2aac42d_r.jpg&&&/figure&&br&但如果A把钱存在银行,银行放贷给B公司,B公司再存回银行。这时,银行账面同时拥有A和B公司存款,如下所示&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0d10b2be1a9e135fab124_b.jpg& data-rawheight=&61& data-rawwidth=&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0d10b2be1a9e135fab124_r.jpg&&&/figure&&br&-----------------------------------------------------------------------&br&也就是说,在银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M2被放大了。&br&由于我国间接融资渠道(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导致M2与GDP比重过高。&br&&br&&strong&问题六:&/strong&我国M2/名义GDP比重不但过高,而且还呈现出逐年拉大的趋势,即M2增速高于实际GDP增速+通货膨胀。&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113ea9d4443cffac402b34c_b.jpg& data-rawheight=&451& data-rawwidth=&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113ea9d4443cffac402b34c_r.jpg&&&/figure&&br&这有悖常理。&strong&我国金融市场化在不断推进,直接融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strong&&br&&strong&简单来说,是资金配置的低效率。&/strong&&br&&strong&资金空转。即钱在银行体系内打转,并未进入实体企业。&/strong&资金空转现象在2013年下半年尤为严重,那时候政府严格限制银行资金流入城投或房地产平台,为了规避管制,银行把钱在多家银行手中兜圈,最后通过信托通道投放进房地产。&br&&strong&投资效率低下。&/strong&看下图,虽然投资和产出不应该是严格的线性关系,但下图基本可以说明问题。在2000年左右,1元钱固定资产投资对应着1元钱GDP的增长,到元固定资产投资才能对应1元GDP的增长,而2014年底这一比值已上升到1.82。&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cd6ecdaf8ba7d43cf1b1_b.jpg& data-rawheight=&451& data-rawwidth=&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cd6ecdaf8ba7d43cf1b1_r.jpg&&&/figure&&br&&br&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strong&第一是投资效率日趋低下,第二是高房价&/strong&,高房价导致高地价(是的,不要本末倒置,土地价格过高,是因为房价过高而非相反。试想如果没人愿意买房,房价跌去一半,地价还能维持原来的水平吗?),而土地购置成本计入固定资产投资项,但它不是产出,不计入GDP项。&br&&br&&strong&第七个问题,通胀和贬值。&/strong&&br&前文提到,温和通胀是最理想的一种情况,而事实上,进入2000年后并未出现过急剧通胀的情形(20%以上),一直控制在个位数。从可以获得的数据来看,1985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家庭年收入分别为749元和547元,而截止至2012年末分别为26959元和10991元,分别上涨了36倍和20倍,期间以CPI衡量的物价水平上涨幅度为4.42倍。其实,如果将现在与10年、20年或者是30年前比较,日子是越过越好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4dab94a73fb70dd43edb_b.jpg& data-rawheight=&451& data-rawwidth=&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4dab94a73fb70dd43edb_r.jpg&&&/figure&为什么大家会产生“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感觉呢?这种说法主要还是针对飞涨的房价说的,收入增速跟不上房价涨幅。然而,准确来说,“房”,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金融资产属性。也就是说,它在我国更多是一个投资标的,而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br&房价不计入CPI,但房屋租金变动计入CPI项下“居住”项,此外,房屋租金价格还直接影响到服装、食品等产品的终端零售价格,最终反映到CPI中。但近年来由于房价上涨过快,房屋租金跟不上房价涨幅(这里就体现出了不动产的金融属性),所以CPI未能完整反映房价上涨幅度。&br&&br&第八,阴mao论。&br&央行对政府多少是有一定独立性的,即使是在我国。不可能出现,央行直接印钱给政府使用;或央行直接借钱给政府使用的现象。&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7ba1ad617cb45e1b421c77e_b.jpg& data-rawheight=&326& data-rawwidth=&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7ba1ad617cb45e1b421c77e_r.jpg&&&/figure&&br&&br&&br&&br&咳咳,这个“阴谋论”有点大。从印钱到央行到政府,经过了多少人手,以及多少派系。我直觉是,即使政府想创造收(lian)入(cai),完全可以通过更优雅的方式。&br&印象中央行购买中央政府债券只有一次,即2007年政府发行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其中央行通过农行认购1.35万亿。这笔钱直接在央行处购买外汇,也并未进入实体。&br&就拿中央政府来说,每年的收入包括税收收入、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等,以及拥有相当可观的央企资产,财力是比较强的。平时周转也没有问题。&br&&br&题主问题:国家是不是想印就印,如果想印就印,那么这些钱如果一旦流入社会,岂不是让钱更不值钱?换句话说,国家是不是在偷偷的榨取我们的劳动成果?比如国家想向美国购买100架战斗机,需要300亿,发现没钱,然后就印了一批,然后买下来战斗机。&br&&strong&我说的想印就印不是说国家要随意印,比如到了一些没办法的时候,迫不得已的时候,比如现在xxx国家要来攻打我们,我们需要大量的钱去招兵买马,政府国库里面没有那么多钱,那就印一些出来。&/strong&&br&向美国购买战斗机需要支付的货币是美元,也就是说,政府想要购买战斗机,必须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再出去。如果直接从央行账面拿走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央行报表岂不配不平了?&br&题主提到的这点,战时政府会发行国债用于军备购买,这也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历史上别国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应当跟07年操作类似,政府对央行发行特别国债得到人民币,再从央行处换取外汇用于购买军备,这种情况下,对实体经济总货币供给没有影响(其实相当于政府直接向央行购买一笔外汇)。&br&在外汇储备亏空后,那么政府从央行处借人民币去国际市场兑换外汇(但人民币也同样没有进入中国实体)。&br&但一旦发生战争人民币必定会贬值,也会发生通货膨胀,这是因为战争会损害经济增长同时造成物资短缺。&br&&br&&strong&再更新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带动经济增长?&/strong&&br&评论区有相关争论,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strong&。经济下行过程中,央行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货币传导机制出了问题。&/strong&&br&正常情况下货币传导机制:央行向商业银行降准/逆回购-&银行间资金面宽松-&拆借利率下行&银行资金增加-&银行加强放贷-------派生------&企业获得贷款后扩大再生产,人们收入提高需求增加---&经济重回增长渠道。&br&但这个货币传导机制出现问题,有很多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实体企业负债率过高,银行不愿意继续放贷。(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对用加杠杆的方式去房地产库存的原因,这条回答下也有很多争论&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846912& class=&internal&&买房首付降低到 20% 说明了什么? - lorinda 的回答&/a&)&br&也就是说,在实体整体负债率不高的前提下,货币宽松的传导机制基本是有效的,但现在,它已经失效了:央行放了钱,银行不愿意放贷给实体企业,先是通过各种渠道借给股民炒股(不是直接借,具体过程较复杂,按下不表),股市崩盘后;资金通过银行理财的方式进入债券市场,通过正规非正规渠道进入房地产市场推升一线市场房价。资金都是有成本且要求回报的,在实体回报过低的情形下,只能去寻找资产的相对洼地。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钱都在资本市场打转。&br&这是2015年的情况,月似乎基建有抬头趋势。但是,任何再通过加杠杆的形式提升经济的行为,都是不可持续的。相较而言我更愿意容忍经济的低增长。&br&&br&以上,基本更新完毕。&br&&br&最后补一句,没有阴mao论,我国央行算是水平比较高的,也相对独立的央行了。出现一些问题是因为很多结构性的问题没办法通过宏观的手段来解决,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也没有标准且完美的解决办法,且我国目前的问题都偏中期,短期很难看到改善。&br&但你不能否认央行和政府都在为之努力。不过现在看来比较两难的地方是,中央既想保短期增长,又想实现中期改革,还不想人民币贬值和外汇流出,按下葫芦浮起瓢。与以往几年相比,现在确实到了最困难的一年。
4.29更。 没想到这篇帖子突然多了好多赞,谢谢大家。 再次强调几点: 文章尽量简化写成科普文,专业人士请绕道。 觉得我写得太简单的,麻烦请不要在评论区撕逼。 阴mao论者你们赢了。我表示打不赢你们,麻烦请不要在评论区撕逼。 因为我无论举出什么样的例…
题主搞错了沉没成本中,“成本”二字的意思。&br&&br&&b&「等车等了20分钟」这20分钟本身不是成本,这20分钟对应的“代价”才是成本。&/b&&br&如果天气很冷,这20分钟你过的很难受,那么这20分钟的成本就&b&高&/b&,如果你有急事要处理,很赶时间,这20分钟耽误了你的事情,那么也可以说成本&b&高&/b&,但如果你没什么事情急着回家,车站环境又很舒适,你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用手机看电影或上网,那么这20分钟的成本就很&b&低&/b&。&br&而「20分钟」,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诚如你所说,等了20分钟,车很快就来的概率会提高不少,但这个概率提高,仅仅是因为「20分钟没来车」这条&b&信息&/b&造成的,这是这条&b&信息&/b&的价值,与你为这20分钟花费的&b&代价(成本)&/b&无关。&br&&br&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假设三种情况(有小修改)——&br&A:你自己等了20分钟,车站条件很差,天气冷,肚子饿,网络信号差,你有急事要办。&br&B:你自己等了20分钟,车站有干净座位,天气舒适,附近有免费WIFI,你不赶时间。&br&C:你刚出车站,直接问了一个正在等车的人,他告诉你“等了20分钟都没来车”。&br&这三种情况下,&b&信息的价值是一样的&/b&,你用它来计算出来的概率也是一样的,但是&b&成本不一样&/b&,显然是情况A的成本较高,B成本较低,C则几乎为零。&br&&br&回到楼主的疑问,让你“不考虑沉没成本”,&u&是指不要去考虑这已经过去的20分钟耽误了多少事、过的是否舒服,而不是抛弃「20分钟没来车」这条信息的利用价值。&/u&&br&你用「20分钟没来车」来判断短时间内来车的概率,这没问题,假设你判断出5分钟后就有车来,然后比较坐上车得到的便利(收益)与&b&接下来&/b&花费时间的代价(成本),再决定是否继续等,这就是理性的判断。&br&重复强调:你在比较收益与成本的时候,&u&成本应该考虑你为&b&接下来&/b&的5分钟所付出的代价,而不是你对&b&已经花费&/b&的20分钟付出的代价&/u&,这就叫“不考虑沉没成本”&br&-*-*-*-*-*-*-*-*-*-*-*-*-*-*-*-*-*-*-*-*-*-&br&感谢大家的赞同与回复, 补充一点内容:&br&有评论说我在这里引用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在这里解释一下,是的,“这20分钟本来能做些什么”确实是机会成本的概念,但这并不矛盾,我只是用了机会成本的算法,来核算沉没成本的大小,一个是算法,一个是内容。&br&另外还有其他的算法,比如天气是否舒适、车站是否有座位(痛苦承受),能否上网看电影( 收益补偿)等等,都是算法,用来算沉没成本的“大小”,是为了向题主说明无视沉没成本是指无视了哪些东西,是成本的大小而不是信息的价值。&br&你可以质疑说:“没必要考虑沉没的机会成本、没必要衡量沉没成本的价值大小”,当然,我也知道这是没必要考虑的,但我写这篇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没必要考虑(但常人容易陷进去)的东西摆出来给题主看清楚。&br&——————(再次补充)——————&br&懒得一个个回复了,那些指责我说的是机会成本的看客,能不能好好看看题主的问题描述?&br&题主对“沉没成本”的理解偏差,主要是因为他没搞清何为&b&“成本”&/b&,而非何为&b&“沉没”&/b&,所以我文中也主要在解释“成本”二字,而非“沉没”二字。
题主搞错了沉没成本中,“成本”二字的意思。 「等车等了20分钟」这20分钟本身不是成本,这20分钟对应的“代价”才是成本。 如果天气很冷,这20分钟你过的很难受,那么这20分钟的成本就高,如果你有急事要处理,很赶时间,这20分钟耽误了你的事情,那么也可…
为公司估值的方法简单分为两种: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br&&br&绝对估值法我在这个回答里简短说明了:&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662656& class=&internal&&如何简单明了地解释自由现金流折现? - 陈达的回答 - 知乎&/a&&br&&br&相对估值法,通过下面的两篇文章也来简单说明一下。要是有耐心全部看完并理解,不敢说有什么延年益寿滋阴壮阳的奇效,但是您如果再去读一些投行出的关于某公司“目标价”的估值算命报告,至少读起来会更顺当一些。 &br&&br&————————————————相对估值法分割线————————————————&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6c9a18bae95_b.jpg& data-rawwidth=&1900& data-rawheight=&1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6c9a18bae95_r.jpg&&&/figure&&br&&br&&h1&相对估值法101: 你眼中天真无邪的PE的深深套&/h1&&br&&br&&p&继续我们的估值艺术之旅。&/p&
&br&&p&我们详细介绍了以现金流折现模型为代表的绝对估值,她的优点很鲜明:逻辑框架完美,也很具有实践操作性;而她的缺陷也是同样明显:一、 做起来费劲嘛,当然这还是在其次;最主要的是:二、 模型中充满了假设和猜想,各个参数都身处于一种被质疑的动荡之中,以至于有人称其为“数学与财会伪装下的玄学”。当然这种说法我是不认的,但也说明了现金流折现模型所面临的尴尬。&br&&/p&
&br&&p&所以我们再来谈一谈大家用的相对更多的相对估值法(relative valuation),有时也被称为乘数法(multiples)。&br&&/p&
&br&&p&我们先从市盈率(P/E Ratio)说开去。大概你在还带着红领巾的时候就从电视里的股评口中听说过市盈率这个词,只要是个搞过股票投资的无人不晓;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股评们发现市盈市盈地叫着听起来像手淫,用多了嫌俗,于是就改叫洋气的PE,屁癔来屁癔去,自觉无比飘逸。&br&&/p&
&p&对股评而言PE绝对是个好东西。我小时候看证券栏目基本上评股论道者每天都要在金叉银叉之后再来几下PE,以示自己不止是一个算命半仙。比如他们说:大家注意啦注意啦!600XXX 今天大阳线放量突破中轨线压力位!预计其市盈将出现脉冲式拉高然后突破最近的箱体震荡!目前岛状反转形态初步确立啦!此股基本面方面又有低PE保护!后市十分值得期待!云云。&br&&/p&
&br&&p&显然在他们嘴里无论是市盈还是PE本质上就是个行话,让自己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成年人。至于这已经被说烂掉的PE到底是个啥,到底如何用,到底有什么局限,他们是不会说的,或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根本也不知道。&/p&
&br&&p&我们有过度使用PE的倾向,原因无非是PE方便好用:PE=市场价格?每股收益,市场价格唾手可得,每股收益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数据,除法幼儿园大班毕业就能算,一路下来毫无障碍。而从整体逻辑而言PE也是一个非常耿直的boy:100块一股的阿里巴巴不见得一定比2块一股的人人网要“贵”,主要得看这100块的一股每年能产生多少收益,而PE这个乘数就把这种绝对的收益能力给相对化标准化,如此苹果跟橘子终就可以一比。&/p&
&br&&p&于是PE就有点上了神坛,逢股必谈。逐渐吃瓜群众的心底有了这么一个观念:低PE就是天使,高PE就是犯罪。先不说碰到亏损企业PE就一筹莫展,我认为对一般盈利的公司PE就算不是土龙刍狗,其作用也颇为有限的,给个面子最赞誉的说法也不过是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偶尔还会擦抢走火误伤队友。在投资中我们可以利用PE,但千万不能把亲闺女嫁给PE。&/p&
&br&&p&为什么?&/p&
&br&&p&因为PE不是硬指标。胡适之曾经(被人强迫着)说过:PE 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P 当然没什么太大的打扮空间,但是 E 简直就是人尽可夫。即使是在现有的会计规则(美国GAAP,或者国际规则IFRS)框架里 E 也很容易被人玩死,举个例说明:&/p&
&br&&p&某酱油公司目前资产100、负债50、所有人权益50,股价2块,每股收益0.1块,PE 20。该公司通过某种渠道借款50炒房,公司一下子风险提升,如果其他因素恒定的话股价应该应声下跌(cost of captial 资本成本上升,也就是贴现率上去了),于是PE降低;借款一年后付出利息若干,如果其他因素恒定的话,E减少,PE上升;再半年后卖出房子狠赚一笔,如果其他因素恒定的话,E大增,PE骤降。然后账面上有钱了CEO就要想着怎么样把钱造掉啊,他一想嗯我要成为酱油界的亚马逊,让客户实现O2O从而彻底革命现有的打酱油模式。于是他出巨资搞了个打酱油网站,本来网站出资一部分应该费用化一部分应该资本化,结果这哥们统统费用化一梭子打干净,于是这就是一笔大开销,E又大减,PE又大涨;但到了要报税的时候,美国国税局的规则与GAAP又不一致,报税的时候公司资本化了这个网站,结果税又交多了,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deferred tax assets),那这个之后公司得找机会再搞回来啊(未来交税少了),结果之后的收益相对又高了,于是——其他因素恒定的话——E上升,PE下降。&/p&
&br&&p&在这个纸上谈兵(有太多“其他因素恒定的话”)的案例里我们发现这PE像个破旗子似的一会儿升一会儿降一会儿升一会儿降,但其实好像都跟公司实际的经常性经营没有什么关系耶。通过这个杜撰的例子里我们至少能清晰地发现这么三点:&/p&
&br&&p&1. PE不反映一毛钱的资本结构,不太管你加了多少杠杆。当然我没说没半毛钱关系,但是如果A公司是零负债经营但B公司是全负债经营,而两家公司的收益一样,那PE是反映不出资本结构的这种本质差异的。很有可能全负债的B的PE反而要更低一些,因为其风险大而资本成本高,那股价相对就会低一些。而如果你仅仅看PE选公司,你还以为B更便宜,说不定你在A与B里面就选了B。&/p&
&br&&p&2. PE易受非经常性损益 (Extraordinary Item)的影响。一家打酱油的企业一般很去解释炒房属于其经常性经营,所以根据GAAP 炒房收益就计入损益表中的非经常性项目 ;而IFRS不认非经常性项目,所以直接就嘚啵嘚归到了收益中。但不管怎么样,假设其他因素恒定,这家酱油公司的PE都因为炒了房而变低。&/p&
&br&&p&3. PE易受会计处理的影响,说白了就是E的结果受会计处理的影响非常大。公司管理层要是铁了心的想在短期内用一个好看点的E来唬弄你,他们是真的做得出来的。&/p&
&br&&p&另外如果这家企业不是酱油公司而是石油公司,那对于这种周期性的公司就更不能用正常的眼光去看PE,你千万不要看到低PE的挖油公司就心花怒放。这个我在谈如何投资能源业的时候提到过多次了,周期性行业在PE高的时候或者没有PE(没有E了)的时候一般才是最销魂的插入时机,而PE低的时候就是请君入瓮啊。为啥?因为周期性股票虎的时候是往死里虎,经过几个好年头的积累,盈利达到人生巅峰(周期顶部),此时PE就会非常低;而当周期开始下行,对行业未来的悲观情绪又会进一步压抑股价,导致PE更低,你会有强烈的冲动要去买这些PE、PB低到让你失去理智的周期股——比如2015年初的OSD海洋钻井的那些个公司,当时PE普遍都是四啊五啊——你千万要克制住,不然2015年初投十块钱现在就剩两块了。彼得林奇就曾说过,在周期高峰后去买入低市盈的周期股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致穷行为。 (”Buying a cyclical after several years of record earnings and when the P/E ratio has hit a low point is a proven method for losing half your mone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p&
&br&&p&所以PE有时候是不是掩人耳目的猪队友?&/p&
&br&&p&为了让这个猪队友稍微不猪一点,有人自然想到给PE做一些“去猪化”的处理。其中最璀璨的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 Ratio),又称席勒PE,取名于更加大名鼎鼎的诺奖得主Robert shiller(相信很多人在网易看过他耶鲁公开课《金融市场》,如果你还没看过,直接弃了我这篇赶紧去看吧)。在最早期的论文1998年的 Valuation Ratios and the Long-Run Stock Market Outlook 中,席勒教授将自1871年以来的股市宽基指数价格去除以该指数所含公式过去十年平均盈利,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该CAPE PE具有很强的股市预测能力。当然这个是针对整体市场的一项估值指标,也确实表现出相对靠谱的预测力;但最新的一些研究也表明席勒PE有可能会产生过于悲观的预期,大概自年开始席勒PE的小警报就在那里滴滴滴了,结果美股的大牛市至少强行拖曳了又三年。&/p&
美国市场的席勒PE变化&/p&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a9abb8b9ff6bb93fa0c365b15b3a259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a9abb8b9ff6bb93fa0c365b15b3a259_r.jpg&&&/figure&&br&&br&&p&当然席勒PE是个大盘指标,那对于个股的PE应该怎样去猪化呢?我们可以将利润正常化(normalzed earnings): 他不是操纵利润嘛,你把他操纵回来;他不是有非经常性损益嘛,你把他直接咔嚓掉;他不是硬要费用化嘛,你把他搞成资本化——总之他的会计师怎么使坏,你就对他的会计师怎么使坏。作为分析师,你的天职与本能就是要来灭掉会计走狗的。&/p&
&br&&p&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就是去看现金流,因为盈利好唬弄但是现金流最难作假,这个我们之后会讲到。&/p&
&br&&p&对于周期股也可以考虑正常化或者周期性调整其盈利。我们在进行估值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倾向就是把极大的权重放在最最近期的财务表现上——只要你现在是潘金莲,我哪管你两年前是鞋拔脸。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碰到周期性股票就不好使了,原因之前已经说过,最近的好日子很可能就是将来坏日子的序幕。你可以用过去五年或者十年的数据来进行正常化,时间跨度取决于你对该行业”一个周期“的定义;但是我个人认为投资周期股没必要去太纠结于此,有点过于硬充学霸了,咱简单点直接绕开PE极低的时刻专攻PE极高的时候就可以啦。&/p&
&br&&p&还有一个问题,从历史经验来看,高增长股票就是比低增长股票的PE要高,40x的阿里巴巴就一定比5x的工商银行贵?不好说吧。于是我们又要把这两个禀赋各异的物种标准化一下才能来比较,而一遇到要标准化的问题就去找除法帮忙是人类的天性。自然而然,我们的拇指法则 PEG——也就是PE再去除以一个G(growth,增长率,一般使用未来五年的预计年增长率)——就被人拿来当成比较不同增长期的公司的办法了。很多人认为PEG是彼得林奇发明的,其实不然这是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的概念,林奇只是将其发扬光大而已。&/p&
&br&&p&林奇认为PEG等于1就是公道价(fair value),比如阿里巴巴目前PE 40x,那么只要其收益在未来五年以复合年化40%的增长率增长,她的定价就是不虚的。超过1就是高估,低于1就是低估。PEG其实是花街的最爱之一。美林证券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询问基金经理们最喜欢使用的一个估值指标,候选的指标里包括PE、PB、PS、ROE等等等,结果发现基金经理们对PEG最情有独钟。一个指标不管其本身是不是一坨屎,如果整个市场都认为它是一块香饽饽,那么纵然再捂着鼻再含着泪我们也要去吃一口。这就是一些超级没谱的指标——诸如那啥斐波那契数列——背后臭不可闻的逻辑。&/p&
&br&&p&PEG肯定是有参考价值的,但其绝非万无一失的指标。首先其中的G是个未来指标,而且还不是短期未来(千万不要用明年一年的增长率啊不然要出惨案),一般是未来五年的预期复合增长率。这个其实几乎是不可能预测准的,比如阿里巴巴上个季度收益同比增长41%,那我们据此来估计她明年还能以40%增长已经很大胆了,你硬要说她之后能连续五年保持40%,那我相信马道长自己心里也没这个底。那如果仅仅实现30%呢,意味着现在阿里巴巴被高估了?那如果实现了50%,就又被低估了?所以这个高估或者低估是建立在对遥远未来的占卜上的,这就有点像DCF这样的绝对估值法了,失去了相对估值比较不用靠猜的优势。&/p&
&br&&p&再者,假设我开了天眼,我现在给你一个未来五年盈利的复合年化增长率必定为20%的公司,其目前股价为21美元,每股收益1美元,所以PE为21x,请问你会买吗?你算了算PEG发现等于1.05嫌贵,于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而我就没能那么果断地去说“不”了,因为我知道现在在市场上交易的23x市盈的麦当劳,过去五年的盈利复合年增长率是...... -3% 。我还知道目前市场上比较典型的公共事业股大概就是20x市盈与5%的收益增长率,如果这些股票还有人要的话,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21x + 20%”的的股票你能拒绝得如此大义凛然。&/p&
&br&&p&PEG最大的魅力有两点:1. 方便好算不费脑;2.把“价值”和“成长”两个投资中的性感要素都给包圆了。但是如果你过度迷信PEG一味只看PEG的话,在省脑的同时很可能把你能赚到的钱也一起给省了个光光。&/p&
&br&&p&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清在给PE换新装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啥;PE本身固然有很多缺点,但并不是说改良版的PE就能完美无瑕,改良版也有改良版的不良之处。当然作为相对估值之王PE本身不可能一无是处,我个人认为在两种情况下PE挺好用:1. 当你对公司财务情况非常了解并能相应调整PE,同时你又有很详实可靠的行业PE和其他相关数据可以进行比较;2. 对大盘的估值而言PE挺靠谱,尤其是席勒PE,总体而言除了比较悲观以外,相当靠得住。会有很多人的研究告诉你PE也不能一尘不变地看呀(比如现在有人提倡高利率时期低PE,低利率时期高PE),但是事实上对于大盘而言PE总像地心引力一样孔武有力。这个我认为或许就像我曾经举例过的17000个人测奶牛的案例一样:对于个股的E而言我们往过去看很难甄辨而往未来看很难预测;但是对于一个大样本的群组而言E往往又有很好的预测性,所以在大盘的估值水平上PE就能发挥威力,尤其是席勒PE。&/p&
&br&&p&当然最后我也要说一句,PE对于大盘的预测能力也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啥意思?对于指数而言,PE(这里指预期PE,forward PE)对今后五年的年化收益的预测力要比对今后一年的年化收益的预测力更强,或者至少说更加具有线性关系。此研究来自于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定期发布的 Guide to the Markets (市场指南),研究数据是自日以来每季度的标普500指数1年回报(第二张图是5年年化回报),以及1年(第二张图是5年)之前的预期市盈率水平。结果发现预期PE与5年回报的关系更加线性(R2=42%)。这意味着如果你是用预期市盈率来衡量大盘预期投资回报率的,你也至少得在持股(基金)上沉得下菊花定得下心。&/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630ad48efb6aeb2484e_b.jpg& data-rawwidth=&1386& data-rawheight=&9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8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630ad48efb6aeb2484e_r.jpg&&&/figure&&br&那在为个股进行相对估值的过程中PE有如此多的槽点,我们自然就需要一些其他的相对估值指标来提供更多的信息,请看下一篇,企业价值乘数估值法。&br&&br&&h1&——————————————企业价值乘数法————————————————&/h1&&br&&h1&PE之后仍有救星:浅谈企业价值乘数估值法&/h1&&br&&br&&br&&p&&b&一、啥是估值乘数 (valuation multiples)?&/b&&/p&
&br&&p&估值乘数就是公司价值(市值)与其某一个关键数据指标之间关系的一个表达式。比如之前被我娇柔地嗔怪过的市盈率(P/E Ratio),就是市值与盈利之间的一个除法表达式。当然不是所有的数据指标都能凑对儿,首先该指标必须关键,其次你必须与公司价值或市值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你说我能不能用市值除以该公司在央视广告的平均时长的平方根?——答案是不太合适,除非你能证明央视平均广告时长的平方根能够驱动企业价值。&/p&
&br&&p&我们所说的关键指标是指公司价值的老司机 (driver of the company’s value),一般就是收入、盈利、现金流等等。而估值乘数根据到底是采用企业价值还是市值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权益型乘数(equity multiples),我们的老街坊“市氏三杰”——市盈(PE ),市净(PB)和市销(PS)——就是权益型乘数的先进典型(虽然有明显缺陷),他们表达了对股东价值的诉求。但是另外一种相对而言养在深闺人不识、但我个人认为至少同等重要的是企业价值乘数(enterprise value multiples),其表达了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诉求(包括股东、债东等等)。而企业价值乘数也是本文讲述的主题。&/p&
&br&&p&&b&二、搞相对估值/乘数法估值需要注意的原则问题&/b&&/p&
&br&&p&这里我想先讲一个使用估值乘数时极易被忽略的原则:乘数的分子与分母逻辑应当一致。不管是权益型乘数还是企业价值乘数,逻辑一致的才是好乘数。如果分子是公司股权市值,分母应该就是基于权益的利益;如果分子是企业价值,分母就应该是对整个公司的利益,其中不止是对股东的脉脉含情,还应该有对债东的满满的爱 。比如PE同志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好同志,P是公司权益的市值,而E是归属于股东的收益,比较一致顺眼;而PS市销率就是一朵小奇葩了,P是公司权益的市值,而S(销售收入)却是归属于公司整体的利益——你不知道哪部分销售是来自于债东们的倾囊相助,而一个公司很容易借助放大杠杆来做大销售。&/p&
&br&&p&那你或许会问为啥上下非要一致呢老子用市销率的年头和新中国股市的骨龄一样长。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当然是逻辑上的洁癖啦,既然我们求索的结果是某个没有单位的比值比率,那分子分母在逻辑和统计上总要有点逻辑契合的意义吧:比如你求我国的男性比率,就应该是中国男人数除以中国总人口数,而不应该去除以世界总人口,更不应该去除以津巴布韦的总人口。第二,上下一致的乘数相对不容易被杠杆扭曲一些,比如PS就很容易被高负债碾低,所以如果分子加了杠杆,那分母最好也能加上杠杆配合一下。第三,有学术研究显示相较于上下不一致的乘数,具有一致性的乘数在估值上更为准确(意思是更有预测力),目前我还没找到与这个观点唱反调的文献。&/p&
&br&&p&当然啊对待市销率我们也不能赶尽杀绝,对于某些让人不愉快的不盈利公司,市销率就是一个凑活着用的二把刀。糙,但很快。&/p&
&br&&p&第二个使用估值乘数所应该注意的地方,就是估值乘数的相对静态性,就像资产负债表一样,她仅仅是一张照片,就算你使用的指标是未来预期的指标,她仍然只是一张静态的纸,而且这张纸不太反应资金成本(cost of captial),这是比较大的缺陷(当然在EV公式中如果用现金流代替EV是可以建立资金成本与企业价值乘数的关系的)。Cost of capital是估值中很核心的一个概念,因为钱都是有时间价值的,我们的投资都是有机会成本的,谈估值谈钱的时候如果不谈 cost of capital (资金成本)就如同裁衣时不用尺、如厕时不看屎、航海时不用罗盘指,你将飘在虚无的空冥里。&/p&
&br&&p&&b&三、啥是企业价值乘数?&/b&&/p&
&br&&p&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 EV)这概念真的不是像我们一般想的那个样紫。在日常生活中咱吹牛逼某一个公司价值几何,我们一般就会说她的市值——比如问阿里巴巴股票市值两千亿,所以我们以为阿里巴巴的价值就是两千亿。这当然是个村里刚通电的粗糙说法,因为虽然其市值两千亿,但你豪掷这两千亿阿里就归你了?答案是没戏,你还需要去承担企业负债;只有当你把股票包圆,再把债务还清,你才能算是吃下了阿里,也才算是实现了企业价值。当然你吃下阿里的时候同时也吃下了阿里的现金,这一部分要冲抵掉,因为现金不会为难现金。&/p&
&br&&p&所以企业价值是指你要收购某一家公司所需要支付的对价,而这里所谓的收购某一家公司,是指有权利风卷残云地彻底攫取这家公司所有的现金流。这个企业价值用公式来组织就是:EV =股票市值+公司债务-现金;展开公式稍微浮夸一点:EV=普通股市值+优先股市值+负债市值+少数股东权益+退休金负债-现金及有价证券,意思就是如果我要把这家公司包圆了跟我姓,我到底要花多少钱。而从收购交易的另外一端来考虑,企业价值也就是说普通股股东、优先股股东、少数股东、债权人等等这些个鹰隼鹄鹫,在这块除掉现金的小鲜肉上的那些个累累的主张与索求。&/p&
&br&&p&而EV也分很多种,如果夯不啷当全部加起来就是总EV(total EV),剪掉非营业资产就是营业EV(operating EV ),再剪掉非核心资产就是核心EV(core EV),所以根据你分母的不同(比如现金流的不同),你应该使用不同的EV。&br&&/p&
&br&&p&&b&四、算EV时可能出现的问题&/b&&/p&
&br&&p&咱们在算EV时有可能碰到这么几个问题:1. 算得不够完整,一般如果你求快用第一个公式来算EV,很可能会漏掉诸如养老金负债啊少数股东权益啊这些倒霉项目,导致低估了企业价值。2. 没有用市场价值。有可能有些项目你不得不用账面价值,但EV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如果有市价,一定要用市价。3. 如果公司资本结构弥漫着季节性或者周期性,应该要进行调整,不然EV会有很大的起伏,就不准了。4. 没有把非经营性的资产妥当分割排除出去,比如公司账面上的有价证券投资,这部分应该和现金一起被咔嚓掉。&/p&
&br&&p&千言万语搞出一张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62b1fa024ccbdeb547db8_b.jpg& data-rawwidth=&2127& data-rawheight=&1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2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62b1fa024ccbdeb547db8_r.jpg&&&/figure&&br&&p&&b&五、为啥要使用企业价值乘数?&/b&&/p&&br&&p&用这个EV去比上各路有对应一致性的财务指标,这就是企业价值乘数估值法。这些财务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收入、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税息前利润)、NOPLAT(operating profit less adjusted taxes,税务调整净营运利润)、经营性现金流、企业自由现金流、投入资本等等。注意这些指标基本上都是股东与债东要分享的鲜肉,与企业价值概念一致。&/p&&br&&p&在逐个细讲之前先说一下为啥我们会考虑使用EV估值法。相对于权益型估值法,EV估值法的主要优点有这么几个:1. 全面,至少比权益型要全面,真正地做到巴菲特提倡的把股票当成整个生意来看,而不仅仅是通过一个股东狭隘的小眼睛来看估值。2. 受到杠杆扭曲的影响较小。3. 受不同的会计规则扭曲的影响较小。4. 受非核心业务扭曲的影响较小(如使用核心EV估值)。&/p&&br&&p&&b&六、EV/销售(EV/Sales)&/b&&/p&&br&&p&我们使用EV乘数的原则是:只要对于某个指标,在公司现金流上所有的主张都要雨露均沾,那么该流量指标就可以放在EV乘数的分母位置上。比如销售收入这个指标,无论是股东还是债东说到底都是要从销售收入上吸血,所以就可以当分母。&/p&&br&&p&来介绍一下EV/销售这个小糙哥。&/p&&br&&p&说粗糙是因为销售收入就是一个没有去粗取精的原味数字,从销售收入到归属于企业的现金流之间有层峦叠嶂的道道关口;但就因为原味所以EV/销售却也是较难被会计的不同规则左右(除了确认销售的会计规则),所以如果对比公司的会计规则有天渊之别,就可以比EV/销售。除此之外,计算过公司现金流的同学都知道公司的现金流经常是变幻莫测的,而销售收入却相对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字;所以对于那些无盈利的、自由现金流为负或者起伏剧烈的公司,EV/销售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p&&br&&p&但是在这么几个情况下应该慎用EV/销售:1. 销售收入不稳,有强烈的周期性或变化无常;2. 销售数字确认存有猫腻:比如在毛销售和净销售 之间做文章,比如强行确认不能实现的收入,比如长期合同的按进度确认收入,等等。如果你对这家公司的销售收入没信心,那就也不要对EV/销售太有信心了。&/p&&br&&p&&b&七、EV/EBITDA&/b&&/p&&br&&p&EBITDA是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你虽然可能眼生但是EBITDA实在算不上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儿,无非就是营业利润加上折旧和摊销的花费;但是听说VC风投界很喜欢谈这个?(因为木有盈利可谈……)出门大家都是一口一个伊比达伊比达的,你如果不知道都不好意思跟人进行眼神交流。&/p&&br&&p&用EV去除以EBITDA而得到的EV/EBITDA或许可能大概是最受欢迎最火的EV乘数。一来EV/EBITDA计算简单,二来EBITDA可以当成一个破产版的现金流,三来EV/EBITDA不受公司折旧摊销规则的影响,也不太受到公司资本结构(负债杠杆比例)的影响。从会计的一般性认识上来讲,EBITDA比诸如净利之类的指标更加能够体现公司营运状况的浓淡, 风投喜欢她不是没有道理。&/p&&br&&p&当然我也说了EBITDA 最多也就是破产版的现金流,它终非真正的现金流,毕竟没有算上营运资本追加项和资本性开支,也就是没有计入替换资本的花费。&/p&&br&&p&EV/EBITDA 受资本密度(capital intensity,可以量化为对每一美元销售收入所需要提供的资本支持)较大,如果其他因素恒定,则资本密度越大 EV/EBITDA就越低。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资本密度大的公司折旧和摊销就大,EBITDA就比较壮观。所以在使用EV/EBITDA横向对比的时候要注意大家的资本密度在同一个水平;所以如果我们拿着EV/EBITDA在资本密度千差万别的行业里比啊比,或者去和其他的行业比,或者和全行业的指数比——说句礼貌的话——就非常傻逼了。&/p&&br&&p&
不同行业的资本密度与EV/EBITDA的关系图(来源:瑞银)&/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9fbbe476b5cb2dbcad89bc_b.jpg& data-rawwidth=&1838&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9fbbe476b5cb2dbcad89bc_r.jpg&&&/figure&&p&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行业的资本密度差异化是不同的。在左图的零售行业里显然公司之间的资本密度差别很大,所以 EV/EBITDA 分的也是比较开;右图的石油行业资本密度差异化比较小,所以 EV/EBITDA就比较接近。因此在零售业里比EV/EBITDA可能就没有在石油业里那么有人生意义了。&/p&
&br&&p&&b&八、EV/EBIT&/b&&/p&
&br&&p&EBITDA不是受资本密度影响大嘛,那就把资本的要素搞掉,把D和A拿掉,这就剩下了EBIT这个税息前利润;所以如果行业内资本密度群魔乱舞,那EV/EBITDA是指望不上了,我们就可以使用EV/EBIT。&/p&
&br&&p&使用EBIT有一个贱人贱智的地方,就是对待商誉减值(goodwill impairment)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种一次性的商誉减值其实不反映你公司真实的经济型开支(economic charge),我建议是要加回去;当然这种调整是我个人的说法,是一个所谓的调整后(adjusted)的XXX,有些人认为“人为调整”的数字是有原罪的,所以如果你对会计上EBIT的概念有洁癖,那不加回去也并不犯罪。&/p&
&br&&p&EV/EBIT乘数的另一个缺陷是EBIT易受会计上折旧和摊销的方法的影响,所以如果行业的公司之间大家纷纷喜闻乐见地采用比较统一的折旧摊销,那就比较有得比;如果折摊方式千差万别,那用EV/EBIT就要多长几个心眼。&/p&
&br&&p&&b&九、 EV/NOPLAT&/b&&/p&
&br&&p&NOPLAT 的全名是 Operating Profit Less Adjusted Taxes,税务调整净营运利润,你别看这个看着比伊比达还要装逼,但小伙子其实很单纯。NOPLAT就是把EBIT里面的T(税)搞掉,变成EBI或者EBIT(1-T),但是EBI太难听,所以就搞成了NOPLAT(后文会说到还有一些必要的人为调整要做)。&/p&
&br&&p&NOPLAT由于加入的税务的因素,于是我们就可以考察不同税务效率 (tax efficiency)的公司之间的估值问题;而税前的利润也就是真正属于股东和债东可以去分享的扒光了其他噪音的一个裸饼。NOPLAT减去货币化的资金成本(机会成本)就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其实一切的知识都有莫名的内在联系,串来串去最后大家都不免要认祖归宗。&/p&
&br&&p&扯两句经济利润吧,也算是一个知识点,其与会计利润有很大区别。经济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机会成本,所谓的经济学思维,其中的一点就是看你会不会使用机会成本来看待这个娑婆世界。机会成本本身概念不复杂,如果我本来有一份搬砖的工作年薪10万,现在我跟老板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炒股,于是辞了职专业搞投资,结果折腾了一年赚了5万,此时会计利润很简单就是5万块;但是经济学家们脑子就要多抽一点他们要说:别介啊你本来可以挣10万现在只挣了5万,等于你亏了5万,所以经济利润就是负5万。&/p&
&br&&p&在经济学家的眼里“机会成本”里面的“机会”两字其实完全是多余的:一切成本皆为机会成本。比如政府补贴学生上大学,夸耀政绩的时候说我们今年又让XXX名大学生免费完成了大学课程;这个时候抬杠一点的经济学家就会冲上前去,争辩说哪里免费了明明花了20万大洋,人家本来不读大学搬砖一年可以挣到的5万年薪灰飞烟灭了。&/p&
&br&&p&同理在经济学家的眼里“经济利润”里面的“经济”两字也是多余的,一切利润皆为经济利润。然而你说经济利润到底有啥用吧,我见过的一个实际应用是用来做公司的资本预算(capital budgeting),另外还有一个是使用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如前所述将noplat中减去货币化后的资金成本,也就是说公司的创造的盈利应该至少能够覆盖其资金的成本),这个以后有机会再细说。除此以外,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更多的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当然了如果将其衍生到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那这个其实也是我们这些投资狗们的一种必备思维。&/p&
&br&&p&但是我们对待单纯的NOPLAT也不能太单纯。在计算NOPLAT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做很多主观调整的,比如商誉减值、比如资本化的研发开支,比如在非营业资产上的税务,比如坏账准备金(allowance for bad debt)等等。而这种主观调整也决定了你算出来的NOPLAT,和隔壁老王算出来的NOPLAT,可能就没有可比性,这是NOPLAT的一个缺陷。所以你自己应该要亲力亲为地去计算你想要进行比较的公司的NOPLAT,或者你至少要去了解老王是怎么算出他的NOPLAT来的。&/p&
&br&&p&虽然这货看着眼生,但是我们究其根本,EV/NOPLAT的逻辑其实非常像P/E,我们可以把EV/NOPLAT理解为加上了杠杆的P/E。&/p&
&br&&p&&b&十、EV/IC&/b&&/p&
&br&&p&IC的意思是投入资本(invested capital),是指债东与股东的总出资。如果从资产负债表上右边负债和权益的角度看,是指所有债东与股东所提供的资金,也就是总债务加上权益的账面价值(如果有少数股东权益的话也要将其加上),然后再减掉现金。如果从表上左边资产的角度看,IC就是将净有形与净无形资产以及净营运资本加总起来。这俩方法殊途同归。&/p&
&br&&p&EV/IC有啥用呢?&/p&
&br&&p&EV/IC其实是企业价值乘数版本的P/B 市净率,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豁然开朗了?P/B就是公司市值去比上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而P拉来了债权人的主张变成了EV,B拉来了债务变成了IC,于是P/B变成了EV/IC。P/B低代表公司的市值与账面价值比较接近甚至低于账面价值,公司有可能被低估,或者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EV/IC低表明公司的经营性资产的市值比较接近(甚至低于)当初在这些资产上的投资,说明了真个企业有被低估的可能。&/p&
&br&&p&但EV/IC和P/B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无论是EV还是IC都不包括现金,衡量的是非现金的经营性资产的价值;而无论是P还是B都包括了现金。所以EV/IC更能体现做出公司核心的非现金的经营性资产的估值水平。&/p&
&br&&p&EV/IC这个估值乘数在估有形资产为王的行业时比较趁手。这样的行业一般要硕大无比的基础设施投资,然后营业利润饱受连年资产折旧残酷的压抑,而在这样的行业里的公司可能一开始都没有啥利润让你能够去进行那几个耳熟能详的估值方法。所以EV/IC就让我们有可能去比较这种苦命的公司,也有可能比较在折旧方式上千差万别的公司。&/p&
&br&&p&&b&十一、EV/现金流&/b&&/p&
&p&关于现金流我在绝对估值法里面已经讲吐了,这里就略去不述。但是EV/现金流肯定是一种重要的EV估值乘数。而且端本正源地看,之前的那些EV/EBIT或者EV/EBITDA或者EV/NOPLAT说白了就是为现金流找一个狗腿子代理而已,本质上的方法都是相通的。那么,为什么分母必须是现金流或者其狗腿子呢?因为——咱复习一下分子上EV的概念——是攫取公司所有的现金流的权利,所以做到上下优美一致,beautiful。&/p&
&br&&p&&b&十二、行业的企业价值乘数数据&/b&&/p&
&br&&p&重要的EV乘数大概就有这么几个,先介绍到这里,后面还有若干个不那么重要的,以后有机会再来扯。&/p&
&br&&p&看到这里你不禁要问了,我们算了那么多个EV/XX 到底是为了啥?显然我们是为了比——货比三家辩贵贱。一个经典思路就是我们要用算出来的EV/XX 去跟行业水平进行反复蹂躏式的切磋。与对付权益型乘数一样,我们在使用EV乘数的时候也一定要切忌穿越比、交叉比、林丹和高俅比、阿尔法狗和土狗比。&/p&
&br&&p&但是很多人说我要到哪里去找各行各业的企业价值乘数啊?很巧,达莫达兰 (Aswath Damodaran)教授每年都会在纽约大学的网站上提供相关于企业价值乘数的数据,我将其简单翻译整理如下:&/p&&br&&p&
美国市场各行业企业价值乘数&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c4de70db76559ab9efcb_b.jpg& data-rawwidth=&1102& data-rawheight=&1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c4de70db76559ab9efcb_r.jpg&&&/figure&&br&&br&你可能会说这是美国市场数据可我是搞A股的丫,有没有中国市场的?很巧,业界良心达教授顺带把中国市场的数据也做了,除此之外还有欧洲、日本、印度以及全球市场的数据,有意者可前往纽约大学的网站下载。
&br&&br&&br&
中国市场各行业企业价值乘数&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72ff50fb7ba75d9191e8_b.jpg& data-rawwidth=&844& data-rawheight=&1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72ff50fb7ba75d9191e8_r.jpg&&&/figure&&br&如果您需要Excel原始文件的,请点以下链接进行下载,有数据,不侧漏,更安心。
&br&&br&点此下载Excel表格数据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dEFb0Nv&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dEFb0N&/span&&span class=&invisible&&v&/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br& 本文行文仓莽,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海涵斧正。
&br&转载我是欢迎的,但请您署名陈达,在此谢过。
为公司估值的方法简单分为两种: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我在这个回答里简短说明了: 相对估值法,通过下面的两篇文章也来简单说明一下。要是有耐心全部看完并理解,不敢说有什么延年益…
&p&都是考核闹的!业内人士称之为“过票”&/p&&p&业绩考核一般分为规模和效益两部分,规模指产量、发货量、销售量,最终表现为销售收入;效益指毛利、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等,最终表现为归属母公司净利润。&/p&&p&实务中我们对下属单位考核有关规模的财务指标是最好下的,一般都能完成,有单位利润就几十万甚至几万,但收入能上亿。相关的质量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款周转率完成的也相当好。到了效益指标就不行了,规模再大没有真金白银进来还是不行。&/p&&p&真实的原因还是规模好做钱难赚!&/p&&p&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转小圈做贸易,从A买货卖给B,B再卖给A,什么货不重要,甚至货根本没从公司手里过。就是票据流和资金流转个圈。这样过账都是平进平出,收入和成本几乎一样。但有时太明显也会做点差价,留个1%—2%毛利。以后再通过其他方式把利润返还给A。&/p&&p&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开个票无所谓,平进平出,交不了多税。但资金出去就不能保证一定能收回来。而且借别人账户总要付出一点代价,企业得了名(收入)丢的却是实(利润),不划来。&/p&&p&想防范也很容易,把规模考核的指标占比降低或干脆取消。&/p&&p&这道理谁都明白无奈做不到呀!国资委、财政、统计局都对规模有要求,考核占比很高,相比创利是人都会选择过票。&/p&&p&&br&&/p&&p&&b&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欢迎关注!&/b&&/p&
都是考核闹的!业内人士称之为“过票”业绩考核一般分为规模和效益两部分,规模指产量、发货量、销售量,最终表现为销售收入;效益指毛利、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等,最终表现为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务中我们对下属单位考核有关规模的财务指标是最…
&p&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但是利润是带有欺诈性的,所以我们不光要看利润的多少,还要关心盈利的质量。&br&&br&所谓盈利质量,也可以叫利润含金量,我认为有两层意思:&br&&b&第一,利润是不是真的;&br&第二,以现金流的形式存在的利润占多少。&/b&&br&&br&现行的上市公司企业会计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核算的,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完成,并不以实际的现金收付为依据,实际上以现金形式存在的利润往往小于账面上的利润。&br&&br&事实上,财报里的利润就是一个数字,是可以随意调控的。&b&利润调节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虚构利润,另一种是跨期调节。&/b&所谓虚构利润就是无中生有,伪造购销合同;跨期调节就是提前或者推后确认收入。&br&&br&利润容易调节,但是现金流难以配套造假,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所以检测利润真假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现金流量。如果两者之间不配比,比如利润很多,但是现金流量却很小,那可能就是虚构或者提前确认收入。&br&&br&其次,我们&b&要看营业收入中,以现金和票据的形式收到的款有多少,以应收账款存在的收入占比有多少,然后与同行业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b&看是否在正常的比率水平。&br&&br&我们还可以考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为有往来,所以&b&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和利润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额,两者的比例在80%~120%都算正常的区间。&/b&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么我们就该考虑,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饼铛做葱花饼的做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