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片上八个很难读的字的字可以从中看出多少成语

《动词类题目的范文》_优秀作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作文赏析
作文一:《BE动词的题目》700字2. She _______ a student.
3. Jane and Tom _________my friends.
4. My sisters _______ tall.
7. There ________many monkeys in the zoo.
8. There_________ a beautiful rainbow in the sky.
9. I _______ at school now.
10. We ________ students.
11. They ________ in the zoo.
12. Yang Ling ________ ten years old.
13. There ________ an apple on the plate.
15. The cat _______ on the chair.
18. Where ________ your friends?
2. The girl______ Jack’s sister.
3. The dog _______ tall and fat.
4. Miss Zhang _______ a teacher.
8. Mike and Kitty ______ in the zoo.
9. This______ my dress.
10. They _____ nice flowers.
11. That ______ my red skirt.
12. The books ______ on the desk. 13. Here ______ a card for you. 15. Who ______ I?
16. Who ______ you?
17. Who ______ she?
18.Who ______ Peter
19.How old __________ you?
作文二:《认知类动词的界定》16000字收稿日期 :2010-11-23
基金项目 :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现代汉语动词 、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之研 究  (11552329) 部 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明辉 (1979 ), 女 , 辽宁铁岭人 ,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 主要从事 现代汉语语法及语言学理论研究 。
第 33卷  第 1期        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Vo l  33 N o . 1
2011年 1月        Journal o fN i ngx ia U n i versity(H u m an iti es&Soc ial Sciences Editi on)
Jan . 2011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 , 辽宁 大连  116021)
摘要 :认知类动词是根据研究的需要分出的一个  临时的 类  。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原则是 :首先着眼于语义 , 充分认 识反映人类认知活动的 动词在语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 ; 其次要 归纳总 结出能 够反映这 些语义 特征的 主要的 、 最为 显著的语法功能和分布特征 , 并以此分布特征为标准 , 从 功能角 度确定 认知类动 词的成 员 。 只有符 合我们 提出的 功能标准的动词 , 才是认知类动词 。 功能标准具体包括 :V +小句宾语 ; N 1+V +(N 2) +一定 +V P ; 很 +V; 在心里 +V; VV +疑问句形式的小句宾语 ; 大声 +(地 ) +V 。 鉴别认知类动词的标准是 :[a  b(c /d/e/f) ] (b  c  d  e  f) 。
关键词 :认知类动词 ; 界定 ; 功能分布 ; 小句 宾语
中图分类号 :H 1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744(2011) 01-0032-07
我 们 知道 , 某 种 语言 可 以分 为 几类  常 规的 类  , 也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分出  临时的类  , 我们 研究的  认知类动词  就属于后者。关于认知类动 词 , 前人的研究有所提及 , 但没有对其加以明确界定 及专门研究。笔者提出认知类动词的界定依据和原 则 , 最终从功能 分布 角度提 出认 知类 动词的 界定 标准。
一  前人对认知类动词的研究简述
语言的运用和理解过程是认知处理的过程。 20世纪后半期以来 ,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关注语言与 认知的关系 , 其中包括动词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 并提出认知动词等称谓。前人还没有对这类动词进 行专门研究 , 只是在讨论相关问题时有所涉及 , 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 认知类动词的称谓。学者们提及这类动 词时 曾 给 其 命 名 , 但 称 谓 略 有 不 同。 如 伍 雅 清 (2000) [1]
、 黄武兴 (2001) [2]
称其为  认知动词  ; 肖
建安 (1998) [3]、 吴云芳、 金澎、 郭涛 (2007) [4]
认知性 (义 ) 动词  ; 陈明、 肖庆华 (2006) [5]
、 邓兆 红、 何世潮 (2006) [6]
、 赵秋 红 (2007) [7]
称其为  表
示 (表 达 ) 认 知的 动 词  ; 李 昌 年 (2004) [8]
、 杨玲 (2004) [9]
、 王健 昆 (2005) [10]
、 周 祯祥 (2006)
称为  心理认知动词  等。
第二 , 认知类动词的范围。在汉语语法研究中 , 有学者对认知类动词已给出界定 , 也谈到了认知类 动词的范围。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论认知类动 词的范围 :一个是跟心理动词有关的方面 , 另一个是 其他方面 , 前者占多数。只是人们对认知类动词的 界定 , 其意不在于对认知类动词进行研究 , 而在于对 心理动词进行研究。多数学者对认知类动词的界定 是以  认知  一词在词典中或字面的解释为依据的 , 这样的  认知  就是  认识、 知道  或  认为、 知道  的 意思。因此 , 到目前为止 , 大家对认知类动词的理解 基本就是表示  认为、 知道  的动词。由于大家都承 认表示  认为、 知 道  的动词 是广义心 理动词 的一 种 , 所以也可以说 , 大家认为认知类动词是心理动词 的一部分。比如李临定 (1990) 认为  心理活动动词 是指表示喜爱、 怨恨、 感觉、 认知、 遗忘等和心理活动 密切相关的动词
。陈昌来、 金珍我 (1998) 把汉
语心理动词分为两类 :一是情意类 , 一是认知类 [13]
第三 , 认知类动词的用法。还有学者比如武瑷
华 (2001)
、 李明 (2003)
、 董秀芳 (2003)
一新、 雷冬平 (2006) [17]
以认知类动词为对象进行了
研究 , 还有学者如邵敬敏 (1990)
、 张伯江、 李珍明
(2002)
、 朱永生 (2006)
在研究其他问题时涉
及认知类动词。
综上所述 , 前人时贤对认知类动词的研究成果 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
第一 , 学者们已经注意到  认知  这个心理学术 语和研究视角 , 可以作为动词分类的角度。或者说 , 大家已经看到 , 汉语、 英语、 俄语、 日语等人类语言中 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类表达人类  认知  过程的动词 , 并且值得研究。
第二 , 学者们 提出的  认知 动词  、  认 知性动 词  等名称已经得到大家的认 可 , 为后人的研究开 辟了新领域 , 我们可以以此术语为名称对这类动词 加以进一步研究。
第三 , 学者们已经大致确定了这类动词的范围 , 尽管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 但最广的范围包括的动 词也是体现人类认知过程的动词。这为我们进一步 确定认知类动词的范围提供了语义基础。 同时 , 我 们也看到 , 以往给  认知类动词  命名时 , 没有具体 的标准 , 或者说只进行一些意义方面的描述 , 而缺乏 形式上的限定。这使  认知类动词  还没有一个公 认的、 可供检验的名称。
二  动词的分类标准
动词小类的划分 , 服务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 可以 采用不同的标准 , 这个分类标准一般可以从不同研 究者关于词的小类称谓中看出。比如以意义作为分 类标准的动词往往以意义命名 , 如邢福义 (1990) 根 据动词的词义划分为这样十个小类 :行为他动词、 行 为自动词、 心理活动动词、 行止动词、 使令动词、 有无 动词、 比拟动词、 判断动词、 能愿动词、 趋向动词 [21]。 这些小类的名称都概括了词的意义。同样 , 以功能 分类的动词往往以功能命名。如朱 德熙 (1982) 根 据动词所带宾语性质的不同将动词分为体宾动词和 谓宾动词两类 [22]。胡裕树 (1995) 根据是否带宾语 将动词分为三大类 :必须带宾语的、 不能带宾语的和 一般要求带宾语的 , 但在具体语句里不一定带宾语 的 [23]。这些动词小类都以描述词的功能方式命名。 但是 , 还有些动词的下位分类采用的标准是多 层次的 , 即先后使用不同的标准。这样分出的类一 般是  临时的类  , 而不是某种语言可以分为几类的  常规的类  。比如为了研究需要 , 有些分类首先是 着眼于意义的 , 也以意义命名 , 其次从功能角度提出 一定的标准 , 以对意义标准进行检验 , 心理动词就是 典型代表。心理动词首先是以意义为标准而划分出 来的 一类 动 词 , 但 有很 多 学者 如 周有 斌、 邵 敬敏 (1993) [24]、 杨华 (1994) [25]等都认为心理动词有自 身的语法功能和分布特征 , 并主张从功能的角度确 定心理动词的成员。再如马庆株 (1988) [26]将动词  分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两类 , 袁毓林 (1991) [27]将动词分出述人动词和非述人动词两类。这两种分 类也是先从意义出发 , 再确定语 法功能 , 并 以意义 命名。
三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原则
1. 对  认知  的解释。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 , 认 知这一术语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提及和运用 , 包括 语言学。然而 , 究竟何为  认知  ? 我们可以从广义 和狭义两个角度来总结人 们对认知这一概 念的解 释。狭义的认知就是词典中 对认识这一术 语的释 义 , 而人们对广义认知的理解颇有些见仁见智的意 味。比如有些语言学家如 Lako ff&Johnson 所说的  认知  包括对五官感知的加工、 记忆、 注意、 情感、 思维、 推理、 语言等 , 而且认为认知具有无 意识性。 人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 动作和神经加工过程 , 分析如此 复杂 , 令人 难以置 信。这一认知过程是不为人们所觉察 , 而且也不需 要怎么努力就能进行这种自动化的动作。 Osherson (1995) 认为 , 人类智能的运用叫  认知  , 包括各种 各样的活动 , 如在 电话中识别出 朋友的声音、 读小 说、 在小溪的石头上跳跃、 向同学解释一个想法、 记 住回家的路、 选择职业等 [28]。桂诗春 (1991) 认为 , 认知的最简单的定义是 :知识的习得和使用 , 它是一 个内在的心理过程 [29]。胡壮麟 (1994) 指出 , 中国人 和西方人一样 , 可以依据感官、 言语、 假设和文化传 统等方式表示讲话者对某个经历的直接体验 , 应用 归纳、 传闻、 演绎和信念等认知方式表示讲话者对某 个经历的间接体验。可以看出 , 胡壮麟认为认知包 括  归纳、 传闻、 演绎和信念等  [30]。袁毓林 (1998) 这样描述认知 :认知则是功能主义对人类智能在大 脑中的组织方式和工作原理的一种理论概括 , 它包 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两个方面 [31]。
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 , 我们对认知的理解 是 , 从整体来看 , 认知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认知首先要包括获取信息的过程 , 人类通过五 官和四肢 , 甚至借助仪器、 工具等方式来有意或无意 地获取信息 , 这才是所谓的  认  。其次 , 包括对所 获信息的进一步加工过程 , 主要有推理、 评判、 记忆、 提取、 重复记忆等 , 这才是所谓的  知  。最后 , 包括 传递信息的过程 , 主要表现为言语行为。道理不难 理解 , 言为心声 , 言语与人类认知活动密不可分。很 多学者 , 如江蓝生 (1988) [32]、 蔡镜浩 (1990) [33]、 朱 庆之 (1990) [34]、 王云路、 方一新 (1992) [35]都论证过 表言说义的动词向表认知义的动词引申。因此 , 我 们认为完整的认知过程也应该包括言语过程。我们
用一句话总结  认知  :认知是人脑通过感觉、 感知、 思维、 理解、 记忆、 推理等方式获取 、 加工并使用知识的 信息处理过程 , 是连接客观现实和语言的桥梁。它主 要涉及信息的获取 、 加工、 存 储和运用几个环节。 2. 界定依据。 上文对  认知  这一术语进行了介 绍与解释。我们知道 , 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伴随着人 类成长的 , 认知活动时刻存在着。而且 , 认知与语言 有密切关系 , 人类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过程必然会通 过语言表现出来。人类语言中就必然会有一些跟认 知有关的词语 , 特别是一些动词 , 能够反映人类的认 知活动。广义的认知语言学包括从认知的角度研究 语言的方法 , 那么 , 我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考察现代 汉语中的动词。我们称与认知有关 , 并反映人类认 知活动的动词为认知类动词。
认知语言学为我们 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 角和一种全新的方法 , 我们的初衷也是从  认知  这种 含义出发来研究含有认知意义的动词 , 也就是像前人 对心理动词的研究 一样。认知类动词从名称上看与心 理动词相似 , 都是从语义出发 , 而且与语义密切相关的 一类动词。虽然  认知类动词  这个称谓着眼于语义 , 我们研究认知类动词是将语义作为切入点 , 但是我们 仍然从功能角度确 定认知类动词的成员。
关于认知类动词 , 我们的界定依据是 :首先着眼 于语义 , 充分认识反映人类认知活动的动词在语义 方面所具有的特征 ; 再归纳总结出能够反映这些语 义特征的主要的、 最为显著的语法功能和分布特征 , 并以此分布特征为标准 , 从功能角度确定认知类动 词的成员。只有符合我们提出的功能标准的动词 , 才是认知类动词。
在界定 认 知 类 动 词 时 , 我 们 还 遵 循 一 个 原 则    原型范畴原则。袁毓林 (1998) [36]认为汉语 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 , 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分 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属于同一词类的 各个词在语法性质上有程度不同的相似性 , 其中有 些词在分布上有较多的相似性 , 它们成为这一类词 的典型成员 , 而有些词跟其他词在分布上相似性较 小 , 它们成为这类词的非典型成员。我们在界定认 知类动词时 , 也参照袁毓林所阐明的词类范畴家族 相似性理论。也就是说 , 我们所界定的认知类动词 应该具有家族相似性 , 其中多数认知动词是典型成 员 , 严格遵守我们上面提到的界定标准 , 但也有少数 动词是非典型成员 , 可能与某条标准有着偏差 , 但并 不影响其归类。
四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标准
我们的研究范围限定在  汉语动 词用法词典   (孟琮 , 2003) [37]和  现代汉语词典  (2005) [38]中收 录的动词。前者对 1223个动词 , 共计 2117个义 项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分项考察 , 对动词所带宾语 的种类、 结果补语和趋向动词的搭配情况进行了比 较详细的探讨。因此 , 我们首先 从  汉语动 词用法 词典  中所收的动词入手 , 找出其中的认知类动词 , 然后在  同义词 词林  (梅家驹等 , 1996) [39]中查找 由这些认知类动词系连的同义词词群 , 确定这些同 义词是否与已经确定的认知类动词具有相同的功能 分布。由此扩大认知类动词的范围。同时在  现代 汉语词典  中穷尽性查找符合标准的动词 , 进一步 扩大认知类动词的范围。
1. 语义标准。 在提出功能标准之前 , 我们首先 要讨论认知类动词在语义上有哪些特征。关于  认 知  的内涵 及重要性等 , 我们在绪 论中已经展开过 讨论 , 并得出对  认知  的理解 , 我 们这里就不再重 复。讨论认知类动词的语义特征 ,  认知  这个概念 是最为重要的 , 认知是人脑通过感觉、 感知、 思维、 理 解、 记忆、 推理等方式获取、 加工并使用知识的信息 处理过程 , 它主要涉及信息的获取、 存储、 提取、 运用 知识进行推理并传递几个环节。
可以看出 ,  认知  整 体而言 是一个 动态 的过 程 , 在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或状态都应该且必 须可以用一个相应的动词来表示。也就是说 , 汉语 中有一些动词是用来表示人类的认知过程的 , 这些 动词在语义上一定有一个共同特征 , 那就是都含有  认知义  。因此 , 我们可以将认知类动词的语义特 征概括为  含有认知义  , 即具有 [+认知 ]的语义特 征。至于具体有哪些语义特征属于  认知  特征 , 我 们在后文认知类动词的分类部分再谈。
另一方面 , 刘大为 (2004) [40]从篇章语言学的需 要出发 , 对叙 述学中的视域概 念重新进行了探 讨。 他主要讨论了意向动词、 言说动词对视域的控制 , 试 图找到视域的语言形式标记。刘文首先引入了视域 的概念 , 视域 (perspecti v e , 也译为视角、 视点 ) 是叙 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人们通过这个概念试图阐 明 , 世界  永远不可能  靠自身  , 而总是通过某种角 度 , 凭借某种观点呈现在我们面前  。并指出 :视域 其实是一个以视觉为喻体的隐喻 , 表示一次认知过 程所达到的范围 , 涵盖了这次过程涉及的所有对象 和事态。认知可以是  看见  、  听见  、  回忆  、  想 象  , 也可以是  思索  、  认为  , 甚至是带有感情色 彩的  喜欢  、  讨厌  等等。对象和事态不可能纯客 观地呈现在 我们的 认知中 , 必 然带 着认 知者的 痕 迹    他特有的观察角度 , 所持的价值观念、 情感态 度等 , 这些也是视域分析的重要方面。我们赞成这
种说法。 刘文对视域的分析意在发现篇章的视域结 构 , 并由此发展出一种 新的篇章结构 的分析方法。 然而 , 我们这里引用视域的概念 , 目的在于研究跟视 域有关的动词。
我们知道 , 有意识的生命体之所以区别于无意 识的对象 , 就在于生命体 , 特别是人类能够对客观世 界的种种客体、 事件、 事态等具有意向性 , 也就是人 类会涉及、 关联、 指向、 针对客观世界产生反映 , 并可 以将这种反映呈现出来。人类的这种意向性也就是 认知性 , 包括感觉、 知觉、 思考、 谋划、 测估等。将反 映呈现出来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是言语行为。可以看 出 , 表现这些动作的动词就是认知动词。人类具有 认知能力 , 人类对客体、 事件、 事态的反映主要通过 认知动词。因为视域是人类一次认知活动所达到的 范围 , 所以人类在完成这种动作和过程时 , 就是将某 个或某些视域呈现了出来 , 有的呈现在心里 , 有的通 过言说呈现给别人。
因此 , 我们可以说认知类动词还具有另外一个 语义特征 , 就是在某个视域中出现 , 反映并控制某个 视域。也就是说 , 这类动词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出所 要表达的思想。这个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 [+反映 视域 ]。当然 , 我们所谓的 视域是一个以视觉为喻 体的隐喻 , 表示认知过程的范围。
综上所述 , 认知类动词的语 义特征主要是 [+认知 ]和 [+反映视域 ]。具有这两个语义特征的认 知类动词数量较多 , 内部也较为复杂。而且 , 如果仅 由语义标准界定出来的认知类动词未免见仁见智 , 主观性较强 , 难以验证和操纵。因此 , 我们仍然借鉴 划分词类的  常规的类  时所采用的功能标准 , 即上 文提到的第三个分类标准。郭锐 (2002) [41]提出了 较为详细的功能标准 :
一是能反映词的 词类性质 , 即内在表 述功能。 词类的本质是表述功能 , 词类的异同显示了词在表 述功能上的异同 , 因此 , 只有那些能反映词的内在表 述功能的因素才能成为划类的标准。
二是可以观察。所谓可以观察 , 指作为划类标 准的某种因素有明显的外在形式 , 或者本身就是某 种外在形式 , 因而可以明确把握。
三是具有全面性。所谓全面性 , 指作为划类标 准的因素对于所有词或大部分词都适用。
我们所界 定的认知类动词也应该是可以观察 的。 基于此 , 我们就要从形式上给认知类动词提出 一个可以验证的功能标准。我们这里提到的功能标 准是以上文提到的语义特征为依据的 , 是为了反映 语义特征而提出的功能标准 , 体现了语言的形式和  意义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 , 具有某种语义的动词 在句法上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 , 我们只找出最能反 映这类动词特征的最为显著的句法特征。 下面讨论 认知类动词 的显著 的句法 功能 , 我 们称 之为功 能 标准。
2. 功能标准。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语 法现象 ,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动词可以带小句宾语。有很多学 者对能带小句 宾语的动词进行 过研究。如 尹世超 (1985) [42]、 王明华 (1989) [43]、 李临定 (1990) [44]、 黄 伯 荣 (1998) [45]、 陈 昌 来 (2002) [46]、曾 立 英 (2005) [47]、 朱永生 (2006) [48]。 我 们对学者们列举 出的可带小句宾语的动词加以认真观察和思考 , 据 我们观察 , 能够带小句宾语的动词大多是感知动词、 思维活动动词和言说动词。在黄伯荣所列举的 365个可带小句宾语的动词义项中 , 只有 23个义项不属 于上述三类动词 , 占总数的 6. 3%。而且 , 据我们对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  和  现代汉语词典  中所收动 词的考察 , 表示感知、 思维活动和言说的动词也具有 相同的语法功能 , 就是多数可以带小句宾语。 通过上文对认知类动词的语义分析可知认知类 动词具有 [+认知 ]的语 义特征。我们知道 [+认 知 ]这个特 征主要包括获得信息、 存储并加工信息 和传递信息几个过程 , 反映这个过程所完成的动作 的动词就是认知类动词。可以进一步说 , 获得信息 和存储并加工信息的过程主要是感知和思维活动的 过程 , 使用并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是言说过程。反 过来可以说 , 感知和思维活动的过程就是获得、 存储 并加工信息的过程 , 言说过程也就是使用并传递信 息的过程。这样 , 我们可以说认知过程包括感知、 思 维和言说 , 那么认知类动词就是表示感知、 思维和言 说的动词。前面列举的可以带小句宾语的动词多数 正是表示感知、 思维和言说的动词 , 即认知类动词。 认知类动词还具有 [+反映视 域 ]的语义特 征。我 们知道 , 有意识的生命体 , 特别是人类能够对客观世 界的种种客体、 事件、 事态等具有感觉、 知觉、 思考、 谋划、 测估等能力 , 而将这种能力呈现出来的方式和 手段主要是言语行为。视域是人类一次认知活动所 达到的范围 , 所以人类在完成这种动作和过程时 , 就 是将某个或某些视域呈现出来 , 有的呈现在心里 , 有 的通过言说呈现给别人。承载视域的就是作为动词 宾语的小句。因为认知类动词具有这种语义特征 , 所以反映在句法形式上 , 就是这类动词可以带小句 宾语。
综上所述 , 我们已经证明了认知类动词可以带 小句宾语 , 这一点也符合郭锐提出的划分条件 :能反
映词的词类性质 , 可以观察。这就是认知类动词的 最显著的语法功能 , 也是最重要的语法功能。我们 用公式来表示 :
a . S 1+V +(N ) +S 2+VP
我们用 S 1表示全句主语 , V 表示全句谓语 , 是 认知类动词 , S 2表 示 V 后小句的主 语 , VP 表示 S 2的谓语 , N 表示 V 后的体词性成分。例如 :
(1) 我认为小王今天一定会来 。
(2) 我喜欢他老实 。
(3) 她渐渐意识到他可能真的不会回来了 。
(4) 我看透了 , 这个人没什么真才实学 。
(5) 我告诉他王教授明天就到 。
(6) 我嘱咐弟弟陌生人给的糖不能吃 。
(7) 我命令孩子们早点回来 。
(8) 他请求上级批准这个文件 。
我们对认知类动词所带的小句宾语的界定是比 较宽泛的 , 除了包括上面各家提到的以外 , 包括所有 包含小句的宾语。我们对所要研究的认知类动词所 带的小句宾语提出了以下几个界定原则。
原则一 :典型的小句宾语句。 V 跟 S 2VP 整体有 动宾关系 , N 不出现。此时全句是典型的小句作宾 语 , 上面各家提到的小句宾语多为此种类型。如上 例 (1) 、 例 (2) 。有些 V 要加  到、 了  等补语后 , 再 带小句宾语 , 如上例 (3) 、 例 (4) 。
原则二 :双宾句中远宾是小句形式的小句宾语 句。 V 跟 N 、 跟 S 2VP 都有动宾关系 , N 出现。此时 全句是双宾语句式 , N 是一个近宾语 , S 2+VP 是远 宾语。此时远宾语是一个以 S 2为主语 , VP 为谓语 的小句宾语。也就是说认知动词的小句宾语还包括 带有小句宾语的双宾语句式中的小句宾语 , 即要求 S 2VP 必须是 一个小 句形 式。比 如上 面例 (5) 、 例 (6) 。
原则三 :准双宾句中远宾是省略形式小句的小 句宾语句。 V 跟 N 和 VP 整体有动宾关系 , 又分别 跟 N 、 VP 有动宾关系 , S 2省略 , 比如上面例 (7) 、 例 (8) 。这类句式跟原则二里的 双宾句相比 , 远宾语 的主语即 S 2省略了 , 这使远宾语从形式上来看不是 一个小句 , 而是 一个谓词性 短语。而 且 , 近宾 语 N 与远宾语 VP 具有主谓关系。有人将这类句式归为 兼语式 , 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小句宾语句。我们认为 这是一种特殊的双宾语句 , 是含有  致使 -移动  义 的双 宾 句 , 也 可 以 称 之 为 准 双 宾 句 (宋 玉 柱 1981) [49]。从表层句法形式来看 , 远宾语并不是小 句宾语 , 不符合认知类动词的形式标准。但是 , 从 D -结构 (语义上是这样的 ) 中不难看出远宾语仍然  是一个小句宾语。这类句式的 D-结构可以用下面 的树形图表示 , 我们以  我命令他明天出发  为例。 见图
图 1中的 VP 1表示全句的谓语部分 , VP 2表示 小句宾语的谓语部分 , V 仍然是认知类动词。从图 1中可以看出 , S 2在 D-结构中是存在的 , 与 N 所指 相同。只不过在由 D-结构向 S-结构转换的过程 中省略掉了 , 只剩下了一个 e (空语类 ) 。如果将这 个空位补充出来 , 符号的所指与 N 一定相同。比如  我命令他明天出发  可以变换为  我命令他 ,  你明 天出发   。所以 , 我们所界定的小句宾语句也包括 这类句式 , 当然 , 这类准双宾句对 V 也有要求 , 都具 有 [+言说 ]义。
我们谈到的这类准双宾句式在语义上有一个突 出的特点 , 就是 整 个准 双宾 构 式反 映 了一 个  致 使  移动  的过程 ,  致使  的动力并不是像  抛、 推、 吹  等具体的动作行为 , 而是像  命令、 请求  这样的 言语行为。言者 (S
) 通过言语行为致使听者 (N ) 去 实现某动作行为 (VP),如上面例 (7) 中的  我  通过  命令  这个言语行为致使  孩子们  去实现  早点回 来  这个行为。
这样我们知道 , 只有能够带小句宾语的动词才 是认知类动词 , 而且由认知类动词构成的小句宾语 句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之一。但是 , 汉语中有些可以 带小句宾语的动词并不符 合认知类动词的 语义标 准 , 准确 地说根本 不能划入 认知类动 词 , 比 如  达 到、 耽误、 等候、 抵抗、 实行、 取得、 停止、 掩护、 引起、 治、 离  等。为了使我们的可以观察得到的 形式标 准更为明确 , 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将可以带小句宾语 却不含有认知义的动词排除掉。我们可以在功能标 准中增加几条原则 , 以确保含有非认知义的动词即 使可以带小句宾语也不会划归为认知类动词。 这几条原则分别是下面的 b-, f 即除了可以带 小句宾语外 , 认知类动词还至少能够在下面的一个 格式中作谓语。 b-f 中的 V 是认知类动词 , 在句中 作谓语。
b . N 1+V +(N2) +一定 +VP
我觉得他一定能考上
c . 很 +V
很理解 /很 后悔 /很生气
d . 在心里 +V
在心里考虑 /算计 /比较 /区 分
e . VV +疑问句形式的小句宾语
鉴别鉴别这是不是真品
. f 大声 +(地 ) +V
大声宣布 /命 令 /说 /描 述
只有表示判断、 推论、 测估、 决意、 计划语义的动 词才能用于 b 句式 ; 只有表示情绪、 情感、 期盼、 允 许、 同意语义的动词才能用于 c 句式 ; 只有表示理 解、 情绪、 情感、 决意、 思考、 计划、 情愿、 期盼、 测估语 义的动词才能用于 d 句式 ; 只有表示通过五官或借 助一定的工具来获取信息的动词及一部分表示思考 义的动词才能用于 e 句式。只有表示传递信息的言 语动词才能用于 f 句式。
可以看出 , 能用于这几种句式的动词都是认知 类动词 , 即认知类动词同时符合标准 a 和 b 、 c 、 d 、 e 、 f 中的一个 , 即 a  b(c /d/e/f),这就排除了可以带小 句宾语但并不表示认知过程的动词。有少数动词虽 不能带小句宾语 , 但包含认知类动词在分布方面的 其他特征 , 即至少可以在 b 、 c 、 d 、 e 、 f 一种格式中使 用 , 即符合 b  c  d  e  f 标准的动词也属于认知 类动词 , 是认知类动词中的非典型成员。因此 , 鉴别 认知类动词的功能标准是 :
[a  b(c /d/e/f) ] (b  c  d  e  f)
首先 , 我们从语义角度着眼 , 分析确定认知类动 词的主要的语义依据 , 知道认知类动词具有 [+认 知 ][+反映视域 ]的语义特征。其次 , 我们考察分 析具有上述语义特征的动词的句法特征 , 从而提出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标准 , 从功能角度界定认知类动 词的成员。认为能够带小句宾语并且可以用在下面 任意一种格式中的动词是认知类动词 :b . N1+V + (N2) +一定 +VP ; c . 很 +V; d . 在心里 +V; e . VV +疑问句形式的小句宾语 ; . f 大声 +(地 ) +V 。 参考文献 :
[1]伍雅清 . 单位词是极端 W H -词项的允 准语 [J].现 代外 语 , 2000(4):385.
[2]黄武兴 . 英语进行体的语义功 能及语用 分析 [J].广 西高 教研究 , 2001(4):62.
[3]肖建 安 . 英语 女 性 语 体特 征 探 析 [J].娄 底 师 专学 报 , 1998(4):76.
[4]吴云芳 , 金澎 , 郭涛 . 基于词典 属性特 征的粗 粒度词 义消 歧 [J].中文信息学报 , 2007(2):7.
[5]陈明 , 肖庆 华 . 社 会生 活演 讲的人 际意 义 [J].华 东交 通 大学学报 , 2006(6):113.  [6]邓兆 红 , 何世 潮 . 学 术 语体 中 模 糊 限 制 语 的 语 用研 究 [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6):93.
[7]赵秋红 . 及物 性理 论 在英 语新 闻 批评 性 分 析中 的 应用 [J].双语学习 , 2007(6) :135.
[8]李昌年 .  把  字 句语 法意 义论 析 [J].江 西教 育学 院学 报 , 2004(4):48.
[9]杨玲 . 动词配价成分 的句法位置及 相关问题 [J].成都大 学学报 , 2004(2):74.
[10]王健昆 . 副词  顿时  的语义 和句法 分析 [J].语 言文字 应用 , 2005(3):158.
[11]周祯祥 . 现代 模态 逻辑 的多元 视野 [J].华 南师范 大学 学报 , 2006(5):7.
[12]李临定 . 现代汉 语 动词 [M].北 京 :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 社 , 1990:112.
[13]陈昌来 , 金珍我 . 论汉语 句子语 义结构中 的语义 成分经 事和感事 [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 1998(3):48.
[14]武 瑷华 . 世 纪 末的 俄国 语 言学 [J].外语 教 学与 研 究 , 2001(4):294.
[15]李明 . 试谈言说动词向 认知动 词的引 申 [M ]//吴 福祥 .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 (一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03:350. [16]董秀芳 .  X 说  的词汇化 [J].语言科学 , 2003(3) :46. [17]方一新 , 雷 冬 平 . 近代 汉 语  看 来  的 词汇 化 和主 观化 [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 2006(5):107.
[18]邵 敬敏 .  V 成  句 式 语义 分 析 [J].思 维与 智 慧 , 1990 (5):34.
[19]张伯江 , 李 珍明 .  是 N P  和  是 (一 ) 个 NP  [J].世界 汉语教学 , 2002(3):59-69.
[20]朱永 生 . 试论 现 代汉 语 的 言据 性 [J].现 代 外 语 , 2006 (4):331-337.
[21]邢福义 , 汪国胜 . 现代 汉语 [M ].武 汉 :华 中师范 大学出 版社 , 2003:274.
[22]朱 德 熙 . 语 法 讲 义 [M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 1982:58 -59.
[23]胡 裕 树 . 现 代 汉 语 [M ].上 海 :上 海 教 育 出 版 社 , 1995:325.
[24]周有 斌 , 邵 敬敏 . 汉语 心理 动 词及 其句 型 [J].语 文研 究 , 1993(3):32-36.
[25]杨华 . 试论心 理状 态动 词及其 宾语 的类型 [J].汉 语学 习 , 1994(3):33-36.
[26]马庆株 . 汉语动词和动词 性结构 :一编 [M].北京 :北京 大学出版社 , 1988:12.
[27]袁毓林 . 袁毓林 自 选集 [M].桂 林 :广西 师范 大学 出版 社 , 1991:75.
[28]王寅 . 认知 语 言学 [M ].上 海 :上 海 外 语 教育 出 版 社 , 2007:5.
[29]桂诗春 . 认知和语言 [J].外语教学与研究 , 1991(3):3. [30]胡 壮 麟 . 语 言 的 可 证 信 [M ].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 1994 (1):9.
[31]袁毓林 . 语言的 认 知研 究和 计算 分析 [M ].北 京 :北京 大学出版社 , 1998:16.
[32]江蓝生 . 魏晋南北 朝小说 词语汇 释 [M ].北 京 :语文出
版社 , 1988:242.
[33]蔡镜浩 . 重谈 语助 词  看  的 起源 [J].中 国 语文 , 1990 (1):75.
[34]朱庆之 . 佛 典与中 古 汉语 词汇 研究 [M].台 湾 :文津 出 版社 , 1992:205-206.
[35]王云路 , 方一新 . 中古汉语 语词例 释 [M ].长春 :吉 林教 育出版社 , 1992:420-421.
[36]袁毓林 . 语 言的认 知 研究 和计 算分 析 [M ].北京 :北 京 大学出版社 , 1998:221.
[37]孟琮 .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 [M].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03. [38]中国社 会科 学 院语 言 研究 所 . 现 代 汉语 词 典 [M ].北 京 :商务印书馆 , 2005.
[39]梅家驹 . 同义词词林 [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3. [40]刘大为 . 意向动词 、 言说动词与 篇章的视域 [J].修 辞学 习 , 2004(6):1.
[41]郭 锐 . 现 代 汉 语 词 类 研 究 [M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 2002:111.
[42]尹世超 . 汉 语语法 修 辞论 集 [M ].北京 :中 国社 会科 学
出版社 , 2002:71-83.
[43]王明华 . 能带小句宾语的 动词 [J].杭州大学 学报 , 1989 (6):110-121.
[44]李临定 . 现代汉 语 动词 [M].北 京 :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 社 , 1990:112.
[45]黄伯荣 . 动词分 类 和研 究文 献目 录总 览 [M ].北京 :高 等教育出版社 , 1998:172.
[46]陈昌 来 . 现 代汉 语动 词 的句 法 语 义属 性 研究 [M ].上 海 :学林出版社 , 2002:149.
[47]曾 立英 . 从 认 知角 度谈 小 句宾 语 [J].三 峡 大学 学 报 , 2005(2):48-52.
[48]朱永 生 . 试论 现 代汉 语 的 言据 性 [J].现 代 外 语 , 2006 (4):331-337.
[49]宋玉柱 . 现代汉 语 语法 论集 [M].天 津 :天津 人民 出版 社 , 1981:58-67.
责任编校  周永军
(上接第 31页 )
这里的  没  代表实际语言中的  没  和  没有  两种形式 。   VP  代表  差一点  句式中的 动词性事件 ,   标示 其后  没  是一个语义上的羡余成分 。 语义 上羡余的  没  其 存在意义在语用方面 , 后文讨论 。
当羡余否定式  差一点没 V P  不再含 附说话 人  不企 望 V P 发生  的主观意愿时 (即表现 为 F 式和 B  式时 ), 它和 肯定式  差一 点 VP  依 然 存在 语 用 差别 :羡余 否 定式 中 的  没  强调了事件 V P 没有 发生 , 肯定式则不 具备这样的 语用 功能 。
江蓝生 先生 在  概 念叠 加 与构 式整 合    肯 定否 定 不对称的解释  中说 : 不希望的事 情 、 意 外的事 情没有 发生 (没 VP ) 是事物的常态 , 属于无 标记信 息 , 在 通常情 况下 , 不 会刺激人们的交际动 机 , 没有必 要去说 。  ( 中国语 文  2008年第 6期 492页 ) 这句话实质上与本文的观点比较接近 。  实际语言中也许会出现  差一点没打 碎 (=打碎了 )  这样的话 , 那 它应 该是 B 式 (说 话 人的 主 观意 愿 是企 望 打 碎 ) , 而不大可能是这里讨论的 D  式 。
实际语言 中 会有  小 王 差一 点 没踢 进 球 (=踢 进 球 了 )  这样的话 , 不过它应该是 B 式 (说话人 的主观意愿 是企 望小王踢进球 ), 而不大可能是这里讨论的 F  式 。
参考文献 :
[1]朱德熙 . 说  差一点  [J].中国语文 , 1959(9):435.  [2]朱德熙 . 现 代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M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 1980:188-192.
[3]吕叔湘 . 现代汉语八 百词 (增订本 ) [M].北京 :商务印书 馆 , 1999:11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词典编 辑室 . 现代汉 语词典 (第 5版 ) [M].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05:145.
[5]毛修敬 . 汉 语里 的对 立格式 [J].语言 教学 与研 究 , 1985 (2):59-62.
[6]李小玲 . 北京话 里的  差点 儿  句式 [J].汉语 学习 , 1986 (1):6-10.
[7]石毓智 . 对  差点儿  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 [J].汉语学 习 , 1993(1):12-16.
[8]渡边丽玲 .  差一点  句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结 构 [J].语言 教学与研究 , 1994(3):88.
[9]周一民 . 北京话里 的  差点儿 没 V P  句 式 [J].语 言教学 与研究 , 2003(6):28.
[10]江蓝 生 . 概念 叠加 与构 式整 合    肯定 否定 不对 称的 解释 [J].中国语文 , 2008(6) :487-491.
[11]张谊生 . 现 代 汉语 副 词 探 索 [M].上海 :学林 出 版 社 , 2004:223-225.
责任编校  岩  宏
作文三:《关于词组动词的题目》4200字专四常考查的动词短语
由get, take, put, entitle, hand, carry, come, draw, keep, carry, stand, pay, look, suppose, possess, throw, pull, bring, dispose, admit, intend, absorb, engross, involve, do, preside, catch, work, fall, fit, prefer, reduce, part, make等构成的短
1. The old couple will never____ the loss of their son.
A. get over    B. get away   C. get off     D. get across
2. My mother can’t get_____ because she has rheumatism.
A. about   B. on    C. through   D. in
3.  Most people can’t get____ the day without at least one cup of tea or coffee.
A. on    B. through    C. over   D. by
4.  Half the excuses she gives are not true, but she always seems to____ them.
A. get on with   B. get away with   C. get up from   D. get in on 5.  Isn’t it time you____ some serious work before the examination?
A. got down to    B. took up with    C. got off with    D. put down to 6.  As the drug took____ the patient became quieter.
A. force   B. effect    C. action    D. influence
7.  I was very much put_____ by Mark’s rude behavior; it really annoyed
A. over    B. off    C. up    D. by
8.  The membership card entitled him_____ certain privileges in the club.
A. on     B. in      C. at      D. to
9.  If he_____ in that way for much longer he will find himself in the bankruptcy court.
A. hand in     B. hand out     C. hand down     D. hand over 10. Am I to understand that his new post_____ no responsibility with it at all?
A. keeps    B. supports    C. carries    D. possesses
11. Very few scientists_____ with completely new answers to the world’s problems.
A. come to    B. come round     C. come on    D. come up
12. The plans for the building were_____ a few months ago.
A. drawn on    B. drawn back   C. drawn out    D. drawn up
13. Although the false bank-notes fooled many people, they did not____ to close examination.
A. look up       B. pay up      C. keep up    D. stand up
14. Because of his poor health, it took him a long time to throw______ his bad cold. A. off        B. away       C. down       D. over
15. Mr. Brown’s condition looks very serious and it is doubtful if he will pull_____. A. up      B. through    C. out   D. back
16. In the next few years major changes will be______ in China’s industries.
A. brought forward     B. brought about
C. brought on          D. brought up
17. Please dispose_______ those old newspapers while you’re cleaning up the room.
A. out      B. of      C. away      D. in
18. This question admits______ several answers.
A. for      B. with    C. of    D. to
19. He was so______ on his work that he didn’t hear her come in.
A. intend    B. absorbed    C. engrossed     D. involved
20. The Christmas presents were all______ in shiny paper.
A. done over      B. done with      C. done out      D. done up 21. Mr. Anderson presided______ the board meeting on behalf of the Chairman. A. at          B. over       C. on         D. in
22. The album might well have______ had it been less expensive. A. worked out     B. fallen through      C. caught on      D. fitted in 23. The Children prefer camping in the mountains_______ an indoor activity. A. to       B. than       C. for       D. with
24. During the famine, many people were______ to going without food for days. A. sunk      B. reduced     C. forced      D. declined
25. In order to raise money, Aunt Nicola had to______ with some of her most treasured possessions.
A. divide      B. separate      C. part       D. abandon
26. For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the company should_______ the most of the
opportunities at hand
A. obtain         B. grasp        C. catch        D. make
27. As my exams are coming next week, I’ll take advantage of the weekend to______
on some reading.
A. catch up        B. clear up       C. make up         D. pick up 28. He will have to______ his indecent behaviour one day.
A. answer to       B. answer for        C. answer back       D. answer about 29. Whenever possible, Ina______ how well he speaks Japanese. A. shows up       B. shows around      C. shows off         D. shows out 30. She refused to______ the door key to the landlady until she got back her deposit. A. hand in      B. hand out      C. hand down      D. hand over
AABBA    BBDAC    DDDAB    BBCAD     BCABC   DDBCD
作文四:《时评类题目及范文》18500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6篇)
1.坚守孝,方为善
(以“观点”定为标题,清晰,显豁,醒目,扣题。标题的表述使用文言句式,显得古朴文雅,彰显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以观点作为标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观点切题,二是语言精美。)
子女因各种借口拖欠对老人赡养费的支付如今已屡见不鲜。(切入现实状况,引出话题。)今日,小聂一案的判处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却”似有不妥,既然“屡见不鲜”,则“广泛关注”没有来由。)在自身亦拮据的情况下,能放弃对父母的赡养吗?法院的判决已给出明确答案:坚守孝,方为善。(在引述材料内容后,迅速推出文章观点,这是考场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可见,作者深谙此道。)
从最浅层的方面看,小聂交付赡养费,本就是对法律规定义务的遵守与履行。这一点不论孝顺与否,作为公民便应当做到。由此看来,法院的判决不仅必须,而且正确。(以退为进笔法。先从“义务”切入,指出法院判决的正确。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铺垫。)
但交付赡养费仅仅是单纯的义务履行吗?(注意“但”,承上启下,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考场作文务必重视“清晰”,而清晰有赖于“过渡段”或“过渡词”来实现。)答案是否的。这种行为的背后,更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与信用。(从上文“最浅层”,到此深入一层,从“义务”升格为“信用”。作者的逻辑性得以体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试问一个连赡养父母的责任都拒绝担负的人,如何让他负起工作上的责任?一个连按时交付赡养费都无法做到的人,该让人如何相信他的信用?(以“追问”形式展开,语势陡增。追问是行文的重要展开技术。)且不论父子间的恩情,但从父亲为他提供从小长大的物质保障而言,在父亲年迈之时对其进行赡养,本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推脱的,而小聂的失信行为换来工作、生活的阻碍,只能说是法院对其失责失信行为的正当告诫。(全段紧扣“信用”问题展开,语言晓畅,行文自如。)
交付赡养费,从本源上看,是一个人孝顺的体现,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各种保障,孝顺父母便成一种必然。(转入“孝顺”的论述。但此处与上文的斜街,略显松散,其原因正是少了与“信用”之间的语句纽带。比如段首开加一句:信用对于上下
两代之间其实就是孝顺。)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需时时铭记在心。这是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最好的报答。然而如今,孝字却在小聂心中缺失,这便是法院对其进行惩罚的根本原因。(全段围绕“孝顺”展开论述,题文照应。)
或许有人会认为,小聂本就经济困难,支付赡养费还需借钱,这一判处太不近人情。(特别注意作者的“或许有人”这一行文技术。从思路上来说,这种从读者疑问角度出发切入的办法,能有效地拓展行文空间,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在论述上,则可以加深文意。)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小聂的警醒,更是对全社会的告诫。(从“社会”角度加以反驳。)人情不应体现在对恶劣行为的从轻判决,而应体现在对孝顺的最好履行。而且,讨论是否应赡养父母,本就是一种错误行为。(从“讨论”自身加以反驳。)社会何时已形成了为不孝找借口的风气?孝顺是我们本应坚守的理念,如今却成为人们讨价还价的谈资,这是否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的。(全段宕开一笔,从“疑问”切入,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
孝顺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更体现在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牵挂与关怀。坚守孝,令自己安心从容,令父母安享天年,这是小善;坚守孝,令社会洋溢孝顺之风,这是大善。(强化“孝顺”论题,从“小善”和“大善”两个角度深入。对比性的议论,有利于在思想上彰显深刻。)
唯有坚守心中的孝,方能成为至善。(独句成段,再次点题,突出中心,又明确论点,这种处理,很符合考场作文的扣题要求。作者的考场作文意识,可见极强。)
总评:本文卷面整洁,得了高分,亮点有:一是论点明确。在这个开放空间较大的作文题中,作者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加以展开论述,做到中心突出,首尾点题,很好。二是行文逻辑较为严密。考场作文的思路或逻辑往往不是依赖读者的推理来获得的,而更依赖段落语句来获得的,本文的写作则体现了这一点,上下文之间,连贯合理。三是语言朴实流畅。一般而言,精彩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容易征服读者。本文的语言回归平淡,风格质朴,没有华丽辞藻,连引用也少之又少。这种文风在清晰的卷面中还是有优势的。但还可以加强语言的文采。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此标题有穿透性,自然深刻。标题必须达到三个效果:①简洁明了,②体现观点和态度,③符合材料内涵。以此观之,此题目态度鲜明,切中了材料要害,属于优势题目。)
有句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年过半百老人无人赡养,境遇极其困窘,不得已之下只得将子女告到法庭以得到赡养费地现象,使亲情孝道被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亲情泯灭,道德沦丧。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本段的思路是引用加分析加质疑反问。不是简单地复述材料,而又紧扣材料的核心话题:无人赡养老人,付诸法律。这样的首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最后语句的反问与质疑很有议论气场。)
就拿年逾古稀地聂老汉来说,他地生活很困难,但儿子小聂外出打工已经半年没有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实属一种无奈之举。再看小聂,他起初没有执行,
于是被录入“失信被征行人”名单,结果因工作和出行受阻,小聂只好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赡养费,这似乎也是被逼无奈下的举动。同样是无奈,大众好像自动会给小聂贴上“没人性”“冷血无情”地标签。七旬老人无人赡养,谁来担责?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地单方面归咎于小聂,而要从更深层去探讨。(本段的思路是材料分析加观点总结加观点分析。此段表现了作者极强的分析意识,而且紧扣材料进行分析,没有任何跑题、偏题的可能,这样的思维模式非常值得称道。这也是让文段走向深刻的典型技术。另外,语词的使用简洁有力,如“无奈”“标签”“担责”等都是较为庄重、有力;语气上也郑重其事,体现了认真分析问题的态度。)
诚然,小聂有着无可推诿的责任,他没有履行赡养父亲的义务,没有尽到做儿子的本分,但他自己本身的生活条件也很拮据,甚至连最后要支付的赡养费都是借钱支付的,他连赡养费都负担不起。显而易见,他外出打工挣的钱很少,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过的捉襟见肘,再苛责他准时定期支付赡养费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诚然”一词,让文段思路迂回曲折,说理显得更透彻、更理性、更辩证。抓住材料中的文字进行分析,针对具体情况来看到问题,不武断、不强势,以理服人。关键还是分析到位,使用了还原人物身份、文本细读等阅读的方式来写作,打通了“读”“想”和“写”,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
那么,老人的子女无力赡养,老人难道就只能自生自灭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有社会保障在背后做支撑。但是,捏老汉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他既没有收到每月的最低保障金,也没有体会到社会养老体系给予地救助和服务。可见,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很大的缺口,而潜在地养老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从缺口中迸发出来。(“那么”“当然不是”“可见”这些衔接词语的使用很娴熟,说明作者写作上的连贯技术水平较高。分析深入,自然就能得出让人信服的观点,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制度上的缺陷,这就让文章深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是制度,是文化,是精神,是心态,是历史,,,,)
出现这一缺口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我们一向把家属作为最直接的赡养人,仅将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辅助地备用“人选”,意识不到要双管齐下才会成为坚实后盾,二是我们过分苛责子女应承担的义务,哪怕个人已无力负担也要强行使其负重,但我们忘记了社会的力量有多强大,动员社会群体也许很快就能解决问题。(本段使用了原因分析技术,当然,更重要是这个分析是站得住脚的。从“措施”效果和“观念”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谓深入、辩证。)
所以,要想堵住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口,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要关注并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有关养老的一系列体制机制,确保“老有所养”惠及全社会。物质条件不足的子女需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政府再适当给予物质上的补助,也要建设和完善含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石老人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本段使用了措施解决技术,“政府”的角色永远是制度的承担者和责任人;措施的归类也无外乎“机制”“基础设施”“物质”“精神”,当然,能掌握这些分析技术,基本能对付评论的深入性了。)
莫让社会保障体系地缺口无限扩大,防微杜渐,从养老开始。让老人有人赡养,让子女无沉重经济危担,才算是真正为民谋福祉。赡养老人,始于子女终于社会。(结尾段,既有忧患意识,又有呐喊思想,还能回扣观点,关键在于两个思维的角度:“莫让”和“让”,这种否定肯定的结合,会让段落有层次、有力度,有一种思考推进的轨迹,会让分析更有力度、深度。)
(总评:这篇文章在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①书写清晰,工整;②深入材料,观点鲜明突出;③用分析问题的思维来写文章,使得文章气势充足,而又以理服人;④语句衔接自然流畅,符合思考的轨迹;⑤思考深入,就事论事,一事一理,辩证分析技术使用纯熟;⑥所选的角度是材料的核心话题,紧扣材料,而又随时呼应材料。从本文看作者过了审题关、书写关、结构关、衔接关、分析关,思维深入,表达流畅,不愧为一篇上乘的考场作文。)
3.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
(观点明确新颖,感叹中强化悲凉感)
孝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祖祖辈辈治国齐家的核心理念。(从“孝道”说起,颇显宽宏大气,又不失中肯,让人肃然起敬。)古人甚至卧病求鲤,当今却有人连赡养费都不愿支付,且不说违法,作为人应有的道德都丧尽。(穿越时间隧道的对比,孝心反差极大,除了震撼,就是激思。不过,典故有瑕,非“卧病求鲤”,乃“卧冰求鲤”也。)生之父母,授之父母,最终怎能忘记父母?(散发文言气息,节奏感强,一个反问,问出了究竟。)
孝顺父母,是每人应尽的职责。聂老汉年逾古稀却要亲诉儿子,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这何尝不是天底下一大悲哀!(阐释孝道,不忘回归材料,可见,作者的材料意识不弱。双重否定,“否”出了深刻,写出了力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引句虽熟,但精准。)本来关爱老幼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今,却连亲生父亲都不愿赡养。(从文化传统的角度议论材料,直逼“孝道”的脆弱。)《陈情表》中李密放弃仕途只为照顾祖母,古代官员丁忧时要守丧两年,无丝竹之欢,无酒肉之乐。(古代的事例是一面镜子,从历史材料中找寻今天的答案。)在道德上,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在法律上,孝顺父母是公民义务。(视角独特,分析很有层次感,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解读孝顺。)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便可得知此人品质优劣,行为是否得当,是衡量人的一大标准。(拓展适度,延伸合理,把“孝顺父母”一事置于人品的环境下反思,可见,作者收敛自如。)
是本分,更是责任!(单独成段,真醒目,显重要,对前段的概括。这是考场作文吸引眼球的一大法宝。)
靠法律维持的亲情是何等悲哀!(置于段首,不忘点题,点题何等重要。)自幼便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应当深谙父母之伟大。出自感恩,出自深爱,我们都应善待父母。而儿子小聂知错悔改,只因自己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基本生活受影响。(为法律的登场做好铺垫。)法律的存在着实保证了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应有的赡养费,但又反映出无人负责、子女弃养的悲哀现实。(如何改变现实困境呢?一是完善法律制度。不过,鄙以为,阐述较为单薄。)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社会更应加强道德教育,深化“孝道”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尊重、爱惜自己的父母。(二是加强道德教育,很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过,亦犯同样的错误,阐述不够详细,缺乏深度。)切勿失去父母才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令人诧异的是,引用的形式多样,这种修饰性引用值得效仿。)
同时,社会与政府也应有完善的扶持制度。(三是完善扶持制度,不过,一言无法以敝之。)
消息称,小聂需借钱支付赡养费,或许小聂自身经济亦出现困难。但无论如何,主次有序,小聂的行为都应遭舆论的谴责,理受法律的惩罚。生活再困难也不应忘父母当初抚养的恩情和付出。(客观地指出小聂的经济困难,反映作者议论较为全面,体现辩证思维。不过,一个“无论如何”,将再次强调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对个人而言,孝既是本分,更是责任;对国家而言,孝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若人人不得善终,则社会会大乱,又何谈国富民强。(对“孝”的议论,从不同的主体出发,有了更为丰富的思考。“若”体现出假设思维,进一步强调“孝”的可贵。)我们是父母所生,父母花尽一切心血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上学、毕业、工作、生子,重复着当年父母走过的路,切勿只顾向前奔跑,记得回头看看那弯曲的脊背与缓慢的步伐,像多年前一般他们照料我们那么仔细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语句有点诗意,但句子过长,语意有点啰嗦。考场作文不应冗长,应以短句为主。这是考场作文获胜的“一大秘诀”。)
总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获得高分,实属“货真价实”。全文立意非凡,思路清晰,语言有味道。文章中心明确,立意别致,善于挖掘材料的要义,提炼出新颖深刻的观点,避免了凡俗的令人疲倦的观点。全文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孝顺父母是责任,第二部分提出如何解决孝道困境,只是这部分的阐释不够到位,欠深度。文章引用多处,且形式多样,反问句增强语势。
4.养老问题的出口在哪里?
(题目疑问,设置悬念;点出“养老问题”,便知立意之深刻)
乌鸦尚懂反哺,而聂老汉与其子小聂却为了赡养费而对簿公堂,(用乌鸦反哺的例子与聂老汉父子的事件对比开头,给人以情感的冲击。)抛开任性和道德不谈(大家基本都在谈“任性”与“道德”,可作者却说不谈,由此窥见其立意之高,之深。),这一尴尬的案例恰恰反映了当今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养老难。(揭示问题的本质,提出观点。)
聂老汉早已步入古稀之年,本应该在家尽享天伦之乐,无奈却收不到外出打工的儿子的赡养费,迫于生活困难,只好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赡养费支付。这一案例从表面上看似可以归咎于小聂不孝顺,但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娓娓道来,不急不慢地陈述事件,以反问收束,引发大家的思考,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众所周知,公民到了一定年龄是可以收养老金的,虽说养老金不多,但也足以让聂老汉维持正常的生计,可为什么还是会到了向法院寻求帮助的地步呢?是社保没有买还是养老金没有准时发放呢?抑或是养老金确实不够用呢?(用一连串的疑问把问题“剖”干净,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准备为自己的观点着色。)一切皆有可能,毕竟老年人年级大了病痛也多,养老金确实有可能支撑不了什么病痛,正如老人家常说的那样:“年纪大了,没病没痛还好,一病了,那一点养老金买醋都不酸。”(“买醋都不酸”,原为“买糖不甜,买醋不酸”,意思是干什么都不行。此处使用较贴切,但此语并非熟语,非大众所熟知,似有不妥。)可话又说回来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在这么多的十一五、十二五下来都没有解决掉
养老难这个问题呢?(进一步提出疑问,步步深入,为下文的展开论述张本。)
养老难主要体现在养老金难,那养老金为什么会难呢?着眼于当今中国的国情,人口众多,但能工作的人所占比例却不多,早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GDP再高也支撑不了每年的养老金支出的狂涨。从一方面看,经济手段似乎是解决养老难问题的一剂良药,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经济水平的提高只是治标不治本,为何呢?经济再发达,养老金还是不能实实在在地到老人手中,又怎能解决养老问题呢?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美的问题。从根本抓起,健全和完善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是首要大事,发展经济是解决养老难问题的切实手段。其实,养老难问题不仅中国有,甚至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有,我们要做的是从国情出发,制定和出台合理有效的养老保障政策,让养老不再难。(泛政治化,没有围绕聂老汉父子因赡养费问题诉诸于法院事件展开论述,将问题延伸出去,却没有及时地收回来。)
我们再回到聂老汉这一案例的本身,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在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走投无路后才支付了赡养费,这的的确确反映了某些公民责任感的缺失、道德的沦丧,(欲“立”先“破”。肯定一般人的观点,是为了破除其中的不足,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可外出打工多年,到最后只能借钱来支付赡养费又反映了什么?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唯有使子女拥有赡养父母的能力才是解决养老难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当然了培养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去赡养孝顺父母是前提。要使子女即公民有赡养的能力,中国必须要发展经济。(本段给出“发展经济”的建议似乎和第四段“经济水平的提高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观点相左)
解决养老难问题出口不在哪儿,就在于六个字:制度、经济、意识,而这有赖于全体公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唯有此,社会才会少几个甚至没有“聂老汉”。(总结全文,回应题目,将聂老汉个体事件上升为群体问题,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思想深刻,引发深思。)
总评:本篇作文以思想深刻见长,作者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由个体事件上升到群体问题。聂老汉父子因赡养费问题对簿公堂事件,作者没有单纯地批评聂老汉抑或是儿子小聂,而是把问题上升到“养老难”的社会层面上,既对聂老汉的行为表示理解,也对儿子小聂无法支付赡养费表示同情。作者善于用一般疑问、反问、设问等形式来牵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引发读者去思考。但文章也存在一些瑕疵,论述偏政治化,将材料问题延伸出去之后,却忘记了及时收回来。
5.为聂老汉的勇敢点赞
(题目直接点明观点,简洁明了。如果题目能够给读者带来“眼前一亮”之感则更好,显然,此题目有些普通。)
道德是寂静的,从来不喧嚣的,当整个社会静下来时,我们就会被道德所引领,而不是被道德而绑架。(开头句富含哲理意味,小作者从对“道德”的认识开头,引人入胜。)然而当小人变得伶牙俐齿,君子变得磕磕巴巴的时候,道德就已经处在最危险的边缘。这时就需要法律来扶道德一把。(开头段彰显出小作者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特别是“小
人变得伶牙俐齿,君子变得磕磕巴巴”的对比叙述,形象生动。)
一纸状告告到了法院,小聂不得已支付了赡养费,聂老汉因此运用法律得到了赡养费。(引入作文题目材料,简明扼要。)面对聂老汉如此勇敢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我怎能不表示叹服与尊敬?而如今社会所稀缺的,正是像聂老汉一样勇敢的人。(正式提出观点。运用反问句表达出小作者感情倾向,看似简单,却非常有力,值得学习。)
聂老汉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白纸黑字的证明,子女有工作能力后有义务赡养父母,应给予精神上、金钱上的帮助,而聂老汉年逾古稀了,生活十分困难,却连续半年没有收到儿子的赡养费了。迫不得已,聂老汉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分析合理得当。聂老汉状告儿子实属无奈之举,令人信服。)这一步,是维护自已权益的正当行为。聂老汉的意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许多人的观念,他懂得为自己应享受的利益而去争取,实属不易。(进一步分析,从聂老汉状告儿子的行为上升到聂老汉的维权意识,提升了高度。文字紧扣题目“为聂老汉点赞”。)
聂老汉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事情一经报道后,许多网友把“大义灭亲”的称号加在了聂老汉的头上,大多带着不理解与不支持,甚至愤怒。然而,这些网友的言论与思想,打了法律响亮的一巴掌。(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并上升到“法律的尊严”,增加了文章的深度。运用比喻修辞,化抽象为具体。“言论与思想”如“巴掌”,增加力感,明确表态。)自诞生以来,法律就带着公正大义,人人平等的光环。这些光环从未退去,只是未曾照耀到每一个人。而聂老汉却将此举奉为硅皋,并发扬光大,他维护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还有法律的尊严。(比喻论证为文章添彩。“奉为硅皋”应为“奉为圭臬”。“却”字有转折之意,不合语境,宜删去。“他维护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还有法律的尊严。”一句似不甚连贯,删改为“让法律放射出更加强烈而庄重的尊严之光,并能够照射到每一个角落的人。”另外,此段说理较为单薄。)
聂老汉维护的是社会的风气。老实说,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来说,赡养父母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纵容那些脱离道德无视法律的人,如小聂,那社会的风气该多么污浊?(说理联系社会实际,反问有力。)聂老汉以微薄的一己之力,为社会扫清了一些脏东西,确实是值得称赞的。(对聂老汉维护社会风气的说理较简单。)
反观如今社会其他人,有多少人还深陷在胆怯、亲情的泥潭里抽不出身?底层工人不敢状告拖欠工资的黑心老板,服务员不敢状告对自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的大老粗,弱势儿童不敢告状索要钱财校园暴力的小霸王等等现象,层出不穷。他的无知与胆怯,断送了他们幸福的权利。(联系社会,用排比句进行反面论证,与前面的正面论述构成正反对比,思路清晰,结构安排合理。罗列社会现实材料简洁自然,用词生动。结句有力。反面材料中的“无知与胆怯”与聂老汉的“勇敢”照应,他们“断送了幸福的权利”与聂老汉“维权成功”照应。可以看出,小作者煞费苦心,遣词造句紧扣题目。)
林清玄曾说:不只春风会舞动树叶,一片树叶也会鼓动春风,带来整个春天。聂老汉的法律意识与无畏精神为整个社会做了个好榜样,让我们为他的勇敢点赞。(结尾引用名言,升华主题。考生凭记忆转述,林清玄原句为“把全身心倾注于迎面而来的每一刻,终有一天会发现,不只春风会吹抚树叶,一片树叶也会摇动春风,带来全部的春天,春风与树叶是同时存在的。”小作者引用的目的是强调那一片“树叶”的作用,聂老汉就是那片“摇动春风”的
树叶,隐喻意味深远。结句有意照应题目,有些简单,牵强而无味。)
总评:本篇作文为考生优秀作文。本文最大亮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采用并列分论点的形式,逐层深入地论证了聂老汉“勇敢”的维权行为的价值。其次,小作者较强的语言把控能力也值得称道,论证中讲究运用修辞及遣词技术,语言简明扼要。但模式化的结构,简洁的语言也造成了分析不够深入的遗憾。再次,文中小作者时时联系论点的意识,值得写作能力较弱的同学学习。
6.法律难承亲情
(题目简明扼要,非常精炼,让读者一眼看上去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
聂老汉把“不孝”儿子小聂告上法院,法院强制执行,通过信用制度使小聂“主动”支付了赡养费。这固然大快人心,通过法律制裁了与传统文化主流相违的“不孝子弟”。
但我不禁思索,法律能否承载亲情?法院这一行为是否得当?(本段话简要叙述材料的内容,“主动”一词加上了双引号,意味深长。但前两段似乎不宜分段。)
法律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规矩,也是一个人道德标准的最低限度,而亲情是基于血缘或“养育之恩”的感情,无需法律规定,是人从内心自发的情感。(简要阐述法律与亲情的定义,但又不是照搬教科书,而是根据文章需要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用法律规定亲情,那么亲情便不再是亲情,而成了冰冷的条文与规则,这样便缺失了温暖与人性。亲情是人类的情感,用法律来约定就像成了一条程序,人就好比成了机器人,没有了情感,薄薄的法律似乎难以承担亲情的重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阐述亲情与法律的关系,论述过程中不忘回扣题目,考生的思维能力过硬。)
当然,面对那些缺乏亲情、“不孝”的人,人们会感到愤怒,但强制要求人们要孝顺,我认为有失妥当。(亮明自己的价值态度。)因为儿女其实并没有义务去“孝顺”,法律往往规定的是在双方都达成共识下的规则,如交易、贷款、交通、刑事等等,但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面其实并没有与之先商量好,正如胡适先生说:“若子女高兴,我便心安理得;若子女难过,我便心有愧疚”,(引用胡适先生书信里的话,运用恰当,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父母令子女痛苦难过,子女为何还要“以德报怨”呢?这或许多有些偏激,但子女的确没有义务尽这份长久被视为“义务”的孝道。(从新颖的角度切入亲情与法律的关系,体现出考生非凡的思考能力。)
再看这件事本身,法院把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小聂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不赡养父母无可厚非,不代表一个人的信用或者道德低下败坏,通过这种方式强制人们尽孝,难免让人心有不服,且这样强制的变了味的赡养会与负面情感挂钩,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与
本意南辕北辙。(论证环环相扣。先辨析赡养父母与“失信被执行人”之间的区别,然后论证法律与亲情的关系。作者的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体现了良好的语言功底。)再看一个细节,小聂外出打工,最后赡养费都是借钱交上的,说明小聂自己也很贫穷,可以说他的生活也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尽孝,实在有失人情,不够得当。
当然不止有失人情,法院为何会要求一个自身难保的人赡养父亲?这种赡养费真的应该由子女出吗?
中国的养老问题连最基本的保障都做不到,这份本该由国家出的赡养费现在却摊在子女头上,大概有失公平,老人的生活问题应该由国家解决,而不是通过法律强制子女“尽孝”。(思考更加深入,从法律与亲情的关系深入到社会保障的问题,思路清晰。)
在我看来,法律难承亲情,对父母的孝顺要发自内心才细腻真实。(紧扣题目,总结观点,皆为有力。不过略显单薄。)
总评:本文确实是一篇上等作文。考生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核心话题,即亲情与法律的关系问题。然后亮明观点,围绕话题与观点展开论述。值得称道的是,考生的思路特别清晰,论证环环相扣,体现了考生高超的思维能力。从议论语言上讲,全文的语言干净利落,阐释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都非常符合语言规范,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中等作文(5篇)
1.亲情不应被遗忘
人生在世,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亲人是最重要的。(从材料中提取出“感恩”话题有点偏。)血浓之亲,不应因为千山万水的阻隔而断掉,更不应因为长大而忘却,亲情是我们最不应该遗忘的情感。(呼应题目,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古至今,踏着前人的步伐,我们不难发现孝是古代最重要的标记,是古人最高的品质,它要求人们要孝敬父母长辈,遵循长辈的教诲。而材料中的小聂完全违背了“孝”的定义,他长大了,外出工作了,有能力养活自己了,却忘记了家中老爹年逾古稀,失去了工作的能力,生活困难。对比之下,小聂真是不孝。既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更失去了道德的基本,遗忘了亲情。(此处用关联词“既,,,,,更,,,,”不当。)小聂甚至在法院强制执行下,一度
不以为意,直到他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才到法院承认错误,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这些都卑劣的行为,有违于“孝”的传统。
亲情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即便没有法律的要求,也应如此。古有“孟母三迁”为儿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今有母亲为救儿子,疯狂减重只为除去肝炎救治儿子,也有“卧冰求鲤”的典故,(古今例子顺序混乱)它们告诉我们亲情是相互间形成的,是不计代价的。聂老汉用他青壮之年抚养小聂却换来了古稀之年的被遗忘,对于聂老汉来讲,是悲哀的,所以他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不可厚非,是维护自己的权利,也是挽回那段与儿子之间逝去的亲情的一种方式。(用法律来换回亲情,说法别扭,令人费解。)
然而,在小聂与聂老汉之间之所以亲情被遗忘,缺少沟通是主要的原因。外出打工的小聂,在外半年,连续不支付赡养费,却没向父亲请求或沟通,他并不清楚家里的环境。而对于聂老汉也不清楚儿子小聂在外打工的状况是否稳定,这也导致小聂最后只能借钱支付赡养费,它们之间缺少沟通,也因此不清楚相互的情况,最终导致亲情日渐淡忘。(“它们之间缺少沟通”主观色彩较浓,是个站不住脚的论证。)所以,亲情需要沟通,需要维系,这样,亲情才能成为双方的情感。亲情不应该被遗忘,我们应多与父母交流,了解它们的日常,也让他们了解我们,所以,我们要常回家看看。(将小聂和聂老汉之间矛盾的原因归结为沟通,是对材料的主观阐发,属于偏题。)
亲情的温度,可暖三月的天,让大地充满温情。所以,温暖的亲情不应被遗忘。(结尾较草率,没有结合材料来总结全文。)
总评:文章基本能够结合材料展开论述,能够围绕材料的核心事件—聂老汉父子因赡养费问题对簿公堂—进行阐发和论述,观点明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很难读的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