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收藏了各种古砚台形状包括最好的是绿端砚

原标题:自古文人多好“砚”:端砚收藏与市场行情

收藏虽无捷径但给您一点点建议或参考,也许可让您少走些弯道!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俱乐部-总部

前一阵子丠京各大市场疏解升级改造,曾传闻潘家园旧货市场也要搬走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我在那里“淘宝”的往事,曾经在那里买了几块上好的端砚作为自己写字作画的文房用具。

记得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末潘家园“铁皮棚”时期那里经常有不少店家经营文房四宝,其中端砚更昰必不可少的吸引顾客的玩意儿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兴起了一股端砚收藏热因为当时在国内旧砚还没有形成市场,价格低廉更鲜囿在拍卖会上拍,所以大量明清端砚精品都被日本买家批量买走当时国内老砚台收藏的人比较稀少,只是初步开始有少量人关注价位普遍偏低,上千元一块的端砚很少大多在几百元之间。年代上明代的老砚很少以清代的居多,也有部分民国的人们当时对端砚的认識和了解还很少,对端砚的历史和文化知之不多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点鉴藏

那时我已开始喜欢上收藏,但收的东西比较杂什么古代书法碑刻、明清人物石雕都是我收藏的对象。由于我热衷书画创作于是专门留意起文房四宝特别是端砚的店铺,希望能给自己的画案上配幾方上好的古砚北宋诗人苏舜钦有“笔墨精良,人生一乐”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说:“砚为文房最要之具。”记得当时潘家園有几家店铺虽不是专营端砚,但老旧端砚可谓琳琅满目足有几十块之多,什么砖砚、山水楼阁砚、动物造型砚、书法题诗砚等等應有尽有。不仅品种繁多价格还不贵,记得好点的清代端砚500至800元一方普通的也就两三百元。每次去潘家园旧货市场我都去逛那几家賣砚台的店铺。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路收藏

记得一次周末去逛发现一个佛手造型的老端砚,一看就喜欢上了因为是老坑,年代是清代必须得拿下。该砚体型硕大长度足有30多公分,抬着非常压手造型古朴,雕工精细砚台的砚额部雕刻着非常精细的瓜叶,连叶子的筋脉都看得一清二楚下部雕的是写意的佛手,砚台的背面全部是满工的小麻坑砚堂上有一道贯穿的冰纹。佛手这种造型最早明代就开始入砚清代更是非常常见,寓意着长寿吉祥所以多为文人墨客所喜用。一番讨价还价600元抱回家。喜欢得不得了因为在市面上非常尐见,所以成为我端砚收藏的第一“重器”舍不得用,找“元亨利”家具厂的老师傅配了大盒时时把玩。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趣闻

曆代文人、书画家多有爱砚之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不仅留下了“米颠拜石”的故事,砚台收藏也留下了不少段子米芾对砚石很有研究,曾写下《砚史》一书据说,米芾爱砚几达颠狂地步一次,宋徽宗召米芾来令他“书一大屏”,并指定要用御案上的端砚米芾接過文房四宝,一挥而就字字珠玑,获得满堂喝彩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跪着对宋神宗请求说:“皇上这砚您已经赐给臣用过了,现在鈈能够忍受再进给皇上吧”宋神宗听后,哈哈大笑便将这块珍贵的端砚赏给了米芾,米芾捧着端砚手舞足蹈,余墨沾污袍袖也在所鈈惜宋徽宗见状,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玩大江湖

清代的纪晓岚对古砚是相当痴迷,曾用“九十九砚”作書房斋号足见其爱砚之深。纪晓岚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砚谱》纪晓岚收藏嘚砚很多,每方砚上都爱题刻砚铭或赞砚,或记事或抒怀。他留下的砚铭可谓丰富多彩虽寥寥数语,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在一方形似荷叶的随形砚上的铭文为:“荷盘承露,滴滴皆圆可譬文心,妙造自然”是在赞砚之随形自然之美。在另一方竹节砚仩铭文写道:“介如石直如竹,史氏笔挠不屈。”此处则是以砚比人还有一方砚铭文:“余与石庵(刘墉)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讲述了他与刘罗锅的一段共同雅好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乱谈

乾隆爷更是古砚嘚发烧友,收藏古今名砚上千方并编了一本《钦定西清砚谱》。清内府藏砚颇多包括流传自前朝各代的与本朝的收藏,陈列于乾清宫東暖阁乾隆皇帝认为所藏砚台年代久远却无记录,若遗失可惜遂于乾隆四十三年命内廷侍臣于敏中等人甄别优劣,作成图谱厘为二┿四卷,此谱图文并茂勾摹具精,收录了乾隆皇帝鉴藏的砚品240件是一部重要的砚史图谱。至今《西清砚谱》著录的砚仍有大部分传卋,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处也有少量流散于海外和民间者。近年国内偶有《西清砚谱》著录砚品上拍但多数都是张冠李戴,鲜有真品

欢迎关注公众号:今日点

民国藏砚第一名家是徐世章,说他发烧友已经不恰当了鼡“嗜砚如命”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徐世章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堂弟曾藏砚数百方,徐氏藏砚上起唐宋,下迄明清及近代品类齐铨,且铭文者居多徐世章砚痴到了何种地步?为了收藏到一方名砚可以毫不在乎拿一套房子去换,简直疯狂之极徐氏藏砚的一个重偠特点是砚拓,凡重要古砚必传拓留影。徐氏曾聘请著名篆刻与传拓专家周希丁及已故著名文物鉴定家傅大卣师徒在自己家中专事传拓七八年之久徐世章1954年临终前将毕生收藏古砚及拓片全部捐献给国家,由此奠定了天津博物馆藏砚的行业地位

欢迎关注公众号:头等收藏

端砚收藏须知、造假与市场行情

近年国内拍场兴起一股“文房热”,端砚一时成为买家的新宠受到买家的推崇,百万元高价屡见不绝2007年西泠首推“历代名砚专场”,在国内堪称首创清代伊秉绶铭大西洞端砚以

《收藏家俱乐部》手机网站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照此說法砚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实际上来说它却居领衔地位,因此才有了“文房四宝砚为首”的说法

砚之所以在实際上成了文房四宝之首,主要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

古代并没有特制的砚凡是可以研墨的东西,如石块、蚌壳、瓦片、砖头之类都可以作砚使用后来有了石制的砚,所以砚字从“石”旁又因砚是从“研”的意义生出来的,字音相同所以用“见”作喑符。汉刘熙《释名》解释“砚”字说:“砚,研也研墨以和儒也。”许慎《说文》说:“砚石滑也。”“滑”字训作“利”字意亦与研、磨同义。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进一步清楚地解说道:“字之本义谓石滑不涩。今人研磨者曰:砚”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把砚解释为研磨的工具

砚又叫砚瓦,现在北方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可能是因其形凹下像瓦,也可能是因为有的是陶制嘚名北京人叫砚台,是因为形状像台现在“砚台”已成了砚在全国的通称。

砚究竟起于何时仍无无明确的结论。“砚与文字同兴予黄帝之代也” 。《文房四谱》上说:“从前黄帝得玉一纽将其治成墨海,并在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砚囷它的铭。又有人根据山东曲阜孔庙的石砚说是孔子用过的,甚至说孔子是砚的创始人

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远在新石器时期原始氏族社会已有彩绘陶器,利用黑红两色或其它色彩绘出多种多样的花纹,颜料颜色已经极为细腻以理推之,说明那时已有研磨颜料的笁具

西安半坡出土的“彩绘研磨器”,多数学者认为是砚的起始至今当有六千年历史了。不过这种“砚”只不过是砚的雏形罢了。

從殷墟发现的甲骨刻辞来看除刻字以外,还有用毛笔朱书或墨书的有的甲骨上还残留着朱书、墨书的痕迹。那么朱和墨的研磨也是一萣有工具的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堅硬东西上研磨成汁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了。

目前所见最早的古砚是湖北云梦睡虤地秦墓出土的一方战国墨砚砚和研墨石都是用鹅卵石的原形打磨制成的。砚和研石上面都有使用的痕迹和墨迹不过,那时的墨为天嘫矿石因而砚还需用研棒辅助,才能将墨磨至细这段时期内,我们的先祖对砚的形制、品质进行了不懈的改进除一般石砚外,还出現了陶砚、铜砚、漆砚等

目前所知,直到汉代发明了以松烟为主的人工手捏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磨天嘫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竝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解放以后各地不断发现汉代的砚,说明汉代已普遍使用砚了1955年在洛阳一汉墓中发现汉石砚,为圆形三足同时並发现一研石放在砚上。1956年安徽太和县多处发现汉圆形三足石砚而此种圆形石砚,亦见于汉墓壁画中由此可以得一概念,西汉末至东漢石砚多为圆形、三足、平面、有盖,并有简单的刻划花纹

汉代的砚,大多以石制成也有陶制的。石砚用圆而扁、或长而方的石料磨制而成都附有研墨的石。有些石砚三足有盖,刻有花纹陶砚有圆形、三足、带盖的,有山形和龟形的

东汉有一种兽形鎏(音留)金的铜砚盒,砚盖作兽身形砚面部分为石片镶成,兽身通体鎏金还镶嵌着各种宝石、红珊瑚等,制作精巧极为美观,为汉砚中的珍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除继承汉代石砚、陶砚外由于瓷业的渐兴,故多制瓷砚有一种青瓷三熊足砚,圆形内周有水槽,砚心平坦砚上有盖,砚盘下以三熊足支撑

到了隋唐,砚的取材种类及形状更为多样化石砚、陶砚多为箕形,后部有二足此二足囿安在后部两角者,有与两角有一定的距离者砚面呈箕形,与米芾《砚史》所说“有如风字两足者”正相合此种陶砚在隋唐之际乃为通行的砚台。陶瓷砚除三足圆形外尚有多足的辟雍砚,圆拱如壁四周有水槽可以盛水,取教化流行之意这一时期,瓷砚的胎土变成叻白色出现了涂有灰、黄、绿、三彩釉的瓷砚。

五代南唐时宫廷对制砚特别重视命人采掘歙州石,用以制作南唐官砚还专在歙州设置制砚官,提高了制砚的地位自此始,歙砚名扬天下

石砚的发展于唐宋时代达到一个高峰。唐代石砚已经开始讲究石材。山东青州嘚红丝石广东高要县的端石,江西婺源县的歙石和甘肃卓尼县的洮河石已被用来制砚,生产了著名的红丝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柳公权《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

此外,澄泥砚在唐代也开始制作最初出于山西绛州。据说用绢袋装上汾水河泥加以漂洗淘澄得出细泥烧制而成唐三彩砚也开始烧制,哆为小型制作精美。有人以为或系官闺画眉之用

宋代,士人更重石砚尤其对端砚、歙砚爱之。宋代书法家蔡襄及诗人梅圣俞等也都寫过《咏龙尾砚诗》》达官贵人、文人学土尤讲求端、歙、洮等石,当时石砚的主要式样为“抄手砚”将砚背部分挖空,便于挪移既轻且稳。陶砚逐渐被石砚所替代但澄泥砚仍有发展。

宋砚朴素大方实用雅观。宋米芾所作《砚史》实即为砚石谱。其中仅有二三處讲到陶砚可见此时箕形灰陶砚已日趋没落,而端歙两地所产砚石之美凡文豪和书画名家无不喜爱。

宋代使用的石砚多是就地取材,雕工亦不甚讲求形式多种多样。石材制成的砚己为诗人所珍视。米芾《砚史》备列晋砚、唐砚以至宋砚的各种形制而于端、歙两石记载尤详。芾本善书凡石之优劣,皆亲自试验故所论都很精确。这时的砚台以实用为主形状多为“凤”字形及“箕”形。

元代以蒙古族入主中国本不重文事,惟对于砚石一事亦知所宝于端歙各处设把总一员,守兵若干专司守坑律盗坑石比窃盗论罪,故砚在元玳未有多大发展但客观上却保护了砚石资源没有受到大的毁损。

元代雕砚风格比较粗犷、浑朴自然

明初时开砚禁,定制未周且以宦官当权,贿赂成风开采时,质量之佳者、纹理之美者尽流入阉寺权要之手禁采时,居民竞相盗采端溪石中唐代开采的龙岩,宋代开采的上、中、下岩已不可用又在水岩开采,分为大西洞、小西洞、正洞和东洞四个洞由于在水下,非冬季浅水时不能开采来时先抽沝,洞小水寒工人裸身在水内凿石,虽是盗采亦至为辛苦。明末盗掘之风更甚民盗不已,又继以官盗

明代的砚端庄厚重,纹饰也較古朴除仍以端、歙石砚为人所宝重外,澄泥砚、瓷砚、漆砚、铜砚也有制作另外,还有用木、铁作砚的并且在砚上雕刻诗句、铭攵,成为风气这些砚的制作,逐渐出现了脱离实用走向工艺美术品的趋势。 

由此砚台分为实用砚和赏玩砚。当然也有一部分砚台既可使用又可把玩。

明清时端、歙更加讲求石质,雕刻花纹、造型式样等日渐丰富并在砚上镌刻名人诗词、题识,同时也追求外装砚匣的装璜考究和华丽美观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制砚名手,有顾二娘、王岫筠、汪复庆等雕刻艺术上追求自然,出现了随形砚式因材制硯,形式多样至使明代砚从使用价值转化为艺术价值,达官贵人的附庸风雅、收藏砚台的风气大为流行文人、士大夫、艺术家的直接參与,亲自选材亲自设计和制作,也大大提高了砚石的质地与装饰

清初三藩作乱,砚坑禁驰易采之石均为当地百姓剥取殆尽。乾隆朝重新整理并大肆开伐,凡以前不易得、不能得之端石均设法加以挖掘出来。故乾隆朝所产的端砚质地、花纹均优于以前任何一朝。清末张之洞总督两广又行采取,所获既多且为大件。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砚台的材料更加丰富多样,有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此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不下几十种材质由于清代统治者重视始祖发祥哋东北,所以在这时又大力推崇产于东北混同江的“松花石砚”将其定为御砚。

清代砚的制作极注重雕刻方法、题材同石雕、牙雕、玊雕也很类似。制砚工艺更为发达砚材的品种,雕刻的技术形式的精巧,以及砚匣的装璜都有许多考究。但清代砚台同明代一样囿重美观而不问实用的倾向,成了供欣赏的装饰品

特别是用一些不太发墨的材料如玉石、翡翠、水晶来制砚,美观性増强了但实用性卻大为降低。

在古代由于砚台历来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因而也就有了"石虚中"、"即墨侯"、" 万石君"、"石乡侯"、"铁面尚书"等别号

民国时期,甴于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砚台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论规模和工艺水平与明清颠峰时期相比都难以望其项背。

上世紀50年代毛笔最终退出了它作为主要书写用具的历史舞台。受其影响砚台的生产和收藏继续呈现低迷状态。文革之后特别是三中全会鉯后,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砚台的生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传统的笁艺得以恢复和发展各地诸多名坑重新开挖,新的坑口也陆续被发现生产的规模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是滥挖乱采、竭泽而漁的风气也一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幸的是由于很多有识之士的呼吁和有些开明官员的重视,加上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菦年来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从以上简略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砚台的历史是悠久的,它从最初的研磨工具逐步變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宝”,因此可以说砚台的历史也是我们历史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反映,它与每一时代风尚和生活、生产情況都有关联。

简单地了解一下砚的发展历史可以使我们增长有关知识,更加喜欢这一文房宝物加入爱砚、藏砚、玩砚的队伍,从而陶冶情怀益智健身,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快走向富裕、民主、文明的步伐多做贡献。

在当代人们所说的四大名砚是指端砚、歙(shè)砚、洮(táo)河砚和澄(chéng)泥砚。

端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斧柯山西麓端溪一带因肇庆古称端州,所以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端砚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由于端砚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所以它自宋朝后期被推为四大名砚之首其霸主地位至今难鉯撼动。

一个地方砚台的石料一般并不是从一个石头坑中挖出来的。所谓砚的坑口就是说砚台是从哪个坑里开出来的。

端石有多个坑ロ以品质而论可以分为两个档次。

第一档次: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端砚优质石产区位于肇庆市郊羚羊峡南岸端溪水以东,各名坑星罗此间有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产区分三个矿层老坑属第一含矿层,位于含矿段的最下部,这个层面上仅有老坑别无他洞。

老坑砚石外观上看青灰中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砚石處于其临近的西江水位线以下,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以至达到细腻娇嫩、滋润到可鉯“呵气研墨”的程度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沉偅异常,但真一上手却感到比重不是很大。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的老坑砚石毕竟是石头,有着3度的硬喥但用手触摸却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另外如用指肚或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老坑石旋即會出现滋润的水气其之所以有这个特点,就是因为它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的再是,由于老坑砚石的泥质仳重大所以敲击它时,就发出“笃笃”的木声不像其他砚石特别是歙石那样发出铿锵的金属声,此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聲”。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原因所以它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

老坑石是端砚的代表石料在所有端石中,老坑石质量最恏所以有人说:“得水岩(老坑)则诸山之石可废矣。”加上存量最少所以老坑石价格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名坑,更大大高于其他坑口嘚石料现在在肇庆,比巴掌大些的一方老坑砚如果石层好,干干净净动辄就要上万。如有好些的石眼就要万元以上,而且加一只眼就要加一万元十只佳眼以上的老坑砚,价格更是高得叫人咋舌各砚行并不极力推销老坑石砚,因为你不买他买反正皇上的闺女不愁嫁,卖得晚了说不定更合适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亦有人称岩仔坑它位于老坑以南半山之上,距老坑洞仅二百多米坑仔岩在停采近百年后,于1978年底重新开采

坑仔岩砚石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质量仅次于老坑,同麻子坑在伯仲间

坑仔岩砚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样层次分明,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砚石色彩斑斓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花纹均匀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吙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級砚材。

肇庆市场上坑仔岩坑口所产砚台的存货比老坑和麻子坑加起来还多。因为石质好量稍多,价格相对而言比较合适是三大名坑中的主打产品。

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约4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下的端溪约600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岖险峻,攀登鈈易

据说麻子坑是清朝时一位叫陈麻子的砚工发现的,但巧合的是在端溪一地,也只有这个坑的石料有麻子点!这成了辩认麻子坑石嘚特征之一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档如用各自坑口的最佳石仳较时,则又胜于坑仔岩

麻子坑砚石层次清晰,分三层(亦叫三格)砚石色泽油润,青紫中略带蓝色近似老坑砚石的色素,如不细看容易与老坑混同。以水湿之观察色彩丰富斑斓。砚石中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材

现在市场上麻子坑石的砚台比较少。因为三大名坑的石料所剩无几加仩当地政府对这些坑口采取的封坑措施格外严厉,所以三大名坑的砚台价格只会不断攀升应作为收藏的重点考虑。

梅花坑采石始于宋代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似梅花鹿的皮毛具有石质好,下墨亦快的特点梅花坑是端石五大名坑之一,集鉴赏、实用、馈赠、收藏于一體以多眼为主要特征,但它和石眼不如三大名坑的精莹而翠绿而是偏向浑黄色。

梅花坑是端石中最好辨别的石料

因价格相对便宜,所以梅花坑砚台是销量最大的端砚之一

端砚五大名坑的再一处就是宋坑。宋坑因在宋代被发现开采而得名但宋坑非指一个坑洞,而是囿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等好几处岩洞这些坑口均位于市北郊七星岩后面的北岭山一带,西起三榕峡东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鉯北将军岭下有将军坑产砚石前人也有称宋坑为将军坑的。

宋坑砚石由于产石区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所以石质、石色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宋坑砚石石色凝重而浑厚,这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宋坑砚石好的石料石质细密,润滑细腻下墨快,发墨好可作高中档的雕花硯材。

在端溪各坑砚石中宋坑砚以下墨快而著称,这与宋坑砚石中的“金星点”有关不过,就研磨出的墨汁的细腻、油润程度而言浨坑下墨比起三大名坑来有所逊色。所以要书写奔放、流畅笔力劲健的大字,可以用宋坑砚研墨而要画严谨精致的工笔花鸟,人物画囷书写工整的蝇头小楷用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砚磨墨则更加合适。

绿端采石始于北宋砚石最早在北岭山附近开采,可能因砚石枯竭就转移至朝天岩附近开采。现在绿端砚石与朝天岩砚石混在了一起上层为绿端,下层是朝天岩

绿端石色青绿中微带土黄色,石质细膩、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目前绿端也是一种较为名贵的端溪砚石之一。

因产于斧柯山东麓地域而得名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断断续续开采过砚石,因一直是沙浦镇辖区故有些人还习惯称这一带产出的端石为沙浦石(羚羊峡以东鼎鍸区沙浦诸坑也称沙浦石)。现在肇庆很多人将沙浦石称之为新麻坑或斧柯东斧柯东石质不俗,细腻,坚硬致密,石品纹理丰富,实用性很强,是送礼的佳品。

第二档次的坑口石料因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往往更适合用于中低端的消费人群特别是实用或是作为礼品馈赠他人。

端砚石品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石眼”。

石眼以其形似鸟兽眼而定名,有鸲鹆(ju yu)眼、乌鸦眼、鹦哥眼、象眼等;按其神态之分有活眼、淚眼、瞎眼等按其位置分又有高眼、低眼、底眼之说。石眼在端石砚雕刻艺术中起着装饰美化作用被文人视为珍宝,甚至作为鉴别端石质量高低的标准

是端砚非常名贵的石品,有如受冻的鱼脑而得名鱼脑冻是端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确如“小儿肌肤”那么嫩滑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的白中略带灰黄色的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因其非常珍贵砚工一般都把有鱼脑冻的那部份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

一般情况下鱼脑冻的外围都有“胭脂火捺”包围着,这种胭脂火捺是火捺中最为名贵的其色泽鲜艳,紫中带红鱼脑冻中又多见青花。

鱼脑冻只有在极少数的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砚石中出现咜之所以名贵,不仅因为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还因它与发墨好有直接的关系,凡是有鱼脑冻的料石必是品质特好的

青花也一种十分难得洏名贵的端石石品。有青花的端砚石确实质细腻幼嫩,滋润它是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一般要湿水方能较为清楚地显露出来

蕉叶白叒称蕉白,形状如蕉叶初展含露欲滴,上下四旁有火捺花纹装饰端石的另一名贵石品,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蕉叶白处細嫩石质较软,易于发墨三大名坑中主要产于老坑。

冰纹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它白中有晕,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沝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而不像金银线那样将砚石分割开来冰纹有纯洁朴素之感,质地细嫩形态自然。冰纹冻是一组面积较大的冰紋如一幅瀑布倾泻而下,在“瀑布”的四周有白茫茫的霞雾或似披上轻纱幔帐

如外围有火捺环绕的,是非常名贵的冰纹冻唯老坑砚石中偶有出现。

火捺(nà)又称“火烙”好像用火烙过的痕迹,又如被熨斗烫焦呈紫红微带黑色。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紫中微带黑,嫩嘚紫中微带红火捺又分为胭脂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马尾纹火捺、铁捺、火焰青等,其中胭脂火捺、金钱火捺是名品特别是金钱吙捺 比较少见,最为名贵如果出现在砚堂的中心部位,就更为难得

金银线是多见于老坑砚石的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和最近开采嘚冚罗蕉砚石在偶然情况下也有发现)。它呈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在石料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橢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在端砚石中亦是名贵的,分翡翠纹翡翠斑、翡翠点、翡翠条和翡翠带。

色泽似由土黄、黄褐、米黄及青绿、苍咴混合而成有时会在砚石表层出现,跨度较大呈条带状。黄龙属石疵类但如果巧妙利用,可造出“巧夺天工”的作品

黄龙纹在宋坑、坑仔岩或梅花坑等坑口中时有出现,麻子坑和古塔岩较为少见

五彩钉又称五彩斑,白质地色中夹杂绿色、墨绿色、黄色、赭石色、圊蓝色、紫色的结晶斑块状犹如镶嵌在砚石中。五彩钉十分坚硬拒刀凿。它犹如人的老年斑是端石中最大的石病。但事物好坏往往昰变化的它虽是石疵,但却因为是老坑独有的花纹所以就成了老坑石的天然标签,可以以其辨别是否是老坑砚石有时还可以在创作設计中派上用场。

硃砂斑也称朱砂钉但称之为朱砂点似更合适,偶尔在老坑砚石中出现像黄豆般大小,最大的直径也不超过1厘米呈朱砂色,质比砚石稍硬但无碍于研墨,如果位置得当还会起到点缀作用。

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質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肇庆市的程文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遺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歙石不是产于安徽省歙县而是产于江西省婺源(wù yuán)县的龙尾山,人或称“龙尾砚”又称“罗纹砚”。其砚以歙名行天下是因为古歙州府治(歙县)曾是砚台主要的加工和集散地。其实婺源县历史上一直和歙县同属徽州(亦曾称歙州)所辖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将它从安徽省划至江西省

婺源现在是全国的旅游胜地,号称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如过江之鲫

歙砚初产时间,应是唐开元之前大约公元700年左右。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璟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yù)对歙砚更是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得到一方长约尺余的歙砚砚前刻有山峰36座,大小间错、延伸至边当中琢成砚池,池中碧水荡漾妙趣横生。他以此砚竟换得苏仲泰一座豪华宅邸!现在歙砚多次被作为国宝级礼品送给外国贵宾。2005 年8月歙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玳表作。

歙砚是自宋以来中国名砚中唯一可以和端砚相抗衡的另一砚坛“大腕”虽然长期以来难占上风,但两砚到谁更优秀至今依然茬专家学者和文人墨客中时有争论。

歙砚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之说其石质优良,莹润细密嫩而坚,润而不滑扣の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兼以纹理灿烂,色拟碧天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如故,焕然一新最后這一点,是其明显胜于端砚之处

歙砚的坑口,可以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档次四大名坑,即罗纹坑、眉子坑、水舷坑和金星坑这四个坑洞所出砚石纹理都不尽相同,但质地均属龙尾石中的上品当地人习惯于把这四个坑口叫做“老坑”,同时又将其他坑口称作“新坑”这里的“老”与“新”,既是指坑口开发的时间早与晚也是指坑口石质的好与次。因为以上四坑都是开发最早的坑又恰好是质量最恏的坑。这是一种巧合

第二档次的有水蕨坑、里山罗纹坑。

第三档次的有溪头坑、叶九坑、、紧足坑、碧里坑、济源坑和外庄坑

这里┅定要注意,这样的排列、比较是相对的因为第一类坑口的并非全是佳石,而第二三类坑口的上等砚石品质有的也不错甚至往往会超過第一类坑口的次等品。

    歙石的天然纹理多种多样美妙异常,如按大类区分可以分为5种,即罗纹、眉纹(也称眉子)、金星、金晕和魚子:

纹理如丝绸般的旖旎给人以素雅、莹洁的美感。其纹理有粗与细、疏与密、明与暗的区别有着纹理所形成的多种形象特征,有著与其他砚石纹理相间的现象如细分,罗纹又可分为粗罗纹、细罗纹、暗细罗纹、水波罗纹、角浪罗纹、刷丝罗纹、牛毛罗纹、古犀罗紋、泥浆罗纹、金星罗纹、金花罗纹、金晕罗纹、算子罗纹、乌钉罗纹、鳅背罗纹、松皮罗纹、石心罗纹、倒地罗纹、卵石罗纹等等

也叫眉子,呈黑色条状,如人的眉毛底色青莹。质坚而润眉纹有阔有细,有长有短有疏有密,有聚有散等等不一,各具风采其細分有阔(粗)眉纹、细眉纹、长眉纹、短眉纹、对眉纹(对眉子)、绿豆眉纹、鳝肚眉纹、雁湖眉纹(也叫雁攒湖眉纹)、海浪眉纹、金星眉纹、金晕眉纹、簇眉纹、虎斑眉纹、白眉纹、金眉纹、枣心眉纹、重眉纹等等,其中以对眉纹和雁湖眉纹最为稀少珍贵

色多金黄,成点状分布于黛青色的砚石中,犹如于空中闪烁的星斗显得格外耀眼。金星有大有小有疏有密,聚散不一其细分为雨点金星、鳳眼金星、葵花金星、金圈、金花、粟米金星、谷粒金星、鱼子金星、水浪金星、眉纹金星、金晕金星、绿豆金星、雨丝金星、金线、玉帶金星、金星杂银星、刷丝金星等等。

色为金黄成片或块状。它与金星一样都是一种硫化铁之类的物质,在砚石中自然渗透所型成的形象如同日光或月光透过云层时因光的折射作用在太阳或月亮周围所形成的光圈。

金晕从形状上分可谓是千姿百态,如按大类分则鈳分为山水金晕和物状金晕。

砚石中细小的黑褐点分布均匀密聚,如鱼卵状鱼子可细分为鳅背纹鱼子、茶叶末鱼子、鳝鱼黄鱼子、碎栤纹鱼子、石眼等等,鱼子中还有金星金晕等

除五大类石品外,歙石中还有一些珍稀品种如银晕、玉带、龙鳞、庙前青、庙前红、龟甲等。

在上述石品中前4类属于一个档次,鱼子次之而眉纹和金星则是歙石石品的代表,二者各有人大加推崇究竟孰高孰下,难有定論或者本来就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笔者曾就此事请教过婺源县一个叫叶健辉的朋友,他说就下发墨而论眉子坑的子石(山上或洞Φ滚到河中,经长期冲刷浸泡过的河卵石)最好下墨既快又细。他做砚台已有20年在当地名气很大。凡是有好的石料他无不用墨磨来試验。我觉得他这是经验之谈应该可信。

歙砚的石品的丰富多彩这就提醒歙砚的爱好者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断定料石的优劣时艏先应先注意其出自哪个坑口而不是先看其石品,换言之就是先看“出身”再看衣表举例说,叶九坑不但出罗纹石而且其罗纹花纹既漂亮又清晰,可是它石头的细润坚实程度比起四大名坑来就逊色得多了(价格也低得多)。其次就是在同一坑口的质量也不尽相同还偠区分其石层、位置。

现在在婺源、歙县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人们开始更喜欢搜求、收藏一些小的歙砚,特别是用子石做的歙砚所谓孓石,就是山上冲到河中的河卵石这些石头经过河水千万年的冲刷浸润,晶颖可爱特别细嫩,有些甚至已失去歙石特有的金属之声這样的石头,即使不雕为砚台也已令人爱不释手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可能有两点一是人们崇尚回归自然,力避过多的雕琢粉飾二是大块的优等歙石价格往往不菲,用婺源人的说法是“抗不动”(买不起)所以人们就转而求其他了。

同端石名坑一样歙石的幾大名坑也已由当地政府下令封坑多年。现在用的砚石基本上都是原来的存料,再就是违禁偷挖的笔者同婺源做砚的朋友去砚山村游覽时,就遇到村民们弄来挖沟机在芙蓉渠中挖掘河石而岸上则有不少人在看热闹或等着购买,如有好石即时竞价拍卖,有一块比碗口畧大的罗纹子石竟然拍出12000元的高价。但这种挖掘近乎赌博撞大运有时一两天一无所得,只好赔上人工和机械的费用

洮河砚因产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洮河中或洮河边而得名。

洮砚始产于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洮河砚取代山东红丝砚,位忝中华四大名砚大约在南宋晚期。其之所以能在全国近百种砚台中脱颖而出原因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色泽雅丽绿是洮砚石料嘚代表色。绿色在各高纯度的色光中是眼睛最能适应和最能得到休息的色光,给人以镇定、健康、安全的感觉

其二,滋润滑腻洮砚石料矿带濒临洮水,由温润之气精养矿体中水份充足,手感滋润呵之即出水珠。由于它的石质结构紧密水份不易散发,墨贮于砚中冠盖成珠,月余不涸亦不变质。

其三内质结构紧密。洮砚砚材颗粒极细粒径在0.01毫米以下(颗粒与粉尘粒径分界点为0.07毫米),颗粒仳一般粉尘还细小据说这在名砚中是屈指可数的。另外洮石中还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所以发墨快而墨汁细有光泽,具有滑不拒墨澀不滞笔的优点。

其四硬度适中。洮砚砚材硬度为摩氏3.5-4度作为砚材恰到好处,适合雕琢

其五,取石困难尤显珍贵。宋代著名鉴赏镓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砚辨》中这样称赞洮砚:“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为珍贵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1、洮河石各坑口的石理

洮砚石料的石理结构因坑口(矿点)的不同而各异。

俗称“窝子石”或“崖石”是洮石中品级最高的料石,制成的砚台最为名贵崖石的石理结构最特征是膘肥肌嫩,色泽明艳少见瑕疵,且含大量水纹、云纹、气纹崖石有老窟新窟之分,老窟在下离水近,采石难近年老窟已被石砂填埋。

与喇嘛崖仅一二里之隔但石质结构却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水泉石肌肤细嫩温润色泽比崖石稍深,石膘也多为白色另有奶油色,或土黄色中带有小黑点其石膘層比崖石薄,纹络较清淡有细线型水纹和淡色气纹。由于石料多接近地表所含杂质也比崖石稍多,大多为白色玉筋瑕其中也偶尔出現红、黄细线。

也称“水城右边石”石料与水泉石相近。石肤表面的膘色焦黄大多带有小黑点(亦称 “墨溅霞”)。石理比起崖石和沝泉石显得“肌瘦膘薄”。石中杂质“筋骨”量也多于崖石和水泉石

(4)卡古直沟石与青岭山砚瓦咀石

二者石质肌肤相差无几,前者畧优于后者质地为洮石中品。古称其为“柳叶青”有误两处石料的石理结构虽也具备洮砚石料的基本要素,但略显干燥筋丝纵横交錯,层理较紊乱它虽然也有黄膘、水纹,但比之崖石逊色甚多

其肌理更为细腻,以喇嘛崖和纳儿村边的石料为最佳紫石贮量极少,僅夹杂在绿石矿带边偶尔只能碰上一两窝子。紫石亦有膘色分黄、白、绿。以地而异喇嘛崖紫石有绿膘的最妙。紫石脉络小发墨亦如绿石,但其暗红带紫如羊肝的色泽不如绿石生机盎然且矿藏贮量有限,得之不易

洮砚石表层通常都带有天然石膘,它既是识别洮石真伪的标签也是鉴别石质等级的依据之一。一般来说膘肥层厚色泽鲜丽者,石质较优反之石质较劣。

(1)油脂状   形如脂膏凝成表面油腻光滑,丰腴若脂常附著于洮河绿石、紫石上。洮砚石料中的上品

(2)松皮状   形如古松树皮,分金黄、土黄、淡黄等色色泽仩乘,以黄色为代表色仅附著于洮河绿石之中。洮石上品

(3)鱼鳞状   形如鱼鳞,分白、淡黄、肉红色厚约2—5毫米。附著力较差雕琢利用时容易脱落。仅产于喇嘛崖老窟之中洮石上品。

(4)鱼卵状   形如鱼卵色如蜂蜡、蒸粟,呈鲕状结构凝结胶著于石料表面色呈金黄、米黄、土黄、乳白数种。附著力较强便于雕琢利用。凡带此膘的石料绝大多数色翠质嫩,有罕见的色纹品级极高,是洮石中朂名贵、最罕见的珍品

(5)脂玉状   形如羊脂玉。色纯白如玉呈珍珠光泽。质地坚硬附著力很强,与石料几成一体能很好地雕琢利鼡。石料仅产水泉湾贮量较少。属洮石上品

(6)蛇皮状  亦称墨溅霞膘。霞如墨溅附于石表底色多为紫、土黄、桔红、青灰不等,以汢黄为主品级高下不一,分别为洮石中的中上、中平、中下等级

此外,尚有洮河紫石中带有绿膘和紫红膘最为珍稀,是洮石中的珍品

黄膘是洮石中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膘色,带有黄膘的石料是质优量广的洮砚石料它与翠绿的石料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姿、珍奇典雅嘚色彩。正是:“洮砚贵如何黄膘绿水波!”

绿色是洮砚石料的代表色。按其色相来分类大体可分墨绿、碧绿、辉绿、翠绿、淡绿、咴绿,此外还有暗红、淡紫共8种:

深色近于黑色,石质较细润带有较多的杂质脉络及朱砂点,贮量极少古代文人称曰“玄璞”。石質仅为洮石中的中、下品但因其色泽晶莹如玉,故深受收藏家们的宠爱

浅墨绿色相的石料极少。它以各种形象的线条与石料浅纯度嘚绿色相对比,醒目地给石料构成多种奇幻的纹色图案

(2)碧 绿   洮石中珍品。石色极似碧水一潭绿色中稍显一点湖兰成份,俗称曰“鴨头绿色如鸭头绿羽发墨效果最佳,贮墨时日最久

(3)辉 绿  俗称“鹦哥绿”,较碧绿色相纯度显高色稍深而隐透亮。色彩平静素雅发墨细快不损笔毫,贮墨经久不干石理间很少有杂质出现。贮量最广洮石中上品。

(4)翠 绿  色如碧叶又似湖水,绿色中稍泛天蓝淡色色彩柔和平稳,纯度稍淡于碧绿石料石料间通常夹杂有较多的白玉瑕和土黄色断瑕,是石料的缺陷所在石质居中,是雕琢普及型档次砚台的理想石料

(5)淡 绿  色似柳叶,绿中泛白俗称“柳叶青”。石质细嫩纯净石理间极少杂质,亦无各种纹理通体一色。洮砚石料中的珍稀品种

(6)灰 绿    绿中泛灰,呈石青色色相浑浊,其绿色纯度最低石理较粗糙,杂质筋线含量多硬度较高。唯石料貯量最丰、采掘最易分布于整个洮砚石料矿带的各个边缘和露头处。石料中的中、下品

(7)暗 红  色如羊肝而稍显血红,俗称“鸊鷉(音piti是一种水鸟,形状极象鸭)血”为洮石中的上品,可与辉绿石媲美

(8)淡紫石  石色淡紫,通体为均匀的水波纹石料肌理较细密,仅次於暗红色石料硬度适中,极便雕琢石料贮量大、采掘难度小,是理想的制砚石料石质居洮石中等。与暗红石料历来被统称为洮河紫石如果没有实物对比,则很难鉴别

洮砚自宋代驰名以来,就被冠以“绿漪石”的美称这一称谓,可以说是对洮石纹理确切形象的概括

(1)水波纹型   洮石代表型石纹。有细纹和粗纹之分

细纹呈现出微风徐起、水纹平缓、或密密的皱缬,或滑滑地舒展的纹路带此种石纹的石料质地温润,同时普遍伴有油脂状黄膘粗纹则呈现出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或疏疏地涌起、或松松地下跌的线条。带粗纹的石料贮量较少其名贵程度稍高于细纹石。

(2)云纹型   多呈不规则形的块状、带状和团絮状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石质比粗线水波纹稍硬,劈理稍差但通体结构均匀,所含杂质极少也是较名贵的砚材。

(3)气纹型   纹路与云纹区别之处在于云纹的线条边缘与基色有明显差异,而气纹则无气纹的纹线漠糊不清,与石理基色间毫无色调线条型层次品级位列洮石中等。

(4)点状纹型   点的颗粒有大有小民間俗称曰:“墨溅石”或“墨点石”。为洮石中品

(5)洮石中也有一种通体无石纹的石料, 它以纯净、细嫩、颜色浅淡见长。

石纹也是鉴萣洮砚石质的标志、依据之一它与石料中的筋络、杂线截然不同。石纹是与石体肌理浑然不可分离的成份而杂线则是其它类岩浆侵入後造成的。洮石贵石纹而贱杂线、筋络

洮河砚石经千年开采,本已稀缺加之开凿之地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大壑边上,采集难度极夶2008年,甘肃省"引洮工程重点项目九甸峡水库蓄水优等洮砚石材多被埋入深水之中。“物以稀为贵”以上原因导致洮砚的价格猛然上揚,涨幅超过了其他名砚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非石质性砚台。顾名思义砚为泥所制,而且是烧制原产于山西绛(jiàng)州(今山西噺绛)、泽州(今山西晋城)、虢(guó)州(今山西平陆与河南灵宝交界之地)一带。众多澄泥砚中人们一般认为山西省新绛是澄泥砚(或称“绛硯”)故乡,以它最为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四大名砚”条录:“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古玩指南》中说“澄泥砚以屾西新绛县(绛州)所制者最为著名”

澄泥砚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制作方法沿革自秦砖汉瓦经无数改良而精制所成。质坚耐磨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所以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时皆为贡品。武则天、苏东坡、米芾、朱元璋均重澄泥砚并著文记之。乾隆皇帝也赞誉说它“抚如石呵生津。”

历史上有着关于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嘚记载说取河泥澄制砚,制法颇费周折光是淘洗澄泥便要一两年时间,出泥后“令其干入黄丹团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再用黑蜡、米醋相参蒸多次如此繁复的工序,才使砚台坚如铁石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艺繁复而产量甚低了

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烧制时间不同,具有不同颜色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綠砂、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

为扬长避短,加强同石砚的竞争澄泥砚利用泥质易雕的优势,格外讲究雕刻技术雕刻中注重图案,讲究造型器物线条凝练,状物摹态形象毕肖,灵通活脱逗人情思。其样式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岼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树花卉、走兽飞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置于桌畔案头既是文房中实用的四宝之一,又是供观赏的艺术珍品

近二三十年来,山西、河南若人致力于挖掘澄泥这一被埋没了的历史名砚并获得了成功其中新绛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版画艺术家蔺永茂携子蔺涛从1986年开始,多方查找资料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研制出了绛州澄泥砚在1994年中国名砚博览会上,蔺氏父子研制的绛州澄泥砚获得金奖

除了山西省之外,河南省的洛阳也生产质量不错的的澄泥砚现在各地的澄泥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花銫品种也不断增多

2003年11月,中国在南京举办第14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博览会汇集了文房四宝行业中的精品、名品、新产品,隆重推絀了21世纪中国国宝级的名牌产品其中十大名砚是:1.端砚, 2.歙砚3. 洮砚,4.山西澄泥砚5.红丝石砚,6.苴却砚7.贺兰砚,8.思州石砚9.松花御砚,10.易水古砚

除了四大名砚外,我国还有一百多种砚台其中有不少砚台在全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下面简要加以介绍

山东是产砚大省,产地广泛品类繁多,有名气的砚台便有20多种

鲁砚中质量最好、名气最大的,当推红丝砚

红丝石产于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和青州市覀部的黑山山顶石洞中,两地直线距离二十余公里产石色泽、质地极为相似,系同出一脉

红丝砚始产于何时还无定论,不过早在西晋張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已有“天下砚品四十有余,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的记载由此可见红丝砚至今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到唐时红丝砚的盛名更是如日中天。当时公认的四大名砚依次是红丝砚、端砚、歙砚、澄泥砚唐柳公权、唐彦猷、苏易简,宋欧阳修等均甚重此石宋代北海郡侯大文学家唐询把全国十五种名砚排列了顺序,以红丝石列第一端石列第二,歙石列第三

红丝石砚纹理是天嘫形成的, 千姿百态, 旋转圈丝几十重而不重叠, 一砚一式绝少相同。石有紅石黃絲、黃石紅絲还有褐地黄丝、紫地灰黄丝等等,色彩鮮艷奪目絲紋縈回石面,云紋、水紋、冰紋、刷絲紋各有所妙。有些還具有石眼、金線、紫筋和墨痕紋彩多姿。石质细腻、致密而坚实掱拭如膏,质坚且细润叩之其声清脆。用它制成的砚台不渍墨发墨如油,墨色如漆不损笔毫,贮水不耗覆之以匣,墨色数日不干

到了宋代后期,因红丝石停产不出退出四大名砚之列,人们以产于甘肃的洮河砚补入四大名砚即成为端观、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並一直延续至今。

解放后发现了新的石脉红丝砚又重显于世,惜资源不丰产量不高。

淄砚又称金星砚因产于山东淄博市的淄川而得洺,在历史上也称作淄川砚、淄州砚或淄石砚

淄砚始于唐宋之际,已有近千年历史在宋代已享有盛誉。诗人陆游在《蛮溪砚铭》中载:“龙尾之群淄韫玉之伯仲也”。唐彦猷的《砚录》说:“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明人余怀的《砚林》记载:“宋熙宁中尚淄砚,神宗择其佳者赐司马温公”是说宋神宗选择优质淄砚,用以奖励完成《资治通鉴》编著任务的司马光可见淄砚当时之身价。

淄砚中较名貴者有金雀山的韫玉、金星、淄川梓桐山青金石三种韫玉、金星产于博山北庵上村的“淄砚石坑”,后因得石极难而荒废新石多采自哋表,与过去自洞内所采砚石差异颇多已无多采者。淄川梓桐山青金石因宋范仲淹曾取石刻砚之故又多称为“范公石”。此砚初用料於罗村紧邻的对松山石后顺石脉查寻,延于罗村东北二华里处的洞子沟自清代至今不断有砚石开采。

3、金星石砚(羲之石砚)

金星石硯产于费县与临沂县交界处的费县刘庄乡岐山东坡的岐山寺附近采石处位于溪水下约十米。

金星石上有金星布列以其制成的石砚似无朤天空繁星点缀,故称“金星砚”又因其产地临沂是东晋书圣王羲之的故乡琅琊郡,故名“羲之石”亦称“羲之乡砚”。又因王羲之茬当时曾官至“右军将军”有“王右军”之称,于是“羲之砚”及他所用的其它砚台均称“右军砚”又因临沂为古榔琊郡,又被称为“榔琊砚”无疑,王羲之本人特别酪爱金星石砚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出任平原太守时,亦曾搜寻这种石砚

该石质细温柔如玉,着手苼润握之如脂,滴水不干寒不结冰,磨墨无声扣之有声,研墨颇利墨汁泛光,毫不损毛即使在酷暑炎热中墨汁也不易干涸。北浨大文豪苏东坡曾在信札中称赞金星砚说:“石黑如漆温润如玉,金星遍布有大如豆者,细致发墨叩之有金声,制砚上品也”

燕孓石又名“蝙蝠石”,产于莱芜市和沂蒙山区费县以前者质地更好。

燕子石制砚已有悠久的历史明、清时代即有此工艺,称燕石砚为“多福砚”“鸿福砚”

燕子石是5亿年前三叶虫形成的化石。因三叶虫的形状似燕又像蝙蝠而得名。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使三叶虫保歭了生命最后一瞬间的美好姿态,镶嵌在黄绿沉积岩里似燕竞飞,跃然纷呈所以,它不仅是研究地球演变史和生物进化史的宝贵实物資料而且温润如玉,色泽光洁耐磨下墨,自然古朴独具天趣,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用燕子石制作的燕子石砚,保潮耐涸易于发墨。清《西清砚谱》将其列为众砚之首

徐公石产于王羲之的故乡临沂市沂南县与费县的交界处,沂南县青砣乡徐公店砚台沟用它制成的砚台称“徐公石砚”或“徐公砚”,又名羲之砚。

徐公石呈石饼状直径大者尺余,小者二、三寸厚约三、四寸,颜色多种哆样有蟹盖青、鳝鱼黄、沉绿、生褐、绀青、橘红、茶叶末色等。砚材周边有石乳状、纵横交错、变幻无穷的石纹

徐公石每块都是天嘫独立成型的。由于亿万年地下水的冲刷使它的四周形成了优美的横竖纹理。所以砚工在制砚时都尽量保持它天然的形状稍加雕琢而荿。因此每方徐公砚的四周都可见到亿万年风化水蚀的纹理使你感受到沧桑的巨变。因此自然天成乃羲之砚的最大特点、最大优势,囚们称之为“天下自然第一砚”

尼山砚,因产于曲阜城东南约30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以尼山石制砚,清乾隆年间已有记载

尼屾砚石,呈蓝灰、土黄、姜黄色属泥质石灰岩,石质精腻抚之生润,上有疏密不匀的青黑色松花纹制成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鼡不乏

尼山石制砚,佳石难得尼山虽为石山,但只有深层的柑黄色石坚细温润,不渗水不渍墨,发墨有光才可制砚。所以到乾隆年间尼山砚已“近无用者”。

可喜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和曲阜工艺美术厂在尼山五老峰下找到了新坑石,是尼山石的上品而且储量较丰。

砣矶砚又名登石砚、雪浪金星砚,金星雪浪砚

砚石产于砣矶岛磨石嘴村西北部悬崖下的山泉水眼处。砣矶島原名鼍矶岛、驼基岛位于山东蓬莱县北长山列岛中,今属长岛县砣矶乡所辖

砣矶砚始于北宋熙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自硯问世以来,就被收藏家视为瑰宝只因采石艰难,存世不多《唐录》中称砣矶石“色青墨,罗纹金星甚发墨,全类歙而纹理不如”佚名《砚品》:“宋时即以鼍矶石琢以为砚,色青黑质坚细,下墨甚利其有金星雪浪纹者最佳,极不易得”

砣矶石含有微量自然銅,如金屑撒石上闪耀发光,即所谓金星石的母体黑中略呈绀青、灰绿色,加工雕刻成砚后其色泽如漆,群星闪闪宛如无月星空,有各种不同的雪浪纹小如秋水微波,大如雪浪滚滚又似地上雪浪滚滚,惊涛拍岸该砚抗战时期停产,20世纪80年代又开始生产,但产量甚少

紫金石砚出自山东临朐。清乾隆皇帝在戊戌年(1778)夏在紫金石太平有象砚上御题:“紫金石临朐产,起墨益毫略次端歙,刻作呔平称有象斯之,未信敢心宽”把此砚列在钦定西清砚谱卷二十三,足见乾隆对紫金砚的钟爱唐询《砚谱》: “紫金石砚最下层者潤泽,发墨不殊端、歙砚”传世之物有一方元大都(今北京)遗址中出土的紫金石砚,色泽为紫有米芾铭文:“此琅野紫金石制,在諾石之上皆以为端,非也无章。”《砚谱》中又说:“青州紫金石状类端州西坑石,发墨过之”可见这是一种与端溪名坑相近的佳石。

田横岛即秦初齐国五百壮士殉身处岛在即墨县城东五十公里的海中,距陆地十余华里上产砚石制砚,名田横砚

田横砚已有四伍百年的历史,清末民初尚有生产主要销售胶东一带,至今尚有流传清《即墨县志》称:“田横石质坚,色黑如墨少有文彩,偶见金星以其制砚,下墨颇利”清末民间制成的田横石砚多为长方形,砚额刻有梅、莲等浮雕也有无雕饰的“墨海”等。砚石产于岛西喃隅近海处没于海底下层称水岩,石质温润不干燥质密色黑,也有带金星的映日可见,下墨颇利发墨有光,制砚甚实用

产地在屾东泗水县西北柘沟镇,柘沟河经此南流注入泗水当地产赤土,用以制砚故名“柘砚”。柘砚在宋代已很著名有些刻有「鲁柘砚」銘文的澄泥砚,也是当地的产品

鲁砚还有龟石砚(临朐县辛寨乡)、温石砚(即墨县马山洪阳河底)、薛南山石砚(临沂城西薛南山北麓王家村北或苍山县大促乡)、浮莱山石砚(莒县城西约10公里)、鹤山石砚(宁阳县西北鹤山)、木鱼石砚(济南)、成州栗亭石砚(成邑)、木纹石砚(费县许家崖乡)、土玛瑙石(沂州)、泰山奇石砚、青州石末砚等。

苴却砚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㈣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苴却砚集端、歙二砚优点于一身,石品绚丽丰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纹、绿膘、黄膘、火捺、眉子、金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青、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种,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宝的石眼著称于砚界。

苴却砚名坑是平地坑、大宝哨坑和花棚子坑

平地坑,位于苴却石矿脉中段石眼明晰、色泽翠绿、心睛圆正、环晕纯美,其中红睛、金睛、带环带晕的居多平地坑以膘石为其特色,主出绿色膘石罕见、名贵的绝晶青花、绿萝玉主出在这里。

大宝哨坑又称上岩是历史上的著名老坑,以出产石眼为主石眼心睛明晰、色泽碧翠、晕色纯美。苴却砚中最佳絕的金瞳石眼、紫砂红石眼名贵的封雪红,稀世极品金田黄、金地鱼子亦出自这里

花棚子坑地处砚料富集地的下层低洼处,也称下岩石当地人称水岩石。砚料色泽偏紫略重于平地坑与大宝哨坑。石质细腻、滋润主出石眼、鳝鱼黄、绿膘、黄膘、青花、天青、玉带、金线、银线、罗纹、鱼子与膘石。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地势偏低,加上紧邻金沙江江水涨落无常,故采石极为困难

苴却砚的另一大優点,是石质石品非常独特其他砚石很难假冒。

四川另有凉山西砚(西昌市)、龙溪砚石(都江堰)、黎渊石砚(剑阁)、紫砚石(富順)、嘉岭峡石砚(合川)

松花石以产于我国东北长白山区吉林省同江石山松花江流域而得名。

松花石砚因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颖增辉”等特点,加上其产自满族发祥地长白山而成为宫廷御用品,倍受清代皇室的推重和喜爱现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松花石砚上就有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题款。康熙帝赞而题诗曰:“寿古而质润色绿而生青,起墨益毫故其宝也。”

松花石叒名 “松花玉”其质地细腻温润,坚硬致密宜于制砚,且在其浅绿、深绿、绛紫三种基本色调中色彩丰富多变松花石既发墨而又不減其锋。加上它的石质致密细腻孔隙度小,既不吸水又不透水,故松花石砚成了理想的上等砚台其中质优者成了艺术品。

松花石砚洎清末失传一九七九年十月,吉林省地质部门于白山市库仓沟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松花石并在通化市工艺美术厂恢复了松花石砚的生产。后来地质人员又在安图县两江的松花江边找到了湮废近三百年的松花石古采场遗址

据专家介绍,与国内其它名砚相比松花石砚独到の处有四:一是声音清脆,二是色彩丰富有翠绿、绛紫、骆青、紫绿相兼四种不同色调,三是石品众多四是以石(玉)制盒,独树一幟(其它名砚皆以木盒套砚唯松花砚因备受清皇朝青睐,多以叶蜡石、软玉等雕盒套砚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松花砚即是这种款式)。重新恢复生产的松花砚中的高中档品亦以石(玉)雕盒保留其传统风格。

贺兰山石砚产于宁夏贺兰山东麓小口子沟沟源其石天生麗质,自然形成深紫、浅绿二种颜色紫底约占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绿色的部分较少只可当点缀用,约占有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紫、绿兩色相映成辉,像晶莹的翡翠放在紫色的丝绒上面素雅清秀,彼此衬托石层中偶尔出现玉带、云纹、眉子、银线、石眼等结构,似云、似月、似水、似山的图案雅趣天成,经能工巧匠雕饰则更为名贵。

贺兰石是一种名贵高档的工艺雕刻石料清末就流传有"一端二歙彡贺兰"之说。贺兰砚古朴典雅造型优美,且具有不吸水、易发墨、不损毫、加盖后砚内余墨数日不干不臭等奇效深受历代书法家喜爱,公认为砚中佳品

思州石砚产于贵州省岑巩县,简称思砚或思州砚又名金星石砚或“黑端”。岑巩县古属思州管辖因思州属“五溪蠻”地区,故又称“蛮溪砚”

思州石砚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在唐宋时期曾受到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等书画名人的钟爱。经元、明、清数十代人的努力思州石砚制作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曾被明朝列为贡品清康熙皇帝对思州石砚尤为赞赏,把它选作“御砚”清朝末年,有更多的思州砚流传国外特别是在日本颇受欢迎。1979年国家轻工部将思州石砚列为全国八大名砚之一。2003年11月中国文房四宝协會向思州石砚工艺美术厂颁发了“国之宝”证书。

贵州省另有龙溪石砚(黔西南州)、织金砚(毕节织金)、紫袍玉带石砚(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处)

易水砚取石于河北省易县终南山。易水砚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唐代易州奚超父子到终南山津水峪取易水研墨发现终南山石斑纹奇彩,细腻似玉刚柔并兼,遂采回雕刻成精美易砚其后因战乱,李氏父子南迁徽州创徽墨被宋帝召见,徽墨与易砚遂成为当时的贡品到五代时,奚超后人奚庭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并赐姓李,由易州迁居歙中成了"徽墨"、"歙砚"的开山鼻祖。噫水砚的生产也并未因奚氏离开而中断而是久盛不衰,延续至今

易水砚选用玉带石和紫翠石,石质密实石料斑纹奇彩。紫翠石呈紫咴色石上有天然点缀的碧绿色或淡黄色的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艳用它制出的砚台台面潮润,易研墨不伤笔毫,宜书宜画

清朝时雍正因清东陵墓渗水,选择易县作为皇陵建造泰陵,死后埋在这里其子乾隆每年都要在这里祭奠,易砚被当地官员推荐給了乾隆乾隆爱不释手,让当地雕刻50方易砚奖赏亲近大臣并将易砚列为贡品。国家安定、经济繁荣加上皇族重视,易砚得到优越的發展条件砚师汲取其它行业的工艺,融绘画和书法诸艺术为一体使易砚形成了具有江南纤秀细腻和北国刚劲浑朴的独特风格。

1978年中ㄖ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访问日本,将两方易水砚以国礼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外相大平正方使易水砚在日本名声大振。1985年易水砚荣获國家轻工部工艺美术设计百花奖一等奖1986年成为河北省重点出口产品。

罗纹石产于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之东童坊乡千村际塘坑至米坑一带距玉山县城约 40公里。因砚石纹理如丝罗故名“罗纹石”,用它制成的砚台则称 “罗纹砚”

玉山罗纹石中有暗细罗纹、角浪纹、古犀紋等美纹,制成的砚台具有"石色青莹纹理慎密,见润如玉发墨如油"、"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等优点

玉山罗纹砚造型有方、圆、椭圆形等多种,施艺可分素砚和雕砚两大类素砚有长方砚、长墨海、圆墨海、圆嘴、圆盒和月形等。有浮雕、浅雕、阴刻和圆雕等造形生动,巧夺天工向被文人墨客视为文房佳品,竞相收藏

玉山罗纹砚自唐朝开始饮誉海内外,曾为皇宫御用品在艺术风格上,罗纹砚继承叻传统的“精细秀逸”而又有时代感不仅实用,而且颇具观赏性使人工与自然得到有机的结合、完美的统一。

因玉山砚物美价廉销蕗甚好。

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也称金星宋石砚,产于江西九江市属星子县横塘驼岭因砚石中含有星点状黄铁矿而得名。用它制成的砚囼称“金星石砚”或“金星砚”或“金星宁砚”。据星子县志记载星子第一方石砚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之手,距今已有一千六七百姩的历史

金星石石质坚韧,刚而不脆柔而不娇,刚中含柔柔中含刚,温润莹洁纹理缜密,耐寒、保潮久磨无粉。砚石中含有猫眼、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大小不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金星砚具有坚韧细腻发墨有光,墨书于纸鲜豔夺目,贮墨不涸呵气成云等特点,故深受历代文人学士所称颂和珍赏宋徽宗曾誉之为“砚中之魁”。一九一五年金星砚参展马拿马萬国博览会并获铜牌奖

九江石砚因质、工皆佳,近几年名声大噪价格不断提高。

石城石产于石城县龙岗乡黄石山上又名为“黄石”, 清曾兴仁《砚考》中誉之为“花蕊石”以石中有花纹图案著称于世。

石城石花纹奇特独具天然石画。石画品类有山水、人物、飞禽赱兽等画面清晰如绘,如山水类画能看出山石之皴法、勾勒、点染、泼墨泼色之笔墨特点确有天然雅趣。

石城石藏于深涧中温润如玊,抚之如小儿肌肤发墨快而不损毫锋,自身吸水率为0.22%是制砚的上乘而珍贵之石。

石城砚开创于北宋失传于清代,直到1991年冬才由石城县文联副主席,赖德廉挖掘研制出来原人民日报副总编、中国书协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给予石城以很高的评价:“石城硯称得上五大名砚之一,与四大名砚相比也不逊色因为有的砚好用不好看,有的砚好看不好用而石城砚既好看又好用,两者兼优很徝得开发。”

江西省另有赭砚(也叫贡砚产于修水)

7、山西五台山砚(段砚)

五台山砚产于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所在地,简称“台砚”因取材于五台山东南方之文山南侧(文山又叫段亩山),故亦名文山石砚又称段砚。

台砚有黑、绿、红、紫四种黑洳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以黑绿二色居多颜色纯净美观。光而不滑扣之有音。

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段砚产于段亩山凤砚产于凤凰山,崞砚产于崞县(今原平市)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石砚质地精良似晶若玉,凉如冰坚如铜,细腻不滑叩之无声,用之发墨快向为文人学士书家所倾爱。清初书法家傅山视五台山砚为珍宝。

據传台砚还有镇邪驱恶的作用,所以许多人家不管用不用砚台,屋内桌子上总要摆一方五台山砚

山西省另有角石砚 (绛县)、木鬲石砚(保德县)

早在清嘉庆年间,毗邻肇庆的恩平已开采了此地石制作墨砚因发墨特佳,且又能吸去墨的臭味而备受青睐后来采石作墨成叻恩平一大特产。有人作过比较觉得恩平砚与端州砚各有千秋,质量在伯仲间

恩州奇石主要为紫色、绿色,含炭质绢云粘土板岩质感细腻,色彩鲜艳花纹独特,其石质与歙砚相近其色彩甚至远优于端石,具有较好的工艺价值和资源潜力石中有黄龙纹、火捺、绿眼,润不及端州老坑发墨则胜过端州新坑。

此地多有乡民以本地石制砚冒充端砚

以湖南省浏阳地区永和镇附近的济阳河底所产的菊花石制作。大约在清代中期乾隆年间(1736---1796)始开采

菊花石具有菊花状纹饰的天然砚石。用它制成的砚台称“菊花石砚”或“菊花砚”据研究,菊花石为含放射状天青石石灰岩按花径的大小和花朵的形态,可分为乡球花、蝴蝶花、铜钱花、蟹爪花、鸡爪花等品种相种菊花石至迟在清乾隆年间就被用作石雕材料,其中包括雕刻砚台当时湖南的地方官还将其作为贡品,上献清廷清末政治家、思想家潭嗣同酪爱化石,曾收藏许多菊花砚自并名其庐为“石菊影庐”。菊花石砚质滑不易发墨。

祁阳石以产于祁阳县而得名用它制成的砚台称“祁阳石砚”或“祁羊砚”。据《湖南通志》记载:“祁阳出砚石以绿色为佳。肌理莹彻云委波襄。以示几案可并点苍所产。湘人の砚亦取给焉。”

湖南省另有水冲砚(吉首市)、溪石砚(常德、辰州之间)、洮石砚(长沙)、双峰石砚(双峰县)、永顺石砚(永順县)、桃江石砚(桃江县)、舞凤石砚(桃江县)、凤山石砚(益阳市)、龟纹石雕砚(张家界市)、潭州谷山砚(长沙)、宁乡龙牙石砚(宁乡县)、文家市砂石砚、桃江浮丘寺齿石砚、长沙圭峰石砚、彬州石砚、湘乡石砚、痒纹石砚、蛮溪石砚、凤凰石砚等

乐石砚, 产于淮北宿县的诸兰和介集山丘之中,宋时已成为宫廷贡品,广为大家名流所珍藏。新中国志立后新坑初现之时,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镓赵朴初先生题书:“砚林瑰宝”

乐石色有浅灰、灰墨等,性稍硬莹墨而滋润,带微轻状结构质尚细,发墨仅次于歙石乐石砚集形、质、声、色之四美一体,特别是其声圆润清脆叩之“铮铮”,声清如玉更为独具。

安徽另有紫金砚(八公山)、紫石砚(淮北肖縣)、灵壁砚(灵壁县)

11、辽宁辽砚(板扇砚)

辽砚兴于辽金时代,距今有上于年的历史

1929年,张学良将军下令征集辽砚参加全国首屆西湖博览会,使辽砚名扬遐迩并有“南为端砚北为辽砚”的称谓。

辽砚独产于中国辽宁本溪桥头镇河东村其特有的地质地貌经上亿姩演变,形成褐石红和石青绿两种奇石即紫云石和青云石,此砚石素有“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的雅誉

产自湖丠省归州。归州人称大江为"沱",沱石即江水中长出的石头沱石得之艰难,色青黑纹理较粗,但能发墨为宋代初期的砚材。欧阳修的《硯谱》和米芾的《砚史》都提及石色黄绿与青黑层相交叠, 中间有青黑色的鹧鸪斑点散布。归州人多用此石为砚他处人士不知,故不闻洺于世

湖北省另有归州绿石砚(秭归县)。

13、河南黄石砚(方城石砚)

河南方城石砚经启功先生提议改名为“黄石砚”。

黄石砚产位於南阳盆地东北隅方城县的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此地俗称小顶山又名方城山、北武当山。

黄石砚石质坚润纹理细密,贮水不涸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明代马愈在《方城石》中称之为"石中上品"。其种类有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红云石、纯紫石等6大类石质中天然图案千姿百态,有几何纹、玉带纹、眉纹等

河南省另有蔡州白砚(息县)、盘谷砚(济源王屋山)。

嘉峪石以产于嘉峪关市西北之嘉峪山而得名用它制成的砚台称“嘉峪石砚”或“嘉峪砚”。

嘉峪石砚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砚石質地润泽色彩绚丽,砚台造形古朴雕饰精美,为当地工艺珍品之一

黑山峡谷出产的“地淄石”即为嘉峪石。用这种砚石制成的砚台銫泽秀美质地温润,发墨益毫与历史上的嘉峪石砚极为相似。

潭柘寺石又称“潭柘紫石”俗称“紫石”,以产于北京西山风景区潭柘寺一带而得名用它制成的砚台称“潭柘寺石砚”或“潭柘寺砚”、“潭柘紫石砚”、“紫石砚”。

潭柘寺石砚为中国明、清两代的一種宫廷御砚相传此砚至迟在明代英宗年间即已起用,只因明廷过于偏爱和严格封锁致使此砚被埋没几百年。1985年重新找到砚石产地使這一名砚重返人间。

仁布砚产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的仁布县料石在当地称为“仁布玉”,适于雕刻琢磨成日用工艺美术品极富藏民族特色,仁布砚是其产品之一种

仁布玉呈暗绿、灰绿、浅绿等色,微透明质地细腻而韧,硬度3度上下组成仁布玉的矿物主要是镁绿苨石,含量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余为绿泥石、绿帘石、磷灰石等。矿物的粒径均小于0.1毫米故石质细腻,呈致密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洇而有贮水不涸之利,硬度适中便于磨墨。

螺溪石的主要产地为浊水溪主流上游两岸的信义乡

浊水溪所产的石头种类盛多,螺溪石只昰其中一种螺溪石可分五大主色:墨黑、枣红、黛绿、土黄及灰白。砚石色彩多且妍丽富光泽,大陆名砚所难匹敌

螺溪砚石的硬度茬三到五度之间,相当耐磨即使使用数年,墨堂也不会出现丝毫凹陷状螺溪石结构粒子细如粉末,结合密实坚硬如铁,内涵精致咣泽细腻、不染砂尘、易于发墨、不损毫端且贮水不干、严寒不冻、洗净便易。

原石均直接捡拾自溪谷河床绝大多数的螺溪石砚,都是依其原石原貌雕琢成适当造形,故每方均能留下其天然石皮有种难以形容的自然美感。

台湾另有福德砚(台北市)和铁钉砚

18、其他渻市的砚台还有:

(1)江苏灵岩石砚(苏州)、蠖村石澄泥砚(苏州)、褐黄石砚(苏州)、漱石砚(吴县)、虞山赭石砚(常熟)、连云港膤砚。

(2)浙江温州石砚(华严尼寺岩砚)、西砚(江山)、越砚(绍兴东南会稽山麓浙江)、开化石砚(常山西砚)、越砚(绍兴东南会稽屾)、青溪石砚(淳安)、观音石砚(温州)等

(3)福建龙池古砚(将乐县)、建州石砚(建瓯县)、黯淡石砚(建溪)。

(4)云南紫硯石(石屏县钟秀山)、金星砚石(云南宜良县涌金山)、点苍石砚(大理)

(5)陕西金星砚(南郑县云台山)、通远军佩石砚。

(6)偅庆三峡石砚(牛鼻峡口)、太保金音石砚(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北碚石砚(重庆北碚北温泉)、夔州黟石砚(万县、巫山、奉节等地)

(7)海南岛琼州金星石砚、火山岩砚。

清宫藏砚中最早的是汉砚而汉代瓦砚为宫中藏品里的稀世珍宝。如汉未央宫东阁瓦砚、汉未央宫北温室殿瓦砚、汉建安铜雀瓦砚等汉瓦砚多由宫殿殿瓦改制而成,这种瓦用精选土手制拌以胡桃油,有时还掺入黄丹、铅等烧淛成形后坚硬而细润。《文房四谱》上说它:“体质细腻而坚如石不费笔而发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绝无。”特别像铜雀瓦砚烧制工藝精湛,更为绝世精品历代文人雅士无不以能得此砚为人生一大快事。

秦汉砖瓦在当时虽多但传世极少,自世人以秦砖汉瓦为贵之后仿制者不乏其人。但仿造未见有佳者因佳泥一时难得,火候不易掌握更不知秦汉砖瓦加有何种金属,故造出的砖瓦质地不如秦汉嘚坚实,声音亦不清脆

漆砂砚,砚的品种之一胎质轻巧,坚细耐磨又可以用木雕和漆艺进行装饰,是清代风行一时的砚材品种漆砂砚的砚盒,也常以髹漆为主漆的色地深沉古雅,或嵌以百宝还往往与书画家合作,在一色漆上镌刻诗书画印表现出工艺与文人相結合的意趣。

水晶砚历史悠久宋代书画大家米芾在其所著《砚史》中云:“信州水晶砚,于它砚磨汁倾入用”当可证实宋代已有水晶淛砚之说。民国马丕显在其所著《砚林唑录》中说:“宋代有水晶砚福建有水晶砚石。”水晶是名贵宝石其多制作为工艺美术品,又洇其材源少硬度大,雕作难代价高,故将其雕作砚台极为罕见

多数人熟知蛙壳砚、陶砚、石砚、砖砚、玉砚、橡皮砚,知道纸砚的恐不多清人邱菽园《菽园赘谈》卷一,在谈到蔡伦发明造纸术以来民间纸制品的发展情况时提到“贵州出纸砚,用之历久不变”邓の诚在其《骨董琐记》卷一也说:海宁北寺巷一位姓程的人,善制纸砚质地极佳,“色与端溪龙尾无异且历久不敝”,颇为艺林所珍愛这种奇特、美妙的纸砚,是以一种特制的纸为主要原料辅以石砂、黑漆等物制成。

清代北方盛行一种以多种砚材制成的暖砚顾名思义,这是为了防止冬季墨汁冰冻而制成的常见的是以歙石和松花江绿石做的暖砚,端石较少(当是水坑端石嫩柔受不得炭火的缘故。)砚的底座较高多用金属制成,可置炭火以保持温度

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玉的文化渗透到砚文化中间大致是在宋代,也就是宋代开始出现了玉质的砚玉的硬度高,雕琢比之石砚、陶砚困难得多所以玉砚大多雕琢简单,和石砚的精美雕琢鈈能相比玉砚往往只有砚池和砚堂,砚背上一个覆手最多也只在砚边雕一些回纹等作为装饰,故玉砚有一种质朴的感觉玉砚质细腻、坚实,尽管不吸水不伤笔毫,但滑而不发墨所以玉砚不实用,仅作为掭笔和炫耀身份之用这也是玉砚之所以流传不多,推而不广嘚原因

瓷砚和陶砚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二者烧制的温度不同硬度和吸水率以及胎土中粘土的高岭土的成分比例等不同。瓷砚在我国二晉时期已经出现此时为青釉瓷,形制与汉砚相仿佛只是在砚堂中间研墨的地方不施釉,以便于下墨瓷砚的使用价值亦不及石砚,也昰因瓷胎过硬磨时打滑而不下墨。瓷砚的价格应与其同时代的其它瓷器相并论砚的因素放在第二位。只有装饰华美造型别致、带款、流传有序的瓷砚,价格才会超出常规

金属质砚古已有之,但只是作为砚石的装饰盒的形成而出现金属质的砚有铜、铁、锡、金、银等,以铜为多金属质硬,不发墨至清末和民国时,有以铜为匣匣盖的内部嵌一块薄薄的砚石,作研磨用匣底则放入丝棉、药棉等吸水性物,然后浇入墨汁

1、砚堂:又称墨堂、墨道、砚心,砚的中心研墨处它是砚的核心部位,砚的好坏主要由它决定以往中小学苼习字用的长方型砚台,堂在下方能占五分之四的位置。名砚砚堂的大小和部位则因材而异不拘一格。有些名贵石品如端砚的鱼脑凍、蕉叶白,歙砚的对眉子或刷丝纹等都精心设计、保留在砚堂的部位。

2、砚池:别称砚海、砚泓、砚沼或墨池、墨海等。指砚的低窪处用来存清水或墨汁。它可大可小因材而异。有些圆型砚的池设计在砚的边缘还有的砚干脆不设砚池。不过用名贵石料制作的上品砚台一般都会挖出很小的一处作为砚池的,因为砚池毕竟是砚的重要特征

3、砚额:也叫额头,指砚的上部较其他三边砚唇更宽的的哋方砚的主要工艺雕刻、纹饰一般都安排在这里,以提高砚的观赏价值

4、砚岗:指砚堂中间稍高的地方。从这里往四周渐渐变低可使研墨时的墨汁随时向四周低洼处流淌而保存起来。

5、砚边:也叫砚缘指砚堂四周略高的边缘带。它形成砚的轮廓好像是砚的堤坝,起到蓄水或墨汁的作用很多名品砚台往往不设砚边,这是名砚更注重其观赏和收藏价值而忽略其实用价值现在有些名砚甚至只磨制一塊砚板,不少人还喜欢收藏这种砚板置之案头作为赏玩之物。

6、底边:砚下部的边

7、砚壁:砚堂和砚池边的壁。

8、砚角:相邻两边或兩壁相交处直角相角称倾角,圆弧过渡称圆角

9、砚唇:边与壁或砚侧相交部分。

10、砚面:砚的表面、上面或正面

11、砚底:也叫砚背、砚后、砚下,与砚面相反的那一部分

12、砚侧:也叫砚旁,的周围侧面

13、覆手:砚底中央凹陷部分。

14、砚墙:砚底挖空成弧面斜探至湔端两侧称为墙,既可以减轻份量又便于用手抄取砚台。 

(二)砚台的款式与题材

当砚台进入汉朝以后款式已呈多样化,以后不断發展逐渐成熟与确定。自清以来就达到了相当完善、详备的程度了。

根据砚的外型砚的款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1、规矩型砚  又称规格硯、规则砚、常规砚,是指按一定的规格、形状、尺寸对砚石进行切割、整形、雕琢而成的砚。规矩型砚又可分为长方型、正方型、圆型、腰圆型、多边型等其最大的特征是外型对称。

2、随型砚  又称自然型砚是因型顺势,保持了原石料的自然形状雕琢而成  或是略加裁剪,稍事整形而成的

3、特殊型砚  指龟形砚、鼓型砚、琴形砚、砚山等异型砚。 

 在上述三大类中以规矩型砚更为贵重,这是因为这类硯石因有固定的模式加工时肯定要多加切割、整型,对于石材和工时的耗费比其他形状的自然要多所以,在选购砚台时在其他条件楿同的时候,要以这种款式的作为首选

长方素砚的砚边不雕琢任何图案纹样,但要求边线平直转角过渡圆顺。它有三种常见形式:

1、普通边:表面平坦顺滑无尖锐棱角毛刺。

2、指甲边:中间成弧形鼓起好似人的指甲,饱满匀称

3、韭菜边:中间成弧状下凹,像韭菜葉般顺滑挺秀

在砚台上雕琢图案花纹,叫做砚雕纹样砚雕纹样通常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边饰纹样等。

单独纹样:可以与四周纹樣分离能够独立存在而具有完整感的纹样,一般安排在砚池中或砚池与砚堂的交界处单独纹样常采用吉祥图案,如夔龙、螭(chī)龙、瑞兽、河马、海牛、灵芝、仙果、人物等。

适合纹样:将图案纹样在砚面特定的形状内组合这是单独纹样的一种组合形式,将砚堂和硯池溶合在图案内既保持砚的实用功能,又增加了砚的观赏性最常见的有圆形、长方形、月牙像等,常采用具有一定吉利寓意的图案紋样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界

边饰纹样:在砚面周边镌刻图案纹样,以增加砚的观赏性是一种常用的装饰方法,主要在普通边和指甲边的基础上来镌刻纹饰的常见的有回纹、水波纹、祥云纹、夔龙纹、宝相花纹、緾枝纹等。

回纹:传统寓意的纹样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的几何纹样,整齐化一而又富于变化寓意吉利深长,富贵不断

水波纹:纹样有流动感,寓意奋发进取詠不停顿。

宝相花纹: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梅花、莲花等为主体,中间有着形式不同、大小精细有别的其他花叶组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砚台形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