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现在的音乐榜单是什么看法?

最近的歌坛,频频“爆雷”!

国内某音乐颁奖礼上,相声演员张云雷拿到了“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奖”,相声演员拿到突破歌手奖,质疑声四起,乐评人丁太升怒批这是“突破华语歌坛的底线”。

事实上,张云雷的专辑销量不可小觑,他还冲击过其他颁奖礼上极具分量的“最受欢迎内地男歌手奖”,并且一度压倒其他实力歌手,一枝独秀、领跑全场。

说实话,我知道张云雷唱歌,但没想到他在歌坛上居然这么有分量。

去音乐平台看了一下,张云雷唱的歌大多数都是改编或者翻唱,自己的原唱作品两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

欲置人于死地,可“棒杀”,即打死对方;也可以“捧杀”,即用不停的吹捧,使对方在自我陶醉中完蛋——这是鲁迅先生教育我的原话。

肖战的数字销量成绩是4524万张,周杰伦的数字销量是792万张。这断崖式的销量,让人看了都忍不住咋舌。

有人忍不住为华语乐坛悲哀,周杰伦和林俊杰两个天王打不过一个肖战。但数据销量一口唾沫一个钉,实实在在,又让人无可辩驳。

此前莫文蔚、刘若英、毛不易、周深等24位歌手参与录制了11首作品,收录在名为《不完美人生指南》音乐合辑中。

合辑发起人荒井十一说道:“我们市场卖的是音乐,但第一考虑却不是音乐,这件事在本质上是有问题的。”

“第一考虑不是音乐”,那是什么?是数据。

如今的华语乐坛,想要证明偶像的人气和流量。“数据和销量”,才是最直接的体现。

肖战新歌销售额破亿创历史,在逆天数字背后,却也昭示着如今以“数据至上”的乐坛,到底有多虚伪。

新歌上线不到11小时,销售额超4000万元。一举打破歌坛超巨周杰伦2019年发行新歌《说好不哭》11小时600万张的成绩。

93小时35分,轻松破亿,成为全网销售量和销售额“双料冠军”。

不知从何时开始,数据为王,成了明星出圈的法宝。

现在的华语圈子,只有海量,没有精选。大家听的早就不是歌,而是数据堆砌出来的“成就”。

主持人白岩松曾说:“我认为,此时是华语音乐最烂的时代之一。华语音乐最好的时代是1975年到1995年这二十年”。

在没有海量的年代,每位歌手但凡能推出一首金曲、一张专辑,必定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良心打造而出。

在数据、打榜还没有成为主流的时候,音乐想要出圈,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质量过硬,经得起大众长久的评判。

想当年,如果买到一盘心仪歌手的磁带,不把里面的歌曲听上十几二十遍,都觉得是吃亏的。尽管听了无数遍,但在每一次听的时候,你仍然能够找到心动的点。

而如今的乐坛音乐呢?则更像是同一模板刻印出来的“乍看型”人造美女:一眼看过去,所差无几。如果将其解释为“如有巧合,纯属雷同”,只是这“巧合”未免多了些。

随着视频平台崛起、网络宣传渠道增多,涌现出大批的所谓的“音乐作品”。可是听了不到两分钟,难听,切换到下一首;还是难听,再切掉,周而复始。

可是这些歌曲,依然活跃在各个音乐平台、各大榜单上面。

此前“TMEA腾讯娱乐盛典”颁出了“年度十大金曲”,榜单一出,引来一片哗然,槽点满满。

看着这份榜单,除了个别歌手之外,大家甚至对歌手是谁都不知道,更不必提歌曲为何能成为“金曲”的原因了。

有网友曾做过一个“2018年度十大金曲和2019年榜金曲(内地)”的榜单对比。说实话,可能是孤陋寡闻,除了刷屏的《大碗宽面》,其他歌曲几乎不曾听过,但各位偶像的大名却是耳熟能详。

所以现在许多仍在传唱的经典金曲,大多都是十几二十年前流传下来的。就像近年来,虽然周杰伦屡屡被亏“江郎才尽”,被疑“不务正业”迟迟没有推出新专辑。

在饭圈打榜、控评、刷数据的系列操作下,海量歌曲被生生的推上了榜单。

就像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不明真相的听众,看到成绩斐然的数据,总归是会抱着“这首歌到底有多好”的好奇,去一探究竟。

谁知听后发现,根本是“德不配位”的音乐,怎么会再有信心去相信数据、相信歌手、认同音乐。

这种情形倒让人想起周星驰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一幕:远看明明是婀娜背影少女;近瞧转头却是挖鼻如花。

然而事实却是,他们火的有多快,被取代的就有多快。

短视频平台发布了“数据报告”,其中“最受欢迎背景音乐Top10”中,早已不见那些奉上了令人咋舌高数据的“神曲”。

数据高低排在前,歌曲质量靠后站。在华而不实的数据掩盖下,乐坛只会越来越虚伪。毕竟,音乐本身好不好,歌手说了不算,听众没有选择权,“数据”才是老大。

长此以往,实力歌手看不到希望,而听众们也失去了听歌意愿。这样下去,专心做音乐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数据至上”的现状,助推数据野蛮生长。乐坛整体在周而复始的“自欺欺人”中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还愿听到好音乐,只能期盼乐坛返璞归真,不以数据论品质,好音乐才不会消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大音乐软件排行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