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台每周日21:10播出的华山日接待量最多是多少论鉴看不到都在演人世间为什么看不到? 何时恢复节目

2023-03-05 09:50 来源: 顾维乾
原标题:历史上熟知二十四史的人都很强大?是的很强大,因为读完就是胜利
“历史上但凡通览和熟知二十四史的人都很强大?”这句话不应该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因为这只是对事实的陈述。
要解释这句话要搞懂几个问题:1、历史是什么?历史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2、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历史;3、二十四史是什么?4、为什么历史上但凡通览和熟知二十四史的人都很强大?
1、历史是什么?2、历史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
历史可以说就是“人生”,历史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全部人生,也就是祖祖辈辈全部人生的“经验”。也即是说历史本身,就是我们祖辈整个人生已往的经验。
而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人生”。
正因为是“人生”,所以历史就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也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核心所在。
历史并不是对流逝时间与悠长过去的重新再现,也不是对历朝历代宫廷权谋或是帝王将相的钩沉,而是要提供一种所谓的精神秩序,为过去所发生的的事赋予意义,为现在所发生的事确定精神上的坐标,为未来所发生的的事勾勒大方向。
历史可以帮助一个民族立足现在,通过过去,看到未来,它会用过往的人生来告诉一个民族,究竟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应该到哪里去。
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民族;所以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有民族的存在。
历史是一个民族对过往人生的自我意识的阐述与表达,为一个民族提供文化与精神上最为根本的精神凝聚力,使其能够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依然前行。它是一个民族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每一个个体所认同的共同基础。
在某个意义上来说,历史承载着文化,而文化、历史承载着民族,所以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一个民族的精神。
2、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历史
这中华民族的过往人生,经过我们祖祖辈辈们文字的记载,或者保存下来有许多以前遗留下来的东西,最多的是古器物,使我们后辈们,可以根据文字或者其他古器物来了解,来吸取过去的经验,了解过去的人生,这就是“历史材料”与“历史记载”。
我们凭借这些厚重的材料和记载,来反看历史的本身,然后根据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我们的将来,这就是“历史知识”。
历史不仅保留在人类已往的经验上,还要观察了解全部的人生,来求得其中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我们才能成为一种恰当的历史记载。
史学就是保留人生经验,发挥全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以传诸后世,使后世人能根据这一番人生经验,来作为他们的一种参考和指导的一种载体,而二十四史是史学最为权威的一套书籍。
所以所谓历史就是人生的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漫长“人生”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
3、二十四史是什么?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里,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就算按照西方衡量文明的标准来计算,从公元前十几世纪的良渚文明和殷商文明来算,至少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指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这二十四部史书,总共有大约4000万字(全是文言文),分为3249卷。记载了从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到明朝末年(1644年,清朝正史还未编完)共4000多年的历史。
这些正史虽然很多不尽完美,但是瑕不掩瑜,依然是保留了明朝以前包括明朝的历朝历代王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的最为珍贵的文献材料,也是研究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的最宝贵资料。
4、为什么历史上但凡通览和熟知二十四史的人都很强大?
二十四史太浩瀚了,这二十四部大部头史书一共大约有4000万字,还全是文言文,读文言文的痛苦估计所有上过学的中国人都深有体会。
作为一个普通人,每天读上1万字的文言文,已经非常了不起,然而就算天天坚持,也要4000天读完,也就是11年左右,这还只是通览一遍,要是熟知,那么至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读几遍,那至少要三四十年。
不说其他的,单单三四十年的坚持,就可以淘汰99.99%的读书人,这种人的性格一定是异常坚毅、非常有耐心的人。
何况“读史使人明智”,史书本身有一种让人理性睿智的力量,熟读历史几十年,这种人不仅性格坚毅有韧性,还十分理性睿智。
这样的人一定非常强大,在全世界都是属于佼佼者。
比如某小学教员,前前后后将《资治通鉴》读了17遍,对二十四史也是非常熟悉,而他也是全世界最为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山日接待量最多是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