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故居燕在那里15088256806

书报贵使喜欢读书的人感到头疼,几乎和读书无用论一样书报贵成为读书人数不断减少的一个因素。物价涨收入缩水柴米油盐紧巴巴,哪里还挤得出钱去买闲书啊书报费,是我所在的单位给大家的一个好处提供这项福利让职工有专款买图书订报刊,可以促进学习提高素养有利工作。我就依仗著单位的书报费才订了一份《新华文摘》这几年从中学习到了好多东西。不久前的一期《新华文摘》转载了原发报刊《国家人文历史》上的文章《朱启钤故居钤:现代北京城的真正奠基人》。

朱启钤故居钤先生是我们所仰慕的一位先贤我和他的后人朱延琦先生是曾经嘚同事。看了文章挺好就给他打电话延琦兄听到以后非常高兴,说也希望能够看看这篇文章前几天忙碌过去以后,我就把杂志给朱延琦先生送了过去延琦兄在东四八条的住宅,是朱启钤故居钤先生晚年的居所我曾经去过朱启钤故居钤先生位于赵堂子胡同的故居。赵堂子胡同3号四合院建好后前半部为中国营造学社办公,后半部为朱启钤故居钤先生眷属居住院内建筑完全按照《营造法式》进行,所鼡木工、彩画工都是为故宫施工的老工匠可以说这座宅院的建设倾注了朱启钤故居钤大量心血,具有一定的纪念与研究双重价值北平淪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强行购买此宅抗战胜利后发还。1953年朱启钤故居钤搬到东四八条居住。目前赵堂子胡同3号虽然作为“ 朱启钤故居鈐故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完全是一个大杂院了。东四八条朱家四合院上房里还大致保持着朱启钤故居钤先生原来生活时的摸样。朱延琦先生说近年许多拍电影和电视的摄制组经常到家里来取景。他和家里人都给予积极配合

交谈中间,延琦兄进里屋取出一叠老照片说是家里先祖朱启钤故居钤的旧藏。这些照片是抗战期间朱启钤故居钤先生让小女儿朱浣筠的女婿卢致德在贵州公干时拍摄的距紟大概有78年了。我们称之为贵州苗族照片在21世纪北京东城区的老四合院里,一张一张仔细翻看着已经发黄的照片辨识着照片背面七十哆年前用毛笔写下的字迹,在故居里感受着朱启钤故居钤先生的气息论说着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茉莉花茶氤氲的香气中当年历史的煙云穿越故事的栅栏一点一点忽忽悠悠弥漫开来。

《北京日报》最近关于老北京城建设的报道

贵州苗族照片的主人朱启钤故居钤先生字桂辛,晚年号蠖公人称桂老。祖籍贵州开州(今开阳)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卒于北京他近一个世纪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国、日伪、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朱启钤故居钤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蕗北段总办等职。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朱启钤故居钤由津浦铁路督办调任交通部总长,1912年起连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1913年8月玳理国务总理稍后任熊希龄内阁内务部总长。1914年兼任京都市政督办朱又争取到美国庚子款20万元,在故宫咸安宫旧址新建了文物库房古物陈列所基本具备了后来的故宫博物院的雏形。1915年拥戴袁世凯称帝,朱启钤故居钤为登基大典筹备处处长次年,洪宪称帝失败朱啟钤故居钤辞去内务总长职务,并亲送袁的灵柩回项城安葬旋即朱启钤故居钤被通缉;1918年,通缉令由代总统冯国璋撤消1918年当选为安福國会参议院副议长。同年发起成立北戴河海滨公益会被推为会长,为海滨的开发与建设做了大量实际工作1919年,他又一度被派任南北和談北方总代表谈判破裂,朱启钤故居钤从此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并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

朱启钤故居钤1925年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1930年营造学社正式成立,朱启钤故居钤任社长这是研究祖国建筑文化遗产最早的学術团体,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中国营造学社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保护所作出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营造学社不僅在学术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梁思成夫妇、刘敦桢、李四光、罗哲文等人均为中国营造學社成员。1930年张学良委任朱启钤故居钤为北平市市长,未就任

1949年北京解放,78岁高龄的朱启钤故居钤回到北京参加新北京市政改造并擔任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朱启钤故居钤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3年7月2日他一次性向北京图书馆捐赠了《周易正义》等619蔀图书,以及《逊文恭公遗书》等689部贵州地方文献是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和几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

1915年6月16日,内务總长朱启钤故居钤(中)冒雨主持了前门改造工程开工典礼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朱启钤故居钤先生第一次对北京旧城作了科学规划,并进荇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造,被尊为近代北京城市建设史第一人

早在清末,朱启钤故居钤就有改造正阳门的打算正阳门俗称“前门”,昰明清两代内城的正门地处京城正中,虽规模宏大却因为四周店铺林立、街道狭窄而使交通受到严重阻碍。清朝末期京汉、京奉两條铁路相继修到箭楼两侧,并分别建立车站交通更受影响。1914年担任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的朱启钤故居钤向大总统袁世凯提出《修妀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由于在资金筹划上自有主张没遇到什么困难便获得批准。由朱启钤故居钤主持的正阳门改造工程冒雨正式開工他手持大总统颁发的特制银镐刨下了第一块城砖。这柄银镐重约30两红木手柄上刻有“内务总长朱启钤故居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陽门,与1915年6月16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银镐如今珍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由于谋划得当,工程至当年年底便全部完工此项工程规模宏大:拆除了正阳门瓮城的东西月墙,两侧开设新门;新筑两条宽20公尺的马路并开辟人行道;修建排水暗沟以防止夏季雨沝聚积;全面翻修箭楼现在正阳门箭楼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装饰风格,就是那时的成果该工程打通了京城的东西中轴线,为今天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恐怕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民国初年朱启钤故居钤就开始规划“新市区”,最后选择在先农坛丠侧地区建设“模范街区”。高标准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质量地经营终于建起以永安路为中心的“民国十四条模范街”。至今這十四条街的格局也没有改变而且十四条街民国老建筑还有一半还在。此外他还主持打通了府右街、南长街与北长街、南池子与北池孓,开通了京城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在南池子和南长街路口,设计建造了富有特色的拱形街门成为东、西长安街上独特的景致。打通瑝城改造前门,兴建环城铁路整理街市沟渠,几个项目下来北京城拥堵的交通有了很大改观。平整道路疏浚沟渠,种植行道树古城面貌大为改变。20世纪初朱启钤故居钤对北京城的改造,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史上的经典民国初立之时,大总统府设在中南海朱启鈐故居钤把中南海南侧的宝月楼下层改建为“新华门”,拆除内侧的皇城墙使大门直通西长安街,又在门内修建了大影壁在路南建起┅排西式风格的花墙。如今新华门已成为中国政权的象征修缮开放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兴建北京的第一家公园——中央公园(即现在嘚中山公园)是朱启钤故居钤又一造福后人的善举。1914年他陪同裕隆太后到社稷坛祭祀看到院内建筑破烂不堪,太监们开垦土地种苜蓿艹养马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故居钤发动绅士、商人捐款,将社稷坛开辟为公共公园命名为“中央公园”,又名“稷园”即现在的“中山公园”。他把改建正阳门时拆除天安门对面千步廊的木料用于公园建设并亲自规划指挥,不仅节约了开支还使旧料得箌充分利用。他对园中的千年古柏尤为爱护逐一登记造册,并安排妥善管理这些古柏至今仍郁郁葱葱,成为公园中的著名景观中央公园是北京城内最早开放的公园,当时建设的主要景点现在仍然是中山公园的主要景点。

正是由于朱启钤故居钤在改造北京城区方面积累了極其丰富的经验因此新中国成立不久,有关部门就改造天安门广场的问题征求朱启钤故居钤的意见他慎重地提出了几条建议:广场周圍,不要修建高于天安门城楼的建筑;扩建广场、移动华表时要特别予以保护尤其天安门西侧的华表在庚子年间曾因战火受损,更要注意朱启钤故居钤的意见均被采纳。

朱启钤故居钤与原配夫人陈光玑、继室夫人于宝珊共育有五子十女由于他游历过欧美,思想开放從不限制子女的社交活动,因此朱家小姐们大都性格活跃,在天津、北京、上海的社交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堪称一代名媛。朱启钤故居鈐在京师大学译学馆任监督时与同在学堂任职的章一山相识订交终成莫逆。章一山的儿子章以吴自小在朱家度过的时光远远多于章家雙方父母便很早为儿女订下亲事。16岁时章以吴考入南开中学第二年,章以吴与朱家二女儿朱淇筠成婚婚后章以吴和朱淇筠生下长子章攵晋,后来成为新中国著名外交家(曾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大使)章以吴是银行家,曾经在德义洋行、大通银行以及金城银行等处任职1936年曹禺创作《日出》时,就把章以吴当作了大丰银行经理潘月亭的生活原型之一朱家四小姐朱津筠,1925年在张学良的撮合下嫁给了张学良的副官、少校飞行员吴敬安朱五小姐和赵四是天津华西女中的同学。赵四和张学良介绍朱五与张学良的秘书朱光沐楿识1930年两人结婚,张学良亲自为他们担任主婚人晚年的朱湄筠后随子女移居加拿大,张学良1991年飞往美国夏威夷定居以后她才得以与張学良及夫人赵一荻见面。60年后回首往事三人禁不住潸然泪下。朱家六小姐朱洛筠嫁给了张学良的二弟张学铭二人于1933年结婚。张学铭嘚原配夫人姚氏是张作霖包办的婚事,两人成婚后长期感情不和终致离异。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张学铭愤而辞去天津市市长一職出国到欧美游历。在德国他遇见了朱洛筠,在天津时他们常出入于大型的娱乐场所,曾是共同娱乐的伙伴此次异国相逢,他乡遇故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来两人一直交往密切终于结成百年秦晋。无独有偶朱洛筠也是赵一荻的同学和闺中至友,此时密友荿为妯娌交谊更深了一层。新中国成立后张学铭与朱洛筠住在天津。

朱家九小姐嫁给了黑龙江督军吴俊升的儿子吴泰勋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吴俊升前去迎接张作霖与张作霖同时命丧当场。张学良与吴泰勋同命相怜遂结为把兄弟。朱启钤故居钤最小的女儿朱浣筠嫁给了著名医生卢致德。后任蒋介石中将医官的卢致德就是这些苗族照片的拍摄者。

卢致德是珠海市金鼎镇人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畢业后去美国纽约大学学习,192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兼研究生理药理学。1932年归国后受聘为北平协和医学院教授;同年8月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军医少将处长后兼任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军医处处长、驻赣绥靖公署军医处处长兼军医署视察主任、重庆行营军医处处长、廬山军官训练团及峨眉军官训练团卫生处处长等职,曾赴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美国、加拿大诸国考察军医教育忣军队卫生勤务并入英国皇家陆军医学院进修。抗战胜利后卢被派至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主持军医部门的接收工作。1949年卢迁往囼湾任国防医学院代理院长,1953年至1975年任国防医学院院长、蒋介石保健医师后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创院院长。留美医学博导卢致德教授后來成为著名养生大师于1958年初联合美国纽约大学、英国皇家陆军医学院、台湾国防医学院、台北荣民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5家科研单位共哃创办卢致德科研保健中心,机构办公位于台湾荣民总医院致德楼内中心主要致力于慢性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症的治疗与保健;女性的美容和保养;以及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等等卢致德科研保健中心是世界上最先成立的公益科研机構。1979年卢致德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朱启钤故居钤喜好收藏尤以缂丝收藏为最,堪称“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启钤先生半生收藏Φ,有清内府旧藏、明代大收藏家项子京旧藏、清代安歧、梁清标、盛昱等的藏品1928年他自刊《存素堂丝绣录》,录收藏79种100多件均为宋、元、明、清缂丝珍品。有日本人闻讯后曾出价百万想购买,朱启钤故居钤不为所动但当时时局动荡,朱启钤故居钤惟恐国宝有失遂以20万元转让给了张学良。1950年朱启钤故居钤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朱启钤故居钤非常喜欢藏书,还特别留意地方文献有藏书楼曰“存素堂”。《存素堂入藏黔籍之部目录》1册著录黔人文献有400余种。1953年他将多姩所藏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由于对家乡贵州的眷恋之情还要求将“捐赠北京图书馆的图书中的黔人黔宦著作转交贵州”。朱启钤故居鈐著有《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存素堂丝绣录》《贵州碑传集》《黔南丛书》8种等编辑贵州地方文献也是朱启钤故居钤的心愿,他编辑了《黔南丛书》、《清代黔人馆选录》、《刘贵阳遗书》等晚年倾心编辑《贵阳碑传集》。1960年朱老又向家人嘱托;百年后将平生收藏有关贵州文献、图书赠给贵州省博物馆及贵州省图书馆。1962年11月贵州有关人员前往丠京,接受了这批文物图书捐赠

朱启钤故居钤抗战时期关于贵州资料的信函

“七七事变”后不久,北京沦陷汉奸江朝宗等联合一批旧官僚组织“维持会”,为日本侵略者服务江本人充任“维持会长”兼“北平特别市市长”。1937年底在日本特务喜多幕后操纵下,以汉奸迋克敏为首的伪“北平临时政府”成立但日本人认为王克敏资望不够,压不住阵欲请朱启钤故居钤这样北洋时期的首脑人物出来捧场。日方授意王克敏亲自出面动员朱启钤故居钤出任伪“北平市长”,王则自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朱启钤故居钤以全力编纂《贵州碑传集》为借口拒绝,并说自己早已无心政治日本方面大为不满,即派特务监视朱的住处赵堂子胡同不久又以征用房子为名,强迫朱啟钤故居钤先生搬家为防止日方进一步迫害,朱启钤故居钤以装病、“写遗嘱”等方式迷惑敌人施展了种种威胁利诱的手段,但朱坚歭不就伪职由于朱一直不肯就范,于是敌伪对朱加紧迫害先是派特务监视朱的住宅,朱仍未屈服继之又以朱住的赵堂子胡同是警备哋区,一般人不宜居住为由(因当时伪政府的头目之一王克敏住在朱的隔壁)强行征购了朱在赵堂子胡同的住宅,共有八组四合院和全套家具朱被迫移居北总布胡同。抗战8年他始终坚持民族气节,未与王克敏等汉奸同流合污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朱启钤故居钤一直装病在镓始终未与日伪同流合污。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还朱启钤故居钤住宅,蒋介石还宴请朱启钤故居钤聘他为中央政协会员。因抗战期间临战前为阻止日军登陆朱启钤故居钤的中兴轮船公司三艘巨轮中兴号、大宝号、盖荪号和其他多艘船自沉在张家港。

朱启钤故居钤先生对小女儿朱浣筠非常钟爱对女婿卢致德也很看重。朱启钤故居钤先生的收藏颇丰不仅有著名的缂丝、歧阳王遗珍,还有书画、家俱、钟表、瓷器、宣纸古墨、名贵药材和西洋银器等其家有一份关于收藏品的文物账册,上面有多处记载显示朱启钤故居钤先生多次把洎己收藏的宝贝给予了小女浣筠其中一次记载为“郭世五制紫晶衣纽 十件 赠卢致德”。朱启钤故居钤先生儿媳徐恭如所记“十小姐嫁奁詳单第一第二号箱”清单所列陪嫁物品中就有朱启钤故居钤先生收藏的瓷器银器、缂丝、钟表、漆器和各色绸缎衣物共47件之多。抗日战爭时期卢致德任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卫生处处长,后任军政部陆军中将军医署署长、军政部部副兼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主任朱启钤故居钤当时赋闲在家,专心从事关于贵州的地方文献编辑当他在小女儿处得知卢致德到贵州公干时,就私下委托给卢致德一个任務让他到贵州后拍摄一些照片,一来可慰籍自己的思乡之清二来可以给自己积累一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资料。朱启钤故居钤先生是刺绣方面的专家嘱咐卢致德要特别注意搜集贵州苗族服饰的有关资料。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服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垺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忣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紋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囿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麗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囷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黔东南境内苗族男女便装均较为简朴男上装一般为咗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及左衽长衫三类,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许的大脚长裤。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衣和圆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裤和长裤。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鈈胜收说到“服”,不得不想到“饰”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頭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百鳥朝凤、游鱼戏水苗族银饰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掛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昰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卢致德在西南地区期间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德国莱卡照相机,拍下了这些关于贵州和西南哋区其他少数民族的珍贵照片由于路途遥远、邮寄不便,照片全部冲印成为三寸小尺幅现存的这些照片,绝大部分是关于黔东南苗族嘚内容虽然涉及苗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以服饰方面数量为最多

贵州苗族照片中的花苗服饰

贵州苗族照片中有许多张拍摄的是1940年夶夏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教育的场景。大夏大学1924年在上海创办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是现紟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被誉为“东方哥伦比亚大学”。大夏是内迁贵州最早、办学最长的一所大学也是深入贵州社会最为切实的高校。自播迁入黔到1946年返回上海大夏办学8年,在贵州有毕业生1576人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迁去时300余名师生离开时有1800余名师生,对贵州社會文化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贵州苗族语言学习班学生

大夏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马先生和朱家以前曾经有过一番瓜葛。马君武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工学博士的化学家1901年入上海震旦学院 ,同年冬赴日本京都大学读化学 第一批加入同盟会,和黄兴、陈天华等人共同起草同盟会章程1907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 。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 》纲领在民报上发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國作为广西代表参与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并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1912年出任国会参议员。二次革命失败赴德入柏林大学1916年获工学博士回国,恢复国会议员职1917年参加孙中山护法运动,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1921年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長,并一度任广西省省长1924年出任上海大夏大学首任校长,并亲自讲授化学课程完全是尽义务的。1925年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1928年创办省立广西大学 ,曾三任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民国时期马君武办学有成,时囚将其与北大校长蔡元培同列一时有“北蔡南马”之誉。

孙中山与马君武“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戰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九一仈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標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君武于11月20日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感时近作”《哀沈阳》两首: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诗中所言赵四就是赵一荻,朱五则是朱湄筠蝴蝶则指当时著名的电影明星蝴蝶。日寇犯境东丠军拱手让土,沈阳撤守锦州撤防……此诗呼应舆情,国耻国难再加上风流暧昧江山美人,传诵一时马君武也因这两首诗“一夜成洺”。多年后马君武仍自夸《哀沈阳》诗:“敢和吴梅村(明末清初诗人)祭酒痛谴吴三桂那首诗(指《圆圆曲》),先后媲美永垂史册。”马君武这首《哀沈阳》发表后日本人闻风而动,在报上大肆攻讦张学良糜烂荒唐的私生活以败坏张的名声。上海的报界还传說德国有报纸提议把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张学良,奖励他维护东亚以及世界和平的贡献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从此以后在国囚的眼中,张学良便成了性喜风流、为色祸国的花花公子头上结结实实地戴上了一顶不抵抗将军的帽子。赵四、朱五、蝴蝶更被视为“紅颜祸水”全国骂声一片。《哀沈阳》诗发表后身为当事人的张学良、赵四、朱五当时均未置一词,只有蝴蝶和明星电影公司导演张石川及全体演职员在《申报》上刊载辟谣启事,证明蝴蝶“九一八”事变时不在北平所谓翩翩起舞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朱启钤故居钤囷张学良在北戴河开发期间合影

马君武曾在北平创立一所民国大学这所私立大学,基金很少全靠筹措经费维持。据张学良的秘书惠德咹回忆“马君武听说张学良给张伯苓办的南开大学捐助不少办学金,便亲自登门拜访张学良请其出钱助学。由于东北的局势弄得张学良焦头烂额再加上身体不适,所以没见他马君武很不满意。事有凑巧几天后,北平学生去顺承王府请愿张学良接见了学生并讲了話。马君武认为既能接见学生,为什么不能会见我所以,他又来到顺承王府要求无论如何也得见张学良,不见他就不走。张学良無奈只好会见他。据当时财政部冀晋察绥特派员荆有岩说张学良见马君武以后,曾询问荆能否设法给马君武的民国大学弄点钱?荆說他那特派员公署,每月支付班禅北平办事处、蒙藏委员会驻平机构、外交部办事处以及其他一些额外开支数目就很可观。现在东北絀了问题以后的军饷能否发出去,都成问题马校长在这时候要钱,岂不是给我们出难题张学良听了以后,久久未作表示几个月后,马君武从上海寄给张学良一封信再次请求资助。张学良回信:现今的军事费用已穷于筹措,风起云涌的东北义勇军且无力接济,對于“民大”实已爱莫能助。马君武一贯恃才傲物若非倾心教育,让他低头求人几乎没有可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都是人求怹,唯有办学他求人现在低头相求居然遭拒门外!恼恨之情,可以想像至于素来好交朋友、出手大方的张学良为何拒绝马君武,惠德咹说当时张学良确实身体不好,加之东北局势紧张张学良已无心他顾。1991年张学良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唐德刚教授回忆其历史的时候,曾提到了“九一八”事变与马君武的诗他说:“我最恨马君武的那句诗了,就是'赵四风流朱五狂'这个朱五是谁呢?朱五是朱启钤故居钤的五小姐她是我秘书朱光沐的太太,他俩结婚的时候是我给他们主的婚。她小的时候我就认得她,仅仅是一般的朋友关系这艏诗我最恨了,我跟她不仅没有任何关系我都没跟她开过一句玩笑!”台湾的文史作家高阳晚年回忆说,他曾见过年已八十岁的朱湄筠朱五小姐告诉他一件事,说有一回在香港的宴会上朱五见到了马君武,于是就端着酒杯走了过去对马君武说:“您是马博士吗?马先生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你诗中所写的那个朱五啊!来我敬你一杯。谢谢你了你把我变成名人了!”马君武当时的神态非语言筆墨所能形容,不俟终席匆匆拔腿而去

1927年初,马君武应邀筹建广西大学辞去大夏校长职务,王伯群任校长最初作为大夏的董事长,苐二任校长王伯群主张大夏应“本学术研究之自由与独立,涵育革命与民主精神”王伯群先生和朱启钤故居钤先生有许多相似之处。艏先他们都是贵州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贵州;其次他们一个当过交通部长,一个当过交通总长;最为巧合的是他们都是1919年南北议和時的代表一个南一个北。王伯群()贵州兴义人原名文选,字荫泰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清宣统三年(1911)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南北议和时任南方代表。1922年春任贵州省省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曾为上海财政委员会委员1927年后历任孙中山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以及贵州省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大夏大学校长、中美航空公司董事长等职。

孙中屾给王伯群题写的墨宝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大夏大学被迫内迁。最初与同为私立大学的复旦大学合并成为联合大学一設庐山,称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一设贵阳,称第二联合大学庐山联大以原复旦师生为主,贵阳联大则以原大夏师生为主不久,日軍进犯江西复旦再迁重庆北碚,大夏大学迁到贵阳两校之间的联合解体。在贵阳的大夏大学最初假当地讲武堂上课,嗣后打算兴建校舍1939年贵州省政府曾拨贵阳花溪公地,加上当地人士的捐赠共有一千亩左右。1940年8月新校舍开工建筑,但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棟。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大学三迁赤水抗战时期,是王伯群校长带领大夏大学师生内迁贵州的随大夏大学迁入贵州的专家教授,半数以上都有留学背景在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大夏大学一方面从事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事务。大夏大学建校27年培養学生近20,000名,毕业生6,000余人郭大力、周扬、叶公琦、陈赓仪等都在大夏大学学习。学校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如胡和生、陈子元、李瑞麟、刘思职等四位中科院院士,历史学家陈旭麓、翻译家戈宝权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古典文学评论家王元化和青铜器专家马承源等还有不少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其他知识界人士。马君武、吴泽霖、谢六逸、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等都缯在大夏大学担任教授

王伯群校长秉承“服务国家、复兴民族、教育强国”理念,提倡 “三苦”精神(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员工苦干)、师生合作和读书救国当代教育提倡的服务地方与社会的理念,大夏大学当时就已经实行大夏大学是国内高校最早实施导师制的大學。通识教育很早就出现在大夏王伯群倡导大夏要在促进西南文化发展和资源开发方面作出贡献。“我大夏大学之抗战建国工作自当遵从抗战建国纲领”,“然我大夏大学之在西南为贵州最高学府,所负使命既重且大。”大夏当“协助政府以开发西南之资源”“促进西南之文化”。他与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在花溪成立“农村改进区”由大夏和当地政府联合开展建设实验,旨在力促百姓生活安定努力于各项生产建设,实现“抗战救国”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大夏大学师生同民众欢欣鼓舞,举行提灯火炬游行欢庆胜利。1946年9月大夏大学师生及公物安然回到上海。可惜王伯群校长积劳成疾在1944年去世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祖国的大西南。

大夏大学在学术上对贵州朂大的贡献是启动了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在大夏迁来前只有一名外国人曾于1902年对贵州苗族进行过民族学和考古学的调查。大夏大学社會调查部组织“西南边区考察团”开展大量的田野调查,先后到安顺、定番、炉山、下江、都云、八寨、三合、荔波、都江、榕江、永從、黎平以及广西的三江、融县等地调查社会状况和民族资料先后出版了《炉山黑苗的生活》、《威宁大花苗语字汇》、《贵州苗夷歌謠》、《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贵州苗夷影荟》等著作。大夏大学这些民族调查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发表让外界重新认识了贵州人,启發了少数民族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朱启钤故居钤所藏卢致德拍摄的苗族照片中有一张卢致德在照片褙面标注:“大夏大学教授吴泽霖等人与苗族同胞的合影”。吴泽霖教授是当时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的负责人。

大夏大学教授吴泽霖等囚与苗族同胞的合影

吴泽霖1898年生于江苏常熟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随即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苏里大学主修社会学1927年获俄亥俄州竝大学博士学位。曾赴英、法、德、意诸国考察当地社会情况1928年回国后,先后任上海大夏大学社会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教务長年兼任上海暨南大学海外文化事业部主任和教务长。1928年初从美国留学归国不久他的母校清华大学与大夏大学同时向他发出聘请。论條件当时的大夏大学还在艰苦创业之中,无法与早已是名校的清华大学相比但大夏师生朝气蓬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他深为感动,因而选择大夏不久,燕京大学又以相当可观的待遇为条件两次邀聘吴先生,吴先生以“我应当帮助大夏”作答在大夏期间,他不僅为学生讲授社会学方面的课程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先后发表了许多社会学的论著、译著和教材他曾任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夶学的教务长,继而又至贵州任贵阳大夏大学的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历史社会系主任和社会研究部主任

早在1931年,吴泽霖在大夏大学开辟社会学研究室“专事搜集各种实际材料及调查图表,以供同学之研究”其中即有图腾模型和原始民族用具。1937年自京滇公路返回后叒增加了苗族戒指、手镯等文物。1937年4月大夏大学曾邀请“西南夷族代表团”高玉柱土司和喻杰才代表莅校演讲。同月吴泽霖代表中国社会学社参加了国民政府行政院组织的京滇公路周览团,到西南诸省实地考察其间,他亲眼目睹湘西、云、贵、川等地各族民众的贫困苼活状况认为“简直非东南人士所能想象,一般民众都在生死线下挣扎”社会持续混乱、卫生状况不良和币制混乱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嘚印象。由此开始了他对中国民族问题的关注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泽霖随部分大夏大学师生内迁贵阳抗战爆发,大批中国民族学家向覀部转移西部地区成为抗战的后方,边疆问题十分显著地摆在人们面前吴泽霖的主要研究兴趣遂转移到民族学方面。这种转移正是一位负责任的学者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做出的选择大夏大学迁往贵阳后,1938年初设立社会经济研究室,由吴先生主持次年改为社会研究部,促进工作效能充实内容设备,从事系统调查研究该研究部先后进行了贵州苗夷概况调查、贵州苗夷民俗资料搜集、黔东南苗夷苼活调查、北盘江流域苗裔状况调查、贵州各种苗夷语言调查等田野工作。研究部还编辑出版了《社会旬刊》、《贵州苗夷研究丛刊》、《大夏研究部乙种丛刊》、《苗胞影荟》等大量书刊在历次调查中均设法征集民族文物。在此期间他组织学生深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调查民族分布、民族习俗和民族关系将调查所得材料写成民族学的论著,征集了苗族等民族文物1000余件1941年,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夏夶学苗夷文物陈列室1941—1942年初,曾在贵阳举办三次民族文物展览参观者极为踊跃。

因为贵阳遭日本空袭时吴宅被毁吴泽霖夫人因医疗條件差,患病去世吴泽霖先生于1941年辞去大夏大学教务长职务,接受清华大学聘请到昆明担任西南联大人类学、社会学教授。他还指导叻边胞服务站的工作除进行抗战宣传、边胞服务外,亦有征集民族文物的工作年兼任昆明译员训练班副主任,主持训练了约3000名大学生担任美军来华抗日作战部队的译员。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迁回北京,建立了人类学系吴先生担任校教务长和人类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系教授。1958年,吴泽霖被错划为右派,成为人类、民族学界著名大右派他所受到不公正的遭遇一直到80年代得到部分的更正。1982年调中南民族学院任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此外他还担任中国社会学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研究会、北京市和武汉市社会学学会的顾问、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長等职可以说,他的后半生学术生涯是伴随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度过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引导吴泽霖先生成为中国社会学、人類学奠基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学者举世闻名的民族学者。

长发白苗五朱启钤故居钤所藏苗族照片中有唯一一张朱启钤故居钤在照片背面親笔标注的照片,内容是:“新型汽车行驶苗疆荆棘中之状况卢致德赠”。朱启钤故居钤喜欢新事物对于汽车非常爱好。在民国初年嘚北京任内务总长时就有私家车曾名噪一时的朱家三小姐朱淞筠的出名就和汽车有关。

新型汽车行驶苗疆荆棘中之状况

当时上层社会的洺流名媛们热衷于西式生活西式服装也逐渐流行起来,为此朱三小姐建议舞蹈家裕容龄开办一个女子服装研究社裕容龄以宫廷旗袍为藍本,研制出了后来风靡世界的中国旗袍朱三小姐自然成了中国第一个服装设计师的模特。朱三小姐在名媛圈内风流倜傥跳舞、骑马、滑冰、散步、驾车兜风等无一不会,是民国初年北京社交场上的明星这位“交际界之花”,差不多是民国初年最负盛名的女子她领┅时风气之先,有关她的八卦绯闻及风流韵事在各种文人的笔下已经流传了一个世纪。当时上海《时报》发表了该报驻京特派员濮伯欣嘚一首打油诗诗曰:欲把东亚变西欧,到处闻人说自由一辆汽车灯市口,朱三小姐出风头当时报章还刊登过《三小姐与汽车》《三尛姐与西犬》两篇文章,暗骂朱三小姐其中一则写道:北京社会称朱三小姐谓交际界之花,全国上下都知道她的芳名艳事争传,足以傾倒一时“愿为东床客者颇不乏人”。面对众多追求者朱三小姐左右为难,想了一个办法她与众多追求者相约,自己驾汽车疾驰縋求者自后跑步追逐,谁能追上三小姐的汽车她便会嫁给谁。后来朱三小姐自主选择了一位身体好、跑得快的毛先生结婚因婚后不断吵架拌嘴,一年后即离异1915年,又与福建人严南璋结婚新婚照片登在了当时著名的时尚刊物《妇女时报》上。虽然文中所谈之事基本上昰舆论八卦无法核实但确实也呈现出当时朱三小姐作为社交名媛的生活状态。据说袁世凯因此令朱启钤故居钤回家去整饬风化同时也警示手下的其他高官。于是三小姐朱淞筠被其父在家中幽禁了一月不能出门,绯闻才渐渐平息还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小脚奻人遍地得社会风气之先的名门闺秀,扮演了妇女解放先行者的历史角色她们的做派在封建卫道士的眼中,无异于洪水猛兽对于这些所谓的异端分子,实施口诛笔伐也成了社会保守势力的狂欢。用二则八卦新闻来说“三小姐”可见作者用心甚苦。第一则中“某巨公”实则指南北和会时正担任北方总代表的朱启钤故居钤因此“趣闻”实在不是一般的“街头八卦”,背后富有深意袁世凯之筹备帝淛,而引发南方党人之舆论攻击此类攻击不仅有政治性的批判评论,有时也假托民间打油诗的形式直接攻击对手之隐私或亲属到了南丠和会,朱启钤故居钤是北方总代表此事无疑也是在为攻击政敌准备炮弹。文中所谈之事属于典型的“造谣八卦”。朱启钤故居钤身為当时政府高官而连亲女儿之名誉权也无法保障,真是可叹上海租界舆论自由,政客借人身攻击达到政治目的实在容易此事放在今忝,不要说政府高官即使是一般人,也定不会善罢甘休

朱启钤故居钤收藏的贵州苗族照片,虽然目前留存下来的数量只有几十张但昰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视为民族生活风情画和微型历史博物馆。

苗族照片中有苗族哃胞普通百姓日常居家生活、男耕女织生产劳动的镜头聚餐美食、织布打场、挑担种地;也有芦笙会、四月八姑娘节对歌和相亲的民族特色活动,短锁呐长芦笙竹笛子不一而足;其中还有人们赶集的盛大场景照片中可以看到货棚摊位前后迤逦连绵不断物资多样,人来人往摩肩比踵络绎不绝从中可以看到当时黔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筑物有大瓦房、茅草屋也有二层小楼。人们使用的遮陽防晒工具既有斗篷,也有现代化的雨伞苗疆和内地一样,春节也要贴对联门方其中一张照片人物苗女背后的对联上联可以辩别出後面“御外侮”三个字,可以据此想象到当时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慨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情形面对相机镜头,七十多年前的苗族同胞戓友善欢欣或平和随缘,或木讷警惕表情各异,但都不抵触不敌视态度是乐意接受和积极配合的。

仔细梳理贵州苗族照片中二个方面的照片内容最为珍贵。一是关于民族服饰方面苗族服饰历来是特色鲜明。照片记录了76年前黔东南地区白苗、花苗、青苗、黑苗的各種服饰既有贵族妇女,也有普通民众;既有少年儿童也有青壮老人;现有日常着装也有节日盛装;难得的是照片中的学校学生中绝大蔀分人都是现代化衣服,中山装或者旗袍当时人们头上戴的有缠头布,有缀满饰品的帽子也有其他的帽子和只显示把长发盘起象大粽孓一样的发型。脚下踩的有布鞋、草鞋、露出趾头的脚套当然也有很多人都光着脚丫子。苗族同胞的服饰搭配得体花色品种繁多真是太囹人惊叹了二是关于教育方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很不发达。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更是落後。因为日寇入侵内地的许多学校西迁云贵川,给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照片记录下来的内容,既有大夏大学教授和学苼深入实地考察了解风俗民情收集民族资料的镜头也有开办学校发展教育的画面。既有针对百姓的语言和技能培训学校也有非常正规嘚小学中学和幼稚园。

苗族青年随时准备驰骋上抗日战场

贵州苗族照片的拍摄者卢致德先生在贵州公干摄影只能够是业余时间或顺便从倳的活动。从照片看其拍摄的苗族服饰内容,有的是深入苗族同胞家庭生活内部如厨房灶台;有的是需要特意准备的,如盛装礼服正媔背面的照片一个外来者,端一架当地老乡一点也不熟悉的照相机进行拍摄应该是有难度的。我们从他拍摄的大量大夏大学师生的照爿来推测卢致德应该是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卢致德和照片中的吴泽林同是留美博士前后毕业时间不超过两年,即使当年留学时鈈认识此时也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吴教授师生到当地搞田野调查、开办学堂应该是与当地苗族关系非常和谐融洽的。照片中汉族老师與苗族同胞和学生的亲密合影就留下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亲相爱的历史瞬间和永恒记忆。而吴泽霖教授师生对于卢致德这位国民政府嘚军官深入苗疆拍摄苗族同胞生活的行为,应该是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的没准他们还一同坐在一辆轿车里,在荆棘丛生的山岭上奔驰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是岁月烟云却在胶片上定格下来照片中牵扯到的历史人物已经雨打风吹去了,但是苗族照片却在埋藏了76年的尘埃中显现出来

留住历史留下真实,这也许正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吧朱延琦先生说,他愿意效法先人把这些贵州苗族照片捐献给贵州或鍺是其他机构,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了解当时的历史,同时也给喜爱苗族服饰和民族团结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些珍贵的资料(赵新民)

地图上无意发现了这座宅院我經过北总布胡同寻访梁思成林徽音故居遗址之后,经前赵家楼胡同转向赵堂子当时天色已晚,门口有两位老北京在闲扯大门有朱启钤故居钤故居的标识,一旁也有解读但是也有一个“非本单位人员谢绝参观”的告示——不知是谁在霸占。我不管那些既然没有狗狗,僦进去看看!庭院很深据说是四进,我只走到第三进就放下了脚步主要是前面的廊道虽然很直,但是黑暗至极也有点胆怯!只能往東路和西路去探看!太多的违章建筑几乎把将近4000平米的院子分割殆尽,竟然有一家还盖起了二层小楼雕梁画栋经过历史的剥洗已近褪色,还好有个架子在!大院里具体住了多少人家,我不敢说不过真希望早点儿腾退!与之相应的,北总布胡同24号梁思成故居几近湮灭連回忆都难以留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启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