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杀了好多人集市上好多人宰羊卖肉

书包网所收录免费小说、书友评论、用户上传文字、图片等其他一切内容及书包网所做之广告均属用户个人行为,与书包网无关书包网所收录免费小说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在本站留言,书包网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您的作品。谢谢!Copyright &
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号-1(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367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相关分类推荐
0人评价6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5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3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全文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景芝的历史与身世
景芝的历史与身世
景芝,从遥远的洪荒走来,从文明的历史走来,从潍河、
渠河、浯河和小浯河四水并流的脚步声中走来,穿过时代
的变更,跨越自然的风尘,她沿着人类发展进步的轨迹,顺着红红的高粱酒流动的小溪,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她的每一步,都在天地间的照壁上,在历史的原野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和痕迹。她启示着当今的人们走向更远更远的远方。
&&&&&&&&&&&&&&&&&&&
&古 今 景 芝
景芝镇历史悠久,远古属东夷人的范围。安丘市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汶河、浯河流域的冲积台地上,形成了以临浯和杞城为中心的两个遗址密集区。景芝镇区被浯水环抱,故有古对联“三产灵芝真宝地,一条浯水是酒泉(财源)”流传至今。1957年发掘了七座新石期时代的墓葬,出土了数十件鼎、鬶、盆、罐、杯、豆等文物,其中有八只精美的蛋壳陶高足杯。龙山文化代表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在《劳动创造了人》一书中有专文记载,薄如纸、黑如漆、声如罄,亦称“蛋壳陶”,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这表明早在五千年以前,先人就在景芝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景芝镇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元史》,卷三十九·本纪顺帝二记载:至元三年(1338年)五月,立高密县潍川乡景芝社巡检司。明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将景芝与苍山县兰陵镇、博山县颜神镇并称“齐鲁三大古镇”。说景芝镇四达之路,邑重地也,为官同驱长守此。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博士伏生曾避难于景芝伏留村,传播《尚书》,教授齐鲁。《安丘县景芝镇地名志》伏留村记载:“……据老人回忆伏生祠碑载‘世传伏留村,伏生故里也。’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避难于此地,后建伏生祠、伏生碑,其墓在村北龙山后洪沟河南岸。推断秦朝即有村落,汉朝定名‘伏留村’……”
景芝镇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安丘市东南部的安丘、诸城、高密、峡山四市区交界处,现辖139个行政村,人口15万,镇域总面积217平方公里。206国道和省道沂(水)胶(州)公路及景(芝)黄(旗堡)公路穿镇而过,东距青岛机场100公里,北到胶济铁路30公里、济青高速公路35公里,西北到潍坊机场40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自古有“四县通衢”之称。以酿酒闻名于世,是中国高粱烧酒的发源地之一。景芝名吃繁多,闻名遐迩,芝泮烧肉、三页饼、金丝面、绿豆糕、芝麻片等被列入中国食品大全。近年来,景芝镇以打造安丘城市副中心和区域性中心为目标,推动了全镇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先后被确定和命名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十大魅力乡镇和“中国芝麻香白酒第一镇”等。
&&景芝名称的由来与区划沿革
《景芝人民公社志》记载:“根据碑文记载,称景芝为小庄,前疃为一个村,后疃为一个村,景芝人是元末从河北枣强迁来的。相传有棵景树,故名为景芝。”民间传说,景芝古树、庙宇繁多,数均近百,远近罕见。在原景酒大道中段,路边有棵几千年的白果树,粗壮高大茂盛,可比浮来山古老银杏树,数人合围搂抱不过来,成为一景,人们称之为“景树”,后来不幸被伐掉,仅一条树根就打制了几口棺材。镇西北隅、即现在的浯河公园处也有大树根扎到水井里,腐烂后长出了巨大的灵芝,故曾用名“井芝”。宋仁宗景祐年间,景芝地域又数次发现灵芝,地方官员向朝廷进献灵芝,有“景祐灵芝献瑞”之意,遂取皇帝年号首字和灵芝末字组成“景芝”这一地名,沿用至今。
&& 元末明初前疃、后疃先设村,后疃是由赵家发展起来的,元末朝廷派赵太平来安丘当县令,途中死亡,家人将他安葬景芝并落户,他的亲戚们也落户后疃,赵太平为后疃始祖。
距今2100多年,汉代有王侯彭王镇守张家庄,彭王即彭越。张家庄即现在的彭旺店子村,为纪念汉代死于此地的彭王改为彭旺村。彭旺村有彭王冢,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庄历史比景芝还要早,南有渠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先民依河而居。彭王冢的具体位置就在彭旺桥东北300米的渠河北坝边上,附近成为彭旺村的公募林地。
景芝隶属关系复杂,唐、虞属青州,夏为斟寻国属地,商属营州,春秋分属青、幽二州,战国属齐。元顺帝至元三年高密县设景芝社巡检司。明由青州的安丘、移茉州通判驻此,清移县丞驻之。诸城、高密、安丘三县分治,至清中叶,少数地方又为昌邑县管辖,分别署理各县在景芝镇的事务。1945年6月景芝镇解放,中共淮安县工委进驻景芝。7月淮安县人民政府在景芝建立,8月淮安县工委改建为县委,安丘县当时叫丘南县。1950年6月淮安县改称潍安县,1952年6月潍安县合并于安丘县。景芝称镇,1959年改称景芝人民公社,1984年4月恢复镇制。2001年3月乡镇合并原宋官疃并入,2007年8月区划调整原临浯镇整体并入,始为现在的景芝镇。
民国时期编纂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景芝镇在山东安丘县东南50里,接诸城、高密县界,为往来通路,明万历间尝移莱州通判驻此。清移县丞驻之,今废。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其繁荣景象在已故酒镇画家孙益德先生笔下的20米长卷《景芝古酒胜揽图》中,描摹得淋漓尽致,是名符其实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景芝后来发展的规模逐渐变大,是因元末明初移民大量移入山东,景芝迁入人口大量增加,形成了大的村落。逐渐发展,后来出现酿酒业建起烧锅,烧酒的比较多,酒的交易加大,人流量增多,促进贸易,清朝繁盛。号称72家烧锅,前店后厂,几家联合,投资入股,有酿酒的,有制曲的,或带半成品来烧酒,店铺200有多家。
《舆史方志纪要》诸城条记载,《古今地名志》说景芝至诸城70里地,安丘、高密三县交界,居民四、五千家,流于杂处,围墙防卫,万历七年设莱州府通判驻此,有诸城飞地,是重镇,有诸城和高密设有两个县丞,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莱州府也有飞地,现在的景芝宾馆处当时有“无粮店”,是莱州府管辖时设的办事处,落轿的地方。东西、南北各8丈,面积8x8=64平方丈,免税免粮。当时因为受青州府和莱州府管辖还有争议,经协商,设“无粮店”。
据了解,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有关于景芝烧酒屡禁不止的奏章,上面提到景芝不理睬朝廷修正条例,因朝廷下令禁酒,景芝屡禁不止。清乾隆八年,即1743年,山东巡抚格尔吉善上奏皇帝奏折,当时烧锅不仅景芝街有,周边村也有,时聚时散,扩展到四乡,清政府没有办法治理,附近王家庄子、朱子、井沟等都有,也与景芝进行酒的活动。
明《安丘县志”》记载:“景芝者,商渊也。”《安丘乡土志》说景芝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高密县乡土志》记载的市邑景芝最大,地歧民狡,贸易繁盛首推景芝,三县交界,各县疏于管理,百姓想方设法躲避禁酒。《山东通志》记载景芝是战略要地,商贸繁盛,更兼土壮民肥。《诸城县志(五)》疆域考(四)载:“……东北景芝镇为县与安丘高密二县之交乃市之大者,然安密十九县仅十一,故不录……”
景芝镇地处安丘、诸城、高密三县之交,又是三大古镇之一,烧锅较多,烧酒需要大量的粮食、柴草,大量的劳力,酒业、商贸、饮食文化各有特色,待要吃饭,诸、安、高三县,后来说成“要吃好饭,诸、安二县”,景芝自然不能例外。
&&兵家历史风云
景芝地处险要,自古即为“兵家”、“政客”、“商家”必争之地,汉朝韩信曾在此驻军阻潍水斩过龙且。1861年、1862年、1867年捻军曾三次来袭。十八世纪末,西欧国家传教于此,建教堂数处。清康熙七年的地震,1914年的大洪水,1915年,辛亥革命军马海铃、杜洪元占据过景芝。日军入侵,国民党军队厉文礼、张步云、宋焕金、刘黑七、王千明等武装曾在此割据混战,文物古迹破坏殆尽。
日本鬼子1937年12月22日进据景芝,1938年在景阳门东窑设活动场所,后来建起据点,老百姓叫“阿拉子窝”,现在还有房子,据点附近有8户民房被拆,另有475间房屋遭毁,包括李龙衮家的房子和青楼,共400多人无家可归,修建4座碉堡,上架机枪钢炮。1939年正月初二扫荡大付岗村,抓人、奸污妇女。四月二十六日又扫荡埠口村,打死2人,打伤40余人,放火烧麦垛,没脱粒的麦子被烧光,烧毁民房过半,抢掠财物,还在村南岭使用了“臭炮”,因风向转变1200余村民幸免中毒。
景芝镇党组织建立较早,1939年1月,中共地下党组织前屯支部在前屯村建立,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振就是在那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5年8月,中共淮安县委在景芝建立,陈克任县委书记,景芝区抗日民主政府和区委相继成立。9月15日,淮安县大队八连(投诚部队改编)在县委驻地景芝天主教堂武装叛变,县委书记陈克,组织部长刘铭,县大队长巫景全等十几名同志被叛变投敌分子押往安丘、潍县等地杀害,现存陈克烈士纪念碑。
&&&&&&&&&&&
《蒋介石日记》曾记录景芝:
1916年8月2日,午前阴、午后雨。
今日,接第二师长吕子人报告……攻击景紫(景芝)镇之敌军已被击退;而胶州方面敌军,在百尺河附近,亦有袭我之势,当时由代理总司令电质张怀芝,限其24小时内答复……
1916年5月2日,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包围了潍县城,与袁世凯的第五师发生激战,但久攻不下。20天后,占领在胶济铁路沿线的日本驻军出面调停,袁军撤出潍县城,东北军总司令居正等率军入城。6月6日,袁世凯暴死,黎元洪接任总统,孙中山派蒋介石赴潍协助居正整训军队。7月底,蒋介石乘火车到达潍县,恰逢东北军参谋长(一说参谋处长)因病缺岗,居正便命蒋氏代任,蒋的在潍日记便从此日开始。
这则日记说明,尽管签有停战协定,但张怀芝的属下部队仍有攻击东北军的现象发生,安丘景芝镇的战事就是其中一例。本日由参谋处所发的通报有五,其一为:“通报第一师长——以大局未定,对于寒亭及流饭桥各处敌军,当作警备,令其东至于河头,西至王家楼、杨家庄一带,迅即侦察,每晚派小哨监视。”蒋介石很警惕,对退至潍县城北、城西的袁军第五师始终不放心。
&&&&&&&&&&
景芝街三宝和七十二烧锅
“景芝街,三件宝,拾粪、刮硝、划拉草”,这三宝,具体、生动、诙谐而幽默。人们常说:美景如画,好画似景。从这三句话,可看出当时景芝街上真正的市井风情,极易引起景芝人的乡愁。三宝皆是大集的副产品,车马多,牲口粪也多;赶集人众,四野遮蔽的和露天的茅房比比皆是,从中可以刮出“硝土”,回家熬成硝石,废中取宝,三四斤硝石可以卖出一斗谷子的价钱;摊位多,遗留下货物用的垫草自然多,划拉草又成了一大行。
景芝镇酒业发达,商业繁茂,因酒而名。每逢大集之日——逢五排十,真是车毂击,人相摩,街市人满,人潮如涌,四面八方相隔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人前来赶景芝集。烧酒的原料是粮食,榨油的原料是黄豆,景芝镇粜籴粮食的市场特别繁荣,而经营储存粜籴粮食业务的场所称之为坊子。大小坊子有五六所,每天有成千石粮食出进业务(一石为十斗,斗麦约50市斤)。运输粮食的工具则多是车载畜驮,因而就有不少的骡马牛粪,于是就有了拾粪的这一行业。拾粪的多背腊条编的粪篮子,手持粪叉,平常一天可拾一二篮,大集之日可拾三四篮。将粪集成堆,用草木灰拌匀,弄薄成片状,晒干后,以斗计出售给四乡收粪种地的农民,十斗粪就卖上一斗谷的价值。
硝是制火药、鞭炮不可缺少的原料,因赶大集的人多,而公厕又少,自然墙角、旮旯及偏僻之处,不少人就溲溺方便。日久天长,土墙上就泛白出尿碱,这就有了硝土的产生。将硝土刮下来,放在大缸小盆里淋泡,将淋泡的水上大锅熬浓,最后浓缩成汁子,放在小盆中,冷却后就形成了纯白半透明的结晶体,这就是硝石。硝石论斤卖,一斤硝石也能换半斗谷。
四乡来景芝卖草的人也多,沿路零落的草也多。有的人家就挎筐持帚扫草,大集之日可拾三四筐,平日也能划拉到一二筐,这就有了烧饭取暧的燃料。
以上“三宝”,对于解放前景芝镇无地少地的贫民来说也是一种谋生之道。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芝街三宝”已消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景芝以七十二座烧锅声名远播,甚至成了景芝的代名词。它们的具体名子是:裕兴
井东 松树底&
南棚 益太场 广太场 下崖 庙角子 南苇湾 西高场 巷子里 南楼 明楼 家庙东 明楼后& 景中 郝家湾 元隆场
谦祥益& 益泰
元隆 协和 益利 德源 德茂& 德顺 洪太 益太 益隆 益盛 益昌太 广茂 益茂 德元福 泰和楼
泰和顺 泰和信 三顺 丰顺 慎源 瑞源& 天和太 顺和 日升祥 永源 汇丰 中和 德聚源 盛永 广盛永
元亨利 益源 华昌和 裕顺 恒泰 恒聚 恒丰 恒襄祥 中德升 南德升 聚丰 福丰 三和成 义兴恒 永聚 三合祥 新泰 元德 懋德 泉祥
著名的有益泰、井东、松树底、丰顺、景中、谦祥益、下崖、南棚等,其中的下崖、益泰、景中、松树底烧酒旧址,已被景芝酒业刻立石碑特别标识。
& &城墙、城门
景芝街解放前也称“玉皇城”,自明朝始建“玉皇阁”,其规制宏伟,发展至清朝香火鼎盛,形成“九庙十八坛”的格局,八方祭祀络绎不绝。“玉皇城”仿京城建九门,为起拱型砖石结构,参照北京的城门命名,分别是阜康门(南门)、启文门(东南门)、景阳门(东南门)、正东门(东门)、保元门(东北门)、永贞门(北门)、望阙门(西北门)、众成门(西门)、障浯门(西南门),与京城九门一一对应,后城墙毁于战乱,九座城门及庙宇不复存在,现在景芝镇区的主要村庄名称便由此演化而来,成为今天的阜康村、启文村、景阳(东、西)村、保元村、永贞村、庆安(南、北)村,后庆安南村于1958年分村改名分别为红旗村、仁安村、保安村、太平村。
九城门正北的永贞门,通昌邑,东北的保元门,通双羊店,正东的正东门,通高密,东偏南的是景阳门,东南的启文门,通青岛、胶县,正南的阜康门,通诸城,西南的障浯门,通沂水,正西众城门,通安丘,西北的望阙门,通潍县。
清咸丰11年(1861年)2月,捻军从潍县攻打安丘,再到景芝,第一次来景芝攻打前疃,东南前疃被攻下来吃了亏,西南前疃用破车桩子或农具等物品阻挡没攻下来。后接受教训,1862年由团练赵鹤皋动员赵氏家人和全镇出资出人修建围墙,突建三个月,建成13里长,高7米、宽3米的坚实城墙,在明朝原有围墙的基础上扩建新围墙,原围墙没有连起来,原有内八门,后建外九座城门,所圈的面积比明朝城墙还大,城门是二层城楼,可容10人,划区域,分段负责,庄丁昼夜轮流站围子,以女墙作掩护,安装了抬枪、大炮,放在二层城门上,称“大将军”或“二将军”,可打3华里。1988年4月份镇驻地有居民建房,从地下挖出一门铜炮,长92厘米,炮口径10厘米,壁厚4.5厘米,筒身竹节形,有箍子,前膛中部有圆形炮耳一对,炮身有铭文:“咸丰十年五月制,重300斤”现存安丘市博物馆。
咸丰11年8月15日捻军又一次来袭,城墙已建起来,此次战事无果而终。
同治六年,直隶总督刘铭传追剿捻军到景芝,在南河西扎营,旗令官在城门下叫门被误打致死,赵鹤皋害怕,刘铭传有位黄旗堡的宋姓幕僚,与杨际澐亲戚,给赵鹤皋讲情,刘铭传命令赵鹤皋准备军粮六万斤,3万斤米、3万斤面,赵鹤皋动员景芝所有的石磨和石碾磨米磨面一黑夜凑齐立功,赏顶戴花翎,封四品官。
&&&&&&&&&&&&&&&
铁佛寺,建于启文门外,里边有泥塑像,鬼子修建据点时拆掉了铁佛寺。
三官庙,景阳门内,有尧、舜、禹泥塑像,砖石结构,内有雕刻、壁画,惟妙惟肖、色彩鲜艳。
菩提庵,门口有石狮子。
观音堂,18只手的观音像,与菩提庵挨着。
鲁班庙,里边有鲁班泥塑像。
玉皇阁,在景芝北门口,高十几丈,宽十余丈,相传建于元朝,具体时间无考,重建玉皇阁有碑记载是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三十年代重修一次,由进士陈蜚声书写“玉皇阁”三字。精致砖石砌成,南面有二十一级台阶,边上有铁栏杆,正月初九香火会。
另外,前院村有四大关王庙和千手观音庙。
游家庄有观音寺
薛家庄子有观音寺
四大景观:一眼五座庙,一步三孔桥,三山不见,九湾不显。
翰林院街,冯尔昌家居的地方。
县丞衙门,衙门前街。
阜康至启文有东西城隍街
1928年德国传教士开梦兰在景芝传教建教堂,后来郭岗、朱家沙浯村也建了教堂。
在景芝街区之外,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建有祠堂和寺庙,有的修筑了坚固高大的围子墙,甚至是双重围墙。如原属临浯镇今划归景芝的石家埠村,就曾有土地庙、关帝庙、观音庙、五家祠堂及内城墙和外城墙。可惜,这些传统的民族建筑连符号都没有留下,只剩下了一串名词。
&&&&&&&&&&&&&&&&
1、酒文化。景芝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是中国高粱烧酒的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以酿酒闻名于世。景芝镇东潍河西岸有个凉台村,当年笔者到高密读书那是必经之地。那是连接高密和安丘重要的河码头。1968年,就在码头不远处发现汉代画像石,描绘了酿酒的全过程。北魏时期,中华五千年四十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青州(今寿光)籍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录了制曲酿酒术,把景芝的制曲酿酒技艺纳入了其著述中。仅此两点,就对景芝酒进行了权威性的历史肯定。宋代,随着制曲、酿酒技术的不断完善,景芝高烧日臻成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载,明万历年间“景芝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素有“十里杏花雨,一路酒旗飘”之说。明万历十七年《安丘县志》赋税卷载:明洪武年间,即每年纳酿酒税“一百锭四贯”(当时一锭合十两纹银,百锭当是千两之多),足见当时酿酒业的繁华。
解放前酿酒业采取的是传统的、古老的手工操作,酿酒的现场称为烧锅,解放前有烧锅30余处,俗称“七十二烧锅”,售酒商户近200家。景芝解放后,1948年,集景芝镇众多酿酒作坊中的72家于一体创立中国最早的国营白酒企业一—山东景芝酒厂,1979年定名为景芝公社酿造厂,1993年经山东省体改委批准改为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景芝白干、景芝特酿、景阳春、景芝老窖、景芝特曲、景芝白酒等,以酿造历史悠久的景芝白干为传统品牌,具有独特的芝麻香风味而驰名,素有“开坛三里香”和“饭时不知醉,出门迎风倒”的美誉。清代初叶著名文字学家王筠曾留有“一壶景芝酒,半篇说文书”的佳话。
&& 2、饮食文化,随着酒文化的日益繁荣,以绿豆糕、芝麻片、三页饼、金丝面、小炒肉、芝泮烧肉等为代表的传统名吃逐渐发展起来。历经数百年沧桑,工艺日臻成熟,地方特色更为鲜明。85年5月,芝泮烧肉、绿豆糕、芝麻片在山东省工商局、山东省个体劳动者协会联办的展销会上,荣获名优新产品荣誉证书,在十一届国际风筝会及农副产品博览会上同时荣获两枚金牌,在98年潍坊名吃认定展示活动中,又荣获“潍坊名吃”称号;芝泮烧肉97年在国际风筝会暨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继而被评为山东名吃;三页饼被省工商局评为地方名吃。
3、集贸文化
景芝集市的重要人物:
“集头儿”,过去由当地推选一人,此人隐身幕后,鲜为人知,规定德高但必须望重有势力的人物,八面玲珑、黑白两道都吃,管理集市,大伙都听他的。
“篷头儿”,用“8根系子”中资格最老的,人际关系圆滑的、说话有分量的人。篷是用厚布制作,四角绳子拴好用杆子撑起来防日晒雨淋,赶集上店的要撑篷需要经过“篷头儿”批准。撑篷大小、高低不能随便,篷的方向、绳的打结都得看“篷头儿”行事,但卖包子和食品的例外。秋冬季节“篷头儿”不支篷了别人才可随便支篷。
“贼头儿”,管理集市上的小偷儿、扒手,也叫看集的,“贼头儿”不能直接叫“贼头儿”,称呼张头儿、李头儿、某头儿。小偷儿、扒手当时叫“赚赚子”。到集市上偷东西的先要到“贼头儿”报到备案,不报到备案偷东西被抓要暴打,所偷财物数目小的可以留下,数目大的要交给“贼头儿”,一个集空过后没有追究的了再分配,不守规矩的“贼头儿”对小偷儿的处罚叫“剁手”,但不是真剁手,如有被盗找不出扒手的,由不报到的“赚赚子”负责赔偿,而是小偷儿向“贼头儿”做出的保证。偷东西有开放日,腊月二十七、八,混搭摸抓。穷人过不上年的可以到集市上偷点儿年货,此时集上人多可以顺手牵羊偷点儿东西,有些大方的被偷者也当没看见的权当施舍,即使被抓也就是物归原主,连句难听的话都不会说。
“行(hang)头儿”,安排向各行收费的,每行有2人收费,无收据,收费后上交“行头儿”,不得私留,没有敢中饱私囊的。
集市的道德规范:到集市上任何人要买卖公平,不得强买强卖、漫天要价,可以讨价还价,任何土匪强盗不得抢掠集市,所以没有抢集市的。
“短路的”,又叫路劫,也叫剪径毛贼,不得在集市2里路之内作案,违者严惩。
“chua包子”,抢吃的,抢集市上赶集的人手中正在吃的食物,不能抢其它的。被抢者追上只能教训出气,不可打伤。
集上的行业:有顺口溜:推车的、挑担的,支锅的、地面的。
“推车的”,人力独轮车,推粮食、推猪的、推盐的、推菜的等,挑不动的就用车推。
“挑担的”,挑担的有软8股(8根系子),硬8股,不软不硬又8股。两头担子用一根绳子分4股拴起木托盛放物品为软8股。用8根竹片固定担子的是硬8股,炉匠、理发匠等。
解放初期景芝有钱人有洋车了,大集上总共20多辆,有洋车了,赶脚的的就少了。
“驴贩子”,用驴驮货物的,叫“脚行”,用驴驮人就叫“赶脚的”。驴大多是从徐州贩来的,驴的品种好,力大耐劳。
“支锅的”,凡水食类买卖需要支锅蒸、煮、煎、炸的都是。
“地面的”,在地面上插草卖物,原地不动。卖人的也是其中一项,被卖的头上插草,男的站着,女的跪着,小孩儿不管男女都跪着。还有卖力的,一大堆人聚在一起出卖力气的,地上放上草,摆放工具,放一捆谷秸坐在那里,相当于现在的劳务市场。
&&&&&&&&&&&集市上的三教九流
“圣人教”:
卖字画的,卖笔纸文具的。
说书的,照书本念说的,围着很多人听书,说书人摇头晃脑地说书。说评词的,南方来的比较多。说评书的,一般不是苏州评书,抑扬顿挫的声调,配合面部表情。
“抗杠的”,打渔鼓筒,又叫“渔鼓坠”,一边唱一边用手敲打渔鼓,唱一遍再用白话解说一遍。打大鼓的,大鼓书种类很多,一边打大鼓一边说书。铁板快书,与山东快书差不多。
打莲花落的,当时比较多,说书的一种,一般称“文乞”,手拿竹板到摊位上随机应变
说上一些吉利话讨要小钱,随便给几个小钱就打发走了。
“老君教”:
生炉取火的摊子都是铁匠、铜匠、银匠、锡匠、卖膏药的等都属于“老君教”。
“洪山教”:
见血的就是,杀人的刽子手也是,杀猪的宰羊的也算,但宰牛的不算。还有种“蹭头儿”的也是,有人拿着小刀或板尺问摊主要东西的,一般的摊主看见“蹭头儿”的来了多数给几个小钱打发走了。不想给钱的说几句好话也能打发走了,但也有看不惯的犟摊主不给看你这么着就僵持起来了,没有办法,“蹭头儿”的就拿刀子或棍子把头上、脸上或身上弄出血来,引起围观,看热闹的、打抱不平的就不算完了,若不给钱每集都会到摊子前耍赖,影响赶集,“蹭头儿”自伤的要50—100个大洋才能摆平,否则让摊主赶不成集卖不成货。
唱戏的,有种地方戏叫周姑子戏,莒县周姓女子很有文才,新婚不久丈夫亡后夜晚思春的哭腔或下流动作表演,后发展为“茂腔”。安丘专门成立剧团,是茂腔发源地之一,宋官疃有个姓徐的、郭家庄子孙苏莲是主要演员扮相非常好,戏子死后不能埋入祖坟林地。
一提秤,二抹斗,三修脚、四剃头,五打狗,六卖油,七八九、戏子王八吹鼓手。戏子也叫科子,科班出身,大戏小戏,大科小科。
提秤,有人提一杆秤在集市上到处转悠,名曰公平秤,防止缺斤短两现象,其实做买卖的都有称,根本用不着,类似警察的作用,“集头儿”安排的,发给报酬,有缺斤短两的调解纠纷。
抹斗,只有景芝集上有,其它地方没有。在集市上粮食交易的地方,有专人在地上铺上席子,放上斗、升等量具,粮食交易时将粮食倒入斗或升,抹斗的故意多倒、负责用木尺将高于斗或升上口边沿的粮食抹平,抹出来的粮食落在席子上归抹斗的所得,叫“磨俸”,这就是“磨俸”的来历,一天一般能得十多斤混合粮食,所得的粮食最后要交由“集头儿”分配给抹斗的作为报酬。
修脚,一般扬州南方来的比较多,修指甲的、剪脚皮的、捏脚的等。
&& 剃头,属硬8股的,挑着担货,一头是炉子,另一头是座位和有抽屉的盒子放理发工具,洗头不多带水,一盆水翻来覆去地使用,脏了再坐清用。
打狗,因为樊哙参加刘邦起义前就是打狗的,即杀狗卖肉的。北方扒皮煮肉去骨配大蒜吃,南方不扒皮,吃法与北方不一样。
卖油,卖油的有3种,一种是油匠,担子一头是油,另一头是其它东西可以卖,百货、文具等。二是纯卖油的,挑油担子,一头是豆油,另一头是花生油或其它油,叫大卖油的,敲梆子卖。第三是小打油的,在农村挑担一头是油篓,另一头挑着石头或砂子找平衡。
要饭的,有三种情况,用席制成圆筒,长方形的席子包着,背块席头子,称八匹白狗,被马子、土匪利用充当眼线或传递消息,不为一般人看好,但不能得罪他们。提篮子拎箢子要饭的,光要吃的不要钱。打竹板说莲花落讨要的,不受限制,可要饭也可要钱,是文乞。
牲口市,在集市上最大,露天场所,农家饲养的牲口不准私自买卖,需要经纪人中间交易,双方买卖价钱不用语言讲价,在袖口里进行,称抄抄或捞捞,
有“袖中乾坤大”
俗语,讲好价钱要到集市办公场所交易,买牲口的交钱并交中介费用。
“宝局”,是赌钱的,为满足赌钱的赌性,集市上设赌局,夏天在大树下或院子里,冬天在广场里“光腚猴市”那里,摆放几个凳子。押宝、赌钱的自然聚集,坐着的,站着的,捧场的,有坐桩的中间人负责宝局。非常兴盛,每个集市上都有。另有卖烟的,在景芝“宝局”里有种怪现象,特别有种用大烟袋锅子卖烟的,大烟锅装上旱烟,长烟袋杆子,赌钱的忙于赌钱没空儿卷烟点火,张三吸一口,李四再用袖子擦擦烟袋嘴子吸一口,不过吸一口要付一口的烟钱。
&名 门 望 族
“后疃赵,凤尾翘。始祖令安丘⑴,途中驾鹤遥。落地景芝里,运开八支涌大豪⑵。世代商贾乐逍遥,进士二⑶,巨商九,商官官商轮流走,文武双代满京师⑷,五百年旺根传不朽”。
注:1、元末,始祖赵太平令安丘。2、四世分八支。3、赵炬,清初武进士。4、赵录绩,清末进士,著名词家,名震京师;赵录俊,清末武官,因通逮赛金花而名扬天下,入京戏。
景芝赵姓始祖——赵太平
赵太平(至正年间人,具体生卒年不详)至正年间河北枣强县举人,赴任渠邱县令(今山东安丘市)
原籍正定府枣强县人,其祖上为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据赵俪生《篱槿堂自叙》记载赵太平祖上在枣强县为打铁匠,据安丘县志载至正年间“山左灾疫死亡,地广人稀”。&&
另据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赵氏族谱记载,元至正年间“太平公荣膺乡荐,旋授安丘令,盖官于安丘曷,籍于安丘哉,时以赴任,半途未及,实受病终旅邸间,又山左灾疫死亡,地广人稀,奉命迁民”,“二世祖扶柩东下,相土择居,编籍于景芝后疃庄,此籍于安丘之由来也”
关于的安丘大族,有顺口溜云:“张马曹刘赵,江海河汉尿”,可见赵姓在当地大族中的地位。会看风水的二世祖,扶其灵柩葬于景芝镇保元门内(后称“老林埠”)。土改中,要执行死刑的赵姓人亦多杀于此,似寓有“厌胜”之意。其墓葬因解放后修建景芝酒厂而遭掘,现无从考证。&&
&& 雍正十二年,其十世孙赵世勋告老还乡之后协同族人为其建立赵氏祠堂,即景芝镇北赵氏共同的祠堂,有三排高房大院,气势恢宏,肃然装重,十个立柱题词全都出自京城翰林院书法名家之手,清朝道光进士张祺恒(字寿臣,清朝官员,朝议大夫刑部广东清史司主事加一级员外郎衔总办秋审随带二级)为其祠堂作序。现留存于景芝镇赵氏族谱跋序部分,在潍坊地区少见。&&
山左版本目录第一人 ——赵录绩
赵录绩,字孝陆,安丘景芝镇东庄子人。光绪三十年(1904)三甲71名进士。官内阁中书,钦加员外郎衔,民政部主事。民国初年任山东省首届省会议员。精于诗词,擅长书画。他的词和字深得康有为先生称赞。《丁丑秋词》由世袭衍圣公孔德成先生署名在台湾刊印行世。其书融魏碑、汉隶笔意,形成劲健、古拙的个人风格。酷嗜书,收藏甚富,藏书处为模鬯阁。精版本目录之学,为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唐所推重,称山左版本目录第一人。其藏书见于著录者凡七百余种,其中善本二百二十四种,最著者有宋刻本《真西山读书记》等九种,而《周易会通》赫然在列。赵氏还注重收藏山左先贤遗藏,所得同邑先哲王筠遗著甚多,其中珍稀者有校改手稿本《说文释例》、许瀚手校道光刻本《说文解字义证》。其弟赵录绰,字孝孟,受业于胶州柯劭忞。任北京图书馆馆员,致力于目录版本及金石文字学。
“浯阳李,古产邦⑴。追陇西,属大宗。初居潍河右,明中分支石鸡阳⑵。占居城东南,天降英才,地中声雷,甘泉出脚底⑶。柳满堤,花满畦,四时春色,山一带水,一派千载画卷。七子成七凤,育人城南七里河⑷,清初学子怀其师”。
注:1、安丘《浯阳李氏族谱》记载,始祖李某为避“红军”乱,迁居景芝于戈庄,为于氏之役。李始祖卒葬本村南茔,此后几世无考。至李秉时方才入籍,遂将李秉尊为一世祖。2、石堆,古名石鸡,是观天象之巨石堆,在城东十里处。3、李际明,字幼安,号白水,先地方官,后升京官,文学家、诗人。其生之日,其门前地中忽有声如雷,其父异之,遂为细究,得泉一眼,味极甘冽,稍疏之流为溪,父为此更加钟爱际明,自号所居之地名为甘泉。4、李惟敬晚年其返乡,求“不得治国,正宜修身”。与其李际明等七子朝夕相伴,攻读圣贤,设馆七里河,一时名满安丘。
景芝李氏崛起于明末,清初有李裀,以举人任兵科右给事中,抗直敢言,《清史稿》有传。李裀孙李尔立,迁高密城里,尔立子长疄,举人,父子俱工诗,创立南园诗社,为高密文化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李士模家族明初迁居高密西隅,5世太学生李东周,署宝丰县事。7世李士模,清顺治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族裔李振羽,进士,官教授。
郝宅湾郝氏
“郝宅湾,郝宅湾,风水绝佳随水转,进士一,清官二⑴,清末岐黄一神仙⑵,名满诸安高,外加都昌县,家传书法古称绝⑶,财源浩荡满东川⑷。教育成一派,书声满云天”。
注:1、郝敬修,清声卓越,有“郝公绸”之誉。郝慎行,微服私访,甚得民苦。2、《安丘百家姓》载:郝玉崑,清中人,因医学高明,誉满诸安高,外加都昌县,人称“河西神仙”。3、郝敬修,不但是一名清官,也是一名著名书法家,在清时有洛阳纸贵之誉。4、郝氏节家有方,至清末是景芝镇有名富裕之族。这些富裕之家均靠经商而起,远近闻名。
&& 郝氏世居景芝(今属安丘),明末以来为高密名族。清康熙间有拔贡、上荆南道郝文芳,乾隆间有知州郝敬修、进士郝慎行。
“景芝冯,根源盛,追源起,冶源冯⑴。山左名门望族,分支百年不衰,清初卜居景阳城⑵。先祖世农桑,以文继家盛,清末冯学士⑶,清廉卓政声”。
注:1、此冯氏是临朐冶源冯氏,始祖冯裕,明中期闻人。2、清初,六世迁居昌乐,旋自昌乐迁居景芝城。3、指冯尔昌,进士,官至一品光禄大夫,光禄寺卿,清末著名清官直臣。
窦光鼐 (1720~1795),字元调,号东皋,清前期大臣,临浯高家庄人(原属诸城)。自幼好学,颖悟过人,童试、乡试皆列榜首,有“神童”之誉。1742年(乾隆七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顺天府府尹、宗人府府丞、福建正考官、浙江学政、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会试大总裁等职。&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又字伯坚,号菉友。清代文字学家,景芝镇宋官疃村人。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举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乡宁县知县,后代理徐沟、曲沃知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勤于政事,讼至立判,卓有政绩。
李裀(李龙衮),顺治年间进士,因直言进谏得罪官员遭贬去吉林。
郝信雄,太平村,清中期进士,县志无记载,当时属高密。
杨际澐,咸丰举人,同治进士。
冯尔昌,诰授一品荣禄大夫,光禄寺卿,清末著名清官直臣。
王挺幹,南河西村,清朝进士,嘉义县令,被当地盗匪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妻子仆役等37人。
刘大同(1865—1952),原名刘建封,又名刘石荪,民初改名刘大同,字桐阶,号芝叟、疯道人、芝里老人、天池钓叟等。清末秀才,芝泮村人,民主革命先驱。年轻时就思想进步,追求真理,痛恶专制的封建制度。1898年加入兴中会;1909年出任吉林安图首任知县;1911年为响应武昌首义,早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两个月,建立“大同共和国”并通告中外。起义失败后被迫多次流亡日本东京,孙中山委任其为东三省支部长。有“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大同”之称。
吴金鼎(1901—1948),字禹铭,著名考古学家,万戈庄村人,山东龙山黑陶文化的发现者。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专业时,爱上了考古工作。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攻读考古学。其间,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章丘城子崖、安阳后岗等著名遗址的发掘。1933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齐鲁大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
振,前屯村人,抗日时期即从事地下工作,原山东省人大党委会主任。
周毓英,伏留村,曾任国民革命军五十一军军长,中将,1961年被“特赦”,在甘肃省财政厅任职,已去世。
伏皇后,名伏寿,伏留村人,伏生十六世孙女。《诸城县志》四十五·
列传十七之一记载,汉献帝皇后伏氏讳寿,大司徒堪(湛)八世孙也,兴平二年立为后,曹操专政不臣,后与父完谋密图之事泄,操逼帝废后,假为策使郗虑华歆勒兵入宫收后,后过诀帝,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遂下暴室以幽崩。
&&&名树和古墓
(一)、名树
景芝镇过去古树名木繁多,有棵远近闻名的景树——几千年树龄的白果树,可与浮来山古老银杏树媲美,但与大多树木的命运一样被伐掉了。
现境内仅存7株200年以上的国槐树:
小河北村一株500余年,在一户村民院内,胸径95厘米,高14米,冠幅14米,国家一级保护。
石家埠村一株600余年,在村内道路中心,已设置不锈钢护栏。胸径106厘米,高11米,冠幅13米,国家二级保护。
东朱耿村一株500余年,在一户村民院内,胸径108厘米,高9米,冠幅11米,国家二级保护。
宋家里岗村一株400余年,在一户村民门口,胸径80厘米,高8米,冠幅9米,国家二级保护。
兆家庄子村一株400余年,在村内道路中心,胸径86厘米,高8米,冠幅7米。
小湖埠村一株400余年,胸径90厘米,高8米,冠幅6米,国家二级保护。
王水崖村一株200余年。
(二)、古墓
1、彭王冢:在彭旺店子村东南的渠河边上,有一座高近5米、直径约30多米的绿色坟墓,据传为西汉彭越之墓。上边长满了荆棘、酸枣、地骨皮和杂草,地骨皮的果实已经成熟,在杂草中愈显红艳。往墓顶攀爬时,荆棘和酸枣的刺扎扯裤腿,需小心躲避。墓顶已现深坑,明显是盗墓形成的,坑壁也长满了酸枣和青草。
坟墓的东、北、西边都是农田,南边是一片坟地,中间有条东西方向的田间小路,再向南约二十米就是渠河的北岸。近处有几个小的坟包已经与彭王冢连接在一起,长满了半米多高的杂草。还有两根一米半高的水泥柱竖立在坟墓上,拉着两根铁丝当篱笆。
村里72岁的环卫工王维和告诉我们,这座墓被盗挖前,墓顶上有个“军事制高点”的水泥标识。小时候坟墓既高也大,后来被村民挖土垫猪圈或周围农户整地,坟墓比以前小了许多。
七、八年前的一天,听村里人说彭王冢被人盗墓了,他也随村民去看情况。当时去看到彭王冢顶部已被盗墓贼挖成了井筒状,顺着井壁下去向北有墓道,沿墓道进入墓室,看到墓室是用长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厚不到10厘米的青砖砌成。墓室长方体,南北长约3米,东西宽约2米,高近2米。内壁涂了暗红色黏乎乎的东西,地上堆了泥土,可能是盗墓贼挖墓堆放的。现场没发现墓中遗物。或许东西已被盗墓贼盗走。
问老王这座墓所葬何人什么朝代的,他说只听村里老人说是彭王冢,什么人什么朝代的不详细,有说汉代的,看砌墓的大青砖象汉墓。
彭旺店子村原在206国道西边,1974年发大水村子被淹,然后迁移到路东约300米另建的村子,该村110余户,500余人口,660亩土地。从彭旺桥向东沿渠河北坝行走300多米,即能看到彭王冢,附近已成为彭旺店子村的公募林地。彭旺店子村西和村北因为近邻彭王冢,分别有王家彭旺、李家彭旺和葛家彭旺三个村。
2、纪信墓:在万家庄村东南一华里的埠岭东北部的岭坡上,有一座孤零零高2米多,长宽约5、6米的残存坟墓,传说是汉代纪信墓,西南20米处曾有石碑,现已不知去向。这里离西南边的206国道约1.5公里。不细看会以为是一堆岭土,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是十分典型的墓地。墓地直径约40米,封土仅剩东北很少部分,明显是跟周围同样的岭土,上面稀疏生长着不大的杂草,唯有一丛干了叶子的地骨皮算是古老植物。就是这仅存的很少部分封土顶上,明显地遗留下了盗墓的痕迹,有条弯形的盗沟。
墓地的北边和西边是一条弯曲的岭间小路,坟墓就在小路的拐弯处。残存的坟墓北、东、南侧,被人开垦种上了玉米,已一人高。西侧是小路,小路的西边是被挖土拉走遗留下的深坑,再往西北是靠近万家庄村的停产砖厂,烧砖的砖窑还裸露在那里。墓地南望是岭坡到岭顶,有驻军原413团训练遗留的废弃战壕,东望、北望是附近村庄村民种植在岭地上靠天下雨浇水的农田。
纪信为楚汉之争时刘邦手下一位忠诚而又能够为国而献身的贤臣,“纪信替刘邦以死”的故事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上个世纪中期,笔者曾在都吉台村西约五里的西苑村见过纪信庙的遗址,几十年未能再去,不知如今情况如何。既然人们将纪信认为是为历史名人,是位忠于国家事业并能为其而献身的人物,后人对其进行纪念和祭奠是应该的,可是笔者眼前这堆岭顶上荒芜苍凉的沙土,起码几百年无人为其加一掊或半锨新土了。作为墓主的后代子孙,有人遇古墓必盗。只热衷盗先人之墓,不知道为祖宗添土,这让先祖们多难过多寒心啊!他们一定会骂:这些不长人肠子的东西!
&附:景芝镇故事与传说
&&&&&&&&&&&&&&&&&&&&&
景芝地名故事
相传宋仁宗景佑年间,在松下古井内发现过灵芝草,始名该地为“井芝”。因镇区西面的浯水绕镇而过,水质甘洌,深处藻萍映绿,浅处水净沙明,河畔也多次出现过灵芝草。地方官遂向朝廷上表献瑞,由此更名曰“景芝”,意取“景佑年间灵芝献瑞”。所以有古对联“三产灵芝真宝地,一条浯水是财源”流传至今。《元史.顺帝本纪》对景芝略有所载,说元顺帝至元三年“立高密县潍川乡景芝社巡检司”,这是所见的史书中最早提到“景芝”之名的记载。明代万历年间的《莱州府志》和《安丘县志》中均出现了“景芝镇”字样。
景芝隶属关系复杂,唐尧虞舜时代属青州,夏为斟寻国地,商属营州,春秋时分属青、幽二州,战国属齐,秦隶琅琊,汉属昌安县,唐宋属密州的安丘、高密、诸城三县分治。元设景芝社巡检司,明由青州的安丘、莱州通判驻此,清移县丞驻之。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捻军进入景芝镇内。为防捻军再入,遂修筑围墙,将后疃庄划入。围墙周长10里以上,设有阜康、永贞、镇东、众成、启文、景阳、保元、望阕、障浯等九门。
民国时期,景芝镇分属安丘县第三区和高密县第八区,设两个镇公所,分属两县,各行其是。镇内分为东南隅、西南隅、正东隅、正北隅、西北隅五个隅。1945年夏,景芝及附近地区陆续解放,即以景芝为中心划为淮安县,县委、县政府设于镇内。1952年并入安丘县,景芝称镇。1959年改称景芝人民公社,1984年4月恢复镇制。2001年3月乡镇合并原宋官疃并入,2007年8月区划调整原临浯镇整体并入,共辖139个村、15万口人,总面积217平方公里。
景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盛产美酒闻名于世。安丘“明志”记载“景芝者,商渊也”,说明了当时商贸业的兴旺发达。《中国地名大辞典》载,明万历年间“景芝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素有“十里杏花雨,一路酒旗风”之说。明万历十七年《安丘县志》赋税卷载,每年纳酒税“一百锭四贯”(当时一锭合十两纹银,百锭当是千两之多),可见酿酒业的繁华。民国四年的《山东通志》记载:“酒,各县皆有,……烧酒以安丘县景芝镇为最盛。
“景芝”的传说
“锁头湾”畔自古以来就聚居着大多景芝东南前疃李姓族人,听老人讲,上面提到的清代李裀,祖居就在这里。这里还代代相传关于战国名士广武君李左车的故事。史载刘邦建立汉政权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加强刘姓王权,便着手剥夺异姓诸侯大权,刘邦甚惧韩信谋反自立,后由萧何吕后设计诛杀了韩信及其以下三族,李左车是韩信的心腹亲信,李左车见状,遂告老还乡,李左车回到老家后,为善乡里,教化同族,成为李姓家族的先师尊长,景芝李姓家族也渐渐成为当地有名和诗礼旺族。
李左车回到老家隐居后就住在锁头湾边上,传说他能在锁头湾水面上盘腿而坐,且将酒壶放在腿上饮酒以乐。他也是从这里升天的,传说有一天,他在锁头湾里洗完澡后吩咐家人:“你们给我准备后事吧,玉皇大帝已封我为雹神,今日午时即去上任”。家人将信将疑,碍于他的尊严,也只好按他说的去做。等到了正午时,老人竞真的逝去了。人们为了怀念他的功绩,还在雹泉乡为他建了一座庙宇。每逢景芝人去到庙里为他上供烧香供酒,他的塑像脸上身上便会有水珠出现,这是他是太想念自己家乡人的缘故。
景芝从来不会降下比较有重大危害的冰雹倒是实事。老人们说,念及父老亲情,李左车一次也不忍心将雹灾降于家乡,可是他已经将雹事在人间轮流按排好几遍了,实在没法,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这冰雹全部降在了景芝一个叫“苇湾”的大水湾中。等第二天雹子下完后,人们纷纷到苇湾来观看,惊叹之余,人们纷纷感激这位不忘乡亲的神人。现在景芝酒厂一区二区就建在苇湾旧址。过去苇湾有一百多亩的面积。
锁头湾就在景芝启文门外,“启文”意为“开启文明”之意。那时景芝集日从启文门一直延伸到大湾崖周围。南湾和北湾中间后来修了一座小桥相连,沿湾边有条土路,是通往诸城高密方向的最近的路,所以景芝东乡来景芝赶集都要路过这里。
满洼红高粱
景芝有部分土地是洼地,共19596亩,如景芝东洼、洛岗洼、后屯洼、付岗洼等,潍河两岸,地势低洼,洼地土质是黑土,过去河水经常泛滥,特别到了雨季,积水数日不消,农作物中,只有高梁、粗壮且能抗涝的高梁能成活。高梁是景芝“高烧”的主要原料。方圆几十里盛产高梁的基地,成为促进景芝酿酒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就这样,景芝东乡一带的农民,与高梁结下了不解之缘。高梁秸又称秫秸,是农家一宝,秫秸箔障可作墙、苫屋,秸皮破篾编席,编苇笠,而且还可以扎制许多小儿玩具。在当地民谣中,也有不少与高梁有关的内容,如,谜语:
一棵树,高不高,上面挂着杀人刀;
一棵树,长不长,漂了一洼秫粟头。
前一句,形容高梁茁壮成长时,宽大挺张的叶子,后一句形容高梁成熟期,晒红米的形象:如同身穿绿袍的红脸大汉关羽。再如,《十八诌》歌谣:
说我诌、道我诌,八月十五立了秋。
大年五更发大水,漂了满洼秫粟头。
拾起个小的打担二,拾起个大的打八斗。
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地高梁种植的情形。高梁熟了的时候,遮天盖地一望无际的绿秸红穗,下望如同绿色的海洋,波起浪涌,上观如同红色的莽原,染红天际,蔚为壮观。
景芝镇由于酒业发达,大宗的酿酒原料,高梁以及小麦的买卖市场,极为发达。这种粮食粜籴的场所叫“坊子”,全镇有四五处,旺季的交易量,可日达两千担,数目客观。经营坊子的人叫坊主、伙计们称为“斗子”。斗子管着验质定价,给买卖双方拉扯生意,生意谈成后,斗子要用斗过数量;斗子除拿一定的工资外,还分食过斗时撒在地上的粮食,这叫做“吃摩俸”。大批的粮食过斗、装袋入仓等工作,需要有壮劳力扛包子,因此,有不少无地少地地人,经常干这种活。好日子,每个劳力一天也能挣到一斗粮食地收入。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在华夏大地家喻户晓,主人公的美好品德人们广为传颂和爱戴。李黑龙家乡究竞在哪里的问题也争论已久。在齐鲁古镇景芝,自古人们就知道李黑龙出生锁头湾畔,他还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李姓族人,李黑龙就是从锁头湾畔挥泪告别母亲和众乡亲去向东北黑龙江的。
景芝镇东出启文门外就是锁头湾。启文门是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率领的捻军功破景芝住了六天就转移后,官府即命时任都司的赵鹤皋组织民众,仅用两月启文门与城墙就同时建成,“启文”意为开启文明之意,现在城墙遗址尚存。当年8月,捻军再犯景芝,听老人讲,捻军就到过启文门下,因城门城墙坚固不摧,又有军民合力抗击,很快,他们就撤走了。据老人讲,修这段城墙李黑龙的族人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修这段城墙时,李家还是当地最大的诗礼望族,因为城墙规划大多是从李家的房产土地上经过,李家族人很是开明大义,不仅带头扒房屋、献土地,还主动捐款捐物出劳力,得到了官府和其他大姓族人的一致赞许。
&& 每当夏日里,湾的周围便集了很多忙了一天的人们在此纳凉和闲谈,习风拂面,四周蛙声一片,偶尔会从湾边高大密布的古柳上传来几声蝉鸣,好不惬意。不知名的动物叫声此起彼伏,煞是动听。湾里也满是洗澡的的人们,他们在湾里嬉戏打闹,甚是快活。那时锁头湾里的水十分清澈,在湾边猛然合手一推,小鱼儿便会被呛上岸来。北湾的的西北角有一棵弯弯的古柳,有一抱粗。树冠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树根也一部分扎入岸边的泥土里,一部分就淹在水里,在满是树根的洞里,一伸手便可捉到小鱼儿。
有一天,一位李姓农妇在田间劳作,因为累了打盹,便倚着一颗大树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飞在空中趴在一条大龙身上嬉戏。醒来后,发现地里刚下了一场大雨,自己竞毫无觉察,浑身也都被雨淋透了。李妇人又害羞又害怕,赶忙收起农具跑回了家中。
过了十三个月,李母生下了一个肉团,丈夫大为恼火,一刀下去,李母拦挡不及,肉团被剖开,却见一个浑身黝黑的龙形怪胎跳将出来。
他落地便跑到门外的锁头湾和晤河里游水嬉戏。李母悲喜交加,甚为痛爱,总是寸步不离,生怕儿子有什么闪失,还给他起了个名子叫李黑龙。上午他能让锁头湾内的水由南向北流,下午又自北向南流。自从李黑龙来到人间,当地从此风调雨顺,庄稼连年丰收。锁头湾里的水再没有干涸过,而且更加清澈,鱼儿也多了不少,乡亲们也都非常喜欢他。
景芝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酒坊林立,美酒飘香。李黑龙父亲就在当地一家酒作坊做活,工友们也都知道老李是结婚十年媳妇才生下李黑龙的。他经常有事无事的惹她们娘俩生气,尤其是当喝醉了酒的时候。有一天,他喝得酩酊大醉,回家正碰见李黑龙回家趴在母亲怀里吃奶,他挥起菜刀向李黑龙砍去,李黑龙躲闪不及,被砍掉了一截尾巴。
李黑龙痛疼难忍,跑到锁头湾里上下翻滚,母亲追到湾边,拼命地想把儿子拉上岸来。这时父亲又手持菜刀追到湾边。李黑龙看到父亲如此绝情,想到母亲整日里因为自己受的气,决定离家出走。
李黑龙无助地望着慈祥的母亲,慢慢地推开了母亲紧紧握住自己不放的双手,缓缓地腾向空中,在空中围着母亲和乡亲们转了一圈又一圈,久久不愿离去。最后还是向母亲和乡亲们鞠了三个躬后,顺着晤河下游东北方向而去。
李黑龙知道当时在东北地区有很多闯关东的家乡父老,就一路漂泊北上,来到了东北黑龙江。此时黑龙江两岸也有很多来闯关东的山东人在此居住,李黑龙就在这里停了下来。
黑龙江当时叫白龙江,有一条白色恶龙镇守。白龙经常为害乡里,残害过往此江的客商及江边百姓,人们都恨透了它。李黑龙决定为民除掉这个祸害。他冲入江中,与白龙大战了三天三夜,直打的日月无光,天昏地暗,江水滔天。人们纷纷涌到江边为李黑龙呐喊助威,看见李黑龙浮出水面,人们就扔馒头让他补充体力;看见白龙浮出水面,人们就扔三石头砸它,最后在百姓们的帮助下,李黑龙终于战胜了白龙。
玉皇大帝得知了李黑龙为民除害的事很是高兴,就将白龙江改名叫黑龙江,封李黑龙为黑龙江龙神。从此李黑龙将黑龙江沿岸白龙统治时期白色的贫瘠土地变成了肥沃的黑土地,让人们的耕作有了更多的收获。
李黑龙忍痛离开家乡以后,几年不见音信,李母思儿心切,整日里以泪洗面,茶饭不思,没过见年,便染病去逝了。听老人讲,李母是六月初六去世的,就葬在锁头湾畔。乡亲们为她出殡那天,李黑龙得知了噩嚎,便急急往回赶。那天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在雨中,人们看见一条没尾巴的大黑龙从东方向飞来,盘围在李母的坟上大哭不停,整整哭了七七四十九天。这里也下了四十九天的雨,直下的沟满濠平,锁头湾的南湾和北湾也连在了一起,湾边路也被淹没看不见了。李黑龙葬罢母亲,又回到了黑龙江。
景芝这里每年六月初六这天,东北方就会乌云密布,电内雷鸣,晤河和潍河本来平静的水面,转眼间就会起大风大浪,当地人们都知道这是李黑龙回家给母亲上坟来了。这一天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回到家中也为李母烧些纸钱。据老人讲,李黑龙回家祭母要在母亲坟前日夜陪伴四十九天才肯离去。
李黑龙特别想念山东的乡亲,只要知道过黑龙江的船上有山东人,他都会一路保护,直送到对岸。一直到现在,在黑龙江上渡船的艄工每次开船前总是大声问一句:“有山东人吗?”坐船的人们都会会意的大声回应有,或者回答:“我是山东人”。即便此时江里风浪再大,艄工也会放心的起锚开船,如果船上没有山东人,那么艄工就要再等一下,有山东人来了才开船。
在景芝过去妇女们都有这一种穿绑腿裤的风俗,既使在大热天或是上地里劳作时都不例外,据老人讲她们是生怕遭龙戏才这样穿戴的。
当地每逢六月六以后,就经常会下“连阴雨”,尤其在越下越大的时候,当地女人们总是将自家的菜刀扔向门外,不一回雨就会渐渐变小停止,这是李黑龙领会了乡亲们的用意,劝他不要太伤心了。同时也告诫他,父亲用菜刀砍他,也是因为一时酒醉失控,事后很是后悔,不要再记恨父亲了。记得小时候母亲及几位本家奶奶也这样做。
从李母死后,村里人都讲在锁头湾畔夜间经常会听到阵阵呜咽声。老人讲那是李黑龙又想念母亲了,回来看她母亲时伤心的哭声,不要出去打扰他。小时候有一天,因为在东坡里与玩伴们玩耍,回家晚了,当走到这里时不自觉地验证过,还真的听到了哭声。
玉皇阁和九城门
景芝城墙、城门是在1862年建立的,仿京城九门建制,设立了九个城门,而且城门的名字也效仿京城。北京有永定门,景芝有永贞门;北京有东直门,景芝有镇东门;北京有崇文门,景芝有启文门;北京有阜城门,景芝有阜康门;北京有朝阳门,景芝有景阳门;(景芝酒厂就坐落在景阳门所在地的景阳村内,景阳春酒的酒名源于此)。一共九个门,其中五个就有相似之处,其它四门名为望阕门、障浯门、保元门、众成门。小小的景芝镇不怕犯上作乱,而且直接仿效北京,有何凭持如此胆大?因为景芝有一个“玉皇阁”。皇帝自称天子,玉皇即天子之父。皇权神授,天子能住九门之城,玉皇当然更有资格住九门之城了。但毕竟玉皇是神,是泥胎,不是活人,也就被最高统治者不再介意了。景芝玉皇阁建于何时无可考,但重建玉皇阁有碑记载是明嘉靖四年(1525年)。此时之前正是戚继光带兵抵御倭寇的时代,当时玉皇阁由一个姓郭的老道士看庙,他的外甥薛授益,字谦若,家中穷困,投奔他舅住在庙上,薛人高马大、臂力过人,但不务正业,赌场胡混,他舅烦他,一气之下,走了。回家一看,正好他母亲故世,大哭一场,用芦席一卷,埋进一个大数坑。当晚风起,旋土成冢。葬母3之后,对玉皇阁发誓:今后我如果发迹,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他就到了胶县一带,从军在戚继光部将柳升麾下。薛氏能征惯战,但纪律散漫。一次,吹集合号出征,他尚早炊未毕,将饭倒掉,把军灶扣到马屁股上追赶队伍。马受热急速驰骋,正巧跑到倭寇的大本营中。倭寇正在开军事会议,尚未反应过来,薛氏一刀取下了倭寇总头的首级,后来又屡建战功,最终由朝廷封为武侯。“薛谦若”是皇帝圣旨赐名,当地百姓把薛谦若念白了说成薛天岳了。薛氏故里是高密城后双羊店东北薛家老庄,解放前薛氏墓地尚有石碑、石供桌、石翁仲(石人)、石马等陈列。薛氏富贵后,实践了自己的诺愿,运来十八驮银钱重修了玉皇阁,这是玉皇阁第一次重修。那时我就记事了,大人不让小孩上庙去看塑神像的,原因是谁去就照谁的模样塑,那就被神夺去性命当侍童了。这次重新的玉皇阁雄伟壮丽、美轮美奂、彩塑细腻、金壁辉煌。现简述一下它的规模:玉皇阁故地就是现在的景黄路中间的中心小学所在地,坐北朝南,东西二十五米,南北二十米,共三层。之所以叫阁,是以土台为基座,高约五米,台上再建层楼。土台四周砌转,当中填土,土台正中是拱形的南北通道,全部为砖石发碹,能通行拉满庄稼的骡马大车。发碹门洞上有进士陈蜚声书写、石刻的“玉皇阁”三字。
登玉皇阁的石阶,在拱形圆门之东,由地面仰望,颇有泰山南天门的样式,拾级而上共二十一层,进入门内,为宽敞院落,四周为砖砌围墙。院落正中为真武大殿,正殿前空场约五米,殿后及左右两侧有二米宽的游廊通道。殿前的东南角为千余斤铸铁大钟的钟楼,楼西有一铁铸的、可防风雨的焚化香纸的焚烧炉。真武殿内供奉主神为真武帝君(也称玄武真君),两厢旁立诸神,有水德星君、火德星君、龟蛇二将等十神,立像均高约两米。由真武大殿东面拾级而上,第三层为玉皇大帝所居的“凌霄宝殿”,有泥塑镀金、高距在上的玉皇大帝,端坐在雕刻玲珑剔透、木制神龛之内,身后有两仙童侍奉。塑像前有一铜铸的玉皇大帝肖像,高约八十公分,以备祈雨、做法会时,将其搬入轿辇,以便出巡。凌霄宝殿上穹隆的重梁挂柱间有蜿蜒盘旋、数条彩绘的彩龙。列在两边的群神有托塔天王,太白金星,南斗,北斗,左手拿錾、右手持锤的雷公,双手持闪光镜的电母,手持三尖两刃、身旁有哮天犬、三只眼的杨戬,长翅翼鸟喙的雷震子,脚蹬风火轮的哪吒登十二神,塑像精美,工艺细腻。看起来,这些神像的建制显然是受了《封神榜》、《西游记》等小说的影响。玉皇殿外西头有一小阁楼,内供吕洞宾像,旁侍者有道童柳树精等。
由此往东有便门,下台阶即进入东跨院,跨院北面为主持道士住房,南面为百子殿,主神是文王,相传文王有百子。文王的右边有张仙射天狗的塑像。以保护幼儿不被天狗偷吃。文王左边有百子山,山上有若干个泥塑小男孩,供女香客来祈子、保安。文王的左前方有黑虎玄坛赵公明的塑像,这个百子殿的诸神就有点生拉硬配了,但却是道士衣食生财主要之道。玉皇阁的顶端露天脊瓦正中还有一个泥瓦烧塑的不满盈尺的塑像,蹲坐在屋脊上,腿脚两边有陶制的“铁链”拴住,此神名曰“干挣子”。此为何神?据考察,典故出自《封神榜》:武王伐纣灭商后由姜子牙主持对双方阵亡的将领封神。一一封过,都皆领命而去,只有申公豹不领命,不甘与诸神为伍,要当神上神。最后就封了他个神上神,任风吹、雨打、日晒、任由铁索定身,欲逃而不得。申公豹本来参加了武王伐纣的革命队伍(中国“革命”一词由此始。汤伐夏、武王伐纣,古书称“汤武革命”),后背叛周朝,倒戈西歧,助纣为虐。“干挣子”之神给反复无常的小人以警示作用。
平常玉皇阁来跪经、祈福、瞻拜、参观的人不少,最热闹的时候是正月初九,是日为玉皇大帝的生日。四面八方,外县外地的人前来赶会,多至数万人,半个景芝街水泄不通。该日玉皇阁上放大鞭,从早到中午,爆竹连声不绝,四周各县前来烧香求愿的善男信女非常拥挤,各类商贩、买卖、吃用之物齐集景芝街,一直烧香到夜间,晚上天空不时响起钻天箭、照明礼花,四周民间爆竹声彼伏此起,玉皇阁热闹非凡,给昔日的景芝镇平添了一段景色和商机。
人说齐鲁之地善产皇后,东汉时期,伏留村就曾生过一位。
& “献帝伏皇后讳寿,琅邪东武人,大司徒湛之八世孙也。父完,沉深有大度,袭爵不其侯,尚桓帝女阳安公主,为侍中。
初平元年,从大驾西迁长安,后时入掖庭为贵人。兴平二年,立为皇后,完迁执金吾。帝寻而东归,李傕、郭汜等追败乘舆于曹阳,帝乃潜夜度河走,六宫皆步行出营。后手持缣数匹,董承使符节令孙徽以刃胁夺之,杀傍侍者,血溅后衣。既至安邑,御服穿敝,唯以枣栗为粮。建安元年,拜完辅国将军,仪比三司。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绶,拜中散大夫,寻迁屯骑校尉。十四年卒,子典嗣。
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假为策曰:“皇后寿,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于兹。既无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谨身养己之福,而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鸣呼伤哉!自寿取之,未致于理,为幸多焉。”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孝献帝的伏皇后名寿,她是琅邪东武县人,大司徒伏湛的第八世孙。她的父亲伏完,为人沉着稳重,豁达大度,他继承了不其侯这个爵位,娶孝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为妻,官任侍中。
初平元年,伏寿跟随孝献帝的车驾西迁长安,她就在这时进入掖庭成为贵人。兴平二年,她被立为皇后,伏完也升任为执金吾。不久,孝献帝又东归洛阳,李催、郭汜等带兵在曹阳追上并击败了孝献帝的护卫和随从,孝献帝就偷偷地在夜里渡过黄河逃走,六宫妃嫔们都步行逃出营地。伏皇后手里拿着几匹缣帛,董承指使符节令孙徽持刀威逼抢夺,杀死了伏皇后身边的侍者,鲜血飞溅到了伏皇后的衣服上。到了安邑以后,衣服已经破破烂烂了,惟有用枣子板栗当粮食充饥。建安元年,任命伏完为辅国将军,所受的礼仪和司徒、大司马、司空这三公是相同的。伏完认为朝政都由曹操把持着,他自己为了回避尊官贵戚的嫌疑,就上缴了辅国将军的印绶,改任中散大夫,不久调任屯骑校尉。建安十四年,伏完去世,他的儿子伏典继嗣。
自从孝献帝迁都到了许昌,只是空守皇位而已,皇帝的护卫和侍从,没有一个不是曹操的朋党故旧和姻亲的。议郎赵彦曾经向孝献帝陈述这事,提出对策,曹操因而憎恶并把他杀死了。其它的内外官员,也多有被杀害的。曹操后来有一次因事进入殿中见孝献帝,孝献帝忍不住内心的气愤,于是说:“你若能辅佐我,那么就希望你能好好地对待我;若不然,就请你开恩把我废了吧。”曹操听了以后大惊失色,磕头请求让他出去。汉代的旧仪制规定三公佩戴兵器朝见天子时,要命令虎贲勇士持刀挟持在他的两侧。曹操出殿之后,环顾左右,吓得汗流浃背。自此以后,曹操再也不敢前去朝见请示孝献帝了。董承的女儿为孝献帝的贵人,曹操杀了董承,又要求孝献帝交出董贵人,将她杀掉。献帝因为董贵人怀孕在身,多次向曹操求情,都没有得到曹操的同意。伏皇后看到这个情况,从此心中恐惧。于是就给她父亲伏完写了封密信,讲述了曹操残酷地威逼的情况,要他密谋策划除掉曹操。伏完不敢行动。至建安十九年,事情才泄露了出来。曹操追究此事,非常愤怒,就逼迫孝献帝废掉伏皇后,他伪造了策书说:“皇后伏寿,出身卑贱,而登上显贵至尊的地位,自从身处皇后之位,到如今已二十多年了。但是她既没有大任、大姒二位王母的美德,又缺乏谨慎修身养怡之福,却暗藏妒忌,包藏祸心,不可以承奉天命,侍奉祖宗。现在派御史大夫郗虑手持符节策书,命令伏皇后缴上皇后玺绶,离开中宫,迁往别的地方。呜呼伤哉!这些都是伏寿咎由自取,没有把她交给法官审理,就已经是幸运很多了。”又让尚书令华歆做郗虑的副手,带兵进入宫中逮捕伏皇后。伏皇后紧闭门户,藏在夹壁里,华歆走近把伏皇后拉了出来。当时孝献帝正在外殿,把郗虑领引到座位上。伏皇后披着头发光着脚并且哭泣着,从孝献帝身边走过,诀别道:“不能再救我一命吗?”孝献帝说:“我也不知道我的命何时了结!”回头对郗虑说道:“郗公,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于是将伏皇后送进掖庭暴室,幽禁致死。她所生的两个皇子,也被用鸩酒毒死。伏皇后在位二十年,她的兄弟和宗族被杀的有一百余人,她母亲盈等十九人被迁徒到涿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杀了好多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