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完婚以后天天下成都苍蝇馆子攻略中午晚上加夜宵一共2500元

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未登录用户请在此登录:
插入股票行情图
插入基金行情图经常自己下馆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自己一个人吃饭下馆子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966 个回答
如果兰州拉面算是馆子的话,我想我是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已经一个人连续吃了一个多月的兰州拉面了,是的,连续一个多月,每一天的中午,每一天,every fucking day.今年夏天,我离开了校园,在一个所谓的CBD工作。刚来的时候,是和一个部门的同事一起去附近饭店吃午饭,然后AA。吃了几顿算是明白了,什么叫cbd的消费,这物价果然对的起公司对面一家家顿放在那儿的奢侈品店。和部门同事一顿饭少则人均五十七十,多则一百两百。同事具体收入我不知道,但是他们都是比我大了一轮的本地人,看起来都是很有钱的样子。而我是我们部门唯一一个90后,也是少有的外地人。待遇确实还不错,但是刨去房租,真是和同事这样吃不起啊。于是我就每天中午自己独自走一段距离去吃兰州拉面,为什么是兰州拉面?因为不远而且便宜啊。牛肉拉面,红烧牛肉面,牛肉刀削面,牛肉炒刀削,牛肉烩面,牛肉凉面,丁丁炒面。。。不得不说,兰州拉面已经把裹腹感极强的面食玩儿出花了。我每天一个人去同一家兰州拉面吃出自同一个师傅之手的拉面,一个多月我已经把各个拉面吃了个遍,一个人。在那家拥挤的拉面馆里,老板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可能就是:“小伙子,你坐这边来好吗,他们几个人一起的。”有时候生意好起来,一个人还经常被遗忘,有一次我坐在角落里,等了半个小时面还没上,催老板,他说不好意思忘了。。。朋友听说了我的事,都很惊讶,难道吃不腻吗?兰州拉面好吃吗?一个人不无聊吗?其实我想说,每天中午一个人去吃那么一碗面,不是在追求味道或者口味或者聚餐的乐趣,而是单纯为了吃饱。或者说为了生存。希望每一个背井离乡,独自在外的年轻人,能在一个人的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或者黄焖鸡米饭中吃出美好未来。++++++++++++++++++++++++++biu++++biu+++++biu++++++++++++++++++++++++++++++++啊~居然又有这么多人评论了,已经回复不过来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一起回复一下。1、经过多个兰州的朋友指明,我已经知道了。我吃的这个兰州拉面是青海改良版拉面,可能除了名字以外和兰州基本没关系。有机会一定去兰州吃一下正宗的牛肉面,答应请我的那位别不认账,我很较真的啊~!2、谢谢各位关于自己带饭的建议,啊啊啊~但是天生愚昧啊,不会做菜 ,在毁了不少食材之后先放弃一会儿。。。十一回家跟我妈再修炼修炼。相信不久我可以带一天饭吃一天拉面了。哈哈哈3、其实我这不算心酸啦,作为应届毕业生我过的挺好的啦。另外不要再纠结我在哪儿了 ,不是郑州,不是广州,也不是北京。。是上海啦,具体位置就不报了 。4、建议我找女朋友来解决吃饭问题的热心观众。。。额,其实我觉得吧,找个女朋友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不能为了解决问题去找女朋友。爱情应该来自缘分和爱意,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心就不好了吧,还是随缘比较好。5、观点4纯属装逼,汪汪汪!好了,“兰州拉面”时间到了,今天吃红烧牛肉面。
有次在某快餐吃饭,一个帅哥走过来,指着我对面的位子问我,“你好,请问这里有人吗?”他很高,眼睛特别漂亮,皮肤好好,声音礼貌又欢快。穿着白衬衫,单肩背着背包,背对着正午的阳光,那笑容真是迷人极了。那一瞬间,仿佛整个餐厅都开了柔柔的暖光,一切都变成了模糊的背景,就像P图的点了背景虚化。在心里流了一缸口水后,我故作镇定的回答,“没有呢。”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没有呢”,而不是“没有”,这个“呢”字加的多好,有点撒娇,又有点矜持,还有一丝暗示他可以坐下,并且不动声色也不露骨,显出我是多么温柔静好的姑娘。帅哥对我点点头,然后……然后他搬走了我对面位置的凳子!然后他搬到另一桌,有个可爱的妹子亲热地接过他的背包,两个人就开始秀恩爱了!嘤嘤嘤~~~此后,只要是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我就低头快吃,吃完走人!今天是七夕, 颜值高的人,这样的日子出去吃饭,看到独自一人吃饭的妹子,就陪她吃个饭吧,行行好。。
我家楼下有一家面馆,老板娘四十多岁,负责做面调味,老板也差不多年龄,负责打打下手送送外卖。因为爸妈经常不在家的缘故,我经常都在这家馆子吃。他们全天卖面,燃面,肥肠面,牛肉面,排骨面,样样经典,在我们当地也算小有名气。在这家店吃了十年左右,也算是老常客。早上去的时候,大都点一碗二两的宜宾燃面,配上他们家新熬的排骨海带汤,滋味刚好。燃面就在这个“燃”字。得干,得烫,得辣,就像点得着火一样。老板娘做面好几十年,手法也是相当精湛,一个飞抛,硬是把燃面做出了刀削面的感觉,起锅时,用大漏斗狠狠把面条“甩干”,配上花生、芽菜、红油辣子,在侧旁放上些豌豆尖,再撒上碎葱,红绿相应,成了。偶尔换换口味,吃他们家的排骨面。老板娘做的排骨面也相当地道,一碗面被红油浸渍,端到面前还有“噗吱噗吱”的油烫声,这个时候老板总是扯长了喉咙喊道:“巴巴适适的排骨面咯……!注意到起……烫!”他们做的排骨是酥过的,外层脆脆,里层嫩嫩,浇上红油,好吃得不得了。四川人好咸辣,热天吃这味道,满身大汗,畅快淋漓,不过瘾还得把红透了的面汤喝掉,真是好不舒爽。吃完付钱,听老板一句拉长的“慢走”,就算是正式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后来出外地上学,每年只回家一两次。不过每年回家,都要到这家馆子吃他们家的面。今年回家,依旧去这店。点了二两燃面,老板即端上了满满的一碗排骨海带汤。老板娘边下面,边问:“大学快毕业了吧?”“要毕业了。还一年。”“哦。我儿子今年也刚毕业。在成都工作了,一个人在外面。”顿了顿,老板娘问:“你呢?还继续读书吧?”我说:“嗯。”“出国吧?”“嗯,现在就这么准备着吧。”“出国好呀。出去读书,见得多些。唉,不过要说好,也不好。我儿子在外面,我总跟他讲,一个人在外面苦啊。可你们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我们再怎么说你们都不听。……也对,也该去闯闯……诶,你这一走得一年才能回来吃正正宗宗的燃面了吧?”“大概是吧。”“你之后来这儿学学,以后好在那边弄点吃的。这手艺孃孃(四川人对阿姨的称呼)一般都不传人的。”我没有应答。“往后出去就要一个人做饭咯。”老板娘继续说道。“燃面好了,老牟——”老板娘拖长了声音叫老板,“给端过去。”老板端着燃面,帮我拌了拌,递给我。“小心烫。”狼吞虎咽地吃完,满身大汗。付钱的时候,老板娘又说:“改天来学学,我教你做面。一个人吃饭,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挺不容易的是吧?”我答应着。老板娘又笑着说:“哎,不过你们年轻人,也没关系。一个人吃饭,也还算简单。一个人要走的路,那才长着呢。”--------------------统一回复评论区各位想要找面馆的答主:我家不在宜宾在乐山……以及就是一普通面馆(无奈摊手)
因为工作原因和生活习惯(说人话:因为是单身狗!),经常一个人在外面吃饭,作为一个女生饭量又特大,经常收到各种眼光的扫射和议论。有次去考试,中午到粥全粥到吃饭,点了一晚猪肝粥,一个烤猪蹄,一份炒野山菌,一份山药虾仁,一份蒜蓉西兰花,一份凉菜,一份水果沙拉,一碗米饭,服务员再三跟我确认一个人吃后小心翼翼的留下一套餐具,邻桌一个妈妈带着五六岁左右的小女孩点了俩菜,小女孩跟她妈妈说:妈妈你看你看,那个阿姨吃那么多!服务员都交头接耳看着我扫荡这一桌,有点尴尬,慢慢就习惯了。通常我一个人是这样的:旁边还有菌类和青菜。一桶米饭被我吃完又跟老板要了一碗,老板没忍心收我那一碗的钱。遇到小龙虾更是战斗力爆表!没胃口的时候点一份肉一份虾滑一份青菜一份烤土豆片一份丸子一份手擀面就可以了。其实我应该回答:饭量大是怎样一种体验。哼!宝宝不开心!
背着包去厕所会不会很奇怪?不行,放在凳子上包丢了怎么办?受不鸟了,赶紧去厕所…………卧槽我的桌子是哪个?难道是那个清空了的?…………我要不要去找服务员……写不下去了 回忆起来真心塞〒_〒:33忽然发现我的答案前面没有答案了!竟然排到第一来了!虽然我搞不懂知乎排名的规则!虽然这不是什么干货!但——感谢各位~受评论的同学启发,又想到体验过的一种情况我正在开心的吃着,后面传来服务员客气的声音——“先生,小姐,这位小姐快吃完了,请您在这儿稍微等下。”听了这句话,如坐针毡……尼玛,本来我打算清盘的!汤也想喝干净的!!是不是看我一个人好欺负!!!我他妈……赶紧滚了
老公是个空中飞人(常常出差的意思),我一个人看着公司,一个人在家的时间还是挺多的。 所以,一个人去饭馆吃饭,对我来说不算故事,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我一个人连情侣套餐都吃过,因为有一大堆东西送,喜欢那些赠品,我就点了。我还一个人去KTV唱过歌。从我的最低音,到我的最高音。要问啥感觉?没啥感觉,不就是吃饭。如果婚姻是一座乐园,那么一个人的时候就是摩天轮,你在摩天轮里可以看到整个乐园,但你站在乐园的时候,却只能仰望摩天轮。各有各的好。夫妻一年365天腻在一起还容易吵架。
多事的服务员她也会问,“为什么你经常一个人吃饭?” 我呵呵一笑说:“我怕半个人吃饭吓到你。”
我常常一个人泡咖啡店,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泡图书馆。米开朗基罗在大理石中看见天使,于是他不停地雕刻,直至使他自由。我在大千世界中看见漂亮的裙裾可口的食物,于是我不停地寻找,直至使信用卡透支。开玩笑了,没有这么夸张。
嗯,真没有感觉一个人有什么尴尬,需要处理的小麻烦就是去洗手间没有人帮忙看包要自己提去洗手间而已。
只要食物源源不断,生活就一直有滋有味。只要项目源源不断,工作就一直有滋有味。只要漂亮衣服源源不断,日子就一直有滋有味。我说的真的是心里话,不是鸡汤。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工作狂也是美食家。
纪德在《意外事件》中说“喝一杯肉桂巧克力,就是品味了西班牙;让我们入迷的任何香味、任何风景,都会将我们扔向它的外面,扔向我们的外面。一旦缩减到自身,那只能是一种无力而陌生的东西。只有当我走出自身,通过我所享用的物品,将自己的存在投入到世界中,才有真正的享乐。”
所以,我们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开开心心去吃美食,更好的美食。我说的,更好的美食,不是更贵的美食,也不是,具有多重美食含义、更能糊弄人的食物,而是更多样的饮食环境、饮食产品和更灵活的美食系统。广州街头大排档很多小吃都是超级好吃的,就是没有空调,吃饭像是在桑拿。
说到吃,广州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广州好吃的很多。随便一捞就是一个故事。
不过,粤菜,我没有爱上,潮汕菜却又是我的最爱,因为潮汕菜鱼类品种繁多,我为什么喜欢潮汕菜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老公带我去吃一家潮汕菜,点了奄仔蟹。说是珠江三角洲独有的,未曾产卵受精的幼年雌蟹。吃蟹很多年,一直都是香辣,从来不吃清蒸,我就没有动,老公在旁边一直说,乖啦,吃点啦!吃点啦!
这种蟹,不需姜葱、不用豉椒、不用蒜茸,隔水蒸好,就直接吃,第一次看到的人,都不好入口的。让老公哄着吃一口,哇哇。味道鲜甜,蘸些大红浙醋(这个非常重要),齿颊留香。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我以前吃的原来不是蟹,只是调味料。然后,后来,后来的后来,兜兜转转,一直忘不掉清蒸奄仔蟹,常常一个人去吃。
十六岁离家乡,去西安读书,西安上海北京广州四个城市漂泊之后,我经历了西安一块五的凉皮二块钱的拉面的苦难生活,也经历了广州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风清云淡的日子,饮食口味慢慢随着知识的涉猎变化,当下,不知为什么,想起史湘云,就想吃一碗蟹肉汤面;想起我妈,就想吃一碟鸭舌头;想起我家乌鸦,就想吃烤类东东;读毛姆的小说想吃鹅肝酱。
想吃就去吃,一个人也是吃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饭桌的辣菜。那干煸的鸡柳,是记忆中的新念;酸汤里的蘑菇,在我的心头荡漾。超级辣的米线,油油的在碗底招摇;在蕨菜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勺蒜泥!那鬼鸡下的一潭,不是清淡,是调料多过主菜揉碎在骨头间,沉淀着不见肉的梦。寻肉?撑一双长筷,向青草更青处漫走。满载一杯稠酒,在星辉斑斓里慢喝。但我不能大喝,还说是减肥的夜宵;乌鸦也为我沉默,减肥是一直的口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口剩菜。
我就是那个只会自己下馆子的人。作为一个26岁,没有谈过恋爱(没错,没有谈过一次恋爱)的天蝎女来讲,一个人下馆子对我来说几乎是最稀疏平常的事情。当然,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在我17、18岁还是那种天真烂漫软萌妹子的时候,是绝对绝对无法忍受一个人去做任何事情的,比如我需要我的小姐妹陪我一起去卫生间,还是手拉手的,在去卫生间的路上还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然后相视而笑的那种。再比如大家一起去上街,依旧要手拉着手,于是少女时期的我无论干什么都要找一帮小姐妹一起去,要不就会感觉浑身不自在,如果没人陪我连厕所都不愿意去。就是那么少女心啊,有木有。转变来自我19岁的那年,学习不好于是复读,被扔到一个不熟悉的班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已经很大了,原来那种小姑娘的状态其实是在逃避责任,我不想学习,我想要被父母呵护,于是不想努力,于是我成绩不好,所以要浪费一年去复读。你知道一年的青春对十几岁的姑娘意味着什么吗?那段日子我很悔,悔自己一手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啊。几乎是大彻大悟般的我变了,我的天蝎属性显现出来了,我一下变得很极端,我不想和任何人有过多的社交,就瞄准一件事就是学习。那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我不要做公主,我要做女王!也就是那时候我开始看不上身边还是处于“小可爱”状态的同学,直到现在。我读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一下子多出来好多很酷的习惯;自己上厕所;自己租房自己住……后来我出国了,到了个牛比人多的欧洲寒冷国家,那个国家很美,如果不生活在那的话,去那旅游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大片的草地,善良的人们,还有像童话世界一般的城堡。但那里确实牛比人多,同理,还有马比人多、羊比人多……感觉很萧瑟,常年阴雨连绵,天气就跟神经病一样。由于比较害羞的性格,不敢开口讲英语,一直局限在华人的小圈子里,所以认识的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人,能聊到一起的更是寥寥无几,不能聊到一起的碍于情面也在一起。那个时候我就更习惯独处、独自吃饭了。我花了1000多块买了个自行车,为的就是方便一个人的出行。我骑着自行车去超市,去逛街,路边看见了好吃的就会掏出钱买点,然后站在路边吃完再骑着自行车回去。跟朋友去欧洲其他国家旅游,也会跟大家商量着最后一天自由活动,然后自己背着个小单反,走在巴黎、罗马、伊斯坦布尔的路上,走走停停,看见了装修精美的小馆子,就这么一个人怀着潇洒自由的心进去,然后再点一份精美的美食,体味一下异国的风味,其实感觉是很妙的,多数我是感觉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我认为自己很浪漫很酷,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没有其他人的意见干涉。也不会感觉尴尬,我把别人看我一个人吃饭的眼光都当做对我的佩服。再后来,我回国了,由于没有男朋友,又身处一线快节奏城市,所以大多数饭依旧是一个人吃的。我会挑装修好的饭店,为的就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补偿,工作这么辛苦,还是一个女生什么事都要自己扛,所以一定要吃些好的。我自己K过歌,一周两到三次自己去电影院看电影,自己喝咖啡,在咖啡店能坐一天,自己去旅行,去香格里拉去厦门。哎,其实想想也挺害怕的,原来总是掐指盘算着真命天子什么时候能来到我身边,携着我一起努力一起去过好日子。现在越单身越坚强,自己的能力越强,内心也越强大。甚至有些恐惧如果真的来了另一半,二十几年的单身习惯就完全被打乱,自己能否能处理得好。哎,其实我想说,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己吃,也是一种能力,但是如果能有人陪才是最美的。匿了。
最近一个冷笑话,在办公室里传得很开。有一家餐馆,没有WIFI,于是贴了个标语:“少玩手机,多与亲人交流。”结果没多久,那家馆子就倒闭了。在沿海或者北上广深等城市,很难想象坐在没有WIFI的餐馆里。若和朋友一起吃饭,太陌生,没了WIFI,信号又差,便无法用低头玩手机来敷衍尴尬;若太熟悉,那更没话说了,或懒得说,不如低头玩手机,和陌生人暧昧暧昧,让亲密之人陌生一点。亲密之人是什么?随他呢,反正审美疲劳了。其实大多时候,也就是翻来覆去点开很多APP,又关闭,东看西看,不停划动的手指就像不安躁动的灵魂。若是强迫症者,也不过就是图标右上角小红点的清洁工。翻来覆去,时间流逝,一顿饭,吃得若即若离。没了手机,仿佛灵魂无法安放,仿佛手机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手机才是灵魂的归宿,没了手机,人就会如毒瘾发作,惴惴不安。但凡事,都有例外。全国各地走了不少城市,在记忆中,关于吃,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个,是西南的山城——重庆。成都和重庆,是两个经常放在一起比较的城市。麻辣火锅,四川党和重庆党瞪上了眼;春熙路和解放碑,传说中中国美女最密集、最适合打望的地方,谁也不服谁。似乎许多人喜欢成都。去过这两个城市的人,我问过许多,他们大多喜欢成都。生活节奏慢,休闲。在西南腔里,成都话比起重庆话,也比较软,他们说看,不是看,是“克安”,绵绵软软的。重庆人就比较大嗓门,发音有棱有角,大大咧咧。从地理角度来说,成都平原,气候舒适,宜居,许多人理想中的养老地。再看看重庆,山城,起起伏伏,走个路都不轻松,上坡下坡,累得够呛。大概只有重庆人自己习惯吧,真难想象当年朝天门码头的山城棒棒军是有多好的脚力,重庆有首歪歌,大概意思就是朝天门的石头坎儿数也说不清。我记得磁器口有一座庙,入庙后那阶梯的斜度,只能用险字来形容,这是全国很多地方没有的。不过再怎么说,川渝一家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嘛。到底谁好谁坏,我也无心做个比较。只是毕业后的几个月,我没有选择去成都,倒是跑到了重庆市区,租了一间房子住,也算在重庆打拼了。别说,重庆的房价真便宜,相对于北上广深杭州,恩。在重庆城居住的一段时间,我是很不习惯的。重庆文化,乃码头文化,长江、嘉陵江从市中流过。当年杜甫也是在重庆的奉节,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传世佳作,更有《秋兴八首》,惊世骇俗。重庆的气息,是萧瑟的,粗犷的,又带有淡淡的忧伤,让人想起”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之句。重庆的水急,千里江陵一日还还嘛,就跟重庆人性子一样急。重庆人暴脾气,就跟辣椒一样辣。重庆妹子,又被称呼为辣妹子,大大咧咧,直直爽爽。朝天门码头是重庆的魂,虽然纤夫、渔夫、摆渡人的影子已经见不到了,但那种粗豪的江湖气浸透了这个城市。若看过电影《疯狂的石头》,就能感受到那种无处不在的江湖气,粗犷又豪气。重庆,整个城都像《水浒传》里的梁山泊。这一切,都让重庆看起来很美好。但这种美好,不是每个人都能习惯和消受的。最开始一段时间,我是很不习惯重庆这种粗豪的。随处可听的粗话,毫不遮掩。在公交车上,看起来漂漂亮亮的年轻女孩,竟也能扯起大嗓门吐出各种生殖器名词。在公交车上,各种无素质的人,在公交车吃东西,各种不让座,让我很是反感。走在大街上,也能看见各种光膀子的人,这种粗豪,让我十分不习惯,在民国那种儒风尚存的时代,说不得就得有人跳起来大骂不知廉耻了。再说重庆夏天,那叫一个热,热得人心发慌。这种热不似广东的热,不似浙江的热。重庆湿度大,热得无处不在,人就像锅里被焗的小龙虾。如果说重庆让我还有什么好感的话,那就是吃的。真正做到了物美价廉。不像北上广,一餐20块左右,快餐,还吃不饱。重庆随便一家店进去,都是花样繁多,盖浇饭量足,味大,管饱,好吃得不得了。当然,不会吃辣的,也得苦恼好一阵子。对了,小面就能体现出重庆人的风格了。全国各地,恐怕很少有一大早吃又辣又麻食物的城市。重庆小面的风靡程度不下于火锅,很多重庆人每天的第一餐,就是来一碗小面。大家可以去看看《嘿!小面》。在重庆吃顿火锅、麻辣烫,也比想象中,便宜无数倍。在北京吃顿海底捞就很贵,重庆的火锅挺亲民的,当然,前提是不去德庄那样的店面吃。各种小吃,什么锅巴洋芋,各种烧烤,凉粉凉面。我发誓,凉粉凉面,我吃了全国各地,重庆的最好吃。当然得找对店家。还有重庆的烧烤也很奇怪,撸个串吧,喜欢把签取下来,剪碎了,放佐料搅拌。总之那段时间,我经常一个人下馆子,把重庆的各种特色小吃和川菜吃了个遍,这段时间,我个人也似乎变得麻辣起来。说到吃,虽然重庆的美食是好吃,但就餐环境,一开始我是非常非常不习惯的。重庆饮食环境和成都的对比,可以说是一目了然。首先是密度,在重庆,有什么东西能够抬眼就看到的话,一是山,二是小面店,三是火锅店。饮食环境的特色是,相对于成都店面精致文雅,干净整洁,重庆的餐馆的装修很多大大咧咧,甚至有的墙漆都掉落。还有很多把板凳桌子放在街上。有一家很著名的小面店,似乎叫做板凳面,是重庆小面榜上名列前茅。一张小凳子,一张大凳子,放大街上,大凳子当桌子,吃着小面,对着大街。粗犷,太过野性豪气了,太过江湖了,对于我来说,并非是很习惯的。那段时间,我个人还是喜欢坐在干净整洁的店面里,玩着手机,看看新闻,吃吃美食。对了,很多店没有WIFI,这也很难受。但重庆人很习惯这些,当然过了一段时间,我也习惯了,并且十分享受。重庆人没有WIFI的秘诀,就在于无拘无束。两个不认识的人,可以互相打招呼,边吃饭边吹牛。有时客人羞赧,不吹牛,不摆龙门阵,就跟老板吹牛。有一家我经常去的小面店,每到夏天,做完工的工人光着膀子就闯进来吃面,老板在高峰期过后,也坐下,倒上二两枸杞酒,喝着,跟工人吹着牛。那段时间,我也爱上了饮酒,而且是喝白酒。说什么山城啤酒,知心朋友,都比不上二两酒下肚,脸色通红,打开话匣子,谈天说地。有时我也光着膀子,顶着大风扇吹,失意、不得志仿佛全忘了,我渐渐体会到了这种粗犷的好处。无拘无束,随性自由。这个城市,真是江湖,江湖上的人,都是过客,也都是朋友。既然都是朋友,也就不寂寞,不寂寞,何须WIFI呢?光着膀子,坐在大街上吃着又麻又辣的内脏,这些以前不能吃、不敢吹的东西,都发现是美味,那么我这苦涩的人生又算什么呢?自己的灵魂都解放了,哪来寂寞了?不一个下馆子,不就是怕寂寞么,不就是觉得自己单身。在重庆,根本就没这顾虑,大家都是天涯客,潇潇洒洒走江湖,放荡不羁才豪气,非要两个人才吃饭,那叫扭扭捏捏。后来,大家经常去一家店,混熟了,老板也就知道你要什么了,偶尔让让利,时时跟你吹牛打屁,大家都成了朋友。嘿,还有这么一个现象,在重庆,在一个小馆子混熟了,朋友多了起来,你还能看见一些食客,在老板忙时主动帮老板,志愿当起了服务员。我也当过,而服务的对象,也跟自己吹过牛的顾客,虽只有一两面之缘,但这种感觉,是十分美妙的。总觉得,不孤单,四海之内皆兄弟,此话不欺我。后来,因为在重庆实在发展不下去了,决定离开。人始终是趋利的,还是想多赚点钱,我还是去了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在离开重庆的倒数第二天的夜,我先是去了小龙坎的一家老火锅,光着膀子拼命吃,辣出了眼泪,也不管,仿佛要记住这味道。甚至用勺子舀了一瓢红汤倒入蒜油碟里。到了凌晨2点过,又去了小区外的一个家烧烤店,吃起了烧烤。重庆就是这点好,到了凌晨,也有各种吃的,不愁。老板是和我熟识的,正好生意这时比较空闲,就过来坐下跟我摆龙门阵。我叹了口气,他看见了,操着一口椒盐普通话说:“咋子了嘛,年轻人,小伙子,哀声叹气的。”我说:“我就要离开了。”老板叫他婆娘,倒了二两枸杞酒,推给我,再多叫了几串韭菜,他知道我吃烤韭菜,喜欢带串吃,还要撒上一点芝麻,所以也不需特别吩咐。大叔他自己拿了几瓶冰啤酒过来,我这桌上没有螺丝起子,大叔就拿起筷子一翘,砰的一声,酒盖就开了,泡沫撒在了身上,他也不管。这手法我试过,从没成功。他拿起瓶子,抬头示意了我一下,我以为他要我喝,正准备接过酒瓶吹瓶子,他自己灌了一口。“小伙子你满身酒味。酒这个东西,喝多了要不得,年轻人,身体是本钱。叔帮你喝。”我没说话,发着楞。他也没说话。之后菜上来了,他喝酒,我吃菜,吃得很慢,生怕剩下一点。最后两串韭菜,油滴身上了也不管,吃完还舔了舔竹签。我突然笑了笑:“这顿,叔请怎么样?”叔笑了:“不得行,小伙子,你这里发生了啥子事,我也晓不得。但是,你要明白,自己做的决定,自己买单。这顿我不能请,没得免费的午餐。下次你来重庆,希望你成功撒,那个时候耶,要是我这家小店店儿还在,我就请你。我不请愁眉苦脸的人吃东西。”说着,他指了指旁边一桌人,重庆人喜欢喝夜啤酒,凌晨也不例外。那桌人正眉飞色舞的说着荤笑话,扯着皮。”吃东西,就该像他们那个样子撒。“我愣了,一句话说不出来,最后付了钱,郑重给大叔道了别,走了。两天后,在江北机场,突然想起来重庆小面排名第一的老太婆摊摊面这儿有,但怎么也找不到。不过找到了,恐怕我也不想吃。重庆的东西好吃,不仅在于每个店家精心烹饪,还在于吃饭的气氛。老太婆摊摊面我吃过一次,商业连锁化后,没了那气氛,没了那份心,徒有虚名罢了。而我在机场里找寻,只是想再看看熟悉的重庆味。后来我走了不少地方,去了北京,到了杭州,没有一个地方能给我重庆那样的感觉。我也发现,在哪儿,都一样,都有没素质的人。北京的地铁人挤人,不让座还是时常有的。至少重庆人,粗也粗的豪爽,俗也俗得大气。我希望有一天,能回到重庆,我希望那是我养老之时。在现在的住地,看见远方山峰被云雾缭绕,总会想起那座粗豪的城市。
又到小学生作文时间。我一个人进饭馆吃饭的频率实在太频繁了,不过似乎以牛肉面为主。走进去,点了面,顺便到旁边拿一盘小菜,饿一点就拿两盘,心情不佳就拿三盘,心情不佳又饥肠辘辘就拿四盘……但这些小菜的便利,似乎都只是在为那碗面作铺陈,假如我是小菜,一定觉得很没存在感,每天打扮得这么精致,却不敌那一碗再简单不过,只有肉、葱和汤的牛肉面。面端来,把餐盘轻轻放在桌角,把面碗调整一下,让它端端正正的置在正前方。这碗面一定是热得可以,伸进筷子,轻轻的送起面条、再放下去,再捞起几块肉,吹了一吹,第一抹香味就这样,和渗有汤汁的蒸气,一起柔柔灌入鼻孔。汤头就这样轻轻的染了舌蕾;再咬下面条,不烂,甚至有点不熟,但有着韧劲。好香,咀嚼的瞬间,我如此心想。我们的记忆,不知不觉的跟着牛肉面走。我想这是因为,吃牛肉面时,往往是一个人。而肚子饿又一个人时,往往都是牛肉面陪我们度过那一晚餐。吃到最后,热气冲天,一定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将上述都清得干净,得回一个淋漓之后重生的自己。此时已经晚上,抱着肚子,轻轻的,不会有什么沉重的记忆。牛肉面就是一个设计给不让人刻意记得的产品,它永远是这么谦卑的在角落,但我们偏偏就是常心中浮起一个念头:“嗯,我想吃牛肉面。”世界很大很复杂,充满生命的悲欢喜乐,但我的心愿很小,仿佛只跟一碗面结缘,便足矣。以上……都是扯淡。最真实的“一个人吃饭”体验是——拿到菜单总是直接翻到最后。
来啦?来啦。照旧?照旧!总体的感觉就是——可以少说废话。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苍蝇馆子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