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贻白的出生日期的正则表达式期

人物简介/周贻白
  周贻白(),男,中国戏曲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一作夷白。原名炳垣(一作炳然),曾名一介、慕颐,笔名六郎、剑庐、云谷,一度化名杨其敏。
人。童年丧父,少年辍学,流浪江湖,在文明戏班、京剧班、马戏班搭班学艺,同时刻苦攻读文史群籍。曾为
《自治新报》撰写小说、杂文。1927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剧社。1929年至1934年在福建泉州、厦门等地教授国文。 1935年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嗣后又在中国旅行剧团及新华、金星影业公司等处从事话剧、电影剧本创作,并在上海美专、复旦大学等校讲授国文。
  演出并出版的话剧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等;摄为电影故事片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李师师》(后改《乱世佳人》)、《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香君》、《家》、《野玫瑰》、《白兰花》、《风流世家》、《逃婚》、等;发表有京剧剧本《朱仙镇》等。1947年,应
之约,赴香港永华影片公司任编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田汉、
函召,于1950年1月至北京,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历任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戏剧学习》、编委;中国
协会理事;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自30年代起,周贻白在从事戏剧电影创作和国文教学的同时,即致力于中国戏剧史及戏剧理论研究,共完成中国戏剧史专著7种:《中国戏剧史略》(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剧场史》(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戏剧小史》(40年代,永祥书局)、《中国戏剧史》(1953,中华书局)、《中国戏剧史讲座》(1958,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剧史长编》(1960,人民文学出版社)、(遗著,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
  此外,又有戏剧理论著述、史籍考证及释义著作如《中国戏曲论丛》(1952,中华书局)、《曲海》(1958,中华书局)、《明人杂剧选》(1958,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论集》(1960,中国戏剧出版社)、《戏曲演唱论著辑释》(1962,中国戏剧出版社)、《周贻白戏剧论文选》(遗著,1982,
人民出版社)、《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遗著,1986,齐鲁书社)等,计约400万字。
人生经历/周贻白
  先父周贻白,
人,1900年农历十月十五出生于当地坡子街。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特撰文以志纪念。
  先父童年丧父,少年失学,乃一介贫民。在动荡的岁月里,他以
的身份闯荡江湖,一生与戏剧结缘。少年演剧,中年编剧,晚年论剧,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民主革命的洗礼,抗日战争的蹉跎,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他由香港回归大陆,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戏剧学习》、《戏剧论丛》编委,中国
协会理事,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委员。随后,经历了整个文化大革命,逝於。
代表作/周贻白
  在戏剧界,他是一位经历独特的剧人。从江湖马戏班的杂技到文明戏、京剧、话剧、电影,他无所不演。他参加过田汉的南国剧社;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当过;与
一起从事过改良京剧;又在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的中国旅行剧团担任编剧,同时进行电影创作。30——40年代,他创作、公演并出版的话剧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等,又有上演而未出版的《天外天》、《酒绿灯红》(后改名《花花世界》)、《春江花月》(后改名《满园春色》)、《花蝴蝶》、《云淡风轻》、《姊妹心》等;摄为电影故事片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李师师》(后改名《乱世佳人》)、《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香君》、《家》、《野蔷薇》、《白兰花》、《风流世家》、《逃婚》、《标准夫人》等;此外还有京剧《朱仙镇》等,总计约三十部上下。
编剧/周贻白
  自30年代后期开始,在从事编剧的同时,先父便着力于
的史论研究,完成并出版中国戏剧史专著7种:《中国戏剧史略》(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剧场史》(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戏剧小史》(40年代,永祥书局),《中国戏剧史》(1953,中华书局),《中国戏剧史讲座》(1958,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剧史长编》(1960,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遗著,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此外又有《中国戏曲论丛》(1952,中华书局),《曲海燃藜》(1958,中华书局),《明人杂剧选》(1958,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论集》(1960,中国戏剧出版社),《戏曲演唱论著集释》(1962,中国戏剧出版社),《周贻白戏剧论文选》(遗著,1982,湖南人民出版社),《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遗著,1986,齐鲁书社)等论著,约400万字。
同道之友/周贻白
  能演、善编,史、论皆通,这样的剧人不多。先父全面涉及戏曲、话剧、电影,皆非浅尝辄止。一个没有什么文凭的江湖少年,在如此宽泛的戏剧领域里摸爬滚打,乃至成为书卷气十足的学者,似乎不可思议。应该说,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和先父的特殊经历造就的。二、三十年代的
,不仅出现了一批激进的民主革命者,也造就了一批年轻的新文化、新戏剧探索者。田汉、
等剧人都是先父的
同仁,时相交往。他自有
人特有的耿介、执著的性情。尽管走南闯北,依然保持浓烈的饮食口味和浓重的
口音。民主革命前期,
的青年学子造反精神很强。先父曾信仰过无政府主义,后来又信仰民主主义。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在福建泉州的平民师范、湖北武汉的江岸铁路子弟学校教过书,鼓动过学生的破除迷信行动,从事过上海的人力车夫工会和中华海员工会组织工作,参与过救亡文艺运动。终于,他选择了戏剧,同样以认真执著的性情从事此道——就“中国戏剧史”这个课题而言,他由简而繁,由繁而简,整整写了七遍。
《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
  先父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5年春,他从泉州来到上海,以“剑庐”为笔名,写一些与中国戏曲有关的短文,发表于各种小报。当时无固定职业,生活颇为困苦,谈不上系统研究。7月,获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之职,生活稍为安定,便利用工作之暇,着手写作《中国戏剧史略》和《中国剧场史》。其写作动机主要是:就场上的、立体的、综合性的视角来论中国戏剧的历史——“往昔论剧者,审音校律,所论几皆为曲而非剧”,其实“中国之有戏剧,固远在未有曲体之前”;“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是则场上重于案头,不言而喻”①。这两本小书于1936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先父称:二书出版后“虽能并行,然已离案头与场上为二,昧厥初心,不无耿耿”②——他始终想要写一部更为全面、更为完善的中国戏剧史。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海员工会南迁,先父留居法租界。在从事抗日救亡文艺和话剧创作的同时,开始重新编写史著,定名《中国戏剧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约在1939年初,基本完成大纲。40年代,戏剧史上的重要文献《脉望馆藏钞校本古今杂剧》被发现,《孤本元明杂剧》出版问世。先父当时蛰居无锡,对已完成的初稿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大约在1947年左右,完成了长达40余万字的全稿。1950年底,先父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任教,再作整理。至此,稿凡三易,经田汉推荐编入“人民戏剧丛书”,于1953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③。后来,这部著作于1957年秋再次修订,改名《中国戏剧史长编》,1960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专著的撰写,从1937年秋开始着手,至1960年的修订为《长编》,前后经历了20余年。戏剧史的编写,需要长期的、丰富的经验积累和资料积累。先父回忆青年时代的实践时称:“
这一地方,自清代末叶起,便酝酿着革命,如哥老会起事,及
闹粮荒而烧抚台衙门。接着便是辛亥革命,简直没有宁静过。值此之故,
戏曲的发展根本谈不到,只有闭关自守地停留在19世纪阶段。”④ “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因为军阀混战,
成为南北战争的军事要冲,各地戏曲事业都随之一落千丈”。⑤“我是
人,自幼便看湘戏。因为极端爱好它,也曾习唱过几句,并且常在戏园或庙场的后台走走,颇认识几个当时有名伶工。”⑥他的父亲是湘剧高腔的
。他自己幼年练过武功,17岁在
“社会教育新剧团”(文明戏班)习演丑角,后又随班进入“豫园京剧班”习演武戏一年多。京剧班解散,他又与伙伴加入“樊锦山马戏团”,在
的常德、沅江、岳阳、湘阴一带流动演出了两年。这段长达4年的舞台生涯和流浪生活,对他毕生从事戏剧事业和戏剧史研究至关重要。此后,在上海地区的话剧和电影创作生涯,又使他不断接受民主文艺思潮和西方戏剧形态,在实践中形成了新的戏剧观念。
  30——40年代,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公共图书馆,更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学者治学大都属于个人奋斗。先父的藏书在这一时期不断增加。主要有赖于话剧、电影创作的稿酬,几乎全部投入购买书籍和相关资料。大部头的史籍、类书、辞书,如箱装二十四史、线装《艺文类聚》、《
》、《佩文韵府》、《渊鉴类函》、《缀白裘》,以及戏曲、笔记、小说的善本、原本、小唱本、手抄本等等,大部分购集于这一时期,其中不乏罕见的珍贵资料。有的资料如清初
的剧作《清忠谱》等甚至是他自己手抄的。
  除了书籍以外,为了聆听戏曲的有声资料,他特地购置了一台当时堪称奢侈品的手摇落地式唱机和多达几十箱的戏曲曲艺唱片。为了全方位把握戏剧的文化习俗和戏剧造型,凡相关图片、剧照、文物、工艺品,乃至年画、、海报、说明书、剪报等等无不搜集。为此,不得不节衣缩食,减少家庭开支。在《中国戏剧史》“自序”中,他曾经透露过当时的困境,如:获悉明抄本脉望馆杂剧被发现,“原本仍为私人枕秘,不容问津。辗转数月,始钞得目录一纸,而内容何似,仍属茫然。迨孤本元明杂剧出版,方得据以补正。”“寒斋书本不多,旁徵博采,不免藉助他山。往来,无间雨雪,历经虽艰,不以为苦。”“中经敌伪搜查,几被抄没。……方其严刑,目睹死者累累,自分不及见本书之刊出矣。”后一句,指的是他1942年六、七月间在上海遭日本宪兵队搜捕,以及1943年随中国旅行剧团到北京演出时遭日伪当局逮捕的险恶经历。
  先父在解放前便有从教的阅历。1947年,《中国戏剧史》作为专业课程,曾在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戏剧教育系讲授。1952年秋,建成不久的中央戏剧学院开设《中国戏剧史》,由先父主讲,同时培养助教。此后,他陆续为歌剧系、戏剧文学系、戏剧编导班和中国戏曲学校(现中国戏曲学院)的高级班、上海戏剧学院的编导班讲授过这门课程。1957年5月至7月,为了培养新中国的戏剧理论工作者,他又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了10次专题讲座,整理为《中国戏剧史讲座》一书。50——60年代,因为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有了比较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他无比欣喜,专心于史论研究,著述颇丰。尽管在当时的政治气氛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里,他的《中国戏剧史》曾受到批评,甚至遭到批判,但是他并不意气用事。在接受合理意见的同时,依然多方面搜集史料,特别是新发现的文物资料和民间戏剧资料。他尤其注意从场上艺术、综合艺术、民间艺术的视角爬罗剔抉、条分缕析,试图找到过去文人不曾注意、文献缺载而实际存在的立体、综合的中国戏剧发展规律,特别是民间戏剧艺术的发展历史及规律。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在“自我检查”中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当初写三卷本《中国戏剧史》,“认为只要把一些现象的经过说明,就可以算是历史”,没有作原因和实质的分析。“因此,我后来把此书改作《长编》时,便想到必须重新写过。以后编写讲义便另名《纲要》,……以民间艺术为主流”,并且“广泛地联系到京剧、梆子以外的各地方剧种”——他最后的一部中国戏剧史专著,就是1979年作为遗著出版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先父的最后十几年,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剥夺了教学、科研、写作的权利。这一时期他留下的,只是没完没了的检查和“交代”材料,大约有十几万字。在这些零零星星的交待材料里,他没有失去作为史学家的道德和良心。尽管被抄了家,却始终不为当年戏剧界的同仁们附加任何诬蔑不实之词,有意无意中,却留下了早期话剧电影探索的珍贵的史料。
  40年代末,他与戏剧家
同在香港某电影公司任职。欧阳曾为他写过两首诗,概括了他的前半生,没想到也道中了他的后半生。句云:
  “帽子横飞不用慌,先生尔已设重防。
  寄情千载分前后,大胆摊书尽古装。”
  “择仁不为严刑改,嫉俗翻惊恶梦长。
  只有坚贞堪自傲,湘山湘水意偏长。”
  ① 当时的写作动机,在中华书局1953年版《中国戏剧史》“自序”中涉及。
  ② 同上注。
  ③ 1967年,先父在文革交待材料中写道:“在对日抗战时期,我就着手搜集资料,写出了一个大纲。在我到香港之前(1948年),基本上已写成40多万字的全稿。当时曾送到商务、世界、开明等书店,都未接受。直到解放后,才由中华书局予以排印。这就是那个三卷本的《中国戏剧史》。”
  ④ 周贻白《湘剧漫谈》,1952年。
  ⑤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辛亥革命前后的各地方戏曲”章,1961年撰。
  ⑥ 同注④。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8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54:15
贡献光荣榜周贻白与《中国戏剧史》--《艺海》2000年04期
周贻白与《中国戏剧史》
【摘要】:正 按:金秋季节,适逢中国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戏剧电影作家、原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周贻白先生百年诞辰。9月17日,由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暨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五家单位发起,在中央戏剧学院举办周先生百年诞
【关键词】:
【分类号】:J809.2【正文快照】:
按:金秋季节,适逢中国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戏剧电影作家、原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周贻白先生百年诞辰。 9月17日,由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赞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五家单位发起,在中央戏剧学院举办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和周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中民;[J];上海戏剧;1981年05期
钟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学人;[J];剧本;1986年12期
曹明纲;;[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沈福馨;[J];美术;1987年03期
黄维钧;[J];中国戏剧;1988年11期
周安华;;[J];戏剧艺术;1988年04期
李正宇;[J];敦煌研究;1990年04期
高卧;[J];中国戏剧;1990年02期
翁敏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书铎;;[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姚小鸥;;[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周传家;;[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唐湜;;[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廖奔;田本相;童道明;叶廷芳;黄维钧;王育生;顾威;王敏;王蕴明;邹红;刘平;林克欢;徐晓钟;宋国锋;郭媛媛;李鸣春;;[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康保成;黎国韬;;[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陈恬;;[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李祥林;;[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么书仪;[N];中国文化报;2001年
;[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央党校教授 刘景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余云;[N];文艺报;2002年
袁鸿;[N];文艺报;2003年
徐锦忠、实习生 陈福英;[N];江西日报;2004年
张百灵;[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余秋雨;[N];浙江日报;2004年
陈琪;[N];安徽日报;2005年
李祥林;[N];中国文化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召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魏明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管骍;[D];苏州大学;2006年
刘琳琳;[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刘汉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春芳;[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毛忠;[D];武汉大学;2004年
覃柳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谢智香;[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王夔;[D];安徽大学;2005年
王秀红;[D];延边大学;2005年
王雯;[D];武汉大学;2005年
刘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王金安;[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吕稳醒;[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唐若青 - 搜狗百科
&&&&&& 唐若青()人。原籍湖南湘乡。女。之长女,受父亲影响,幼年起即爱好戏剧。民国23年(1934年)随父在开始戏剧,在“”首演《梅萝香》,剧中饰梅萝香一角,开始引起话剧界的注意。此后,一直辗转各地巡回公演。民国25年,随“中旅”首次赴沪演出。到全面爆发前夕,连续主演了近30部中外名剧,其中有中的、《》中的卡秋莎、中的鲁妈、的、中的等,其表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
《梅萝香》、、、、等
Tang Ruoqing
  唐若青()湖南湘乡人。民国23年(1934年),唐若青在其父戏剧家组建的开始舞台生涯,扮演《梅萝香》剧中梅萝香角色,引起上海观众的注意。从此时开始,直至抗日战争前夕,连续在近30部中外名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如《》中的玛格丽特、《》中的卡秋莎、《雷雨》中的鲁妈、《》中的陈白露等。抗日战争开始,她随中国旅行剧团辗转武汉、香港等地,从事救亡戏剧活动。民国28年冬,又随剧团回上海,主演《》、《》、《》等话剧,宣扬思想,激发了&&时期上海观众的爱国热情。民国37年,唐若青应邀至香港演出。她扮演了《》中的慈禧、名作《》里的姥姥以及《》里的太后。 唐若菁  
  演员。原籍湖南湘乡,是戏剧家的长女。自幼爱好戏剧。1934年在中国旅行剧团开始舞台生1960年邵氏电影《倩女幽魂》饰演姥姥涯,扮演《梅萝香》剧中梅萝香,引起注意。到抗日战争前夕,连续出演了近30出中外名剧,如《》中的、《》中的卡秋莎、《雷雨》中的鲁妈、《》中的陈白露等。抗日战争初期,她随中旅在武汉、香港从事救亡戏剧活动。1939年冬,又随中旅回到上海。其间她主演了《》、《》、《》等,是“孤岛”时期受观众欢迎的剧目。 1948年唐若青应香港永华电影公司邀请在《》中扮演慈禧,后客居香港,在一些和中扮演角色。
  白骨离魂针-上集 (1964) .... 招 白骨离魂针-下集 (1964) .... 蓝花鬼母招彩云 宝剑 (1963) 清宫剑影录-上集 (1963) .... 玄天 -上集 (1963) .... 鬼母冷阿
(1963) .... 鬼母 泪影 (1962) .... 陈母
(1961) .... 畲 倩女 (1960) .... 姥姥 僵尸 (1959) 复仇 (1959)
(1959) .... 阿翠 想入非非 (1958) ....
(1958) .... 宋妻
(1958) ....
(1957) ....
(1957) .... 施姑母
(1957) 万里长城 (1957) ....
(1957) .... 赛
(1956) .... 魏太太
(1956) .... 姨妈 面子问题 (1956) .... 钱太太
(1956) .... 马寡妇 好女儿 (1956) .... 王妈 唐伯虎与 (1956) .... 华夫人
(1956) .... 甘老太太 热情 (1956) .... 张大妈 夜半 (1956) .... 许母
(1956) .... 施夫人 夜归人 (1955) .... 冯大妈 一代歌后 (1955)
(1955) .... 花店店主
(1955) ....
(1955) .... 母
(1955) .... 何中凤 -续集 (1955) 小星泪 (1954) .... 大太太
(1954) ....
(1954) .... 喻母 草莽恩仇 (1954) .... 关大娘 夫妇之间 (1953) ....
拜金的人 (1952) ....
一刻春宵 (1952) .... 常
(1948) .... 慈禧 - 西太后
(1941)唐若青
一、艺术世家      在20年代的最末一年,广东戏剧研究所的排演场上,经常有一个身材不高的小女孩出入走动,严然像这里的小主人。年轻的男女学员们争相把她领到身边,爱护地向她指点排演场上的一切。她时而地观看他们的表演,时而在一边活泼地做出一个摹拟动作,直至她的妈妈来把她叫走,让她回家去做小学生作业。       可是她往往会地反抗家长的约束,而且提出一些令她的双亲难以反驳的要求来:“妈妈,我要学演话剧!你和爸爸不都是演话剧的吗?让我也和爸爸妈妈一起演话剧不好吗?”       终于,她的父母不过这个任性的女儿开始对她了。那位当的父亲看着女儿的可爱姿态,内心若有所动,就对妻子说:“,那你就教教你女儿讲国语吧!”从此,他俩在向长女若青悉心传授起话剧表演艺术的A、B、C、来了。        唐若青就是这样开始接受话剧表演艺术的教育的。她抛下了学校的教科书,熟练地朗诵着剧本,很快就在排演场上与她所敬慕的哥哥姐姐们打成了一片,后随父母从广州到了上海,在16岁(1933),她与父母一起成了“”的最初6名成员之一,从此开始了她的职业演员的生涯。        她的家庭是一个真正的话剧艺术之家,在创办的的最早8名成员中,就有她的双亲唐槐秋与(吴静)。唐槐秋是闻名的“南国二唐”之一(另一为唐叔明),曾在《》中饰演老画师;吴静则有“南国女王”之美誉。唐槐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像这样全家成为职业话剧演员的,在中国话剧运动史上还没有先例。        正如“”的才女所形容的:“所有的环境造成她的前途,只有戏剧一条路。”艺术世家出身的唐若青走上话剧舞台,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她所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改编的外国名剧《梅萝香》的女主角。        当时,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随着剧场经营的繁荣,对提高的客观需要的增长和观众范围从学校向全社会的扩展,话剧职业化的条件已趋成熟。唐槐秋的中国旅行剧团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在南京陶陶大戏院首演的成功,使唐若青受到南京戏剧界的瞩目,在以“协会”名义的扩大公演中,当时的“首都”南京广大观众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初露锋芒。她开始踏上了扮演悲剧女主角的历程。        二、   
30年代初的北平协和礼堂,原是文化界上层人士专办内部音乐会的高级剧场。自从中旅全团北上以后,这里为话剧的职业公演敞开了大门,名著就是在协和礼堂首演的。         严格写实,布景装置和道具的陈设完全符合法国18世纪的风俗习惯,就连酒席的摆法这样也不例外:三面摆,空出一面摆花瓶——正好是靠观众的这一面。经过训练的演员们熟谙法国的礼仪,使显得特别真实。         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当时担任教授的导演和他的法国夫人。有赖于这位留法的戏剧学博士,以及、等戏剧界前辈的支持,“中旅”在北平打开了局面。      在《茶花女》中,女主角唐若青与配戏。与阿芒的初恋,犹如春云乍展,令人快慰。演得最出色的是第三幕,随着乔治·杜瓦(阿芒父亲)的出现,玛格丽特始而惊愕,继而坦然,面对虚伪的绅十要她舍去阿芒的无理要求,她由,变为力争,终于哭诉、哀恳和屈服。瞬间,这位善良无辜的女性那异常复杂的情感悉呈观众眼前。及至第四幕,玛格丽特见到盛怒难捺的阿芒,欲避不能,倚着沙发,神不守舍,一心只系在赌钱的阿芒身上。她的眼神里流露出对阿芒的怜悯和依恋。尽管受辱,羞愤难堪,但她仍不置辩,柔情婉转,楚楚动人。最后一幕,茶花女病危,频频咳嗽,尚且一片痴情,盼望阿芒到来,观众看到此处,。阿芒来到身边,她欣喜异常、挣扎求生和强作笑颜的神情,更使观众泣不成声。终于大幕降下,茶花女死在阿芒怀里,观众却还在剧场里留连忘返。而在大幕后面,女主角唐若青竟被悲哀的重负压得站不起来,形同死去。连“女仆”(陈映饰演)都哽咽欲绝,以致唐若青被同伴扶起后还要安慰同伴说:“我并没有真死呀!你看,我又活过来了!”        《茶花女》首演后,北平七家报纸出了“公演特刊”。从此,在唐若青的十余年演剧生涯中,《茶花女》成为众口一同赞赏和推崇的代表作之一。唐若青堪称中国的萨拉·伯恩哈特(与小仲马同时代的扮演玛格丽特最成功的法国女演员)。       正如悲剧需要巨大的激情,喜剧往往更能考验剧作家与演员的艺术才华,一位真正杰出的悲剧演员应该同时是喜剧艺术中的佼佼者。唐若青便是如此,在她创造出茶花女这一成功的悲剧形象之前,她已经以活泼动人的喜剧角色打动了观众的心弦。她以浪漫女子的形象出现在古都舞台上,演活了梅萝香的女友彼春兰和笔下的女店主。在她的第一个——《》(名剧)中她饰演女主人公金女士,初次显示出善于驾驭复杂性格的能力。这是一个才貌出众、的,虽已年届四旬,却仍风流绝世。另一方面,这个堕落女人还是一位充满母爱的母亲。不言而喻,这样一个饱经世故的女性与17岁的唐若青之间的差距是太大了。但是凭着她的大胆、敏悟和善于适应、长于表现的演剧才能,唐若青把这一复杂的角色演得活而又媚。与她同台演出的“少奶奶”,是刚进“中旅”就崭露头角的(杨君莉),此剧成了风靡一时的热门戏。       其时,与舞台上的放荡泼辣相反,唐若青在公众场合给人的印象,还是一个朴素矜持的少女。当焦菊隐宴请“中旅”时,这位年轻的女主角出现在新闻记者和戏剧界人士面前,只穿着一件蓝布衫,套着一件毛马甲,服从她父亲的命令,腼腆地低声称呼《》社长为“姑父”。平时每排完戏,她总是背诵着台词,安静地坐在床上。演出有收入时,她和大家一样领取每天五角的零花钱,买些她爱吃的零食,仿佛以此提醒人们,她才不过是个17岁的女孩子。       然而清寒的衣着打扮掩盖不住她那强烈的个性。她的双手指甲上涂着鲜艳夺目的红,只是这一点装饰,才让人们想起她就是舞台上的茶花女和那位交际花金女士。个性的活跃往往是某种天赋才能的姊妹。早熟的唐若青为屋顶舞厅的舞迷们所熟知,她曾在那里连续跳舞两星期,而且喜欢携带女性舞伴而舞。一旦出现在北海的上,她那不怕摔交、欢蹦乱跳的开放型的性格更表露无遗。       勤奋和朴实,从来都是使天才得到磨练和保证成功的必备品质。唐若青在走向蜚声的顶峰时,也经历过这一必由之路。在《茶花女》的多次排演和演出中,她都认真从事,演到第五幕茶花女卧病一场,需要覆盖棉被,时值炎夏,唐若青假戏真做,汗水湿透全身。有时唐槐秋禁不注要向导演陈绵悄悄表示对女儿的担心。这位出色的女演员的成长,是与“中旅”首倡话剧职业化的艰苦卓绝的集体奋斗历程分不开的,唐若青和她的“中旅”团友们一样,度过了草创时期的清苦日子,从京汉铁路沿线巡回演出归来,票房收入无几,住在北平的小四合院里,隆冬季节,这位团长的女儿、舞台上受人羡慕的女主角,带着刚入剧团的“小弟弟”一起,竟在捡、生火炉呢!         三、话剧皇后    如果说茶花女是唐若青的成名作,那么她的表演艺术在中就更加成熟了。的《雷雨》在天津首演时,一位刚满18岁的少女,化身为鬓发微露斑白的年近半百的老妇,在雷雨交加的夜晚,逼着她的“女儿”起誓——观众很难相信这就是唐若青,就是那位惯于扮演美貌热情的浪漫女性的女主角!是一种怎样的使她体会到饱经忧患的侍萍心中的无限隐痛呢?又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力使她能够清晰有力地把这种隐痛展露在观众眼前呢?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演员所特有的自我感觉,它能深深潜入剧中人物的灵魂并以鲜明准确的表情动作加以体现。唐若青的演剧天才在侍萍的形象中得到了举世公认。      很自然地,演出实践把唐若青推到了“中旅”台柱的地位,她成了报章舆论关注的。连她的私生活也传为美谈。“中旅”剧务主任王遐文曾是她的未婚夫,她把他的情书汇编成册,留作纪念。         《雷雨》在平津一带演出成功后,“中旅”即载誉南下,于日回到它的诞生地上海。在(今),“中旅”的《茶花女》和《雷雨》轰动了大上海,演出盛况创我国话剧演出之纪录。从此,话剧也像京剧一样有了它的名演员,即所谓的“红角”,从而在大城市里扎下了稳固的地盘。对话剧运动高潮的形成,唐若青是有显著贡献的。      “七七”事变前夕,经情导演,“中旅”在卡尔登大戏院公演《》,其上座率与当时最热门的影片《》相媲美。的别具一格。剧中场景的展开,以与,凝视窗上结的时的双双背影开始;未幕以陈白露面向观众,对着精心设计的空框,默默端详自己作结。令人回味无穷。项堃饰方达生,与唐若青配戏。她演陈白露的成功,给她带来了“话剧皇后”的荣誉,鲜花塞满了她的化妆间。      在我国职业剧团中,首演《雷雨》、《日出》的都是“中旅”,曹禺的话剧双壁,在我国话剧史上公演次数最多,而在、陈白露这两位女主人公的众多饰演者中,唐若青所创造的角色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1937年“八一三”事变以后,唐若青随“中旅”经过一段动荡曲折的历程;见于她的自述:“由上海战事发生时,我们正在汉口演戏,那时我们很怕为了战事的关系不能够重到上海来,费了不少周折,“中旅”才由汉口到了南京,我们居住没有多少时间,上海便失陷了。我们回上海既不可能,只好又去汉口。到汉口时,南京芜湖又相继陷落。我们本来在上海赚了一些钱,因为这样舟车往返,差不多钱都花光了。为了生活的关系,我们再度在汉口演戏,这样居住了几个月,汉口形势又趋紧张,一般剧团都纷纷往四川了;而我们为了路费的缘故,同时又有香港某戏院的邀请,所以转去香港。可是我们到香港没有多久,又听见汉口被日军占据的消息……”《》日第9页,《唐若青翩然归沪》)      面临抗日战争,唐若青的态度是积极的、爱国的。这从一件事即可看出,离沪前夕,她曾一度被编人、金山领导的“救亡演剧二队”。更不用说,她在汉日参加了《》(阳翰签编剧)等许多救亡戏剧的演出,唐若青与党领导下的左翼戏剧界曾长期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她早于“中旅”回到上海,参加了左翼剧团,并在璇宫剧院主演编写的爱国主义《》(又名《》),饰。爆发后,阿英还专为唐若青与“中旅”写了《》,据阿英()在附于演出说明书后的《洪宣娇公演前记》中自述:“这一回,中国旅行剧团假座。若青为着希望有一个新的剧本。雷厉风行的来逼我为她赶写,我很觉得踌躇……但终经不起她连续的‘硬逼’,结果只得答应下来写了……我是仅仅地用了10天时间,从事于史料阅读和剧本写作。”      兰心大戏院原是音乐厅,是被外国人把持的。1941年4月,在进步势力和友人们的广泛支持下,“中旅”出巨资打入兰心大戏院,举行《洪宣娇》的盛大公演,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爱国行动。这位太平天国的中帼英雄的舞台形象,从中华民族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了力量,鼓舞了沦陷区民众的苦闷的心。      从鲁侍萍、陈白露到葛嫩娘、洪宣娇,唐若青不只是扮演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妇女的悲剧角色,而且也创造了英姿逼人的悲剧英雄的光辉形象。这是她的表演艺术所达到的新高度。《洪宣娇》的演出成功还使唐若青开始进入电影界。经著名导演接洽,美成影片公司出资14000元买下了“中旅”这台戏(连同服装),由“中旅”原班人马拍成电影。这部影片是话剧搬上银幂的滥觞,翌年,唐若青在演话剧的同时,参加拍摄影片《》。她饰,舒适饰,饰,饰。她的“”演得这样出色,以致人们提起,就会联想到唐若青。      四、      这位天才演员的成长令人想到,若是她的生活道路始终处于进步力量的影响下,并有先进思想的一贯指导,唐若青本来是会成为一位更加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的。但是,正如她的成长一样,她的艺术前途是与“中旅”这个奋斗、摸索于旧社会环境中的职业剧团的命运密不可分的,这也就决定了她的艺术成就不可避免地半途而废。      从汉口到香港,“中旅”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因内部意见不和而发生分裂。在这中间,唐氏父女之间的悲剧性的也肇始了。其原因,部分应归之于唐槐秋的私生活的不检点,以及对其发妻与事业上的助手吴静的不忠实;部分也与唐若青的个性的放纵不羁有关。唐氏父女的冲突给“中旅”带来了致命的消极影响,像一样在“中旅”的后期起着作用,加速了中旅逐步走下坡路的过程。      “中旅”在香港分裂为两团后,唐若青一度只身经河内欲赴桂林,中途被吴静拍电报召回,然后送她妹妹湘清到上海求学。在阿英、费穆的支持下,“中旅”在上海弥合了内部裂痕并恢复了在舆论界的名声。尽管如此,“中旅”后期己从话剧职业化逐渐向商业化演变,唐若青的表演艺术也随之停滞,未能继续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角色。“中旅”后期,她主演的新戏主要是“一花二泪”,即顾仲彝根据英国小说《》改编的,编剧的《》和陶秦改编的《》。这些剧目在一定程度上均已带有感伤气息或缠绵徘恻、风花雪月的味道。      1943年岁首,唐氏父女和“中旅”全团人员在北京演出时破日本宪兵队逮捕入狱。其原因是一新成立的特务机关为了邀功请赏,给“中旅”杜撰了一个“为八路军作宣传”的罪名。唐氏父女关的时间最长,过足了两个月的铁窗生活,获释后在北京重组了“新中国旅行剧团”,顽强不息地继续进行话剧的职业演出。同年秋季,她率领剧团到天津公演周贻白编剧的等剧。      《金丝雀》是周贻白为了躲避上海电影界的恶势力,随”中旅”北上途中,以“中旅”演员们、特别是唐若青为而编写的。此剧写一女艺人在“”与骑师的争夺下,饮弹惨死的故事。“金丝雀”洪素兰这一角色堪称悲剧演员唐若青的写照,也是她的“”。熟悉内情的观众自然会想起唐若青和她所扮演的歌舞艺人“金丝雀”有许多仿佛之处:不但个性的放荡相似,而且唐若青自从与未婚夫分手后,就终日在跑马厅和寻求刺激,与外国人(一位员)厮混,并处在一位骑马师和一位音乐师的追逐之中,还与旧艺人一样染上了抽鸦片的恶癖,这一切都令人感到她在剧中演的就是她自己!当时聪明的剧评者并且预言了她的下场不妙。《金丝雀》之后,唐若青也就没有再演过什么值得称道的新戏。       在盛誉厚禄包围之中,唐若青的生活糜烂已为众所周知,但她有一个得天独厚之处,就是她所演的大多是反映她同时代人的现实题材的剧目,或内容与她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圈子有相通之处的剧目(其中有的甚至是随团剧作家专为演员编写的),因此她扮演的角色与她本人的生活阅历很接近,甚至有的角色与她自己的境遇和性格相仿佛(如陈白露、金丝雀)。毕竟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唐若青的表演艺术的独到之处,所谓“维妙维肖”,正如一切真正的艺术品一样,它所具有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摹仿性,正是植根于她的生活。加之她那自幼开始的长期舞台实践,使她的演技异常纯熟,善于把深沉真挚的内心体验和鲜明逼真的外部表现融合在一起,仿佛化身为剧中人物。这就是使当年许多话剧观众为之倾倒的舞台魅力所在。当时有一篇剧评称她“作假如真,浑身是戏,一人说话则满台为之紧张,使观众见之如历其境”(《新天津画报》日,“《金丝雀》观后”),当年曾与她同台演出过的名演员(如),也都对她的这种强烈的舞台感染力赞不绝口。      她最善于发掘和表现那种个性特殊的女性的复杂心理,如姆原作、陶秦改编的中的女主人公薇娟,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个性而又怯弱畏罪的的女人,这位阔太太在寂寞苦闷的生活中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而与仆人私通,又出于一种而杀死了自己的爱仆。唐若青在扮演这一反派悲剧女主角时的表情和台词是强有力的。她的戏路很宽。演《雷雨》时,她头天饰侍萍,次日饰,角色幅度如此之大,。从《》(剧作)中的少女拉伊斯,到《雷雨》中的老妇鲁侍萍;从《》(陈绵改编的法国名剧)中的格兰太太,到《牛大王》(英国德剧作)中的;从《水仙花》中的献身于纯洁坚贞之爱的欧阳莹仙,到中的而终至殉情的坏女人;从感情丰富的悲剧女主角,到喜剧《》中的单纯懵懂的村女——30年代至40年代的我国话剧观众曾经充分领略到唐若青的的丰采与韵味。         五、飞龙阁    1944年1月,重返上海的唐若青与她若英(湘清)重组的“中旅”会师,恢复剧团原名,仍在唐槐秋的主持下,分三剧场(美华、、丽华)在沪同期公演,为期半年,虽然轰轰烈烈,实则盛极而衰,所演剧目质不如量,思想艺术水准因越加浓厚的商业化色彩而有所降低,乃是势所必然。值得一提的只是,唐若青在敌伪势力包围的严峻环境里,竞还敢于主演这样的富于民族感情的爱国主义剧目,公演达月余之久。       “中旅”最终离沪之前,举行两次盛大的联合公演。其一是与上海著名话剧演员合作演《日出》,陈白露一角分别由唐若青、、丹尼饰演(唐若青演第一幕)。其二是“中旅”团友为纪念母团公演《雷雨》,唐若青仍饰侍萍,同台演出的除了唐槐秋,还有、黄河、等人,这两次高水平的联合公演传为话剧界的佳话,是“中旅”和唐若青在上海的告别演出。       “中旅”后期,步当时流行的“红角”制、“明星”制的后尘,作为“台柱”的唐若青实际上已取代了导演在剧团内的应有地位。而凌驾于同台演员之上,从舞台作风到生活待遇都不适当地特殊化了。从《洪宣娇》拍片一例即可看出,唐若青独占影片公司收购的代价14000元巨资之半数。剧场演出的票房收入分成,她也提取相当于全体演员所得总和的高额红利。由于商业化的恶浊空气在先成日伪占领区。后为国统区的大城市剧场中越来越浓厚,造成职业剧团对名演员的严重依赖,使“中旅”不得不迁就唐若青的日益骄纵的个性,连她的父亲和作为团长与导演的唐槐秋也只能对她侧目而视了。旧社会戏剧界中这种畸形的人事关系,必然导致舞台作风江河日下以至艺术的堕落,这在“中旅”后期和唐若青身上也有了某种程度的反映。有一篇记载唐苦青独自在北京与、白光合作演剧的短文称,她“在台词中随时加入:‘今天晚上请你到什么地方去相会。’这好像的演员随时与台下对答同一情形,想不到唐若青也来这一套。”而且“登台的时候,后台却摆着一桌麻将,一下台就叉”(《海晶周报》日)。时她可以躺着让别人替她走地位。甚至在舞台上正演出时她也可以不顾剧情而随时让人端茶捶腿。如此作风,怎能不断送她的艺术前途呢?!      唐若青在祖国大陆上的最后的演剧生涯是在南京“飞龙阁”(一个位于“”的低级的)度过的,她当时的舞台面貌,反映在《》上的一篇题为《为唐若青惋惜》的杂感中:      去年岁末,到了南京就看到公演(香笺泪》的消息……“飞龙阁”……是一座的中国小门楼,墙头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纸张,都是戏剧海报和预告,唐槐秋和唐若青的大名也在里面。到了里面,座位散漫零乱,光线阴暗,浊气扑鼻,像一个大茶馆,又像一个说书场;步入简陋的后台,气氛和气候一样的寒冷。他们正在化妆……开幕的时间已经过了,前台的观众们喧嚷不息,但是剧中的主角唐若青还不见踪影,剧务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简直急昏了头。唐槐秋用低沉的声音说:“她有点小应酬,还没有回来。”等了许久以后,唐若青的嘴上含着一根烟卷到了后台,在上楼梯的时候,很随便他说了一声“开幕”,我们才晓得她与众不同,在楼上另有一间化妆室,单为她预备着……     场子里七零八落地坐了不少人,形形色色无奇不有,台口的了,布景颇为简陋,灯光也不过是简单的照明。一会唐若青出台了,台下一时哗然,许多敬慕的声音说:“这就是唐若青。”观众对她还是欢迎的,她在场的时候,全台都是戏,满身都是戏,戏作得实在大多了,动作的尺度放得很大,音色沙哑,表情做作,整个的表演是夸张的,演技还是停留在十年以前的阶段,不管是否剧中需要,台上摆着一把很精致的小茶壶,不停地喝水,香烟一根接着一根吸,当戏进展到紧张的阶段,香烟在乱找嘴,她还可以在台上同六排以前熟识的观众们打招呼,这许多现象,真是中国话剧有史以来的奇迹!……      就是这样使“话剧皇后”唐若青走到穷途末路的!这位把一生荣辱系于话剧表演的职业演员的悲剧,正反映了的旧中国的畸形社会中话剧职业化的历史命运。随着“中旅”在国民党当局的文化的压制和经济崩溃的波及下宣告解散,唐若青也就离开了我国话剧界,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全国解放前夕,她到香港拍摄影片,曾有《》、《》、《》等作。以后就定居香港,靠给电视台拍粤语片为生,生活潦倒,“老大嫁作商人妇”,但一生没有亲儿女,晚境凄凉。在她身患癌症不治的高龄,还为生计所迫,抱病演出,数次晕倒在录像室内。日,她的最后一部《誓不回头》未及拍完,便寂寞地离开人世,终年66岁。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宝强的出生日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