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争执的医疗问题分析及对策 是哪个综艺节目

2015年卫视健康医疗类节目点评
2015年卫视健康医疗类节目点评
文/合乐传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健康养生的迫切需求,使健康类电视节目雨后春笋般出现。2014年各卫视便已有多个常规、季播栏目问世,2015年随着920栏目带的开辟,又有甘肃卫视《聚健康》,广西卫视《艾问常识》等加入战局。目前卫视上档的健康类栏目主要分为两大类:医疗纪实和健康养生访谈。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就几个健康栏目进行简单点评。
我是大医生:★★★★
北京卫视每周四晚2115播出
《我是大医生》为目前北京卫视主力常规栏目之一。2015年播出时间从2200调整到2115,时长增加到70分钟,收视与影响力明显提升。栏目从口腔溃疡、泡脚的学问等贴近生活的选题入手,从认知、预防、治疗等角度论述,内容通俗易懂。该栏目设置上有两大亮点,一是采用“医生主持团”,在所有栏目中是独树一帜的,让栏目权威性得到肯定;二是新增的“名医入户”环节,可说是开创之举,直接连通了节目与受众,传播更为有效。目前,该栏目是国内健康类栏目的第一品牌。
生命缘:★★★☆
北京卫视周一至周三晚2115播出
《生命缘》为北京卫视另一品牌栏目,2014年作为季播播出赢得广泛反响,2015年全新升级,作为常规920短栏目播出,形成周一至周三横向小联播,在920栏目带中竞争力强劲。节目选取高难病例进行纪实跟拍,资源的稀缺性让节目拥有了较高的起点。基调上,该栏目主打温情牌,用层层推进的叙事手法,娓娓道来,故事性强,善于捕捉受众痛点,是一档有温度的纪实栏目。
X诊所:★★★☆
东方卫视2014年10月14日起,每周二晚22点播出
《X诊所》为东方卫视全新季播栏目,开播至今收视保持稳定。栏目采用演播厅形式,每期邀请一位专家和六位明星嘉宾,普及养生知识,解读未知身体密码。视觉效果上,这档栏目可说是同类之最。另外,综艺的表现手法是东方卫视一贯较为擅长的,运用在健康栏目中,让节目基调明快,不仅主持人现场掌控力强,有趣的字幕旁白等的运用也让节目增色不少。而嘉宾团的设置也成为栏目一大特色,他们对于节目话题的积极讨论和亲身体验,成为增强节目互动的重要一环。该栏目开播至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好评。
急诊室故事:★★★☆
东方卫视2014年12月26日起,每周五晚22点播出
《急诊室故事》为东方卫视新上季播,一档急救纪实真人秀,开播至今收视尚可。采用纪实形式体现医患关系。24小时固定摄像头拍摄,展现急诊室真实故事。摒弃娱乐化、明星化的节目效果,“真实”为节目最大看点。定位上,栏目致力于还原真实医患
关系,定位独特,具有社会意义;题材选取上,栏目聪明的将焦点对准急诊室,其紧张的氛围更易感染观众,形成共鸣;剪辑上,素材量大很有发挥空间,节奏紧凑,同时医患矛盾等被一一呈现,形成强大冲击力,紧抓人心。可以说,在整个栏目中,后期剪辑成为节目成败关键,拆分每一期的每个案例,都能形成单独的铺陈和高潮,无数个高潮叠加形成的力量可想而知。
因为是医生:★★★☆
浙江卫视2014年10月22日起,每周三晚22点播出
《因为是医生》为浙江卫视2014年开播的医疗人文真人秀。节目以7位医生为中心,将七位住院医生安排在一栋公寓里共同生活三个月,捕捉其喜怒哀乐,立体还原其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栏目将真人秀与纪实相结合,是当下节目中较为少见的。且不同于其他同类型栏目只关注医生工作,《因为是医生》以年轻医生的成长作为切入点,全面记录其工作与生活,塑造出的医生形象更丰满和立体。另外邀请明星嘉宾参与这些医生的生活,去医院体验,也增强了节目可看性。
艾问常识:★★☆
广西卫视2015年1月1日起,每周三四晚2120播出
《艾问常识》为广西卫视新开播的医学健康知识科普节目,目前收视表现不如预期。栏目以一对一访谈形式呈现,“揭秘被曲解的医学知识,矫正误解“的节目意图和切入点在众多同类栏目中让人眼前一亮,但由于受限于平台,未能形成很好的影响力。
时尚健康:★★☆
青海卫视每周日晚2320播出
《时尚健康》为青海卫视老牌栏目,2014年栏目改版为全景外拍类生活服务节目。该栏目最大的特色便是与《时尚健康》杂志内容同步联动。且不同于传统健康类节目的制作手法,节目主要通过明星外景采访形式,传递明星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时下积极的生活理念。节目性质更偏向于健康资讯栏目,影响力较小。
聚健康:★★
甘肃卫视2015年1月1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2115播出
《聚健康》为甘肃卫视新推出的健康互动栏目,由养生堂团队担纲,所以节目中不时能找到养生堂的影子。但一方面受限平台,另一方面平台观众培养还需时间,再加上同时段的激烈竞争,该栏目收视上与养生堂相去甚远,没有形成广泛影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访问错误-未找到该页-
呃,你要访问的页面居然不存在...中医药法释义 医疗养生类节目不得虚假宣传
中医药法释义 医疗养生类节目不得虚假宣传
三九养生堂
为了配合中医药法的学习、宣传,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全国人大委员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释义》一书,该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今日解读第六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第四十六条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释义本条是关于社会各界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的规定。本条第1款规定了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的要求,包括:一是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国家对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出台了有关管理规定,例如在规范中医养生保健类宣传活动方面就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新广电发〔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医养生类节目指导的通知》(国中医药办新发〔2015〕2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新广电发〔号)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电台电视台开办医疗养生类节目,应当坚持以宣传普及疾病预防、控制、治疗和养生保健等科学知识为主体内容,坚持真实、科学、权威、实用的原则,不得夸大夸张或虚假宣传、误导受众。严格医疗养生类节目备案管理。中央广播电视机构、全国卫视频道播出医疗养生类节目,报总局备案。其他频道、频率播出医疗养生类节目,一律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备案等。二是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些年发生的张悟本事件,给社会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并且严重败坏了中医药的声誉。有鉴于此,对于社会各界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予以严格规范,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或者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本条第2款规定,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时,应当对聘请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由专业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以保证宣传的质量和专业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三九养生堂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三九养生堂,中国第一养生门户网站。
作者最新文章欢迎进入《视听纵横》网站
从《因为是医生》看医疗类真人秀节目的创作导向
马薇薇 熊珍珍
  在今年愈演愈烈的真人秀大战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提出“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引领作用”,对真人秀节目的创作导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各种类型真人秀节目中,医疗类真人秀属于出现较晚的一个类型,除去早期的整容真人秀节目,像湖南经视的《天使爱美丽》,因为放大整容血腥场面,传播唯容貌论的价值取向,沉沙折戟。直到2014年,大量的医疗电视节目像《急诊室故事》、《生命缘》、《来吧,孩子》、《神探医生》等相继出现,其中《来吧,孩子》第一期还因为播出生产画面过于直接血腥而被停播整改。显然医疗问题涉及国计民生,从一开始就需要将创作导向纳入节目的首要制作元素,即符合主流价值观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本土文化的宣扬和创新,坚持以普通民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挥出电视作为大众媒介所应承担的社会价值。这其中由浙江卫视推出的《因为是医生》,以七名年轻医生为主角,旨在为医生树立真实而正面的形象,“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理解,促进社会和谐。”播出期间收视市场份额超过了1%,受到业内一致好评,可以说对真人秀的创作导向问题进行了一次积极的探索。
  一、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助力医患关系的改善
  时下医患关系的紧张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医生被打甚至被杀的新闻屡见报端,媒体一大重要的社会功能应该是对社会舆论做出正确的引导,因为真人秀节目本应“向着反映更丰富的社会背景和人生魅力而开进。节目的情感和知识容量变厚了,品质变沉静了”。《因为是医生》的总制作人张建珍谈到节目的制作目的,“要把它做成一档有价值观的节目,要对当下过度娱乐的真人秀进行一次有深度、有锋芒的大手术,这是我们对《因为是医生》的寄托。”
  《因为是医生》正是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在节目内容上没有聚焦隐私曝光、身体展演、才艺表演、人性善恶这些真人秀常见卖点,从各种奇观的展演转变为日常生活的展示,像繁忙熬夜的急诊、日常的巡房、严肃的术前谈话等,专注于忠实记录七名年轻医生的日常工作历程,在播出内容上除医疗活动场景之外,增加了很多展现医生个人生活的内容,因为七名年轻医生分属中国三所顶级医院里最繁忙的科室――妇产科、心外科、急诊科、外科、肝胆胰外科、胸外科,这几个极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科室。不用前期精巧的设计,这些年轻医生身上经历的考验与成长,不同家庭的生离死别、生命的残酷与伟大,还原生活本真的足以让人了解医生真实的生活状况,助力医患关系的解决。该节目没有放大渲染各种矛盾冲突,而是用忠实记录的方式呈现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像病人家属对手术前支付400元的律师费表示质疑,花苏榕医生表示可以垫付,最后病人家属表示理解同意支付,花苏榕和其他医生在这场疑难手术中连续十七个小时不吃不喝,精疲力竭。花苏榕后来轮转到急诊值夜班,一个晚上连轴转的接待病人,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让人深感医生工作的不易,大众在观看后更多了份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与支持。
  医患关系是节目创作导向中要重点表现的一个方面,出现了不少温暖人心的场景:像患直肠癌的病人王建民由于自己身体状况不好,吕昂医生为自己做手术前的静脉穿刺失败两次后仍然理解医生,不将失败的原因推给医生。也有像61岁的周梅珍患有结直肠癌仍十分的乐观,在病房中大跳广场舞,用自己的乐观态度去感染身边的人,并十分相信医生;还有像赵勤聪,身患胃癌,仍然积极地去了解病情,还去安慰家人。这些对待人生抱着积极豁达态度的患者,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直击人性最柔软的地方,比真人秀常见的恶俗搞笑更能吸引人心,同时这些年轻医生严谨的学习、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经由电视影像得到凸显。
  二、参与者的精准设定:风格各异的素人医生
  《因为是医生》在参与医生设定上,没有选择资历丰富的医学教授,而是经过面试筛选,在节目整体编排上以七名个性鲜明互补的青年医生为主人公,进行了精准的个性设计:像李少雷是外冷内热型,吕昂是温暖多情型,花苏榕是浪漫精干型,王江山是邻家男孩型,董士勇是坚韧学霸型,詹瑞玺是人见人爱的开朗型,宋依临是女汉子型。这些年轻医生成长经历各异,学科背景不同,不仅能较好地折射出整个医生群体,更为医生群体正面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像李少雷医生因为患者没有及时化疗而语出责备,当得知家庭困难,又偷偷帮忙申请免费医疗器械的温情;之后问诊时给患者解释病情,又因为年轻遭遇被质疑的尴尬。这些场景或发人深思、或平凡真实、或温情活泼,都有着满满的正能量,表现出医者仁心的价值导向。
  该节目连续三个月拍摄七名固定的医生,让大众有着追看电视剧一样的兴趣,并更容易对医生繁忙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认同感。这七名普通的医生性格上的丰富与医生职业的神圣叠加,引发了追星效应,不需要明星光环,普通人身上的职业神圣感和职业专业感同样能吸引关注度。在人物塑造上除了凸显医生们在工作上的奉献与努力,更增加了不少日常化的、轻松甚至搞笑的内容,如在工作生活中有洁癖、勤洗手的詹瑞玺医生,为了减肥而不吃午饭的宋依临医生,爱健身、能写歌的吕昂医生,身患甲状腺瘤、爱读诗的董士勇医生……这种接地气的性格建构,运用真人秀节目进行了情感力的生产,能重塑医生的职业尊严,并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子献身医学事业。七位医生的微博关注量大大提升,都有上万人的关注量,其中也有几位医生的关注量甚至达到了六万多。这其实也预示着整个真人秀节目的创作转向,就是从明星秀向素人秀的转变:普通人的生活值得关注,普通人的劳动值得尊重。
  三、医疗话题的设置与探讨
  医疗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具有天然的可开发性,因为节目制作时没有办法预见事件发展的走向,由此出现的紧张的救治心梗病人的场面、病人对年轻医生的不信任、医生抢救病人的无能为力、重症患者昏迷多日后苏醒……都可以延伸出各种话题,辐射开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对生命的尊重、医患关系、医学伦理、医患情谊、医生个人成长等,这些内容和大众息息相关。
  《因为是医生》话题的设置与探讨主要采用了两种形式,一部分运用专题片纪实叙事的制作方法,忠实记录七名年轻医生的工作情况,引起了观众、医疗界与传媒同行的关注。这种关注来自于大众真实的生活体验,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阐释的:“用闭路电视教手术时,学生从一开始就报告说,感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效果;仿佛他们不是在看手术,而是自己在主刀做手术。”不仅是看教学片的学生,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健康,每个人都有寻医问药的经历,无论是否有医学背景,在观看时非常容易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节目用多个事例表现了患者对治疗过程、治疗风险的不理解,但都能在医生们的反复沟通、正面回应中得到顺利解决。这些类似事例的选取,都在强调一个主题:如何良性、专业地引导医患冲突双方的情绪,在理解和信任中处理好医患关系。
  另一部分节目内容主要采用了话题引导,引入其他真人秀节目的一些制作技巧,通过情境设计把七名医生集中在一栋别墅居住,进行社区竞赛、菜场买菜等其他非医院场景,并邀请明星参与互动,从而更立体地呈现缓解医患矛盾、互相理解尊重的主题。节目中经常会出现嘉宾倪萍或是张庭作为主持人,让医生们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如倪萍提问:“你们觉得目前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吗?”董士勇就表示与患者发生争执大部分都是因为患者的一些偏见,对医生期望值过高,表示:“医学可治愈的疾病种类用一个巴掌就能数出来”,倪萍表示非常震惊。这种引导性非常强的交流,就是让受众知道医学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医术并非仙术,现在的医学也并没有到对任何疾病都可治愈的地步,医生们也有自己的无奈。其他情境设计,像倪萍将吕昂治愈患者的儿子和宋依临接生过的孩子及父母邀请到公寓,共聊往事;吕昂创作的《在路上》的歌曲,同样是表达医患之间彼此的理解、信任的主题。
  四、医学科普与大众的知识赋权
  目前医患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医生与患者双方医学知识的不对等,大众通常因为医疗知识储备不足,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医生在繁忙紧张的就诊时间又没有时间充分沟通,引发各种误会和冲突。《因为是医生》这样的医疗类真人秀节目利用其传播平台的影响力,事实上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科普医疗知识,整个节目不仅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医疗环境,让大众观看到几乎没有机会见到的手术全过程,而且涉及到疑难疾病均有该领域知名教授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与病患家属的术前谈话,手术播出时会有动画来讲解病情等,这种科普正是知识赋权的过程,这种科普通常以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病情,不仅让大众知识上获得赋权,了解才能沟通;更在心理上产生对医生真正的信任感,而非猜忌、怀疑。
  除了这种纪录片式的科普,节目中更沿袭综艺节目的对抗模式,力图在知识型和趣味性之间寻求平衡,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尽可能用游戏的模式加以呈现,寓教于乐。在社区任务挑战一集中,就把医生们分为两队进行有关医疗知识的比赛,设置通过路人问答来讲解常见医学常识,还教授普通民众溺水急救、昏迷急救的方法,因为不是常规的教学,整个对抗充满了不少趣味性的小细节,不仅让医生的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在医学知识的科普上也更加有吸引力。
  五、风格励志活泼
  在整个节目风格上,同时期的医疗类节目《生命缘》、《急诊室的故事》显得真实、易让人感动,而《因为是医生》因为关注的是年轻医生,在风格上青春气息更浓,加入了光影动画、卡通配字、音效等娱乐化的表现方式,显得励志活泼。节目片头就制作精美,由一辆用白线勾勒的简单的救护车由右向左行驶,然后依次出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再出现医生们工作的镜头,每个画面都用黑底加上白线勾勒的图案,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简单的白线给这些镜头增添了活力与美感,同时配上轻快并富有节奏的音乐《a thousand miles》,让整个片头有着时尚偶像剧的吸引力。
  除去精美的片头部分外,节目中还适当运用了一些旁白解说与声话对位。旁白解说简洁地说明事情的经过,让大众更加容易地理解画面所传达的信息,也对节目的发展起到了串连的作用,渲染出或紧张、或温暖的节目效果。此外节目中还大量运用各种造型的字幕,给视频的画面增添了不少色彩。如一个即将要生产的产妇的尖叫声配上产妇外的空镜头,并增加了生动形象的字幕,使节目的情境变得活泼轻松。
  六、节目制作的局限
  应该说《因为是医生》在引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塑造医疗行业的整体正面形象方面多了很多的努力,在第一期播出时收获零差评,但节目综合收视率一直未进入同时期前十名,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在播出时间上,《因为是医生》曾两次因故修改播出时间,流失了不少观众。在节目宣传上的力度也一般,没有很好地利用目前的网络进行营销,关注度远低于同属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为了引发话题,弥补普通医生做主角影响力的不足,明星在节目后半段占据过多篇幅,显得喧宾夺主。先后有两期节目让嘉宾张庭回忆自己父亲患癌症去世和七次做试管婴儿的经历,之后去临终关怀医院看望老人和参观试管婴儿实验室,医生都只是起了简单的陪同解说作用,主角位置让位于张庭,这种明星秀的成分过重,反而弱化了医疗类真人秀节目最吸引观众的真实感。其他两位明星张俪和张佳宁去做实习医生,也明显是用美女明星来增加话题,来提升节目的收视率。至于医生们给倪萍办了一个欢送晚会、给即将到来的张庭装饰一间卧室,这些过多的特定情境设置,尽管初衷是为了表现医生们日常生活中轻松活泼的一面,实际播出中显得娱乐成分过重、内容拖沓,反而弱化了节目效果,导致后期的收视率远不如前期。甚至一些情节过于戏剧性,如倪萍带吕昂去菜市场买菜,正好就遇到了一名出生时由于医生操作不当而导致双腿残疾的女孩,被网友怀疑这个女孩是节目组事先设置好的托。   
其实像《因为是医生》这样的医疗类真人秀节目,除了在创作导向上需要继续下功夫外,其节目的吸引力仍然是中国医疗行业的真实现状,像有限医疗资源与巨大的求医需求的矛盾、病人理想化的医疗期待与现实治疗效果差异的矛盾、巨额医疗费与困窘家境的矛盾,以及急诊室中的生离死别、普通诊治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误解……医生和患者们会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化解?这不是一档真人秀节目能够承担,而应该由整个传媒行业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去助推这些矛盾的解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度医疗问题整改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