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一个"伟"的右边杨这个字一共几画怎么读

左边偏旁是个“女”,右边是个“上”,这个字怎么读?这个字的意思是重庆和四川人对父亲的妹妹的称呼,有点象“亮”字拼音的最高读音。字典上找不到,拼音也拼不出来。我想是不是“方言”?
对父亲的妹妹的称呼是“姑姑”,左边偏旁...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是“女+襄”的简写。
?? niáng,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20
同“娘”。
建立一个免费的网站,上面说的过有道理,就是免费空间一般较小而且有很多限制,不过我想既然你问这个问题,肯定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放一些静态页面就可以了,对吗?).如...
我国古代还有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方法,叫五夜或五更,情况如下。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夜间时辰 五 夜 五 更 时 间
黄 昏 甲 夜 一 更 19—21
玲子:你好。你问: 一 ( )湖填量词
“湖”属于“水、墨水、粥、面粉、石灰、氧气”等经常用临时量词作单位的。没有固定的与之匹配的量词。应根据语境选择临时量词。...
[方]∶江、浙、上海等地对女儿的称呼 [girl]。如:小囡;囡儿([方]∶女儿);囡仵([方]∶囡鱼。女孩);囡大细([方]∶子女)
答: 销售会计工作内容:做好当天的销售审核,统计,台帐的编制,费用审核,销售发票的统计及开具,做好当天的销售凭证,往来款的统计,分析,账龄分析,会计凭证的编制,装订成...
答: 那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啊,拓维教育跟长郡中学网站合作,这对你孩子进名校提供了一个门槛哦
答: 如果父母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不仅能够正确地理解知识的用处,而且能够建立起追求知识和理想的意识
答: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下,考试,哪怕是平时的小型考试,都是鉴定和评定我们学习水平最重要的参考标准,你聪明不聪明,用功没用功,知识掌握了没有,谁说了也不算,拿考试成...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全文阅读
&&&&第1节:前言用汉字为我疗伤(1)
&&&&前言用汉字为我疗伤
&&&&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当有关媒体传出&韩国语言学泰斗陈泰夏宣称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并且提出&要将汉字申报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报道以后(见日《环球时报》),我一点儿也不生气。精挑细选是我们的追求,只挑选大家喜欢的,热门的书为大家呈现,敬请持续关注,不要忘了收藏本站窃以为,有人抢注并非坏事,正好说明了汉字的魅力。至于他们能不能够申报成功,也无关紧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指纹和胎记,谁也无法改变它的出身。即便认定了汉字属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又能怎样呢?只能说明批准这项申请的机构的无知。我早已过了愤青的年龄,血管里的血液每天都在很理智地流动。一个理智占上风的人,不易冲动,但易受伤。关于汉字,真正伤害我的是&世界汉字学会&的会长居然是韩国人,特别是靠《汉字王国》一书大赚了中国人一把码洋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CeciliaLindqvist)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我想反驳她,可对着汉字这面镜子一照,顿时全身重症肌无力,我也是大学文化,的的确确对于自己的语言的根居然一无所知。自此,我更加变得没有脾气,因为我没有办法否认一个事实:其实不是人家有意在伤害我们,而是我们每天都在自残。
&&&&中国最早提倡废除汉字、施行&拉丁化&的是清末民初的思想家钱玄同。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左翼作家瞿秋白对汉字恨之入骨,说什么&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被伟大领袖毛主席誉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也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瞿秋白、鲁迅等人的观点得到了苏联人和西方汉学界的支持,他们推波助澜,宣称&汉字是落后的语言文字,是残余的象形文字,而拼音才是科学的、先进的文字&。那些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们&破旧&太猛,&立新&心切,巴不得一夜之间彻底摧毁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一不小心就中了苏俄&红色殖民&和西方列强&文化演变&的圈套,即从消灭文字入手,进一步毁灭其语言和文化,达到殖民中华民族的目的。中国人没有识破他们的阴谋,就在西方传教士开始加紧编创中文的拼音系统之际,&只争朝夕&地对自己的文字开始残忍地自戕,从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到台湾的&注意字母第二式&,从北洋政府的&注意符号&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全面推行的汉语拼音,世界上出现了不下一百种汉语拼音系统。其中由中共元老林伯渠(前国家副主席)、吴玉章(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于1931年在海参崴草创,瞿秋白1932年在上海制订,年在国务院修改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影响最大。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最高指示&,中国走上了一条&先实行汉字简化,并取消异体字,废除繁体字;一旦时机成熟,废除汉字,以拼音取而代之&的&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自钱玄同提出汉字拉丁化至今,掐指算来,我们已经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走了一百多年。所以,当韩国人提出要抢注汉字、&申遗&的时候,我一点儿也不生气——有朝一日,汉字在中国消失了却能在韩国保存下来,岂不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由此,我联想到了昔日最早拥有自己文字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四种文字已消灭三种,唯汉字传流至今。那三个毁灭了文字的国家并没有如那些主张&文字拉丁化&的人们所鼓吹的那样走上发达国家的道路,有的甚至连国家都消亡了,比如古代巴比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自大,而后自弃,终于导致了文化遗产的坍塌。人家韩国&没文化&,拼命地&抢文化&;我们有文化,却不珍惜自己的文化,甚至沦落到了中国人研究中国汉字出现争议时还要请哈佛的洋汉学家出来发话。心死莫过于大哀,还有什么比这更大哀的呢?
&&&&我漫无目的地在思想里行走。书店里很火,《汉字王国》销售正爆,林西莉捞走一堆一堆的雪花银子,多看一眼就让人想起大清帝国&庚子赔款&时的那种屈辱;韩国人很忙,正摩拳擦掌地编撰世界上最大的汉字辞典,发誓要压倒大清的千古一帝康熙;中国人也没闲着,还在为是否进一步简化汉字和应不应该恢复繁体字而争得不可开交,滑稽程度不亚于西方爆发了工业革命,用枪炮到处殖民,靠罗盘发现了新大陆,而我们却还在用祖宗发明的火药放烟花爆竹,用指南针算命……我知道大家都很忙,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忙什么。中西方对传统文化的迥异态度将我伤得很深,我希望找到一种很好的方式疗伤。
&&&&◇◇欢◇迎访◇问◇
&&&&第2节:前言用汉字为我疗伤(2)
&&&&突然之间,我萌生了一种研究汉字的冲动。
&&&&无奈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一部哲学。它涉及的领域如此宽泛,我该从哪里下手呢?
&&&&日,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我,对于中国的汉字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我开悟了。开悟就在那么一瞬间。当时,我正在苦苦求解一个困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主张废除汉字?因想得出神,一不小心将手上的茶杯摔了个粉碎,瓷片四处飞溅,铺了满地。尽管我被一小片肉眼都难以看清的残渣划伤了脚背,并渗出了带着体温的鲜血,但我并不觉得疼痛。我突然感觉到,那是思想的刀子,禅就藏在鲜血的背后。满地的残渣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它们支离破碎地向四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扩散,每一片残瓷都随心所欲地尽可能到达了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就好像揭开了汽油盖,汽油会挥发,把瓶装油倒在水里油会发散,水泼在地上会四流,人死后土葬会腐化尸解等现象一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其存在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用一种毁灭的方式去追求最大的自由度。那种毁灭的美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美,一种撼人心魄的美。说到底,汉字的传承也是同样的道理。过去我们一提汉字研究,首先想到的就是训诂。训完了诂就一本本地去编五花八门又厚又重的辞典和字典。久而久之,汉字变成了鸡肋,学者不愿意研究,太枯燥;大众不愿意深究,太深奥。如果我们用瓷杯触底而裂的方式去思考,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以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去传承,让汉字文化尽可能渗透到可能的地方,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感触其美丽而珍惜它、爱护它。就好像我桌上的一本杂志。它走进了我的书房,我才会阅读它,进而收藏它。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照亮了晾晒在封面上的韩少功先生的脸。他的影像在照片中,但&人在江湖&。他在《人在江湖》一文中提到,仔细观察人们走路和站立的姿势,你会发现,要么是双手紧握反背腰后;要么是双手叠加捂住脐部;或者是左手搭右肘、右手搭左肘,紧抱胸前。特别是许多乡下老农,最喜欢负手而行,甚至双手在身后扭结着高抬,高到可以互相摸肘的程度。这是一种什么姿态?韩少功经过研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是他们被捆绑惯了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奴隶的&奴&字!太形象了!它活生生一个被反翦双手的&女奴&。我大呼叫好,原来文字是可以这样来诠释的。可是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奴,古之罪人也&。这种解释并不完全,没有揭示&奴&字的真正来源。我突发奇想,能不能写一部关于汉字的书,从形式到内容来颠覆《说文解字》,即以随笔的形式用汉字解汉字,每篇随笔都包含与这个汉字相关的所有词条,让人们阅读这篇汉字随笔以后,不仅能够纠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汉字的误解,且无需再查字典,就能够对所有与该字相关的词条都有所了解,打破《说文解字》错误多、枯燥、难懂、不易传承的缺点,以全新的汉字工具书形式传承中华汉字文化。一念及此,我很兴奋,尝试着写了几篇,但都很不满意,总觉得深度和厚度不够,缺斤少两。我很苦闷,只得重新回到受伤的状态。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5年。这一年,我被组织派到长江边一个县级市挂职市长助理,后提拔任用为副市长。市长信得过我,让我分管教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我和教育局局长张敦义一商量,在全县掀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市里一位副书记对此非常反感,认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不应该&复古&,竟然当着书记、市长的面骂我误人子弟。我和他发生了激烈的冲撞,结果那一年在调整分工时,本应该由我主管的工作一下子全部变成了协管,等于将我晾了起来。对于一个极有政治理想的热血官员来说,这无异于挨了当头一棒,外表很健康,心里全是伤。
&&&&失落中,我重新回到了故纸堆里,开始用汉字为自己疗伤。我发现,汉字的确是一副很好的中药,不但让我听见古人的声音,而且向我开放了历史的B面,不停地用真相为我麻醉心灵的硬伤。通过颠覆性地诠释&楼&字,我发现了滕子京的秘密。在正史里面,滕子京一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清官;在野史里面,他是一个贪挪军饷的贪官;而我所认识的真实的滕子京却是一个不甘被贬,想通过几件诸如维修岳阳楼之类的政绩工程以重新回到皇上身边的政客。证据是,他在岳州每干一件事都要请朝廷命官撰《记》一篇,讴歌一番。如维修岳阳楼就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重修岳州学宫,就请尹洙撰《岳州学宫记》。没想到马脚会露在堰虹堤上。一生治学严谨的欧阳修受滕子京蒙骗,未曾实地勘察,就轻率地为他撰写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堰虹堤记》。哪承想,直到滕子京离任岳州病逝于苏州,堰虹堤都没有动工。直到今天,仍是子虚乌有。这个重大的发现让我对历史有了新的感悟。从古至今,学者一直将历史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史,即官方记录的历史,史字头上加一横即为官吏的&吏&,便是这个道理;一类是野史,即民间传说的历史。我认为这种分类的方法是不够全面的,正史受意识形态的控制,往往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多有粉饰,甚至篡改;野史受老百姓个人喜恶的影响,对历史人物刻意夸大或贬低,导致历史失真。我认为最科学的分类应该增加一类——&原生态史&,只有抛开意识形态和个人情绪,站在人性的角度原汁原味记录的历史,才是最真实的历史。我突然来了灵感,如果我每写一个汉字都挑选一个最能够代表这个汉字的历史人物,用原生态的方式颠覆传统历史,岂不是有了重量?于是我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创作,在汉字的感悟中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
&&&&日,组织找我谈话。我的仕途走到了终点,但我的《中华汉字随笔》的路才刚刚起步。
&&&&姜宗福
&&&&◇◇欢◇迎访◇问◇
&&&&第3节:阿(1)
&&&&翻开历史,那些最刻骨铭心的,必然是曾经被颠覆过的。而颠覆的代价是,令国破家亡,令生灵涂炭。我从来就不赞成对活着的历史随意颠覆,那样只会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愚蠢地落入某些政治家们为追逐政治私利刻意为我们设下的一个个战争或动乱的陷阱。可以这样说,每一次被颠覆的历史,都是一部老百姓的颠沛流离史。而我所要颠覆的,却是那些教科书上业已死去的历史,他们沾满了意识形态的灰尘,蒙蔽了活人的双眼。我所要做的,就是扒开统治者用武力浇筑的厚厚封土,让真相在阳光下晾晒。
&&&&然而,颠覆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要颠覆那些早已深入人们骨髓的固有历史人物形象。
&&&&比如阿斗。
&&&&在绝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扶不起的阿斗&就是一个懦弱无能、即便有人帮衬也做不了大事的人。在我的家乡,这类人统统属于烂泥一堆,即通常所说的&扶不上墙的人&,说穿了就是&弱智&的代名词。曾经有人试图颠覆《三国》中这段被罗贯中演义得化骨的历史,认为降魏的阿斗是一位宁可背负千古骂名也不愿意生灵涂炭的爱民皇帝。这样颠覆,并不足取,虽然达到了哗众取宠的目的,也拿到了学术成果的奖状,但历史却被搅得越来越糊涂了。
&&&&那么,历史上原生态的阿斗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去了一趟邙山。一路上,我细细地猜度着这阿斗的&阿&字,看能不能够从中破译为历史的疑云层层封盖的密码。
&&&&《说文解字》上解释说,&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从阜,可声&,本义为山弯曲的地方。还有一种权威的解释为,金文和篆文皆从阜,左阝,形似竖穴侧墙上供人上下时脚蹬的坑窝。可声,可(歌曲)也兼表弯曲,意为像脚窝一样山弯曲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更是有些莫名其妙,认为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方言的前缀用在排行、小名、姓氏或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仅此而已。对于这种种解释,我是绝不苟同的。望文生义地把&可&字拆开,是人丁的&丁&和&口&,人丁张开嘴,贴着耳根发出轻轻的气流,便发出了&阿&的语气。阿爹、阿妈、阿哥、阿妹……进一步细想,&阿&的确应该与山有关,但它的本义绝不是山弯曲的地方,而应该是人在登山的时候累了发出的喘气声或是解乏的歌声(甲骨文中&可&字表示劳动时发出的歌声)因碰撞山体折返的回声,山越高,回声越大。那些脚蹬的坑窝,分明是人们登山时留下的痕迹……
&&&&邙山上,就留下了许多这样的痕迹。老子曾经在这里炼丹,河洛文化在这里发祥,龙马负图、伏羲画卦、八百诸侯会盟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文化长年累月地积淀,将思想的海拔垒得很高很高,让汉光武帝刘秀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将其视为帝王理想中的埋骨之所。此后,无数的帝王将相、王公贵族跟风,在方圆五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留下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十几个帝王的陵墓,以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在千座以上,造就了&北邙冢墓高嵯峨&这道独特的风景。不过您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些个坟墓,每一丘都有历史,每一丘都是文化。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号称中国最有文化的巨&阿&之下居然葬了一个传说中最弱智的人,这个人就是阿斗。与他做伴的还有另外两个亡国之君,一个是后蜀后主孟昶,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按照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阿斗甚至连与孟昶和李煜为伍的资格都不具备,因为孟昶还能做得一手好联,李煜好歹写得几首好词。他们虽治国无能,但勉强还算得上是文化之人。唯有这位蜀汉后主刘禅,错葬邙山脚下,连真名都快被人遗忘,空有叹息,不见回声。或许是这里葬了太多帝王的缘故吧,每一座陵墓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把阿斗的声音掩盖了,剥夺了他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通往邙山的路上,大多是去问道之人,而我去邙山,却是想扶起那个扶不起的阿斗。我滥竽充数地混杂在问道者的行列中赶往孟津,到平乐镇翟泉村匆匆去会刘禅。心酸的是,当地人只知阿斗不识刘禅,究其原因,凤凰山公墓的工作人员说,人太笨就会很出名。阿斗就是太迂腐了,所以很有名。这话从一个孟津人的嘴里说出来,很自然,也很真实,就像是从历史的嘴里说出来一样。
&&&&阿斗果真很笨吗?
&&&&史书上记载,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请诸葛亮对刘禅做了一番评价。诸葛亮夸其&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意思是说&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听后感到宽慰,道:&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还在《与杜微书》中说刘禅&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中,李密甚至评价刘禅可与齐桓公相比……可如此一个聪明之人,为何留下的历史剪影却总是呆头呆脑?历代的画师画他,也都是憨憨的木讷形象?
&&&&第4节:阿(2)
&&&&我想,这应该与他的性格有关,而与智力无关。裴松之注引《三国志》中披露了这样一段引自《魏略》的鲜为人知的史实。史书上说,刘备在小沛大败之时受曹操、吕布的夹攻,仓皇弃家出逃。时年刘禅&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扶风人刘括避乱汉中,将刘禅买去充做书童,后收为义子……可以想象,在这样一种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刘禅,注定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和隐忍,以求&自保&的本领,否则,难以生存。
&&&&实际上,纵观他一生的命运,就是一个&忍&的格局。一是年幼的时候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战争惊吓。他的父亲刘备做梦都想恢复&汉室&,送给他的童年礼物唯有战争。当他还在襁褓里的时候,他的父亲为躲避曹操的追杀,丢弃妻子,仓皇而逃。母亲甘夫人走失了,糜夫人走投无路,将阿斗交给赵云后,投井而死,让阿斗遭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惊吓。糜夫人自尽后,赵云把阿斗裹在怀中,用护心镜护住,单枪匹马与曹军大战长坂坡。战场上箭如飞蝗,血肉横飞,让阿斗遭受了第二次惊吓。历史上&败&他,战场上如此激烈的厮杀,阿斗居然睡得安稳。我想他应该是被冤枉的,被吓得昏死过去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紧接着,刘禅遭受到了第三次惊吓。与上两次不同的是,此次完全是人为的。待赵云他们好不容易冲出重围与刘备会合,不料刘备还要作秀,接过阿斗后说:&你这小子真混蛋,为了救你,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说完,像投篮一般,将阿斗向赵云扔去。赵云飞身扑救,双手接住刘禅,刘禅再次被吓个半死。二是成年的时候要忍受孝道的束缚。父亲临终前嘱咐他,&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君命、父命难违,刘禅忍之,果真&以父事之&。三是继位以后还要忍受&亚父&诸葛亮权力的威慑。刘备在世的时候,太过于依赖诸葛亮和结拜兄弟,结果让诸葛亮控制了整个政局。临终前他担心诸葛亮日后篡位,自作聪明地让刘禅认&诸&作父,更加巩固了诸葛亮&摄政王&的地位。刘禅继位以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他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无可用之人,不得不忍。以至于后来囚居洛阳,刘阿斗依然忍之,公开向司马昭表示:&此间乐,不思蜀&。
&&&&在我看来,忍,其实并不等同于懦弱或者弱智。忍得过度,忍得糊涂为昏庸;忍得适度,忍得聪明乃大智慧。而刘禅的忍介乎于二者之间。
&&&&刘禅其实并不傻,相反,还很聪明。先主让诸葛亮辅政,诸葛亮却违背先主的嘱托代政,把蜀国变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国家,皇帝刘禅成了摆设,首相(丞相)诸葛亮成了实际权力的掌控者。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只能从长远着眼,选择&忍&,作出了&政由葛氏,祭以寡人&的分工,目的是避免君臣之间发生内讧,确保帝位的安全。有人评价说这就是刘禅的过人之处,即&善于使用超过自己的人使之尽心尽力,是大聪明;凡事疑神疑鬼亲力亲为实为小聪明&,其实是对他过奖了。从刘禅的内心来讲,他对诸葛亮是很反感的,他之所以&远贤臣、亲小人&,事实上&远&的是诸葛亮的&贤臣&,重用的是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黄皓和光禄大夫焦周之流。他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是想培植自己的力量,不说与诸葛亮抗衡,至少是想培养几个为自己说话的人。
&&&&就拿北伐这件事来说,刘禅绝不会像某些&颠覆派&学者所&考证&的那样,因为体恤民情而反对北伐,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从小受够了战争之苦,害怕战争,不想打仗,只想过一点儿安稳日子,所以坚决反对空耗国力、劳民伤财去北伐。他麻起胆子规劝诸葛亮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然而诸葛亮一意孤行,几乎所有的&贤臣&都拥护诸葛亮,刘禅势单力薄,为了自保,被迫全力支持北伐。等诸葛亮一死,他立马叫停,并且在第一时间废除了丞相制,&自摄国事&。之所以这样&绝情&,主要原因是,他感觉到再不废除这种权力高度集中于相的制度,将会严重危及自己帝位的安全。
&&&&后来,更有学者认为,阿斗&在大兵压境之际,舍小我、顾大我地选择了投降,以个人的屈辱保全了几十万计的生灵,避免了生灵涂炭的悲惨结局,做到全国为上,与'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刘备来比,不知进化了多少代,如此大气的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其实阿斗并无这等崇高的境界。在即将亡国前夕,阿斗还在和一帮臣子争论不休,究竟是降吴好还是降魏好。因为魏国强大,迟早会灭吴,他刘禅不愿意当两次亡国奴,权衡再三,所以降了吴。从这里可以看出,阿斗选择&反缚双手,出城投降&,还是出于本能以求自保,结果间接地使蜀国的臣民免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如果他真有那么高的境界,这位由司马昭所封的&安乐公&就不会&安乐&长达七年之后才终结其&扶不起&的一生。正因为有了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所以为人不齿,往他的身上泼了一些污水,贬低他&朱紫难别&,愚不可及。事实上他的智商并不低,只不过将心思全部花在了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之上。
&&&&◇◇欢◇迎访◇问◇
&&&&第5节:阿(3)
&&&&当他被囚洛阳之后,司马昭始终不放心,老是试探他。居心叵测地让人表演蜀地歌舞,然后观察刘禅反应。刘禅的旧臣郤正等触景生情,念及亡国之臣陪伴亡国之君的现实处境,无不潸然泪下。刘禅深知此时的凶险,不动声色,嬉笑如常。司马昭进一步问:&安乐公,颇思蜀否?&刘禅断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郤正自作聪明地提醒刘禅应该回答思念蜀国,似乎这样可以让司马昭放虎归山。而刘禅果然照本宣科,但是被揭穿后佯作吃惊,指出是郤正教自己说的。在阵阵哄笑声中,司马昭感慨刘禅乃无心肝之人,断言诸葛亮再世也无回天之力了,何况区区姜维?乃大喜曰&我无忧矣&。于是彻底放心,不再有戕害这位亡国之君的念头。看似窝囊的阿斗居然能够骗过聪明过人的司马昭,这就是为什么阿斗能够在位四十三年,&自摄国事&苦苦支撑蜀汉政权达十九年之久的真实原因。
&&&&在翟泉村转了很久,我始终没有找到阿斗的陵墓。当地的老乡告诉我,&他的墓靠东边,现在找不到了。多年前浇地,浇塌了,不过你去寻寻,或许能看到一点儿封土。&我围着他指的凤凰山脚仅存的几个大冢的地方走,连半点儿封土也没有找到。我很失望地登上凤凰山顶,往北看是高速公路,往南看是平缓的土岭,雨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将巍巍邙山冲出了无数条深达十几米的沟壑。沟壑崖壁上活得坚强的酸枣树,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条蜿蜒的绿色长龙,这些沟壑一律冲着白马寺方向,呈现一种&九龙朝白马&的风水。在这片罕见的风水里,我没有遇见阿斗,但找到了一种感觉:&墓已不在,但风水还在。&
&&&&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位举足轻重的阿姓人物&阿Q&来。和阿斗一样,他同样是一位在精神上扶不起的人物,用鲁迅的话来说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甚至怀疑,鲁迅在给自己的这个小说人物取名字的时候就是考虑到了&阿斗&这个因素,为他配了个孪生兄弟。
&&&&与阿斗不同的是,&阿Q&在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但其原型却无时无处不在。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连姓名、籍贯都很模糊。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别人叫割麦便割麦,叫舂米便舂米,叫撑船便撑船,命运是够悲惨的。他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在精神上却一次又一次地&胜利&。他说他也姓赵,被赵太爷叫去打了嘴巴。可挨打之后,他想的是:&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他想到赵太爷这么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现在竟成了他的儿子,便得意起来。他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而自豪,因为状元也是&第一个&。在这里,悲惨和得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现实和幻想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一方面在现实中处处碰壁,饱尝辛酸;另一方面又在幻想中自欺自慰,自傲自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阿Q其实就是小说版的阿斗。像正确对待阿斗一样,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阿Q。在阿Q身上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一个人身处奴隶地位,虽然生活过得窝窝囊囊,可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快乐的心境。他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鸦片。阿Q就是靠这种鸦片活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生活上的、事业上的、婚姻家庭上的,等等。如果我们学不会苦中作乐,会被各种各样的负担压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阿Q,但是,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阿Q的影子,适当地麻醉自己,混沌地忘忧生活,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然而,对待历史,我们却来不得半点儿&阿Q&。对历史的健忘,有如【阿米巴】(也叫变形虫),一旦在肠道中寄生下来,就会引发【阿米巴痢疾】(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黏液。也叫变形虫痢疾),靠服用【阿司匹林】(治头痛、神经痛的药物)和注射【阿托品】(镇痛药)是没有任何疗效的,因为,历史的健忘会让我们这个民族失去许多应有的沉重。历史,应让国人记住许多失败和屈辱,许多辛酸和无奈,许多罪恶和残暴,让后代在对历史的质疑中反省历史的消极沉淀,从而使我们的民族变得智慧,使我们的历史进程多一些亮色而少一些悲凉。
&&&&当然,与&阿&有关的并非全是如【阿飞】(身着奇装异服、举止轻狂的青少年流氓)、【阿片】(用作毒品时,叫鸦片)一般消极的文化。它的伟大之处表现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创造了国际通用的数码【阿拉伯数字】1、2、3、4、5……;自从一种名叫【阿的平】的西药问世以后,疟疾便变得不再可怕;人类发明了炸药【阿芒拿】,才有了今天的现代化……如果有一天军队不再使用阿芒拿,人类是否就能够和睦相处了呢?基督徒祈祷的时候总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阿门】!&翻译成中文,意思是说:&但愿如此!&
&&&&※虹※桥
&&&&第6节:啊
&&&&ɑāáǎà
&&&&在现代汉语里面,表情最丰富的文字要数&【啊】&字。就像人的一张脸,经过肌肉的不同组合,就能呈现出喜、怒、哀、乐、惊异、赞叹、疑惑、追问……
&&&&看到&啊&字,最先让我想起的是我的母亲。每天早上她拉开窗帘时,总会轻轻地发出一阵赞叹:&多好的天儿啊(ɑ)!&然后问我:&给你下碗面条你吃不吃啊(ɑ)?&问完之后,她便立马进了厨房。我吃早餐的时候,往往是她最忙的时候。我不爱收拾,她通常会一边帮我收拾书包一边唠唠叨叨列举我的坏毛病:&书啊(ɑ)笔啊(ɑ)到处乱丢,毛病不改怎么行呢?&直到上学出门,她还在唠叨,反复催促、嘱咐我:&快上学去啊(ɑ),路上车多,可要小心啊(ɑ)!&最令我厌烦的还不只这些,我最怕她和我讲古、忆苦。只要我学习稍有松懈,她就会用一种控诉旧社会的语调教育我,为了引起我的高度注意,通常会在语句中稍作停顿:&你不知道过去我们读书的环境啊(ɑ),要多苦有多苦,想读书读不起呀。如今条件好了,你怎么不懂得珍惜呢?&如今,我成人了,母亲也老了,聆听她唠叨的机会也少了。有时候我常常默想,有朝一日,我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唠叨,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心酸呀?
&&&&其实,我一直都很爱我的母亲。像天下人的母亲一样,在她的心目中,儿子总是最棒的。但我却没有做到最棒。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课外读物,而我偏偏又嗜书如命,情急之下,偷了邻居家小孩的一本小人书。邻居在母亲那里告了我一状。母亲很惊异,简直不敢相信:&啊(ā),还有这样的事?&赶紧把我找来,满脸惊疑的神情:&啊(ǎ),这是怎么回事呀?&面对确凿的事实,我不得不承认,很肯定地回答她:&啊(a),是我做的。&母亲很是伤心,仿佛一下子明白过来,泪水刷地涌了出来:&啊(à),原来真的是你!&她不相信我怎么会做出这样不体面的事情,一再地追问:&啊(á),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呀?啊(á),你怎么不说话呀?&我本来想辩解:&我爱读书,可是我买不起啊(a)。&可我知道,此时任何的辩解都徒劳无益,便保持沉默。母亲一顿数落:&平常我是怎么教育你们的?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你爱读书和我说呀,你怎么可以去偷呢?&我无地自容,转身奔向屋后的大水沟,一头扎进水中,想一死了之。母亲不会游泳,但她不顾一切,扑通一声跳进沟里,借助一棵杨柳的枝条,奋力将我从沟里拉到了岸边。她又气又急,并不急于将我拉上岸来,而是一把扯住我的头发狠狠地将我的头摁在水里,反复摁了几次,让我着实呛了几口脏水。而后,她瘫软在地上,紧紧地抱住我的头,号啕大哭:&儿啊,你死了我可怎么办呀?&
&&&&这件事情过去快三十年了,每每回想起来,心头如针扎一般。我常想,如果母亲为此而送了性命,我这一辈子还能活得安心?我知道,母亲总有一天会离我而去,可是,只要汉字不会消失,我就不会遗忘我的母亲。因为,只要看见&啊&字,我就会想起她那各种鲜活的表情,那表情如雕塑一般,深深地烙进了我的心里……
&&&&第7节:腌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很多腌臜的事情,怀才不遇令人腌臜,领导看不顺眼天天给你穿小鞋令人腌臜,生意场上做什么亏什么令人腌臜,炒股票炒什么什么就跌停更令人腌臜……人世间本来就是一个【腌臜】的世界,到处都充满了别扭和不痛快。就拿腌臜这个词来说吧,多么漂亮的一个词语,怎么偏偏就与肮脏挂上了钩呢?
&&&&别扭!
&&&&其实一点儿也不别扭,古人发明文字是用了心机的。
&&&&《说文解字》解释说,&腌,渍肉也。从肉,奄声&。本义为用盐浸渍肉。以这种解释与&臜&搭配,和别扭挂不上钩。我们把这个字拆开,从&奄&字入手。金文的&奄&字上从申,下从大(人),作闪电覆照着人头顶之意,篆文将大移到上面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奄。如果再把肉(月)和奄组合在一起,其义便一目了然了。你想想,一个人出门在外突然碰到雷雨,头上电闪雷鸣是不是特不痛快?所以窃以为&腌&的本义应为出门在外突遇雷雨天时的心情。
&&&&当然,如用盐浸渍肉来比喻道光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过得最腌臜的一个皇帝。首先他的名字就忒腌臜,&道光&谐音&盗光&,果然就招来了八国联军那帮被康熙、乾隆藐视为&夷&的强盗,将好端端的一个国家盗得精光。破点儿财还在其次,关键是面子上过不去。大清四亿人口,八十万常备军,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江山,愣是败在了仅有二千二百万人口,二十万常备军的蕞尔小国英吉利的手上。更令道光想不开的是,1840年跑到大清来闹事的还不到七千人,他们的后勤保障全部是&花银子&靠大清的子民供给的。
&&&&我们搬出《南京条约》,对比康熙、乾隆时期英国国王两次分别派六百人的庞大使团携带蒸汽机、榴弹炮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产品来大清拜码头时提出的&友好合作&条款,惊愕地发现我们除割地、赔款、赦免汉奸等新增的不平等款项以外,其他的条款几乎照搬了前两次大英帝国使臣面见大清帝国皇上时提出的友好协商请求,用今天的思维来重新审视,居然都是公平合理的。他们要求平等国交并不过分,他们为争取面见大清国皇上时不用磕头只行鞠躬礼这项权利花了几十年时间,大清始终不让步,甚至与英国使节大打出手。在大清国皇上的心目中,英国是蛮夷之国,应该向大清朝贡。在贸易方面,英国反对跟政府指定的官办贸易垄断机构打交道,要求实行自由公平贸易,这不能说不平等。还有纳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由部颁发晓示&,就是指英商纳税按照大清政府制定的统一标准征缴。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条款把深深根植于中外贸易中的地方职能部门捞外快、收小费等一整套敲诈勒索的潜规则从法律的角度予以废除,甚至可说是在助我大清反腐败和建立近代海关贸易规则。这些条款在道光看来还不是最腌臜的,割点儿地算什么呢?《南京条约》签订以后,道光皇帝还表扬钦差大臣耆英会办事,只割让了一个穷得要死的渔村就让英国人停火了,保住了大清江山。只是他不能容忍的是&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如果夷国的国王是个男人,面子上好歹好看一些,偏偏英国女王忒年轻,要一个六十一岁的天子和一个二十三岁的丫头平起平坐,他心里怎能不腌臜?我猜想道光当时肯定长叹了一声:&早知道夷国只是要求站着说话,给她就是了,给了她也就不至于爆发劳什子鸦片战争了!&
&&&&道光的这些笑话其实并不可笑,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我们重新审视&腌&字,&奄&从字面上解释为覆盖的意思。月光被覆盖了,剩下的只有黑暗,黑暗中隐藏了太多肮脏的东西。跑官的、要官的、送礼的、盗窃的……几乎所有肮脏的交易和勾当都发生在月黑风高的晚上。与&腌&字搭配的&臜&字,望文生义,即月光下的赞美。按照审美情趣,月光下的女人,往往是最美的。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自以为是的错误。我就有过这样的亲身体会。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遇上了一位美人,她让我夜不成眠。第二天午餐时,借打饭的机会,我费尽心机地见了那位&美人&一面,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她的脸上长满了令人生厌的雀斑,毫无美感可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呢?原来,女人所有的缺点都被月亮的光华所蒙蔽,让人们看不到她残缺的一面,这种美带有欺骗性,是一种不干净的美丽。由此,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将&腌&和&臜&组合在一起,是对&肮脏&最恰如其分的注解:表面的肮脏还可以用心去打扫干净,而心灵的肮脏往往比肮脏本身更加可怕,一旦入骨,则无药可救了!
&&&&※虹※桥
&&&&第8节:哀
&&&&人,从娘胎里出来,除带了一张嘴,什么也没带。因为这张嘴,便滋生了无穷无尽的欲望。佛祖说,惬意的人生一张床一张嘴一身衣足矣。可同样是一张床,有木板的,有席梦思的,还有纯金的;同样是一张嘴,可吃粗茶淡饭,可吃山珍海味;同样是一身衣,有粗布麻衣,有绫罗绸缎。正是这种需求的差异,导致了各种欲望的膨胀。然而,不管这些欲望膨胀到什么程度,临终之时,能够带走的仍然只有一张嘴和一身衣。一张床、一张嘴和一身衣组合在一起,什么字也不是,然而,多了一点欲望,就构成了一个&【悲哀】(悲伤、悲痛)&的&哀&字。《说文解字》里解释说:&哀,闵(悯)也,从口,衣声&,本义为怜悯。我却以为,&哀&的本义为&披麻戴孝&的人,失去了父母或长辈的人是最&哀&的人。把其拓展开来,远远地望去,&哀&字形如一口【哀伤】(悲伤)的棺材,为欲望而生,为欲望而死,令人生平添了几多【哀愁】(悲哀忧愁)。
&&&&透过&哀&字,最能体会世态炎凉。不管一个人生前评价如何,死了总会有许多人前去【哀悼】(悲痛地追念死者),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去修饰【哀辞】(哀悼死者的文章),寄托【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可悲的是,在【哀痛】(悲伤、悲痛)的人群中,甚至夹杂着死者生前的仇家,【哀戚】(悲伤)的神情背后,深藏着诅咒。我在农村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儿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孝,谁也不愿意承担赡养的义务,父母死后,却抢着要为父母办理丧事,甚至不惜血本为他们修建豪华墓穴。这样做的目的,一来可以收一笔人情费,二来可以落得个孝顺的美名。如果父母的墓葬风水好,还可以发自家的子孙。因此,在广大农村,父母死子女【哀号】(悲哀地号哭)无泪的现象到处可见。
&&&&透过&哀&字,还可以体验一种对社会的无奈。许多名流生前不能享有荣誉,只能死后获得【哀荣】(死后的荣誉),如屈原。还有的人,明明受了冤屈,却得不到【哀怜】(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只能苦苦【哀求】(苦苦请求),到处上访。
&&&&似乎没有人喜欢&哀&字。默哀,让人恍然感觉离死亡仅隔一步之遥。【哀乐】(悲哀的乐曲,专用于丧葬或追悼)声处,意味着又有一位亲人或朋友离我们远去。老百姓最怕的还是【哀鸿遍野】(比喻在反动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他们最渴望的就是没有战争,安居乐业。其实,&哀&字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文辞凄切而华丽,让人觉得【哀艳】;不论愚笨无知的人或聪慧俊美的人,都被悲哀的歌声所感动,是为【哀感顽艳】;优美雅致的音乐和诗歌,虽感情悲哀但不伤害身心,是为【哀而不伤】;两军对垒,总是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此所谓&哀兵必胜&矣!因此,面对&哀&字,我们大可不必【哀怨】(因委屈而悲伤怨恨),因为,哀到极致其实就是一种美丽。
&&&&一万万分之一厘米,用肉眼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看见的。瑞典的物理学家埃斯特朗异想天开,想用长度来计算光波及电磁波的波长。人人都以为他是疯子,可他偏偏做到了。从此就有了&埃&这个长度计量单位。
&&&&&埃&,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尘也,从土,矣声&。本义为灰尘、尘土。尘归尘土归土,再细小的灰尘人类都可以用肉眼观察得到,人们之所以将它音译过来当做光波和电磁波波长的计量单位是极为恰如其分的,因为,在中国人的脑子里不会有比尘土更细小的物质了。
&&&&一埃的长度或许微不足道,但发现它却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埃斯特朗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其发现了一个渺小的长度单位,更重要的是世界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
&&&&连时间也突破了秒的禁锢,细化到了一埃秒。那么,一埃秒的幸福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悸呢?
&&&&这种心悸恐怕只有类似埃斯特朗的发现者们才能真正体味得到。一埃秒的幸福虽然极其短暂,却要经历长时间的孕育,来之不易,仿若昙花一现。埃斯特朗为了追求这一埃秒的幸福,付出了一生。
&&&&幸福是什么?哲人说,幸福就是一种快乐的奉献。埃斯特朗从来没有因为埃的渺小而放弃发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因善小而不为&呢?幸福,哪怕仅仅一埃秒,也绝不会把人局限在一个屋檐之下。它让人首先热爱自己,并透过热爱自己热爱周遭的人们,热爱这个世界。
&&&&一埃秒的幸福,虽极力挽留,却终将如过眼云烟东流而去,使人遗憾地醒来。唯一值得欣喜的是,它让人心甘情愿不顾后果地为挽留或延长它而努力,让人一生都念念不忘地为重现类似的幸福而奔波不息。
&&&&←虫工←木桥书←吧←
&&&&第9节:挨
&&&&āiái
&&&&许慎对&挨&字的解释很有意思,他说&挨,击背也,从手,矣声&,其本义为从后朝背部推击,有些使阴招的味道。也不晓得周瑜打黄盖的时候,黄盖是不是这样挨打的,我只知道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忍受【挨(ái)刀】(遭刀削、刀杀之苦)之痛。当我们还是胎儿赖在母亲的子宫中蠢蠢欲动的时候,医生早已握着一把明晃晃的剪刀守在母体外,只等绒绒的肉体一经脱离产道,对准脐带喀嚓一刀,不论男女,只要是人,从此便落下了一个刀疤。
&&&&出生之痛,痛在混沌时期,所以并不觉疼。真正疼痛难忍的是有了思想和痛觉之后。在十年动乱的艰难岁月里,这种疼痛难忍的感觉简直令人刻骨铭心。
&&&&我的父亲出身不好,又没有【挨靠】(依靠、依赖),全家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挨日子】(困难地度过岁月)。特别是深夜,造反派们【挨家挨户】(从一家到一家)地搜查暗藏的&四旧&物品,踢门声、犬吠声、哭喊声在黑夜里显得特别地阴森恐怖。可怜我的父亲,每天还要忍受非人的折磨,【挨斗】(遭受批斗)、【挨打】(遭打)、【挨骂】(受到斥骂)、【挨饿】(受饿)是家常便饭,完全没了做人的尊严。父亲很坚强,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地坐在【挨近】(靠近、接近)门前的大树下,用一把破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排解心中的郁闷。那种凄凉至今仍不时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如今,社会太平了,冷脸挨热脸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父亲却也老了。除了偶尔【挨宰】(顾客遭到不法商人高价诓骗的损害)发发几句牢骚之外,心态变得格外平和。我十分不解,向父亲表达了我的困惑:&社会给了你如此多的痛苦,你为何没有半点儿抱怨呢?&父亲平静地回答:&有痛苦才有经历,经历积累就成了阅历。连痛都没有挨过,怎知疼的滋味呢?一个连疼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人,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我终于明白过来,其实有痛苦并非一件坏事。痛苦和思想是一对难兄难弟,有思想的人才会有痛苦,痛苦挨得越多,说明思想厚度越深。人有了思想,才能进化;社会有了思想,才会进步。为了思想的深度和厚度,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忍受一点儿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人类最憎恨的一个字,恐怕就是这个&【癌】&字,因为它夺去了太多人的生命。它像一个幽灵,寄生在人体的上皮组织,居无定所,四处游走。它流浪到哪里,哪里就生出一个癌瘤。它流浪到胃部,就形成胃癌;流浪到肝部,就形成肝癌;流浪到食道,就形成食道癌;流浪到皮肤,就形成皮肤癌……现保存最早载有癌症的古书是宋代的《卫济宝书》和《仁斋直指方论》,而且,这两部距今九百年左右的著作,对癌症的说法同今日医学界的认识很接近。明代《外科正宗》一书,列举了&唇癌&病例和病因分析,清代《疡医证治准绳》还列举过男子&乳癌&病例。
&&&&人类为什么会得癌症,至今也没人能破解这道难题。令人尴尬的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癌症患者与日俱增。为什么会这样呢?据医学专家分析,第一个原因来自于人口老龄化。癌症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并不是说今天我抽一支烟就生肺癌了。到了中老年,致癌物质在体内越积越多,就容易引起癌症。另外,人对癌症的抵抗是靠身体中的免疫细胞,这种细胞需要有胸腺功能的支持。人到中年以后,胸腺功能逐渐减退,所以容易得癌症。第二个原因就是环境的污染。工业化带来环境的污染,是癌症高发的致命因素。第三个原因是,现代科技发展了,诊断明确了,治疗效果比以前好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了,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癌症患者也就越来越多了。医学专家提醒我们,癌症真正与遗传相关或与职业相关的很少,百分之八十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所以肿瘤学上有&生活方式癌&之说,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事实。
&&&&食管癌、胃癌与亚硝酸盐的摄入有关,亚硝胺是已被认定的致癌物质。最近发现子宫颈癌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性行为比较混乱、性伴侣比较多的人感染机会就比较大。
&&&&以上的分析基本上只注重于人类肌体本身。而真正引发癌症的内因,我们可以从&癌&字本身找到答案。古人造&癌&,颇有讲究。&癌&字普通话旧读为&yán&,与&岩&字同音。拆开&癌&字,我们会发现,病框中的&喦(yán)&字,乃最险峻的高山之意。试想若常心烦气躁、郁闷悲观、万事想不开,心头时常被如喜马拉雅山一样巨大的岩石压着,那不是要逼出癌来?原来,精神压力才是引发癌症的真正内核。这一点,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验证。有两个人同时患了晚期肺癌,一个经受不住打击,仅存活了三天便撒手人寰;另外一个豁达乐观,存活了整整八年才撒手西去。如今的社会充满了竞争,一个人整天生活在紧张劳碌之中,如果调理不好,如何不得癌症?
&&&&肌体得了癌症其实并不可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这个顽症终有一天可被攻克。因为它毕竟只是一种疾病。然而,一个人如果精神上得了癌症,就无药可救了。试想,一个精神绝望的人,有谁能够拯救得来?
&&&&一个人精神垮了,死亡的充其量只是一个人;如果社会上所有的人精神都垮了,意味着社会患上了癌症,到那个时候就的确无药可救了。比如腐败。用简单的化疗,充其量只能解决局部的病痛。表面的缓解掩盖了身体内部的病变,很容易让人产生麻痹的心态,给顽固的癌细胞留下了可乘之机,到处肆意疯长,很快就会遍布全身。
&&&&看来,关注社会的癌症比关注身体的癌症本身更应该引人重视!
&&&&←虹←桥←书←吧←
&&&&第10节:安
&&&&人们一提到【安】(安定:坐立不~;使安定〈多指心情〉:~民;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于现状;平安、安全,跟&危&相对:转危为~;使有合适的位置:~顿;安装、设立:~门窗;加上:~罪名;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姓),首先想到的是安培,一个伟大的法国人,是他首先发现了电流。然而,我一看到安,立马想到的是古代中国所提倡的&一夫一妻&制,&安&字的发明就是最原始最可靠的证据。古人认为,&安&字由&宀&(表示房屋)和&女&(代表女子)组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安,静也&,其本义是居住的房屋,言下之意和谐就会【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稳平静)。也就是说,当男人娶一个妻子时,家中是安静的,如果他娶了两个妻子,情况就不一样了。试想,一个男人妻多儿女多,家里【安】(疑问代词,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在;此处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能【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心情安定、宁静)?
&&&&回过头来,我们再仔细打量安的部首。我觉得,古人用&宀&作安字的部首,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有了房子才能【安身】(指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用在窘困的环境下),【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才可以【安家】(安置家庭:~家落户;组成家庭,结婚),安了家,生活才能【安顿】(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排妥当;安稳),【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生活才能够【安乐】(安宁而快乐),社会才能【安澜】(指河流平静,没有泛滥现象;比喻太平)。不过,至今我也没有想明白的是,为什么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反倒越来越没有【安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感了,安全系数越来越低了?中东地区硝烟弥漫,【安理会】(联合国的重要机构安全理事会的简称)形同虚设;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秩序却越来越乱,随处可见乱停乱靠乱闯红灯,【安全岛】(马路中间供行人穿过时躲避车辆的地方)上安不得身;居家的房子面积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豪华,却家家都要装【安全玻璃】(夹层玻璃和钢化玻璃等的统称,不易破裂)防盗网,生怕小偷摸进家。人与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不信任,谁也不知道谁是老板在自己身边【安插】(人员、故事情节、文章的词句等放在一定的位置上)的眼线;生产药品的掺假药,身体【安康】(平安健康)没着落;生产食品的黑良心,让人吃得不【安心】(心情安定)……
&&&&莫往深处想了,越想便越不得【安生】(生活安定、安静,不生事〈多指小孩子〉:睡个~觉)。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依靠【安眠药】(能抑制大脑皮层、引起睡眠的药物,如:鲁米那、巴比妥等)【安神】(使心神安定)来维持睡眠,究其原因是因为想得太多。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古代许多君王、名流,生前绞尽脑汁想着死后应该【安葬】(埋葬,用在比较郑重的场合)在怎样豪华的墓穴里,结果越是出名越是豪华的墓葬无一不被盗墓者挖了,真正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命运。反倒是那些一名不闻的普通百姓,【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入睡;对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语)在不起眼的简陋墓穴里,【安详】(从容不迫;稳重)地【安享】(安安稳稳地享受或享用)着天堂里的快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土为安。
&&&&当然,要让人完全不想,那也是不可能的。人长了脑子就是想事儿的,关键是抱着怎样一种心态去想。寻一处【安谧】(安宁,安静)的林子,【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拂清风,赏明月,【安贫乐道】(安于贫困并以其所信奉的道德准则为乐),【安常处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安闲】(安静清闲)自在。时刻抱着【安适】(安静而舒适)的心态,【安逸】(安闲舒适)地面对生活,才能处变不惊,【安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你做到了吗?&老实说,我做不到。因为我的心中掺杂了太多的欲望,总不甘心【安于现状】(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取),因而变得极不【安分】(规矩老实,守本分)。许多人羡慕我频繁地跳槽,觉得我本事大得不得了,殊不知深藏在我内心的痛苦,使我整夜整夜不能【安眠】(安稳地熟睡)。我又何尝不想过上一种【安然】(平安,安安稳稳地;没有顾虑,很放心)的生活?无奈生活中人人都在追求一种【安富尊荣】(原指国君任用贤者,得以身安、国富、位尊、名荣,后多形容生活安逸、富裕,地位尊贵、显耀)的生活,我也不例外。心态的失衡,让我时常处于垂死而又无法【安乐死】(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身心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的崩溃状态。我渴望回到童年的生活。我非常理解为什么许多移民被【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到了富裕的地方,却没有多少人坚持【安营】(队伍架起帐篷住下),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还要想方设法回迁到贫困的故乡。安土重迁,移民们永远也不愿意改变的是一种固有的生存状态。世界没有天堂,天堂里更没有什么【安琪儿】(天使)。人,要学会给自己【安装】(按照一定的方法、规格把机械和器材固定在一定的地方)一台情绪的空调,时时【安抚】(安顿抚慰)、【安慰】(心情安适;使心情安适)自己,心灵才能【安歇】(上床睡觉;休息),生活才能【安稳】(稳当,平稳;举止沉静,稳重)。千万不要【安心不善】(居心不良),真要那样,等你死了,会找不到灵魂安家的地方。
&&&&※※虹桥读吧
&&&&第11节:氨
&&&&如果生活可以重新【安排】(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员),我愿意回到贫民的状态,只要国家【安邦】(使国家安定,免于动乱),生活【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使安定:~人心),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在《说文解字》中是查不到&氨&字的,因为它是个近代新造的字。&氨&身上散发着岁月的气味。经历过困难岁月的人,想必对&【氨】(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NH3,无色、有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可以做制冷剂,也可用来做硝酸和氮肥。医药上用来做兴奋剂。也叫阿摩尼亚或氨气。〈英ammonia〉)&字并不陌生。那时候粮食短缺,靠掺杂粮填饱肚子。由于消化不良,男女老少一不小心就会&放氨&(即放屁),&大鸣大放&,又响又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社会保障看上去很美,城里人病了有报销,乡下人病了有合作医疗。可是,一旦你得了大病之后,想吊一瓶【氨基酸】(含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补一补,那可比登天还难。在那个年代,氨基酸被称之为补药,只有上了一定级别的干部才有特权享用。1965年,我的母亲害了一场大病,从不来往的姨爹(害怕受国民党外公的牵连)知道了,托关系买了一瓶氨基酸偷偷地送来,让我的母亲感恩到如今。
&&&&说来就令人心酸。那时候的农村,物质极为匮乏,乡下人病了的时候想吊氨基酸,而健康的时候,就挖空心思地想【碳氨】(俗称化肥)。那碳氨一撒下去,庄稼疯长,味道虽不好,产量却奇高,恼就恼在指标搞不到,好多地方都发生过争抢碳氨打死人的事情。现在可不同了,生活好了,农民种庄稼用化肥的越来越少了。城里人注重营养,不喜欢吃用化肥催出来的农产品,嫌味道不好还对健康不利。这反倒合了乡下人的意,不撒化肥能省钱,而绿色农产品的价格也更高。
&&&&缺少碳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氨基酸也&落难&成了平民。【氨基比林】(药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13H17ON3,无色或白色的结晶,无味。解热、镇痛作用很强,治头痛、关节痛、月经痛等症。也叫匹拉米洞。单用制剂已淘汰,临床常用其复方制剂。〈英aminopyrine〉)和【氨硫脲】(药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10H12ON4S,白色或淡黄色结晶体,稍有苦味。有直接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治肺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麻风等)不知道又穿上了什么新外套混进了新特药品的行列。看病贵是贵了点儿,但挽回生命的几率却高了许多。文化大革命年代消化不良,一个屁臭倒一个社会;市场经济年代社会和谐,连喷出的氨气都带有淡淡的甜味儿……
&&&&我喜欢这样的社会。
&&&&如同【氨水】(氨的水溶液,无色,有臭味,是一种化学肥料,工业上用途很广泛。也叫一水合氨),闻起来很臭,但用起来很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的这首词作,堪称江南经典。一个现在看来有些陌生的&【谙】&字,将作者对江南的无限思念和浓浓的乡愁宣泄得淋漓尽致。土语和乡音是故乡和母亲恩赐的胎记。即使岁月变得苍老,桑田变成沧海,但故乡的语言(言)和与生俱来的嗓音(音),永远是故乡人熟悉你的名片。许多人问我,在城市里生活了这许多年,为何总是改不了一口乡里话?我笑着回答说:&都讲普通话了,全都变成了普通人。我不想做普通人,所以要讲乡里话。保留一点让故乡熟悉你的本色,叶落归根的时候,故乡才会是你的故乡,否则你将会成为一个生活在故乡里的异乡人。&
&&&&看到&谙&字,就会令我想起故乡。
&&&&许慎说:&諳,悉也,从言,音声。&多么有意境的一个字呀,可惜现在已不太常用,许多人对它早不熟悉了。
&&&&▲▲虹桥
&&&&第12节:俺
&&&&【俺】字是一个大葱味儿很浓的字。北方人爱吃大葱,称我或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为&俺&。据说,&俺&字起源于山东。许慎是河南人,河南人也说&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大,许慎将其解释为&大也,从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对,我是自己的主人,当然最大。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却这样解释。他说,俺,奄人也。奄同阉,即宦官。巧合的是,徐福也是山东人。他是不是宦官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是一名海外方士倒没什么争议。当年,秦始皇&欲威海外&,徐福主动请缨,带数千童男童女航海到达日本,成了日本人的祖先。遗憾的是,日本人并不认可这个事实。认可也罢,不认可也罢,日语中&我&的文字表达方式就是&俺&字,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是全世界从中国山东进口大葱最多的国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俺就不明白,中华文明孕育了大和文明,为什么大和民族总是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呢?
&&&&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故事说的是抗日战争年代,日本投降的时候,一位中国农民收养了一位五岁的日本战犯遗孤。为了培养这位大和民族的儿子,这位中国农民在十年动乱中被整得家破人亡。然而,他没有怨言,反倒让自己的女儿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勒紧裤腰带送这位日本人的儿子读完了高中,并顶替了女儿的招工指标。后来,中日关系解冻,这位日本遗孤回到了日本,却再也没有回到中国,完全抛弃了曾经养育过他的中国父母。
&&&&在山东,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并不鲜见。
&&&&漠视人道,便失去了人性。
&&&&失去了人性,还有什么呢?
&&&&在一个特定的年代,曾经有这么一个词语,一提到它人们就【按捺】(压下去;控制,也作按纳)不住内心的狂热。&【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个人资料的分配原则。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社会根据各人的需要来进行分配。实行这个分配原则的主要条件是消灭旧的社会分工,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生产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你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多么理想的社会呀!为了提前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人们砍掉树木,炼出了一堆堆废铁;到处大办食堂,人人饿得面黄肌瘦……当一个又一个类似于&亩产水稻十万斤&的泡泡破灭之后,人们吃尽了苦头,终于发现,再理想的社会还得【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慢慢来。痛定思痛,绕了一圈,终于又回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个人资料的分配原则。它要求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社会则按照各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生活资料)&的原点。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教训:理想大于现实,给社会带来的往往是动荡不安。
&&&&其实,古人在发明&【按】&字的时候,就已经给我们阐述了这个道理,只是我们不曾留意罢了。许慎曰:&按,下也。&&扌&,活生生就像一位腰挎利剑的武士。用手(扌)或指头压住剑柄不动,守卫家里的女人,称之为&按&。古代社会女权居上,从&安&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影子。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社会要安定,我们必须得尊重客观规律,懂得维护和克制。
&&&&【按说】(依照事实和情理来说),当下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十分安定了,因为我们学会了尊重规律。种田不交税,失业有低保,生病有医保,买不起住房可【按揭】(&个人购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代名词。&按揭&一词是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本义属于英美平衡法体系中的一种法律关系,后从香港引入内地房地产市场,是指按揭人将房产产权转让抵押,受益人作为还款保证,按揭人在还清贷款后,受益人立即将所涉及的房屋产权转让给按揭人,过程中按揭人享有使用权)。虽然离&按需分配&还有一段距离,但毕竟【按照】(根据、依照)马克思给我们指明的方向,我们又前进了一步。然而,也有令人费解的,经济发展了,环境却被污染了;看重市场了,食品却不安全了;我们天天都在喊&安&全第一,全员动&手&,可&苏丹红&&矿难&&假药&&交通事故&依然我行我素,充斥报章。&【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本来是一种很健康的保健项目,不知从什么时候,也开始变得与色情有染。都说女人地位低下,于是有了&三八&国际妇女节。可如今,打起灯笼找一找,会女红、下厨房的女人还有几个?每次我下班回到家里,妻子就会心安理得地往沙发上一坐,对我说:&给我按两下。&倘若我【按】(抑制)住心头怒火,&【按兵不动】(使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她就会振振有词地教训一番:&没点儿文化素质,古人发明'按'字,不就是教育你们男人回家给女人按摩按摩?&
&&&&其实想想也没有什么想不通的。就如人体一般,再健全的社会也有筋络不通的时候,【按脉】(诊脉)按摩一下,血脉也就畅了。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写篇【按语】(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按【按】(用手或指头压)门铃按、按手印这么简单,必须【按理】(按照情理)、按规律一步一步来。社会和谐了,让所有的&无产阶级&都变成了&资产阶级&,&按需分配&也就指日可待了。【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永远也不可能【按时】(依照规定的时间)、【按期】(按照规定的期限)实现共产主义。
&&&&←虫工←木桥书←吧←
&&&&第13节:案
&&&&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亘古不变的真理。
&&&&大案、要案、治安案件频发……&案&字让人总是觉得缺少一种安全感。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古人正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才发明了&案&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得很笼统:&几属也。&也就是短足木盘的意思。杨琳在《语林趣话》中则解释得很详细:&'无足曰盘,有足曰案',用案端拿食物,既不怕烫手,又端得多,端得平稳,因此称'案'。&
&&&&其实,杨琳的解释也不尽完善。单就&案&字的外形看,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一张放有食物的木案摆在双腿交叉盘坐房内的女人面前。在古代,这是一种女权的象征。在母系社会,女人的地位至高无上。过去,没有餐桌,古人席地而食,男人们端菜上饭,害怕烫手,便想了一个法子,将饭菜放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送到女人面前,如此既安全,又显得尊敬,这就是菜案(如今称托盘)的由来。如今,在广大农村,遇上红白喜事,村民们仍然保留着用木质菜案上菜的习俗。城里的宾馆饭店上菜则改用了金属或塑料质地的菜案(实际上是托盘),显得豪华、时尚。后来古人们发现席地而食很不方便,便制作了有腿的菜案,将饭菜放在&案&上就餐既方便省力,又显示出主人的高贵,于是慢慢地演变成了餐桌。因此,案,在古代是饭桌的意思。《后汉书》记载,梁鸿的妻子对梁鸿彬彬有礼,每次上饭菜的时候总是把食案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以遮住眼睛,不敢直视梁鸿,表示敬重。后人就用【举案齐眉】表示夫妻相敬如宾。如今北方还有炕桌,大约就是古人所说的案的遗存。
&&&&后来,人们将与食案样式相同的家具都叫案。如放书的叫书案,放文书的叫文案,放在床头的叫床案,放在柜台上的秤叫【案秤】(即台秤);卖肉的案叫肉案,切肉的案叫红案(肉食是红颜色的),和面的案叫白案(面粉是白色的),煎炸的案叫油案。久而久之,肉案、红案、白案、油案成了屠户、主厨、面点师、油案师等职业的代名词。古代的文件由竹简制作而成,一卷一卷的,成卷轴形,分类存放于书案,称【案卷】或【案牍】。今天,将机关或企业等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称为案卷,将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称为【方案】【提案】【议案】等就是其古代意义的沿用。古往今来,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就是处理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事件,这些事件处理的过程都要以文件的形式记录下来,因此文件就引申出了【案件】(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如反革命案件、刑事案件等)的意思。
&&&&对于&案&字,我从来就不敢小视。我的【案头】(几案上或书桌上)长期摆放着《论语》《庄子》和《孟子》,具体消化了多少很难量化。小时候家里穷,我养成了一天只在晚上刷一次牙以节省牙膏的习惯。有一天,五岁的女儿为我挤好了牙膏,然而按照惯例,我没有刷牙,从此以后,女儿晚上也不再刷牙。这件事真让我吓出一身冷汗,一不小心,我的言行就在女儿如白纸一般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案底。由此,我想到了历史。对待它,我想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诚惶诚恐、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每天都在撰写历史,对历史的一知半解会人为地制造许多冤案、悬案。将历史真实地记录在【案】,历史才会把你阳光的一面忠实地留下。那样,当我们的后人审视我们曾经走过的这段历史时,才会拍案叫绝,而不至于拍案而起。
&&&&▲虹▲QIAO书吧▲
&&&&第14节:黯
&&&&看到&黯&字,耳边立马就会响起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历史在我们的记忆中逐渐【黯淡】(暗淡),是福还是祸呢?
&&&&是福是祸,&黯&中暗藏了答案。
&&&&许慎说:&黯,深黑也。&然而我却不太理解,黑夜里的声音本来是没有色彩的,怎么会是深黑呢?恐怕只有解剖历史才能揭开这个谜底。古人靠狩猎为生。黑夜里狩猎,因光线太暗,只能靠辨别野兽发出的声音才能发现目标,故把&黑&和&音&组合在一起形容光线阴暗,故为【黯淡】。由此,我想到了历史。破解历史的悬案,正如在黑夜里狩猎,年代越久远,光线越黯淡,声音亦越脆弱。靠脆弱的声音辨别历史的真伪,因掺杂了太多人为的欲念而变得鱼目混珠,模糊不清。比如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日本国为了维护帝国形象,抓住历史逐渐黯淡的弱点,恶意篡改教材,颠倒黑白,导致许多日本年轻人认为,所谓的&南京大屠杀&,只不过是中国人为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刻意制造的&伪历史&。可恶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右翼的日本人,比他们更可恨的还有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陈水扁。阿扁先生想做国际上认可的&总统&,欺骗台湾青少年,篡改教科书,删掉了所有台湾与祖国历史相关联的章节,妄想使用&去中国化&的歪招实现&台独&的目的。果真便有许多人上了他的大当。这就是历史,一个在日趋黯淡中【黯然】(阴暗的样子)失色的弱者,被强奸以后往往只能够忍声吞气……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任由历史黯淡。黯淡历史,毁灭的不仅仅是一段笔录,更是整个民族的灵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就在我们身边,还有几个青少年知道长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女儿曾经对我说:&都说红军吃野菜怎么苦怎么苦,现在大宾馆里不都流行吃野菜吗?我觉得野菜饼挺好吃的。&听了她的话,我【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泪下。红军苦行二万五千里,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理解?
&&&&历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记载,更重要的是为文所化,永久传承。古往今来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战争,为什么唯独三国时期的人物最鲜活?就是因为三国时期的历史为文所化成了《三国演义》,成了文化,所以被传承。传承历史,让历史保持鲜度和亮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一年难得看上几场电影。因为稀罕,所以记忆深刻。那年月,最吸引我们的是那些反映地下党生活的战争片。对【暗号】(利用声音、动作等彼此约定的秘密信号)、讲【暗语】(彼此约定的秘密话)、攻【暗堡】(暗藏的碉堡)便成了我们童年最热衷的游戏。成年以后,不再爱看这些标语影片,自然也不再做那些【暗战】(看不见的战争)的游戏。我们以为我们长大了、成熟了,其实不然。自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游戏才刚刚开始,游戏的主角恰恰就是我们自己。谁的一生没有经历过明争【暗斗】(为权力、利益而进行的秘密斗争)?又有几人不曾遭受【暗箱操作】(暗箱指照相机上装感光片的部分,关闭时不透光,喻指不被大众知道的事情。暗箱操作:利用职权暗地里不公开地做某事)的【暗算】(暗中图谋伤害和陷害)?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光鲜亮丽,其实又有哪一个人不是【暗伤】(内伤;物体上的不显露的损伤)累累?
&&&&所以,我很不喜欢这个&【暗】&字。因为它太不磊落。许慎曰:&暗,日无光也。&我很困惑,古人为什么要将代表光明的&日&和组成旋律的&音&两个这么晴朗的字捆绑在一起,来表达光线不足、黑暗(与&明&相对)、隐藏不露、秘密的(如明人不做暗事)、糊涂、不明白(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这些一点儿也不阳光的意思呢?是不是他们营养不良犯迷糊了?
&&&&其实,古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迷糊。繁体的&暗&字简直就是一部可以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超级大片,非常动感,非常哲学。把&闇&字拆开,乃&关在房门里的声音&。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谈话的内容能够见光,用得着关起门来说话吗?这帮人为什么要躲在这些阴暗、秘密的【暗室】(有遮光设备的房间)、【暗间】(相连的几间屋子,不直接通向外面的房间,通常用作卧室或储藏室)或者【暗楼子】(屋内顶部可以藏东西的部分,在天花板上开一方口,临时用梯子上下)里关起门来说话?他们在密谋什么呢?
&&&&只有历史知道。
&&&&历史的过程多遭【暗谋】(暗中谋划),【暗度陈仓】(原指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面突然袭击的战略。后比喻暗中进行活动,亦指男女间不正当的行径。度: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关中、汉中之交通要道),一不小心就改变了结果。
&&&&&闇&也不例外。这么有意境的一个字,竟莫名其妙地被后人给弃用而以&暗&代之了。我怀疑后人是不是为了规范汉字,将所有与太阳有关的汉字都取了&日&旁。古时&音&通&荫&,太阳被树荫遮挡的地方,相比之下光线自然显得不足了,故为&暗&。当然,站在生殖崇拜的角度,我们还可以给出另外一种解释,即,发出交配声音的地方为&暗&。&日&除作太阳解之外,它的本义是交配(见rì&日&),交配一般选择在光线不足、隐蔽和见不得光的地方,明人做&【暗事】(不正大光明的事)&,故为&暗&。
&&&&不管作何解释,都改变不了&暗&字阴险的一面。所有的丑恶都躲在暗处,如【暗娼】(秘密卖淫的妓女)、【暗疾】(不好意思告诉别人的疾病)、【暗局】(暗中开设的赌场)、【暗笑】(暗自讥笑;暗自高兴);所有的阴谋都谋在【暗中】(黑暗之中,如~摸索;背地里,私下里,不公开的,如~打听),如【暗藏】(隐藏;隐蔽)杀机、【暗箭伤人】(放冷箭伤害人。比喻用阴险的手段暗中攻击或陷害别人)、【暗室欺心】(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暗潮】(比喻暗中发展,还没有表面化的事态,多指政治斗争、社会运动等)汹涌。
&&&&在【暗无天日】(形容社会极端黑暗)的战争年代,【暗杀】(乘人不备进行杀害)和【暗害】(暗中杀害和陷害)是政治斗争的惯用手段;在百废俱兴的和平年代,则多以&【暗器】&(暗中投射的使人不及防备的兵器,如镖、袖箭等,多见于早期白话)伤人,杀人于无形。有一位地级市的市长得罪了某乡官,乡官将仇恨【暗记】(暗暗记住;秘密记号)在心。某年,恰遇乡官所在乡被定位为全省村支两委海选试点乡,一时几十家媒体云集,受到全省关注。乡官【暗地里】(私下;背地里。也说暗地)拼命活动,乘机报复,为那位市长的晋升大筑【暗坝】(不露出水面的坝),大造【暗礁】(海洋、江河中不露出水面的礁石,是航行的障碍。比喻事情在行进中遇到的潜伏的障碍)、【暗滩】(不露出水面的石滩和沙滩)。选举结果揭晓,有三十三票选举该市长担任村支书,有四十八票选举该市长担任村长,【暗射】(影射)了其水平低,只适合担任村官。那位市长【暗沟】(地下的排水沟)里翻了船,从此一蹶不振,仕途【暗淡】(光线昏暗;不光明;不鲜明)。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15节:岸
&&&&这就是政治【暗影】(阴影)的真实显影。暗,已经成为了和谐社会政治生活中一种极为【暗昧】(暧昧;愚昧)、极不和谐的不良文化。民主不是浮动的暗香,不需要【暗送秋波】(本指女子暗中以眉目传情,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秋波:形容美女的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样清澈明亮),无需打【暗码】(密码;商人用来标明商品实际价值而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符号)、上【暗锁】(嵌在门、箱子、抽屉上,只有锁孔露在外面的一种锁,一般要用钥匙才能锁上)。大大方方地把门打开,让门内门外的声音实现流通,切断【暗流】(流动的地下水;比喻潜伏的思想倾向或社会动态)肆虐的【暗渠】(地下灌溉水渠),取缔【暗盘】(旧时商业用语,指买卖双方在市场外秘密议定的价格)政治的【暗探】(反动统治机关中从事秘密侦察的人;暗中刺探),让所有的民众远离&举手民主&和&奢侈民主&的心理【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他用眼神~我,让我走开;一种心理影响,用言语、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件事,如催眠就是暗示作用),让他们都能够听到阳光的声音,这才是我们所共同企盼的和谐社会。
&&&&人不身处绝境,无法体味岸的美丽。看不到岸时的那种渴望,让回忆美到极致。
&&&&什么是岸?许慎曰:&水厓而高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为【岸】。
&&&&这样的解释似乎太机械了,抹杀了汉字的魅力。我们把岸拆开来看,简直就是一幅精美绝伦的油画。一条航道(丨)通过码头(一)连接江面、河面、湖面、海面或者洋面,登上陆地(一),迎面是伸出的山崖(厂,读hǎn,本义是伸出的山崖),山崖的背后是【伟岸】(高大;高傲)的莽莽群山,云蒸霞蔚,美轮美奂。大山深处有人家,家里的女人如岸,不离不弃,静静地守候漂泊归来的船。船,到了岸,也就到了家。
&&&&想家的人,都是因为离家太远。上学的时候,老师大都教会了我们这样一句革命色彩很浓郁的格言:&只要努力,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可是,所有的人都耗尽一生,为之努力奋斗,又有几人成功地到达了彼岸?老师为什么要欺骗我们呢?
&&&&三十年后,我去问我的老师。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条鱼,特别羡慕岸上人类醉生梦死的生活,于是不择手段地杀死蚌壳精,盗得一颗夜明珠送给潮神。道貌【岸然】(严肃的样子)的潮神将它送上了海岸,没想到,暴烈的阳光很快就夺去了它的生命。临死前的那一刹那,鱼儿终于明白,彼岸虽然美丽,但并非适合所有人,至少它天生就与岸无缘。
&&&&那么,大多数和这条鱼一般的平凡人,其彼岸究竟在哪里呢?
&&&&我想起了一位同学,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不惜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分手,只身前往美国留学。四年之后,她被美国老公抛弃,女儿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公司倒闭,受尽苦难。此时昔日的男友仍为她苦苦守候,她觉得有愧于心,万念俱灰,便想到了出家。方丈问她为什么想出家,她说:&我找不到可停靠可休息的岸。&方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回头是岸!&这句话点醒了她,于是她赶紧回头,脱离了苦海,和昔日的男友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其实,他们并没有欺骗我们。&岸&与&黯&同音,如果不择手段地夺取,即使到达了彼岸,也会像那条鱼一样,走进无边的&黑暗&。起点的岸和终点的岸互为彼岸,当我们努力地付出之后,仍然找不到彼岸的【岸标】(设在岸上指示航行的标志,可以使船舶避开沙滩、暗礁等)时,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回头呢?
&&&&风吹得累了,树是岸;水流得累了,石头是岸;心漂得累了,家是岸;岁月老了,船到岸……
&&&&第16节:蝉(1)
&&&&在蝉声中入定便是禅。
&&&&这是我关于蝉和禅的理解。
&&&&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七岁时因《咏鹅》而名噪天下的神童骆宾王因讽刺武则天被关进监狱失去了自由,每天只能望着狱所墙垣外几株苍老的古槐发呆。好在有限的风景无限地活着,夕阳照着扶疏而低垂的枝叶,树上有蝉鸣叫,鸣声&哀弱羽之飘零&,清幽凄切。蝉鸣触动了诗人的衷肠,于是他写下了一首《在狱咏蝉》的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诗的序中他把蝉着实地赞扬了一把:&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名为颂蝉,实则喻己。诗人的心绪被蝉声拖进了苦闷的沼泽,无法入定。很显然,&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离禅还有相当的距离。果然,获释以后,他很不甘心,随同徐敬业一道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并起草了名闻天下、令武则天毛骨悚然的《讨武曌檄》,檄文慷慨激昂,气吞山河:&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然而檄文再有力,毕竟不如刀枪硬。公元684年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据说他后来遁世入灵隐,出家了。
&&&&由蝉而禅,这是他的宿命。
&&&&而我则与他恰恰相反,因禅而蝉。
&&&&少年时不知禅为何物,故蝉心未开,对蝉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几句先辈们代代相传的诸如&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知了龟儿,爬树根儿。爬得高,老鸹叨;爬得矮,小孩逮&等几句童谣。村里讽刺爱吹牛皮的人,总是喜欢拿蝉打比:&像个大嘴巴知了,成天'知道''知道',其实什么也不'知道'!&由此,我从小便对蝉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童年时,蝉心入定便是童心。至于蝉的一生有什么痛苦,完全与我没有任何关系。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一边唱着&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一边满世界地捕蝉。捕蝉的工具很简单,找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再找一根铁丝折成一个带柄的碗口大小的圆圈,把塑料袋口固定在铁丝圈上,再把柄绑在竿子头上,一个捕蝉的工具就做成了。捕蝉要掌握好技巧,首先要目测好目标的远近高低,再就看逆光还是背光,更重要的还有风向。因为蝉有五只眼,其中三只单眼长在额头上,像玻璃一样光亮,专门照看前面;还有两只是复眼,竖在头顶,可以看得见背后的动静。如果稍有不慎,在扣上去之前让它感到了细微的风吹草动,它便会尖叫一声,撒下一泡尿,溜之乎也。故发现蝉以后,一定要将竹竿从它的下方伸过去,慢慢地靠近,手不能颤。在接近它的一刹那,快而准,往前猛扣。蝉受了惊吓,展翅欲飞,正好落入袋中。在竿子落下的同时,迅速地一扭竿,一只唱着悲歌的雄蝉或者只会扑腾的雌蝉便入帐了。
&&&&蝉不仅是很好的玩物,且味道极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子将熟未熟的时候,蝉蛹就开始探头探脑了。蝉蛹一般藏身在树根周围的小洞穴里。找到目标后,我会悄然蹲下身子,极其小心地用小拇指或一根小树枝轻轻挑起薄薄的洞皮,将蝉蛹挑出。捕得多了,送回家放在盐水里浸一浸,等它们吐出了肚子里的脏物,肉也就入味了。入了味的蝉蛹肉嘟嘟的,用油炸一炸,很是松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有了新的&伟大&的发现,不仅蝉蛹好吃,蝉衣居然可以卖钱。蝉衣又叫【蝉蜕】(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方〉解脱),也就是蝉蜕的壳,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每到夏天镇上的中药铺都会派人来收,两毛钱一斤。所以,我们不再捕蝉,而是拿着捕蝉的工具,腰里系着一个装过化肥的编织袋,到处寻找蝉蛹蜕下的空壳儿,一个暑假下来往往可以换回好几本小人书呢。
&&&&童年一眨眼的工夫就在懵懂中长成了岁月,积累成了毛毛躁躁的青年时光。
&&&&青年时蝉心未定,总是嫌蝉声太吵。白天闹晚上叫,让人睡不安生。父亲是村子里墨水喝得最多的人,见我心浮气躁,便找了一本关于禅的书让我读。禅书上说:&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静思即为禅定。&我随即明白了父亲的一番苦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能在蝉闹中入定,便是禅。于是,我开始关注蝉。
&&&&甲骨文中的&蝉&,和蝉的外形没有什么两样,很生动;金文的&蝉&则更像一幅精美的工笔画,不仅描出了蝉的外形,更画出了蝉的神韵。尔后,经过进化,金文之&蝉&演变为&蟬&。因为它是一种昆虫,故取虫旁,&單&一则形声,一则象形,两个&口&为蝉目,&甲&为蝉体,&一&为蝉翼。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蝉,以膀鸣者。&意思是说,蝉是用翅膀摩擦而发声的虫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其误解,源于他对蝉的无知。
&&&&蝉,俗称&知了&,属同翅目,蝉科。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体内汁液的昆虫,通常大约有四五公分长。全世界已知的蝉约两千种,中国仅有二百种,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寒带较少见。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将其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春蝉出土最早,古书称为&咛母&。夏蝉中有一种叫蟪蛄的,寿命不过数天到数周,所以,古人曾说&蟪蛄不知春秋&。最迟出现的是寒蝉,要过寒露才&鸣&,因声音哀婉凄惨,不如夏蝉嘹亮,甚至使人误以为它是哑蝉、雌蝉,成语&【噤若寒蝉】(天冷时蝉不再鸣叫,比喻人不敢吱声,像不叫的寒蝉一样缄默不语)&就是指它。
&&&&蝉的腹部有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叫瓣膜。音盖的下面有声肌。蝉经体内神经输出生物电,刺激发音膜和声肌,再经类似于&钹&的音盖敲打而发出声音。这些发音膜和声肌,大约每秒钟可以震动一万次左右,而且可以通过体内神经输出的生物电的强弱,来控制它的震动频率,随心所欲地对它的歌声进行调节。在它的腹腔内,还有一个超级音箱,&钹&敲打出来的歌声,经过音箱高频率的共振,变得高亢激越而洪亮辽远,通常一公里以外的地方都能听到蝉鸣。蝉亦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音箱占据了腹腔内的大部分空间,不得不将它的内部器官压缩到尾部的一角。因为蝉腹是空的,没有消化器官,故只能以树的汁液为生。
&&&&※虹※桥
&&&&第17节:蝉(2)
&&&&蝉之所以要不停地歌唱,是想获得爱情。会唱歌的是雄蝉,雌蝉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发不出声音,故又名&哑巴蝉&。蝉在阳光下寿命很短,因而特别珍惜生命和爱情,一旦结合,就会形影不离直到秋霜降临。雄蝉抓紧时间用歌声引诱雌蝉交配,受精以后,雌蝉用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出一排小孔,把卵产在小孔里。几周之后,雄蝉和雌蝉就死了。冬日,落尽叶的树上,常常有蝉成双成对的尸体,看了让人心碎。庆幸的是,它们的儿女还在。受精卵孵化成为幼虫,从茧中爬出来,经历第一次蜕皮,蜕出来的皮,一端黏在树枝上,另一端则和幼虫连在一起。当幼虫脱离树枝下落时,它就自动形成一根细丝,将幼虫倒挂在空中。这时候的幼虫很嫩很弱,只有半粒芝麻大小,还要在风的帮助下,慢慢地成熟。待躯体硬朗之后,便弄断细丝落到地面。如果幸运的话,它就会在身下松软的泥土上打出一个小小的洞穴,然后很快地钻入地下隐藏起来,靠吸食树根汁液过日子,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六七年。尔后,幼虫又经过三次蜕皮,然后钻出土壤爬到树上,最后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才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蝉。蝉的一生几乎都在黑暗中度过。
&&&&蝉,最大的痛苦并不仅仅是经历黑暗。五次蜕皮犹如五次涅槃。蜕皮不单单是蝉蛹的羽化,更是与蝉蛹一起被深埋在地下的岁月的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蜕皮由一种激素掌控。蝉蛹的前腿呈钩状,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像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当蝉的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它又倒挂着使其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液压展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如果在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根本就无法飞行。这样的过程要经历五次。五次蜕皮后的蝉才是真正的蝉。等蝉蛹脱了壳儿,放开嗓子叫出第一声&知了&,它们就已经走到了生命中知天命的年龄,最多还剩一个月的美好时光。而对于许多动物来说,它们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所以小时候母亲对捕蝉这种游戏一直持反对态度,她总是说:&蝉的生命像朝露一样短促,还是让它们自由歌唱,在欢乐中走完自己的一生吧!&
&&&&因为禅,我终于对蝉开始刮目相看。我经常会思考一个个关于蝉的问题:它把自己埋在泥土中长达两三年甚至十七年,前后经历五次生生死死的涅槃,好不容易来到人间就为了活一个夏天?它玉树临风地站在季节的制高点高声大嗓生生不息地歌唱,仅仅是为了成为这躁动季节的代言人?蝉声响起,&知了——知了——&它到底想知道些什么呢?
&&&&想了许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没想明白。想来想去,已人到中年。
&&&&中年时蝉心欲定不定,禅悟到了何为质轻蝉翼,事重千钧。老师上生物课的时候对孩子说,蝉是一种害虫。因为每当蝉落在树枝上时,一面引吭高歌,一面用它的尖细的口器刺入树皮吮吸树汁,各种口渴的蚂蚁、苍蝇、甲虫等便闻声而至,都来吸吮树汁。而蝉又飞到另一棵树上,再另开一口&泉眼&,继续为它们提供饮料。如果一棵树被蝉插上十几个洞,树汁将流尽,枯萎而死。我对孩子说,你千万不要这么认为,蝉全身是宝呢。蝉鸣可知时节,春蝉鸣,夏日至;伏蝉鸣,天转凉;寒蝉凄切,冬日冷。蝉衣可以入药,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喑哑、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病症,还对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具有很好的疗效。蝉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理解赢这个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