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布达拉宫宫里住了多少个喇嘛

西藏游7&历代达赖喇嘛与布达拉宫
按照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假想,“大藏区”在范围上北至新疆南部和河西走廊,东至甘肃中部和四川中部,南至云南中部,囊括了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的二分之一、甘肃省的二分之一、云南省的四分之一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总面积超过中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
布达拉宫给内地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依山坡而建。自山脚爬到山顶。楼层有117米之高,参观布达拉宫的游人需要爬四百多级台阶!高原上普通草民爬四百多级台阶早已经气喘吁吁。累得简直无法说出一句整话;而且我们一行几位老人就是到拉萨的次日来布达拉宫爬台阶,真是考验的严峻“黄陂到孝感”------(家乡土话县对县!→
)现兑现!&
目前布达拉宫每天放行参观总量大约在2800游客,每人次限时一个小时内完成全程;如果个人预约可能需要提前3-4天;由于参观票比较难,建议依靠当地旅行社提前预约解决;
布达拉宫围墙上的六字箴言
进入前面那个黑色牦牛帘子处就是售票处了,大门在望啦
在历代曾经住过布达拉宫的达赖喇嘛中,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一位非常独特而神秘的人物。他是一代达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是以情诗闻名于世。僧人中也有情种,六世达赖就是一个,他的爱情故事,使他充满了传奇色彩。五世达赖圆寂后,担任第巴的是他的弟子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达赖的权威掌管格鲁派事务,秘不发丧达15年之久。六世达赖的家乡是藏南(山南地区)的达旺(目前仍然被印度军队占领);他的葬地灵塔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附近的贺兰山&&广宗寺(亦称南寺)位于宁夏/银川西向约100公里处;后世对于他的评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争议不休……
1696年,康熙帝在蒙古亲征准噶尔叛乱时得知五世达赖早已去世,即降旨向桑结嘉措问罪,因此,1697年,第结嘉措才选定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的“灵童”。
仓央嘉措(藏语意为梵音海),出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曾师从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剃度受戒。被迎至布达拉宫坐床时已经15岁,他只是格鲁派的一个平民信徒,骤然端坐黄教领袖的高位之上,他是不适应的。格鲁派(黄教)佛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的清规戒律令十四岁前生长在民间的仓央嘉措更是难以接受,缁衣佛灯却仍放不下内心对爱情的追寻。于是便有了仓央嘉措“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传世诗句。因此,关于这位六世达赖的短暂一生,民间有许多迷人的传说。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情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被人们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仓央嘉措就被关闭起来。于是,仓央嘉措那纯洁的爱情嘎然而止。宫殿的高墙,森严的教规阻隔了他和姑娘相会。但仓央嘉措情思难断,唯有情歌使他的无尽思念得以宣泄。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没有淡化仓央嘉措的爱情,他无时不在怀念他的恋人。在他的心中,只有纯洁的爱情:
心如哈达洁白,
纯朴无暇无玷;
你若心有诚意,
请在心上写吧!
柳树爱上了小鸟,
小鸟对柳树倾心。
只要情投意合,
鹞鹰也无隙可乘。
仓央嘉措对人间美好生活的追求,并没有像他的情诗那样美好,而是以悲剧告终。仓央嘉措拥有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他却淡漠权力,不愿苦守戒律,向往世俗的平民生活。他站在布达拉宫第十三层最高处他的寝宫——东西日光殿中,俯视朝阳辉映、霞光瑞气缭绕的圣城拉萨,远眺金光漫洒、晶莹剔透的喜玛拉雅群峰。在朝圣香烟缭绕,经声佛号交响,他却在唱着情歌…… &&&&&&&&&&&&&&&&&&&&&&&&&&&&&
我与姑娘相会,
山南门隅林里;
除了能言鹦鹉,
谁人都不知晓;
请求能言鹦鹉,
千万别把密漏!
尽管对爱情有如此美好的憧憬,尽管仓央嘉措勇敢地冲破束缚自由的教规,但他时时感到宗教的戒律,黄教的禁欲主义在约束着他。爱情、恋人、佛法、戒律,达赖喇嘛的地位……,这交织在一起然而又难以调和的矛盾,使仓央嘉措艰难地徘徊在佛法与爱情之间:
若依了情妹的心意,
今生就断了法缘;
若去那深山修行,
又违了姑娘的心愿。
在西藏摄政王桑杰嘉措被拉藏汗杀害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1706年,当仓央嘉措一行艰难跋涉从风雪高原走到黄沙直上白云间的青海湖畔时,这位年仅24岁,才华横溢,风华正茂,在藏民心中与日月同辉的神,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记载中说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蒙藏印等地,后来在阿拉善去世,有的说他被康熙帝软囚并圆寂于五台山观音洞内。关于他的经历和去世的情况,还有种种传说,至今未有定论。就这样,仓央嘉措宛若佛前未及吐露芳华的莲花,在狂风骤雨的摧残下凋谢。他留下一个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千古之谜。&
他带着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带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带着对森严的宗教戒律和黄教禁欲主义的背叛,在青海湖畔神秘地遁去了。他去了天国?他去了地狱?不管人们对作为达赖喇嘛的他如何评说,但他的情歌却在青藏高原万古流传,将伴随着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大河的涛声,永远在辽阔的天宇间回响。他留下的不朽诗集《仓央嘉措情歌集》,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藏、汉、英三种文字传世。有意思的是,他的情歌还给寻访转世灵童帮了大忙,他在那首优美的诗歌中写道:“请求白色大雁,借我凌空双翼,并不远走高飞,理塘一转就回。”担任寻访六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高僧根据这首诗歌,在理塘寻访,最后在理塘找到了第七世达赖喇嘛葛桑嘉措。这位高唱情歌的六世达赖,地位尊崇,个性奔放。后世传唱最有名气的就是那首《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词曰:
在那东边的山顶,
升起皎洁的月亮。
美丽少女的面容,
渐渐浮现在心头。
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
守门的狗儿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拂晓才归,
人家说我的闲话自以说得不差。
少年我轻勇脚步曾走过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从不显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萨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喇嘛仓央嘉措别怪他风流浪荡。
在内蒙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附近的&贺兰山的广宗寺(又称南寺,离宁夏银川约100公里)的大殿里,游客可以见到了仓央嘉措的灵塔。据介绍,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于乾隆11年(1746年)5月8日圆寂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腾格里沙漠中的承庆寺,那年他64岁。乾隆22年(1757年)仓央嘉措的弟子阿旺多尔济依照师父生前的意旨在贺兰山中修造广宗寺,寺内供奉着六世达赖灵塔,仓央嘉措的肉身便存放于灵塔之内;果真遁迹深山,既修行,也避祸。文革中南寺遭人祸,六世达赖的灵塔及肉身皆被毁坏。一叫桑吉拉布的老喇嘛将仓央嘉措遗骨偷偷火化,完好地保存了他的舍利。文革后南寺重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舍利方得以重新被人们建塔供奉。&
内蒙的贺兰山 广宗寺(亦称南寺),建有达赖喇嘛六世的灵塔;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巴彦浩特东南30公里贺兰山南寺↑.离银川仅100公里;
布达拉宫内部不让游客照相,因此反映布达拉宫内部的图片↓就很稀罕!
&取土堆山↑留下碧湖
&&&&&&&&&&&&&&&&&&&&&&&&&&&&&&&&&&&&&&&&&&&&&&&&&&&&&&&&&&&&&
(南朱雀动 凤凰起舞↑)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首唐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作者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诗中的主角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李凭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李贺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后世文人多把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
( 拉萨城的月亮↓)
布达拉宫始建于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不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藏语音译为观音的道场,俗称“第二普陀山”,座落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海拔3,700多米,这座世界上最接近天空的圣殿,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雪域高原的标志性建筑。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宫堡依山而建,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有999间宫宇,宫体主楼13层,高达115米,东西长约360米,东部的白宫为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赖喇嘛居住和处理政教事务的场所,其外墙因皆涂白色而被称为“白宫”;红宫则是供奉历辈达赖灵塔的祭堂,是整个布达拉宫的中心,是整个建筑群的灵魂,为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红宫前面有一白色高耸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悬挂大幅佛像挂毯。
布达拉宫外观构图以绚丽色彩而简洁明快,以黄色和红色为主,白色,黑色为辅,每一种色彩都被赋予某种宗教和民俗的含义,白色表示对天神的崇敬,黑色表示对地下神的敬仰,黄色有脱俗之意,红色有护法,整个寺院着色协调又统一。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和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
布达拉宫墙内的山后部分,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来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琉璃亭,内供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
从清晨到日落,都有不计其数的信众来到布达拉宫前,通过转经、礼拜、布施等形为,表达他们对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尊重与敬仰。
通过这长长的阶梯,进入布达拉宫。由布达拉宫正门拾级而上,经过寺内廊道,进入高60多米,面积1600平方米的广场,这是以前供达赖喇嘛进行喜庆娱乐活动的平台。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布达拉宫,这座雄伟的宫殿都不失壮丽巍峨的气势。
整体建筑为石木结构,宫墙用石和三合土砌成,高达数十米,厚达3---5
米,即坚固壮观又稳定。
居高而望,从布达拉宫可以看到的药王山和拉萨城。
在藏区寺院建筑中的重要殿堂,以及颂经大堂女儿墙都是与白墙成鲜明对比的赭红色墙体,衬托出大色块的白宫、红墙,黑色窗棂以及飘动的彩色布帘,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极具雪域高原特有的魅力。
这个赭红色墙体是由一种来自藏区的灌木树枝,藏语称之为“边玛”的材料捆扎、染色制成,所以叫边玛墙。在西藏历史上,赭红色的边玛墙是一些特定建筑的“特殊待遇”,不是任何建筑都可以享有的。在政教合一制度的旧西藏,寺院建筑享有边玛墙、金顶、宝幢、宝瓶的待遇,因为宗教至高无上,人们把最美好、最上乘、最崇高的礼遇献给佛的处所,这是顺理成章的。
窗饰中的窗格、窗套和窗楣等装饰,都是藏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集中表现。窗棂空间处透出的光影,增添佛殿的质感与神秘感。
藏区寺院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金顶区。金顶是指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顶,布达拉宫共有 7
座,金顶区四周,还有藏区宗教特有的经幢、经幡等装饰。
布达拉宫的财富神话
有人说,“布达拉宫可以抵三个上海”,是否诚如所言,我们无法考证。然而,五世达赖的灵塔“赞木耶夏”,意思是“这塔的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也被称为“世界一饰”,即倾尽世界财富只为装饰这一个灵塔。惶惶金塔,绝非谎吹。布达拉宫确实财富惊人!
布达拉宫已成为西藏的象征。进藏旅游必参观布达拉宫,已成为大多游客的共识。
一部历史,见证千年兴衰;一部史诗,看古今吟唱;一座殿堂,凝聚永恒魅力……
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宫形成了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红宫高达115米,具有宫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重要职能机构办公处、僧官学校、僧舍、庭院、回廊等诸多功能的巨型宫殿。
部分地陪导游介绍松赞干布是第一个藏王,这是错误的。松赞干布其实是第三十三代吐蕃王。他是三十三代藏王里面功劳最突出的,历史早就肯定了他的功劳:
其一,是在公元七世纪时把整个的吐蕃藏区全部实现了统一,建立了吐蕃王朝;
其二,把那个时候吐蕃的政治,文化中心,从山南雅砻一带迁到了拉萨;
其三,今天藏区普遍采用的三十个藏文字母构架成的的文字是松赞干布时期创造的;
其四,他打开了吐蕃的大门,和周边的地区和国家有了大规模的交流;
公元7世纪,在13岁便继位的松赞干布的治理下,西藏国力强大。富有政治远见的松赞干布先迎娶了邻国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妻,然后又派得力的大臣禄东赞前往长安请婚。公元641年,16岁的文成公主携使臣,侍女,大量陪嫁物品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知识前往西藏。从此以后,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流大大地加强了;
纵观西藏的历史演变,西藏不和强大的内地汉民族携手搞好关系,那将注定是悲剧;投靠印度人对抗汉民族,那真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的政治愚蠢!
据史书记载:公元七世纪30年代,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公赞干布迁都拉萨,始建布达拉宫为王宫。当时修建的整个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分官建制,立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全蕃,并遣使周边各国或与邻国结成姻联关系,或订立盟约,加强吐蕃与周边各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吐蕃社会的繁荣。布达拉宫成为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显赫。公元九世纪随着吐蕃王朝的解体,布达拉宫遭冷落。
公元九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的800余年中,由于西藏政治中心地的不断变移,历代的萨迦、帕竹、嘎玛政权都未曾设首府于拉萨,布达拉宫也一直未能重兴,仅为拉萨大昭寺隶属的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当时藏传佛教噶当派高僧琼布扎色、噶举派噶玛·德辛协巴、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等不同教派著名人物在此举行过讲经传法等佛事活动。
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地方政权。拉萨再度成为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的中心首府城。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决定重建布达拉宫。公元1648年其本建成以白宫这主体的建筑群,将行政办公地由哲蚌寺移至布达拉宫白宫。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和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场所。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于公元1690年至1694年间扩建红宫,修建了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主的红宫建筑群,基本形成布达拉宫的建筑规模。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位期间,又在白宫东侧顶层增建了东日光殿和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灵塔殿建于红宫西侧,并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至此,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全部完成。
从此,布达拉宫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宫殿群。它静静地矗立在红山上,神秘、伟岸、庄严,红、白相间的宫墙,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傲立尘世。1300多年,它荟萃世间最美好的珍宝与伟大的心灵,它无视一切世俗的价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可回避的奇迹!
一尊尊妙相庄严的金身佛像,一座座光芒四射的纯金灵塔,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精美壁画……
这里,昭示着千年的财富神话,彰显着民族大融合的辉煌。宫内珍藏8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以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各类文物约7万余件,典籍6万余函(部),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瑰宝,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
布达拉宫所有宫殿、佛堂和走廊的墙壁上,都绘满了壁画,周围还有各种浮雕。壁画和雕塑大都绚丽多彩,题材主要有高原风景、历史传说、佛教故事和布达拉宫建造场面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宫内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宝,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轴画)近万幅,金质、银质、玉石、木雕、泥塑的各类佛像数以万计。此外还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明清皇帝的赦书、印玺,各界赠送的印鉴、礼品、匾额和经卷,宫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两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经》)、贝叶经《时轮注疏》、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赐的金册金印等都堪称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在丰富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安放历代达赖喇嘛遗体的灵塔。从五世到十三世,除了被革除教职的六世外,其余八位都建造了奢华的灵塔。这些灵塔大小有别,但形式相同,均由塔顶、塔瓶和塔座组成。塔顶一般十三阶,顶端镶以日月和火焰轮。塔瓶存放遗体,分成内外两间。外间设佛龛,供千手千眼观音像,内间一床一桌,床上安放达赖尸棺,书桌上放置达赖生前用过的一套法器和文房用品。所有灵塔都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显得金碧辉煌。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高达
12.60米,当时为建造它,共花费白银104万两,并用去了11万两黄金和18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十三世达赖的灵塔也高达12.97米,用去了1.9万两黄金。
“布达拉宫内最不值钱的是黄金”,几十年来,地陪导游对游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确实,金塔、银像、珠宝,还有珍珠坛城等,较传述人类文明的《大藏经》、《贝叶经》,这些所谓的真金白银是那样苍白与微弱。
财富不仅仅是物质,更体现于精神和信仰。在布达拉宫城墙下,藏胞重复着“仆伏、起身、仆伏……”,粗糙的石板被磨得黝黑、锃亮。最引人注目的是,远来的朝圣者那手握的木块,与地面碰触发出的“咵、咵”声,还有他们额上、肘上厚厚的老茧,木块磨平了,胸前的牦牛皮穿了。此景,不是简单的“虔诚”就可以表达的,他们对布达拉宫,对宗教的笃信,已经深入骨髓和灵魂。
无论是骄阳四射,还阴雨绵绵,布达拉宫都牵动着万千人的心。在空旷的天穹下,无数的人围绕着布达拉宫,诵着喃喃的经语,捻动佛珠,或三五成群,或人潮涌动,不急不徐,踏着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转经路,虔诚地膜拜着……构成了天地间最美的图画。
没有人知道布达拉宫周围有多少转经筒,一个挨着一个,一排排接着长龙,金灿灿的反射着耀眼的光。清早,不知是谁第一个转动了经筒,从此“咕、咕”声长响不绝,犹如没有终止的乐章。深夜,也不知谁最后一个触摸离去,让大地沉寂。
布达拉宫是一座神圣的殿堂,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位于广场的正门,随时都是人头攒动,有排队参观的游客,有前来等候购票凭证的,参观布达拉宫必须提前预定门票。
正常情况下,布达拉宫一天的容纳量在1400人左右。但在旅游旺季,有时候一天参观的人数达到6000多人。为了缓解布达拉宫的压力,最大程度地保护文物,布达拉宫管理处目前把每天进入布达拉宫的人数控制在2800人,同时强迫每位游客在宫内至多停留一个小时。用“一票难求”形容,实不为过。
“都来西藏了,不进布达拉宫确实有点遗憾!”,这是无数游人的心声。很多初到高原的游客,忍受着缺氧的痛苦,站在巍峨的红山下,仰望着如画的宫殿,最终迈出了攀登的脚步,游览布达拉宫确实需要体力和毅力。
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布达拉宫永远都是人类不朽奇迹。千百年来,它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藏、汉民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乃至周边国家民族共同的智慧与汗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再举例介绍两位达赖喇嘛:
1)五世达赖嘛喇·阿旺洛桑嘉措灵塔,名为藏林坚吉——南赡部洲唯一庄严五世达赖喇嘛金质灵塔,打造于公元年间,塔高12.60米,塔基宽7.65米,耗黄金119082两(合3721公斤),塔身呈菩提塔状,塔面镶嵌吠琉璃、红宝石、蓝宝石、珍珠等各种珍贵18000余颗,其中最为珍贵的是镶嵌在塔门下第四层塔阶中央的那颗明珠,这是一颗大象脑髓中生成的明珠,弥足珍贵。塔内藏有释迦牟尼舍利子和宗喀巴大师牙舍利等稀世之宝。塔身中部球状,即塔瓶内藏有五世达赖喇嘛真身法体。塔门内供奉一尊泥塑描金十一面大慈大悲观世音像。塔前设有一座银质曼陀罗(坛城)组合。藏族人民称这座灵塔为“赞木耶夏”,意思是这塔的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所以它又被称为“世界一饰”,即倾尽世界的财富只为装饰这一个灵塔。
五世达赖嘛喇,公元1617年出生于前藏山南琼结一户贵族家庭。6岁时认定为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并迎请到哲蚌寺座床。9岁受沙弥戒,21岁受比丘戒。公元1642年,26岁时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武力支持下,推翻了藏巴第司噶玛丹迥旺波政权,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政权,从此达赖喇嘛系统走上了统治地位。公元1645年,由他决定重建布达拉宫,历时3年,建成白宫部分。公元1652年率2000多余名随从赴京觐见清朝顺治帝,次年,清顺治帝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恒喇达赖喇嘛”,赐给金印、金册。返藏后,先后新建13座黄教寺院,并著有《西藏王臣记》、《诗镜诠译》等名著。1682年在布达拉宫圆寂,享年66岁。五世达赖喇嘛在明末清初为确立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的关系,保持西藏数十年的安定,促进西藏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西藏僧俗民众一直十分尊敬他,尊他为“阿巴钦波”即“伟大的五世”。&
2)十三世达赖喇嘛及其灵塔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公元1876年出生于西藏塔布(今朗县境内)朗顿村。3岁时被确认为“转世灵童”,由八世班禅大师剃度、取法名。公元1879年在布达拉宫东大殿内举行坐床大典。公元1888年为九世班禅剃度、取法名。公元1895年19岁亲政。1903年英军侵略西藏,他号召全藏军民一致抗英。公元1904年,英军攻入拉萨,出走外蒙古。公元1907年应清庭礼部邀请,进京觐见光绪皇帝和慈善太后。公元1909年,返回拉萨后,川军入藏,藏局动荡,出走印度。公元1912年返回拉萨,重掌政教大权。1914年开始推行“新政”。1931年发布文告整顿教规。日在罗布林卡其美曲吉宫内圆寂,享年58岁。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灵塔,名为格来堆觉——妙善如意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金质灵塔,塑造于公元1934年,塔高12.97米,塔基宽7.83米,耗黄金18870两,塔型呈菩提塔状,塔面镶嵌金刚钻、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勒子(天珠)、猫眼石、玛瑙、翡翠、珍珠、珊瑚、琥珀、右旋海螺、云母石、鹏骨结石、帝释青等各种世间奇珍异宝约10万颗,塔内藏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子等佛教圣物。塔身中部球状即塔瓶内藏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真身法体。塔门内供有十三世达赖喇嘛本尊佛之一的铜鎏金六臂护法神象,整个灵塔的体积、高度为布达拉宫藏内八座达赖喇嘛灵塔之最,镶嵌珍宝为其他七座灵塔的总和,为历代达赖喇嘛灵塔当中最豪华、最精美的一座。
(布达拉宫或大昭寺内部的殿堂都不允许拍照;下面只是部分网上转载的↓珍稀图片资料;)
左为藏王 松赞干布; 右为黄教创始人 宗喀巴大师;
简单地理解:藏语之 度母 → 观音菩萨 √
左为 文成公主带进藏区的 鎏金佛祖像; 右为 尼泊尔尺尊公主带进藏区的佛祖像;
&&&&&&&&&&&
&&&&&最奢华的是五世达赖的灵塔↑,塔高14.85米,塔身用金皮包裹、珠玉镶嵌。总共用了两黄金&&;&&&&&&&
这样的欢喜佛修炼↑显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密宗;本博主在印度多次多地亲眼见过活佛真人在洞穴内修炼这种男女交媾隐忍的场面,据说参加陪炼的少女每年都必须接受其娘家女性亲友的处女验身
西藏人也知道采用轻型建材↑以减轻墙体荷载
黑色的牦牛毛编织的 门帘↑多用在布达拉宫重要的门厅外
见识一下布达拉宫的外墙↑有多厚------3--5米不等
布达拉宫内的旱厕蹲位↑
6七百多七百
十三二十三
一九三六二十
二万五千十
1690169348213
——民族中的地位,他们将松赞干布时代视为藏民族历史的骄傲。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神都是这样造出来的。世界上本来没有神,一切神,都是人造出来的。
达赖喇嘛冬天才呆在布达拉宫,至于夏宫----& 则在拉萨市区的 罗布林卡↑
西藏博物馆↑就在 罗布林卡的街对面
从布达拉宫步行到大昭寺广场↑不太远;
站在布宫看拉萨。
十一年前我也在这里拍过照片,那张照片上一个人都没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住进布达拉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