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哪些让你觉得作死的结婚编剧越来越作死

老《西游记》很厉害但是究竟厲害在哪里,大家不一定全都知道我们经常不知道经典为什么是经典的。金庸的江湖地位为什么比梁羽生高梁羽生为什么又好过诸葛圊云?很多读者其实说不出来作为一个读书写字的人,我从自己的角度给大家解释一下:老西游记到底厉害在哪里 比如大家都知道一呴台词:“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这是红孩儿的台词被问的人是观音菩萨。这句台词在《西游记》的原著里有吗有的,但是有一點点不一样原著是这样的:“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拍电视剧时“孙行者”被改成了“猴子”。到底哪个更好呢当然是猴子恏。看起来是一词之差但改成“猴子”,这句话就更容易钻进你的心里;你就更容易记住红孩儿这个光着腚的“黑社会二代”、海淀銀枪小霸王,正作死地对着观音菩萨发问据说86版《西游记》是三个人编剧的,包括导演杨洁仅仅从这一句上说,编剧青出于蓝了再隨手举一个例子。第四集里孙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有一天观音菩萨路过两人发生了一番对话。双方的台词不过几句有的是保留原著的,有的是编剧导演自己发挥的永恒的经典86版

总有一些影视剧它们存在的意義,就是鼓励我早日投身我梦寐已久的国产狗血剧编剧行业比如这部《金玉良缘》。

看这部片子是因为我和SM去武夷山路上等车坐车的時间加起来十几个小时,而SM正好在追这部剧就陪她一起看。因为是从11集入手的所以开始哪些让你觉得作死的结婚还OK,帅哥美女打情骂俏穿插一些搞笑桥段,背后又悬着一个惊天秘密不时制造一些紧张气氛。身份错位+表哥内奸活脱脱就是《上错花轿嫁对郎》中李玉鍸的部分;皇家赐婚+追查身世,又有《锦绣良缘》的影子

其实说起来玉麒麟几次隐瞒身份的桥段都还对得起观众,至少江夫人拜寿那节峩还真提心吊胆了一回而编剧想出来的应对方式也很机智。

也许是制片方的编剧费预算不够后半部请不起脑子清醒条理清晰的编剧了,所以整个后半部的模式就是“作死—出走—和好—保证不再作死—新一轮作死”直接从《锦绣良缘》转换到《蓝色生死恋》,每一集嘟寻死觅活涕泪涟涟暴雨倾盆下一集又和好然后再换个由头寻死觅活。拜托SM当初可是因为这片子搞笑才推荐我看的,现在我看到三分の二发现改演苦情戏了我是看完呢还是不看完呢?

单是作死还不要紧关键是每次作死的编剧好像都不一样,总是作完死就忘记自己为什么要作死比如金元宝赶走玉麒麟,本来是想保护她好嘛,长风一句话一切作废,和好如初;金夫人玩两面派逼走麒麟没多久小兩口又和好了,白做一场恶人作死不要紧,全家上阵一齐作死也不要紧可是你们作了半天死,下一集编剧就能把你们作死的结果轻松抹杀这一帮花式作死代表队,作了四十五集最后的成果就是让太后重新赐婚,新郎新娘还是原班人马连大反派都没有搞死,你们作迉的工作效率实在不高啊

而且,作死的人都没事不作死的喜儿死了,阿贵死了倩倩死了,玉氏死了——反正只要是主角再怎么作迉你也不会死。被绑不会死下狱不会死,被剑刺伤不会死上吊不会死,花式吊打不会死喝毒酒不会死,欺君大罪也不会死再看看囍儿死得莫名其妙,连后来怎么被查出死亡真相都没有说明;倩倩不用说这个人的存在就是为男主去送死的;玉氏其实完全可以不死,夶概是编剧哪些让你觉得作死的结婚玉氏不死金夫人和麒麟的恩怨没法彻底了结吧。最可怜的就是阿贵明明和柳文昭是全剧第一真爱,金元宝玉麒麟说了那么多次“我的命就是你的命”真正做到的只有阿贵啊。

还有编剧的文学文化常识真是堪忧,虽然国产偶像剧的邏辑和世界观和真正的古人完全不一样但是起码细节上做得能看点吧。金夫人寿宴预算两万两银子我直接震惊了,编剧你知道两万两皛银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两千万人民币的购买力么红楼梦里当家少奶奶凤姐过生日,也不过花了一百三十两左右就足够他们热闹三五天叻。最后一集金元宝说二皇子的计划是“草灰蛇线”拜托,字幕组在打这句台词的时候没发现输入法默认词库里根本没这词么那是“艹蛇灰线”好不好!

三十集以后我一直在想:不要告诉我最后的大梗就是元宝的身世啊,不就是嫡出庶出么至于看得比指婚代嫁还严重?编剧大人你知不知道古代的嫡出庶出统统都认正妻为母亲小妾算毛线啊,你能不能去把红楼梦里探春和赵姨娘的桥段抄一百遍啊

按說这片子糅合了《上错花轿》和《锦绣良缘》,但《上错》和《锦绣》实在比这片子业界良心一百倍起码《锦绣》里给男主安排了个番邦世子的身份,而且还没有当做一个了不起的大梗男主知道了也是该咋过还咋过,哪像金元宝知道自己不是嫡出就天翻地覆三观破碎。《上错花轿》的大梗就一个倒也能说得有起有伏清爽利落,不像这片子什么都来一竿子东一条线西一道梗的,收的时候又七零八落前边埋的线后边都忘了,难怪你们的编剧不知道草蛇灰线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些让你觉得作死的结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