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行属土,曹魏五行属水,率土之滨吴国弓诸葛五行属土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在介绍三国皇帝列表及简介以前,小编想先介绍三国时期的一个人,他并没有正式称帝,却是三国时代不可缺少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个人就是曹操。
  魏武帝&曹操 (汉末魏王、曹魏奠基人)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家、书法家。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下面正式介绍三国(魏、蜀、吴)皇帝及其简介。
  三国曹魏(220年&&266年)
  魏国,又称曹魏,首都洛阳,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共5帝。
  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建安十八年,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平定汉中后进爵&魏王&,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其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魏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毋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并入了曹魏版图。北部幽州的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汉、吴相接,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
  魏文帝 曹丕(187年&&226年)
  220年&226年在位7年,年号:黄初(220年&226年)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魏的开国皇帝,220年曹操去世,曹丕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改元黄初,并定都洛阳,史称曹魏。魏文帝登基后,首先平定了武威三种胡的叛乱,不久派遣军队在河西一带大破羌胡联军,曹魏的势力得以进入河西之地,接着又遣使复通西域,恢复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权。此外,曹魏多次击败鲜卑,巩固了北疆。然而,魏文帝曾三次大举进兵孙吴,皆无功而返。综合来看,魏文帝在位七年时间里,曹魏实力进一步增强。葬首阳陵。
  魏明帝 (204年&&239年)
  226年&239年在位14年,年号:太和(227年&233年)青龙(233年&237年)景初(237年&239年)
  魏明帝曹叡,字元仲,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 ,文学成就不及操、丕。曹魏大多时间是在与蜀汉、东吴的战事中度过,例如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227年孟达反,231年,鲜卑与蜀汉联手进犯,到234年为止五次进攻曹魏,234年孙权攻合肥。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争。他重用曹真、张郃、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诸葛亮未能得尺寸之地。235年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同年,轲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杀,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北疆也得以安定。之后,魏明帝开始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临终又托孤失当,导致朝政动荡。葬高平陵。
  魏哀帝 曹芳(232年&&274年)
  240年&254年在位15年,年号:正始(240&254),嘉平(249年&254年)
  魏哀帝曹芳,字兰卿,为魏明帝曹叡之养子。根据《春秋》记载,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之子,为曹彰之孙、曹操之曾孙。曹芳于235年被封为齐王,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曹芳继位,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爽骄横跋扈,专擅朝政,打压异己,甚至连郭太后也被他软禁;而司马懿则养晦,蛰伏待机,直至在高平陵事变里,将曹爽集团一举击垮,之后,司马家族开始权倾朝野。这段时间内,曹魏虽然朝政动荡,但对外的开疆拓土之路则是一路凯歌,先后两次大败高句丽,破东濊、平濊貊、灭韩濊,朝鲜半岛的半数之地并入曹魏版图。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274年,曹芳病逝,谥号为厉公。
  魏废帝 曹髦(241年&&260年)
  254年&260年在位,年号:正元(254年&260年),甘露(256年&260年)
  魏废帝曹髦,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然而此次行动却被司马昭知晓,在司马昭谋士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
  魏元帝 曹奂(246年&&302年)
  260-265年在位5年,年号:景元(260年六月&264年五月),咸熙:(264年五月&265年)
  魏元帝,本名曹璜,字景明,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曹魏最后一代皇帝,265年,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此后被废为陈留王,谥号为元皇帝。司马炎于266年篡魏自立,国号晋,曹魏遂亡。
  三国蜀汉(221年&&263年)
  蜀汉,又称季汉,三国之一。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220年(延康元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蜀汉后期拥有益州、汉中、南蛮等地(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
  汉昭烈帝 刘备(161年&&223年)
  221年&223年在位,年号:章武(221年-223年)
  先主刘备,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汉怀帝 刘禅(207年&&271年)
  223年&263年在位40年,年号:建兴(223年&237年)延熙(238年&257年)景耀(258年&263年)炎兴263年
  汉怀帝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223年&263年在位。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公元271年,蜀汉亡国之君刘禅死在洛阳,葬于孟津平乐镇翟泉村东。谥号怀皇帝,庙号,史家又称他为后主。
  三国孙吴(229年&&280年5月1日)
  孙吴(东吴)是中国三国时期由孙权建立的政权。在三国之中,水军最强,占据扬州 (古代)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孙权以其地古为吴国,而封为&吴王&,国号以此得名。所统治地区古称江东,因此又称为&东吴&,以皇室姓孙,又名&孙吴&。
  太祖大皇帝 孙权(182年&&252年)
  229年&252年在位24年,年号:黄武(222年&229年)黄龙(229年&231年)嘉禾(232年&238年)赤乌(238年&251年)太元(251年&252年)神凤(252年)(注:孙权受曹魏册封为吴王后,于222年自立年号黄武,至229年方称帝建国。)
  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208年(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章武二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建兴七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孙权自200年继位吴侯统领江东到逝世为止,前后共52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会稽王 孙亮(243年&260年)
  252年&258年在位7年,年号:五凤(252年&253年)太平(254年&256年)
  孙亮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吴景帝 孙休(235年&264年)
  258年&264在位7年,年号:永安
  景帝孙休,字子烈,吴国皇帝,在位六年。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258年(太平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次辞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于是除掉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其妻为朱皇后。
  归命侯 孙皓(242年&&284年)
  264年&280年在位17年,年号:元兴(264年&265年)甘露(265年&266年)宝鼎(266年&269年)建衡(269年&271年)凤凰(272年&274年)天册(275年&276年)天玺(276年)天纪(277年&280年)
  孙皓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吴大帝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本文来源:
在狗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8狗年春联对联大全(七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此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哦!2018狗年春联对联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我们将迎来狗年。朋友,你是不是打算写一副关于狗年的春联呀?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狗年七言春联大全2018”,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
在狗年即将到来之际,在此祝大家狗年快乐!朋友,有关于狗年的七言春联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狗年春联大全七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哦!朋友,更多
“狗护壹门喜无恙;人勤四季庆有余。”朋友,有关于狗年的春联对联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狗年春联对联大全2018”,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
春联是大家都喜欢的。朋友,有关于狗年的春联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狗年春联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朋友,更多狗年春联大全在出国留学网,敬请
皇帝列表及简介蜀国和吴国和魏国哪个国最大,哪个国最小_百度知道
蜀国和吴国和魏国哪个国最大,哪个国最小
蜀国和吴国和魏国哪个国最大,哪个国最小
我有更好的答案
蜀国最小,魏国最大魏国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 ;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蜀国占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 ,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吴国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 &: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不对,魏国最大,蜀国最小。一目了然嘛!望采纳,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魏国占据青、幽、冀、并、徐、豫、兖、司、雍、凉十州,最大。蜀国只有一个益州,最小。
魏国最大,吴国最小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收藏的论坛三国后期十大名将排行榜,第一名实至名归!
三国后期十大名将排行榜,第一名实至名归!
奇葩姐趣说三国第五十八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国前期的名将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大家也是对这个排名没有意见,但是对三国后期的名将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奇葩姐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三国后期的十位名将。
第十:张翼
张翼,字伯恭。是三国后期著名的蜀汉大将,历任梓潼、广汉以及蜀郡三个地方的太守,后来受到重用,跟随诸葛亮以及姜维一起打仗,官至左车骑将军,领益州刺史。等到蜀汉灭亡了,魏国的将领钟会想要造反,导致成都大乱,最后张翼死的很冤,竟是被乱军所杀。张翼当时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是第一个敢跟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大臣。
第九:郭淮
郭淮曹魏后期名将,字伯济,是太原阳曲人,年轻时候被举为孝廉,先后担任过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等等,夏侯渊死后,郭淮随后收集残兵,和杜袭一起推荐张颌作为他们的主将领,曹丕也看到张颌的能力就同意了。后来曹丕建立魏国称帝之后,赐郭淮为爵关内侯,因为多次击败了诸葛亮和姜维的围攻,升任左将军和前将军。
第八:陆抗
陆抗这个人的一生很简短,但是又不寻常,字幼节,是吴国后期将领,丞相陆逊的次子。陆抗接替了父亲作为江陵侯,担任建武校尉,率领父亲的五千人。后来孙皓当上皇帝之后,任命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等军事要领,驻扎在乐乡。为吴国贡献了众多的精力,享年只有49岁,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第七:夏侯霸
看到这个名字,立即想到了夏侯渊,没错他是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既是魏国名将也是蜀汉名将,之前效忠曹魏,后来因为害怕自己性命难保转而投靠蜀汉,跟随姜维出征讨伐魏国。
第六:丁奉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将领,同样也是一个见证了三国的兴衰败亡的人,他小时候是个骁勇的小将,经常自告奋勇上阵杀敌,屡次建立功勋,之后又在太元二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丁奉一生征战,侍奉了孙权到孙皓这四位吴国君主,算是吴国的老忠臣。
第五:廖化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是荆州襄阳郡人,蜀汉后期名将,曾经做过关羽的主簿,关羽牺牲之后就归顺了孙吴,后来因为心心恋恋着蜀汉,于是就用诈死之计回归了,在之后刘备去世,担任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
第四:朱然
朱然成为吴国名将一点也不稀奇,其实在读书期间就和孙权交情深厚,孙权统事之后就让他担任山阴令,临川太守,曾有平顶山贼的功劳,受到孙权的赏识。后来跟随吕蒙讨伐关羽,吕蒙在临终前,被孙权问起谁才是最好的继承人,吕蒙说朱然再好不过。于是朱然就取代了吕蒙的位置,率兵打仗。之后孙权派遣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能成功,但是两次出战都有收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
第三:姜维
姜维是蜀汉大将,诸葛亮北伐之时,姜维一度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了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逐渐崭露头角,随后又掌握了军权,先后多次率领军队北伐曹魏,和曹魏名将邓艾、陈泰以及郭淮多次交手,姜维总共大胜了两次,小胜了三次。蜀汉在灭亡之际,姜维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兴复蜀汉,于是假意投靠钟会,想要利用钟会反叛曹魏来实现兴复蜀汉的愿望,没想到最后钟会反叛失败,姜维和钟会一同被杀。
第二:钟会
钟会,字士季,颖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君臣都对他非常的赏识。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期间,钟会不止一次出过奇谋。
景元年间,只有钟会一人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被任命为镇西将军。
景元四年,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的灭亡,之后钟会想要和蜀汉一起谋反,于是和蜀汉降将姜维一起商讨此事,没想到竟然被手下背叛了。
第一:邓艾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是曹魏的名将,这个人文武双全,擅长使用兵法,对于朝政也有自己的见解。在公元263年,与钟会一起率军攻打蜀汉,他率先攻打进成都,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后来却是因为遭到了钟会的诬陷而被司马昭收押,最后和他的儿子一起被田续杀害。
今天的奇葩姐说历史就到此结束了,明天还会有更精彩更好玩的三国故事,奇葩姐明天与你们不见不散。中国的每个朝代都有相应的五行属性,不无属于一“德”。一个朝代的兴衰,也就是某五行的兴衰。不信?请看我来分解。     第一个朝代“夏”,五行属火。为何?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分属四方。春属东,为木。夏属南,为火。秋属西,为金。冬属北,为水。所以,夏代当属火德。再者,夏禹治水有功,是以泄法治水,属于木德。前人以封堵法治水失败,是以土克水。五行中以水能生木,木能泄水。故疏导之法,是采用木德治之 。属木的君主创立的王朝,当然属火。是因为木能生火。    商代五行属水。商代创始君王号“成汤”。汤者,水也。“成”也就是生成,成就之意。是金生水之象。成汤自然属金。成汤属金,建立的王朝当然属水。再者,“汤”是多音字,也有“商”的念法。“商”属水无疑。五行中,以水可火。所以,商能代夏。    周代属土。周字之内,赫然藏了个“土”字。正是昭然。西周东周,共属土德。周代姬昌立国,“昌”为双日,属火无疑。所以,这是火能生土,炎精极旺,立周八百余年。因为土能可水,所以周可灭商。后自周东迁之后,国力日衰。是因为东方属木,克土,破了周的“风水”所致。    再以后,嬴秦灭周。正是木克土之应。“秦”字下有一“禾”俨然属木。嬴者,下有一“女”。古人以男子为阳,女子为阴。南方为阳,北方为阴。北方为水,所以,嬴姓属水,可以立秦灭周。    刘邦建立西汉,五行属金。“汉”看似属水,西汉本应也属水,其实不然。“刘”字,繁写有个“金”字,自然属金。而“邦”字则是国家之意。刘邦者,就是“属金之国”之意。因为刘邦的情况特殊,所以西汉只能属金。金专克木,所以刘邦平秦灭楚(木),统一中原。    后莽新篡汉,西汉灭亡。西汉属金,最怕火克。“新”者,薪也。本是点火之物,所以新朝属火。王莽带“草”,属木。木能生火,灭掉了属金的西汉王朝。    东汉属水,灭掉了莽新。“汉”本是水,西汉自然属水。后曹魏篡汉,三国开始。  三国之中,蜀汉属金。因为蜀汉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西汉景帝玄孙,自然是继承西汉。西汉属金,蜀汉当然也属金。  孙吴属木。因孙权名内带一“木”字,所以孙吴属木。  曹魏属水。因“魏”字傍“鬼”,鬼者,“癸”也。自然是水德。  因曹魏武皇帝曹操名字不好,坏了曹魏的“风水”所以曹魏必然短命  。曹内有日,属火,操内有木,属木。这是以木生火之象。至接泄耗曹魏之“水”,所以,曹魏最终被司马晋朝所篡。    晋者,下有日,为火德。司马氏,也属火德。马者,“午”也。“午”正是火德最旺之地。因为曹操之木泄水生火,所以曹魏灭亡于晋。  西晋后被刘渊祸水所灭。此水火之克。正从北而来。后刘宋篡晋,东晋灭亡。刘宋本属木,不能灭晋。然刘姓帝王立汉,长达五百余载。刘裕姓刘,借汉之水灭晋之火,后生其“宋”之木。这是水能灭火生木。以后南朝,皆“萧”齐,“萧”梁,“陈”之类,全部属木。  再说北朝。北魏属水,因“女”,“鬼”之故。后分为北周与北齐。周乃土,制水而立。齐属木,泻水而立。以“齐”为国号的朝代,不能过山西。此是木不能胜金之故。北齐高洋,高演,高湛之辈,皆秉水德,生国自然为木。因木能克土,所以北周初年,数败于齐。    后隋立。隋字含“左”。以左为西,右为东。左乃西,西乃金。所以杨隋属金。隋金连克齐,陈二木,统一中原。(北周后期,隋已萌芽,此与司马氏火德灭蜀汉同理)金自土出,所以隋篡北周。  因为“杨”本属木。而“坚”则为金。开国皇帝名讳金木相克,国号伐克其姓,故隋不可久。    唐属火德,所以代隋。西周时有一唐国。后改为晋。春秋时为五霸之一。所以,唐即是晋,晋即是唐。晋属火,唐也属火。李姓为木,立国为火。长二百余载。    后朱温篡之。朱乃火,温为水。以水灭火之象,所以朱温灭唐立梁。后唐灭梁,是火焚其木。朱温名不利。国不可久。后晋代后唐,是注定之事。晋唐本一体,以晋为正朔。所以后晋代后唐。后汉为水,灭晋之火,取而代之。后周土克水,灭后汉。    北宋为木,克土。带周。后被金灭。金国自然属金。辽亦属金。辽者,契丹也。契丹者,镔铁也。属金。繁体辽内藏日,藏火克金,破了“风水”。再耶律阿宝机藏木助火,所以辽不能灭宋。    后蒙古大元,取自古典“天地乾元”。乾乃阳金,远胜金朝。蒙人尚白,金气鼎盛。故灭金破宋,统一天下。唯属火的西夏难敌。火能克金,故成吉思汗死于西夏之手。    大明,乃日月之辉。朱皇属火,克灭大元。后金被明火克,亦不能敌。努尔哈赤名讳极差,赤乃火德,克坏大金。元气受损。又岂是明将袁崇焕的对手?后努尔哈赤被明军大炮杀死,算是死于三重烈火之中。后大清立水德,方才克去大明,定鼎中原。    民国灭清,是以土德。中华民国的国号,并无五行属性。所以全看开国元首的名讳。中山者,中央土也。后继者中正,也属土。所以民国属土。    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也无五行。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所立。所以要看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名讳。陈者,东也。属木。秀者,也属木。所以,共和国属于木德。木克土,取代民国。毛泽东主席,泽为水,生东方之木。实在是好极妙极,所以会获得成功。  而反观王明,火泄自家元气,反生敌土。怪不得会吃败仗。    以上是各个朝代的五行之论,贻笑方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真有本事,你说一下属“金”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啊?    前后这么推演,别只推已知的,也推推以后啊!!!
  煮酒有这么个帖子:  《五德玄奇编年史--中国历代王朝的德性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906.shtml    写得比较好。
  牵强附会!哈哈!
  楼主是开玩笑吧:    1、汉朝属火,因为他们认为秦朝根本不入五行;    2、“王莽带“草”,属木。木能生火,灭掉了属金的西汉王朝”别忘了金克木。实际上,新朝属土,火生土,土泄火;    3、后世基本上都是绕着相生的原理而不是相克的原理运转的。
  夏为木德,服色尚青  商为金德,服色尚白  秦为水德,服色尚黑  西汉武帝改正朔,土德,服色尚黄  东汉火德,服色尚赤    隋为木德,章仇太翼劝隋炀帝迁都时说的很清楚  唐为土德,武周革命,援引土生金,称周为金德。    其他不知
  伏羲是木德  黄帝是土德;  夏朝是木德;  商朝是金德;  周朝是火德  秦朝是水德  (西)汉:武帝之前是水德(因为刘邦是白痴),之后是土德,  新朝是土德(重定汉为火德)  (东)汉是火德,  魏是土德  蜀汉是火德  吴国是土德  晋是金德  汉是火德  前赵是水德  前燕是木德  前秦不知道  刘宋是水德  南齐南梁属木  陈朝是火德  北魏先是土德后是水德  北周、北齐为木德  隋朝是火德  唐朝是土德  周是火德  后梁是金德  后唐是土德  后晋是金德  后汉是水德  北周是木德
  推荐 五德玄奇编年史--中国历代王朝的德性   知道了我们历史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真有本事,你说一下属“金”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啊?        前后这么推演,别只推已知的,也推推以后啊!!!    ——————————————————————————    属金的人?好啊,就说个现代的吧。国锋主席如何?    以后的??算了吧,到共和国为止。以后的时,是留给各位自己去想的。    楼主是开玩笑吧:        1、汉朝属火,因为他们认为秦朝根本不入五行;        2、“王莽带“草”,属木。木能生火,灭掉了属金的西汉王朝”别忘了金克木。实际上,新朝属土,火生土,土泄火;        3、后世基本上都是绕着相生的原理而不是相克的原理运转的。  ————————  五行之学,至今不能统一。因为此是玄学,各有其理。古代说法,确实是如上,但有几点,不得不提:    五行之说,至宋元时方成形,明清时方成体系。至今仍在发展之中。古人尚处于初级阶段,认识难免不周。此贴是本人的新解,已较古代之说有所不同。本贴之说直接,易懂,合乎逻辑,自以为是最接近于真解的说法。
  古人的五行之说,确是玄之又玄,楼主能分析这么多,也实属不易。    不过,还是有多处似乎不是很合理。    朝代的五行之德,和创建者的姓名并没有关系。  主要是由朝代兴起时的各各元素造成的吧。      四楼的说得有些道理。中国的正史中也对这个有记载的。    比如《唐书·王勃传》中就有些记载。  
    汉代是火德吧?记得三国蜀汉快灭亡时,后主改年号炎兴,就有想让火德兴盛之意
  鼠标一抖,三分到手;怀揣汽油,低头猛走
  @八吉散人
12:41:00  又岂是明将袁崇焕的对手?后努尔哈赤被明军大炮杀死……后大清立水德,方才克去大明,定鼎中原。...........  -----------------------------  楼主啊,事实上是努尔哈赤自己翘辫子的,并未被袁崇焕大炮炸死。清人为了谢袁崇焕亡明的大功,才让袁崇焕把努尔哈赤炸死。    水德是大顺,李自成进北京后,就找人算过了。清实无德,因为满清根本不信这些。
  本朝仰木德,所以,“泽”、“江泽”、“涛”等人,借以“水生木”,可造福国家。
  按照你对汉朝的解释,秦人也应该用姓名来判断,所以秦是水德。但为了配合你的五德终始,就找理由说成木德。  所以你这根本就是胡扯。  
  @君何不回头耶 14楼
00:48:42  按照你对汉朝的解释,秦人也应该用姓名来判断,所以秦是水德。但为了配合你的五德终始,就找理由说成木德。  所以你这根本就是胡扯。  -----------------------------  这个表示不太懂
  全国河山一片红
  五行有相生相克之说,是故禅让篡权着为五行相生,革命起义者为五行相克。是故夏火由禹木而生,汤武革命是以商水周土,平王东迁以生木德是以齐宋晋楚秦,木金火盛王室衰微。秦并周邑尚善待王室是以秦为金德,奈何秦本金属尚黑木名自命水德是以铁树银(赢)花,锐而气短。楚为火属覆秦而霸,汉为水属伐楚立鼎是以西汉水德,王莽篡位新以木属,刘氏为金刀釜伐之点燃薪火故而东汉为火德,因而东汉之家国相克皇室暗弱,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魏 皇帝灭蜀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