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刚出来工作会不会太晚了?小城市电影院放映员2500一个月能做吗?累不累

姜文改编小说一般下手都特别“狠”,狠到很难从电影中看出原著完整的影子。所以,我更喜欢把姜文的电影和改编的小说当成两个故事看。

这组定档海报,引起身边的人对姜文电影特有的一种情绪提醒我,似乎,姜文以导演身份的存在是一个异类,是一种让人莫名喜欢,他在自大混账都莫名喜欢的存在。

我进电影这行,当初最想见的两个演员+导演身份的人,一个是周星驰,另外一个就是姜文。

也搜过很多姜文的访谈,采访,从侧面去了解他这个人,但总觉得盲人摸象。所以,到最后,我只能从他电影里去了解他。

我猜,姜文应该就是一个迷恋苏联文学的人,因为我年少的时候也很迷恋。
我人生第一部小说是在小学六年级看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以我骨子里有那种浪漫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混合的情绪,这也导致我很向往俄罗斯冬天的乡下。至今,我对工业城市的冬天的理解还停留在那本小说描绘的画面里。
姜文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像熊。粗壮,狡黠,自负,幽默,荷尔蒙爆发,但是骨子里透着人文气息。

我忘记我看的姜文作为演员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是《红高粱》还是《鬼子来了》,但是让我认识姜文电影所展现的情趣和审美的大概是《太阳照常升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让子弹飞》,顺序不能变。

《太阳》的剧本动机是苏州一位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集《天鹅绒》,我推荐大家可以去读一下。我毕业以后很少再看小说,所以很多理论的东西我都忘记了,但是我记得读《天鹅绒》时我的感受:我第一次发现写小说的节奏可以是这样,快速,简洁,准确,没有铺陈,以一种迫不及待的节奏讲一个故事,特别过瘾。《太阳》大家都说看不懂,来解释这部电影的文章多如牛毛,我都不愿意去看,因为我对它的观影体验就是—情绪。

这是我对姜文的第一个认知。
没有结构、故事的分析,完全沉浸在他罗织的情绪里,没有太多内在联系的台词和情节,一点都不妨碍电影情绪的表达。周韵方言读的诗,山顶上的铁皮做的“尽头”手势,拥抱时笨拙的夹住嘴里叼的烟,兴奋时冲天鸣枪,诱导别人时那种狡诈,以及周韵那句“阿廖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莫名其妙,也让人莫名流泪,就像《让子弹飞》的结尾。
他让我意识到,电影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它罗织了各种情绪,虽然故事似乎没有太多内在联系,但情绪是连贯的,你不知道是荒诞?是伤感?你只能清晰认识到自己很喜欢。
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我认识到姜文对知识分子的崇拜。那种觉得自己上天入地,遇到大学问的人瞬间就老实的感觉。

这个感觉的加深是在《一个陌生的女人来信》。

姜文在电影里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风流倜傥,学贯古今,热衷恋爱。身上那种传统文人气质和留洋海龟作派,大概是所有文艺女青年心迷神往的标准文人形象。导演徐静蕾应该是把姜文当作梦中情人扮的相,所以姜文在电影里那种气质也迷住了我。
这部电影把情绪梳理内化成了气质,这是我对姜文第二次的认知。

再后来是《让子弹飞》,一部不但有自我表达而且才华横溢,情绪、气质无可挑剔的商业片,前未见来者,后也只看到宁浩,虽然宁浩电影的气质更市井一点。
那种满屏都是导演个人气质和其独特的电影审美烙印,让我即欣喜又感到嫉妒。这恐怕不只是才华那么简单,这是对电影工业各环节的熟悉和把控,和对自己艺术创作理念和手法的熟稔和坚信,而这些都是伟大导演的开始。

姜文的存在解答了一个关于电影可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那些刻意藏在镜头和故事背后的情绪和气质,那种不肯明明白白告诉你却又担心你发现不了的心思,和那种孤冷、高傲,自负和自卑、英雄与悲情,文明与野蛮的纠缠,让我不能自拔,也深深影响着我对电影最初的审美。何况,只要有姜文的电影,都有风韵各异,动人心魄的美人,这也让我特别着迷。姜鸿波、宁静、周韵、舒淇、徐静蕾,还有《一个女人》里徐静蕾少女时期扮演者让人惊艳的林源,将要上映的《邪不压正》里的许晴。一个对女人有如此审美的男性导演,太对我的胃口。

孬的东西,你可以很清晰地说出哪里孬,但好的东西,却总觉得不可言,因为言不明白,也不知道怎么言,大概就是姜文那种让人看不懂的故事一样,让观众不知道说什么,但就是忘不了,总在某些时候蹦出来,然后让你暗爽:“对,就是这个情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呗会不会还进去借不出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